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法治思维 矛盾 维持稳定
中图分类号:D927 文献标识码:A
法治思维是影响依法治国的关键。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党政干部和领导,必须加强法治思维建设,从思想上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坚持依法治国。党员干部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才能让社会向稳定化发展。
1党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存在的缺陷
1.1法治观念比较淡薄
第一,很多人学习法律的主动性不高,不能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法律观念比较浅薄,而且少数领导干部对法治认知存在欠缺,还不能理解法治的实质和要素,不能把握法治重点内容,进行决策时,经常凭借主观想象力解决问题,导致法治内容存在严重漏洞。第二,少数领导不能对法律产生敬畏感,在实际工作中,“功利化”现象比较严重。更有甚者为了获得私人利益,不惜放弃法治理念,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处理事件,不守法现象比较严重。
1.2使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虽然各个地方和政府都已经制定了法律基础,但是由于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导致地方领导很难借助法律武器,处理社会上的一些纠纷和矛盾。有的领导虽然可以正确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照搬条例,不能灵活变通。除此之外,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出现了诸如房屋拆迁现象,很多政府机关却为了获得自己的一己私利,不按照市场理赔标准给群众进行赔偿,最终出现群众纠纷事件。
1.3违背法治,偏离维稳本意
从当前政府机关工作的现状来看,少数政府机关进行维稳时,都只是从片面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维稳工作进行时,都是采取强制性手段实施,最终导致问题越来越复杂,极个别政府处理维稳问题时,还借助个人权利进行威胁和逼供,导致维稳问题开始偏离维稳本意。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制约下,政府进行维稳工作不仅不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还会造成维稳工作紊乱。
1.4政府法律制度建设不完整
法律制度是实施法治的保证,但是从目前政府机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来看,由于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的偏差,还不能正确履行法律的决策。虽然个别政府机关建立了法律制度,但是从执行情况来看,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洞,影响了法律制度的顺利执行,给法律制度造成了很多问题。一方面,虽然法律顾问具有扎实的法学知识,但是不能实际了解政府状况,还不能根据政府部门工作状况,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意见;另一方面,一些法律顾问为了附和领导,经常不按照事实办事,导致很多建议都缺乏一定的佐证和价值。对社会矛盾化解和法治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严重影响。
2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和方式的方法
2.1学习法律知识
扎实的法律知识是形成法治思维的关键。领导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带领员工学法、用法、懂法。第一,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领导干部可以形成严谨的法治思维,提升自己的用法能力。在法律知识的帮助下,领导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具有重大作用。第二,领导干部可以在法律知识的帮助下,帮助自己学习一些法治知识,在具体事务和法律事件的处理中,化解社会出现的矛盾,建立法治化国家。
2.2建立科学化选拔制度
法治建设是各级领导工作的重点内容。建立一定的选拔制度,不仅可以选拔出素养高、办事能力强的干部,还可以给法治建设注入新鲜的活力,带动法治建设发展。建设法治选拔制度的时候,可以将能否履行职责,能否依法决策作为重要标准,运用法治思维处理社会中存在的矛盾,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让社会向稳定的方向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2.3加强法律顾问制度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必须建立并普及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政府制度建设,保证法律顾问可以在重大决策中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确定政府法律顾问,适当制定社会律师。分析矛盾产生的因素,区别出行政人员和社会律师的区别,不能让公民产生消极情绪,维护社会的平衡和稳定,解决社会矛盾。在省、县、和镇建立一定的法律顾问体系,全面覆盖法律顾问。
2.4深入实施法律宣传教育
宣传一些法治教育,让法治教育制度深入人心,让全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第一,领导要给员工起一定的示范作用,带动职工养成良好的守法氛围。第二,传承法治文明。人们正确的法治认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所以必须营造出法治氛围,例如,可以从小学开始给学生灌输法治理念,促进学生形成法治文化。与此同时,媒体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很多事件在媒体的炒作下,都会成为时髦风尚。所以,媒体传播信息的时候,必须秉承公正原则,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促进法治理念的形成。第三,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知识培训。利用法治教育,让领导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社会责任,成为法治知识的捍卫者和践行者。
3结语
本文主要对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党政干部利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的时候,主要存在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使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违背法治,偏离维稳本意,政府法律制度建设不完整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学习法律知识,建立科学化选拔制度,加强法律顾问制度管理,深入实施法律宣传教育等措施,希望可以快速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1] 唐忠民,杨彬权.论依法行政的传统法文化阻滞力[J].河北法学,2014(01).
[2] 陈可.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解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6).
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法规;招标投标;合同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68-02
一、《建设工程法规》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为了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项目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规范行业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国家立法并强制执行了建设行业的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工程建设行业应用广泛的执业资格有: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拥有这些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方能从事相关专业活动。
各种执业资格的具体岗位不同,但资格认定的法定流程是一致的。①建筑从业人员达到一定条件后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取得执业资格证书;②受聘于一个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造价咨询等单位,通过聘用单位向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注册申请,通过审批后,取得相应的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③在相应专业领域执业。
各种执业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中,均列入了《建设工程法规》。可见,国家对建筑从业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普及要求。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院系,也应领会行业的教育理念,开设《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并加强其课程建设。
二、《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实行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是我国建设工程市场趋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择优选择承包单位、全面降低工程造价,进而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有:①形成了市场定价机制,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效益。②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生产力资源较优配置,优胜劣汰。③工程价格符合价值基础,有利于供求双方相互选择、择优选择,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企业认真编写投标文件,结合运用各种投标技巧,中标后,签订承包合同,实施承包的工程任务,进入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体现在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费用的四大控制目标上,这四大控制目标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合同中。在合同中规定四大控制目标后,要求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管理中细化这些内容,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有:①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②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③对合同实施进行跟踪;④对合同变更进行管理;⑤及时做好索赔管理和反索赔管理。科学做好合同管理,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能够有效地得到保障,进度和投资的控制目标也能够实现。因此,合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项目能不能承包关键在于能否中标,项目赚取利润的多少关键在于合同管理。因此建筑行业企业运营有两步关键,招投标是第一步,合同管理是第二步。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建筑行业企业运营的关键,也必然是建筑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整合
为了加强学生的顶岗实践,我们建筑工程系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课程整合就是其中一项。我们将《建设工程法规》、《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由两门课程整合成了一门课程。
四、课程整合后的切入点
