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篇1

关键词:意识形态;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21-02

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中,在高中教育阶段以政治经济学为核心,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当代大学生重新审视世界的窗口。如何辩证审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而非完全颠覆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大学生作为思想意识可塑性较强群体,如不能正确审视西方经济学的作用和地位,很可能造成其偏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随附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而高校教师对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编著及课堂施教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将从高校群体着手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展开探析,以期为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一、当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概述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1.西方经济学补充并完善经济学。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使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接触新的理论知识,从而有效补充了经济学的不足和疏漏。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学与时俱进的步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理论参考。西方经济学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服务,其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等,均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3.深化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只有更好地了解对方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有利位置。只有在了解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及其理论依据、经济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1.经济学边缘化。高校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先入为主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学地位受到动摇,作用遭到削弱,位置边缘化严重。自1990年以来,国内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逐步由经济学向西方经济学过渡,国内学者不自觉地陷入一系列误区,只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而否定其阶级性,承认其科学性而否定其价值观判断[1]。在对经管类专业高校大学生的调研中,团队共发放5000份调查问卷,回收4908份,回收率为98.16%。当同学们被问及“在你心中占据主要位置的经济学理论学科是什么”时,共有3922人选择西方经济学,比重高达79.91%,而认为经济学更重要的只有986人,只占到调研主体的20.09%。调查发现在现有大部分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完全采取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判断,阶级性明显。当面对“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选择一个关键词”问题时,有2317人选择了“市场经济”,占到总调查群体的47.21%;选择“社会主义”的为1585人,为总人数的32.29%;选择“中国特色”的人最少,只有1006人。

2.西方价值观抬头。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许多理论的前提假设中排除一切必要排除的因素,且在西方经济学中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群体,即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非奉献和贡献社会的,这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2]。它以理性的经济人为假设前提,极力宣扬市场万能论,私有制永存,应最大化减少政府作用等观点,严重背离中国国情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政策。调查中,对人生和职业规划中,有41.54%的大学生选择了考取公务员,只有11.92%的群体选择了自主创业。在选择薪酬与社会贡献方面,选择后者的只有22.37%。表明当代大学生中奉献思想、贡献主义意识淡薄,安乐主义、拜金主义抬头。

3.西方经济家崇拜兴起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全盘西化,缺少与中国的实际国情介绍而完全肯定西方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科学理论发展方面更是完全剥离[3,4]。在调研中,面对“请选出你心中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时,面对四个备选选项:亚当・斯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吴敬琏,高鸿业,选择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只有17.36%(高鸿业)和3.26%(吴敬琏),而选择亚当・斯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占据了被调研总体的79.38%。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造成了对西方经济学家的崇拜,从而助长了西方价值观在高校的扩张。

二、经济学教学负面作用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因素

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其老师。高校课堂是高校教学的主要阵地,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学学习观念,即以马克思经济学为主体,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的学习观,由此造成在大学生接触西方经济学初期就在其与经济学之间摇摆不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阶段结束之后大学生的经济学根本位置遭到动摇,或无所适从,甚至在教师群体中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二)教材因素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其产生与发展就深深植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土壤中,其主要目标就在于企图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合理性。中国高校现行教材编著内容严谨详尽,但其中对西方经济学阐述中缺少联系我国实际,缺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介绍,缺少我国杰出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而是全盘西化,使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接触到国内实际,未能形成为振兴中国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思想路径,国内完全意义上的西化教材进入高校课堂应当引起思考,此外,国内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不乏西方著作版本,只经过简单翻译之后就被高校定做必修和重点教材,这同样是导致西方经济学占据主流思想的一个重要缘由。

(三)课程因素

基本原理(其包含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二者同属于必修课程,但是所规定的学时却差别巨大,西方经济学在大学课程中分设两门课程,即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者的学时分别可以达到60个,而经济学只隶属于基本原理的一个分支,课程开设只给出15~20个学时。大学课程设置暗示了孰重孰轻,从而又在默认状态下肯定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从而动摇了经济学的重要位置和对于我国的特殊意义。

三、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1.加强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做好教师工作,尤其是教师的思想工作。必须加固和重塑经济学在教师思想意识中的主导位置。在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看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授的学生的思想取向。高校师资队伍自身思想信仰有偏差,更甚者有的老师自身已经使西方经济学在其意识形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高校应研究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培养,特别是有关思想政治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合于日常的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尤其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多与社会接触,对国情就会更了解,对老百姓的愿望就会更了解,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也会更了解,切实增强身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对西方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2.改革西方经济学教材。在进入高校通道方面,作为高校经济类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读本,西方经济学课本应当接受审批,之后才可以进入校园作为必修课本。在出版西方经济学教材方面,第一要取精华,去糟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关阶级价值判断性的观点进行取舍,如完全理性经纪人的表述方面要反衬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之处。第二要扩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表述,体现出西方经济学是工具,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才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3.改革课程设置。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适当压缩西方经济学课程时间,扩大经济学课程时间,在高校师生当中形成经济学为本的基本思想。在高校课程开设方面应将基本原理细化,分别开设政治学与经济学,将马克思经济学作为单独的学科可以很好地与高中时期的课程衔接,而不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经济学完全是过时的、不适用的经济学的观念。

4.教学方法改革。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更好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更要结合我国的国内形势国际形势作出分析和判断,增强大学生对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与认同,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工具性与经济学的根本性。

参考文献:

[1]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10):4-11.

[2]植凤英.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教育文化论坛,2013,(01):28-31.

篇2

关键词:问卷调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作为揭示市场运行规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也被确定为经管类核心课程之一。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学生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掌握其他专业课程、积累专业知识具有重要影响。为更好的进行西方经学课程教改研究,特对某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各年级本科在校生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00分,收回问卷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调查问卷涉及学生专业背景、教材需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西方经济学教改研究的思路。

1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1.1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并存

西方经济学植根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践的土壤,形成了一套资本主义国家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作为经济实践活动高度提炼后形成的完备的科学理论,西方经济学也因此被美誉为“社会学之王”。正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现实经济活动,能够反过来指导经济建设,所以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从意识形态上看,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为从意识形态上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先进性,宣扬资本主义社会优越的。比如,西方经济学把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美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及存在的剥削关系。基于此,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即摒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运行规律原理及其科学的研究方法。

1.2理论普遍性与抽象性并存

西方经济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指导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是宏观调控这只“看的见的手”的理论支撑,也是市场调控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依据,因此,与国家、社会、企业乃至个人息息相关,具有普遍适用性。但西方经济学理论抽象性强,通过一系列假设,剔除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些复杂多变的因素,设定一个“真空”的状态和分析框架,构造出一个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的理想的环境,比如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市场运行规律,然而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类似于这些抽象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很多初学者感觉困惑,甚至认为西方经济学过于“高大上”。同时,西方经济学中多用数学推导、模型构建及图形推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过分依赖甚至滥用数学演绎、模型推理等抽象的公式、符号去试图解释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这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西方经济学“太难”的误导,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1.3体系完善与内容固化并存

