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网络暴力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青少年 互联网 暴力游戏 暴力倾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网络游戏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最近十几年内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各地警方发现,在青少年喜欢玩的电脑游戏中,其情节内容基本上都带有暴力内容,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暴力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由于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暴力行为之间存在可能的联系,而当前网络游戏在社会上日益流行,我国还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为此,积极开展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便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在已有的网络暴力游戏的研究中,研究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接触暴力的网络游戏与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多种方法来论证,主要是通过让被试者玩不同暴力水平的游戏,再分析所产生的暴力行为因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的方法有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许多研究都证明了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暴露于网络暴力游戏都导致了暴力行为的产生。但已有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包括研究的可重复性,样本的大小是否足够,信度、效度是否控制,是否有时间次序,以及潜在的虚假因素的影响是否控制,交互影响是否考虑等。而最不足的是缺乏长期的研究以及多角度、多变量的讨论。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更好地认识网络暴力游戏这个日益流行的现象,探讨其与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关系。
本文以传播学的“涵化理论”和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的网络成瘾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广州市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少年玩网络暴力游戏的状况。文章考虑了性别、年级、每月可用零花钱、网龄、父母学历、与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等因素。
根据相关理论,我们对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如下界定:
(1)暴力游戏:游戏中含有“血腥”、“杀戮”、“战争”、“攻击”、“打斗”等内容的游戏即为暴力游戏。
(2)网络暴力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脑游戏;是多个游戏者参与其中的互动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并带有描绘游戏人物试图对其他游戏人物造成伤害的电子游戏。根据《大众软件》的划分方式,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A 零级。是指游戏中无任何表现血腥、暴力及非人的内容;B 一级。指游戏中有暴力倾向力’面的暗示,有少量表现的血腥或其它场面非人场景的内容;C.二级。指游戏中有暴力倾向,有一定数量表现的血腥或其它场面非人行为的内容;D三级。指游戏中有详细表现肢体分裂的过程或状态,有明显的施暴过程以及表现其它非人性的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后三种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3)暴力倾向:是指具有暴力的想法且有可能发展成实际行动的一种心理与行动趋势。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广州市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16所中学(包括初中5所,高中11所)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574份,回收有效问卷535份,有效回收率是93.2%。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性别比例是4:6;高中与初中学生的比例亦是4:6;其中,将近7/10的被访者就读于省/市重点中学;超过7/10的被访者每月零用钱不高于300元;超过九成的被访学生网龄超过1年。
2 调查工具
通过Excel2007对样本进行数据录入,并以SPSS13.0统计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
3 调查程序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9年3-5月,历时两个多月。调查问卷由课题组五位高校传播学、法学老师在文献资料搜集、分析下制定,并在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在研究变量(被访者认知、态度、行为)确定后,进行变量操作化并设计成问卷。在问卷初步拟定之后,由广东工业大学三位专家共同审读问卷内容、斟酌文字,力求提升表面效度与内容效度。问卷初步确定后,进行了前测与试测以了解问卷的确切性,并依据测验结果对相应题目予以修正。最后确定问卷,并由广东工业大学社工系学生调查组对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三、研究结果
1 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
(1)玩网络游戏的频次与时长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被访者(样本为334;约62.4%)每周至少玩一次网络游戏,将近15%的中学生每周玩超过5次。
笔者就每周至少玩一次网络游戏的334个被访者进行调查发现,将近半数的中学生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长为1-3小时,而超过三小时的中学生有将近三成(样本为98;约32.4%)。
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每周玩游戏的次数非常明显地高于高中生(t=6.852**)(见表1),男生玩游戏的次数非常明显地高于女生(t=7.158"*)(见表2)。
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长与“性别”显著正相关(t=2.224*)(见表2),但与“年级”、“网龄”无太大关联(见表3)。
表4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在与父母关系融洽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2.536,p
调查结果显示,“每月零花钱”、“父母学历”、“父母关系融洽程度”对沉迷程度也有所影响。每月零花钱1000元以上的,玩游戏的时长非常明显地高于500元以下的同学(t=4.129*)。父母学历为“小学以下”或“研究生及以上”的,玩游戏的时长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与父母关系非常差的,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t=2.536*)。
2 所玩网络游戏的级别
调查显示,被访问的中学生中,有将近1/5(样本是58.约17.4%)所玩游戏的级别在二级及以上(见表6)。且最受中学生喜欢的游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QQ游戏(N=110)、CS(N=50)、CF(N=37)、魔兽(N=28)、卡丁车(N=27)。
相关分析显示,玩网络游戏的级别同被访者“年级”、“性别”显著正相关,初中生玩游戏的级别非常显著地高于高中生(t=4,604**)(见表1),男生玩游戏的级别明显高于女生(t=5.522**)(见表2)。
父母学历对玩网络游戏的级别也有所影响。父母学历为“为小学以下”或“研究生及以上”的,玩游戏的级别要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同学。
2 青少年玩网络暴力游戏与暴力倾向的相关性
(1)不同游戏级别对暴力游戏的认知
从表7可以看出,对网络游戏“画面血腥”、“音效富有煽
动性”、“现实中没有的刺激”的认知,零级和一、二、三级差异显著,零级更不赞同网络游戏“画面血腥”、“音效富有煽动性”、“现实中没有的刺激”。而赞许度与认可度通常是暴力倾向形成的前提。
(2)对暴力游戏负面影响的认知
本次调查将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设置为三个指标,分别是影响手眼协调能力、导致精神紧张无法放松、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笔者将非常赞同、比较赞同、中立、不太赞同、非常不赞同赋予分值,分别是10分、8分、6分、4分、2分。所有被访者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持中立态度(5分
3 对暴力游戏未来发展的看法
关于暴力游戏未来发展看法的调查发现,被访中学生中竟然有近六成对暴力游戏的未来发展持明确支持(样本为94,约17,6%)和中立(样本为193,约36l%)的态度。这也印证了上文中得出的中学生对于暴力游戏负面影响认知不够的结论。
4 周围朋友/同学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的例子数量
调查显示,被访者周围的朋友与同学中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的数量回答“非常多”、“比较多”、“一般”的人数占到44.1%。回答“比较少”、“非常少”的人数占到49.6%。
5 对网络、现实中矛盾的解决方法
