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养结合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本概念 医用化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01-01
1 概念教学中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从形成概念的感性材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例如,在形成原电池的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Cu、Zn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的现象,再分析现象,得出电极反应,最后指出能量转化形式,即原电池的概念。(2)从概念的理解和深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同位素”的概念可以从初中化学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深化引出。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中有这样五个字:“一种碳原子”,这就意味着碳原子有多种,那么这种原子差别在哪里?自然引入了同位素的定义。学生自己就可归纳出来。(3)从概念的记忆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物质溶解性表中涉及上百种物质的溶解性,可概括归纳为六句话:“钾钠硝铵均可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碱中溶有钾钠钡,硫酸不溶钡和铅。碳硅磷硫亚硫酸,它们只溶钾钠铵”。其含义为:钾盐、钠盐、硝酸盐和铵盐均能溶于水,氯化物中不溶的是氯化银和氯化汞;氢氧化物中可溶的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它们只溶钾盐、钠盐和铵盐。这些归纳,很好地解决了化学“易懂难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4)从概念巩固的程序化练习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概念的价值在于应用,要设计出程序化的练习,由浅入深地系统全面地巩固概念,并设计出有价值的灵活的题目,以达到培养能力的功效。
例如,在巩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规律时,可设计这样一题:甲、乙、丙、丁、戊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1)甲乙+NaCl;(2)乙+HO丙+H;(3)丁+NaCl甲+乙+HO; (4)戊+NaOH乙+丙+HO,则此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丁乙戊丙;(B)甲乙戊丁丙;(C)丙戊乙丁甲;(D)戊甲丁乙丙。
分析:由(1)知甲到氯化钠转化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甲到乙转化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即氯元素化合价乙大于甲;由(2)知,水到氢气时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则乙到丙时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即氯元素化合价丙大于乙;由(3)知,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甲、乙之间,则乙大于丁大于甲;由(4)知,戊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乙丙之间,即丙大于戊大于乙。综上所述,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甲小于丁小于乙小于戊小于丙。
本题涉及到分解反应、电解反应、归中反应、歧化反应,考查的规律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必有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原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只能归中(靠拢或重合),不会交叉或互换。可见本题是一道十分灵活的题目。
2 寓思维品质的提高于基本概念的教学中
化学基本概念是指在化学科学中较为基本而具广泛应用的概念,基本概念的自身特点及其在中职化学中的地位,决定了寓思维品质的提高于基本概念的教学之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高思维的品质,既有助于双基教学,又是素质教育的必须。
2.1 直观与生动,培养思维品质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传授概念手段的生动性与直观性。生动直观是进入认识深化的通道和铺路石。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的感性材料,通过学生自我思考,从中抽象出概念,而不是死板地去背定义。例如,在讲“催化剂”概念时,教师可首先演示三个实验:单独加热氯酸钾,较长时间后余烬木条复燃;单独加热二氧化锰,即使很长时间,余烬木条也不复燃;加热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混合物,余烬的木条迅速复燃,科学实验表明,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均无改变。由此,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催化剂的本质属性,即“一个改变、两个不变”,从而给出科学的定义。
2.2 剖析与对比,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批判性
剖析概念即理解概念。一是把握概念的内涵,掌握其含义的内容要求;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意义。如在讲解“电解质”概念时,要进行下述分析。首先是概念的构成要素(内涵)“―― 导电”,“―― 化合物”;其次概念的适用条件(外延):自身电离。氨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但它们不是自身发生电离,而是与水反应的产物发生电离,则氨气和二氧化硫气体是非电解质,而氨水和亚硫酸是电解质。再次关键词:“或”不能改为“和”,如氯化氢液态不导电,硫酸钡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氯化氢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硫酸钡在熔融下能导电,因此它们均为电解质;“化合物”不能说成“物质”,如铝在熔融时能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单质),食盐水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是电解质(状态的混合)。基本概念之间常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采用对比与比较的方式,弄清其区别与联系,便可澄清对概念的模糊认识,使概念连成体系。通常采用下列三种方法:(1)列表比较法;(2)利用数学集合知识;(3)对物质进行归纳。例如,中职化学课本中涉及23种“化”、21种“剂”、14种“水”12种“气”,列举对比,便可一目了然。
3 联想与质疑,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创造性
联想既是一种记忆方式,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概念教学中,要诱导学生把知识广泛迁移,对问题全面观察,多向思考,广泛联系,层层质疑,在思维的广阔性中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研究“燃烧”概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我们化学教材中“燃烧”的概念是怎样逐步深化和科学化的?(2)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燃烧与火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4)点燃、加热、高温与煅烧有何区别?在上述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许多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层层深入探讨,学生脑海中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便会燎原起来。
4 运用与巧解,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与敏捷性
篇2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养老负担。那么,医院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期,我们请到了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峥,请他来为大家谈一下医院在解决养老问题中的作用。
为什么要成立老年医院
每天早上,不难见到各大医院窗口前老年人排队挂号的身影。很多人不太了解,老年人看病,需要到专门的老年科或者老年医院吗?为什么要成立老年医院呢?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老龄化问题再一次得到重视。2001年,北京市政府将北京胸科医院改名为北京老年医院。后来,在北京逐渐形成了以北京老年医院为龙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据陈院长介绍,发展老年医院,首先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过去,“人活七十古来稀”,老人可能会因为突发心梗、中风,就突然离世。但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治好疾病不再是问题。问题是疾病治愈以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一个年轻人去做个支架、接个骨头,做完后可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一个老人去做这种手术,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并发症。”陈院长说,人老后,体衰多病是最大的特点。有些老人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吃饭也吃不下,身体逐渐衰弱,平时只能卧床。一旦得一次流感,或者一次拉肚子,很可能就面临生命危险。老年人的抵抗力、全身体能储备都在下降,这就造成在医学模式上,像过去传统的心脏、呼吸、血液分科这样的单科医疗,很难满足老人需求。
还有的老人,不想给子女造成医疗费用上的负担,于是便久拖不治。老人受心理因素、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影响都很大。“一是多病,二是功能下降,三是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大,这是老年医学面临的最主要特点。”
其次,建立老年医院也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在老年医学发展和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和国外有大概是20~30年的差距。”据陈院长介绍,现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关注的主要是预防疾病和急诊急救,而对于三级预防关注得较少。所谓三级预防,就是在疾病发生后,不让病人残疾、失能,通过早期康复和早期治疗,提高生活品质。而老年医疗就属于三级预防。
据了解,现在国外有中期医疗和长期医疗的概念。所谓中期医疗就是急性病后的功能康复,而长期医疗指的是对于彻底失能的老人提供医疗和生活照护全方位支持。“中期和长期都是针对老人的特殊性提出的,而这方面目前我们提的还不够多。”陈院长说。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末期医疗,也就是临终关怀,即如何让老人有尊严地、没有痛苦地离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家庭中实施临终关怀的比例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金标准。陈院长说,国外对于中期、长期、末期医疗这三个理念,无论在服务内容和机构设置上,发展得都非常快。
老年医院里都有些什么
那么,老年医院在医疗服务或功能设置上,和一般综合医院相比,有何区别呢?
陈院长说,首先,老年人和年轻人看病过程不同。一个年轻人到医院去看病,从挂号、签字、办手续,直至完成手术出院,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但老人的情况就比较复杂。看病时需要有人陪同,有的老人被送来医院后只能卧床,或是处于失智状态。当需要老人做出相关决策时,他们往往受社会因素干扰比较大。另外,老人的体弱多病和功能下降,也造成老人的住院医疗非常复杂。
一般的综合医院,是以一个器官或系统的发病、治愈过程来设计的,比如心脏科、呼吸科等。“在我们医院,有一部分科室是按照综合医院设置的,但是内涵上又有区别。”陈院长说,老人最主要的特点是多病、功能下降和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治疗模式,医院采取了多学科的模式。除了常规的医生,还有康复、心理、营养、药学等各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此外,还有社会工作者,专门负责处理老人医疗以外的事务,比如家庭、子女、医保、付费等问题。
另外,随着老年人的功能下降,他们的健康状况难以依靠传统的诊断手段来评估。老年医院开展了功能评估,包括对老人的生活能力、认知状况、社会心理环境、医疗费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评价出老人整体的状况。
“在老年特色科室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我们有老年痴呆病房,收治的老人多是失智状态,有人表现平静,有人表现狂躁,同时很多病人合并心脏病、肾病、中风等多种躯体病症。这种情况就涉及到多病的治疗。”
陈院长说,医院还设有临终关怀病房。“这部分主要是针对肿瘤、恶液质等重症病人,通过临终关怀,使他们在有限的存活时间内,感觉到有尊严无痛苦。”据了解,临终关怀的运作方式具体包括疼痛缓解、对症处理、社会心理干预、开展死亡教育等。
此外,医院还设有老年康复科,“包括心脏的康复、肺康复,还有中风康复、认知训练、骨关节术后等的康复。”
在门诊,医院设有疼痛门诊、失智(包括记忆减退、痴呆等)门诊、失禁门诊、跌倒门诊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设置的门诊。另外,医院还在尝试建立专门的长期照护病房。
在配套设施上,医院还有一些针对老年人特点设计的、人性化的细节。
“WTO提出了一个叫做‘老年友善医院’的概念,我们正在逐步实现这个理念。”陈院长说,由于老人的一些特殊需求,在老年医院的建设上,不光要有无障碍设施,还有人文、伦理,包括沟通和特殊的老年风险防范等一些措施。
比如,在医院病房里,每个老人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病房楼的45度角十字型设计,让每一个床位都能照射到阳光。床位是按照放射状摆放的,这样便于医生和护士可以同时看到四个点,病人有什么情况都能及时看得到。病人去卫生间是直线距离也是最短的。
此外,卫生间里不设淋浴,这是为了防止老人摔倒和意外发生。老人可以被送到洗澡间,那里有进口的洗澡机。为了老人坐立方便,卫生间里马桶设置得比较高,并配有洁身器。“考虑到一部分失能老人,在床上排便是很难受的,但是自己又动不了,我们在特殊病房还设有吊轨。这样可以通过吊轨将他们送到卫生间。”陈院长介绍说,在这些细节的设计上,一方面要满足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
此外,每个病人还配有一个平板电视,电视上会播放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有点餐、叫护工等多种功能。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病人的称呼也很注意。“我们护理部曾专门讨论过管老人叫什么,有人说叫‘老张’‘老李’,有人说叫‘叔叔’‘阿姨’,最后我们还是觉得叫‘爷爷’‘奶奶’比较好。我们的护士小姑娘差不多二三十岁,老人一般是七八十岁,病人也反映这样的称呼特别亲切。”陈院长欣慰地说。
医院能为养老做些什么
那么,在整个社会的养老体系中,医院应该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现在都在谈医养结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结合?
