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植物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野生动植物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开发;关系协调
野生动植物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我国生态平衡,必须合理保护与正确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1.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关系
1.1野生动物与人工驯养之间的关系
野生动物主要指处于自然生存状态下,未经过人工驯养的动物。野生动物主要可以分为濒危动物、有益野生动物和经济野生动物3个类别。野生动物被人工驯养首先有其法律上的允许性,例如,经过人工驯养的野鸡从法律上来讲不属于野生动物范畴。其次,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养繁殖的产业。第三,我国目前鼓励人民群众对经济类的野生动物进行驯养,有效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第四,国家鼓励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养的同时,严格明确了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原则,制定并实施了极为细致的保护措施,对破坏野生动物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1.2保护野生植物稳定性与开发的关系
首先,野生植物正以一种可再生的资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其次,野生植物资源有着不可替代性,某些绿色食品、花卉树木等野生植物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三,维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是国家的重要政策,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应以保护性开发为基本原则和前提。第四,目前我国正通过采用高科技手段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
2.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开发的主要原则
2.1保护中开发原则
首先,应对即将灭绝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必要而充分的保护,避免因保护方式的错误而带来物种的灭绝或基因的丧失。其次,在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时,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切实保证对资源的合理不过度开发,在发挥野生动植物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满足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态稳定需要。
2.2可持续发展原则
野生动植物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野生动物资源与土地、水、矿藏等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更加具有可行性。首先,野生动植物资源虽然可再生,但不是无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中的大部分都不可用其它物质代替。其次,应尽量避免人类经济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生态空间的破坏,在人类的开发中要注重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第三,应不断繁荣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从而维护动植物的多样性特征。
3.有效保o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我国至今没有全面掌握我国境内的野生动物资源信息,还没有建立全覆盖的监控体系,只能到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开发的效率。为了进一步探明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总体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必需建立完善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控体系。首先,加强各省重点区域的监控,做到进一步探明全国天然林、天然牧场、森林公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具体情况。其次,积极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加强科技投入,采用当前先进的卫星监控方式进行必要监控。第三,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栖息地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监控。
3.2加强必要的宏观管理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总量并不十分丰富,再加上历史存在的过度使用问题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我国有限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有不少动植物正面临着濒危灭绝的风险。为了保护好有限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首先,坚决严厉打击盗捕盗采行为,从严惩处不法犯罪分子。其次,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实施重点保护,加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第三,促进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和科技种植野生植物产业的发展,适当给予相关企业创设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3.3优化动植物产业结构
首先,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大型企业,进快促进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集约化生产。其次,尽快关停一批设备传统陈旧、以消耗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的企业,使经济效益低下的加工企业逐步退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行列,或是采用关停并转模式,不断对企业的水平进行升级换代。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已经2006年4月12日国务院第13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总理
二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进口或者出口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遵守本条例。
出口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依照本条例有关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国务院林业、农业(渔业)主管部门(以下称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管全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工作,并做好与履行公约有关的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代表中国政府履行公约,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经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批准出口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批准进口或者出口的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第五条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科学机构依照本条例,组织陆生野生动物、水生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等方面的专家,从事有关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的科学咨询工作。
第六条禁止进口或者出口公约禁止以商业贸易为目的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情况,需要进口或者出口的,应当经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有关规定由国务院批准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批准。
禁止出口未定名的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国务院或者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禁止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
第七条进口或者出口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出口国务院或者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限制出口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经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进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具有有效控制措施并符合生态安全要求;
(三)申请人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
(四)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公示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生态安全要求和公共利益;
(二)来源合法;
(三)申请人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
(四)不属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禁止出口的;
(五)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公示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进口或者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申请人应当向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进口或者出口合同;
(二)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名称、种类、数量和用途;
(三)活体濒危野生动物装运设施的说明资料;
(四)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公示的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并将全部申请材料转报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延长的期限和理由应当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申请人取得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的进出口批准文件后,应当在批准文件规定的有效期内,向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申请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申请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申请表;
(二)进出口批准文件;
(三)进口或者出口合同。
进口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出口国(地区)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出口证明材料;出口公约禁止以商业贸易为目的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进口国(地区)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口证明材料;进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再出口时,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海关签注的允许进口证明书。
第十三条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本条例规定和公约要求的,应当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对不予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和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并说明理由。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延长的期限和理由应当通知申请人。
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在审核时,对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通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四条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在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时,需要咨询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科学机构的意见,或者需要向境外相关机构核实允许进出口证明材料等有关内容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送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科学机构咨询意见或者向境外相关机构核实有关内容。咨询意见、核实内容所需时间不计入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工作日之内。
第十五条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以及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在审批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时,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因进口或者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生态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的,由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提出临时禁止或者限制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的措施,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十七条从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海域获得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入中国领域的,参照本条例有关进口的规定管理。
