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的危害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灾害的危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象灾害的危害

篇1

[关键词] 气象灾害 蛋鸡养殖 温度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58-01

由于蛋鸡禽白血病的蔓延,2012年7月―2013年10月,调查小组对江苏徐州地区的18个蛋鸡养殖场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着1800份的取样分析后,调查结果显示,各个蛋鸡养殖场的蛋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感染禽白血病的现象,A/B亚型禽白血病在江苏徐州蛋鸡场内很普遍。通过分析研究后发现,这时期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蛋鸡养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蛋鸡养殖户近几年已经因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措施不到位,致使养殖场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损害。

一、气象灾害对蛋鸡养殖的危害

1.气象灾害对蛋鸡养殖温度的影响

由于受大气环流、冷暖气团移动等因素的影响,高温、低温、霜冻、连阴雨、寒潮以及干旱等气象灾害会对大气的温度产生影响,同时,大气温度的变化将会对蛋鸡的养殖产生影响。例如:在育雏期,如果鸡舍的温度适宜的话,蛋鸡就会很活跃,到处运动,均匀分布;如果鸡舍受到高温的影响,蛋鸡就会出现张嘴大喘气以及张翅等症状;相反如果受到低温气象灾害的影响,蛋鸡会为了保持自身的温度,而缩着头并扎堆。成熟的蛋鸡千只的产蛋量大概在900个,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的话,蛋鸡的产蛋量只能达到600个左右。

2.气象灾害对蛋鸡养殖湿度的影响

大(浓)雾、连阴雨、积涝等气象灾害对蛋鸡养殖的湿度会造成影响,这样对蛋鸡的质量和产蛋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过低的湿度会使蛋鸡的毛变得很干,污染物等漂浮在空气中,引起蛋鸡患呼吸道疾病;过高的湿度,不利于鸡舍的散热,使鸡舍处于闷热的状态,极易滋生细菌,引发大规模的禽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控,将会对养殖造成巨大的损失,一定程度上也会危害人类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由于湿度变化造成蛋鸡感染疾病,很多成熟蛋鸡会出现短暂的歇蛋期,导致蛋产量降低,相比于平时,产蛋率会下降5%左右,如果感染范围较大的话,产蛋率会明显降低很多。

3.气象灾害对蛋鸡养殖光照的影响

光照有促进蛋鸡性成熟的作用,同时关照也有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在养殖蛋鸡的过程中,合理的适宜的光照将有利于防止蛋鸡早熟并且也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气象灾害这些不可控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光照,例如:在暖气团的影响下,出现连续长时的艳阳天,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生长期的蛋鸡会出现早熟的现象,严重违背了蛋鸡的正常发育进度,对蛋鸡以后的产蛋量和蛋鸡的质量都会产生危害。新安县某养殖户600只蛋鸡在鸡群健康状况良好的时候,产蛋率在90%,由于阴天气,光照减少,产蛋率下降至40%左右,天气放晴后,产蛋率才得以恢复。

二、对气象灾害的避抗对策

1.在遇到气象灾害时注意实时观察蛋鸡的情况

当遇到比较明显的气象灾害的时候,蛋鸡养殖户要加强对蛋鸡的粪便、呼吸以及产蛋率等情况的观察,蛋鸡养殖户要进行及时的巡视,对于脱肛鸡、病弱鸡等出现异常的鸡,要及时地进行隔离处理,防治疫病的扩散以及蛋鸡死亡率的增高。另外,要对鸡舍以及饲养区进行消毒处理,并且对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调节。

2.蛋鸡养殖户要人为地控制鸡舍的光照

蛋鸡养殖户在光照不足或者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要采用现代化的设备,用光照灯增加鸡舍的光照,顺便提高鸡舍的温度。尤其在蛋鸡的产蛋期间,养殖户更应该重视光照的时间和光照强度的控制。例如:在蛋鸡18周的时候,可以在蛋鸡群都达到标准的情况下,每两周把光照的时间增加三十分钟,等到了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的时候必须保证每天的光照时间保持在十六小时,但是如果蛋鸡的体重没有达到标准,可以在二十周的时候再增加鸡舍的光照时间。蛋鸡产蛋高峰期间,鸡舍的光照强度和时间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不能随意地缩短光照时间,也不能随意地减弱光照的强度,以保证蛋鸡的质量和产蛋量,降低气象灾害对蛋鸡养殖光照和温度影响。

3.加强对疫病的防控

养殖户可以在气候变化无常的时候,在蛋鸡的饮水和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土霉素、环丙沙星、丁胺卡那、氟哌酸、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中草药或者抗菌药,防治在气象变化下出现肠炎、大肠杆菌、鸡霍乱、慢性呼吸道等疫病;其次,保证一周一次对鸡舍及蛋鸡的活动范围进行消毒,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防止因为细菌的滋生导致疫病的侵袭,避免对蛋鸡群造成严重的影响;再次,蛋鸡养殖户也可以喂饲蛋鸡一定量的速溶多维、延胡素酸、维生素C等,提高蛋鸡的抵抗力,减轻不必要的应激反应并提高蛋鸡的营养需求,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外来人员应该减少其进入蛋鸡饲养区,蛋鸡饲养人员在进入饲养区的时候需要提前进行消毒。气象灾害我们不可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防范措施来避抗气象灾害对蛋鸡养殖的影响。

