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介融合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介融合定义

篇1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010020)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急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成为社会传播的焦点,2015年央视春晚便是这一融合的新生儿。本文分析媒介融合的内涵,以央视2015年的羊年春晚为例,探讨媒介融合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传统媒体;新媒介;媒介融合;融合价值

伴随着新型媒介技术的劲爆发展,旧的传媒格局迅速被新的媒介系统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融合的进程表现得紧锣密鼓,短时间内,形成蔚为大观之势。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席特别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介融合被提升至国家层面,映射出它的重要战略意义。

1 媒介融合的内涵解析

媒介融合并非新近几年才出现的样态,它是与人类文明史始终相随的常态过程,只是每个历史时期融合的速率大相径庭。近年来,率先由西方传媒业界提及的媒介融合,再一次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界所关注的对象。那么,何为媒介融合,它的内涵究竟怎样呢?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论及。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导致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致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媒介融合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传播介质的视域内。时至今日,媒介融合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专家学者的诠释日趋多元、深邃,给人以启迪。美国学者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应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詹金斯(Jenkins)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ich Gordon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划分,称融合应包括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纷纷进行了热烈探讨,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均有可取之处,却因立足的媒介文化环境和媒介研究视角不同,显得媒介融合定义难下定论。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涉及到的相关系数较为庞杂,但“它肇始于技术创新,加速于制度创新,深化于市场创新,最终表现为产品创新”的规律是不变的。因此把握好媒介融合的内涵比下定义更为合理。有鉴于此,笔者将媒介融合的内涵囊括于三个维度之下:

一是,传播介质方面的融合。介质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是承载传播信息和观念的基础工具,媒介融合就是要将报纸、电视等传统传播介质与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技术相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的全媒体平台。

二是,业务经营方面的融合。新老媒介的融合必将冲击传统的业务操作与媒介经营,媒介融合要求传媒业者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学会并掌握融媒体下的新闻采写技能、摄影摄像技能、不同媒介的编辑与传输技能等,还得树立融媒体的工作视眼,将工作实践立足于媒体融合大格局之下。媒介融合也改变着经营管理方式,机构的兼并与重组、资本的运作与经营等具体操作,都需要依据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整合与联动,以破除独立经营的弊端。

三是,价值理念的融合。媒介融合不仅要改变原有媒介形态,催生新的媒介形态,还要践行融合理念,而不是简单相加。媒介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是系统性工程,它有自身发展规律,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与摸索。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改变定势思维,呼唤制度与理念创新,使不同媒介与融合大势相匹配,真正产生融合实效。

2 媒介融合的成功典范: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

央视春晚历经3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春节不可缺少的年度盛宴。三十多年来,央视春晚始终紧随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在新媒体巨浪的卷携下,央视春晚同其它传统媒体一样,受众受到瓜分,收视率连年下跌。然而,2015年央视春晚却不拘一格,改头换面,充分将多媒体炫酷科技嫁接到联欢晚会,在媒介融合大潮下成功涅槃。

借力新型媒介,创新媒介产品,强化品牌文化。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的结果,它没有终极目标,只有不断地推进与演化,其特征多趋向为:“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央视春晚作为一档品牌节目,过去几十年间,缺乏品牌形象意识,被业界笑称只会“联欢”的节目。2015年羊年春晚一反常态,有效地将新媒体应用嵌入荧屏,并借助多维媒介科技,大力开发媒介产品,形成了宣传曲、宣传片、吉祥物等一系列媒介产品,使观众生动地了解春节与春晚的同时,也助推了自身品牌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微信红包的发放,以及春晚首个吉祥物“阳阳”的开发,不仅传递了传统春节文化,寄寓了新年愿望,还极大地跃动了观众的欲望与激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介产品研发,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春晚栏目形象,增强了品牌的识别度。

拓展传播渠道,争取市场份额,扩大栏目影响。多元传播渠道的共融与多维声像技术的集成应用是媒介融合带来的最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看似新媒体对老媒体进行冲击,实质是新老媒体的一种交混与更新、优化与培植,关键在于媒体顺势而为,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与运筹。以往央视春晚只在央视、卫视频道,以及个别海外媒体播出,而今年破格将直播权授予像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并加深了与微信、微博、客户端、You Tube等社交媒体的合作,呈现出多渠道融通与联动的繁荣,扩大了央视春晚的声势影响。索福瑞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春晚的荧屏总收视率为29.6%,虽不及去年,但人均收视时长较往年大幅增加,是2014年的2倍有余,达155.55分钟/人。央视春晚栏目组为了扩大海外声势,还特意邀请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参加首次春晚海外推荐会,并与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合作,开展2015年春晚预热活动。此外,在海外播发宣传片和广告、组织春节活动等方面也做了巨大努力,有效扩展了春节文化和央视春晚的传播渠道,获取了更多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正是媒介市场化时代的制胜法宝。

更新价值理念,增强受众体验,提升春晚价值。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由大众传媒的“点对面”向传媒分众的“点对点”过度,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传媒为其量身定制资讯、娱乐服务的用户。这种传媒趋向直接引发社会阶层和文化需求的“碎片化”,“使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为了适应“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媒体只有揣度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转变“传者至上”的价值理念,才可能获得受众认可。2015年羊年春晚之所以获赞,就是栏目组能够站在媒介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节目设置,从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需要。春晚期间,央视通过微信“摇一摇”平台,与观众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微信祝福在185个国家之间传递了约30000亿公里,相当于往返地月370余万次。再如“晒晒全家福”,观众通过新型媒介,将全家福上传到央视演播现场,直接拉近了与春晚现场的距离,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这样的媒介创制,不仅激发了全民跨屏互动的热情,传递了新年夙愿,还把“溜走”的观众再次拉回荧屏,提升了央视春晚的价值,堪称传统媒体携新媒体的一次华丽亮彩。

