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政治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兼容;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实施
1978年的推动下,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战略,从此我国走上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开放道路。2001年10月我国以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组织,在此推动下我国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两种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开始走上了中西方文化协同、兼容的发展道路。
1中西方文化兼容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吸收造成的影响和挑战
1.1群众大方向对我国大学生文化安全的影响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开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全球化”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国民开始大量接收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利用这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开始宣传西方本土生活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对我国文化造成“侵略性”,促使我国国民群众开始崇扬西方文化,运用西方生活模式展开工作生活。例如:在当前生活中“咖啡”已经成为很多群体,特别是白领等工作群体的必需品,而不是具有我国传统民族文明的“茶道”。受这种“群众大方向”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
1.2消费、购物等形式对我国大学生文化安全的挑战
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年轻,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他们易接受新鲜事物,并愿意尝试新鲜事物。随着我国网络购物产业的发展,消费和购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安全。因为,当前网络购物宣传中会倾向于对西方、国外的产品夸大、崇扬化宣传,而网购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购物方式,所以大学生群体会易受这种片面的宣传误导,对西方文化产生盲目崇拜,盲目选购的情况,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理性选择。例如:“亚马逊”购物网站就是有力的佐证。
2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文化安全教育
2.1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独立判断和选择意识
教育者要想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对文化自觉独立判断和选择意识,就要注意将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渗透到大学学科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渗透教育。大学生因其心理发展的独特性,会树立有自己特色、个性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者要抓准时机,及时进行文化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民族文明传承的思想、价值观,对西方文化要做到批判性的选择,防止盲目和误导性影响大学生文化吸收与接受的选择。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改革开放”教育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化安全教育插入其中,培养学生树立西方文化“抛弃性的引进”观,促进大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自觉的西方文化选择意识。
2.2注意在生活中,做好大学生文化安全渗透教育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要在学校中进行,辅导员是其主要的生活管理者,大学生活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础、铺垫阶段。教育者要想做好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除了在教育教学中着手,还要从大学生的生活中进行突破,注意观察大学生生活,生活方式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取向影响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接收和认同、评判和选择。例如:可以在大学生生活中开展有关文化安全教育的活动,“画说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西方文化中国式融合主题辩论会”等,在思想意识和生活中渗透文化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明的发扬与继承,做好我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3网络文化盛行,做好对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的教育
互联网促使世界成为相互连接的“网络地球村”,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交流方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联结到一起。在网络中可以找到来自各个国家的信息和文化,其中包含着正面的也包含着负面的。随着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都接受着网络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使大学生群体会更倾向于接受西方新文化,触及我国民族文明以外的文化,而忽略了本土文明,反应出网络文化盛行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的挑战。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需要教育者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净化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从网络客户终端促进大学生的文化安全调控。大学生群体是当代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他们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自身生活时期的影响,对新鲜事物好奇度较高,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受这种心理发展趋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容易接收西方新文化,并会对西方新文化产生盲目崇拜,这种发展趋势会严重影响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创新,不利于我国传统民族文明的传承。所以,作为教育者,在中西方文化兼容的背景下,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教育,培养他们理智的文化判断度,学会对西方文化作出选择,促进中西文化科学兼容、健康兼容。
参考文献:
[1]郑保卫,王彬彬,李玉洁.在文化传播互动中实现合作共赢——论文化传播中中国政府、媒体、NGO的角色及影响力[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1.
