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项目基本概况
2016年度我市纳入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的5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责任区县。
二、资金补助情况
按文件要求,我市完成50个村庄农村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目标任务,每个村庄安排经费8万元,共获省级补助项目资金400万元。拨付资金主要用于垃圾房、清洁房、生态垃圾池、垃圾坑、运输工具等农垃设施设备和“五有标准”及“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上。
三、项目进展情况
(一)制定方案,推进项目实施。
各区县制定本区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将50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列入实施方案内容。对民生项目分别制定《关于下达农村生活垃圾民生工程实施项目的通知》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二)分解任务,开展摸底调查。
各区县治理办分别按照各自的实施方案,对区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分解任务,明确目标和进度。其中,重点对省专项资金落实的8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摸清底数,掌握了实际情况。
(三)注重成效,推进项目实施。
召开方山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实施工作会,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积极推进设施建设,拟投入资金1万元左右,新增竹编新型垃圾箱8-10个;拟投入资金1.23万元,修建垃圾池6个。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市)处理”原则,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即由村组环卫人员每周定期将垃圾收集池和清洁房的垃圾集中转运至垃圾生态处理池,按标准分类,并进行生态化处理,对无法进行生态化处理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在每周收集转运至镇上的垃圾中转站,由镇环卫人员负责将中转站中的垃圾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
(四)广泛宣传,惠及广大群众。
各区县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家庭;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垃圾治理知识传单,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从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存在问题
(一)区(县)财政压力大。
由于上级补助经费较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项目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主要还是由区(县)、镇乡政府财政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的积极性。
(二)项目建设进度不均衡。
由于各级政府财力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的建设进度不均衡,部分工作进展缓慢。
五、建议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长效机制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思路,大力推广“村收集、镇、社区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二、工作目标
到2011年底,“村收集、镇、社区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模式全面推广,“一村一站、一镇、社区一车、一县一场(其中,城关镇、赤道社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运往县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归集处置设施全部建成并规范运行,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规范处置”,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环境意识明显提升。
三、重点工作
1、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各镇、社区要遵循布局合理、分类实施、经济适用的原则,大力开展以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分类站、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建设,以及封闭式垃圾桶、垃圾转运车等设施配置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要统筹考虑各行政村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环卫基础设施布局和规模,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次设计、分步实施。
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日常收集清运。各镇、社区要着眼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目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日常收集清运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常收集清运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要科学制订垃圾清运车作业线路,合理调配作业车辆和清运频次,在确保垃圾及时清运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要加强对垃圾清运车辆日常作业情况的检查考核,妥善做好垃圾清运车辆的管理、保养、维护,确保所有垃圾清运车辆正常运行。
3、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要面向各村大力宣传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知识,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要妥善做好危险废弃物的规范化处置,特别是对农药瓶、废电池、废日光灯管,以及农村医疗废弃物等有害垃圾,必须与其他生活垃圾进行隔离存放,落实有关防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对可氧化的有机垃圾,通过堆沤成肥、沼气厌氧化等方式处理,实现合理利用;对不能氧化的玻璃、泡沫等垃圾,能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统一运往县城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进行处理。对产生的建筑垃圾要进行定点集中堆放,通过回填机耕路面等方式有效处置。
4、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各镇、社区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模式,采取“户前三包”、制订村规民约和专业队伍保洁等办法,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要加强农村清扫保洁队伍建设,所有镇、村要配备专(兼)职清扫保洁人员,严格清扫保洁质量标准,落实日常清扫保洁责任。要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的日常检查、定期考评,对环境卫生整体质量较差、垃圾清运不及时、清扫保洁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督促限期整改。要定期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对村道两旁、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垃圾死角进行全面清理,不断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整体质量。
四、职责分工
1、各镇、社区管委会: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和“制度健全、资金落实、人员到位、设备齐全、处置规范、监管有力”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具体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2、县住建局:全面负责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监管工作,指导各镇、社区做好垃圾填埋场的规划、布局、建设等工作,积极配合争取中、省、市相关项目、资金。
3、县环保局:做好各镇、社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工作;对各镇、社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进行全程监管;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过程中伴生污染物(废气、渗滤液等)无害化处置进行业务指导;会同相关部门争取中、省、市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及资金。
4、县财政局:将各镇、社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补助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5、县农业局:指导各镇、社区农业生产废弃物(农膜、农药瓶等)回收、处置工作。
6、县国土局:做好各镇、社区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工作。
7、县人社局:落实各镇、社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专业队伍人员及工资。
8、县编办:进一步明确各镇、社区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管理机构。
9、县物价局:制订我县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置收费标准。
10、县新农办: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作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并抓好落实。
11、县扶贫办: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作为移民搬迁及“三告别”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积极实施。
12、县考核办: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纳入各镇、社区年度目标责任考评范围。
五、实施步骤
全县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置体系建设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
成立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县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动会。各镇、社区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部署安排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
