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的成因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灾害的成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震灾害的成因

篇1

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引起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导致人员伤亡,造成了地震灾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由地震力通过地震波起作用的,即纵波地震力使建筑物上下颠簸,引起建筑物的纵向结构松动,随后横波地震力再使建筑物发生水平晃动,引起横向结构损坏。当先颠后晃的地震力超过建筑物的承受力时,在几秒钟内就能使建筑物遭受破坏。

另外,地震力引起的断层错动开裂、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沙土液化等地基失效问题,也间接造成建筑物的倾倒和损坏。

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地震的频次高、强度大,称之为地震活跃期;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地震相对频次低、强度小,称之为地震平静期。根据地震发生的特征,又可在活跃期中划出若干“活跃幕”。20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历了4次地震活动期,第四个活动期大体在1966~1976年。在这10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根据多数专家的研究判定,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可能是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第五个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个别甚至更大的地震,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将在我国西部,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也相对活跃。

地震灾害的特点

突发性地震一般是在平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几十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的顷刻之间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尤其是发生在夜间的地震,后果更为严重。

成纵性在一个区域,或者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为调整区域应力场,或岩石破裂的延续活动,往往在某一时间内地震活动呈成纵性出现,连续造成灾害。

续发性强烈的地震不仅可以直接造成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而且往往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造成更大的破坏。如由地震灾害诱发的火灾、水灾、毒气和化学药品的泄漏污染,以及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还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等等,以及上述灾害所造成的社会各种损失。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因而它有一定的规律,最明显的是成带状分布。全球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地震能量的75%,就集中在这条地震带上。二是欧亚地震带,全球15%左右的地震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

篇2

关键词:地震; 灾害; 预防措施;

前言

人类对地震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还比较有限,虽然我国的地震预报实践能力处于国际前列,但也只能对特定地区的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据统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95%是由于建筑物倒塌破坏造成的。因此,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不仅要继续组织实施对地震预报的科学攻关,更要切实强化震灾预防工作。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地震灾害随之出现了人为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地震灾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共同引起的综合致灾过程。人类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财富损失,而人类防灾减灾或应变行为的失当则会加重地震灾害,从而带来不应有的灾难。由于人类自身行为失当而致灾的问题,应当成为抵御地震灾害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减轻未来地震灾害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地震人为灾害的含义分析

地震灾害从后果及致灾过程上分析,一般可分为地震原生(一次)灾害,地震次生(二次)灾害和地震衍生(三次)灾害。地震时,几十秒甚至几秒种这个短暂的瞬间人们应变行为的失当,将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即所谓的人为灾害。它与地震原生、次生和衍生灾害有很大的区别。钱学森同志认为“:人为灾害发生非常频繁,损失很大,不容忽视,不考虑人为灾害的灾害学是不全面的”。本文所说的人为灾害,是指地震时由于人们的应变行为不当或因地震谣传、误传而引起的错误行为造成的灾害。

三、关于人为灾害成因分析研究

震时人们应变行为的失当或因地震谣传、误传而导致人为灾害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对地震灾害心理上的误解和扭曲。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有其孕育、和爆发的过程,对于地震,人类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由于地震巨大的破坏性,给人们心理上蒙上了一层可怖的阴影,对地震既存有戒心,又有侥幸。从心理倾向和情感上看,人们对地震普遍关注,渴望了解地震,而又恐惧地震,闻震心惊,谈震色变,一有风吹草动,就不辩真伪,惊慌失措,造成悲惨结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心理素质所致。二是地震、抗震科普知识匮乏,应急应变能力低下。从地震抗震知识了解程度上看,真正了解的是少数,一无所知的也是少数,大部分则属一知半解。这种认识上的匮乏和心理素质的障碍,反映到行为上,必然盲目行动,导致错误行为。震时好多灾害基本上是由于不懂得正确的地震应急避难方法所致,稍有震感,就盲目外逃或跳楼,造成了不必要的死伤。

四、关于减轻人为灾害的对策分析研究

1、加强城乡抗震设防。

一是,科学做好城乡规划建设方案。县发展改革、城住、国土、水务等部门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项目和工程抗震设计的审批管理。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抗震设防。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重视地震安全性问题,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城乡建筑的影响(严禁在地震活动断层、软土层、沙土液化层上建筑),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和研究,为国土利用、城乡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开展城区震害预测研究和地震小区划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服务;开展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提出抗震性能意见,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进行督促其加固、改造,并建立工程建筑抗震设防档案数据库;以城乡探测结果为必要的科学依据,将探测结果应用到规划建设中,合理规范布局,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城乡综合抗震性能;二是,全面开展抗震设防和安全性评价。为了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对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有关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审定。

2、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加强地震宏观监测、地震速报、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建设,明确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三员”作用,巩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社区的示范效应,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五进活动,将地震科普知识纳入各种培训,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地震、认识地震,懂得基本的防震避险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救技能,从而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信心,消除对地震灾害的恐惧。

3、强化地震应急工作。

一是,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学校、乡村、社区、重要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地震应急预案,建立预案管理体系及数据库,加强预案监管,狠抓预案落实。重点发挥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的示范效应,开展学校和重要单位、场所、部位的演练工作。二是,建立素质过硬的应急反应队伍开展灾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建立专业救援队伍是关键,素质过硬、行动高效的专业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在震后及时开展救助工作,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应急志愿队伍是必要的补充,地震发生后(破坏性地震),应急志愿队伍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指导群众紧急疏散和开展自救互救。三是,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地震等应急避难场所及疏散通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公园、体育场馆,合理规划布局。配备必要的标志牌、线路图等设施和必要的生活用具库,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确保维护灾后社会稳定的目的。

4、家庭应急对策。

家庭成员都要全面了解震前准备、临震应急、震时自救、震末抢险和震后救灾等各个时段的具体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水电闸、阀的位置及煤气炉灶的应急关闭操作要求;家庭成员都要懂得抢险救灾的基本知识,学会简易的急救方法;临震前要清理家中易爆、易燃物品,容易塌落的高架物品。

