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媒体融合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媒体融合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媒体融合的理解

篇1

【关键词】小学足球教学多媒体技术融合策略

一、小学足球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分析

1.1充分发挥足球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在小学足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足球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其中的作用较大,教师是学生学习足球的引导人,只有教师提高教学的专业素质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但教师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动作示范领悟能力之间的差异,直接影响教师在足球课堂上的教学形式。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融合,能够起到辅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全面、准确、便捷的掌握足球知识、动作技能以及训练技术。

1.2多媒体技术辅助改善学生的运动技能

针对运动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少讲多练,教师要在向学生示范足球各项动作技能的同时配上简单的语言介绍,增进学生对示范动作的理解。但对有些复杂且难度较大的动作示范,要求及时变换训练的角度和位置,学生由于学习和观察的个体差异性,往往不能全面、清楚的掌握动作的全过程,导致整体教学效率低下。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弥补上述的不足,对于动作较快、复杂不易掌握的动作,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将难度较大的动作放慢、放大,辅之以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从多方面接触动作技能,进而改善动作技能。

1.3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

从小学生的生理特征来看,抽象性思维发育不完全,形象性思维发育更全面,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对小学生开展教学就要多从形象性的角度出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足球教学亦是如此,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图片、动画以及视频的方式,尤其是足球教学的视频,在技术示范、慢动作以及技术分析上有具有的优势,让学生的眼睛、耳朵、身体全方位的接触和理解足球的动作要领。

1.4体现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性的体验,体现出直观性的教学方式,教师融合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对学生不理解的动作,可以通过暂停、回放以及慢放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动作进行融会贯通,学生通过直观性的观察动作,找到学习动作的规律,对动作的部位结构、细节以及重点都有直观性的感受[1]。

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通识教育;融合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13-14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篇3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旧媒介的碰撞与整合,在资本、信息和技术的流动中,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由不同媒介融合衍生出的信息产品,及其所产生的文化混合性影响着人们理解和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些融合后的媒介新形态裹挟着大量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发挥着传播的正功能,让受众获益其中;另一方面又展示着负功能,让受众沉湎与听从。对于受众尤其是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大学生而言,要确保发挥媒介的正功能,而不是功能不良,就必须提高他们使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何谓媒介素养?简单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受众在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媒介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而提高的技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感官的延伸,那么新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便是对传统读写素养、视听素养教育的连续和延伸。

二、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

随着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最重要的凭借。首先对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90后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走访,对他们的媒介使用现状可以做出如下简单的归纳:

1.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是大学生接触时间、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

90后大学生都是新媒体的积极使用者,他们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一定的休闲娱乐与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又通过手机媒体进行简单的社交活动,尤其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他们而言,这些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方式,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2.在融合媒体的语境下,大学生张扬个性,善于创造性使用媒体

由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对融合信息产品兴趣颇浓,包括电子杂志、播客、网络小说等形式,都是他们喜欢探索和尝试的新媒介形态。但这种创造性使用仍然只是简单创造,甚至是基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一旦发现更有意思的信息产品,便会转移兴趣。

3.对于媒介以及媒介讯息,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弱

面对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大学生对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信任度,总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但更信赖传统媒体。同时,他们对于网络流行文化基本没有抵抗力,甚至会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对媒介与媒介内容盲目跟风,缺乏理性思辨,这是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不足最重要的体现。根据以上简要分析可以得出,当前90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选择媒介的问题上,大都无法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而是集体对网络等新媒体缺乏免疫力;在理解和质疑媒体的问题上,有盲目跟风的现象,缺乏理性的批判思考;在创造和生产的问题上,媒体更多地被大学生当成了休闲娱乐的工具,而非提高自身素养、丰富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大众的基本责任,是运用一切可能性,使自己成为机警而又有能力的阅听大众。”但要提高媒介素养,仅仅依靠大众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缺失,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就要探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一)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媒介素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以及融合媒体的发展浪潮,要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应对飞速发展、鱼龙混杂的媒介信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对自身媒介素养的需求。首先高校教师要培养媒介意识,要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恰当的媒介;其次要具备媒介认知与媒介运用的能力,了解传播环境,利用媒介来进行制作和创作;最后要培养对错误或者不健康信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构建,不管对于高校学生还是教师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成为大学生学习时的指导员及学习伙伴,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媒介素养。