篇2
亨廷顿确实留给了我们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这份引发极大争议的遗产提出了如何处理文明和宗教差异的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
亨廷顿认为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八种文明,即西方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文明的冲突?》)。且不论亨廷顿对于当代世界文明的分类是否妥当,可以肯定的是,在和平与发展大潮中,如果排除冷战思维,作为一个历史和社会及民族发展的演进过程,所有现存文明从根本上说具有互补性,并不存在你死我活、谁战胜谁的问题,它们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抗。某些文化在历史上曾经互相对抗、排斥、封闭,在当代出现了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显示,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非基于文明的对抗和冲突。当代日本的经济腾飞和政治崛起得益于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的优势互补。东亚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受惠于西方文明和东亚国家和地区民族精神的结合。多元性和兼容性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各类文化发展的主潮流。世界各类文明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共同发展的机遇,又都在精神文化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现代化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能否相互协调已经成了各国共同关注的大问题。在美国,“美国精神”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两次面临危机。在这个越来越多样统一的世界里,人们应当重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与各种文明的差异与合作的问题。文明或文化的差异、价值观念的不同、民族情绪和的区别,不应影响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在内的国家间文化或文明的尊重、理解、共处和合作。
自这个全球化和多样化共存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把全球化、国际化解释或理解为西方化、资本化甚至美国化是一种误导。在全球性问题上,把历史上形成的(特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方殖民主义造成的)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别,以“文明”、“民主”、“现代性”等为号召,要求其按美国和西方的价值尺度和价值观行事,这就在实质上推行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事实上,在一个多极化和多样化的世界里,以一种文化或文明主宰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西方如此,东方也不例外。
正是在传统“美国精神”面临危机和挑战、美国霸权地位面临严重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强化的大背景下,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出的文明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冲突,成为未来左右全球政治的最主要的冲突的论点,并引发激烈争论。他又在1993年发表文章“如果不是文明,那又是什么――冷战后世界的范式”。从此评论更多。单是王缉思教授主编的《文明与国际政治》所收录的中国学者的评论文章就有26篇。这里提出了人们应当重视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与各种文明的差异与合作的问题。连亨廷顿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西方文明并非适用于全球”(《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适用的》)。他在1996年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次年他在该书中文版序言中写道:“为什么我的文章在世界上引起了这么大的兴趣并刺激了这么多的讨论……?我认为,答案是,人门正在寻求并迫切地需要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发展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他认为,未来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亨廷顿写道:“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上,任何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那样至关重要。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中仍以现在的速度发展,那么中国将有能力重建1842年以前在东亚的霸权地位。” “我所期望的是,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的‘文明的对话’。”
篇3
1引言
人口问题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举足轻重,在人口问题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应重视。人口老龄化指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的现象,在社会里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一般用65岁或60岁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以上,或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在10%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联合国,1956&1982)。日本现在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2004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9. 5% 。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经济长期陷人严重的衰退之中,日本的经济问题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福利国掀起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风潮。为应对人口的老龄化,缓解老龄人口的贫困以及分散和降低养老风险,维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多层次弹性养老保障制度受到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及国际劳工组织等的重视和推崇。
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现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必要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我国已于1999年进人老龄化社会,表1为我国1999 } 2005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有关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表明,到2100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分为3个阶段:
(1)从2001一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
(2)从2021一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
(3)从2051一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现在已经处在快速老龄化阶段,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2051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 37亿。
篇4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由于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在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1](P12)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将政府组织划分为许多层级条块。人们认同自己所属的基层组织,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及其困难,使得政府机构不能对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决策的压力猛烈地冲击着政府的决策系统,政府组织需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作出迅速的反应。企业界经理采取分权的办法,通过减少层级、授权和分散决策权的办法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政府也应该通过授权或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奥斯本和盖布勒说:“当家庭、居民点、学校、志愿组织和企业公司健全时,整个社区也会健康发展,而政府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引导这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健康发展。……那些集中精力积极掌舵的政府决定其社区、州和国家的发展前途。它们进行更多的决策。它们使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机构行动起来。”[1](P7~8)这是因为,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基本单元构成健康而有活力的国家。新公共管理认为,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许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高的士气,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等等。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政府可以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为许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特别是把商业功能和非商业功能分开,决策与执行分开;移植私营部门的某些管理办法,如采用短期劳动合同、开发合作方案、签订绩效合同以及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张全面的货币化激励,不过分主张传统的道德、精神、地位和货币等因素的混合以及单一的固定工资制的激励机制。特别是主张对高级雇员的雇用实施有限任期的契约,而不是传统的职位保障制。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的观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参与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之所以需要引入竞争,是因为竞争有种种好处: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即投入少产出多;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竞争奖励革新,而垄断则扼杀革新;竞争提高公营组织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因此,政府为了高效地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应该让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机会加入到提供服务的行列中来。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传统的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由于不衡量效果,所以也就很少取得效果,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效果越差,得到的投入反而越多。例如当治安工作不利,犯罪率上升时,它们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拨款。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因此,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应该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在管理和付酬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管理,按业绩而不是按任务付酬。