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货币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货币发展史

篇1

本文梳理了分布式账户(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和区块链(Blockchain)、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ICO)等主要概念、分类与发展现状,分析比较了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原则和监管方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二、主要概念与发展现状(一)分布式账户

目前,分布式账户尚无统一权威定义。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将分布式账户定义为一种技术模式方案,在网络中实现对参与者交易活动的同步记载(FCA,2017)。数据记载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唯一性,交易与记录一一对应;二是记录连续不间断;三是记录格式标准统一;四是加密不可篡改。这些数据同步分发给网络中所有参与者进行存储、调取和比对。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为交易簿记、资产确权和身份验证等。与此相比,传统的“中心化”模式由单一的中央机构或系统,如央行支付系统、证券交易所等完成相关交易及其记载。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式账户并不是一项全新技术,而是随着共享数据库、加密技术、点对点传输网络等技术发展,进一步形成的多类技术组合方案(见图1)。

(二)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户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具体为:网络中的所有参与者同步记录某一交易活动信息,并互相验证信息真实性,防范信息被篡改。在区块链模式下(见图 2),网络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即节点 Nodes)都拥有一个分布式账户,用以记录交易数据。当交易发生后,交易双方可以向网络提交信息,交易信息经加密后即不可篡改,并以命名为区块(Block)的数据包形式存在。每一个区块都要同时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参与者,与其分布式账户中的历史记录同步比对验证,只有网络中绝大多数(如需超过 51%)参与者均认可所载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一区块才能存入网络中的各个分布式账户,并与已在账本中存档的区块相链接(Chain),形成区块链(李文红和蒋则沈,2017)。

图 1:“中心化”记账模式示意图

图 2:区块链等“去中心化”记账模式示意图

区块链最早应用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生成、存储和交易,目前正探索向支付清算、会计、审计、证券交易、风险管理等领域扩展。业界普遍认为,支付行业可能会首先成为其应用的重点领域。例如,2015 年底,纳斯达克市场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平台,用以实现部分非流通股票的交易和结算。瑞银集团在伦敦成立了区块链研发实验室,探索区块链在支付结算等方面的运用。中国银联与 IBM 合作,在 2016 年尝试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行积分兑换系统。

国际上总体认为,分布式账户、区块链技术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只在限定区域或机构内实施了小范围研发和应用,其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主要原因为:

一是运行效率尚不及传统的“中心化”模式。由于信息同步记入网络中所有参与者的账户,需要进行大量重复运算。二是运行成本较高。需大量消耗硬件设备、网络和电力能源等,且随着网络扩展和参与者增加,成本还会同步增长。因此,目前仅适用于少数场景:一是缺乏所有成员共同信任的权威机构;二是无需实时或高效地记录交易和存取数据;三是获取的收益可以覆盖高额的设备投入和资源消耗成本。分布式账户、区块链技术能否突破这些制约因素,实现大规模推广并产生变革性影响,还有待观察。

同时,分布式账户、区块链技术也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例如,此项技术具有“多边互信”“去中心化”等特征,交易活动脱离中央清算机制,可能会增加交易各方之间的风险敞口,增大风险监测和管控难度;同时,也可能降低用户对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和交易所的依赖,影响现有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一些科技企业在未受监管的情况下涉足金融业务,容易造成不公平竞争。在系统层面,还可能增加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强化羊群效应和市场共振,增强风险波动和顺周期性,影响金融稳定。

(三)比特币等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又称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或虚拟货币(Virtual Currency)。按照发行主体划分,数字货币可分为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两类。法定数字货币是指由中央银行依法发行,具备无限法偿性,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功能的数字化形式货币。私人数字货币理论上不应称为“货币”,其本质是市场机构或个人自行设计发行,并约定应用规则的数字化符号,性质上类似于在一定范围内可流通的商品。

比特币为一种典型的私人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在全球的首个实际应用案例。比特币由参与者通过计算机,按照非常复杂的运算规则,以解出所设定数学算题的方式生成。比特币本质上是按照规定算法生成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信息,记载于所有比特币参与者组成的全球开放网络中。在每个参与者的服务器上,均可按照区块链的约定规则,同步记录并更新比特币的生成、存储、交易信息。根据其算法,比特币预计在 2040 年左右达到 2100 万个的生成上限,从而形成所谓的“发行量恒定”。

比特币及其理论兴起的背景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出现流动性快速增加、货币贬值等问题,引发市场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机制的质疑。比特币提出的“发行量恒定”“去中心化”“全体参与者共同约定”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公众对改进货币发行机制的诉求,获得了一定的尝试和发展空间。

由于比特币仅为数字符号,缺乏内在价值和衡量标准,其价格主要由供需决定。近年来,随着后续投资者快速增长和入场资金大幅增加,以及多数持币者囤积居奇,比特币的供需失衡不断加剧,价格总体呈现大涨大落趋势,并出现较为明显的投机炒作现象。根据数字货币的主要服务提供商(CoinMarketCap)综合多个交易平台数据生成的价格,自 2009 年问世至今,比特币价格由 0 美元涨至2017 年底的 1.3 万美元,最高价位为 2017 年 12 月 19 日的 1.9 万美元,之后一路走跌。截至 2018 年 3 月底,比特币价格为 6883 美元,较最高点下跌逾六成。

此外,依托比特币概念,市场出现了 ICO 等融资活动。ICO 是企业或个人在网络上公布创业项目方案(白皮书),以自行定义的代币(Token)公开募集比特币或其他具有一定流通性的私人数字货币,进而换取资金支持创业项目的行为。由于缺乏监管约束、行业自律和透明度等原因,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欺诈和伪造项目,形成规避监管的非法证券发行或非法集资渠道。

三、国际组织与相关国家/地区的监管方式(一)关于分布式账户、区块链技术

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普遍对分布式账户、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与潜在风险予以密切关注,并加强跟踪研究。金融科技虽然发展较快,但尚未产生新的金融模式,仍未超越存款、贷款、支付、证券发行、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范畴。因此,各国监管机构普遍遵循“技术中立”原则,按照金融本质而不是技术形式实施监管。对属于金融领域的业务活动实施“穿透定性”,相应纳入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在新技术、新模式还未成熟稳定的情况下,尚未有监管机构另行建立监管制度安排。

在国际组织层面,2016 年 2 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在纽约联储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区块链的发展和潜在影响。参会者达成初步共识:应更积极地关注、监测区块链的发展应用情况,与业界保持充分沟通,但现阶段暂不需要制定专门的法规制度(FSB,2016)。2017 年 2 月,国际清算银行下设的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研究认为,分布式账户可能会深刻改变资产持有形式、交易合约履行和风险管理等实践,但还处于发展过程中,现阶段尚未获取充分证据,表明在短期内可以得到广泛应用(CPMI,2017)。

在国家/地区层面,美国证监会认为,在证券活动中应用区块链,只是用“分布式账户”记账方式代替传统的中央记账方法,改变了交易形式,但并未改变交易本质,因此仍需严格遵守证券活动的法律法规并接受监管(SEC,2017)。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表示,将始终坚持“技术中立”原则,不按照技术类型或具体形式,而是针对金融活动及机构实施监管。就分布式账户而言,现阶段暂无必要改变现有监管体系和方式(FCA,2017)。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也表示,“技术中立”是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也是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任何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无论基于何种技术,都要接受监管机构的调查和惩处(FINMA,2016)。

与此同时,各国监管机构也普遍加强了对新技术的关注研究。美国证监会于2017年成立由 75 名成员组成的分布式账户工作组开展应用研究和风险识别,同时加强内外协调沟通。瑞士政府建立了由财政部、司法部、金融市场监管局等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以加强对区块链和 ICO 活动的跟踪研究。新加坡金管局于 2016年 11 月启动了分布式账户技术试验项目,与银行业协会、商业银行、技术公司共同探索在跨行支付结算领域的应用,并与香港金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分布式账户应用于跨境贸易融资的双边合作。