(二)构建全方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受商业动机的驱使,一些消费型媒介所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让大学生获得娱乐消遣,却无法让他们精神升华、能力提升。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在高校构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如今,媒介素养教育也已陆续成为各国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的现状,要在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层级式培养模式、梯度教学目标和多样化课程设置策略。即对传媒专业和非传媒专业进行分层培养,对媒介素养教育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梯度教学,同时将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

以数字媒体为主导的融合媒体,浸染着高校校园文化。在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手段,通过提升大学生解读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传媒使用习惯,进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提高大学生解读、欣赏传媒信息和传媒文化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辨别、选择、理解传媒信息并判断其复杂的内涵和性质;三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传播观念,主动抵制不良内容的流传,净化校园文化空气;四是增强大学生创制信息、回应传媒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传播为自我和发展社会服务。作为一种新教育主张和问题疏导解决手段,媒介素养教育对建设和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

(四)提供大学生媒介实践的舞台

篇4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11-02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来说倾向于形象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抽象事物或抽象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比较具体的实物,即形象表达,才能更加方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应该充分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生机勃勃,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价值。

1 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俗话说:一切知识的获取均从感官开始。对于形象思维感官较发达的小学生来说,知识的趣味性是他们学习的首要条件。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儿难度的数学学习,若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仅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导致他们排斥学习数学;而巧用信息技术,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如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动画、视频、语音等功能,将课本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学数学的趣味性[1]。

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风景如画的郊外,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互相嬉戏,五颜六色的风筝迎风飞舞,一只只漂亮的蝴蝶簇拥芬芳的花朵,蔚蓝的天空中时不时地划过人们的视线……人们在这如此美好的郊外快乐地生活着。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思考所描述的生活情境中,哪些事物具有轴对称结构?为什么会觉得那么美?等等,引申到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更加投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知识。

2 基于学生认知创新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的融合,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但是其教育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以及学习需求,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否则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创新教育方式[2]。如在“圆的认识”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这一知识点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圆心画出无数条圆的半径,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再将合并为一的图像显示出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无数条圆的半径都相等,又不脱离他们的认知水平,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要注意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既不能片面地否定学生的想法,也不能放任学生不切实际地瞎想一通,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保持正确的认知轨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想象、创造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要有一定的限制,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地、无厘头地凭空乱想,混淆教学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至关重要,不可松懈。

3 找好信息技术应用切入点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课件的依赖依旧过于严重,甚至出现滥用现象,不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点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把握好教具使用的适时适度。所谓适时适度[3],就是指在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不贪大求全,保证不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保证课件制作的适度、使用的适时以及课件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要十分注意适度,不能像放电影似的,整堂课都使用视频。要在适当的时机加入板书或者口语传授,在学生认知困难的时候,暂停媒体课件的教学,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想象的空间,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简单地来说,就是让学生牢记教学本质及根本目的,灵活运用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线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竖琴中的琴弦,可以引出线段,并对线段进行理论讲解,深化学生对线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由手电筒的光线引出的射线。同样的道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口语传教方式相结合,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列举学生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线的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4 开展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其中,情境教学是目前教学过程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教师结合所学知识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能普遍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效率[5]。过去受教学资源的限制,教师只能通过讲授来向学生灌输某一个知识点,教学方式单一,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当前的信息技术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一些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在多媒体技术下显得更为直观、简单[6]。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配合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张日历图片,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生日对应的阴历日期与星期,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讲授有关年月的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画面性比较强,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也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多媒体手段下的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

5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应把握的几个度,期望能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唐彩斌,彭翕成.基于超级画板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92-95.

[2]王东海.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1483.

[3]陈丽萍.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以《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为例[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2):171-172.

[4]沙景荣,孙沛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叙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44-46,43.