3 媒介融合的意义

新媒体携领传统媒体奏演的融合之势如火如荼,它刷新了媒介发展历史,催生了新的社会变革力量,改变着社会的多维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互动、媒介内容、媒介运营模式等方面,凸显出巨大的融合价值。

有利于打造无界的社会互动空间。媒介融合肇始于技术创新,而媒介技术发展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源泛化和信息传播的裂变呈现,这些新的信息传播特点,改变了过去独占信息的权力中心,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变得岌岌可危,民主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无界信息传播成为潮流。媒体融合大势之前,传统媒体掌握着信息的主动权,信息传播和渠道选择受制于国家利益和精英阶层,公众无法看到信息的天然状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绝对垄断,呈现出多元化的传受趋势,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和主动传播的欲望加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将长期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崩发出他们对社会的长期关切。媒介融合大势正迎合了他们参与社会、重置话语权的期望,有效连接了“上下层”的平等对话,缓解了社会气压。

有利于开发高品质的媒介传播内容。传统媒体形态比较单一,技术手段应用也相对有限,新型媒介技术的开发,使媒介形态变得繁华,为内容、产品、技术、管理、平台和人才的一体化提供了先决基础,媒体融合可以将拥有高品质内容的传统媒体与高技术的新型媒介进行统和,对传媒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二次加工、处理和采编,进而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他们的媒介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媒介信息产品的档次和品味,最大地实现传播效果。

有利于推进高级的媒介运营模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本来清晰的媒体边界变得模糊不堪,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独立运作的媒体企业与其它媒体合作,重新划分利益地盘,带来组织结构和营销方式的调整。媒体融合的好处之一就是让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借力,扬长避短,共同架构高效的媒介组织与营销方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技术、电视设备和技术应用都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向新兴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内容研发和节目生产的优势,但在多屏传播上存在欠缺,因此电视台有针对性地改进了组织管理体系和产业经营体系,如研发了全流程的采编播体系,建立起了央视影音、央视新闻、央视体育、央视乐动为核心的媒体融合产品体系,搭建了全产业链的版权开发体系和跨媒体的传播效果考评体系,有效地做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09).

[2]朱天,彭泌溢.试论媒介融合中的“加减之道”——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世纪婚姻”终结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http://media.people.com.cn[OL/J].

[3]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

[4]数据来源:2015年央视春晚索福瑞数据统计[Z].

篇2

【关键词】凤凰新媒体 媒介融合 战略研究

媒介融合可以促使各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彼此的优点和经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效果,形成舆论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凤凰新媒体作为凤凰传媒集团的子公司,整合旗下综合门户凤凰网、手机凤凰网和凤凰视频,在全球传媒舞台上展现华人媒体的风采,致力于构建全球华人世界沟通的桥梁。凤凰新媒体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在媒介融合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一、思想融合――全球华人视角

凤凰新媒体将“拉近全球华人距离”奉为自己的宗旨,倡导“大中华”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强调了一种融合,还强调着沟通与传播。中国崛起需要中国的声音,争夺华人话语权是在“大中华”思想下的实际行动。凤凰新媒体所强调的思想融合是用华人的立场和眼光看待世界问题,以西方人能接受的观念讲述中国故事,构建起沟通的桥梁。

二、媒介科技融合――给梦想一个实现的舞台

在传媒领域,媒介融合根本和直接的诱因是数字技术的成熟。换句话说,媒介科技融合在数字技术发展和市场利润驱动双重激励下,媒体形态由单一型向基于融合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媒体形态转变。

目前,三网融合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但凤凰新媒体如同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它以自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率先实现了三网融合。早在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后,就实现了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这是对中国三网融合的预演。

三、媒介所有权合并――凤凰飞得更远

凤凰新媒体吸取了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在所有权构成上实行了多元资本的整合。从2007年凤凰新媒体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到2009年宣布完成融资,再到2011年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凤凰新媒体成长的每一步都与多元资本的投入分不开,与母公司的决策分不开。

我们从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关系上看,自从2006年中国移动参股凤凰,其股权结构方面进行了大调整,结束了凤凰十年之久的今日亚洲与星空传媒的股权双头时代。多元资本融合既保证充足的资金用于平台建设和节目打造,也降低了投资风险,一举两得。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催生了凤凰新媒体的诞生,更为凤凰新媒体插上了远飞的翅膀。凤凰卫视与中国移动的股权合并实现了彼此资源的相互推销与共享。作为凤凰传媒集团一份子的凤凰新媒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所有权合并的益处。

四、人员及人员技能融合――踏入“融”炉

从文化上看,凤凰传媒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混血儿,而从人员上看,凤凰传媒则是个大“融”炉。

1、东西南北大荟萃

凤凰的人员构成呈现出华人社会的缩影,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汇聚到了一起,“东西南北大荟萃”的融合法把集体主义理念与个人风格融为一炉,使凤凰具有别具一格的鲜明气场,凤凰员工的国际化成为凤凰发展中最宝贵的优势和财富。的传媒人在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全球华人做出一桌美味的媒体盛宴。

2、超人训练营

尼采说,超人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在凤凰,所谓“超人”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最大限度开发人潜能的过程。①在高强度工作中,每个凤凰员工都被训练成工作中的多面手,工作上的超人。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从业人员技能融合已经受媒体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进而对传媒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Darly Moen说:“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应该培养一些‘背包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s),也就是一名文字、摄影、摄像全能的记者。”②事实上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个传媒产业都需要拥有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诸如凤凰网这样的网络新媒体而言,除了编写能力外,软件处理、上传等知识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突发事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记者更能为受众带来第一手的新闻报道,也更加大了媒体自身的竞争力度。比如别斯兰人质事件中,卢宇光单枪匹马进行采访报道,一人几乎承担了一个新闻记者站的全部工作。