5、个人自救对策。

居住平房的人员,如果屋外有空旷野地,地震时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以最快的速度外出避震或就地隐蔽在室内较安全的地方;居住楼房的人员,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跳楼或外逃,应立即躲避在家俱、床、桌子或灶房、厕所和空间较小的房间,主震后立即撤离;如果地震发生在夜间,不要因寻找衣物或穿衣耽误时间,要争分夺秒立即向安全地带转移或就近隐蔽;地震时,凡逃出屋外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小胡同或高大建筑物、高压线附近逗留;主震后,不要立即进入房内,防止强余震的袭击,以免造成伤亡。

篇3

[关键词]地震保险;费率;定价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10

1地震保险费率定价的特点

地震风险的损失分布有着严重的厚尾性,即出现极端值的概率较大。这使保险公司难以确定合适的费率,从而大大破坏了对保险公司的稳点性经营要求。所以,一方面地震保险的定价和其他保险产品的定价有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额大小也难以确定。我们知道,地震风险的构成因素十分繁复。不仅何时何地发生多大的地震难以预测到,即使在同一震级的地震下,造成的损失大小与人员伤亡也有差别。这与当地的建筑结构,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地震保险还面临着严重的逆选择问题。因为不同区域的地震风险大小不同,地震灾害史也不同,当地民众对地震灾害的看法不同。这就导致了高风险地区热衷于投保,低风险地区无心投保的情况。

2地震保险费率定价的国际比较

2.1日本

日本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费率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组成,其中,纯费率用来反映地震风险的大小,而附加费率则体现出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日本的地震保险费率根据地震风险大小和建筑结构分为四个区域,费率从005%~04.3%不等。此外,根据建筑物年限和抗震等级的不同,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到10%到30%的优惠折扣。日本政府也出台了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用来促进地震保险的推广。日本的地震保险费率比较切合于实际情况,不仅仅是日本很早就注重收集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相关经济数据,还在于它由专门的中立机构确定,使之更富科学性。相比之下,我国应该更加注意完善我国的地震灾害数据库,在准确的精算基础上进行以地区和建筑物来分类的定价。

2.2美国

美国各州的地震保险情况不尽相同,在这里以美国加州的地震保险为例。在费率方面,加州地震局使用美国三大巨灾建模公司之一的EQE International研发的地震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估,根据损失期望的大小来确定费率高低。EQE International在费率厘定过程中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由地质科学机构提供的与地震强度和地震发生的概率相关的信息;二是损失期望,即根据建筑物类型、年限、地表机构、据地震带距离等条件,估算的损失值。因此,加州将全州划分为19个费率区,不同费率区的费率差别很大。从01.1%到05.2.5%不等。对于地震保险来说,若采用单一费率制度,易引发逆选择问题致使保险市场风险系数攀升。然而对费率进行过细的划分,又会使成本不断增加。所以加州地震保险的定价方法很好的权衡了道德风险和成本攀升之间的矛盾。

美国与日本相比,将费率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这使得地震保险产品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当然美国有着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复杂的保险产品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运作。但是对我国而已,金融市场尚欠发达,保险行业更是刚刚起步,不宜推广过于复杂的地震保险产品。

3对我国地震保险费率定价的建议

3.1费率定价方法的分析

我国各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人口稠密情况差异较大,适用于区域性地震保险费保守偏高的厘定策略。下面分析净费率计算的过程。

计算净费率,需要的是未来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平均保险额损失率的预测数据。常见的方法是将过去一个时期由保额损失率的统计值作为未来的预测数据,或是根据过去的统计值对未来的预测值做估算和推断。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假定在未来的时期内统计特性的参数与过去的基本相同。但是考虑到地震风险的特殊性,有必要将地震的发生和由此引起的破坏分为两个影响净费率的因素,即地震危险性参数和建筑物损失率。

在计算地震危险性参数和建筑物损失率时,可以利用地震烈度将它们统一起来。由于地震烈度这个指标主要是根据地震破坏程度而评定的,因而可以将预测的损失率表示为烈度的函数,地震烈度记作I,函数关系记作LE(I)。LE与地震烈度存在着正比关系。另外,当考虑地震危险性时,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从统计数据看来,震中烈度大的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要比震中烈度小的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小。因此可以选用以MMI烈度值为随机变量的地震发生的概率函数来表示地震危险性,记为P(I)。

为我国地震保险业务的开展,可以将现有的建筑分为四种类型来分别计算。而数据资料采用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数据,由于该公司长期经营地震保险,又有大量的损失率数据,所以数据可靠性较高,故此作为大范围内平均损失率的计算基础,如下表所示。

上表表明了建筑物财产在地震下的损失率情况,接下来考虑非建筑财产的受损情况。

非建筑物财产损失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与建筑物损失有直接关系,还与其摆放位置和自身材料有关。因此当地震灾害发生后,估算非建筑物财产的损失率有很大困难。故而可以根据经验数据判断非建筑财产在地震损失中所占的比重,推算其与建筑物财产损失率的关系,以确定其平均损失率和费率。统计结果表明,非建筑物损失率一般为建筑物损失率的50%,这个数据比较适合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确定了建筑物财产和非建筑财产的损失率,可以得到一个地震区的平均保额损失率,将其进行折算就可以得到该地震区的净费率值。

3.2费率定价应注意的事项

(1)地震保险的可保性问题:地震保险作为一种保险产品,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手段加以调整,使投保人能够接受。一是充分运用税收优惠、退税、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使费率切合保险市场的情况。二是进行合理的地震保险区划。当费率较高使投保人难以接受时,应当扩大保险区划以适应市场。

(2)地震保险费率的价格弹性:当地震保险完全采用自愿原则或商业模式时,它的费率会很高,从而抑制了投保人的投保需求。中国居民整体的保险意识较差,地震保险的价格弹性几乎为零,更应该注意这一问题。所以,我国应该在地震保险方面做出一些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同时进行补贴来解决这一问题。