调查显示,多数被访的中学生是可以区分网络和现实的区别的,针对这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虚拟/现实),解决方式也有所区别。对待网络上的矛盾,多数被访者认为“解不解决无所谓”(样本=243,约45.4%),其次,多数中学生选择“同对方就在网上PK”;而对待现实中的矛盾,将近六成的中学生选择“用现实生活中的方式解决”,其次是认为“解不解决无所谓”。而不论网络中的矛盾还是现实中的矛盾,选择“将游戏中的暴力方式复制到现实中解决”的人寥寥无几,前者只占了1.3%,后者只占了1.9%。
6 暴力行为赞同状况
本部分调查中,笔者将对暴力行为的赞同状况分为五个递进的层次,分别是“暴力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暴力只能解决一些问题”、“无所谓”、“不太赞同用暴力解决问题”、“坚决反对用暴力解决问题”。其中,前两个指标表示对暴力行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第三个指标(即“无所谓”)表示对暴力行为持中立态度,后两个指标表示对暴力行为“不太赞同”和“非常不赞同”。调查发现,有超过1/5的中学生(样本为109,约20.3%)对暴力行为持赞同的态度。这一数据确实应引起青少年教育者及传媒人的注意。
另外,笔者将“暴力行为赞同状况”这一指标同其可能相关的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就现有的数据发现,中学生“暴力行为赞同状况”同被访者“性别”、“年级”、“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学历”、“每月零花钱”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正相关,即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长,暴力行为赞同度越高;与“玩得较多的游戏所属暴力级别”正相关,即玩得较多的游戏所属暴力级别越高,被访者暴力行为赞同度越高(见表8)。
四、结论与讨论
1、所调查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程度较高,并且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网络游戏的沉迷程度更深,无论是频次、时长,还是游戏级别,都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玩网络游戏的频次、级别明显高于高中生。
2、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沉迷程度还与家庭的各因素相关:每月零花钱300元以下和300-500元之间的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的频次、时长和级别方面差异不大,但1000元以上的青少年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长显著高于其他人;父母学历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或研究生及以上的,每周时长和游戏级别明显高于其他人。与父母关系非常差的,平均每次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要显著高于其他同学。
3、青少年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认知不够,只对暴力游戏的负面影响持中立态度,
4、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一定的暴力思维倾向,玩过暴力游戏的青少年中,超过1/4的人存在崇尚暴力的倾向,且游戏级别越高,崇尚暴力的倾向越大。同时,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赞同状况也受他们玩暴力游戏的时间及游戏暴力程度影响。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影响更多的是思想层面的,就行为上而言产生的影响较小,
以上结论印证了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即网络这种传播媒介的某些暴力性倾向,不知不觉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现实观,导致了青少年一定的暴力倾向。而且,沉迷网络暴力游戏的程度越深,青少年所受的“涵化”影响也越深。
篇2
关键词:互联网;传播环境;社会失范;治理对策
互联网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人们传播信息、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渠道。然而,网络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比如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给公众获取有效信息造成误导;网络作为一个开放领域,许多个人信息极易在不经意间被曝光;网络暴力事件更是令规范网络传播环境成为迫切需要。对此,笔者认为应该通过网站强化日常自我审查、法律法规界定维权范围、个人增强保护意识入手,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环境。
一、虚假信息蔓延,亟待网站强化日常自我审查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但目前我国的立法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互联网上虽充斥着许多虚假信息却得不到有效清理,导致许多网民因为阅读虚假信息而受骗上当的事层出不穷。比如“魏则西事件”就引发了网民对虚假信息的强烈谴责,将如何规范互联网的讨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魏则西事件”发生于2016年。魏则西是陕西咸阳人,生前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读大二。2014年,他查出自己患了滑膜肉瘤晚期。据魏则西生前描述,该疾病为“一种很恐怖的软组织肿瘤,目前除了最新研发和正在做临床实验的技术,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魏则西的家人带魏则西去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大城市的医院,都被告知没有医治的办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魏则西求助了百度,他在百度上搜索到武警北京二院,家人还专程到北京去走访,发现很多人在该医院就诊。此时,求医无门的魏则西便选择相信了百度上推荐的武警北京二院。然而,在接受治疗期间,武警北京二院的医生从一开始对其保证可以活20年到随后告诉其家人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最后魏则西通过“知乎”网上的朋友了解到,武警北京二院所标榜的“生物免疫疗法”在国外因为有效率太低,20年前在临床阶段就被淘汰了,而魏则西也因此错过了治疗的时机,最后失去了生命。这一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网民纷纷指责百度在不核实信息的情况下就不负责任地虚假的广告,从而使一个年轻的生命错过了真正的治疗手段与时间而殒命。“魏则西事件”折射出的是虚假信息在网络上蔓延所带来的恶果。当下,网络搜索引擎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从学生获取知识到普通民众了解社会动态及生活资讯,互联网已经完全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得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然而在这个新型社会形态下,由于立法的相对滞后,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就会影响甚至破坏新型社会形态的稳定和有序发展。当然,互联网的发展也拉近了网民之间的距离,使在现实社会中彼此互相不认识的人能在虚拟空间为“魏则西事件”发声,使其成为一段时间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被列入2016年度互联网重大事件之一。笔者认为,面对互联网上不断产生的虚假信息,各大网站应加强日常的自我审查。“魏则西事件”中,百度作为医疗广告的平台,在未对其广告来源以及可信度做一个前期确认的情况下,就大幅度地进行广告宣传,导致魏则西在投医无门的焦急状态下希望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未能如愿。正是虚假广告延误了魏则西的治疗时间。因此,各大网络平台应该加强对于广告来源的审核力度,确立广告的认证标准,不能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互联网秩序。
二、个人隐私暴露,需要法律法规界定维权范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7年1月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底提升了2.9个百分比。[1]在新媒体逐渐成为话语表达有机构成的环境下,个人隐私问题也逐渐引起业界和学界的注意。互联网暴露隐私、侵犯隐私权的案件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互联网暴露个人隐私所引发的事件也成为网络社会失范的具体体现。2016年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在微博上爆料其妻子马蓉出轨,就此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对马蓉及其出轨对象宋喆的声讨。王宝强作为草根明星,在网民心中构建了极具亲和力的形象特征。这次事件,网民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和同情王宝强,并对马蓉以及其出轨对象宋喆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等进行人肉搜索。部分传统媒体也对王宝强离婚案件进行专题报道,一时在网上形成了舆论热点。通常情况下,行为个体出于羞耻感或屈服于习惯,有时为了避免与社会普世规范相冲突,往往会将一些具有个人隐秘性、不易于公开的情况和状态隐藏起来以保护自己。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许多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权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网民出于猎奇心理、报复心理等复杂的心态,会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公布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公共领域,这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严重侵犯。