各镇、社区按照《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整体推进,采取县、镇、村联动,村镇为主体,部门包抓的办法,全面完成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置体系建设工作任务。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
县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镇、社区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置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工作进展快的镇、社区进行表彰,对进展缓慢、未达到建设相关要求的镇、社区予以批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全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县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镇、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精心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谋划、调研、指导、协调、督办,促进整体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二)强化工作责任。各镇、社区要按照县政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的上总体安排,抓紧制订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明确、标准明确、时限明确、奖惩明确”。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各镇、社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通过加强行业指导、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等方式,为各镇、社区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大资金投入。县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各镇、社区也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垃圾收集桶、填埋场等配套设施足额配备、正常运行。各相关部门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各镇、社区开展此项工作的资金支持。县环保局要加强与市环保局的联系,全力解决垃圾清运车辆配置问题。
篇3
一、高位推动,抓落实
在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下,全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调整了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办公室成员,抽调专人负责办公室工作;二是压实治理工作责任,印发了《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评细则》。县政府与各责任主体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落实工作机制。建立“县指导,镇(园区)负责,村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机制。镇党委书记、园区管委会主任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强化责任担当;四是加大工作调度。县政府制定了一体化推进农村生活治理工作方案。五月份召开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推进会。结合全域环境整治,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多次调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对治理工作升温加压。
二、聚力攻坚,抓行动
依据制定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治理工作方案结合县全域市场化工作,开展了以清除积存垃圾为内容的“百日行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清理农村积存生活垃圾“大会战”。会战期间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多次调度、职能部门明查暗访、突出排查、清理、验收三个环节。“广排查”全县八镇两个园区,共110个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陈年垃圾3000余处。“抓清理”采取人机结合,引进专业化公司等多种方式开展集中专项整治6期,对自然村村庄、河塘沟渠、房前屋后,乡村道路沿线,林带边坡等区域全面清理,共清理陈年积存生活垃圾6326吨,建筑垃圾1910吨,废弃秸秆420吨,其他杂物1436吨,出动人力16242人次,出动机械2177次。“消盲区”,清理结束后,镇(园区)对村陈年垃圾进行了自验,县组织了全面验收确保清理效果。通过专项整治补齐历史欠账短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
三、督查考核,抓效能
市由文明办牵头,对全域环境整治工作每月下旬组织督查,考核排名,考核结果通报曝光,县、镇(园区)都出台了对村考核办法,和资金奖补办法,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并出台严格的问责措施。由县文明办牵头、县督查办、县城管局等单位每月对全县全域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明查暗访,对督查出的问题派单整改跟踪问效抓整改,对督查结果以压实责任,推动工作为导向,予以运用。
四、立足改革,抓长效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紧紧抓住县全域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这一主题,推进城乡环卫作业一体化建设,自四月份先后会同财政、公管等单位实地考察了和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外出考察学习浙江金华、山东昌邑、巢湖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县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县全域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项目市场化采购实施方案》并于6月16日经县深改组会议通过。方案确定了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营方案,保障和推进措施。依据方案,县城管局牵头组织实施,编制招标文件,推进项目招投标工作。8月11日项目开标,东莞家宝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中标。项目中标价为2658万元,于10月1日正式运营。
项目运营以来以六大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努力走进“城乡统筹、技术支撑、监管有力、环保达标、保障跟进、群众满意”的全域生活垃圾治理新时期。
围绕补短板,抓设施体系建设。十月份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引进中标企业投入近1800万,新购压缩转运车、洒水车、洗扫车、电动快保车、割草机、水面打捞船、垃圾桶及垃圾集中点建设等环卫设施。使全域环卫设施基本配套、改变了靠垃圾池收集、拖拉机、农用车转运、环卫设施短缺、落后、陈旧现状。
围绕无盲区,抓保洁体系建设。按照全域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目标,以环卫工人职业化、保洁网格化、作业分类化为核心,推进保洁体系建设。环卫工人职业化即环卫工人工资依据工作性质按不低于省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并配备环卫工作服装、专业劳动工具;保洁网格化即将集镇建成区、村庄、沟渠、塘、坝、路等作业内容划定区域,将保洁任务落实到1050名环卫工人;作业分类化即“靓”集镇:集镇建成区实行机械化清扫,人工保洁模式,每周一冲洗,适时洒水降尘。“洁”村庄:保洁员配套保洁电瓶车巡回对村庄保洁。“净”道路:省道、县道、乡道按每5km配备一名保洁员和保洁车辆,巡回捡拾垃圾。“清”水面:河道、水面配备船只及时打捞水面漂浮垃圾。
围绕日清率,抓收运体系建设。遵循“无害化,减少垃圾落地”的清运原则,实行“桶装、车载、桶换桶”直运模式。桶装:按10户左右配一只240升垃圾桶。集镇街道按50m左右配备垃圾桶,农贸市场等垃圾产生量大的区域配备660升垃圾箱,立足垃圾不落地;车载:全县八个镇只保留偏远镇两座中转站,其余中转站全部关闭。依据垃圾产生量、路况新配不同吨位垃圾压缩转运车近40辆,并科学规划清运路线,形成清运责任区,落实到每辆清运车,做到清运块状化,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桶换桶:对道路窄、路况差区域,采取人机结合桶换桶模式作业。
围绕市场化,抓监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属地化监管”的原则,9月份全县以全域为范围,各镇打捆招标,吸纳优质实力型环卫企业。通过公开招标,东莞家宝园林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2658万元。该公司在县设立分公司,在镇设置项目经理,村设保洁队长。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行扁平化管理,与县城管局签订合同,接受城管局业务指导。镇作为采购人与中标公司签订卫生作业服务合同,落实监管责任。
围绕增和谐,抓保险体系建设。符合购买社会保险条件的环卫工人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购买意外保险,把依法办事和维护环卫工人权益落到实处,维护社会稳定。
围绕满意率,抓评价体系建设。实行“双线双向”考核评估。扎紧明查暗访考核线,责任向基层传导。建立“县指导、镇负责、村为主”的全域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机制,县考核镇、镇考核到村,通过通报排名、约谈、组织处理等措施,压实基层组织全域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责任。织牢项目监督线,压力向企业传递。实行中标公司自查、镇督查相结合。县城管局督查中标企业自查情况。镇依据合同对中标企业监督考核,采用日巡查、月汇总等措施,利用“互联网+”建立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微信群、村民大管家、垃圾有奖举报平台等形式,按照招标文件约定的作业标准、质量、规范进行动态考核。通过奖惩、派单整改等措施,跟踪问效,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双线双向”评估体系的建立使镇村两级在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于企业,培育农民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等工作上,既防止了实行市场化镇村两级干部当“甩手掌柜”,一化了之现象,又激发了中标企业履约的内生动力,提高了企业自律意识。政府与企业在全域环境治理工作中做到互动有为,分工不分开,把服务外包、责任不外包落到实处,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垃圾处理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垃圾处理作为城乡一体化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决策,实践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也是反应一个地方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环境面貌、推进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对于以上的情况,我于2017年对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菜园村以及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进行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做对比,为政府决策方针提供参考。