篇5

就多媒体教学在应用中存在的互联网+教育、智能课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各项媒体技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促进,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产生重大的影响等现象进行了一些叙述和阐释,提出了部分相应的观点。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网络微课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与互连网+教育的进一步地深入与融合,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和普及,媒体信息多种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逐步引领进入智慧课堂的这个全新境界,深受师生的欢迎。互联网+教育,既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一些优点,也有与传统教学融合结晶的提升,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化发挥教育的作用。如何有效走入智能化的教育模式,进而较大幅度的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就多种媒体技术在职业学校专业课中的有效的综合的运用,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新的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而广泛的应用特点

(一)网络技术的多样性,构建知识学习的“热点”

传统教学长期以来都注重言传身教、知识的传授,实现教学效果的工具一直是黑板+粉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的对象相对比较单一,因而会极易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失去刺激学习兴趣的“热点”,注意力难以在较长时间里保持。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学生手中有所物,目中有所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活”了。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发挥,思维被激活,被促使动起来去探求知识,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媒体信息的丰富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学习的单一性,将文字、数字、声音、图表、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机的融合,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传授的局限,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感观+知识,辅设的不同环境、大量情和景的结合展示,有效的加快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感知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结构和层面的理解,增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也促进和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的知识应用的能力。同时,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技巧,判断整合,实践应用”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会收到非常明显的效果的。

(三)感知与视听的有效融合,化抽象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枯燥的理论与有实际的收益有机有效的结合

通过多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它们交互方便的优势、视听的融合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原本枯燥而抽象的说教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使本来难以准确表述的概念和理论变得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使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接受。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既让学生了解了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感知“有形”操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分层分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般都要从半成品素材库中按学生接受能力和自己的授课方式进行选择,图片、例题、讲解、突破,一一进行呈现,上课时按学生的接受能力、顺序与交互适时选择,这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节省教师的大量板书时间,这些节约的时间完全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也会大大扩展、拓宽师生在课堂双边活动的内容,实现有效的分类分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学到更多的感兴趣的知识,进而综合提高学生在多个方面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网络微课的引入改变以往不能延续的教学时效

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制作的小视频资源,短小而精当,适合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到位或掌握不准确的学生,课后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可以重复该知识点的学习过程,进而很好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该知识点;对该知识点已经掌握的,课后通过微课学习,广泛交流、拓宽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巩固和强化。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链接互联网,去搜索、观看、学习其它优秀教师的微课,和全国各地的同龄人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广交朋友,增加友谊,拓宽知识面。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制作微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知识上升为能力进行有效的升华。网络微课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实现和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个性化的发展都很有实际的益处。

(六)多媒体教学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提升

多媒体技术是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是互联网+教育的智能化全新教学模式,制作与使用课件、微课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上要求熟练,连贯,要将传授知识与情感教育通过媒体信息与教师的言行身心有效融合,共同体现,去感知并升华才能驾驭。所以教师们要参加继续教育,加大网络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增进与同事同行的交流,拓展纵向横向的联系,提升业务能力。这些对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式教学和传统的教学都是课堂教学技巧的有机组合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生动、灵活等特点,一定会深受师生发自内心的欢迎。但是,如果教师在平时不注意新知识的学习,忽视新操作技能的提升,无视大量好素材的积累,不关注设备的更新,也会使多媒体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达不到预想的目标。

(一)努力让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互相融合、共同提升

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提升和突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并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传授知识与言传身教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所投入的复杂的、变化的情感是不可能用借助多媒体来准确进行表达和体现的。现代化教育科学技术的运用必须要有现代化教育教学思想和它适应、匹配与导引,因为思想的深度和高度会决定教育者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他所进行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要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规则,进而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与融合,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用“活”多媒体,使之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足”传统媒体,使它们充分发挥“点面结合、梳理线索”的作用。唯有如此,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育相融合共同提升,才会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操作技能是提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有效工具

多媒体教学要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将传授的知识与逻辑思维通过技术手段,化无形为有形,拉近时空,放大与缩小事物变化的周期(比如图形的渐变、文字的滚动、不定方程的求解、抛物线划分区域面积计算、模拟演示等等),这都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驾驭。有时我们能从素材库中或网络上得到一些,但是外来的素材不一定能满足你的要求。再者,授课时,根据学生反应和接受程度,知识容量的大小与题型的选择,课堂上随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程序化的多媒体的应用必将被打破。所以加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增强专业知识对多媒体教学至关重要。