第十八条进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涉及外来物种管理的,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涉及种质资源管理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进口或者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应当在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并经国务院批准的口岸进行。
第二十条进口或者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应当按照允许进出口证明书规定的种类、数量、口岸、期限完成进出动。
第二十一条进口或者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应当向海关提交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接受海关监管,并自海关放行之日起30日内,将海关验讫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副本交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备案。
过境、转运和通运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自入境起至出境前由海关监管。
进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定监管区域和保税场所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接受海关监管,并按照海关总署和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进出口手续。
进口或者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应当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并接受检验检疫。
第二十二条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应当将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有关资料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年度进出口情况,及时抄送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进出口批准文件由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组织统一印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及申请表由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组织统一印制。
第二十四条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批准进出口、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五条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科学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出具虚假意见,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非法进口、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走私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罚没的实物移交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依法处理;罚没的实物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经检疫合格后,予以处理。罚没的实物需要返还原出口国(地区)的,应当由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移交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依照公约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伪造、倒卖或者转让进出口批准文件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由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3
一、全县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介绍
我县共有自然保护地四处,分别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总面积*****公顷。其中:*****。
二、野保股工作主要做法
1、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一)全面摸排清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文件要求,野保科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按照清理排查的问题清单,我们密切配合,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对需要整改项目做了重点督查,积极填报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督促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二)加大对林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盗猎滥猎野生动物和滥采乱挖野生植物的违法行为,结合林政执法和“绿盾行动”“候鸟行动”等专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典型教育,有效制止了非法开采、乱捕乱猎、盗伐等破坏活动,积极处理了冷集镇**流域非法布设拦鸟网的举报信息,部署冷集林业管理站积极进行拆除处理。把破坏自然保护区内林业生态建设的人为因素降到了最低,为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提供了保障。
(三)确标立界工作顺利推动。重点协调**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好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经过现场踏界,目前已布设界桩界碑预布设界桩点,基本完成确标立界工作任务。仅有边远、河流和功能区界桩因自然因素影响未布设到位。
(四)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联合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根据省环保厅文件要求,积极安排部署,抽调专人成立专班,认真梳理有关资料,全面开展“绿盾2018”专项行动回头看和自然保护区问题排查工作,确保自然保护区各类问题检查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对全县各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开展的各项执法检查。主要是***坚决整改等,完成自然保护地环境突出问题验收整改销号工作。
2、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一)加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保护管理责任措施,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常管理。
(二)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学习了解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保护管理流程、制度,严格坚持审核审批程序,依法办证,积极鼓励驯养繁殖、基地种植和合理开展经营利用活动,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努力把好全县野生动植物养殖种植关。
(三)积极开展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协同联合森林公安、资源林政等部门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全县清理整治集贸县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查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野生动物及制品、收缴、处置等工作。达到了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以“爱鸟周”摄影展为突破口,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法规和舆论宣传。
3、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一)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围绕“宣传月”、“爱鸟周”活动主题,结合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重点和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县区举办了宣传展板。各自然保护地和基层林管站相继组织人员深入重点林区、集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
(二)认真开展野生鸟类疫源疫病布线监测活动。每年秋冬季,大批候鸟从北方迁飞途径我县,大量冬候鸟陆续迁至我县越冬,是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要求,及早安排部署,加大陆生野生保护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力度,切实做好以禽流感为主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湿地鸟类活动动态,有效防范突发性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猎杀猎捕案件和疫情的发生,确保了生态安全,全年计划共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活动达*以上。
4、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
(一)对**湿地公园已争取的中央、省财政补助等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湿地公园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做好相关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的协助争取工作。通过开展湿地恢复工程、湿地保护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的,实施围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推动适度人工干预。围绕推动生态保护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旅游战略提升。围绕构建生态**战略支点,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公园科普宣教工作。改善了湿地生态修复,为当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安全保障。
(二)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争取力度,确保能力建设资金,加大社会资金投资力度,实现社会投资零突破,加大生态监测投资争取力度,确保生态监测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保护措施,切实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协调有关全县各自然保护地抓好对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建设,积极开展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调研和检查,进一步强化基层保护工作。督促各保护区落实管理和巡护制度,加强对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繁殖地及其湿地的保护,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清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乱建、非法开采、乱捕乱猎、盗伐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的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
(二)提高政治站位,健全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全面停止核心区、缓冲区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严格依法规范资源保护开发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严厉查处保护区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全面落实“整改销号”制度,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有序推进,全面完成。
(三)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步伐,完善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针对个别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界限不清等问题。做好勘界立标工作,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工作步伐,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职能作用。
(四)积极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各自然保护区监控工作。
(五)加快对**、**总体规划的上报审批工作,积极督促森林公园按照规划既定的方案逐步落实。
(六)开展调查监测及野生动物经营驯养繁殖户的管理工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专项调查。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开展常规性观测监测。加强野生动物人工养殖户、经营户管理。
篇4
这个国际纪念日的确立,说明生物多样性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或 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一概念反映了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基因是物种的组成部分,物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生物多样性作为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长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已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
生物多样性为什么如此重要?