二、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及乡镇所属主要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清运现状调研得出:现有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基本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置”模式,并形成一定规模化,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其不足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1.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在处理成分复杂、数量较大的垃圾时,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沤肥、焚烧和填埋等看上去科学的手段。但是这种方法本身便是不彻底的,会导致严重二次环境污染的出现。前端垃圾收集采用露天垃圾池,池内蚊蝇丛生,雨天污水横流,居民素质较低,垃圾随弃严重。
2.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现在农民的思想比较落后,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都比较差,思想上面认识不够,这也给垃圾处理更好的进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转采用敞蓬车转运,垃圾及污水沿路抛洒,二次污染严重。
3.采用填埋、焚烧或直接露天堆放,对水及空气环境再次污染。
4.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环卫工人人员不足,待遇低,劳动强度大,积极性不高。
5.村里没有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分发到每家每户的垃圾桶、村里的垃圾敞篷车,都是一体的,并没有具体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部分,增加了处理垃圾的难度。政府没有建立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后续手段。没有规范的垃圾回收点,目前的废品收购仍处于自发的废品市场化状态。
6.农村垃圾桶一律采用绿色的方形垃圾桶,并没有根据当地特色设计一款可分类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和垃圾中转敞篷车。
7.机械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农村全部采用环卫工人隔几天每家每户进行垃圾清理,清理效率低。
三、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几点对策
1.进行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网络的建立和健全。想要城乡环卫真正的实现一体化,需要进行工作网络的健全,需要加强领导,进行专门机构的成立,需要专门进行这项工作的负责。需要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到平时的工作和考核中去。将城乡的管理体制真正理顺,实行县、镇、村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打破城乡环卫一体化结构,走村收集、镇中转、县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最终实现统一化管理。
2.积极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工作。重视各个方面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将各方面的优势真正的发挥出来,进行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从而给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将地方电台等媒体手段利用起来,宣传工作开展的意义,让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激发群众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自觉性。
3.加快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根据新编制的《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考虑我县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意,逐步完善县、镇、村环卫基础设施。要大力提高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收集设施上,逐步淘汰简易垃圾堆放点、露天垃圾桶点,实现垃圾收运的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
四、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解决方案
1.了解到农村日常生活垃圾比较多,农村自家种植蔬菜和厨余垃圾比较多,从颜色具体分类的垃圾桶,蓝色: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蔬菜叶等;绿色: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张、金属、塑料凳;红色:不可回收垃圾,包括瓜果壳、灰土等。
2.了解到农村日常生活垃圾比较多,农村自家种植蔬菜植物比较多,我们可以从颜色具体进行分类:不同垃圾不同时间进行回收,每户发放统一的表格,写着每日可以扔的垃圾种类和时间。如可回收垃圾是每周一、三、五进行回收,每周二、四、六回收菜叶、植物等垃圾。
3.政府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统一采购,使用户在生活垃圾分类也能收到益处。
五、调查结论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城l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一定要注意“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难解之题,必解之题,各地环卫管理部门应该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当地的垃圾收运、处理方案。同时建议我们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共创美好的卫生环境。需要政付部门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根据各自特点不断的进行实践和总结.找到合适于本地区的行之有效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吉崇矗张云,隋儒楠.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2).
[2]单华伦,朱伟,张春雷,李磊.发达农村生活垃圾特性调查及治理技术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6(6).
篇5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物联网;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134-03
Abstract:In order to intelligently manage the rural household garbage in Quanjiao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we combine the GPS navigation,GIS technology,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he process of rural garbag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is paper,we design a rural household garbage collection system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Our system will automatically activate the alarm when the garbage containers are full at the collection station and will also provide an optimal driven route for the garbage truck. We can also monitor the garbage truck and the workers in real time through this system. The proposed design scheme provides a way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tial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dure of rural household waste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Rural living garbage; Internet of things;Informatization
近些年来,基于生活垃圾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各级政府开始高度重视生活垃圾的管理问题,全国各地大中城市陆续兴建了一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陆续出台一些关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措施,开始对城市居民收取垃圾处理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迅速得到了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1]。但是,当前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关注却远远不够,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还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村庄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状[2]。
很多农村没有指定的垃圾堆放场所、专门的垃圾处理处置系统,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于村前屋后的沟道、街道两旁,并且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也仅依靠焚烧、掩埋、堆积等简单的措施,这样容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大气、土壤、地表、地下水体等进入生态系统,形成化学物质型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加大了疫情、疾病的传播风险,危害农民身体健康[3]。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2015年6月安徽省住建厅、环保厅、农委联合印发《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行动方案》。根据这一行动方案,全椒县率先组织开展了“向垃圾宣战”活动,采取PPP模式,打出“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参与治理”的组合拳,对全县农村垃圾开展全区域一体化治理。全县范围内每2~3户配置一个垃圾收集桶,每村至少配备一个深埋收集站,每镇配1台压缩式运输车,对保洁员收运车、深埋收集站、压缩式运输车全程“数字化、视频化”定位监控、平台管理。
基于全椒县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立,本文旨在运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过程的信息化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可追溯性、动态性等优点来加强运输过程的信息收集、动态监控能力,提高收运效率[4],从而实现农村生后垃圾的信息化管理,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 垃圾收运系统概述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传感器、GPS/北斗系统、二维码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5-6]。