(二)关于私人数字货币

1. 关于私人数字货币的性质认定

各国普遍表示,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不是法定货币,并不断向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普遍表示,私人数字货币不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和法偿性,本质上不是货币。同时,鉴于与美元等主权货币的兑换比率波动剧烈,其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会影响消费者权益、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中国、美国、欧洲、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香港地区等监管机构均了风险提示,提醒数字货币参与者关注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并防范黑客攻击、反洗钱、反恐怖融资、依法纳税等方面的潜在风险。例如,2018 年 1 月,日本大型数字货币交易所 Coincheck 遭网上黑客技术攻击,失窃约 5.2 亿个数字货币,市价约为 5.23 亿美元。

目前,各国对私人数字货币是否为金融工具意见不一,其性质需根据具体情形进行判定。如德国财政部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金融工具,欧洲银行业监管局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则表示,数字货币本身不是银行存款或金融工具。美联储认为,数字货币缺乏内在价值,没有安全资产支持,也不是任何机构的负债,难以简单对其进行定性(美联储,2017)。与此同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认为,对于符合《商品交易法案》所定义“商品”特征的数字货币,应作为大宗商品进行监管(CFTC,2015);美国证监会认为,目前难以证明所有数字货币均不符合“证券”特征,对于符合“证券”特征的数字货币,应纳入证券发行框架进行监管(SEC,2017)。

2. 关于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方式

各国对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与私人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业务进行限制甚至禁止,二是将与私人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业务纳入现行监管框架。

(1)对与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业务实施严格限制或禁止。2013 年,我国明确禁止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比特币交易活动。人民银行等部门于2013 年 12 月《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不得承保与比特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比特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相关服务包括:结算、法币兑换、托管、抵押、发行金融产品,将比特币为信托、基金的投资标的等(人民银行等,2013)。2017 年,我国对集中数字货币交易活动进行了整治。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于 2017 年 9 月《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禁止网络平台开展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定价、信息中介等业务(人民银行等,2017)。随后,要求各地政府综合采取电价、土地、税收和环保等措施,引导辖内从事比特币生产(俗称“挖矿”)的企业有序退出。部分地方政府要求电力系统停止对比特币生产活动供电,并取消其他相关优惠政策。2017 年底以来,一些境内人士转向境外(以日本、香港为主)网站平台进行交易。2018 年初,又进一步要求地方政府对于在当地注册的集中数字货币交易场所,包括采用“出海”形式继续为国内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站平台,持续加强清理整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进一步强化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关注境内外政策风险,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并强调境外平台同样存在系统安全、市场操纵和洗钱等风险隐患(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8)。

在其他国家,如俄罗斯政府认为比特币的推广及匿名支付,会对本国法定货币产生替代效应,影响公众对法币的信心,故予以禁止。泰国央行禁止银行参与任何数字货币交易活动,包括自身投资或交易数字货币、设立交易平台、为交易提供信用卡等支付或融资工具、提供投资咨询等。韩国政府于 2017 年底组建跨部门数字货币对策小组防范数字货币过度投机行为。此后,禁止未成年人和非居民开设数字货币账户,禁止金融机构为数字货币购买、投资或相关抵押担保活动提供服务,要求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暂停开立新的账户。目前,韩国政府正在研究对数字货币交易实施实名身份认证,禁止匿名交易。欧洲银行业监管局和意大利监管机构也表示,不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持有数字货币或参与交易。

(2)将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活动,按照业务属性纳入现行

监管框架。虽然各国对私人数字货币是否为金融工具意见不一,因而暂未将商户或个人单纯购买、持有、出售或开发私人数字货币的行为纳入金融监管,但对于与数字货币相关的金融活动,则普遍认为应至少根据其业务属性纳入相应的监管框架。需要纳入监管的业务活动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数字货币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品交易,如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等。二是为数字货币交易提供的支付服务。如法国审慎监管局表示,任何使用法定货币为比特币买卖提供资金划转服务的行为均属于支付业务,需持有支付服务机构牌照。瑞典认为比特币交易属于货币兑换业务,或涉及资金支付业务,提供交易服务的机构应按照法律规定接受监管。日本于 2017 年 4 月修订《支付服务法案》,明确将数字货币涉及的支付业务纳入监管范畴。三是私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多数国家要求将其视同交易场所,按照法定程序申领牌照并接受持续监管。如日本金融监督厅于2017 年 9 月同意注册 11 家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并提出了信息披露、系统安全、资产隔离、内控检查等监管要求,还要求遵守反洗钱、打击犯罪活动、可疑资金报告等法律规定。对于难以定性的业务,监管机构通常要求从业机构事前主动进行合规评估,由监管机构分析定性后明确适用的监管框架,或纳入监管沙盒观察测试(如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

在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局于 2015 年《数字货币监管法案》,对“数字货币业务活动”进行了界定,即支付、兑换、托管、代客买卖数字货币以及控制、管理或发行数字货币。凡是在纽约州从事上述一项或多项业务,均需事先从纽约州金融服务局申领牌照,并遵守资本要求、资产托管、消费者保护、信息披露、反洗钱等相关规定。银行机构开展上述业务,也需事先获得批准并遵守相关规定。

(三)关于首次代币发行

目前,各国普遍认定 ICO 活动本质上为一种公开融资活动,多数国家将其界定为证券发行行为。与数字货币做法类似,各国也主要有两种监管方式。

一是对 ICO 活动予以禁止。在我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于 2017 年 9 月联合《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 ICO 定性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禁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同时,禁止各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人民银行等,2017)。2017 年9 月,韩国金融监督院宣布将禁止所有形式的首次代币发行融资,无论其采取什么技术,使用什么名义。

二是纳入证券监管范畴。美国证监会明确表示:第一,ICO 本质是企业从投资者募集资金,并按预先约定分配收益。按照联邦法律,任何证券活动,无论使用何种技术和术语,其性质认定均取决于业务本质。“ICO 代币”符合证券的法定特征,须纳入《证券法》实施监管。第二,如果网络平台开展代币推介销售,必须按照《证券法》事先在证监会进行注册,否则属于违法行为(SEC,2017)。第三,证监会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在 2018 年《关于对数字货币采取措施的联合声明》,明确表示,不论是以数字货币、代币还是其他名义开展的违法违规行为,都要进行穿透分析,判定其业务实质并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此外,两家监管机构还多次向投资者警示公告,提示市场操纵和欺诈风险(SEC 和CFTC,2018)。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也于 2017 年 9 月风险警示,指出 ICO代币价值波动性较大,大多数 ICO 公司设立在海外或不受监管,投资具有高风险和高投机性,提示消费者谨慎投资(FCA,2017)。香港证监会于 2017 年 9 月《有关首次代币发行的声明》,表示虽然一般 ICO 发行或销售的数码代币被视为“虚拟商品”,但若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的“证券”特征,则需接受香港证券法规监管。第一,若该代币代表对发行企业拥有的股权或所有权权利,则应视为“股份”;第二,若发行人可于指定日期向持有人偿还本金和利息,则应视为“债券”;第三,若 ICO 项目管理者集中管理募集资金并投资于不同项目,代币持有人有权分享相关投资回报,则应视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上述活动及与之相关的交易、咨询、推介、投资管理行为均属于受监管的证券活动,无论经营主体是否在香港境内,只要以香港公众为服务对象,就必须事先获得相应牌照并受证监会监管(SFC,2017)。新加坡金管局于 2017 年 8 月声明:第一,任何数字代币如果涉及发行股权、债权凭证以及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证券期货法》监管的行为,发行前必须向金管局注册并提交相关文件;第二,任何发行机构和交易服务机构必须依照《金融顾问法》规定,取得法定牌照;第三,任何提供数字代币二级市场交易服务的机构,均需向金管局申领交易所或市场运营商牌照;第四,严格遵守反洗钱、反恐融资等相关规定(MAS,2017)。2018 年 5 月24 日,新加坡金管局向境内 8 家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发出正式警告,所有平台未经金管局批准,不得交易任何具有证券或期货合约属性的产品,正在开展的交易业务必须立即停止。同时,金管局还叫停了一起具有股权发行性质的 ICO 活动,责令发行方终止发行行为、回收代币并向投资者退还资金。