(三)智能化的设备提升教学效果

备课主要是备学生,但在多媒体教学中,智能化的设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硬件设备的功能是相当重要的。再好的语言对人的描述不能等同一张照片,再好的理论讲解,不如设备演示内容结构来得直观,傻瓜相机照不出画中画,计算机动画轻松实现石头也能开出美丽鲜花的情景……只有技术与硬件的完美结合,多媒体应用才能锦上添花。移动设备、云计算的引入,将课堂无限扩大,同学+朋友模式互助学习、名师讲解走入学生生活,学校教育逐步将有界的校园走向无边的课堂。

三、多媒体应用既要适应学生也要适应课型

(一)互联网+教育是对课堂教学一种质的提升

授课对象的不同、授课内容多少和知识的难度高低对不同学生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们学校既有普高又有职高,既有实验班又有普通班,虽然都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知识层次各不相同,同时对所学的知识没有什么基础,所以授课时程序化的教学能适应大部分学生,但学生个性的差异无法得到满足,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提升不能整齐划一。互联网+教育、智能课堂引入,对多媒体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无论知识量的多少,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都可以将知识内容在课后放到互联网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巩固、去交流。同班交流、同校交流、异校交流,同学+朋友式的探讨,名校名师资源的共享,无限延伸课堂,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落到实处都是有效的改变,也是对多媒体教学的新的补充。

(二)理论与抽象知识教学更适应多媒体

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比较适合于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可以刺激思维、帮助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利用多媒体能“走入”知识内部,还原知识结构;将知识的逻辑性通过数据模型体现,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思考性、需要消化意会理解性的知识,通过在电子白板上使用画板工具进行“模拟板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与强化;特别对于专业课中复杂的程序讲解,理论、操作反复演示、实时运行,所见既所得的验证,将无形的知识有形化,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讨性的知识更适合移动多媒体技术

知识的难点、知识的重点、需要消化思考性的知识更适合于移动技术的参与,比如QQ群、BBS论坛、微信等移动技术。课后将这些知识共享,让学生加以理解、感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层次的人都参与进去。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解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视角的挖掘。教师适时引导,总结,形成群文件加以共享。这样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又实现了知识的储备。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以最大化的方式加以利用,才能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技术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进行多层次的摸索和及时深入的总结,才可能科学合理的运用智能化的多种媒体技术,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教书育人的目标。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会越来越被重视,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需要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积极面对、认真思索、分享合作。它也一定会为同志们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它也一定会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供更加有力的辅助。

作者:李浩 宋庆军 单位: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三网融合 媒介素养 受众 问题分析

一、传播学视域下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1]。

在对三网融合的解读中,网络融合的技术层面属于信息科学的范畴,网络资源的整合管理则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在三网融合的整个进程中,必然还会对媒介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而一旦大众传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发生了变化,就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影响到受众的媒介素养。

二、受众层面的媒介素养

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辩性回应能力[2]。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和媒介信息制作能力”[3]。这一定义显然认同了1992 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主要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

三、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受众媒介素养问题分析

1、媒介信息批判能力偏弱

相对于传统媒体,三网融合时代的“把关性”弱化,信息转载的频率较高,各种主观因素容易加入网络信息的传播中,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降低,而面对这些虚实难分的媒介信息,受众的批判辨别能力却堪忧。这表现在,多数受众对媒介信息的真伪并不在意,很少有人会通过其他渠道去验证(中学生16.2%、大学生28.4%、市民3.1%),且有50%的中学生对网络信息很信赖。在三网融合时代,受众面对的将是海量的媒介信息,若不具备一定的批判能力,则三网融合带来的媒介信息极大丰富化也许会弊大于利。

2、媒介信息的无效积累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信息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信息在量上的膨胀却没能带来质上的提高,信息的量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把关和信息处理,满足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较少,泡沫信息泛滥,受众近乎机械地接触着这些媒介信息,却少有人会进一步地去加以利用,如问卷调查中82.4%的中学生和71.9%的市民对手机上网获得的信息仅是“看看而已”,并不会加以利用。在这一方面,大学生的反应颇令人欣慰,72.8%的大学生表示会对手机上网获得的信息加以充分利用,这说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是有一定的导向性的,而非盲目地积累媒介信息,但年幼于大学生的中学生和长于大学生的市民却存在着信息的无效积累。

