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方法

篇1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和林区内野生植物、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行政区域内其他野生植物的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协助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分工协作,加强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以下简称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

进入集贸市场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查处,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予协作;在集贸市场以外违法经营、运输、携带、贮存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由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查处。

第五条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所需经费由同级人民政府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安排。

第六条公路、铁路、航运、邮政、动植物检疫等部门,对非法运输、携带、邮寄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应予扣留,并及时移交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对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应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非法贩卖、购销、经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第八条禁止采集、出售、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第九条宾馆、饭店、茶楼、餐厅、招待所和个体饮食摊档等,不得收购、宰杀、销售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不得收购、销售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不得用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或别称作菜谱招徕顾客。

第十条禁止破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地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点的保护设施和保护标志。

第十一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为非法猎捕、捕捞、宰杀、加工、利用、运输、携带、走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提供工具和加工、储存、交易场所。

第十二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野生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

第十三条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捕捞、收购、出售、邮寄、加工、利用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级、省级野生植物的,要向国家或授权的省行业主管部门申请采集证。

第十五条鼓励具备资金、场地、技术、种源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开展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工作。从事驯养繁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报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市、县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给驯养繁殖许可证。

经人工驯养繁殖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后代及其产品,由省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市、县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收购、经营,并予公布,加强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出售国家二级或地方保护野生植物的,要经省或授权的市行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检查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规定的行为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规定的行为人和责任人;

(二)调查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规定的有关活动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规定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信件和有关资料。

第十八条有下列行为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没收实物、非法所得、猎捕工具,可以单处或并处罚款。罚款标准:

(一)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情节轻微不需判处刑罚的,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使用禁用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猎获物的,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八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未取得狩猎证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猎获物的,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非法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可以并处相当于实物价值十倍以下的罚款。

(三)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超越驯养繁殖许可证规定范围驯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四)伪造、买卖、转让狩猎证、特许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运输证、经营许可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一)拒绝、阻碍野生动物行政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二)偷窃、哄抢或者故意损坏野生动物保护仪器设备或者设施的;

(三)偷窃、哄抢、抢夺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

(四)未经批准猎捕少量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第二十条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的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并可以吊销采集证。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伪造、倒卖、转让采集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有关批准文件、标签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收缴,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外国人在我市境内采集、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未经批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收购的野生植物和考察资料,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各级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经常组织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执法检查。检查时,检查人员应出示检查证件,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应予积极配合。

被查处的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案件涉及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由该案件查处部门根据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或委托依法一并处理,其它单位不再重复处罚。

第二十六条查处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的罚没款一律上交同级地方财政,全额用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并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基金专户。

第二十七条依照本办法规定没收的实物,由作出没收决定的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市和有条件的县,应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被没收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接收、救护、饲养、放生和上交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受伤、迷途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报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二十九条对保护野生动植物或检举揭发和查处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给予表彰奖励。奖励金可从罚没款中提取。具体办法由市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篇2

1研究区域概况

本研究区域位于云南省中部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为保护区)的徐家坝地区(24°32′N,102°01′E),海拔2400~2600m。根据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的长期监测资料,研究区域的平均年降雨量为1931mm,旱季、雨季分明,雨季(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5%左右。哀牢山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保护完好,主要由壳斗科、茶科、樟科和木兰科的树种组成。其中,壳斗科的硬壳柯、木果柯、变色锥,茶科的南洋木荷(Schimanoronhae)、翅柄紫茎(Stewartiapteropetiolata)、云南连蕊茶(Camelliaforrestii),樟科的黄心树(Machilusgamblei)、黄丹木姜子(Litseaelon-gata),木兰科的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多花含笑(Micheliafloribunda)是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哀牢山分布着多种区系的森林动物,被称为“动物王国”,是国内动物资源聚集的宝库之一。保护区的鸟、兽类多达460种,两栖爬行动物46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黑长臂猿、黑叶猴、灰叶猴、蜂猴、懒猴、熊猴、短尾猴、水鹿、黑麂、穿山甲、苏门羚、斑羚、绿孔雀、云豹、金钱豹、金猫、大灵猫、岩羊、林麝、斑犀鸟、红腹角雉、锦鸡、肉角鸡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珍贵经济动物、药用动物和观赏鸟,罕见种的相思鸟、多种画眉、噪眉、太阳鸟、三索锦蛇、眼镜王蛇、黑熊和赤麂等。保护区研究区域毗邻社区为彝族聚集区,主要为王家村和大柏村。社区为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为饲养牲畜、家禽和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为核桃和烤烟)。

