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关键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融合的关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融合的关键

篇1

关键词】员工关系 公共关系 媒体 南方报业

我国传媒业实行“事业型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所有的竞争都是人的智慧的竞争,人才的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媒体的员工是媒体内容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员工的素质不仅直接影响着内容产品的质量以及市场拓展的决策和成效,更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媒体形象。媒体应当如何打造企业内部公关,建立融洽的员工关系,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日益成为各大媒体普遍关注的问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南方报业)作为我国第一个传媒集团,在长期的经营探索中,建立起逐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使集团内部的员工关系和谐融洽。

一、公共关系中的员工关系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管理的方式,目的是为组织和公众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并以公开、平等、坦诚为原则,帮助社会组织走出困境、解决难题,谋求组织自身的利益,使组织持续、良性的发展下去。公共关系有三大要素构成:分别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作为客体的公众和作为工具的传播媒介。按照组织与公众关系的横向分类,可将公众分为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内部公众指组织的内部员工、股东或投资者等。

组织员工指一个组织的内部成员,是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最重要的公众。员工关系是指企业内部的全部的人事关系,是企业内部最重要的一种公众关系。①组织员工不仅包括社会组织中的职员、干部、工人,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勤杂人员等。一般而言,员工关系的基本类型包括人际关系、权力关系、信息关系、竞争关系和利益关系。②

1、人际关系

由于组织内部员工同质性的特点,组织员工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社会群体。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不仅拥有较多相同的兴趣爱好,而且在较长的工作中的竞争与合作,使得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繁。组织内部应建立融洽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2、权力关系

社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体系制度,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建立起来的。为了谋求生存发展,或达到一定的目的,成员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范围,从而形成了成员之间的权限层次。每个成员处在各个不同权限层次上掌控着或大或小的权力,能否处理好员工关系中的权力关系,直接关系到媒体能否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合力,从而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强大有机整体。

3、信息关系

为了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节约成本,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子系统以及员工之间应互通有无,实现信息共享。然而在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像媒体的这样有着严格体制管制的组织中,组织内部的一些部门可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对信息资源进行封锁,阻碍信息在内部自由流通,影响了整个组织的的发展。部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关系也直接反映了组织的员工关系。

4、竞争关系

组织的员工之间不仅有相互合作,也有相互竞争,否责组织将会表现出一种缺乏活力,暮气沉沉的状态。组织如何在员工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中建立一种平衡,使员工之间合作融洽、竞争有序,是组织内部公关的重要内容。

5、利益关系

如果组织在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中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热情。“因为任何一个员工都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所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报酬进行比较;也会将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比较。当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或者现在的收支比例与过去的收支比例相等时,就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当发现收支比例悬殊时,特别是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获得的报酬偏低时,这时本人就会觉得自己未得应有的公正待遇,就会有苦恼不安的情绪,就会有满腔怨气,就会影响工作和产品质量。”③

二、南方报业建立融洽的员工关系策略分析

1998年5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成立,2005年7月18日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依托《南方日报》十几年的办报经验和人才队伍,实施多品牌的发展战略,目前集团已达到“十一报八刊三网站一出版社”的规模,被誉为中国报业“定位最清晰、结构最合理、综合运营能力最强、在国内最具影响力” 的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具有一套完善的建立融洽的员工关系的有效策略。

1、包容、创新的企业文化,增强媒体的内聚力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组织及其员工所具有的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它可以使人们改变原来只从个人角度建立的思想意识,树立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念,从而在潜意识中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④ 前南方报业董事长范以锦认为作为报业集团,要管好这么多的报纸刊物,要管好这么多的编辑记者......最终靠的是什么?不是一套套打印成文的规章制度,不是一张张按部就班的任命状……最核心的,当然是一种命运、利益共同体的文化理念,从而形成文化共同体。⑤

南方报业企业文化特点是更加包容、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创新开拓。南方报业大胆起用大量的年轻人,充分利用他们饱满的激情、敏锐的思想、敢想敢干的冲劲,不断保持创新的活力,激发整个南方报业人对事业执着的理想。包容的企业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宽松开放的内部氛围,促使每位员工创造性思维和专业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包容、开放不仅体现在南方报业对员工的关系上,员工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自由宽容的。南方报业的员工大都是拥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和见解、自主性强的知识型员工,在出现意见分歧的地方,任何人不分上下级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秉着自由、真诚的原则,展开一场唇枪舌剑之战,但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而是在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使新闻专业主义得到最佳彰显,如何使媒体取得更好的发展等。。员工可以参与决策管理,使员工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这样就形成了非常真诚、单纯的人际关系,避免了员工之间为了争夺权力地位而勾心斗角。

2、允许员工集团内部自由流动,信息共享

创新和进取的组织心态,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集团内部的人才流动成为一种“自然”现象。人才在集团内部合理流动,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又有利于人力资源在集团内部的合理配置。在集团实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员工或是感觉到在原有岗位不适应,或是因为自己各方面素质提高而寻求发挥作用的更好平台,或是由于集团业务领域扩张而出现了新的工作岗位,因此,员工享有集团内部流动的合理要求。⑥改版后的《南方日报》的采编部门将原来的新闻采编中心、机动记者中心、要闻部等15 个单位合并成要闻编辑中心、区域新闻中心、经济新闻中心和文体新闻中心四个部门,分别对应报纸的四大版块。三个新闻中心实行采编合一,中心内部又实行采编分离。各采访室的记者除了向本中心供稿外,也有责任向其他部门供稿。⑦南方报业内的这种科学组织架构使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新闻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3、科学选拔干部使权力分配合理,注重专业精神使权力层级扁平化

南方报业通过公布职位、自愿报名、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集体研究、人前公示等程序进行竞争上岗,同时结合全员聘任制,采用层层聘任的方式,社委会聘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聘基层干部和一般员工,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择优录用。通过三轮竞聘,集团基本建立起各类人员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合理流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优化了人员配置,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⑧

南方报业员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敢于担当,用一支笔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在集团内专业氛围的浓郁几乎无处不在,专业精神亦得到了极大地尊重。在内部是否获得认可,是否具有地位,不是靠官阶而是靠业务能力、靠出色的作品。真正的“以业务论英雄”。⑨因此集团内层级扁平,绝少官僚之气。

4、建全岗位标准体系,保证员工利益分配公平、竞争有序

南方报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应的对媒体的岗位相对价值进行重新评估,不断健全完善岗位标准体系。

制度化的薪酬管理体系有利于保障员工利益分配有章可循,减少人为的随意性变更,从而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获得薪酬的多少不是靠地位的高低、官阶的大小,而是靠员工是否有高超的业务能力、有出色的作品,一个员工在某一时间(如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信息量急剧增加时)的薪酬可能比他的上级的高出数倍,这就促使员工不是为了官位而努力往上爬,而是积极追求专业主义,力求写出出色的作品。集团内部的专业精神得到尊重,专业气氛无处不在,员工之间呈现一种良性的竞争状态。

参考文献

①余明阳:《公共关系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8

②丁军强:《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75

③卜时忠:《论公共关系中的员工关系》,《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④周安华、苗晋平:《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6

⑤⑧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314-315、356

⑥杨兴锋:《南方报业之路》.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356、362

⑦刘年辉:《媒体核心竞争力开发探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案例分析》,《新闻界》,2005(4)

⑨方舟:《南方周末文化传统的三个层面》,《南方传媒研究》,第20辑,44、43

篇2

新媒体 新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已达到2.77亿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新媒体产业在国家经济总量的贡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中国新媒体产业的竞争创新能力也在经受着考验。“现在的‘三屏合一’(手机、电视和PC)和‘三网合一’是2011年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对于中国来讲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成为中国新媒体在今后十年非常重要的基础。在中国建立覆盖更广、性能更高的宽带网络基础,以宽带为支撑向内容和终端的两方面延伸,将是中国新媒体发展一个关键点。”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说。

“下一代互联网”指的是在保持现有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在IPv6平台上,攻克重大技术挑战和开发新的革命应用。IPv6是互联网网络互联IP协议的第六版,也是下一代互联网中的核心与关键性标志协议。

我国在发展互联网方面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IP地址的短缺。如今全球IPv4地址目前已经分配完毕,全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仅拥有0.2个IPv4地址,IP地址不够成为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亟需下一代互联网来解决。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的IPv6网站正式开通。这是奥运会有史以来首次利用IPv6搭建官方网站,让全球的IPv6用户通过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享受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主任李崇荣教授说,“整个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的工作历时七八年,在国际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我们也成为了互联网标准组织中的第二大国,引领了某些技术的开发和标准制定,并且在互联网组织技术和治理方面也有了初步的话语权”。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媒体融合的动力、难点和趋势

媒体融合是信息生产力发展引发的变革。到目前为止,国内大规模的媒体融合还在起步阶段,媒体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报纸与网络之间以及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但是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今后必将迎来媒体深度融合的阶段。

媒体融合的狭义概念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教授对媒体融合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现在媒体融合发生在四个层面,一是技术融合,引起了媒体形态的变化;二是业务融合,引起了组织管理的变化;三是媒介产业的融合,体现在媒体业态的变化;四是组织、产权融合,体现媒体生态变化。”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也是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崔保国指出,媒体融合发生的动力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受众的需求是媒介融合最基本的推动力。二是技术的推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是这十几年来最关键的三项技术。三是市场的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四是生产,实际上是由信息生产方式与信息消费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媒介融合。