3、全能管理层

媒体即品牌,品牌的打造缺少不了包装,这就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其中运筹帷幄。凤凰新媒体管理层汇聚各领域专才,人才队伍的壮大为凤凰新媒体上市和“凤鸣计划”实施提供力量支持。

可见,人不仅是构成社会的细小沙粒,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凤凰新媒体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对媒体发展的重要性,发挥人才战略,使凤凰成为一个锤炼媒介精英人才的大“融”炉。

五、媒介内容融合――凤凰大“秀”场

内容融合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王菲在《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一书中,将内容融合定义为:“由内容融合性生产所带来的内容生产融合、内容形态融合和内容应用融合所构成的内容生产形态。”③在笔者看来,以上三种内容融合形态的划分是针对整个传媒产业而言的,具有宏观指导性,单就凤凰新媒体来说,它的内容融合更多地体现为以下几种。

1、表现形态融合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内容生产高度依附于媒介载体,比如报纸的内容主要是文字配以图片,媒介内容之间融合性不强。然而在数字化技术背景下,内容生产在媒介之间壁垒被打破,各种内容资源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各自的生存空间。随之而来的视觉风格也变得多样化,版面不再只是简单的稿件的拼合,而是根据内容分类来进行有效的组合搭配,设计出文字、图片及视频的最佳整合效果。凤凰网作为互联网新媒体,各种表现形态的内容在凤凰网这个载体上都得到了集中呈现。

2、集团资源融合

内容和渠道是传统媒体和大型传媒集团在竞争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内容的拥有”可以在媒体竞争中占据主动权。谁手中拥有更多的内容版权,谁就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凤凰新媒体依托集团资源优势,掌握了大量有版权保证的内容资源,还以合作的方式整合了众多专业媒体机构生产的内容资源,除此以外,用户原创性的内容资源也为凤凰新媒体带来了活力,达到集团内外资源共生共“融”。

3、信息表达方式融合

对于背景一样的信息,根据投放媒体的形式和特点的不同,相应地制作成适合不同媒体需要的信息产品。“网络文体”、“手机文体”等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凤凰新媒体对同一信息的报道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凤凰网可以对信息做全面的报道和回顾,手机凤凰网强调及时性,而凤凰视频突出画面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感和空间感。凤凰新媒体改变以前在信息报道中的简单重复叠加现象,呈现信息表达方式的立体融合。

六、媒介战术性联合――全媒总动员

媒介战术性融合是众多媒体在自愿互利的原则基础上,打破管理、人才等壁垒,在内容生产、共享、传播、营销等领域进行合作。媒体之间只有相互依靠才能共生共荣。凤凰新媒体在战术性融合上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它通过参与重大新闻报道活动等方式与凤凰集团内外的各媒体结成合作伙伴,形成战术性合作,开展“全媒总动员”。

1、大型活动手拉手

媒体之间进行战术性融合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举办大型活动,《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赴台合璧展览的活动正是媒介战术性融合的典型案例。此次活动,不仅由凤凰卫视、浙江卫视和台湾中天电视合直播,凤凰新媒体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凤凰视频同步播放了画作赴台点交仪式,凤凰网也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活动信息并开设了专题网页综合报道此次活动。这次报道活动不单是凤凰传媒集团内的战术性融合,更是跨越海峡,媒体间的一次成功的战术性合作。凤凰新媒体的参与,扩大了活动的影响范围。

2、重大新闻我参与

“大事发生我在场”是凤凰对自己的要求,重大新闻报道更强调团队协作,发挥协同效应,使媒体资源用途多样化。

凤凰传媒集团是一个全媒体,各媒体取长补短,集团化运作成就了媒体战术性的融合。人员的职能身份概念被淡化,一是因为每个工作人员都是多面手,能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兼备多项职能,二是因为同一个集团下的各个媒体有共同的宗旨和目标,更能形成向心力。此外,不同技能背景的人联合起来能更好地完成新闻报道。

3、日常资讯结联盟

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新闻的相互转载,凤凰新媒体在日常的新闻资讯中也转载其他国际国内媒体的新闻报道,从这点看,凤凰新媒体的战术性融合实现着一种常态化的运作模式。它实行“拿来主义”,但不是照搬照抄的“拿来”,而是加入凤凰观点,使之具有明显的凤凰特色。

结语

凤凰新媒体作为凤凰传媒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既与凤凰传媒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拥有自己所特有的优势。一方面,它延续了凤凰的“大中华”思想,依托了集团的节目内容优势,使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另一方面,它又拥有新媒体优势,更符合数字化时代受众对媒介的需求。在宽带与无线互联网带来颠覆性革新及新旧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凤凰新媒体以媒介融合为手段,成功地构建了华人世界的沟通桥梁,也为其他媒介的融合之路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①麦楠、王多多、张林:《凤凰术》[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97

②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9)

③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53

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业;出版业

媒介融合是当代世界传媒业在技术变革及市场变化等因素推动下显现的重要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使得传媒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找到传媒业急剧变革时代新的发展方向和生存空间,则是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所有传统传媒业门类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

现今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1983年,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明确地使用了“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数字技术条件下传播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与现象。美国学者安德鲁・纳齐森2001年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显然,两位学者用媒介融合概念描述的是不同层面的现象,前者意指传播媒介的功能整合,而后者意指媒体组织融合。当前研究中,人们所言“媒介融合”涉及范围已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①。

