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看法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的看法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暴力的看法及建议

篇1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

一、前言

“网瘾”是此次调查的核心词,但此次调查之前,国内并没有权威的评测标准。对于一个普通网民来说,怎样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患了网瘾?

据介绍,“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并对“网瘾”概念进行过界定。但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调查方没有直接拿来作为我国青少年网瘾状况的研究依据。因此,根据专家意见和课题小组成员的多次深入探讨,制定了如下网瘾评判标准,这也是国内首个网瘾评测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网民有网瘾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上网给网民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补充条件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判定他有“网瘾”。这三个条件是:(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在网瘾的三个补充条件中,满足的条件越多,则其网瘾的程度越深。

二、调查与分析

笔者调查在某市实验小学、某市实验中学及某市高中校园内进行,发放问卷共计9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88份(每校各30份)。网络调查通过腾讯QQ进行,随机抽取来自不同省区的未成年网友60名,回收有效问卷55份。回收率为95.3%。

(一)调查结果

未成年人上网的场所:大部分未成年人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同学、朋友家上网。未成年人对网络的态度及认识: 大部分未成年人认为网络是用来玩游戏,聊天,休闲娱乐的。其次将网络当成获取信息、资料的通道。

(二)在调查中了解到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有

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地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地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三)调查了解到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容易上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地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也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使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给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三、总结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出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3.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四、建议

1.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地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篇2

(一)现象

1、中学生上网地点和时间

据调查显示,中学生xx%是在家里上网的。我想这正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拥有电脑的数量增加造成的。其他还有xx%在学校宿舍和xx%在学校机房上网。便利的上网环境为学生解决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问题都提供有必要的帮助。

上网时间的长短代表中学生在网络上分散精力的多少。由图一看出:超过xx%的中学生表示上网时间在1--3个小时以内,xx%中学生使用网络时间为4---6个小时,只有大约占xx%的中学生上网时间超过8小时。上网时间加长,中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不知不觉加大。在关于分享内容的调查上,不难发现有一半的中学生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各种视频、图片、文字,形式不一,内容丰富多彩。这体现出当代中学生追求个性的一面,其次关注新闻网站与学术网站的人数比例相当。

2、上网的目的

对于网络中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中学生的欣赏角度也不尽相同,那么,中学生平时都是如何在网上冲浪的呢?从我们对xx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得出如下结果:①浩如烟海的网络资讯要想成为中学生信息、知识的重要来源,还要很大的一段路要走;②目前,网络还是成为广大中学生的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

3、当下中学生及家长对网络的态度

在调查中,xx%的中学生对于离开网络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但仍有xx%的学生表示离开网络会感到很空虚很难过。周末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家长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xx%的家长认为只要时间合理就可以上网,还有xx%的家长反对孩子上网。大部分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认为家长反对上网的原因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

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而当今学生是否经常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数据显示,多数的学生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利用这些网上资源,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是经常浏览学习资料。

(二)存在问题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认为网络确实是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对他们的学业有所帮助,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上网时间过长,关注娱乐内容过多。中学生属于未成年群体,太长时间的面对电脑,不管是对生理还是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害处。

其次,中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沉迷于网络。过多的浏览娱乐信息既会影响学业,又会对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过度迷恋网上交友,导致大部分中学生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同时,中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心叵测之人,例如,网上聊天引发网恋,在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

第四,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对学业产生冲击。特别是男同学,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网游中的暴力等不良因素会危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最后,小部分家长坚决反对孩子接触互联网也存在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急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信息都是靠互联网来传播的,相比于现实生活,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如果中学生完全不接触网络,就是闭目塞听,不利于开阔视野。

(三)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给出如下建议:1、建议上网时间每周1—2小时(最好在周末) 。2、将课堂上模棱两可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利用网络上的各大搜索引擎,搜索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3、老师可以适当布置了解时事的作业。4、家长在家里督促孩子正确利用互联网,来帮助学习。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我们认为: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刻不容缓。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安全感;泸州市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此后,弗洛姆、霍尼、沙利文、埃里克森等人也对安全感进行了探讨。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将其界定为“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1]。我国学者丛中、安莉娟认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人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2]。此外,陈顺生、姚本先等人也从心理学角度对安全感进行了界定[3]。

目前国内对个人心理安全感的研究较多,研究者通常采用马斯洛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丛中和安莉娟2004年编制的《安全感量表》或自编问卷等工具进行测量,研究对象主要有患者、灾后群体、城市居民和学生等。国家统计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对群众进行公共安全、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对平安建设的知晓度等方面的调查。一些学者,如赫剑梅 [4]、江思雨等 [5]等主要从宿舍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感进行研究。

本文研究的“社会安全感”,侧重于社会学角度,认为社会安全感是指公众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安全状况的评价和感受,是衡量一个社会治安状况和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文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上述学者这的研究视角,选择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研究内容上有所深化。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采取整群抽样与偶遇抽样两种方式,对泸州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抽取样本900个,回收有效问卷895份(样本分布详见表1)。问卷数据全部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二、泸州市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园内感到安全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最主要的场所,校园环境的安全与否,对他们的社会安全感有最为直接的影响。本次调查中,87.8%的大学生在校园内有安全感。其中,警院、泸职和化专的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可度均超过90%,而泸医学生的认可度较低,仅为67.5%。(详见表2)

表2 校园安全感

通过SPSS中的相关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校园安全感的高低,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否到位、学生对安保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两者与校园安全感的Kendall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0.319。此外,校园内的各种安全隐患对大学生安全感也有较大影响,其中反映最强烈是校园盗窃(84.0%)和校园食品卫生(72.0%),此外还包括校园暴力(37.5%)、校园安全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安全通道等)(36.2%)。

不同高校学生的校园安全感存在差异,与各高校的管理模式、学生成分和安全教育工作有很大关系。第一,在管理模式上,警院是一所公安院校,采取封闭式、警务化管理,学生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外出,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校园内比校外更安全”的观念;泸职和化专作为本地职校,校园出入管理也较为严格,学生对安保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分别达到79.0%和82.1%;而泸医是一所医科院校,采取开放式管理,学生和校外人员(包括前来泸医附院就医的患者)均可自由出入校园,学生对安保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仅为54.1%。第二,在学生成分上,泸医不仅有专、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有成人教育脱产生和外国留学生;而其它三所高校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且只有专科和本科生,成分相对简单。不少泸医学生在调查中也表示,校园内人员混杂是导致自身安全感较低的主要原因。第三,在安全教育工作上,警院、泸职和化专做得比较到位,学生的认可度分别达到78.5%、82.5%和84.8%,而泸医学生认为泸医做得不尽理想,认可度仅为62.8%。由于上述原因,泸医学生的校园安全感远低于其它三所高校。

(二)大多数学生对本市治安状况表示认可

社会治安是指社会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约束下呈现的一种安定、有秩序的状态。公众的社会安全感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次调查中,共有67.2%的大学生认为本市治安状况是安全的,其中警院、泸职和化专学生的认可度分别达到72.2%、71.5%和75.9%,而泸医学生的认可度明显偏低,仅为45.9%。

导致泸医学生治安安全感偏低的原因,与该校区位和学科特殊性有一定关系。泸医老校区毗邻市中心,新校区则位于城北高速路口和西南商贸城附近,人、车流量较大,治安环境复杂;而其它三所高校集中在城西地段,人、车流量适中,且警院附近便是市公安局,治安环境良好。此外,医学院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更容易接触刑事、治安案件中的伤亡者,间接影响了他们对当地社会治安的看法。因此,泸医学生对本市治安状况的评价远低于其它三所高校。

(三)大多数学生对交通出行感到放心

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人口集中、流动性强、车流量大、交通状况复杂的特点,使得交通安全成为市民生活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次调查中,共有64.6%的大学生认为交通出行是安全的,四所高校间差异不明显。

影响大学生交通安全感的因素包括行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交(协)警维持交通秩序的效果、交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交通安全教育普及程度等。此外,部分大学生在调查中反映,泸州市区内坡道较多,但无论是私家车、出租车还是公交车,车速都较快,部分车辆在经过人行横道或转弯时仍未减速,极易诱发交通事故,从而降低了他们对交通出行的安全感。

(四)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缺乏食品安全感

食品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近年来,我国接连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粉等,其中不乏知名商家和品牌,使得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为下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本次调查中,仅有2.9%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食品是“非常安全”的,41.4%认为“比较安全”,而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食品是不安全的,反映出当今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其中,警院学生的食品安全感最低,这与该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不佳,学生反映强烈但一直未见改观有较大关系。

通过SPSS中的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食品安全感的高低,与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呈正相关关系,两者与食品安全感的Kendall相关系数分别为0.483、0.373。超过90%的学生认为企业和商家片面追求利益是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政府监管力度不强。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感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感一般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对现代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引发了网络安全的诸多隐患。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网民群体,他们的网络安全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中,57.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交往是安全的,但也有42.6%的大学生对网络安全表示担忧。影响他们网络安全感的因素,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70.9%)、个人信息泄露(70.2%)、网络诈骗(66.5%)和垃圾信息(62.8%)等。这反映出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发现,泸州市大学生的校园安全感、治安安全感和交通安全感较高,网络安全感一般,食品安全感则较低。调查数据反映出泸州市各高校和有关部门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各高校的建议

