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西方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国内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高校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且接受程度极高的阶段,这些新鲜事物的涌现势必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对我国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要想使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切实起到引导当代大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改进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众多的研究角度中,对中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鲜的领域,本文以中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为引,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异同比较
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可以分为显性、隐形和特殊性三种实施方法。显性实施方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组织实施的,直接对教育对象进行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主要指对高校学生进行的马列主义的系统理论教育和组织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和自身认识能力。我国高校开设的一些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例如:《哲学》 《思想概论》 《形式与政策》属于典型显性教育。相对与显性教育方法。隐形教育方法指运用多种手段,寓教于乐,通过渗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我国高校举办的一些学生活动,例如,纪念“五.四”运动活动;纪念“一二九” 运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属于隐形教育。特殊性实施方法是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思想问题和行为而采用的教育方法,多指心理咨询法;也指辅导员或班主任对于特殊个体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教育。
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尽管美国大学没有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没有设置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美国国家精神、民族意识以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培养却是通过许多实际上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教育和活动来完成的。而所谓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美国社会为了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用美国社会的统治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政治知识、政治价值的灌输及思想道德的教化,使他们形成美国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成为资产阶级合格接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美国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以下几种:道德认知发展方法,教育者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树立作为团体成员的公正观,进而促进其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促进道德判断发展;价值澄清方法,指让学生在具体的讨论、实践过程中提高分析和处理各种道德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个过程来使他们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减少价值观的混乱,使他们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榜样示范方法,美国高校的榜样示范方法更重视环境的影响,关注社会环境的净化、师长的表率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营造和相关情境的创设。
二、中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势比较
首先,我国高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政府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全面干预,高校不但设有统一的大纲、教材和课时规定,有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系统性和理论性,教学上更是比较系统地讲授马列主义知识、比较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强调的是通过理论学习促进思想转变。其次,我国高校不仅设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成立了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还非常重视党团组织建设,通过这种规范化的日常管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再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彻正面教育的原则,这一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实施方法的运用上,可以说,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已成为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一个显著优势, 它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和做的参照体系,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我国不同,第一,美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具有较强的主体性,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较多地运用“道德讨论法”、“课堂讨论法”、“探究式讨论提高法”等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二,美国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性极强。美国政府不但支持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还为其提供制度及经费保障,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广泛开辟实践场所,积极地与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包括维护和平、环境保护、反对战争、反对种族歧视等方面多样化的活动。第三,美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视运用间接的实施方法。这些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示范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政治说服和道德熏陶,从而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使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增强了美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完善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建议
第一,加强教育方法的民主性。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灌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以教师的主导权威压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借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在尊重学生自主性方面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民主性。
第二,增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通过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帮助他们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以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固定其思想的基本思路模式,达到使他们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三,重视教育实施方法的实践性。我们应借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不断地丰富我国高校学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激励和保证学生参加到这些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了适应社会、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并树立为他人服务的道德信念。
三、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之间的冲突也会更加明显,意识形态内的斗争还会更加剧烈,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带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其紧跟时代步伐就必须努力借鉴和吸收中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成果,不断提高完善。
【参考文献】
[1]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由于采取了上述理论预设,博弈分析范式使人们能够在一个更微观、更精细的层次上来解析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好地回避了社会科学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二分带来的紧张与对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阐释各类社会政治现象。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将其对社会科学的意义与微积分对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意义相提并论。〔8〕迈尔森更大胆地宣称:“非合作博弈论实际上实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统一,纳什均衡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可与DNA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学发现相媲美的理论贡献。”〔9〕金蒂斯虽然十分清楚博弈分析范式的弱点,但还是禁不住雄心勃勃地试图以之为一般分析框架来统一整个行为科学,因为在他看来,“博弈论对于理解各种生命形式尤其是人类变化过程具有核心作用”,并且,“忽视博弈论对一个学科来说是一件糟糕的事情。”〔10〕一旦人们将博弈分析范式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就有可能产生如下几项比较优势:其一,由于它的理论预设具有相当大的一般性、包容性和广涵性,凡研究者认为是理性个体(人、生物、计算机)之间策略互动的现象都可以置于博弈分析范式的框架之内加以探究;其二,通过将微观个体行为与宏观社会实在置于互动的层面上加以理解和阐释,人们能够更好地化解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的二分与循环论证问题,在为组织、制度、历史、文化等宏观社会实在提供微观行为基础的同时也为理解后者赖以发生的各种约束和条件提供宏观的语境和背景;其三,通过对博弈情势进行数理建模,研究者可以对博弈各方所处物理环境、信息分布、主观信念、行动策略以及支付(收益)进行直观描述,从而对问题有更准确的把握;其四,由于大量使用数学语言,博弈分析范式为学术对话和交流提供了清晰、精确的形式化语言系统,为检验各种认识在逻辑上是否一致提供了一个基础,使研究者能够根据数学模型自结论回溯至假设,以便理解导致特定结论的假设条件。〔11〕其五,运用博弈分析范式进行研究,有助于研究者提出一系列量化的可检验的理论命题,以便人们根据经验事实对这些理论命题进行证实或证伪。
