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

篇1

论文关键词:文化认同文明成果困惑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取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困惑的原因,以求寻得有效实用的解决对策,这也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思想活跃,但缺乏社会阅历,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各种文化的汁液,另一方面又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产生困惑无所适从感。因此,了解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及其成因,对于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将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以此系统的标准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的过程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具体态势,们以问卷、一对一的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样本取自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所高校,随机抽取文、理、工、管、医、农等学科各级大学生(含研究生)共计120人。从访谈的统计结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有一定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的文化认同和主动学习吸收的倾向。81.3%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构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容,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目标等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对中西方“传统、现代”等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虚无感和失落感,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产品(电影、音乐、书籍、网络)等越来越泛滥。学生们举例说:“中国的春节、七夕、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的节日,已经没有什么味道,相反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则被商家炒作得日盛一日。很多同学似乎对西方的节情有独钟,对圣诞老人熟悉得很,而对中国的灶王老爷却无所知。”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被教育要助人为乐,要尊敬师长,要爱护公物……但是在大学里似乎没有人再正式提了,也没有人对学生们进行系统的正面教育。大学生们了解文化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网络之类,但这些途径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选择上,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还有许多尚未被澄清的误解,因此,常处于两难的困境并产生文化的认同困惑。

2.对中西方“民主、法制”等制度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大学生对涉及民主、法制等具有政治含义的深层次文化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化阶段,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47.5%的学生认为“西方是民主、法制的社会,而中国是专制、集权的社会。西方人违规,哪怕是总统,也有人监督、制裁,而我国违规犯罪只是老百姓才绳之以法,而有钱人,有权人都可以用各种方法逃避。”还有31%的学生认为“西方的议会制度就是比中国的人大民主,西方言论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游行,而中国就不行”。一些同学在访谈中反映: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制度对比而言,书上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然而现实中,他们了解到资主义国家物质文明比社会主义国家要发达得多,于是产内心困惑。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宣称,“最大的影响能是让我成为了一名愤青,很多时候常常产生一种愤嫉俗而又无能为力的感觉”。这些看法既反映出学生们民主与法制等制度文化建设的关注,同时也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政治制度文化。3.对中西“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学生“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但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具有很强的功利心,在群己观念上发生了向个人本位和利己主义的偏移,凡事从自我利益出发,以交换的原则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42%的学生把理想、信念与个人的奋斗目标混为一谈,认为个人的成功就是理想的实现对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理解,并把它视为是刻板的说教或伟人的语录。他们崇尚金钱至上观,把金钱看成衡量个人的价值尺度,把挣大钱、当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为现在好好学习,努力考研,就是为了今后找个好工作。19.2%的学生盲目崇洋,以怪为美,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醉心于低级、庸俗的所谓“艺术品”。在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下,加上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大学生们在很多时候内心世界充满着迷惘与困惑,处于彷徨之中无法找到人生的方向,不明白生命的意义。

二、大学生文化认同困惑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处在新旧观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感到茫然并产生以上文化认同困惑,是有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的,这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1.大学生辨别能力尚待提高。我们访谈的学生中95.7%的学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一直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然而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新事物怀有极强的好奇心,西方价值观中包含着的我们传统价值观中没有的新观念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在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他们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不能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合理筛选,以推进自身文化整合。一方面,他们生活阅历有限,在谈论、评价、思考问题时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与自觉抵制的能力,对于各种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支言片语的阶段,对新理论感兴趣但缺乏深入了解,爱好广泛但庞杂而不系统。而且他们成长于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国外各种文化和理论蜂拥而入,各色各类期刊杂志、丛书、文库层出不穷,形成文化大杂烩。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往往手足无措,对健康、先进的文化和错误、没落的文化不加辨别,生吞活剥地随意套用新概念、新术语,这使得西方文化中的存在主义意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种种宗教思想,得以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2.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由于新的体制正在构建中,而旧的体制没有完全破除,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出现了暂时的混乱与茫然。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引发社会各领域的嬗变与整合,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强烈的刺激,也给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影响。首先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等价交换原则以及竞争规律容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倾向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进而使大学生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理想淡化,漠视未来,把极端个人主义看作是自己成功的必由之路。其次,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主体在建立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利益上的摩擦,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贫富差距的拉大、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待遇、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等,都让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让他们转而对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西方文化产生巨大的心理诉求和强烈的文化认同。而且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又大大刺激强化了学生们的功利意识使大学校园里讲实惠、讲实利的风气盛行,他们更加关注经济因素作用的发挥,而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3.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现代文化交流中以西方文化单向流动为主的交流态势加剧了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认同的内心冲突。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西方文化往往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占有优势的交流工具,使中西文化交流成为西方文化向中方的单向流动从文化交流的内容上看,西方世界传播到我国的,除科学技术之外,还有大量的体现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资本主义文化垄断倾向的出现,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追求商业价值,倾销文化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的政治需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我们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全部巨大资源可供使用。这使我们有力量与地球另一边的人取得联系从而发挥影响,就像我们一度能够容易地同临村里的人取得联系一样,我们必须使用这股力量来宣传我们的自由。”可见,西方资本主义利用交流工具进行单向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垄断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向其它国家施加文化影响。在这种畸形的单向交流过程中,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中某些时髦理论的影响,使他们应传统文化认同上产生困惑。

4.网络传媒的无序失控。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传媒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平等性、主动性、无政府性和自由性呈献在广大学生面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掌握和吸收各种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使全世界成了一个由网络连在一起的地球村,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敞开于世人面前,我国传统文化同样卷入交织着交流与冲突的旋涡之中。但网络世界是按照刺激消费和满足欲望的原则虚拟出来非真实的生活形态,一系列的各种文化影像通过强大的传媒手段源源不断地冲击大学生的视听,使大学生不仅受到媒介介绍的那些肤浅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影响,而且还经常被大量的人为虚拟的文化假象所包围。其结果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俘获,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消蚀了他们对国家、民族、理性、真理、正义、价值尊严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层理解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文化也出现在网上,一些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腐朽的文化时而充斥网上,也诱使大学生对社会产生虚幻的认同,道德价值判断混乱。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段喜春,常金奎.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J].文教资料,2005,(32).