(3)建立良性的费率调整机制:我国在地震保险方面的经验很是缺乏,不可能在费率定价方面一蹴而就。因此要建立一个良性的、考虑市场反馈的费率调整机制。费率应当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来调整,并且定期开展费率成本调查,即进行价格、成本、利润、税收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价格的合理性和调整的必要性,尽可能使社会诸方面满意。甚至在必要时建立费率听证会制度,听取保险公司、投保人的意见,对当前费率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篇4

根据《莆田市地震局关于印发莆田市2016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暨“科技·人才活动周”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活动方案的通知》(莆震[2016]13号)精神,我区利用5月1日-5月25日,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早布置,认真组织

我办对此次宣传活动高度重视,为了使本次宣传活动顺利开展,我办及时学习市局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宣传工作。尤其是对活动日程、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进行了周密部署。并与各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中学、中心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示范学校加强联系,认真扎实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编印和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为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秀屿区地震办组织编印了《地震—群灾之首》(折页宣传手册)和《莆田市秀屿区“防灾减灾我能行”科普宣讲手册》。手册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地震成因、地震前兆、防震准备及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深受了广大干群的欢迎。并发放由市地震局编印的《防震减灾科普课堂》、防震减灾小手册、挂图、DVD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给各中小学。

2、活动期间,我办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区政府大门外侧围墙的重要宣传媒介,展示多条防灾减灾宣传标语,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3、在秀屿区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为提高学校师生对地震灾害的应变能力,5月15日上午,秀屿区地震办在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整个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根据学校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全体师生快速而有序地安全疏散至楼外,并在操场预先指定的位置集合站队清点人数。演练全过程,全校三千多名师生行动迅速,总耗时3分40秒,顺利完成本次演练任务。

第二阶段向学生们分发宣传材料,并展示地震科普展板供学生参观。

本次演练活动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应对地震灾难的能力,以点带面,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4、组织各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

篇5

完成作业的第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要确定一个什么主题去实践?想到自己是学经济的,就一直考虑去了解了解自己县城的年财政收入以及民生方面的财政投入,就在我思前想后难以入手的时候,一件大事让我有了思路。二零一零年元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时三十六分,邻省山西的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由于我们渭南市和山西省隔河相望,跨过一座黄河浮桥就到了山西境内,老家农村在山西打工的亲戚朋友邻里乡亲数不胜数,再加上我们县城就有明显的震感,大家一时间都是忐忑不安,为那里的人们担心不已,了解到情况后才松了一口气。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实践主题,那就是“了解农村偏远地区的地震防护工作”。

说干就干,我整理了思路,开始了自己的假期实践。

一、 上网了解地震灾害的成因以及我国的地震带分布及近年来的特大地震灾害

经从网上查找,我得知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以及火山喷发。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一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地震,如岩洞崩塌、大陨石冲击地面。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地震是极为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全球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①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是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四川、青海等省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

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

xx年12月19日,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

xx年2月27日,琉球群岛7.2级地震

……

二、 收集资料,了解我们陕西地区的地震历史以及所处地震带的情况

据我查找资料,历史记载的陕西大地震,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可能高达83万人,是近代来极其严重的大灾难。还有13XX年山西洪洞8级大地震。

陕西最著名的就是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带。

三、 走访县防震办公室,了解县上的地震防护工作都有哪些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的主要任务有:

(一) 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二) 完善宏观地震异常观测点,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大力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三) 要突出防御重点,消除地震灾害隐患,依法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

(四) 积极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五) 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六) 建立全面的防震减灾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实施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四、 做调查表,在县里及农村开展调查,调查人们对地震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

为了了解人们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我自己设计打印了100份调查表,调查表如下:

你了解地震的科学成因吗?

是 否

你亲身经历过地震吗?

是 否

你知道地震时哪里最安全吗?

是 否

你是否知道地震受伤后的自我救护?

是 否

你知道我们这里要求的房屋抗震指数至少是多少吗?

是 否

你家附近是否有可以躲避的大广场?

是 否

你家里是否有急救包、应急包?

是 否

你是否知道自己居住的房屋抗震指数是多少?

是 否

你是否参加过地震演练?

是 否

如果传言有要大地震,你是否会惊慌失措哦、外出躲避?

是 否

对调查结果分析后,我发现人们普遍不了解地震的科学成因以及科学防护,但是都知道一些简单的避震方法,比如看动物有无异常、在宽广地带躲避、不能跳楼等等。由于我们县城的地理位置,大多数人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而且反映出人们面对灾害,缺乏理性,容易轻信谣言,造成恐慌。

这就更说明了基层的地震防护宣传以及政府出面辟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 参加县地震局的下乡宣传工作,向人民群众讲解地震知识,发放地震防护手册

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办公室这段时间刚好正在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活动,我可以跟随他们一起去看看、实践实践。我很高兴的参加了他们在年前举办的下乡活动。

我们上午出发,去了县城附近一个小镇子,随车带了桌椅。到达后,摆好桌椅,取出宣传册,还有个扩音喇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的小册子做的很细心,有针对小朋友做的带插图拼音的,也有针对大人讲述怎样保护孩子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用喇叭介绍情况,然后发放东西。忙了大半天,村民们已经散去,我们也收拾东西准备回城,收获还是可以,小册子基本发完。

六、 总结实践过程,完成好实践报告

自零八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来,人们对地震的灾难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它所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可谓是谈之色变,天灾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尽全力去让损失降到最小,尽可能的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简单的地震防护知识,具备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有着乐于救助他人的优秀品格。地震防护,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地震防护,是重中之重。因为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差,建筑质量差,医疗条件差,人民的知识水平低,这就意味着在遭受灾害时,要受到的考验更严峻,要受到的损失更惨重,所以做好这些地区的工作是最为重要的。

回顾自己假期的实践过程,总的来说是顺利的,但是还是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面临一些具体问题时难以下手。比如刚开始去政府大楼找资料,工作人员不信任,不让进去,就一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最后终于在拿出学生证等证明材料后顺利拿到资料;还有做调查表时,别人不理会把表格当做玩笑,自己轻易就放弃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一个人一个人问解决了问题。

