科学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03 22:2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探究起始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三、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下转第202页)
篇2
一、认识理念上的偏离错位
现在从城市重点小学到一般完全小学、乡镇级的中心小学及所辖的独立完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大感召下,教育主管部门及各校每学年都以语文、数学及英语会考后的双科合格率或三科合格率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好坏,来评价某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各校教务在教学安排上都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攻科目,其次是美术,音乐,体育为副攻科目,写字、品德为辅助科目。普遍都把《科学》这个科目看作可有可无,排课时随便给某个教师搭配给,作为缺课教师的补缺课敷衍。因为它对一个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不会产生影响,这就从思想认识的出发点上对这门学科理念产生误区,形成本质上的错位。尤其在农村小学对它的认识偏见更为严重。从我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中,就没有见到那所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把《科学》课重视过,谈不上把它作为一种知识学科进行传授,更谈不上对教材进行研究、进行教研活动了,甚至在师资力量较弱的学校把这门课目干脆搁置起来。在较偏僻、较落后的区域学校干脆不开设这门课程,不征订教材。有部分农村小学的学生不知道有《科学》这本教科书。就此缘故,许多小学生或初中生连最起码的科学常识都没有,连日常生活中的水汽、雾、冰怎样形成的都不知道,连周围的花草树木的名称都叫不上来等等。
综观西方对小学生知识传授方法,开拓式的教学手法相比,我们对《科学》科目课的忽视偏离将严重影响我国今后科技发展,影响科技创新。因为这种认识理念上的偏离和错位,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阻碍了少年儿童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能增强学生对学习掌握自然知识的认识,没有实践技能,没有创新开发的根基。
二、受区域、时间、环境条件限制,不能有效地传授这门学科知识
《科学》教材涉及内容广泛。但其中的内容和知识点因受区域、时间及环境条件的制约,学习过程中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譬如,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变化”中“种子变成了幼苗”,“茎越长越高”,“开花了,结果了”。仅仅在实验室里观察是很不够的。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观察。如植物的生长周期,动物的的成长周期,以及生命变化周期等。像玉米、洋芋、花生、小麦等 其它植物的生长变化,处在农村的学生或许知道多一些,他们能在较长的时期里得到观察。对长期生长在城市或大都市的学生来说,或许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见都没见过。在养蚕区域的地方,许多家庭的孩子对蚕的的生长变化、外形行为,长成什么样有什么样的结果就了解得具体些,有的还懂养蚕的技能。不属于这个区域的学生,他可能一无所知。况且这个变化生长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课堂的几十分钟能了解到什么呢?老师讲得再好再具体,学生也一知半解,迷迷糊糊的。
又如四年级下册中的“新的生命”这一章节中的“油菜花开了”、“各种各样的花”、“花、果实和种子”、“把种子散播到远处去”。农村学生就知道得多一些;相对于大都市的大部分学生就一知半解。譬如蒲公英(黄黄菜)的花絮(带籽)传播方式农村学生就知道,城市学生就不知道。再如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二)中的“蔷薇花丛”去观察花丛里的生物。有哪些常见的昆虫,叫什么,吃什么,它们的食性,它们是什么关系,还有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城乡学生之间掌握程度差别就大。像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机械”、五年级下册的“运动和力”,这些章节中的内容,对于城市里的学生来讲,那就比地处农村的学生要知道得多,懂得多。好多东西农村学生就一无所知。处在城市里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接触的大多是现代设施、大商场、许多个类工厂等。而且这些孩子从胎教到牙牙学语就开始引导,从各类玩具图片、各类电器及媒体智力游戏等一系列活动中,就贮藏了许多现代化新信息,这些优势对于大多数农村孩子就望尘莫及了。有许多新东西、新知识在农村还是很闭塞的,根本谈不上懂不懂。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章节内容要离开课堂到室外实地观察一段时间,进行一定时间实践操作。这又与学校教学时间,其它教学任务相矛盾,但不能顾此失彼,故不能有效的传授这门学科知识。
三、没有学科实验配套设备,不能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照本宣科,无济于事
篇3
一、细读童话,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最新要求就是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小学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就是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起步,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推动学生语文学习,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因此在童话教学课上,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进行感悟和赏析。例如一年级下册中的《蚂蚁和蝈蝈》这篇童话,教师带领小学生通过多次阅读课文,重点对蚂蚁和蝈蝈的生存状态进行比较。在炽热的夏天,勤恳的蚂蚁在挥汗如雨地存储粮食,而蝈蝈却在大树下躲懒栖息。结果呢?到了严寒的冬日,蚂蚁和蝈蝈又变成什么样了呢?引导学生对这个小故事产生感悟,让学生独立分析故事的寓意。细读童话,则要细到每一个字,比如文章最后“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可以询问学生此处为为什么用了“躺”字。通过挖掘细节,会意故事内涵,提高理解能力。
二、熟讲童话,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是一项异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记忆能力不仅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帮助。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要求学生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讲出童话故事,就是提高小学生记忆能力中最不枯燥的方式之一。童话故事较为有趣易懂,小学生通常对其充满兴趣,众所周知,结合兴趣进行记忆,记忆才会又好又快。例如在学习《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先按照课本内容给学生讲一遍故事,再通过多媒体动画播放,给学生动态展示故事内容,在数次记忆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脱离课本熟讲故事了。记忆能力可以从记忆的速度和记忆的精准度两个角度进行考察。而记忆速度的练习可以通过背诵比赛,限时背诵等模式强制进行。记忆精准度则需要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长期练习。