结合当代世界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媒媒介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新兴的数字媒介集各类传统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于一体,在传媒产业组织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传媒产业组织间并购重组为大型的传媒企业或传媒企业集团,在传媒产业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传媒产业与信息产业等相关产业间发生互相渗透,形成跨产业的新生融合市场。因此,可总结认为,媒介融合是当代数字化网络媒介对于各种传播功能的集成、传媒相关产业组织的集团化、传媒与相关产业间的交叉与渗透等融合趋势的总称。

二、传媒产业媒介融合的趋势与规律

英国学者西蒙・穆雷指出,在传媒产业层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传媒企业间通过整合重组实现的跨媒体所有权的集团化是当代媒介融合的一波重要浪潮。②当代欧美传媒业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传媒企业间通过整合重组实现集团化运营对其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现代经济学理论指出,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传媒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实际上就是传媒企业资产、传媒产业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在欧美国家,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资本化运作方式来达成。在欧美产业市场,企业间的整合重组主要通过针对企业的交易――企业并购来达成,传媒业包括出版业相关企业亦是如此。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合称,是一种通过转移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并购即是企业层面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若干企业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或其他途径联合成为企业集团的过程或趋势即为“集团化”,集团化发展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多元化实现范围经济、通过专业化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可获得外部发展优势。

欧美传媒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在19世纪末即已出现,在20世纪不断发生,20世纪90年代欧美传媒业集团化趋势则大范围显现,形成了一些规模空前的大型传媒集团。集团化作为重要的产业资源配置机制,会导致产业资源的集中化。欧美国家的传媒企业经过长期的集团化,已经出现极少数巨型传媒集团占据大部分产业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现象,这些巨型传媒集团都有着在各自优势领域内寻求垄断经营的趋势,已成为欧美传媒产业市场的中坚力量,随着其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并购其他传媒企业的实力就越强,成为欧美传媒业并购市场的主导者,事实上已成为欧美传媒业主要的战略投资者。集团化带来的产业资源集中度提高有利于传媒产业实现规模扩张、集约化经营,对于推动传媒产业的整体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对于传统媒体企业而言,进入新的传媒业务领域,或因传播技术发展需要实现业态转型(如数字化转型)时,集团化运作已被欧美传媒产业实践证明是效率较高的、切实可行的转型途径。具体而言,传统传媒企业或集团可通过并购等资本手段联合那些经营自身所缺的传媒业务的其他传媒企业,以及因应用新的传媒技术而快速崛起的新媒体企业,从而扩大自身经营领域和市场空间,获取最新的传媒生产力,保持和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美国时代华纳等传媒集团的发展显示,其很多次大型并购都与开拓新的传媒业务领域和市场,或获得新的传播技术有关。另一方面,传媒企业或传媒集团仅通过自身现有资源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或仅靠自身在传播技术上实现转型升级这种自我发展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在西方传媒产业实践中也难觅实际案例。

当代传媒业在通过集团化整合产业资源的过程中,已逐步跨越原有产业领域和边界,与其他相关产业开展交叉整合,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了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间的融合。20世纪90年代期间,由于传媒业、文化娱乐业、信息产业间越来越密切的产业联系以及市场的交叉,这些行业的企业间的联合和并购渐趋增多。例如,1995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兼并了美国广播公司,一时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和传媒集团,意味着传统的大众传媒业与文化娱乐业的融合。2000年美国在线(AOL)并购时代华纳传媒集团,组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则意味着传统媒体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领域的融合产生了新的交叉产业领域和市场,往往能够成为传媒产业和相关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和效益增长点。在这个意义上,传媒企业突破产业边界的跨行业、跨领域整合不仅仅是规模扩张这样的“物理变化”,而且是能产生全新的产业增长点的“化学反应”。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的发展动向与机遇

出版业是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的发展与传媒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同步,有着类似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规律。在产业层面,欧美国家出版业主导着当今世界出版市场,集团化同样也是当代欧美出版业融合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总体来看,欧美大型出版集团的集团化过程涵盖了四个阶段,即在本产业内的规模扩张阶段、跨媒体扩张阶段、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国际化扩张阶段,目前已经形成若干资本实力极为雄厚、在全球出版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和有着显著行业影响力的巨型跨国出版集团。

同时,在数字传播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欧美出版业当前正处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等数字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介用户大量迁移到网络媒介上,世界各国传统出版业都受到了冲击,其进一步增长已遭遇发展瓶颈,在这一趋势下,实施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欧美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新方向。以励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集团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励德・爱思唯尔集团首先成功地从纸质出版转型到数字出版领域,是世界范围内数字出版转型最为成功的出版商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又逐渐由STM(科学、技术及医疗)专业出版商向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由出版业转战基于网络等新媒介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对相关行业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加工,并将结果提供给购买服务的特定客户以获取收益的新兴行业。③不仅是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因为近年来信息服务业市场的高收益性,不少欧美出版集团均凭借其原有内容资源优势,通过并购进入该市场领域,占据可观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

当代欧美出版传媒集团还出现了专业化整合的新趋势,以培生(Pearson)集团为例,培生集团自20世纪以来在长期的并购扩张过程中,前期实施主要是多元化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期间明确了教育、商业信息和大众出版(或称消费出版)三大核心业务;但其进入21世纪后则越来越注重专业化,逐渐将原本为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的教育上升为整个集团的主要业务,将其下一阶段主营方向确定为“全球教育业务”,即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教育产业链,产业链的核心一环则为教育出版业务。