许多关于互联网上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案件由于网友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而不了了之。面对这样的媒介环境,网民更应严格区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在网上端正自己的言行。“隐私的隐匿就在于使个人羞于见人的东西与不相干的人隔绝,使得自己起码的尊严得以维系或保有内心的宁静。有些个人信息与事项,如生育能力、收养关系、性生活、生理缺陷、心理疾病、大尺度私照、屈辱经历、堕胎流产、未婚先育、婚外情等,与人格尊严直接相关,这一类信息原则上应该被界定为法定隐私内涵。”[2]对于国家而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明确此类违法行为的规制范围及应该采取的惩罚措施。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以及广泛参与性等特点,导致许多违法行为发生时因侵权人涉及范围广泛、难以取证和“法不责众”等实际情况,而无法惩罚相关人员。对此,制定相关具体详细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三、网络暴力频现,警示大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网络暴力是一种新的暴力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等行为,应该被视为网络暴力。而这种暴力则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失范现象,这种现象警示着公众必须时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涂尔干认为,社会失范是指当社会变迁剧烈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者是某种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者是几种规范体系相互冲突,从而使人们失去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不知所措。[3]2016年9月16日18时21分,艺人乔任梁在上海意外身亡。就在乔任梁生命中最黑暗的2015年,他遭遇了两次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第一次是在2015年7月,江苏卫视的综艺节目《我们相爱吧》播出结束之后,乔任梁作为其节目的演出嘉宾,在节目中与徐璐组成的“慌张夫妇”,他们也成为网友心目中非常满意的节目情侣,大批粉丝甚至希望两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在一起,并通过乔任梁的微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乔任梁却发微博称,“原来比荒还要可怕,仔细想想可怕的背后它还躲着可怜但不可恨,只是可惜、爱莫能助、时者、势也”,微博内容似乎在指责网友以及粉丝的“一厢情愿”,这条微博顿时引来了大批网友的指责,并对乔任梁进行辱骂以及人身攻击。另外,在天津塘沽爆炸事件期间,乔任梁发了一条微博,因其中“自取灭亡”“人肉”等词欠妥被网友们吐槽。后来乔任梁删了这两条微博,发了一条“天津,平安”,还向牺牲的消防战士家属捐款100万,然而网友依然通过微博对乔任梁不断进行辱骂。这两件网络暴力事件对于乔任梁的事业以及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许多网友打着所谓“正义感”的旗号,一次又一次对一些公众人物或者是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人物进行道德绑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暴力事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生的新的暴力形态。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以及网络暴力的群体性等特征,导致发生网络暴力事件时很难明确个人的法律责任。面对这样的尴尬环境,网民则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网民需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低调做人做事。其次,在自己遇到网络暴力事件时,不要急于辩解和争论。互联网上“沉默的螺旋”现象会导致网络暴力事件一方舆论高涨,而网络信息的爆炸以及瞬息万变的特点也会迅速消弭网络暴力事件,网民会被互联网中新出现的热点事件所吸引。因此,就网民而言,出现网络暴力事件时可以选择沉默、不予辩解,并积极取证,待暴力事件结束之后可寻求法律的保护。最后,网民应该克服从众心理,避免盲从,提高自身素质,更加理性、客观地对待互联网出现的各种传播现象。
四、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不是消解传统媒体,而是改变了传统媒体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在15世纪中期,教士团体为印刷术的发明而竞相庆祝,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技术辅助载体,他们那时还没有认识到它会开启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4]同样,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极少有人意识到互联网的发展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构筑新型的社会形态。而在这个新型社会形态中,不同的社会关系正在形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年代正值我国的社会转型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与信息传播相关的失范现象,从而动摇原有的社会规范。当前,阻断虚假信息的发散、保护个人隐私权、杜绝网络暴力等必须作为治理的重点,通过努力寻找更加科学有效并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环境,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网信网,2017-01-22.
[2]陈堂发.新媒体环境下对隐私权的认知与保护[J].新闻记者,2013(8):79.
[3]埃米尔•涂尔干(法).社会分工论[M].渠敬东,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4.
篇3
网络事件层出不穷
阳春三月,清明节,在这个节假日里,网络中热闹非凡,一上海女白领将其照片放在博客上,立即引起网民的关注,于是一个特工的博客走俏各大门户网站。
100天、16次的交换,这个真名叫王晓光的22岁女孩“用一根别针换来了价值80万元的唱片合同”的“别针换别墅”故事。事后证明,这个故事是假的。“骗局!”、“!”网上网下一片哗然。
一名叫“33”的女网民披露了自己迫使丈夫“77”和前妻离婚的过程,以极端恶毒的言辞辱骂“77”的前妻,并在互联网上炫耀自己懂得所有的“方式”,继而掀起了中国网民针对“33”的道德声讨。成千上万的人指责“3377”夫妇,中国网民的比喻充满挖苦和讽刺。
随着陈冠希宣布自己退出香港娱乐圈,延续多日的艳照门事件也已落幕,沸沸扬扬的讨论也即将告终。男主角和女主角们因为不雅照,身败名裂、事业受阻、遭人谩骂、被人声讨。经历过这次网络风暴之后,在他们心里或许会永远埋下一个阴影。
众网民的追捧下网络事件层出不穷,这些被炒得很红火的“网事”出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众多网络推手更是在制造着形形的“网事”,网站这只背后的黑手推波助澜,众多网民也是“乐此不疲”,网络红人相继出现,整个互联网充斥着欺骗、声讨甚至是辱骂、诅咒,一时间网络成了网民“集体狂欢”的场所,一次次的网络热炒在一次次的敲打着网民的道德底线。新疆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郭德海认为,这种大众的狂欢,是一种自由条件下萌生出的一种病态。在这种心理的牵引下,网民的道德底线在下滑,对于网上热炒的人总想把他了衣服来看个究竟。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有争议的事件层出不穷。
网民?暴民?
一名时髦女子用漂亮的高跟鞋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其脑袋踩爆。此图片迅速引起网友愤怒,并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踩猫女子照片被制作成“宇宙通缉令”。
随后,愤怒的网民自发调查虐猫地点及虐猫女子的身份,网民们除了在网上进行批判之外,还以打电话等方式谴责、痛骂当事人,有的还进行人身威胁,连同其所在的单位也不断接到各种电话。众网民一起追杀虐猫者,齐喊,“你要狗死,我要你死。”当事人相继公开道歉,甚至被单位停止工作。
网上追讨备受网民推崇,其网上通缉的效果出乎意料。网络事件中的人在众网民的共同参与下,曝光于世人面前。“3377事件”的当事人从虚拟的申讨中走向现实的社会中,变得四面楚歌,网民还以维护道德的名义搜索到“3377”的私人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并且把这些信息和他们的照片公开在互联网上,进行辱骂和诋毁。
整个事件的背后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血淋淋的结果,网民在以道德为幌子下开展这样的活动,最后变得是“以暴治暴”。中央电视台在一期《大家看法》的节目中,批评网民的行为是“网络暴力”,暨南大学教授徐暄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这种“以暴治暴”的方式是一种外人看似乎合理的方式来解决,但对当事人是一种惩罚,相当解恨,孰不知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更大。众多专家呼吁不要让键盘和鼠标成为伤害别人的武器。
一位叫张伟的博友在其博客上写道:虚拟的网络世界是个匿名场所。匿名意味着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再加上个人融入群体带来的安全感,进一步使每一个加入其中的个体都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勇气和超强的敏感。
新丝路网站策划人马德保说,“网友这种勇气与敏感在道德和正义的旗号下,发挥着令当事人也不可思议的力量与破坏力,他们甚至越位代替法律、法规、道德,对当事人进行审判甚至制裁,可惜这种勇敢演化成了网络暴力。”
网民在这样的群体暴力下变成了暴民,网民和暴民之间划上等号,事件主人公受到的伤害程度远远大于网络事件的本身。