三、演绎童话,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当小学生能熟练讲解童话故事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分别饰演故事里的角色,依照对故事的理解,想象和表演能力充分演绎故事主角的神态,动作,表情及语调等。表演童话故事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故事的记忆,另一方面,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狐和乌鸦》的故事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同学按照座位进行两两分组,让学生自行分配角色,再给予学生排演时间,最后邀请学生登台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不需要完全拘泥于课文,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自行编排。因为如果按照课本进行的话,扮演乌鸦的同学可能只有“哇”这一句台词,如此学生首先不能过足表演瘾,其次也起不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编造台词,利用台词将受骗后乌鸦或愤怒或遗憾的心情表达出来。例如“啊!这狡猾的狐狸!”“啊,我美味十足的肉啊!”
四、撰写童话,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4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切入点,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通过科学探究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兴趣,使之真正发挥科学学习的原动力。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巧妙的安排新异有趣的小实验、小魔术、小故事等,创设“寓教于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情境。其次,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本地实际,把知识与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的事物紧密联系,让他们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中发现问题,对知识产生兴趣,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2改变模式,亲历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以往的科学教学,往往采用的是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觉得既枯燥又乏味,学生靠死记硬背就能蒙混过关,考试拿到高分,但是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关联,不用说提高科学素养了。在探究的框架下,“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新教学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个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亲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记录结果并分析整理得出结论、小组间表达交流等过程。全程参与手脑并用,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培养和提升。
3立足实际,开发资源
科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科学课程资源不是简单的教学仪器和实验器材,它还包括针对教学内容开发的标本、阅读材料、网络资源以及围绕教学内容所进行的动植物养殖、种植和社会调查等。但是,遗憾的是,当前大多数学校的科学课程资源还很匮乏,甚至根本无法支撑正常的科学课堂教学。要想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立足本地实际的资源开发就成了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除了要积极开发教学素材,如实验材料、实验方案、阅读材料、课件、图片、视频等,使之形成校内资源库。还要敢于走出课堂,建立校外课程资源库,包括建立本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农场、田地、各种动植物档案,校园周边的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工厂等情况。校内和校外资源库建立后,要在校内共享,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利用这些资源,为探究新知识做准备。而且,开发这些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为学生今后真正的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4强化自身,提升专业
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内容的综合性课程。科学教师承担的是综合的教学任务,除了必要的科学知识外,教师还要具有广博的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和地理等科学领域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曾经在教育界一度非常的流行。意思是只有比学生懂得更多有更丰富的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到能否上好课,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所以,身为科学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首先,要不停地学习,通过学习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要通过“国培”、“省培”和校本培训等各种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只有教师掌握本学科专业技能,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它们,从而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去影响学生。