我国蛋鸡产业经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养殖规模和鸡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生产大国。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蛋鸡产业的发展水平仍远远落于这些发达国家之后。气象灾害作为影响蛋鸡养殖的影响因素之一应该受到重视,尽量避免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都应该把气象灾害对蛋鸡养殖业的危害重视起来,研讨出有利于我国蛋鸡养殖业发展的避抗对策。

参考文献

[1]赵颜;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当代畜牧》;2013年35期

篇2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内蒙古阿拉善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48-02

气象是“三农”及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天气气候的高影响行业,农村也是气象防灾减灾薄弱地区,农民对气象服务需求尤为迫切。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简称“两个体系”)。3年来,阿拉善盟气象局在推进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成效的可靠经验。始终坚持把气象为农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作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将“两个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气象服务向农村牧区深入,在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和拓宽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上不断下功夫,为“三农”与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服务,效益明显,赢得了党政领导、涉农部门的肯定以及广大农牧民的好评。

1 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和满足农牧民需求,阿拉善盟气象局首先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凝聚社会共识,齐抓共管做好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保障能力。

1.1 强化组织领导

盟、旗(区)级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气象为农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当地区气象为农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

1.2 强化部门合作

一是先后与涉农部门、环保、国土、旅游等11个单位建立了合作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与防灾减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做出明确规定,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协调行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实行科研项目合作,以项目求发展,共同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建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拓展重大项目建设:①与移动、通信、电信等公司进行深化合作,开发了手机短信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平台,开辟了“绿色通道”,免费为党政领导、涉农部门、种养殖大户、重点服务对象以及农牧民等发送手机短信,正在将城镇居民、学校、相关企业等有关人员纳入免费信息数据库,并列入2012年盟惠民工程;②与盟林业局开展贺兰山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项目合作建设,在贺兰山灾害多发段建立了4个地面自动观测站、8个人工增雨烟炉,第1期共投入资金207万元,有效地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③通过经济开发区“金沙苑万亩葡萄园”特色气象服务项目的建设,获得盟、区财政投资53万元,在金沙苑万亩葡萄园建成了七要素、三要素自动气象站,在经济开发区气象局建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业务平台。目前,以上3个重大专项项目建设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效果明显,赢得领导充分肯定和广大农牧民满意、称赞。

1.3 完善应急机制

为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内蒙古阿拉善盟气象局制定了盟、旗(区)、苏木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形成盟、旗(区)、苏木镇3级预案体系;政府发文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完成阿左旗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工作;当地政府先后下发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国办44号文件及相关政策性文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要求重点成员单位将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纳入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统一预警信息,统一整合防御力量,统一协调各方行动,不断提高应急联动能力,并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列入政府“十二五”规划。

2 增强农村牧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阿拉善旗是受大风、沙尘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农村牧区自然条件较差,加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灾害防御相对薄弱,各类气象灾害与极端天气频发,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加强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1-2]。

2.1 加强农村牧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经过多年建设,基层拥有气象、水文等监测预报设施,在防灾减灾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来看,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全方位监测预报网络还未形成。今后要朝着资源共享、部门联动、互通的方向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农村牧区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作用。通过优化布局、合理规划、加密站点,统筹推进重要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等农村重点部位的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截至目前,建成3个特色农业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1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5个无人自动气象站、1个强风自动气象站、3个通勤机场无人自动气象站、2个自动土壤水分站,5个七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2个移动自动气象观测站、1部713型天气雷达,同时依托阿拉善盟气象局天气雷达,能对各地区强对流天气状况实时跟踪监测,遇有灾害性、转折性重大天气过程时,密切监视天气过程变化,加紧会商,开展精细化天气预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2.2 拓展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渠道

近年来,内蒙古阿拉善盟气象局扎实构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积极探索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的新举措,通过“两个体系”建设不断将气象服务向基层延伸。阿拉善盟已建成盟、旗(区)、苏木(镇)、村嘎查4级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体系;建立了集手机、电视、广播、网络、声讯电话、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手段为一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建立24个标准化气象信息服务工作站、65块电子显示屏、63个大喇叭、54个气象短信预警机,6块警示牌;建成拥有232人气象助理员、信息员的队伍,实现苏木镇(街道办)有气象助理员,村嘎查(社区)有气象信息员的目标。此外,还组织开发了阿左旗苏木镇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多渠道预警信息。每年围绕农牧业生产、气象灾害防御等主题,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苏木镇、村嘎查开展科普宣传和防灾减灾培训、演练,开展气象助理员、信息员及防灾减灾联络员培训,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3-4]。