在天涯论坛上有这样一个事件:在生下宝宝的第15天,初为人母的甜甜从五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随后,甜甜的同学在天涯等论坛上,将整个事件公之于众。于是,一场针对甜甜丈夫的“网络讨伐”上演,网友甚至打爆男主人公单位的电话。
在事件之后,天涯论坛上一位叫yolandusa的网友发帖说,“网络的力量是可怕的,事实到底怎样,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什么,只有当事人及家属才知道。在网络上公布他人的姓名、地址、电话,是否做得对呢?想到如果个人信息都可以被人轻易暴露在网络中,我不寒而栗。如此透明没有隐私保障的世界,这种所谓的追讨公平和正义就是你们所渴望的吗?”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张志安认为,网上的舆论容易导致网民在网下采取行动,网民自发参与调查,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由于发帖人的真实身份是隐秘的,因此缺乏权威,一些不真实的言论会给当事人带来负面影响,网友如果一味地宣泄个人感情,就容易越界为“网络暴民”。
郭德海认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网民自律,网民的道德体系的构建需要网民的努力,道德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网络在宽容和自由的环境中,个人自律是第一位的。
“网络暴力”博弈公民道德
网络上流传一位青岛孕妇曝光不让座者照片的帖子,随后经过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热议,有支持孕妇这种行为的,也有强烈谴责的。有人从法律角度指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属侵权行为。为此,孕妇作出回应称自己发贴的目的只是在于唤醒社会公德。问题是,正如有网友指出:道德是双方的,以一种不道德的手段去指责另一种不道德,恐怕只能助长冷漠的社会风气。(腾讯网)
我们可以把在网上“公示”不给孕妇让座的乘客的“脸部细节”看成是一种网络暴力的话,面对急需座位的孕妇而不予理睬的行为看成是一种道德暴力。
我们在这里的目的不是想去“盖棺定论”不给孕妇让座到底是属于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我们只是想对近来似乎是越来越流行的网络暴力博弈公民道德的是与非进行一些自由的探讨。
“口诛笔伐”这个词儿的寿命大概比我们的爷爷还要大,然而网络应用在普通百姓意义上的迅速普及让我们看到了它最淋漓尽致的表达。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的自由,足以宽容到可以容忍我们对任何事实,或者是我们认为不对的事情发表我们最激烈的言辞。在一片“唇枪舌剑”中,我们的表达欲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我们自以为成功地捍卫了公德,事实上也只是在言词上对公德进行了捍卫,感性淹没了理性,甚至是有时候理性淹没了感性。在我们全部站在正义代言人的角度上大发感慨的时候,不知不觉中, 我们还在对当事人进行着一种“罚不至此”的伤害,我们把他的不光彩的隐私、不愿示人的隐私的底裤强行地扒拉下来在广场上给众人看,不加节制地反不道德行为的本身最终转化成了一种不道德。
网络谴责其实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种近乎偏离正常的“疯狂”状态。网络上的“疯狂”谴责最终演化成了了现实中一种“非常状态”下的结果。对一个正常的人而言,这样的谴责其实已经是一种以道德名义进行的面对真实的个人的网络暴力。
网站推波助澜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助理研究员郭德海认为,一系列网络事件的热炒,导致网民道德的缺失,其背后的黑手终究还是网站,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介他要承担引导主流的职能,但同时在利益的驱动下还要有抢眼球的新闻。所以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制造这样有影响的事件。
新疆新丝路网络策划马德保说:“其实新疆的网络媒体一直没有产生这样的网络事件,让新疆的网络媒体也就一直没有真正的热闹起来。”在艳照门事件轰动全国的时候,新疆的论坛比较安静,没有出现像内地疯狂上传的那种局面。天山网论坛主编于雪飞也表示,新疆的论坛没有出现像其他地方那样的热闹局面。
在新疆乃至全国的网民结构中,大部分的年龄段是18~35周岁,年轻的结构偏小,因为年轻就容易做出一些比较激进,甚至是有些过火的行为,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从事网络编辑的人员也相对年轻,他们对一些事件的关注点和内心的衡量尺度,加速了一些网络事件的推波助澜。著名网络张怀旧认为,网络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什么人都有,有些人是玩网络的,有些人是被网络玩的。
“艳照门”事件如果没有网络的传播和扩散,所谓“艳照门”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说一些网络论坛、博客有意无意出格的话,那么作为一些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也令人极为吃惊地用大量版面跟风报道此事,而且我们非常诧异地发现本应当奉行新闻真实原则的各类媒体,不约而同地竞相使用“据传”、“疑似”这样极不负责任的词汇。
篇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我们有目共睹,但是,也带来了社会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冲突。于媒体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中,传媒与法律的关系改变是现在我们最应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网络的隐蔽性为规范网络环境增加了难度。这几年,显示出了矛盾升级的迹象。科技改变了生活,便利了交流,人们可以不分地域、场合、时间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讯APP的大量研发和普及,如QQ、微博、论坛等,让任何人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成为可能。在道德难以规范人们行为时,法律必须站上制高点。正如吉登斯所言,“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关键字:
传媒;法律;媒介融合
一、基本概念
媒介融合是新时代的词汇,它是大历史发展趋势的总结。传媒业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兼顾法律的配合,无形中增加了概念之间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对涉及到的重要概念以及术语作出阐释,并进行分析。
1.传媒
传媒,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相对于传统的人际传播,传媒更加注重传播的内容,是事实或者意见。与传统人际传播不同的是它必须依靠响应的介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台。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杂糅与竞争。纸媒在新型媒体的冲击下,被迫加入新时代的元素,而新媒体的发展是基于对传统媒体长盛不衰元素的吸取。媒介融合涉及到的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是任何国家都要面对的挑战。处理得当将实现大飞跃。
2.媒介融合与三网融合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让原本隔离的传统信息领域和传媒领域开始打破阻隔融合在一起,新事物的碰撞引发了冲突,体现在社会层面就是冲突。冲突出现在市场,渠道,终端以及各种业务上,为了抑制如此分布广阔的冲突,产生了相对于的制度,政策以及法律的制定。因此,媒介融合,是在整个文化产业,整个信息流通领域,整个传媒业的背景下发生的。媒介融合不仅仅是媒介之间的融合,它还涉及到了传者之间的融合,受众之间的融合,以及传受两者之间的互动。换一种说法就是,媒介融合打破了大众传播构建的传媒格局。新事物的出现必将引领一波相关因素的改变,三网融合就是新事物的产生的连带反应。不仅是传媒业自我发展的选择,也是我国政府一定时期下推行的公共政策。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网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互联网。可以说,人类的生活已经被三网全面覆盖,这也是“手机人”的概念出现的原因。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业务范围都在向趋同的方向上前进。例如,传统媒体开始借助新媒体的终端,信息,占领市场。新媒体开始更加注重传统媒体的强项吸取,用最纯粹的文字或者图片来打动受众,是一种“返祖”,也是一种进步,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3.传媒政策与传媒法律
传媒政策与法律应该是相辅相成且齐头并进的,政策影响法律,法律辅助政策的实施。传媒政策是国家以及相关负责部门为了做到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按照一定标准制定的准则。可以说是涵盖了国家总方针,总策略的政策。传媒法律是专业规范网民行为的法律条例,目的是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团结。就如同知识产权法,经济法一样,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当社会上某一个产业和法律相关联时,就代表着它与政府,与公民利益等产生了联系。
二、具体事件分析
最容易将传媒与法律相想关联在一起的是网络暴力事件。网络是新媒体,而暴力的程度决定了是否需要法律的介入,接下来,会选取几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1.案例概述
美国发生了一起事件,佛罗里达州的女孩,名叫瑞贝卡,她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和同龄人无多大差别。但是,在网络的世界里,她却成了网络暴力的目标。“你怎么长得这么丑”“你去死吧,不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你”这样恶毒的言语竟然是来自和她一起生活和学习的伙伴,每次浏览自己的社交网页,充斥着的污言秽语让她得了抑郁症,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让她伤心的世界。纵观国内的微博,同样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稍有争议的明星微博下的留言,净是诅咒、辱骂之词。网络暴民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着花式损人。回到案件中,女孩自杀之后,警察调查出事情原委,将网络上供给瑞贝卡的女孩带到了警局,当时由于未成年,在拘留了21天之后,被释放。很多人表示不满,杀人于无形的孩子也是罪犯,当地警方表示没有与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也没有相对应的处罚条例。之后,记者对两名“施暴者”女孩进行采访,她们竟然毫无悔意。