校园安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各高校应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切实抓好校园安全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在硬件设施上,定期检查门锁、教学设备、水电线路、天然气管道、消防器材等基本设施,及时更换老旧损坏的设施,防患于未然;在安全通道设置醒目标志,确保随时畅通;在校园重要部位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技防设施建设。

2、在宣传教育上,通过讲座、宣传栏、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加强防火、防盗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规范上网行为,警惕网络风险;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定期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消防演练等活动,做到有备无患。

3、在日常管理上,严明校规校纪,禁止学生夜不归宿、留宿外来人员、使用违章电器;加强对非本校人员的门卫登记和管理,对可疑人员进行必要的盘查;安排专人轮流值守查看校内监控画面,及时发现和处置火灾、偷盗、打架斗殴等危及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加强食堂卫生安全检查,确保食物新鲜、餐具清洁,让全校师生吃得放心。

(二)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维护社会治安需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1、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切实树立“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理念,不断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出租屋、旅店、网吧等特殊场所的管理,提高街面见警率,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财犯罪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对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隐患,做好应急疏散演练;加大交警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推行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群众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发动群众做好群防群治工作,警民携手共建平安泸州。

2、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切实抓好市场监管,与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食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食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与长效机制,确保全市人民吃得放心、安心。

3、经信部门要抓好本市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联合公安网监部门,参与处置影响信息网络安全的重大事件,严厉打击危害信息安全和利用网络从事的违法犯罪活动,为全市人民构筑安全、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李伯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765.

[2]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698-699

[3]崔澜骞,姚本先.安全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卫生软科学,2012,26(10):878-880

[4] 赫剑梅.风险社会与和谐校园: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的量化分析DD一项关于兰州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社科纵横,2007,(12):269-270

篇4

关键词:网络欺凌 识别 预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网络欺凌就是运用互联网工具对他人进行语言攻击、辱骂、威胁、恐吓、骚扰,或者透露他人隐私等行为。

由于我国家庭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互联网工具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由于青少年网民属于年轻、富有活力、思想活跃、勇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渴望群体归属感的一个群体,加之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广大中学生使用手机和互联网工具进行沟通交流的比例会更高。而中学生又是一个情绪、性格还不稳定的群体,他们经常会遇到学习、情感、交际等问题,在交流渠道还不是很完善和健全的情况下,中学生很容易选择既能够“保护自己”,又可以宣泄自己情感的方式——网络欺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班主任务必认识到这一点,及时了解这一现象,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首先,班主任应该认识到网络欺凌这一现象及其危害。

1、中学生利用网络欺凌的行为比例在上升。在英国,调查发现有28%的11至16岁孩子曾经遭到“网络欺凌”。在日本,有近36%的中学生受到过网络欺凌。在香港,调查称有3成中学生曾受到网络欺凌,出手欺凌别人者亦有近18%,而男生情况比女生严重,情况令人关注。在欺凌方式上,以网上辱骂嘲笑最多,亦有肆意毁谤或发放别人不雅照片、影片,甚至言词间的性骚扰等。香港的网络欺凌情况,随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在我国内地,随着中学生接触手机和计算机的日益频繁,网络欺凌现象也日趋普遍。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群殴某一同学的视频,或在某一学校贴吧上看到嘲讽、辱骂某一老师或同学的言辞。

2、网络欺凌不仅会造成心理上创伤,还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网络欺凌现象会给当事人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者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重者会演变成暴力现象。这些都会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不良影响还会波及群体甚至社会,如果班主任不认识到这一点,在面对网络欺凌问题上,会措手不及,无所适从。

其次,班主任应该了解熟悉网络欺凌的形式和种类,会熟练地进行识别。加拿大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专家比尔?贝尔塞(Bill Belsey)给网络欺凌的定义是:网络欺凌是指个人或群体使用信息传播技术如电子邮件、手机、即时短信、个人网站、和网上个人投票网站有意、重复地实施旨在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七类:(1)情绪失控:向网上的群体或个人发送令人生气的粗俗信息。这是由于不同意或误解了别人所说的意见,并决定与之争辩而形成的正面攻击。(2)网络骚扰: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短信方式持续性地骚扰他人。受害者收到的消息可能是让人讨厌的或是庸俗的、 性暗示的或侮辱性的。(3)网络盯梢:通过网络发送伤害性的、威胁性的或过分暧昧的言语。(4)网络诋毁:发送针对某人的有害、不真实或残酷的陈述或将这些资料上载到网上。(5)网络伪装:假装成他人的身份在网上信息,损害该人的形象。(6)披露隐私:在网上有关个人的敏感、私密或令人尴尬的信息。(7)在线孤立:将某人排除在某一个聊天室或虚拟社区之外,使之孤立。

班主任遇到中学生有网络欺凌问题要有应对策略。

1、要善于识别网络欺凌的表现。识别网络欺凌具有较大难度,一般情况下受害者通常不报告,大部分网络受害者和目击者都不会向大人(主要是老师和家长)报告受欺凌的事实。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主动举报,另外还要学会识别网络欺凌的一些表现,如(1)在电脑前停留的时间过长;(2)当家长走进房间时关闭电脑显屏;(3)对自己上网行为保密;(4)学校作业有拖堂现象;(5)情绪低落;(6)没有胃口,甚至胃疼;(7)感到害怕。班主任遇到或听到学生有这些现象时,就要特别留意。

2、要教育学生认识到网络欺凌的危害性,鼓励受害学生善于保护自己。要教育学生网络空间与社会都是一样的,不要利用互联网的隐秘性来攻击对方。当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教育学生,当发生网络欺凌时,要尽可能地采取一些自助行为,如:增强隐私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在网络上泄露个人隐私或联系方式;对于网络上的欺凌言语不予回应;要妥善保留短信、QQ留言和聊天记录等信息,以便日后作为证据;要及时更换新账号;更为重要的是遇到网络欺凌事情时,一定要及时主动地向班主任或校方报告。

篇5

关键词:媒介素养;体育大学生;媒介信息;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091-04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在媒介教育研究领域,被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它要求受众一方面增加对媒介的了解,正确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以健康的媒介批判意识接触媒介信息;另一方面要掌握与媒介交往的方式,懂得合理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服务社会。从其内涵来讲,媒介素养主要包括认识大众媒介、参与大众媒介和使用大众媒介三个方面。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针对受教育者以上能力方面的教育,其核心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实践、指导、培养,学会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信息,学会使用媒体,善用媒体。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起源于英国而后逐步扩展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早期媒介教育,基于对大众传媒及其传播文化的批判立场,对青少年采取了完全的保护主义,让其远离媒介文化的污染。这一时期的媒介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反媒介的教育。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进一步发展,并扩大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并且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正规的课程教育系统中。人们对媒介的认识由抗拒转向认同和解读,媒介教育开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媒介素养教育在发达国家进一步规范,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及港台地区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列入大、中、小学课程。

我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不超过10a,但发展很快。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可知,涉及媒介素养的论文近年来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数量迅速增加。在国内,自1997年上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后,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得到国内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研究媒介素养的人多在新闻传播领域,教育界人士对此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

体育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教育与训练相结合,“术科”与“学科”并存,他们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文化水平等方面都有与一般院校学生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作者本校六所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力求为这个群体提高媒介素养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增强他们了解媒体语言、媒体信息技术,懂得媒体再现现实的特性,反思媒体信息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传播影响及效果的能力。由个别到一般,进而为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狂潮的冲击,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出一点有意义的建议和思考。

1 研究方法

我们开展了以“体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作者本校)六所高校的大学生。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到各个生活区进入寝室访问、被调查者现场填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28份,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1080份,总有效率为90%。经表1统计,本次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了社会调查统计的标准和要求

2 体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

2.1 体育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 媒介的社会功能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往往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和目的就成为考察受众媒介素养,衡量受众能否建设性地、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以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中,我们设置了“你接触媒介的动机是什么”这一问题(表2),以不定选的方式来考察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

表2可见,体育大学学生在接触媒介过程中基本呈现出一种主动、积极地利用媒介资源的状态,而无意识地、盲目地、消极地接触媒介的行为在大学生中则较少发生。这意味着大学生在与媒介建立起来的依赖关系中,基本处于主体地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调节、控制自身接触媒介的行为。

胡忠青等人在《十堰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十堰的大学生接触媒介基本都从个人需要出发,“了解新闻”、“放松自己”、“学习知识”成了主要动机,而纯粹地为了消磨时间的很少。

鲍海波等人在《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一文中调查得出,西安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资讯”和“学习”是当代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而“习惯”、“消磨时间”、“忘记烦恼”则成为中选率较少的三类动机

从对体育大学学生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体育大学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与其它普通院校大同小异,但媒介使用的主动性没有其他院校高。接受调查的学生基本都是80后的学生,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都有一定的主见性,接触媒介之前自己的考虑,这和80后学生的独立性和主见性是分不开的,但是不同院校学生接触媒介的主动性的程度不一样,体育人学的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局限,媒介使用的主动性跟综合性的大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体育大学学生尤其是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平常训练的压力比较大,接触媒介在获取外界信息、获取知识的同时是为了放松身心,所以接触媒介的动机性和目的性较一般院校学生差就不难理解。

