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

篇1

关键词:文学作品;传统婚姻;观念;对比

文学作品的主题永远都离不开爱情,爱情也是男男女女们的憧憬和向往,爱情的保鲜期结束后则需要婚姻来维持感情。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一定都少不了婚姻爱情这一素材的运用,在许多的作品中都形象地记载了对于传统婚姻观念的不同之处,但是文化是相通的,既然有差异那么必定也存在相同的地方。我们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传统婚姻观念的对比,可以对婚姻观有一个详细地了解。

一、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传统婚姻观念的不同之处

(一)传统思想观念引发的婚姻观不同

我国的社会文化一直以来受到儒家学派思想的影响,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任何思想文化都有它的弊端,儒家思想所存在的三从四德、中礼思想等等也对男女情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女子都是待嫁闺中,接触男性的机会很少,由于我国古代推出的“发乎情,止乎礼”的两性关系,对男女爱情的禁锢更加的严重化。这种思想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的体现。比如在《西厢记》当中,大小姐崔莺莺对张生一见钟情,但是受传统观念思想的禁锢,不得不将这份爱慕之情藏在自己的心底,如若不是红娘的撮合,这对有情人恐怕就要遗憾终生了。此外《点绛唇》中的“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一句,把古代女子那种的爱慕但是不敢表现的羞涩之情表达的栩栩如生。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词句,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爱情,但是含蓄地表现了男女之间心灵的碰撞之情,深刻地表现出了我国传统的爱情婚姻观中的内敛。

但是西方的婚姻爱情观念与我国大相径庭,如果我国是含蓄而内敛的,那么西方就是大胆而开放的。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大多以“爱”为主题故事,他们把爱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去推崇爱情,向往爱情。由于西方国家推崇“人文主义”,所以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西方国家倡导人们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幸福,在人权等方面上也得到了解放。所以,和中国相比,西方国家的人民更加自由、开放。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西方人民的爱情观更大胆、开放一些。这些爱情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有充分地体现。例如,《我曾经爱过你》是一首浪漫的爱情诗,作者普希金直接用“爱”的字眼,直观地表达出自己的爱慕之情;我们熟悉的美好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朱丽叶对罗密欧的一往情深及所做的事情,完美地表现出了西方的女性追求爱情时的那种执着与热情。这些正是与中国的传统爱情观念的不同之处。

(二)社会地位引发的婚姻爱情观不同

在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文化程度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婚姻爱情观。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上推崇的观念不一样,导致了在爱情婚姻观的看法上有所不同。

1.男尊女卑引发的婚恋悲剧

在中国,儒家学派的思想深刻的灌输到人们的脑海中,男尊女卑的现象也持续了很久很久的时间,所以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的比较低。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深刻的表现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地下,是对男尊女卑这一理念的很好的体现。所以受这种社会地位低下的束缚,女性对于婚姻也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往往都是父母或者是媒人怎么说就怎么办的。这些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在《孔雀东南飞》当中,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非常的恩爱,但是由于焦母的强烈反对,刘兰芝不得不被迫赶回家中,嫁给别人,最后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人相继为爱殉情,这个悲惨的爱情故事深刻的表现出了古代女性那种面对婚姻的不公平却无力反抗的悲惨下场,很好地诠释了女性社会地位低下而导致的悲惨结局。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即使坚贞不屈的女性也是无济于事的。身为风尘女子的杜十娘,对爱情忠贞,却得到李甲的背叛,将杜十娘卖给了别人,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即使是坚强、独立的女性,社会地位却低的可怜,最后还是造成了大悲剧。这些不是体现一两个女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社会下所有女人的悲剧,所以形成了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

2.源于现实利益冲突的婚恋

在伟大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中,也传递了相当多的传统婚恋观念。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红楼梦的深刻解读,一次一次引发大众对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精妙结构掌控。其中元春对于钗黛二人态度的转变,可以说就是贾母与王夫人之间的婚姻观念的一场对决。元春省亲时,对钗黛的赏赐是相等,对其二人所作诗作也是同样赞叹。但在回宫不久的赏赐中,宝钗和宝玉的赏赐相同,而黛玉则跌落至与众姐妹相同。作者对这一情节的突变并未进行明确交待,但专家则从前后文中找到细微蛛丝马迹,自然是王夫人为了将自己的侄女薛宝钗迎娶进贾府而在元春面前进言。同时还有专家指出,王夫人与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当年也颇有不合,因此上一辈的感情隔阂和现实的利益选择,促使她对与黛玉外形略为相像的晴雯痛下毒手,将其逼近至死。而贾母所钟意安排的宝黛姻缘则被生生破坏。

3.西方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尊重

与中国正好相反,西方人民对女性很是尊重,并且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很高,同时也可以接受较高的文化教育。西方女性具有独立的人格魅力,她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婚姻,掌握婚姻的主动权,这些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的体现。比如在《玩偶之家》当中,女主人公意识到自己的老公并非真心的爱自己,只是把自己当作玩偶一样,贪图金钱与地位时,女主保护了自己的地位与名誉,断绝了夫妻之间的关系,使自己获得了自由与解放,这很好的体现了西方文学中自由、平等的观念。除中文和英文作品外,在俄国著作《安娜q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安娜不顾谩骂与嘲讽,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虽然结局比较悲惨,但是她不卑不亢,勇于追求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这些都是西方文学中典型的例子,西方女性追求婚姻的自由与平等的精神以及不屈服命运的安排这种做法,这是与中国的传统婚姻观念不同的地方,也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

二、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传统婚姻观念的相同之处

尽管中西方对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爱情一直是人们的向往,所以在有些方面上它们又有相同之处。

比如,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人们都去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爱情,不受社会地位、父母的束缚。这些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二人感情深厚,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儿身之后,便向她提亲,但是得到父母的反对,社会的嘲笑,但是二人却坚贞不渝的追求自己的爱情,虽然最后结局很悲惨,但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的美好追求的精神却传承至今。同样的,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也是互相喜欢,但是由于家世背景的缘故,导致两人不能够在一起,但是他们两个人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坚决的在一起,虽然最后双双殉情,但是他们为自由矍橹醋抛非蟮木神值得我们敬佩。此外,中西方的婚姻观中还比较在意门当户对,这些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还有西方的著名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等等,都讲述了男女双方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不能够在一起的故事。