篇2

关键词:初中教学;英语阅读;文化教学

如何将文化教学系统有效地融合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这项课题是需要学校老师做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依据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调查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系统介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初中的英语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在结合文化教学时,尽量要符合学生在初中时期的认知规律,逐步渗透和扩展相关的文化背景内容,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水平,进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英语阅读教育中,文化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比高中英语教学知识浅,更多的是以了解和认识国外生活日常用语以及文化风俗为主要目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所接触的英语知识多数与生活文化有关系。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渗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的差异。例如,学生在网上可以观看一些外国电视或节目,可以直观地看到外国人和中国人在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教材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英语阅读教学中,同样的英语词汇在不同的意境中,也能体现出不同的含义,所以,文化教学的应用是必要的。第三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价值观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对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中西方行为差异的理解。中西方在学生教育方面的不同在于,中国学生大多是在被动性地进行学习,大都学习压力较大,而外国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中西各方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初中英语老师可以将以上所述作为参考内容,再根据英语阅读实际教学中所涉及的地方文化背景进行解析,以提高和培养学生阅读水平和交际能力为目的。

二、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应用策略

1.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加强文化交流

英语学科作为中考必考项目,学生和老师大都对其非常重视,而这种只注重分数层面的应试教育,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少之又少,学生对西方文化缺少深入性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英语课程。老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通过搜集总结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当然老师也要进行辅助引导。这种文化教学方式,不但增强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加深了其对文化差异的认识理解。

2.加强文化教学的实践体验

文化教育在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中,老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也应该多让学生体验实践性教学,这样,英语教学才不会过于枯燥无味,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校应该给学生多多创造实践机会,让他们去实践学习和交流,比如,一些学校与外国学校签订的交换生教学制度。

3.以文化讲座和欣赏形式进行英语阅读的文化教学

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的应用,可以通过文化讲座等教学形式开展。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先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提出相对应的文化专题,并让学生进行准备工作,其可以以个人或是以小组成员身份,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演讲解说,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对文化差异知识的体会和感受。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达到文化知识与信息共享的目的,也能让学生对文化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当然,老师要注意留有一定的实践,让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最终理解消化问题。

4.老师要多组织学生参加文化参观活动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确定的相关文化主题,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文化参观活动。比如,博物馆展览或是艺术表演等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并有助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文化教学在英语阅读教育中的结合应用是一种系统有效地教育方式,所以,初中英语老师要做到不断探索与创新,积极推动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的应用结合。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 差异 中西方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使得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中、西方人这两个群体,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就显得理所当然。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产生

有人认为中西方价值观主要受环境、历史进程、思维方式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进程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不同的环境下萌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他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其中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历史直接影响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很大差异。

历史发展不同,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存在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一)价值观核心差异

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因此,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而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人们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表里不一。因此,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

(二)价值观目标差异

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因此,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的幸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利益的工具,以获得个人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表现,西方价值观追求的是自由、人权和平等。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行为。因此,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三)价值观实现的差异

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在封闭的大陆文化中,人们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当今的改革开放也是以安定团结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

而西方人则强调“人定胜天”,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实现过程当中,往往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独立和竞争的意识。因此,在科学研究及改革创新方面,西方人较中国人取得了更多成就。

四、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的表现

(一)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得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得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就必然带有很大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二)人际交往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又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由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决定,而其的思想观念与其历史和环境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所处环境存在差异、人生经历也不类同,导致思想观念传承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古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往往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对西方人而言,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多次成功封建统治,因此西方人更加看重自由和人权,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得失。

注释:

①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1.

参考文献:

[1]于桂敏,白玫,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13.

[2]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3]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0-72.

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语用能力;中西方文化差异

1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贸易摩擦也十分普通,在此现象之下隐藏的问题是商务者对于英语语用能力的缺失。显然,商务知识与正确的英语相结合并不能保障商务活动的成功进行,语言的恰当性区别于语言的正确性。两国之间交际上的文化差异贯穿在整个商务活动之中,具体情境下的语用能力对活动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语用能力是培养企业实干人才的重要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在交际上的差异是迫切而必要的。

2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百度百科)。跨文化交际理论是对跨文化交际行为和价值观念系统化、抽象化和理性化的解释。这一理论视角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交际过程与结果,准确把握交际者的动向,引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王立非、李琳,2011)

3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概念

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可理解为在具体商务情境中,为实现商务活动的成功而使用目的语去沟通的能力。具体来看,商务人士的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是否能够准确理解交流双方话语中含有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语、习惯表达方式、礼貌套语、称呼语等社会文化语言,并且做出合理推测和反应,同时也能用目的语把自己的思想进行自然得体的表达。

4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文化对比

4.1交际原则和模式的差异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任何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其社会的传统结构与文化为依托的。在中国,人们服从权威和长辈,每个人有着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并置身于一个复杂的人际网络,根深蒂固的关系取向为群体取向。中国人倾向于集思广益,在做决定前会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而目标则是集体价值和集体利益的实现。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群体主义交际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追溯到希腊时代,公元前6世纪,西方社会废除了世禄的血缘种姓制度,开始了崭新的“民主”政治,带来了人际关系的新格局。1776年美国政府颁布《独立宣言》,强调民主和自由,随后法国《人权宣言》,也将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宣言之中,慢慢地,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价值观开始萌芽生长,服从权威被民主取代,等级身份制被平等意识取代,为西方社会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中西方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人际关系取向分为工具型、情感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中国属于情感型人际关系取向,这种关系下情感至上,交往双方倾向于表现出信任、亲和、重情重义的态度。而西方国家一般是工具型情感倾向,这是人们在交往时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所以交际者往往理智而直率,逻辑超过感情。

4.2交际礼俗上的差异

在商务交际礼俗上,中国和英美国家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招呼与寒暄、时间观念、饮食与宴请、礼品赠送等方面,中西方商务人士的看法与行为表现出很大区别。

4.2.1招呼与称谓

进行商务会面的第一步就是打招呼,如果在不熟悉对方的称呼习惯下乱打招呼,可能在初次见面时就会出现问题。中国人多采用一些应景式的问候语,如“忙什么呐?”“上班去?”“吃了吗?”,在中国人看来,这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但对西方人来说,这些问话容易被理解成一种对个人隐私的干涉,因为他们倾向于把虚化的问候语跟字面完全一样、实义的询问语等同起来。而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第二,谈娱乐活动和爱好。其实汉英中的招呼语在功能和使用方法上是相同的,知识其涵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的问候语方式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规范。在职场上,中国人习惯根据职业、官衔、辈分等称谓他人,充分反映出对方的职务、地位和彼此的关系,比如“王经理”“张医生”等。而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称呼规则也相对简单,除了对某些特定人士,如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教育界等外,几乎不用头衔称呼别人。一般情况下会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平等。在非常正式的商务场合下,西方人则以Mr.称呼男士,以Miss或Ms称呼女士。

4.2.2时间观念

各个文化都有自己的“时间语言”,在商务活动中,时间观念潜移默化地制约和支配着人们的思维、语言和行动。毋庸置疑,守时是商务交往的重要礼仪之一。但是,中西方在对“守时”的理解,对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人类学家霍尔把时间观念分为多向时间制(polychromictime)和单向时间制(monochromictime)两种范畴。中国属于多向时间制,多向时间制将时间看成发散的,认为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出现,事件的完成不必受日程、计划的限制,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中国人习惯于在同一段时间内同时进行多项活动,视事情轻重缓急而分配时间。同时,中国人走亲访友等也比较随意,往往不进行预约安排。而西方国家倾向于单向时间制,在特定时间内做特定的事,对于时间的安排力求周密、严谨,对时间的安排也往往提前做好计划,任何正式的事项都会提前预约进行确定。单向时间制十分注重日程的安排,强调时间的阶段性和准时性。因为西方国家时间观念极强,所以不遵守预约通常会被视为是以自己为中心、不顾他人或没有礼貌的表现,也会让对方认为你并不重视你们之间的约定。