总而言之,面对媒介融合大趋势,出版业应积极面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发展。首先,出版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已势在必行。互联网作为融合媒介不仅集中了人类信息传播系统几乎所有的传播功能,也在集聚越来越多的使用者,这就要求出版企业将其生产的出版产品以数字化形式通过网络来进行传播销售,如果出版企业固守纸质出版的生产,那么很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的减少,进而面临生存与发展危机。因此当代出版企业都必须积极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实施数字化转型。目前,出版企业实施数字出版的技术条件与市场条件逐渐成熟,数字出版业市场有望快速增长,数字出版业务将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点,这是传统出版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出版企业要实施数字化转型,销售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版本已并非唯一选择。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一些产业融合市场近年来正处于高增长与高收益发展阶段,出版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时,应积极关注这些新生的融合市场,条件具备时应积极开拓融合市场业务。当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息服务业市场。事实上,信息服务业可视为出版传媒业务的衍生业务,出版传媒企业原有的内容资源可成为开展信息服务业务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出版企业或出版集团而言,也应通过数字化转型积极开拓信息服务业务,尤其在专业出版领域,我国出版企业值得尝试。进军信息服务业必须以内容资源的“大数据化”为前提,出版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就可以在集团范围内聚合内容资源,形成大数据优势,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乃至进军信息服务业开辟有利条件。这也表明,实施数字化转型和集团化发展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发展还应进一步有序推进,这有助于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转型。

另一方面,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发生交叉与渗透,也使得出版企业得以在更大的相关产业领域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获得新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空间。培生集团的发展战略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发展机遇。培生集团原有的教育出版虽然有着稳定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发展空间已较为有限,培生以教育出版为基础,延伸拓展成教育产业链,便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这对于我国出版业发展有重要启示。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后,要实现快速发展,如果固守出版业务实难以达到发展目标,但可以以出版业务为基础,根据出版业务所属的更大科技、文化或教育领域,将集团主营业务拓展为涵盖出版业务的更大型的产业,通过并购等资本化运作手段打造包含出版业务的新的产业链与价值链,这无疑将使我国出版集团得以在更大的市场领域获得发展,而新的大型业务的开展也有助于反哺原有的出版业务,从而实现产业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优势。

(汪曙华,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博士;曾绚琦,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本文系2013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下深化闽台出版业合作研究”(编号2013C057)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丁柏铨. 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8.

篇4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融资;知识产权;

一、文化科技融合的定义与理论研究

文化科技融合定义

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力的过程,既包括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既作用于文化创新,也作用于科技创新,更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文化科技在发展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断增长。

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

1、耦合论

耦合属于物理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通过各种作用彼此影响以至联合的现象,是在各自子系统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协调互促的动态关联关系。文化体系与科技体系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科技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促使文化产业向新业态、高层次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方向又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和传播速度,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其内在需求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2、协同论

协同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发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文化与科技作为子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总体目标齐心协力运作。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二、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科技融合日益明显,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进行全面部署,取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融入到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文化创新,如果没有科技向文化领域的切入,文化创作很难形成市场化的产品。科技不断拓宽文化产业外延,比如动漫,网络游戏等,科技为这种新型产业业态提供了源动力。如果只有科技没有文化,科技就很难1形成品牌影响力,苹果系列产品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科技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则是自身文化品牌的塑造,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予苹果产品差异化的精神体验。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会产生巨大的叠加效应。文化科技的融合是未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是信息科技的先驱。首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科研机构以及科研人才,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拥有绝对优势。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更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示范全国,影响世界,对于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十二五”时期,北京将全面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大力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2012年5月,在第八届文博会上,科技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为核心,联合石景山区石景山园、东城区雍和园、西城区德胜园共同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根据中关村指数研究分析得出,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文化创意企业共有6201家实现总收入4339.1亿元,较上年增长30.5%,利税规模持续扩大,较2005年翻两番利润率连续三年保持在10%左右较高水平。

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北京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数字出版引领未来阅读方式的变革,网络游戏产业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平,网络媒体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北京正在实施用创意驱动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构建文化创新战略,进而提升文化影响力。

四、文化科技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文化科技融合创意

用现代科技传承文化,而传承文化的基础则是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意是中间的媒介。我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渊源流长,留下了灿烂的文明。目前我们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现阶段我们具备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高端的技术水平,我们真正缺的是将文化与技术融合的创意,就像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题材,都被国外拿去拍成电影,并获得了强烈的反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需要用创意的思维促使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意的思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文化科技融合企业融资困难

文化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有些甚至是小微企业,融资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初期融资困难往往成为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如果先期投入的费用高,企业就会很慎重。但另一方面,企业的投入小,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反而影响到市场。由于融资渠道的限制,文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而受其规模限制,文化产业要想达到上市条件进行市场融资有一定的难度。银行资金的介入,成为文化产业融资一个重要的渠道。然而文化产业大多数没有固定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又难以进行评估,这就成了文化企业获取金融支持的障碍。破解文化企业融资难题,实现金融资本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科技融合产品极易遭受侵权。我们在利用高科技改造提升文化产业时,应当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人们往往更侧重于用高科技手段对文化产品进行开发,而淡化了对拥有高科技含量文化品牌的保护观念。创意产品由于其本身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得到市场的快速认可与广泛传播,许多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对创意产品进行复制和仿冒。由于侵权成本低廉,维权成本高昂,不仅会使侵权行为更加频繁,而且严重的影响了创造者的积极性。

五、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政策建议

(一)制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北京市政府应围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引导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力度与方式,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十二五”期间,应继续完善与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加强对文化科技发展的规范管理;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购买本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策,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加强对重大技术和装备引进的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建立知识产权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二)进一步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困难、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资本融合步伐,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强大的资本作后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由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产生的数字产品与传统的文化产品在形式、载体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文化、科技以及资本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建立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对于数字内容产业的投融资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标准,恐怕资本方很难进行把握。因此加强文化产业资产评估势在必行。