从媒体层面上来说,在这种媒介融合的新局面下,新媒体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传统媒体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崔保国指出了两条出路,一种是传统媒体应对媒体融合而进行的转型,比如报网融合,手机报、数据库,电子书籍,还有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等;另一种是针对大型传媒集团的发展全媒体的发展模式。但是全媒体的发展模式只适合大型传媒集团,如果每家都建立全媒体模式,反而造成社会传媒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浪费。

南方报业集团现有“十一报”、“八刊”、“五网”、“一个出版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型传媒集团。在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全球传媒业发生急剧变革的新形势下,对于南方报业集团而言,全媒体转型成为了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南方报业实施了媒体聚合战略,一方面不断巩固和扩大传统媒体阵地,另一方面在聚合的基础上不断加快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发展,以求获得更好更优的发展动能和效益。

媒体融合时代的盈利模式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的盈利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对新媒体而言,尼尔森在线研究北京公司总经理李昕认为,现在盈利模式最多的还是广告。广告其实有两类,一类是媒体网站上的赞助类的广告,还有一类现在也比较多的就是在免费内容里嵌入的广告。第二种是增值服务,比如各种平台上的应用下载。

“很多人其实想做收费模式,但收费模式在全世界来讲失败的案例远远多于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免费加广告虽然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模式,但是盈利周期非常长,大概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才能盈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说。

目前,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而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成为各界争相探讨的话题。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认为,谁能够提供移动应用的终端,在硬件领域就占先,在系统领域就占先,谁能够提供在移动状态下人们所愿意付费的应用,这就是最重要的盈利模式。

然而,对传统媒体而言,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旧有的单一依附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传统媒体亟需对盈利模式进行创新和转型。缔元信CEO秦雯表示,内容永远为王,不可能所有企业都像腾讯那样,也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去介入到产业链的很下游或者很上游。我们的产品优势在哪儿,作为一个媒体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把内容做好,这可能是传统媒体或者传统媒体背景的企业面向媒体融合整个大变革时代一个最容易前进的方面。微博的出现甚至未来包括移动互联网很多应用的出现,其实给传统媒体保持了品牌和发扬品牌提供很好的机会。

篇3

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媒介是信息传播所需要的载体、介质,如纸、图片、网络、视频;媒体是“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各种载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它更强调的是依据某种介质而形成的传播业态、传播机构。媒介是学理概念,媒体是社会概念。媒介融合是指不同的传媒介质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报、手机客户端等;媒体融合则是包括媒介加内容、生产组织体系的组合。但在实际论述中,往往不辨明晰,混同一类,因为它说的都是一码事,其目的和用意都是讲如何将媒介或媒体进行有机地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多介质合成、多渠道送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要。所以,学术上的争议,并不影响媒体的改革、向融合方向推进。

二、全媒体的建设与运营是媒体融合的条件和基础

全媒体也即多媒体,只是全媒体涵盖的内容更宽泛、种类更齐全。由于新媒体总是在不断的生成,致使全媒体的内涵也即成为变数,故而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固定概念还存有许多争议。但为表述方便,业界还是以此来指代同一集团由多种形态媒体组合而成的集群或集合体。

媒体想要将素材多媒介一次采集、分类型多次生成、多渠道分头,首先需要媒介健全,或者说是媒体种类要齐全。就当下来说,全媒体主要包括纸媒、视频、网络、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没有健全的多媒采集、合成和传输渠道,就不成其为全媒体,更谈不上融合。所以,媒体融合的初级阶段应该是全媒体的建设和有计划地合作运营。像今年3月上半月的全国两会报道,各媒体大都采用了全媒体的报道形式,立足本媒体,同时借助已经建立的其他媒体,进行多形式、多渠道。这是全媒体建设的结果,也是媒体融合的初步尝试。至于平台技术的深层运作,经营、管理的融合再造,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专长继续做深度的探索。

三、媒体融合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多材料的数据库

媒体融合不是多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一次性采集和多次补充以及以往的材料进行有向性地综合和制作,其中不乏有多重链接、前后对比、多方位的诠释。对于一个媒体的某一产品,一次性采集的全面性固然重要,但总会有缺失,不可能全其貌;多个媒体的同期采集,总免不了雷同,难以标新立异。要想创制自身的特色产品,全面满足受众,就要借助媒体自身的数据库,用数据库的“数据”来弥补不足、重组创新。所以说,一个媒体要想避免同质化、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而且是越大越好、越全越好,甚至还要尽量新、特、精。

数据库说白了就是一个资料库,只是要按照电子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以便于用户增删、更新、提取和共享。过去我们写东西、制作节目,需要借助资料室、图书馆,而今我们可以从数据库中搜寻、截取,甚至可以运用云计算在网络中直接生成。所以说,建立一个数据库、一个大的数据库,对于媒体特别是网络电子媒体来说至关重要。从某种角度上说,同质媒体相拼,拼的很可能就是数据。当然,这些数据既要有大众共有的,更要有适合区域特点和自身特点的专有数据。

四、内容的采集与制作是媒体的根本

当下,“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在人们当中争论不休。传统媒体多以“内容为王”来立身,新兴媒体更看重渠道。随着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人们使用新媒体的陡增以及传统媒体的式微,新闻信息的传输渠道愈显重要。特别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使用,使得媒体的内容制造更趋多样化、再生化,原生内容似乎只是一个支点,更多的要依靠平台包装、再造去完成,似有超内容之势。所以,提出“渠道为王”也不足为奇。

但我们知道,能够吸引受众用户的主要还是原生内容。媒体不是兜售数据库,而是以传递即时新闻信息为己任;人们关注媒体,主要还是想从其中获取新近发生的事情及其相关内容。如果没有原生内容,所谓的新闻再造只能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尽管新媒体的生成能力具有极大的空间,可以使新闻数字化、图表化、可视化,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是它的出发点和制作本源还是原生内容,各种形式和样式都要以原生内容为基础。故而内容的采集仍然很关键、最主要,媒体人还是要在内容信息的采集与制作上下功夫,坚持“内容为王”之根本,然后再进行拓展。

五、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融合发展的关键

媒体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新闻信息再多再好,没有人的发现也会自然流逝;新闻信息不管怎么生动感人,没有采集者的形象再现,编发者的艺术加工,也会淡然无味。同时,相关匹配的各项工作都是由人来决策制定,实施完成的。现在,各家媒体都处在转型期,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建设使用、功能拓展,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融合媒体的顶层设计与建构,都在要求媒体人急速转向对多媒体及其相互融合的熟悉、掌握和熟练运用。而且,这些人才不仅要技术过关,还须懂新闻传播规律。就目前来说,由于各家媒体的多媒融合大都处在试水阶段,所以人才问题更显重要。可以说,媒体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外乎三种途径:学校、社会和本部。学校可以培养知识技能型能人才,但不能培养政治社会型人才。学生要成为全能人才,还得走进媒体实践、进入社会学习,在实践社会中提高。这种人才的采用因媒体编制及招聘数额的限制,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媒体可以从社会上挖掘、征聘人才,特别是懂行的新科技人才,这种人才不一定太多,在对媒体和新闻传播有所了解后,即可发挥其巨大能量,开拓新领域,带动全媒体,起到引领作用。但就目前的现状看,在岗的传统媒体人仍居绝大多数。媒体要转型――开拓新媒体、走向融合发展,自我要生存――依靠媒体、奉献传媒业,传统媒体人就必须得顺应新形势,转变旧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新价值。在同一媒体内,可以讲授指导,达到相互了解;同一机构内,可以新老搭配,采取互带互学的方式,尽快实现人才的全能化。

六、传递信息、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是媒体的目的

篇4

【关键词】电子政务 三屏融合统一 平台

三网融合发展表现在终端层面的即是三屏融合、三屏联动。“三屏”,是指电脑屏、电视屏和手机屏。无论是三屏融合还是三屏联动、三屏合一,其核心都是用户,都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和资源,在三屏之间形成良好的信资讯传递服务,使用户可以更便捷地获得信息和享受更好的体验。由于每一种终端都存在使用上的优势和劣势,三屏融合的等相关技术业务的价值在于通过整合统一后端资源,通过业务融合和操控层面的融合,让前端输出即终端的实现联通互动,优势互补,极大拓展各终端的发展空间,使用户体验全新化多样化,让传统单屏所不能提供的新业务和新体验得以实现。

本文以电子政务三屏融合业务为重点,阐述了如何将三网融合业务中用户终端三屏融合业务模式迁移到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分析了三屏融合整体和技术框架,在该技术框架下,详细论述了三屏融合业务后台统一推送平台,技术特点以及业务流程。

1 电子政务三屏融合统一平台

是指在同一平台下为个人电脑、电视数字机顶盒、手持式智能终端及扩展的平板电脑等具有网络接入能力的多媒体内容播放设备提供肉容服务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多屏内容推送、多屏内容共享、位移视频等业务体验,满足用户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对多媒体信息观看的需求。

