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口迁移/户籍制度/市场化改革
改革以来中国发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围绕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的。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推行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不可能依靠市场来引导资源配置,因而必须通过计划分配的机制把各种资源按照产业发展的优先序进行配置。由此,以资本和劳动力为代表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既无必要,也不允许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自由流动,因此,随着20世纪50年代这种发展战略格局的确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安排把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按照地域、产业、所有制等分类人为地“画地为牢”,计划之外的生产要素流动成为不合法的现象。其中把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分隔开的户籍制度,以及与其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排他性的城市福利体制等,阻碍了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在部门间、地域上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在这种制度下,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农村居民没有政府的许可不可能向城市流动,劳动和人事部门通过计划来控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
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使农户成为其边际劳动努力的剩余索取者,从而解决了制度下因平均分配原则而长期解决不了的激励问题(meng,2000)。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对价格进行改革,诱导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率。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后,非农产业活动更高的报酬吸引劳动力转移(cook,1999),从而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的劳动力开始向农村非农产业、小城镇甚至大中城市流动。
由于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尚未拆除,以及政府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政策引导,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劳动力转移以从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为主,主要是在乡镇企业中就业,即所谓的“离土不离乡”。但随着乡镇企业遇到来自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私人企业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因而乡镇企业资本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吸纳劳动力的速度相应减缓。农村劳动力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跨地区转移的压力。与此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公司等其他非国有部门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快,扩大了对劳动力需求,并成为消除制约劳动力流动体制障碍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渠道日益狭窄,1983年政府开始允许农民从事农产品的长途贩运和自销,第一次给予农民异地经营以合法性。1984年进一步放松对劳动力流动的控制,甚至鼓励劳动力到临近小城镇打工。1988年中央政府则开了先例,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到20世纪90年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采取一系列措施,适当放宽对迁移的政策限制,也就意味着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例如,许多各种规模的城市很早就实行了所谓的“蓝印户口”制度,把绝对的户籍控制变为选择性地接受。此外,1998年公安部对若干种人群开了进入城市的绿灯,如子女可以随父母任何一方进行户籍登记,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可以调动到一起并得以户籍转换,老人可以随子女而获得城市户口,等等。虽然执行时在一些大城市遇到阻力,但至少在中央政府的层次上为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城市福利制度的改革也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了制度环境。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如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粮食定量供给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分配制度、医疗制度及就业制度的改革,降低了农民向城市流动并居住下来和寻找工作的成本。
与其他方面的政策改革相比,户籍制度改革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成为劳动力流动的最大障碍。所有在就业政策、保障体制和社会服务供给方面对外地人的歧视性对待,都根源于户籍制度。随着时间推移,两方面的因素变化推动政府对迁移政策进行改革。一是城市户籍制度不再拥有外部或隐含的福利,也就是地方政府不再根据个人的户籍来提供就业、社会福利等各方面保障。这样,城市人口规模扩张不会给地方政府增添额外财政负担。二是地方政府意识到,劳动力流动不仅带来资源重新配置,而且也是城市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样,市场化发育水平相异的城市根据各自目标来推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可见,通过户籍制度及一系列其他阻碍人口迁移的制度因素的改革而推动的劳动力流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经济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变的重要进程,并且以其他领域改革的进展为前提。这个转变或改革的结果便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多地由市场来配置。而在整个经济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人口迁移也表现出转轨时期的特点。这是中国转轨时期人口迁移的特殊性所在。本文旨在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来分析人口流动与市场化之间的关系。
一、转轨时期人口迁移理论
人口和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是劳动力市场在空间上从不均衡向均衡转变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刘易斯(lewis,1954)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蔽性失业,农业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几乎等于零或为负值,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不会对农业产出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使留在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随着城市中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工资水平开始下降,直至城市部门的工资水平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相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才会停止。在刘易斯的模型中,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不存在显著的制度。城市现代部门的较高工资水平和传统农业部门的低工资水平,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驱动力量。在托达罗(todaro,1969;harris和todaro,1970)两部门模型分析中,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迁移取决于城市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当城市的预期收入水平和农村的工资水平相等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分配和迁移都达到均衡。
由于城市经济存在着现代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之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首先进入非正规部门,然后才有可能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城市正规部门就业创造率越大,越有利于将更多的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转入正规部门;城乡收入差距越大,从农村流向城市非正规部门劳动力数量越多,城市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规模也越大。由于城市正规部门的就业创造率取决于工业产出增长率及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城市工业的快速增长将有利于提高正规部门的就业创造率,从而减少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规模。但是,这个效应有可能被城市工资增长所诱发的大量新增农村劳动力流入所抵消。因此,城市正规部门的就业创造结果带来了城市失业率的上升。
费尔茨(fields,1974)认为,托达罗模型中没有考虑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正规部门寻找工作的概率问题。由于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获得正规部门就业机会的相对概率较低,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只能滞留于非正规部门。他们之所以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主要是在于他们预期能够从得到的城市正规部门工作机会中获得补偿。在托达罗模型基础上,费尔茨引入了搜寻工作机会的观点,一方面强调了城市制度工资和相对就业概率对迁移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出,非正式部门大量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保证了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时的失业率低于托达罗模型得出的估计。非正式部门大量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失业问题。
随着劳动力流动,城乡劳动力市场开始相互作用。但是,根据托达罗理论,城市失业率上升将起到减缓人口继续向城市迁移。如果依据费尔茨的观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似乎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不大。相比之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城市的失业率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托普尔(topel,1986)利用美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发现,1970~1980年,美国东部、中部和北部各州的平均失业率相对于全国水平上升了23%,同时西部和西南部各州的失业率却显著下降。同期,人口迁移的空间流向恰好与此相反,人口净流入地区为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东部、中部和北部均为人口净流出地区。
中国的人口迁移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征,而且还有经济体制转型的独特之处。如前所述,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及其改革过程,为人口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和择业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也是研究其他国家人口迁移的理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各项市场化改革措施必然对人口与劳动力迁移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城市就业环境变化也为我们观察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条件。
首先,不仅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驱动人口的迁移,市场化水平在城乡和地区间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从而形成特定的迁移流向。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相对丰富。因此,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由于政府采取人为扭曲资金价格的方式,在资金密集型产业上投资过多,抑制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扭曲,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经济改革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资源配置逐渐转向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产业,较好地发挥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带来了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的改善,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cai等,2002)。由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上在地区之间不平衡,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沿海地区。2000年,92.1%进出口贸易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3%和3.6%.同年,86.5%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别为8.9%和4.6%.因此,劳动力迁移在东部地区更为活跃,迁移的流向也以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为特征。