4.2.3饮食与宴请

宴请是中西方商务人士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常用方式,但中国人与西方人宴请风格却不同。中国人设宴喜欢热闹,菜式多,宴会桌上往往谈笑风生,气氛热闹欢乐。而西方人设宴多是分餐制,进餐时低声交流,避免破坏幽静的环境。早在道家的理论中就有“守弱处柔”,“盛极必衰”之说,在中国文化中,自谦是非常鲜明而重要的思想,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它左右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受到这种影响,在饮食与宴请中,美酒佳肴之前,中国的招待者习惯谦虚地说:“今天的菜不好,还请多多包涵”,英语国家的人听到“Pardonmeforthepoorfoodstoday”会感到无法理解,丰盛的菜肴为何被形容成“poorfoods”,那如果你方认为是不佳的食物,又为何要请我们吃呢?这种情况就属于语用失误,中方的善意招待并没有让对方理解体会,而这种语用失误之下是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欠缺解读。

4.3交际思维上的差异

4.3.1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

从哲学上分析,不管是儒家的“自然人化”还是道家的“人自然化”,都将人与自然统一化,整体化。这都为中国的整体性思维奠定了基础,整体性思维顾全局,从整体综合分析利弊,惯于辩证看待矛盾双方,统一对立。而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近代哲学,始终以“主客二分”作为哲学的主导原则。西方国家惯于用观察和实验来对事物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探究过程由分析性思维作为主导。

4.3.2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而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百度百科)。中国人属于形象思维,习惯于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习惯于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在言谈中,中方惯于使用形象类比的方法进行论述。而西方人在抽象思维支配下,习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在言谈中多用含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4.3.3螺旋形思维和直线形思维

先分后总,先说原因后说结果,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具体为特征,思维活动大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螺旋式思维支配下的语言表达一般以叙述事情背景开头,或是罗列客观上的条件,或先说明引发问题的原因,或是摆证据,其次才是做出结论。语言的结构迂回向前,重铺垫,让听话人有思想准备。与中方螺旋式思维大不相同,西方人惯于开门见山,把话题结果放在前面,再进行层层推演。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讲究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

5文化差异下对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探究

针对以上所述的三项交际上的文化差异,作者提出以下建议。(1)中西方的交际原则和模式大不相同,在商务活动中,礼貌体现在尽量往对方价值体系上靠拢,工具型情感下既以目的利益为先,所以应尽量规避中国习惯的“客套话”铺垫,否则会给对方你不是诚信合作或喜欢拐弯抹角的印象。其次,权威和长者并不被西方文化推崇,民主、自由和平等才是英美国家的主流。所以商务活动中不提倡“倚老卖老”和任何形式卖弄权威的语言行为。再者,考虑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商务者应充分理解个人主义并利用个人主义,努力规避由于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在商务接待活动中,组织语言时需考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坚决规避以下错误:参照自己母语中的习惯表达,把自我的思维不加转换,直接用目的语传递给对方。(2)中西方在交际礼俗上也不尽相同,为了让交流更流畅,建议多积累西方国家的惯用表达方式,以求在特定商务情境下说出地道的语言,从而让对方真正理解到你所要传递的信息。具体来说,语言表达应以让对方舒适为界限,组织语言时应考虑到对方不愿隐私被侵犯的文化前提。鉴于时间观念的差异,实施商务活动的特定项目之前应提前进行预约,语言表达应严谨并将对方的日程考虑在内。(3)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不同的思维特征支配之下,中西方在交际时的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差异。想要说出纯正的英语,必须得学会将中式思维转换成英式思维。在整个涉外活动中,学会用逻辑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语言表达应讲究连贯性和逻辑性。商务交流或谈判之中忌语言表达冗长,转变中方习惯的铺垫式交流,谈判内容根据工作要点逐步展开。

6小结

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意味着不同的交际模式、交际礼俗和交际思维,而这些差异贯穿在整个对外商务活动之中,对商务活动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英语+商务”学习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语用失误不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文化差异之下,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无疑是商务交际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本文着眼于影响商务交际活动的几项中西文化差异,进一步提出了对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思考,以期带给广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一些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赵莉莉.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商务英语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冯敏.跨文化交际理论视野下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4.

[3]房冠乔.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4]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

[5]陈鲁宁.中西方商务交际礼俗文化差异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

篇5

[关键词]励志电影;中西方人生观;差异分析

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科技文化也非常发达,在电影方面成就非常突出,历史上曾拍摄过很多励志性电影,引起世界关注。让我们从电影的种类、性质、内容、影响以及电影所体现出来的风格,来分析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一、从美国两部著名励志电影看西方的价值观

美国有很多电影是励志性的,比如《录取通知》,影片的精髓是对传统教育的讽刺与猛烈的抨击,主要讲的是一个叫做巴特比的高中毕业生,他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他投出的大学入学申请信,全部被拒绝了。不过巴特比不是惟一陷入困境的学生。面对着因无法进入大学而逐渐黯淡的前途、父母施加的压力,和巴特比一样的一群毫无经验的高中生,倡导自由主义,雇下一块场地,请了一些演员,建了一个虚拟的网站,决定建立出一所根本不存在于世上的“南哈蒙理工学院”。然而事情给闹大了,第二天外面300多个和他有同样经历的人来他所谓的学校报名。真正的“哈蒙理工学院”把他们告上法庭,法庭上巴特比对传统教育提出挑战。

再如著名美国励志影片《街头日记》:当所有立志成为教师的人都对这样一所混乱的学校感到害怕的时候,刚走出校门的爱林将目光定格在威尔逊高中,她所执教的班级代表着多个种族的大聚合,所有学生均来自完全不同社会阶层,有黑人、拉丁人、亚洲人,还有未成年人、贫困的穷人,甚至还有黑帮分子。这些学生愤世嫉俗、黑帮械斗、不安与躁动、种族歧视,这一切冲击着爱林,但爱林没懈气,鼓励他们彼此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并趁机为每位学生都买了《安妮•弗兰克日记》。学生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未来的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从影片可以看到,可以体现西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是,追求自由,追求个性,反对守旧,突破常规,希望获得自己想要的,个人的权利大于集体的权利,等等。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成因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有种根本性的原因:一是哲学上的基础是怎样的,二是历史性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受这些因素的重要影响,一个民族的人生价值观或世界观形成后,将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并支配或左右人们的言与行。

中国的历史很悠久,曾经受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个历史强烈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的形成。

而在西方,英国很早就有了资产阶级,并进入统治层面,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西方的工业革命的爆发和不断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认识,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因此,西方人相比于中国人来说,更向往自由、平等和快乐、幸福。

比如美国有名的励志片《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从蒙受冤屈入狱后便立志越狱,经过19年时间,其间忍受了各种非人折磨,但他从来没有丢失可贵的梦想。他在长期不懈的努力后,终于用一柄手槌挖开了被瑞德估计要用600年才能挖开的越狱墙洞,创造了奇迹,因此获得自由和财富。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追求自由的例子。