三、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婚姻绝望的悲凉

中英文学作品中,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同时也是家庭琐碎生活的开始,以至于有人说它是爱情的坟墓。婚姻的甜酸苦辣自苦即是见仁见智,甘苦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在中英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传统婚姻观念中因绝望而引发的人生悲剧,让人阅读之后唏嘘不已。亦舒最受欢迎的作品《黄玫瑰的故事》中,描述了数段婚姻破裂的感情,也如实反应了香港作为了国际现代都市中人们追求自由爱情的心态。其中更借苏更生之口说出了:“我仍然是一个寂寞的女人……”。以今天的婚恋观而言,黄振华是一位成功的建筑师,在商界更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对苏更生的感情也是真挚而深情,但仍然要面对追求个人梦想的更有诱惑的爱情而不惜离婚的苏更生。城中人眼中一对璧人的感情尚且如此,毫无过人之处且又不思进取的方协文在享受了人生中最惬意的美好生活后,也终于要面对黄玫瑰再无丝毫留恋的分手。这些婚姻中的感情的波折均有着时代的痕印,也满怀着作者对女性感情与生活的关怀思考。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名著《面纱》中也描述了沃特和凯蒂不幸的婚姻。仓促的求婚为未来的生活埋下忧患,人格面具的扩张又背叛了婚姻,沉溺婚外恋情无法自拔,而对出轨采用的极端复仇,这些情节环环相扣深刻提示了不幸婚姻的根源,也让读者从中感悟到自身与感情的选择。

四、结语

以上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传统婚姻观念进行了一个对比,通过比较我们得出,中西方在婚姻爱情观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应该传承精华,弃其糟粕,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家对研究婚姻的幸福感得出的结论是,经济收入的提高和职业事业的成功会提升人的幸福感,但是幸福和成就的取得完全是夫妻双方努力经营的结果,而绝非通过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来获得,这也可以从近期的中英文学中取得印证。

【参考文献】

[1]王葵.从文学作品中看中西爱情婚姻观的异同[J].语文建设,2012(6x):17-18.

[2]冯秀林.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爱情婚姻观的异同[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3]蒲秋菊.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婚姻观――从隐喻的范畴化来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25-129.

篇2

本文结合《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要求,重点挖掘了教材中的语言文化因素,从教学内容、情感教育以及创设文化氛围这三个方面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通过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同时阐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得体、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关键词】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 情感教育 文化氛围 培养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是的,我们的英语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他们理解英语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英语的同时有必要让学生去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如英语对话中经常出现的"dear"一词在西方国家用得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这个词一般只用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之间。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能帮助学生将来在与西方人的交往中保持不卑不亢、大方得体的心态和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才能最终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交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

1 结合教学内容渗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英语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文化意识"这一新内涵,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内容,并有详细的描述。这表明: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中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为例,我们在吃饭时间碰见熟人经常会用"吃饭了吗?"来打招呼,假如我们在中午吃饭时间见到英国人也这样问:"Did you have the lunch?",他们很可能会以为你要请他们吃午饭呢!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说明。

又如在广州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的课文中出现的句子"Good morning, Miss White!",我在教学时就及时告诉学生:这里的Miss是指女教师,英美国家习惯称老师为"Sir、 Mr或Miss",而teacher是指教师这种职业,一般不做称呼用语。再如,学习到"How old are you?"这个句型时,我就及时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问年龄特别是问女士年龄时,他们往往会说:"Sorry, it's a secret."。因为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是围绕课文中的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

如我在教学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16 In The Market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进行购物,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场景,让学生模拟在市场购买东西,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相当于市场里不同的摊位,每个摊位都有各自不同的物品,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任意的摊位上购买东西。首先,我请班里一个英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当顾客,示范如何去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轮英语对话下来,学生们个个都听得很认真,接着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也来亲身体验一番。在学生们一轮又一轮的英语对话中他们真切体会到了西方的文化,如我们去买东西时,售货员通常会直接问顾客想要买什么,而英国人通常会说:"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学生们在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西方的文化氛围之中。

2 在情感教育中结合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营造宽松、民主的沟通氛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与文化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以至于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一个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如,节日文化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笔者则巧借这个话题,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课前,学生自己去寻找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有哪些自己独特的节日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来历、吉祥物以及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等。学生在寻找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学生们在课堂中纷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等; 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在教学圣诞节一课时,我和学生们一边唱着圣诞歌一边用圣诞树、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浓浓的圣诞氛围。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们各自介绍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圣诞的相关知识,然后我结合学生们所讲的内容,通过网络资源再具体介绍学生们感兴趣的和圣诞节有关的西方文化。课室里飘荡着悠扬的圣诞歌声,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纷纷抢着与扮演"圣诞老人"的我积极对话,与同学交换礼物和圣诞卡片。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我还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我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会吃新年大餐等等,然后从文化的角度去了解各自的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先是推辞一番,然后再表现出不情愿地接受,接受后也不会当面打开礼物。而在英语文化中,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会推辞,而是表示感谢,然后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一番。这是由于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感受了西方文化,进一步加强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3 创设文化氛围,开展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多种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努力创设文化氛围让学生融入到英语国家文化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的两点做法是:

3.1 巧设课室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我们大多数的课室布置都是对称结构,给人一种严肃气氛。课室前后墙对应挂上一些名人名言,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而英语国家课室的布置则像个小型展览会,别出心裁。于是我借鉴他们的经验,开设了班级英语角,在班级的英语角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张贴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有的是手工英语卡片展览;有的是手工实物布置如toy shop, fruit shop, bedroom等;有的是英语手抄报展等等。通过小小的英语角认识和传递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