在电子政务平台内实施三屏融合业务,需要建立跨平台的融合业务统一管理中心,打造跨平台的业务管理能力,实现各业务平台之间的互通、业务适配和终端互动,建立端到端的三屏互动业务流程,最终实现互动业务应用。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实现五个统一。

(1)用户身份统一。在不同的业务平台系统中允许存在相同的用户ID,而在融合业务管理平台中要求用户ID唯一,用户身份统一是多平台业务互通的前提条件。

(2)内容统一。在融合业务平台中,需要统一的内容管理系统,在融合业务系统实现内容唯一标识,即:同一视频内容的编码格式、不同编码速率文件,都被唯一识别,政府新闻图文信息可以同步在三屏浏览,通过内容统一,才能实现跨平台、跨终端对同一内容的访问。

(3)业务消息统一。多个业务平台统一向融合业务管理平台传递用户访问状态,从而实现跨平台用户状态同步.例如,在三屏切换业务中,融合业务管理平台必须记录用户观看某个视频的名称、播放时间点。

(4)统一门户编排。为实现多个平台不同用户之间跨屏内容的数据一致性,要求使用统一的内容系统,对融合业务内容进行编排管理。由于目前访问终端众多, 从APPLE 的IOS系统的Safari浏览器、谷歌的Android系统的Chrome 10浏览器、以及最常用的微软操作系统的IE9浏览器,门户会自动判断客户的操作系统及浏览器从而自动跳转浏览页面;

(5)统一接口。由于涉及的系统较多,融合业务管理平台必须设计标准化、统一开放的API接口,以简化、缩短与其他业务平台的对接过程,对接周期。

2 电子政务统一媒资管理系统(AMS)的建立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AMS)是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多媒体内容等业务需求而开发的内容管理平台,主要是对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片,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信息,以及设备和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建立AMS的目的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系统,保存和管理好这些宝贵的多媒体资料,并使之得到最大利用。

电子政务三屏融合统一平台,支持三屏同步多媒体新闻的推送播放,目前互联网上多媒体格式众多。比较流行的有Adobe FALSH的 flv编码格式,、REAL公司RMVB编码格式、微软的WMV编码格式,后台需要有不同的媒体服务器支持。

如此众多编码格式的多媒体媒资显然在管理上是不方便的,为了达到三屏融合的目的,后台需要多平台的媒体服务器协同完成,这显然在成本和管理上是不可取的方案。电子政务统一多媒体平台要达到目是,在同一媒体平台上,同一编码格式的多媒体向三屏同时推送多媒体流。

建立统一编码格式的媒体管理系统是三屏融合统一多媒体平台的关键,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已有的媒资内容重新编码封装,统一编码格式,注入统一媒资管理系统(AMS)。

3 电子政务媒资库的建立

电子政务媒资库媒资数据的采集来源于各委办局,各街道平时拍摄的宣传视频,讲座视频、业务培训视频,视频的内容可定义为公开级别和保密级别。

3.1 多媒体上传空间的分配

对有视频资料的委办局及街道和相关部门,区政府集中建立媒资管理系统平台,根据各部门的需求,给不同部门分配多媒体存储空间。

3.2 各部门媒资的上传

目前摄像机一般都为数字信号视频格式,操作人只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格式转码后,

即可以通过政务网络上传多媒体视频,同时通过媒资管理系统填入媒资相关信息,并注入保密级别,公开媒资还是私有媒资。所谓公开媒资,则是在统一平台上均可以点播浏览。私有媒资的话,只能是在该部门的分平台上才能点播浏览。

4 “三屏融合”多媒体点播业务的开展

三屏融合统一平台为各委办局开设了分中心平台,各委办局及街道的私有媒资可以登陆到自已的分中心平台中点播观看,有需要公开的媒资内容可以共享到中心平台,以供全区电子政务平台中点播。这样的中心分布模式,有效合理的利用了资源,更大程度上节省了配置的成本。

4.1 多媒体新闻

各委办局和街道的重要活动新闻均有图文介绍及视频资料,以往均为拍摄好之后,就不做任何处置和,作为工作内容的回顾,图文信息及多媒体信息均可以在三屏融合统一平台分中心,作为部门媒资的,扩大媒资的宣传时效和力度;

4.2 内部培训业务

三屏融合统一发平台,针对各部门的业务培训或党员培训多媒体资料的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数字机顶盒与电视或投影机的结合,就是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通过数字机顶盒访问EPG导航菜单,在公办室或会议室就可以集中选择学习多媒体资料,并可以重复观看。

4.3 多媒体成果展示及导览

作为政府工作的成果展示,对外宣传中,“三屏融合统一平台”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线式多媒体导览系统应用在手持式智能终端上,就可以实时的收看成果展信息。做到了信息的及时。

老百姓通过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ipad)就可以了解政府公开信息。随时随的观看,扩大了宣传的空间与力度;

5“三屏融合”多媒体直播业务的开展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业务的推进与开展,多媒体网络直播业务的接收终端也逐渐由传统的PC终端向电视及手持式智能终端延伸,从而达到网络直播业务的三屏融合,作为电子政务的应用之一,统一的视频编码端,通过统一平台向PC机、数字机顶盒、智能手持式终端推送直播信号。数字编码信号可根据接收端的网络动态调整码率,保障了收看的时实性和流畅性。

5.1 会议、讲座、重要活动直播直播

多媒体会议直播业务在电子政务上应该是个典型的业务应用,参会人员不必亲临会议现场就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机顶盒、以及手持式智能终端就可以时及的观看会议实况;三屏融合业务的开展,使得多媒体会议直播应用范围得到了空间的延伸。在区政府各委办局和街道经常会举办一些讲座、讲坛,由于会场人数的限制,无法满足众多的参会者,三屏融合直播系统此时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经常会举办一些户外宣传活动,或是一年一度的区两会会议,移动视频编码设备就可以将活动现场或是二会现场的数字信号编码后传到“三屏融合统一平台”通过统一平台的,全区就可以时实收看一些重要活动的时况。

5.2 “三屏融合”图文信息三屏同步

三屏融合统一平台,对图文信息也有其特点和优势,图文信息在电子政务平台中主要在政务网站中,通过三屏融合统一平台,最新的新文稿可以在手持式终端中实时收看。

6 三屏融合支撑平台的技术架构及功能

6.1 平台系统结构

屏互动业务的架构应面向PC屏、TV屏、智能终端屏三屏提供业务的统一业务管理平台,其中包括统一的门户展现,统一的运营管理和统一的内容分发。

三屏互动业务支撑模块的技术架构相对独立,但其对外涉到了手机、互联网、及数字机顶盒的门户、内容管理及分发系统。如果上述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将对实现三屏互动业务造成很大的因难。特别同容管理、分发系统及后台支撑系统,所以在规划三屏业务时,务必要实现对三屏内容、业务产品进行统一管理接入。

如图1所示,整个三屏融合业务系统分为五个层次。

6.2 服务资源管理(SRM)

与基于RTSP 的视频服务器、数字机顶盒及中间件的握手机制,用于交付及控制视频点播服务处理会话管理、带宽分配管理及机顶盒RTSP,针对广播电视、电视点播、新闻点播及个人录像服务的统一的“全面业务管理”

6.3 媒资管理系统(AMS)

在交互电视业务拓展的过程中,内容及服务的多样化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对作为业务运营核心环节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也因而呈现向“动态化、分布化、多业务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媒资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这些新的业务模式和特性需求。双向用户的激增,在稳定性、可靠性、服务规模的伸缩性、经济性、开放性、服务的质量保证以及可运营和可管理性等方面给媒资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交互电视业务管理系统的核心,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新媒资管理功能,能够满足新型交互业务对内容管理的多样化需要。交互媒资管理系统既继承了传统媒资的经验,又充分考虑交互业务的特点,为交互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AMS):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数据和存储,对存储的节目媒体文件和节目信息资产进行集中管理,执行入库资产的生成、审核、流程以及生命周期的管理。

6.4 三屏融合内容分发系统(CMS)

内容分发系统起源于原先基于互联网的内容分发系统,它通常是由内容服务器组和内容分发网络构成。其中内容分发网络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各

节点放置内容缓存系统,由内容分发中心控制系统实时地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负载状况以及到用户的距离等信息,将用户的请求导向到最佳的服务节点上。通过一个分布式的应用层网络将流媒体内容和服务推向网络的边缘,实现为用户的就近服务,以提

高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并减轻了对服务器的压力。内容分发网络主要由内容存储系统、内容访问分配系统和内容分发管理系统组成。

7 总结

三屏融合业务是三网融合的最具特色业务之一,也是标志性业务。电子政务独立统一的网络为三屏融合业务在电子政务平台上运营提供了很好的网络环境,支撑模块的技术模块相对独立,但是针对三屏融合业务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和接入,统一的媒资,单一的平台,简化的操作流得程使得电子政务三屏融合业务有别于传统的流媒体平台。

三屏融合业务总体上优秀的、先进的,电子政务三屏融合业务在移植过程中,对业务流程进行了高度的统一和简化,采用逐步推进,分批实施的方式开展三屏融合业务。这样便于三屏融合业务在电子政务中的开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彦翔,王琦. 从三网融合到三屏合一[J]. 中国传媒科技. 2008(12).