其次,正如在其他国家观察到的那样,较大的迁移距离增加了交通成本、弱化了社会网络关系和目的地的就业信息,减少了迁移者的收益预期,因此,迁移距离上升降低了迁移发生概率。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信息获得的不确定性,不仅造成了迁移流向是一个从县内流向县外,从省内向省外的渐进过程,而且使得亲友等社会网络成为迁移者获得非正规部门就业信息的主要方式。格林伍得(greenwood,1969)认为,迁移存量对人口在地区之间迁移扮演着社会网络的作用。先前的迁移可以为后来者提供信息和其他方面的帮助,减少迁移风险,从而对后期的迁移产生影响。蔡fǎng@①(cai,1999)研究发现,75.8%的省内迁移者、82.4%的跨省迁移者的就业信息获得是通过住在城里或在城里找到工作的亲戚、老乡、朋友获得的。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通常受到距离所反映出的社会网络强弱的限制,形成分阶段迁移。
第三,尽管户籍制度继续阻隔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但市场化改革使得城乡劳动力市场开始融合,城市就业环境变化必然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带来影响。随着国有企业亏损和非国有部门扩大,越来越多的原国有企业职工开始和迁移者在非正式部门展开就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是走还是留”,取决于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的就业状况,而且其决策通常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这与harris和todaro(1970)模型中所讨论的情况(迁移者在非正式部门临时就业、等待得到正式部门就业机会),以及sethuraman(1981)观察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大多数迁移者将他们在非正式部门就业视为永久性的)都有显著差异。一个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通常具有季节性特点,最多以年为单位在原住地和迁入地之间往返,呈现出“钟摆式”的流动模式。正如solinger(1999)指出的那样,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条件。在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外商投资较快的地区,市场力量日益显现,迁移受到鼓励。、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同时,要素市场发育及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越来越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东部地区不仅对外开放时间早,而且市场发育迅速,较高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消除了劳动力等要素跨地区间流动的制度,以至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吸纳地区。而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反过来也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善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cai等,2002)。表1显示了人口迁移空间分布状况的长期变化。1987~2000年,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地区内部迁移(其中主要是省内迁移)比例始终高于地区间的迁移比例。但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迁移比例则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东部地区内部迁移比例提高,东部地区流向中西部地区的比例下降。而中西部正好与此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例趋于下降,中部向西部、西部向中部的迁移比例也在下降,而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入比例不断上升。
注:(1)从统计口径上看,1987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市、镇和县之间的迁移人口;1990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1年以上的市、县之间的迁移人口;1995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市,区、县之间的迁移人口;2000年迁移数量包括迁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乡、镇、街道之间的迁移人口。(2)全部迁移人口包括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不同年份在迁移时间规定和迁移范围上的差别对地区之间分布会带来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比较不同年份之间迁移流向的变化。
资料来源:《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资料显示,全部迁移人口数量为1246万,占总人口的10.6%,其中省内迁移为7.7%、跨省迁移为2.9%.在总迁移人口中,省内迁移的比重始终很高,为73.4%.当我们描述跨省迁移的流向时,其主要以东部地区为迁移目的地的倾向更加明显。表2给出了三类地区跨省迁移比例的空间交叉分布。2000年,东部地区跨省迁移近65%集中在东部其他各省(市),中部地区跨省迁移超过84%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迁移超过68%集中在东部地区。从时间趋势上看,1987~2000年,东部地区内部跨省迁移比例上升了近15%,而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比例上升将近24%,后者比前者高出9个百分点。
从流动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看,迁移可以被划分为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农村到农村的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四种主要类型。从这种类型划分来观察地区间迁移的流向,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转轨时期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从全国来看,城市到城市的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是目前迁移的主要形式。2000年,两者合计占总迁移人口的77.9%,而且农村到城市迁移的比重(40.7%)大于城市到城市的迁移(37.2%)。农村到农村的迁移比重较低,仅占全部迁移的18.2%.而城市到农村的迁移比例最低,不到总迁移人口的1/25.从时间趋势看,城市到城市的迁移所占比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类地区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比重略呈下降趋势。
三、迁移的决定因素:计量分析
在迁移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早期的迁移模型将重力迁移模型和就业为目的的迁移模型合二为一,假定迁移数量不仅与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和迁移距离有关,而且取决于两个地区之间的工资和失业率的比较。通常,采用下列双对数模型来分析这些因素对迁移流向的影响(lowry,1966;greenwood,1969;fields,1979)。即:。式中,m为迁移率,x为影响迁移流向的各种因素,d为迁移距离,i,j分别为迁出地和迁入地。
舒尔茨(schultz,1982)认为,人口变量反映的是其他影响迁移而没有在模型出现的社会经济变量的作用,它没有行为学上的意义。由于迁移是人口增长的一部分,在迁移实证模型中引入人口规模会带来计量上的共同偏差(fields,1979)。而且,由于迁移存量实际上是人口规模的一部分,如果在实证模型中同时引入这两个变量,将带来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大大降低回归参数估计的效率。因此,通常做法是在实证模型中不引入人口变量。
在回归方程的函数形式选择上,费尔茨(fields,1979)认为,迁移决策本质上是在相互排斥的替代方案之间的一种选择,非对称模型比对称模型对人口迁移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此外,双对数线性回归方程还能够消除奇异值和异方差对估计效率的影响,满足理论上就业机会与工资之间的乘积要求,以及提高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等。他选择了滞后解释变量办法来消除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我们也采用了所有解释变量数据均为1995年数据的办法来解决迁移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本文数据来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资料(10%样本)和微观数据(长表1%样本),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及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在数据处理上,正式出版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资料没有农村向城市跨省迁移劳动力数量及其失业率数据,我们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微观数据计算了这些数据。用于回归分析变量的统计值见表3.
表3用于回归分析变量的统计值
注:*根据微观数据计算。
迁移率的计算,我们采用格林伍得(greenwood,1969)的定义,用1995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0日从省迁到省的人口数,除以1995年11月1日以前住在省的人口数。根据长表计算得到的迁移率,包括了所有年龄段跨省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农村的四种类型迁移人口;用微观数据计算15~64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率。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两个迁移率的平均值都不高(见表3)。
迁移距离为省会之间铁路公里数。中国地域辽阔,铁路是中国跨省迁移的主要交通方式。这点可以从每年春节农民工返乡造成的铁路拥挤状况中得到印证。迁移距离不仅反应了用于直接交通费用的高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迁移所带来的心理成本大小。随着迁移距离增加,迁移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迁移风险也会上升,迁移成本随之增加(schultz,1982;greenwood,1975)。这在劳动力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直接用城市工工资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来作为工资率的变量显然不合适。随着收入多元化,相当于实际收入的部分并没有反映到名义收入之中,城乡收入在可比性上也存在一定问题(solinger,1995;jefferson,1992)。奥尼尔(o''''neill,1970)建议采用消费指标来克服收入指标作为工资率变量上的不足。我们利用各省城乡人口作为权重,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加权平均,作为各省的工资率变量,预期工资率对迁移流向存在两种不同的效应。其中,迁入地为正向效应,而迁出地为负向效应。
1995年全国1%抽样调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都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1995年调查问卷中有三项指标用来测度劳动力在调查前一周是否处于失业状态:第一项是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第二项是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第三项是企业停产等待安置的劳动力。2000年人口普查只包括前两项。据此可以计算得到1995年和2000年城乡劳动力的失业率,分别为2.2%和3.6%.由于城乡劳动力的失业率包括了农村劳动力,这低估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况。《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公布了分城市、镇和农村的经济活动人口资料,据此计算的城市、镇和农村的失业率分别为9.4%、6.2%、1.2%.利用2000年微观数据计算的城市本地劳动力、城市向城市迁移劳动力、农村向城市迁移劳动力的失业率,分别为9.1%、7.9%和3.6%.如果在迁移模型中忽略了迁移存量,将导致高估其他解释变量对迁移的影响(greenwood,1969)。按照格林伍得的方法,迁移存量应该是以1995年为时点,计算出生在省且居住在省的所有人口。由于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只提供了出生后一直住在本地和1995年11月1日之前迁入本地等资料,因此,我们采用1995年11月1日之前迁入本地人口指标作为迁移存量的变量。本文中长表的迁移存量包括所有人口,微观数据的迁移存量只包括15~64岁的人口。我们预期迁移存量对人口迁移有正向效应。
在分析地区人均收入差异和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程度通常被看做是影响地区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barro和sala-i-martin,1995;cai等,2002)。贸易开放程度越高,参与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也越高。但是,扭曲的贸易和发展战略也同样起到扩大出口,提高gdp中的贸易份额比重。相比之下,外商直接投资是国外投资者的选择。从长期来看,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和规避风险,国外企业在其投资过程中要对各地的产品和要素市场发育情况、体制与政策的透明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最终做出投资选择。外资企业进入之后,它利用劳动力市场来解决用人需求,这与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我们选择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市场化程度的变量,来分析它们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改革以来,虽然所有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都在增加,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在不断扩大。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与东部地区对市场化改革程度较高是分不开的。