二、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与理论成果
(一)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涵义
我们知道,政治学研究始终具有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理论传统,十分注意借鉴、吸收、运用和发展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与理论成果。博弈分析范式也不例外,倘若政治学者接受它的理论预设,认为社会政治实在是有理性个人间策略互动的产物,就能够将其应用于政治学研究,使它的上述特点和优势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得到充分体现。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外学术话语体系中,人们通常将博弈论看成是理性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2〕,或者干脆等同于理性选择理论本身,并不严格区分理性选择理论与博弈论这两个概念,也很少使用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提法。然而,国外学者所说的理性选择理论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指的就是以博弈论为核心组成部分或者说博弈论化了的“升级版”的理性选择理论。鉴于国内外学术话语体系的差异,对二者做一概念上的区分,将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从理性选择政治学研究中抽取出来做一相对独立的系统梳理与评析,仍然不乏积极意义。这样,一则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凸显出二者之间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既继承又发展的事实,二则也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国外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还在于,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用语比理性选择政治学研究的用语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传递出其作为一种主体间、理性主义与建构论式政治学研究的真实意涵和内在精神。另一方面,随着政治学研究的“专业化、分化与杂化”和跨学科、跨子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日益发展〔13〕,政治学研究这一概念的涵义与指称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很难严格界定。宽泛地讲,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概念至少可以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政治学者所从事的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二是指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学者针对传统政治学理论议题所做的博弈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第一层涵义,即政治学者运用博弈分析范式的理论预设、研究方法、数理模型而进行的政治学研究。这样,一来可以将本文限定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之内,二来也能够将公共物品供应、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群体合作、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与道德习俗演化等跨学科研究议题纳入视野,以真实反映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发展现状。
(二)三个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代表人物与理论成果
毋庸置疑,博弈分析范式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形成与发展。然而,这一过程并非是一个政治学研究从属于或单向接受博弈分析范式的过程,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有其自身发展的脉络和逻辑,对博弈分析范式的丰富与完善也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贡献,因而有必要加以单独讨论。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这一过程大致划分为试探期、成型期和常规科学发展期三个阶段并侧重对各个阶段的发展水平、代表人物与理论成果进行扼要评析。
1.试探期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出版以后,着名政治学者多伊奇(K.Deutsch)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理论动向,对其应用于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可能性予以肯定:“在一定范围内,该方法与一些政治学理论问题的相关性是显而易见的。”〔14〕经济学家赫维茨(L.Hurwicz)也认为:“两位作者用以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具有充分的一般性,因而适用于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军事战略学。”〔15〕他们的乐观预测很快得到验证。进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里克尔(W.Riker)、谢林(T.Schell-ing)、罗尔斯(J.Rawls)、诺齐克(R.Nozick)、谢普斯尔(K.Shepsle)、奥德舒克(P.Orde-shook)、奥唐耐(G.O’Donnell)等人开始试探性地应用博弈论的概念、方法和模型对政治联盟、组织行为、策略投票、议会过程、国际谈判、军控与核扩散、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等理论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也随之崭露头角。里克尔1962年出版的《政治联盟理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16〕里克尔在书中提出了“社会法则是建立在博弈论基础上的”这样一个在当时还显得比较大胆和超前的命题〔17〕,并运用“核”(core)这一合作博弈论的重要概念提出了着名的最小获胜联盟理论,在政治联盟、组织行为、议会过程等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政治理论家谢林不但首开先河将博弈论应用于国际谈判、军事冲突、军控与核扩散等问题的研究,还提出了“聚点”(focalpoint)均衡和“可信承诺”(crediblecommitment)的重要思想,对博弈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因此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18〕比较政治学者奥唐耐通过分析阿根廷各党派之间的联盟与博弈对该国政治发展的影响而将博弈论引入比较政治发展研究〔19〕,带动了后续民主转型研究的分析范式转型。博弈论对罗尔斯、诺齐克等人的政治哲学研究也产生了直接而有力的影响。在构建公平正义学说时,最大最小法则(maximinrule)这一严格竞争博弈(零和博弈)的纳什均衡决策法则是罗尔斯推演差别原则的关键,也是人们批评差别原则的一个重要切入点。〔20〕此外,我们看到,罗尔斯从卢斯和雷法合着的《博弈与决策》以及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加以明晰化的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理论中获益匪浅。〔21〕罗尔斯本人也承认:“正义论也许是理性选择理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22〕诺齐克对博弈论的运用就更为明显和彻底。在论证最小国家理论时,诺齐克依据的正是囚徒困境这一经典博弈模型。〔23〕有意思的是,罗尔斯等人对理性选择和博弈论的运用将传统的社会契约论改造为精致的道德几何学论证体系,引发了大量的后续研究,形成一个庞大的所谓的“罗尔斯产业”〔24〕,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与繁荣。总体上看,由于博弈分析范式自身还不十分成熟以及政治学者对其还普遍比较陌生,因此从人数、成果数量和理论影响等几个方面看,该阶段还属于少数政治学者试探性地从事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的早期发展阶段。
篇3
关键词:PBL教学法;“国际政治学概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01-02
一、PBL教学法简介
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简称:LBL)不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最早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布劳恩(Barrows)于 1969 年应用于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教学中。其理论基础属于建构主义的理论范畴,其教学理念是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
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要求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与他人的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现状
“国际政治学概论”是大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学和外交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内容是国际体系中各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观察分析国际关系历史与现实的能力,进而为政治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外交学专业本科生学习本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国际政治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授课对象是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本科一年级学生。考虑到从高中到大学的知识衔接,新生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等因素,故而 “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大都采用以教师个人讲授与知识灌输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方法。