整合,不是单纯的合并。如何使两门课程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是整合成功的关键。目前,各大出版社尚未出版我们适用的教材,因此我们仍然采用《建设工程法规》、《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两本书。《法规》中有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制度、建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中有招标投标的具体内容,如招标文件的内容、投标文件的编写、投标技巧、评标的方法,建设工程相关合同条款,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如合同分析、合同交底、合同的执行、合同的变更、索赔。虽然是两本教材,但并不是讲完一本教材,再讲另一本教材,而是改变原教材中的章节顺序,使两本教材自然融合。切入点体现在以下两部分:①先讲解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制度,再讲解招标投标的具体内容。②先讲解建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再讲解建设工程相关合同条款,然后讲解合同管理具体内容。
五、教学内容与顺序
第1章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教学内容与顺序:建设工程法律体系法人制度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担保制度保险制度法律责任。第2章施工许可法律制度,教学内容与顺序:施工企业从业资格制度注册师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第3章招标投标,教学内容与顺序:建设工程承发包制度招标投标制度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第4章建设工程合同,教学内容与顺序:合同法律制度建设工程相关合同条款合同管理方法索赔计算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第5章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教学内容与顺序:施工环境保护制度施工节约能源制度施工文物保护制度。第6章安全生产法律制度,教学内容与顺序: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施工安全责任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制度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相关单位的安全责任制度。第7章质量法律制度,教学内容与顺序: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第8章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法律制度,教学内容与顺序:建设工程纠纷主要种类和法律解决途径民事诉讼制度仲裁制度调解、和解制度与争议评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六、授课方法
由于法律条款较为枯燥,且晦涩难懂,又或者简单明了,但不宜掌握其精髓,所以授课过程中应该引入案例加以讲解,并利用习题,加深对条款的全方位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便于引入大量案例及习题。例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8条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看似简单的一句法律条文,我们该如何理解透彻?授课中,可引入以下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案例】某建筑公司首次进入某省施工,为了“干一个工程,竖一块丰碑”,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经理李某决定暗自修改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得修改后的混凝土强度远高于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项目经理部也愿意承担所增加的费用。你认为这个决定可取吗?分析:不可取。混凝土强度提高了,但其他性能可能变差,比如脆性增大,容易造成构件脆性破坏,或抗裂度不能满足要求,影响构件的正常使用功能。设计单位考虑混凝土标号时,综合了设计规范中的各种因素,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即可,如需变更,须经得设计单位的认可。所以,虽然是提高了混凝土配合比,但也属于“施工单位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都属于合同文件的一部分,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施工,首先要对建设单位承担违约责任,同时,由于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技术标准施工存在潜在的巨大的社会危害性,法律又将其确定为违法行为。
七、总结
篇3
关键词:信用制度;理论综述;重构
中图分类号:D9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219-03
我国学界对信用制度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成为关注的热点),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对域外有关理论进行扬弃的基础上,理论研究开始深入、全面地进行,逐步形成了关于信用制度的一套理论。认真总结国内外理论界研究成果,对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我国信用制度研究理论综述
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设首先是经济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理论界关注信用制度的建设起步于货币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建设的研究。
(1)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是1997-1999年),有关货币信用制度建设的研究。
这一时期银行体系改革是多元化思路,与此相对应,信用制度的研究以货币信用制度的研究为重点。如葛兆强提出国家垄断信用应向国家调控信用转化,以形成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储幼阳呼吁应建立商业信用为基础,银行信用为主导,多种信用为补充,中央信用为主导的信用制度。夏德仁认为,货币的产生为市场资源配置创造了前提条件,建立在货币关系基础上的银行信用关系进一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1999-2000这一时期,信用制度的建设步入个人信用制度建设阶段。
随着1996年我国经济通货紧缩的出现,以个人消费信贷启动宏观经济的观点受到普遍重视,这阶段的信用制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①探讨个人信用制度的总体构架。李守军阐述了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意义,分析缺乏信用记录、个人资料、专业中介机构等多种问题,提出建立实名制个人账户、完善配套措施、健全法制、培育专业机构等对策建议。邵祖华提出在大城市信用卡档案记录基础上,逐步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设想。②消费信贷分析研究。徐世杨等阐述了消费信贷开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内容,建议建立个人消费信用信息库,制定个人消费贷款资信标准,形成违背消费信用的惩罚措施。余文鑫针对住房信贷制度提出进行计算机联网,加强信用调查,深化产权改革,进行住房保险,完善法律体系等对策建议。③相关法律问题分析。杨松才介绍了美国消费信用相关的几个原则。包括《诚实贷款法》(1968)的披露原则,即一项信用法律文件的所有条款都必须明白无误地披露;《平等信贷机会法》(1974)强调的平等原则,禁止仅仅由于种族、宗教、民族、肤色、性别、婚姻状况或者年龄方面的原因而拒绝提供信贷;《公正信用报告法》(1970)体现的真实原则,即信用报告应当公正真实;《公平债务收取惯例法》(1977)体现的正当原则,对讨债机构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
(3)2001年后我国形成信用制度的研究热潮。
此阶段我国信用制度的研究向多角度展开,重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①信用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关于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张萱是从如下角度进行分述的。一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本质要求、交易费用的降低、市场经济效率的提高等方面,论证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和客观要求,提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论断;二是从适应WTO规则要求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视阈,阐释信用是我国步入国际市场、自觉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三是从我国目前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和滞碍我国市场化健康发展的立场,论述加强信用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四是从西方经济学重视市场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互动的思想,阐释诚实、信用、创新等道德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因素等。②信用文化建设分析。光认为,政府不能对金融机构提供隐含担保,不能行政组织债转股,建立信用制度首先要规范政府行为。晓亮认为,要对封建文化进行扬弃,并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强调诚信,加强道德教育,严格执法程序,发展中介组织,试办道德法庭。③信用缺失现象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信用缺失的表现:刘军、张志胜在《信用缺失与信用制度建设》中认为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一些企业不讲信誉,不遵守信用契约;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漏税骗汇;证券市场违规事件不断,一些企业不偿还企业债务。政府信用缺失表现为:政府官员知法犯法、虚报业绩、掺水数字、欺上瞒下;一些行政机构或官员行政决策失误多,效率低等。个人信用缺失表现为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缓慢。银行信用缺失表现为存在着呆账、坏账和不良资产等问题。其次信用缺失的危害:刘军、张志胜撰文指出我国信用缺失的危害性表现为:首先信用缺失影响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包括信用缺失影响消费需求、影响投资等;其次,信用缺失危及社会稳定;信用缺失阻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再次信用缺失的原因:刘军、张志胜认为信用制度不健全是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首先征信体系不健全,企业及个人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转让、信用监督等一系列信用制度没有建立,各市场主体在业务往来中对信用的发现、甄别和防范异常困难。其次社会信用的法律约束和保障机制乏力,我国目前已经制定有关信用的法律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刑法》等,但迄今没有完整系统的规范信用的法律。信用立法不够完备,不能有效地制裁失信者,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利益。④信用制度的完善研究。马经针对我国失信严重的情况,提出要建立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如信用监测、评级制度,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约束,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账户,建立信用保险制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等;同时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伦理制度,完善信用法制建设等。黎越等介绍了国外的信用制度经验,如在奥地利申请信用卡和个人消费贷款的条件比较宽松,但对各户信用的监管却有一套完善的程序和制度。各银行和金融信贷机构一般通过相互合作或向银行同行业同业协会等查询各户的信用资料。