四、回归结果与讨论
方程1~3是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资料得到的回归结果,方程4、5是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得到的回归结果。由于海南、重庆、与其他省会之间距离未能得到,在回归中剔除了这3个地区,长表资料中实际用于回归的样本数量为756个。在微观数据中,由于有些省份的迁移率或农村向城市迁移劳动力数量为零,取对数后,这些数据变成缺省值,所以用于回归的样本数量为506个。
从表4回归结果看,利用长表资料得到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大约60%的所有人口跨省迁移的行为;用微观数据得到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大约30%的跨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行为。表4的非对称双对数迁移模型估计结果也表明,迁入地社会经济变量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大于迁出地这些变量所发挥的作用。
回归方程1~5中大多数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t值,如迁移距离、人均消费水平、失业率、迁移存量等,都达到了1%或5%的显著性水平,并且作用方向上与前面的理论预期结果也基本一致。
表4中回归方程1和2的区别是采用了不同的失业率数据,前者是1995年的失业率,后者是2000年的失业率。使用1995年失业率数据虽然有助于克服内生性问题,但方程1中迁出地失业率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于迁入地失业率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这个结果可能与现实情况并不吻合。
1995~2000年,中国城市就业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社会福利体制改革,企业大量富余人员被释放出来,城市失业率迅速上升。为了解决本地城市职工就业问题,不少地方政府采取了城市就业保护政策,这势必对以就业为目的的劳动力流动产生较大影响。迁移者是理性的,如果目的地的就业机会较小,迁移者将选择不流动,以减少迁移风险和成本。这样,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就显得更为重要。
表4迁移决定因素回归结果
注:(1)采用异方差检验方法(breusch-pagan/cook-weisberg)发现,表中回归方程的依次为:7.85、1.54、1.38、2.80、4.85.我们对回归方程1、5采用robust估计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2)方程1和5的括号内为robustt值,方程2~4括号内为t值,*代表5%显著性水平,**代表1%显著性水平。
考虑到2000年失业率真实地反映了就业环境的变化,我们以回归方程2为基准,分析不同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迁移距离上升1%,迁移率下降1.08%.受迁移距离的影响,2000年跨省迁移人口比例不到30%,绝大多数迁移人口选择了省内流动。迁移距离在空间位置上是固定的,但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和制定合理的交通价格有利于减少迁移者的迁移成本,促进劳动力流动。
在做迁移决策时,潜在的迁移者不仅要考虑两地之间直接的收入差距,而且还要考虑到就业机会大小。在回归方程2中,迁入地人均消费水平回归系数在绝对值上是迁出地的近4倍,但迁入地失业率回归系数在绝对值上是迁出地的3倍以上。迁入地失业率对迁移决策较大的边际影响与迁移者面临的选择有关。本地劳动力市场状况是既定的,迁移者对它别无选择。相反,迁移者对迁入地劳动力市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失业率越高的地区,迁入数量就会下降。
目的地的就业信息提供和帮助,对迁移决策有重要作用。迁移存量的回归系数也证实了这一点。社会网络等非正规信息渠道虽然在迁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
将外商直接投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2,就得到回归方程3.引入这个变量之后,迁移距离和失业率等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变化不大,而人均消费水平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发生较大改变。从绝对值来看,方程3中的人均消费水平回归系数小于回归方程2中的回归系数估计值,迁出地人均消费水平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有所下降,主要是人均消费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较高相关关系导致的结果(注:人均消费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系数为0.56.)。跨省人口迁移比例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它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注:外商直接投资与迁移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变量之后,迁移存量的回归系数数值下降约50%.为了观察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我们利用微观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回归方程4引入了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失业率,回归结果进一步支持上述发现,即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对迁移者来说更为重要。回归方程5引入了城市劳动力失业率。结果表明,城市失业率对于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率有显著性影响,其回归系数在绝对值上不仅大于回归方程4中失业率的回归系数,而且大于回归方程2中的回归系数,这说明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确实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有重要作用。改善城市就业环境将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起到加速城市化的作用。五、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出现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现象,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一般特征,还具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性。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既有助于考察中国独特的制度特征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又能够通过对中国案例研究来拓展迁移理论。
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决定了人口迁移的基本方向不仅是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而且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迁移。既然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仍然有赖于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从而劳动力流动中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注:约翰森(johnson,1999)认为,在今后30年,如果迁移障碍被逐渐拆除,同时城乡收入水平在人力资本可比的条件下达到几乎相等的话,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可以对年经济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加快中西部地区市场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清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可以引导和规范人口迁移,使其不仅具有微观理性,而且具有更加理性的宏观后果。市场化改革措施(如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等)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将有助于获得“一石二鸟”的功效,也就是讲,它为劳动力流动不断营造同样的发展环境,并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作者简介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德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1988):《中国74城镇迁移抽样调查(1986)》,《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
2.国家统计局(1988):《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3.国家统计局(1997):《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4.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93):《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5.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6.barro,r.&x.sala-i-martin(1995),economicgrowth.newyork:mcgrawhi,inc.
7.cai,fang(1999),spatialpatternsofmigrationunderchina''''sreformperiod,asianandpacificmigrationjournal,vol.8,no.3.
8.cai,fanganddewenwang(1999),sustainabilityofeconomicgrowthandlabourcontributioninchina,journalofeconomicresearch,no.10.
9.cai,fang,dewenwangandyangdu(2002),regionaldisparityandeconomicgrowthinchina:theimpactoflabormarketdistortions,chinaeconomicreview,13,197-212.
10.cook,sarah(1999),surpluslaborandproductivityinchineseagriculture:evidencefromhouseholdsurveydata,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vol.35,no.3:16-44.
11.fields,g.s.(1974),rural-urbanmigration,urbanunemploymentandunderemployment,andjob-searchactivityinldcs,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165-187.
12.fields,g.s.(1979),placetoplacemigration:somenewevidenc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vol.61,issue1,21-32.
13.greenwood,j.michael(1969),ananalysisofthedeterminantsofgeographiclabormobilityintheunitedstates,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vol.51,issue2,189-194.
14.greenwoodj.michad(1975),researchoninternalmigrationintheunitedstates:asurvey,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vol.13,issue2,397-433.
15.harris,j.,andm.todaro(1970),migration,unemploymentanddevelopment:atwosectoranalysis,americaeconomicreview40,126-142.
16.jefferson,g.h.andt.g.rawski(1992),unemployment,underemploymentandemploymentpolicyinchina''''scities,modernchina,18(1),42-71.
17.johnson,d.gale(1999),agriculturaladjustmentinchina:thetaiwanexperienceanditsimplications,officeofagriculturaleconomicsresearch,theuniversityofchicago.
18.leweis,w.a.(1954),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r,themanchesterschoolofeconomicandsocialstudies22,139-191,reprintedina.n.agarwalaands.p.singh(eds.),theeconomicsofunderdevelopment.bombay:oxforduniversitypress,1958.
19.lin,j.yifu,fangcai,andzhouli(1996),thechinamiracle:developmentstrategyandeconomicreform,hongkong:chineseuniversitypress.
20.lowry,i.s.(1966),migrationandmetropolitangrowth:twoanalyticalmodels.sanfrancisco:chandlerpublishing.
21.meng,xin(2000),labormarketreforminchina,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2.o''''neill,j.a.(1970),theeffectofincomeandeducationoninter-regionalmigration,unpublishedph.d.dissertation,columbiauniversity.
23.schultz,t.paul(1982),lifeiimemigrationwithineducationalstratainvenezuela:estimatesofalogisticmodel,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30(3),559-594.
24.solinger,d.(1995),thechineseworkunitandtransientlaborinthetransitionfromsocialism,modernchina,21(2),155-183.
25.solinger,d.(1999),citizenshipissuesinchina''''sinternalmigration:comparisonswithgermanyandjapan,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vol.114,no.3,455-478.