陈峥介绍,根据功能状况,养老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安养、养护、护理。“所谓第一类,安养,是针对功能健全的老人而言的。”陈峥说,这部分老人可能只是由于丧偶,或是子女在国外,无人照看。“养老院接收的主要就是这类病人,主要是让老人有事可干,比如一起打打牌,照顾他们洗澡吃饭等。”至于看病,只需定期坐班车去医院就诊,或是医生来巡诊。
“第二类,养护。这部分是针对半失能老人,这才是我们医养结合的要点。比如偏瘫病人、痴呆病人等,对他们的照护往往是养老院和居家比较棘手的、或是不太擅长的。”
第三类,护理,就是彻底失能需要长期照护的概念,一般由护理院这样的医疗机构收治。陈峥总结说,严格来讲,老人在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失能以前的这段时间,如何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这些并不是医院的主要关注范围。
“真正的医养结合的概念,是在老人失能或半失能以后,这时候医疗要介入。不论在家里还是医院,老人既需要生活照护,又需要做共病管理和功能康复,那么谁来做?这才是真正的医养结合的切入点和交叉点。”
“所以,我们谈医养结合,不是简单的养老院办医院,或是医院办养老院。而是指的从宏观政策层面、组织层面,比如医保、卫生、民政等多方面共同去努力。不论老人在家、在养老机构或是在医院,有民政部门的社会工作者给予照护和关注,比如为老人送饭、送浴、购物和帮老人理财。剩下的,医疗相关的服务,由医院负责提供。比如定期查体,比如康复治疗。如果有人想在家里临终,那么医院就提供癌症止疼泵、透析设备等。不管老人身处哪里,都能够同时享受到社会的服务,和我们卫生的支持,这才是非常漂亮的医养结合,这就是发达国家的多学科整合服务。”陈峥说,要达到这个理想状况,各个层次的配合都非常重要。
那么,老年医院发展到现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呢?
“这么多年来,国家对我们一直很支持。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只要我们医院提出想法,政府都会全力配合、投资去解决。所以我们医院发展也很快,从急性期治疗、康复医学,到长期医疗、末期医疗,发展都比较快。在设施建设、设备投入等方面,政府也都非常关心。”
“不过,老年医学毕竟是新生学科,因此还是有很多医护人员习惯于传统那一套,肝病就看肝,心脏病就看心脏,传统的医疗模式很难打破。你让他把老人的肺也看了,肝也看了,神经也看了,他们可能接受不了。”陈峥说,“全人、全队、全科、全程”是老年医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在国际上,老年科医生的地位非常高。国外的老年科医生,是在传统的内科医生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再历经两到三年的培训。“虽然我们医院不太可能先走这一步,但我们一直在开展相关培训,让我们的医生与国外同行一起交流,学习知识。”
篇3
1以中医之长补西医之短
中医的基本理论受惠于中国古代“天人相应”思想,逐渐形成了整体观、平衡论和“中和”的文化观念。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重视脏腑组织功能及其内在的联系,也强调人体自身与环境的统一与和谐,并从自然界的变化过程中来探索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规律。因此,中医学始终强调运用人体的整体和动态平衡思维,来认识生、长、壮、老、已及机体发生疾病后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掌控预测疾病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趋势,并确定相应的诊治原则。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的整体治疗对肿瘤的影响,不仅可增强和调整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诱导分化,促进癌细胞凋亡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变化与协调,而且更促使人体的整体功能恢复以抑制肿瘤的转移与复发。中医的整体观正是西医所忽略的,如西医的肿瘤分期只考虑局部的变化,很少重视机体整体的评估;西医的支柱疗法也是只重“攻”,而很少考虑机体自身保护治疗的“补”;微创手术仍停留于解剖层面上,很少见到以保护机体功能为目的的“生理微创”。中医的“扶正”理念不能被西医所接受,然而西医的现代化手段也正是中医能否早日进入医学主流世界所必须的条件之一,所以中西医结合必将使肿瘤防治产生革命性的突破与发展,对世界肿瘤的防治做出重大贡献。中医把握的是个性和整体,它通过辨证和用药加减解决了个体间的差异,而西医把握的是共性的整体,依靠的理论是抽象产物,是事物的共性和一般,但中西医共同揭示的是个体生命的不同层次的规律,二者都把健康与疾病防治作为共同努力的终极目标。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方能正确地认识中西两种医学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中医应当学习和利用西医现代科学技术完善自己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方法,而西医在宏观调控与整体观和平衡论的认识方面也必须加强与中医互补,从而开创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模式。
2促进中西医结合向转化医学聚焦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临床与基础医学互为动力的双赢理念,对促进医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曾提出临床与基础医学密切结合是肿瘤防治的重要举措[2]48,之后有学者进一步阐述了转化医学的概念,认为应该从临床工作中发现、提出问题并与基础合作,并在临床工作中验收其成果,以提高医学总体水平[4]。转化医学可以使临床与基础彼此直接联系,相互快速转化,推进医学发展,使患者直接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2.1中医“扶正祛邪”理念是抗肿瘤治疗的双重宝剑”
癌症的发生除细胞本身的基因突变外尚存在诸多外在因素,如免疫系统的监视效应不利可导致肿瘤持续生长,而应用中医“扶正祛邪”理念施以攻补兼施则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再如一类广泛存在于人体免疫细胞上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分子,有一种蛋白可以与其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以“锁阴结合”的方式相互配接,能激活杀伤肿瘤的淋巴细胞,削弱抑制杀伤肿瘤,二者协同可有效地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一认识正是取自于中医学扶正与祛邪的治疗理念。
2.2中西医结合是向转化医学转型的重要体现
健脾法治疗对荷瘤脾虚动物的效验研究显示,脾虚型鼠移植肝腹水癌模型(HAC)后,应用健脾类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药物组的肿瘤潜伏期延长,发展减慢,瘤体缩小,宿主全身状态良好,生存期延长,癌细胞分裂像减少,细胞动力学的分期明显下降,对宿主免疫反应可见T细胞活化、NK细胞数值升高;在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综合应用后,可见瘤体加速缩小,NK细胞明显激活[6]613。此外,活血化瘀治疗的抗肿瘤作用也应立足于中西医结合基点上,如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可明显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的人工肺转移;赤芍、丹参与小量化疗药物合用可明显减少肿瘤肺转移,但单用活血化瘀药则有促进肿瘤转移作用[6]619,如此更验证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显效性。
2.3加大力度促进抗癌中药发展
篇4
关键词 健康养老 创新发展 对策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据估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突破3亿人,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针对这一发展态势,对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经济压力大
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进程短,发展时间为26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中,进程最快的日本老龄化接近30年,而美国有60年,法国达115年。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与其他老龄化国家相比,我国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发展阶段,且呈现出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特点,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二)各级政府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但政策保障明显不足
2013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10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全面部署养老产业发展事宜;同时,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形成了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但是,在政策的执行层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医疗康复服务、医养衔接、照料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动力。
(三)传统养老观念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受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深远影响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人的“反哺式”养老观念根深蒂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据调查,90%左右的老年人有这种倾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四)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匹配
由于地区之间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一床难求和床位闲置的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此外,有的地区养老模式失衡,注重发展机构养老,而忽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体系的建设,出现供需矛盾。
(五)社区规划中基本没有考虑社会化养老问题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房地产的功能定位上,缺少了养老功能,而专门的健康养老社区更是九牛一毛。健康养老产业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系统工程,对社会资本吸引力弱,这是造成社区养老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六)经营方式落后,专业人才缺乏
老年人的快速增长,对生活医护、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人员需求较大,但目前养老服务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数量、从业经验、服务质量、专业水平等方面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较大,影响了养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分析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健康养老产业无疑是需求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因此,需要政府牵头,统筹规划。首先,要充分调研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据调查,老年人最关心的是健康管理、医疗医护、文化休闲、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体育健身、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是餐饮及硬件设施和质量的问题。所以,政府部门要根据老年人的分布及需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综合规划等因素,确定健康养老模式的类型、产品、层次、规模及布局,做好健康养老产业的顶层设计。
(二)健康养老模式的创新发展
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实践表明,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非常符合我国的实际。同时,我国也需积极创新、探索其他新型的养老模式。
1.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融合发展。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未来一对年轻的夫妇在承担工作重任的同时,面对抚养双方老人和子女的情况,完全依靠家庭养老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融合发展更符合我国实际,更符合老人和子女的意愿,这是健康养老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要做到两者的融合,首先要打造系统化的服务平台,在全面考虑老人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服务产品,老人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在不离家的情况下享受养老服务;同时,国家还应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及服务人员,以保证服务的质量。
2.建设C诺难老社区(养老公寓)。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选择合适的地段,专门规划、建设养老公寓。实践证明,公寓房间不宜过大,一般不要超过100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养老功能,做好养老硬件设施的设计,如专业服务的房屋、活动场所等。
3.发展互助型养老社区。互助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大家互帮互助,抱团取暖,虽然该模式在运行方式、法律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有取得成功经验的社区。如安徽合肥的丁香社区通过“老年互助团”的方式养老互助,运作较为成功。
此外,在大型居住区中嵌入养老功能,社区周边搭建老年设施及服务机构,并做好养老功能规划等,也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有益选择。
(三)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1.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养老产业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朝阳产业,对社会资本吸引力弱。从我国有关产业政策和实际出发,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产业的主体是大势所趋。所以,政府要充分利用政策和市场的杠杆作用,突出政策创新,采取股份制、PPP等模式来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并使之成为健康养老产业的主力军,这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2.做好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健康养老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在对各层次、各模式做好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并注重示范、品牌的带动作用,总结归纳,形成标准。比如,引入知名企业入驻示范项目、公开招标引入成熟项目等。
3.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养老产业发展。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为养老产业供需双方的对接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手段。健康养老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体系建设、紧急救助、健康管理、社区服务、远程医疗、档案管理等方面独具优势,其在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益方面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4.医养结合,形成完整体系。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关注点,不仅是日常的生活照料,还有对健康、医疗、护理问题的关心,特别是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对此尤为重视。所以,在传统健康养老基础上,融入医疗、护理职能,形成完整体系,是健康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从现状来看,医、养结合难度较大。一方面,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属于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另一方面,有能力的医院不愿干,无能力的医院干不了。两者的结合需要政府由主导推动、市场引导带动,由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氛围,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协调解决困难,才能促使医、养结合的稳步推进。
(作者单位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作者简介:陈永顺(1963―),男,山东临朐人,大学,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耿爱生.养老模式的变革取向:“医养结合”及其实现[J].贵州社会科学,2015
(9).