西方经济学即“主流经济学”,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标志,历经2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凯恩斯、萨谬尔森,西方经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被美誉为“经济学帝国”。从学派上看,从新旧古典到新旧凯恩斯,派别林立;从研究对象上看,西方经济学主要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构成,结构完善。对西方经济学庞大的结构和众多学派的理论,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和研究。但如同所有其他学科一样,西方经济学作为经典传承的同时,也因固化常常受到批判和质疑。随着经济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对主流经济学质疑的声音从未间断,如我们熟知的“自闭经济学”,2008年源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危机,掀起了对主流经济学批判的浪潮,也因英国女王在访问伦敦经济学院时质问“为什么经学家对危机毫无察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实,早在2000年,法国大学生曾掀起了反对脱离现实的“自闭经济学”的签名活动,但因为多为法语报道,所以未引起太大的冲击和关注。我们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也应充分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立足中国经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2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和误区

2.1否认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方面,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高。目前,一些学者及教学工作者只强调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作用,而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存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忽略了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存在重西方经济学,轻政治经济学的误区。这样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学生会错误的认为政治经济学只是批判资本主义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保持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两者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扬西方经济学之长、避西方经济学之短。我们要认识并利用好西方经济学在揭示市场运行规律、经济活动规律方面的理论,但也要认识并摒弃其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在对学生教育上,我们要坚持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但并不排斥西方经济学有用的部分。

2.2教学侧重于抽象分析、数学推导

如前所述,西方经济学中定量分析很多,条件假设、数学推导和模型构建贯穿原理始终。近年来,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上数学化的分析被众多经济学学者追捧,步入了经济学一定要数学化的误区。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过度依赖数学推导、模型构建等数学工具,却忽略了西方经济学本身的思想和原理,这会对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造成严重的误解,使得学生在各种模型、数学表达式面前望而生畏,认为西方经济学太难学。对我们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种现象。图1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评价图1是调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不满意的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数学推导成为学生最不满意的教学方式,其次是课堂上堆砌抽象理论。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推崇的抽象分析、数学推导,反而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障碍。诚然,抽象分析、数学推导是我们直观理解经济学的有效工具,但工具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经济学成果和研究思想,即西方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它的研究思想,而不是它的表达形式。

2.3教学重经典理论轻实践分析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经济学原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都以晦涩的理论、原理为主,课堂上或书本上为数不多的案例也往往是年代久远的“舶来品”,缺乏现实的经济实践案例,结合我国经济实践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作为象牙塔的学子,本就对经济社会生活知之甚少,面对满是老旧国外案例的教材,面对“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然对西方经济学提不起任何兴趣,这将成为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阻碍。图2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偏好图2是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认为最适合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的结果分析,不难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学生认为最适合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式。诚然,理论本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但不是成为教学的全部,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运用原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才是其应有之义。

2.4教学过于依赖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将知识点的框架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播放中,可以将西方经济学中错综复杂的各种曲线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呈现,可以把晦涩的概念用生动的动画演示出来,可以链接相关视频、图片辅助理解概念。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基于此,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追捧的方式,并迅速在教学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下图是对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比例高达91%。表1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经常使用16091%B偶然使用127%C基本不使用4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76但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也导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节奏太快,跟学生思维不同步。比如对于数学公式的推导,多媒体难以呈现推导计算过程,呈现完毕,学生都不明白推导过程,就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了。类似的问题,就需要依靠传统板书,按学生的思维速度,分步计算并最终推导出结果。二是课件演示时间短,学生无法记笔记。课件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做好的,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完全依赖课件,很少甚至不板书,只念现成的课件,使得学生来不及记笔记,也没板书可以去看教学脉络,日后无从复习。这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思维“掉队”,影响教学效果。

3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思路

3.1案例教学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产生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一些观点或案例用中国国情理解往往感觉困惑、“水土不服”,无法深入掌握理论,更不能达到将理论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也可以印证这一点,高达72%的学生认为西方案例脱离中国实际,希望案例能够本土化。因此,就要求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案例,通过联系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实际,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相比遥远的国外“舶来品”案例,符合我国国情的案例、学生耳熟能详的经济现象、耳濡目染的经济事件,比如,如何理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的定位等问题,对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接受,从而可以更好的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

3.2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思辨和探索问题的意识、理解国家经济运行规律及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建立一种教师启发与学生参与探索的关系。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94%的学生希望通过西方经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行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更加注重“走近”学生。调查问卷显示,90%的学生认为课堂需要互动。因此,教学中,要“走近”学生,增强师生互动和交流,创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要更加注重“换位思考”。41%的许学生指出教师讲课与学生思维步调不一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试图多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畅通教学中与学生的思维沟通,按学生思维节奏调整教学节奏,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得枯燥的理论生动演示,可以使庞大的结构形象表达,可以使复杂的图形直观展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正如本文前部分所述,多媒体手段也存在局限性,滥用或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板书弥补多媒体的不足,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的协调配合提高教学质量。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概念要点、公式、图形、知识点练习、重难点梳理等可以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对内容提纲、知识要点、公式推导、图形演绎、计算演算等就要利用板书分步骤、按条理的展示给学生。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结合还表现为“互联网+教学”,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网络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比如利用网络硬盘、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工具把西方经济学各类电子书、视频资源、时事资料等学习资源上传到云盘或定期推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总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从突出我国经济学教学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实现,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作者:苏丹丹 李杰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2]伯娜.多维视角下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3]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02).

篇3

摘要: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致力于建立一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经济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很有可能。本文从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三个方面浅析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关键词: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对立统一

1 社会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萨缪尔森曾在他的《经济学》中讲到,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作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要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在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看来,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有效地利用生产性资源。因为人们有效利用生产性资源是一种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所以说,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侧重生产力研究的学科,它的强项不是生产关系研究。

而经济学,是一门侧重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它极其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马克思终生致力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背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的方面讲,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确是对立的关系。

虽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联、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在对立的统一中发展变化的。经济学中讲到,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客观上存在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生产关系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研究生产力变化规律的西方经济学与研究生产关系变化规律的经济学,不应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经济学也是十分重视生产力研究的,不然,就提不出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论断了。但经济学又没把生产力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也很重视生产关系问题,然而,又理智地拒绝研究生产关系,人为地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割裂开来。但是,就系统、完整的这门经济学来讲,它应是全面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研究,而不该顾此失彼。

2 理论基础: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对立统一

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长期争论而不能统一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者指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效用价值论)是主观唯心的庸俗理论,判定只有劳动价值论才是客观唯物的科学理论。他们认为,商品是以它的使用价值而不是效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一经生产出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发生边际变化,从而是一个客观的唯物的概念。由此得出,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理论的西方经济学,因它的主观唯心性而不具有科学性。劳动价值论把使用价值当作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客体,是具有客观唯物性的,因此也就具有了科学性。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主观地使其完全对立起来,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用价值被认为是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能力,其显著特征是有用性和稀少性。在效用价值论者看来,物有用而不稀少,没有价值;物稀少而无用,也没有价值;只有既稀少又有用的物品才具有价值。效用价值论者把物的有用性作为效用价值的一个特征看待,则劳动价值论者把物的有用性作为使用价值的定义看待。因此,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经济学把使用价值和价值看作商品的两个因素,认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及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效用价值与价值,进而为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统一奠定了基础。因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体系是以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体系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且由于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两者的对立统一,所以就有了统一的可能。