从影片可以看出,西方哲学观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与自己的对立面抗争,注重个性上的发展与进步以及自我的个性的很好地呈现。他们往往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一个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所定的,而是自身太懒惰,是他缺乏一种善于斗争、抗争和奋争的精神。

在中国,却强调“天与人合一”。人要对大自然顺从、崇拜、尊重,不能盲违,要和谐统一、和谐相处。中国人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最终导致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往往为他人着想。人们宁可牺牲个人的私人利益,也要为公、为他。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往往会言行不一样、表里不一样,说的和想的不一样。

而西方人却不一样,一直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认为那二者是对立的。西方人对“原罪”有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感受,他们为了赎罪,会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抗争对方。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取向非常强烈,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非常重视个人的收获与感觉,这是西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明显特点。

三、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差异所在

一般来看,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可以说,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一是在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上的差距。权利差距是指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状况,是各种社会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文化在处理权利不平等的问题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

通过美国的一些影片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在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把握上有着明显的差距。在西方,一般情况下,都非常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特长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我们可以说,个体本位意识是西方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重要用途。我们在西方文化的多方面分析中,可以发现,西方一般把“个体主义”放到最大,非常强调个人的力量,也就是说,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把自己的最大的潜在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出来,以全力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利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让自我得到满足。我们知道,“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种价值观念,在这种文化中,个人潜力的发展、个人的志趣与爱好以及个人的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比什么都重要,什么也比不上个人的权利和个人的追求。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也是他们崇尚竞争、非常好斗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中华文化则非常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不希望过分的竞争与争夺,不强调个人追求过分的个性。特别是我们倡导的忠孝一体,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到底是怎样的,他们在家要孝于亲,在朝要忠于君,这是不可更改的。在我们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直特别强调集体主义、大局意识,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注意维护整体的利益和大局利益。中华文化一直强调,要把“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永远要大于局部利益,国家利益永远要大于个人利益。而这正与西方的追求的自由与个性形成强烈反差。

二是思想上和社会关系上的差异。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精髓就是“仁”和“礼”,主要意思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自强,另一方面要助人爱人。在中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非常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达到和、合及最高的和谐境界。圣人孔子的“礼”就是“伦理”,主要强调的就是辈分等级差别,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就是说,要有前有后,有早有迟,要有顺序,有次序,有先后,有大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在中国,在这里讲的“五伦”,构成了人们普遍遵守的基本的道德标准,成了人际关系之间的一大准则,人们在此准则下相互依存、相互满足,重人情,重关系,与西方的模式形成强烈反差。

而在西方、在美国,“人人平等”、人人一样的思想可以说深入人心。在美国、家庭里,人人要平等,不分等级,一定要把孩子当做成年人来对待,要尊重其人格,就是几岁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可以追求自己的个性与自由。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平等地对待和看待别人,他们往往不看重一个人的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和水平。这些在上述的几部美国影片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比较实用。在人际关系中,人人之间都是平等的,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父母和子女之间可以把对方看成对手。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很少顾及所谓的人情或者面子,在很多时候就是公事公办,利己、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是他们的原则。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按法则或者规则办事,即使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吃饭一般是AA制,就是大家一起吃,一起出钱,不用讲人情,不用不好意思,不用来回推辞。西方人也广交朋友,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或者关系当作一种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最为典型的工具型、实用型人际关系模式。而这正基于他们有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与西方人所大不同的是,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就是最大的、最好的、最不能替代的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一定要互敬互爱、相敬如宾;兄弟之间,一定要情同手足、互相尊重、互相礼让。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亲情”氛围尤为浓郁,要坚持利他、助人、公益的原则。这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处世方式形成的深刻影响。

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注重于群体、整体和大局,追求“利他”中,追求助人;西方的价值观更注重个体,偏向“利己”,给人一种自私自利的感觉,但这毕竟是西方人的价值观。不过,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受到西方的影响与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和幸福,这无疑对国家和民族都是福音。相信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国人的不断成熟,西方越来越多的先进文化会融入中国,让更多的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得到创新和丰满,从而从中获得更深的文化体验和人生体味。

[参考文献]

[1] 戴春花.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考试周刊,2008(52).

[2] 王新灵.中西方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差异及其在行为方式中的表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篇6

关键词:美育;;宗教;兼容并包

先生一生提倡美育,强调美学、艺术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自身深厚的国学功底,并对欧洲近现代科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多年从事教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中积极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今读《美育论集》(后简称《论集》),对其中丰富的内容感触颇深,虽只有几十篇短小论述演说,但涉及领域之广、见地之深、与社会实践联系之紧密,令人叹服。除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与教育学的内容外,还有关于绘画、书法、音乐、戏剧、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的论述和观点。在先生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中,我对其“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很感兴趣,想结合多年来在艺术领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体验观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以美育代宗教”的基本思想

《论集》中有三篇文章题目为“以美育代宗教”,是专门论述这一观点的,互有重叠、补充。细读这三篇,基本思想已显轮廓,加以其它文章、日记、访谈作参考完善,可以大致把此观点进行归纳:首先,文中所提的“美”是包罗万象的。“我向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而引者或改美育为美术,误也。”作者认为“美育是广义的,而美术则意义太狭。”不难发现,文中“美育”的美,在涵盖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的同时,当然也包括音乐、文学、电影、园林景观、城市规划等众多广义的艺术门类,甚至“社会的组织,学术团体以及其他种种社会现状。”显然,这个“美”是艺术、美学、社会学等内容的大融合。其次,“美育”是借着将之前依附于宗教的美学和艺术从宗教中脱离出来,进而取代长久以来宗教在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和功能。“在最初的时候宗教完全是教育……;譬如基督教青年会讲智德体三育。”“以前都是宗教代教育”,但随着科学发展,宗教逐渐成为教育的“障碍”。故此可以用“美育”取而代之。可见,“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和实践是以教育为领域和目的的,用“科学”的方法改造社会,提升国民素养。再次,文中对“美育”与“宗教”的对比概括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在历史上,宗教一度把美学和艺术用作“诱人信仰之方法。”“及文艺复兴以后,各种美术,渐离宗教而尚人文”。可以看出,先生对中外宗教之弊端和陋习相当了解,并在当时“科学”口号日益响亮的时代背景下,敏锐的把握住了中国社会和教育在审美领域的发展取向。

更为详细的论述,可参读《论集》,在此就不过多介绍。先生的观点可概括为“古代的宗教代替美育,而现代的美育可以代替宗教。”①

2.“以美育代宗教”的积极意义

先生一生践行美育,“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宝贵之处,就是以科学的态度,通过介绍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广一种与时俱进的审美价值观,对我国旧社会陈腐守旧的教育制度和国民习性进行改良。