如在学习和"Christmas"相关的内容时,我通过英语角开设一系列与圣诞文化有关的集锦:有圣诞礼物放在袜子里面――关于圣诞袜的传说;有圣诞美食――教你做香浓美味提子蛋糕;还有圣诞祝福语等等。除此之外,平常我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创设教室环境,他们可以张贴英文书法作品、自制英文卡片、英语谚语,也可以展示他们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资料。当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3.2 利用课外环境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延续,相对于有限的课堂学习,课外的学习却是无限的。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新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应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去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如每周定时开办英语小广播,让学生们在课外也能够感受到西方文化;在课前或课间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在校园里也可以感受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充实它们的课余英语学习。课外布置学生多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只要我们肯用心捕捉周围和英语有关的生活现象,生活中就有取之不尽的锻炼听说能力的时机和场所。如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留意、寻找生活中的英语:看一些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的相关英语视频;找街头的英语标语;阅读简短英语读物;编chant等等。只有通过真实生活中的演练,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令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增加文化底蕴,增强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导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英美文化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导入对英语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教学就好比语言课堂中的一道"营养大餐",它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些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在向学生教授英语时,将英语与它所承载的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让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长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飞得更高,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 张会静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5

[2] 朱媛 《小学英语教学也应渗透文化意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9

[3] Harmer,J. 《How to Teach English》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篇3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文化意识”这一新内涵,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并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表明: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思接千载,拓宽课堂内的文化交融渠道

1.“体验”得“滋味”:寓文化于学习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在教材的每一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是包括了学习和了解与语言有关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于是,我在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饮食方面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如在牛津英语教材4B?Unit?7?Whatwould?you?like?中,教学内容为复习、新授、拓展食品类单词“rice,?fish,?beef,?noodles,?veg-etable,?juice,?tea,?coffee,?bread,?milk,?chicken,hot?dog,?hamburger,?biscuits,?pies”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我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中西方在食品、用餐方面的不同之处,再出示两个分别代表中西方国家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他们晚餐分别吃什么。最后,进行小结:"I’m?Chinese. I’d?like?some?rice,?somefish,?some?vegetables?and?some?soup.”“I’mEnglish. I’d?like some?hamburgers,?somechicken?and?juice.?After?dinner,?I’d?like?somedessert(甜品).”这时学生会问:"What?is?thedessert?”教师回答:"It’?s?-something?sweet,like pudding,?fruit?or?ice-cream.”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将语言文化内容融人了词汇、句型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又如,在教学4B?Unit?9?Breakfast的餐具类单词“plate,?knife,?fork,?spoon,?chop-sticks,?bowl,?cup,?cupboard,?glass”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摆放西方餐具的方法,边“摆放”边用英语描述:"The?knife?is?on?the?right, Thefork?is?on?the?left. The?spoon?is?beside?theknife.?The?plate?is?in?the?middle.”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时使用餐具的不同:"Yang?Ling?is?from?China.?She?can?use?chop-sticks. Mike?is?from?America. He?can?usefork?and?knife.”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又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验,从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思路”窥奇妙:寓文化于语言素材的挖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对一些句子和特定词汇的教学,语言更有明显的内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比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但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

如,学生都知道“teacher”一词翻译为中文是老师的意思,于是想当然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指一种职业,但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老师一词已不仅仅指一种职业,更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正是由于存在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的片面理解。此外,还会把汉语中习惯的称呼“唐秘书”、“张护士”错译为“SecretaryTang"}?"Nurse?Zhang",而英语中称呼一般用"Mr,?Miss,?Mrs"等。

(二)视通万里,丰富内外的文化浸染载体

1.“交际”得意趣。

教师在自行选择教学材料时,就要注意其间的文化因素。课堂上可组织“pair?work,role?play,?group?discussion”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同时,课外也要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这种较为真实的活动场景,更易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时理解其文化内涵。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自觉通过报纸杂志、影视、因特网等许多途径搜集英语文化知识,不断适应英语文化,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

(1)创设英语氛围。走进我校校园,随处可见鲜明的中、英双语标语;走进每个教室,“英语每周一句”、“英语大擂台”、风格迥异的英语板报格外引人注目;走进英语连廊,一块块异域文化展板呈现异国风土人情。

(2)拓宽文化平台。以“校园英语节”为平台,通过英语书签设计、英语歌曲演唱、小品表演、看图讲故事、英语小报制作、英语日记写作、英语红领巾广播等活动引领学生,进而进行文化渗透。

篇4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总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英语课程标准》中说到:“……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见,跨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英文文章,而且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然而长久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然而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以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一、激活教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内涵

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间的区别是学生误用、错用英语的重要原因。在人们的交流与交谈中,中英文化差异大量存在。如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等。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中英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中英文化中的异同。比如在教授牛津英语3A第七单元时,教师可以借此告诉学生,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一般会“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常常会高兴地回答“Thank you.”另外是英国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是截然相反的。英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于称赞,所以在教学present(礼物)这一单词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的现象,并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用所学英语开展交际活动,进行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交际片段对比让学生在生动真实的语境中将这个特殊的方式牢记心间。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衣服真漂亮!”“哪里哪里。”“这是为你准备的生日礼物,请收下。”“不用这么客气。”而西方人往往会这样表达:“Today is your birthday. Your dress is beautiful.” “Thank you!” “Here is a present for you!” “Oh, what’s this? ” “Oh. It’s a watch. Thank you!”