本系统旨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生活垃圾的智能化收运,为深埋收集站配置红外传感器,并通过传感器来监测深埋收集站内生活垃圾的量,当收集站内的生活垃圾量达到收集站容量的80%时,收集站向系统发出满桶预警,系统通过满桶的收集站的位置分布利用GIS系统为运输车辆智能规划行驶路径,从而提高生活垃圾的收运效率,实现收运过程的智能化。该系统的功能覆盖农村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理或回收利用的全过程,包括为各环节配备的必要设施进行管理、对收运流程进行实时监管以及对工作人员的信息管理等[7-8]。
2 系统模块功能
本收运系统包括基础数据采集模块、基础数据管理模块、车辆调度管理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如图1所示。
2.1 基础数据采集模块 本系统中所要采集数据主要包括包含深埋收集站的基本信息、车辆的基础信息、车辆在收运过程中的状态、运输人员的基本信息。由于数据是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因此要求数据的采集具有实时性和准确行。将深埋收集站的地理位置、车辆的车牌号以及所归属的管理区域、运输人员的基本信息等写入RFID标签中,并给深埋收集站、运输车辆、运输人员分配相应的RFID标签,并通过读取RFID标签的方式来完成数据的采集[9]。通过GPS定位、摄像装置等来实现车辆的实时监控。
2.2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本模块包括了对深埋收集站的信息管理、运输车辆信息管理、运输人员信息管理和对收运途中的其他相关信息的管理[10]。
2.2.1 深埋收集站的信息管理 深埋收集站作为生活垃圾的起源点,是对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信息化的源头,通过传感器来实现填埋桶的预警功能,当垃圾收集量达到收集桶容积的80%的时候,填埋桶通过无线通信向系统发出满桶预警信息,系统通过判断需要转运垃圾的收集站的位置进行车辆及人员的调度以及车辆收集路线的规划。
2.2.2 运输车辆信息管理 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是动态的,通过GPS对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管理[11],同时通过对车辆行驶速度、油耗、载重等信息的监管来实现对车辆的监管。当车辆不在规定的形式路线行驶时系统会提示管理人员对车辆状态进行查看,以规范运输车辆的管理,减少运输成本。
2.2.3 运输人员的管理 每个运输人员由管理员进行驾驶车辆的分配,在车辆进行调度时,根据运输人员的工作状态来进行人员的调度,当驾驶员在同一天驾驶时间达到设定值时,系统将不会给该工作人员进行任务分派,从而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12]。
2.3 车辆调度管理模块 本模块包括地图信息管理、车辆运输历史路线信息管理、运输车辆动态信息管理、运输车辆报警信息管理等功能。
2.3.1 地图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地图的扩大或缩小的管理,在后期运营中随着填埋式收集桶的增多或减少,地图信息会发生变化,管理人员可在此模块中进行地图的修改[13]。
2.3.2 车辆运输历史路线信息管理 通过对历史路线的查询,可实时掌控运输人员是否按规操作,加强车辆及运输人员的规范性管理,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2.3.3 运输车辆动态信息管理 清运车的动态管理实现对清运车辆的远程实时监控,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调度中心向车载终端发出指令,终端会依照指令不间断的传输定位数据给调度中心,经GIS做必要处理后,将车辆的实时位置显示于电子地图上,以达到对车辆的跟踪定位[14-15]。
2.3.4 运输车辆报警信息管理 运输车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向系统发出警报信号,后台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向车辆发出相应的指令,这样有利于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16]。
2.4 系统管理模块 本模块是为了方便后台管理而设计的,工作人员考勤信息管理主要是为了考察工作人员是否按时上下班以及在上班时间是否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以此来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管。上层管理人员可在此模块中对下级管理人员的权限进行设置[17]。
上述系统功能在技术上采用“平台化、组件化”的设计思路,集成并综合利用“3S”(GIS、GPS、RS)、智能手机嵌入式开发、无线视频监控、多源数据交换、物联网、传感网、SCADA等关键技术进行设计开发,形成集多媒体展示、动态交互、无线数据采集、可视化管理、远程监控、智能引导、应急指挥调度、统计查询、决策分析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收运数字监控系统[18-20],为进一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信息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3 结语
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化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不仅能够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数据资料的进行智能化采集、统计、分析保存,还能为生活垃圾处置的综合调度、运行管理、远程监控、辅助决策、处理经费提供可靠可信的依据,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提供科技手段,提高垃圾运输处理监管水平和垃圾调度的科学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任蓉.城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2]吴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郭娟,贺文智.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2013,39(1):45-49.
[4]余宁.物联网技术在垃圾收运监管体系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3,31(4).
[5]余波.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5.
[6]历剑.物联网技术之RFID识别[J].物联网技术,2013(05):14-17,20.
[7]沈颖青.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对策建议[J].北方环境,2011,23(08):13-14.
[8]王华,毕贵红,李劲.城市生活垃圾智能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9]解振华.准确把握“十二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大任务[J].中国经贸导刊,2011(09):5-6.
[10]徐金龙,朱跃钊,陈红喜,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国际经验、中国问题及优化策略[J].生态经济,2012(05):161-164.
[11]杨学.生态城市经营模式及评价机制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0.
[12]Schutt D.,Hofestadt R. Bioinfor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new Aspects and Tasks for Computer science[J].Informatik Forschung und Entwicklung,1992(07):4.
[13]Stacey W.M.,Hertel N.E.,Hoffman E.A.Radioactive Waste Produced by Demonstration and Commercial Fusion Reactors Extrapolated from ITER and Advanced Databases[J].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1995(03):29.
[14]Chang N.B.,Chang Y.H.Fuzzy Optimal Operation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C].Japan:Yokohama,1996.
[15]许崴.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决策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3(07):205-209.
[16]孔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固体废弃物管理监控系统的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3.
[17]张振花,王兴峰,吴世洋,等.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31(11):35-39.
[18]傅丽萍.浅谈上海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全程信息化监管设想及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6(7):25-28.
篇6
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染统计进展
近年来,农村环境统计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普遍将农村环境统计(特别是污染物排放统计)作为环境统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调查方法基本上采用抽样调查与估算相结合的办法,并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审核与管理制度[4]。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展了环境的统计工作。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城乡差别小,因此对于农村生活污染,通常的做法是在人口多的村镇修建统一的排水管道及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人粪尿及生活污水。在人口较少的地方则要求每户修建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则大都有专人收集后归市镇统一处理[5]。因而总的说来,国外对农村生活污染产生特征研究较少,主要是收集方法及处理工艺的研究[6],相应的统计方法也较简单。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性,直到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时才选取了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4个典型流域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染调查(以下简称典型调查)工作,目的是为今后开展农村生活源的全面普查积累经验。典型调查主要针对农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物的产生、处理、利用、排放情况开展调查。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测算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排放量,其技术路线: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测算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排放量;以流域为单元,分类抽样监测和测算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产生、排放数量,获得各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排污系数;在此基础上,以流域各行政村农户为调查对象,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并利用产、排污系数核算农村生活源污染物产生、排放量[7]。由于农业和农村污染涉及面广,随意性强,监管难度大,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仅对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等4个典型流域的农村生活污染进行调查,其他农村生活污染均未纳入调查范围。农业和农村环境统计工作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调查技术方法、人才队伍、软硬件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4]。