篇5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习惯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早期的科学学习对一个人的科学习惯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科学教学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一、科学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科学教学中需要实验室,教学材料和学具材料的配备,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才会明白这个实验现象,才会理解相关的知识。但是学校在这些硬件设施上严重不足,即使有的学校有基本的配备,但随着科学教材的发展,科学实验设施与教材要用的大多不符合,使实验器材使用率很低,教师只能自己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或自制教具、学具,这就制约了科学教学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科学学习以探究为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需要自主探究,这就导致教师在课上成了背景,不敢引导学生探究,或是引导的不够导致学生脱离了目标不知道探究到什么地方去了,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学生很高兴,教师很轻松,但目标没实现,学生不知道学什么,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另外,由于实验设备的缺乏,实验室的使用率低,学生动手参与探究,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较少,有的知识教师只能讲授,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根本不存在探究。
三、缺乏专业的教师
由于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觉得它没有语、数、英重要,导致科学老师一般是由其他学科老师代上,或者是所有科学课由上了年纪的老师上。在有些地方由于教师的缺乏,根本不注重科学课的效果。现在的科学课涉及多个领域,知识面广,新知识多,有的教师自己都不清楚或是老师兼代科学,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这样的小科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科学课还能有什么期待。
四、科学教科书的改进
改进科学教科书,使教科书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别是教科书上大篇幅的插图,更接近于学生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不再感觉科学高深莫测,而是让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然而,对于教师而言使用这样的新教材,忧虑大于欣慰。教材书上大幅度的图画让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展开教学活动,探究得浅了学生不能掌握到足够的知识、探究得深了,又偏离了目标,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让教师很难把握好这个度,久而久之教师也失去了信心。
五、教学手段落后,需要与时俱进
篇6
[关键词]科学教学 重视实验
《科学》是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内容于一体的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归根到底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是其实验部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凡是重视并认真做好科学实验,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教学功能的教师,教学质量总是较高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应重视科学实验。下面谈谈重视科学实验的具体几点建议和做法:
(一)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
传统的演示实验一直是按“教师提问题――教师做演示――教师归纳结论”的公式化过程进行。整个演示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观众的位置上,被动地接受,对某些具体的操作细节或现象一晃而过,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克服此弊病,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可采用将某些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程序,即实验之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学生遇到的问题很具体。比如,需要什么仪器、什么药品、如何操作、如何才能成功地完成实验等,都能促使他们动脑筋思考。待程序设计好后,让学生推选几位程序设计比较典型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学生注意观察,看看他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让台下的学生当“裁判”。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演示的学生感到无比自豪,观察的学生也受到感染,实验争胜的心理更强了,并暗下决心,伺机待试。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也可以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可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既避免了演示实验的一家之演和瞬时之作,又拓展了演示实验的教育时空,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探究创新的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形成了一种自主活动的内驱力,能牢固掌握学过的知识。
(二)开放学生实验
基于安全、规范等因素的考虑,学生实验一般是根据实验册上设计好的方案,先由教师提供好实验必需品,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几乎是一条流水线。这样的学生实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作如下改进:在进行某一学生实验之前,除了按实验册内容准备好必需的药品和仪器供学生实验外,还准备一些份外的药品和仪器。这些增添器材,可以与本实验有关,也可以与本实验无关(无关的器材,起干扰作用),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挑选和组合,继而再做相同类型的实验,这样实验的意义会更加丰富,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全面,学生的收益也会更大更多。
如 “硫酸的性质” 的实验,笔者在准备实验器材时,除了放上实验册中所有的仪器外,还特意在每张实验桌上添加了1台托盘天平、细尼龙线、1只带瓶塞的无色的125ml的空细口瓶、1只50ml的量筒和1只100ml的量筒(看看学生能否正确选用量筒),在讲台桌上放了一些白萝卜和几把小刀。比较聪明的学生,一进入实验室看到老师创设的实验情境后,会马上想到这一实验肯定有多种方法,于是他们在做完实验册上的实验后,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实验桌上的仪器和老师的点拨,以及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又设计了再试验浓硫酸吸水性的实验。如有的学生这样实验:在托盘天平左盘上放上一只小烧杯,倒入约20ml的浓硫酸,在天平右盘添加砝码,将天平调平,静置约20分钟后,看到天平指针向左偏2小格,这说明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其质量增加了。还有的学生这样实验:先在125ml的细口瓶中倒入约20ml的浓硫酸,用玻璃塞塞紧;再用小刀切一小块(以能装进125ml细口瓶为宜)去掉表皮的白萝卜,用细尼龙线将其拴住,放在天平上称量,然后把它放入上面已经准备好的细口瓶中,使白萝卜悬于距浓硫酸液面约1厘米的上方,塞紧塞子,使其密封,静置约20分钟,可看到白萝卜有些萎缩,再取出称量,天平指针明显偏向右边。这也说明了浓硫酸吸取了白萝卜中的水分,使白萝卜的质量减少了。这样开放的学生实验,既满足了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又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使聪明的学生有“用武之地”,“更上一层楼”;使不够聪明的学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启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同时也逐渐将全体学生引到了尝试创新的境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也进一步地得到了提高。