26.s.v.sethuramaned.(1981),theurbaninformalsectorindevelopingcountries,geneva:internationallaboroffice.
篇2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统计观念。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充。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统计过程;正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感受图例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同时培养学生读图以及独立作图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能对发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描绘出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受数据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统计”,看到这两个字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师:是啊!小到家里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的人口与经济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统计。(课件展示)请看,这是国家对全国的城市与农村人口进行普查第一到第五次的统计结果,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1952年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77,260,000人 农村人口50,530,000人
1964年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127,100,000人 农村人口567,480,000人
1982年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210,820,000人 农村人口797,360,000人
1990年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299,710,000人 农村人口833,970,000人
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458,440,000人 农村人口807,390,000人
学生从人口变化,城镇农村人口等方面进行对比。
师:是啊!用统计表的形式虽然比较简单,但在综合比较分析的时候,就显得比较麻烦、不够直观。那是不是有其他的形式,可以让我们在分析的时候能清晰地观察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本课伊始,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注重体验,全程经历
现场选择大家平时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男女生的数据统计收集。其中运动项目有跳绳、跑步、球类三项。
1.现场数据收集。
四(4)班“我最喜爱的运动”情况统计表
2.学生在网格纸上分男女生情况绘制自己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选择几位学生绘制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展示,学生担任小评委点评,共同回忆单式统计图的绘制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利用统计班级里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的活动,从数据的收集到整理、绘制,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形成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探究数据,解决矛盾
1.展示点评。
师:观察这些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师: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遇到什么困难吗?(两张图不方便比较)
师:那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把两张图移到一张图中呢?先自己思考一下,再和前后的同学讨论一下,以4人小组的形式完成你们的想法。
2.学生自主体验实践(分析、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
讨论评价中围绕着几个问题,利用课堂生成展开:
(1)学生各种表达方式的优缺点。
(2)如何表现男生、女生的数据(靠拢的条形)。
(3)如何区分男生、女生的不同(颜色)。
(4)各种方式的对比与选择……
在学生自评与互评中,自然展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与图例的表示,绘制时要注意的问题等。
3.师:这种类型的条形统计图和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统计数据时有什么特点吗?(不但可以表现数量的多少,而且清楚直观,便于比较)
4.看到现在完成的统计图,你对于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想对我们学校的校长提什么建议吗?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把学生推上学习的前台,让他们互帮互助,学生自己教自己,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走进生活、感受统计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像这样的复式统计图?
课件展示:书屋商店等销售情况、历届世博会参观人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气候、人口、降水等统计图。
师:我们选取其中大家感兴趣的统计图来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什么的信息?
如:从“星星书屋第一、二季度各类图书销售情况”中分析各类图书的销售情况的变化,并根据销售情况制订第三季度订购新书的策略……
……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统计知识发展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统计现象,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分析数据信息相关的问题,并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同时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回顾总结,分享收获
篇3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包括2002年-2009年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1982年、1990年和2000年江苏省与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上资料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方法
公式如下:
老年人口系数=(≥65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老少比=(≥65岁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
少儿人口系数=(0-14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二、人口现状及老龄化发展趋势
(一)2002年-2009年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按国际通行标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对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分析得下表。
表1:2002年-2009年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
可以看到,2002年江苏省老年人口系数为9.95%,大于国际标准7%。因此江苏省在2002年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从其增长速度分析看到2002年-2009年江苏省老年人口系数为不稳定的变化态势,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截止2009年江苏省人口老年人口系数已达到11.9%。从少儿人口系数来看,这八年来处于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速度很快,尤其2009年的降幅更是达到12.5%。以上说明江苏省的老年人口与少年人口的发展呈相反方向的变化,老年人口比例在增加,同时少儿人口比重在不断下降。观察2002年-2009年的老少比发现,江苏省的老少比已经严重超过联合国确立的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国家的大于等于30%的标准。2002年江苏省的老少比为52.6%。而在这八年间老少比快速增长,仅2009年的增速就为28.42%。截止2009年老少比已经达到108.9%。
(二)江苏省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与全国对比
江苏省人口位于全国第五,为了更深一步了解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全国相比的情况,分析对比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如下表:
表2: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与全国的对比
从老年人口系数来看,老年人口比例呈增长趋势。2000年江苏省,老年人口系数为8.8%,与1982年的5.5%相比上升了3.3%;少儿人口系数为19.6%,与1982年的29%相比下降了9.4%;老少比为45%,与1982年的19.1%上升了25%。从江苏省与全国对比来看,三年统计数据均显示江苏省老年人口系数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少儿人口系数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老少比都要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老少比来看,1982年江苏省老少比为19.1%超出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而2009年江苏省老少比为4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4.6个百分点。因此江苏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于全国总体水平,而且其发展速度也是远远大于全国总体水平的。
三、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特点
(一)老少比很大且仍保持每年增长
老少比是判断人口老龄化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结合了老年人口比例与少儿人口比例的变化更能切实的反应人口年龄结构。从表1可以看到,从2002年起江苏省老少比一直维持在50%以上,而且保持每年增长。
(二)人口老龄化现状严重于全国总体水平
从江苏省的人口年龄结构与全国总体水平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是老年人口系数、少儿人口系数还是老少比,江苏省的比值都要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体水平
从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得,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速度大于全国总体水平。1982年江苏省老年人口系数为5.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而2009年江苏省老年人口系数为8.8%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篇4
0 引言
关于城市软环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研究城市的软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本文所提的城市软环境是指对城市生存发展产生影响的除有形资产条件之外的所有无形要素的总和,这些无形要素包括政策、法规、文化、思想、人才、技术等。
1 城市软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城市软环境的内涵和基本构成,本文从政府建设城市软环境的角度出发,从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政策实施成效三方面构建了城市软环境评价体系。
1.1 政府服务指标构建 政府服务指标是指政府为软环境建设做了什么,该指标主要体现在软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民生服务、公共事业、公益基础服务、安全服务。依照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主要体现在:就业率/失业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生活用电量、社会保障支出、万名人口大学生数、人均医疗卫生费投入、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全年刑事案件数等指标上。
1.2 政府效能指标构建 政府效能指标表明的是政府软环境建设中的政府的效率和能力,也就是回答软环境建设怎么做的问题。该指标主要跟城市发展的软环境要素相关,包括资本效能、人力效能和信息效能。具体指标体现在:百元资金利税率、教育经费、科学研究经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数、科研技术服务从业人数、互联网用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等指标。
1.3 政府政策实施成效指标构建 政府政策实施成效指标是政府软环境建设中的结果的体现,是指政府软环境建设建成的一种成果的体现。政府实施成效分为两个部分:经济成效和社会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指标:人均GDP、财政收入、外商当年投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每万人医疗人员/病床数、每万人拥有的公共车辆、每万人知识产权数等。