从当前“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现状看,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缺少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缺乏学生对国际政治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自主探索,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提不起精神,教师也感到教学乏味,授课效果不佳。在“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中,如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在诸多学科教学中现已广泛采用的、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PBL教学方法,为“国际政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指明了一条新途径。在“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中完全可以做到,课堂讲授与随机提问结合起来,也可以把设置问题与课堂讨论结合起来,也可以将合作探讨问题与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教师也可以开展实践教学,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国际关系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分析与当代重大国际问题的分析。
如果把PBL教学方法很好地运用到“国际政治学概论”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做到“教学相长”。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在课堂讨论中提出的分析问题的新角度等也可促使教师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使其最终转化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
三、PBL教学法在“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下面以《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陈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四章“第三节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教学为例,浅谈PBL教学方法在“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有关“国家利益”的理论是国际政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学界普遍认为,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中影响各国对外行为最根本因素,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几乎所有国际政治学理论著作都会涉及“国家利益”问题。陈岳的《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就有关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问题设置了三个议题,即国际政治中国家利益的内涵、作用和特点。很显然,仅仅通过这三个方面很难透彻地把握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理论。为此,作为辅助理解国际政治中国家利益的内容,在“国家利益及其内涵”之下设置了“君主――王朝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国家、国家理由和国家利益”等内容,讲述了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与国家利益同国家、国家理由、国家荣誉的关系。最后对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作了如下界定:“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国民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依据这一概念,分析特定时期某个国家国家利益时,学生依然难以准确把握特定国家、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理论”教学中实际上学生感到最难的是国家利益的生成机理、国家利益的层次和优先次序、国家利益的认知与判断等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国家利益的作用和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在“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上述难点,透彻地了解和掌握国家利益理论,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了如下四个问题和三个案例。其一,国家利益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其二,国家利益是“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生存与进步”综合性的“好处=利益”,那么它都包括那些“好处”?有层次,有轻重缓急吗?其三,某种“利益=好处”是不是“国家利益”是由谁来认知和判断的?其四,一国“国家利益”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结合上述四个问题,笔者向三组学生(每一组约15个人)具体布置了三个具体分析案例,中国、“朝核问题”和“克里米亚问题”,用国家利益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相关国家各自的国家利益及其认知过程,上述国家采取的具体行动以及上述行动所折射出的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博弈结果。经一周的准备之后,各组首先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之后就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课堂辩论。学生对国家利益是否具有阶级性?不同层次的国家利益中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应该是什么?国家利益的抽象性和具体性、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以及国家利益是否受到约束和限制等问题结合案例展开了热烈讨论。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纵观学生的汇报发言和辩论,尽管他们的发言不够全面、甚至是片面的,但总体上已触及到了核心问题。虽然在辩论中也出现了偏离研究主题的现象,但在教师的及时提示和纠正之下也很快回到了讨论的主题。最后,教师对上述学生的课堂汇报和辩论作了点评,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敢于提出问题的探索精神给予了肯定,并结合整个讨论环节,对国家利益的作用、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通过上述学习和辩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当代民族国家体系之下国家利益的认知和最终确认是需要过程的,并通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最终获得确认。但有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标榜的未必是真正的国家利益,阶级利益并不等同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分成次,分轻重缓急的。国家利益可划分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国家荣誉等,其中国家的安全利益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利益。国家利益根据轻重缓急可分为重要利益、次要利益;当前利益、长远利益等。不仅如此,一国在某一问题上的国家利益还受到地缘、时间、空间、国际环境及相关其他国家利益的制约等。
从PBL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来看,应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通过问题导向性的PBL教学,克服了过去教师单方面讲解理论,单向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和接受理论、知识的弊端,使理论导向性的“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加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国际政治学概论”的学习热情。
四、反思
PBL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但在“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困境。
其一,教学任务与授课课时之间的矛盾。“国际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安排的课时是72(72×40分=2880分)学时,而陈岳的《国际政治学概论》教材共7章加导论和结束语大概相当于8章的内容,每章平均学时为时,但采用PBL教学之后,《第三节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一节内容就耗时达4学时。如果每个章节都采用PBL教学法,教师就很难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一学期72学时的课堂教学中, PBL教学法的运用次数不宜过多。教师只能根据教材内容,一学期安排两三次PBL教学即可。
其二,课程性质、要求与师生综合素质之间的矛盾。“国际政治学概论”是理论导向性的课程,逻辑性、思辨性很强,这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这些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尚不知大学学习为何物的高中毕业生,在当下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无论是知识面,还是视野都比较狭窄,无论是对国际关系史的基础知识,还是对当下国际热点问题的了解都非常有限。加上他们刚刚在高考压力下解放出来,在远离父母、没有教师督促的“无人约束”的自由自在的大学环境里,除了“玩儿”,对学习根本提不起精神,甚至很多人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重新调动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读书热情存在诸多困难。
另外,PBL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透彻地掌握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花很大的力气阅读相关材料熟悉案例,并结合案例精心设计相关问题,这对那些初涉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是一种不小的自我挑战。此外,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讨论掌控能力等也是考验。一旦出现偏差,课堂很容易就变成“杂谈”和“闲聊”,而这恰是大学一年级新生最喜欢和“最擅长”的。
总之,无论是LBL教学法、还是PBL教学法,毕竟都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不是教学目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合理内核和值得推崇的一面。因而不论运用何种教学手段,只要能让学生听明白、看明白、学明白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王道”。
参考文献:
[1]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4:127.