2.案例评析
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美国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曾经也有类似被网络暴力的经历。“施暴者”的猖獗和狂妄在网络世界中被放大。有人认为,这是缺乏法律条例的强制约束,确实,如若有法律,这样的惨剧会减少许多。美国的律师和法律界人士称,网络上的留言很难界定,主观意识太强,你认为是暴力,别人则反对。曾经美国超过半数的州都试过制定相关条例,量刑也相对较为严格,但是由于过于笼统,依然未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呼吁相关部门将条例进行细化,媒体要督促相关法律的颁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量刑,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频次,净化网络环境。
3.案例总结
网络暴力几乎隐藏在生活中各个角落,如同病毒,无形但发展迅速。拥有电子设备的人都可以成为暴利源。不容忽视的是,现如今国民素质普遍较低,对于事件没有自我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稍加煽动,便会形成不可小觑的网络洪流。不法分析利用网民特点,一次次挑战社会规则、挑战道德底线,形成了极坏的影响,没有制约就没有自觉。以上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不得不引起重视。
三、传媒与法律
在案例中,凸显出传媒与法律的息息相关。三网融合之下的网络时代,对于法治建设来说,有利有弊。交流的便利,信息的快捷让传递变得飞速,科技进步、生活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它。但是,告诉的发展带来的是失衡的可能。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传达信息时,虚假新闻成为了新的隐患。网络谣言也可谓是“异军突起”。我们面临着信息的大量冲击,易失去理性。如被某些人利用以谋取私利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在面对政府的时候,我们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进而寻求传媒的帮助,让问题成为社会的问题,引发关注。网络平台为手中提供了表达的平台,在报道时媒体自身的喜好以及观点会影响对时间的审判,同时不自觉的反应在对时间的报道中,失去中立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媒审判”。在媒体行使第三权利的过程中,应在表达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兼顾公平,维护双方的话语权,站在辩证的角度去报道事件,给观众自己认识和看待事件的视角,这样才能维护自身业界权威,又可以收获忠实受众,起到舆论
四、结语
如今探讨的问题是媒介融合下,传媒业的发展与法律法规之间的配合。中国的法律触角还没有延伸到网络这一块。网络的净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安定,而法律所规范的社会也不是单一力量作用的,法制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与传媒联结的出现绝非偶然,况且二者的进行的如此有规律,就是因为彼此不能单独出现。看待传媒与法律的关系,是个大综合的问题,第一,应该将问题放置于整个人类发展史上,整个历史大背景之下,是人类发展综合因素的作用,第二,将传媒业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统筹结合起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只有如此,中国当代社会才能经受住新时代力量的冲击,才能够经受住挑战,将产业与法律的发展共进步,才能实现所倡导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美]海伦•托马斯.《民主的看门狗?华盛顿新闻界的没落及其如何使公众失望》,夏蓓、蒂娜•舒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美]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王启梁.《网络时代的民意与法律应有之品性——从“躲猫猫”事件切入》,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
[6]栗峥.《传媒与司法的偏差——以2009年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例为例》,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5期。
篇5
关键词:公共道德;网络道德;存在问题;网络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69-02
当下中国,洋溢着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和价值沦丧现象。快速发展的网络,在未来的道德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作为公共道德范畴的网络道德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党的十报告中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之所以十报告如此强调道德建设,这与我国的现阶段发展现状是分不开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让我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突飞猛进,然而,经济学研究显示: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一般国家都会经历“拐点时期”,此时的转型,最大的挑战常常来源于“精神内核”的裂变。
谈网络道德,必须明确网络道德是属于公共道德范畴的。首先很有必要在“何谓公共道德?”这一问题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公共道德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当前学者们对“公共道德”的概念把握之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深入和统一的“共识”。高湘泽教授的观点认为:“如果把事关私人事务(private affairs)和私人生活(private life)领域的道德称作‘私人道德’(privatemorality),那么,与之相对的公共道德(public morality)便应当可以被理解为事关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和公共生活(public life)领域的道德。”显然,公共道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公共性,只有包含在公共生活领域当中的那些具有普遍含义的道德观念,特别是关涉社会基本结构、社会生活及公共事务的道德观念,才能成为公共道德[1]。
根据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面对互联网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网络道德在公共道德中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网络参与不仅包括普通民众,还包括企业和政府,在这样一个现实世界数字化的环境里,网络行为的私人性和影响的社会性,更要求我们关注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网络道德问题。
二、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困境
网络在方便人民生活、提高企业效率、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的负能量却也充斥其中,从以下几个案例,我们分析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困境。
案例一:“人肉搜索”是通过网络维护正义还是多数人的暴力?
2007年12月,一位名为姜岩的31岁的女白领跳楼自杀身亡,她在博客中披露自杀原因在于其丈夫王菲在外发生不正常男女关系。网上立即发动了一场关于王菲的“人肉搜索”运动,将王菲和他的家人关于姓名、照片、住址以及身份证信息和工作单位等个人隐私信息全部披露。此后,追杀、围攻、谩骂、威胁、恐吓邮件、网上被通缉、被原单位辞退等等一直萦绕王菲生活之中。最终王菲毅然决定将大旗网等数家网络经营者诉诸法院以要求损害赔偿。由网络事件而上升到司法程序的女白领“死亡博客”案,亦称“人肉搜索第一案”,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市朝阳法院宣判,最终,两家网站被判侵权,王菲获赔精神抚慰金8000元。而法院则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该部对“人肉搜索”等新生网络事物进行引导。
从“人肉搜索第一案”,到之后的“铜须门”,以及“韩白之争”、“死亡博客”等等,“人肉搜索”无时无刻不在互联网上演。在人肉搜索之下,互联网不仅是虚拟的,甚至可能是毫无隐私可言的。所以,网络在促进民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催生了大量网络暴力。所谓法不责众,个人融入群体,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安全感,这也使得参与人肉搜索的民众敢于施行网络暴力而不用担心承担相应责任。网上的民众最终被定性为侵犯隐私的风险由于网络生活的匿名制而大幅降低。一直以来传统看法都是,互联网络应该作为一个最自由开放的场所而体现其存在价值,然而从连续发生的网络暴力来看,所谓网络自由空间却一再发生多数民众意见压迫甚至无视少数民众合理意见的情况,甚至发生人身攻击。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密尔也强调:“假定全体人类统一执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要使人类沉默较为正当。”[3]网络暴力以道德鸟瞰的方式来裁夺他人表达权利,这无疑是一种“道德霸权”。
案例二:电商大战,是让利消费者还是欺诈?