通过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文化科技相关领域产业化,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文化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融资平台。营造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格局。

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推行新兴融资渠道,引入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与传统的银行相比私募股权投资周期较长,更加符合文化产业投入周期长,资金回收时间长的特点。推行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一种有效结合,是以金融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产权的信用为担保,以证券化为载体的融资方式。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所有人应积极利用这种先进的融资方式,变现债权来改善现金流状况,提高资金周转率,还可以利用所得价款进行后续研发,寻找更好的市场机会。

(三)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

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必须凝聚与建设一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培养适应数字技术环境的多种产业需求的文化技术人才、数字软件开发人才和媒体产业管理人才将成为加速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持久动力。

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具有科技创新素质和技术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解决人才队伍规模素质结构不适应文化科技发展需要的矛盾。努力营造人成其才、人尽其才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依托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在对这些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中,培育出一批具备先进文化知识较强科研技能力的骨干人才,建立起科技文化人才基地,形成人才的集群效应。同时建立海外优秀人才基地,给予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吸引海外优秀的科技文化人才来中国工作。

(四)提高文化科技融合国际影响力,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元素,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科技融合,才能重新散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积极探索北京市文化与科技融合“走出去”的新途径,提高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满足国内文化消费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更大的商机,获得更大的利润。同时向海外大力宣传中国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将北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原创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晖,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之研究,2012年城市国家化论坛

[2].陈名杰,孟景伟,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3年5月

[3].牛奔,“文化科技融合系统的复杂性思考”[J],深港文化创意参考,2012(1)

[4].文化科技司,“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发展与规划”[J]艺术百家,2011年第1期

[5].Xuan Jiang,《THE GLOBAL DIFFUSION AND VARIATIONS CREATIVEINDUSTRIES FOR URBAN DEVELOPMENT: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SHANGHAI,BEIJING,AND GUANGZHOU》2011年

篇5

近十年国内有关语境的本体研究,从研究的理论视角看,主要是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从研究的内容看,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语境研究的意义、语境的本质、语境的定义、语境的构成、语境的作用、语境的特点等,涉及语境研究的多个层面。本文的概述和分析是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路研究队伍的成果,就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分项归纳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成果和不足。这样更有利于观察语境作为一个独立的客观研究对象的一般性本质。

一、关于语境的定义

自从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首次系统地提出语境思想以来,人们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语境进行过各种定义,但是,由于各自的学科视域的局限,很难形成普遍性的、科学的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注意到现有语境概念的不足。吴剑锋指出:语境概念缺乏科学的界定,定义内涵不清晰,而通过外延描述使得语境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百科知识的代名词,因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定义[2]。徐小芳也指出语境概念泛化现象的不足[3]。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探寻语境的定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尝试,比起早期的各种定义来,概括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都有所增强。一般认为,语境是各种影响语言使用的条件因素,包括语言因素、物质因素、社会文化因素[4-7]。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为:“语境是语用交际系统中的三大要素之一,它是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的、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对语用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它是诸多因素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又同语用主体和话语实体互相渗透;它既是确定的,又是动态的,以语境场的方式在语用活动中发挥作用。”[5]更为可喜的是,有学者开始从逻辑的角度给语境下定义,认为给语境下定义应该从内涵定义其本质,从外延定义其对象。从内涵看,语境是“语言发生发展、存在与变化的条件”;从外延看,语境是“影响与制约语言发生发展、存在与变化的因素”[8]。这样使得语境定义更具哲理性和科学性。

国内语境的定义研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新发展。一是语境定义中除了物理的社会的因素之外,还包含了认知因素,这是过去定义中没有包括的。二是在语境和话语使用者以及话语本身的关系中定义语境,从而既说明了语境与语用主体和话语实体的联系,又说明了语境的相对独立性和客观性;既说明了语境的确定性,又表明了它的动态性,同时还表明了语境的现实性。这一成果体现于王建华从语用学角度给语境下的定义。三是从逻辑角度给语境下定义。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定义的内涵反映的是概念对象的本质属性,定义的外延则是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韩彩英基于对语境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应该说更全面、更科学。从定义的表述看,突破了语境的学科局限,而突显其普遍性。表述简练,但内涵丰富,外延周遍。从这个定义我们看到了语境研究由分题解释走向一般研究的端倪。

二、关于语境的构成及分类

自从语境概念提出以来,语境分类都是点到为止,缺乏系统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语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语境研究成果得以及时地反映。从对语境的构成的研究看,一是将语用主体的心理认知因素视为语境构成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Verschueren在其专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中将语境构成分为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三个部分,其中心理世界反映了交际主体的心理认知的能动作用[9]。二是注重语境的动态特征。Mey将语境构成分为社会语境和社交语境,前者指的是各种社会文化的因素,是静态的因素,而社交语境是交际中的临时因素,具有动态特点[10]。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语境构成及语境系统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很多是对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的借鉴,当然也有创新。