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来拨款的预算制度。即按使命作预算;按产出作预算;按效果作预算;按顾客需求作预算。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他们认为,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是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我们接受规章和繁文缛节以防止发生坏事,但是同样这些规章会妨碍出现好事。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慢得像蜗牛爬行。它们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可能作出反应。它们使得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成为组织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1](P91)他们认为,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它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然后制定能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去实现使命的预算制度和规章,放手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有使命感的组织比照章办事的组织的士气更高、也更具有灵活性、更具有创新精神、从而更有效率。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在看待公务员与政务官员关系的问题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不参与党派斗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等。新公共管理则认为,鉴于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公务员与政务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与其回避,倒不如正视这种关系的存在。基于这种看法,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在新公共管理者看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不应截然分开。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这体现了新公共管理者重视激励、鼓励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以及福利国家负担过重等因素,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收入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因素出现了持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其次,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第三,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得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方各国政府行政与组织的内在变革。通过在政府管理中实施企业化管理,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竞争机制,推广民营化等改革措施,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浪潮,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家普遍进入了新公共管理时代。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普遍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快,开创了具有渐进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政府也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这些改革主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规模膨胀过快,超过财政承受力有关。而从1978年开始,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则主要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相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主要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有关。
1998年以前的政府机构改革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原因或者是因为没有将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联系起来,或者是因为虽然将二者联系起来,但由于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所以效果仍不明显。我们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速度日趋加快,竞争日趋势激烈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转变职能,而且还要提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趋势。
1998年,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开始。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从这次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可以看出,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仍然主要是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即集权性的韦伯式的官僚体制的基本准则,尚缺少当前西方各国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准则。但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公共行政管理实际发展水平,我们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并未完全过时。毕竟,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与我国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不同。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改革中吸收和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某些思想。这是因为,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这一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如此。因此,了解和吸取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纵观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扯皮;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中便可以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不消说,建立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依法行政也是一句空话。
篇5
浅论全球化与三个代表
但是,毋庸讳言,在全球化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较量和斗争:一种是以美国和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这是一种维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全球化,它的前途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进一步加深,在全球范围内潜在着和平与发展问题上的严重危机;一种是建立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多极化)、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全球化,它的前途是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有效遏制,南北差距的逐步缩小,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这是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造福于全人类的、本真意义上的全球化。
现在的问题是,要使这种全球化真正形成并获得健康发展,它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体现出的基本要求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就是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除了它对全党全国工作的指导意义外,是否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国际意义?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
篇6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内容创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175-02
政治经济学是目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地位日益下降,并且呈现出被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分析其现状和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对策来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由于在高中学习阶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作为政治课的一部分内容来讲授的,这使得大学生误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政治课程,造成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同时,经过几次课程改革后,原来独立开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的部分内容。这样,《基本原理》课与政治经济学在教学内容上就有相当部分重复,而这两门课程有时会安排在同一学期上。学生重复听课,自然会有厌倦感,学习热情很难提高。
2.知识体系结构相对固化,教学内容陈旧且更新较慢,造成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不足和乏力。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和教材结构基本固定,尽管目前高校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版本众多,但主要内容、知识点和框架结构大同小异,没有实质区别。例如,现有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是由“两段式”构成,教材的前部分是以《资本论》为主要内容依托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后部分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也即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分析。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内容关联度较小,缺乏基本逻辑关系支撑,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前后两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在课堂教学中很难连贯性展开,知识的传授上明显有割裂现象。此外,一些学者教条地对待政治经济学,把政治经济学当做百科全书和不能修正的绝对真理,或是以坚持为由,拒绝任何对政治经济学的批评。面对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学者不是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客观分析,而是局限于在经典著作中寻求现成的答案;不是根据经济社会实践去创新和发展现有理论,而是通过曲解政治经济学的办法,使之被动地迎合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创新必然远远赶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