(三)师生共同探究实验
科学课教学注重的是探究,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探究落到实处。所谓“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盐的性质后,学生知道了盐与金属反应,是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进行的。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像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同时能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铜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同时能生成蓝色的硝酸铜;反应式如下:Fe+CuSO4=FeSO4+Cu;Cu+2AgNO3=Cu(NO3)2+2Ag,依此类推,那么铝放在氯化铜溶液中应该会置换出铜,并生成氯化铝。反应式应如下:2Al+3CuCl2=2AlCl3+3Cu,学生进行实验:把过量铝片加入烧瓶中,从分液漏斗加入CuCl2浓溶液。观察到反应很剧烈,铝片表面立刻有紫红色铜沉积,同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把铝片提起,溶液颜色慢慢变成浅灰色,最后变成无色,测其溶液温度约为97oC左右,生成的气体经检验是氢气。为什么会产生上述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呢?特别是有大量的氢气产生呢?方程式中是没有氢气生成的,是不是前人的结论错了?限于初中知识,学生无法解释。此时,笔者因势利导,调动他们积极去查资料,特别是有关盐类水解的知识,引导他们进一步进行研究,最后他们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知道了这个实验中是多个反应共存的。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的曲折性,同时也感受了探究成功后的快乐与喜悦,还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不仅仅是在探究实验,而且是借助于具体实验这样一个载体,真正体验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总而言之,科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能深刻影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二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要十分重视发挥科学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呈林.初中化学“自主实验”初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2).
篇7
笔者以《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此课也是笔者于2011年3月送教民工子弟小学的公开课)为例,谈谈我认识并实践中的科学课。
一、有合适的科学问题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通过比较,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条件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开展研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般来说,可由教师提出,让学生思考;也可以是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某些现象产生的疑问。我们认为,科学问题不必拘泥于是否一定要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提出不是机械的程式和僵化的教条,科学方法应是多元的、创新的、开放的。我们只有根据教材的需要、学生的特点选择或引导合适的科学问题,才能让我们的科学教学更具科学性,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中有两个实验――“沙豆混合”和“白糖加热”。这两个实验,我觉得都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沙豆混合”实验,教师可直接提出“如果我们把黄豆与沙子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它们会发生变化吗”,引导学生在猜测中“揭题”。对于“白糖加热”实验,教师在出示白糖后,可直接提出“如果给白糖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猜测。这样的切入开门见山,节省时间,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探究。
二、有逻辑的科学过程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在前一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深入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豆和沙的分离”“加热白糖”的变化,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重点是能够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难点是观察物质变化的过程,判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而“加热白糖”实验则是解决本课重点的典型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如下设计达成有逻辑的科学过程:
师:这里有种物质是白糖,如果给白糖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猜测。
师:都有想法,好,小组讨论一下,并把我们的想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生:分组讨论,并记录白糖的特点和预测加热后的变化。
师:说说你们的预测。
生:分组汇报。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这些材料,你觉得怎样来做这个实验?(课件出示材料)
生:设计实验。
师:你们觉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生:我觉得白糖还要再留一点,用来做对比。
生:加热勺子上,应该还要包一层。
师:老师也有几点需要学生注意(投影):放入一小勺糖;手持勺子最外端;用蜡烛外焰加热;实验完成后的勺子放在托盘上,不能直接放在桌子上。
生:分组加热白糖实验。
师:白糖加热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交流汇报一下。
生:略。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答出――发生了明显变化。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把发现再次进行整理一下。课件出示:形态、颜色、气味等变化。
师:引导学生回忆――沙子和豆子混合后的变化和糖加热后的变化有什么不一样?