3、双向互动习惯的匮乏

三网融合时代的一大优势是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受众与媒体的双向互动性增强,三网融合为受众提供了众多的双向互动平台。然而,令人忧虑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媒体单向接受性的影响,很多受众缺乏与媒体双向互动性的习惯,问卷显示,喜欢利用手机参与互动,互动频率高的受众并不多(中学生7.4%、大学生21.0%、市民12.5%),这就使得三网融合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这既不利于媒体的发展,也是对受众主体地位的忽视。

4、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

网络媒介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在这里,受众可以做到互不相见也可交流沟通,这就形成了网络媒介的匿名性,在这种匿名性的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如网络恶搞、网络诈骗、网络、信息垃圾、暴露隐私、群体挑衅行为、侮辱谩骂性的言论等等。三网融合时代,尤其需要受众进行自律,提升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受众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并不高,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受众(中学生75.0%、大学生85.2%、市民81.2%)经常在手机上网时接触到涉及侵犯隐私等问题的信息,但仅有13.6%的大学生和6.3%市民不能容忍,会报警或采取其他手段,年龄较小的中学生却更具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高达44.1%的中学生会采取措施制止这种隐私侵犯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冰.三网融合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1,(2) .

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 数字媒体; 计算机网络; 交互式; 广播电视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二者的融合,使得广播电视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广播电视和计算机二者的网络技术在结合广播电视网、接入设备和互联网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其图像信息和视频信息以及音频信息、数据信息等多种信息的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网有机地融合,构架成新一代数字媒体网络技术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二者的融合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二者的良好融合对于业务的提供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现阶段业务提供者要求在地理上实现网络的极大扩展、在市场上必要的全覆盖以及终端业务上的融合技术,从而导致了不同行业公司间的兼并或业务内容的扩展。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可知,传送网络提供者、业务提供者和接入提供者的新分类将代替基于传统的地理和业务市场渠道的分类。行业和市场二者融合后也为传统的数据产品以及娱乐产品之类的制造商提供了良好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挑战包括各自产品结构产生重要变化以及市场规则的交叉、丢失和获取。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二者的融合形成的新型数字媒体不断增长,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已经成为现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与此同时,用户群体激增、用户需求多样化,促使网络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均向更高的要求发展。多媒体应用服务、数据上传下载、话音视频对话等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业余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工作中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办公以及远程教育领域宽带业务的应用,对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以及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二者的融合将对下一代新型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新时代下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三网的简单延伸和叠加,这种新型网络技术应该是其各自优势的有机融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在各种优势的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新型网络技术可以提供在现有三种网络上提供语音视频服务、数据服务等,是传统电信和电视业务与数据业务三者融合的产物。用同一个高性能网络平台支持它,运用相同的协议标准,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满足未来多媒体应用、数据、话音视频等的高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二者的融合将对下一代新型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二者的融合将挑战互联网技术无序性分布式计算的基础性,同时网络技术将变为一种分布式的高度异构的网络技术,这种技术的实施建立在基于互联接人网络。由此可知,接入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与协议设计的基础在于异构性的研究和分析。该研究和分析借助互联网络异构性研究的方法展开对数字媒体技术业务广泛应用,从而使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接人机制完成研究。通过在数字媒体网络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二者的融合进行分别研究,应用于不同异构对象及层次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借鉴分布式异构对象的集成模型进行研究,使得整体接入机制包容各个层次及各种对象异构性,最终数字媒体接入网络体系结构的模型化描述形成。数字媒体网络的人机交互模式从多通道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着手,从而提升了人机交互方式的多样性和易用性得,数字媒体模型与接人终端环境的研究成果二者的科学结合应用于人机交互方式的研究,不仅减少信息生成过程中的冗余,而且从源头规范了信息格式。