3 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寻求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统一

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可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学理论。因为我国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发展市场经济,所以就必然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既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又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有用成分,这就为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有机统一奠定了现实基础。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太完善,法律法规亦不健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不和谐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和谐的问题仍很突出。若我们不把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机统一起来,就会因看到这些不和谐现象而否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会否定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如果说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环境下,是因为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而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而否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统一的话,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而需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就必然要求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统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篇4

关键词:经济学范式;中国经济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学表面上是以经济学为指导,但实际上是传统的苏联范式占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尽管这些观点还不十分成熟甚至存在某些严重的缺陷,但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努力构建科学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

一、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想

近年来,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丰富经验和巨大成就,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建设讨论十分热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一)坚持和恢复政治经济学。这种观点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不应当全盘西化,而应当坚持和恢复政治经济学。在坚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下,人们提出两种不同的具体思路。一种是认为传统经济学虽有缺陷,但其基本理论是的,所以应该补充而不是放弃。这种思路主张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借助“西方范式”来分析市场经济问题,用“板块式结合”的方法来修补“炉灶”,这种“两张皮”或“双基础”并存体系,同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被分割为两大板块,并具有不同的研究层次和逻辑体系的“拼盘”结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使人难以认同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的经济学基本上不能采用,因为传统政治经济学是苏联教科书的翻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不仅不能解释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而且它歪曲了政治经济学的本来面目。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正本清源,恢复的本来面目,真正按经济学的方法来重建中国经济学。

(二)中国经济学市场经济一般化或西方化。这种思路主张对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嫁接,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中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观点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可以照搬西方经济学,用西方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因为中国既然转轨为市场经济,那么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当然也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的市场经济,成为主体经济学,因而也就无需再煞费苦心地去建立什么新的政治经济学。按照这种观点,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采取完全替代性体系取向,主张引进反映“资源配置全过程”的现代经济学范式(魏杰,1997),不赞成“建立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在概念上和体系上完全不同的中国经济学”(樊纲,1998)。

(三)中国经济学本土化。这种思路强调中国特色,强调中国国情,主张要在评判过去和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弊端的基础上建立或重建中国经济学。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应创建自己的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都不能采用。因为与西方相比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我们不再是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而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因此,经济学必须扎根本土,以研究时代为基本任务,从踏踏实实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问题人手,一步一步走向理论的圣殿。也有人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国情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国经济学应研究过渡经济学问题,研究转型时期的经济关系。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与实践给中国经济学家提供了理论创新空间,现代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将为发展的经济学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经济学走向国际化道路奠定基础(殷德生,2000)。

(四)中国经济学综合化。这是许多观点具备的共性,也是各方面学者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共同要求。各派总的来说都主张以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以中国实际问题为对象,运用更多的学科,使中国经济学成为一个跨学科、多角度、具有超前性的经济学。中国经济学首先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比较研究世界上现有的各种经济理论,大胆吸收,扬优弃劣。在继承、综合人类一切优秀经济理论基础上构建中国经济学。在其内容上既要有生产关系方面的理论,又要有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既要有宏观经济的理论,又要有微观经济的理论。中国经济理论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在竞争中繁荣,在竞争中统一。在构建过程中,对于经济理论,要坚持、澄清与发展;对西方经济理论,要了解、批判与吸收;对于中国古代经济理论要挖崛、继承与扬弃(周小亮,1997)。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建,应在保持与经济学的主要学术渊源关系之外,放眼世界,综观历史,积极汲取古今中外一切经济学说的合理成分,并实现某些理论原创。其重点有两个:首先,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汲取当代外国经济思想。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自然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能轻视发达国家非主流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说。其中,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具有较直接的借鉴意义。其次,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汲取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程恩富,2000)。

笔者认为,以上四种观点中有的表面上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有的总体上是科学的但尚存在一些重要缺陷,因而也是不可取的。如,主张中国经济学全盘西方化的西化主义观点和“半西方化”基调和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折中主义观点,以及主张脱离经济学的一般轨道而独立地发展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狭隘民族主义观点,总体来说都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那种主张回归马克思、按本来面目重建中国经济学的“原教旨主义”观点和主张实行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大综合、中外经济学大统一的混合主义观点,在总体上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却要么缺乏与时俱进与创新发展的品格,要么缺乏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要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克服上述观点的缺陷,确立科学的方向和正确的原则,

坚持以经济学为指导、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在经济学科学范式的基本框架内,认真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成果,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二、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范式”是指在某阶段科学共同体所采取的整套的原则、理论、方法。“范式”一词具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指世界观即共同信念及价值标准;另一方面它是指方法论,即一套概念体系及分析方法以及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套假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定理。任何学术研究活动只有纳入一定的范式体系,才能使之具有其科学性质,才能使该研究从“前科学”阶段进入“常规科学”阶段。无论任何范式,要具有其科学性质,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自身的规范性,即有其确定的共同信念及价值标准,以及一套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一套假定及其基本定理。二是对客观对象的适应性,即它能够科学地解释其客观对象的性质、特征与发展规律,否则就无法说明日益增多的“反常现象”,从而使该研究陷入“范式危机”。科学范式是一个不断批判、继承和发展的演进过程。一般说来,科学范式的运动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纵向批判,继承,形成经济学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学革命;二是横向兼收并蓄,形成经济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大综合。笔者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必须确立正确的原则。具体说来,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科学范式必须遵循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不能不要规范而简单地描述现象、总结经验,也不能随意地进行理论批判或“理论创新”,而是必须纳入科学范式的轨道。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应当确立科学的共同信念与基本价值观,确立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科学哲学。其次,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必须确立一整套科学的概念体系,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分析方法,确立一些科学的基本假定,形成一系列科学的基本定理。为此,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必须把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纳入一种科学范式的轨道。问题在于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学来说究竟哪一种经济学范式才是更为科学的?这一问题在经济学范式本身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它应当而且只能用客观的和实践的标准来验证,即某一经济学范式究竟是适应还是不适应现实经济生活,或者说究竟哪一种经济学范式对分析与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具有更为广阔和更为深刻的适应性。

(二)适应性原则。经济学范式的根本作用与生命力在于解释客观经济现象与指导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经济变革的实践。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必须遵循“适应性”原则,使中国经济学理论“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客观实际来看,中国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不仅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不适应的,而且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在许多方面也是不适应的。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同经济学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应当而且只能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经典理论是有着巨大差别的。从现实来看,中国正在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同经济学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应当而且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经典理论也是有着巨大差别的。所有这些,都是以往各种经济学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了传统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范式危机”。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打破各种教条主义,从中国基本国情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解释这些“反常现象”,实现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综合性原则。理论范式的范畴体系还必须向外部世界全方位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为理论范式的整体创新提供厚实的平台,从而使中国经济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致力于回答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一理论的特征和实质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学综合古今中外的合理经济学思想,构建一种能够揭示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经济学范式。经济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体系,而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此,构建中国化的经济学应当以经济学为榜样,科学地吸收各种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具体来说,构建中国经济学既应当坚持与继承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也应当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异端经济学的合理成果;既应当肯定当代中国化的经济学理论,也应当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大综合中来构建中国经济学。