[2]皱俊,张芳.PBL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的应用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3]郑振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问题初探[J].广
西教育,2013,(9).
篇4
政治学课程是以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各个利益群体围绕着利益的实现而展开对国家政权的争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政治关系、实施各种政治行为、建立相应的政治体系、积淀出政治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也在不断地发展。对于当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民众权利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政治学课程的原理和分析方法都是来源于西方,以西方的制度和政府活动模式来进行分析的,与我国的历史背景、人文习俗和政府活动规律差异很大。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和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其中的分析方法、案例和内容往往以西方的政治制度为背景,对于没有出国考察过的师生来说,非常抽象和空洞。而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的本科生绝大部分都是文科生,尤其是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的和独特的文化,对此的学习兴趣更低。鉴于这种情况,本文结合民族类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政治学课程的特征,全面分析政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政治学涉及到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大部分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和空洞,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对政治专业术语的内涵、特征、分类和作用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不仅缺乏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缺少典型、时效性强的案例分析,导致教材充满了枯燥和抽象的政治学基础理论。即使著名高校或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其作者也往往是由博士生或硕士生组成,查阅或翻译国外资料直接拼凑而成,内容很不系统,甚至前后矛盾、错误百出。而民族类院校的授课教师考虑到民族问题的敏感性,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讲授,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目前政治环境和政府的治理模式,不可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几乎都是单纯地讲授理论。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社会政治生活,也就没有政治的利益冲突,对政治学抽象的理论更不会有深刻的体验,其结果就是知识和现实不能有机联系,对政治学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么讲授历史事件或故事,要么讲授我国的各种腐败现象、公共管理的缺陷等现实问题,甚至会讲出一些违反原则的内容,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严重的会误导学生的价值观。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考虑到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民族特征,教师也只好回避一些现实问题,重点讲授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也是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敢有任何创新。
(二)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的局限,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有机会或者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理论知识的价值。可是,由于我国曾经存在着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普通民众几乎没有权利意识,而在当今保障民众的权利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举步维艰,难以真正体现民众权利的保障,并且经常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使得教师无法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教师不得不坚持传统的授课模式,自始至终向学生灌输基本的理论知识,较少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的分析方法。学生也自始至终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几乎没有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动力,更别提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了。再加之当前高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上课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尤其是政治话题、民族冲突、等问题在我国是非常敏感的,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教师和学生通常都不愿意轻易地谈论,甚至有意识地回避,结果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同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使得学生没有真正领会政治学的精髓,仅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考核方式落后
目前,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落后,一般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等方面组成。平时成绩一般包括学生课堂出勤率、平时回答问题和平时作业成绩组成,所占比重往往由教师灵活掌握。期末考试一般采用传统的试卷和闭卷考试的方式,间或采用开卷考试、写作论文、撰写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政治学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大部分学生平时没有参与真正的政治生活,对政治学抽象的理论没有深刻的体验,也就没有积累相应的政治学知识。尤其是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很多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平时不上课或者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仅仅在考前努力复习,在考试中靠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以求得较高的卷面成绩。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只会简单的记忆一些零碎知识,没有任何自己独特的见解,难以掌握重要的政治学理论,更不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只为求得分数而学,并没有增加对公共管理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就没有任何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
二、提升政治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思路
政治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基本的政治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人才。就民族院校而言,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少数民族,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作出贡献。鉴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学校和教师应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质和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状况,积极改善政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其教学效果。具体来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教学内容创新
经过千百年来国内外的哲学、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们的研究,政治学理论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逻辑严密,思路非常清晰。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了相关的基础课程,而且文科生的人文知识相对比较丰富,还有大量图书馆资料和新闻媒体可以阅读。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必过多强调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讲解,因为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很有限,内容过于抽象和深奥不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反,重点在于加强历史事件和典型案例的讲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政治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更应讲授现代西方的政治发展状况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精髓,否则政治学的讲授和学习将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教师和学生都会感觉空洞,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另外,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当前政治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尤其要详细阐述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各民族的发展状况,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各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科学地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象,使其明白理论知识离现实很近,不断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创新
出于落实国家政策和各种利益的考虑,全国高校普遍在扩招学生,其后果之一就是大班上课。由于民族类院校的学生民族成份比较复杂,学生的受教育水平更是千差万别,学生的利益诉求更是多元化。但是,受经济条件和师资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实行通行的大班授课,教学质量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本文认为,民族类院校应当果断采取小班授课,每个班级的规模最多不能超过50个人,便于师生互动。由于政治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点点滴滴地积累各个学科的知识,经常搜集典型的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这种措施不在于要求学生分析得准确与否,而在于彻底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增强其动手能力,促使其主动阅读相关资料。比如,组织相同民族成份的学生搜集整理自己民族发展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案例、重大历史事实、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案例等等,并在课堂上讲解,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加强相互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比单纯的教师灌输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民族类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多讨论、多阅读、多实践。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势,鼓励其在假期间进行实地调研,并在课堂上分享其劳动成果。
(三)考核方式创新
民族类院校学生的特质决定了仅仅利用传统的考核单一方式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对于那些教育条件落后、受教育水平低的学生,更是显得不公平,甚至会降低其学习的信心。政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学科,需要储备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仅靠简单的、量化知识点的考核方式不能起到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作用。因此,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该改变当前的僵化的考核方式,最主要是要淡化标准化的闭卷考试,或者大大降低其所占比重。增加平时的定性考核,尤其要强调课堂互动、案例讨论、调查研究、基本原理理解的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性,不需要用百分制来衡量,代之以等级制考核。这种做法既可以避免定量考核的复杂性,又可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的信心,更有利于各民族学生的融合与交流。