二、深入挖掘教材,在文化比较中培养文化意识

语言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于该国文化的学习。“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of another country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 (1904 Jespersen).而最能代表文化,反映民族习惯的是各种节日和庆典。因此英语国家的节日是英语教学中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但要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输送给学生,还应适当扩展,对中英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如在学习小学牛津英语6A Merry Chrismas !时,教师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并组织学生学唱圣诞歌曲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

三、在英语活动中,体验文化差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牛津小学英语6A新授节日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国四个节日的时候,我设计了“以旧带新”的环节,用“Happy New Year”与“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两首歌曲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系列以往所接触过的中西方节日的图片,如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and so on.并请个别学生对这些节日进行简单的一句话介绍,如此很自然地将旧知识渗透进新知识的教学中。

在教完后,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用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来猜测好友最爱的节日,好友可用与图片相关的短句或者通过相应动作表情来提示,但不许出现该节日的英语说法,进行交流。这是一个拓展性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真实情景中灵活运用新知识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学会正确地谈论中西方文化,同时也学会倾听与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让英语课堂真正生活化。学生在交流与板书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点,在回味各种中西方节日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学生更坚定了学好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决心从而体现了拓展学生文化意识,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语言教学,还要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中游刃有余地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1.日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 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禁忌语;文化差异;比较;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禁忌(taboo),有人将其音译为“塔布”,也被称作忌讳,意思是人们对自己某些言行的强行约束以至禁绝。这一词源于太平洋加群岛的tongan(汤加语),意为“神圣的”或“不可碰触的”。1771年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到汤加参观时,首先发现了当地的这种禁忌习俗,并将其引入到英语中。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很多国家的文化当中。由禁忌所形成的语言特殊形态——言语禁忌,是多种禁忌现象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使用语言传达各种思想时极力避免的某些词语或话语,就是言语禁忌;被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话就是禁忌语。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既然禁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和禁忌语存在。中西方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取向,言语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禁忌的差异就成为人们交际与交流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乃至一个大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的差异,对于消除交流障碍,能够入乡随俗,达到顺利地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中英禁忌语的差异

中西方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等,因此使得两者在禁忌语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英汉禁忌语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neanman 指出“the subject of earliest taboo words was undoubtedly religious"。但因为中西方各自信仰的宗教不同,禁忌语也就有所差异。

西方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天主教,上帝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神。上帝的名称jehoa(耶和华)便是最大的禁忌语。英语当中很多宗教词语,像god(上帝),heaven(天堂),christ(基督),hell(地狱),jesus(耶稣)等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只有在较严肃的讲话当中使用。人们若平时使用这些词语,会遭到别人的责备或回避。在日常英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用类似gosh来代替god的词语以避免使用上述禁忌词语。

相比较,中国信封的神不止一个,宗教信仰范围比西方国家广泛的多,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同时存在。同时中国受传统孔子儒家影响深远,因此中国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禁忌语就显得很复杂。孔孟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交流中不可口出狂言,要言语适度。信奉道教和佛教的人都忌“妄语”。另外,某些地方把某些动物看作人们的保护神,对其极其尊重,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这些动物身上,希望来年能够实现愿望并得到他们的保佑。这些动物的名字就尤其受到人们的禁忌,例如在东北某些地区,人们十分尊崇老虎,因此对虎名很避讳,称老虎为“山神爷”。在很多人的家里,经常可以看到买的灶神、财神等贴在门上,保佑一家人来年幸福安康,但一般会说“请”神,不会说“买”字。

2、姓名与称谓方面

“称谓是人类社会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焦色的称呼”。中西方在姓名与称谓的习俗与禁忌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西方英语国家,由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大力提倡平等自由,“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因此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可以不考虑等级、职位、年龄、地位、辈分等方面的因素,以姓名相称,以示平等和亲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小孩称呼一位老者tom,jack,或allan等。有时子女对父母或者老师也是直呼其名,他们不会认为这是不敬,反而认为是平等和友好的表示,会欣然接受。

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姓名称谓的禁忌就有着独特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外国人看来可司空见惯的事,中国人则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对于人们的称谓有明确的规定。而且人们对于名字的种种禁忌还带有迷信以及政治色彩,对于帝王、圣人、师长等做出避讳的规定。如宋太祖的祖父名赵敬,于是宋代仁的书中就把所有该用“敬”字的地方改用“严”或“恭”。另外中国还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直呼父辈的名字,肯定会受到责备甚至是皮肉之苦。晚辈是绝对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或与长辈使用相同的名字,会被认为是粗鲁、不敬、叛逆的表现。

3、个人隐私与话题方面

隐私这一词以及对隐私的保护首先产生于西方国家,在英语中是privacy,是指人们不愿意公开告知的个人私事、情况或生活状况。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隐私的观念和态度大相径庭。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也十分注重个人的隐私,对隐私很尊重。英语中有句谚语;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表明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于个人的隐私,别人不能过问或提及,更不能干涉。这些个人的事情一般包括private business(个人事务),private affairs(私事), private concerns(个人所关注的事)等。比如,被问及诸如年龄、婚姻状况、薪水、体重、宗教信仰等个人信息的话题,就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刺探别人的私生活,被认为是侵犯了别人的城堡,如:

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age?

how much do you make?

what’s your income?

what’s your religion?

在中国,隐私几乎不存在,因而也就不理解西方人对隐私的看法,也就不能像西方人那样有诸多隐私上的忌讳。许多涉及个人情况的话题,比如年龄、收入、家庭状况、婚姻状况等。经常会听到别人问到“今年多大了”,“有没有结婚”,“今年收入如何”类似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千百年来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村,分布密集。中国是以群体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国家,人与人之间接触机会较多,自然而然对他人的事情也就比较关心,互相帮助,互敬互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反映了这种群体观念。有时,个人的事情就是集体的事情,诸如“在哪里工作”或者“结婚了吗”的问题,潜台词就是“如果工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帮助你”,“如果还没有,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个对象”。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聊天的方式,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西方人通常独居一院,对他人的事情不太关心。如果西方人被问到上述类似问题,就是一种隐私被侵犯的表现了。他们以个体主义文化为基础,一个人更多地是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对待赞扬和恭维方面,中西方人的反应也是截然不同的。西方人如果受到赞扬,通常会说 “thank you”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中国人则反应很不一样。笔者曾见过一个例子:一位美国人赞美一位中国人的作家母亲厨艺高超,中国母亲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做的不好,讲究着吃吧”。作家翻译的是“no,no,i'm not good at cooking,but perhaps you could make do with it.”。这位美国朋友非常不熟悉中国文化,感到困惑。直到后来作家解释给他,他才可以理解。在中国,人们听到赞美,不能马上欣然接受,而要表现地很谦虚地态度,否则就被认为自负和骄傲。

4、数字方面

中国的数字禁忌有四、五等。“四”与“死”谐音,中国人认为非常不吉利,会给他们带来灾难。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选车牌号,电话号码,门牌号时不愿意选择带“4”的。“五”在古代有禁忌,古人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尤其不吉利。

在英语国家中,人们非常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在“最后的晚餐”中,犹大是第13个人,耶稣也是于13日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因此西方人的房间号、门牌号、房间号等都没有13号,出门的人忌讳13日启程,考试的人忌讳座号为13号,请客的时候也不会请13个人。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西方在语言禁忌这一方面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诚然这是由于两者间不同的文化基础造成的。换言之,禁忌语的差异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两者禁忌语的差异对于了解文化差异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应对这一现象多加注意,彼此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才可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 陈原. 语言与社会生活[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0.