[2] 杨孟春,徐谦.并不遥远的异托邦――健康养老设计新概念[J].城市住宅,2015
篇5
摘要:中药药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药学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特点是既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又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并用现代医药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道理,因此它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桥梁。但是纵观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有很多仅仅简单选用、借鉴西医的指标来衡量“中药”,逐步走向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然药物药理学”。
关键词:中药药理;中药理论;中医药理论
中图分类号:R285
自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者首先对麻黄的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及药理研究,并发现它的特殊药理作用以来,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已有80余载。时下“中药药理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学科,关于中药药理研究的文章不下数万篇,但是纵观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笔者提出以下质疑:
1.思考之一:“中药”药理名称思考
1.1中药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中药药理学》是这样界定“中药药理学”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的本义和出发点是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之所以称为“中药药理学”,就应该体现中医药理论特色,如果失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就不能称为“中药”,更不能称为“中药药理学”而只能叫做“天然药物药理学”。
1.2中药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中药”
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药”,并不等同于中药现代化。药物本身作为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的物质,没有“中”“西”之分,也没有国界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应用它。中医与西医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如果一个药物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可以称为“中药”(同样包括人工合成品);同样,如果一个药物在西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可以称为“西药”(也包括天然药物)。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谈得上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如果脱离了这个大前提,“中药”的现代化必然会失之偏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药物称为中药。这不仅指明了中药的学术概念,还界定了它与天然药物、其他民族药的不同界限。从此看来,是中医药理论赋予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以上基本概念的混淆进而使得某些“中药药理”的研究越来越偏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可以说这些研究已经背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导致中医药的特色越来越黯然,而成为变了味儿的“天然药物药理学”。长此以往,中医药非但得不到发展,反而会走向萎缩。
2.思考之二:中医药特色之疑
什么是特色?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提出所谓“特色”。应是指彼无我有或彼短我长的东西。那么所谓中药特色,应是指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认识与用药治病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称之为理性认识、理论思维,具体讲就是指中药理论。它代表着中医药理论体系特征,反应其理论思维内容和规律。中药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药理论就没有中药特征,或者说,失去中药理论,中药就不成其为中药。应该承认:中药同其他药物一样,只有用于临床才真正起到“药”的作用;中药如何用于临床,即在什么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按照西医药理论使用中药,如麻黄素治喘、黄连素治痢、附子苷强心、甘草素止咳、青蒿素截疟等,脱离中医药理论来应用,那就未免南辕北辙,不能视为中药。倘若不分寒热虚实,见喘用麻黄、遇痢用黄连,显然是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中药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用于临床,才能保证用药安全,产生预期的效果。
3.思考之三:医药脱离之疑
中药是中医用以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它与中医是一对孪生兄妹,同源互根,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互相呼应,互相渗透,密不可分。中药与中医,同时产生,互为存在的条件。中医离开中药,辨证论治就成为空谈,无从选方用药,中医不可能完整;没有中医,中药也就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发挥真正的疗效,失去了“用武之地”。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其中的一个。所以历来认为中医中药是一家,不能有此无彼,彼此分离。当前存在的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医药分离的模式,不适合对中医药的管理,也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医药结合才是正确的道路。所以,作为中医药战线工作和研究的同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扬我中医药之长,发展中医药,绝不能走“医不管药、药不知医、医药分离”的路子。
实际上,中药的作用机理在中医药制论体系中已经阐明得很清楚,包括药性理论。但是借鉴现代药理方法研究中药的手段实际上是完全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的指导。那种置中医药理论于点缀,完全按照西药的模式开发应用中药的方法和道路,是不符合中药自身发展规律,对中医药发展有损无益。发展中医药,实现现代化,中药特色不能丢。
篇6
1《道德经》《庄子》中的养生思想
《道德经》是阐述老子哲学思想的著作,它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史籍中对于《道德经》注解甚多,文献史料众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子认为万物都是源于“道”,人的生命也是遵循于“道”而进行运动变化。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本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见最根本的规律就是自然。因此于万事万物就应当使其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自由发展。对于养生,老子认为维持生命的“长生久视”和国家的长久统治一样,都贵在“啬”,尽量做到“致虚极,宁静笃”的“无为”思想。在《道德经》三十八章中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四十八章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长,人不要通过个人主观愿望来干预,结果只会是违背自然规律,拔苗助长。所以最好是做到“无以为”,对于养生也是一样的,明智的人是通过无为之“道”来养生,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如何才能做到“无为”,老子认为最根本是要做到虚静,“要致虚极,宁静笃”因为欲而生念、念而生动,动而生神,神动则气散,而令健康受损。《道德经》四十五章中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这无为和虚静的指导思想都有这种“道法自然”为基础的。在这样的养生指导思想下,老子认为人们应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做到“无为”。而对于“虚静”老子在《道德经》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只有人做到神安于内,才能做到长生久视。[5]老子思想作为道家思想的基础,对于后世道家养生思想产生有巨大的影响。老子养生思想成为道家养生思想的理论依据。老子思想中的无为和虚静的养生原则和方法完全被道家养生继继承下来。并被道家更进一步的阐发,进而发展成为以静养神气为主的气功。《庄子》养生思想上承《老子》养生思想,对后承启了《淮南子》。因此,庄子的养生思想是进一步继承发挥了老子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他强调养生要做到“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提出“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在《庄子•刻意》中说“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他认为一切都不要去想,忘记一切矛盾和差别,达到“坐忘”,这样的话“众美”则都会随之而来,什么是“坐忘”?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这种为“不导引而寿”,而进行的“坐忘”是一种回避各种外界信息干扰自我“养神”的一种精神修养法。庄子的养生思想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开创了以神养生的先河。这对于后世的医家,道家等流派的养生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在这种注重于养神而轻视于养形的养生思想下,庄子认为通过“不导引而寿”的方法来养生显然是不够科学的,但庄子并没有完全抛弃养形,对于养形,他继承了老子清静寡欲、恬淡无为的养生思想。认为“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提出“形不劳”“精不亏”“守形长生”等着重理论,即便从今天我们的适量运动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忽视于形,则注重于气,庄子认为气是一种物质,“人之生,气之聚,聚之则生,散之则死”。对于养气庄子认为“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这是论气的重要性,至于养气的方法,庄子并不赞成以养形为主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认为那只是“为寿而已矣”他更提倡“真人”的呼吸方法,“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种“真人之息以踵”的呼吸方法经过后世养生学家进行加工就衍化为气功中的“踵法”。坡在《蔡州道上遇雪》中写道“平生学踵息,坐觉两蹬温”,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有关导引的一段话写到“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凫浴猿躩,熊经鸟伸,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淮南子》中的这段话与《庄子》中的的话意思是一样的都认为“养形者”不是“真人之道”,庄子和刘安都不赞成导引养形,只希望行气以养神。这种对“导引”“养形”的运动养生否定,提倡以行气、养神为主,以静养生的思想对后世的养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如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术和炼丹术。[7]史籍把道家学派的老、庄并称,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而庄子,郭沫若认为他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立的一个人。《道德经》《庄子》的养生思想对气功、静坐等的影响是巨大的,即便是我们今天进行心理训练来提高自身控制,调节心境,增强心理健康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今天现代武术中的动静观也是以古今哲学理论为指导的。
2儒家文献中的养生思想