2.3 完善农村牧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目前,已基本实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到旗,应急预案到苏木镇,预警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村牧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格化。加强对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农村人口密集区等重点部位的应急演练,以此检验和完善各种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处置能力,提高农村群众互救自救能力及各单位协同合作能力和水平。

2.4 加大气象科普宣传力度

组织气象、农业专家编印《农业与气象》《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指南》《农牧业气象服务手册》《农村雷电防御知识》等宣传资料,通过进学校(社区)、科技下乡、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大活动,采取座谈、讲课、演练、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气象科普知识宣传,不断增强和提高农牧民合理利用气象条件进行科学生产、管理及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3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

3.1 加强农业气象决策服务

打造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对决策气象服务实行“直通式”服务,采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将农用气象信息和灾害性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各旗(区)、苏木镇(街道)分管农业生产的领导、村级干部及种养殖大户、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手中,同时也为能够接收手机短信的农民提供“直通式”农用气象信息和灾害性预警信息。信息多渠道,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12121”气象服务电话、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及时向农民提供“直通式”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服务。

3.2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不断深化气象服务内涵,组织与涉农部门合作,加强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与运用的气象研究。通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调查资源情况和承载能力,以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地利用和开发好当地气候资源,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做好决策服务,帮助农民把自然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空中水资源,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等,充分发挥人工增雨作业在抗旱防灾、生态环境改善中的作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换为促进农业增效的现实生产力。

3.3 打造特色气象服务

针对地方农牧林业生产需求,突出特色,不断拓展专项气象服务,为专项生产或活动提供气象服务,开展额济纳胡杨景色旅游节、巴丹吉林沙漠旅游节、马莲花旅游文化节、万峰骆驼赛文化节和向日葵、油桃生长季气象条件分析等专项预报服务产品;制订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与技术规范,完善周年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联合会商、制度[5]。

3.4 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针对该盟主要农作物玉米、向日葵、西瓜等的播种、施肥、喷药、收获和设施农业蔬菜、特色农业、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特色双峰骆驼保种基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等各种农牧相关活动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制作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产品。在春种春管、夏收、夏种、秋收等关键农事季节和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开展关键农事气象保障服务。

虽然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该盟气象为农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农业气象监测、服务专业人才匮乏,服务产品水平和科技含量有待提高;二是农业气象业务观测手段落后,需加强现代农业观测站网建设;三是农民对气象知识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欠缺,防御意识淡薄;四是部门合作、专业技术交流不够,提高灾害防御的能力不够;五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和农村终端系统不够完善;六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覆盖面不够广[6]。

4 参考文献

[1] 朱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6):200-201,206.

[2] 矫海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0(6):56-57.

[3] 严晓岚.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J].科技,2009(3):54-56.

[4] 肖佳萍.新一代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及方法探讨[J].贵州气象,1999(5):38-41.

篇3

关键词 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155-02

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频发,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广、造成损失大的特点,给国家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因而,建立科学、完善、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势在必行。

1我国气象灾害主要分类及其危害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根据灾害的特征、灾害产生的因素和天气现象,基本可以分为七大类20种(见表1)。七大类分别是:洪涝、干旱、台风、冷冻害、局地风暴、连阴雨及其它;20种主要指:洪水、雨涝、干旱、干热风、热浪、台风、冷害、冻害、冰害、冻雨、雪害、风害、雹害、龙卷风、雷击、连阴雨、沙尘暴、浓雾、静风等。其中冰冻害和局地风暴都会产生风暴这一现象。

2我国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现有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监测网络不够完善,在探测范围以及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还不能满足需求,网络布局也有不合理之处,针对性不强,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对交通、电力等行业造成影响程度的预评估不够;

2)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有待健全。首先,对于灾害的信息上报不够迅速;其次,有灾害发生时,应急准备也不够充分,应急方案实际操作力不强;再次,各个部门之间掌握的灾害信息不对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紧密;

3)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多部门的高效、整体联动防灾、救灾体系还需完善。这就要求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制定综合防御和救助体系。

4)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不够及时、覆盖面还不够广。当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各类媒体对气象灾害的反应不够快,信息传播不够及时,覆盖面也有很多漏洞,许多的农村、社区、企业以及海上作业人员不能及时的获取灾害信息。

5)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员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少学习这样的知识,这就客观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人员对气象灾害风险认识薄弱、自救能力不强,更不用提建立群防群控机制了。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自救知识亟待普及。

3完善我国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

3.1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管理体制

我国为了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灾能力,提高应对和处理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效率,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5年9月中国气象局成立了气象部门最高应急指挥机构――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如图)。在各省区市成立了应急办和各直属单位应急机构,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常态管理,从而整体提高了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工作的应急能力和效率。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

3.2建立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当某一气象灾害发生时,在造成巨大的直接危害的同时常会伴随一连串的次生灾害,比如洪涝灾害会伴随农林灾害、地质灾害和水圈灾害,这也就需要社会其它各个部门的广泛参与救灾。为了实现灾害信息的迅速共享和各个部门的紧急联动,就有必要建立一个平台来实现这种共享和联动。为此,我国气象局就建立了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来实现快速的信息共享和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整体联动能力。

3.3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

近20多年来,我国气象灾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和应急管理预案的颁布,都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润,等.20世纪重大自然灾害评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0,9(4).