每逢节日,电商之间的价格厮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2012年6月18日京东商城的店庆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加入战局。在本次战局中,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国美库巴网、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一号店等一干电商巨头参与其中。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各家电商都放出巨资让利促销,正值店庆的京东商城更是号称让利10亿元。然而令人唏嘘不已的结果是,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和国美电器搅动的“电商促销大战”原来是闹剧一场。针对“8・15”电商价格大战,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调查发现,上述参与价格战的三家厂商主要在三方面涉嫌价格欺诈:促销价高于原价、未完全履行价格承诺、用独家销售的产品进行比价等。而一淘网也存在部分数据失实的问题。相关部门抽查京东的15种产品显示,这些产品的毛利率最低达4%,最高达22.43%,即使促销后最高的毛利率也达到10%。此外还存在的虚假现象是,有的电商承诺低价出售商品,但在网店上却标明无货,而调查结果显示商家仓库实际有存货。另一个涉嫌虚假促销的表现是,有的电商促销的产品是独家经营,其他商家根本没有,因此也无从比较其此前承诺价格究竟是否为最低价。
“8・15”电商大战是一场电商的全民闹剧,京东、苏宁、国美、一淘吸引了眼球,但却牺牲了电商公司的创始人信誉,微博营销的过热是否会导致整个行业的信誉坍塌?过度的宣传是否会造成用户的透支消费?企业为了赢利用尽了心思,挖空了头脑,却伤害了全国网购的消费者心,诚信的缺失,何尝不是整个民族道德缺失的痛。
案例三:政府网站PS照片,是往脸上贴金还是自打耳光?
《人民日报》曾报道:目前100%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省级政府、95%以上的地市级地方政府、85%以上的区县级地方政府建成了政府网站,然而,不少地方政府网站虽高调上线却最终沦为摆设,内容更新缓慢,甚至整体处于休眠状态。就在这样近乎休眠的状态下,一些官方的新闻照片中,PS技术似乎总是扮演了一个并不光彩的角色。此前,就有一些政府网站新闻图片里出现过领导“到处乱飞”的照片,杭州某区政府网站、四川某县政府网站的新闻中都出现过领导的悬浮照。政府网站本是对外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倘若沦为自欺欺人的摆设,势必会给公众造成一种负面影响,不仅破坏了“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这一根本原则,更是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则被人民看成一句句空洞洞的口号。为了面子工程,抑或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政府部门如此做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的缺失呢?
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大国并不能称之为文化强国,力争成为一个文化强国,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而面对网络如此迅速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网络上道德问题的出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关乎能否稳步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以上三个案例分别从人民群众、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分析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挖掘产生的根源,从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1.所有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所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首先要从人的教育开始,加强个体道德修养提高自律意识。如果不能通过教育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准,即便是有再严密的法律,也会有人刻意或者无意中去破坏。现阶段,年龄在10―29岁的网民占网民总人数50%以上,青少年是上网的最大群体,是上网的主力军。青少年的认知与道德成长基本上还处于模仿和模拟的层次。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之中,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公共道德修养和成熟会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到了互联网时代,网上众多民众的不受传统道德约束的行为,更容易给青少年造成许多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担负起积极的教育作用,使新生代的网民从一开始就建立良好的道德自律。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里的行为规则。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不是虚无缥缈的世界,是各个主体参与的现实世界数字化,不仅每个个体要自觉增强自身修养,同时也要从总体上规范网络行为。旨在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不仅要规范普通民众的网络行为,还要能够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网络商业行为,有效地监督政府的网络行政行为。
3.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宣传和监控机制。根据《当代公民的网络道德问题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网民中,仅有5.2%的受访者了解“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可见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还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组织,如美国计算机组织协会、加拿大的信息处理协会等制定的信息伦理准则,他们的网络道德坚实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对现阶段我国加强网络行为的道德约束将发挥正面影响。
综上,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的不符合伦理道德,甚至走向犯罪的诸多不利因素[4]。不管是普通网民,还是企业或是政府,在进行网络活动时都应当遵从最基本的网络行为规范。公民应该积极发挥网络给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广博的网络资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企业在利用网络实现效益的同时应诚实守信,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政府部门在实现网络办公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恪守道德底线。
参考文献:
[1]黄永录,李文中.浅述公民的公共道德责任意识[J].文教资料,2011(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R].2013-01-15.
篇6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报复杀人,积极实施犯罪,最终致四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当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暴力犯罪等恶性事件屡见报端。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加深,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应是片挖掘潜力散发无穷魅力的海洋。人生有许多岔路口,关键时候只差那么几步,刚成年的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基本只过过三点一线的生活。其次来自家庭压力,学校压力,生活压力和即将面对的就业压力,中国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另外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享之不尽的好处,却也从诸多方面危害了学生的心灵。
我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盏明灯,能够照亮每一个人摸索前进的道路,每个人都能通过他人行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可是真的所有人都能完全达标,拍着胸脯对自己说:我的心理十分健康?又有谁能在投毒之前发现林森浩心理并不健康?
以下我浅谈一下自己对互联网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看法,现在的网络日趋复杂,利用网络犯罪,传播不良信息屡禁不止。难道网络真的没有绿色安全可言了吗?事实应该是网络是把双刃剑。他是时代先进的必产品,也是一面反映你心理是否健康的镜子。我们无法了解这个世界发生的所有事情,以客观思想评价他们,但是网络这个平台却将世界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交流看法,有些不经意的留言可以让你眼前一亮,也可以对你产生误导,错误的思想不加以改正不断地偏远,而你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已经迷失了。
很多人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纷纷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富士康跳楼事件,学生之间互相仇视,这时心理学就派上了用场。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我们缓解压力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当前很多大学生的现状是没有目标无所事事,二心理学就能很好的帮助缓解这些问题。大学生综合素质分是国家教育重视的一项成绩,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前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讲座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细致观察周围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完善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各项制度,有效科学的采取措施,及时的处理和稳定事态发展,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目前社会面临的新的挑战。
篇7
【摘 要】影视文化因为绚丽的画面、轻松的氛围正逐步深入中学生生活。中学生可通过大众媒介接触题材各异的影视信息。由于中学生选材和途径不当,加之自身的身心特征,大量涉及暴力、低俗信息、金钱至上等观念对其价值观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如何正确利用影视文化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视文化概况,中学生接触影视文化的途径和目的,影视文化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原因,探讨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提高中学生思想素质。