这些经历都让我认识到:

一、 理论付诸实践,总是有一定距离,这就需要自己有周密的计划以及详尽的安排,在实际中总会出现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与麻烦,所以行动前要考虑清楚,想到各种可能,然后逐一解决。

二、 再就是实践行动中,人际交往尤为重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与否,所以和别人交往要慎言慎行,但最重要是要真诚,又不可太学生气。

三、 大学,是一个学习真本领的地方,是一个学习为人处世的地方,课堂外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努力完成从一个听老师家长话的高中学生向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头脑的大学生转变,学会自己处理事情。

篇6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五年,期间又发生青海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等。我们面对灾难,除了悲愤与坚强,还应该有理性的思考:我们有预防地震的观念吗?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是容易受到地震伤害的群体。地震灾区的老师有责任利用讲台,针对学生群体用最简单的方法宣讲防震减灾知识,因为通过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发现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缺乏防震减灾常识。

【关键词】地震学生防震减灾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灾情,举世震惊!地震虽然可怕,但人在震灾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了解地震发生的成因,强化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其次,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如果学生们能掌握一定防震减灾知识,掌握简单易行的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就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和他人,就能增强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我认为作为老师,就应该在学生中大力讲解通俗易懂的地震常识、宣传简单易行的避险自救互救方法,树立防震减灾观念。下面我就如何向学生普及防震减灾常识谈点体会:

1.学生应该知道的几点常识

1.1地震是否可以预测?这是学生们时常提出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希望实现的科学目标。但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评估国际会议上,各国科学家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极其有限,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的、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正因为地震不可预测、突然性、突发性才是它最具危害之处,才是我们应当树立防震意识的原因。老师就要告诉同学,不要依赖地震预报,解决的办法是要求我们在预防上下功夫。

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这也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问题,老师可以用“尺子”、“炸弹”这样简单易懂的比喻来给学生讲清楚这两个生僻的概念:“ 地震震级”是科学家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表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正如我们可以根据炸弹装药量知道其破坏力。震级小于3级我们称为弱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我们称为中强震;震级大于6级我们称为强震。“地震烈度”是科学家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另一把尺子,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有关。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汶川地震震中的烈度达到了毁灭性的十一度。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容易理解并感到很有趣。

2.理清几个观念

2.1“抗震防灾”与“抗震救灾”。在学生们口中时常说的是“抗震救灾”,老师要告诉学生其实在这前面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口号:“抗震防灾”!其实无论人类面临任何灾害都要把“防”放在“救”的前面;“防”是主动的,“救”是被动的,要让学生搞清楚救灾与防灾的主次关系,提倡预防为主。然而,我们了解的情况,现在的学生中,知道预防地震、懂得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的,不到30%,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感觉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中宣传和疾呼普及防震减灾常识。防震如同打仗,贵在训练有素,强调平时多流汗,震时少流血。

2.2“生命第一”与“财物第一”。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有人感到可笑,认为当然生命第一。但在我们对地震造成的伤亡事件调查中却发现有23%的伤亡事件是因为当事人去顾及财物而造成的,如在“512汶川地震”时,一位学生已经跑出教室脱离危险,但他想起书包里还有他心爱的玩具,又往回跑而造成伤害;另有一位学生也是在能够逃生的情况下,由于去抢拿自己的书包而贻误时间,丢了性命。现在在都江堰友爱学校读书的残疾学生中就有在地震时因为去拿东西而受伤至残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令人痛心。因此,我们应该反复教育学生在大灾面前一定要放弃财物,分秒必争,迅速逃生。

篇7

关键词:民用建筑,质量安全,抗震力度,提升举措

地震是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自然灾害。建筑设计与建造企业综合实力、员工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渉及建筑质量的高与低,关系到居民住房损毁、地区灾情程度。面对不可预知、不可预测的地震灾害,给建筑业带来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应分析探究地震造成民用建筑损毁的关联因素,实行多方式、多举措提升企业员工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与强化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能力,使民用建筑技术与质量得到改善,使建筑“寿命”得到普遍延长,使抗震减灾能力得到增强,使国家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影响建筑质量安全因素

地震具有极强破坏的深度和广度,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亦可提升建筑的结构质量和抗御能力,可防止或减少造成的损失。应深入探究影响民用建筑质量安全的主要成因,使建筑技术得到改进,抗震力度得到提升。1.1建筑勘察设计因素。建筑勘察设计是建造施工的实施依据,也是确保建造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设计单位综合实力和专业人员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技能水平,都涉及设计质量。建筑设计能否以高度责任感,能否对地质勘察与承载测试做到严慎,对建筑的高度、垮度、结构做到精准定位,对建筑关键部位与重要节点做到优化设计,对建筑地震设防标准做到科学定级等,均涉及建造施工质量与建筑的抗震安全。由于过去多年,民用建筑开发与新建,规划缺长远、设计缺超前、方式缺俱进、抗震缺设防标准等,使老旧建筑拆毁率高,地震损毁率高。1.2建筑企业建造实力因素。建筑企业是建筑设计方案的执行方与实施方。国内建筑企业数量约达7万家,由过去单一公有制扩变为公企、民企、私企性质的多元化建筑企业体系。建筑企业资质等级、综合实力、建造水平等不同,建造的建筑结构质量就不同,并难以防止资质低、实力弱的建筑企业,建造低质量、低标准和安全性差的建筑工程。对资产、资本拥有量极为不足和建造水平极差的企业,若涉及建造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无实力承担经济损失;若干年或数十年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被淘汰或销册企散的企业,追责难以实施,后果无人赔偿,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难以落实。1.3建筑企业员工技能因素。建造施工涉及多专业、多工种和多技能,企业员工技能素质和占比量,涉及建造质量高与低。据资料显示,国内建筑业从业人员约4000万人,其中专业技能人员仅为10%,临聘农民工达90%,专业技能人员严重不足,使许多专业性强、技能性高的岗位(工种),大都由农民工操作施工,对确保建造标准、建造技术、建造质量实施难以到位,难免在施工环节潜伏下看不见、查不到、测不到的安全隐患。1.4建造方式滞后因素。建造方式的科学性与滞后性,涉及到建筑质量安全性与抗震力度的强与弱。目前农村人口量约占全国的60%,住房面积约占全国的40%以上。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乡村,农民居民建房大都由缺乏现代建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民间“工匠”实施,在一无专业设计图纸、二无抗震设防标准、三无建筑结构科学定位的情况下,凭参照、模仿、经验施工建房。由于建造方式滞后,不少村民居住的是传统方式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房屋,存在建造安全性能极差、抗震力极弱的状况。由于上述因素存在与影响,对国内建筑业造成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拆毁建筑浪费严重。据资料显示:拆毁1万m2旧建筑产生垃圾量约700t~1200t,年拆毁老旧建筑占建筑垃圾量约40%,年拆毁老旧建筑与新建建筑产生垃圾量占城市垃圾量约30%~40%,不仅使土地、能源造成极大浪费,又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二是抗震能力脆弱。由于综合因素所致,使许多老旧建筑抗震能力极差,有些新建的建筑抗震能力也较弱。例如:5•12汶川8级大地震,造成民用建筑倒塌损毁惨重,经济损失达8400多亿元(其中民用建筑损失占48%),给国家与民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伤。与地震频发多发的智利国家类比,近年曾发生8.8级大地震,释放能量比汶川地震强16倍,民房倒塌损毁率极低,经济损失极少。由此表明:民用建筑质量安全性能差,抗震防灾能力弱。三是建筑使用年限短。据资料显示:国内建筑平均使用“寿命”约30年,国外仅英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达132年之久,是国内的3倍~4倍。亦表明:国外许多国家建筑具有“长命”之称,国内建筑技术与质量尚有差距。