篇5

CCBN2017,共吸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企业参展参会;来自NAB、IBC、IABM、IEEE、SCTE 、DVB等国际广播电视机构、行业协会、播出运营机构及驻华使馆、商会等相关行业组织机构的代表参观展会并参加会议研讨;CCBN组委会与国际知名广电展IBC组委会高层人员开展交流合作对话,与相关国际广播影视技术组织进行合作洽谈;CCBN国际顾问委员会对2017年中国及世界广电发展前沿趋势展开高端磋商,对CCBN展会发展提出战略性规划建议。

核心聚焦

深化融合 全面创新

加快推进广播影视转型升级

3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出席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17)主题报告会,并做了《深化融合 全面创新 加快推进广播影视转型升级》的主题发言。

田进指出,要充分把握当前广播影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内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着眼未来发展,继续聚焦“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我国广播影视同样面临动力转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需要实现融合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广播影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向更深层面、更宽维度、更高层次迈进。

田进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聚焦四个方面工作:第一,加快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创新、转型升级,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重点围绕“中央厨房”建设这个龙头工程,加快媒体融合、一体发展,逐步实现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产品融媒化,中央和省级广电媒体要率先取得融合一体化的实质性飞跃;不断提升制播技术质量,加快高清化、超高清化步伐,适应受众对高质量音视频的期待。第二,加快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络融合创新、转型升级,向天地一体、互联互通、宽带交互、智能协同方向发展。加快广电网络数字式宽带式双向化建设,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加快有线无线卫星智能协调一体化建设,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基础信息网络。第三,加快建设智能融合广播影视监管体系,提升监测监管、安全保障能力。重点加快建设完善网络化、协同化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平台,完善现代化电影监管系统,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第四,大力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标准研发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做好融合媒体、广电网络、电影工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体系研发应用,引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为广播影视转型升级提供自主创新技术支撑。

观点集萃

广电媒体融合方向是智能化

广电未来的发展必须走智慧化、智能化道路。中央和行业层面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媒体发展的下一步是智能化。从决策层来说,政府正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目前,算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依靠算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人工智能产品其实都是在跟媒体对接。

未来媒体发展的基本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共享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人都是网络的主人,内容系统呈现开放状态,共享化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媒体的明显特征。第二是智能化。智能化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巨大挑战。如果把两个发展趋势细分,应该有四个特征:一、用户数据是核心;二、多元产品是基础;三、多个终端是未来各种渠道的平台;四、业态要创新。

互联网业态发展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Web1.0时代(门户流量时代),二是Web 2.0时代(社交数据时代),三是Web 3.0时代(智能化场景时代)。对广电而言,自身发展要跟互联网的业态匹配起来,随后者进程而进步。传统广电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也要经历1.0、2.0、3.0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内容媒介阶段,即进行内容集成,把内容放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不同的渠道和平台上,但用户群并没有明显拓展,只是流量转化――从传统媒体的流量转到两微一端的流量。第二阶段是社交媒体阶段,通过社交把用户黏性聚集起来,进而掌握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第三阶段是智能媒体阶段,即把用户价值(市场价值)跟内容价值高度匹配,充分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广电全媒体未来发展方向为“四化”,即云端化、垂直化、场景化和智能化。真正走向智能化有三个关键:一是智能化媒体应用,二是智能化媒体场景,三是智能化媒体生态。

2017年计划完成

2000万台TVOS智能终端部署

操作系统,或更广义的说,系统软件的标准化,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没有成功案例可借鉴。一方面软件需要标准化,另一方面软件的标准化也需要适度,不能影响和妨碍软件代码的不断优化。TVOS(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以17个专题组(500多人)为基础开展技术攻关、以总体组为核心进行技术决策和协调,以分布与集中相结合的机制实施代码开发,并通过云管理平台(包含源代码版本管理、代码审核、自动编译、项目管理和文档管理等)采用Confluence和Jira软件以github内部开源工作方式实现对技术文档、开源代码、质量的统一管理。TVOS的版本管理参考了开源社区的常用版本管理方式,分为开发分支(Dev)、稳定分支(Stable)和分支(Release)。

2016年10月,TVOS工作组会同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绍兴广播电视台,以绍兴为应用示范基地,进行了规模落地部署,目前规模大概10万台左右。、科技部和财政部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产业化推进项目作为今年科技文化融合产业化重点项目,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山东、山西、内蒙古和贵州等10省(区市)的广播电视网络大规模部署和产业化推进,计划完成2000万台TVOS智能终端部署。

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线图

近几年我国媒体融合取得很大进展,体现在两方面:政策方面,这一年来总局采取积极政策,大力推动和促进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新规范的制定也体现了对全行业融合发展的思考;另一方面,广电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广电媒体的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媒体融合已成为广电产业增长反转的最大力量;全国各广电媒体的融合发展呈雁形,领先者经历下滑之后,陆续触底回升,发出积极信号。广播电视服务业创收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变化幅度从前年的8.65%反转到去年的11.35%;广告收入2015年的负增长将近5%,到2016年突破7%;有线电视用户的增长去年下降幅度较大,但属于正常现象;网络收入增幅从2014年的9.58%降到2015年的4.70%,到2016年为6.93%,预计今年触底回升;从有线网络的收入构成来看,随着用户下降,收视费收入下降最大,其他方面都在增长。由这些数据分析发现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基本态势比较清晰。

广电媒体在执行重要政策的时候走什么样的路线?我总结有十点:采制发融媒化、内容专业化、业务主流化、媒体平台化、终端移动化、传播智能化、受众用户化、服务特色化、营收多元化、体制混合化。

把握“实”要素、推动“真”融合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媒体融合探索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新中心、新蓝网、新媒体公司、好易购。最终形成了以“中国蓝云”为依托,全业务融合解决方案,明确融合媒体中心的框架。这个框架主要有十个特点:快速、有效、聚合、联动、智能化、安全、标准化、迭代、移动优先以及多元呈现。

浙江广电集团的融合媒体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中国蓝云”和融合媒体中心框架。要实现建设总体目标,就要做到以下四方面:建设一个高效的生产和办公统一平台;建立一个面向运营的媒体服务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他所需要的数据和内容;建设符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撑平台,即“中国蓝云”;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辅助决策平台。我认为媒体做这些工作的检验标准包括五个方面:传播力、影响力、整合力、战斗力以及综合实力。

大数据下的IP价值评估

网络文学发展经历了探索期、启动期、发展期和机遇期四个阶段,现在正处在机遇期。网络文学行业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首先,网络文学用户群体呈现年轻化和多元化特点;第二,阅读习惯迅速向移动端转移;第三,题材及形式更加丰富多元,泛娱乐化趋势非常明显;第四,用户的消费意愿逐渐增强;第五,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形成稳定的产业格局。但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存在众所周知的问题:第一,数量大、质量低、产品多、精品少;第二,机械化模式生产普遍,精益求精创作不足;第三,资本聚集导致网络文学IP过热,炒作严重;第四,侵权屡打不绝,盗版层出不穷,成为制约原创网络文学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五,筛选、甄别难度加大。

网络IP价值评估存在于行业趋势分析、海量数据抓取、热门作品即时排行、舆情分析与预警、IP作品评估以及版权交易等各方面。IP评估可以推动网络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推动“全民阅读”、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为IP投资提供商业价值。

2016年度中国广电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

CCBN2017主题报告会现场揭晓了“201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评选结果。

1媒体融合

2智慧广电

3网络安全

4广电云平台

5中国广电

6大数据

7超高清

8网络视听/IPTV/OTT

篇6

【关键词】 新兴媒体;传统媒体;机遇;发展策略

以互联网、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兴媒体,凭借即时性、海量性和丰富性特点,迅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宠儿,对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兴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发展的新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新兴媒体在互动性、传播范围及即时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而传统媒体却在专业性、真实性等方面,表现出新兴媒体无法具有的优势。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前,传统媒体应抓住发展的新机遇、破解发展的新挑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夯实发展基础,开拓发展道路。

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对比

1、专业性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专业性是其最显著的特性,明显优于新兴媒体。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是在专业的制作之下形成,具有真实性强的特点,这也是导致传统媒体在即时性上差于新兴媒体的重要原因。而对于新兴媒体来说,其信息量大,且内容缺乏专业性,导致信息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2、传播范围

以互联网、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兴媒体在传播的广度上明显优于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受众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搜获新闻信息,决定了其观众范围广。而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传播范围上受限,相对狭窄的传播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媒体的发展。

3、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兴媒体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微博、微信和论坛等新兴媒体,其传播平台具有互动性,受众不仅可以在交流平台上获取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平台传播内容,进而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而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互动性上比较欠缺,使得媒体传播效力相对较弱。

二、新兴媒体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机遇

1、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机遇

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优劣,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也是推动传统媒体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采访技能的融合方面,传统媒体可以依托新兴媒体的先进性,优化与调整传统的报道方式,转而通过微博、微信及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新闻线索,提高传统媒体发展的能动性与广泛性。