2 交互式网络电视运维系统应用

   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向家庭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服务,这种崭新技术包括相关互联网技术以及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对交互式网络电视运维系统进行研究时,现将其分为视频压缩和视频信源模型、应用层服务质量(QOS)控制、连续的媒体服务、流式服务器、媒体同步体制、流式媒体协议、版权保护、网络管理和元数据等相关技术。在处理原始视频信息并要保存,需要经过压缩算法压缩。用户在调用数据时,压缩了的视频信息将通过流媒体服务器从存储装置中重新获得,音频和视频比特适配通过应用层QOS控制模块根据网络情况和QOS要求来实现。经过适配后,传输协议将压缩的比特流打包,同时将视频和音频数据包送到互联网上。数据包进行成功传输时要经过传输层,在被视频和音频解码器解码之前要被应用层处理,最终成功传到接收器端。媒体同步装置实现了视频和音频的同步表达的效果。

3 结束语

   近年来,基于网络技术中的分布式虚拟环境已经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热点。该技术研究的目标有以下几点:(1)提高信息模型建立的效率;(2)完善信息模型的表示方法;(3)提高用户参与感与真实感;(4)多通道交互手段的完善。科学计算的可视分析最终目的是为各种科学与工程问题提供可感知的、通用的、易的、可加工的科学计算技术。然而当前的数字媒体理解技术要达到人的感知及认知的相关要求,仍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多媒体数据高层语义和底层特征之间的良好衔接是当前多媒体分析与理解所要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难题。多媒体从研究分析到理解应用过程,需要分析并综合现有的生成模型、区别模型、和组合模型等统计学方法的支持,支持不同类型特征相似度度量和索引、支持融合分析和跨媒体语义理解和探索新的媒体底层特征提取与相似度量方法。新一代的多媒体分析和理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多媒体检索系统提供更透明的、更智能和更准确的技术支持。二十世纪信息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同时也掀起了网络时展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传统的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二者基于得以实现的理论存在差异。广播电视网基于模拟频分单向分配理论,而计算机网基于分组交换理论。随着传输理论和交换理论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网 和计算机网的融合技术的结果将对用户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极大大影响。广播电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二者融合后,产生的新一代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宽带数字交互式应用平台。从更本上解决了传统窄带网上不能实现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实现了大量数据的自由交换。二者的融合将进一步促使网络用户的发展,同时也对网络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徐扬. 计算机信息管理在有线电视合的运用. 有线电视技术,2005(16).

篇8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篇9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美术设计;创新方法

传统媒体形式大多是报纸、书刊等,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媒体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出现了网络媒体、电子媒体等形式,多种形式媒体共存的局面为媒体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媒体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媒体新闻美术设计进行创新是当前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媒体融合的介绍

媒体融合,是指将多种媒体形式联合起来,形成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媒体融合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多元化的媒介通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体发展方式。媒体融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部分。从狭义上理解媒体融合,是指在传统媒体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其进行革新,改变媒体形式的性质,进而生成一种融合性型的媒体形式。例如,在杂志基础上的发展形成的电子杂志,就是一种融合型的媒体形式。广义上的媒体融合从媒体的综合情况来进行全面的分析,除了媒体形式的融合之外还包括媒体所涉及的各种要素,是媒体行业联合的一种体现方式。

二、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美术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

(一)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美术设计原则

新闻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真实性以及简洁性,在进行新闻美术设计的时候,也需要严格遵守这三个基本原则。新闻是将新进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和传播,只有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才能将新闻报道的价值体现出来。新闻美术设计要紧跟事件的动态发展,根据事件的变化及时更新内容,保证美术设计的时效性。同时,通过美术设计将新闻内容真实地反映出来,不能为了利益而故意编造虚假信息,要保证美术设计内容的真实性,使人们通过美术设计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在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排版的简洁性,突出新闻主题,使整个版面情况一目了然,使人们快速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合理搭配各种美术元素,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方案,使人们更加乐于接受。

(二)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美术设计理念

新闻美术是对新闻文字的丰富和扩展,使新闻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激发大众的阅读兴趣。相比枯燥无味的文字,新闻美术设计更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在媒体融合环境中,新闻美术设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平面图片、静态图片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美术设计的要求,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新闻美术设计理念,对美术设计进行创新,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到美术设计中去丰富美术设计方式,提高美术设计的趣味性,加深人们的印象,为新闻的传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美术设计的创新方法