刘军、张志胜认为首先要加强信用方面立法与执法,包括从立法上明确法律责任,从司法和执行上落实法律责任。其次,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督与管理,主要是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和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管理上的宏观指导、调控与监督作用。再次,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记录和监督体系,要建立资信档案,传播诚信记录;运用信用评估,划分信用优劣;加强信用评级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郭爱萍从我国信用重建的基本思路和我国信用重建的对策性建议两个方面提出重建我国信用制度的对策。基本思路是要建立“普遍主义”的信任关系――契约伦理,法制与道德建设并重。重建对策包括大力倡导信用理念,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加快体制改革,理顺各种信用关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经济主体的信用约束;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保障信用制度的运行;大力强化政府信用,打造信用政府。
2信用制度研究的评析
经过十几年,我国信用制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信用理论的研究,到信用制度建设的研究,认识不断深化,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
(1)明确了信用的概念、功能、法律属性、类型等基本理论,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2)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进行理论阐述,交易成本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现代契约理论、现代产权理论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3)充分论证了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由于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只有国家信用,因此,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人们普遍缺乏商业信用观念;此外,几千年的诸子百家文化以及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形成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契约精神缺乏生长的土壤。因此,信用制度的建设,首先是信用文化的建设,这几年的理论探讨,为我国今后信用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4)对于如何借鉴国外经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事实上,目前不少观点正是在国外经验总结基础上形成的,如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失信惩罚机制,仿照西方企业加强信用管理等。因此,只有在比较中找出差距,才能有的放矢,逐步提高。
(5)论证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艰巨性。近两年的理论研究和各地的信用实践表明,信用制度建设需要产权改革、文化重塑、法制建设、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
但是,对信用制度研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我国信用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缺陷表现在:
①信用制度建设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国外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500多年,信用制度有上百年的悠久历史,但国外基本缺乏对信用制度建设的系统理论研究,而国内对信用制度的研究只有仅十年左右的时间,尚未形成权威的、系统的研究体系。
②缺乏对信用制度模式建设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制度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可供我们借鉴。分别是公共征信和私营征信并存的欧洲模式、信用服务全部由私营机构提供的美国模式和信用信息仅限于向会员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的日本模式。而我国在这方面由于没有针对国情进行系统充分的论证研究,至今没有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制度模式,而这个问题恰恰是研究中国信用制度的基本问题,应首先得到解决。
③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法律制度的研究方面,学者们的研究主要着重在介绍国外信用法律制度的成果,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较少,缺少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法律制度具体对策的研究。
3我国信用制度的重构
3.1我国信用制度的模式构建
我国建立信用制度模式,不可能完全照搬他国模式,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功能分析,构建我国的信用制度模式。认为构建我国的信用制度应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信用主体的自由发展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信用制度,以社会为主体来构建整个信用机制。政府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中应起到协助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并监督行业规范发展的作用,其职能在于扶植和监督信用机构的正常运行,推动信用制度立法,并且保证政府各部门的公共信息向社会开放,同时监督市场经济主体间依法公平、公正地披露信息和取得使用信息的义务和权利得以实现,保护公平竞争。而企业与个人的信用征信、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调查及咨询服务从市场竞争的自由性及公正性来考虑则应交给市场主体来操作,让从事征信服务的企业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为此,应在全国设立若干家信用征信机构,这些机构在业务上应既有竞争,又各有侧重。在地域上有一定的分工,在服务对象上有所倾斜,如有的主要为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服务,有的为零售商服务等。同时还应允许各中小城市建立地方性信用服务公司,这类机构的服务对象应主要是本地区的各类客户。
3.2完善信用法律制度建设
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离不开立法的支持。信用法律制度就是国家对经济体进行信用等级鉴定、以及其它鉴定而出具信用证明或报告,规范其使用方法、有关处罚和奖励等法律、法规的总和。世界上信用法律制度比较先进的有美国、英国、德国等国,这些国家的信用法律制度都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信用制度的立法需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规范:
(1)在立法模式上,应建立一个信用制度基本法和相关单行法规配套的模式。
(2)在信用制度基本法方面,应制定《信用信息基本法》,美国称之为《信息自由法》,用来规范全社会各种信息主体采集、传播和使用信息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3)在单行配套法律方面,应在以下两方面完善相应的信用法律法规:
①应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管理法》、《个人信用管理法》、《公平使用信息法》等规范信用的专门法,将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纳入法制化轨道,明确对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的信息等特殊信息的保护措施,保证征信企业能够合理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
②完善现行《公司法》、《证券法》有关民事责任的规定,加大失信者的违规成本。
3.3以企业家个人信用作为企业信用的基础,整体规划企业家个人与企业信用体系
一直以来,我们将信用分为国家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在经济活动中,尤其重视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忽视个人信用。在经济普遍发达的征信国家,信用制度更侧重对个人信用的管理。依照此理念,提出以企业家(主要指企业的董事长和高管层领导)个人信用作为企业信用的基础,使中小企业信用与企业家个人信用相结合,整体规划企业家个人与企业信用体系。因为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紧密相关,通过强化对中小企业高级管理者的信用培训,实现企业自身的信用增长。具体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
(1)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体系。要完善企业家个人信用,借鉴国外个人信用发达国家的经验,企业家个人信用制度应由个人资信档案登记制度、个人资信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个人信用风险转嫁机制等具体内容构成,形成完整的企业家个人信用体系。
(2)应注重企业家个人的资产信用。我国过去过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信用而忽视个人的资产信用,这不利于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在使用个人信用的过程中,任何理人都会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在短期的违约收益和长期的个人信用损失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规范自身行为,向守约和长期化发展。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目的正是在于通过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外部约束力量――制度,来规范个人信用行为,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
(3)建立企业家声誉机制,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企业家声誉机制指构成对企业家声誉进行评价的社会网络关系。声誉机制由两个部分组成:①企业家声誉的评价内容,包括:企业家的知识信息、企业家行为的道德水准、企业家公众形象、企业家的社会地位;②构成对企业家声誉进行社会评价的机制,这是一个动态的机制,具体包括完善的产权制度、规范的政府行为、良好的信息传输体制和有效的法律环境等动态机制。一个企业可以选择以下三种途径对企业家进行有效的激励约束,使企业家的声誉充分发挥出来:①企业与企业家签订延长期限的合同,保证企业家具有长远预期,因为只有对未来有长远预期的企业家才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注重自己的声誉,激励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机会主义”倾向;②培育充分竞争的经理市场机制,完善的经理市场有利于激励那些对未来存在良好收益预期的企业家不断提高其自身声誉,以实现其长期收益。③通过法律机制的约束,对企业家失信行为严惩不怠,且其惩治成本要远远高于他们由于失信而获取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葛兆强.国家垄断信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与变革思路[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3):32.
[2]储幼阳.构建金融改革中的信用制度[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8,(2):14-17.
[3]夏德仁.货币信用制度与市场效率的提高[J].财经问题研究,1998,(2):6.
[4]李守军.关于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探讨[J].中国金融,1999,(12):28-29.