(四)关于法定数字货币

近年来,各国普遍加强了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部分国家开始探索数字法币发行、流通的技术研发和制度安排,但多数国家尚未提出实质性的具体发行计划。美联储表示,面向公众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涉及法律、技术可靠性、网络安全、洗钱、个人隐私等诸多问题,需要严谨论证,避免对已经较为成熟的支付体系和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美联储,2017)。欧央行提出,欧元区的法定数字货币尚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数字法币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能否实现维护物价稳定目标,并基于技术安全性、中立性、使用效率和公众支付的自由选择权等四项基本原则,综合衡量必要性(ECB,2012,2015 和 2017)。

法定数字货币可分为两种发行模式:一是中央银行单层投放模式,又称为零售发行模式。即中央银行不通过商业银行,而是直接面向社会发行、管理、回收法定数字货币。单层投放模式在理论上有利于提升发行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但同时也具有许多不确定性:第一,对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稳定形成挑战。法定数字货币在银行存款之外,为公众提供了新的无风险资产选择,对货币供应量 M0、M1、M2 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均会产生影响。资金存放形式从银行存款转变为数字法币,也会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和贷款发放功能,进而影响金融稳定。第二,可能存在技术安全问题。法定数字货币由央行集中管理,有可能受到网络攻击,成为洗钱等犯罪活动载体,央行必须有能力长期确保数字货币的安全性。第三,匿名性问题。央行是否应集中保存公众隐私信息,仍存在争议。由于单层投放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现行货币发行体制,多数国家持谨慎态度。英格兰银行表示,当前还没有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具体计划。美联储认为,现阶段不宜采用单层投放模式,其当前的优先考虑也不是发行数字法币,而是以现有银行体系和支付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银行和支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密切跟踪分布式账户、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

二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投放模式,又称批发发行模式。双层投放模式是指沿用现行纸币流通模式,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再委托商业银行向公众提供法定数字货币存取等服务。在实施效果上,该模式仅是对 M0 的替代或补充,不会因央行信用优势而形成对 M1、M2 的替代挤出,有助于保持现行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连续性,也防止技术风险过度集中于央行。目前,各国普遍倾向于采用这一模式,已有部分国家启动了试验项目。如加拿大央行、新加坡金管局基于分布式账户技术,参照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大额支付系统,在模拟环境下探索数字货币实时投放。人民银行于 2014 年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7 年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开始研发试验工作,并侧重于研究双层投放发行模式。

四、思考与建议(一)遵循“技术中立”原则,按照金融业务本质实施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技术创新有助于扩大金融服务渠道、提高经营效率,但代替不了金融的基本功能,也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和突发性。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金融机构,只要从事同类金融业务,都应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接受相应的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遵循同等的业务规则和风险管理要求,以维护公平竞争,防止监管套利,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二)及时“穿透定性”,防止冒用“技术”名义违法违规开展金融业务

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强化金融监管、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的要求,进一步梳理我国现存的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业务,透过其名称、形式和渠道,分析业务实质、法律关系和风险特征,明确哪些业务需要持牌经营及其所适用的监管规则(李文红,2017)。目前,与分布式账户、区块链、数字货币相关的资金交易结算、衍生产品交易、运营交易场所等活动均为法定金融业务,须纳入相应的金融监管框架,在许可范围内合规审慎经营。

(三)加强对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的监管

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分布式账户、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同时,应加强对其与科技企业合作的监管,要求其强化对信息科技风险、外包风险和其他操作风险的管控,尤其应确保在业务外包时仍要承担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对科技企业等外包服务机构建立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和持续监测制度,不能因业务外包而降低风险管控标准。

篇2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记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实质上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网络会计针对不同的披露对象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关于企业内部网。企业的内部网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采用“防火墙”技术与互联网隔离可以使会计数据得到安全、保密的保障。二是关于企业外部网。企业外部网是在Intemet的基础上,对一些有选择的合作者开放或提供有选择的服务。三是关于互联网。互联网传播的空间巨大,但披露的信息有严格的限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met上拥有自己的网站。要进行严格控制。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具有以下表现特征:首先是即时化:传统会计往往是通过核算后的数据,来事后分析此项业务的优、缺点。而网络会计则在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采集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这样会计核算便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化为事中的动态核算。其次是多元化:传统会计往往为遵守会计的一惯性原则,不但在会计信息的处理上贯彻,,连会计决策时往往也会把自己局限于一条路上。而网络会计则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规范的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还可以提供所有可能的会计方法作为基础的多元化会计信息。再次是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财务状况最优,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最后是商业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重大程度的开放性,会计信息作为商品走向市场。

二、必须解除对于网络经济冲击会计基本假设的几点误解

(一)首先,要明确网络技术创新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人类社会按照社会经济的主导技术而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网络经济;而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又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的划分方法对于研究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意义,这主要因为:第一,对于经济的主导技术因素(即象征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的本质属性二者而言,后者对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影响更深。第二,网络技术的创新使社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转换到网络经济时代的直接经济。这种转换不但克服了迂回经济中间环节的大量物耗,大大降低了有关的交易成本,而且这种转换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资本增值运动的本质特征。

(二)其次,要明确虚拟企业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虚拟企业是美国的米切尔和贝尔于1994年3月率先提出的。是利用电子信息打破联合企业间的时空间隔,属于临时性的结盟且分合迅速,目的在于利用变化多端的市场机会。虚拟企业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但是虚拟企业作为一个虚拟的临时性的合作组织形式,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供不应求目标的概念。

(三)再次,要搞清电子货币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人类进入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电子货币这一新鲜事物,电子货币又称数字现金,是在银行电子技术高度发达基础上出现的无形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在货币发展史中,黄金到纸币的转变是一种足值货币到符号货币的转变,而纸币到电子货币的转变仅仅是一种符号货币到另一种符号货币的转变。

篇3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思考;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52-01

“你知道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它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是数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呈现,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之处,有利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你知道吗?”这部分知识,在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眼中,主要有下面两种认识及处理方法:

1、不愿教:观念上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到位。由于数学“双基”教学传统习惯的强大,以及社会上“应试”之风的制约,不少教师有意或无意地维持着知识中心的教学观,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甚至拒绝或抵制“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令世人瞩目。然而,如果因此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那么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从现实状况看,片面追求知识目标所导致的教学中枯燥讲解、过度训练等不良现象比比皆是,触目惊心。许多学生处于苦学、死学、厌学、惧学甚至恨学状态,数学的文化价值被严重消解。

2、不会教:实践上缺乏有效措施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教材设置“你知道吗”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然而当下的教学现状却很不尽如人意。其表现之一就是没有“数学味”。例如,苏教版《数学》“小数乘、除法”后“你知道吗”栏目安排的是几种货币与人民币的兑换牌价。有的教师在教学此内容时,没有将重点放在牌价中小数的特征(如小数的位数、精确度等)、计算和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而是过分关注了各种外币与人民币兑换率及其涨落等经济方面的内容,甚至有教师用较多时间开展美元贬值与人民币是否升值等问题的讨论。从总体上看,许多“你知道吗”教学异化为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常识教学和各种资讯介绍。

如何让“你知道吗”更有效地服务于数学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发挥评价功能。对评价不重视或评价手段单一也是制约数学文化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课标》没有将数学文化内容纳入内容标准之中,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教学要求,加之数学文化是以渗透的方式附属于数学知识的教学,导致教学评价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缺失。就当前我国国情而言,“应试情结”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解脱,“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状况依然盛行。我们应从这一现实出发,将数学文化内容适当列入考试范围、进入测试卷中。

当然,对数学文化内容教学的评价,更多还应体现在过程性评价上。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理性的思考,体验到由探索成功而产生的深层次的快乐。在评价方法上,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采用书面考试、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2、提高备课质量。我认为:“你知道吗?”的教学内容绝不是以知识传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主,而是以对学生数学文化的启蒙和薰陶为重点。备课时不能充分考虑“你知道吗”内容,课堂上数学的文化价值自然难以充分体现。

以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主的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知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亲身体验性的数学实践活动,让亲身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37页的“你知道吗?”的内容是小学生合理的饮食搭配方面的知识,我们除了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外,还应该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反思自己的饮食是否科学,用客观的数学数据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一些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的数学知识,我们则可以向学生作了解性的介绍,也可以开展一些调查性的实践活动课,让学生通过调查感受数据,理解数学的应用。