[2]冯佩芝,等.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1-1980[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

篇4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重要作用;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尤其是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山区,十分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气象地质灾害,危害性很大,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气象灾害的损失,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做起,提升人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当前我国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一、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作用

1.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能够促进人们对气象知识以及气象灾害及其防范措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们也了解到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自然会提高对气象灾害的警惕,在潜移默化中,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增强,在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毕竟仅仅依靠政府来防灾减灾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政府相关部门不可能在第一现场就刚到灾害发生的现场,信息的传播总是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气象防灾减灾的重在主要在于人们平日里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灾害一旦发生,我们能够做的仅仅是尽最大努力减低灾害的损失。

2.助于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气象灾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而且气象灾害的种类也特别多,比如洪涝、冰雹、干旱、高温、大风、雷电、暴雨、大雾、低温东海、暴风雪等等,这些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干旱灾害使得庄稼在地里被旱死,使得农民颗粒无收,损失巨大,此外,灾害还能导致人们失去生命,损失不可估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能够使人们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防范措施,并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的知识,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地形比较复杂,气候也各式各样,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的普及,能够使人们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以便人们根据相应的气候和地形进行农业的生产,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人们对气象知识一般都知之甚少,面对复杂的气候必须加强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对气象灾害的了解,这样在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气象灾害将会造成的损失,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有助于加强气象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我国,气象部门主要是服务于人们,为人们提供及时可靠的天气预报和预警,在气象灾害可能发生的地方或是时间,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气象灾害。通过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不仅填充了人们的气象知识的空白,也加强了气象部门的服务意识,塑造了气象部门的服务形象。气象部门通过建立相应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体系,积极开展气象减灾防灾知识的普及活动,深化人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树立良好的气象科普宣传品牌效应,提升气象部门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二、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1.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活动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相应的活动,走进群众、贴近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比如定期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讲座,邀请气象专家向人们讲解气象灾害发生原因,气象灾害能够造成的损害,以及如何防范气象灾害等等。还可以通过演出的形式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融入到演出活动中,形象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排练一些与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的小品、相声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吸引人们观看,从而在观看节目表演中学得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2.通过广播宣传和发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普及活动

气象部门可以借鉴家电下乡、文化下乡的方式,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时候进行下乡宣传,这种宣传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广泛地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村委会的大喇叭不定期地广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尤其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多发的地方,要不断宣传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可以事先录制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磁带或光盘,使得普及工作更容易进行。另外,还可以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制成小册子下发到人们的手中,为了防止人们将小册子当废纸扔掉,可以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在日历、扑克牌、小扇子等有用的物品上,这样人们在闲暇之余就能够看到上面的宣传知识。

3.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普及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有着极好的效果,能够快速、及时、广泛的将相关知识传递给人们。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可以与电视台合作,开辟一个气象防灾减灾的电视栏目,邀请专家进行节目的录制,然后在电视台进行定期播出,还可以设置有奖问答环节,以节目的提高收视率;另外,还可以借助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因为现代社会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能够广泛而直接地达到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的目的。

总结: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还没有普遍开展,让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普及活动,因此必须扩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范围,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和普及手段,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广泛而直接地向人们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从而达到防范气象灾害发生,减小气象灾害损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海民,王跃峰,薛玉敏.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J].中国科技信息, 2010(18)

篇5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

北京市门头沟区属于多山区,正处于由采矿向生态旅游发展的转型期,之前煤矿开采已经造成了山体结构破坏、植被大量减少、地下水环境恶化等,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多次气象灾害。对1980-2011年气象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

1.影响门头沟区主要气象灾害

1.1冰雹灾害 冰雹灾害是门头沟区发生频率最高的气象灾害。冰雹常常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产生并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固态降水物。门头沟区1980-2011年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6月达到21次。冰雹主要发生在雁翅、斋堂和清水等地区,发生次数占总数的63.0%;军庄、妙峰山等东北部地区发生占总数的19.0%;永定、龙泉、王平、大台等东南部地区相对发生次数较少。

1.2大风灾害 大风灾害是门头沟区发生频率仅次于冰雹的气象灾害。我国气象观测业务中规定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8级(17m/s)时称为大风。当大风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大风灾害。门头沟区1980-2011年共发生大风灾害150次,主要发生在6-7月,发生次数占总数的75.0%;春秋两季大风也时有发生,但造成的灾情较少。大风灾害主要集中在雁翅、斋堂、清水等西部山区,累计发生106次大风灾害,占总数的71.0%。