1.对语境因素进行整体的、辩证的思考

殷杰、韩彩英[11]指出:“所谓语境的结构是指相对于语言符号的语境系统的各种组成因素及其在制约语言的程度上的顺序和它们的组合方式。”所以,建构语境结构模式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语境系统是相对语言—符号的文化系统;具体语境结构及语境与语言的具体关系;语境系统与语言主体的关系”。语境构成是语境概念的具体化的表现,那么根据语境概念来确定语境构成的要件是必要的,这是恰当划分语境构成要素的前提。陈进、曾道明[12]认为,语境构成的要件包括四个方面: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语境构成的主体就是言语行为中的人,亦即语用学上的语用主体,符号学上的语码发出者和接受者(言语对象)。言语及言语行为本身便是语境构成的客体。它包括静态的符号学意义上语码化的言语信息和动态的行为学上的言语动作。主观因素指的是语用主体的言语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客观因素则既包括语用主体本身的客观状态,如当时的情绪、心情、思想、修养、性格、身体条件、职业、社会地位、文化水准以及既有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等,也包括语用主体之外的环境条件,如言语行为的特定场合(时间、地点、场景、气候、言语氛围等等)。王建华[13]也对语境构成进行辩证思考,提出如下观点。①构成语境的要素必须同语用的行为、活动、过程有密切联系,并对语用本身产生重大影响。②具体语用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应该是可以把握、可以分析的。③要重视语境构成因素的结构性,其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外部结构的渗透性是有机的统一。④研究语境的构成必须有辩证的思维,注意语境构成因素的动态生成和变化。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怎样科学地进行语境分类提出了原则性要求,陈进、曾道明着重于语境因素的范围的框定,而王建华则聚焦于语境因素的特征,即怎样甄别语境的构成要素。上述研究对科学系统地描述语境系统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是语境研究深化的成果。

2.对语境结构模式的系统研究

语境的分类和其他事物的分类一样,要反映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和状态,就必须确定自己的标准。在语境分类中,一是分类要着眼于完整的系统,将相对独立的语境系统中各种语境构成因素都涵盖进去;二是语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也应该具有有序性;三是整个分类尽量简明扼要。这就是王建华[13]所说的周遍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

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因素进行了分类。其中不少分类已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不但体现了结构性、对称性,也体现了层次性。何兆熊[14]、王建华[13]、彭利元[15]以及吴佳娜、吴太平[7]等都对语境作了系统分类。这些分类模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分类都是以语境同语言的关系为出发点,所以一般都是在第一层面将语境分为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措辞不尽相同)。在语境分类的第二层面,将言内语境分为语言知识和上下文语境;言外语境的分类较为复杂,各学者的分类有较大差别,概括起来,包括背景语境和情景语境,也体现了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这都是对语境分类研究的发展和超越。当然就言外语境的次分类看,在层次性、简明性方面,王建华的模式具有代表性。王建华[13]认为语境的第一层面由三部分组成:言外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内语境。其实言伴语境就是将言外语境中的不稳定的或是情景性的因素分离出来,放到第一个层面考虑。王在第二层面将语境作如下分类:言外语境分为认知背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言伴语境包括伴随语境和现场语境,言内语境包括语篇语境和句际语境。言外语境中认知背景语境又由非现实虚拟世界的知识和整个世界的百科知识两种因素组成,社会文化语境则由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四种因素组成。言伴语境中的伴随语境包括其他各种临时因素(语体/风格/情绪/体态/关系/媒介),现场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境况、话题、事件目的、对象。言内语境的语篇语境包括语篇和段落,句际语境包括前后句和上下文。将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分开考察,体现了言外因素的动态和静态区分[13]。在言内语境方面彭利元作了更复杂的层次划分,它的特点是从语言聚合和组合关系角度对语言内语境因素进行分类[15],但是像宏观/微观上下文、宏观/微观形式、宏观/微观语义逻辑等的区分过于晦涩,难以理解和把握。另外王建华还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语境类别之间的关系,从活动形态、影响方式、呈现性质、显示功能四个方面描述了言内和言外语境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反向变化,这是语境研究的一项新进展[16]。当然语境是多维的、开放的,无论多么全面精细,都难以穷尽语境的方方面面,都总会有不能归约、难以概括的因素存在[17]。

三、关于语境的特点和功能

由于语境本身的复杂性,其特点和功能也不是单一的,同样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早期的语境研究较少涉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境研究尤其是国内的语境研究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侧重于语境的特征、类型、功能和作用的探讨,因为“分析者对语境特征了解越多,就越能预测可能会说什么”[18]。近年来国内语境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语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一些普遍性的特点和作用。

1.语境特征研究

(1)对语境特征进行全面而又简洁的描述。如陈治安、文旭认为,语境具有确定性、相对性、层次性、传递性、对称性和自返性六个特点[19]。陈进进一步探讨了语境的非区别特征和区别特征。非区别特征“指的是引起说出某个语言形式的一切语境所共有的一些特征”,而区别特征指的是附带某些条件的特征。陈的非区别特征可以概括为:普遍性,即语境和交际过程的共时性;语境和由语码编制的文化具有同构性。而区别特征包括:语境的相对封闭性,这就是说它具有文化隔阂;语境外延具有可调整性;语境中语码信息流动的方向性;语境中语用主体的特定性[20]。

(2)对语境特征的哲学考察。刘晓峰[6]从哲学角度考察语境的特征,他认为语境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语境普遍性,这与陈进的观点不谋而合。但是,刘的理解角度更广。最合理的普遍性,指的是语境的无限广泛性,它是物质、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世界中与人类的思想、意思的所有表达式相关的所有因素集合。二是语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刘是从人类演化的历史视角看待人类将客观环境主观化的。我们的理解是,语境既有客观存在的因素,也有认知心理的因素;既可以通过认知将客观因素主观化,也可以将认知的成果客观化。三是语境具有变异性、层次性和可转换性特征以及在转换过程中的忍让度。语境变异性指的是语境因素集合中的一个因子发生变化,可以导致整个语境改变,我们也叫语境变体。层次性和上述相同。语境的可转换特征,就是说语境是可以转换的,同一思想、意思的表达在同一语言内可以易时易地而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换语言表达,并且在语境转换过程中,即使个别语境因子缺失,也不会改变语境意义。语境的特征也是多方面的,上述研究从各个侧面作了探讨,但是各个研究者的描述各不相同,所以对语境特点有待进一步整合研究。