上述基本原则,对我们构建中国经济学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一)构建中国经济学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不能作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所依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不科学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把资本主义制度一般化、永恒化,而且还单纯从个人本性出发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用机械的均衡方法与形式化的数学方法来解释现实经济生活。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心史观,它的根本方法是形而上学。同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观也是不科学的。自从边际主义的代表杰文斯把经济学的列车开上了资源配置的轨道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便开始背离了经济学的古典传统,把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局限于资源配置问题。莱昂内尔·罗宾斯第一次正式地把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定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说:“经济学是一门作为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从此之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很多都把罗宾斯的定义作为样板。应当指出: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与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畴,不仅包括生产的社会形式,也包括物质生产方式即劳动方式与生产形式,其中劳动方式特别是其劳动组织就是微观层次上资源配置方式,而生产形式作为人们劳动的交换形式和社会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就是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方式。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囊括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包括在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容之中。二者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而在于怎样研究资源配置方式:是密切联系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来客观地、历史地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还是抛开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而单纯地研究资源配置方式。西方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的一般性,是一个纯生产力的抽象范畴,它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技术水平。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方式的特定社会历史性质,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因而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研究对象局限于资源配置,因而缩小了资源配置的外延,只研究技术意义上的资源配置。因此,他们必然是以制度不变为假设来研究资源配置。事实上,在他们那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人类最美好的、永恒的制度,所以他们不可能分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正因如此,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面前,西方主流经济学表现得苍白无力,从而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目前正陷入深刻的范式危机之中。为此,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变量引人经济学研究范围,以弥补主流经济学的缺陷。西方经济学不仅具有其明显的不科学性,而且对中国具体国情及其发展要求来说,还具有严重的不适应性。在基本国情上,中国与西方差别很大,而西方经济学中很多结论和观点是从它们的国情背景下得出的。因此,就总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分析中国社会经济问题就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具体说,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条件,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条件都已经具备。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机制赖以运行的制度框架尚不完善,如现代企业制度、法律法规、公民的市场合约意识等等。西方经济学所分析的是市场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同样的事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就办得有板有眼、较为顺畅,在我国当前可能就无章可循、有章不循或坎坷难行。在这些制度条件具备以前,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和范围也要受到限制,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也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失灵(尹伯成,2006)。由此可见,要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绝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也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

(二)不能构造一种折中主义的经济学范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即试图调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建立一种折中主义的“中国经济学”。这种折中主义的经济学范式的主要特征是:认为原有的“苏联范式”的主要问题是“教条主义”,在于过分拘泥于经典作家的现成公式和现成“提法”,而没有创新与发展,从而使理论僵化,不能反映变化了的现实。按照这样一种思路,人们认为应该做的就是在原有的范式中加进一些反映市场经济的新东西,以这种方式使原有的范式得到改造与更新,适应新的需要。这种倾向既表现为一般地或在具体理论问题上批判教条主义,也表现为那些试图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些方法和内容来对旧的范式进行“补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折中体系:苏联范式的“生产关系论”+西方范式的“资源配置论”,即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很显然,这种折中主义范式脱离了经济学的科学轨道,是传统的苏联范式与主流的西方范式的“混合体”。同时,既然这种折中主义范式本质上是苏联范式与西方范式的双重翻版,因而它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具有其尖锐的内在矛盾性,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与中国当代国情与发展要求的严重不适应性。说到底,这种折中主义范式是传统教条主义与现代教条主义的“杂交物”,虽然它试图反映当今中国现实,但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反映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现实及其基本要求。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不应当采用这种折中主义范式。

(三)不能建立“描述主义”的中国经济学。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存在着一种以描述中国现实、总结中国经验和肯定中国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倾向,即直面中国现实的“描述主义”。它认为可以不要基础理论、只要分析现实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使研究更好的联系实际就可以建立中国经济学。“描述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论特点是:一是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二是为了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理论抽象程度低;三是为解决问题,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不注重自成体系的概念、范畴和分析工具,不强调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四是没有突出的方法论,感性描述多于理性分析。作为一个理论范式,描述主义存在着两个重大缺陷:一是缺乏独立、统一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分析工具缺乏系统性,范式自身是不稳定的而又没有解决的途径,因为一旦要提高理论抽象度,在当前条件下其前景很容易转向经济学范式或西方经济学范式,这将使该范式自身不复存在。二是该范式的知识积累没有有效的途径,这与第一个缺陷紧密相关。科斯在评价旧制度经济学时指出,“除了个别的观点外,只是一大堆可以一把火烧掉的描述性材料。”就长远看,描述主义的文献将面临类似旧制度经济学文献的劫数。这虽然不能否定描述主义的学术价值,更不能否定其现实意义,但对于一个理论范式来说,其发展的连续性就成了问题(邹东涛、时红秀,2006)。因此,构建中国经济学不能局限于这种表面化、局部化和经验化的“描述主义”范式,而应当构造一种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具有其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系统的分析方法的现代经济学范式。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中国现实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才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中国经济学理论。

(四)只能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来构建综合的中国经济学。根据上述科学性、适应性和综合性原则,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以经济学为指导。首先,经济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照,经济学的理论硬核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否认存在着抽象的和永恒的人性。个人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一方面它要受到历史和制度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是能动和有机的。人性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内生但又具有改变它的内在潜能,因而经济学必须分析人性的起源与发展,而不是把它作为经济学分析的前提。第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范畴是生产方式,而不是主流经济学的“个人”,经济学的方法是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而不是个体主义方法。第三,同主流经济学的机械均衡观不同,马克思把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看作是由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推动的有机的、内在不均衡的动态过程,这为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框架。其次,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基本原理,对分析当代中国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适应性。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经济学对于中国市场化的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解释力:中国经济转轨是当代中国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构造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经济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力:中国经济发展是当代中国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中国当代劳动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体来说,当代中国面临着物质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式变革的双重任务,一方面物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要求并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形式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社会形式的变革与制度变迁又促进并推动了物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最后,经济学是一个宏大的制度分析框架,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完全包括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因此,以经济学为指导重建中国经济学,可以在经济学的科学框架内,广泛借鉴古今中外各种经济思想的合理因素,构造一个既继承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又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范式,既超越苏联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体系,据此确立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性的经济学范式。这种中国经济学的新范式是在继承、批判和创新过程中逐渐塑造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学为主体或基础、以中国问题为导向,科学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颗粒,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综合范式。因此,在构建中国经济学过程中,对于经济理论要坚持、澄清与发展;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要了解、批判与吸收;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总结、扬弃与升华。