以介绍数学发展史的知识为主的内容,要培养学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数学发展历程也就是人类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外,更要注重帮助学生体悟其中的数学思想、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三年级上册教材中介绍的“数字的发展史”、“古人计时的方法”和“分数的发展史”都是进行这样方面教育的良好素材。

篇4

【关键词】最低注册资本;债权人

一、取消最低注册资本的潮流

美国示范公司法早在1969年就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70年代期间美国绝大多数州的法律都不在规定公司设立需要最低注册资本;2003年,法国通过的《经济创新法》,规制有限公司最低资本的法案也随即被废止,新法律转而将公司注册资本这一部分的内容交由公司章程来决定;2006年,日本通过《新社会法》,该法取消了对日本股份公司最低资本金的要求;2008年,德国颁布《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现代化及反滥用法》,该法也没有关于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这些国家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有的至今也才短短几年,到目前为止,且不说这些国家的公司企业、资本市场因最低注册资本的取消而取得了显著发展或成就,但至少也并没有出现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情况或者说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公司企业的表现并没有较之前逊色。

二、取消最低注册资本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最低注册资本的地位下降非常明显,这源于学界对公司信用基础的再探讨。对于公司债权人而言,公司究竟是以什么在为他们的债权提供保障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来得出结论。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栏,左边一栏为“资产”栏,反映的是公司全部财产的真实状况和构成;右边一栏内容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了左栏所记载的所有公司财产的来源。左、右两栏分别的总计数额永远是保持平衡的,即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相加的总和。那么从资产负债表的构成来观察,位于右栏的“负债”是由左栏的“资产”来作为保障的。从以上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资本只反映了公司部分资产的来源,与负债没有直接以及相应的关系”。其实我国学者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公司资产在债权人保护和交易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上文提到的江平教授,他在提出“资本信用”一词时,对“资本”采取了广义的解释,这实际上就是公司的“资产”。公司的注册资本仅仅是公司在设立之初所拥有的资产,而后公司在生产经营、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会不断的累积财富,当然也可能发生亏空的情形,总而言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公司所拥有的、用于偿还债务的财产可能高于其注册资本,也可能远不如其注册资本。人们已经广泛地认识到“资本在公司的正常经营过程中很容易被消耗掉”,更直白地说,注册资本额数仅仅是公司设立时登记的一个数字而已,所以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对债权人的保护没有太大意义。有学者从更为严格的角度出发认为“公司偿债能力并不取决于公司账面净资产,而是取决于可以即时变现的账面净资产占多大比例”,若从这样的观点来看,能有效保障公司债权人债权的是公司能够即时变现的资产,即能够立刻转化为货币的公司财产,而公司最初的注册资本在早期的经营活动中恐怕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全部都被消耗殆尽抑或转换成难以变换货币的物,比如说公司的牌匾等,即便这些物能够卖出转换成货币,其价值肯定也已经大打折扣,这样来看,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设计对公司后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就更不沾边了,这也就意味着最低注册资本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并没有太大意义。针对上文所述情况,有学者总结道,“我国以注册资本为核心搭建起来注册资本制度,使公司信用建立在注册资本之上,但这种注册资本传达的信息是陈旧的,不能有效体现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因此,至少从公司债权人债权得以顺利实现的角度来看,公司信用的基础不应该是公司的注册资本,而是公司所实际拥有的资产,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甚至可以说公司信用的基础是公司所拥有的、能有即时变现而又不会被过分贬值的这部分资产。虽然有人为了维持“资本”的信用而建议“当公司净资产不足公司注册资本一定比例时,公司必须减资”,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债权人能够掌握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从而调整与该公司的交易额或者决定不与其交易以到达保护债权人的目的,但也立马有学者联系利润分配规定提出了反驳,认为因为公司亏损就进一步减少公司资本只会导致公司将未来取得的利润更多对股东进行分配而不是弥补亏损,长此以往对公司的发展壮大并无益处,对公司债权人也就无利可道。

因为传统的观念认为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保障,同时高注册资本额更有利于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所以“注册资本的数额越高,经济实力越强”。基于这样的错误观点和神化最低注册资本对于公司债权人的保障作用,公司的交易相对人倾向于寻求具有高注册资本的公司进行交易。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公司要吸引投资或取得交易的主动权就不得不尽可能地抬高注册资本,有学者反应“实践中,有的投资者为了扩大名义资本,甚至不惜一切手段作假”,但是如上文所说的,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并不能反应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因而对债权人的保护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即便排除虚假出资等作假的情况,公司的确实缴了高额的注册资本,那对债权人的保护也不具有太大意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是对公司交易相对人的一种误导,在登记簿上满足了法定最低注册资本的公司不一定能保障公司债权人债权能顺利实现,若考虑虚假出资等情况则更是对公司债权人不利。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并不能为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提供逻辑支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网络时代;网络会计;发展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256-0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系统的子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会计必将由传统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

一、正确理解网络会计的含义及其特征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记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实质上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网络会计针对不同的披露对象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一是关于企业内部网。企业的内部网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采用“防火墙”技术与互联网隔离可以使会计数据得到安全、保密的保障。

二是关于企业外部网。企业外部网是在intemet的基础上,对一些有选择的合作者开放或提供有选择的服务。

三是关于互联网。互联网传播的空间巨大,但披露的信息有严格的限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met上拥有自己的网站。要进行严格控制。

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具有以下表现特征:

首先是即时化:传统会计往往是通过核算后的数据,来事后分析此项业务的优、缺点。而网络会计则在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采集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这样会计核算便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化为事中的动态核算。

其次是多元化:传统会计往往为遵守会计的一惯性原则,不但在会计信息的处理上贯彻,,连会计决策时往往也会把自己局限于一条路上。而网络会计则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规范的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还可以提供所有可能的会计方法作为基础的多元化会计信息。

再次是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财务状况最优,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

最后是商业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重大程度的开放性,会计信息作为商品走向市场。

二、必须解除对于网络经济冲击会计基本假设的几点误解

(一)首先,要明确网络技术创新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人类社会按照社会经济的主导技术而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网络经济;而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又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的划分方法对于研究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意义,这主要因为:

第一,对于经济的主导技术因素(即象征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的本质属性二者而言,后者对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影响更深。

第二,网络技术的创新使社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转换到网络经济时代的直接经济。

这种转换不但克服了迂回经济中间环节的大量物耗,大大降低了有关的交易成本,而且这种转换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资本增值运动的本质特征。

(二)其次,要明确虚拟企业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虚拟企业是美国的米切尔和贝尔于1994年3月率先提出的。是利用电子信息打破联合企业间的时空间隔,属于临时性的结盟且分合迅速,目的在于利用变化多端的市场机会。虚拟企业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但是虚拟企业作为一个虚拟的临时性的合作组织形式,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供不应求目标的概念。

(三)再次,要搞清电子货币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人类进入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电子货币这一新鲜事物,电子货币又称数字现金,是在银行电子技术高度发达基础上出现的无形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在货币发展史中,黄金到纸币的转变是一种足值货币到符号货币的转变,而纸币到电子货币的转变仅仅是一种符号货币到另一种符号货币的转变。

三、网络时展网络会计还应解决好的有关问题

首先是确保安全性问题。在企业网络会计与互联网连接后,会计信息能迅速地传播,但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特征与本身资源的缺陷,较之手工会计系统与局域网会计,网络会计安全性较低,风险因素天天增加,安全问题是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

篇6

以四大报表为主体的现代财务报告体系中,表内资产、负债等项目在计量方式上缺乏一致性,割裂了财务数字加总与报告的逻辑;但是,现阶段财务报告生态环境中多种计量方式的,又使不同的科目反应了自身不同的经济特征,使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经济信息更加客观公允,对于信息使用者更具有用性。报表内部不同计量属性的数字相互加总是否有意义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部分学者指出,失衡的财务会计报告将不同数字加总起来既缺乏理论的基础,也不符合逻辑,加总的数字更是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信息的使用者报表的数字既不是股东所投资的历史成本,也不是企业掌握的现时市场价值,更不是企业掌握经济资源未来收益的折现的现值。加总后的数字没有理论支撑,加总后的报表资产负债表难以体现企业掌握的经济资源的现状,再者不同计量方式所生成的综合收益数字也无法体现企业利用经济资源创造利润的情况。仿佛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多种计量属性使得报表已经逐渐失衡,报表的有用性和逻辑严密性遭受到了质疑。令人疑惑的是,会计报表发展到今日,已经不可逆转,过去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报表已经不适合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多变的环境。而报表全部采用公允价值也同样遭到了学者以及实务界的反对,公允价值难以确认、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都成为了公允价值作为基本计量属性的缺陷。