【关键词】影视文化;中学生;价值观
一、影视文化概况及影视传播的相关性分析
(一)影视文化概况
影视文化通常指以电影和电视、网络为载体和媒介的多媒体综合性文化,主要包括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影视文化的传播途径包括电脑网络、DVD等多媒介的影视传播。影视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大众文化的模式化、复制性、满足感观等特性。影视文化因其独特的特征作为中学生娱乐休闲的重要工具,早己深入到中学生的生活中。
1.通俗性。影视媒介所传播的影视文化都是通俗易懂的。以影视剧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容与叙事技巧是通俗而又取巧的。在影视剧中,我们往往看到世俗的需求与情感。而对于讲故事的技巧,可以发现,为了迎合观众的观赏需求,故事的展开都是一些固定的套路。
2.商品性。从影视文化产生开始,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博得大众眼球获得经济利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影视文化商品性质一直深入人心。
3.多样性。影视文化的角色定位是多样性的,它可以是精英文化,也可以是大众文化;可以是主流文化,也可以是边缘文化。在不同时期,影视文化会根据当时具体时代特征而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影视传播的相关性分析
1.最主要的影视媒介。电视是中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网络次之:电视以其试听终合,形象生动,传播范围广泛,接收方便等特征在大众传媒中占据优势地位。与此同时,互联网逐步成了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成为中学生接触时间第二长的大众媒介。
2.中学生收视的渠道和内容。电脑和电视是中学生收视的主要渠道。据调查发现95%的家庭拥有至少1台电视,79%的家庭拥有至少1台电脑。电脑,电视的普及为中学生通过网络分享信息,扩大人际交流提供了可能。影视剧,动画片和娱乐节目是中学生观看的主要节目。
3.中学生观影的意愿,行为和评价。娱乐和解压是中学生主要的观影目的,且在观影因素中,中学生受同龄人,媒体的宣传影响最明显。不同电影类型中,喜剧片,科幻片最受未成年人欢迎,本土题材影片中,“动作和功夫片”和特色喜剧片也很受欢迎。
二、中学生的价值观及影视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
(一)中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值得”的看法。中学生的价值观反应了对于世界和人生意义的一种认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受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多种多样的价值观的多重影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自己的个性。
1.个性与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这个阶段的中学生多处于12到18岁之间,其认知能力随着生活阅历与文化知识的增长开始逐渐成熟,他们已经能够分析社会现象,并考虑社会的种种问题。
2.心理状态不稳定。青春期常被人们称为叛逆期,中学生思想波动性很大,自控能力差,一旦受到某种影响或者诱惑刺激,就很容易产生偏激行为。
3.较强的模仿与从众心理。中学生正处于仿成人化阶段,好奇心强,通过模仿他人或者前人经验,可以加速其成长过程。在集体价值观中,虽然中学生渴望独立,但也渴望得到同龄人群认可,所以也会倾向于群体的价值观。
(二)影视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影视暴力对中学生的影响。影视暴力是影视节目中所展现的暴力现象或行为。很多影视作品中热衷于渲染犯罪细节、犯罪手段,动画电影等影视作品以幽默夸张的方式表现社会暴力,掩饰暴力的社会危害性。中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暴力信息真实性的价值判断偏于模糊,容易受不良行为影响,其造成的后果巨大。
2.影视低俗信息对中学生的影响。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中学生需要释放紧张的心理情绪,他们迫切需要释放的通道。影视剧,影视节目营造的娱乐氛围正迎合了中学生的心态,但其低俗化的倾向却导致了中学生们价值观上的庸俗,影响其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3.影视广告信息对中学生的影响。影视里播放的广告往往是根据大众口味,通过明星,豪华外包装以吸引观众眼球,最大限度推销产品。中学生由于价值观的不完善,加之明星崇拜的心理,逐步形成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
三、影视文化对中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
(一)全球一体化语境下当代人类核心价值理念的偏离
全球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人类最基本生存状态,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当代人们的价值理念是以个体为轴心,以刺激和鼓励个体自由追求实利的功利主义。影视文化毫无疑问也受到了功利主义污染,导致低俗文化冲斥文化市场。中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成长,导致了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在群体中蔓延。
(二)大众文化的发展导致价值观的庸俗化和世俗化
大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但是其偏重于娱乐性,其突出功能是世俗娱乐功能。由于影视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集中表现,因而大众文化的喜爱偏向通过影视文化的传播进行反馈。然而,影视文化所反映的快乐生存的梦幻容易影响中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判断。
四、合理利用影视文化,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影视文化给中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浓缩了人类文化的精粹,对中学生价值观点发展和完善具有引导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影视文化,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发挥影视文化的积极作用。为满足影视文化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我们要提升影视文化的品味,营造健康有益的氛围。
(二)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文化”表达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并借助于多种表达形式,在广大中学生中普及主流文化,传播内容健康、反映社会主导思想和文化价值观的文化作品。
(三)制定影视文化法律。我国需要制定较为详尽的政策法规,规范、调整和改变影视文化的“偏离”行为,强化对大众媒介犯罪的打击力度,因此要科学地制定《影视文化法》,加强法律监督,保证影视文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四)引导中学生正确选择文化资源。引导中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确立崇高的理想与健康的人格,提高中学生对不良文化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树立正确的影视鉴赏观念。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合力,帮助中学生构建价值体系与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黄会林主编.中国影视美学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篇8
一、互联网将进一步走向开放:全球经济危机将使互联网产生分化,与美国某些专家的看法相反,互联网总趋势将进一步走向开放。2009年的中国互联网将以开放为主流趋势:以阿里巴巴、腾讯、盛大等“平台开放,增值赢利”为代表的开放模式将日益主流化;UCWEB等移动开放平台呈现广阔发展空间;开放性概念如“智慧地球”、“云计算”将引领潮流。
二、网商将日益主流化,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理想选择:网商依托互联网将中小企业聚集为价值网络,在过冬条件下,这具有分摊成本、品种经济、购销灵活等突出优点,并将成为2009年出口企业转向内需后,替代出口网络的理想内地渠道。
三、价值网络将成为引领性潮流: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以价值网络竞争替代价值链竞争的新动向。以往的行业纵向一体化,正向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纵横交错的网状业态迅速转型。2009年,软件服务化(SaaS)、制造服务化(服务组件化)将继续成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应用的新热点。
四、风险投资将转向收入模式和创投:VC将更加注重赢利模式,会更加重视创业投资。对于在成本节省上有飞跃,或改变竞争规则的创业模式,VC会比以往更加重视。
五、网络广告更具性价比:2009年的网络广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相比更具性价比优势;二是与卖场融为一体的网络,在营销广告上比纸媒更加有效。挑战在于,媒体创新远远落后于广告创新;网络广告的市场秩序混乱,产业服务滞后,影响网络广告的发展。
六、社会网络出现娱乐化、实用化的分化:开心网受到普遍欢迎,证明了“无聊的力量”。社会网络中的娱乐化、化趋势明显。2009年就业是社会热点,象西陆劳务这样的农民工就业平台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七、移动视频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3G牌照的正式发放,2009年将成为中国的3G元年。3G产品能否为一般收入阶层接受,能否开放服务平台,是3G能否立足的关键。现有B2C视频网站领先者需要及时转向收入模式,提高在网络广告中所占比重。其它视频企业,亟需进行调整:一是向应用型B2C这个空白点转型,二是向B2B和B2G转型。
八、网络话语权博弈将引人注目:2009年方方面面对网络话语将越来越重视。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功能将得到加强;网络宣传将得到国家支持,主流话语呈加强趋势;网络实名制将被推进,负面信息空间将受到压缩。
篇9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网络平台;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15-02
2011年12月13日,作为新课改课题之一的“信息化与学科教学优化实验研究”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学术厅正式开题。开题报告会上的两堂整合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展示课,引起我对“双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考。其中语文课的展示由我承担,所以在此仅就语文学科谈一点我的看法。
过去,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仅仅是做课件,放录音,播视频。这种单一地在资源呈现方式上做文章的“多媒体”课堂,很难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来轻松方便地获取知识,交流看法。既然网络已经普及,为什么不能为教学所用呢?