三、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基本性质与主要内容

如上所述,根据科学性、适应性与综合性的基本原则和以经济学为指导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综合体系的基本目标,中国经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不是中国的“本土经济学”,也不是中国版的西方经济学,它应当而且必然是中国化的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综合范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中国经济学本质上是经济学,因此它应当而且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首先,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以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性质和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在生产方式的框架内来分析资源配置问题,坚持以生产方式为基础来研究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其次,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与继承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即唯物辩证法、二重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实证方法、历史方法和科学抽象法。再次,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当采用以生产方式这一基本范畴为核心的经济学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如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等,再如生产条件、劳动方式、生产形式、生产的社会形式,以及资本、商品生产、市场机制、工业经济、利润、利息、工资、地租等等。最后,构建中国经济学必须批判与继承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形式的具体结论,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对于前者,我们当然是不能照抄照搬的,如单一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而对于后者则应当始终坚持、科学继承,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重建个人所有制、实行对生产的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和实行按劳动者贡献分配等,这些基本原理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化的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应当而且必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应当而且必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应当而且必须总结与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不只是生产关系,也不只是资源配置,它应当而且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因此,中国经济学应当研究当代中国的劳动方式、生产形式及其社会形式,应当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应当总结与升华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如新型工业化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都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基础与理论来源。

篇5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构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62-02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是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在众多前提假设的情况下得出一起理想的模型,这样才能对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有一定的认识,然后修改前提假设,加入现实的因素,使经济学与现实更加贴近,并为现实经济提供指导意义。其中:微观经济学有利于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比如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学则对市场失灵进行有效调控,比如帮助摆脱20世纪的美国经济大萧条。西方经济学在高校的教学中,由于现实经济与教学手段发展存在较大距离,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与知识的运用相脱节。因此,对于初次接触经济学内容的学生来说,往往是如坠云雾,很多学生学了一学期仍然难窥其全貌,一些学生听课无精打采,反映听不懂,感到学习吃力,提不起学习兴趣,这些直接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体系庞大 内容多且抽象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充分利用的科学。它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西方经济学理论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日益庞大,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多,加大了课程的难度。尽管西方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对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的大学生来说,真正理解理论内涵和实质并不容易。

(二)教材内容难以适应教学需要

现行教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西方原版经济学教材的引进或翻译。这类教材知识含量大、内容更新也较快,但同时也因为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缺乏体系上的衔接性,因而不适应非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另一类是国内高校自行编写的教材。这类教材往往有许多繁冗的数学模型和公式,这些用大量的数学知识推导出的结论,虽然在理论上符合逻辑,却脱离了实际。国内教材以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为主,很多西方经济学新的发展理论和观点未能体现。教科书仅仅阐述理论知识,而忽略了案例解析和经济学实验的运用。

(三)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为以“教”取代“学”的全包制教学形式

同其他许多课程的教学一样,多数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从课程开始到结束都在讲台上不停地讲理论、画图表、讲模型、推公式。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只限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由于教材内容多而课时有限,教师只能注重理论的讲授,没有时间联系实际和补充理论以外的信息。

2.考核方式单一,为以“理论成绩”取代“实践成就”的理论考核方式

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专业基础课程,其考核方式一般都采用闭卷式,仍没有跳出“复述型考核”的窠臼;考试内容大都是教材知识或课堂教学知识的复述。学生为了考核过关,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习惯于记忆教师讲述过的书本上现成的知识或答案,忽视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应用能力的培养。再者,由于要照顾考试内容,加之课时有限,教师讲课只能囿于教材内容,不能太拓展开来分析问题,各高校的教务部门对于答案的要求均是标准答案,标上具体分值,就限制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因此,在市场经济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案例素材单一,为 以“国外案例”取代“国内案例”的案例应用形式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其教科书上讲述的例子大多是西方社会的经济现象。而我国许多现实的经济现象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许多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离我们很远,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用案例讲授。目前,许多高校在初级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直接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由于这些教材依据的是西方国家的具体经济体制和具体经济实例,中国学生学完了之后,只知道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如何运行的,却不知道中国的经济体制是怎么运行的,这会使他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范例,在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时简单地用美国的范例来对照,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

完整的教学体系应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合理界定,本科低年级、本科高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相应选用或组织编写教材,还包括: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及科学的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步骤。西方经济理论知识正式进入我国高等院校是在改革开放后,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全面推进是在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作为一门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学科,相比之下我国高校20多年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时间确实太短。所以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我国高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还远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齐齐哈尔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构建

齐齐哈尔大学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设有74个本科专业,隶属10个学科门类。其中,英语、生物科学、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商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育学、美术学、轻化工程、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体育教育、艺术设计、音乐表演、应用化学、英语、制药工程等17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

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是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因此,齐齐哈尔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要从理论教学、双语教学、实践教学三方面进行创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出不同教学体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

三、齐齐哈尔大学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创新思路

(一)理论教学创新 提高学生经济学知识素养

理论教学的创新主要从配备专业教师、选择合适教材、采用先进教法、进行有效考核等四个方面入手。齐齐哈尔大学专业较多,按照学科隶属可以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目前,全校没有开设西方经济学选修课,究其原因,是西方经济学教师数量少,只能承担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授课任务。西方经济学课程不仅对于经管类学生至关重要,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更应学习西方经济学,以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因此,学校应该把西方经济学设为一个校级教研部,像大学英语教研部那样,分为基础教研部和专业教研部。基础经济学教研部负责全校理工类学生的授课任务,专业经济学教研部负责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授课任务,使全校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经济学素养。

(二)发挥双语教学特色 提高学生外文阅读能力

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双语教学在地方高校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吸收经济学理论的最新进展提高学生阅读英文资料的能力,增强他们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学术交流和在实际经营和管理中的沟通能力。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主要从提高师资外语水平、科学合理选用教材、创设双语教学氛围、教会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入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思考如何使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培养能力。在网上或者杂志上选取与课程相关的外文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选取,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其目的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来,对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外语口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双语教学课堂应创建双语教学氛围的内在环境。在课堂上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多提些问题,鼓励学生用外语来回答,提高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与外教交流,帮助学生用外语来表达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在双语课堂上,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宽容地对待学生,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 齐齐哈尔大学目前开设双语教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专业开设效果较好,应该使其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在英语专业开设双语西方经济学课程,使学生发挥其英语优势,带着兴趣阅读国外经济学著作,提高学生外文阅读能力。

(三)改进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经济学教学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成为衡量高校培养学生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高校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 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式、相互衔接、科学的体系。在实践教学方法上除了计算机模拟实践、情景模拟、论文写作等校内实践课程外,还要有实地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实践和参与企业经营等校外实践课程。另外,在各高校举办各类培训、实习和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齐齐哈尔大学学生的实践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学年论文、社会调查、创业实践、企业经营策划、毕业论文等课程。对于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经管类专业学生,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多进行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6

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防止“生搬硬套”。中国古语讲,“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理论的产生和运用是有条件的,如果不顾客观实际将其普遍化和绝对化,难免会导致理论指导和实践成效上的偏差。以个人主义为基本理论倾向的西方经济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休戚相关。它以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适用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体制和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等等,都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比如,长期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重视对经济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在研究中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推导,但这些模型大多是建立在假定前提基础上的,与我国的现实相差甚远。如果不顾我国的具体国情而拿来指导我国实践,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现实中有些人明知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并不适用,却硬要生搬硬套,这只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总之,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经过认真分析,科学地予以辨析、选择、改造和利用。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根本社会制度与具体运行机制的关系,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不可“本末倒置”。由于根本社会制度的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是对等的关系,社会主义是基础、是主体,市场经济是手段、是工具。市场经济在西方国家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在我国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只能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和需要,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将那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介绍进来,而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