2研究方法

2.1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以及保护区紧邻的王家村和大柏村进行了调查。2013年10月至12月,项目人员一直在保护区内从事实验工作,对保护区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深入保护区毗邻社区进行访谈时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90份问卷调查,回收88份,有效问卷85份。在湿地访问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获取了本次项目调查所需的基础数据。

2.2数据分析认知度=符合标准数量/样本总数。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3和Origi数据处理软件。

3结果分析

3.1当地社区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显示,保护区紧邻的社区为王家村和大柏村,总人口约为1885人。其中彝族为主要聚居民族占76.5%,其次为汉族和瑶族等。社区居民家庭主体为四口之家,五口之家和六口之家及以上分别占到28.2%和29.4%。社区家庭年收入5000元及以下的家庭占38.8%,5000~10000元占29.4%,10000~20000占9.4%,20000元以上只占到1.2%。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务农占64.7%,外出打工占25.9%,生意或投资占2.4%,其他收入来源占5.9%。

3.2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知程度保护区毗邻社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了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的结果。表1显示,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保护动植物的认知程度不高,对保护动植物缺少有效认知的比例都超过了1/5。但值得高兴的是,占到1/3的居民对保护区受保护的动植物有较为良好的认知。调查中发现,近两年约62.4%的社区居民没有在保护区周边见过野生保护动物了,见过1种的居民为10.6%,见过两种的为5.9%,见过3种及以上的居民为5.9%。在涉及是否会自觉加入到保护野生动植物行动的调查显示,70.6%的社区居民会自觉加入该行列,11.8%的居民表示不会加入,另有17.6%的居民表示得看实际情况。由于两个社区毗邻保护区,所以野生动物对社区居民农作物的偷食和破坏一直存在。此次调查显示,近两年已经有77.6%的居民的农作物没有被野生动物偷食或破坏,只有22.4%的居民表示农作物依旧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当农作物受到野生动物破坏后,当地社区居民的态度各异。占75.3%的居民表示会想办法制止这种情况,14.1%的居民表示会置之不理,5.9%的居民会在农作物旁投食其他食物以减少农作物的受害,只有3.5%的居民表示会去捕获这些野生动物。国家对在保护区周边,因国家级保护动物的偷食等行为对当地农作物造成损失的,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按照受损程度对农民做出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在调查中,只有35.3%的居民表示了解这一政策法规,一半以上的社区居民都不知道此项政策法规。

3.3社区生产生活与保护区的关系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一些居民在成立保护区之前就一直生活在保护区内。调查显示,占50.6%的居民移栽过保护区里面的野生植物,包括食用植物、中药材、优质树种等。余下49.4%的居民从未移栽过保护区里的野生植物。保护区里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这些种类中不乏野生蔬菜、优质中药材、食用菌等。调查显示,有8.2%的区民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入保护区森林采摘具有实用和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进入保护区采摘过1种野生植物的居民仅为3.5%,采摘过两种的居民占到31.8,采摘过3种的为2.4%,4种以上的只有3.5%。在对待野生保护动物方面,从未狩猎过的居民占到67.0%,27.1%的居民表示现在已经不再狩猎,而5.9%的居民表示偶尔还会进入保护区狩猎。

3.4保护区管理部门对社区的指导本次调查的两个社区为彝族聚居地,许多家庭饲养了黑山羊、牛等半放养的牲畜,保护区有时候也会成为他们的放牧地点。调查显示,94.1%的居民不会进入保护区放牧,4.7%的居民表示会进入保护区放牧,1.2%的居民会偶尔进入保护区放牧。保护区管理局为保护区的直接管理部门,负责保护区管理和其他的相关事宜。调查中发现,68.2%的居民表示保护区管理局每年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保护区宣传教育相关活动,15.3%的居民表示没有开展,而16.5%的居民表示从未开展此项活动。在对保护区的相关政策法规的知情情况上,29.4%的居民表示了解一部分,占51.8%的居民表示了解甚少,有18.8%的居民表示完全不知情。因此在对保护区管理局当前的宣传教育活动的满意度上,有18.8%的居民表示不满意,48.2%的居民基本满意,21.2%的居民表示满意,仅有11.8%的居民十分满意。