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作为人类基本食物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均源自野生物种。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特别是随着近代遗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物种的保存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物种是多种药物的来源,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可作药用。
物种资源能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自然界的动植物能提供给人类所需的皮毛、皮革、纤维、油料、香料、胶脂等各种原料。
以上的例子是人们所熟知的直接价值,而间接价值也非同小可。
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仿生学的发展离不开丰富而奇异的生物世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必要条件,某个(些)物种的消亡可能引起整个系统失衡甚至崩溃。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与其功能有关: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间接相关。许多目前认为无足轻重的物种,可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椐估计,地球上生物约有300万-1000万种以上,但至今有案可查的仅150万种,经人类研究和加以利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定名就已灭绝。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的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能否继续以其固有方式生活的挑战。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利用亟待加强,刻不容缓。
由于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80%人口分布在农村,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压力给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影响,致使中国成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了约25%共156种,形势十分严峻。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又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己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尤其是近年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程。
面对全国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危机,这些努力无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体国民的重视和对物种栖息地的持续改善。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些什么呢?
篇5
第二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按照职权范围,有责任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及时、准确地报告辖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第四条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根据类型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
第五条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据据程度分为: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第六条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立即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作出恰当的认定。
凡属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县级(含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凡属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地、市级以上的环境保护部门确认。
对本办法第五条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地、市级以上的环境保护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重大或特大事故的确认。
第七条凡属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地、市级环境保护部门除应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外,还应同时报告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凡属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地、市环境保护部门除应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外,还应同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八条重大或特大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分为速报、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速报从发现事故后起,48小时以内上报;确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故处理完后立即上报。
速报可通过电话、电报,必要时应派人直接报告。确报可通过电话或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报告应采取适当的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影响。
第九条速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人员受害情况、捕杀与砍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等初步情况。
确报在速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确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X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16703
1生态环境现状
随着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绿色襄阳”,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1.1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
襄阳全境面积19727.7 km2,地势为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多样。地处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是山区,东部为低山丘陵,中部多为岗地平原。襄阳气候资源南北兼宜,基本属于大陆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15~17℃之间,年均降水量820~1100mm之间。
1.2生物多样性
现有维管束植物189科828属1698种;分布有国家级珍贵树种6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珙桐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大果青扦、小勾儿茶等13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6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鹳、金雕、金钱豹、林麝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腹锦鸡、凤头鹰、猕猴、黑熊等50种,国家“三有”保护和湖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8种。另外还分布有3万多种非脊椎类陆生野生动物\[1\]。市境内汉江流域汉江干支流共采集到鱼类共216种。鱼类组成以流水生态鱼类为主,经济鱼种(如鲤、鲫、草、鳊鱼等)占大多数。另外浮游生物共5门38种,底栖生物8科34属35种。
1.3森林生态系统