2、产品数字化的创新机遇

数字化是当前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媒体着力于产品数字化发展,是适应新兴媒体时代的必然举措。一方面,新兴媒体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新技术,逐步转变发展的形态,转而以数字化的产品迎合受众的需求。如,在很多报纸中,二维码就在其中广泛使用,便于读者在信息阅读的同时,同时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网站,了解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3、发展模式创新的机遇

新兴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冲击是巨大的,如何在挑战中获取新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契合媒体发展的大环境。首先,传统媒体要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在依托新兴媒体优势的同时,要逐步转变自己的发展姿态;其次,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兴媒体,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增值服务,如开发搜索引擎等;再次,新旧媒体间不应以敌对的方式谋求发展,而应更多地以相互融合的姿态,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媒体产物。

三、新兴媒体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1、坚定地发挥自我优势,夯实发展基础

传统媒体在专业性方面,表现出新兴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而内容为王的竞争核心,突显出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新兴媒体下的传统媒体,要坚定地发挥好自我优势,夯实发展的基础。首先,新兴媒体内容具有转载的随意性,而传统媒体内容的权威性和原创性,正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传统媒体要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展现新兴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魅力;其次,传统媒体在即时性方面显然不足,面对这一先天性滞后,传统媒体应进一步注重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并做好包装等工作,强化新闻信息的专业性优势。

2、深入推进融合,创新传播模式

融合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共谋发展前途的必然需求,也是传统媒体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新兴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但是,深入推进两者的融合,创新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也是传统媒体谋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实现电视、报纸与网络的移动接入,是当前最为积极有效的融合。一方面,传统媒体要强化与互联网的合作与互动,特别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实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进而不断地提高媒体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新兴媒体平台,为信息的获取及挖掘,创造良好的途径。例如,重庆市秀山广播电视台在2011年以前一直用模拟信号传输电视节目,且电视频道只有三十几个,秀山台在16.17频道,收视率很高。自从改用数字信号传输电视节目以后,电视频道增加到200多个,秀山台改成了307.308频道,再加上各种新型媒体的增多,秀山台的收视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面对这一现状,秀山台充分依托移动终端,开通了《掌上秀山》APP,市民可通过下载《掌上秀山》,随手关注该台的自办节目《秀山新闻》《边城叙事》等栏目,增加了秀山台的收视率。

3、着力人才培养,开发个性化产品

个性化是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媒体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强化个性化产品的开发。首先,传统媒体要立足于受众的需求,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如,央视手机客户端就是通过新兴媒体平台,实现新闻传播及互动;其次,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受众的个性需求。在新兴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要转变发展姿态,始终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获得受众的肯定与欢迎;再次,传统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传统媒体要大力强化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传统媒体人的思想观念与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充实媒体队伍,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兴媒体的发展给予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传统媒体“谋发展、求共存”的关键。当前,传统媒体的发展,着力点在于充分发挥好自我优势,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化两者融合、强化人才培养,从本质上夯实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推动传统媒体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峰.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的一些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4.05.

[2] 邹祥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策略[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3] 王桂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J].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12.

[4] 陶伟.传统媒体如何改革以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版),2012.08.

[5] 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J].新听界,2009.01.

篇7

一、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对文化认同的挑战

2013年8月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创下全国不重复收看人数6.8亿的超高收视,2014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然而“粗略算下来,仅全国卫视开播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就达数十档。[1]”文化类节目的机械复制向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形塑提出了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趋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之变。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作为一种契机,引发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生产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播放渠道上的变化,在刻板印象中文化节目往往叫好不叫座,因此传统文化性内容也多出现在科普教育类栏目上。在融合发展阶段,谈话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竞技比赛节目等更适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了文化节目的播放渠道;再如受众维度的变化,传统文化节目的的“文化灌输”预设了被动的受众,而新兴媒体参与融合发展则将受众直接纳入到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由此观之,文化认同在时间性上受制于新媒体文化的快节奏;文化认同的空间性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特殊地理空间,加入虚拟空间的维度;文化认同的对照性也因文化节目的多屏融合而具有了互相交叉的观众群体,相应集体意识也渗透到了受众的不同维度上;文化认同的互动性也不再局限于个人与团体,也存在不同身份的个人之间与多重团体之中。

其次,文化类节目发展规律造成的中华文化认同之难。当今市面上众多的中华文化电视节目只做到了本土文化的取材,但是后续节目制作中的跟风与同质化现象也极大地扭曲了荧屏生态,从中长期来看不利于中华文化认同的形塑。21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较有文化品味的讲座类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但趋之若鹜的节目模仿行为让这类节目显现颓势。媒体模仿同形理论对这一发展规律有精准描述,“同形的发生是由于组织无法找到‘最适化’策略,或者决策者学习了最佳解决方法而调整其策略的说法。[2]”中国媒体的双重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同形现象”的发展,地方卫视的自发电视节目模仿行为在得到国家部门的倡导与鼓励之后,便会出现从无人问津到同类节目扎堆的极端现象,最后反映在收视率上。

最后,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文化认同的多元复杂。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有两端,节目融合谈的是“媒体端”的发展态势,文化认同谈“受众端”的状态。见“媒体端”融合发展的诸种变化业已引发了“受众端”文化认同的变化,“受众端”文化认同自身的多元复杂同样会影响“媒体端”的融合发展。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分为社会认同、职业认同、地理认同、国家认同、共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六种形态[3]。作为拥有多民族的中国,从政治经济中心到边疆的文化认同都围绕着民族文化、国家意识形态、现代民族国家形态等关键议题。因此,中华文化认同也呈现出多元样态。

相应地,中华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须考虑中华文化的地缘差异、民族差异、意识形态强弱等。这可能是文化类节目多元化发展的契机,也可能是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

二、新媒体的融合功能在文化类节目创新中的体现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仅推动了文化类节目自身的创新转变,新媒体的融合功能也在更广义的层面,“在人类社会里把器物、传输、产品与服务连成一体”[4]。具体而言,新媒体的融合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功能性融合。在功能上,观众不再满足于机械地接受经由数字电视传输的节目产品。新媒体的功能性融合是指把信息与媒体内容逐渐地由计算机信息科技系统和宽带传播网络传输到使用者。这与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一致,都是受众在使用与满足过程中对文化节目各方面功能要求的逐步提升。

篇8

关键词 晚报 年会 发展 影响力

今年8月18日,是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讲话发表两周年的日子。在纪念与回顾的日子里,8月18日-21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31届年会暨全国百名社长、总编“走转改”大型采风活动在郑州举行。中国晚报界率先在国内成立“中国晚报协会新媒体发展委员会”,并正式《中国晚协媒体融合郑州宣言》。

一、优化“纸媒”,做强“指媒”,创新建设传播平台,媒体正在走向“融变”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高善罡,中国晚报协会会长任欢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部分省会城市党报社长、总编,河南十八省辖市党报社长、总编与会。特邀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新华社《中国记者》总编辑及全国部分高校新闻学院的院长和学者教授,以及部分新兴媒体的创始人、总编辑参加大会。

本着“整合共享资源、助推转型融合、携手创新发展”的原则,中国晚协189家会员单位发出《中国晚协媒体融合郑州宣言》:引导舆论,坚守阵地;开放互联,融合创新;创建平台,整合资源;技术驱动,整体转型;创新机制,互利共赢。

中国晚报协会新媒体发展委员会的宗旨是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共同携手,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重点项目为抓手、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实现从信息传播到价值传播的转变,巩固思想舆论的主阵地,共同构建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群。

在嘉宾发言中,高善罡高度评价了会议举行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新媒体也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平台。要深入贯彻落实“8・18”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要加强晚报新媒体队伍建设,探索出先进经验,争取走在媒体融合的前列。

中国晚协会长任欢迎说,历经30年发展的中国晚协完成了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了中国晚报界的辉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希望从今年开始,晚报更要再次回到新的起点,从头做起,从融合转变发展做起,向新的高峰攀登,迈出扎实的第一步。

二、新媒体带来思想碰撞共话转型发展

与会者认为,2016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年。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深入转型、深层融合、深度洗牌,在这个与信息靠得最近的传媒行业不断上演。

8月19日,年会举行了报业挺进“深融”时代高峰论坛,来自国内晚报及新老媒体的百余媒体大咖共话融变。共同探讨信息传播变革新理念,打造全新传播体系,创新全新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今日头条、APUS、映客、“孵投帮”共创空间、上海联尚网络(wifi万能钥匙)等几位颇具特色的新媒体代表的发言,更给论坛带来了头脑风暴,产生了触动。

被誉为互联网行业“独角兽”的今日头条据称目前已有超过5.3亿用户,每天活跃用户达到5500万。其总编辑夏勇说,今日头条要做“最懂你的信息平台”,今天,读者阅读行为已转移到移动客户端,将过去的“人找信息”变成了“信息找人”。目前信息传播迎来了拐点,诞生了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信息分发模式,它的优势是在海量信息背景下,大幅提升信息和人的匹配效率,精准且个性化。媒体传播的介质变化很快,也许几年后,手机将不再是主要的介质,但是,“今日头条”的本质不是客户端,而是一种“信息到人”的解决方案,就算介质发生变化,这种解决方案依然可以执行下去。