[5]邵祖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构想[J].中国金融,2000,(4):38.
[6]徐世杨,徐昌奇.对建立个人消费信用制度的几点思考[J].金融与经济,1999,(5):35-36.
[7]余文鑫.关于建立居民住房信用制度的探讨[J].决策借鉴,1999,(6):24-25.
篇4
关键词:校企合作;内部制度;健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总结广西职业教育攻坚期间的主要做法时,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为要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加大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促进职业学校规范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都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政策平台,中职学校也在制度、课程和教学上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其中不乏亮点特色,但对校企合作在制度层面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化。
一、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现状
(一)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
目前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健全,多数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对于校企合作仅为口头意义的重视,经费投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很难落实,企业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使一些企业丧失了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与责任!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调控机制,以维护校企合作一系列管理、监督和考核的高效运行,校企合作中劳动部门、教育部门、企业主管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有效的协调,而仅是以彼此间的信誉与关系进行维系,致使校企合作仍处于一种涣散、游离的状态。
(二)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动力机制
目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由于学校和企业的任务目标不同,靠他们自身来协调双方的利益和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难以实现的,部分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状况;部分合作只是停留在文件协议上,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不够,校企合作处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简单协作,对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作用有限;合作程度不高,大部分停留在表层,合作模式较为单一,缺乏长远规划和深度合作内容。
(三)校企合作内部制度的缺失
校企合作涉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受教育者等多方的参与,政府在统筹上缺少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激励、约束机制,是导致校企合作未能建立起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合作模式的重要因素;企业在人力资源相对充足和过于关注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参与校企合作的意识缺乏,考虑不长远,导致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但中职学校是校企合作的发起者、主导者、策划者、实施者和引领者,其内部制度的建设完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
(四)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深度对接
当前的校企合作大部分只是局限于学校毕业生安置及企业用工方面,据统计分析,很多企业均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水平达不到企业的基本要求,学生在企业中不能尽快适应环境及岗位要求,主要在于较多职业学校只是要求学生对于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偏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还有很多企业根本不重视校企合作,将校企合作看作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的用工手段,这与构建一个良性循环机制的校企合作目标相距甚远。探讨建立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多方联动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的规范管理,为推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校企合作制度设计
(一)加强校企合作的法律及制度建设
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最有利保障。有效的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一是概念的界定要清晰,合作内容涵盖要全方位;二是责任主体要明确,当校企合作开展出现问题时,校企双方应承担什么责任,都应该明确规定;三是权利与义务要对等,以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四是规定不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后果。因此,有必要从立法的角度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效约束校企合作各方的行为。
(二)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制度建设中
职业学校必须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中职学校制度的高度对校企合作组织设计做出制度安排,制定校企合作的学校章程、发展规划、组织建设,通过制度设计使校企合作成为中职学校发展战略,保障企业的对人才的定位的和需求能够融入中职学校,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利用,形成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
(三)形成校企人才共育的专业建设制度
校企合作需要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与专业相关产业领域内拥有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的知名企业合作专业建设来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促进建立更加有效地校企合作制度,保障良性、稳定、可持续的校企互动环境,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实现校企双赢。
(四)建立校企共享师资培养制度
聘请企业行业兼职教师授课,是中职学校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需要,是为企业行业和社会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需要。通过校企共享师资培养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初步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教师的长效机制。
(五)完善校企共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
企业对于学生到单位顶岗实习,并不关注学生技能的获得,而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有的学生到了单位之后,整天忙着给企业打杂,不断重复机械性的劳动,所从事的各项活动之间彼此互不相联,其实践技能根本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有的单位操作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没有技术含量,学生在校所学的技能没有用武之地,通过生产的实践,不但没有让他的技能更上一层楼,反而对其原来所学的技能起到了消解作用。
(六)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职业院校要加强与合作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要与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紧密相连,随着企业的经营环境、技术更新等的发展而变化;学校和企业可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构,负责校企合作发展规划的制定;要进一步落实人才需求预测、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习实训等工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实训基地管理、“双师型”教师考核奖励等规章制度;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深化课程改革。
总体看来,中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制度是否完善。因此,政府应建立健全政策、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铺平道路,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企业和学校都要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深化校企合作层面与层次,找准合作契合点,巩固校企合作关系,加快合作进程,以完善的制度来推动校企合作顺利、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林.内部制度建设:校企合作正效实现的关键[J].黑龙江高教究.2012,(11)
[2] 李琦.论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保障制度的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
[3] 虞璐.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企业导报.2010(12)
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 真实性问题 会计监督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加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被广泛的关注。会计信息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关键因素,历来被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及债权人等相关各方所重视。会计信息是加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及政府相关部门宏观决策的依据。因而有必要对该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制度不健全
虽然我国存在着一会计法为中心的一系列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但是法律制度本身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有关人员的处罚却并不科学。从法律制度的规定来看,只有少数的造假行为才是刑事犯罪。众多的会计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不大。因而进一步促成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
2007年我国执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但该准则在范围上仅仅适用于上市公司,因而在实践应用中使得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采用了不同的标准,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剧。新的会计准则虽然强化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但却并不能解决企业在财务报表所存在的所有问题,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上市公司管理层因利益关系而提供的失真的会计信息的现象。
2.企业管理及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原因
会计作为一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常用的工具,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会计自身有着诸多的不完善的地方,如在会计假设及会计信息随机的不确定性等等方面就会造成在实际中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加上企业所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因而不可避免的会由于会计人员个人水平的差异而出现会计数据脱离了企业实际的现象,即会计信息失真。
从企业内部来说,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必然会受企业所有者或高级管理者的制约,因而在会计信息的填制过程中就会出现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会计人员在企业所有者或高级管理者的操作下填写相应的会计信息,即虚假的会计信息。
3.监督力度不够
且前我国采用的是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监督模式。同时。财政、税务及审计等相应政府部门都对企业不同程度的实施着监督权。前者的监督从模式上来看,中介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会计师自身的问题,使得通过审计而确定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政府的监督又加之受到财力与人力的限制而不能有效的检查企业存在的违规行为。监督力度发挥的作用有限,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各个方面因素有机促成的结果,因而如果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对会计信息管理的完善。
二、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督力度