襄阳是湖北省森林资源大市,现有国家级2家、省级6家等8家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267.8万亩,森林覆盖率42.62%。近10年来,全市相继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有退耕还林工程、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鄂北防护林工程、日元贷款造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治沙造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等。
1.4湿地资源
襄阳是湿地资源大市,1条汉江,6条支流(南河、北河、唐白河、滚河、蛮河、沙河),854余座水库构成了襄阳湿地主体。全市湿地资源的显著特点是河流湿地、水库湿地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市现有湿地公园国家级1个(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省级3个(保康五道峡、南河、崔家营湿地公园)。
1.5自然保护区
全市共建立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及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共28个,分属森林生态、湿地生态、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8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5%。
1.6生态建设
全市农村建设“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保康县龙坪镇、谷城县五山镇),国家级生态村2个(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老河口市李楼街道办事处朱楼村),2013年新增省级生态镇2个(保康县过渡湾镇和南漳县东巩镇),省级生态村16个(保康县后坪镇堰塘冲村等)。市区主城区已建和在建有汉江两岸景观带、岘山森林公园等23个生态景观,主次干道150余条,绿化带60余万m2,10万余株行道树。绿化覆盖率达到40.18%,绿地率达到38.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05m2。
1.7土壤类型及水土流失现状
全市土壤类型分5大类,分别是汉江市区、老河口、谷城、宜城段沿岸的潮土,西南南漳保康山区的石灰土和紫色土,市区、襄州、宜城、枣阳岗地的黄棕土,全市丘陵、水稻种植区的水稻土。
据遥感普查资料分析,襄阳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8900 km2,占全市版图面积45%,平均年水土流失量达2.53×106t,年均侵蚀模数2821t/ km2\[2\]。
2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
2.1生物多样性下降
砍伐树木,公路、桥梁建设,矿山开发等导致天然林、草地面积减少。野生动植物生境受到严重破坏。非法猎捕使原有的白鹳、林麝等野生动物已很少见到。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近期年调水95亿m3,远期年调水130亿m3。汉江襄阳段水资源必然下降,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加上水产捕捞的迅速发展,珍稀鱼类资源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50%以上。湿地面积减少,破坏了珍稀鸟类栖息繁殖。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入水体,导致浮游动物生境质量下降严重。
2.2森林资源分布不合理
襄阳市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漳、保康、谷城等山区,其他区域相对较少。林相结构简单,树种单一,林龄结构不合理,中幼林占比较高,成熟林偏低。乱砍滥伐、乱耕滥占现象依然存在。
2.3湿地污染和功能退化
工业生产污水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及过度养殖而使水体污染,水体有逐渐富营养化趋势,进而影响湿地生态功能,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汉江水位降低,草地、江滩湿地、江中洲滩湿地面积减少,研究用TM影像资料(2001年)及经验资料估算调水引起的江中洲滩湿地岸边河滩湿地可能减少总面积为3716.9~4062.75hm2 \[3\],出现大片沙滩将形成新的沙化危害。
2.4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待加强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滞后,管理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不能满足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价值和重要性还普遍缺乏认识,保护意识不强。
2.5生态建设相对落后
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不达标产生的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村生活垃圾大多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堰塘,农业化肥残留,畜牧养殖业粪便、污水,地膜用量逐年增加。人口的增长,导致生活垃圾增加,而处理处置设施落后,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
在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及城市万人拥有城市综合公园指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建成区按200km2,200万人口计算,襄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尚差3000hm2,公园绿地尚差1200hm2。
2.6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来,由于公路建设、水电工程,以及城镇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呈加剧趋势。水土流失引起河床抬高、农田被毁、河道水库淤积、诱发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加重、表土丧失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襄阳市的水土流失成因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强度及以上的侵蚀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南漳、保康山区、宜城部分乡镇和东北部枣阳市桐柏山余脉的丘陵地带。
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
3.1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和保护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促进持续利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对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域尽快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就地保护。对于一些已不能就地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迁地保护。加快珍稀野生动植物繁殖中心基地建设。在汉江崔家营大坝等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设施设置过鱼通道,实行人工鱼苗投放,加大禁渔期管理力度。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3.2强化森林系统建设
在森林资源分布覆盖率低的区域大力发展人工林建设,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抚育采伐工程,伐除有害木、保留有益木、培育优良木,在林冠下或林中空地种植目的林\[4\]。保证长大于消。应建立长期监测网,加强虫情和病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和护林防火规章执行力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3加强湿地资源保护
治理污染,减轻对湿地资源的威胁。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要根据襄阳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采取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综合措施,如恢复植被,特别是有治污能力的湿生植物。调整湿地周边种植业,减轻农业面源对湿地的污染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退田(养)还湿、改造栖息地,疏浚河道,清淤扩湿。建立湿地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体系,掌握湿地资源和环境动态\[6\]。加强污染湿地水体监察监测力度。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湿地资源。
3.4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3.4.1强化机构建设,建立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