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其自身的明显缺陷,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能“饥不择食”。富裕之邦,并非就是真理之地。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这并不等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应灵药。须知,西方经济学是以维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为根本着眼点的,其研究视角无不是面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实际的。毫无疑问,仅仅是这种特定时空背景的限制,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更不用说其中为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始终存在的理论盲点甚至误区了。比较典型的是,新古典主义学派在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时,忽视了实践中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市场失灵”,常常使经济运行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西方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往往视农业为不发达经济部门,忽视了农业中非农业部门的存在,忽视了农业通过自身的改造发展起来的现实可能;在西方经济学中还形成了诸多流派,不同流派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相互之间壁垒森严,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忽视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等等。

西方经济学理论自身存在的这些缺陷和不足,要求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不能“饥不择食”,不分优劣正谬照单全收;更不能盲目崇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缺陷和不足也看成金科玉律。事实上,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经典作家没有论及,前人没有实践过,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更不可能找到答案。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善于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筛选。

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防止“邯郸学步”。经济活动不能离开特定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而孤立存在。事实证明,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经济自身的因素,同时也取决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哲学传统。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时,应当立足于我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的丰厚基础,努力做到“洋”为“中”用,综合创新。反观现实,发人深思的是,一些人对西方经济理论盲目崇拜,醉心于引进西方经济学而又“食洋不化”,结果将一些本来易懂的概念说得花里胡哨,将一些原本比较明了的问题阐述得艰深玄奥,到头来,不仅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而迷失了自己。

篇7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篇8

关键词: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西方经济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15-02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然而庞大的理论体系中也会存在内在的联系和区别。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用来分析理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很好方法。因此本文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视角来比较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得出对理论体系发展有利的经验。

1 文献综述及评论

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已经做了一定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

(1)着重于阐述其方法论的思想内容:Carl Matheson(1996)系统地从历史主义的研究共识――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中的范式到研究方案――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再到研究传统――劳丹的科学进步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历史主义的思想源流和历史沿革,其中包括理性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Richard Harter(1998)则从证伪与科学研究纲领、科学的历史及其合理重建、波普尔的划界和归纳、哥白尼与托勒密的实例、牛顿对科学标准的影响五个方面阐述其思想。张高荣(2004)认为科学哲学的每一步发展都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产生了影响,而拉卡托斯则是在当代经济学家中曾经最受欢迎的哲学家。卢旺林(2006)则通过比较拉卡托斯和波普尔的理论形象地科学研究纲领比喻为一部温情的“达尔文式”进化论。

(2)其方法论在各领域的应用:在经济学领域中,Spiro Latsis主编的《Method and Appraisal in Economics》(1976)是这一方法在经济学中的最早应用。随后马克・布劳格也在《经济学方法论》(1980)一书中,利用研究纲领这一分析工具对经济学理论史作了更为详尽的考察和评估。任静静(2008)通过对库恩和拉卡托斯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的比较,以及应用其理论解释西方经济学说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关系,得出拉卡托斯的理论在解释有继承性的学派时更有说服力。对于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有波动说和微粒说两个纲领竞争的历史,爱因斯坦纲领和洛伦兹纲领的竞争历史问题等等。

(3)对其方法论的批判和肯定,库恩(1982)认为拉卡托斯所要求的“实际历史”只是一种神话,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实际历史只不过是实际被写出来的历史,改进它的办法就是使之适应更多的经过解释而已被人承认的事实,其它的改进办法就是重新解释现有的材料基础或加以扩充。那种要按哲学理论去重建历史的作法有可能会成为编造历史的借口。林定夷(2008)批判了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所体现的“混沌的整体主义”,认为拉卡托斯过于强调研究纲领的硬核不受检验,使得科学理论的检验活动失去了它的大部分意义。杨玉成(2003)则认为拉卡托斯的方法论作为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工具,面临许多分歧和困境,但它确实有助于理解经济学或特定经济理论的结构。

在进行文献综述的过程中还发现关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般集中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的比较、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的演变和研究方法、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及其政策主张、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和均衡理论等等。如罗嗣红(1996)在比较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均衡理论时得出两个理论的研究目标都是社会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但是两种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动态均衡,总量均衡与结构均衡并重,适用于各种体制;而后者则侧重于总体经济均衡,讨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的均衡,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谭加劲、金剑峰(2006)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哲学与经济学、自然科学与经济学、假设前提的逐步放宽、国家与市场等方面研究了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叶航(2003)在研究效用理论时从两方面分析了“序数效用论”和“显示偏好论”对“基数效用论”的替代存在的逻辑缺陷,并认为如果效用无法计量,那么支撑整个现代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假设――“效用最大化”就将失去科学的根基。

通过以上综述不难发现,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的视角理清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无论是对于更好的理解科学研究纲领还是对于更好地把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是必要的。

2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简述

拉卡托斯在批判吸收波普尔、库恩的科学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试图把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融合在一起,从而抚平历史主义和科学哲学之间的裂缝。在其方法论中对于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问题十分重视,并积极主张理论的竞争。

2.1 对归纳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归纳主义主张把知识的获得、科学理论的形成等都唯一地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只有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得到的知识才是可靠的。要求在观察时摒除头脑中一切先入为主的见解,未经事实证明的命题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拉卡托斯则批判了这种偏激的论述,他认为任何外部影响都会对科学的认识产生不正确的影响,无法说明人们为什么选择某一事实进行认识和观察。

2.2 对证伪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证伪主义方法论否定了归纳主义的理论来自观察事实的累积的观点,认为科学是一种猜想或假设。在证伪主义看来,衡量一项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时看它是否提出了“可资利用的实验和数学的技术来指定某些陈述为潜在的证伪者”。然而拉卡托斯对其标准提出了质疑,认为通常遭到反驳的不是整个理论,而只是理论的某一个条件或方面。

2.3 对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批判

库恩范式将科学革命理解为从一种范式指导下的常规科学向另一种范式指导下的常规科学的转变。在已有的范式下会存在反常,当反常越来越多时原有的范式就面临着危机,就可能发生科学革命。拉卡托斯认为在库恩的理论中,常规时期的一种范式占据统治地位排斥了理论的竞争,有可能导致强权即真理。因此拉卡托斯的理论强调理论间的竞争,反对一种理论统治一切。

2.4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核心

为了解决波普尔和库恩所未能解决的问题,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该研究纲领由一个“硬核”、一系列“保护带”和“正面启发和反面启发”构成,其中“硬核”代表着一项研究纲领的理论的根本特征,是不同理论的根本区别。硬核的存在决定着一个理论体系的存在,因此如果接受一个理论,那么该理论的硬核是不容许怀疑的。“保护带”是围绕硬核而提出的一系列辅假说与前提条件,保护硬核不受到经验事实的否定。当反常出现时,人们通过调整和改变保护带的内容,使理论与事实重新相符合。“正面启发”是指导研究者应当怎样做,起积极推动作用。“反面启发”是告诉研究者不应当这样做,起保护作用。此外,该方法论认为一种研究纲领理论通常是指带有某种共同思想的理论集合体,而不是个别理论。