1.3山洪灾害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门头沟区的山洪灾害主要是由暴雨引发的洪水灾害和泥石流灾害。门头沟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洪灾发生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发生于汛期6-9月,特别是7月下旬-8月上旬的主汛期。门头沟区洪灾主要发生在永定和清水区,分别发生洪灾4次和3次,龙泉、军庄、雁翅、斋堂地区2次,妙峰山、潭柘寺、王平、大台地区1次。

1.4干旱灾害 门头沟区发生干旱主要分为春、夏季,分别为4、5、7月。门头沟区春旱持续时间较长,夏旱持续时间较短,发生的区域较大,且较为平均。门头沟区1980-2011年平均每3-4a发生旱灾。

2.气象灾害的影响

冰雹和大风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所引起的气象灾害,出现的范围较小,时间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伴随着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冰雹是直接危害严重的灾害,一般会将农作物砸坏、砸死,建筑物砸塌等,特别是在城市容易造成汽车被砸坏、经济损失惨重。大风通常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能够刮倒农作物,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减产,甚至导致建筑物倒塌或垮塌,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水旱灾害会加重土壤盐碱化,低洼地区在旱涝综合作用下,加重了土壤盐碱化。在连续干旱、地表供水不足情况下,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同时还会导致地面沉降、水质恶化。洪水、泥石流破是破坏力很强的灾害,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如水土流失、水库淤积、河道堵塞及冲毁林木、农田等。

1980-2011年门头沟区气象灾害受灾人数162948人次,受灾面积46898.72hm2,受灾金额23590.26万元,气象灾害对门头沟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全区的经济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3.门头沟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思考

门头沟区属于多山地区,山区站全区总面积的98.5%,地质灾害易发,险村险户较多,防灾减灾迫在眉睫。

3.1建设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平台 建立适应地方政府决策需求、具备应急快速反应能力、气象灾害情报收集、预警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平台,整合综合业务、预报服务和人影指挥资源,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端口与区应急指挥部、公众媒体及预警信息传播载体间的有效衔接。

3.2促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各乡镇合作联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信息的实时共享,促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不断提高。

篇6

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的危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4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99号)和茅临生副省长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复杂多变,各类气象灾害频发。尤其是我市处于三江之汇的特殊地理位置,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建平安兰溪具有重要意义。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加快我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综合监测系统的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气象综合监测网建设,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气象台站探测系统,增设城市多要素地面自动气象站,进一步完善中尺度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加快移动气象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区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二)着力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能力。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

(三)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机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依托气象部门的气象业务和气象信息系统,建立权威、畅通、有效的兰溪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信息系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暴雨、雷电、大雾、大风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险办法,建成全程、滚动、连续、个性化、多媒体化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建设。普及镇乡、街道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建设。逐步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等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农村镇乡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在已完成镇乡气象协理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村级、社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畅通农村和山区预警信息渠道。

三、努力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兰溪市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部门要根据天气气候变化情况及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及时向各镇乡、街道和部门提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同时,各减灾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协调职责,加强灾害应对工作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部门联络员的作用,切实形成防灾减灾工作的合力。

(二)大力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要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同时,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三)切实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暴雨、雷电是我市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要加大对防雷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气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防雷工作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新建(构)筑物防雷设计审核、竣工检测验收工作和易燃易爆场所、通信、金融、学校等重点防雷装置年检工作,加强农村民居建设的防雷工作,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危害。

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完善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针对主要的和突出的气象灾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逐年增加投入,加快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救助机制。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防雷、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接收和传达。镇乡、街道、村(社区)要结合山洪灾害预警员、水库堤防安全巡查员、地质灾害预警员等队伍建设,明确气象协理员工作职责,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和帮助群众转移等防灾避险工作,切实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的资金投入。财政部门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将气象重点工程建设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气象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投入。

篇7

部分专家认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原因,霾的本质是污染,与自然灾害有着本质区别。甚至有专家提出,将霾列为气象灾害,会造成污染者可以“依法脱责”等问题,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

气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则认为,霾虽是天气现象,但其造成的危害已可定义为气象灾害的一种。他表示,霾的发生、发展既有自然因素(适宜的气象条件),也有人为的影响(污染物),自然因素是内因,人为影响是外因,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互为作用,人为影响加剧了霾的危害与影响,使其形成重污染天气。霾是一种天气现象,自古就有,气象部门一直承担着监测、预报、预警职责。工业革命前,影响霾的气溶胶粒子主要是土壤、沙尘、火山灰、岩石、海盐等自然粒子和各种燃烧灰烬物质。现阶段,霾是复杂的气象条件加人为污染造成的。