全面提高对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和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和弘扬生态文明中基础地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关键地位的认识。努力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和水平\[5\]。
3.4.2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开展任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已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3.4.3加大自然保护区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环
保意识在与自然保护实验区重叠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旅游,应在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不得从事破坏植被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地形地貌的活动。
3.4.4加大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
在大力争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支持和参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
3.5大力发展生态建设
完善乡镇企业布局,淘汰落后工业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实环保设施的配置运行。着力建设现代文明村庄,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实施“一建四改”(建沼气、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枣阳优质桃、南漳食用菌、老河口优质梨、保康有机茶都可作为有机绿色产业发展\[7\]。
发展中心城区绿化工程、主题公园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出门500m见绿”工程。道路绿化采取乔木、灌木、草坪、鲜花多层次结合,植物品种多样化,一路一景,一街一树,地方特色鲜明,绿化与美化相融合构成城市绿色网络。重点推进绿化广场和社区公园、小游园建设。推进汉江、南渠和小清河生态廊道,鱼梁洲生态旅游区建设。在东津新区生态建设上高标准,高要求,新区规划预留绿地建设,严格遵守从工业浓厚的城市到宜居、繁荣、历史文化生态城市理念。
3.6加强水土保持管理
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重点应放在预防监督管护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通过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地种植植被和经济作物\[8\]。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1)在强度及以上侵蚀的宜城部分乡镇和东北部枣阳市桐柏山余脉的丘陵地带应多层次造林,对于流失严重、坡度过陡,造林不易成功的陡坡地,挖水平沟,修水平台地,在侵蚀沟的沟床适当位置筑坝拦泥。
(2)在强度侵蚀的南漳、保康山区就地势平整田块地面,整修地埂和排灌系统。种植经济林、木耳、茶叶、香菇等经济作物。
(3)在轻度和中度侵蚀的襄阳其他区域营造防护林,改善林带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兴建水利设施,挖堰筑渠,加强预防监督力度。
3.7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力度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大科技支持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环保部门应积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加大环保查处力度,扩大监测范围。严格监督控制工业企业排污。加强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大力开展土壤修复与治理工程。规范养殖场建设,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4结语
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人民的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襄阳市生态资源丰富,生物物种繁多,但生态环境保护仍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刻不容缓。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和强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农村城市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等都对襄阳市生态环境有着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襄阳市林业局.襄阳市森林资源概况——襄阳年鉴(2012年度)[EB/OL].[2012-04-30].http:///news/cbnews/201207/30/cb8607_1.shtml.
[2] 张中旺,李长安,胡立山.南水北调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1):119~122.
[3] 刘年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12):136~141.
[4] 樊冬温,杜鹏东,刘明刚,等.森林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J].森林工程,2009,25(4):22~25.
[5] 程鲲,马建章.中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措施探讨 [J].林业资源管理,2008(2):11~14
[6] 雷昆,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J].湿地科学,2005,3(2):81~85.
篇7
一、主要措施
1、加强管理,严禁滥捕盗猎。不乱杀动物、不捕捉动物、不贩卖动物。
不虐待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猎杀须严格控制。加强枪支弹药及狩猎工具的管理,严令禁止偷猎、诱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对种群数量过多或有重要用途的野生动物,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捕猎。
2、不破坏他们的生长环境,营造栖息环境,解决食物短缺。在经过充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分布、活动规律、繁育、食物链等以及鸟类的迁徙规律、繁育特点、食物特性。在食物短缺的季节,对种群数量少及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提供食物。
3、野生动物的救护繁育。野生动物的救护实行个体的人工救护,对离群、受伤、感染疫病老弱的野生动物以迁地的方式进行人工救护、健康恢复、野生放生等措施,以维持和壮大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
4、加大高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力度,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成效。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一是国家制定了有关的技术规范,努力改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条件。比如,我国已经了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野生动物、饲养场通用的技术条件等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技术的章程规范。通过这些制度和规程,对野生动物饲养的场地、卫生防疫以及饲养的技术条件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开展了一系列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场所的清理整顿,对技术达不到要求的单位,及时整改,有的停止其经营活动。比如说对养熊取胆,通过清理整顿,我们使养熊场的个数,从九十年代的480多个,降到现在的68家,达到规划要求的就留下来,其他的都予以取缔。养熊取胆已经从以前的穿铁背心、用小铁笼等行为全部转变为现在的自体造管引流无痛操作,并对熊的活动场所进行了极大的改善。
6、全面停止了一切利用活体动物来喂养猛兽的表演行为,规范了动物园、马戏场等野生动物的展出和表演。
7、推出实行驯养繁殖活体野生动物的标识制度,努力建立驯养繁殖活体野生动物的档案,强化管理措施,保障动物得到良好的待遇。
8、制定并了活体野生动物运输的要求,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来推动我国野生动物运输的管理,确保野生动物的运输安全和动物的福利。