拉卡托斯认为进步的代替停滞或退化的研究纲领,然而判断进步与否的标志是这一研究纲领是否预见到了新的事实。也就是说“在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导致发现迄今为止不为人们所知的新颖事实,相反,在退化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已知的事实才构造出来的”。

3 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比较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着许多分支,笔者将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综合派、新制度经济学再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演变。

在最早的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厂商具有一个在成本约束下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按照其理论,在MC=MR时,产量达到均衡产量,此时平均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并且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是此时的新古典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市场这一假定前提下做出的,完全竞争就成了市场资源能够有效配置这一命题的保护带。然而随着市场的复杂化,垄断问题日趋明显,这一命题在预见新的事实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该命题的保护带进行重新调整。张伯伦和罗宾逊等人针对市场上存在的垄断问题,提出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行为理论。他们认为,厂商的垄断地位使他们能够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得出的产量的基础上,如果厂商继续扩大产量,平均成本仍可以进一步降低,但此时已达到均衡产量,很明显厂商不会在平均成本最低的水平上进行生产,也就是说,资源没有达到最优配置。仔细比较可以发现这一命题并没有否定新古典研究纲领,而是修改了完全竞争的保护带,引导其一步步吸收各种新的经济事实,向前进步。后来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派”,也没有改变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部分,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了假定条件。因此依旧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纲领中。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及其保护带的看法有多种,总的来说硬核是存在于该理论中恒定不变的内容,使它成为与其他理论系不同的理论。

其后科斯、诺斯等人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虽与新古典经济学从表面上看,具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人的硬核部分还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中的各种制度做了重新考察,并把理论的正面启发引向了制度形成和效率等研究中。因此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讲,制度经济学并没有否定新古典经济学,也没有与之形成竞争,或者说他们是同属于一个总的研究纲领的。

通过同样的比较,也不难发现凯恩斯主义的研究纲领也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硬核,如完全竞争、一般均衡等等。所不同的依旧是其保护带以及由此引出的正面启发。不难发现凯恩斯把乘数、消费函数、货币投机需求等作为保护带,引导人们研究有效需求、国民收入等问题。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理论这一总的研究纲领,由于保护带的不同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正面启发,从而形成不同的理论学派,适用于不同的研究方向。这样更加说明了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需要不断地根据内外部的因素对自身的保护带以及正面启发部分进行调整,以产生出更多的分支理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保证理论不会停滞或退化。

4 结语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虽然能够很好地解释不同理论学派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在理论竞争中发展前进,但其方法论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对于其方法论的缺陷的研究将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Carl Matheson.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The Stand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1996.

[2]Richard Harter.The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任静静.库恩与拉卡托斯哲学比较及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4).

[4]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跛子与瞎子:哲学和科学史[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2,(2).

[5]罗嗣红.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与凯恩斯总体经济均衡理论的比较[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5).

[6]谭加劲、金剑峰.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6,(3).

[7]张俊山.经济学方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8).

篇9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平均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是指社会总劳动分配上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它实现商品的价值量。对于价值构成,马克思把商品价值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C);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剩余价值的部分(M)。商品的价值(W)=C+V+M。对于价值规律,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既包括价值交换的关系,又包括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关系。总的说来,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以现实价格波动为中心。在简单商品生产情况下,价格是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价格不再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直接围绕转形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转形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价值由于产业资本的参与分配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不创造价值,但资本仍然参与价格的形成。所费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格(K),又由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P)。这样,就转化为生产价格=K+P。其次价值由于商业资本的参与转化为完全的生产价格。商业资本是有一部分产业资本形成的。商业资本不具有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但具有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因而也属于职能资本,从而也要求取得平均利润。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商品的价格就由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加商业利润加纯粹流通费用构成,这就完成形态的生产价格转变。最后价值通过土地所有权的参与再转化为垄断价格。土地由于所有权的存在使它具有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的地租。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最终形成垄断价格。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1)边际效用价值论。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边际效用,该理论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奥地利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所以,又称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有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等。以后以杰文斯和瓦尔拉为代表的数理经济学派与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大都是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作为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

(2)均衡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又称均衡价格论,它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供给价格相交之点。供给价格受生产费用决定,需求价格受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均衡价格论是当代西方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中主要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为代表,一直到后来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的一般均衡价格论,还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提出的动态均衡价格。

(3)“创新”价值论。这种观点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引用新的原材料、实现企业的新组合等。自动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创新”价值论又称自动化价值论。这种理论是由美籍奥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年)等书中宣称边际效用价值论要优胜于劳动价值论,而他的“创新”价值论则最为科学。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价值问题都作了详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二者也具有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看,二者的区别是极为深刻的。

(1)关于价值的本质和决定。马克思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的分析,抽象出价值并把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区分开来。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体现生产者的一种神会关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则把交换价值、价值同价格融为一体。如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的均衡价格论,取消了价值作为商品本质特征的地位,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归纳为价值决定,并采取价格决定价格循环论证的方法,把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归结为市场买卖双方之间的供求关系。另外西方经济学家特别强调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知识可以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2)关于商品价格的形成。在价格形成上,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是从个别商品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两个方面分析其决定和变化的,二者都认为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个别商品的价格,而纸币发行过多则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即出现通货膨胀。但西方经济学更进一步地对需求和供给对于价格变动的伸缩性(弹性)作了更为具体的量的分析,提出了计算弹性大小的公式,进而分析了决定一种商品弹性大小的因素。

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决定商品价格的基础上,马克思坚持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基础,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则把商品的边际效用或商品的生产费用作为价格基础,进而又以供求的均衡价格作为决定价格的基础。(2)在对待供求均衡的经济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供求均衡只具有分析方法上的理论意义,对于分析商品价值决定则毫无实际经济意义,而且从长期的平均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把供求均衡作为决定商品价值(他们称为均衡价格)的基本条件,供求不均衡则被视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3)在决定供求变化的因素上,马克思特别强调了收入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分配和商品的价值变化对于供求的调节作用;而当代西方经济学是从供求的变化和生产费用的变化来说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

篇10

不过,说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是经济学的时代,并不准确。在此之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思考方式就是经济学的,虽然那是另外一种经济学。在经济学界内外,迄今仍能听到两个名词:“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1990年代后盛行的是后者,并在学术界大体上替代了前者,但前者在学术圈之外仍拥有自己广泛的世界。因此,中国早就处于经济学时代,且保持着连续性。

哪种经济学?