制度建设与监督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同时加强各个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政府做好对中介机构及企业的管理,强化这些组织的法制观念,将这些组织的外在监督转变成这些组织的自我约束。只有从宏观上对会计信息做到有效的遏制,才能保证微观上与此相关制度的有效实施。
2.加强企业管理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真实性对企业相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情况或经济状况的影响极其重大。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与否,决定是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好坏,更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企业进行制度规范化的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保证会计人员职责的履行。良好的企业内部权利分配及制约制度,可以有效的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控力度。只有会计人员与企业的所有者及管理者都能够从自身及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才能有根本上遏制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
3.提供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而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给这些人员在教育的机会,增加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在专业水平上对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证。
会计从业人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以外,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虚假会计信息给自身、企业及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良好职业素质的培育。让会计从业人员能够将外在的监督转变成自身约束的需要。因而达到从根本上杜绝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
总之,会计信息真实性需要国家政府的相关部门、企业管理与会计从业人员这三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
篇6
关键词:法律配套 政策性金融 法律经济学
一、法律经济学及专利恶意诉讼的相关概念
法律经济学又称为“法律的经济分析”或者“法和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一门法学与经济学领域交叉的新兴学科,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阐述法律问题的学科。用法律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波斯纳的话来说,法律经济学就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具体地讲,就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特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以及不同法律规则的效率。R・P・麦乐怡认为,“法律经济学是通过对法律规则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及经济效率分析,使人们可以就法律实施的结果得出结论,并且对特定的法律安排的社会价值作出评价”。法律经济学在80年代刚被介绍到我国时即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开阔了法学研究的新视角,使法学研究可以从成本投入与资源分配等角度对法律与制度的安排做出经济的分析,以求达到二者结合的最佳效益,对于解释现行的法律制度,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势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涉及知识成果和知识价值的一种权利,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工商经贸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简要概括起来,知识产权是人们对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和知识财产所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
民事诉讼是公民和法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公民和法人可以通过在国家司法机关行使诉讼权来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年来,随着人民法院为方便人民群众进行民事诉讼而降低民事诉讼门槛,以及我国民事经济纠纷的日益复杂化,给一些企图通过诉讼来实现其非法目的、谋取非法利益的恶意诉讼留下了可乘之机,而以专利为工具手段提起恶意诉讼的案件近年来已呈增多之势。恶意诉讼,顾名思义是一种滥用诉讼权的不当行为,包括恶意当事人出于非正当目的采取不正当诉讼手段但借助合法程序,企图诱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从而达到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为自身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对于专利恶意诉讼,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稿中明确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以他人侵犯其专利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或者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特指权利人为获取不正当利益,在明知权利有瑕疵的情况下相对人侵权,致使相对人在诉讼中遭受损失的行为专利恶意诉讼与现代法治是不相容的,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来讲,专利恶意诉讼不仅严重损害了有关当事人的权益,也给法官及办案人员设下诸多陷阱,增加了法律工作的职业风险,而且专利恶意诉讼同时浪费了我国本来就有限的司法资源,扰乱了司法秩序,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让人们对社会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产生质疑,不利于我国现代法制建设及经济发展。
二、专利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本身的特点使得目前的专利恶意诉讼往往具有极大的隐蔽性。比如发明发现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审查授权方面目前还有许多漏洞需要弥补,这就容易给专利恶意诉讼提供条件,但是在这些专利权还未被确认为无效以前,相关专利权人就有权。那么专利恶意诉讼都有哪些法律构成要件呢?在近几年的司法实践中,法官们往往是依据诚实信用、公平原则,并结合专利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对于专利恶意诉讼的侵权行为的认定同样要考虑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这四个要件,特别是专利恶意诉讼权利人的主观过错是否存在恶意,是认定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是否成立的关键。
三、中国社会与法律经济学问题分析
(一)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具备实施BOT投资方式的基本法律环境,但现有法律制度在政府特许、担保等多方面未能满足BOT投资方式制度需求,亟待完善现有法律制度或作有利的应用解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制定和颁布了二百多个涉及外商投资的法律和法规,然而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在许多问题上与国际惯例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投资方式面临的风险
BOT投资方式和国内投资相比,除了建设期和经营期、资金持续的风险之外,还面临着政治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和外商信誉的风险。外商投资的期限较长,在建设期间和经营期间很可能发生相关的外汇汇率的变动。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不断出现,甚至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外商投资的过程中有可能转嫁通货膨胀风险。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篇7
关键词 公证法律制度 公证诚信 管理制度
作者简介:王长萌,福建省福清市公证处。
公证制度是我国重要的信用保障机制,是当今信用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公证制度的本质在于对经济及民事主体进行法律干预,通过建立专门的公证机构规范经济、社会及民事行为,以此形成公平、诚信的活动氛围,建构诚信社会信用体系。诚信是社会、经济及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活动准则,是公正制度的核心价值内容。公证诚信制度建立能够有效地保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稳健推进,基于公证制度下,完善公证诚信制度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公证诚信制度概述
(一)公证诚信制度的含义
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上是指社会、经济及民事活动主体在发生社会、经济、民事行为时,应以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为根本,通过公开地、善意的、诚实地方式执行其义务、行使其权利。公证是一项重要的司法举证行为,是国家基于对组织民事纠纷进行预防、降低诉讼力、节省不必要的法律损失,保证法律的有效性、稳定经济社会民事活动秩序的重要制度保障。公证诚信制度是以诚实守信原则为基础,以维护社会秩序,维护民事、社会、经济主体合法权益为目的,通过公证机构依法行使法律效力的司法规范性行为准则。
(二)公证诚信制度的内部本质关系
诚信与公证自身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公证制度的本质在于诚信,诚信是在公证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公证制度的建立离不开诚信这一本质内涵,诚信的构建需要公证制度的支撑。诚信客观存在于人类行为活动中,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的引入,由于市场的盲目性以及趋利性,导致一些经济行为主体诚信的缺失。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又重新回归理性视野,逐渐纳入我国社会法律制度。随着我国现代法治的完善发展,诚信成为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的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公证是一种司法机制,诚信则是公证的核心与本质内容,没有诚信的公证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保证诚信公证制度的开展,才能够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对各类行为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公证结果体现了公证部门的公证效力,在公证制度的开展过程中,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对诚信制度的有效实施要进行保护,实现公证效力的最大化。
为了有效预防和抵制社会、经济、民事活动中的欺骗行为,而建构公证制度,这种非诚信活动时公证产生的根本所在。公证制度从作用上讲,它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最为基本的法律工具,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性支撑。公证机构能够在运用国家公信力的基础上体现公证机构的公平性,是基于国家法律保护基础上的公证平台。公平、平等和合法是公证制度当中诚信制度特点的重要体现。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公证制度是诚信制度的重要体现,具有一定的公信力,现已逐渐成为保证群众合法权益与收获信誉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公证法律制度对公证诚信制度的推动性作用
(一)完善的公证制度能够有效地为公证诚信制度的建设提供动力
完善的公证制度是保证公证诚信制度建设顺利的动力基础,公证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诚信体系建构的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是公证诚信制度建立与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能够有效地推进公证诚信制度的合理完善。诚信最早体现法律上可追溯到瑞士的民法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诚信被各国所重视,纳入到自己的法律系统体系中。诚信在法律上的规定性定义是指无论何种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都应该依据诚信的原则进行具体的施行。诚信制度是诚信意识的法律化体现,是规范社会、经济、民事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和手段。诚信制度纳入法律体系当中,具有一定的法律相应是我国现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公证制度的完善是优化法律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公证制度的实施,能够保证诚信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效能,从而推动公证制度的持续性发展。在公证制度的具体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其在法律当中的自身效能的发挥,以保证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性与全面性执行。通过对我国民事法律的调查发现,有关公证制度的法律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少,在我国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关公职制度的法律规定缺少全面性与普适性,导致相关问题的层出不穷。同时,与其他国家公证法律制度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公证制度具有一定法律条文进行实际约束,导致在具体实施当中具有明确条款进行约束。保证公证程序与公证制度的科学合理性,是推动诚信公证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公证法律制度是提升公证诚信效力的重要保障