从零起步,两年收获9.2亿用户,企业成立不到一年就获得上亿美元融资,2016年6月单月盈利突破1亿元人民币……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现场和大家分享了APUS的海外扩张之路,APUS有强大的新闻阅读和推送产品,可以对各类目标用户进行无缝隙的新闻覆盖、精准投放,他们期待未来可以更多地和传统媒体合作,把中国文化、中国媒体、中国创新技术送到海外,提升中国影响力。

移动直播平台中,映客是一匹黑马,成立很短时间内用户数量达到1.3亿,日活突破1500万,多次成为App store免费榜社交榜双榜冠军。迎合需求创新直播,成效显著。映客视频直播CEO奉佑生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了创业经历,坦言直播对于传统媒体不是冲击,而是平台和工具,可以跟平面媒体融合为直播+,可以为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提供有力的传播渠道。他说,专业内容生产者的出现和面对也是映客在探索的课题和正在尝试的过程。奉佑生说,现在的直播正从UGC(用户生产内容)往PGC(专业生产内容)转移,未来6个月,直播平台将会倾斜大量资源扶持、支持专业内容生产者,而传统媒体是优质内容生产者,两者具有无限嫁接的可能性。

新媒体人的新思路与创业热情感染了与会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说,“内容为王”其“内容”的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这包括内容生产的效率更高、流程更科学、把关能力增强;表现形式更灵活,比如从文字、图片,发展到文字、图片、动漫、音视频等等。传统媒体发展转型的目标是什么?刘海陵认为,转型发展最终是要实现“用户在哪里,我们就覆盖到哪里”,要完成党交给我们的舆论引导重任,就必须先占有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传统媒体转型,建议将重建用户连接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推进,通过传播渠道再造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在传统媒体近年来“断崖式下滑”惊呼不断的情况下,近来国内不少广告主却纷纷登上《深圳晚报》头版打广告,《深圳晚报》头版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创意广告正成为“深晚”一个发光的品牌。“越是传统媒体的,越是互联网需要的。”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观点:“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更需要好的新闻策划,好的烧脑创意,需要让头版优势呈现和多平台传播。他认为,如果说互联网是火药桶,传统媒体就是雷管,传统媒体要做的事就是用内容引爆网络,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两者间如果形成良好的‘互相策应’,就是要能够制造出优秀的新闻‘爆品’”。他认为,当下,传统媒体人更应该深耕自身的专业领域,以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思维推动转型,对外确立新指标,对内确立新考核,对专业重新定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前行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从《扬子晚报》最新打造的注意力转换系统谈起,分享了从聚集注意力破题,向提升传播率发力。他认为,注意力稀缺已成为传播业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如何抢夺人们的眼球,成了一切问题的首要、关键。相信只要运用适当的手段,就可以在一种预设的场景之下最大程度地改变这种短缺的注意力供给。不否认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回归到对人性的研究,我们的媒体和新闻要成为通晓人性的大师。

近年来,郑州报业集团实现收入、资产和利润“三个翻番”,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在全国率先推进党报、都市报、网站和新媒体的实质性融合。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石大东从“实施一个战略”“走好一个路径”“推进一个融合”“构建一个平台”四个方面作了深入阐述。“实施一个战略,就是‘宣传全媒体发展多元化’战略;走好一个路径,就是做强以党报为旗帜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做大以都市报为龙头的IP资源平台,做活以新媒体为先锋的融媒集群,做优以文创产业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链条,用主业引领副业,用副业反哺主业,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闭环。”

上海联尚网络(WiFi万能钥匙)副总裁王小书、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教授,郑州报业集团旗下“孵投帮”众创空间总顾问刘千桂,今晚报社全媒体技术总监、天津市今晚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洪波,神州优车集团公关部高级媒介总监郭弋炜等人的演讲,让现场听众对“互联网+”背景下媒体发展前景与趋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央视著名主持人古兵主持本次论坛。

三、坚守、融合与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两年前的2014年8月18日,发表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作为中原地区首家实现媒体融合的融媒品牌,郑州报业集团融媒集群“新闻超市”投入试运行近一个月来,受到国内传媒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热议焦点。年会举行期间,百名社长总编参观了郑州报业集团的“融媒超市”,先进技术、多媒体融合、全兵种作战的指挥部让人耳目一新。这是郑州报业集团投入上千万元倾力打造的“海”“陆”“空”全方位全媒体新闻传播平台。

郑报融媒“新闻超市”是新闻生产、传播的“中枢”,融媒大厅最显眼的18块高清液晶大屏上,国内媒体刊发的热点新闻,众多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正在关注的热点话题等一目了然,吸引了与会的社长、总编驻足观看。

新闻超市实现“三个统一”“三个转变”,和信息发现、舆情研判、采访指挥、新闻传播、新闻反馈五大功能……一条新闻采写后进入新闻超市,不再是单一媒介传播,而是从传统端转向移动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移动新媒体“五位一体”,受众面明显扩大……

目前郑州报业集团推进一个融合,旗下的党报(《郑州日报》)、都市报(《郑州晚报》)、网络(中原网)及地铁报、社区报、手机报全部打通;打破在不在编、有没有职级的身份壁垒,打破档案管理、绩效考评、工资发放的体制机制壁垒;建立了集团层面的郑报融媒集群指挥中心,实行统一身份、统一指挥、统一考核的“三个统一”;实现记者从单一型向全媒体全技能型,工作重心从以报纸为主向做精报纸、做活新媒体,工作时序从夜班为主向以白班为主的“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了新闻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

在郑报融媒“新闻超市”直播间,社长、总编辑对以音频、视频、HS、VR等新技术为手段的多媒体内容生产与分发渠道表示赞同:“郑报融媒采编平台先进、有效、实用,在人员的融合、考核的融合、发稿平台和舆情监控平台建设上有创新,是真正的融媒体。”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任欢迎说:“在郑报融媒大厅已经看不出传统媒体的痕迹,就像新媒体技术公司的新闻生产车间一样,很先进,很高端。”

任欢迎为郑报融媒总结了三个特点:首先,外形上的改变,意味着理念的超前;其次,硬件软件超前;第三,实践中也走在前面。

篇9

摘要: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思维将会有效促进媒体间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平台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和社会化思维等。广电媒体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主要做法是:树立平台思维,再造业务流程和竞争新优势;转向用户思维,服务用户并黏住用户;建构跨界思维,着力布局融合业务和拓展服务领域;建立社会化思维,思考创新监管体系和促进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广电媒体 融合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传统主流媒体将进入一场大创新大突破大转型,互联网思维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传统媒体的各个方面,带动传统媒体实现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通。就广电领域来讲,近年来,全国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积极探索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互济,涌现出一大批融合创新型业务、产品、平台和主体。但按照中央的要求,相对媒体发展和技术演进的迅猛趋势,面对人民群众迅速变化的新需求,这些还远远不够。广电媒体还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大力推动传统广电媒体和新兴媒体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

互联网思维的几个重要方面

关于互联网思维,业界学界有很多种说法,结合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际和特点,这里重点讨论互联网思维的以下几个方面:平台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和社会化思维。

(一)平台思维――合作共赢。

平台思维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二是建构多主体共享共赢的超大聚合平台。

在平台思维下,一方面是媒体的组织结构出现重构再造。例如,江苏省无锡广播电视台建立了融合新闻中心,实现新闻类节目的广播上线、电视直播、平面跟进、网上互动、微博、手机实时浏览“六位一体”融合播出。另一方面是涌现出具有强大资源吸聚能力的超级音视频服务平台。这类平台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苹果公司的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谷歌市场(Google Play)、微软旗下的视窗商店(Windows Store)等。这些大型综合服务平台往往集成海量视听内容的相关应用,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终端上,随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应用进行在线消费。截至2014 年 6月,苹果App Store 已经拥有超过 120 万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下载量超过 750 亿。平台思维的精髓在于打造多主体互利互动的生态圈。未来的媒体竞争,是生态圈的竞争,看谁能够营造出更能吸引和粘附各路玩家在平台上消费数据、生产数据、创造价值的媒体“小生境”。苹果App Store里的视听类应用以各大视听内容集成平台的自制App为主,App本身通常由软件开发商免费提供,盈利方式或广告支持、或内容收费,收入分成,这样就在全球带动起一个庞大的生产供求体系。国内的BAT也各自构筑和强化自己的产业生态。百度收购爱奇艺、PPS和91无线,阿里收购高德,腾讯投资大众点评、战略入股京东等,每家平台都在向多功能、多应用、具有极大吸附能力的生态系统不断扩张和完善。平台的参与者越多就越有价值,而有价值的平台必然也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近年来各路英才向新兴媒体的汇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二)用户思维:用户中心、参与为王、体验至上。

用户思维有两个关键点: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需求;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用户体验至上。

在用户思维下,不要再向用户强调“我是谁”“我要给你什么”,而要变成“用户想让我成为谁”“用户想要我做什么”“得用户者得天下”。要充分重视各种层次、有着各种需求的用户,用户不再是一类人,而是每个人。因着“长尾效应”,用户通过互联网聚合起来的消费能力是惊人的。美国亚马逊公司总裁杰夫・贝索斯说过,如果我的网站上有一百万个顾客,我就应该有一百万个商店;每个人在网站上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谷歌还推出根据用户情绪提供音乐服务的新业务,对用户需求的体贴已经在努力做到细致入微。