应当看到,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已经与马克思经济学产生之初的发展阶段有了明显且巨大的差别,政治经济学理论也有了巨大发展,因此,需要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到现有教材中,使得马克思经济学更好地分析和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从而增强说服力。遗憾的是,现有教材的知识更新较慢,不能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面貌,也不能反映出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最新进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因而,现有的知识内容相对陈旧,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不足,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增加了课堂教学难度。
3.西方经济学的大行其道所形成的严重冲击。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显学”,其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中越来越突出,高校普遍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教学时数也大量增加。其理论内容不仅在各个高校讲授,并且已成为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政治经济学教学,使得政治经济学课程地位日益边缘化和不被重视,目前,高校的应用经济学与管理经济学学科普遍取消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课时也大幅度减少,一些高校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课程;一些高校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政治经济学课时也大量减少,原来作为经济学专业必开的《资本论》课程大多退出了本科课堂;相当部分高校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考试,只留下了西方经济学考试。可见,今天政治经济学教学地位已处于极度边缘化的岌岌可危的境地。这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时间投入,使得大学生消极对待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直接导致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只是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差。
4.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目前,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经常是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定势,很难主动学习,也不能拓宽知识面,更不能创造创新性学习。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广为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教学方式和手段,但却造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从而忽略教材使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不仅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学的艰难处境,而且造成一些课程内容不能深化教学,同样影响教学效果。毕竟,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工具,只是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教材。而且由于师生之间主要通过多媒体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使得师生之间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课件而不是教材,彼此间的交流和互动逐步减少。此外,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授课形式呆板,教师讲课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学习,大学生群体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渴望在更高层次水平上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在教学中注重内容传授的全面和准确,更要适度增加内容深度和广度,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显然,现有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充分满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二、以教学内容更新创新为核心加快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是开展教学的根本,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是表现内容的形式,并不能替代内容。没有好的教学内容,再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无济于事。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这一课程吸引力,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就必须以教学内容持续更新创新为核心加快课堂教学改革,同时辅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以不断分析和解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增强理论生命力。本质上说,马克思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不能一成不变甚至僵化,更不能教条式对待。“一种理论能否被人们接受,不能靠强权,不能靠压服,只能靠理论能否说服人。的指导思想地位能否巩固,关键也在于其理论本身,能否创新,能否与时俱进。”必须明确,现阶段对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在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遵循理论分析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认真研究国内外当代资本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借鉴和吸收。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认为,“经济学的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关注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是不能丢弃的。”因此,必须将最新的理论思想引进到教材中、引进到课堂中,改变目前政治经济学内容体系相对封闭、相对固化现状。
1.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从理论上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经济学诞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推行,西方国家政府普遍加强了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幅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努力缓解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在此之下,相应的利益矛盾、阶级冲突好象得到了有效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即私人生产的有序性和社会化生产的无序性之间的矛盾也似乎得到缓和。然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仍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各种因素也仍然存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现实发展情况来分析和说明马克思经济学,引入最新的内容或者案例即增强授课的时代感,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和生动,能够充分说明理论的科学性。因此,坚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坚持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实来更新内容,才能不断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并提高教学质量。
2.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深入分析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从理论上解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发展趋势,尤其要加强当代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时期也即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和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和模仿,因而在改革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难,人们在思想上也难免有困惑和疑虑,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阐述和梳理并予以回答。在这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可以有所作为。在授课内容上可以更多关注当前转型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和内在规律以及存在不足,特别加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运行机制分析,突出比较说明我国市场体制模式与西方国家市场模式的差异之处和相同之处。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工具剖析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下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尤其侧重于分析当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分析,使得理论分析得以具体化,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对抽象理论、观点理解,也能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吸引力。
3.在教学内容更新及创新上适度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成果,以丰富现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很多科学性、思想性俱佳的理论思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及时吸收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以补充和佐证马克思经济学,使得原有的内容体系更加丰富、全面,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也能加深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
总之,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创新是改善目前教学困境的根本和前提。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定能使政治经济学教学重新焕发活力,并成为一门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 素养立意 开放性试题 启示
新课标高考历史大纲中对学生的考察要求规定了四个层次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前两个层次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具体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后两个层次主要通过非选择题的设置落实,具体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第四个层次是要求等级最高的,那么“论证和探讨问题”在高考历史学科试题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一能力的考查就是通过第41题实现的,就是通常所指的开放性历史观点题。那么这一新题型从创立到现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与变化呢?面对新的变化,我们该有何作为呢?