徐祥德告诉我们,气象灾害由气象因素、孕灾环境、承灾体三方面构成。气象因素如雾霾等是灾害的触发因素,孕灾环境主要指经纬度、地形地貌等,承灾体主要指人和人造设施,三者共同作用才构成气象灾害。风雨、雪霜、雾霾等天气现象不能等同于气象灾害本身。

徐祥德认为,《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依据《气象法》和国务院制定出台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有关规定,将气象灾害种类定为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和霾等造成人身财产、社会功能、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严重事件,是科学合理的。

霾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气象灾害,有其历史渊源,并得到国际气象部门及我国法律政策的认可。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气象文献类书籍都有对霾观测、预报的记载,如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出版的《测候须知》(1929年)、《气象测推》(1947年)、《气象观测暂行规范》(1954年)等文献中都对霾的定义和标准等进行了记载。从国际上来看,世界气象组织(WMO)及各国和地区的气象机构都将霾列入天气现象。从法律政策上来看,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二条中对大雾、霾等提出了明确的防御或防止措施。

不少人担心,将霾列入气象灾害是否会出现《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与《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条款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徐祥德认为,两者之间既不矛盾,也不冲突。霾与重污染天气既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也有外在的实质性差别,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

当前“重污染天气”是霾的特例或者人为影响加剧的结果。在具备霾产生的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人为影响已转化为主要因素,这时突出强调的是污染,是对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这也是《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规范的内容。

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娟表示,北京的立法意图是为了强化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健全本市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应急处置和城市治理能力。将霾列入气象灾害范畴,不改变“政府统筹、部门各负其责”现有治理的工作格局。

中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表示,《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从气象部门做好霾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予以规范,提供科学支撑,并未突破《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职责。她认为,《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细化了各部门职责,将环保、气象部门以往分工合作机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予以固化,有利于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篇8

再过两天(3月23日)就是全世界气象工作者的节日——世界气象日。今天,能与气象部门的同志们一起纪念世界气象日,我感到很高兴。借此机会,我衷心地向全国气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你们夜以继日地监视着天气气候的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为防灾减、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这表明人类社会虽然不能完全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不可为,也必须有所作为,人类就是在与大自然作坚持不懈的协调和斗争中发展进步的。通过研究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完善的防灾救灾体系,可以提高人类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这已为我国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并在防灾抗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所证明。

气象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联合国的统计显示,因气象灾害而受到危害的人数逐年在增加,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因灾致死人数的90%以上。1991-2000年的十年里,每年平均受到危害的人数为2.11亿,是因战争冲突受到影响的人数的7倍。如何提高全球抵御灾害的能力,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比较频繁。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冷害、沙尘暴、冰雹等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农林草原病虫害、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灾害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如何降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脆弱性,增强抵御天气气候灾害的能力,也是我国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是气象部门最为紧迫的课题和根本任务。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迅速,基本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气象综合探测、气象信息网络、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和气象服务系统框架。近年来,新建了国家和省级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在部分灾害性天气多发省份,还建立了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在防灾、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江淮大水,1995年甘肃、陕西等地出现的特大干旱,1997年严重影响沿海12省(市)的台风灾害,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和嫩江发生的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各级气象部门都以准确的预报和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为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夺取抗洪抢险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近50年来,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加剧,由此而导致极端天气、气候现象呈增长趋势,而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措施目前仍然较为薄弱;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们现在可提供的各种气象服务仍与人们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仍然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气象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努力提高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特别是做好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和服务,为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气象事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发展气象事业、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继续大力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加大对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的投入,以提高各地对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篇9

关键词:合肥市;一季稻;农业气象灾害;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159-02

合肥市地处江淮腹地,海拔高差平均只有2~4m,是长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总体地势低平,水网稠密,是我国著名的水稻种植区,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合肥市是安徽省农业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要素是农作物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必需因子,不同作物对不同气象要素的适应性不同,当气象要素的变化适合作物的正常生理活动要求时,可以看作是农业气候资源,当气象要素的变化超越作物的正常生理活动要求时,就成为胁迫,当胁迫严重到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时,就成为农业气象灾害[1]。农业气象灾害是合肥市一季稻生产过程中,对中后期产量造成危害和损失的重要因素。合肥市下辖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长丰县和巢湖市。从农业气候资源角度来讲,雨热同季,适宜水稻种植,因此4县1市均是重要的稻米产区。此外,小行政地域内,地貌多样,平原为主,兼具丘陵和湿地。优良的地理条件,导致一季稻成为合肥粮棉油作物中占比最大的农作物。近几年一季稻总产量相对稳定,个别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年份,产量波动明显。