随着企业外部经济环境越来越趋于不确定,以及实体经济的虚拟化,尤其是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逐渐应用到财务报告中。而且,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只能唯一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所以“公允价值将是未来企业财务报告中唯一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必将走出历史的尽头”的推断便悄然而生。但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美国的银行家甚至认为金融危机的责任归咎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财务报告中的使用,并且强烈要求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但财务报告中全部使用历史成本,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现阶段,国际各准则体系包括IASB,GAAP等推崇多种计量属性为基础的报表,实证也证明以多种计量属性下的资产负债表以及综合收益表比传统的以历史成本单一计量属性为基础的报表更具有信息含量。在信息有用观下,多种计量方式共存使信息使用者能了解各资产或负债项目在不同的经济用途下各自的价值或者成本,换句话说,多种计量方式为主体的报表中各项目以经济用途为导向分别体现着自身的价值,随着财务信息使用者素质的提高,财务报表内涵更容易体现。所以,信息有用观下,多种计量方式共存的现代财务报告体系并没有完全失衡,反而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历史也证明,没有更利好的经济信息来刺激的资本市场很难具有活力。公允价值能走入历史舞台,很大程度来源于资本市场对于利好消息的巨大需求。而公允价值现阶段也并没有完全取代历史成本,而是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补充。财务报告中使用哪种或者哪些计量属性,取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以及成本收益原则,尤其是以财务报告目标为主要决定因素。

二、多种计量属性共存实质是经济属性的共存

会计报表不同的科目其经济实质是不相同的,不同的科目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其价值,通过不同的计量属性就是为了使不同的科目反映其背后的经济价值。经济属性决定价值属性。报表内资产项目是为未来取得经济收益的资源,也就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有控制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资产是正的价值,负债是负的价值,资产是未来的经济流入,负债是未来的经济流出。但是不同性质的资产以及不同性质的负债带来经济资源的流入与流出的方式是不同的。各项资产持有的终极目的是利润,但是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方式完全不同。现金是为了满足企业营运、投资、分红等各项活动的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其自身价值的实现依托于换入或者换出其他资产,或者支付负债项目等项目实现,其本身的数量就是最基础的货币符号,其账面价值就是其持有的数量,二者高度统一。存货是企业经营性资产中生产利润最重要的资产,存货的市场价值一般决定了存货的最终价值,但是存货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的取得或者生产成本,只有当存货的价格低于成本的时候,资产负债表上才体现存货的价格。而在损益表上,通过存货的价值既体现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又体现在主营业务成本中,前者是以实际发生额入账,后者是以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推算得出。金融资产一般以公允价值计量,也可以以成本计量。固定资产既可以用成本计量,也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中公允价值包括了重置成本,以及未来现金流折现等价值。无形资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一般采用成本计量。而负债项目中,流动负债是未来流出金额总额, 非流动负债是未来流出金额的现值。正是不同的计量方式体现了不同的科目的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方式。

三、基于信息有用观下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历史信息存在一定的反馈价值和预测功能。历史成本不仅仅是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信息,正如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所写到的,“编写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已发生的业务和事项的财务结果。信息主要是事后的,但它的使用者可借以预测未来,或用以证实或否定以前的预见。”而且,从权益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财务报告的目标应该能够最大程度的有助于投资者估计企业的整体经济价值,从而将估计值与市场价相比较后做出买卖决策。这样,估计企业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

现代的估值模型均以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为基础。而在该模型中,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盈余经常被用于替代现金流量,原因是配比原则的应用使得会计盈余更能体现企业未来的预期经营成果。在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会计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并不是以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现行经济价值为目的。相反,资产负债表金额与传统会计体系侧重于企业净收益的计量紧密相关。人们以历史成本计量交易,同时运用折旧、摊销等方法,其目的就是找到一个系统、合理分摊成本的方法。所以说,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与市价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并不能构成批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按照现行的财务会计模式产生的财务报表不可能直接提供企业价值的信息。当前的财务报表中并不能反映这种价值。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发生的而不是未来的现金流量变化,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是对资产运用各种计量属性予以计量汇总后减去负债的净额,也没有反映企业的价值。即使采用单一的公允价值计量,且忽略对不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上的技术性难题,就单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反映企业的整体价值。正因为如此,就连公允价值财务报告最著名的支持者之一Mary Barth也告诫说“不要期待一个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市场价值等于其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之差”。就上市公司而言,以企业发行在外的全部普通股乘以每股市价,得出的才是企业的价值,而这也并不是以会计信息提供的,主要是通过运用市场信息,只不过也以每股收益等会计信息为基础。而市场信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每天股市的开盘价和收盘价都在变化,所以说很难找到能够描述企业价值的指标。所以说财务报告的目标也不企图、也不可能向使用者提供企业价值和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

历史成本计量下的净收益满足配比原则,符合财务报告目标中反映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的经营状况的要求。公允价值实际上不是“价值”,而是价格,是对价值的点估计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其价值的变动,不反映企业真正价值的变化。

四、现代财务报告中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与改良

现代会计的发展史就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广泛使用和不断修正史。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以其客观、可靠、可验证、不易纵等特征,一直以来都是提供财务报告主角。虽然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威胁(历史成本计量以货币稳定为前提),以及面对越来越多的金融创新和资产的虚拟化的无能为力等,但这也不能改变历史成本计量在财务报告中的地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状况越来越趋于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种特别有可能存在损失的可能性,即风险,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使得资产减值会计最终形成。资产减值会计将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或费用,以反映客观存在的资产价值的减少,全面、公允的反映企业当前价值状况,揭示潜在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否定历史成本,而是对其进行局部修正,最终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资产是以购置成本为基础,但又不高于其当现时价格。资产减值会计是对历史成本的一次修正,这种修正正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这种修正严格来说是一种非对称的修正,重点关注的是资产的减值,而对资产价值的增加却“熟视无睹”。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经济的虚拟化,使得价值会计最终出现。各种虚拟资产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更多的取决于虚拟资产持有者和参与的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产所代表的经济利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预期取决于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状况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这样就要求计量属性能够反映资产对称性变化,即高于和低于账面价值均予以揭示。公允价值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虚拟资产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对于大多数实体资产来说,在未发生系统性变化之前,受到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小,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公允价值不是抛弃而是修正历史成本。

五、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和谐于财务报告中

在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目标下,以权益投资者的企业价值评估为视角,传统收入费用会计体系下(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净收益指标是估计企业价值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但资产负债表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净收益的计量失去了逻辑一致性,所以财务报告对投资者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最佳方式是单独披露,而不是表内确认。然而在表外披露的、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如果在企业全部资产和负债中所占比重较大,即符合重要性的质量特征的要求,这样就会影响到财务报告的完整性,进而影响财务报告的目标。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列报的技术性改进,将财务报表专栏设置为“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和“合计”三栏,各项目根据反映物价的变动要求不同分开列报。

篇7

关键词:电子货币;非面直业务;身份识别;流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8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23

货币发展史上有四次重大意义的创新,分别为:(1)金属铸币形式的诞生;(2)付款承诺――支票的发明;(3)纸币的发明;(4)通过支付卡和其他方式实现的电子货币的出现。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贝壳到电子货币的演变已经经过整整2500年的历史变迁(根据《银行卡时代》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论说)[1]。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从纸币形式发展到电子货币形式,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电子货币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2]。据中国银联总部统计,2011年2月春节黄金周期间电子货币支付消费就达740多亿元[3]。对于一个电子货币时代的到来,这些非面对面的电子货币业务,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和面对,这是笔者将要阐述和研究的主要课题。

电子货币是银行机构非面对面业务,是指银行和客户之间依网络、有线、无线通讯等载体通过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开展的非面对面接触业务方式。银行机构非面直业务客户身份识别与流程控制,前置风险防范关口,完善风险监控体系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等都要做到多元素、全方位的安全防范体系,才能坚清壁垒,防患于未然。