一、高考开放性试题第41题的特点分析及解决方法
新课标高考历史卷41题首次出现在2011年,从此开创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题型,即:史学观点题,或称为历史评价题。这一题型的出现,实际上正是适应了高考对高三学生认识和评价历史能力素质考察的要求。
二、高考开放性试题第41题的发展与嬗变
先看2013年41题,从试题的形式上看,给所有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问题的来源出自三张图片:中国的故宫太和殿、英国的王宫白金汉宫、英国的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题目要求是: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本题以历史照片的方式呈现历史问题,视角独特;以中英建筑影射中英政治体制,创新思维。解答本题可以先提取照片中的准确信息,即:不同的建筑文化充分体现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本题要求学生开拓思维空间,联系中外历史背景,横向比较中西政治文明,认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思维的拓展空间很大,历史的比较与联系角度很新。
2014年的第41题的庐山真面目: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2014年本道题与2013年相比仍然体现为“找不同”,作为开放性问题,2014年的设问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选取两则不同阶段历史书的目录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历史教材目录的分辨分析不同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背景及依据。2014年的这道题更加突出了对以全球史观及近代化史观为代表的新史观的学习认识和理解运用。
三、开放性试题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启示
从2011年以来第41题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以下显著变化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且采取对策:
1.越来越重视“能力立意”的要求,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2011年的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关系比较,2012年的西方侵略与中国剧变的关系对比,2013年的中、英建筑文化和政治文明的差异比较,2014年的世界近代史新旧目录的比较与分析。
这提醒我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比较、联系、归纳的历史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可以看到本题在问题设置上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即:在相同的时代中(近代社会)、不同的两个国度或两个空间、对同一性事物作相关性的对照,要求从一个或多个角度提出观点并评判观点。
2.“素养立意”的考核目标在加强。何为素养呢?即历史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历史学科讲究辩证思维和史论结合研究素质,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近四年的开放性试题可以看到,提倡和运用新史学观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如2011年的题目反映了东西方两个世界的文明史观,2012年的题目表现了西方冲击后的近代化史观,2013年的题目展现了政治制度中的社会史观和文明史观,2014年的题目从全球史观的角度介入了开放性问题的探究。
总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课标高考改革的方向,快速适应新形势下高考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益。在由精英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历史教学不再是仅仅培养历史学家,而是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国民素养(爱国热情、感触历史的能力、民族文化认同的程度、自我心理的成熟等),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一个学生的历史认知结构越是系统和开放,素养越高,对学习过程的体会越深刻,就越有兴趣学习。让我们共同朝这个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1]2011-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即宁夏高考卷(历史部分).