农村生活污染的特点
污染防治重点不同从污染负荷来源比重、治理难易程度、居民关注程度等来区分污染防治重点,城镇生活污染防治的重点是城镇生活污水,其次是城镇生活垃圾,再次是城镇生活废气;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的重点则应是农村生活垃圾,其次是农村生活污水,再次是农村生活废气。原因为城镇生活垃圾是集中收集、清运、处置,而农村生活垃圾则是随地胡乱丢弃。早些年,农村生活垃圾基本上是厨余垃圾,与人畜粪便暂时堆存,自然发酵后返田,或将厨余垃圾喂给散养的畜禽。随着与城镇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接近,农村生活垃圾也采取塑料袋(多数为非降解)收集,但无法像城镇一样,有专门的容器收集、清运,即在房前屋后、路旁、水塘旁边甚至水塘里倾倒丢弃,呈“遍地开白花”式。再加上与日俱增的建筑垃圾,大量的垃圾不分类,不处理,垃圾“围城”的现象演变为垃圾“围村”。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不但严重破坏了农村自然的田园风光,使得农村环境更加脏乱差,更为严重的是,水塘旁和水塘里的生活垃圾逐渐破坏了水塘水体水质。在农村自来水不是很普及或自来水供水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取用浅层自备水井的水,自备水井往往距被污染的水塘非常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饮用水水质得不到保障。污染处理、排放方式不同城镇生活污水通过下水道外排或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回用,城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处置。与城镇生活污染相比,农村生活污染排放特点为“面源污染、无组织排放”,如农村生活垃圾的“遍地开白花”;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农村生活污水无法收集,大多数农村居民习惯于生活污水随意倾倒,通过地渗、蒸发等直接外排。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日化产品的使用,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与以往也大不相同,特别是在南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极易污染地下水。污染来源不同农村生活废气来源不同于城镇生活废气。城镇生活废气主要来源于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能源的消耗。农村生活废气则主要来源于煤炭、液化石油气、秸秆、畜禽粪便燃烧等。污染边界划分不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边界清晰。“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与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不连接,且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及农场、林场的场部驻地视为镇区。农村生活污染边界不易划清。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居民散居在农业用地周围,农民或在家中饲养畜禽,猪、牛、鸡等畜禽在许多村庄还没有实现圈养,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动物的粪便;或在村前屋后挖塘养鱼,水产养殖严重污染了村里的自然水体。农村生活污染与农业源中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面源污染连成一片,不易将农村生活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截然分开。居民环保意识不同城镇居民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但基本能做到垃圾不随意倾倒丢弃。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所处环境质量的要求尚未凸显,这也使得农村生活污染监管与防治难度更大。
篇7
关键词 农村废弃物;废弃物处理;现状;模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9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211-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许多城市积极加强了关于生活垃圾的管理,然而农村生活垃圾情况仍不容乐观。我国农村地区废弃物产量大、种类多,增长迅速,不仅对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而且破坏农村空气环境,甚至威胁到村民的身体健康。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应实施有效措施坚决做好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废弃物处理模式,促进农村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1 我国农村废弃物处理的现状
1.1 农村废弃物量大且污染严重
据调查,目前我国仅农村垃圾产量就高达人均0.2 kg/d,为城市生活废弃物产量的7%~8%[1]。这些巨大数量的农村废弃物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不仅导致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污染,而且燃烧产生的二英等物质造成空气的再次污染,乱丢弃的生活废弃物更会招致蚊虫、鼠疫等,成为诸多疾病传染源头,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
1.2 处理手段单一
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生活废弃物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填埋和堆肥,这3种方式各有优劣[2](表1)。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很少使用燃烧和堆肥处理方式,大多都是进行简易的填埋处理,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由于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基础环保设施落后等,因而无法提供专业的垃圾收集处理服务。生活垃圾直接丢弃或倒入沟渠,缺乏专门的定点收集站,垃圾处理基本处于无序化管理状态。
1.3 城市废弃物转移到农村处理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也为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带来困扰。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力度逐步加大,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得到一定改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也有所缓解。但城市垃圾处理中,大量的垃圾被转入郊区或者一些农村地区填埋、堆放或者燃烧。据统计2012年我国每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7亿t,无害化处理率占84.8%,其中垃圾填埋处理量为1.1亿t,而这些都被转移到农村生活地区,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3]。
2 我国农村废弃物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废弃物处理意识薄弱
农村废弃物管理属于公共服务性质,村民无需付费即可享受环境资源,甚至破坏环境也无需承担后果,这种搭便车现象导致了人们过度地使用公共资源和随意丢弃垃圾污染环境,造成了垃圾无人管、环境治理难的局面。城乡二元制的经济发展思路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城市发展,在农村废弃物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公共服务缺位,忽视农村环境的改善[4]。
2.2 政府对废弃物处理的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政府关于环保资金的投入近几年来已有所增长,然而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大部分资金仍偏向城市,对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数量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此外,农村废物环境保护属于公益事业,回报率很低,对于社会资金的吸引力较弱。乡镇地方财政资金缺位,无法提供垃圾处理资金,直接导致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落后,环卫体系建立存在障碍[5]。
2.3 废弃物处理的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处理废弃物的物流手段相对比较滞后,缺乏明确的分类要求与规定,人们对于垃圾源头分类意识不强;收集环节也未进行专业的分工,没有专业的收集工具与人员,缺乏专门的垃圾收购站点等;处理环节一方面由于村民居住较分散,集中处理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投资限制而无法购买专业的垃圾收集处理设备,也难以建立垃圾处理厂。
3 我国农村废弃物处理模式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因而对于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的人口、自然、经济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
3.1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居民居住集中,城镇化水平较高,生活垃圾产量大,可回收利用成分相对比较多,因而在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可借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图1)[6]。居民将平时的生活垃圾放置于指定的垃圾站点,再由专门的收集人员进行收集,分拣出有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则运往村集中站点,然后定期转运至附近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再次分拣回收,或者堆肥、卫生填埋等处理。在此过程中,若能加强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在源头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则可避免收集时的分拣工作,可以直接将分类收集到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或者运往转运站点进行最终处理。在垃圾收集环节各村需要发放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容器,修建垃圾储存站点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专门的垃圾收集人员和收集工具。垃圾转运点则应尽可能辐射到周围村,设置于乡镇附近便于垃圾的运输和转运。最终处理则应由几个县政府统一设置垃圾填埋场或堆肥场,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垃圾得到集中处理,并以此获得规模经济。