一是扩大我乡保护范围,搞好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严禁围湖造田,并对湖区进行功能、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评估,在此基础 上,扩大保护区与提升原有的自然保护区级别;控制我乡开发规模,严禁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对湖区湿地的侵占 ,同时,加强周围县区湿地保护能力建设力度,搞好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从而保护我乡的生物多样性。
二、加强我乡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
抓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人人皆知;及时发现各类破坏天鹅及鸟类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收购、运输、经营鸟类的犯罪行为;不定期对城区乡镇经营野生动物餐馆、酒店进行突击检查,查处违法犯罪团伙,遏制我乡地区非法捕猎行为;坚持“防、打、管、建 ”四管齐下,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及时有效地保护我乡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针对当前的现状,对湖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群数量、生态习性、繁殖规律等进行等动态监测,建立起我乡野生动植物信息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繁殖和保护中心,从而利用先进的繁殖技术,不断扩大我乡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 最终实现对我乡地区野生动植物的根本保护。
四、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建设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各个部门、地区的责任,同时,设立独立的野保站,配备专职 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我乡野生动物保护队伍建设;是健全监测体系。在湖区多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和监测点,完善微 山湖保护管理和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提高当地居民不贩卖动物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促进我乡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我国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现在已经有1431种动植物处于濒危或接近濒危状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405种。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计划的数据,我国的哺乳类动物有499种、鸟类1186种,爬行类动物376种,两栖类动物279种,鱼类20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种类的12.5%、13.1%、6.0%、7.0%、12.1%。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同样呈下降趋势,有许多种类已处于灭绝或濒危状态。如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野马、豚鹿、叶猴、冠麻鸭等10多种珍贵动物已经灭绝或基本绝迹。另外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海南坡鹿、东北虎、华南虎、亚洲象、野骆驼、白鳍豚、朱缳、黑颈鹤、黄腹角雉、扬子鳄等二十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适合于野生动物生存的生活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对于绝大多数的野生动物而言,无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才是最适合于他们生存的美好家园。野生动物受危的原因,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人为的因素,而人类的经济活动是造成今天野生动物受危的最根本的原因。
1.1 过度的捕猎。
过度的捕猎对野生动物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由于有些地方高价收购野生皮毛动物的皮毛,使得紫貂、水懒、狐等到处遭到捕杀,数量日渐稀少。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野生动物的狩猎量和贸易量不断增加,全国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统计,仅野鸟我国每年的出口就达200万只以上,而国内贸易量则肯定远在其上。野外已很少能见到珍贵的鸟类,近年来国内外不法分子互相勾结,非法偷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些珍稀野生动物,进行走私,使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受到巨大的捕杀压力,面临灭顶之灾,给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事业造成极大的破坏。
1.2 生境的破坏。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从而不断蚕食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并使其大范围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是生境的退化和丧失。乱砍滥伐使我国的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覆盖率从5020xx年前的35%下降到目前的14%,而程度不同的毁林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得到根治。过度放牧使我国蒙古草原退化或者沙漠化的进度加快"对于湿地的开垦和改造"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仅在新疆"50年来"湿地就减少了50%以上。二是生境的断裂。由于森林的不断采伐"农田的不断开垦,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为不连续的小区,片断化过程不断加剧,栖息地岛屿不断缩小。如大熊猫种群现已被割裂在四川,甘肃和陕西境内的块孤岛状生境内的6块栖息地分离、破碎,将大熊猫种群分离切割成24个亚群体,而每个群体内的数量最多不超过50只,少的只有10余只,造成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多,种群内基因交流的机会很少,致使遗传狭窄,造成遗传力下降,种群面临直接威胁。
2.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野生动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具有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同时,野生动物的价值也取决于人们的视角,即人们自身的利益。野生动物服务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类利用野生动物果腹御寒。那时,人们利用的是野生动物的直接价值。现代,野生动物的直接价值下降,野生动物的间接价值,如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却在上升。野生动物能够提供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996年,美国人与野生动物直接有关的消费达101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民总产值的10%以上。在东部和南部非洲,野生动物观光也是一项重要的产业。这种生态服务功能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地区性的国民经济发展。有效的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离不开控制野生动物的数量。以野生动物产业的收入养野生动物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特色。中国的野生动物正处于利用过度期。中国野生动物提供的服务功能比美国的野生动物少得多。近年来,中国开展了野生动物战利品狩猎。中国对野生动物战利品狩猎的种类制定了限额,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以保证战利品狩猎不会影响种群的增长。事实证明有限额的战利品狩猎能促进野生动物的饿保护。当前,我国的野生动物管理应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生境和扩增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为主要目的,我国的多数野生动物一旦种群数量恢复,脱离濒危状态,那些野生动物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中国西部地广人稀,有着广阔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动物资源应当成为中国的西部开发中一门可持续利用的产业。