2提升建筑质量安全的途径

提升民用建筑质量安全涉及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安居与幸福。应针对国内建筑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行多方式、多途径并举,改善建筑业基本现状,为全面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持久性和抗震性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2.1强化企业员工技术与技能的提升。加强对建筑行业专业培训,是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施工技能和改善企业技术力量不足、提升建筑质量安全的前提和基础。1)对企业员工技术(技能)实施培训。地方政府应据本辖区建筑业实际,坚持有计划、有针性的邀请大专院校专业的讲师,或行业专家,对建筑设计与建造企业的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实施分类、分期、分批授课培训,并成为定期化、制度化,使企业员工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技能)得到不断提高。2)举行技术研讨、交流与观摩会。运用技术研讨、交流与施工观摩是技术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重要方式。应在县区、地市、省区、国内建筑行业之间。每两年举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技术交流会、研讨会和观摩会,运用此方式使强势企业更强,优质工程更优;弱势企业变强,劣质工程减少。3)加大对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针对建筑行业高级技能人才匮乏、专业技工与农民工比例失调的状况,省区高级职业院校应扩大建造施工类生源招收量,大力培养、输送具有现代“工匠”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逐步精减农民工的使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2.2加大建筑业留学人员比例。近年到国外留学生逐年增多,学其他学科的多,学建筑类的少,也有的毕业回国后所学非所用。对此,应将建筑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列入留学深造的重点,加大建筑业留学深造人员数量与比例,做好公派与自费留学生所学专业选择的指导,为国内建筑业培养急需高素质的后续技术人才。2.3实行引聘国外建筑高端人才。引进与聘用国外建筑业高端技术人才,是对先进技术引进与应用的重要举措。建筑行业应借鉴体育行业引聘国外高级教练和球员的方式,应适量引进和聘用急需国外建筑业高端人才,参与建筑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实施,不仅对国内专业技术(技能)人员达到传、帮、带的作用,又能达到建筑业技术横向交流与自我提高。2.4提升重点建筑抗震设防。抗震标准的设防涉及建筑结构质量与抗震力度。在对民用建筑抗震等级精准设防的同时,应重点提升人员聚集量多的民用建筑抗震等级设防标准。例如: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校舍损毁,其主因是抗震设防标准低与建造质量差。对此,应将学校(院校)、医院、中大型商场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提升1级~1.5级,以强化抗御地震灾害的防险能力。

3改善农村居民住房的建造方式

目前农村人员多,住宅面积大,居住点多分散。针对许多地方的村民住房建筑技术方式滞后、居住房屋结构质量极差和抗震能力极弱等现状,应实行以下途径予以改善。3.1强化民间建筑“工匠”技能培训。地方政府应对辖区的民间建筑“工匠”进行调查摸底,并建立信息库,加强建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定期培训,并经考核、考试合格者,予以注册备案,颁发《建筑资格证书》,方可实施农村民房的建造施工;对考核、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从事农村民房的建造施工。3.2实行村民建房督导与设计。对农村居民住房新建与改造,应列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做到有部门督导、有勘设方案、有施工图纸、有抗震标准和有施工督检,以改变以往农村居民建房时,按村民口述要求,或凭民间“工匠”想象式、模仿式、经验式的传统滞后的建房模式。3.3严格把控建房结构类型建筑结构类型与建造质量对抗震减灾、保障村民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据资料显示: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重灾区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民房基本全部倒塌损毁,其中砖混结构倒塌率达80%,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惨重的经济损失。此次地震得到的启示:1)建房结构类型具有规范性。对农村居民的新建或改造住房,应由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地质结构、楼(房)体高度、楼(房)体跨度等综合因素,严格依据建筑规范,做到科学确定建筑结构类型和抗震设防标准,纠正过去对建筑结构位置定位的随意性和不科学的问题。2)严禁建造传统滞后的住房。地方镇(乡)和村委会应在每年5•12防震减灾宣传日,对辖区村民新建住房进行宣传、检查、督导工作,不断增强村民对自建住房质量安全意识,并做到“五严”:严禁延用老旧滞后的传统方式建房;严禁未取得《建筑资格证书》的民间“工匠”实施建房;严禁再建土木、砖木结构的住房;严禁无专业设计图纸实施建房;严禁无抗震设防标准建房。对“五严”的实施,可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住房的安全性、抗震性与持久性。3)加大老旧住房的改造力度。目前国内农村特别是尚未脱贫边远地区乡村与牧区,老旧传统式住房面积极大,抗震能力极差,实施改造工作难度大。对此,应将改造实施放在防地震、保安全之前,切实做好结构质量差、抗震能力低的老旧住房的改造实施,提早防范突发性的震灾给农村居民生命与财产造成危害。