生:略
师:小结――白糖加热后发生了这么多明显的变化,你觉得现在我们汤匙里这个黑黑的物质还是不是原来的白糖呢?
生:不是白糖了,是一种新的物质。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在设计“加热白糖”这个实验时,我尽量让学生经历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全班交流研讨――师生归纳总结”的典型过程,整个过程注重“过程的科学”,也注重“结论的正确”。
同时,研究科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教师无法做出完全的预设,需要根据实际做出适当的调整,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比如,针对“沙豆混合”实验中学生的表现,在发放“加热白糖”实验记录表中,也分了以下两个表格,通过分层设计记录表来实现更好的探究。
我们认为,科学是尊重事实的,科学对结论也是谨慎的。让孩子们知道获得客观事实是科学的核心。而获得客观事实、正确结论的前提是获取过程要科学,推导要合乎逻辑。在我们看来,科学课堂不仅要努力避免将伪科学引入课堂,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去获得客观的、可靠的数据资料,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念,什么是不相关的事实,什么是相关的证据,只有这样,才可能从小培养好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有科学的文化特质
其实从送教的《物质产生了什么变化》一课来说,笔者想传递这样一种科学的文化特质――倡民主、重证据、尚理性、讲规则、求质疑的探究式科学课堂文化。
1.民主意识
科学课堂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主动摄取、积极建构的场景,而不是任由教师随意塑造、强制灌输。教师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是起支配、控制和主宰作用,不是去强迫或命令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应点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进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民主意识也必将是科学课堂的文化特质之一。
如,每每在课堂中碰到争议时,我总是耐心地倾听,引导,而不是做出判断,最终的每一个判断都力争让孩子们得出,始终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在探究,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实证意识
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实证意识是小学生重要的科学素养之一。科学必须用事实说话;科学结论必须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的实证包括证实和证伪;科学过程和理论必须是可重复的。
在设计“沙豆混合”实验时,当教师提出“如果我们把沙子和黄豆混合,你们觉得会发生变化吗”的疑问时,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学生的经验使然。可以说这样的混合,学生有生活经验,做不做实验都能得出科学结果。然而,我们的课堂要指向什么呢?我想那就是通过课堂中的体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挖掘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科学的实证性还告诉我们:科学要以事实说话,结论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事实证据基础上,任何一种牵强的、没有得到实证的结论都是不科学的。比如,“白糖加热”实验中,因为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像放糖的数量、用蜡烛加热时的主客观因素等差异,或许最终看到的实验现象会有所差异,有些还在冒泡,有些已经烧干,有些还成“焦煳状”等等,关键不在于现象的结果是一样,其实学生通过探究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最终结论,结论的程度和方式也应该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最终应该以学生在本组观察到实验现象为基础,进而通过与“沙豆混合”比较,发现“冒烟了,烟是一种新的物质”等不同的现象,推导出实验后的糖已经不是先前的糖了,已经生成或变成另外一种新的物质了,从而得出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质疑意识
我们认为,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多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学生自主探究的开始。因此,课堂上教师除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外,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又是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
科学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质疑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素养。
如,在“白糖加热”实验结束后,通过师生讨论,归纳了“白糖加热”实验是有明显变化的,并知道了产生了像烟等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但有的同学就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白糖加热’也是物理变化”。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并没有制止而是鼓励学生继续往下说,并追问:“你的依据在哪里?”这位学生说:“当我们加热白糖时,白糖融化成了液体,这是糖水,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就是物理变化。”我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肯定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同时引领学生思考:“在化学变化中,会不会有物理变化的产生?”并出示“蜡烛燃烧”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于是,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即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会伴随着物理变化。其实,“实验出现有争议的结果”在科学课堂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遇到了就该跟学生一起以事实为依据,并引导学生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但了解了知识,还深深地体验到敢于提问题的乐趣。相信学生有了这一经历,今后肯定会更乐问、善问。
4.规则意识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对于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
作为第一次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民工子弟学生,他们一进课堂,在四五十位教师听课的情境下,就将我为他们准备的实验材料从抽屉中“翻上”了实验桌,这是始料未及的。面对这样一群规则意识淡薄、对实验充满好奇的学生,规则也就成为课堂正常有序的最基本保证了。当我给他们“好奇”小会儿后,用表扬的语气说:“同学们很兴奋,都把实验材料拿到桌上来了,看来大家急于研究了,很棒!”同时,我指出了科学实验的课堂应该遵守什么规则?并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分工、记录、倾听、表达和独立思考等简洁明了的规则,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愿意执行自己承诺过的规则。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师还要做个有心人。比如,在“沙豆混合”实验后我及时回收了实验材料;“白糖加热”过程中看到有些小组用在用火柴玩起燃烧游戏,我就在巡视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不守规则的做法,还通过回收相关无用的器材来解决问题,避免因为器材影响学生的观察、记录、交流和思考等。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篇8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主要以初中科学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科学素养;教学效果