《论语》《孟子》《荀子》奠定了先秦儒家学派中心思想,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它面对现实世界,有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儒家养生思想是其基本学说的折射,对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先秦道家养生思想相比,先秦儒家养生思想主张身心共养。先秦儒家的《论语》和《孟子》中对于“形”和“神”的讨论比较少,他们养生的重点是通过“仁”与“礼”达到“中和”,进行身、心的共养,达到养身修性的养生思想理念。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行为准则是“礼”,他所进行的周礼“六艺”教育中也是以“礼”为主要内容。孔子提出“智者乐,仁者寿”的养生思想。孔子的养生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孔子将“仁”说成一种调和矛盾的中和思想,他认为养生首先要养德,“大德者必得其寿”。《论语》中所提出的养生方法有饮食,孔子提出“五不食”,即进食要定时、辩色、调味,主张“食无求饱”不可暴饮暴食等。同时孔子还主张生活要有节奏。“张而不弛,文武旨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认为紧张的工作和放松休息是相辅相成的,应当劳逸结合。在《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记载孔子回答鲁哀公问长寿时说“人有三命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渡者,疾共杀之”。孔子认为在“天命”以外,人掌握寿命,关键在于寝处有时,饮食有节,劳逸适度。最后孔子提出“仁者寿”的观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礼记•中庸》中讲“仁者人也,亲之为大”,这里所说的“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为什么仁者静而长寿?这里的“静”不是身体的静,而是一种内心有德,“中和”各种矛盾冲突达到内心的平静而长寿。儒家亚圣的孟子在其著作《孟子》中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和“天人之学”的养生主张,他在继承孔子思维模式下,构建起了“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孟子•尽心上》中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他认为修身养性必要“善养吾浩然之气”。以一种道德情操促进养生。此后儒家的另一思想家荀子认为“遍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对孔子的“天命论”进行了批评,提出人身体的好坏决定于后天保养和因时而动,“养备而动时,则天下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动以养生”的积极养生思想与理念。这种否定“天命”强调运动对于人体健康促进作用和养生的发展具有的积极的意义。儒家所倡导的修身养性,追求的是一种“中庸”各种矛盾的自我完善的道德行为。将养生思想与道德修养、社会责任融合为一体,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中和”的养生思想,更加准确地说是“修身”而不是“养生”思想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后我国历代儒家思想家对于养生都试图以养德来代替养生的倾向。先秦儒家提出的养生思想中将形与神、动与静、阴与阳及一切对立物质的相互统一,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这对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8]
3医家文献中的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奠定了我国医学生命体系的基础,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的养生学经典,有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是对我国远古至战国时期养生思想的总结。《素问》《灵柩》两书中阐述的医家养生观点有:强调阴阳相辅,古人认为人体“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天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他们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养生者必须“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疾阴治,阴病阳治”,才能达到“益其寿命”的目的;强调形(形体)神(精神)俱养。古人认为人是气的产物,气是从饮食得来的。“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传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夫人生于天地,悬命于天,天地谷气,命之日人”。“血气者,人之神”。还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的生长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提出了“百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在不同季节进行的不同养生方法的观点;重视了饮食养生,《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黄帝内经》以先秦人文哲学为基础,不仅将先秦人文哲学作为建构养生体系的指导,同时还把哲学的概念范畴直接运用于养生。注重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利用阴阳五行的对立与统一,强调人体的平衡对于养生的重要。
4杂家文献中的养生思想
篇7
藏医药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有药用记录的藏药达2294种,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常用300多种,其中植物类200余种,占70%; 动物类40余种,占12%;矿物类40余种,占14%。植物药物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
藏药已制定了统一的用药规范,即由、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6省区合编的《藏药标准》,共收载藏药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主要的有:藏茴香、藏菖蒲、碱花、藏党参、藏紫草、水母雪莲花、唐古特红景天等药物。 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
有关藏医药的文字记载始于13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的藏医药文献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六种:《四部医典》《敦煌本藏医残卷》《月王药诊》《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正确认药图鉴》。2006年5月20日,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医学的主要医典是《四部医典》。据史料记载和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四部医经》是藏族现存的最早的医药专著,该书是雍仲本教创始人辛饶弥沃之子杰布楚西所著,成书于公元前1999年。之后在公元9世纪藏族著名医学家宇妥・云登贡布等人对《四部医经》进行研究、充实、补充、修订后,形成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该书共分四个部分,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各科临床实践,包括人体解剖、胚胎发育、病因病理、治疗原则、临床各科、方剂药物、诊断与治疗器械等,内容极为丰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医药理论体系。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藏医学。前苏联艺术家出版社曾出版《藏医图集》,他们认为《四部医典》和《藏医图集》是举世无双的藏医文献,对它产生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医学范围。
藏医原理“三因七物三秽” 用药原则“六味八性十七效”
藏医学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给人一种神秘之感,原因是藏医理论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但又与中医、印度医学等有所不同,让众多研究者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藏医把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为“隆”(指气、风)、“赤巴”(指火)、“培根”(指粘液)三大因素。“隆”在人体中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气血运行、肢体的活动和分解食物等等。“赤巴”就是胆汁,在人体内的功能是产生和调节体温、保持气色,生智慧、助消化等等。“培根”即诞液,在人体内的功能是供营养、长脂肪、调皮肤、正常睡眠等。同时,人体内还存在七种物质,包括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以及三种排泄物,包括粪便、尿和汗。
藏医认为,以上三大因素的机能在人体内能够维持平衡,就会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反之,如果这三大因素出现失调,就会产生各种疾病。一旦患病,就得用药施治。藏药丰富,但并不是随便使用,而是通过对药物的属性进行分类,辩证用药。藏医在临床上用药是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辩证主方。
六味即甘、酸、咸、苦、辛、涩。药物的六种味对于治疗疾病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
八性即重、润、寒、钝 、轻、糙、热、锐。药性“生、润、寒、钝”者可治隆病、赤巴病;药性“轻、糙、热、锐”者可治培根病。
十七效即药物具有柔、生、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燥、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 每种药物都具有固定的性味、效,必须根据十七效的对治配伍主方。 体现藏医理论精髓:三棵生命树的医学挂图(蔓唐)
藏医学理论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其性、味、效亦源于五行。五行(土、水、火、气、空)中土为生长之本源;水为生长之汁液;火为生长之热源;气为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生物生长之空间。同时又指出;土水偏盛的药物味甘;火土偏盛的药物味酸;水火偏盛的药物味咸;水气偏盛的药物味苦;火气偏盛的药物味辛;土气偏盛的药物味涩。可见藏医与中医具有同源的地方。
藏医之“脉”:白脉病发病增加、药物却少
藏医还有一个特别的概念――“脉”。藏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不是孤立的存在器官,通过“脉”可与其他器官联系。藏医解剖学把人体的经脉分为白脉和黑脉。黑脉泛指血管,包括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白脉泛指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及多种神经。
白脉从脑部生出的脉向下延伸,分为内脉和外脉;内脉有13条,犹如丝线样与脏器连接,外脉有6条,与四肢连接。内外脉共有19条,司管传导水脉,主导感觉、运动和信息传导等功能,也就是说脑是白脉之海。这里的白脉实际上是神经系统。
白脉发病时将呈现出若干神经损伤引起的症状,白脉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它的症状一般为口眼歪斜、四肢麻木不仁偏废不用、拘挛僵直、角弓反张、瘫痪、偏瘫、意识不清、头部震颤、失语蹇言等,因此,白脉病相当于一种实质性损害所致的有关神经系统疾病。
白脉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严重的患者面部甚至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白脉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癌症、HIV、糖尿病和其他经常引发白脉病的疾病患者中长期存活的病人增多;另一方面,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时也可以产生白脉病。
对于白脉病病人的治疗多用抗惊厥药、阿片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但多数产品并不是专门针对白脉病的,大多数对大部分患者无效或只能适度缓解疼痛。目前市面上针对白脉病的治疗药物不多,治疗效果佳的药物更是少之又少,比如奇正藏药白脉软膏,它主要功效成分含有藏茴香、藏菖蒲、姜黄、麝香、肉豆蔻、碱花、阳起石等藏医常用药物,具有舒经活络的作用,除了治疗白脉病外,还对瘫痪、偏瘫、筋腱强直、外伤引起的筋络及筋腱断伤、手足挛急、跛行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白脉软膏也是记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藏药第一册》中的成方制剂之一。
探秘:传统与现代藏医学对白脉病的认识
传统藏医学认为,白脉病属杂病范畴,可因剧烈活动使精气分散,或者瘟疫病、毒病、热病等侵害白脉,或者箭、矛、刀等武器使白脉断裂,石、棍棒等的击伤,使隆、血紊乱侵害白脉,即可发生白脉病。藏医学按照白脉病发病性质将其分为热型白脉病、寒型白脉病和综合型白脉病;按照发病部位分为头部白脉病、体腔白脉病和四肢白脉病三种。 著名藏医大师宇妥・云登贡布像