2 实证比较宁波、杭州、苏州软环境建设
2.1 宁波、杭州、苏州三个城市政府服务环境比较
2.1.1 民生服务
2.1.1.1 失业率比较 2009-2013年宁波、杭州、苏州失业率为:3.16、3.03、3.44、2.55、2.16;2.99、2.19、1.86、1.63、1.85;2.90、2.80、2.72、2.70、2.12。虽然宁波在2011年失业率有小幅上升,但一直在缩短与杭州和苏州的差距,2013年数据显示宁波差苏州0.04%,差杭州0.31%,已经处于接近状态。
2.1.1.2 人均生活用电量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人均生活用电量(单位瓦时)为:744.3、868.1、929.7、1026.7;824.8、920.8、996.2、1132.4;949.7、1140.0、1201.5、1335.2。2012年与2009年比,宁波人均生活用电上升了37.9%,杭州人均生活用电上升了37.2%,苏州人均生活用电上升了40.6%。
2.1.1.3 社会保障支出 2008-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社会保障支出(单位万元)为:334784、289938、344275、586277、790129;403099、485469、639154、775422、871431;-、-、636687、846256、1016052。数据表明三个城市社会保障支出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来看,杭州社会保障支出增长36.3%,苏州社会保障支出增长59.6%,宁波社会保障支出增长129.5%。
2.1.2 公共事业
2.1.2.1 万名人口大学生数 依据普查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杭州、苏州、宁波三个城市的万名人口大学生数分别为:720.6人、454.5人、344.1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杭州、苏州、宁波三个城市的万名人口大学生数分别为:1888.1人、1397.2人、1033.3人。较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杭州、苏州、宁波三个城市的万名人口大学生数增长率分别为:162%、207%、200%。
2.1.2.2 人均医疗卫生费投入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人均医疗卫生费(单位元/人 )为:536.0、637.4、818.6、975.9;473.6、605.2、738.0、798.3;-、531.6、719.7、857.1。数据分析上可以看出宁波、杭州、苏州三个城市的人均医疗费用投入都呈上升趋势,宁波因人口增长少上升趋势更明显。
2.1.3 公益基础服务 2009-2013年宁波、杭州、苏州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45、37.52、37.82、38.21、-;39.94、39.95、40、40.07、40.40;42.50、42.70、42.90、42.58、42.50。从2009-2013年宁波、杭州、苏州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来看,三个城市在各自的水平线上稳步上升,苏州排名第一,其次杭州,宁波排名三个城市最后。
2.1.4 安全服务 2009-2012年宁波刑事案件数为:9399、8965、10856、13984;杭州2009刑事案件数为8375,2012年上升到14185件;苏州刑事2010-2012年为:10357、11278、11386。从三个城市刑事案件数量分析来看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2年,宁波与苏州相比较,宁波上升了28.8%,苏州上升了1%。
2.2 宁波、杭州、苏州三个城市政府效能环境比较
2.2.1 资本效能
2.2.1.1 资金利税率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资金利税率分别为:0.10、0.11、0.10、0.09;0.11、0.12、0.12、0.11;-、0.10、0.10、0.08。从资金利税率来看,近两年都处于一个下行的态势,但下降幅度不大。
2.2.1.2 人均教育经费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人均教育经费(单位元/人)为:1350.37、1555.08、2041.47、2452.86;1262.50、1536.49、1898.11、2097.39;-、1930.73、2354.97、2789.38。从上数据分析可见,三个城市苏州排名第一,宁波次之,杭州排名最后。
2.2.1.3 科研技术服务从业人员人均科学研究经费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科研技术服务从业人员人均科学研究经费(单位元/人)为:51417.58、46918.43、40566.43、38443.18;42122.33、33868.43、36450.83、39017.28;-、57504.83、68373.72、67879.51。从数据分析看,宁波、杭州、苏州三个城市各有特色,苏州一直在增加,杭州先降后升,宁波随着科研人员的增加人均经费在下降。
2.2.2 人力效能
2.2.2.1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数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数(单位万人)为:6.99、7.30、7.96、8.71;11.49、11.56、12.11、12.79;-、8.57、8.59、9.38。从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数可以看出,杭州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一直处于前列。
2.2.2.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数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数(单位万人)为:1.57、2.03、2.29、2.39;2.07、2.03、2.09、2.37;-、1.77、1.87、2.96。三个城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数差距不大,苏州在2012年有个高速增长,相较2011年增长了58.3%,排名三个城市第一名。
2.2.2.3 科研技术服务从业人数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科研技术服务从业人数(单位万人)为:3.3、4.72、6.94 、8.43 ;5.24、8.52、9.62、10.30;-、6.21、7.84、9.81。从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科研技术服务从业人数可以看出,三个城市科研技术服务从业人数差距在缩短。
2.2.3 信息效能
2.2.3.1 互联网用户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互联网用户(单位万户):136、172、190、236.05;178.33、218.41、241.14、275.91;184.32、189.09、220.99、283.57。从统计数据分析,杭州互联网用户近几年一直领先,2012年苏州互联网用户增长了28.3%,超越杭州排名第一,杭州位列第二,宁波最后。
2.2.3.2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2009-2013年宁波、杭州、苏州年末移动电话用户(单位 万户)为:866.87、845.50、1029.46、1088.00、-;1011.93、1061.8、1218.11、1438.67、1459.85;1146.15、1309.99、1459.50、1554.5197、-。从统计数据分析,苏州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近几年一直领先,杭州位列第二,宁波最后。
2.3 宁波、杭州、苏州三个城市政府政策实施成效环境比较
2.3.1 经济成效
2.3.1.1 人均GDP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人均GDP(单位元)为:73998、67394.5、77983、85413.01;61533、69828、80478、88962;122565、145229、167454、186207。宁波与杭州的人均GDP差距不大,苏州遥遥领先,2012年苏州是宁波的2.18倍,苏州是杭州的2.09倍。
2.3.1.2 财政收入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财政收入(单位亿元)为:966.249、1171.747、1431.7563、1536.5101;1019.43、1245.43、1488.92、1627.89;1593.3881、1950.625、2311.6177、2561.6731。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财政收入都呈稳步上升势态,宁波、杭州之间的差距比较小,苏州领先。
2.3.1.3 外商当年投资总额 2009-2013年宁波、杭州、苏州外商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美元)为:22.0541、23.2336、28.0929、28.5252、32.70;40.137、43.5627、47.223、49.6061、52.76;82.27、85.35、89.1、91.65、87。从数据分析,2009-2013年宁波、杭州、苏州外商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苏州一直居于前列,杭州外商投资金额处于第二,宁波处于最后。
2.3.2 社会成效
2.3.2.1 职工平均工资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职工平均工资(单位元)为:39139、43476、49755、56257;30480、34330、38837、42493;40261、45566、51660、57622。从数据分析来看,宁波和苏州较为接近,杭州略低。
2.3.2.2 每百人医疗人员数 2009-2012年宁波、杭州、苏州每百人医疗人员数为:0.70、0.75、0.81、0.85;1.00、1.07、1.14、1.23;0.85、0.89、0.99、1.09。从数据统计分析,宁波排名最后,杭州每百人医疗人员数排名第一,苏州处于中间。
2.3.2.3 授权专利数 2009-2013年宁波、杭州、苏州授权专利数(单位件)为:15824、25971、37342、59175、58000;15507、26483、29249、40651、41518;39288、46109、67017、98000、83000。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苏州一直领先,宁波从2011年开始超过杭州位居第二。
3 宁波市软环境建设发展现状
3.1 宁波市软环境建设总体建设落后杭州、苏州 从宁波、杭州、苏州城市软环境指标比较排名来看,宁波市多数指标处于杭州、苏州三个城市的最后,反映出宁波城市软环境建设总体水平居于杭州苏州之后,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从指标排名来看,杭州市软环境建设总体也落后于苏州,位居三个城市第二。
3.2 宁波城市软环境建设政府服务指标亟待完善 从政府服务指标比较分析来看,宁波市人均医疗卫生费投入居第一领先杭州和苏州;安全服务略差于苏州排杭州之前。在民生服务、公共事业、公益基础服务等其它指标方面,宁波都排名最后,需要加强、亟待完善。
3.3 宁波市政府效能投入持续增加,资本效能大于人力效能和信息效能 近五年宁波市政府在资本、人力、信息等效能投入上都在持续增加,从统计数据看,从2009年起至2012年宁波市人均教育经费增长了81.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数增长了52.2%,科研技术服务从业人数增长了155.5%,互联网用户增长了73.6%,移动电话用户增长了25.5%。政府效能指标三城市比较,宁波资本效能居第二、人力效能和信息效能排第三,宁波市资本效能略强,人力和信息效能都排最后,急需提升。
3.4 宁波市软环境建设中社会成效优于经济成效,总体成效不显著 政府政策实施成效指标三城市比较,宁波职工平均工资和每万人知识产权数指标居第二、其它指标均排第三,宁波市软环境建设中社会成效的排名优于经济成效排名,但总体成效不显著。
4 进一步优化宁波软环境的几点建议
宁波城市软环境建设关系到宁波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针对宁波市软环境建设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宁波市软环境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
4.1 建立软环境建设培训机制及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提升软环境建设意识 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区域政府但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要做好软环境建设,必须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培训学习机制,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软环境建设意识,逐步构建党委负责、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软环境建设机制。发挥社会各界各类组织对城市软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建设宁波市软环境。
4.2 加强政府服务建设,巩固软环境建设基础 软环境建设中政府服务指标包括民生服务、公共事业、公共基础服务、安全服务,是软环境建设的基石。要提升宁波市软环境建设,就需要以杭州、苏州为榜样,从政府的基础服务做起,提升政府服务中的各个指标,让软环境建设有落脚点。
4.3 建立政府政策成效评价体系,推动软环境建设提升 从软环境建设出发,建立政府政策成效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政府考核、部门自评、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开展评价,待条件成熟后,可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通过量化考核引导政府提升效能利用率,从而推动软环境建设的提升。
4.4 以人力要素的提升带动城市软环境的改善 软环境建设中人力要素是关键因素之一,人力要素直接会影响到政府的效能和政府政策实施成效,同时间接被政府服务所影响。因此,要以人力要素的提升带动城市软环境的改善。①要完善政府服务的各项基础服务,为人力要素的引进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包括住房、医疗、环保、安全等;②加强人力要素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以人力要素的提升带动教育、文化、科技和医疗卫生环境的改善;③要针对科技人均经费、医疗卫生从业人数等相对滞后指标适当倾斜,逐步缩小与苏杭差距。
参考文献:
[1]郭凤艳,孟庆强.我国城市软环境经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01).