[2]2010-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8
【关键词】 新形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1.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顾名思义,全球化主要是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全方面的沟通与联系。从一定角度上上全球化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诸多国家和地区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是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的趋势和发展潮流。也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几乎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上参与到了全球化的过程之中。而对于我国而言,全球化作为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为我国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又给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势必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更多的新课题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伴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思潮与文化也不断涌入国内,这便导致了一部人在这些思潮面前出现了自身价值观方面的动摇。在全球化大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中的两大体制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密切、融合。二者之间用对话、交流与合作的方式逐渐代替了以外二者之间的对抗和敌对的交流方式。而随着中西方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文化自身的差异性也会随之淡化,这便对社会主义信念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
而对中外企业之间的合作而言,则较之之前也更加密切。我国诸多企业在与国外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仅仅为了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往往对国外企业中所潜在的一些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内容也未加防范。这些思想的流入都对会影响到我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企业中的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继而降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此外,就全球化战略实施的目的而言,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拓展市场的过程,而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和文化扩张的过程。
再者,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致使很多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由于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活动范围都超越了现实中地域上的国家、民族的限制,就这种跨国形式所带来的冲击而言,往往是一些单一国家和地区所无法驾驭的,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对该国家和地区的意识和民族情感造成一定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的创新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经指出,必须要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突出的位置,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所谓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对资源需求的能力和要求。可见,可持续发展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这种文明不是割裂了的纯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或精神文明,而是“三个文明”的统一。可持续战略思想的实施,不仅造成了人们观念上的变化,而且也给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一,坚持为服务人民的目的,为我国可持续战略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作为新时期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可持续战略的实施是在实现“三个文明”共同进步中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最根本的诉求。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最终追求,并要从这一目标出发,认真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对待企业经济的发展上,要努力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稳扎稳打,逐步推动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是企业自身竞争发展的需要。
第二,道德建设的不断强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它不仅要求人们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多种不容利益群体的存在,造成了人们在对待自身需要满足的问题上是难以表现出性本善的。对此,在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中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在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指导下,对党员和群众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有的放矢地帮助人们树立崭新的现代的社会、生态和科学伦理道德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3.知识经济发展需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所谓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可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大致分为劳力经济、资源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劳力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资源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则主要取决于对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知识经济是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必然带来许多新观念、新问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其一,知识经济带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科教兴国”等新观念,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内容,企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科学技术取得优势,占领市场,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上下工夫,最终增强企业的实力。其二,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职能。知识经济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高要求给我们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挑战。我们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的继承和积累,比较忽视创造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来临的今天,我们应注意培养成才者的意志品质、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培养成才者从重结论转向再发现,从打破思维定势转向思维发敌,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乃是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能。企业要在用人上创新,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总之,知识经济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内容,为企业思想政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参考文献
[1]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编写.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4.
[2]孟伟,张岩鸿,王连喜.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3]左学金.多学科视野中的转型之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7
作者简介:
篇9
一、加强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的研究的创新
技术创新理论是在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得以提出来的,在这过程中离不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二者互为因果,所以相对于生产关系来讲,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自主性和首要性。而在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中也发现,一旦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则会推动新的生产力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与之相适应。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实质上就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是一种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应用和生产。
技术创新是当前我国在经济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可以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提升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益。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快快速发展下,可持续发展战略被人们所普遍认可,这就导致技术创新的理论视角开始侧重于科学技术和应用,更注重技术创新和生态保护的相互关系。而且在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中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发展同时纳入其中,利用生态化的技术确保了技术创新商业价值的实现,使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和理论得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下,知识也在全球化得以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全球化对技术创新了有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组织或是国家其所掌握的技术及资源都是有限的,单独以其自身的能力去发展会受到较大的制约,无法满足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发展,创新方式以技术及资源的联盟及合作体现出来,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重点也开始有所变化,已不仅仅对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创新研究,开始向资源的合作及优势互补方向发展,在这种过程中,企业在合作中受益,拥了进行科技创新的技术和人才,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也获取到了新的知识。企业之间也有效的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和社会关系,有效的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