1 合肥地区一季稻生产易受的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分析

合肥地区属于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但总的来说,能够造成对一季稻生产形成危害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苗期连阴雨、移栽后干旱、分蘖拔节期洪涝、抽穗灌浆期高温热害以及成熟、收获期的连阴雨、台风等。不同的生育阶段,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都有评估指标与措施[2]。而从生产实际角度来看,合肥地区对一季稻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的,尤以旱灾和洪涝灾害为主,这些农业气象灾害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合肥一季稻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1.1 苗期连阴雨灾害的分析 合肥地区一季稻播种通常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传统一季稻播种通常是在保证达到水稻播种的最低农业气象指标时进行[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随着经济发展,有些农户为了方便外出务工,总是提前或就便播种。这容易导致一季稻播种出苗后,遇到4月中下旬的连阴雨天气并伴随低温,导致僵苗不发、低温冷害,轻则发育迟缓,重则烂秧。

1.2 干旱气象灾害的分析 合肥市是典型的江淮地貌,大的区域内总体地势平缓,但小行政区域内地形复杂。平原、丘陵等各类地形都有分布。地势总体平缓,南部多平原,北部是丘陵和低矮山地。合肥夹在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之间,中间还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巢湖,理论上水源充足,但实际江淮分水岭地区易旱易涝。最近几年时常出现干旱天气。干旱对一季稻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初夏旱影响一季稻及时移栽;伏旱影响拔节孕穗;秋旱影响扬花和灌浆成熟。近10a来一季稻典型干旱年份为1992年、1994年和2000年等。研究表明,合肥地区8月上中旬一季稻抽穗扬花时,如发生中等程度的干旱会减产5%~10%,严重干旱时减产10%~20%或以上[1]。

1.3 洪涝灾害的分析 合肥市一季稻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多是梅雨季节汛期内短时强降水的影响或台风带来的强降水。由于时间短、强度大、排涝不及时导致,并与地形地貌关系很大。合肥市南部河网密集地带,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短时强降水后,洪水聚集,容易导致水位迅速升高,排水不畅;或者水系水位高,短时间洪水难以排出,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不但影响一季稻,还可冲毁道路,影响到交通等。洪涝气象灾害对合肥地区一季稻影响不是很多,夏季雨水偏多或者特多,会形成洪涝灾害淹没稻田。比如2016年6月30日开始,合肥地区出现连续多日的强降水导致的洪涝灾害就是明显的例子。持续降水,大部分农田被淹没,同时光照不足,一季稻光合作用受阻,干物质积累减少;持续多雨天气还会使温度明显偏低形成凉夏,使得一季稻发育受影响,最终对产量的影响很大。而洪水淹没多日的受灾田块,常常水退后植株枯死,造成绝收。

1.4 高温热害影响分析 合肥地区一季稻抽穗灌浆多处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此时合肥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是盛夏高温季节。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现[4],因而一季稻生产经常受到高温热害影响。高温对水稻植株的损害与水稻的生育时期、高温的强度、持续时间、高温期间夜间最低温度高低关系密切。随着新品种的推广,不耐高温品种减少。近年来,合肥偶尔出现局部地块发生高温热害。高温危害的敏感期为水稻盛花期。盛花期前或盛花期后影响较轻,应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适当防御。

1.5 收获期连阴雨 从统计数据看,收获期合肥地区发生连阴雨灾害的频率低于江南而高于淮河以北。一季稻收获期集中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在此期间,江淮地区总体来说多处于秋高气爽,多云为主天气,但也时常受台风影响,或大的环流形势导致的秋季连阴雨出现。如台风影响,容易造成成熟水稻倒伏不易收割,而连阴雨出现时,极易造成成熟稻穗发芽、病变或霉坏,造成成熟水稻的减产。

2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合肥市一季稻产量的危害

2.1 干旱对合肥一季稻及其他粮食产量的影响 对于合肥市农业生产,一季稻和小麦、油菜等对水源,尤其是灌溉水源的需求一直都是十分迫切的。灌溉水源的a充,基本依赖自然降水。合肥市农业生产总体而言,抵御干旱能力还比较脆弱。对于近年频繁出现的干旱天气,只能通过诸如调整种植结构等措施来解决。一年四季中,春旱影响不明显,合肥多种植冬小麦,头年秋季播种,油菜春季基本发棵,扎根稳固。总体地下水位较高,保证作物水分供应。伏秋旱影响显著,在地旱粮作物多处于需水关键期,如出现伏秋连旱,旱粮减产一般都在30%~50%,甚至更多。部分地区农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导致全部靠自然降水来满足水稻生产用水所需。目前抵御干旱是合肥尤其是合肥以北江淮分水岭等地域近年面临的一个严重的课题。

2.2 连阴雨及洪涝对一季稻产量的影响 根据连阴雨出现时间及一季稻生育期重叠综合考虑,连阴雨主要危害一季稻早播苗及后期成熟收获。苗期容易导致烂秧,收获期导致收获困难,甚至减产。洪涝的出现,导致大量的农作物的根茎浸泡在水中,致使根茎腐烂,农作物死亡。对于一季稻来说,虽然是水生作物,但是过长时间的水淹也是致命的。对于合肥市乃至江淮地区,发生洪涝几率较大的通常也是梅汛期。此时期,一季稻多处于分蘖拔节,一旦受淹,短时间无法排水,会造成植株缺氧,即使水退后仍会导致植株死亡,绝收。