[2]王世红,李轲.软环境理论研究:梳理、整合与反思――基于1989-2011年维普期刊文献的分析[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篇5
从街道开展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动员会回来,京丰热电公司负责统计工作的同志就觉得肩上担起一副承重的担子,这次普查不同以往,虽然她负责统计工作多年,也曾参见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一些大型普查活动,但它这次普查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政策性强,时间上又有很强的限制,调查任务非常繁重,作为经普小组的负责人,她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面对种种困难,她精心组织,积极协调,有条不紊地,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普查工作中。
二、严格要求,不能有丝毫偏差
作为一名企业的统计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日常报表,每月的定期报表,向领导提供科学、真实的统计数据,而且还要不断更新观念,捕捉信息,为领导提供相关的数据分析。京丰热电公司从2001年改制以来,隶属北京京能集团和华电集团,作为控股公司,每月都大量的生产指标报表和经济指标报表要向上级报送,而且作为电力行业单位还需向华北电网、北京供电局和北京电力行协等相关部门报送日报月报年报,再加上每月统计局的定期报表,这所有的日常工作,就足可以让几个人忙上好大一阵子的,但是在单位都是由一个人负责。日常工作不能耽误,经普工作也同样重要。公司的情况又比较复杂,公司本身是独立法人单位,但是下属又有五家独立法人工业企业单位,一家独立法人服务业企业和一家独立法人批发零售业企业,还包括两个产业活动单位,其中三家工业企业都属于规模以上独立法人单位,需向区里直报,而其他企业需向街道报送。怎么办?!面对大量的工作、重重的困难,她心急如焚,就连睡觉时也在想这种表怎么报,那种表怎么填,这一急不要紧,加上工作的劳累,她的老毛病扁桃体又化浓了,发起了高烧,但为了工作,一天也不能休息,仍然继续坚持上班。近十个月的普查中,加班加点对她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她家住宣武,离单位远,上下班坐班车就比别人早出晚归,平常六点多出门晚上六点多回家,已经很是辛苦,有时填报报表,一时忘了时间,误了班车也是常有的。面对如此困境,她没有退缩,没有一丝怨言,相反她把普查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八家公司一家家跑,跑财务找劳资,跑厂办找档案,跑过的地方不计其数,尤其是三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15种不同的报表,涉及的指标近300多项,在每一项指标的填报中,她都严格遵守《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以原始的资料和台帐做依据,做到数据的真实有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经济普查任务。
篇6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084-02
1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河南省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河南省现有总人口10489万人,常住人口9388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99145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438550人,文盲率由5.87%下降到4.25%,下降1.62个百分点。[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由6.72%下降到4.08%,下降2.64个百分点(数据来源: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河南省近几年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虽有所提高,但和全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河南省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
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河南省相继启动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全面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一是启动实施“阳光工程百日培训计划”。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大量农民工失业的形势,2008年从国家争取了27万人的培训任务,争取资金8480万元,任务和资金数额及增量均居全国第一。2009年预先安排5000万元培训资金,对10万返乡农民工和外出务工的农民开展了转移培训,共培训结业11.7万人,转移就业9.9万人。二是召开全省阳光工程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进行安排。三是坚持面向社会,严格条件,公开、公正的原则,筛选优质培训资源,2008年共认定培训基地1200个,其中:民办846所,公办354所,公办培训基地涉及教育、劳动、妇联等23个部门。四是拓展了培训范围。在培训对象上,由初次外出务工农民向返乡农民工和在农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等群体拓展;在培训内容上,由用工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种向高技能工种和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拓展;在拓展补贴范围上,由单纯补贴技能培训向技能鉴定和引导性培训进行拓展,同时对涉外劳务培训加大补贴;在就业上由主要外出就业向就地就业、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自主创业等方面拓展。五是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实行订单培训,确保培训后的就业率。[2]
3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现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变革,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河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形势不容乐观,地方政府部门的认识程度、劳动者参与的积极性、培训机构的经营与管理、师资水平、后续服务与管理等都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地方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缺乏规则性,育目性过大,流于形式涉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办、教育、人劳、财政等多个部门,基本上形成各自为政,对谁有利谁就办班,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更为严重的,若上边领导来检查,就临时租借校舍,借调学生充当农村劳动者,流于形式地开上几天课程培训等,宣传部门一报导,体现地方领导重视,培训政绩显著。上边检查组一走,就地解散,万事大吉。
3.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农民参与性不高由于中国农村长期受自然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和各种矛盾影响,小农思想在某些人的头脑里还根深蒂固,认为“开天辟地多少年,没有信息也种田”。再者,很多农民认为外出打工就是下苦力,肯流汗地干一些又苦又累的体力活就行,不需要多少科技知识的层面上。对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再外出务工的收入不一定成正比,甚至还认为培训费时费力,耽误外出挣钱的想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农民参与性不高。[3]
4解决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对的策略4.1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把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要把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要内容抓好。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就业服务试点(河南省驻马店上蔡县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经验就值得推广和学习)。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通力协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4.2积极引导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氛围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应利用各种农村工作会议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方式,可以办短期培训班,可以办专题讲座,可以开办夜校等。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在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努力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搞好信息服务,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 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3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提高培训的档次和质量
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三是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实行管培分离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广泛调动分布在农村和县城的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是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五是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动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互动。六是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河南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工作的人数占农村整体劳动力的三成以上。在务工企业中,包括六成多私营企业、一成多国营或合资企业和极少一小部分外资企业。[5]总之,加强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提高培训的力度和质量,对加速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EB/OL]. http:///zwgk/system/2011/05/06/010242317.shtml.
[2]王宏源. 新时期创新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 社科纵横, 2010(7).