[2]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 basil blackwell, inc, 1989.

[3] 邢福义. 文化语言学[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4] neanman, g. pragmatics, the third edi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3.

[5] 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辞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篇6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为此,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到了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英语课程标准》中说到:“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文化成分是外语教育、外语学习的基本内容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得以保持下来,然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的形式,它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正如B·W·Robinett在{TeachingEnglishtoSpeakersof0therLanguages》一书中写到的:“语言是社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这一关系,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各国智慧的结晶,语言凝聚着世代相传的社会风俗、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因此,讲授一种语言需要解析该语言所根植的民族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一种文化。

二、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必备素养

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如果我们的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出现语言用法的失误,他可能会被认为不礼貌或不友好。这种误解会给他的社会交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用Howmuchmoneycanyoueanr am0nth?或Howoldareyou?来与外国友人交流,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问话者并无敌意,然而对西方人来说,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他的privacy(隐私)。又如:中国人素以谦逊为美德,在接受别人赞赏时一般都会“谦虚”地说“Youareove~raisingme”(过奖)或是用“Where?Where?”(哪里!哪里!)来以示礼貌,听者却不知所云。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大量接触并把其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分发挥语言交际的功能,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一)结合牛津教材,把文化教育渗透在教学内容中

《牛津初中英语》各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教材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置于生动的课文内容之中,使枯燥的语言学习成为真实、有趣的实践活动。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套教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引入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这些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密切相关的文化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7AUnit4“Foodandlifestyle”一文是介绍健康饮食的,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如介绍一下吃西餐时应注意的礼节以及使用刀叉的顺序,这可是大有学问的。一般中国人在正式的西餐厅里都会被那些品种繁多的刀刀叉叉搞得晕头转向。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视频材料进一步补充说明:在西方餐馆里,点菜的顺序一般是这样的:饮料、汤、色拉、主菜、甜点等。这些文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也对语言内涵了解得更全面了。

(二)拓展牛津教材,把文化特征贯穿在各种组织活动中

学生学习外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因此,教师应多组织各种活动,使文化渗透的形式多种多样,提供他们开口表达的机会。活动形式可以是对话,游戏活动;也可以是剧目演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运用所学语言,这样的情景教学能使学生活化语言素材。比如:在教授9Aunit2“colours”一文时,首先,用dailytalk的形式,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所喜欢的颜色,并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知讲讲各种颜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含义。白色:在中国代表恐怖,不吉祥。但是,在西方却代表纯洁和优雅。因此,在西方婚宴上新娘往往是穿白色婚纱。红色:在中国代表吉祥和幸福,在节庆的时候,经常用到红色。但是,在西方却代表暴力和流血。而且,联系课文内容,我们知道不同颜色的服装或空间会影响人们的心情,课后,就可以让同学们排演情景剧,扮演一名色彩搭配师,给不同心情的同学提供不同颜色衣服搭配的建议;或者去应聘一份色彩空间的工作,给餐馆、医院、办公室等不同场所提供颜色使用的专业建议。

(三)联系牛津教材,把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篇7

关键词:教学模式;差异原因;英语教学

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漫长的社会和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诸多迥然不同的教育观①。教育观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教育模式的不同。本文对中西方教育模式进行多侧面对比,结合大学英语具体教学实践,吸取中西方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期望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一、中西教育特点及差异对比

1.指导思想

中国重视知识本位,注重知识的灌输,崇尚知识的积累,强调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属继承性教育。中国教育以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目标为目标。而西方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追求知识的应用,崇尚标新立异、自我表现、综合能力,属创造性教育。

2.师生关系

在中国学生看来,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是权威的化身。学生在老师面前常常表现得谦虚谨慎、循规蹈矩,在课堂上常有紧张感和压抑感,不能自由地表达思想。西方课堂上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地位,营造出民主、自由、充满活力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敢于直言和争论。西方教师对学生一般表现出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鼓励远远多于批评。

3.教学形式

中国属于封闭型、讲授型教学。教师通常全班集体授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或交流的机会较少。课堂上有较多的纪律规范,师生都有约束感。西方属于开放型、多向互动式教学:理解、参与、创新,学中用、用中学。西方教师在互动模式上通常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合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西方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体现出以人为本、灵活应变的原则。

4.评价体系

中国教育是静态评价、重结果、方法简单、答案唯一,中国师生非常重视考试,考试通常采取笔试的形式,内容上往往侧重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西方是动态评价、重过程、方法多样、答案开放,考试形式一般灵活多样,考试内容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

5.非语言交际

中国老师在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利用上――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身体距离、服装打扮、空间不够充分,对教室的空间布局也很少关注。西方教师一般衣着随意、善于表演、表情夸张、个性张扬,喜欢将课堂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布置,以便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有时会采取户外授课的形式。

二、中西教学差异原因分析

1.教学体制原因

中国长期采取的是单一的办学体制。自秦始皇统一之后,便建立了一元化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为历代统治者培养的是效忠、尽能的御用人才,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自由,学校体制政治化、官僚化,体制僵化,思想萎缩,没有独立自治和自主。

西方是多元的办学体制:西方社会立足于商业经济基础,官、私办学体制并存,一般私人办学比官方办学兴旺发达,尤其是私立学校实行的是学术自由、思想独立、教育自治、政治色彩少,是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世纪西方大学城就是在一条街上,无单一场所,分散在各条街上进行高等教育的私立学校集合体。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教育才真正繁荣起来,教育思想几乎是沉浸在自由与宽容的气氛之中,涌现出一大批学校,也培养了不少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总之,西方与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同之处的核心在于它的独立、自由和宽容。