3.2 经济落后地区
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大都比较偏远,道路不通交通不便,造成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比较困难。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垃圾,任其随意堆放会导致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因而需根据偏远地区农村特点采取相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图2)[7]。落后地区居民大多都有主动回收垃圾的习惯,会主动将有用的垃圾进行废物再利用或直接卖到废品收购站,因此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就相对更少了。由于地区偏远,垃圾产量较少,因而可以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垃圾站点和配备专门的保洁人员,只需安排专门的垃圾收集车定期在村里进行垃圾收集,每户村民只需将自家无用的垃圾送至垃圾车即可,这样既能达到垃圾收集的目的,也能减少一部分垃圾收集成本。收集后的垃圾进行简单分拣,将其中无用的废物(如煤渣等无机物)进行填埋或堆肥处理,有用的废物可以由垃圾收集车转运至县里的集中处理点进行再次分拣、回收利用或者堆肥处理。
4 我国农村废弃物处理的建议
4.1 增强村民环保意识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国农村地区村民的环保意识仍不高,农村污染甚是严重,因此要加强农村废弃物管理的宣传教育。除了经常性的环保教育外,应每年设立“环保宣传月”进行环保教育,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应设立警示牌等,禁止村民乱丢弃垃圾。此外,也可考虑采用强制性措施限制村民乱倒垃圾,转变村民传统的价值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废弃物处理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8]。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在农村废弃物的管理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带动民间资本参与共同解决我国农村废弃物问题。一方面国家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废弃物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从事农村废弃物处理企业的收益,从法律上支持和保护从事农村物流的机构;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废弃物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构建信息平台等,为农村废弃物处理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9]。
4.3 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
发展第三方物流参与到农村废弃物物流中,既能实现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和无害化,也能有效地解决危险废物分类及回收、运输、存储、交换、加工利用等。
4.4 确立农村废弃物处理模式
根据不同农村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不同,有必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废弃物处理模式。对于发达地区的基本策略可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使废弃物的处理达到规模化、产业化,使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则可采取村民自觉收集,最后集中处理的模式,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10]。
5 结语
人们应关注废弃物的产生所带来的危害。相比城市生活废弃物,农村废弃物污染更为严重。其产生量大,处理方式简单,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危害人们身体健康,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迫切需要从农民、政府和企业等主体出发,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废弃物处理模式,采取相关的对策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提高农村废弃物的处理效率,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6 参考文献
[1] 杨莉,谢刚.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的选择[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336-337.
[2] 吴浩.四川省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方案评估和优选[J].四川建筑,2004,24(3):13-14.
[3] 付素霞,田磊.农村垃圾处理的路径选择[J].能源与环境科学,2013(11):163.
[4] 李远.新农村应有新环境 改变四个“严重不足”[N].人民日报,2006-04-06.
[5] 刘红梅.刍议农村垃圾管理的探讨[J].经济管理,2011(6):275-276.
[6] 陕永杰,孙勤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模式应用进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4):81-84.
[7] 乔茂先.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2010(9):80-81.
[8] 张秀金,张燕妮.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和优化对策[J].科技向导,2013(29):341.
篇8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防治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X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50-02
Statu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Karst Rural Area in Guizhou Province
XIA Chun CHEN Kun
(Gui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Guiyang Guizhou 550081)
Abstract Statu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Guizhou karst area was analyzed,including rural sewage pollution,rural living garbage pollu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rural tourism,etc.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raising awareness,sewage treatment,garbage disposal,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tc.
Key words karst area;countryside;environmental pollution;status;control measures;Guizhou Province
农村环境是农民生活环境、农村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环境的总称。农村环境本可以通过自然循环来消纳和转化污染物,但是当污染程度超出其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极大地影响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农村环境保护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自2008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政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被提上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示范建设的推进,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有其独特性,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其生态脆弱性。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强烈发育的高原山区,是我国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复杂的一个省区,恰处于世界喀斯特集中分布的亚洲片区中心,喀斯特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5%,其中出露的碳酸盐岩面积达15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6%。全省有近90%的人口居住在碳酸盐岩岩溶地区[1]。在9个地州市中,除了黔东南,其他8个地州市喀斯特面积分布均超过50%[2]。喀斯特地区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小,生态环境脆弱,稳定性差。而贵州省喀斯特地表地貌类型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明显,环境受到污染后治理困难。
1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人们日常洗衣煮饭和冲洗畜禽圈舍。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往往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且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危害同样不可小视。贵州多数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破碎,广大农村村落布局和耕地都相当分散,加之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落后,房屋建设无规划,缺乏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村民只能将产生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或直接排放到村道上,污染了村庄的环境,或排入道路边沟,沿地形走向从高往低不断渗透,有的还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当地的溶洞,导致地下水污染,甚至严重威胁到饮用水源安全。以贵阳市周边区县农村为例,其生活污水产生量见表1。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缺乏固定的垃圾堆放场地和专门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处理系统,村民们往往将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于田边、路边、水沟边,垃圾山随处可见,从而导致蚊蝇滋生,村庄臭气漫天,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此外,垃圾渗滤液很容易进入水体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常见的有厨余类、木竹类、灰土砖陶类、橡塑类、纸类、金属类、纺织类和人畜粪便等。而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们极少外购物品,使得厨余类生活垃圾所占比例较大。