白脉病发病时可出现记忆衰退、音哑、五官功能紊乱、四肢拖曳麻木、行动迟缓、手指颤抖、二便不禁或闭结等症状。热型白脉病会出现发热疼痛症状,寒型白脉病会有肿胀低热、神志错乱等症,而综合型白脉病,其表现不一,可出现上述的各种症状。具体到身体发病部位来说,头部患病时,患者多见有口眼歪斜、头晕昏迷、记忆衰退、不能蹲坐、睡眠减少、呕吐、音哑、五官错乱、浑身发痒、幻听、四肢残废症状;体腔患病时患者多见有颤抖、麻木、身体僵硬或僵缩等症状;四肢患病时,患者多见有四肢残废、麻木无知觉、肿胀或干枯、僵直等症状。
传统藏药多是丸、散、丹,制丸是生药入药,将生药研成粉末,直接制药。过去用原始的方法,用大箩摇丸,现代用机器摇丸,弊病多,药品粉碎目数低,一般在80至120目,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制成丸后药物崩解度不好(崩解度是指药物在胃肠内多长时间崩解,药物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就是崩解度),有的药物的崩解度甚至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虽然传统藏药存在不足,但是藏医对白脉及白脉病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且早于西方医学。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以藏医白脉及白脉病理论为指导,采用特色藏药治疗白脉病,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现代藏医学治疗白脉病提供了理论基础,白脉病的治疗报道也越来越多。
李宁等研究人员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通过观察30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外用涂抹白脉软膏于肌肤,每天涂抹20克,连续使用3个月。研究结果表明白脉软膏能有效降低卒中恢复期患者肌张力,且有一定止痛效果。 藏医中讲解人体血脉、穴位等内容的医学挂图。
另外,齐晓辉等通过藏药浴、藏药和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26例脑血管意外(CVA)运动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单项症状总有效率均在88%以上,达到了抑制异常病理运动模式的目的,并且具有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和促进患者恢复的作用。
多数医家认为脑中风后遗症、神经性疼痛、帕金森氏综合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腰椎病等疑难杂症发病时常呈现出明显的白脉症状。
现代藏药是用现代工业的制药技术,用水、乙醇(即酒精)提取,药物中有些物质融于水,有些物质融于酒精,将这些提取物提取出来以后,经过三效、二效浓缩成稠膏,再将稠膏经真空喷雾干燥制成药粉,经过分离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将其制成药粉再制成胶囊、片剂、滴丸、口服液、软胶囊等,一改过去的传统剂型,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量小、效宏、安全、可控”的标准要求。
白脉疗法独具藏医特色 白脉软膏低费用高疗效
提到白脉病的治疗,不得不提的就是藏医里面的白脉疗法。白脉疗法是藏医治疗白脉病的特色治疗方法,就是使用各种外用药物(白脉软膏等)在患处进行涂擦,同时配合按摩、推拿等手法,用以治疗全身、肢体、关节等功能失调或麻木、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又可以称为涂擦疗法,主要机理是通过调理“隆查”(气血)、养脉通经、祛风干黄水、疏通腠理、祛毒消肿止痛等原理达到治疗效果。
费用低廉,疗效显著是白脉疗法的最大特点。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发病后藏医白脉疗法越早介入其治疗效果越好,对于白脉病引起的后遗症,如肢体强直,弯曲,肌肉萎缩等症状都一定程度的疗效,可以减轻病残程度。目前市面有售且口碑较好的有奇正白脉软膏。
为什么奇正白脉软膏的治疗效果好呢?原因是奇正白脉软膏的主要成分当中含有名贵藏药――麝香。麝香是生活于中国西南、西北部高原和北印度,尼泊尔,西伯利亚寒冷地带的雄麝鹿的生殖腺分泌物。中医、藏医应用麝香防治疾病均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本草纲目》记载:麝香“辛温无毒”,有“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等功能。据我国和日本研究麝香的专家测试,它含有11种雄麝酮,15种氨基酸,对于治疗中风痰厥、神志昏迷、心腹暴痛、恶疮肿毒、跌打损伤等症有显著疗效。
篇8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国宝。它不仅是一种力与美的高尚运动,而且是一门内含哲理与文化精神的艺术。其修炼的科学性、适应性,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并将其纳入中国文化的大道。所以,研究探讨传统武术,我们首先必须用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去诠释,循理以求道。我们练拳,追求的是一种乐道精神,是去体会一种快乐的意境,一种愉悦的享受,一种文化与人生的价值。武术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一门文化、一种艺术。
传统武术,由于具有可传播性,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之所以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是因为它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它之所以对人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个性特征。人活百年之后会死,而具有文化思想基础的传统武术,却可以永存,无限地延续。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形成新的文化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也形成了我们民族优秀的武术文化。影响之大,延续之久,独树一帜,至今放射着灿烂的光芒,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内涵哲理与深邃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武术,从体育的角度来讲,它是以功法为基础,以套路为载体,以技击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肢体运动的角度来说,它是一门由力至劲,由肢体到精神的运动学问。用文化的眼光看,它是道、德、技三位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道,作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古哲学理论,与武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与结合。习武人练拳悟道,把道视为拳艺的最高层次,把富有哲理思想的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观念以及气本体论等道学理论融入武术之中,体现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觉,表现出传统武术高尚的文化品位。德,对于习武人来说,“武德为上”、“习武育德”、“以德服人”是各拳种各门派,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极倡导的一种理念与行为规范。因为国人理解“武”,是止戈为武,最终是和。因此,不用武、求中和、不战而胜的境界,被视为武的境界。古人云:“德者、得也。”德是根本,功法技艺的提高,离不开高尚的人格和达观向上的精神,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技,作为包含武道和武德的一门自卫武艺,自然而然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外兼修、练养合一、道技一体、以心为始、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的运动风格。它不同于国外以征服别人为主要特点的搏击运动项目。虽然两者比较,也有其共同性,但各自代表着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所以,传统武术中的许多东西,用西方的一套文化理论,还远远解释不清楚。因此,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文化去诠释传统武术。但是,作为习武人,也大可不必把武术文化看得过于玄妙深奥。我以为,构成武术文化的主要思想精神,它是一种道德规范,一种养生实践,一种防身技巧,一种表演艺术等等,由此而形成的独特文化氛围,并把它贯穿于众多习武人的生活之中。实际上武术就是一种修炼人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人练拳,而是拳练人”。从而,也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武术文化与人文价值。
二、习武修身,是一种行为的道德规范,它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传统武术,无论哪门哪派,都十分重视道德伦理精神,都把德艺双修视为一种高品位的修养。而其行为和修炼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则是以儒家的“仁学”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为基础。仁学和道学的伦理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两千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塑造高尚人格,建设文明社会,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起着人类进步的滋润之力。而关系人体生理和精神的传统武术,自然也深深地烙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和浓厚的道德色彩。我们从各拳种各流派的拳谱内容、授徒规矩、技击思想、侠义行为等等方面来看,都不难看出,儒家所倡导的社会伦理原则和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也渗透于武术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习武人走向崇尚道德之路,并构成了习武人的道德内涵――武德。历代武术大师倡导的尊师重遭,义气之风,爱国精神,自强意识,仁爱互助,贵和乐群等仁学思想,都在习武人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不仅积淀了一种宝贵的民族感情,而且,包含着一种沉深的理性观念。甚至,把传统武术视为“仁拳”,更加凸现出它的道德文化精神。
同时,习武人在修身实践中,也深受道家自然主义伦理思想的影响。道家崇尚的道德,是一种以“道法自然”为思想基础的伦理精神,是一种强调尊道贵德的大宇宙伦理思想,这种真朴自然,少私寡欲,把道德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伦理观念,对习武人也起着明显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影响,使真正追求高层次的习武人,对于武德的修养,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做起,而永无止境。其精神境界则更为高尚。这种境界是善的境界、是美的境界、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自律平和,至诚无欺的道德,注重修炼心灵的高层次,注重人品的净化,人格的升华。这种高品位的修养,是伦理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习武人,而且对当今的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习武人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习武修身,涵养品德,讲正义,讲义气,讲修养,讲道德,继承和光大儒、道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武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将为人类道德文明,做出富有实际意义和特殊价值的贡献。
三、习武强身。是一种养生文化的实践,它蕴含着中华传统养寿思想的精华。
传统武术的核心虽然是技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武术强身健体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技击实战的淡化,在关系人类生存质量的健康事业上,传统武术更凸现出它的“养生、强身、益寿”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传统武术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武术养生文化。其养生思想之渊薮,则明显地表现出与儒、道、医等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
儒家主张“流水不腐”,提倡运动,重视心性修养,讲“仁者寿”。同时,也讲究“中庸之道”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食不厌精,尤其讲中和、适度、节制。静养主张“养吾浩然之气”,以保养人之精气神,动养主张“依于仁、游于艺”,高高兴兴,乐山乐水,调养心情,多做好事。这些珍贵的传统养生思想,均散见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拳谱之中,并为历代拳家所效法。在习武养生,练气调神的自我实践中,去体悟心性修养对拳艺的提高,对健身的作用。在习武养生的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自强自立,刚柔相济,行仁行义的立身精神。