2.2 体育大学生媒介使用的情况 大学生是一个受教育程度高、求知、求新、年轻的群体,在媒介使用上,体育大学生表现出自由、开放的心态,他们对新兴媒体接受能力快但又并不抵制传统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立体式、多渠道地获取信息。

在问卷中,我们要求学生对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等几类媒介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排序,调查结果显示,把网络媒介排在第一位的占60%,其次是电视,再次是报纸。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80%的学生已经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还有14%的学生虽然现在没有电脑但打算近期购买。可见,网络媒介在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中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媒介。在平均每天使用网络媒介时间的调查中发现,有

46%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3~4h,在270份有效问卷中有33个人甚至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在5h以上(表3)。而在对平均每天看报纸时间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生平均每天看报纸的时间不足一小时。在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网络在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学生中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媒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的体育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视(58.7%),第二位才是网络(27.9%)。而四川大学77.6的大学生将报纸作为自己选择媒介的首选。在媒介选择上,不同地区的大学呈现出地域差异。

在对时事政治、体育比赛、社会民生、大众娱乐几类新闻进行排序时,体育大学学生最为关注的是大众娱乐类的新闻,其次是体育比赛,再次是时事政治和社会民生(表4)。

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关注的新闻事件有所不同: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的学生对体育比赛关注得相对较多,占到70%左右,而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对娱乐新闻关注得比较多,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则把时事政治摆在首位。而作者本校的学生在众多资讯和信息中最感兴趣的是时事政治。

2.3 体育大学学生对媒介资源的利用能力 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在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自然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素养。

“对于媒介信息你会有选择性地接收吗?”对于问卷中的这个问题,参与调查的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对媒介信息进行选择性吸收(表5),有选择性地接收信息是不成为媒介奴的前提。“你能否快速在网上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56%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可以,37%的学生觉得有时可以,只有7%的学生觉得有点困难,收回的有效问卷中没有人觉得在网上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很困难。而对于收集到的信息,体育大学生基本上都能变为自己的信息后再应用(表6)。90.7%的杭州大学生能够对收集到的信息修改后应用,只有4%的人选择原封照搬,40.6%的人能够把信息变为自己的信息后应用,而参与调查的体育大学生原封不动照搬信息的比例远远高出杭州大学生的比例。体育大学学生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选择性地接收信息,但是在利用信息方式上部分体育大学生欠缺全面的思考。体育院校,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学生大多来源于专业队、体校以及中学时期的体育骨干和体育爱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方面有着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诸多特征,如竞争意识强、自我表现欲强、抗挫折能力强和集体荣誉感强、理性思维弱、文化基础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弱等。体育大学学生在文化水平比起综合类通过高考直接选拔的学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利用信息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你认为自己是否能够把握媒介呈现的信息主旨”,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把握媒介呈现的信息主旨(表7)。

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受众不满足于只是一个接受者的角色,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在传播者。在新兴媒介平台上,体育大学生也开始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8)。有的学生甚至同时运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同时还有27%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到新兴媒介中来。十堰高校大学生57.54%的学生都能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看法,50%的杭州大学生运用自己的博客对社会事务表达意见、报道新闻、评论时事以及发泄情感。体育大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看法有待进一步加强。

清华大学生超过50%的清华大学生不关注或仅是偶尔看看校报、校园电视和学校的新闻网站,而80%左右的体育大学生会经常关注校园媒体,尤其是学校内网。六大院校校园网上都拥有电影、连续剧、教育视频、体育比赛等丰富的资源,从调查结果来看,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利用最多的是电影,四川大学利用最多的是教学视频。

2.4 体育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和抵抗能力 当受众要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时,首先要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发现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一个成熟的受众总能从容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因为他有一种思想的过滤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从信息中真正获益。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

正确地认识媒介属性是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媒介不良信息进行辨别的前提,我们在调查中重点考察大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大学学生对媒介的性质有基本认识,但是仍有9%的学生不清楚《人民日报》、《京华时报》、网络三种媒介中哪种可信度更高(表9)。陶喜红等人在对武汉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分别有17.1%、62.6%和68.6%的大学生认为《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不是党报,有的学生还把影响力大和党报混为一谈,错误地将《南方周末》视为党报。综合对体育大学学生的调查和陶喜红对武汉大学生的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报纸的性质认识也,有待加强。

对于喜欢体育新闻的体育大学生,要获取与体育相关的信息,会选择哪种媒体呢?22%的学生会选择《体坛周报》,12%的学生会选择《竞报》,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网络,比例接近60%,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体育记者、专家的博客或者手机等新兴媒体,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占到越来越大的比例。

如表10所示,97%的学生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可以干预社会现实生活,只有3%的学生认为媒介信息不会影响个人生活。同时,体育大学生的能够意识到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认为媒介所表现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95%的大学生认为新闻媒体的报道“基本真实”或者“不太真实”(表11)。 虽然,体育大学学生认为媒介信息不太真实,但是84%的人购买商品时会受广告的影响(表12)。这表明,已经有很多大学生对“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是否是同一个世界产生了怀疑。但他们却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是可以干预社会现实生活,购买商品时也会受到媒体广告的影响,这多少有些矛盾:认可它的社会角色和作用但又不相信它的信息。可见,进一步引导他们区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更正确地利用媒介信息,使大学生们对媒介所担负的社会角色的认识更趋向理性是很有必要的。

2.5 体育大学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想主动参与媒介活动”,从收回来的有效问卷中,有23%的学生选择是,并表示也有过类似经历;47%的学生表示是,但没有机会参与媒介活动;30%的学生不想参与(表1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想主动参与媒介活动,更深层次地了解媒体。但根据专业的不同,调查结果也有些不同。 68.20%的十堰高校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在高校开设《媒

介素养》课程以对大学生们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90%的清华学生认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很有必要。虽然,体育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没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但也有近80%的学生愿意接受媒介素养教育(表14)。

从本部分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体育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有以下特点:有相对较好的媒介素养基础,学生也愿意参与媒介活动,但缺乏专门、系统的教育和训练的机会;自觉重视媒介素养,期望通过接受该项教育而提高综合素质。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体育新闻报道外部环境,学生接触体育新闻多,对新闻事件感兴趣,但是新闻报道参差不齐,学生希望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从而更好地接受、分析评价新闻;另外,参与调查的六所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不够,目前为止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大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媒介素养,能够主动地选择媒介,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形式均有良好的驾驭能力,以多种媒介形式作为自己的信息来源,对大众传媒中诸如暴力等内容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抵制力。但是,体育大学生过多地从个人兴趣、个人需要出发,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也由于没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很多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资源就被浪费掉了。

另外,有些问题的矛盾选择也暴露出体育专业学生利用大众媒体的一些问题,比如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媒介性质、沉迷于网络等,这说明体育大学生在选择媒体时还缺乏一定的理智与控制能力。此外,体育大学生对于一般的媒介知识,还是缺乏宏观的把握。就像有些学者所发现的那样,当代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最直接的后果是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层次水平不够高,这集中体现在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因此也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3.2 建议 1)提高文化修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体育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较其它综合类院校的学科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能够自主地选择媒介但是主动性还是不够,基本能够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原封不动的照搬的多等等。提高体育大学学生的文化修养才能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这是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条件。

2)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开展媒介素养通识教育。体育类院校应该在学校现有相关课程中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等相关内容,举办讲座等学生教育活动,开展好媒介素养通识教育,是一条循序渐进的可行之路。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将媒介与专业学习、人生发展相结合。网络的功能本身是多方面的,但它作为物的存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首先取决于人怎样使用它。体育大学生将网络作为娱乐消遣工具使用,并没有真正发挥网络对求知、学习的积极作用,学校的教育工作应该在这方面予以合理引导。

篇6

两年的激进变革和商业冒险中,外界其实一直很不看好,各类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大多数批判声音仅是基于商业常识或市场直觉的“雾里看花”,隐约感觉顺丰病了,但什么病,病得有多厉害,又为什么治不好等深层次的问题,却不得而知。在顺丰内部,对于嘿客的失败,或有多种意见和看法,但因为是老板王卫强力主导的(错误)项目,也只能心照不宣,讳莫如深,刻意避而不谈罢了。

业内人士推演、分析、复盘嘿客(顺丰商业)项目的根本动机不在于粗暴批评或简单嘲笑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改革失败,而是要深入并系统地探讨顺丰商业为什么失败,现在完全剥离是否英明之举,顺丰商业未来发展建议三个层面的问题,以期给顺丰、王卫,以及其他转型的传统企业、民营企业家以深刻的反思和警示。

被边缘化的嘿客败得有多惨?