3.5当地旅游业发展情况保护区目前已经开展了规模适度的生态旅游项目,并在保护区里面修建了观景台和环湖观光道路。在保护区是否应该开展旅游活动的调查中,10.6%的居民认为不应该,40.0%的居民认为应该,49.4%的居民认为应该适度开展。目前保护区里已经没有居民居住,所以保护区发展旅游业之后,毗邻的村庄自然成了为一部分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的最佳场所。在村庄是否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区旅游开发这一问题上,8.2%的居民认为不应该,28.2%的居民认为应该,而占到63.6%的居民表示听从政府安排即可。村庄积极参与到保护区旅游活动中有多种参与形式,12.9%的居民认为应该积极兴建农家乐;10.6%的居民认为应该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15.3%的居民认为应该打造具有本村庄特色的旅游项目;18.8%的居民则表示听从政府的统一安排;认为应该把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和打造具有本村庄特色的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占到10.6%;认为应该将兴建农家乐、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旅馆和打造具有本村庄特色的旅游项目三者相结合的居民占到17.6%。

4讨论分析

4.1提高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知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保护区毗邻社区居民对保护区中的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认知度很低,许多无意的破坏源于他们对这些物种的不了解。当地社区为彝族聚居地,居民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家庭除了上学的孩子识字外,家庭成员的文盲率很高。但这并不影响对居民的教育,居民世代生活于保护区里或边缘,对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认知体系。在走访中发现,许多年迈的居民他们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们认识和了解保护区里的许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具有药用和经济价值的林间产品。所以,保护区管理局可以利用社区的学校作为教育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教育手段,加强孩子对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利用社区居民农闲时间,组织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会居民辨认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增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知度。通过此项措施的逐年推进,当地社区定会逐步对保护区产生全新的认识,并慢慢加入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列中。

4.2科学合理地利用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中,被社区居民广泛利用的为植物资源,大体可分为药材、野生菌类、野生果实、经济林木四类。自然保护区一直沿用传统的“保垒式”保护方式,由于忽略了社区居民的利益,很少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社区居民世代生活于此地,本就依靠仅有的自然资源生存。划为保护区后,由于实行绝对的封闭政策,使得许多居民丧失了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当地社区居民64.7%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8.2%的居民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入保护区采摘具有经济价值的林间产品以补贴家用。保护区有超过50%的居民移栽过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并且有近10%的居民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入保护区采集林间产品,这些表明当地社区和保护区是存在有非常紧密的经济利益链条。保护区南华县管理局在此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目前南华县大力推广境内野生食用菌保护工程,社区居民采集野生菌可达30t左右,产值近百万元。这一工程既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也极力增强了居民对保护区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因此,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野生可食合作。积极联系科研单位,对可利用植物资源进行质量和技术评估,科学合理地引导居民引种和合理采集,既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又增强他们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

篇3

【关键词】小组活动 ; 话题选择 ; 分组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83-01

在英语课堂上开展学生小组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知识结构的难易水平,认真设计课堂小组活动。应该要求学生4-6人为一小组,在每一小组中都有学习成绩优秀的,成绩一般的和成绩较差的,而且男女生各占一定的比例。各小组应该要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合作和互动交流,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小组活动巩固了他们英语语言基础,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输出能力。近几年来的教学就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10年,我所教的高三(3)班英语高考平均分(110.2)、优良率(35%)、及格率(91%)均居全县前茅。作为一所农村普通中学,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它包含了历年来任课老师的辛苦劳动,本人不过是这场接力跑中的最后一棒。下面我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英语课堂上学生小组活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好小组活动的话题。教师提出的话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学生爱好的话题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灵活地把教学内容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紧紧地联合起来,并且针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预测活动,这不但能让学生学到既定的语言知识,更能在实际的语境中应用和表达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力。比如,在高中英语必修②Unit2 The Olympic Games,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假如,你向奥委会评估团陈述我国申办奥运会有何优势,并要求每个小组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表达。因为申办奥运会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学生自然地产生很大的兴趣。于是,各小组纷纷进入分工合作,有的查阅报刊杂志,有的参考相关的课外书,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不仅加深了与课文奥运有关的知识,而且还主动地学会了相关的词汇和短语。比如,每四年(every four years),和、也(as well as),计算出(work out),为……而竞争(compete for),代表、象征(stand for),主管(in charge)等等。另一方面,学生在参考、查阅资料中,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实和丰富了语言知识的内容。