基于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公证诚信效力主要以一种国家法律粗在形式得以体现,发挥一定的司法效能。与此同时,诚信公证效能以公证法律的保障机制为基础,得以具体地实施。公证制度中所存在的公证效益主要通过强制的执行效力、证据效力得以体现。其中,有关强制性的执行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关辖区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关于证据效力方面,公证书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具有的公证效力,其中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明文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实施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也就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公证机构所出示的文书具有国家公信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证的诚信效力。具体分析探讨公证法律制度,对在公证诚信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具体的公证法律制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探索,以及完善诚信公证制度,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公证法律下健全完善公证诚信制度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法定公证范畴,为公证诚信制度的建构提供法律规范依据
法律公正原则是相对于自愿公证原则而言的,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在相关行政法规、法律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司法公证济公实行的行为规范。公证制度作为一种信用保障机制,是社会信用的制度与司法性保障,其有效性的发挥需要一定法律及法规支撑。然而,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体系中,对于法定公证范畴的法律界定是缺失的,严重阻碍了公证诚信制度的建构进程,对社会信用氛围环境的塑造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法定公证范畴的界定,是实现民事实体法与公证法有机连接的基础,在两者之间起到纽带和桥梁性的作用。法定公证事项是公证相关法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规范、制度相关社会、经济、民事主体的行为以及公证机构的公证执法行为,以此推动社会信用机制的发展与完善,从而减少行为成本,保证社会、经济、民事活动的顺利安全开展,推动整个社会系统的健康有序运行。
(二)强化公证效力,提升公证诚信效能
当前,我国对公证效力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完善。从总体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相关公证效力的法律规定力度和适用范围较小,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的推动下,国家对经济的职能管理手段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行政手段逐渐转化为法律手段,基于此,国家应扩大公证行为使用范围,强化讼争效力,进一步提升公证城西效能,使诚信制度广泛覆盖于社会、经济、政治、民事等活动领域,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形成。
(三)提升公证人员综合素质,建立职业化管理制度
公证员作为公证法律制度及公证诚信制度的执行者,具有一定的法律主体行为,是保证制度有效施行的主观决定性因素。因此,基于公证法律制度,完善公证诚信制度要建立在高素质公证团队建设的基础上。作为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公证机构应高度重视对公证人员职业素养及道德修养的培训与教育,从行为主体方面,提供公证诚信制度效能,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完善公证资格准入制度,将诚信纳入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职业风险保障与防范机制全。在培训机制上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建构、加强公证员的职责意识、健全公证员道德培养机制。
转变公证员管理机制,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公证员管理制度,规范公证员的职业执法行为,提高公证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对公证员队伍的在教育。
建立独立的公证职业体系,将公证活动独立于其他行政、司法之外,使其充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保证执法的公平、公证性。公证诚信制度是社会信用机体的免疫细胞,能够有效抵御信用封信及欺骗性性行为的发生,是保证社会系统健康有效运转的重要内容,需要一定独立的法律地位,强化其有效性和公平性。
(四)建立健全公证诚信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公信力
公证诚信质量是公证诚信制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其生命力及活力所在,因此,公证机构应建立健全公证诚信保障体系,保证公证诚信制度的实效性,提升诚信机制的公信力。该体系需要严密的证据收集制度,有效的审批报批制度、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完善的查证制度等内容共同作用,以此形成强大的网络系统,保证公证效力的有效实施。
(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保证公证诚信制度的有效性
篇8
内容摘要:法律移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法律制度互相借鉴与取舍的过程。法律移植是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进行法律移植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法律移植效果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有所助益。
关键词:法律制度 法律移植 现代化
所谓“法律移植”是现成的可用来表征国家间相互引进和吸收法律这种实践的术语。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试、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法律移植的范围,一是外国的法律,二是国际法律和惯例,通称外国法(张文显,2004)。法律移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法律制度互相借鉴与取舍的过程,只要国家或民族间彼此发生了关系,都将会造成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法律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国家和民族间创造性地移植和借鉴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移植或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法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进行法律移植的原因
(一)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有几千年的法律思想演进历史,又能自成体系。所以在欧美帝国主义未东来以前,它在事实上支配朝鲜、日本、琉球、安南等东亚各国的法律界。但自以来,随着英美各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确立,中华法系受到空前的打击。加以欧美学说的大量输入,如“保障人权”、“权利”和“义务”的思想,于是对过去那种“礼”、“法”不分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自然深为不满。自与欧美通商,沿江海一带的工商业团体应时兴起,社会经济逐渐发达,旧日比较简单落后的法制实在不足应付新环境。在晚清存在一次以移植西方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的立法活动,清政府认识到了传统法律的滞后性,选择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首先是争取的要求,二是统一中央集权的要求(张德美,2003)。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趋势,一方面要能在各个领域多方位地接轨,以便能够更好的交流,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在求同过程中,便要求各国能够相互学习及借鉴,以便共同进步,这种趋势在法学领域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移植法律,可以是出于该国政治、经济或文化多方面的剧烈变化,即内在需求,因为本国落后的法律制度已不能满足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要求,或是迫于外来的压力,不得不移植法律。在世界各国之间,其法律理念及价值观念相差较大。这种法律观念或精神,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沉淀与积累。就落后国家而言,无论在技术上、方法上或是观念上都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如果落后国家仍然是闭门造车,仍然要花上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去实践发达国家早已形成的原则和观念,那其代价及损失过大。因此,对落后国家而言,发达国家总结出来的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应该大胆地吸收,从而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本国法制的现代化。
(二)日本法律移植成功的经验启示
日本的法律移植值得我们借鉴。从大化革新时期对于唐朝法律的借鉴,到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方法律的移植,日本人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异乎寻常的大胆,在日本法律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不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借鉴外国,日本人似乎从不为自己设置某种思维模式。8世纪时日本人连同汉字一道接受了唐律。日本近代对于西方法的移植,经历了从照搬法国法到借鉴德国法的演变,二战之后,日本又因历史原因而大量引入美国法,从而又进一步加速了其民主与法制化进程。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本在法律移植方面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法律移植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一过程是对外来法与对固有法的认识同时深化的结果。其间渗透了许多优秀法学家的智慧和汗水。日本近代刑法典的编纂与刑法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同时,《日本民法典》最终成为比较法学的成果。
另外,笔者认为,虽然日本法典在整体上缺乏理论上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致使外来法和本土法在同一体系产生了冲突,这一教训不能忽略。但是日本法律移植的经验,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法律移植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也能从中吸取好的方面,摒弃不好的方面,为我国进行法律移植提供经验借鉴。
提高法律移植效果的途径
自20世纪80年代到1992年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法制建设面临进一步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大学习、引进吸收世界先进国家的法律力度,因此法律移植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就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然而在提高法律移植的效果方面,仍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法律观念培养和法律制度的建设
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艰难,法治建设的最大挑战在于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对于我国目前的法治现代化的建设,不应盲目的大规模移植西方国家的法律,而应先引进西方法律的思想及价值观念,大力普及法律观念,法律思想的教育,西方发达国家为人类创造了发达的法律文化,只有大胆地移植其先进的成果,才能加快我国法制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为我国法治的建构以及以后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观念基础。
没有完备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不仅难以继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还难以实现法律文化的创新。要实现我国法制的现代化,法律制度建设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必须移植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法律制度,同时还应改进我国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体制,使之相互协调, 也应注重法律制度的国际化,以完善自身从而使法律顺畅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建构以支持和保障。
(二)移植方本身法律制度的优先性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法可以借鉴,只有优中选优,移植过来的法律才可能是最成熟、最先进、最实用的法律。首先该法律制度必须本身是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很好地弥补受植方的不足,其法律内容要合理,形式具有科学性;内容合理,即应当做到能够充分实现法律所追求的社会价值,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形式的科学性,即指法律所采取的结构能够充分反映其内容,实施便利。
(三)受移植方要有能力接受新的法律
接受新法律必须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能说,实行法律移植就证明受体具有开放性,因为移植可能是强加的,也可能是少数社会精英或统治者的理性选择。这里所说的必要的开放性,是指整个社会不要自封疆界,保持边界的模糊性,为外来事物留下必要的生存空间;同时,整个社会的公众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这种心态的表现是对外来事物不拒斥、不排挤,海纳百川。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吸纳外来新鲜事物的勇气与能力,则整个社会必然会一步步地走向衰败乃至灭亡”(陈传法,2001)。所以说,受移植方要有容纳移植方法律的度量,正如日本移植外国法律那样的开放性。