篇5
[关键词]政治学与行政学;培养目标;行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5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0 ― 0112 ― 02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隶属于法学学科大类下的政治学二级学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我国近现代学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80年代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许多学科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逐步从政治学理论中抽离出来,与行政学、管理学门类相结合,并形成了理论性与实操性并重的学科特征。
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目标与就业对接的问题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校共113所,近3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为4300-6000人。从应届毕业生的从业方向上来看,近20%的毕业生选择进一步深造,其深造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第一,进一步深造政治学方向的相关专业,如国际关系、民族政治学、比较政治学;第二,依据本专业行政学方向学科基础进修管理学学位的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类专业;第三,跨学科选择进修其他专业方向。选择直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工作。但事实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与其就业环节的对接存在问题。
第一,公职部门考试职位少,要求高。笔者统计了2012年到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表中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职位设置,其数据如下表:表一
从统计数据看,2012年到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对于政治学专业的招考人数为150人左右。与其所学内容趋同的行政管理专业招录人数比如下表:表二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的招考对于政治学与行政学这个以为培养对象的专业并没有偏向。
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无法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政治
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课程的设置上,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素养的深造,所以学生毕业后想要就业往往只能选择进一步深造。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公文写作、电子政务等能力的培养。而课程设置又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直接相关。因此,要实现专业培养与就业的对接,必须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建设。
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目标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应本着“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学基本思路,遵循高校本科教育规律,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强化深化学校社会“双主体”办学模式,优化专业办学条件,努力彰显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需求,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现代政治思维素质,了解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府的运作过程、治理方式,熟悉现代政务和行政管理技能,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胜任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政策研究或宣传工作。成为兼具政治理论素养与行政治理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在教育研究和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数量需求、规格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拆析、重构教育教学内容,构建更加契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第一,较系统地涵盖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第二,突出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的中心地位,第三,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情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本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是:学生应具备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中外政治思想与文化的核心知识,具备良好的现代政治思想素质;了解中外政治制度及当代中国政府的运作过程及其治理方式,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熟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及行政工作流程,具备公文写作、电子办公等基础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心理应急抗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备熟练应用现代政治科学与行政学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政策分析、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确立师资为本的办学观,按照“送出去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方针,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校级重点课程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以高水平教师的引进为突破口,以中年轻教师的培养为重点,以师资力量的整合为重要手段,稳定教师队伍,发挥教师潜力,全面推进本专业教师队伍的稳定、合理、良性发展。
首先,以高水平教师的引进为突破口。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对本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教师的到来往往能够使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有突破性发展。其次,以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重点。中青年教师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教师中所占的比率大,中青年教师能否迅速成长,对专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第三,以师资力量的整合为重要手段。专职教师资源的优化作用能否得到体现,关键在于专业内能否合理整合全校的师资资源。为此,一方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上要进一步突破专业、院系壁垒,以学生需求为核心在院内、校内甚至社会范围内聘请专家教学。另一方面,在本科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导师制,尤其是在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方面要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以便课程建设要有负责人和相对稳定的师资梯队。
(四)教学研发建设目标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与“学”的导向。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现行的课程评价制度存在着形式单一、教学信息反馈弱及正面导向不足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过程性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目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的设置多偏重于理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结果性评价的方式,即期末考试的考核分值比重较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目标不明确,对课程体系把握不清晰,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专业教学建设过程中,以“立足中心,转变思路,创新教法”为主要目标,建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完备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首先,立足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程有效的学习。同时,过程性评价可以更全面检验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引导和督促学生逐步学会主动学习。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随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改进、提高,最终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在本专业教学研发建设的过程中,首要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的结果性考评和主要围绕教师的课程设计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的授课机制。
其次,转变思路,即转变教学考核思路。目前依据本专业教学考核机制的特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学生的考评机制集中在期末,即传统的结果性评价。由于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因此无法考评学生对知识的真是掌握程度。其次,随着本专业建设向应用型的偏移,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日渐不足。因此在教学研发过程中应改变教学考核思路,通过过程性监控和考核,着重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第三,创新教法,即创新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及反馈机制。过程性评价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意见反馈。因此在本专业的教学研发过程中,教师创新教法的目标在于,一方面依据本专业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创新过程性评价方式和程序;另一方面创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反馈机制。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
提倡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和公益服务,逐步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新格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以多种形式让专业教师去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调研,交流学习;同时加强校、政、企、事及社会组织合作,为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另外,在市场化运作机制下尝试并探索多种模式的学生创、就业机制,力争以专业理论教学为基础,通过提高学生实操技能加强在校以及应届毕业生与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对接。同时通过与校内外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合作加强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性培训。通过向社会的人才输送体现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总之,只有在目标选择上采取多向度的视角,系统化构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的目标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对接,向社会输送兼具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吴丹,薛剑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发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实训研究〔J〕.理论观察,2014,(03).