嘿客O2O项目(顺丰商业)的失败,首先是财务上的失败,用塌方式的“溃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两年的时间里,十几亿元的投入,近两万人的努力,最后竟然赔个精光,什么都没留下――一没留下象样的固定资产,二没锻炼出象样的队伍,三没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最后,甚至连个象样的教训都没总结出来,真可谓败得一蹋糊涂,输得莫名其妙。

无论内部,还是外部,都有许多人说,顺丰就不应该做嘿客。

这貌似聪明的判断其实是非常浅薄的判断。首先,“嘿客”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那就是快速抢占社区入口,同时化解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其次,王卫的决策逻辑也很靠谱,那就是利用顺丰的整体物流优势,打造一张“空网、地网、仓网、店网”四网合一的平台级商业,可遗憾的是,顺丰从上至下,当然也包括王卫本人,都无法完全理解这四大网络在战略层面的内在关联、协同节奏和创新边界,从而导致一盘大棋被下得乱七八槽。从下面看嘿客失败的三大惨痛教训:

一是战略混乱。坦率地讲,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战略,绝大部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也不懂战略,更没有能力制定战略。大多企业对战略的理解就是“数据幻想+时髦大词”。先是老板凭感觉列出一大堆豪华的数据,然后由身边几个笔杆子,生搬硬套些大而无当、似是而非的“大词”,譬如“互联网+”,譬如“创新转型”,譬如“极致”,譬如“聚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顺丰是一家还算谦虚的公司,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战略制订方面,一直很依赖“外脑”,譬如一些国际性的大咨询公司。可最大的坑就在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就是近些年崛起的互联网大佬和电商新贵,没有一个是依靠传统咨询公司“出谋划策”的。

顺丰这个民营企业,或是老板性格原因,或是企业成长基因,多多少少有些草莽英雄的气质,丰富的摸爬滚打实战经验和行业阅历,使得整个高层对于战略的理解颇是随意,且对自己的直觉很是自信。

嘿客的整体战略布局也因此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一边是“外脑”无力帮助顺丰管理层梳理一个清晰的战略思路,更不懂如何制订一个接地气的商业模型和执行方案;一边是顺丰高层被所谓互联网的新思想洗脑,痴迷于一些疯狂的“极致、快、跨界、O2O”等大量似是而非的概念中。上层理解的虚和外脑方案的空,使得嘿客整个管理团队陷入迷乱之中。总之一句话,没有统一、清晰、可行的战略路线图是嘿客不可避免走向溃败的最大根源。

二是管理失控。嘿客管理混乱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是完全出乎预料的。王卫先生做过深刻反思,认为团队犯下许多低级的错误,一是因为他太急,转型太猛,二是顺丰缺乏商业基因,对于新事物理解不到位,存在认知盲点。这两个理由用来解释嘿客初创时期的混乱还行,可为什么两年多的时间,经过多次调整依然乱得一蹋糊涂呢?

嘿客管理最大的困境,一是没找到合适的帅才,二是没找到靠谱的相才。先说帅才。嘿客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四易其帅,但因为都是内部老人,或忠勇有余,但能力不足,特别是其综合素质远远无法匹配嘿客这个复杂的商业平台,说不好听点,多是以连长的带兵思维指挥兵团作战。有人可能会觉得王卫临阵换帅,犯了大忌,可在业内人士看来,换谁都一样。因为很大程度上,王卫都在越权指挥,他说关店就关店,他说扩充品类就扩充品类,而嘿客的主帅竟然也都乖乖地听了。熟读历史或战争的人都知道,这仗换谁也没办法打。

再谈相才。先做个不恰当的比例,如果帅才是爹,那么相才就是娘,一武一文,一对外一主内。嘿客内部最缺的就是行政副总裁或政委这样的角色,要能写,要会说,并擅长做内部沟通工作。几千家门店,几万人队伍,必须要靠流程办事,凭制度管人,可嘿客至今也没建立一套象样的内部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

为什么不建呢,因为没有能力建。最可怕的是,有些人甚至觉得没必要建,或是因为混乱可以掩盖无能或过失吧,当然也有可能只是思想僵化或工作懒隋,觉得生搬硬套大网的东西挺好,不但高大上,而且挑不出毛病。

三是创新困境。嘿客门店给大部分人最强烈的印象就是特别怪,四不象。这也真实反映了嘿客在创新方面的尴尬境地。虽说王卫有足够的商业诚意和创新激情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社区零售业态,可具体到如何操作上,往往会忽视商业本质和企业现实,陷入有钱人的任性和狂想中来。

嘿客社区O2O门店应该如何创新,本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商业论证课题。就方法论而言,本应在不同地区,建设一批不同主题或业态的试验门店,然后在政策和技术层面给予足够的支持,鼓劲各地督导、店长因地、因时制宜,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灵活调整,大胆创新,在实战中不断迭代演化出接地气的创新服务或产品。

可遗憾的是,嘿客的创新一直停留在总部高谈阔论的口水中,或是拍脑袋的灵感中,或是想当然的对标企业的模式COPY中。最后的结果是,嘿客的商业模式一再被笑话,基层员工的信任和激情也一再被辜负,他们却依然高高在上,浑然不觉,在领导眼中,他们依然是KPI指标最完美的创新型人才。

嘿客复盘之大航空战略

对于嘿客的战略规划,应坚持大航空、大平台、大社区三大战略联动式布局。

先谈大航空。早在2014年初的《顺丰和EMS:航空争霸战》一文中,业内人士就建议顺丰在未来两年内应再购买三十架飞机自有全货机,帐也算好了,差不多要14个亿左右,这样到2015年年底差不多就有53架自有全货机。后来进一步修正,希望再“冒进”点,建议到2017年年底,顺丰自有货机规模应达到100架,外包货机30-50架,航空货运量超过400万吨 ,基本目标就是牢牢控制航空货运市场的霸主地位,垄断50-6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本是个常识性的竞争策略,根本就没讨论的必要,更不应该有丝毫动摇。可遗憾的是,最该“冒进”的却在“稳步推进”,2014年仅购进4架飞机,2015年购进8架,2016年截止4月30日,又购进4架,目前一共才有30架自有全货机,不到原计划的一半。

可对比的是,发力仅仅半年的圆通航空,一口气就订购了20架飞机。市场竞争就这么残酷而讽刺,此消彼长中,竞争对手平白多估值了上百亿,而顺丰不但将来至少会被吞噬1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本次上市估值也至少被低估了三分之一。

许多人搞不明白航空货运和嘿客有什么关联?当然大有关联,如果顺丰在航空货运方面按业内人士的战略设想提前加大投入,那么就有富余的航空运力调配出来,最理想的是每个月至少保证一架货机专营生鲜,并最终在两年内形成5―10架专营“生鲜直达”的货运机队。当然,冷链运输和生鲜仓储资源也必须完全从大网里剥离出来,至少是部分剥离,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生鲜物流(供应链)服务网络和生态系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顺丰商业落地的最大前提和关键因素就是必须多买飞机,形成战略冗余的运力储备,有独立的空运资源调配和运力保障,这个生鲜生意才能做起来,不但大有故事可讲,而且嘿客(顺丰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壁垒也顺势形成。

嘿客的第一定位,应是以“航空直达”为核心势能,放大物流基因优势,专注生鲜,做大食品领域的顶级物流服务商。这本是顺丰最应该选择的战略切入路径,可遗憾的是,当初王卫先生的判断出了问题,或者讲是他对顺丰商业的战略规划思路和操盘逻辑出了问题。按他的本意,应先投重资,铺一张庞大的O2O社区零售落地网络,然后有了充沛的现金流和成熟且稳定的业务量时,顺势倒逼运力升级,再去买飞机也不迟。可社区零售的前提是要打造品牌,而品牌的树立则需要快速建立核心竞争力,而当初顺丰最具优势的就是航空货运带来的良好口碑和服务优势。不放大这个基因优势,嘿客就没故事可讲,服务品牌和商业模式也永远无法立起来。

可比照的是,自2014年以来,东航、国航、南航的跨境生鲜货运(供应链)业务都做得风生水起。单东航而言,仅6月2日至27日,就会有7架东航包机(波音777)从西雅图直飞上海,预计将运送总量为1000吨的美国樱桃。目前,其产地直达业务已占整个货运业务总量的1/4,而且对其货运物流业务实现赢利的贡献率颇大。

嘿客复盘之大平台战略

做最专业的平台级食品供应服务商

首先,业内人士是极不赞成嘿客什么都卖,嘿客也真没本事什么都能卖好。

一再强调要业务聚焦,单品突破,特别声明在生鲜领域大有可为。理由有三:

一是从市场层面来看,生鲜食品是家庭生活必需品,需求稳定,黏性强、复购率高,利润空间也大。

二是从竞争层面来讲,唯有生鲜食品能放大顺丰的航空优势、冷链优势,以及嘿客社区门店网络优势及顺丰优选积累的经验优势,这本是顺丰最应该放大和挖掘的竞争优势,也是嘿客单品突破的最佳市场切入点。

三是从资源层面分析,就生产端而言,顺丰可以借上万个直营网点的区位优势和人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丰富的直采基地;而在零售端,三十万员工频繁深入社区一线,可以快速完成渠道下沉和宣传任务。

一个线上发力,一个线下互补

早在2014年6月,业内人士就提出双网合一的战略建议,不可思议的是,这个不算高深但正确无比的建议竟然被拒绝。当时非要另起炉灶,独立做了一套嘿客系统,当然不出所料的烂,最后磨蹭了一年后才被迫整合,而且整合的套路也非常暴力,基本是以损失顺丰优选的整个建制和精英团队为代价。