2.1将艺术带下“神坛”,还以自由

“以美育代宗教”在我国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与欧洲15世纪的“文艺复兴”有相似之处,即借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艺术,并对宗教长期在人思想、审美领域的统治和禁锢进行批判。这一方面是作者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积累下来,借宗教实施奴化教育,以致近代中国国力日衰,国民素质不高之现象的深刻反思。“在宗教专制之下,审美总不很自由。”“甚至为护法起见,不惜于共和时代,附和专制。”艺术、美育的普及与社会的进步常受“宗教之为累”。显然,这些观点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纵观中外艺术的历史,其起源、发展都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受益于宗教的同时也受制于宗教。对艺术与“美”的最求是人的自有天性,是人自由的权利。所以,艺术若长期依附于宗教而不能自由的表现人本身丰富的思想情感,发挥其在教育方面的积极功能,就会受宗教狭隘、保守等弊端所累,失去生命力,沦为奴化人的工具。先生主张的,将艺术从与宗教“神坛”带回归到现实世界,不论在东西方,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但体现着艺术发展的自由,更体现着人自身发展的自由。

2.2将中西文化融汇,借以育人

“在我们看来,本属相悖的中西道德伦理,在他那儿,即经由择善而从的筛选,得到浑然一体的自然融合。”②正是这种“中西融汇、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成就了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辉煌功绩。《论集》中对中外艺术与美学思想的介绍,既有对比又有联系。“以美育代宗教”论述中更是对中西方在宗教、艺术、美学、科学等领域中的可取之处进行列举分析,并紧密结合当时中国的现状,付诸于教育实践。例如,文中肯定了宗教教育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借鉴这样教育分类方式,提倡建立以科学技术、道德伦理、运动旅行、美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家,先生始终不忘自己的历史使命,通过“美育”将中西方文明中一切的优秀成果,借着“拿来主义”而消化吸收,落实到国民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这种开放包容的育人理念,与“五四”以来的一样,直接推动了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

3.“以美育代宗教”的不足之处

“二十世纪的中国学界,谈论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均非首选,其若干著述,也并非不可代替……。但这丝毫不影响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卓越地位。”③由于研究领域的宽泛,以及深处社会、时代的特殊性,先生的一些思想和主张难免有些局限性。然而,多年来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艺术教育者未作深入研究,就盲目附和。及至今日,在艺术教育中仍有将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者,以至于许多中外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和审美意识得不到弘扬和发展。鉴于此,有必要提一下“以美育代宗教”观点的不足之处。

3.1研究领域的局限性

如上所言,先生的这一主张主要是在教育学领域内的讨论,其学术观点也主要是受欧洲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至于宗教学、心理学和艺术学等领域的研究则相对浅薄,在《论集》中,他强调“这是我个人的见解……,我到现在还在研究中。”可见,“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是一个开放、发展的话题,而不应看做是一个定论。当这一观点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宗教流派、美学思想、艺术门类和不同心理需求、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阅历的人的时候,就会发现其自身理论的局限性。美育和宗教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毕竟还是有诸多差别,《文集》中陈述在教育目的和功能上彼此的代替,确实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但超越这个领域,显得不切实际了。

3.2历史、社会的局限性

先生身处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年代(1868―1940年),一生经历了、维新变法、立宪改革、、、军阀统治等社会运动的跌宕起伏,受中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与当时许多学者一样,在动荡的社会中摸索强国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美育代宗教”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亮点,也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实践方式。然而,纵观百年来中外社会之发展,虽科技、艺术、教育都在进步,却未见宗教消亡之势,反而在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在调节社会和疏导心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面对许多社会的不良现象,也开始意识到其与社会公民的“信仰缺失”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以美育代宗教”的社会实践,有其在历史时代、社会环境方面的局限性。

3.3对科学、艺术与宗教之间关系认识的局限性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科学、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很多的争议,“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出就是建立于此。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出,这三者之间不是相互矛盾、此消彼长、取而代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彼此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在于求真去伪;艺术在于求美去丑;而宗教则在于求善去恶。过多注重宗教,势必无法兼顾科学的求真;过多依赖科学,也必无法兼顾宗教的求善;艺术只有在恰当平衡“宗教的善”和“科学的真”时,才会体现自身的“美”。《论集》中片面夸大科学功能的论断,“盖宗教之内容,现皆经学者以科学的研究解决之矣。”体现了对宗教认识的浅薄。作为人类文明中时间最古老、空间最普及的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所关注的许多内容:人的生与死;人生所经历的苦难和需要的慰藉;人灵魂的终极归属等关于人最切身、实际的问题,是科学、艺术,甚至哲学、美学所无法完全解释的。另一面,客观的分析历史上许多宗教由于自身体制的种种弊端,而招致的攻击,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在进步过程中对自身寻求真、善、美之态度的反思与调整。如西方文艺复兴对天主教批判的“戏剧性结果”乃是:借着宗教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新教――基督教的形成于发展,并成就了基督教在近代欧洲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巴赫与亨德尔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也在艺术领域证实了这样的结果。即便在当今,因片面注重科技发展而带来的道德、伦理、环境、安全、心理等方面的争议与危机,许多科学家也坦言无能为力。在艺术领域又何尝不是:与许多“现代艺术”的空洞与颓废相比,或许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欣赏历史上那些“受过宗教思想与宗教审美观培育、指导、限制过的”经典艺术作品吧。因此,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忽视了这三者的平衡关系,这样的美育主张与其倡导“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4.结语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这样评价先生:“论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④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笔者个人认为:“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主张的启发意义要大于实践意义。许多评论也都能说明,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在许多学术研究方面是“杂家”而非“专家”。故此,今天我们在继承、弘扬先生通过艺术教育,美学教育来提升国民素养,强化国家文化实力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兼容并包”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通过客观、深入的研究,为当前我国的“文化的发展、文化大繁荣”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 杨家友《宗教在席勒和的美育思想中的作用比较》,载《美学与艺术研究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第481页

② 张骁唯,《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第2页

篇7

【关键词】历史研究;封建社会;经济观念

读罢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提出的诸多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如钱先生对“封建社会”的定义,对“英雄创造历史”的解释,对“无作为”人士的评价等,均是我之前未有耳闻的。现仅就其中某些感悟颇深的地方谈谈我自己的见解。

一、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是中国当代数学家钱伟长之叔父,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具有人格与学术的双重魅力,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国学大师”……

这段文字见于百度百科,之所以后面加了省略号,是因为钱先生的简介颇多,一时截取不完,但管中窥豹,我们可见一斑。钱先生被誉为国学大师,其影响力与学术贡献自然不可小觑。我们将要评述的这本书即是他1961年应邀香港讲学时的讲稿,前后共八讲,简要介绍了其历史研究的方法。虽是客观讲解方法,却无形中透露出对中国史学前景的希冀。当时,东方无论从科技,经济,抑或是文化建设方面都落后于西方,于是很多人打着革新的大旗仿效西方,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要摒弃中国文化。在内忧外患的时节,钱先生在此次讲演中旁敲侧击地提出中西文化之异同,惊醒那些激进分子,新新人类,要认清形势,不可盲目跟风,舍本逐末。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的希望,让下一代扛起文化传承的大旗,焚膏继晷,期盼中国文化有朝一日磅礴崛起。

二、本书内容概要及个人分析

本书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开篇序言,讲义,附录两篇。前序后录未曾细考,现仅就中间讲义略述一二。