4结语

篇8

关键词: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37-0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灾害教育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民众灾害知识的匮乏、灾害意识的淡薄、灾害应对技能的缺失,使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剧。“致力于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是国际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学校进行灾害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而高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灾害课程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防灾科技学院以防灾减灾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特色和优势,对全校本科生进行的防灾减灾通识教育是实现学院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防灾科技学院自2008年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灾害学概论》以实现防灾减灾的通识教育,在课程定位上,强调《灾害学概论》既是学院全体本科生素质教育、特色教育的需要,也是为非防灾减灾类专业学生提供拓宽专业面、实现专业交叉、增强发展后劲奠定基础的需要,通过学校开设灾害通识教育无疑是提升国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

在国外,这类课程的开设最早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大学,国内相关内容课程早期由陈颐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对比国内外高校类似课程,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的高校灾害教育具有的局限性: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和教师中有灾害课不重要是副课的思想;注重专业教育,重视科研,轻视通识教育,投入的资源以及研究不足;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技能培养,易形成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型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这样的教学状况不利于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

通过调研国内相关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等)的实验室,以及与灾害相关场馆(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深圳公共安全馆、朝阳区公共安全馆、海淀区公共安全馆、中国消防馆、中国科技馆等),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以单一灾害为研究对象,灾害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不强,面向主要对象是研究生,兼顾一定的本科教学,专业水平要求高;而大部分灾害模拟场馆,主要介绍2~3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缺乏对灾害的综合、系统介绍,面向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且主要以演示、展示的方式介绍灾害的成因、特点及防御措施,不能让民众深刻体验认识灾害。

在国家修购项目支持下,防灾科技学院投资了1500万建设使用面积1500m2的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在包含地震、地质、气象水文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综合实验室中,学生可通过实验、模拟、体验等方式感受灾害,学习和探索防控灾害的有效方法。结合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整合《灾害学概论》课程教学,完善具有我院特色的《灾害学概论》课程教学是该课程所有授课老师的共同任务。

二、实践性教学内容

缺乏实践容易让理论成为空谈,为此需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灾害的基础上,提升应对和防御灾害的能力。实践教学形式应多种多样。

1.利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学习灾害知识。学生利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通过实验、模拟、体验等方式感受灾害,学习和探索防控灾害的有效方法,如地质灾害实验区,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坡度、物质组成、降雨强度等条件下,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灾过程,学生可以科学地研究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有效方法;在建筑物的抗震、隔震、减震设计实验区:学生可通过参观了解不同建筑物震后的破坏方式,并动手设计搭建小型建筑模型,自行选择橡胶垫、弹簧等抗震、隔震、减震装置,并在小型地震模拟平台上对不同结构的模型进行试验和测试,从而研究不同结构、不同装置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水文灾害区,通过不同高度水压下推门体验,让学生研究不同水位下的水压力等等。

2.加强灾害应急训练。每年会定期开展应急逃生演练,并不定期地组织周边中小学进行防灾演习,既让学生了解面对灾害如何正确自救,也培养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何向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提供帮助。学生利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体验等方式探索应对灾害的有效方法,主要有:模拟地震训练,可以体验到3~7级地震时在房间里的感觉,在地震来临时体验如何切断电源、火源,如何在房间里躲避,如何逃生等;火场逃生训练,火是仿真的,烟雾是无毒烟,警报一响,开始逃生,工作人员可以在外边了解里面逃生情况,体验人员出来后对你的逃生能力进行评价;翻越障碍物训练,利用绳索等简单工具互相协助翻越障碍物;河道溺水自救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河床、河道构造,实践溺水自救心肺复苏模拟训练;使用灭火器灭火;用手提水桶灭火;利用救生设备从2楼逃生;屏气全力奔跑50米进行模拟地震体验;结绳训练等。

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开展灾害知识宣传,将防灾减灾知识传播到亲戚、朋友、家乡民众中去,使他们成为防灾文化的传播者,学校拨出经费予以支持。自2008年至今,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尤其是在重庆、四川、甘肃、、云南、广西等地质灾害频发的省份开展过多次实习调研,开展疏散演练,进行科普教育宣传,发放科普读物。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已正式申报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工作品牌案例。

4.大学生志愿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9年5月我校组建了大学生志愿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接受灾害应急救援知识学习和相关技能的专业培训,既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坚强的毅力和强健的体魄,为储备具备地震紧急救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了专业基础。大量丰富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技能,转变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态度。

三、结合拓展训练积极探索新形式的防灾实践教学

拓展训练主要是利用设计好的训练场地、器械绳索等,展开各种个人和团队组合的课程完成身体、心理训练活动,使个人的心智以及能力得到提升与完善。灾害教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灾害知识的传播;其次是灾害发生时对周围环境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救能力等灾害应对能力的提高;再次,灾害态度的培养,包括面对灾害沉着、勇敢的态度有助于冷静地面对危机,做出正确的处理,也包括面对既成灾害坦然接受并努力减灾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是养成对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的尊重,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并不是特别尊重生命,学会尊重生命,是灾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四个方面中,能力、态度以及价值是拓展教学的灵魂,而在拓展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又可以很好地实现灾害知识的传播。就目前来看,用英语灾害教学的拓展教学研究与应用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究,运用包括防灾演练在内的多种教学形式,开发设计教学资源,并合理运用到灾害教育中,从而提高灾害教育的实践教学效果。