保护野生动物意识首先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增强公民保护意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野生动物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我们必须依托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和“爱鸟周”活动等载体,深入持久地广泛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摒弃滥吃野生动物陋习,倡导健康饮食方式新风,引起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公众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普遍增强。
划建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重要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办法,实行就地保护。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自然保护区划建后,应该及时落实自然保护区的管护措施和管护人员,有力地推动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今后政府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小区的有效管理,增加保护经费,建立完整的保护制度,落实管护措施和管护人员,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使保护和繁育结合,提升野生动物的质量和数量;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小区的科研、调查管理,建立野生动物资源档案,促进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发展;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工作,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管加强法制宣传,全面提高民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对其的立法保护,确定有法可依。保护野生动物立法的概况, 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摘录)第三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第七条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自治州、县和市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第八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第十七条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破坏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破坏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处以罚款。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违反本法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情节严重、构成投机倒把罪、走私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法规行为进行严重的打击。长期以来,嗜食野生动物是部分人群“契而不舍”的不良嗜好,他们没有警醒 , 社会采取放任的默许态度,政府禁令形同空文。当然 ,这些有政治、经济保障的外食族群 ,是主要的消费群体。所以,尽管国家一再宣传教育,尽管国内媒体时有曝光 ,尽管有关部门也做了些查处 ,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许多专家认为,打击需求者是最好的保护战略。自20xx年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法规、规章等就有十几个。而显著的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立法进步可见于刑法。 从旧刑法到新刑法,增设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章,刑罚也相对提高了(从旧刑法的二年最高刑提高为十年);并且,新刑法将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与其他野生动物区分开规定,把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和旧刑法重新整理规定,纳入新刑法。另外,新刑法对于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也加以刑罚的规定。我们一方面应界定好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各项罪名的犯罪构成,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另一方面,更应重视这些法律、法规的法律适用和实施情况,正像庞德所说的,“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 我国野生动的保护措施是我国政府把保护野生动物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为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作出了巨大努力。
篇8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林业;资源监测;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12-0076-02
0 引 言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1]。
智慧林业是指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形成林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现、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2]。
由于林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空间上的广阔和时间上周期长,林业部门在森林资源监测等工作中任务量繁重,外业庞大,形成的数据海量,工作人员很难做到精准。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利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使林业系统中的森林、湿地、沙地、野生动物等林业资源可以相互感知,能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2]。因此,物联网技术将会在林业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林业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促使林业从生态林业转型成智慧林业。现就物联网在智慧林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物联网在智慧林业监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能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所以,把物联网技术引入森林监测中成为可能。
1.1 林业资源监测
森林资源管理站在监测点周围选择有代表性的树干粘贴有监测点情况、树龄、树种、胸径、树高等信息的电子标签;在空气和根部土壤放置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传感器,自动监测温度、水分、养分等,在网络上对这些信号自动处理;在监测点上方安装清晰度高的摄像头,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信息计算中心联网,定期对林木生长情况和林区环境进行扫描和监控,建立一个准确的林业资源物联网,实现实时监测、视频监控、生产报警、远程自动控制等,解决人与森林,森林与气候,森林与未来等的关系。如在运行的系统中进行特定设置,对在某一区域内的森林在生长不正常,或温度、水分、养分达不到林木正常生长的临界值时,或进入了不法分子,或侵袭了珍稀动物,系统会自动提醒,相关部门及时监测动态,制定措施,及时向相关人员提醒,相关人员根据自己的职责和需要进行特定的工作。
1.2 森林防火监测
森林防火指挥部在观测点周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放置传感器,自动监测温度、湿度、干燥度、蒸发量、风向、风力等气候因子;安装清晰度高的摄像头,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树干上粘贴有地点、树种等信息的电子标签,并与信息计算中心联网,实现森林火灾自动监测,自动分析,自动制定策略。如在运行的系统中进行特定设置,对在某一区域内的森林在生长反常或温度、湿度达到接近火灾的临界值时,系统会提醒,防火指挥部及时监测动态,制定预防和防治措施,并通过短信、微博等及时向护林员和相关人员提醒,防止森林火灾发生。
1.3 森林病虫害监测