2.教育理念原因

在中国,“教”“育”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教”的含义最早是对外部权威的效法和遵从,体现了社会的意志;“育”字则反映了个体成长的需要。在我国先秦古籍中,“教”和“育”连用得很少,大多只用一个“教”字来解释教育的事情。千百年来,我们只强调了“教”的功能,而忽视了“育”的重要作用。另外,儒家教育体系中重传统、重规范、重结果的教育理念,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西方国家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自然教育理论主张教学要适应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卢梭的教育思想在西方具有极大的影响,像德国的康德和赫尔巴特,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美国的杜威等无不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

3.文化背景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差异,也就是强调群体,忽视个体。中国古代把维护群体的协调、社会安定作为最高的伦理政治原则,认为群体的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个体对于群体来说,义务重于权利,奉献大于索取。这种文化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就是注重整体,而忽视对个人的深入解剖与分析。重群体的价值取向,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系统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诱发了专制主义,约束了人的个性与能动性。

西方文化传统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和尊严。早在古希腊的伯利克里时代,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此后西方教育思想家大都把具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人视为培养人才的基本目的,提倡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

转变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到学习者是语言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语言知识和意义的积极建构者。引导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去理解和掌握语言,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实施自我管理和自主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2.建立开放、活泼、富有成效的新型课堂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应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鼓励他们的自信和好学;让他们感觉充满力量,感到安全、放松。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音像手段增加语言输人源,创造真实性、交际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习得语言及其文化。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在人数较多、学生基础不一、语言潜能、认知风格、动机和目的各异、需求不尽一致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关注学生可理解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语言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

4.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形影不离,在外语交际中,相同的话语也许会因言语、非言语等文化差异而大相径庭。中国外语学习者也经常因为文化缺失在外语交往中犯错误。面对时代的发展,可以说,在未来社会中,没有多种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将是“残缺不全”的人。因此,外语教学应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要着力于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中西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教育的差异。这种差异给我们在教学中很多启发。就英语教学而言,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模式。坚持因材施教,触及学生的可能发展潜力,关注并培养积极的情感因素,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教学富有个性,创造有利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取得语言学习的良好效果。

注 释:

①所谓教育观,简而言之,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看法和态度。

参考文献:

[1]王奇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探究.外语教学,2003-05,24(3).

[2]刘道玉.“塑造与成长”:中西教育观的两大分野.教育信息报,2007.

篇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而现阶段我们使用的新教材五六年级Culture time这一文化知识学习板块,则通过照片和简单的英语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有利于学生比较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并能认识和理解本国文化。

【案例描述】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能脱离对文化的学习,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熟悉英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新教材五六年级中的Culture time板块教学,通过图片和简单的对话以及文字介绍,呈现中外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块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文化、体验语言,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学期面临的更换新教材,已有知识储备与新教材教学内容部分脱节的现象,孩子们初学困难较多,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现新教材的学习乐趣。因此在学习第三单元Holiday fun文化板块时,我尽量设计有趣味的活动,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学习中感知文化、体验语言并参与活动。

1.中西节日知多少

围绕本单元主题Holiday fun,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各种中西方节日名,课堂上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节日多。

T: What holidays do you know?

S1: Halloween.

S2: National Day.

S3: Christmas.

S4:…

孩子们不仅要能用英语说出节日名,还鼓励他们用英语说出节日的时间以及各个节日的风俗习惯,通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课堂比赛运用交流,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了更多的节日,同时运用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分享与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体验语言和外国文化而且建构知识和技能。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跨文化意识培养也应注意采用体验式活动,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学生除了对圣诞节有所了解外,对其他的西方节日都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西方比较有趣的同时比较盛大的节日如Halloween――万圣节: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它已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点然Jack-o-lantern(南瓜灯),孩子们戴着各种面具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人或动物,叫喊着:"Trick or treat!"挨家挨户索要糖果。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做各种各样的面具及南瓜灯,分别扮演所要糖果和恶作剧的小孩,愿意给孩子糖果和不给糖果的邻居。通过表演,让学生从中感受西方文化的氛围,真实地了解西方的万圣节。

2.中西节日来PK

接着,我让学生自愿选择加入中国传统节日组还是西方传统节日组。让孩子们选择一下自己喜欢的节日,并向大家来一一介绍该节日以及你喜欢的原因。顿时课堂上气氛热烈,讨论声此起彼伏,课堂上时不时传来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他们喜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不再变得那么枯燥,每一个孩子都兴奋的诉说着各自喜爱的节日,认真聆听他人的介绍,遇到不会表达的地方,请教同桌或老师,大家一起快乐轻松的学习。

我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学出来的都是一口中式英语。我们的孩子学英语最缺乏的就是一个英语的环境,和良好的兴趣。我们也常说,要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我们就可以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这一特点,利用西方节日文化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知识带入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书本上的文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让孩子们逐渐产生了跨文化意识,本文将以跨文化意识中的节日文化为例,说明跨文化交际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实施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由此可见丰富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以及运用英语。在英语交流中,学生应该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中西方节日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加强学生对中西方节日对了解, 可以扩宽英语交际范围,使英语交谈更得体。

3.节日Party欢乐多

第二节课,对于孩子们前一节课激烈的讨论结果,孩子们经过投票选择人气最高的西方节日Christmas圣诞节,开展了一次欢乐多多的圣诞Party。孩子们一起布置圣诞树,互赠礼物,在参与交际活动中感知异国文化,体验语言特点,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轻松愉悦欢乐多多。