2.3 高温热害的影响 高温热害导致一季稻难以抽穗或者“花而不实”,失去活力,无法受粉,影响产量。近年来一季稻高温热害问题日益突出。合肥地区常常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部分正处于抽穗扬花盛期的一季稻严重受害。个别年份结实率下降10%~50%,稻谷减产明显。一季稻受害表现为最后3片功能叶早衰发黄,颖壳不闭合、畸形或炸裂,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空瘦粒增加。高温对一季稻的影响是持续时间和高温强度的共同作用结果。从生育期叠合角度看,影响最显著的是孕穗期,其次是幼穗分化期,再次是抽穗灌浆期。

3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防建议

从合肥市一季稻生育过程来看,结合江淮地区天气形势特征,一季稻主要受干旱、洪涝、高温热害及连阴雨等几种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而干旱、高温热害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可以算上是影响合肥市一季稻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洪涝及连阴雨等具有随机性,但都与大尺度天气形势密切相关。

在现阶段,各类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如何趋利弊害,科学规避气象灾害,是当前合肥市一季稻生产与农业结构转化调整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考虑已有研究成果[5-6],建议政府在一季稻种植方面,注重调整水稻生产面积与区域布局。根据不同的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加强灾害的科研和预防工作。提高全民抗灾的风险防御意识是关键,在应对气象灾害的问题上,要做好灾害预防工作,其中准确及时的预报和服务是关键。同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江淮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多样,气象灾害对一季稻影响也表现为多层次的,不同的气象灾害对一季稻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程度不同,要区别对待。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和预防工作,提高预防灾害的能力,能够有效减少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于波.2013.安徽省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

[2]高庆华,马宗晋,等,2007.自然灾害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

[3]许昌觯2004.农业气象指标大全[M].北京:气象出版社.

[4]高素华,王培娟,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及对水稻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5]郭永芳,查良松.安徽省洪吃趾Ψ缦涨划及承载面积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1):130-136.

篇10

1、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概念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简单来说就是指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养殖业、种植业、林业以及畜牧业等生产过程中,为其因遭受气象灾害而带来损失所提供的保险。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既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业种类进行划分,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气象灾害来进行界定。除此之外,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按照责任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即综合责任保险、一切险以及基本责任保险等。

2、实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的重要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农民会因为遭受气象灾害而颗粒无收,从而影响到农民当年的经济收入。为了保证农民的稳定收入,国家推出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旦遇到气象灾害,不管受灾程度如何,投保农民都能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农业气象灾害保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让农民不会因遭受气象灾害而影响到下一年的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实行并推广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以宁夏为例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这里的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平原、高原以及盆地等,也正是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使得宁夏当地农民极其容易受到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威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气象灾害有以下几种:干旱、暴雨洪涝、大风沙尘、冰雹以及雷暴等,这些气象灾害不仅危害大,而且由它导致的洪涝、地质灾害等也时有发生,给当地农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当地政府以及农业部门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宁夏地区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三、构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措施

1、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构建一个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是构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第一,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并坚持政府组织、整体规划、科技支撑以及注重实效的建设理念,从而进一步完善宁夏地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机制,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的规范化以及公正化奠定基础;第二,制定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建立多途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机制。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宁夏当地经常会遭受的气象灾害,并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中的内容进行修正以及更新。应急处置机制的建立落实需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组织力量的通力协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协作联动以及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宁夏当地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第三,要借助法律武器来对宁夏当地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雷电灾害防护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保证防灾减灾过程的规范性以及法制性,从而为之后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提供保障。

2、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

目前,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监测系统、监测站以及天气雷达等技术的运用推广,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水平,同时还实现了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且整个过程的准确性以及分辨率等都获得了较大提高。其中,当地政府可以在偏远山区、沿黄经济带以及气象站点稀少的区域,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与此同时,重要水利工程、工矿区以及大型化工园区等区域也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的建设;另外,根据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对象,还要加大对旱情监测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城市积涝等次生灾害的监测网络建设;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为农业防灾减灾打下基础。

3、建立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建立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在这一系统中,不仅要实现对城市、农村、水库以及河流等重点区域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同时还要提高该预警预报的精准度,对现有的农业干旱、霜冻、阴雨天气以及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指标进行及时更新以及调整,从而提高宁夏当地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能力以及水平。

4、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机制

宁夏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以及隐患排查等工作,对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有一个准确评估以及掌握,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从而为宁夏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还可以通过对气候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来对极端气象灾害进行预测预警,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为减少宁夏当地农业的损失,除了要推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之外,当地政府也要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的投入力度,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城市防洪防涝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以及雷电灾害防御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为有效防范气象灾害提供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