〔2〕 石婧.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设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篇6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有效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一、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经常听到有学生说政治课比较枯燥,这是因为对政治缺乏学习兴趣。其实,理论都是对具体问题的总结和升华,都存在抽象、枯燥的问题。高中政治课有些内容比较生动有趣,有些内容比较枯燥。对政治课缺乏兴趣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学习中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及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学科的误解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旦尝到了学习政治学科的甜头,就能消除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厌烦感。
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特有的价值。政治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这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其次要克服学习中的实用主义倾向。“需要”是同学们学习的直接和重要动力。现实状况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的学生不自觉地将学科分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须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会下大力气抓,哪怕不喜欢也强迫自己学,反之对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较低的学科,不管有用没用,都不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而越学不进去就越感到枯燥无味,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再次,要消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课的误解。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学科的误解大量存在。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政治课的不了解造成的。就高中的政治课而言,其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大板块。一些同学不了解政治课的学科体系和价值,本能地把政治课和行政工作或时事政治画等号,和思想政治工作画等号,认为政治课就是说教,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评价政治课。把政治课教学看成是传统灌输,使政治课处在一个不利的社会氛围中,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的一般学习方法
学习就是一边是学,一边是习。“学”主要是指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习”主要是自我检测和运用(练习,考试,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实际问题,提高自身能力)。前者侧重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后者侧重对知识的运用;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1.预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得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而且通过视觉输入的信念比通过听觉输入的信息保持记忆的时间要长得多。阅读能力是最基础的学习能力。预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从近期效应看,可以增强教学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从远期效应看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
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
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预习时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参与等形式都需要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点都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课后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是学习的反复性特征的要求;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也要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深化,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三、牢固掌握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
1.运用记忆技巧。
例如,将关键词提炼出来着重记忆,最后将其他词汇补充完整,形成完整记忆。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说常用,随时随地地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价值规律说明钢材价格的升降。改变学习形式可以使学习更有效率,而且语言要规范,运用政治术语要准确。
2.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
首先要仔细比较这些知识点的异同,找出它们相同和相异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它们放在一起掌握。其次,找出区分的关键词,制作成比较表,使异同一目了然。最后,把这些知识点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体会,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价格,只有研究价格的背后的规律时我们才用价值。总之要比较异同,整理异同。
3.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中政治所学的知识是科学系统的常识性知识,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知识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从联系的程度来看有显性联系和隐形联系之分,即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很明显就能表现出来,很容易就能表达清楚,掌握知识体系不但有助于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脑海组建一张清晰、科学的知识网络。
四、学会知识运用,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应试成绩
首先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除了在试卷上“纸上谈兵”外,应该将提高能力的工作放在平时,注意知识和感性材料的积累。实践证明,在政治学科获得高分的学生都具有广博的知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知识的能力。将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放在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知识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样。要从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
篇7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初高中教育的衔接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实现初高中政治学科的有效衔接,首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形成师生间、生生间、学习的个体与教学中介间的有效互动,使初、高中的政治教学达到和谐的统一。
在初中学习阶段,我们的教学方式还要运用必要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初中政治课的特点,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的存在是具有合理性的,这是结合初中政治的基本概念较多的特点而言的,只有经过一定被动学习的积累,才可能更好地转化为主动。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后,其学习的角色就必须进行根本的转变了,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对此,笔者认为,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从初三开始,思维变得活跃,主观能动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进入高中后,要使他们上升到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的高度,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自觉地获取知识,自由地发展,在政治学科中,初、高中有效衔接表现在从初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传惑、解道、授业”。
二、以教材为依据,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作为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师,为了做好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要了解高中的政治教材,以此作为教学的必备的参考资料,通过解读高中的教材,总结出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关联点,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从而在教学中,初步构建起初、高中政治教材的整体的知识体系,理清初高中教材间的联系,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中所贯穿的知识主线,做好政治教材中关联知识的衔接,对于相关联知识的讲解,要做到清楚明了,深入浅出。比如在初中学习政治生活方面、经济生活方面的内容时,要注意联系到高中思想政治的内容,如果我们真正把这些内容讲透彻了,让学生非常明了了,那么,在他们升入高中后在遇到这些内容时,会很好与初中学到的类似内容衔接起来,在感到熟悉的情况下,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以学法为指导,完成教学方法衔接
科学正确而又恰当的教学方法,会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初、高中政治的教学方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因而教学方法也是完成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的重要途径,为了我们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要认真研究初、高中政治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初、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中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其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是其共同点,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政治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着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面向社会生活,围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开展学习,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题是关注、发现、参与和感悟生活,要求合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结合政治常识的应用性和生活的题材,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开展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所运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也经常运用,比如,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体验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等。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打好基础,将为以后高中教学中的衔接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四、关注学生差异,做好身心发展的衔接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其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很快,但感性认识突出也是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于一些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往往只注意到表象,对于实质性的问题很难有准确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和指导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正确引导和启发,来逐渐培养学生以辩证的、全面的和发展的方法和观点,来观察和分析政治思想和政治问题,培养他们基本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也是与高中政治教师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衔接。