[3]王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
篇7
同志回顾总结了去年的统计工作,刚才。安排安排了今年的重点工作,讲得很全面、很具体,都同意。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果。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安排,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取得了战危机、保增长”重大胜利,圆满完成了全市暨定目标任务。据统计,全市生产总值975亿元,增长12.8%增幅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粮食总产量达114.6亿斤,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2%增速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亿元,增长2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7%增速居全省第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2%增速居全省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2%增速居全省第四。
凝聚着全市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一年来,这些成果的取得。各级统计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能,积极提供优质服务,统计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提供统计服务。各级统计部门紧密贴近发展实际,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强化监测分析、创新评价机制、拓展服务领域等措施,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正确实施应对危机决策,发挥了重要的顾问助手作用。二是认真开展统计调查。各级统计部门坚持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统计制度方法,认真开展各项统计调查普查工作,先后开展了第二次经济普查、百家专业村调查、产业集聚区调查、人口抽样调查、文明乡村创建调查等,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较好地满足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三是切实加强统计建设。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独立的管理区、开发区统计局和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数据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了统计网络。高标准构建了统计信息平台,满足了日常数据交换和网上查询,实现了统计网站的全方位在线管理更新。
二、围绕目标。
即: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入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等等。要实现这些目标压力不小、任务很重,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去年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统计部门肩负的责任重大。各级统计部门一定要牢记使命,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市暨定目标任务。
一)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当前。也存在着很多困难、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各级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切实提高监测分析质量水平,及时向党委、政府提供全面客观的统计数据和经济形势分析演讲。要在时效性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增强统计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数据信息采集要快,统计分析要快,数据提供要快”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统计监测预警,深化数据分析,提高针对性,重点对经济发展方式、固定资产投资、现代服务业、工业、入口、节能减排、消费、价格、居民生活、就业、三农”等问题加强分析研究,积极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建议,当好参谋助手。
二)认真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国务院安排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做好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各级统计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精心组织,科学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要严格数据质量管理,确保基础数据准确可靠,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市的实际情况。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依照上级统一部署,成立普查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落实普查经费,及时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各成员单位要依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工作人员到位、协作配合到位、宣传工作到位、业务指导到位、监督检查到位。
三)积极做好产业集聚区统计监测工作。产业集聚区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实施产业集聚区统计监测。对于加快三大跨越、优化全市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产业集聚区统计监测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特别是目前产业集聚区统计基础普遍单薄的情况下,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产业集聚区考核监测与调查工作质量。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发改、工信、财政、国土、环保、建设、规划、科技、税务等部门要将涉及产业集聚区的相关数据,及时提供给当地统计部门,确保专项调查工作有效开展。统计部门要认真做好调查登记、数据录入上报、数据质量控制和监测等工作,切实为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升级竞赛中不落伍、不掉队提供统计保证。
四)全面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部门统计工作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部门统计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统计建设与统计任务不相适应、统计职能弱化、统计管理不够规范、统计调查和统计工作组织不够严谨、统计人员不够稳定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政府统计整体职能的发挥。3月3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意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意见》精神,规范统计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部门统计职能,同时要加强部门统计建设,切实改善工作条件,空虚人员力量,不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水平。各级统计部门要根据《统计法》规定,强化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业务培训,规范部门统计行为,确保部门统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切实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近年来。统计调查和国民经济核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县区的统计基础依然单薄,基础建设反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源头统计数据的质量。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真正从源头上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计工作网络,重点抓好县乡两级统计网络建设,要加大保证力度,切实改善乡级统计工作条件。要提高统计信息化应用和支撑能力,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20092011年统计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大宏观统计数据库的开发应用力度,加快统计业务平台的升级改造和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统计门户网站建设,不时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统计信息服务水平。要以新《统计法》正式实施为契机,大力开展统计法知识宣传活动,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保证。
宏观决策和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领导,发明有利条件,提供有力保证,促进统计能力全面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统计部门的汇报,认真研究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问题,为统计部门特别是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要充分发挥统计在决策中的顾问作用,研究经济社会问题时主动听取统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要善于运用统计工作效果指导工作实践,研究、分析问题要用数字来说话,实施决策要用数字作依据,衡量和检验效果要用数字作支撑,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经济运行监测和服务领导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统计法》保证统计机构和人员依法独立开展统计调查、独立上报统计数据,为依法统计和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理论上来说,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过多的人力资本投入或过小的人力资本规模都会制约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也具有相同的促进或制约作用。那么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调均衡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这也成为判断一地区宏观经济是否处在健康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
江西省作为我国经济落后省份,要发挥其后发优势,从中西部崛起,在注重江西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同时,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从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长期均衡分析的角度,来对江西经济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初步“诊断”。
1 主要数据的获得
考虑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之前的江西人口数据资料不全,所以本文的样本数据区间选择为1982~2010年,全部数据都来源于各年的《江西统计年鉴》。
1.1 江西人力资本的测算
人力资本的测算方法主要是从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来进行的,其中投入角度的具体测算方法包括受教育年限法、教育经费法、学历指数法和技术等级法等。根据各具体方法的优劣点,本文选择受教育年限法来对人力资本进行测算。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中的分类方法,首先将劳动者按学历层次进行分类,共分为五类:文盲及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包括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和大学及以上(包括专科、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五类的受教育年限分别设定为1年、6年、9年、12年和16年。如将第t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定义为Et,则Et的计算公式为:
(1)
其中i=1,2,3,4,5,分别表示学历层次的五类,如:i=1表示第一类,即文盲及半文盲类;Ni表示第i 类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Wit表示第t年第i类劳动者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由于早期江西人口普查资料不全,数据缺省年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利用几何平均法做插值处理后得到的,如根据普查数据资料计算得到了江西1982年和1990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5.63年和6.33年,期间缺省的1983~1989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则是根据年均增长率1.5%估算得到的。
得到各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后,各年的人力资本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Ht = Et * Lt (2)
其中,Ht为第t年的人力资本,Lt为第t年的就业人口总数。
1.2 江西经济增长数据的来源
选择江西地区总产值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指标,并用符号G表示。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并与人力资本的数据相对应,江西地区总产值数据是以1982年不变价格计算的。
另外要说明的是,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分别对变量序列G和H进行对数处理,相应得到各新变量序列,分别用符号LG和LH表示。
2 各变量序列的单整检验
2.1 人力资本序列的单整检验
首先对人力资本序列LH进行ADF检验,以确定该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序列LH为非平稳序列,则有必要对序列LH的一阶差分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序列LH的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检验值如下表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ADF检验统计量约为-4.93,比1%、5% 以及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都要小,则拒绝零假设,即认为LH的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这说明人力资本序列LH为二阶单整序列。
2.2 经济增长序列的单整检验
经济增长序列LG的检验步骤与序列LH的一致,对序列LG的二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2中可判断,经济增长序列 为二阶单整序列。
3 两变量序列的协整检验
从以上的分析中,已经证明了江西人力资本序列 LH与经济增长序列LG都是二阶单整的,即二者已经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下面就根据EG的两步法对它们的协整性进行检验。
第一步,用变量LH对变量LG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LG =1.634LH + 5.165 (3)
第二步将LH和LG的数据带回到(3)式中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回归方程的估计残差序列ε,最后对序列ε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残差序列ε的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3可判断,估计残差序列I 为一阶单整序列。
检验结果表明,估计残差序列I 的单整阶数低于序列LH和序列LG的单整阶数,这说明序列LH 与序列LG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4 两变量序列的因果关系检验
由以上分析可判断,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二者的长期关系中具体的因果关系又是怎样的,或者说二者的相互影响力度如何,这些问题还必须通过因果关系检验来进一步分析解决。
对江西人力资本序列LH和经济增长序列LG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结果可看到,无论滞后多少期,序列LG始终不是序列LH的格兰杰成因;从滞后1期到滞后3期,序列LH始终是序列LG的格兰杰成因,而从滞后4期开始,序列LH对序列LG的影响就不再显著了。
5 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两方面的结论:
首先,通过对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进而表明江西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增长关系。
其次,通过对江西人力资本序列与经济增长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无论滞后多少期,经济增长序列始终不是人力资本序列的格兰杰成因,这表明江西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而前三年的人力资本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都是比较显著的。
参考文献:
[1] 易会文.格兰杰因果检验用法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5):34-36.