1.如何研究通史

钱先生从杜鲁门的一句话引入主题“青年人该懂些历史”从而分析中西方史学差距,归纳其差异性,提醒青年们切不可忘本。又进而提出三种研究通史的方法,告诫大家治史并非容易事:初看好似说故事,大家却须大见解。为我们铺开一条康庄大道,在历史的世界恣意驰骋。

2.如何研究政治史

钱先生的政治史由通史引出,因中国政治史学方面的书籍多称“通”。就此问题,他给出这样的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自古迄今,有一种内在的一贯性,因而谓之‘通’。”在本讲中,钱先生提出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学术观点,即秦汉前得中国为封建政治,而秦以后的中国为郡县政治。其原因是秦以后中国有君主,无宪法,非专制。但此点正是我所不解之处,因为种种迹象表明,秦以后中国的专制还是很明显的,对此问题后面还有专门的探讨。

3.如何研究社会史

钱先生在此讲中主要对比中西方社会的差异,体现中国社会的特殊之处。西方是三种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自秦以后便一直处于郡县社会。另一点重要区别是西方政治,经济中心分开,而中国则一直合为一体,不论是唐都长安,还是宋朝的汴京,直到中华民国时的南京。

4.如何研究经济史

本讲主要提及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即以人为本,理性定义经济水准,由此来同西方无限度发展经济相对比。但自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这条道路,经济发展的水准也直线飙升,大有赶英超美的趋势。不知钱先生面对这一现象,是否会对中国人经济理念的看法有所改观呢?

5.如何研究学术史

对于中国学术史,钱先生抱着宽容,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中国的学术分两种,“一曰思想,二曰实践”,中国人治学术,始终保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念,与西方空乏的思想体系不同,可理解为实践派。而若说真正的学术研究,中国是没有的,因其一直未脱离“善”的范畴,所以学术研究出来一般是为政治服务的,因而中国少有精于一科的专家,却多产纵横社会的大家。

三、典例分析及个人浅解

钱先生此讲演的好处自毋庸赘述,各大文坛,史坛已说的天花乱坠,无非是说理清晰透彻,文辞严谨,例证生动,见解深刻,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云云。若再让我谈些新见解,恐怕又落俗套,且由于篇幅关系,我仅从我尚不能理解的几点谈谈我的看法。

1.钱先生对于封建社会的定义有悖于我曾习得的见解

就钱先生所言,中国秦汉之前为封建社会,而自秦汉之后则为郡县制社会。其解释如下:而我们平时之所学,中国封建社会结束于,彻底帝制,消灭王权。倘若我们学的有错,为何几十年来的教科书不曾变更,倘若钱先生的说法有错,为何无人对他的说话进行指摘。钱先生亦云,史学是严谨的学科,如若一个名词有两个定义,岂不是对严谨一次有所玷污。封建社会究竟为何,似乎还有待考证。

2.钱先生讲述中国古人的经济观念此点,我也有些许疑问

先生认为,中国古人既“懂得重视人生精神价值而理性定义经济水准”,此点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钱先生将我们的经济形势理解为社会的共同趋向,即广大人民这一历史洪流造就了我们知足常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我不禁要问,我国古代民智未开,素质教育尚未普及,如何理解那么高深的中庸之道,而趋同与一个可由物质需求与人口增长自由调控的经济模式。我们的经济不能高速发展,究竟是由于我们重视人性价值还是我们尚未经过资本的启蒙教育?若是第一点,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高尚情操,不为利益所动,淡泊宁静。若是地二个原因,似乎也没什么值得推崇的,钱先生未免有些自夸之意。

3.钱先生对于英雄史观的定义

“不一定有人就会有历史,必要有少数人来创造历史”。这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人民大众创造历史又有了分歧。我们不能说英雄的确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未免夸大了个人的能力。钱先生说“他们都是能主持一个时代,并能开创一个时代的大人物”这句话不错,但是试想,如果没有人民大众的力量,只有一个光杆司令,怕也未能成事吧。英雄孕育与人民,没有人民的支持,再英雄的想法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四、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得几点见解,虽不甚成熟,但确是我认真研读后产生的一些想法。其中多是我不能理解的部分,毕竟我与钱先生的思想深度差距甚大,理解其思想颇显幼稚,但我希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丰厚知识底蕴,以便有朝一日能更深一步与大师对话。

篇8

关键词: 合作原则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语用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交际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类交际中,文化透过语言得到反映。无论是来自同一文化背景交际者之间的交际,还是不同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语言都有它不可代替的作用。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历来已久,在目前的会话规则研究领域,H.P.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影响甚大。我就这一原则探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这一原则的使用差异。

二、格赖斯合作原则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了达到预期交际效果,实现交际目标,会遵循某些原则。美国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了一套合作原则,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受规范或条件的制约,交际双方遵循某些规则,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1967年,他在哈佛大学所作的《逻辑与会话》讲座中提出,为了保证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交谈双方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即根据所参与对话的要求、阶段、目的或方向进行交谈。这些基本原则就是会话“合作原则”。[1]他把这一原则划分为四个准则,而每个准则又有次准则,具体如下[2]:

(一)质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

质的准则是指努力使说的话为真实:

1.不要说自认为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二)量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

1.使自己说的话尽量达到交际所需要的信息量;

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量。

(三)关联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ce)

使自己所说的话具有关联性。

(四)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

1.避免晦涩话语;

2.避免模棱两可;

3.说话简洁;

4.说话要有条理。

Grice认为,交际能够成功地进行,是交际者双方相互合作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这些准则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不同文化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因为跨文化交际既具有同一社会成员间交际的某些特点,又具有同一文化中交际所不具备的特点,即文化的相对性和交往规约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由于文化不同,人们的会话规则各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合作原则具有相对性。

下面本文通过文化相对性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合作原则的具体运用及不同的语用效果。

三、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质的准则的遵循

格赖斯认为质的准则在合作原则中最重要。为了使交际成功进行,交际双方首先要提供给对方有把握的信息。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如果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交际,就难于在质的准则上达成共识。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服装。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这位中国青年妇女很高兴,但有些不好意思,就按中国习惯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国买的。”

在这个例子中,美国朋友对中国妇女的这件衣服评价是实事求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而中国妇女的回答让他误解中国妇女的回答是在说他不识货,对一件普通衣服如此大惊小怪,可见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问题。而这位中国妇女认为按照中国文化习惯对这样赞扬应保持一种得体的谦虚和低调的态度,否则则会被认为是高傲自满。中国人会先否定自己来遵循汉文化中的“谦虚准则”,甚至以牺牲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来表示自己的谦虚来实现语言交际目的。相反,如果对他人的表扬进行迎合,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会认为这人轻浮、高傲、自大。相反,英美文化中人们对于他人的赞扬及肯定会直截了当地接受,他们不会掩饰自己心中的喜悦,会因人家的赞美之词而道谢,采用迎合的方式。同时他们也遵循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来保持和对方观点一致,以避免与对方观点相悖而带来的难堪。

四、跨文化交际中量的准则的遵循

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包括两个次准则:一是提供所需要的量,二是所提供的信息量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量。