传统武术的养生思想,特别是形意、八卦、太极三大拳种,都把重意识、重养气,顺自然,求虚静以及天人合一的平衡和谐特色,贯穿于拳理练法之
中,形成了传统武术重内、重合,重轻松的养生风格。道家讲“道法自然”,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把精气神作为主要修炼对象,这就抓住了人体运动健康的实质性问题,其修为方法,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入静调息,吐纳导引,培精养元,内外兼修,强内壮外,从而使道家一系列道功道术的养生理论,融合渗透于武术养生之中,例如形意拳丹田之说,桩功之论,就特别讲究“气沉丹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以及“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等气化理论。不难看出,道家的这些功法内丹理论,都被巧妙地移植到了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之中,并借用道家“气本体论”的哲学思想,把气作为提高拳技,习武养生的原力与本根。这种传统的“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修炼思想,把“养气、爱气”视为健身之大要,即使技击、散打,也是以身心健康为基础。因此,这种传统武术的修为方法,都贯穿着习武人追求“天人合一”、延年益寿、享受健康的生命理念和一种至高的生活艺术。
为了更好地吸收、借鉴传统的养生思想,提高养生质量,习武人还十分重视学习中医医学理论,使传统武术和中医整体观念结合起来,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以及经络学说,科学地指导练功实践。因此,一般来说,习武人对人体骨骼、经络、气血、关节、穴位等人体的生理作用都有所了解,并运用于培养内气,疏通经络,穴位按摩等养生功法之中,医学理论在武术中的运用,使习武养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武术养生、功夫按摩、武术伤科以及运动医学等武医结合的技术成果,同时,也形成了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祛病养生功法,如“吐纳六字诀”、“五禽戏”、“易筋经”、“洗髓经”等,均成为我们华夏民族特有的武术养生法,在武术保健,医疗及技击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传统武术不论动养,还是静养,其基本的精神,都体现出儒家的“中庸之道”、“贵和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虚静特色”,医家的“气血理论”、“经络学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统武术健身之道,就是养生文化的一种实践之道,它蕴含着中国文化和谐意识的特点,重合、重内的哲理,给人以愉悦身心的享受,延年益寿的良效。从养生的角度讲,传统武术将成为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大众化的休闲运动。
四、习武防身,是一种先天本能基础上的后天训练,它体现着传统武术可贵的仁爱,侠义精神和兵法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说到底是一门博击的学问。武术的功法、套路、技击术三大运动内容,都以技击为主体意识。武术运动的本质特点,首先就在于它具有可贵的攻防技击价值。不论它延伸出多少其它功用,攻防技击性的特点,将永远存在。否则,就不称其为武术。因此,我们练拳习武,除了追求健身、演艺,陶冶性情之外,也应大力提倡学习防身自卫的技击知识,学习防身实战的技能技巧。当然,学习技击,不一定非打不可,也不一定非上擂台不可。除特殊情况之外,输赢胜负,生死搏斗并非目的。传统武术的技击特点,旨在增强攻防意识,提高自卫防御能力。因此,魂魄并练修本能,顺其自然圆中求,应是我们学习传统武术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其实,人无需锻炼,就有防御的本能,只是各人素质不同,自卫能力也不同罢了。事实证明,在特定环境下,人人都有这种无条件反射的先天本能,人在遇到危险紧急关头,都会自动做出保护自己的灵敏反应,都可能表现出非常态的力量和运动。这种人体迅速爆发,自动应急的潜在功能,我们称之为本能反应。学习武术的攻防技能,就是建立在这种先天防御本能基础之上的一种后天强化训练,经过练拳练打的训练,绝对和未经训练的人不一样。这种训练具有增强攻防意识,提高条件反射能力,灵巧肢体,提高技击自卫能力的作用。它的技击理论与实践,贯穿着我们民族的仁义道德思想,阴阳变化观念以及兵法思想与科学原理。
传统武术的技击特色,由于受“仁德”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运用于技击思想中,也体现出一种仁爱精神。相传少林拳“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内家拳“不主动搏人”,太极拳“舍己从人,先化后打”,形意拳“先顾后打,顾打结合,防御为能”,八卦掌“随机而变,迂回侧击”等等技击思想,都是传统武术注重仁德思想的技击特色,这就不难看出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并不以主动出击为能,而是以自卫防身为主要目的。先父布学宽先生常给晚辈武学讲:“意拳(指形意拳)之拳法,主张先守后攻,既能安全自己,又能克制对方。在技击中以武德为重,在自卫的原则下胜敌,故往往不是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战斗即要伤人,非在万不得已时,不要轻用。一般情况下,杀伤力强的毒手不可轻用,致命部位不要轻易出手”。充分体现出我们传统武术作为仁拳的一种善良宽厚精神。特别是在本门,同行之间切磋较技,更是强调武德为先,先礼后兵,把“技击争胜”的个性特征,纳入“以礼而行”的范畴。太谷形意拳门的拳艺切磋,就十分注意宽广的胸怀,谦恭的态度和互相尊重的友爱精神。在互不伤害的原则下,研究技艺。点到为止,讲究技法的奥妙,手法的变化,注重以巧取胜,先父布学宽生前极力倡导形意拳的“柔化打法”,就是要求以仁爱友谊精神去切磋拳技,既不伤身,又不伤感情。从而达到较技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武术技击赋予一种“人性向善”、“贵己存身”、“以武会友”的仁学内涵与阴性思想。然而,武术技击思想的宽厚精神,并不是无人性立场,是非不分,对于横行霸道,欺老凌弱,为非作歹的不道德行为,历代武术大师都倡导并发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侠义精神,表现出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并强调武勇以民族观念,民族气节,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准则。反映出习武人的技击思想以仁德为主要精神的价值取向。
传统武术的技击原则与规律,始终以阴阳哲学思想为指导。技击中,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总的纲领,形成了极具哲学内涵的技击理论特色。由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皆由阴阳运动使然,阴阳变化观念也运用于拳理拳法之中,成为武术技击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演绎出一系列武术阴阳概念。诸如内外、刚柔、松紧、开合、动静、起落、进退、束展、快慢、虚实、吞吐、智勇等等,使武术技击之法,具有明显的阴阳特征。而实战中多变的手、眼、身、法、步和劲力的变化以及战略战术,也无一不是阴阳的展开与体现。传统武术从理论到实践,始终贯穿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易学观念。因此,先师常日:“拳之大要、重在阴阳。”而“五行学说”在武术中的运用,又尤以形意拳颇具代表性。不仅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创编出五行拳,而且,技击特色也明显地
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形成基本的技击攻防原理,充满着阴阳互易,五行生克之理,闪烁着前辈的哲学智慧之光。
同时,传统武术还明显地吸取了《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作为技击理论的重要基础。并在技击实战中,广泛运用兵法战略战术,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我们常见的“知己知彼”、“引进落空”,“奇正之变”、“虚实互易”,“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常山蛇阵”、“连环出击”,“避实击虚”、“以柔克刚”,“诱而取之、乱而取之”、“后发制人”、“不战而胜”等等,都是兵法思想在武术技击原则和方法中的广泛运用。在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中,还特别倡导以巧取胜,讲究技法的奥妙。而要产生良好的技击效果,就必须讲科学。由于一系列科学原理,诸如转圆原理、杠杆原理、反弹原理、松紧原理、极限原理等等原理在武术技击中的运用,使攻防技法更加细腻、精巧、多变、奥妙无穷,而产生良好的效果,甚至产生一种奇特而迷人的魅力。因此,任何一个习武者,要想获得“心手相忘”的圆熟境界,就应从微妙而细腻的技巧训练开始,讲究科学性,反复练习,熟中生巧,形成动力定型,条件反射,使深厚的功力与多变的招法,灵活地贯通到实战中去,使技击之法,成为防身自卫的“工具”,成为技法变化的一种艺术,体现出传统武术技击的独特风格和内涵意义。
五、习武演艺。是一种力与美的艺术展示,它反映出和谐统一的美学思想和品味意境的文化特征。
传统武术的运动之美,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享受。武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也如同戏剧、舞蹈、书法等艺术一样,除了独特的风格,创新精神以及技法的奥妙之外,它的美感特征:武德之精神美、形式之演练美、情趣之意境美,构成了传统武术善与美、力与美、意与美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出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念。
武德,集中地表现出习武人的思想精神之美。传统武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以孔孟仁学为准则,以美与善相统一的美学思想规范道德行为,倡导尊师重道,乐善助人,扶弱惩恶,行侠仗义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练拳习武,培养和提高习武人的伦理道德感情。形成了武德的传统精神之美,使武术的演练之美富于一种思想艺术的境界。同时,道家的“简朴自然”、“主静贵柔”、“天人合一”等一系列美学思想,也直接融化于武术之中,形成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刚柔相济,自然和谐的审美特色,反映出一种“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文化内涵。
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人体表现形式,不仅讲究内意,而且讲究外形,套路的演练性,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动态美感和各具特色的审美风格。例如:太极拳的舒缓轻柔、连绵不断;形意拳的包裹严密、劲力精巧;八卦拳的身灵步活、协调连贯;长拳的舒展大方、穿崩跳跃;南拳的厚重沉实、刚劲勇猛;戳脚的腿击连环、拳脚互用;少林拳的古拙紧凑、刚健敏捷等等,从外形上都体现着习武人的不同精神气度,内里更包涵着一种文化哲理和技击技法。无论是简单的质朴美,还是繁杂的气势美,都体现着一种生存自卫的实用性和拳法演练的艺术性。从各拳种演练的套路上,我们不难看出对立和谐、对称平衡、天人合一、丰富多样的美学特征,无论路线布局上的曲直、圆弧、斜线、对角等变化格式,还是整体上的起势、承接、、收势等约律化,都表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劲节、舒展优美的功架,浑厚博大的气势,动静相间的节奏、圆融活泼的神韵,从而构成了传统武术特有的巧妙变化的艺术之美,给人一种愉悦的享受,充分体现出武术的表演性、观赏性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社会价值。
传统武术,由于吸收了古典文化中重抒情写意的美学思想和“不求形似、力求传神”的观念。因此,在练法上强调动感、美感、节奏感的同时,也十分强调纯朴自然的平淡之美。并且,特别重视练出磅礴的气势、无穷的韵味、悠远的意境,使拳术中深层的“虚空说”内涵与丰富巧妙的拳法变化融合起来,形成了形神一致,内外合一的运动风格。有的拳种甚至形成了“重内不重外,重神不重形”的拳法特点,体现出一种阴性的抽象美学理性。不仅构成了传统武术的一种独特的神韵趣味,探幽发微的审美意境,而且,也寄托了习武人的一种内在而含蓄的感彩。这种传统的练法,追求的是一种神情意趣和修炼自我的意境之美。它使习武人在练拳习武中,感受到一种随心随意,妙趣横生的乐趣。既要练出自我,显示个性特点,又要获得精神上的愉快,心理上的满足。对于修心养性,怡情悟道,涵养品德自然也起着良好的陶冶作用。这种武术的文化价值,不仅使习武人重视武术动作的外在形式,而且,更注重内在的“神、情、志”,体现出既重形又重神的美学思想。因此,许多习武人把练拳习武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我修炼,自娱自乐,并把它视为一种“德艺双馨”的修养,,竭毕生之精力,去下工夫,静心磨练,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得一种兴趣上的自我满足以及技艺上的高境界。
六、结束语。