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利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360度监视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信息计算中心联网,对在某一区域内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和活动范围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控,或者自动检测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自动预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及时监测动态,制定预防和防治措施,并通过短信等信息设备及时向林农和相关人员提醒,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避免给森林造成巨大损失。
2 物联网在智慧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在需要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周围铺设传感节点,进行探测;利用RFID对野生动植物实时定位,进行感知;建立数据库,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和其他因素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和掠夺,保护管理人员人身安全,为管理和开发利用及保护野生动植物提供技术依据。
2.1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在古树名木树干粘贴有树种、年龄、胸径、树高、历史、文化价值等信息的二维码等电子标签或定位标签,人们可通过手机阅读二维码,知道古树的历史;对降雨量、湿度、温度、养分、病虫害以及人为破坏等运用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实时探测;安装摄像头,可以准确地监控古树名木生长。对古树名木进行感知,在运行的系统中进行特定设置,建立数据库,即时掌握它们的生长情况和动态变化,当生长不正常或遇到意外情况时,系统便会提醒,管理人员能准确地判断它们的生长规律,是否发生病虫害,是否有人为破坏等,分析相关情况,制定保护措施。
2.2 珍稀野生动物保护
在动物身上或周围固定标志物上粘贴有动物名字、年龄、体重、保护内容等信息的二维码等电子标签或定位标签,通过设置在出发点、途径点的读写器的信息采集,可以精准地监控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运用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自动检测动物周围环境中硫、氮等有害气体含量和实时定位,也可佩戴GPS定位标签定位动物所在的区域,同时在运行的系统中进行设置,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分析动物在野外的生存状况。当动物在野外受到天敌或意外情况时,系统便会提醒,管理人员根据获取的信息分析并快速制定相应策略,使野生动物的保护由人为管理变为自动化的保护。
3 物联网在智慧林业重点工程监管中的应用
我国林业重点工程主要有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对这些工程从立项、启动、计划、执行等全过程的运作进行监督管理,不仅是智慧林业的需求,也是物联网技术必须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重点工程以小班为单位,对造林小班设置重点工程名称、建设年度、立地类型、造林树种、造林密度、造林时间、造林方式等静态属性并直接存储在电子标签中;降雨量、温度、湿度、养分等动态属性运用RFID等技术,由传感器实时探测;管护、病虫害防治、小班的成活保存情况、林木的生长状况等安装摄像头直接监控。识别设备完成对工程小班属性的读取,在运行的系统中进行设置,即时监管它们的生长情况和动态变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又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进行智能处理,实现生长可测、管理可控、质量可溯,实现林业重点工程管理智慧化。
4 结 语
物联网在智慧林业资源监测领域、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重点工程监管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一是通过NFC、二维码、RFID等技术进行标识,不仅能获得我们所需林业要素的识别信息,还通过智能标签获得各要素所包含的扩展信息。二是实现对林业资源环境和重点工程的监控以及野生动植物的跟踪。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分布广泛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对它们的实时状态进行获取和特定监控,如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控森林的温度,通过GPS标签跟踪定位野生动物,通过摄像头捕捉盗伐林木的不法分子等。三是最终达到对森林的智能控制,由传统的生态林业转型为智慧林业。物联网利用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依据传感器网络用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改变我们对传统林业决策的认识,体现智慧林业的价值,实现林业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1] 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国家林业局.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Z].2013.
[3] 王颖,周铁军,李阳.物联网技术在林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前景[J].信息与通信,2010,49(10):2601-2604.
篇9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resources of ecology, peopl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 loss of any species is at least the loss of source of knowledge and a source of natural beauty. There fore, measures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taken: pollution standards are made to keepdown poisons; killing off certain rare species is prohibited; national parks should be set up as wild life, reserves.
Only if we human beings take some drastic measures can wild animals be preserved.
保护野生动物
篇10
Many wild animals are facing the danger of extinction, because the environment that they are living in has changed greatly. For example, with the developmet of cities, the using of insecticide and serious pollution, their living areas have become narrowcr and narrower. Many of the wild animals, now are confronted with food crisis. At the same time, man is killing off species just for getting their fur, skin, horns, teeth and meat.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resources of ecology, people should realize that the loss of any species is at least the loss of source of knowledge and a source of natural beauty. There fore, measures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taken: pollution standards are made to keepdown poisons; killing off certain rare species is prohibited; national parks should be set up as wild life, reserves.
Only if we human beings take some drastic measures can wild animals be preserved.
保护野生动物
许多野生动物正面临绝种的危险,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譬 如,随着城市的发展,杀虫剂的使用和严重的污染,野生动物的生活区域变得越来越狭小。许多野生动物目前正面临着食物方面的危机。同时,为了获取野生动物的毛、皮、角、牙齿和肉,人类正在屠杀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