一、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的主要渠道和银行机构非面直业务基本情况

(一)银行机构非面直业务的主要类型

我国电子货币流通的主要渠道也就是非面直业务的主要渠道有以下六种: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POS机、ATM机、金融IC卡。

1.网上银行。签约客户通过银行网上平台实现客户资金划转、购买国债、基金申购、期货和赎回、单位工资、账户余额及明细查询等。据统计,2010年度我国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近2亿户,已有1/6的中国人已开通网上银行。

2.电话银行。根据银行机构业务涵盖面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设有金融性业务,只能进行客户余额查询、资金交易通知等功能;另一种是可以在前种业务的基础上,实现小额支付转账等功能。

3.手机银行。大部分银行一般都只提供非金融性业务。如对签约客户的账户发生收付时,以短信方式通知客户。

4.POS机。主要安装在商场、酒店、批发商品等签约客户。客户发生消费、商品进出货时,通过银行卡刷卡方式支付款,POS机商户根据签购单向银行办理资金清算。截至2010年末,国内联网商户达到200万户,POS终端达到330万台[4]。

5.ATM机。目前大部分银行仅对个人银行卡客户办理取款业务,存取款一体机也受理个人小额现金存款业务,有些还提供个人银行卡客户对本行其他个人银行卡客户的转账功能。截至2010年末,全国ATM机已达25万台,但以人口总量的平均值总体是低的。

6.金融IC卡。又称为芯片银行或称金融智能IC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芯片卡容量大,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指纹等信息,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功能为持卡人提供一卡多用的便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将于2011年6月末前开始发行金融IC卡,这种模式更能快捷、灵活、便利。

(二)银行机构非面直业务特性

1.交易过程简便快捷性。客户可以在没有金融机构服务干预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全天候24小时通过网络、自助转账、存取现金的电子货币和有纸现金的活动。

2.交易主体的隐蔽性。除了申请开通业务阶段实际上多为远距离交易,整个过程中银行无法与交易主体直接接触,只能依靠各种固定或随机检测手段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

3.交易信息的开放性。由于非面直业务交易时,没有银行柜台人员参与,也无法保证交易信息面对面传递,信息传递信道和路径在不确定因素和信息安全因素较大,包括支点、信道、卫星、环境和物理硬件等。

4.交易环境的多样性。目前部分非面直业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固定环境下完成,如通过网银、IC卡、POS机等,在交易时没有笔迹、收付凭证等实质痕迹,银行只通过事后交易流水锁定具体交易事件。

二、银行机构非面直业务客户的身份识别措施

根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2007)2号令第十七条规定:“金融机构利用电话、网络、自动柜员机以及其他方式为客户提供非柜台方式的服务时,应实行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采取相应的技术保障手段,强化内部管理程序,识别客户身份。”在此规定中已经明确地确立非面直业务建立、交易和发生的全过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把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描述:建立业务――发生交易――痕迹遗留。

1.建立业务。非面直业务一般由客户自助办理,除ATM机与自助通外,其他非面直业务均需事先通过客户申请,受理机构审核(包括客户身份识别、相关客户资料审核)确认无误后,由银行工作人员在系统中进行设置,即为客户开通了相关的功能。ATM机(含自助通)无需客户事先申请,可直接在银行设备上由客户自行操作。

2.发生交易。在非面直业务中,网上银行在交易阶段往往要经受更多层次的身份识别流程。一般需要客户在交易时提供客户号(用户名称、证件号码等)、静态密码、电子证书等。近年来,部分银行又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如:动态口令牌、USB KEY、手机确认等。尽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功能不尽相同(如有无转账等金融等),基本上只需要使用签约设置的主叫电话号码、签约设置的手机SIM卡或UIM卡等,再加上正确的客户号码和密码即可以默认客户身份真实。而POS机、ATM机业务则更为简单,银行机构的身份识别仅限实体交易介质信息(各类存单、存折、银行卡类)和客户输入信息的识别。而且2011年6月末前多家金融机构将推行使用的金融IC卡,又是电子货币流通手段上的品质上的飞跃。

3.痕迹遗留。痕迹遗留技术是电子货币使用记录手段的充分依据。目前各银行机构对电子货币交易的监控措施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员监控,即相关人员在分析数据或者后期走访(如POS机业务)时,发现情况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二类是利用高智能的科技手段,先进的电子痕迹技术去甄别、判断、筛选;三类是筛选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报送系统自动监控来进行锁定可疑客户。

三、当前银行机构对非面直业务落实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难点

1.交易过程有效识别难。电子货币非面直业务交易采用离柜交易方式,故银行机构对该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手段只能依靠申请业务办理设定的身份认证信息来确认,一旦客户主动或者被动地将相关认证信息资料告知他人,银行根本无法识别交易的实际控制人。另外,非面直业务由于没有原始单证,只有业务流水和分户帐,银行机构无法对其进行事中监管,各种监控措施缺乏实时性。

2.内部管理形成合力难。目前各银行对非面直业务身份识别的监督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内部管理上具有分割性,一般出面组织协调工作往往只是一个虚设的反洗钱部门,而像网上银行之类的非面直业务在实际办理、交易、分析过程中,往往牵涉到多级、多个部门。部门间职能的交错盘亘容易造成对非面直业务客户身份识别职能认识不统一,意见分歧大,甚至在工作中出现互相推诿现象,难以形成最强的管理合力。

3.业务平台技术创新难。在当今电子货币流通时代,技术革新是最先行的一步。由于各商业银行在经营规模、业务重点方面差异较大,他们对非面直业务客户身份识别技术投入也良莠不全。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凭借着雄厚的资金技术方面在业务平台建立上占有先天优势,同时各股份制银行也出于自身利益拓展方向的需要对该类技术创新及改革投入一定人力物力,但大部分地方性银行机构、农村信用社机构的业务平台技术含量依然较低,甚至仍未出现真正能用以非面直业务客户身份识别核心难题的技术创新和改革。

4.经办人员提升素质难。由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有限,大多数基层负责都属于技术、业务、领导管理兼岗,这种现象人民银行基层机构尤为突出,至今还未着手研究建立负责电子货币流通管理相应的职能部门。而商业银行的经办人员缺乏资金,缺乏专业培训,使工作重点失衡致使很多相关人员的思维依旧停留在过去柜台业务的经营方式和监管理念中,成为阻碍银行机构探索发展该领域以及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主观因素。

四、加强电子货币非面直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意见和建议

1.牵头相关部门,修订法律法规。我国的电子货币非面直业务起步时间短暂,但发展速度迅速,按现有人民银行的管理方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管理方式,甚至无法可依,而现有的反洗钱“一法四令”中对业务的定义,法律法规建立严重滞后于实际业务的发展,对业务交易中出现的问题都很难考量和仲裁。这就需要人民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由人民银行职能监管机构牵头各相关部门及时对有关情况进行调研反馈,并根据实际业务发展情况修订法律法规,对电子货币的市场准入规则、监管要求、安全认证等作出具体的指引。

2.树立央行形象,做强中国银联。尽管中国银联于2002年才成立,但中国人民银行赋予的统管权限就是中国电子货币的流通,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现已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截至2010年末,中国银联境外开通104个国家和地区,银联卡发行总量24.7亿张,大大提升了央行的国际形象和做强了中国银联在境外电子货币流通的业务。这也是央行重大的前瞻性策略。

3.完善内控措施,加强制度建立。电子货币流通工作前沿阵地是各银行机构,应该正确处理内控合规与业务发展的关系,及时根据非面直业务发展来夯实非面直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内控机制,同时结合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等具体工作,力求在柜员管理、参数设置、业务建立、密码隐藏、技术屏蔽、证书管理等诸多方面来完成内控制度的建立。

4.优化业务流程,调整操作环节。银行机构要根据各种非面直业务的不同特点,细化内部业务流程,适当增加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操作环节,提高自行防范风险意识。如在网银业务发生前,可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客户初步确认交易,对有转账功能的电话银行,在完成业务后可以进行随机对账,以确保资金没有被他人盗用,对短期内频繁在ATM机上取现的个人,每日生成风险预警名单,进一步排查客户身份情况等。

5.结合实际情况,拓展监管领域。随着电子货币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也正在逐渐盛行,这些支付服务组织作为非面直业务的重要载体,其提供的服务已经在客观上具备了银行业务的特质,但事实上它们仍游离于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控网络之外,处于政策监管的真空状态。因此,建议监管部门能够结合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的实际发展情况,适时拓展监管领域,有效提高监管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美)戴维・S・埃文斯,理查德・斯默兰著.银行卡时代: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第二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2006.