(四)做好法律的“本土化”工作
比较法学家奥托•柯恩•弗龙德认为:法律制度可能是在不同程度上深深植根于一个 国家的生活之中,因而或多或少易从一个法律制度移植于另一个法律制度。然而,在这个范围的另一端则是,法律扎根太深,移植实际上不可能(郑强,2007)。
这说明,在移植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一个法律的扎根深浅的问题,这也就涉及到法律的“本土化”的问题。一项法律制度在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与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结合,使其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如要对该法律制度进行移植,就必然要对该法律制度进行“改造”,使其能在移植之后适合本国的环境。这就是法律“本土化”过程。因此,任何一个法律移植,它并不仅是外国法的直译或再现,而是在研究其法律理念及规则基础上的“再创造”。从而使移植成功并在本国发挥效能。
(五)引进外国判例与法理
我国此前移植的外国法条文过于简单、原则性较强,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和适用性,以后应注意对外国的法理和相关判例进行深入研究,在引进判例时,应当注意到:移植成文法是主要的,判例制度也可以作为补充,这也是符合我国是成文法国家这一现实状况。
法律移植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适合的法律移植类型,避免片面性
法律移植归纳起来有三类:第一类是水平相当的国家之间进行移植;第二类是落后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法律移植;第三类是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和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 就其方式而言,第一类着重是“互补”,第二类着重于“完全采纳”,第三类是“同化或合成”。(张文显,2004)在我国,不同的部门法需要法律移植,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在已经得到较大发展,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法律部门,便应采用第一种方式进行互补;对于涉及高科技领域,我国起步较晚,而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完善体系的部门法时,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进行;而第三种,则是在我国签订有关法律公约时所采用。总之,法律移植是一项技术工程,应针对不同的法律领域采用不同的方式。
(二)法律移植应避免过分激进,克服盲目引进
整个法律体系犹如一座“金字塔”,其底层是法律理念、精神及原则,然后逐级向上是部门法及法律规范等等。在移植过程中,就应该考虑此种情况,使植入的法律能在“金字塔”中找到适当的位置,并不至于影响整体的结构。这就要求,在移植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进利,急于求成,最终导致“金字塔”的基石松动乃至于倒塌。如我国对外国“破产法”的引进,最终因不适中国国情而提前“破产”。
(三)维护国家,避免因强权压力而进行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就我国现状而言,是我国法律迅速赶上发达国家,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条重要途径。就其范围而言,包括了外国的法律及国际公约和惯例,其中有能促进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法律内容,对于先进的外国法和国际法,我国会尽量引进,以弥补中国法制的不足。但是部分强权国家强行依据自己的法律观强迫中国进行法律移植,如1994年6月,“美国贸易代表”以中国未能对美商的知识产权给予“充分、有效”的保护以及未能对拥有知识产权的美商给予“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作为借口,将中国列为“重点国家”,同时提出许多直接干涉我国立法、司法和内政的苛刻要求,诸如:修改中国民法、缩短审限、修改民诉收费规定,从廉收费;每周两次在国内大规模打击对美侵权行为,并向美国报告,直到美国满意为止;每季度向美国政府报告一次中国查处对美侵权的情况等。并于1994年12月单方面宣布总值为28亿美元的对华报复清单,妄图迫使我国就范,我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有利有节的斗争,没有屈服美国的强权而进行法律移植(陈安,200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平等协商,综合考虑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自主、自愿限制并相互尊重,制定各方都能接受的国际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法律移植是我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现在虽然已经起步,但其具体操作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
结论
在法制现代化的今天,研究法律移植的问题,特别是法律移植能否行之效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法律移植是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法律的开放性己成为普遍潮流,法律是没有国界的。某个国家的法律,不仅是一种所谓的“地方性法律”,它也是全世界的法律,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
2.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传法.法律移植简论――从发展的观点看.法律出版社,2001
篇9
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存在的目的不是单一地为股东提供回报,而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要以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为目标。这种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被消费者的倡导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等所接受,而今已经成为政府和大部分理论家和行动主义者的基本共识。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基金组织、评估机构和投资管理公司,都已经或正在将投资的社会责任纳入自己的决策。如美国加州公职人员退休基金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比较早地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决策中运用了社会标准。该基金会针对信息披露透明度、政治稳定性、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劳工法,如禁止雇用童工和奴隶)进行特定的测试,并在建立财务和经济指标时考虑这些因素。富时指数服务公司则建立了一系列全球指数,这些指数所包含的全是社会责任心强的公司。英国Hermes投资管理公司在2001年初的公司治理政策声明中呼吁,要求所有的公司披露社会、环境和道德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这一提议得到了其它投资机构的积极支持。
不过,对企业来说,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承担社会责任无疑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起码从短期来看,这样的成本非常明显。这次的调查也显示,69.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力降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就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企业不愿做赔本的买卖,哪怕是暂时的赔本。因此,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些长效机制,使企业情愿甚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义务性质的社会责任,如企业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从世界名国通行的法律制度安排来看,企业本就应该为其污染买单,周围居民享有洁净空气的权利。企业如果不想因污染而官司缠身的话,就应该积极加设防护措施。二是非义务性质的社会责任,如慈善捐款。慈善捐款具有广告效应,能够向大众传递企业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信息。无论哪个方面,企业遭受短期损失是难免的,但却都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利益。
基于此,首先,要通过激励措施,直接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收益。对于企业承担的上述两种社会责任,都可以给予必要的激励。对于义务性质的社会责任,政府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减免一定的税收。不过要注意,这种物质上的奖励只适用于相应制度不健全时期(像目前我国的转型期),一旦制度健全,这样的物质奖励就不应该存在,但可以给予精神激励。对于非义务性质的社会责任,在健全相应渠道和程序的基础上,要侧重于通过舆论宣传,积极推销这些企业,使得企业承担这类社会责任的收益超过成本。
篇10
(铁道警察学院 法律系,河南 郑州 450053)
摘 要:制定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的需要,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农业;中原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084-0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知识产权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农业部于2010年推出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颁布,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因此,制定适合省情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虽然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但是农业的重要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粮食安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因此,制定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农业发展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农业知识产权是指发生在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民事主体对人们脑力劳动创造的涉农智力成果、特定标记和其他非物质信息等依法享有的专门权利。[1]其主要特征有:农业知识产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等知识产权的法律共性,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同时农业知识产权也因为其涉农特征,而具有的主体难以控制性、易扩散性等特征,其权利既可以是由涉农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取得,也可以是由其他合法取得权利的人享有。而且因为其以涉农智力成果、特定标记和其他非物质信息为保护对象,与传统物权所保护的有形财产不同,因而保护对象有很大的扩张空间。根据有关国际条约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定,我们认为,所有涉及农业、农村经济或者农村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产权都属于农业知识产权。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分为农业知识产权和涉农知识产权,前者包括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后者则是指可以适用于农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其中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最主要的保护形式。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为本国乃至国际重要的经济贸易政策,其他国家也都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科技创新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率很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和制度。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全国的主要粮食(小麦)产区,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人口过亿,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围绕主要粮食作物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获取关键性的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农业并不仅仅是被保障的对象,而是要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基础作用,成为城镇化、工业化的强劲引擎。要达到这一点农业必须提升自身水平。农业知识产权为此保障护航。知识产权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农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各种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为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市场营销奠定了制度基础。大力提升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迅速增强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一)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