(一)赋予新闻美术设计个性化特点

新闻美术设计是新闻内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首先要保证其时效性和真实性,然后再根据实际新闻事件对新闻美术进行个性化设计,使其明显区别于其他新闻美术设计,更加具有吸引力。再次根据新闻类型对版面进行科学排版,使用与主题相照应的图片,合理设置图片尺寸,突出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引起大众心理上的共鸣。同时可以采用抽象手法对图片进行处理,在图片中添加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波纹、破裂效果等,使美术设计更加新颖,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精简新闻美术设计形式

信息化时代的信息量比较大,人们需要对其进行筛选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为了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需要对整个版面进行优化,去粗取精突出新闻主题,使整个版面看起来更加整洁,内容更加系统、有序,使人们一眼便能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进行设计时要突出主题,对于次要的、容易造成视觉杂乱的美术元素,可以进行淡化或者虚化处理。

(三)加强多种媒体技术的融合

网络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丰富了新闻美术设计形式,除了传统的平面图片、图形之外,现阶段美术元素更多的是以立体、动态等形式表现出来。在进行新闻美术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强多种媒体技术的融合,通过科学规划将多种美术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弥补传统新闻美术设计中元素组合单一的缺点,丰富了美术新闻内容。在利用不同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传播的时候,需要根据媒体技术特点和新闻类型,对美术设计版面进行科学规划,保证版面满足媒体特点。

(四)做好新闻美术设计的细节处理

细节处理是新闻美术设计中的一项重点,做好细节的处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新闻内容主题,起到一种渲染作用,使人们通过美术设计便能够感受到新闻所要传达的思想和观念。细节处理包括文字处理、色彩处理等方面,作为美术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色彩的组成以及透明度在整个版面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通过对新闻主题思想的分析,对色彩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搭配,使色彩构成以及透明度与新闻核心内容相呼应,在突出新闻主题思想的同时,渲染出一种氛围,将人们带到新闻内容中去,起到更好的新闻传播作用。

四、结语

当今社会最大的特点便是信息化,在这种形势的驱动下,媒体融合俨然成为当前国际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必须改变新闻美术设计理念,以新闻美术设计原则为基础对设计方法进行创新,提高新闻美术设计水平,最大化地发挥出美术设计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凯.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美术设计创新方向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5):191-192.

篇10

那是七年级下学期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不同区域民歌旋律的风格差异理解。从第一个班学生的表情反应上我明白,尽管我的解析已努力追求浅显易懂,但对缺乏音乐素养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抽象费解得如同在听火星语。我很失落,因为我知道,这堂课没有达到我的预设目标。

怎么才能让学生真切理解不同区域民歌旋律的风格差异呢?走下课堂,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终于,电脑里的音乐播放器给了我灵感。于是,我连夜修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我选取了《草原之夜》和《茉莉花》这两首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歌作为范例。

首先,我在电脑上精心制作了这两首音乐的柱状和弧线旋律音乐图谱,为这两首民歌的听觉信息增加了视觉信息;之后,我又从网上筛选编辑了十几张北国草原和江南山水的风景图片作为教学辅件。

带着全新的教学设计,我信心百倍地走上了另一个班的讲台。

当我用多媒体将《草原之夜》和《茉莉花》这两首民歌各播放了一遍后,我减弱音响重新播放了这两首音乐,并要求学生在聆听旋律的同时,重点关注多媒体上两组闪动的音乐图谱,试着说出每一个图谱对应的是哪首民歌。

不出预料,曲终声息,学生开始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当我要求学生说出对这两首民歌旋律风格的感受时,有的学生说,看着跳动闪烁的图谱,再听这两首民歌,脑海里就会联想到江河的奔流或山溪的流淌。也有的学生说,从这两首民歌的音乐图谱能看出,一个旋律柔缓,仿佛一个多情的蒙古汉子在你面前表白;一个旋律轻快,好似一位江南美女在欢笑。学生的争先表达告诉我,他们听懂了这两首民歌旋律表达的情愫、描述的感受,直观形象地说出了草原民歌和江南民歌旋律风格的差异,只是表述得不专业罢了。