西方和中国都有许多的节日,他们种类不同,有些是比较富有宗教色彩的,有的是趋于生活化的而这些节日在我们中国也越来越流行,而中国也有很多节日,但是他们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庆祝方式也不同,如果把这些带入课堂,会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用中西方最重要的两个节日,同时也是学生们最熟悉的两个节日:春节和圣诞节进行对比。 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在圣诞节节日期间,一般家庭都会摆放圣诞树,家人朋友直接交换圣诞卡,小朋友会在晚上睡觉前在床头放圣诞袜,等待圣诞老人给他们送礼物,还有就是都会有一顿丰富的圣诞大餐,最不可少的就是火鸡了。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圣诞节在我国也很流行,学生们都喜欢在当天交换圣诞卡片,在上面写上:Merry Christmas!而中国的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就大大不同了: 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传统的春节了,也就是农历的新年。这个节日是从我们古代就传承至今的,除夕夜有守岁的传统习俗,除夕夜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正月拜访亲戚等风俗习惯。而饺子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全家聚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孩子们都会穿新衣服,也会收到压岁钱。我们还可以将万圣节与中秋节进行对比。每年的 10 月 31 日是西方传统的万圣节前夜,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南瓜灯,而黑色和橙色则是万圣节前夜的传统颜色。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它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节日当天都会吃月饼、赏 月、玩花灯等风俗。由此可见西方的节日注重宗教文化,而中国的节日则比较注重人文色彩,可见中西节日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案例反思】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比较有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小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及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导入形式也应符合学生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1.感知异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新教材中有大量关于中外文化的对比的题材,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从而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中西文化的比较易帮助学生增加文化底蕴,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自己感受和意识到文化在交际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不了解,可能会闹笑话,甚至产生误会或更严重的后果等等。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教师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带出教室,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我在实践中是这样来营造英语氛围的:在课堂上,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学校的宣传栏和班级的黑板报开辟英语角;在英语广播中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小窍门和课堂外的英语小知识。学校的公共宣传栏面向全校师生,版面较大,可以介绍一些需要时间进行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到宣传栏阅读,这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2.体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情感

通过体验语言的方式,特别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英语文化意识。如在教学句型"Where are you from?"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I'm from Nanjing Jiangsu China"使学生了解地名的英语表达顺序是从小到大,而汉语则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体验语言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从而使他们在交际中正确灵活地运用。

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许多词语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相关背景知识,以便真正了解其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涵义的介绍。在上动物一课时,教授"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多为贬义,如"丧家犬""走狗"等,而在英美人眼中的狗却是人类最忠实可靠的朋友,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常用词语。而在教授颜色一课时,我列举了许多外国例子"green hand"(生手)"black tea"(红茶)"blue water"(大海)。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认识、运用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例如"love、dear"等词在西方一些非正式场合用得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这样的词语一般只用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之间。因此我们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

3.参与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课堂,让学生了解异国的历史文化、物产民俗、自然风光等。例如学唱英语歌曲,让学生接受西方音乐的熏陶,同时与所学的单词、句子相结合就更加容易上口和记忆。孩子们在学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同时深深地受着文化的熏陶,并且由此获得的认识、情感,必将迁移到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去,产生不可低估的价值。再比如,还可以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

小学英语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和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给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开展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如有学生过生日,我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购买生日礼物。抽签决定谁担任售货员,谁担任顾客。"Can I he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ease."买好礼物后,到小寿星"家"过生日,现场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任务还有很多,如祝贺,就医,过节,旅游等都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来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碟片或录象中的辅助语言,让他们咀嚼其中文化知识,树立文化意识。如看"The Chicken Run","The Lion King"等,然后让学生模仿,比比谁模仿的象,学生十分踊跃。学生还可以表演自编短剧或经典短剧,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可以从细节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如招呼,握手,用餐礼仪(刀叉用法,就坐位置,食品种类,上菜顺序等),语言习惯,手势体态等等。"运用"是课堂语言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而它的典型示范就是"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小学生可以初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

篇9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比较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31-01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对象、创作理念和造型手法等诸多方面,归根到底,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表现对象

西方的风景画在表现对象上可谓包罗万象,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人物、动物无不包括在风景画的取材之中,但西方艺术家在选取对象时,表现与人有关的风景环境略多于纯粹的自然风光,他们注重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真实的题材,强调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中国的山水画画家的描绘对象虽然也涉及自然风景的方方面面,但它多是以表现“纯”自然风景中的山水为主,表现人文景观和生存环境的“界画”次之。在自然风景中,又以“大山大河”为主要题材,描绘其它题材类型的作品次之,这就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在表现对象方面与西方风景画相比,中国山水画倾向于抒发对大自然的天籁之美的欣赏,而西方风景画似更关注大自然与人的具体生存关系。

二、创作理念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原则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为此,要求山水画家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对大自然的观赏、认识和感受,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认识相融合,酝酿为胸中意象,抒发为画面情景。所以,中国山水画更强调作者主观情感的移入和在绘制形象的笔法中的彰显。如元代倪瓒《六君子图》,它描绘的是江南秋色,画面中的山坡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它们疏密掩映,姿势挺拔。作者借简洁清淡的画面既反映了元代文人失落的心态,又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西方风景画的创作原则是通过创造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美景,使观者在一种如临其境的审美过程中,获得对某种精神内容或情感理想的体验。他们强调对景写生,从现实中感觉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表达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风光,以此表达自身对大自然的理解。为此,西方风景画以符合视觉真实的写实手法为创作的基本手段,视具有特定时空真实感的风景美为象征精神意义的基础。如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干草车》,它是一幅英国农村风景画。一切显得是那么真实宁静、和谐优美而又充满生气,就连大车涉水而过惊动了小狗的狂吠声,我们也似乎可以听到,画面中对空气和绿树上光泽的表现则尤其令人感到钦佩不已。所以,西方风景画相对更重视对自然景观的形象再现。