从许多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实例来看,中西方存在不同的语言观。中西方传统的言辩观使得中西方人们在语言交际的时候在交际行为、交际方略、交际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中西方传统的“言”“辩”观

中国传统的“言”“辩”观,提倡通过道德伦理及内省反思建立和维系一个以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同时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与语言高度地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言行合一。在这两者中,道德修养高于语言行为,认为人际间的交际更重要的是通过道德伦理来完成,比如在汉语中就有诸如此类的表达:“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必有德。”“善者不言,言者不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3]229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在“言”“辩”观上比孔子木讷,他认为为了实现和维系和谐的社会秩序,人们应该无为而治,即“不言不辨养太平”。可见老子否定言辩思想,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老子的思想被庄子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否定了语言交际的价值,并提出“至言去言”、“至为去为”的观点。他认为沉默才能表达道,只有处于“无为”之境,用沉默代替有声语言,才能达到道的境界。所以在汉文化中,沉默是金。[3]230

西方文化的语言观是积极的,人们喜欢辩论,善于言谈与言辞对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遵循logos生成和发展,logos不仅指法则、公理、逻辑,还包含言论与语言。在西方文化中,语言是延伸自我影响和改造他人的工具。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是通过辩论言辞,说服他人达到改变他人及社会的目的。古希腊哲学家普遍认为语言的目的是劝导和改造他人,是有绝对权威的工具,所以西方人认为只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相互认识。可见,西方人对语言的态度自古以来是积极的,他们善辩、健谈、喜欢言语对抗,惯于通过表明自己来发展和延伸自我。

(二)强交际环境与弱交际环境

中西方不同的“言”“辩”观导致了来自两种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文化认知上的差别。在跨文化交际时,由于受本族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相对来说,在汉文化里,语言的重要性次于西方文化。所以在交际时人们就不那么遵循话语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甚至有时违背了量的准则,而大量的交际信息由交际环境及非言语行为传递。对此现象,Hall[4]根据交际者对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把交际划分为强交际环境(high-context culture)和弱交际环境(low-context culture)。鉴于此,基于中国文化的交际是强交际环境文化,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是弱交际环境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对语言持消极的态度,交际中多数情况交际者是靠心灵意会或通过交际场景来传递信息。很多信息靠环境来传递,蕴藏在“不言之中”,而“意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能正确地完成解码的过程,从而领会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美国人倾向于“直言快语”,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语境对信息的影响较弱,人们更擅长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来避免非言语交际带来的语义模糊性。弱交际环境文化体现在会话原则上,则是人们对量的准则的遵守。

五、跨文化交际中关联准则的遵循

“关联准则”主张交际者要提供与话题相关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人们对此原则的遵循同样也存在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两个民族所持的世界观之差异。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中或世界上的万物是可以分割的,它们相互独立、自主、矛盾对立。而中国则强调统一,这是他们最大的分歧。与此相关的是知识论与认识论的问题,即如何认识自然。对西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向外延伸,向外探求,客观地认识自然界以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而中国文化则主张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依赖直观思考,把个人、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统一体。由于主体与客体、知识论与道德论、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这样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就重视统一,从而忽略了差异和对立。所以在交际、在表达自我、在论述时,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拘泥于抽象的逻辑思维或像西方人那样采用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推理方式。

结合中西文化对比,通过对合作原则中关联准则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关联准则在以求和合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的遵循情况与以求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西方人是迥然不同的。所以Grice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与汉文化中人们交际时维护面子、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会话准则相冲突,一般意义上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和评价中国人的会话准则。

六、跨文化交际中方式准则的遵循

方式准则包括四个方面:说话要避免晦涩,避免模棱两可,说话要简洁、有条理。在跨文化交际时方式准则的遵循也因文化而异。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中国人:我这个周末要去New Orleans。

美国人:太棒了!真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去。你们准备在那儿待多长时间。

中国人:三天。(希望他能主动提出开车送我去机场。)

美国人:祝你玩得开心一点。(如果她想让我开车送她,她会直接说出来。)

中国人:谢谢。再见。(如果他真想开车送我的话,他会主动说出来的,我还是找别人吧。)

在这个对话中,交际者双方都遵循本文化中的会话方式准则,但是交际失败了。什么使得他们的对话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西方人的直言快语与汉文化中的言外之意发生了冲突。中国人的交际是一种强环境文化交际,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交际语境,而说话者常常是通过隐性的语码传递信息。中国人在交际的时候常常会遵循会话的礼貌及谦虚原则,在受别人邀请吃饭时,他们会习惯性地说“不”,但对美国人来讲,这就是明显的拒绝。而中国人有好客的习惯,在饭桌上请别人吃东西时,会左让右让,“强迫”对方吃下去,这种方式使美国人感到不可理解。而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对被请人特别尊重,从不强加于人,给对方留有余地。另外,西方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存在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常以演绎法为主,他们常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再加以分析说明;而中国人会运用归纳法先为自己的某个观点先做铺垫或是先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商业谈判中,常常因为交际者不知道或忽略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而对谈判带来消极影响。

七、结语

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不同,言谈规则各有千秋。即使在同一交际情境中,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反射。所以不同的文化对合作原则中质、量、关联和方式准则的遵循必然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上述对合作原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运用差异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忽略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相对性。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相对性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所以合作原则虽然是一项重大贡献,为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找到了一定的规律,但是它忽略了文化、语言及话语规则的相对性。但是合作原则的一些不足推动了语用学的发展,学者们为了对此不足进行弥补又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6]和“礼貌原则”[7],这些理论会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rice,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Beijing:FLTRP,2002:27.

[2]Levinson,Stephen 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01-10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29,228,230.

[4]Hall,E.T.Beyond Culture[M].Garden City,NY:Doubleday,1976:27.

篇9

1.英语教学现状

在当前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英语教育教学重点主要放在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上,忽略了学生对口语的实际应用,并且认为英语学习复杂,不易操作,为使学生对英语文化全面了解,主要通过知识传授。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程度,促使我国不断提升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学知识占有一定比重,教师在讲授语言的过程中,对其关联的文化现象进行的解释过于简单,且没有连成系统,过于零散,使得英语教学没有达到该有的效果。

2.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要跨越语言障碍,还要跨越文化障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人们交流越来越频繁、交往越来越密切,其间英语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国应注重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型人才,灵活对英语这一门国际通用语进行掌握。因此,当前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3.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培养的具体措施

3.1将外国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进行对比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间文化的异同,从问好、道歉、赞扬、道别等日常用语开始进行比较,了解其异同点,并对其进行掌握,做到可在日常交往中灵活运用。对称呼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在交往中给予对方适当的称呼,体现了交往中所必要的礼貌,从中对中西方差别进行比较。例如中文里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语里却是名在前,姓在后,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见面后主动对自己进行大方的介绍,并在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主动打招呼。英国人通常以天气为开场白,也可以提及交通和兴趣爱好。中西方节日也有着不小的差异,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送来的礼物要当面打开,以表示感谢。