武术文化是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集中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古文化思想。实践证明,武术的概念,只有用文化的眼光去看,用自己民族的文化去理解,去诠释,才能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出武术的民族特色;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武术的思想性、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才能显示出传统武术高雅的文化品位和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否则,它只能是一种人体肢体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单纯的拳脚运动。如果我们看出了武术的文化性。武术就有了品位,就有了魅力。我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强势文化、先进文化。我们应当重视它、珍爱它、传播它。
篇9
关键词:分级诊疗;医疗资源;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
一、引言
分级诊疗是国家为改善目前就医秩序、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包含了基层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等内涵。分级诊疗的推行和实施,目的是促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省市,康复回基层”的有序就医形势,终极目标是居民自发的有序就医,让更多的中小医院成为医疗服务市场供给的主体。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分级诊疗推进的过程是优化医疗资源市场配置、有效引导医疗服务市场供需、进而建设“可及、公平、高效”的医疗服务市场的过程。
二、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医疗服务市场呈现出的特征与寡头垄断市场相类似,即在一定区域内,少数数量的大型医院占据了主要的医疗服务市场,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是大医院之间的竞争,小医院完全无力抗衡。阮敏也在研究中指出,我国医疗行业属于原子型市场,市场的竞争程度应很高,但现实却呈现出寡头垄断市场的行为和结果。寡头垄断市场既包含垄断因素,也包含竞争因素。但相对而言,它更接近于垄断的市场结构。
在分级诊疗体系下,我们可将医疗服务市场的“产品”简单的看成两类。一类是针对普通病症,一类是针对疑难病症。小型医院和一般基层医疗机构只提供针对普通病症的诊疗服务,而大型医院既提供针对普通病症的诊疗服务,又提供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医院的大量尖端医疗资源都用于普通病种的治疗。每个大中型城市里,都是由几个大型医院“承揽”下市里大部分门诊及住院服务。小医院和社区医院虽然具备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却苦于无法“招揽”病人,表面上是供过于求,处于医疗资源的浪费中;而大医院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要忙于应对普通病症的诊治,严重供不应求,高端医疗资源也处于一种实质浪费中。
理想的医疗服务市场应该是能充分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市场,而不是一个垄断的市场。理想的医疗服务市场是金字塔型的,广大的基层医院处于金字塔的底部,居民的大部分疾病,即所谓的普通病和常见病,都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诊治。诊疗难度较大的病种和对医疗设备要求高的疾病则需要在大中型医院和特色专科医院诊治。这样,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技术力量雄厚、汇聚业内高尖端人才的大型医院,可以集中资源和精力进行重病、疑难病的全力诊治,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和教学,促进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基层缺乏“优质产品”
在分级诊疗体系下,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需要为居民的常见病和慢性病以及病后康复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还要做好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普及和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而现实却是基层医疗机构无法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也是我国医疗市场供需失衡的根本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向来被扣上“缺医少药”的帽子。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医疗设备不够先进、药品种类少,这些都是我国目前乡镇和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最普遍也最令人头疼的问题。长此以往,社区和乡镇医院只能陷在自身的恶性循环中,难以有所突破。
2、品牌效应加剧市场失衡
由于医疗服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医疗服务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导致人们在选择医疗服务时会充分考虑“品牌”。我们选择医疗服务比选择其他衣食住行相关的商品都要慎重,通俗的说就是“没有人愿意拿生命开玩笑”。疾病的诊断是否准确、治疗是否到位及时,这些都不容有半点疏忽。大医院有最好的医疗设备、最优秀的医务团队、最前沿的医疗技术等等,这些共同形成了医疗服务的“品牌”。品牌常常是区分优劣的标志,这种标志能提供货真价实的象征和持续一致的保证。在医疗服务市场,不论患者的经济水平怎样,也不论便利条件如何,只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人们还是趋于选择有“品牌”的医疗服务。所以,这种对“品牌”的一味追求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3、价格调控作用不明显
在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省市启动了破除“以药养医”的改革,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加上现在城市居民基本上看病都有医保,大部分费用可通过医保支付或报销,而且各级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也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对于普通病症诊治,选择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实际作用于个人的“价格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大医院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四、相关对策研究
1、优化基层医疗服务供给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0号)指出强基层为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工作重点。强基层作为分级诊疗推行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质”提高了,老百姓心甘情愿的去购买社区的医疗服务,而不是仅仅依靠强制手段“逼迫”老百姓去购买“低质”医疗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疗资源的获得可以通过自身积累和外部输入两种方式。从自身方面来说,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与大型医院实行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后续培养和教育,把好社区医生的“质量关”以及负责其后续技能的不断提高。另外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使基层医疗服务人员获得职业认同感,缩小与大医院的待遇差距,是基层留住人才的可靠保障。外部输入资源主要可通过城市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联体、医疗帮扶以及医疗机构的纵向合作都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其中医疗帮扶是一种较为直接和相对容易操作的模式,可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医疗帮扶活动;建立医联体能充分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统筹利用,是分级诊疗体系的有力载体,且医联体可以基于多种方式的灵活合作;医疗机构的纵向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也是基层医疗机构吸纳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一种方式。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目前正在逐步推广中,相信不久之后基层医院也有名医坐诊。
除了人才和技术的输入,还要有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资本的投入可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吸收社会投资的方式。社会资本投资医疗领域并不少见,但一般在高端医疗领域和特色专科领域比较成功。怎样将社会资本吸引到基层医疗领域,是一个需要创新和更多优惠政策支持的大工程。
“拧正”大医院的扩张方向,可以实现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一步到位。现在很多大医院仍在不停的新建院区,盲目扩张。这样导致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又涌向大医院,与分级诊疗的目的相悖。大医院有足够的医疗实力和资金实力,扩张是获得发展的途径,但“拧正”大医院的扩张方向,政策上鼓励和引导其建立社区分院或者与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合营,才是明智之举。
2、打造基层医疗服务品牌
打造基层医疗服务品牌,将创品牌和保质量相结合。医疗服务品牌可以通过自创品牌和引进品牌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创品牌在短时间内不容易做到,但可以学习国内一些连锁的特色的专科诊所或连锁医院的成功案例,比如打造标准化的特色连锁性质的基层医疗品牌。相对于自创品牌,引进品牌可能是更直接见效的方式,关键是加强与大型公立医院的合作。医联体、医疗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的纵向合作等都可以作为品牌引进的方式。另外,好医生是医疗服务的“活招牌”,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也可以将品牌带到基层。
3、增强价格机制调节的作用
价格和收入的调整一般对医疗服务有较显著的影响。刘丽娜等人在研究中得出城市地区的价格弹性系数和收入弹性系数分别为-0.518和0.600,农村地区分别是-0.498和0.298。大多数国内外研究都显示医疗价格弹性位于-1到0之间。价格弹性较为显著对制定医疗服务政策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价格调节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相同医疗服务在不同层级医院进行区别定价;二是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包括拉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提高社区首诊和经社区转诊患者的报销比例、对转诊患者采用累计起付线政策等。
4、鼓励医疗服务“产品创新”
分级诊疗最终目的是建成效率与公平的医疗服务市场,而效率和公平的市场离不开竞争。“产品创新”需要营造基层医疗服务的竞争氛围,改变医疗服务理念。基层医疗机构一般都有地理上便利的天然优势,服务范围相对较小,易于做好各项健康宣传和掌握居民的健康情况,提供特色性和针对性的创新医疗服务产品,从而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家庭医生的推广,可视为医疗服务产品形式创新的一种。家庭医生这个概念并不新,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实行家庭医生制,国内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已经试点推广。家庭医生制度一般在医疗条件发达的国家发展的较为完善。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素质与国外的全科医生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当前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是关键。家庭医生制度推广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居民对医生的服务水平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否则也是仅仅流于形式,满足政策的最表面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代英姿、王兆刚:中国医疗资源的配置:失衡与调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1).
[2] 阮敏: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寡头垄断市场行为的制度分析[J].商业时代,2008(8).