篇8
关键词:政治人类学
学科基础
学科发展
本土化
作者汤夺先。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李静,女,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地址:合肥市,邮编230601。
政治人类学的出现是以20世纪40年代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埃文斯一普里查德(Evans—Prichard)和迈耶·福蒂斯(Mayer Fotes)主编的《非洲政治制度》一书出版为标志的,至今才70余年时间。厘清学界对政治人类学的研究状况,对于推动政治人类学学科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作用。关于政治人类学的研究状况,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整理。董建辉从研究对象、方法以及与政治学的关系层面介绍了西方政治人类学,其后续研究以1960年代为界,介绍了西方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成就。范可的研究回顾了西方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政治人类学典型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暨爱民、彭永庆介绍了中国政治人类学的学科发生、发展概况及问题。上述研究对把握政治人类学学术脉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尝试从政治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当前西方政治人类学的发展状况,以及政治人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等层面,对政治人类学研究作进一步的述评和反思。
一、关于政治人类学学科基础的研究
(一)政治人类学的学科概念
对于何为政治人类学,学界没有形成规范的定义,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法国学者乔治·巴朗迪埃(George BaIandier,学界又译为乔治·布兰迪尔)侧重从学科定位与研究对象层面界定政治人类学,认为政治人类学的出现既是一项历史悠久且一直存在的主题,又是晚近出现的人类学专门化的学科。一方面,它企图超越特定的政治经验和原则,因而它有望成为一门政治科学,将人视为政治人,并寻求在不同历史和地域中各政治组织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它是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的分支。它关注对原初或先前社会政治制度的描述和分析。美国学者F·贝雷(F·Bailey)侧重关注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定义:“政治活动的出发点是主张人们不要过‘孤独、贫困、卑俗、粗野和拮据的’生活。它实现这种主张的做法是寻求调节权力竞争的方式,而并不总是要建立一个极权主义国家……总而言之,不同的文化寻求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如何使人们生活在一起而又没有过多的权力冲突的问题。政治人类学就是对不同解决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一门学问。”
中国学者在引进国外政治人类学理论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政治人类学进行界定。张谦认为:“政治人类学是一门以原始社会的种族共同体、传统国家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系统为对象,建立在参与观察基础上,运用一般人类学方法分析政治演化过程的实证科学。”③陈国强主编的《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认为,政治人类学是“以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亦可说是人类学与政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以上界定突出了政治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上具有浓郁的人类学色彩。王铭铭认为:“通常把专门致力于对‘非国家’类型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形态的研究称为政治人类学。”⑤庄孔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提出,这种有别于传统政治学而是致力于对包括“非国家”、“无政府”的人类学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在内的人类学研究被称为“政治人类学”。他们二位强调政治人类学对人类学传统的继承,即对前工业社会的关注。董建辉提出,政治人类学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政治的本质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地说,政治人类学就是关于政治的人类学”。这个界定进一步明确了政治人类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兼顾横向与纵向,兼有动态与静态研究,是较为全面的定义。然而,把政治人类学简单理解为是关于政治的人类学,界定较为粗放,相对随意,忽视了政治人类学学科概念的严谨性和研究内容的丰富性。
综上可知,尽管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政治人类学学科概念界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学者着眼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层面来进行界定。一般认为,政治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活动及政治过程等,尤其关注前工业社会的权力关系、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讲,研究“非国家或无政府社会”中的非正式权力关系与政治现象,是政治人类学不同于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政治放置于文化场景中,探讨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也是政治人类学的特色所在,人类学方法的采用也是政治人类学学科的特点之一。
篇9
【关键词】公民教育;回顾;前瞻
国内学界对公民教育的研究,以学科的角度去阐释和分析较多,主要以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主,尤以政治学角度的探讨最多。现将政治学视角下的公民教育研究简要综述于下: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在公民教育研究当中,政治学是最早开展研究公民教育问题,因而其研究成果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研究涉及了民主政治、民族主义、政治社会化等方面,从这种角度出发,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公民教育是维持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也是民族国家得以凝聚、延续、稳定的根本所在。公民教育是为了维持政治稳定所必需的公共知识、态度、价值观和群体认同传承的过程,也是公共知识、态度、价值观和群体认同被赋予个人意义并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过程”。(王文岚,2007)
西方政治家和学者也极为重视一定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成员早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及形成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认为这种早期形成的倾向往往会形成其政治自我及价值取向的一部分。因此,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凝聚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地,在这方面中国也有“从娃娃抓起”的传统。
政治学视野下的公民教育研究结果还认为,公民教育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民主社会要求建构一套培养起成员有能力且有意愿参与彼此共享的社会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在公众能理性、负责地参与政治过程的条件下,民主才能正常推行”。(万明刚,2003)民主制度建立在公民的积极参与之上,这意味着我们要加强民主公民教育。有国内学者借鉴美国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公民教育是支撑民主政治的根本,民主政治不是靠自身来运转的机器,它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们用意识来维护和完善它。
政治学视野下的国内研究成果,也在国外关于公民教育要处理好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的问题上,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学者梁金霞认为,“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公民教育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现代公民教育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但是由于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二者之间有着性质上的差异,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对立和牵制的关系。相互合作的关系是指民族主义促进民主主义的强化和发展,反过来民主主义又刺激和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现代国家发展的动因。所谓牵制和对立的关系是指当民族主义情绪极端高昂的时候,民主主义就会受到压制甚至被窒息;同样,强调民主主义也会使民族主义有所削弱”。(梁金霞,2007)公民教育研究中对公民教育中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问题的探讨,有利于避免未来公民教育实施过程中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相冲突的局面的出现。
总之,从政治学学科角度对公民教育进行的研究,分析的角度主要是从公民内涵的界定、政治系统的代际传承和运行的角度,去探讨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学科的一个比较大的专题。在公民教育研究过程中,鉴于该角度对研究的重要性,有学者单独将其作为一种探讨公民教育的重要视角。