如今,这个“双网合一”的大战略除了“双品牌”被执行外,其他的都执行得一塌糊涂。而“双品牌”战略又是思想妥协的产物,也是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虽说“嘿客”这个名字是业内人士起的,但内心深处其实一点都不心疼,也觉得毫无必要非得再起一个名字, 线下门店也叫“顺丰优选”并无不妥,后来又改了一个叫“顺丰+”的新字号,想来想去,觉得除了无聊之外,毫无商业意义和品牌价值。

无论跨境生鲜(进口食品)物流,还是国内产地(地方特食)直采,顺丰都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搭建最具竞争力的服务平台。正如“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一样,顺丰赚取供应链服务的钱,电商或传统零售商赚取营销和渠道的钱,岂不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嘿客门店一端的业务,业内人士也建议以2B为主,提出的理由是嘿客的商业目标不是与社区传统便利店或夫妻店竞争(一是竞争不过,二是消灭不了),而是压缩/优化社区零售的供应链条,消灭部分三、四级批发商,特别是部分呈垄断性的品牌食品上,特别容易整合。

再讲2C业务。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顺丰都应精选品类,聚焦用户,在时令水果、进口生鲜、地方特产、好茶名饮等有强礼品属性的品类方面多下功夫,做好商圈团购和社区直销服务。

以每年热销的特食为例,无论大闸蟹、粽子、月饼,还是车厘子、大樱桃、茶叶等,顺丰都掌控着这个行业最精准的数据链条,不但知道每年哪些品牌卖得好,什么地方销得好,而且整个行业的销售周期及平台竞争数据,都可以通过物流数据推算得一清二楚,在这些细分领域,顺丰完全可以凭借大数据优势(前瞻性营销和精准市场切入)和闭环供应链优势(保真保好),轻易争抢到10%以上的市场份额。

如果这一大平台战略被正确且有力地执行,那么利用嘿客这一商业服务平台,实现业务翻番式增长,快速完成近百亿规模收入,并最终“再造一个顺丰”就根本不在话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2B的商业大平台一旦建成,顺丰最擅长的2B金融业务才会有爆发式的增长,也必然水涨船高,具备更广阔的成长想象空间。现如今,顺丰在快递业务领域,通过销售“顺丰卡”来吸金,怎么看都是一个很没想象力的事情。

打好两个基础完成整个布局

一是供应链条的大手笔整合

联想作为世界第一的PC供应商,具备绝对的跨洋航运逆向物流资源(运出船是满的,回来是空的),加上遍布全世界的销售网点和专业营销团队(业务拓展易,谈判能力强),如果再加上顺丰的国内物流优势和员工规模优势,完全有可能打造国内第一进口食品的分销平台。当然,也不排除再加上中信集团旗下的大昌行,三强合作。

二是强势品牌合作,建立跨界联盟

譬如和小米、魅族、华为等公司建立逆向物流(保修快递+门店体验+会员积分互换)协作服务平台;和中粮、益海嘉里等建立粮油直供社区仓储网络;和加多宝、康师傅、农夫山泉等建立水饮直销(配送)网络。总之一句话,大佬结盟,则天下无敌。

然而最最遗憾的是,顺丰的谈判能力太差,结盟意识太弱,什么都想自己干,只愿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让自己人玩,结果呢,大家也都看到了。

嘿客复盘之大社区战略

今年的6月6日,在丰巢科技成立一周之际,丰巢宣布再获5亿增资。多吗?不多,业内人士建议和测算,应该再融50亿。顺丰内部的人,或觉得根本不可能,因为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内,顺丰那么大的体量,通过A股借壳上市才融了80多亿,凭什么丰巢科技就可以融50亿?

就如滴滴快的能完成25亿美元海量融资一样,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不可能。当然,要融50亿只是理论上而言,事实上,如何把新融到的5个亿花好,已经很难为丰巢科技这个年轻的团队了。这篇文章讲的是嘿客的战略复盘,就是假设智能柜项目还归属嘿客。只是在做丰巢的战略规划中,业内人士情不自禁将嘿客代入。也就是说,丰巢的战略本应也是嘿客的战略定位,一是做物流领域的社区物流综合服务商,二是做零售领域的社区O2O综合服务平台。

篇7

运营资金短缺不得不关闭

哈哈贷从宣布清算到正式关门,前后历时仅60天。7月21日首次的通告称,“基于目前中国市场的信用问题及哈哈贷目前遇到运营资金的短缺,我们将很抱歉的宣布关闭哈哈贷网站。”通告还称,哈哈贷于当日起停止注册新用户,网站将在9月2日关闭。截至8月20日,对于借出者未收回的款项,哈哈贷将提前垫付。

“这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决定,我们创业的200万元自有资金全部烧光,连续几次接触风投都不成功,实在撑不下去了。”哈哈贷创始人姚宗场说,哈哈贷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仅限于会员交易时收取2%的服务费,“这个量很低,去年收入也只有20万元左右。”而相关推广费用却较高,“假如想再支撑2到3年,还要再烧500万元。原先我的目标是上创业板,但现在看来已经撑不下去了。”

姚宗场还透露说,关闭网站的决定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做出。“如果有风司进入,我们会做得更好。”之前哈哈贷曾与几家机构谈过融资事宜,但未能达成协议。“其中一家要的股份比我们能给的多。有两家机构想联合投资,我担心未来股权结构过于复杂,也放弃了。”

从姚宗场的言论可知,导致哈哈贷关闭的直接原因是资金短缺,缺乏融资说明哈哈贷这种P2P网贷模式不被投资机构特别看好,同时也未引起沪上投资人的兴趣。哈哈贷官网亦显示,哈哈贷由喜哈(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市长宁区,办公地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新近的《高傅2011胡润上海财富白皮书》显示,上海每175个人中就有1个是千万富豪(目前上海市常住人口已经突破2300万)。诸多利好信息让业内人士对哈哈贷选择关闭产生了疑惑,难道立足沪上金融中心一年多的哈哈贷连500万元的融资都拿不到?

为此,《中国经贸聚焦》记者采访了温州翰海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培训I师贺红平。贺红平对记者说,据他个人了解,哈哈贷之前的10万会员中大多是白领与创业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哈哈贷官网显示,最高贷款为10万元,一笔借贷资金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消息人士透露称,哈哈贷的三位合伙人中有两位从事的都是广告传媒行业,都没有金融业的工作经验,这是一个很大的弱势。

由此,或多或少能解释哈哈贷这样一个“影子银行”融资失败的问题;因为其在物力与人力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更何况缺少人脉与从业经验。即使上海13.2万个的千万富豪偶然瞥见这样一个由经济方面“上不去下不来”的会员组成的网络融资平台,也会因对其信用生疑而选择退却;因为从哈哈贷会员年龄段与职业身份考虑,不排除这些资金流向股票、期货等高风险行业,更不排除一些借款会员提前消费、以新还旧等行为。

信用体系缺失是深层原因

哈哈贷的倒闭,虽然看似一起由其P2P网贷业务盈利低微与运营资金短缺造成的个案,实则是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与金融监管体制未及时跟进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必然结局。

姚宗场曾称,哈哈贷在风险把控上过于严格,坏账率非常低,黑名单上没有几个名字,这样做的后果是交易量的下滑。“但如果不严控风险,网站更加没有立足之本。”这是国内P2P借贷平台的尴尬所在。

对此问题,身兼瑞安思八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掌门人的贺红平对记者表示,他个人认为,哈哈贷之所以选择退出主要受政策风险所导致的,“如果我是风险投资家,这家公司又拥有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及用户基础,我就会选择投资他们公司。”与哈哈贷同行的拍拍贷合伙人之一胡宏辉说:“坏账率不能高,但完全没坏账也不是正常现象。没有风险还能叫金融吗?”