2.要求学生明确话题的切入点,把“大问题”“小题”化。如果给学生的话题范围太广,他们就不能有相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注意其话题设计要具体,要突出重点,要使学生明白话题的内容和要求等等。例如,在高中英语必修②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中,这一单元是关于如何保护野生动植物,在完成本单元的课文阅读后,有的教师可能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话题(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wildlife?),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泛,学生可能只提到文章中出现的募捐钱(raise money)和保护自然环境(protect our environment)等等,缺少具体化。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两个题目:(1)Do you believe it is a habit to eat wildlife?(你认为吃野生动植物是一个好的习惯吗?)(2)What will happen if some of us go on eating plenty of wildlife?(如果我们当中的一些人继续这样吃野生动植物,那会怎么样?)当这两个话题提出后,各小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然后归纳整理各自小组的结论:① The balance of nature will be destroyed. ② Some animals and plants will die out. ③ Our enviroment where we live in will become worse. ④ In a short, we will get into trouble if we go on eating wildlife.在这些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话题:Being a student,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wildlife?因为有了前面的讨论结论,学生就会下决心改变爱吃野生动植物的不良习惯,并以实际的行动来感染周围的其他人。这样,在小组活动中,既增强了语言的实践表达能力,又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

3.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因为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外向,他们往往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小组的活动,语言的应用和表达能力能得到较快的提高;而有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他们不善于或不喜欢争取机会发表个人的意见,而是习惯于默默地旁听别人的发言,这样逐渐地对于小组的活动就失去了兴趣,甚至漠不关心,与其他的小组组员不合群,不互动。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这种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小组活动,更要精心设计与他们知识水平相一致的话题,给他们创造机会来显示他们的潜能和优点。一旦发现这类学生能提出或回答问题的一部分内容就应该及时地予以鼓励,使他们感到深受鼓舞,而产生了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一定要记住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教师要把关心他们的情感及时传递给他们,因为教师关心的目光和眼神,肯定的言辞和动作都会给他们增强自信心。比如,在小组讨论后,进行各组代表发言时,教师应该及时地予以点评。适时可以应用以下的常用的鼓励的语言:

①Wondeful! I appreciate what you have done. I believe you will succeed in your English study.

②Great! I am proud of you.

③You have made rapid progress and I believ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篇4

关键词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分类教学;设计;实施保障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84-01

Abstract Firstly,we discussed the main background of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of the major ″Wildlife and Natural Reserve Management″,then based on the discussion,we proposed the design of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for academic talents and practical talents.Finally,we presented the points:to carry out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smoothly,we should improve regulatory framework,the level of the teacher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Key words wildlife and natural reserve management;classification teaching;design;safeguard measure

1 分类教学提出的背景

1.1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现状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是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核心本科专业、东北林业大学具有特色的优势专业。该专业始建于1959年,是在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森林动物繁殖与利用”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需求,几经更名,1998年更名为目前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多年来,培养和输送的2 100多名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领域的中坚力量。

1.2 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根据学生心理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历来为教育工作者们所重视。2 000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和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世界各国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1-3]。

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所面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针对自身实际需求,还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高校教学也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分类教学”,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使所有学生在学校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2]。

2 分类教学设计

2.1 学术型人才

学术型人才是指将来有志于从事理论研究和知识创造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解决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许多关键问题,研究型毕业生可以继续深造,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对于这类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专题式与研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内容设置和选择上应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通过对概念、原理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技能训练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科研任务,训练学生的基本研究技能[3]。