二、在与西方经济学比较中进行创新
政治经济学要实现创新,则需要从传统的思维中走出来,充分的吸收其他经济理论先进的思想和精髓部分,从而使自己得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政治经济更应走出自我封闭的体系,但不能偏离的指导,从而积极的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精化的部分,经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的理解过于绝对化,将其看成是绝对的真理,认为其他的东西都是错误的,这种思维过于片面,政治经济学要想发展和创新,就需要研究和汲取西方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合理的理论,并为自己所用。传统的政治学与西方政治经济学相比,两者在研究对象的定位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政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政治经济学则研究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政治经济学更注重在一定社会制度基础上,通过提高生产率及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增加社会财富的目的。西方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社会资源相对或绝对短缺的情况下,经济效益的提升,只能依靠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社会财富,确保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加快了社会政治学的发展。而政治学也研究市场经济,但其研究的并不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市场经济中的生产关系。
在社会发展的人类进步过程中,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创造社会财富,而且作为原动力,有效的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在西方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就是生产力的合理配置。而在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更注重将合理的对先进生产力进行运用,从而加快社会经济建设的步伐,这与西方经济学中相关的理论具有一致性,所以可以将西方经济学与当前政治经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出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理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不仅需要更发了的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坚持,同时还要对一切文明成果进行正确的吸收和借鉴,这样才能使之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结束语
追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在无数经济学在对政治经济学的不断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经济学的理论,并不断的对其进行完善,从而使其得以不断的发展。所以政治经济学具有较深的底蕴,是一座知识仓库,还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不断的深入去发掘,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马艳,李韵.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学术月刊,2011-07-20
篇10
论文摘要:经济的全球化作为客观存在趋势,对国家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改变着二战来形成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士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1985年T莱维最早提出“全球化”,他用这一词,形容此前20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当前有关全球化的解释比较多,但从全球化一词提出开始就是指经济的全球化。是指士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贾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活动,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正因其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且对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增大而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成为现实生活中最流行、最时笔的用语之一。
世界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世界政治关系的改变。同样,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特征的全球化,对国际关系已经或正在产生着深远影响。全球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有助于维护世界范围的和平与安全。在利益相互交织下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也使不同类型国家间关系有所调整。
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强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世界经济全球化虽然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现实.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但是其发展毕竟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认为经济垒球化的出现与发展,是作为目前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垒球范围的扩展。无论是在贸易、投资、金融、生产方面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而出现的,且在全球经济规则中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WTO所制定的叠融和贸易规则,更充分地体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要求。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有刺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为了争取更长时期,拥有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采取更加一致的行动。
经济全球化开始的过程,也是两极格局逐渐终结的过程,冷战结束后,殴、美共同对抗的敌人消失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所上升.特别是西欧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经济与政治联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但这种矛盾和分歧并未冲破西方业已形成的利益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基本相似的政治文化背景与制度规范环境和价值观念,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有矛盾分歧(更多矛盾、分歧集中在经济领域),同时还通过有效的协商的方式,通过沟通、谈判.通过各种组织,特别是西方富国俱乐部——西方七国(现在因俄罗斯加入而称八国)首脑会议,来缓和矛盾,解决问题,共同雏护共同的利益虽然这其中也不乏西方国家因面对美国推行“单极”独霸世界而带来的困扰和苦恼,如美国实施赫尔姆斯——怕顿法靠和迭马脱法靠.引起西欧、加拿大等国家的反对,但美国强太的经济力量加上与西欧、日本、加拿大等的密切经济联系,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问关系的主调是协调、缓和。
二、经济全球化协调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封闭对抗走向开放缓和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问由于政治制度对立,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经济上相互隔绝互不鞋来.彤戌两个平行的经济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鲁主义国家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造一步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世界,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开放性恰恪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方面的体现:基于这种认识,杜会主义国家带5足改革开放的政策,冲破封锁,创造案件,抓住机遏,使社会主义刺度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从当前的客观情况看,资本主义消灭社会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战胜资奉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很现实,两种制度将是长期并存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解决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方面,在维护全球经济安全方面,在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奉主义国家之间,有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使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在政治、军事,特刺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完全对立趋于缓和.由冷战时期“对抗”走向“既共处又竞争”的关系。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代表着人类社会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必然,最蝽的革命性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制度之间的共存也可以成为一种客观现实。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叉需要稍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提高自已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而资本主殳国家恰恰也需要象中国这样大的具有更大潜力的市场.因此争取与资本主叉国家和平共处,相互合作,进免对拉是有可能的。事实上,当夸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古、越等都认识到当前是一十难得的机遇,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开放、发展厦加入WTO,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加深。
当然,作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仍然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上的包两,政治上的“渗透、演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时社会主义国家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涉和影响,越是经济站舍的紧密,这种防犯工作越是艰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上相互结合与政治上对峙的结构将会持续下去。
三、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