在姚宗场心中,最好的模式是参照英国Zopa建立类似的平台,借款人在P2P网贷平台注册时,需要输入社保账号,这个账号与银行账户、学历等都是关联的,这样借款人的违约成本非常高;而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则远未达到这样完善的程度,P2P网贷平台要走的路还很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央行能将网贷引入征信记录,或许可提高P2P网贷公司的信审效率。亦有观察人士指出,包括P2P网贷在内的P2P借贷平台做了银行看不上或者无暇去耕耘的市场,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信用评级方式,这跟中国的金融大环境有关,并不是哪一家金融机构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

“如果有一个监管机构对我们进行监管,也许我们不会走到这一步。”姚宗场认为,有了监管,肯定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公信力的提高。事实上,此言道出了一个涉及整个P2P借贷行业的监管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尹志超认为:“这种新型的借贷模式意味着p2p~-网站已经类同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功能,应该取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董安生则认为,这是一种牵线搭桥的居间业务,不涉及金融牌照。央行相关人士称,P2P贷款平台不属于管辖范围,建议询问银监会。银监会有关人士则表示,贷款平台收取的是中介费,不是息差,不由银监会监管;谁发牌,谁监管,建议咨询工商总局或者商务部。

洗牌前兆的警示

的确,从市场需求与理财等方面考虑,P2P网贷有其一定的发展潜力。流行在P2P网贷业内的一句话:“我开始也想,谁会把钱借给陌生人,这不有病吗?但是后来才知道自己看法出了毛病。”借款成功者自豪地说,“点点鼠标就能借到钞票,既不失面子又解燃眉之急”。放贷成功者亦暗喜道,“没想到自己一点闲散资金,竟能赚到比银行高数倍的利率。”

对此,分析人士普遍倾向把P2P网贷放在整个P2P借贷行业来研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新近的报告显示,中国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网络融资总额分别为20007万元、14亿元、46亿元、140亿元,20i1年上半年网络融资整体规模达到60亿元。另有调查显示,包括P2P网贷、P2P网上网下结合借贷等模式的网络融资平台,从2年前几家网站发展到如今的2000多家,较大的公司月贷款规模已近1亿元;其中D2P2P网贷模式运营的公司至少有30家。

业内人士表示,哈哈贷的关闭是P2P借贷行业洗牌的预兆,到今年年底,半数以上的P2P借贷公司或将倒闭,P2P网贷公司也难于幸免。事实上,现在中国相当一部分P2P网贷平台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就好像之前团购网站大规模倒闭一样,只有行业巨头才能在大浪淘沙后存下来。

篇8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刚刚颁发,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对人们对该法律的认可度进行了调查,得出了该法律在制定方面和实行方面仍然有一定不足的结论。

关键词:

新拆迁法;城市建设;行政强拆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155-02

1 前言

2010年1月29日,国务院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开始征求民意。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这部法律草案的出台是有它的社会背景的。2009年的成都村民因不满拆迁而自焚,武汉违建户撞伤十一名城管,北大教授的恳切使得这部法律必须出台,来解决中国现在日益严重的拆迁与反拆迁的问题。

至2011年1月21日,《新拆迁法》在经过为期一年的民意征求后,终于公布并于公布之日起实行。透过新法,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考虑问题已经日益全面。政府充分考虑了被征收人,建设单位,甚至是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在整个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执政党的进步。另外,“先补偿,后搬迁”的搬迁办法以及禁止城市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充分考虑了老百姓的利益。

但是,新法仍然有它的纰漏。它的社会知名度仍然不高,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部法律的颁布和原来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部法律并未深入地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

第二,这部法律在实行过程中有缩水现象。

第三,这部法律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老百姓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第四,老百姓的维权意识比较差。

2 人们对具体赔偿方法的评价

《新拆迁法》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比较全面的赔偿方法。主要内容如下,补偿被征收房屋的价格,搬迁与临时安置补偿,停产停业补偿与补助。要了解这部法律的社会反响,我们认为重点就在人们对这些新的赔偿方法的评价上。于是我们在问卷中简要提出了赔偿方法,并设计选项来调查人们对这些方法的看法。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措施上有不足,还欠考虑,这说明必定还有一些政府和建设单位以及专家学者没有看到的问题。在整个的搬迁过程中,很多费用是没有考虑到的,例如现在房地产领域发展过热,导致所得的赔偿金根本买不到可以跟原来同日而语的房子,重新装修房子的费用等等。并且这都是赔偿金能够全数拿回的前提下,如果督办不力,或者衡量机制不健全,赔偿金根本得不到。

另外,其实在搬迁的过程中,居民们受到的最大伤害是他们的情感。由于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这才是对他们生活造成的最大阻碍。我们的政府应该想出相关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措施有三:

第一,组织好居委会的慰问工作。这能使得搬迁户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就会减小他们来到陌生环境所产生的自卑感。多慰问,多了解他们生活中用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尽量尽快解决。

第二,安排好搬迁户的安置地。尽量把原来住在一起的搬迁户安排的近一点,让他们仍然居住在一个相对熟悉的地方。同时,熟悉的街坊邻居能够让他们减少一点孤独感,找回原来的感觉。

第三,多组织工会的活动。丰富搬迁户的生活,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快乐,感到充实,自然也就不会去怀念原来的地方,徒增烦恼。

3 《新拆迁法》的几大看点探讨

新的法律经过几年的征求民意,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出彩点。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这些亮点,并就其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第一,除货币补偿外,拆迁户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根据《新拆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拆迁户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来实行补偿。并且与被征收人一起计算和结算被征收房屋和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按理说,这不是为一种很便捷,对被征收人影响最小的补偿方法。被征收人不用再去寻找新的安置地,不用去考虑房地产评估机构估价的偏差。相对来说,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

第二,行政强拆正式成为历史。

根据《新拆迁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禁止暴力拆迁,禁止中断供水、供电、供暖、供气和道路通行来强迫被征收人搬迁。一旦造成损失,相关责任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是深得人心的一项条款。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一项条款。

可是虽然这项条款标志着行政强拆正式成为历史,它却很难再实行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因为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仍显单薄,很多中国公民不懂法,不用法。当征收单位对他们实行断水、电、气、暖、道路交通时,他们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利用武力解决。并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房屋征收单位正是抓住这一点,肆意损害被征收居民的权利。

要真正地让这一条款发挥作用,我们还是要增强中国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法律,了解他们可以利用法律合理合适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应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和执政能力建设,让他们真正地为居民着想,而不是把被征收人看作他们的对立阶级,用心地劝说群众,解决群众的问题。

4 建设单位在搬迁过程中消失的社会反应

政府单位成为搬迁的主体,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原来在搬迁中,多是建设单位与居民产生较大的冲突。那么这样的规定,居民持什么样的看法?另外,新的法律中还规定,承担房屋征收房屋征收和补偿的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照例说,负责单位确实付出了一定的努力,禁止他们获取利益是否得当。居民有何看法。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此类问题,也得出了相应调查结果。

调研显示,大多数居民认为这两项措施都有必要,他们认为建设单位不应该参与建设过程,并且认为负责单位不应以营利为目的,这样有助于保障拆迁户的利益。当然也有居民认为,任何单位都免不了从拆迁中赚取利益,他们认为让负责单位从中渔利是不可避免也是理所当然的。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人们在建设单位退出搬迁过程这个问题上是没有多大异议的,建设单位的很多利益放在拆迁问题上是与被征收人相冲突甚至对立的,在原来的拆迁重建的历史上,被征收人经常与建设单位产生冲突,甚至还有发生暴力伤害的事故。我们看到了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拆迁所获得的人们的赞成。

那么在营利问题上,群众大多数认为不应该让负责单位从中营利。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一旦允许营利,就会存在很多问题,官员腐败的问题在中国还没有根治,这又是一个腐败滋生的摇篮。另外,营利的目的性会掩盖负责单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很多工作人员会被诱惑所迷惑,以为的追求金钱,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就会降低。

而少数居民认为没有必要禁止负责单位渔利,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单位从拆迁中营利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没有禁止,那么问题就更不可能解决。虽然在法律上禁止负责单位从拆迁中营利并不可能根治这类问题,但是随着法律的健全和惩罚制度的完善一定能解决这一问题,保证负责单位对人民负责。

5 人们对于地域区别下的法律实施的看法

中国地域广大,中西部地区不管是在居民文化素质上还是在经济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法律在落实过程中会否有补偿差别,政府是否应该给予不同的、更合理的对待了我们在问卷中涉及了这一问题。

调研显示大多数群众认为有必要考虑地域差别。因为中国中西部的经济水平差异很大,地方政府能否满足居民的房屋产权调换的要求,政府是否有能力偿还居民的高档住房。

这都对法律的实施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有这样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应针对此类情况给予更加合理的对待。

6 人们眼里的新法律中的疏漏

人们都看到了法律中的不足之处。其中比较严重的是落实问题。群众们担心新法在实施过程中是否顺利。这就是政府的行动力问题和大众媒体的监督问题。

第一,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限制强拆行为。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来界定什么行为构成强拆。这样没有一个成文的规定,很多单位可以从中钻空子。

第二,没有引进媒体监督。往常的法律并没有引进媒体监督,但是由于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法律是否也应与时俱进呢?现在网络的发达使得很多原来并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事实。所以我们就要重视媒体对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把媒体监督引进法律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换句话说,惩罚措施并未量化,并未成文。这种惩罚制度在真正实施起来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这也是中国法律中存在的最普遍的一个问题。而这种不明确的惩罚制度恰恰是官官相护,腐败滋生的摇篮。那些违法的负责单位逃了第一次,就敢违第二次。这样下来,法律就会演化成一种摆设,没有任何效力。

最后,在法律的实施方面,百姓提出了更多的质疑,我想这就是归咎于执法部门在以前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依法办事,没有在群众面前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因此,相关负责部门就应该严格执法,为百姓做事。

7 前景预测及建议

实施《新拆迁法》是国家希望通过政府适度的干预来规范社会上一些不公正的拆迁现象,让政府拆迁更加的规范有效与透明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走访和调查情况看,《新拆迁法》实施至今,虽然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支持、拥护。但是人们对于《新拆迁法》实施的期望,无论是在思想上、行动上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容忽视问题,因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7.1 加强《新拆迁法》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

首先,让人们了解《新拆迁法》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依法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其次,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让更多的人用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用一些违法的手段去维护自身权益。真正实现法治。

第三,让政府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新拆迁法》的要求合法行使权力,杜绝以不正当的手段去危害民众利益,不合法拆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7.2 加强教育引导,增加人们的法律知识

《新拆迁法》主要是为保障人民的合法利益,只有人们都能知法懂法,才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只有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知识增多,才能够利用法律去维护自身权益,才能够真正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够使《新拆迁法》真的为民所用。

7.3 加强监督检查,推进《新拆迁法》执行到位

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是市场监管的主体,要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同时,积极会同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针对《新拆迁法》执行相对薄弱情况,落实工作措施,明确检点,加大检查频率,尽快规范政府的拆迁工作,对违法拆迁,要敢于动真格,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罚。

参考文献

[1]王学发.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施国庆.我国城市拆迁补偿机制研究[J].理论导报,2009,(6).