在用户思维下,需要用心揣摩用户心态,体贴用户的归属感、存在感和参与感。而邀请用户共创新产品、创新体验是对用户的极致关怀。网上集聚来的群众智慧可以超越平凡、创造奇迹,可以帮助服务主体不断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川说,小米产品没有什么宏观规划,往往是激情而动。“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倡导和带领粉丝及发烧友一起玩,一起改程序,共同完善小米产品,是小米的制胜法宝。

(三)跨界思维:紧跟用户需求和产品链开疆拓土。

跨界思维有两个关键点:产品链紧跟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在哪里,产品链就延伸到哪里;服务紧跟产品链,产品链延伸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在跨界思维下,搜索引擎出身的谷歌做起了电视机顶盒Google TV,电脑硬件制造商苹果公司通过推出iOS操作系统成功主导新生代数字娱乐生态系统,租赁光盘起家的奈飞公司(Netflix)转身做起流媒体视频服务,腾讯成了移动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腾讯跻身金融业,BAT进军影视圈。凡是手中掌握用户和数据资源的机构,都在纵横捭阖,跨界建构融合型创新组织体系。因为有用户就有需求――包括信息文化需求和关联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服务就有的放矢、精准对位;有用户就有行为,有行为就产生数据,有数据就产生商机。而在互联网上,这些用户、需求、服务和商机都因为互联互通而实现互动共荣、无限延伸。行业、体制、区域界限日渐消融,你不跨界,也会“被”跨界;你不融合,也会“被”融合。早出手,早主动。

(四)社会化思维:媒体产品生产、传播全过程社会化。

社会化思维有两个关键点:媒体生产传播方式越来越呈现社会化,社会化传播对监管体系提出新要求。

在社会化思维下,媒体产品从创意、生产到营销、传播、消费的整个供给模式发生根本改变,从规范的线性链条状结构转变为不确定性的网状互动式大互联,媒体机构与用户间的关系被重新建构。各类社交媒体成为营销主战场,各类产品、业务与服务通过朋友圈、粉丝、好友等社交关系链进行口碑传播。在这里,人人都是媒体人、各个产业皆媒体。小米公司利用社会化思维成功展开产品营销,投入百人团队通过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平台与用户互动交流,培养“米粉”,壮大小米用户规模,同时也调动粉丝资源不断创新自身的产品。近期,众包、众筹等“群体创造”模式更是不断涌现,只要项目有用户、有需求,登“网”一呼,便可广聚天下贤才和“闲财”,共创事业辉煌。

广电媒体吸纳互联网思维探索融合创新

近年来,面对新技术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国内外广电行业积极应对,潜心学习互联网思维,加快发展新媒体新业务,探索出一系列融合创新模式。

(一)在国外。①

英国的BBC,美国的新闻集团、康卡斯特等国际知名媒体机构,都在加快主流媒体发展新兴媒体的步伐,出现了以下几种融合模式。

平台式融合。如英国视听节目服务平台YouView。该平台由BBC联合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第四频道(Channel 4)、第五频道(Channel 5)等主流电视机构,英国电信(BT)等网络服务商以及部分机顶盒服务商,共同出资组建。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正常收看原来地面数字电视平台FreeView承载的100多个数字电视频道(包括5个高清频道)、收听30多套广播;也可以通过一个入口进入上述几家主要电视台的节目点播和回看平台iPlayer、Player、4oD和Demand 5等,点播上万个视频内容;电影爱好者还可以通过英国天空卫视(BSkyB)互联网电视业务Now TV在这里设立的入口进入一个丰富的付费电影资源库点看电影。在该平台上,传统广播电视、新兴媒体、新兴技术,以后还会有源源而来的其他服务,都简化为电视屏幕的用户界面上一款标示清晰、形象可辨的内容应用,用户可以随意使用。YouView的口号是“永久改变看电视的方式”,将逐步替代免费地面数字平台FreeView。

主体式融合。如美国的葫芦公司(Hulu)。该公司是美国全国广播环球公司(NBC Universal)、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等传统广播公司强强联盟建立的新型市场主体,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桥头堡抢占新媒体市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Hulu视频付费用户已经超过600万,其中50%来自移动端消费,2013年公司收入突破10亿美元。

业务式融合。如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机构康卡斯特(Comcast)。为了应对YouTube、奈飞等新兴媒体的冲击,该公司推出“电视无处不在”计划,实现视频内容的精细包装和多终端分发,宽带、移动、各类视频订阅等新业务用户持续增长,不仅成功应对了传统有线电视用户的流失,还实现了公司产业规模的稳定扩张。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康卡斯特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238万,高速宽带网络用户2159万,IP电话用户1107万。 2013年这家公司收入达到647亿美元(约合400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中国广电行业一年的总收入。

再如美国天狼星卫星广播公司(Sirius XM),为了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使用媒体习惯的变化,不断拓展业务链条,完善业务生态,从单纯的卫星广播公司转型为融合音频业务运营商。目前其业务平台集成了700多个专业频道和在线广播内容,通过卫星、有线、无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pp)等融合渠道传播,实现数百种固定和移动终端的随时随地收听。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其付费订户发展到2600多万,ARPU值12.9美元。有车族是其主要目标订户,全美国70%的新车都预装了天狼星产品,5700万辆汽车的仪表盘上都有天狼星的接收器,预计到2017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亿。

内容式融合。如美国当前最具竞争力的流媒体视频服务提供商之一奈飞。凭借其在经营影视光碟时期积累的内容版权资源和用户资源,奈飞在新媒体时代实现华丽转身,大打内容优势牌,推出影视内容的在线流媒体订阅服务。其业务很快成为众多新兴视听媒体服务商和正处于融合转型期的付费电视运营商的抢手货,迅速接入谷歌Google TV、苹果Apple TV、微软Xbox游戏机以及美国康卡斯特、英国维珍传媒(Virgin Media)等的融合型机顶盒。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奈飞国内外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流媒体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2.5%。

内部组织机构和流程再造式融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中央厨房”式新闻中心,实现新闻、体育、少儿、天气等10个品牌节目内容面向手机、互联网、广播和电视4个平台的分发。

(二)在国内。

近年来,全国广电行业加快发展新媒体新业务,取得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9家省级以上(含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获准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有24家城市电视台获准联合开办城市网络电视台;6家广电机构开办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服务,24家广电机构开办手机电视内容服务;7家广电机构建设、管理和运营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14家广电机构获批提供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全国省级以上广电机构和部分市县广电机构都开办了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业务。一云多屏、多屏互动、从线上到线下(O2O)、城市信息云平台等不断涌现,如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的“一云多屏 全球传播”,苏州广播电视台的城市信息综合服务云平台“无线苏州”。有些地方探索建立了融合式新闻中心、节目中心,通过“电视端+电脑端+移动端+可穿戴设备”,积极开展视听内容的一次采集、多次分发、全媒体传播,如无锡台的“六位一体”融合传播。有的地方还在母体之外兴建了可以与商业新媒体机构同台竞争合作的新型运营主体,比如苏州台注册了一个IT公司,专门运营“无线苏州”。

这些成绩是可喜的,也为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总体看来,广电机构在开办新兴媒体和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在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技术力量、资金投入、人才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或困难,与中央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同新媒体发展趋势还不相适应。

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广电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深入展开,而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也为国内广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具体落实和实践工作中,广电媒体还要“躬下身子学习新兴媒体,展开双臂拥抱新兴媒体”。②

(一)树立平台思维,再造业务流程和竞争新优势。

这一思维要求广电媒体突破几十年一贯制的采编播业务流程链,以视听节目内容业务为核心,主动搭建(主导)平台,邀请和吸引怀揣各样梦想的个人、机构登台“唱戏”,整合资源、聚集人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这里,广电媒体要俯下身子,压平运行和服务线,压低观看视线,以双赢和多赢的心态积极寻求合作,以兼容并包、的胸怀,融通不同体制机制、不同媒介、不同业务形态、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业务共济共荣,进而形成新型融合运营主体。

在这方面,一些城市广电机构已经捷足先登。苏州台和无锡台先后于2011年底和2012年底打造了“无线苏州”和“智慧无锡”城市信息云平台。目前这两个平台已经成为以新闻资讯为核心支撑,聚合新老媒体资源、行业内外资源、城市政务及生活服务资源的开放共赢平台。在平台上,各类应用产品实现了交融互动,并不断吸纳新的加盟者,形成真正的互联网生态。如“无线苏州”目前共有新闻资讯传播、公共文化信息、市民生活信息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等四大类别16个功能模块,月均总流量达到45T,相当于在线观看2.3万部蓝光电影。城市云平台成为广电切入其他产业的入口,长尾效应初步显现,其O2O电商运营已经通过聚合汽车、房产、票务、保险、在线生鲜市场等应用,切入一系列产品的产业链。