河南省2008年制定颁布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于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农业知识产权做出了规定,并把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明确了知识产权战略任务,提出:“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畜禽等新品种选育、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农作物病虫害及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农业设施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突破。重点建设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产品,积极采取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打造知名品牌。重视粮食、果品、肉制品等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培育一批驰名和著名商标,形成知识产权优势。把知识产权与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相衔接,提高全省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多年来,我省围绕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比如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工作的推动都卓有成效。2009年,河南省农业厅制订《河南省2009年农业植物品种权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并依法开展农业植物品种权执法工作,农业植物新品种侵权、假冒案件得到了及时查处,有效地保护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数量稳步提高。[2] 2010年,河南省农业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2010}50号)和国家知识产权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放在突出位置,统一安排和部署、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3] 2009年,全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63件,居全国第三位,总申请量达到547个,被农业部授权保护的农业植物新品种达到228个。2009年,全省法院新受理一审植物新品种纠纷77件。[4]
随着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今天,知识产权所引发的贸易争端和经济纠纷日益增加,而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同发达省份相比,或者与我省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
1、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淡薄,农业知识产权转化和利用率不高,专利、商标的申请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由于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制建设起步晚,加之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较少,因此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很多农业科研人员、农科管理人员对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很有限。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知识产权产权仅保护工业领域,农业领域不存在知识产权,因此不需要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因而,我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一方面不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利用,农业科研与产业脱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经常出现自己的发明不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不注重树立良好的商标形象,造成了河南省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5]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保护意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2、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不规范。
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增多,一个全面、系统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但是目前我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还没有专门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起与国家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此外,与之相关的农业知识产权实施与管理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交易制度还很不规范。规范、合理的交易制度能够加快农业知识产权的流动,使创造人或者权利人快速有效的实现效益,不仅能够激发和保护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农业技术更新换代,而且能够提高我省农业生产的水平。以农业知识产权中最为重要的植物品种权为例,尽管近几年,我省的植物品种权申请与授权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但是进行交易转让的数量不多,规模也很小,而且签约率低、违约率高。究其原因,还是由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因此,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尽快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
3、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不完善,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
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小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办公室以及河南省农业厅等相继开展了不少有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项活动,严厉打击了一批重大的侵犯农业知识产权的案件,可以说其行政执法的力度是在不断加强的。法院受理的农业领域知识产权纠纷的数量特别是有关植物新品种权的案件不断增加。但是,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仅仅靠一些专项打击或者保护活动,还是远远不够的。没有针对农业知识产权特殊性的保护制度,没有健全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等,既不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也不能有效的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因此,必须要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重。此外,由于对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单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理念,没有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者设立管理机构,没有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因而知识产权工作被动滞后,没有合理规划,不能防范风险,遇到纠纷没有证据,遇到侵权不会维权。
此外,缺乏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开发的国际化视野,对西方国家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制度等了解较少也是我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农业作为重点产业的发展。
三、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战略实施
根据2008年颁布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结合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和有效促进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进一步细化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并推进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在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以专利、商标、版权为三大支柱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但在农业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尽快建立与国家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农业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持和保障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
(二)构建适合我省农业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
完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同时,应加快构建适合我省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制定适合农业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不同类型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加强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农业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构建符合省情、有利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奖惩机制和应急预警机制。同时,构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双重保护机制,除了人民法院的司法保护外,加强政府监管,增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切实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的部门联合执法,与人民法院密切配合,共同构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确保农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三)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方法
打造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等)和继续发挥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业、农产品是我省农业腾飞的两翼。围绕“一主两翼”,突出主导产业,强化优势产业,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应该成为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政策的主导思想。为此,在推进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以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农业著作权、农业新品种商标权和农业商业秘密权等领域的全面保护,同时,要强化重点领域的重点保护,包括进一步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度,普查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建立相应的资源保护和权属管理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导向作用,促进市场主体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体制,促进与专利、商标、版权等部门协作配合等。
(四)加大宣传,培育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
要大力宣传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把农业知识产权宣传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向我省人民普及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农业知识产权对于农业大省所具有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形成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尤其应当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针对性培训,使他们能迅速提升观念,敢于且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农业知识产权。同时,要鼓励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专业已经招生,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新增了知识产权专业,与此同时,也可以鼓励其他高等院校开设农业知识产权课程,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秉斌.试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8(1).
[2][4]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2009年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河南日报[N].2010年4月20日.
[3]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打击侵犯农业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总结[EB/OL].http://moa.gov.cn/ztzl/
djqqjmwlxd/df/201107/t20110709_2048927.htm.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