2.语境功能研究

(1)对前人研究进行修补、提炼。日本学者西桢光正指出语境具有八种功能:绝对功能、制约功能、解释功能、设计功能、滤补功能、生成功能、转化功能、习得功能[19]。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在论述语境的特征时也论及其功能或者作用。不过主要是修补工作。王希杰将语境功能概括为六个方面:匹配功能、定位功能、定向功能、填补功能、生成功能和预测功能[4]。而陈治安、文旭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语境的最基本功能分为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制约主要是限制说写者对语言的使用,解释既可以指对情景意义的解释,也可指对模糊现象的解释[19]。这样定位简洁明确。张莉、红伟也认为语境具有制约语义甚至创造语义的作用[21]。

(2)结合语境的结构讨论功能。这主要体现于王建华的研究之中。他认为语境的功能是与其结构相对应的,有一定的层次性。言内语境有制约功能、协调功能,言伴语境在这两种功能之上还具有过滤功能、补充功能,言外语境则又在此基础上增加引导功能和生成功能等[22]。这种将语境功能与语境层次对应的研究,具有新颖性。并且这种语境功能描述,无论在系统性和全面性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

(3)探讨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是语境本身的显隐程度、关联程度,外显程度高的语境因素的功能得到优先实现;二是语用主体的语用能力,语境功能发挥的程度与语用能力是呈正相关的。语境功能的实现条件的论述,是对语境功能研究的新发展。

四、关于普遍语境的思考

近年来,在深化对语境的各个层次和各个侧面的系统研究的同时,学者们开始对各个学科视角的语境研究进行梳理和整合,试图在此基础上探索普遍意义上的语境思想和语境理论。

1.语境的哲学实质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仅仅是将语境问题与各门具体学科甚至各门具体学科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相联系,分别地、分割地放置于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视野中来认识的,对它的理解与各门具体学科的具体问题交织在了一起,还缺乏整合性研究和整体性的认识。然而按照辩证法原理,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这为语境思想的探索提供了方向,即通过研究不同领域视角的语境,寻找隐藏在其中的普遍性质。

对于语境范畴的理论塑造主要归功于语言学和哲学这两大研究领域。整体而言,现当代语言学界对语境问题的认识与对语言的多角度、多层次、多层面研究相联系,正逐步趋向多角度化、多层次化、多层面化。不过,语言学界对语境缺乏整合性研究和整体性的认识,因而在语境的一般性内容或内涵上并没有一个一般性的陈述。而就语境的理论内容或理论内涵来说,在语言学领域之外其他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鲜有研究与论述。在20世纪末,哲学界已经开始注意语境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理论性质、理论价值,并且呼吁重构语境概念,重新认识语境[23]。韩彩英指出,语境是当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因而提出将语境作为一个一般性的理论问题加以考虑[24]。韩认为:“语境作为一个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和一个一般性的理论范畴,具体地体现在了语境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之中。语境问题和语境范畴具体体现中的多领域性集中地反映了语境问题的普遍性或语境范畴的一般性,而多角度、多层次、多层面之结构性则集中地反映了语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语境范畴的深刻性。”[24]因此,理应把它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哲学问题和作为一个一般性的哲学范畴来加以研究。同时韩也指出,把语境当做一个哲学性质的理论问题和理论范畴来研究、认识,并不排斥把它作为一个具体问题具体概念的研究与认识。

在语境的认识论研究方面,韩主张采取整体主义原则。“无论将语境作为一个一般的问题还是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来研究来认识,都应当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即把语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把语境与相关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这正是语境作为一种思想的精神实质,即整体主义的思想实质。”[24]这就是将具体研究对象放置在语境中来解释它的意义,或者说在语境中来解释具体对象的意义。当然,语境思想的这种整体主义的思想实质是哲学界作出的一种理论概括而已。韩彩英对语境理论的哲学思考的理论贡献在于从哲学角度开拓了语境研究的理论视野,深化了对语境概念的认识,为研究语境理论和语境思想的普遍性质打下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2.语境普遍性的认识论思考

吕公礼、关志坤在探寻语境普遍性背后的内在根据从而建立统一语境论方面,作了富于启迪性的研究。他们从社会学、语言学、语言哲学、诠释学及人工智能五大学科群出发,系统回视了语境观念的形成和理论形态的演化,通过探寻和揭示差异性背后的共性依据,最终寻找统一语境论的理论归宿[25]。他们认为,语境的普遍性源于语境与人的存在环境的同生态,语境的信息归一实现统一语境。人作为复杂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信息加工能力,人的思维形式是能量的构成与信息的传递,存在本身就是信息性的。语境作为人的言语行为的环境条件的总和,是人的行为环境在语言行为层面上的表现,因而包含体现了人的共时存在和历时演化的全部内涵和外延。语境的普遍性在于,语境是主体存在的同生态的反映。但是,建立统一语境论必须面对的问题是语境形态的多样性。将语境因素转换为信息,参与主体的言语建构和解释过程,就是语境信息归一化。他们认为,信息是语境条件和因素进入言语建构和解释内在过程的唯一形态,语境信息归一化可以概括为:语境因素形态[FY]认知过程[FY]信息形态。“语境统一性的基础是wh-变元笛卡儿组合定义的语用信息原型空间和非原型空间的结构形态。”[25]他们通过统一语境论,解释了语境普遍性的内在依据,也解释了语境观念和理论的多样性的根源。语境是语言学的元理论范畴,统一语境论的探寻对认识语言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