1950年代以来,中国建立了集中经济体制,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成为经济性活动之直接控制与经营者。这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通常是国有制,即政府占有资源,占有生产资料,开办工厂,开办商业、金融等企业。第二,这些企业也是国营的,也即政府直接经营这些工厂、企业,企业负责人由政府任命,其身份是国家干部,员工则是国家的雇员。第三,这些工厂、企业全部按照政府自上而下的全面计划,组织生产、商业活动。

这样的体制是按照当时的官方经济学中的制度蓝图建立起来的。因此,那个时代就已经是一个经济学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反复接受官方的政治经济学教育――迄今依然如此。因此,当时思考问题的主流方式基本上是经济学的。那个时代也自然形成了经济学帝国主义:历史学领域的“五朵金花”,几乎全部与经济有关;即便在文学评论领域,人们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

当然,那个时代是比较特别的。从一个侧面看,那是一个政治的时代,但彼时的政治却是使用经济学的术语进行的。用当时流行的话说:政治的背后是经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则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官方经济学正是以此为建立和维持国有、国营、计划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彼时的政府就是一个庞大的公司:政府像公司管理层一样统一指挥人们进行生产、消费、积累等经济性活动。

因为官方经济学在公众、在政府、在教育体系中有那么深厚的基础,所以,1990年代以来出现的经济学热,也就不难理解。因为,人们早就已经熟悉了经济学的术语,也熟悉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当然,此时流行的是西方经济学,因而,影响公众的经济学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这个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基本上是19世纪后期形成、在20世纪积累了深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罗宾斯曾经给这个经济学下过一个经典而简短的定义:经济学家研究如何有效率地配置稀缺手段。1950年代后盛行的官方经济学是论证政府控制、管理经济活动服务的信仰与知识体系,其理论框架中的经济活动主体是国家,或更准确地说是政府。西方经济学则实现了个人主义转向,将个体视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此个体透过理性选择实现其收益之最大化。这样的经济学或可称之为商人的经济学。在这个经济学理论体系里,只有相互竞争的个人,而没有政府,这一点与官方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因此,两种经济学体系之间曾经发生过不少观念、理论、政策建议上的冲突。

不过,在政府官员、公众的心智中,这两种经济学是混杂在一起的。官员、一般民众在学校学习的是官方经济学。在校外,比如在大众媒体上、在财经作者的著述中,接触的则基本上是西方经济学。如果说1990年代确实是经济学的时代,那也是两种经济学体系的混合。只不过在不同的人那里,两种体系的搭配比例不同而已。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依据不同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不同的经济学概念体系与思考方式,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则是有意识的。

一个基本的搭配结构是这样的:人们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处理私人事务,在公共事务领域则运用官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在1990年代流行的最大社会后果,也许是对“私利”的启蒙:它对斯密的体系进行了割裂,以一种过分简单化的逻辑论证了:私人利益并不可耻,增进私人利益反而是光荣的。经过经济学的这一启蒙,人们开始光明正大地普遍信奉收益最大化的信条。人其实总有自利之心,但在以前,人们对此还是遮遮掩掩的。通俗作家笔下的经济学则说:自利就是美德。于是,实现自己收益最大化,就被人们普遍作为人生的道德指南。这一点,商人自不用说,普通民众、官员亦然。

民众可能会用官方经济学的话语来批评自己不满意的社会现象,比如,人们会依据官方经济学来批评政府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官员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更是本能地坚持官方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比如,他们仍然坚持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广泛、深入控制。今天人们看到的政府的公司化、商业化,不过是原有的政府直接控制资源、经营企业的体制的延续,而官方经济学对此是可以提供论证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可理解当下中国民众、尤其是各级政府官员的心智。毫无疑问,如果进行一番国际对比当会发现,当代中国人的心智之经济学色彩可能是最浓厚的。这是因为,中国人自小就接受了系统的经济学教育。这其中,官员的心智又是所有社会群体中最有经济学色彩的。他们自如地在两个经济学体系之间转换,让不同的知识为我所用。而中国当代社会的诸多严重问题,也恰恰渊源于此。

回归秩序的经济学

上述两种经济学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气质:物质主义。两者都强调对于物质利益的获取、占有、支配,并享有其好处。只不过,官方经济学里的主体是政府,强调政府对于资源、财产及其收益的占有,以增强国家的力量;西方经济学里的主体是所有的个人,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个人实现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至少中国人是如此理解的。前者以政府为商人,后者则以个人为商人。

这样的观念体系,当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人不是商人,或者说,正常的人不应当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计算机器。当经济学成为一种盛行的迷信,当利益最大化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信条,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非经济性因素,就会被人们当作商业性质的问题来处理。比如,很多经济学通俗作家曾经用经济学分析爱情、婚姻、友情、孝道等等。此时,社会秩序必然趋向松动、扭曲以至解体。

同样,一个正常的政府也不能是商人。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说过:“论气质之不相容,无过于商人与君主。”商人可以以最大化收益、最大化财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按照斯密的说法,在恰当的制度框架下,商人的这种努力将有助于公共利益。然而,政府如果也以最大化即时的收益和最大化资源占有、财富积累为目标,则必然使整个经济体系扭曲。或者是政府既为裁判员又

为运动员,而置非政府的商人以不利位置;或者是政府给予某些商人以特权,让其他商人处于不利位置;或者是政府让投资者、经营者作为一个整体处于特权地位,而令其他社会群体如劳工、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简而言之,一个按照经济学的逻辑行动的政府,一个物质主义的政府,极有可能让自己成为特殊利益群体,或者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制造权利的不平等。当代中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却面临种种问题,即是因为这种不平等。

当然,在现代工商社会,在政府必须承担大量公共品供应、因而需要充沛税源的社会,政府无法抛弃经济学。但是,明智的政府会远离形形的物质主义的经济学、商人的经济学,而坚守斯密所讨论的“治国者之经济学”。

斯密写作《国富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把政府从商人变回政府。斯密集中批评之对象是重商主义体系,这个经济学体系就是一种物质主义的经济学体系,它指导君主为了积累国家财富而对工商业进行控制、管制。斯密提出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则是反物质主义的。他在第四卷《论政治经济学之诸体系》卷首写道:“被当作国务活动家或立法者之科学之一分支的政治经济学,为两个不同的目标而运思:第一,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收入或必需品,或者更准确地说,让他们能够自己向自己提供那样的收入或必需品;其次,向国家或共同体提供足够公共服务之需的收入。政治经济学为使人民和国家同时富裕而运思。”

也就是说,治国者也是需要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乃是治国者所应当掌握的一门学科。这门经济学确实关注“国民财富之性质和源泉”,但斯密告诉治国者:创造财富是国民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向自己提供收入或必需品。因而,斯密眼里政府的三大职能,不包括资源之直接占有与财富之直接创造,仅限于提供公共品,维持秩序。换言之,斯密所设想的作为治国者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与财富无关,而与秩序有关,与正义有关,它是一种秩序或正义的经济学。它讨论的主题是:政府如何维系社会创造财富的秩序,此秩序本身是国民基于分散的知识自发地合作、交换而形成的。

斯密的治国者之经济学原理让我们联想到儒家的教诲。儒家关注财富问题,它提出政府要“富民、养民、教民”。但孔子又明确地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的教诲曾遭到西方经济学的中国信徒的广泛讥讽。然而在当下,这一教诲的价值已然凸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