网络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虚拟教室。在这个教室中,教师可以即时电子学案和小测验;可以及时批阅学生提交的学案,直观地看到测验中客观题的得分情况分析;可以随时访问论坛,关注学生讨论深度,甚至参与讨论;可以公告,告诉学生近期的安排,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教室中,学生可以从资源库中方便地查阅他想了解的相关资料;可以在完成学案和测验的第一时间得知自己的正误,得到老师的指导;可以在班级论坛上提出自己的质疑,发表看法,评论他人的论帖,甚至就一个论题展开辩论。这样的一个虚拟课堂可以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虚拟教室里,学生的网络身份是实名的,学生的学习内容长期在线保存,随时可以检索出每一个学生全部的学习记录,这就为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提供了可能。
然而,仅靠学生在网络上的自学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教师设计电子学案,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并随时检查,督促学生完成。讨论深入了,便引入现实课堂。在现实课堂中集中解决虚拟课堂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虚拟课堂也可以应用于课后,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究。当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整合完成,将会事半功倍。
比如我在《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教学之前下发了电子预习学案,要求学生“在班级论坛上交流自己初读文章后的感受;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做出自己的点评,提出问题或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学案及论坛里踊跃发帖,上传资料,不仅了解了马丁•路德•金,还涉及到“民权运动”、“非暴力抗争”、林肯、《解放黑奴宣言》甚至圣雄甘地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共享资源库。提出的问题小到文中词句的理解如“空头支票”“这个信念”,大到对社会的思考质疑如“为什么美国没有真正完成‘美国的愿望’――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很多问题在提出之后,就有同学予以解答或补充说明,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很好地发挥了生生之间的促学作用。
有了虚拟课堂做基础,现实课堂在处理这一课的时候,关于作者和背景的介绍非常简短,并且由学生来做简介。这样一来,不仅省了时间,学生获取的信息更多,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表述的能力。教学重点放在了解决学生在网络上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和使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重点语段的品读与仿写上。因为学生前期做了大量预习工作,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实课堂教学中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使课堂氛围更热烈。传统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讲授的一对多模式变成了教师只是参与讨论的一员的多对多模式。课堂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对问题的看法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这不正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吗?
“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整合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一个学生的点滴成就更容易被充分认可的学习空间,一个资源更丰富、共享更及时、学生拥有更多选择余地的学习空间。在这个开放的、不受限的地方,各类学生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达不同其说,作为使用网络媒介的主要群体高职院校学生,既是网络媒介的受益者,又是受害者。因为网络媒介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休闲娱乐、虚拟社交的功能,特别是网络媒介散布的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正毒害着高职院校学生。正因为有了娱乐性,所以网络媒介还具有使人上瘾的特性,把学生们培养成了低头族、网控族。大学生网络媒介信息的泛滥,不得不让全社会、院校、家长、学生共同关心起来,应对网络媒介的挑战,不得不关心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
1网络媒介素养的内涵
根据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结合以上论述,简言之高职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网络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高职大学生正确理解,积极合理地运用网络信息和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自我。
2.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的产生
2.1学校缺乏管理意识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媒介素养中对信息的选择能力、思辨性回应能力光靠学生自己,那是根本不能进行的,因为作为大学生就凭知识层次和文化高低,就已经能进行鉴别和选择了,但是为什么还做不到呢,主要原因除了个人因素外,与学校的管理密切相关,与社会的管理重视程度有关,与学校性质有关。我国的教育从根本上说还是重视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而对高职院校缺乏重视,这就导致全社会对高职院校的看法。出于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校怎么能重视起管理来呢。学校不重视自然放弃了对学生的管理,久而久之学生的个人行为任其自身发展,那么学生使用网络媒介也就成了个人的事情,至于使用的好坏学校完全处于放任状态。至于网络媒介中的质疑能力、理解能力就不会去鉴别和思考,整天沉醉于网络虚拟世界中。
2.2个人缺乏认识能力
由于全社会对高职院校的看法不同,所以这种轻视的认识导致高职学生自然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从而放弃了对学习重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老师也就无法认真教学,因为教和学是两面的因素形成的,只有教而没有学生的配合,那么教学还有啥意义,给老师造成了教学上的困难和厌倦。其次个人对网络媒介认识能力的降低,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且还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一个影响一个,从而影响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大家都处于一个玩耍的状态,丧失了上进心,学习文化课变成了网游者。这种学习状态造成个人的质疑能力、理解能力下降。在网络信息的充斥下,大学生们只跟着网络走,而不是自己思考钻研,这种依赖感也影响了大学生思考能力的降低。
2.3社会环境的影响
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健康文明上网是对大学生最基本的上网要求。但是这种用网局面正被少数网络开发商看准、打破,大学生是使用网络媒介资源最多的人群,所以把网络利益链向大学生延伸是网络开发商的目标。从而不断开发出网络游戏、网络黄等。其次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工具也正符合大学生的生活要求,大学生们把时间还费在了这些网络社交上。所以不管是网络开发还是网络虚拟社交平台,都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产生消极的作用。这种消极的作用,加剧了大学生对网络媒介资源正确使用的挑战。
3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途径
3.1国家关心和重视高职教育
教育倡导教育资源人人平等,公平享受高等教育,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国家必须对待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那样对待高职院校,不管从升学率、招生率、就业率,必须公平对待高职学生,实行宽进严出的教学理念,切实为高职学生就业服务。甚至在就业方面优待高职大学生,这样高职院校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高职大学生看到了学习的希望。只要认真学习,掌握多门技能就能实现就业,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国家的就业关心。对于正确引导和激励高职大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大学生精神上受到了鼓舞,那么他们对网络媒介资源的利用就会步入正规渠道,就会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慢慢的对网络信息资源有了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思辨性回应能力。
3.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既然大学生不想自发形成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正确使用,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网络犯罪、网络黄色暴力等有害的网络信息就很有必要。严格管理网吧、网络游戏开发商等,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得这些有害网络信息无处藏身,大学生也就对网络信息产生了厌倦心理,因为大学生想要找的网络信息资源没有,大学生不得不减少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减少手机上网、电脑上网。没有网络更多的信息资源,大学生慢慢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文化课学习上。从而网恋、网瘾、网络犯罪逐步的减少。
3.3培养网络媒介素养师资队伍
网络媒介素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在高职院校网络媒介素养培养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支队伍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一是积极献计献策的顾问团,可由热心此项活动的专家学者组成。二是骨干教师。对骨干教师需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在培训中,要注重把握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教育的特点,结合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培训。三是学生家长。要对其进行家庭普及型培训。四是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这一部分人,由于本身从事的是网络媒体方面的工作,他们能够对一些相关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积极争取他们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3.4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注重“真实社交”大学生社交网络“软瘾症”主要表现在无意识地、强迫性地刷人人、微博以及其他一些社交网站,并在事后陷入一种强烈自责、敏感易怒的精神状态。学校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围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主题开展如健美操、辩论赛、职业技能大赛等,缓解学生的网瘾症和“软瘾症”。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媒介信息的制作与,如结合专业特点举办网页设计大赛、微电影大赛等。
3.5加强学校网络平台建设
严格管理校园网络,是做好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关键,因为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的,因此在校园内使用网络信息的机会最多,为了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必须确保校园网络的纯洁性和安全性,强化管理,净化网络信息平台,搭建绿色的安全的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在校园的网络信息平台上一些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介绍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成果等等。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传递校园正能量。
3结语
总之,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化生存浸润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高职类院校大学生因文化水平较低和相对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在网络中迷失。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开设人文素养课程和强化学生管理队伍等是提升高职类院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