[3]王达.房屋征收拆迁法律制度新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4]崔建远.房屋拆迁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关键词: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 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67-0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服务,激发社会活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绥滨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辖3镇6乡109个行政村,总人口18.9万人。当前要把绥滨县的社会管理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需要不懈地努力。笔者就绥滨县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绥滨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在社会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社会形势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难度增大。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化,由此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2.基层管理工作薄弱,社会管理力度不够。一些基层的社会管理组织,如村委、街道、社区等,能够提供的服务资源有限,服务质量不高。

3.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社会管理投入不足。现有的基层基础保障水平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社区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以上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积极应对和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在重点难点上寻求突破

1.以加强服务管理为重点,创新特殊人群管控机制

1.1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采取“一般人口常规管、外来人口跟踪管、高危人群重点管”的管理方式,完善“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相结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1.2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推进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座谈会,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1.3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帮教管理。建立涵盖人员接收、管理、教育、考核及奖罚、社会保障、解除矫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完备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体系

2.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

2.1着力构建 “大调解”工作格局。全县9个乡镇要建立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09个行政村要建立村级治保民调组织。各级组织在调解矛盾纠纷中,坚持把“调解优先”的原则贯穿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全过程,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格局。

2.2着力搭建维稳工作平台。按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县乡村协调联动、三大调解衔接互补”的工作思路,加大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和深入推进强度,全县9个乡镇成立维稳工作中心,109个行政村,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增强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力度。

2.3着力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行动。健全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落实乡镇与部门、条与块的排查调处职责。建立并形成县、乡镇、村(社区)“三个排查”网络和工作机制,突出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等易引发矛盾纠纷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调处。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及时列入调处工作日程,逐件逐级落实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3.以完善防控体系为重点,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机制

3.1健全群防群治网络。组建和规范9个乡镇、109个村治安巡逻队,日常巡逻与节假日、节庆活动、敏感时期、易发自然灾害时期巡逻相结合,狠抓群防群治。

3.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机制和周边治安秩序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一校一岗一警”,严密组织民警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加大巡防密度,确保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的人身安全、交通安全。

3.3深化严打整治。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查禁“黄赌毒”,重点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恶势力犯罪、多发性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放在服务民生上

社会管理要搞好,就要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要继续加大民生投入。认真落实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政策惠民工程。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及时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

篇10

在唏嘘被害人的悲惨遭遇与痛恨行凶者令人发指的行径的同时,有人提出媒体的报道可能是造成类似案件接连出现的原因之一,并认为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时,应该“淡化处理”、“冷处理”,不做或少做报道。对此,《南方周末》评论员长平在《杀童案报道的媒体伦理反思》一文中表示不赞同。他认为:公众知情、引发关注、对管理者起警示作用、对潜在犯罪者示以警戒和震慑,均是媒体报道的理由(参见《南方都市报》2010年4月30日)。笔者基本认同长平的观点,因为“如果新闻事件是人类生活的镜子,那么,那些阻止或回避记录我们生活中重要事件的新闻事业为我们提供的却是扭曲的社会图像”。但同时笔者也认为,不应完全忽视媒体报道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那么,如何确定媒体报道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继而确知报道的负面影响并总结预防报道负面效果的报道思路,是本文希望探讨的三个问题。

一、校园暴力犯罪与媒体报道之间相关性分析

当某一犯罪行为发生后,由于媒体报道产生的广泛轰动效应,是否是同类犯罪行为短期内密集发生的一种诱因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密集度、行凶者选择犯罪目标、犯罪手法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来看,人们很容易得出“与媒体报道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的猜测或假设。由于缺乏足够规模的调查样本和数据统计,本文仅借用一个小型调查及国外相关案例,来说明这种猜想和假设的存在。

先看一个网络调查: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张大伟曾在人人网做过一个小型调查。调查题目是:“针对近期连环幼儿砍杀事件,媒体的广泛传播是否在‘引导’犯罪”调查从5月12日开始,那时已有6起校园暴力案发生。截至5月29日,共计参加人数163人。回答选项一,认为“是,有关系”的120人,占73%;回答选项二“不,完全没关系”的11人,占6%;回答选项三“说不清”的32人,占21%。

这个小型调查题目、选项均比较简单,调查对象身份也很集中,即人人网的用户。人人网是一个社交网站,尤以中学生、大学生群体为主。结合调查者张大伟的新闻学院研究生身份,不排除部分调查对象是他的朋友和同学。因此,统计结果及意见,很难说能够代表其他社会阶层和群体的看法。但却也可以证明,确有不少人认定这里存在着某种关联。

在此,本文进一步将这一调查结果与部分新浪微博上的观点结合,将“媒体报道与犯罪行为关系”的态度及认知分为以下三类:

观点1:立足于对媒体的职责和报道动机的理解,可称“动机论”。认为杀童案接连发生与媒体的报道方式完全无关,媒体应当坚定履行对公众知情权负责的报道义务,而对媒体横加指责,则有妖魔化媒体之嫌。具体意见包括:“新闻的报道和校园血案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和日本人来搜查中国人时,因为小孩哭而暴露了目标差不多。我们能谴责小孩,将他杀了”(潇湘晨报袁复生,4月29日)“报道没有合理不合理之说,依照事实还原事实地去报道就是合理的,这样才能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人人网,王子强,5月13日)持这一观点的人强调指出,“这类事件显然不是靠媒体的自省或者规避报道就可以做到的”。“媒体还报道杀人者瞬间被执行死刑了呢,也没对后继者产生多大的威慑作用。媒体有报道事实的义务,公众更有知晓事实的权利。”(人人网,程海礁,5月13日)

观点2:校园凶杀案的一度密集出现,与媒体报道方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观点持有“效果论”的立场,强调了媒体要对报道效果负责,并采取“以果溯因”的思维方式,主张对报道方式加以反思。在调查中,持这一观点的占绝大多数(73%)。北京青年报的编辑宋燕在5月2日的博客上就很明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在郑民生和他的后继者们一个一个登场,可怕的消息一个一个传来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人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郑民生的后继者是受了他的启发,因此在这件事上,首先应该保护信息传播的畅通。可是这‘没有迹象表明’有多大程度证明他们之间的无关”另有观点认为:“媒体应从自身来探讨报道的合理方式,如何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情况下,兼顾公共安全,确保信息不被歪曲利用。”(人人网,张大伟,5月12日)

观点3:媒体报道确有不妥之处,即过分自然主义地反映了事件本身以及作案者的背景和意图,而缺少必要的道义评判。这种观点大体以动机和效果的关联来看问题,着重指出媒体在维护人的安全和正义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对待类似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更应从人的生命权的角度对行凶者的恶劣行径给予痛斥,而不是为行凶者的行为找背景和理由。如凤凰卫视的主持人程鹤麟所说:“有再多理由也不能成为掩饰肆意剥夺年幼生命的借口!没人有权利杀害无辜儿童。千万别再问是谁把人逼成兽。对这种丧心病狂的凶徒,人人得而诛之。”

在这三种不同的意见和态度中,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是非曲直呢

不妨再看下一个国外的案例:

这是美国《时代》周刊(Times)1989年的报道。1989年1月17日,美国加州的一名同性恋、吸毒者、有犯罪记录及精神疾病记录的Patrick Purdy闯入当地一家小学(Cleveland Elementary School),持AK-47型号的半自动枪支,打死了5名学生,另有29名学生和教师受伤。之后他用一支9毫米的手枪自杀。事件刚发生的时候,媒体报道相对保守。《时代》周刊仅提供了基本的事件。一周后,由于Purdy事件得到持续关注,《时代》周刊在2月份以《全副武装的美国》(Armed America)为题,做了一期封面报道(如图),内页有超过6页纸的详细内容。作为新闻由头,文章提到了Purdy所使用的武器型号,同时也公布了Purdy的名字。8个月后,9月14日,美国肯塔基州一个名叫Joseph Wesbecker的人闯入了一家印刷厂,他手里所持的武器型号和7个月前Purdy所使用两支枪一模一样,均是AK-47半自动步枪、9毫米手枪。在这次的杀戮中,8死13伤。事后,警察在Wesbecker的家里发现了《时代》2月6号刊,Webecker还在标题下划了线。警察提出:Wbsbecker几乎用了7个月的时间制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当然,除非犯罪人自己承认,笔者觉得很难说《时代》2月刊的封面文章正是这个人行动的诱因。但在排除《时代》周刊对此行为负法律责任的同时,不能完全排除的是媒体报道的道德责任:即报道对于潜在犯罪人间接的影响。