(二)转向用户思维,服务用户并黏住用户。

这一思维要求广电媒体要放下身价,切实走群众路线,观察分析当今的人民群众“都去哪儿了”,殷勤细致跟进服务,“hold”住主流人群,黏住新兴媒体消费人群,逐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广电媒体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保障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自从诞生以来,一直是党和人民所倚重的主流媒体,是传播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信息文化娱乐需求的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具有较高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但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广电媒体这一地位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受众大量转向新媒体,广告收入增势明显放缓。据统计,到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10到3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高达79%。近半数的手机网民每天花费在移动终端上的时间超过 3 小时。视频成为最受移动用户欢迎的在线娱乐内容和方式。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媒体的服务就要跟到哪里。当目标受众的主流群体已经聚集到互联网上处理自己的社交、生活和各项事务的时候,及时跟进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已经成为广电主流媒体的必须和必然选择。“无线苏州”和“智慧无锡”都实现了互联网、物联网、通讯网、广电网“四网融合”,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三屏互动”。在这种融合互动中,传统媒体“受众”与新媒体“用户”实现了融通。在目前“无线苏州”171万用户(截至2014年11月中旬)中,20-40岁的群体占据91%(1万份调查问卷)的份额。而在传统广电媒体受众中,这一群体比重只有30%。这说明“无线苏州”正在有效地“抓回”从传统媒体流失的主流人群。

(三)建构跨界思维,着力布局融合业务和拓展服务领域。

跨界思维要求广电媒体跳出传统广电的“行业”“系统”思维,瞄准人民群众的市场新需求,积极开展各类融合业务,开发各类融合产品,紧随融合业务和产品的触角,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业务、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哪里,市场和运营疆域就开辟到哪里。这样才有可能撬动更广阔的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逐步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事实上,在广电和视听新媒体领域,早已出现众多“非广电”的“系统外”竞争者,同时也是联盟者。以“数字客厅”为例,这里已经成为电视机、游戏机、各类移动智能终端、机顶盒、路由器等等运营商争夺的战场。再看美国著名的网络音乐电台“潘多拉”( Pandora),这里总计拥有超过14亿个“私人电台”,平均每名注册用户拥有17个“私人电台”,它们都是专业广播电台有力的“跨界”竞争者。跨进跨出、融合分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媒体竞争的常态。

全国广电媒体已经在这方面积极实践,很多融合创新业务也开始“跨界”运营。截至2014年11月中旬,“无线苏州”已经与22家省市广播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合作,“无线苏州”向这些台输出技术、运营机制及商业模式,未来收益分成。可以预期,将来有可能以资本为纽带,以“无线苏州”为主导,形成一个跨区域、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全媒体产业联盟。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移动互联网融媒体云平台“轻快App”,通过该平台提供的互联网入口可以切入政务、百姓生活等多个领域。目前“轻快App”已经有2000多家机构用户,页面浏览量超过6000万。另外,湖南广电芒果TV联合UT斯达康推出游戏功能机顶盒,百视通联合联众游戏推出家庭娱乐平台,青海卫视与中搜网络达成合作联盟,央视发现之旅推出食品电商平台,浙江华数推出天猫旗舰店,广电机构“跨界”探索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

(四)建立社会化思维,思考创新监管体系和促进发展。

这一思维要求广电媒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产品创作生产和行业监管,逐步建立广电媒体的治理体系。

新兴媒体的鲜明社会化特征已经将社会化思维推给这个时代,推给全球所有的媒体机构及其监管机构。当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不再单单依靠专业的媒体机构和媒体人,媒体监管的对象越来越变成了全人类、全社会、全机构,监管该怎么办?从国外探索来看,在视听新媒体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引入公众(包括行业组织或社会组织)与是较为普遍的做法。例如,美国在电视内容监管方面就引入了美国全国广播电视协会(NAB)、全国有线电视协会(NCTA)、美国电影协会(MPAA)和家长电视监督委员会(Parents Television Council)等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前三个机构协助监管部门制定了“电视家长指导原则”,后一个机构负责监看视听节目内容,随时向政府反馈,同时帮助政府制定解决方案。充分依靠公众的力量参与行业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的力度与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有利于科学决策、稳妥决策。鼓励公众参与政策制定,也有利于培养公众的媒体素养尤其是新媒体素养。另外,在媒体社会化趋势下,面向大众的传播遵循统一的导向要求和内容标准也是全球性的监管取向。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对网上网下、不同业态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对电台电视台和网络播出的视听内容,包括境外引进内容,实行同一尺度、同一标准,实现一体化、一致性管理。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国人民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

篇10

关键词 三网融合;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7-0004-01

三网融合以技术变革与业务融合为先导,促进广播电视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与竞争。在此背景下,广电传媒当为企业寻找更准确的价值链定位或进行价值链重构,从而得到更大的价值创造能力,最终获得更多收益。

1 广电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涵义

“价值链是企业为客户等利益集团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1]。一般来讲,传媒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经营、流通传播、发送平台、受众反馈服务、市场营销等环节。但这个研究范畴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价值链的研究对象从一个企业转向整个产业,便形成了产业价值链。学者李岚着眼于电视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活动,从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出发展开了更系统的论述,认为完整的电视产业价值链包括多个企业共同完成的电视传媒产品的创意、生产、播出、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电视产业价值链运营的具体内容包括媒介资本运营、内容运营、后内容产品经营、下游产品延伸、频道网络、广告和受众反馈等[2]。

2 广电产业价值链与三网融合的关系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3]。三网融合直接涉及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原本平行的产业价值链出现了交叉,其产业价值链大致包括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网络提供商、最终用户等基本环节。其中,内容提供商完成节目内容的创意策划和生产制作,内容服务提供商发挥集成播控平台的功能以及广告经营,网络提供商负责网络的建设维护和信息传输,而最终用户则要为享受到的服务买单。

三网融合为广电产业价值链的调整与重构提供了动力与可能性,在此实现之前,我国广电部门担当了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网络提供商的全部角色,只是各级广电部门担当角色的重点不同。传统上,我国广电部门主要采取免费提供内容、广告主第三方付费的模式获得收入,有线收视费、节目销售等方式获得的收入比重较小。当然,在县级广电部门也出现了有线电视收入超过广告收入的特殊现象,这是因为受到了广告资源与经营模式的限制。从总体上看,我国广电产业普遍广告收入比重偏大、收入来源单一,这是广电产业价值链的重大缺陷。三网融合实现后,广电企业首先可以选择组建产业集团,囊括三网融合产业价值链的全部环节;其次可以通过资产剥离或资源整合,将服务重点定位在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上;另外还可以关注于各价值环节的过渡角色或价值环节的延展环节。

3 三网融合下广电产业价值链的创新路径

具体来说,广电产业(企业)价值链创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尝试:

1)通过其它价值活动的提升,更有效地发挥当下关键价值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广电媒体的基本价值链包括节目的创意生产、营销推广、传播渠道、广告经营、受众反馈服务等环节。其中,并非所有的价值活动都直接创造价值,更不是所有的价值活动都能产生利润。对于规模较小的广电企业来说,产业链延伸拓展短时期内并不现实。如果一家广电媒体的关键价值活动为广告经营,可以通过创新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来获得媒体自身更大的影响力,三网融合下更可以通过创新传播渠道,如网站平台节目信息等,还可以通过打造网络互动节目等,获得更多关注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广告价值,间接促进广告经营活动创造更多利润;

2)重新定位关键价值环节,调整价值链上的重点环节。三网融合前电视媒体创造利润的价值活动以广告为主,这种情况限制了媒体的收入来源。三网融合后数字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多种业务的展开,既改变了电视媒体在价值链中的角色,也为开拓收入来源提供了多种可能。电视媒体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重新定位自己的关键价值活动,如收费频道、节目交易、网络运营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关键价值活动直接获取收入,成为自己的主要收入来源。关键价值活动的重新定位,即是对核心竞争力的重新定位;

3)对价值链进行纵横延展,增加价值活动环节。产业价值链的延展,从纵向上来说,可以对产业上下游的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顾客价值链进行延伸,从横向上来说,进行跨地域、跨媒体的延伸。而这两个方向的延伸,都应该以内容为核心,在基本价值链的基础上向信息调查公司、广告公司、出版发行公司、报纸网络等多媒体、媒介公关、活动策划、娱乐演艺、节目交易及中介服务、网络信息服务、跨地域经营等价值环节进行深入延伸。三网融合则为媒介调查、跨媒体经营、信息服务、渠道拓展、市场拓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技术、物质等资源支持。值得强调的是,三网融合的产业博弈中,电视媒体的频谱资源、内容资源、人才资源等是其核心竞争优势,价值链延伸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

4)对价值链进行横向拓展,在做好主业基础上,实现新业务拓展、跨产业经营。价值链的纵横延伸围绕内容为核心,而价值链的横向拓展要围绕电视媒介的品牌影响力做文章。横向拓展要在传媒主业之外,向产业外领域拓展,如酒店餐饮、房地产、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汽车以及资本运营等。这可以充分发挥传媒品牌价值,为主业发展带来充足资金,为传媒企业开拓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从三网融合的角度考虑,信息增值服务、网络设备制造、网络技术开发、软件设计等离传媒领域较远的产业领域也可以尝试经营。要注意的是,无论产业价值链的纵横延展还是横向拓展,都要分清主次,并关注与各价值环节的相互关联和资源共享,更要及时调整价值链结构,果断脱离产生负价值的环节,重点培育关键价值环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