[2]欧阳卫民.支付让生活更轻松[J].金融电子化,2010(12):55-57.

篇8

这是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引自亚里斯多德讲述的一个故事。这些先哲无非在说明,只要哲学家愿意,他们完全可以创造和拥有大量财富。如果说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这个故事作为特有现象还有些传奇色彩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的今天,财富的创造和分配则完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阶段的财富观念、财富创造和财富价值从根本上有别于狩猎、农业和工业时代。我们惊奇地发现: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财富的认识有很大不同,在当下,有“头脑”的人似乎有更多机会和便利创造和拥有人世间的巨额财富。可以大胆预测,几十年或几百年后的人们在讲起头脑中装有知识的人成为大富人时,不再是传奇了,而是历史的普遍存在。没错!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财富之门为有知识储备的人开启。这就是滕泰博士的新著《财富的觉醒》引领我们得出的答案。

人类的发展史,充满了对生存际遇的诸多改善努力。这其中当然包括对财富的渴望和创造。《财富的觉醒》以广阔的视野、深厚的学养、简约的笔法对人类几千年创造财富的轨迹进行了勾画。这本书时刻未离学术探讨,始终围绕经济学的本源一一财富和价值进行论述,创造性地将人类历史上的财富划分为生态财富、硬财富、软财富三个阶段,并探讨了对软财富的价值认定;指出了缺少软价值理论的经济学至今对信息产品、知识产品没有一套科学的定价方法和体系的困境;对国家的财富发展战略和路径也进行了大胆的建议。同时本书又对现实问题不离不弃,告诉了我们“日本的经济连续20年低增长,人民却依然过着富足生活”的原因;解析了“次贷危机源于美国并对全世界造成了严重影响,但美国人却依然享受着全世界最好的商品”的秘密;揭示了“一个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人,即使守护着财富寸步不离,也无法确保自己辛苦创造的财富不缩水”的事实。

应该说,《财富的觉醒》是一本内行看着不觉得浅,外行读着不觉得深的书。此书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和劳动强度,这从书中所涉及的来自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物理学、管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资料可见一斑;同时,这本书还洋溢着浓厚的个人趣味和精神境界,而没有不自觉地沉浸在“信息海洋”里而不能自拔,字里行间透着作者的“己思”,并且高唱着对“既不破坏环境,也不怎么消耗资源而创造的阳光财富”的赞歌。

翻看《财富的觉醒》,有三点印象得以不断强化。一是该书勇于直面现实和具体难题,不回避、不含糊,观点明确,建议路径清晰。比如,书中明确指出,目前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一定要考虑财富拓展周期的大势,从而摆脱凯恩斯主义周期性需求管理的思维。再比如,论述到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时,作者明确建议要依靠经济结构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为特征的“熊比特增长”,而不是依靠体制变革和要素投入的“斯密增长”和“库兹涅兹增长”,并指出,中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出路在于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推动制度变革释放经济活力,优化资源科技组合促进产业升级。在探讨人民币走向世界的热点问题时,在经过比较分析后,作者也给出了明确路径:将香港打造成人民币外汇交换中心、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金融产品创新的领导者,以及全球金融体制和规则的制定中心,从而使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并在21世纪将金融发展成“亚洲的世纪”。

以上可以看出,《财富的觉醒》立意在学术,指归在实践。书中反复举例说明: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促成什么样的决策,而这个建立在观念上的决策会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财富未来,以及建立在相应比较层面上的优劣先后。也就是说,在相应观念指导下的实践决定了一个人是穷人还是富人、一个国家是穷国还是富国。在作者看来,境遇和命运是可以选择的,而不是历史地随机形成,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第二个印象:作者视野广阔,围绕主题引用了众多学科的丰富资料和掌故,让读者在“财富”探询的道路上始终享受着知识和信息的芬芳。为了说明在采猎、农耕、工业和后工业时期,地球、物种、资源、生态与人类财富创造的关系,以及哲学和认识论对价值的影响等诸多经济学的本源问题,作者用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来自生物、物理、地质、历史等多学科的数字和故事进行了论述,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需要刻苦的学术训练和长时间的广泛涉猎。书中每有“一芳”,背后必蕴作者“一勤。”

作者满怀深情地写道:“地球和物种进化了很多亿年,早已为人类准备好了一切财富的来源,然而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会利用这些资源”,即而,作者揭示了人类对财富的探索之路:“人类技术进步和财富拓展的次序恰恰是地球、物种进化次序的回溯,科学认识和技术每解开一个造物主的密码,就打开一片新的财富和效用源泉。如果有一天,人类的科学技术最终破译了宇宙和物种进化的各种密码,人类的财富来源就彻底摆脱了造物主的约束”。读这两段文字,一股坚韧的探求精神扑面而来!虽然以有涯之人生追索无涯之认识满怀悲怆,但每个时代都不乏乐在其中上下求索之人,而正是这些人搭起了人类进步的阶梯。

篇9

关键词:会计准则 财务会计报表 应对策略

一、引言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各种类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滋生。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财政部了《会计准则》,具体38 项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目前,该准则已经逐步在全国范围的企业内实行。相对于1992年的会计改革而言,本次变革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等更深层次上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会计秩序、实现国际趋同,其深度、广度均超过前者,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二、新会计准则修改的主要内容

1、会计计量属性

新的会计体系将按照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公允价值计量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领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相对国际会计准则来说,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上相对国际准则强调公允价值作为基准计量基础。

2、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会计报表中须单列“投资性房产”项目,处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为主导。

3、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后进先出”法,即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参考的是最近购入原材料存货的价格;“先进先出”法,是参考最早购入原材料存货的价格。

4、资产减值

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国际会计准则中,允许资产减值转回,但是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是不可以转回的。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影响

1、资产减值准则修改的影响

新准则中以账面价值填列财务报表更符合资产的定义,反映的资产更加真实、准确、可靠,资产减值部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反映在资产中。新准则的实施,使前一年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又在第二年以种种理由进行转回,造成盈利假象这一手段失效。

2、投资性房产入账方式的影响

按照新准则,原先上市公司拥有的物业都被计入了固定资产,物业的升值与否,并没有体现在报表中。因此,如果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产,物业的升值与否,将提高(降低)其净资产和净利润。该变化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尤其是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在存货中核算的企业,执行新准则后,会减少企业的流动资产,降低流动比率。

3、“公允价值”的影响

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入能够更清晰的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构成,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掌握更详细的信息。“公允价值”也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由于非货币(即实物)交易中易产生的收益,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资产置换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资产高估,然后互相交易,双方账面上都有利润,现实中只是利润表上的一个数字。

4、存货准则的影响

新的存货准则下,原材料价格下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扩大了公司的利润率;而用“先进先出”法,则缩小了公司的利润率,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反之。“先进先出”法更侧重于反映公司长期的经营情况。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对于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如机械制造行业,允许将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这将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提高毛利率,提高会计利润。

5、合并财务报表方式修改的影响

将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新准则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与此同时,新准则也可以防止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手段。

6、证券投资准则修改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证券类投资市价比成本价高,而公司并没有抛出实现收益,账面盈利并可以计入当期收益,使得证券投资的账面盈利也能成为净利润。

四、企业应对策略

1、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保持充分的独立性,明确职责目标,保持应有的专业怀疑和判断能力,从而规范、合理化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2、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企业加强信息管理,及时获取相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企业的财务信息以及相关部门如税务机关的信息等,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系统不断的分析与复核可以消除财务数据作假的现象,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

3、强化准则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由于新、旧准则存在较大差异,新准则涉及内容广泛,存在高难度内容,因此,财会人员必须要强化新准则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全面领会新准则的内容和实质。在进行报表分析时,要充分了解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与报表数据结合,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报表。

参考文献:

[1]徐全华.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

篇10

让全球经济陷入阴霾的金融危机似乎已经渐渐远去,美国经济在7月份出现了0.1%的正增长,华尔街一片莺歌燕舞,美国投资者也是欢欣鼓舞。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博士日前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指出:危机远远没有结束,昔日的旧世界再也回不去了,人们必须面对一个新世界。

金融业铸成大错难挽回

一个7800亿美元的资产支撑1.3万亿的债券,支撑了6.4万亿的衍生产品,又支撑了68万亿的衍生产品的衍生产品,这是金融业犯下的大错

“之所以这场危机形成全球的金融危机,不是因为次贷的破灭,而是次贷破灭引发了巨大的金融泡沫。”朱民如是说。如果从这场危机的每一个链条来看,其危害是逐级放大的。次级贷款总规模不过7800亿美元,所以一开始美国人认为没有问题。到了第二环节,次贷形成次债打包,一跃成为1.3万亿美元,美国人认为也不会有问题。可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进入第三个衍生品,次债打包变成CDO,这个产品就变成了6.4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50%。这下子美国人怕了。可是,这还不是最后一环,之后,CDO延伸成为CDS,最多的时候达到68万亿美元,这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

由此可见,一个7800亿美元的资产支撑1.3万亿的债券,支撑了6.4万亿的衍生产品,又支撑了68万亿的衍生产品的衍生产品,这是金融业犯下的大错。他们用衍生品服务衍生品,这个泡沫要消除,谈何容易。这个泡沫形成的过程,就是过去25年来金融化的过程。

从2008年以来,美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做了十件大事来救市,确保居民不会去挤兑,让花旗、AIG等金融机构不倒闭。然而,依然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朱民认为,首先要看看这场危机损失了多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将损失1.4万亿美元,英格兰银行说会超过2.2万亿美元的损失。业内基本认可的是,银行业的净损失会是3.2万亿美元。目前,全球核销了1.6万亿美元,仅仅完成了一半。可是,已经把这个世界搞得鸡飞狗跳。目前,全世界银行总资产不过3.31万亿美元,再核销就没有钱了,所以这1.6万亿美元还趴在账上。这些损失不但无法挽回,整个世界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据统计,整个危机估计会在美国形成4万亿美元的负债,可是美国政府显然无计可施。据朱民分析,为了筹集这些钱,美国政府有三条路:其一,征税。可是美国无法收税,现在还是减税,目前减了3680亿美元税收。其二,可以发国债,让外国人买,可是中国已经持有8000亿美国国债,各国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已经达到1.92万亿美元,美国政府显然不可能让外国持有的美元翻番,这个不可能。其三,印刷美钞。美联储第一批印发3000亿美元,第二、第三批均印发3500亿,总量为1万亿美元。可是第一批刚出炉,美国汇率大幅度的贬值,市场马上出现反应。所以,如果印钞不可避免的话,那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全球的通货膨胀也不可避免。这都将决定,今后的世界再也不会像过去一样。

花旗银行再也回不去了

随着金融行业的洗牌,未来谁会成为最好的银行,还是一个疑问

这次危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负债太多,所以金融业不得不艰苦地“去杠杆化”。朱民博士告诉记者:花旗银行的资产规模曾达到2.2万亿美元,现在却不得不把自己一分为二。3年后,花旗将从2.2万亿美元的大型银行集团变成1.2万亿美元的银行,还不如中国银行大。所以,花旗再也不是那个花旗,花旗银行回不去了。不仅如此,美洲银行、其他的银行都会缩小一半。

在危机过后的世界,金融机构的规模会缩小。“金融业发展了25年,创造了超过全球GDP16至18倍的庞大虚拟经济,显然世界不需要这么多金融服务。整个银行业市值在2007年的水平上跌掉20%,金融衍生产品跌到50%是完全正常的。这场金融危机表明了美国、意大利、英国、中国等在衍生品方面监管的不足。现在美国积极提出一揽子复杂的改革,目前尚不知道能否实施。

朱民认为,危机之后,银行业经营模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银行要回到稳健低增长的模式。在过去30年全世界银行的年回报率平均是10%左右,在过去6年达到15%,这是不可持续的,银行必须加强负债管理。而且,银行的规模萎缩不可避免,银行的业务模式在越来越多回归到最早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格局。

当金融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整个金融业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2008年与2007年相比,美国在1000家银行的利润从2700亿美元变成负910亿美元,欧洲银行从3456亿美元变成负162亿美元,上升的只有亚洲银行还有1460亿美元的赢余。美国的银行业还在不断重组合并和增长,而伦敦金融之都的地位岌岌可危。随着金融行业的洗牌,未来谁会成为最好的银行,还是一个疑问。

金融危机使全球化倒退

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要美元干什么?

深陷危机的金融业,渴望实体经济的复苏。可是,实体经济的恢复,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朱民博士告诉记者:从美国情况来看,美国房价的调整还没到头,由于危机的起点是住房抵押贷款,只要房价还在下降,银行的资产就会下调,发生危机的过程就会再来一次。

朱民认为,这还是次要的,更关键的问题是,美国的消费是资产主导消费,美国的房价上升和消费上升是并行变化的。在过去15年里,美国工资收入总量并没有增加,所以美国消费主要是靠资产增值,用房产再融资来消费。有一个数据,美国的消费占GDP 71%,中国的居民消费占GDP 38%。更严重的是,美国GDP增长里面88%是由消费的增长构成的,88%的消费增长从哪里来?由10%富有的美国人提供的,所以因为金融危机,这10%的富人不能靠资产增值而大量消费了。可见,美国经济复苏之路还很遥远。

美国人不消费所导致的结果,远不止美国经济停止增长这么简单。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过去20年形成了一个生产格局,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三个集团,三者相互关联。第一集团称为消费和金融集团,也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它们通过借钱来消费。第二集团,制造业和出口集团,包括德国、日本、中国、韩国等,它们通过不断产生产品支持第一集团而获取回报。除此之外的是第三集团,即原材料和农业产品集团,它们提供原材料给第二集团。

现在第一集团充分认识到不能再借钱消费了,于是选择了停止消费,美国的居民储蓄率从负1.2%变成5.6%,美国经常账户从8000亿美元赤字变成3000亿美元赤字。可以说,美国的消费者一夜之间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相比之下,第二集团就没那么舒服了。第二集团的产能是根据全世界的需求来决定的,这么大的产能不是一夜之间可以调整的。据统计,中国有6.9亿吨钢的年产量,这不是一夜之间可以调整的。韩国的造船业有45%的产能过剩,德国机床制造业有35%的产品过剩,所以世界面临的调整是,第一集团去杠杆化和第二集团去产能化的调整。

过去,中国人用美元去买美国的国债,美国的就运转起来了。可是,危机之后,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要美元干什么?今年全世界GDP增长在负1%左右,贸易增长是负6%到负8%,这个世界的全球化还在继续吗?

全球走出危机的几条路经

从世界发展史来看,走出经济危机,不外乎三条途径:通胀法、破产法、公共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法

金融业的膨胀和贪婪,将全世界推入了痛苦的深渊。全球各国都渴望找出一条走出危机的路径。目前,各国政府的举措是,用货币政策和宽松的流动性,努力防止系统性的崩溃。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举措并没有拉动实体经济的恢复,流动性反而走进了股市、房市,从而形成了泡沫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不知道,这个世界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出这种危机。据朱民博士分析,从世界发展史来看,走出经济危机,不外乎三条途径:通胀法、破产法、公共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法。

通胀法的始作俑者是德国。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战胜国要求德国赔偿。1928年,德国债台高筑,自然要想办法逃债,通过印发纸币,靠通货膨胀式的办法来逃债。1928年,柏林一份金融时报的价格0.7个马克,1933年同样一份金融时报在柏林要多少钱呢?7000万马克。通货膨胀让德国免于偿还债务,但是恶性通货膨胀使德国40%的企业倒闭,32%的工人失业,德国进入衰退,使得希特勒上台,让全球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破产法的创造者是美国。1929年至1933年,美国进入经济危机,当时美国是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相信市场经济,让不能支付债务的企业破产。结果导致了美国的股市丢失了72%,美国同样进入5年的衰退期,最后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世界需要美国的商品,这样才把美国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