三、表现方法

在表现方法方面,中国山水画对对象的描绘不过分拘泥于细节,多从物象的结构组织出发,形成了能够反映物象特点的程式化手法。在构图处理上,讲究“散点透视”,讲究“以小观大”,以游动视点巧妙地组织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的关系,可以根据作者需要,移动立足点来进行观察,凡在立足点上能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到画面中来,因而多有长卷式作品。同时,在笔墨技巧中形成了规范化的各种皴法和点苔法。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董源的《潇湘图》。西方风景画对描绘对象既强调整体把握,又讲究细节真实,特别注意对象的具体时空特点的把握和表现。在构图和空间处理上,采用焦点透视法,追求再现特定视点、时间、空间中的光感、色彩感的真实性。表现手法早期以细腻平滑为主,色调统一,色彩和谐,18世纪中后期以来逐渐向重视笔触、肌理、色彩的鲜明个性化发展,并日益加强了主观的表现性。应当看到,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主观表现性,与中国古典艺术中的主观表现性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中国古典艺术中的表现性,是基本偏于主观的表现性,而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性,则是一种鲜明的强调个性、强调反叛精神,甚至追求完全摆脱客观现实(如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观艺术表现性,这其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差异是根本性的。如: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代表作《林间小道》,这幅画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作古典的示范作品。它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明晰,构图处理有力地表现出空间的推移,使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成为运用透视法的典范。

四、造型手段

中国山水画的线条(皴法)是塑造物象、缔造意境的主要手段,是中国山水画技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在中国山水画几千年的发展中,线条(皴法)描绘物象、表达意境的功能也在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独立审美价值也越来越深厚。中国画线条因时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时代风格。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看线的演变,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一是隋唐时期的“空勾无皴”(只有勾线而无皴法)期,代表作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二是宋元时期的开创变革期(既有勾又有皴),代表作如黄公望的《天池石碧图》、王蒙的《秋山草堂图》。三是明清及近现代的继续探索期。如近代石鲁以花鸟画技法入画,李可染的光感如画,证明了中国山水画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由此可见,线条(皴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而西方艺术家在描绘眼中的对象时,是将物象当做“面”来理解的。事实证明,塑造形体的立体感时“面”要优于“线”,“线”在表现物体的体积感时较为薄弱,而“面”表现出来的东西则更具体积感。与中国画画家提倡“不拘于形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同的是,西方风景画家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靠拢真实的世界,而非抒写胸中世界。西方风景画中的山水草木以及人物都是通过一个一个的“面”组成,通过对“面”的使用增强了画面的体积感和真实感,所以西方的山水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而中国山水画却又有直指人内心世界的力量。

五、色彩形态

中国山水画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这种化繁为简的创作方法更符合中国儒家思想所追求的那种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在墨与色的关系上,一种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一种是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互不侵犯,相得益彰。中国画比较重视物体形象的固有色,强调色相的轻重、明暗、深浅、色块大小的变化,不强调光源色、环境色,而更多地是注意色彩本身的明暗层次和同类色的运用。在谢赫的“六法”中,“随类赋彩”就要求画家随自然物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认识后施以色彩。 较西方的风景画而言,中国山水画的用色更多的是墨色与彩色相互衬托,形成一种富有装饰性的色彩关系。西方的风景画家对色彩的追求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说,色彩是西方风景画的灵魂,也是西方风景画不可或缺的画面元素。他们对色彩的表现和研究是十分重视科学和逻辑的,画家们对色彩的纯度、明都和冷暖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以使画面中的色彩效果可以达到照片级的效果,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勃鲁盖尔《金色花瓶里的花束》和维米尔的《代尔夫特风景》中感受得到。

参考文献:

[1]王宏建.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5).

[2]李昌菊.中外美术史[M].中国水利水电2011,(09).

[3]周积寅.古代艺术三百题[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夏盛品.书画艺术[J].2006,(1).

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一般来讲,语言与文化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反映着某种文化,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学习外语的学生只机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对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不了解,同时也缺乏一种跨文化意识,那么他是无法正确理解和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的。

一、跨文化意识的概念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当他或她接触异文化时,应根据所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调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也就是语言学习者必须注意要理解和运用目标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不足的现状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每一个语言现象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比如词汇学习中除了记忆词汇的基本意义外,还应包括其情感意义、地域色彩等,教学中应该注意讲解文化背景知识,并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解。同时,跨文化意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运用语言。而且,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虽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近年来,虽然不少教材在编排上融进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也灌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意图。

但是在“外语教学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和“必须以跨文化意识组织外语教学”这两个问题上,还远远未形成共识。甚至到目前仍有一种极端的说法:“语言课只能讲语言知识,外国文化是文化课的任务”。全然不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对外国语言中所包含的异民族性、世界观等深层文化缺乏认识。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抽象理论分析多、具体感悟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大学英语的教学成了英语应试教育的练兵场,为了四、六级的过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导致学生把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由于应试教育是为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它注重强化的是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便成了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准,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手段,使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这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

三、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途径

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手段,积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Seelye,H.N.(1989)在其著作“Teaching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几个实际教学原则:(1)通过所教的语言了解文化;(2)使文化行为成为每课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3)让学生获得取得相应社会经济地位的能力;(4)让学生对自身文化及目标文化均有所了解;(5)要认识到并非所有文化教学都要改变学生自身的文化行为,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的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应对其表示理解。国内的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也都相应地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即适应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

综合起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当代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孤立个体,而是将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材。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的因素。课文内容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地理、工业、农业等,并且课文信息量大,能生动地再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可读性强。教师在备课时和上课时若具有强烈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知识,那大学英语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交流,就会变成具有很高欣赏品位的艺术赏析课。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教育观、文学修养、价值观、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教师利用教材之外,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具体而言,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下方法:

(1)对比法:可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如南京的长江大桥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又如,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你感觉怎么样?你想要什么?而西方人往往从自身出发,如“CanIhdpyou?”“WhatcanIdoforyou?”再有如中西方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中国认为“老”是成熟、资深,而在西方“老”则意味着无用、孤独。

(2)实物讲授法:教师可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文化的实物,如笛子和小提琴、旗袍和西服、中药和西药等,也可找一些普通的实物对比,如邮票、报纸等。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目的语文化。

(3任务教学法: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好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合作完成。例如涉及famil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陈述中西方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并列出familytree.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类型:Extend—edfamily(大家庭)、Nuclearfma ily(核心家庭)、Single—parentfamily(单亲家庭),并且在课堂上讨论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中则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

(4)讨论法:定期就课文涉及的内容和新近发生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比如通过活动来讨论两种文化的寒喧方式、时间观念、购物习惯等。进一步强调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3、加强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