[2]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篇9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统计部门的精心指导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统计站全体职工精诚协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省市区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区统计局关于统计改革和建设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强化统计服务、统计改革、统计信息化和统计基础和统计实务工作,全面推进了我街道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了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为XX辖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经济普查后期工作,获得了市级表彰。
1-3月,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进入收尾的关键阶段,在区经普办的具体指导下,统计站进一步加强查遗补漏、数据核对及备份等工作,全力做到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普查数据更准确,备份整理更完整。
1、是细致核对,继续严格做好单位查漏补缺后续工作。采取一查二核三补的方法,即在查阅前期数据的基础上,更仔细、全面的对街道范围内的单位进行再次核对,补充遗漏单位,补齐遗漏数据。同时,对已搬迁、注销、无法找到的单位做好记录,并在PDA设备进行底册核查操作。通过查漏补缺,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2、是及时备份,确保数据安全。街道经普办对辖区7个普查小区共8台PDA设备的最新数据进行一次完整的备份和导出,并及时拷贝至区经普办作数据上传。同时要求各普查小区妥善保管好PDA设备,进一步提高对数据安全管理的认识,对保存数据的电脑定期进行病毒查杀,确保数据安全保密。
3、是全面回顾,认真分析经济普查工作中出现的亮点和问题,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以后开展工作。在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中,因工作出色XX街道办被评为深圳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林XX被评为市先进个人。
二、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统计定期报表、年报工作
统计站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采取四项措施,加强统计工作,强化审核评估,准确、及时地完成了2014年报和定期报表任务,共完成了各专业的年报工作164家,其中限上的工业18家、批发零售13家、服务业24家、建筑业3家、住餐3家、商业小样本4家、劳资99家,辖区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1、是强化组织实施。为及时、高质量完成2014年报和定报任务,统计站成立统计年报、定期报表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企业召开年报、定期报表工作会议,讲解报表制度,为企业答疑解惑。
2、是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专业各社区统计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并具体落实到人。
3、是落实规范标准。认真落实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度,要求每个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严把报表质量关。
4、是完善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一套表”的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符合时序进度,客观反映我街道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日曼医药、思骏服装、双合电气3家企业因报表报送及时、数据质量高被评为市先进;闻道服饰、国威电子、中联制药、时运达、斯比泰5家企业被评为区先进。
三、全面落实统计新任务,积极主动推进了固定资产统计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进行了重大改革。此次投资改革把投资统计对象由项目统计转变为法人单位,把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转变为财务支出。改革后的调查范围由以前有项目的企业扩大到辖区所有“一套表”范围内法人企业,纳入国家“一套表”统计范围,实行联网直报。此次固定资产报表改革时间紧、任务重,辖区65家企业需和年报一同报送报表,为确保企业能及时准确上报数据,统计站全体工作人员不畏辛苦,加班加点分片区上门,发放报表制度,一对一对企业统计员进行现场培训,取得企业统计人员的信任和理解,保证了报表的及时报送,受到了区统计局的表扬。
四、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开展各项专项调查和统计监测
1、广东省居民群众幸福感调查抽到坳下和畔山社区,随机抽样各25户填写问卷,此次调查时间紧,要求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实地上门、现场填写、并全程录音,统计站严格按照调查要求,组织统计站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连续两个周末从早到晚在社区上门开展调查,遇到不配合的住户,耐心做思想工作,取得居民的信任和配合,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调查,受到了市、区统计局的表扬。
2、在辖区有序开展了小微企业、规模以下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下小样本企业、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消费者信心指数、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等11项专项调查,因这些专项调查都有很强的时效性、统计站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加班加点逐一上门,对住户和企业进行调查,共上门245户,完成调查任务。为上级政府、业务部门及区委区政府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2、同时根据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继续开展了10户城镇住户记账工作。统计站在认真做好住户资料收集、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深入记账户家中,做好记账户的思想工作,与记账户交心、联心,取得记账户对调查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使10户城镇住户的每月的记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五、分片包干、逐户上门完成了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工作。
为全面摸清街道统计单位底数,保证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更新,按照区统计局的要求,经过统计站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15上半年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如期完成。
我街道此次维护单位共672户,其中法人新增175户;法人变更205户;法人注销145户;产业新增21户;产业变更84户;产业注销42户。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作,在工作中,统计站一是高度重视,组建了维护工作小组,将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议程,做到了抓早抓快、抓细抓实。二是实施分片包干,逐户上门发表,与单位积极沟通,讲解各个指标的填写要求。三是对名录库单位认真核对维护,属于注销的单位及时将其在名录库中删除;对新增法人单位,按统计专业进行分类,及时输入补充。四是对法人变更企业,及时进行更正上报;整个维护工作做到了逐一联系、逐一辅导更新,确保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今后四上企业梳理、各类专项调查及数据分析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参考。
六、积极筹备、多方协调推进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前期工作。
篇10
【起源】
1987年7月11日,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联合国人动基金会(UNEPA)倡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建议,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人口问题的重视,联合国人口基金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世界人口日"活动。此后,每年7月11日世界各国都要开展宣传活动。
1995年2月15日零点,北京妇产医院一个重3700克的婴儿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到来。距1989年4月11日"11亿人口日"不足2000天,庞大的人口列车又增加了1亿名新乘客。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60亿联合国确定今天为世界“60亿人口日”。
【意义】
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别依然很大,发展中国家人口正在以 1.7% 的年人口增长率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年人口增长率仅为 0.4%。全世界有 4/5 的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而全世界 94% 的人口增长也正在发生在那里。控制人口增长,掌握计划生育的知识和方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 7 月 11 日世界人口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如是提醒世界。从全球范围内来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目前世界人口为 58 亿,同时正在以 1.48% 的年增长率递增,即目前全球人口在以每 8000 万的速度增长。“世界人口日是一个反映地球居民、他们的生存条件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好机会。人口问题绝不只是一个关于抽象的人口数字的简单话题,它关系到现在和将来地球居民的生存条件以及健康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弗宣称。无论在世界各地,人口都是引起周围环境以及其自身生存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维持人口的稳定增长在地区、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都越来越被看作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的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环境卫生服务设施也被看作是取得社会人口与发展目标的主要因素。
【主题】
1996年:生殖健康与艾滋病;1997年:为了新一代及其生殖健康和权力 (adolescent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1998年:走向60亿人口日 (approaching the six billion);1999年:60亿人口日开始倒计时 (start the count-up to the day of six billion);2000年:拯救妇女生命 (saving women's lives);2001年:人口、发展与环境(populati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2002年:贫困、人口与发展;2003年: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权利;2004年:“纪念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10周年”。;2005年:世界人口日的口号是“平等 = 授权”,它侧重于性别平等以及赋予女孩和妇女平等机会如何能够改变生活和社会。这一天突出四个主要行动领域:教育、经济机会、生殖卫生和权利以及参与;2006年:“年轻人”;2007年: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 ;2008年:联合国人口基金确定的主题为“这是一种权利,让我们将它变成现实”。根据这一主题,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的宣传活动主题为“生殖健康是一种权利,让我们将它变成现实”。
2009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世界人口日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经济危机:投资于妇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人口日的主题,为了引导全社会支持计划生育家庭,帮助妇女创业,促进妇女发展,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为"关注计划生育家庭,促进妇女创业发展"。
2010年7月11日是第21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主题确定为:“每个人都很重要”(Everyone counts)。重点围绕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强调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每一份报告都包含数据这一重要因素,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传播能够对决策产生影响,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
中国地区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为:“每个人都有贡献”。
2011年7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今年人口日主题确定为“关注70亿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