初中科学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最直接的途径,面对现在初中学生科普知识严重缺乏的现象,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教学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师的素养、教学的方法策略等方面出发,全面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只有具备过高的科学能力与极强的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探究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世界的神奇。加强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思考、探索与实践中教师的水平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不同的科研项目还有助于科学教师了解其他课程的知识,从而在教学中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改革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注重以人为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由于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虽然习以为常,却很少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冰糕为什么会冒气?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蜜蜂怎样酿蜜?学生对这些事物并不陌生,对这样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很少思考其中的道理。通过教师的设疑、引导、点拨,他们就会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起来,并逐渐养成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意识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其次,增加演示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实验形式。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困难,而实验的直观性特点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筷子插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几个可行的实验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像利用激光笔射入水中观察光点的位置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最后,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探究能力。科学知识是通过大部分实验与探究而得出结论的,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例如,在教学《神经调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神经传递的过程表演出来,将神经元、突起、轴突与树突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表示出来。在学生一边摸索一边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探究出信息的处理途径,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综合实践,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
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进行科学实践的基础。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既改变了课堂教学中的沉闷乏味,又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且在实践中,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首先,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在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进行,而不能空谈科学知识、科技发展等,要从实际出发,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感性的理解与认识,丰富学生的见识。其次,学校可以举办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巩固并加强对科学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科技展览,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更加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科学素养。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究。初中生在学习时还具有一定的惰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一起克服科学实践中的困难,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肯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初中科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解析不同现象的本质与原理正是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激发出来,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进而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作者:李武峰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初级中学
篇9
今天我作为科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参与者提出一些本人敷浅的观点与大家交流。
这里有必要谈谈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
提高教师素质,邓元小学提出口号。争创一流学校。也清楚地认识到一所学校的质量高低,与教师素质直接相关,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靠培训。培训的方式很多,有自主学习,有外出交流,有教学研讨,而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培训方式就是教学研讨了结合我校们科学课实际,所以我暂时推行的这种备课、上课、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培训主要有以下目的
一、促进教师间相互听评课的日常化,逐渐转变教师们上公开课、研究课的心态。自觉化,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二、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长足发展提供平台。逐渐让教师们集体活动中观念得到转变。
现在有了一定的效果:这种模式坚持了两学期。
那样抵触了有的教研组教师甚至还很积极地参与了这是一大进步。还听说中段教研组就没有给老师们排上课次序,教师们上教研课并不像刚开始那样紧张。而老师们争着上,有时还出现两个老师同时要求上的事。由此可见,教师们逐渐把上教研课看开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虽然有为了完成任务的态度,但至少心态已经趋于平和了
其实,教师们确实从中得到锻炼提高。通过我自身上的两节研讨课我认为教研活动和专题培训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观课的人,而是授课的人,因为他要上课,就必须对教法,学法,课件包括基本功都要作准备,准备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要日常化,为我进一步规范常规教研奠定了基础。将来的教研活动。有效化,自觉化,如果没有平常对待教研课、公开课的平淡心态,没有积极自主的参与意识,教研活动只能是走过场,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向教研要质量,向教研要成绩,那只能是一句空话。