农村生活垃圾常见处置方法有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和堆肥处理[3]。而村民多以焚烧和堆肥为主。焚烧垃圾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等,容易使受污染的群体产生呼吸道、眼部疾病,同时也影响环境卫生。部分地区的农村未将垃圾分类直接进行简单的堆沤后用于还田,如果垃圾中存在废旧电池等,肥料直接施于土壤,极有可能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而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进行卫生填埋在大多数农村还不能实现。表1也列出了贵阳市周边区县农村生活垃圾量。贵阳市周边区县农村经济状况一般比较好,但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处置仍然不到位,如此大的垃圾产生量,仅城市垃圾填埋场附近村庄生活垃圾实现了卫生填埋,占村庄总数量的23.83%,与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面处置还有很大差距[4]。
1.3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主要由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以及农业生产产生的各种农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引起。具体表现在温室气体不断增多;重金属、硝态氮在土壤中累积,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地表水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受到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等。例如,化肥过量施用后,除了被农作物吸收外,大部分会残留在土壤中,然后通过降水或其他方式进入水体。化肥以无机氮和磷为主,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所施氮肥的1/2在被作物吸收之前,就已经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在贵州地区,由于喀斯特地貌和坡耕地的特点,受降雨冲刷影响,跑土、跑水、跑肥等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贵州省化肥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施于耕地的化肥大部分进入土壤和水体。同时,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出现了抗药性害虫,化学农药残留在作物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累积,污染物通过受污染的水体和土壤进入农产品,从而危害了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另外,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其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了新的土壤环境污染。此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养殖污水和畜禽粪便没有得到妥善处置,而是被随意排放到周围环境;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物秸秆和废弃农膜,被直接焚烧或丢弃于农作环境中。
1.4 发展“农家乐”旅游造成的污染
随着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工作的开展,有的地方结合当地喀斯特旅游资源办起了“农家乐”。但这些地方本身是生态脆弱区,旅游的自然环境保护本身比较薄弱。由于经营“农家乐”的绝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而农家乐的开发和发展缺少科学指导,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大多数在自家房屋庭院进行经营。经营户基本上未安装油烟净化器,油烟废气直接排入环境,对农村环境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没有将污水、粪便、废油等集中收集处理,而是任意排放到沟渠。没有正规的垃圾收集装置,经营户和游客乱扔垃圾的现象严重。导致生活污水横流,餐饮垃圾遍野。旅游废弃物肆虐,苍蝇蚊虫乱飞,尘土飞扬,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危害田园,严重影响了乡村的自然环境。
2 防治对策
2.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在农村,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薄弱,需要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例如,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深入到农村,向村干部、农民、学生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科技知识,通过举行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促进与村民的互动,使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在农村得到广泛传播。对于经营“农家乐”的经营户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统一对经营者及其聘用人员进行培训,并统一进行卫生管理。另外,通过向游客发放宣传单或者在村庄公共场所张贴标语的形式,呼吁游客文明旅游,并辅以罚款的方式督促游客爱护乡村环境。
2.2 因地制宜,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贵州省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带,如不解决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任其随意排放,对于长江和珠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生态环境也会产生影响。喀斯特地区村庄的特点是小而分散,如果建立污水处理厂,将污水集中处理,污水管网布设成本高,不经济。应依据地方住宅特点,选择投资小、运行维护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分散处理工艺。这种处理方式不需要较大的污水管网系统,其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同时方便处理出水回用,可以缓解喀斯特地区的用水困难问题。目前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小规模生态化处理方式主要有人工湿地、地下渗滤和稳定塘。但是喀斯特地区溶洞、漏斗多,地形复杂,在工艺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否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2.3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一是大力推广沼气利用技术,鼓励农户使用沼气。农户可以将畜禽粪便、清洗圈舍的废水,以及秸秆、落果、落叶、烂菜叶等作为发酵沼气的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生活能源,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还田。还可以种植一些适合喀斯特环境地区特点、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果木,以沼气为中心,形成“畜(禽)―沼―果”种养模式,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强地膜使用管理,督促农民做好废弃地膜的收集、处理工作,并尽量减少地膜的使用。三是向农民普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指导农民进行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
2.4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
村民乱扔垃圾主要是缺乏专人管理,只要由专人统一收集垃圾,加强管理,逐步引导村民形成良好习惯,农村“垃圾山”的现象就会减少。一些地方摸索形成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每家每户门前放置1个塑料桶,用于收集生活垃圾,然后由专人进行清运。但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落后,财政十分有限,无力承担运行经费,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有的地区为了做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由县财政拨款作为垃圾处理补助经费,同时采取“集体出一点、农民自己筹一点、企业捐一点”等筹资方式,并鼓励乡镇自行筹资解决设备问题。另外,有的地区还规定了“谁生产、谁负责付费”的收费制度,每户每月收取几元钱的费用,尤其是一些经营”农家乐”的村民应承担更多费用。大部分村民看到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以后,也会觉得缴纳的费用值得。
2.5 加强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测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污染源,农村环境监测比较薄弱[5-6],监测评价指标尚不明晰,缺乏针对性,对于农村的环境监测工作也处于被动状态。另外,由于各地村庄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当前使用的技术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监测工作。一是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对各地农村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不同地区农村村庄污染源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监测方案,对与农民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污染源地段进行重点监测[7-8]。二是组织和培养一支合格的农村环境监测队伍,有计划地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为受到环境污染危害,遭受损失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提高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3 参考文献
[1] 张冬青,林昌虎,何腾兵.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220-223.
[2] 徐燕,殷红梅.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中国岩溶,2009,28(1):95-102.
[3] 曾秀莉,刘丹,韩智勇,等.成都市典型地区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处理模式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2(18):211-214.
[4] 李越越.贵阳市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5):78-82.
[5] 郎超,刘丛强,赵志琦,等.贵阳市地表水地下水化学组成:喀斯特水文系统水-岩反应及污染特征[J].水科学进展,2005(6):66-72.