3.2多进行英文阅读

在进行英文阅读时,即使没有生词,也会对某些句子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并且在写英语作文时候融入自己的语言,对英语正常写作产生影响,因为对英语和英国的风土人情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问题出现在所难免。为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老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原文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对西方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例如宗教、节日、传统习俗和婚姻观念。在原文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词汇能力,增强学生阅读的语感,还能够加强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因此,进行原文阅读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3.3利用课堂交流分析

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可供学生自由运用英语交流的环境,为学生使用英语交流提供机会。教师可在其过程中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进行发挥,或对英国文化进行介绍,采用一些照片、视频作为素材,使学生对其有所了解,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4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英语学习

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英语进行练习,课下多对英国知识进行了解,多做口语练习,从而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5进行改革测试手段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通过设计不同文化差异的题目,设定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对于跨国口语交流有较真实的体验,对英国文化产生更深一步的了解,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的知识与文化的知识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在高中教学阶段不断将国外知识融于课堂教学中,从而真正落实教育教学目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进行培养,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4.结语

篇10

[关键词] 文化差异;课堂教学策略;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075-2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用以传播知识和相互交流的工具,而外国语言的学习不单是掌握语言本身的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学习者应着眼于利用语言技巧去了解和挖掘其代表的社会文化。语言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慢慢积淀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晶。因此,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其使用国家的文化。文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给其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斯科隆在《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中将文化分为两种:一种为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在内的高级文化;另一种为所谓的人文文化,其涵盖习俗、仪式、衣食住行以及人际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生活价值观。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的知识和生活可以用语言来记载,文化又从多方面丰富和完善了语言系统。汉语与英语根植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因此两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都出于应试以及升学的需要,因此只注重对词汇、语法、句型、篇章的语言层次的学习。但我们学习英语的更大目的是为了促进与外国人的交流,取其精华,从而为我们所用。对于学生来说,单纯地掌握语言技巧不足以让他们正常地与外国人沟通和交流。而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会让学生在交流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只有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和成功的沟通。语言学习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他便无法真正地掌握此门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教授与渗透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生活习惯及社会习俗的差异

生活习惯及社会习俗是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与生活环境、地理气候乃至国家制度息息相关。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对于称呼尤其重视。不同的称呼体现了阶级、辈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学生在与老师打招呼时应称其为“王老师”或“张老师”,而不会直呼其名。相反,在西方国家老师则习惯学生称自己为“Mr.”或者“Miss”。对于亲属之间的称呼语中西方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由于辈分观念森严,因此晚辈在称呼长辈时要加上对应的辈分;而西方人对长辈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友好的做法也通常会让我们难以适应。除此之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在人际交往中适时的推脱、拒绝才能表现出应有的礼貌与客气。因此,中国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和恭维时会表现得较为含蓄,“您太过奖了”“我还差得远”等等。而西方人则会直率大方地以“Thank you!”来回应对方的夸奖。例如,一位外教在看到中国学生的作业后大赞“Your handwriting is pretty good!”中国学生立即回答道“No, no. It’s very poor.” 这一看似谦虚的回答却让外教大惑不解,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能力出了问题,从而产生了交流障碍。在交际过程中,文化使用不当所产生的误解甚至比语法使用错误更为严重,轻者造成交际失败,重者则会造成感情上的伤害。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而不同语言所起源的文化环境又各有所异。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方式上也相差甚远。中国人宴席习惯以圆桌的方式,宾客团团围坐,这种形式在用餐时形成了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西式宴席则采用长桌的形式,宴会的核心在于通过与邻座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二)词汇中承载的文化差异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词汇犹如大楼的基石,构建成了一个个的句子。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效果。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想找出两个意义完全一致的词是很困难的。教师在教授英语时,必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词汇背后所传达的文化背景信息。动物词汇在语言使用时出现的频率很高,并且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旦使用不当便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错误。例如,“狮子(lion)”和“老虎(tiger)”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汉语中用“老虎”表示威猛、勇敢、威严,被认为是百兽之王,相关的成语及俗语有谈虎色变、为虎添翼、虎视眈眈、虎父无犬子、虎啸龙吟等等。在英美文化中,“虎”则用“lion(狮子)”一词来替代,如bold as a lion(像狮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像狮子般威风凛凛),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不同动物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象征意义折射出了不同民族的性格及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向学生讲解此方面的信息,以避免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带来的负迁移作用。

(三)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及看法,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尺度和准则等。由于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接收了儒学、道教以及佛教等的熏陶,形成了委婉含蓄的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思维方式。西方人则崇尚个体、自由平等,主张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形成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行为准则。在很多中国学生看来,个人主义是一种带有贬义的极端自私的价值观。英语里面含有大量的反应“自我”文化的词汇,如“self-confidence”, “self-concept”, “self-dependence”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词汇加以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此类词汇的感彩。对于什么是禁忌,中西方国家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巨大差别。中国人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拉近距离往往在交谈中会问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在西方国家这些则被看做是文化禁忌,若学生不了解这一情况,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则会因涉及这类问题而被误认为侵犯别人隐私。

三、克服知识传递障碍的文化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书本内容背景知识的介绍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初高中生的优势:他们掌握了满足日常交谈及一般阅读的词汇量,拥有深厚的句型结构及语法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唯一欠缺的是对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仅局限于字面意义,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为了弥补中国学生的这一普遍弱点,大学教师在授课时应加强对背景知识的渗透,增加对文化的拓展,适当转移课堂教学重心,由传统的词汇语法教学逐渐向文化教学转变,扮演好文化导入中介者这一角色。例如,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应对一些西方特有的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进行节日来源、节日意义、庆贺风俗等方面的背景植入。另外,大学英语教材中常会遇到一些引用于历史或宗教中的典故,英语中的典故大多来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例如,“恋母情结”在英语中翻译成“Oedipus Complex”,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神话故事。而“自恋(narcissism)”一词则是由古希腊传说中另一个名为“Narcissus”的神仙爱上水中自己倒影的传说演变而来。若不对这些典故及背景知识加以介绍,学生则会感到一片茫然。同时,教师还可对中西方文化加以比较,分析归纳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异性,深入探讨两种文化的相异之处。从根本上说来,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强对其他国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了解,教师若能对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加以导入必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思维,加强对书本知识的深层理解。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把课堂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才能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对书本知识的介绍稍显单薄,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体会。因此,教师要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现代科技以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穿插一定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接受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加强直观感受,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课方法,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可布置学生针对对应的书本内容制作课件,在课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体验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大多数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教师还应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适时地推荐英美原著、报刊杂志、学习网站等,使学生不仅能加强文学修养,了解时事,吸收新鲜资讯,还能从中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趣味性强、吸引人的课外活动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展和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配音、英语小品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又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从而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自己。

(三)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提高文化素养

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承载着,要想最大限度地提供知识给学生,教师因从自身出发,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吸收最新最全的文化知识,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并充分挖掘教材,把自己吸收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所教课文中去。

四、 结语

不同的文化孕育着不同的语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对文化知识的渗透与灌输,帮助学生克服母语文化的干扰,填补外国文化的空白,从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把语言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李少华.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 黑河学刊,2012,(8).

[3]鲁阿凤.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社科纵横,2007,(6).

[4]沈海波.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