四、基于实践的课程考核

注重对灾害的实际应对的考核,探索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期终考试与平时教学表现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考核方法。灾害课程中安排三分之一的课时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整个灾害实验室划分为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气象灾害等几大部分,每名同学抽签确定一个部分对灾害基本机理、特点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讲解,根据讲解情况给予分数计入总评成绩。课堂教学侧重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根据资料整理、交流发言、PPT质量、小组组织协作等当堂确定评分,小组成员共享同等成绩;实践教学每次根据学生训练情况进行打分;学生的期终成绩中课堂讨论记作业占30%,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讲解占20%,共占总成绩的50%。

五、结语

鉴于我国的实际,现阶段提高国民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的最好途径是提高学校以及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而提高学校以及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灾害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之前也不被重视,在国家与社会的迫切需求下大力发展灾害教育,应成立培训专家团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此来保证教学效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新灾害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重视灾害演练。探究式、体验式教学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注重运用包括防灾演练在内的多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兴趣,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的高校灾害通识教育尚在探索阶段,我校“自然灾害概论”课程建设和探索的经验和成果希望能为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英,王民,谭秀华.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灾害学,2011,26(1):109-117.

[2]文彦君.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灾害教育课程集成研究[J].江西农业学,2012,24(7):173-176.

[3]薄景山,迟宝明.赴日本学术交流与防灾教育考察纪实[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2):139-141.

[4][美]芭芭拉・G・戴维斯.教学方法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8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城市建筑群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尤其近年来,我国经历了多次地震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加强工民建结构的抗震设计,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固,就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概念

一般来说,所谓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就是指通过地震时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结合建筑结构工程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形成的一种基本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思想,也是进行建筑与结构整体布置并且确定细部构造措施的一个过程。地震从理论上来说就是一种随机的振动,它具有人们难以把握的随机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要想很精确地预测某建筑物可能遭遇的地震的特性与参数,就目前来说我们还很难有更好的方法。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这个方面,由于我们不能够很充分地考虑建筑结构的空间作用、建筑结构的性质、建筑的材料以及外界引起变化等等很多种不同的因素,因此有着一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所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不能够全部的取决于计算结果,更应该以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基础理论以及经过长时间建筑工程抗震经验所能够总结出来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方法为基本出发点,进而更好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二、工民建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方法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及时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因素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并根据这些原则和思想进行结构和建筑总体设计和细部构构造设计的一个过程。由于地震的震动是一个随机的震动,目前对于这种情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难把握,要准确的预测出建筑物所遭到的特性和参数还有一定的难度,而在结构设计方面,也不能够充分的考虑到结构空间的作用,所以说在抗震设计过程中不能够完全的依赖于计算的结果,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立足于抗震基本理论和长期的经验进行设计。

利用该设计方法进行设计,首选需要确定建筑的选址,在选址的过程中需要避免抗震的危险地段,需要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并需要根据工程的需要掌握好地震活动的情况和工程地质的相关资料,设计者要综合考虑作出相关的评价,并在选择时选择坚硬图后者是开阔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有力的地段。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开软弱土、液化土以及河岸或者是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延性以及状态不均匀的土层也需要避开。

其次要合理的进行平面的布置。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动力性能取决于它的建筑布局和整体结构设计,建筑布局简单合理,在结构设计中符合抗震原则,就能够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建筑物的平面和里面的布置需要具有对称性,质量和刚度的变化要均匀,防止出现楼层错层的现象。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例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对地震区高层建筑平面的形状做了相关的规定,并且提出了对平面的凹角处需要采取加强措施。因此说在实际的结构抗震设计中,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建筑物要合理的设置变形缝,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和内力调整,对于较为薄弱的部位需要采取加强措施。

在结构选型和布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设防烈度、地基、基础以及场地等因素进行考虑,制定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从抗震的角度来分析,一种好的结构形式需要保证延性系数较高,匀质性较好,构件的连接需要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并且能够充分的发挥材料的强度。结构布置过程中要确保平面布置的对称性,使构件的分配力较为均匀,防止出现薄弱层,并且要尽量的降低房屋的重心。

2、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在结构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构造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筑上部主体的结构类型不同,期构造的措施也就不一样。对于砖混结构的建筑,需要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加强内外墙的连接,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圈梁能够有效的约束预制板的散落,降低了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圈梁作为边缘构件,还能够提升楼和屋盖的水平刚度,这样在地震的作用下,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墙体的倾斜和开裂度的眼神,减轻了不均匀沉降对于建筑的影响。

3、结构消能减震和隔震设计方法

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来抵抗地震的强度的,从现实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较为被动的抗震方法,在实际的抗震设计中,需要寻求主动的抗震对策,效能减震和隔震设计就是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在结构体系中设置一个隔震层,以此来阻隔地震带来的能量,或者是在抗侧力结构中设置一个消能器,以此来达到削减地震能量的作用。该方法的主要应用原理就是在房屋的底部设置橡胶隔震支座以及阻尼器等设备,以此来延长构件的自震周期,并且增大阻尼,通过局部变形来提供附加阻尼,以削减地震的能量,达到保护建筑上部结构的目的。

4、保障结构的延性

在完成建筑结构的设计后,还要采取措施使该结构具有适当的延性,以此保证此建筑结构可以达到预定的抗震目标。提高建筑结构的延性措施包括:

(1)对于建筑结构当中柱、梁等构件,应该按照强柱弱梁的原则,增加柱子的抗弯能力。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在强震发生时,当地震威力致使建筑结构达到最大的非线性位移时,梁端的塑性铰的塑性转动会比较大。当柱端的塑性铰出现比较晚,那么建筑结构达到最大的非线性位移时它的塑性转动会比较小。这样就保证了框架有了比较稳定的塑性耗能构件。

(2)要提高结构的延性,还要采取强剪弱弯的措施。因为剪切对于破坏根本没有延性,如果某个部位一旦发生剪切破坏时,这个部位在整个抗震结构中的作用就会丧失,柱端发生剪切破坏,建筑结构的局部就会发生坍塌,局部坍塌有可能导致整个建筑物的坍塌。因此,要采取措施来增大梁柱和柱端的组合剪力值,保证任何构件在强震发生时都不会损坏其剪力。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还能够采用设防烈度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还需要注意,不能够调整结构刚度来满足规定的最小基底剪力要求,地震作用组合可以不考虑风荷载因素,同时设计时还能够大幅度的放宽结构层间的位移角限值等,这些方法都是抗震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

结束语

近几年来,地震频发,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的建筑在地震中非常容易的倒塌,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相关的工民建结构的设计者,一定要认识到现时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各种结构的优劣势,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经历了静力设计、反应谱设计、动力设计和减震控制设计四个阶段,当前国内外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根据对结构在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的地震作用下的性能或变形要求进行设计,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成为抗震设计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抗震设计进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时代。从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胡逢秀,刘春刚.工民建结构抗震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4)

[2]张敬书.我国抗震鉴定和加固技术的发展[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4,(5).