科学课正向着“原生态”方向发展,总的来说。教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篇10
关键字:科学史;科学教学;价值
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典型观点:
一、国内学者观点
吴国盛(2005)认为科技史具有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功能。科技史具有打破文理隔阂的作用,帮助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批判精神。科学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面而准确的科学形象和科学家形象,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人文性,加深对科学本身的理解。[1]
刘兵(1996)认为:首先,科学史教学对于科学教学本身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学生了解何为真正的科学精神。其次,科学史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另外,科学史教育对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有重要作用。最后,科学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也有重要作用。[2]
二、国外学者观点
马修斯(Matthews)在《Science Teaching: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中指出科学史在科学教学的贡献的有:①科学史可以提升学生对科学概念的了解。②科学史连贯了学生自我思考的过程与科学原理发展过程的相似性。③科学理论的演化性及革命式的开创性让学生了解之后,对其往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助益。④藉由科学史可以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了解。⑤科学史阐述了科学原理发展的过程,适时提醒学生真正的科学本质。⑥科学史描述了科学家的生活及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人性化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较愿意致力于学习科学家的思考过程。⑦透过科学史的教学,学生比较容易了解不同科学概念之间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3]
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对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进行重新梳理,得出如下几点:
一、科学史促使学生对科学本身及其相关因素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4]
目前,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不明白科学与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也不清楚科学技术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近。可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迫在眉睫。
[5]在现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上,科学史是可以起到桥梁作用的一门学科。科学史以人类与科学世界对话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所以它必然融合了与科学学有关的自然科学以及与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的多学科知识。[6]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极度消耗,为人类未来的生活笼罩上了阴影。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交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他们懂得人和生命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正确的科学家形象,了解科学本质,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7- 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列举了八个国家课程标准文件关于科学本质目标的一致看法:科学知识具有可变性,科学知识极大的依赖于观察、实验证据、理性辩护和怀疑,不存在科学研究的唯一途径(因此不存在普遍性的、一步一步的科学方法)。国外也己有研究显示,“学习一些科学史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本身。[7]可见,丰富的科学史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提供了素材。
三、科学史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依托。
[8]《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培养目标定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9]。因此,让学生了解或重新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一)、科学史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科学规律。
学生在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之前,头脑中也许已经形成了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前概念,而且根深蒂固。这些前概念与所学知识也许并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科学发展的进程常常与个体科学概念的学习进程相应,因而借助于科学史上知识发展的过程进行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McCloskey, 1983)。
(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
科学教学中,加强科学史教育,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严肃细致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介绍我国科学成就及科学家事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如古代张衡的地动仪等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另外,中国现代科学家如叶企孙、工淦昌、钱三强、钱学森、吴有训、邓稼先等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为国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也会使学生深受感染,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进取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教育价值是不容忽视,我们应树立科学史融入科学教育的理念,把科学史教育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史的意义[J].中国科技史杂志
[2]刘兵.科学史教学面面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
[3]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4]邹海林、徐建培.《科学技术史概论》[M].科学出版社
[5]袁维新.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自然辩证法通讯
[6]宾亚萍.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实施素质教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科学素养的基准》 [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