二、警惕“媒体示范效应”

暴力犯罪案是犯罪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种类。由于犯罪报道内容性质均比较严重,会对社会或人员造成重大伤害,同时报道数量的多寡和报道程度的深入,又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秩序是否稳定、个人生命和财产是否安全的问题,因而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和受众特别关注的一个报道领域。一般意义上,犯罪报道可以分为暴力犯罪、财产犯罪、性犯罪等。暴力犯罪可依据犯罪嫌疑人的行凶方式划分为枪击案、纵火案、持刀案或是其他钝器伤人案,等等。4月23日的南平案及之后发生的案件均属于校园持刀(钝器)暴力犯罪案件。

由于美国允许私人合法持有枪械,因此美国的校园暴力犯罪更多的是使用枪支,比如发生在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和1999年发生在科伦拜恩中学的枪击案分别是大学和中学的两个最惨重的校园枪击事件。因为这类事件在美国频繁发生,有专家开始研究报道与犯罪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美国校园暴力和防自杀专家,曾在美国缅因州防青少年自杀机构担任咨询顾问的科尔曼(Loren Coleman)提出了“媒体示范效应说”(The Copycat Effect)。他曾写过两本关于校园枪案的示范效应的书,在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校园枪案发生后,也因此成为众多媒体采访的对象。

科尔曼在研究中发现了这类犯罪的一些规律性联系,如校园枪击案发生的时间规律:事件往往发生在两个学年期间,如在美国秋季学期开始(8月下旬至10月)和春季学年结束时(3月至4月间)。模仿者内心有自己的“媒体钟”,犯罪发生可能会是在主要媒体报道后的一天、一周、两周、一个月、一年、十年。犯罪行为方式的模仿性规律:模仿者会模仿以前的暴力袭击者的行为和细节,如选择受害对象和犯罪实施地点,甚至在镜子前学习某一个犯罪人射击的方式;犯罪行为的名人效应规律:名人事件有深远的影响和模仿效果,尤其是在自杀报道后;校园枪击案的对象选择规律:如果犯罪人本人是某学生团体的成员,他会将熟悉的环境和人作为目标对象;犯罪人若是校外的成年人,则会选择一个较近的学校学生作为目标对象等等。他通过这些研究提请人们注意的是,媒体报道有可能在以下方面无意地起到某种推动作用:1.对犯罪人动机的猜测,给予潜在犯罪人心理上的接近和认同;2.对犯罪方式和手法的无意识指导。

那么,在我国近期发生的系列杀童事件中,媒体报道是否存在着这样的负面影响因素呢

在南平案后,媒体发表了不少对郑民生作案动机的猜测。如:周边的人看不起他,讲他有桃花病;婚姻不顺,女友迟迟不与其结婚;辞职之后,另谋新职不成,觉得活着没意思,等等。(中新网,3月23日)

陕西汉中案报道之后,媒体报道汉中市第二场新闻会,通报称犯罪嫌疑人因患病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了自杀和报复他人的念头。“吴焕明患有二型糖尿病、前列腺炎等疾病,并于今年3月做了包皮环切手术,思想极度焦虑、担忧,内心恐慌”,等等。(中新网,5月13日)但媒体在对犯罪嫌疑人背景加以解释时,一方面固然表现出对犯罪人的某种人道主义关怀,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容易激发潜在犯罪人认同感的危险。而更重要的是,对于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理由对稚嫩儿童下手这一最不容侵犯的人道原则,在报道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笔者认为,这才是最为有害的一种忽视,它反映出媒体界道德意识的某种缺失。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

同时,从几起事件中犯罪嫌疑人选择的行凶地点来看,几乎可以确定郑民生的“榜样”作用:将刀对准弱小的小学生或幼儿园小朋友,这种“复仇”或泄愤方式似乎更能“见效”;从犯罪手法来看,从南平案后的6起校园暴力事件,只有一起是使用“钝器”伤人,其余均为各种刀具,与郑民生的手法也几乎完全相同;还有些报道对郑民生的描述有更为具体的“指导和示范”:如“南平血案凶手被判死刑,称知道捅什么地方最致命”(搜狐,4月9日)、“‘恶魔’专找低年级学生下手”(网易论坛,5月16日)等等。不难想象,这样的报道越是详细,对于一个有着实施作案想法的人,越会是一种“指南”。

这些事实给出的提醒是,媒体不能不反思“如何报道”,以避免负面影响的问题。

三、对规范暴力罪案报道的构想

那么,媒体该如何尽力避免这些负面影响呢在基本确定报道有时会造成与报道初衷相反并导致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媒体人应当确立何种报道意识应当说,了解不同报道类型应有些什么样的报道规范,是媒体自身社会责任深化的体现。我国广播电视审议规则要求,在犯罪报道中“不将犯罪者的行为及生活方式英雄化;不以同情的基调表现犯罪,使罪行显得正当或可以容忍、接受;不具体描绘犯罪过程、细节和技巧;在法庭判决前,不作定罪、定性的报道和评论。”参照此要求,本文尝试归纳如下几条:

1.不对犯罪行为归因

媒体有没有能力对犯罪行为进行归因对于一个特别恶劣的犯罪行为,是否需要媒体对其行为给予解释我想,他们不是某天心情不好突然想起来要做这件事,而应当是有一段时间的思考才下了决心,经蓄意准备,伺机动手。媒体应报道已发生的事实,但不等于记者就可以成为一个总结者:简单地将其行凶的原因归结为失业、在恋爱中出了问题,等等。属于职业角色错位,也增加了报道诱导潜在犯罪行为的可能。此次杀童案报道中一个失误之处就在于不恰当地加以详细解释,即指郑民生的犯罪行为与其长期失业在家、单身、无女友有关。“‘有人不让我活,要将我逼疯,别人也别想活’,他一直重复‘我对社会不满’这一句话。”(《南方都市报》,3月24日)

在这一点上,其实可以参照“自杀报道”规范的处理方式。新西兰卫生部1999年发表的《自杀和媒体》,最容易引发模仿性自杀的新闻报道有以下特征:头版报道或者敏感的标题;详细报道自杀方法;对自杀而引致的身体伤残很少提及;忽略自杀者生前长期有心理不健康问题;将引发自杀原因简单化;将自杀描述为一种流行现象;使人误认自杀会带来好处等。(新浪微博,南方王世军)

2.姓名与照片须慎用

我国媒体职业化意识与水平是在近年才慢慢有所提升的,即便如此,各媒体均已达成共识的是:不渲染暴力手法和行为过程、不刊播血腥图片、保护受害人隐私,等等。与之前相比,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在类似校园暴力的恶性刑事案件中,是否应当公布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其照片是否刊播香港报业评议会在《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第三条规定:报道应避免描述自杀过程和采用手法。报道自杀者名字和刊登照片,可免则免。这一条是否可以成为校园暴力事件报道规范的参照

3.提供宣泄渠道的指导

媒体不仅仅是一个完整事实的记录者,还应当从引导人们思考的角度提供相关事实和渠道。在这一点上,在南平案后,中新网、南方都市报、中国广播网的部分文章均提到了心理疏导和安抚问题。

东南网3月24日的一个报道标题是《3月23日南平实验小学门口持刀男杀害8小孩》。报道近万字,包括遇难学生、家长、市民、心理援助、郑民生情况介绍,不可说不全,不可说不生动,但却缺乏一种更有目的的指导,即社会中潜在的那些同样有着情绪的人,应当如何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社会对他们有没有救助办法哪些机构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心中恶魔,重新唤起他们爱社会爱生活之心媒体能否提供这些方面的指导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例如日本东京有一条防自杀热线或叫生命热线,已有7000名志愿者负责接听咨询电话。但由于去年的金融危机,求助者增多,接听电话的人手仍然不够。美国各州也有同样的“自杀热线(Suicide Hotline)”,其所能发挥的情绪宣泄与疏通作用,是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一环。而媒体在自杀事件的报道中,应当公布“自杀热线”号码,也成为相关报道的一个共识。

因此,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或是校园凶杀案时,不仅有报道事实的责任,同时也有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发展的责任,呼吁、建议和引导的责任,包括同时给潜在的同类犯罪者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宣泄渠道。这种报道思路,也更加符合当前“维稳”的社会需要。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遇难者、灾害中的受害者的心理干预的重要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些事后的舒缓情绪、治疗与补救固然重要,事前的预防渠道介绍则更有事半功倍之效。此类校园行凶案和自杀报道在这一点上非常接近,即在报道中,均应警惕报道内容对潜在行为人的消极影响,而应更多地提供解决他们问题的思路和具体办法。■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释:

[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第704页,华夏出版社

参见Cramer, Clayton E.(1994) 'Ethical Problems of Mass Murder Coverage in the Mass Media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9: 1, 26―42

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哥伦拜恩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发生了一起校园枪击事件。两名中学生―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另造成24人受伤,两人随即自杀身亡。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血腥校园枪击事件之一

社会学硕士,于1980年至2004年在新英格兰大学(New England universities)教书,退休后,从事写作及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