篇10
大体来说,中国烹饪中的养生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食物结构说。我们是一个重整体、喜综合的民族,善于从宏观上认识问题,我们的先辈很早就认为,人若想健康长寿,在饮食上一定要有一个科学实用的整体结构,也就是说要有一个相对固定合理的饮食习惯。
过去我们的食物结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谷物和熟食为主。从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进入农耕社会,人们的饮食开始以谷物为主。春秋战国以后,小麦成为北方的主粮,而稻米则在南方一花独秀,历经数千年,其主粮地位也一直未变。
(二)素食为主,肉食为辅。《黄帝内经・素问》很早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科学饮食结构,而谷、果、菜均为植物性食物。正是这种以粮食为主,辅以适量的肉食、豆制品、蔬菜、水果等杂食型的食物结构,体现了中国烹饪中养生思想的精华。
(三)讲究五味调和。“调味”是中国烹饪中的核心之一,注重五味平和而勿使过偏是我国饮食结构的一大特点。《吕览・本味篇》说:“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是从滋味出发,强调调味品应当适量。而忽思慧进一步从健康原则考虑,指出:“五味调和,饮食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疾,少者为益。”他说:“多食盐,骨气劳短,肺气折。”所以盐不可多吃。又说:“肝病禁食辛”,就更有意义。
总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对饮食所要求的味就有所不同。黄河流域的人民普遍喜爱腌制食品,口味较重;而长江流域的人民崇尚“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来调和五味,有所谓“北人嗜葱蒜、蜀湘嗜酸辣、粤人嗜淡食、江浙嗜糖食”之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的鲁、川、粤、苏四大菜系。
到了近、现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专家在对我国古代的饮食结构进行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又融和现代烹饪学、营养学、食品学、保健医学等学科的知识,制定出我国的膳食“金字塔”――这一科学的“饮食结构”模式,来指导居民的一日三餐。其主要内容为,每人每天摄取的食物由多到少分为五层,由下至上第一层是谷类食物(如米、面、玉米等),应该吃得最多;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要吃得较为多一些;第三层由肉、蛋、家禽、鱼构成,每天要吃得适量;第四层是奶类和豆类,适可而止;第五层是油和糖,属于应吃得最少的一类。五层堆垒起来,就形成了上尖下阔的“金字塔”。
“饮食结构”说,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养生观念,它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了人体健康与饮食习惯的关系,为烹饪中的菜肴制作、筵席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由于其模糊综合的特点,缺乏对具体事物的深入分析和系统科学的发展。
二、膳食平衡说。与西方哲学更多地强调矛盾斗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同,中国哲学更多地强调矛盾和谐。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中虽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往往以矛盾的调和为终点,较多地注意了统一的一面。
在中国传统烹饪文化中,矛盾和谐的思维方式很多,形成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对偶结构,如调和、搭配、合一、名实、内外等等。而平衡膳食说,就是这一文化的集中体现。古人很早就言“饮食有节,身必无灾”,但科学全面地定义平衡膳食的概念,则是现代营养学诞生后的事。而中国烹饪中的“膳食平衡说”主要包括以下六大平衡关系:
(一)主副食的平衡。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孔子所言的“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即所食动物性食物不应超过植物性食物。现在有人崇尚西方多食肉,少吃粮食的饮食结构,这一观点极不合理。
(二)食物杂与精的平衡。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从人类进化史看,必须有众多来源的食物才能满足营养的需要。著名的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曾谈到,为保持身体健康,每天应吃25-30种不同的食物,可谓杂矣。由于微量元素等微营养素只能从外界摄取,体内不能自身合成产生,因此杂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三)膳食的酸碱平衡。食物一般分为酸碱两种,瓜果、蔬菜属碱性食品,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类等属于酸性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应掌握好膳食的酸碱平衡,两者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
(四)膳食的冷热平衡。“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指出了膳食的冷热平衡原则。“食宜暖”,生冷、凉食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夏日更应谨慎。反之,饮食也不可太热,否则易伤胃脘、咽喉。华北地区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就有喜欢滚开水、热粥的习惯。孙思邈在《千金冀方》中的论述我们应当借鉴:“热食伤胃,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五)膳食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食物同中药一样,也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分。如绿豆性寒,清热止渴;羊肉性热,补虚祛寒。西瓜则有“天生白虎汤”之誉,适用于发热、口渴。人们喜欢夏天喝绿豆汤、茶,并以西瓜为餐后水果;冬天则爱食涮羊肉,正是基于对这些食物功效的了解。
我国的烹饪传统中,也十分重视食性的平衡,吃寒性的食物时必须搭配些热性食物,如螃蟹属寒性,生姜属热性,吃螃蟹时要佐以姜末等。破坏食物的四性平衡自然有损于健康。
(六)膳食五味的平衡。我国烹饪理论主张菜肴的五味要配合得当――五味调和,不可偏嗜。在日常膳食中,五味的平衡,可增进食欲,有益健康,反之则会带来弊端。如酸味可增进食欲、健脾胃,且能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但过食酸味会使消化功能紊乱。甜食有补气血、解除肌肉紧张和解毒之功效,但食糖过多则影响食欲。所以,《内经》主张“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得紧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膳食平衡说”是一种科学辨证的理论,体现了我国烹饪博大的特点,且在具体实践中,推动了我国烹饪在原料选择、配菜规律、烹调方法、菜肴创新等多方面的进步。
三、饮食宜忌说。饮食宜忌说体现了中国烹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智慧,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体认识观和辨证烹饪观。整体认识观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认识到烹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它、发展它,才能更好地让它服务于大众。其有两层内涵:
第一层是指人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各个组织器官之间在结构上是紧密联系的,在功能活动上是紧密协调的,在病理变化上是相互影响的。绝不可只观局部,不重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烹饪时必须有大局观,要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思考去设计饮食,应突破传统的色、香、味、形、器的标准,应“以人为本”,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宜的烹制。
第二层是说人与自然界同为一个整体,人体的内环境时时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这又叫做“天人相应”观。具体地说,烹饪应从春夏秋冬四季气候、东南西北地理变化以及生存条件状况、饮食风俗习惯等多因素考虑,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操作。比如炎夏之际,宜服食清凉、生津、止渴、除烦、解暑的菜点,忌吃温热上火、辛辣肥腻、香辣损阴食品。到了寒冷的冬季,宜多吃温补助阳之物,忌吃生冷大寒之品。北方天寒,宜吃温暖,南方天热,宜吃清淡。这些都是饮食宜忌说的具体实例。
而辨证烹饪论,是指进行烹饪时既要了解原料的性能,又要考虑就餐对象的身体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烹调方法和口味特点。举例来说,最常见的感冒患者,若属风寒感冒,则宜吃些辛温散寒的生姜、葱白、红塘、紫苏等食物,烹制上应用煮、烩等以水为主要传热介质的技法,而忌用以油为主要传热介质的技法;而属风热感冒时,则适宜吃些绿豆、薄荷、金银花等凉性食品,烹调技法的选择应以保持本味为主。
“饮食宜忌说”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一些烹饪原料的认识,对丰富菜肴的制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以脏补脏”说,直接推动了以动物内脏为主要原料菜肴的兴盛。近几年走红的“全肾宴”、“全鞭席”和各类杂碎小吃的风行就是很好的明证。
唐代医学家兼养生学家孙思邈,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例如,肾住骨,他就利用羊骨粥来治疗肾虚怕冷。肝开窍明目,他又发明了以羊肝来治疗夜盲雀目。这些方法都大大增强了中国烹饪中菜肴的科学性。发展到现在,“以脏补脏”理论和现代烹饪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已成为菜肴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采用新鲜或冷冻的健康牛羊猪肝脏烹制而成的各种“肝脏菜”,已成为肝病和各类贫血病患者的抢手菜。新近推出的,用猪、牛、羊的胎盘烹制而成的菜肴,也深受神经衰弱、发育不良者的喜爱。
第二方面:“发物”忌口说。这一学说为中国烹饪“用料广泛”这一特点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使其在选料中作到了“博中有精、宽中有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辨证性。
所谓“发物”,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其容易诱发旧病,加重新病。常见的有鹅肉、鹅蛋、猪头肉、鲤鱼、杏子、李子以及葱蒜之类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等。特别是患有疮疡肿毒或慢性湿疹皮炎之类皮肤病人以及过敏性疾病患者,发物忌口更显重要。
“发物”忌口说加深了我们对一些食物性能的认识,丰富、拓宽了烹饪的理论范围,给我国烹饪的科学化提供了有益的养分。
但是,饮食的宜与忌也只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宜食之物就可以大饱口福,狂饮暴食,也应适当节制。正如晋代养生学家葛洪所说:“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忌食之物,也非点滴不可沾唇,绝对禁止入口,只是少吃或暂缓食用而已。
四、医食同源说。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就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也指出:“夫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医食同源,食物与药物不可分,我国很早就有记载和说明。
“医食同源说”为中国烹饪的发展开拓了巨大的空间,烹饪学与中医学的融合互补,也大大丰富了中国烹饪的科学内涵。正是由于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作食用,食物也有性味归经之分,有着良好的疗养效果,所以,医家和烹饪工作者也常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同药物等同起来,把配置一盘菜当做开一药方看待。例如,牛肉作为食品,能补脾胃,益气血,人们在实践中就把牛肉的功效与中药黄芪划了等号。
明白了“食物同源”的道理,就可加深人们对食性的进一步理解,进而从多个角度去烹制菜肴、开发新菜。这几年兴起的各种药膳火锅、药膳滋补汤、药膳菜肴等,既满足了消费者营养保健的需要,又兴旺了餐饮市场,大大推动了中国烹饪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食药同源说”的精华是从中医的角度用中医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烹饪学,主要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食物的性味。性味是食物性能最重要的部分。性,也称四性,即寒、凉、温、热。实际上是寒热两个方面的性质。确定事物“性”的依据和药物是相似的,是从食物作用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中概括出来的,与食物的食用效果是一致的。一般而言,有清热泻火、解毒安神等作用的食物,其性质是寒凉的,如西瓜、苦瓜、萝卜、紫菜等。反之,有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的食物是温热的,如姜、葱、蒜、辣椒、羊肉等。食物中过于寒凉或温热的较少。一些食物寒热性质不明显,也可称为平性。
烹饪中的味也和药物一样,主要有酸、辛、苦、甘、咸五味。《黄帝内经》中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它们进哪一脏,就对哪一脏发挥作用。一般说来,酸味有敛汗、止泻等作用,如梅子;苦味有清热下火等作用,如苦瓜;甘味有补虚和中的作用,如南瓜、大枣。所以调味理论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之说。而醋的酸、香料的辛、盐的咸,也都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有调滋味、增食欲的作用。
(二)食物的归经。食物的归经是指食物主要对人体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它是根据食物被食用后反应出来的效果,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概括得来的。
归经和性味一样,只是食物性能的一个侧面,必须把它们相互结合起来看,才能比较完整地认识一种食物的性能。在选择烹饪原料,特别是进行药膳配方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三)食物的配伍。食物的配伍在烹饪中相当于配菜,主要是为了增强食物的食疗效果和可食性。根据食疗的具体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相须相使,即性能基本相同或某一方面性能相似的食物相互配合,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强原有食疗功效和可食性。如菠菜猪肝汤,菠菜与猪肝均能养肝明目,相互配伍可增强这一功效,长于治疗肝虚目昏和夜盲症。
2.相畏相杀。当两种食物同用时,一种食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食物降低或消除。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前者对后者来说是相畏,而后者对前者来说是相杀。这一点在调味过程和配菜过程中应注意。
3.相恶。两种食物同用后,由于相互牵制,而使原有功能降低甚至丧失。产生这种配伍关系的食物其性能基本上是相反的。如食羊肉、牛肉、狗肉之类温补气血的食物,再食绿豆、鲜萝卜、西瓜等,前者的温补作用就会相应减弱。当然,在日常饮食中,这类典型不协调的食物,同时出现在食谱里的情况很少,我们在设计套餐和筵席时稍加注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