[6] 莫世江.毕节喀斯特山区饮用水源地水环境污染分析及保护[J].中国水土保持,2008(7):45-47,64.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农村人口密集区和重要流域垃圾处理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解决农村乡、村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效益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使全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具体目标任务为:第一步,至20年底,县、各乡(镇)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有实施方案,并着手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规划,20年省试点村庄要全面启动垃圾处理工作;第二步,2009年上半年要全面启动所有村庄点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工作,年底,农户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第三步,进入正常规范化运行后,县、乡财政规范投入和奖补范围,实行乡(镇)、村自治管理。
三、操作模式
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按照县、乡、村、户四级联动,以垃圾处理场所为核心,以垃圾中转站最佳运距为服务半径,以垃圾收集点为基础单元,规划建设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县城近郊的农村,可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模式;偏远村庄可采取“户集中—村组简易填埋”的模式;其他地方可采取“组收集—村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模式;各乡(镇)、村还可探索其他符合当地实际的模式。各地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要按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处理,防止造成垃圾污染。
要注重“户集中、村落社区收集、乡(村)转运、县(乡)定点处理”农村村落社区保洁四个环节的分层运作。户集中,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农户应将稻草、动物粪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返田,并将垃圾集中堆放在垃圾堆放点。村(组)收集,在农村人口相对密集(35户以上)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固定的垃圾池,由保洁员把农户和公共场所的垃圾集中清运至村落社区垃圾池。乡(村)转运,乡镇要建设一个垃圾集中转运站,配套一辆小四轮汽车负责各村落社区垃圾池的垃圾清运至垃圾集中转运站(垃圾中转箱)。县(乡)定点处理,县城和部分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批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各乡镇按照就近原则集中处理。
四、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县成立农村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长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同志任副组长,农工部、宣传部、建设局、财政局、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民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委农工部,由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村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设施、有长效管理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
2、明确部门职责。(1)规划建设部门:全面负责垃圾处理技术指导。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好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对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置的布局、用地、规模等作出明确界定,并着手构建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体系。(2)环卫部门(环卫、环保、爱卫)要切实履行好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职责,加强环境卫生执法和检查。(3)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沼气推广力度。(4)财政部门要建立全县农村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经费投入。
3、落实操作方式。圩镇:达到“七个一”。即有一个圩镇卫生管理机构、有一套垃圾处理及管理制度、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垃圾中转站、有一队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齐全的收集工具,公共场所做到日扫日清,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100%,处理率达到95%以上;省试点村:达到“六个一”。即有一个卫生管理理事会、有一套垃圾处理及管理制度、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简易垃圾填埋场、有一个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简易的收集工具,公共场所做到每日清扫,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处理率达到85%;其它村庄:达到“四个一”。即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简易工具,垃圾做到及时收集、集中销毁,垃圾清理达到80%。
4、做好基础工作。县将垃圾处理工作纳入09年新农村建设现场调度会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要尽快启动该项工作,并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同时在11月3日前将实施方案上报县新村办。
(1)各乡(镇)要落实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员,专门负责辖区日常卫生保洁;明确乡(镇)、村、组干部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是新农村建设点及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工作的具体督查监督员。
(2)县建设局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高度重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这一机遇,指导抓好村庄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村庄内建设垃圾池、垃圾屋。
(3)各乡(镇)要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创评、“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卫生保洁创评活动。加强农民保洁意识教育,把卫生保洁与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种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10
(一)建组织,强责任。制定我乡2015年度“五水共治”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了今年五水共治建设项目。形成由乡党委书记周安涛,乡长孟波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有人实际抓的工作格局。组织乡、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治水工作,不定期开展河道、环境卫生大整治等活动,发挥示范表率和战斗堡垒作用。从乡到村到户,层层落实、步步推进,有组织、有重点地织就一张覆盖全乡的“五水共治”网络格局。
(二)明目标,抓落实。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我乡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洁净乡村等工作,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确保一江清水出__。
1.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投资10万余元,新购置300个垃圾大桶,2800个垃圾分类小桶。__村有机垃圾处理站基地建设完工,并投资30余万元,引进全市首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由专人负责。目前,该设备运行良好,并建立有机肥代售点,产出的有机肥包装成袋,以礼品形式赠送或以商品形式对外销售,逐步打响“__”有机肥品牌,真正实现垃圾变废为宝。建立“每周督查指导、每月评比排名、每季度点评总结”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推动落实,防止反弹,全乡垃圾总量明显减少。今年以来,__县__镇乡村干部、松阳县“六边三化三美”办、__省__县党政代表团等100余批客人纷纷到我乡参观学习。
2.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以六边三化三美工作为抓手,整合党员干部、团员青年、民兵、少先队、留守妇女等各方力量,组织开展“捡垃圾,河长晒垃圾”行动,着重对全乡的建筑垃圾、保洁盲点的小溪、小坑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全乡共清理河道48公里,其中完成河道清淤0.8公里。__村、__村__和__市城北乡__村三个毗邻村继续深入开展“五互”联合治水,通过召开治水交流会、联合检查、开展垃圾分类等举措,河道环境卫生明显改善。2015年,我乡先后组织开展洁净乡村环境整治大行动6次、志愿保洁服务7次;清理保洁盲点及乱堆乱放点位150余处,清理河道及村道垃圾25吨,拆除涉水违法违章建筑200多平方米。
3. 全力推进巩固“清三河”成果。建立乡、村河长每周巡查制,对部分河段小溪等卫生死角垃圾进行拍照取证,定期召开河道保洁员、村河长例会,采用投影仪“多媒体问政”的形式曝光通报,督促各村限期整改,全乡9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试运行。加强禁渔、禁采、禁占、保洁“四位一体”河道管理。全面禁止河道采砂行为,联合妙高城关水管站、乡派出所、县水利执法部门开展打击电鱼、毒鱼、炸鱼、非法捕鱼专项行动,切实保护水生态,实现人水和谐。
4.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扫尾工作。全乡9个行政村30个点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于去年年底全部完工,今年着重做好部分点位工程的扫尾整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全部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入试运行,同时,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网的管护,切实让该工程发挥作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
5.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在__、__、__、__、__等5个村,实施废弃农药包装瓶、废弃农药包装袋等有毒有害垃圾“积分兑换”先行先试工作,满20积分兑换一份生活用品。今年以来,该项共回收有毒有害垃圾4000余斤,为1000余户农户兑换生活用品10000余份,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6、联动推进水利建设保防洪。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涉及9个行政村的农村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全部完工,将对下步为我乡防洪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完成__村、__村山塘修缮2个,__、__、__等村堰坝加固4个,__村渠道建设工程1个。
(三)建制度,抓长效。 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根据工作要求,我乡高度重视对__乡河道的日常巡查工作,定人定责,坚持每月不少于3次的河道巡查,对重点河段和重要的气候,加强巡查力度,提高巡查频率。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责任村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全年共落实垃圾清运不够及时、部分村垃圾分类有反弹等问题30余个。建立村、部门站所、乡三级联动包干河段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四)强
宣传,造氛围。为进一步提升沿河农户治水护河的意识和参与的热情,我乡借助日常巡查,积极宣传“五水共治”、“清三河”及“河长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农村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等卫生保洁倡议书1000余份。同时将“河长制”工作开展和落实的情况及特色工作,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按要求及时向治水办报送,全年共撰写治水信息37篇。一年来,我乡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成效较明显,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个别小自然村及个别农户往河道倾倒垃圾等问题的处理办法不多;二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管网日常管理和维护经费投入不足;三是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
(一)打造垃圾分“升级版”。以__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为突破口,做足有机垃圾文章,创新开展有机肥积分兑换、有机肥义卖等活动,逐步将有机肥推行市场,全力打造垃圾分类精品村。采取政府主导与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相结合方式,完善党员联系农户“一联三”、“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点评、一年一考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倒逼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加快实现我乡垃圾分类全覆盖。同时,配合县相关部门做好省级农村垃圾分类标准项目申报工作。
(二)全面落实村级河长制。由县、乡人大代表、乡纪委牵头,加强对乡村河长履职情况的督查。落实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确保生活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转,切实让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进一步优化水环境。
-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苦难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