我很兴奋,因为前后两节课的内容相同,但因多媒体的使用,竟能产生如此明显的效果差异。这样的成功,让我坚定了今后要让多媒体进入我的音乐课堂。

为了强化学生对草原民歌和江南民歌旋律风格的区别,我又在多媒体上播放了一组北国草原和江南山水风景的幻灯片,借助自然风光,以专业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草原民歌和江南民歌在旋律上的区别:曲调上,一个悠长优美,一个柔婉妩媚;节奏上,一个和缓舒展,一个轻快紧凑;情绪上,一个深沉真挚,一个温婉含蓄。

最后,我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音乐”为这个教学内容作了总结。

叙事二: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八年级下学期教材里有一个京腔昆韵学习单元,课堂教学要达到让学生初步了解欣赏中国民族戏曲的目标。可是,教材上有关中国民族戏曲的内容只有区区两页纸的信息,而且还只局限于京剧。鲜活的舞台艺术呈现给学生的除了几个京剧片段简谱,就是几幅京剧剧照和几张京剧脸谱。

为了让学生对我国民族戏曲的见识更感性、更丰富,认识理解更完整、更深刻,我从网上搜集整理了京越黄等五大传统戏曲的经典唱段视频、舞台服装、脸谱及乐器图片。考虑到学生对中国民族戏曲的认知是一个空白,我把这一单元的课堂教学分成认识了解和欣赏创造两大块。前两节课上,我把自己准备好的视频、图片和课本信息融合在一起,边播放边讲解。如,播放课本里京剧《定军山》选段的舞台视频时,在简要交代这个故事的梗概后,重点讲解了京剧人物角色的分类;在播放课本里的《唱脸谱》时,配以一个个脸谱图片,重点讲解了京剧脸谱的类型及其寓意。

当这个学习内容进入教学小结时,我问学生对我国民族戏曲的认识有了哪些丰富和提高。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原先对我国的民族戏曲除了知道几个名字和听过几句唱腔外,其余的是一无所知。通过这几堂课的学习,他们惊叹我国竟有如此众多而又精美的舞台艺术,而且各具特色和美感,平时听到的什么唱念做打,原来都是极深奥、极高雅的舞台艺术。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里面有文学、有历史、有音乐、有舞蹈、有武术、有绘画,还有服装设计。”感悟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如此领悟和感慨,让我倍感欣慰。

“北方戏曲的唱腔跟北方人一样,很爷们;而南方戏曲的唱腔则像南方人,柔软。”有一个同学从越剧和豫剧的唱腔中,发现了戏曲的流行区域与区域人的性格联系,更是让我激动不已,因为他的这一感悟是我此前从不曾思考过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不禁暗自感慨。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走出课堂,我为这几堂课的成功而兴奋,同时我也在想,如果没有多媒体进入课堂,学生对我国民族戏曲的知识仅凭教材那些信息能有多少增进?至于那强烈而独到的艺术感悟,恐怕是做梦也梦不到吧!

感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神奇双翼。

教育教学的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其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从这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上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诚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就教而言,运用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将静态抽象的教学内容激活,手指轻点,原本只是文字符号的知识,不仅瞬间就能具象了,而且形色兼备、声情并茂。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使得课堂不再是单调的师生问答,而是极大地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在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呈现给学生,助其轻松理解的同时,还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到。

作为一名教坛新手,从那堂两地民歌风格差异课开始,我的课堂教学再也没有离开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成了我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因为有了多媒体,我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艺不仅有了更宽广的表现舞台,而且更多时候,我的专业或文化素养得到了丰富的提升,让我能更自信地去面对学生。

就学而言,运用信息技术,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且因为呈现这些知识信息的视觉、听觉媒介的丰富多彩和新鲜活泼,既有效强化了记忆效果,又提升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多媒体进入课堂给教学所带来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是为师者现在和今后都应坚持不懈做下去的,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外,就是要倾力于多媒体运用水平的提高及其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提高多媒体的运用水平是前提,加深多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是方向。

所谓多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将多媒体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不仅运用在课堂上,还要延伸到备课、作业、教学效果检测等环节,尤其是后者。试想,如果师生能用多媒体处理作业,那么老师不就可以从手工批阅作业的劳累中解放出来了吗?学生的课业负重问题恐怕也就不再成为问题了吧。老师和学生从作业劳动中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既可以用来锻炼身体,也可以用来培养业余爱好或训练其他才艺,学校的素质教育也会因此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