篇10

[关键词]: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应急避难设施

1 、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

通用设计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建筑家罗纳德・梅斯(Ronald L. Mace) 提出的。他在童年时期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到轮椅,常常会看到一些专门面向障碍者的设计,让他感受到差别对待,因此提出了通用设计的概念[1]。

1.1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的异同

无障碍设计的各项规范中针对障碍者的身体生理特征结构去思考和规划。通用设计不仅仅是研究生理特征结构中的无障碍化,通过有效的设计从心理层次缓解群体之间的消极情绪,才能使该社会群体稳定。无障碍设计中考虑的是单一的去消除环境中的障碍,是不断简化的设计变化;但通用设计既要去思考消除障碍因素,还要考虑为满足特殊需求群体而去添加一些功能[2]。通用设计的发展来源于无障碍设计,但是这并不表明通用设计会无障碍设计,两者的设计思想都是方便人的行为需求[3]。通用设计的提出与发展是因为无障碍设计带来的局限性,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设计最初所要体现的设计意图,需要有考虑更加完善的理论去研究人及环境多样性等问题,因此确立了通用设计发展的必然性。

1.2通用设计应用于应急避难设施的必要性

城市化M程的加速发展,导致灾害发生时,群众的受灾几率增加。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与建设是保障城市受灾群体躲避灾害的重要场所,能够实现受灾群体独立性完成避难过程和避难生活的能力,需要对受灾群体的特征分析研究,提高应急避难设施在不同能力下等效使用。地震灾害突发后,对整个社会群体都会受到影响,人们在经历了生命以及财产的损伤、建筑物的破坏等现象,必然会出现繁杂且消极的心理状况并在潜意识中引导人的行为。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中指出,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设计全部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来施行。如果避难生活中不能及时缓解受灾群体的心理压力,很容易造成因人口聚集产生躁乱,引起人为灾害。日本危机防灾部门出台了相关指导说明书《通用设计的推进》,书中指出目标在未来十年,消除灾害时避难所设施的障碍因素,向理想化的通用设计靠近。通过以上叙述可以发现,将通用设计融入应急避难设施的设计中,是具有实际意义并且可以实现。

2、基于通用设计的受灾群体特征分析

通用设计思想的引入不仅是为了满足健康群体的使用,更要使弱势群体在使用上也能够畅行无碍。避难中出现的主要弱势为信息障碍、感知障碍、行动障碍、精神障碍、智能障碍以及易发地震应激反应等[4]。根据这些障碍下易出现的群体,本文展开研究。

WHO将6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按照此年龄划分,在东日本大地震中老年人的死亡比率约占52.8%,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应急避难方法及应急避难设施设计尤为必要。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导致身高缩短、视平线降低、容易被尖锐物体划伤、咀嚼能力弱、容易食欲不振、对季节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低、行动较慢、手部灵活度变差、容易摔倒骨折、难以携带重物、难以保持平衡、反应迟缓、记忆能力差、对色彩的判断能力弱、听力变差。由于老年人心理特征影响下也会导致老年人活动范围变小、心情调节能力弱、孤独感增加、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弱等现象。

本文主要研究的障碍者为视觉障碍者、听觉及语言障碍者、身体障碍者。在这些障碍者群体中由于身体机能的缺陷会出现以下表现特征:判断能力差、行走缓慢、躲避障碍物能力差、交流困难、依赖无障碍环境设计的需求较强等现象。而这一类人群由于自我身体因素导致活动范围小、自我封闭性强、沟通能力弱等。

目前针对妇女和儿童考虑的设施设计较少,她们需要保护隐私的空间,其中孕妇群体行动缓慢、躲避障碍物能力弱、对温度的调节适应能力差。儿童对文字的认知能力弱、情绪控制能力差。

3、受灾群体的特征对应急避难设施设计的启示

本文针对受灾群体的行为表现,总结受灾群体的特征对应急避难设施设计要点。

(1)在应急避难场所中设施的设立要减少坡度、台阶,防止因为台阶或障碍物产生跌倒的危险。

(2)设施要考虑方便有椅子座位等方便群体休息的地方。

(3)应急避难设施中需要有指导的图案或者标识引导群体正确的使用。

(4)在设施中方便老年人的移动和行走,添加必要的扶手区。

(5)语音即时传达避难情况、灾害现状、安全状况相关信息

(6)为轮椅使用者设置独立生活空间。

(7)在难以设置哺乳室的情况下,用其他有效遮挡物达到保护隐私的效果。

(8)信息传达过程中用到文字形式的表达方式,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需要能够让弱视群体易懂。

(9)在紧急信息传递时,用视觉、振动等方式传递信息。

通用设计理论应用于应急避难设施设计,能够使设计师根据受灾群体对应急避难设施的使用需求和应急避难设施的基本原则作为依据,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通用设计理念融入在应急避难设施设计上为应急避难设施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王郅强,王志成.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J].东岳论丛,2011,32(8):65―69.

[2]黄群.无障碍・通用设计[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

[3]陈嗳.从无障碍设计走向通用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4.

[4]陈建伟,王卫国,苏幼坡.地震灾害避难弱者及其救助规划[J].世界地震工程,2013,29(2): 52―5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