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社会幼年成员或新成员。经由各种管道学习、吸收、获得社会既有成员的政治知识、政治情感与政治评价的过程。公民教育跟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社会化过程。公民教育在于通过政治社会化,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等的合理性认同。学者高峰认为,“公民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应然载体,通过政治社会化,可以引导政治主体树立起民主信心,养成民主习惯,形成公民的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张斌贤认为,公民教育的实质在于使年轻一代接受和继承前人传递的政治文化,在于实现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不是培养顺民?答案是否定的。国内研究者认为,公民教育在强调社会化、强调民众接受权威所传授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由化加以平衡。即在看到公民教育的教育者一方面作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另一方面他们也扮演着现有价值体系和制度的改造者。学者张秀雄认为,“民主社会的公民教育,不在培养一个无主见的‘顺民’,而在培养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及公民意识、能够承担公民的角色与责任,胜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双重身份的‘有责任公民’”。(张秀雄,1998)公民教育不仅要培养年轻一代对民族以及国家权威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见多识广的公民”、“反思型公民”和“批判型公民”,使公民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参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生活,才能确保公民社会对于国家权力使用的制约作用,从而确保公民社会健全自律。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还是从政治学的学科视域,在个人层面去探讨,如何借助公民教育进行政治价值观的培育、政治知识的传授,从而促进个人的政治社会化。另外,公民教育还肩负着培养科学探究、归纳思考及综合推理等的高水平思维能力,以实现公民理性地、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三、公民教育研究前瞻
针对目前国内公民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国内公民教育的研究,可能会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厘清公民教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公民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要设计上述三者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如何有效地将三者整合,最终更好地服务政治社会化。
篇10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师生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担负着培养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重要任务(德育功能),由于本学科的独特性,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思想政治课有自已显著的特点,具体体现在:
第一,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化、历史,甚至理科类的各门学科也都有涉及;
第二,学科交叉性强,互相渗透;
第三,时代感强,素材更新快。思想政治课内容更新快是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感受最深的,思想政治课一大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流里找到适合讲课需要的最新资料,如何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如何让学生学会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里处变不惊,这就涉及到“信息能力”(即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培养,其实质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让学生学会进行数字化学习,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出路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目前信息技术在许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应用愈加普遍,但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讲,政治思想课教学大多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停留在较低水平上,缺乏有机的整合。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使学生主动探索社会和人生的奥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政治课的自身发展寻求整合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政治学科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记、背、写”,教学手段机械死板,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死记硬背,机械作答,“上课划条条,课后背条条”,其结果是“考后全忘掉 ”,课上毫无生趣。“记、背、写”是政治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但在现实教学中却成为了唯一的手段,于是,政治学科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科目,其地位每况愈下。政治学科要得到生存和发展,政治教师要取得自身的地位,就必须自我加压、自找出路。而很好地使用信息技术并使之与政治学科整合,能使政治学科占据有利地位,从而迅速抢占学科教学的制高点。
2.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支持整合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近年来校园计算机网络从无到有,学校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许多学校的网络教室不仅可供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而且具备储存、传输学科学习资源,为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学习的主动和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这些都为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的无缝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新课程改革实践呼唤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教师—学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迫切要求政治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师—媒体—学生’、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三、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有效性
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寓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于视听等实际感触之中,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对于促进学生接受教育、主动积极学习的基本观点,培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疑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可以激活课堂教学信息。由于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种以“填鸭式”为特征的封闭模式。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可能使整个知识信息“活”起来。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气氛,使知识信息呈现出多种状态,从多渠道发挥作用。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感知、认知和交流信息,形成以人与媒体为主干的信息网络。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知识转化为声音、图像,可以动静互换等等,让抽象、静止的知识概念“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奋,把课堂教学激活,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2.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大多不感兴趣,而多媒体组合以声光图形营造的声情并茂的场面、直观生动的情景和动静交替的画面,直接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引起师生的兴奋,进入愉悦的状态之中,为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导之以行。知行统一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一项基本原则。导之以行,包括教师的“善导”和学生“力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表现学生自身的个性,弘扬好人好事,可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展望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等。这些无疑会促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4.有助于动之以情,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魅力。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动之以情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综合发生作用的。而具有声像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富有表现力、激发力和感染力,在激发学生情感、开启心扉、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优化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四、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整合策略
1、要转变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只有真正同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出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高低,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成功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学生”单向模式转变为“教学、媒体、学生”三维互动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法、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这些变化都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研究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
2、要明确整合的原则
先进的教学技术不等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技术也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当前思想政治学科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研究,如: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适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媒体软件的类型;多媒体软件的评价标准;多媒体教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等等。弄清这些理论问题可以使教学行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有实效,信息技术的发展才不会陷入盲目之中。
3、 要切合学生实际
在网络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不能把网络课上成“牧羊课”、“网络浏览课”,对学生放任自流,浪费时间。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有机整合的互补关系,要注意避免将多媒体设备当作“现代化的黑板”、“知识的灌输者”来使用。因此,新形势下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的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唯有此,才能真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思想政治新课堂,完成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新型人才的育人任务
五、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做法
- 上一篇: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意义
- 下一篇:税收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