2.2 实践型人才

实践型人才又称应用类人才,目前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委以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设有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机构。应用型毕业生不仅可以在以上机构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还可以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从事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和科研监测等工作。为此,可通过以下方法达到此目的:一是广泛开展案例教学和诊所式教学;二是加大学生的实习力度;三是增加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4]。

3 分类教学的实施保障

3.1 制度保障

一是完善的学分制度。学分制是需要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间内凭个人喜好选择任意课程,以修满专业规定的学分即可。学分制管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二是多元化的评价制度[5-7]。分类培养能够使学生在个性塑造、知识认知、技能训练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因此,在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分类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也必须多元化。三是实行导师制度。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实行跟踪辅导制,正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防止其在学业中走弯路。

3.2 师资保障

一是确立教师专业分类发展思路[4]。学术型教师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要足够雄厚,实践型教师则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分类。二是根据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积极引进人才,充实教师队伍[8]。同时,为确保教师授课质量和教学精力的投入,可建立教授对本科生直接授课和对青年教师授课质量督导制度以及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合格导师制度。

3.3 教学设施保障

为了确保应用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贯彻实施,实行分类教学的院校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设施保证分类教学的需要[9]。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有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和满足研究性教学需要的研究基地等。

分类培养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R捣掷嘟萄Ы行研究,确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分类教学类别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是每一个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应当为之努力的工作,只有这样,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有的放矢。

4 参考文献

[1] 蒋晓玲.法学本科分类教学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3):203-205.

[2] 盛群力.分类教学设计论:罗米索斯基论知能结构、学习模型与教学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0,28(1):27-37.

[3] 刘丙万.高校理科大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7(1):216-218.

[4] HATTINGH A,KOCK D M.Perceptions of teacher roles in an experienc-erich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8,45(4):321-332.

[5] 杨红朝.农业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75-178.

[6] 高向平.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完善[J].黑河学刊,2009(2):102-104.

[7] 蒋晓玲.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50-152.

篇5

世行项目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了环境保护计划,鹊岭隧道位于黄山风景区,绿树成荫溪水清澈生态水平相当好,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体施工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是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使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提高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其次从搞好自己生活卫生等细节做起,根据环境保护计划在工地生活区设置临时化粪池,收集生活垃圾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将隧道洞口、施工场地、生活区临时用地清理出来的表层30~40cm熟土层剥离堆放或收集存放,便于工程完成后土地复垦及绿化使用,使已破坏的植被尽快得到恢复。对于洞身开挖的洞渣做到合理利用,鹊岭隧道出渣量达11万立方米,路基填筑利用3万立方米,余8万立方米需要较大的场地堆放,该项目开工前制定的环境保护计划,将剩余8万立方米洞渣进行破碎加工利用,解决了筑路材料紧缺问题,施工单位降低了建设成本,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宣传教育的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和相关法规、当地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简易识别及保护方法。控制爆破、重型机械等噪声和强灯光作业,保证施工机械和工程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原则上夜间23时至次日早晨6时不得施工作业,以免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和繁殖。在临近水体施工时,沿河溪一侧要设置临时挡墙,防止泥土和石块阻塞河流、水渠或灌溉排水系统,避免对水体、及水中的动植物造成影响。施工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未铺筑的临时道路、施工便道和堆放场地进行洒水,以减轻扬尘污染。水泥、砂和石灰等散装物料的运输,要采取防风遮盖措施,减少扬尘。隧道工地及沿线对有可能被污染的空气、水体聘请有资质的环境检测单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及时检测报告,建立环境污染预警机制。

2施工管理理念

在建房过程中,当地政府统一划拨宅基地,安置费发给本人,自己根据需要建房,隧道施工受影响户移民安置后有了更好的居住条件,多余房屋提供给施工企业居住获得收入。土地征收后,为保证征迁居民能逐步致富,生活达到和超过原有水平,地方政府组织人员,对剩余土地资源分村民小组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剩余安置容量,提出几种不同的安置方案,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并经村两委、村民代表开会集体讨论,最终确定安置方案。健康和安全工作细致,为施工人员提供爱滋病的预防知识,给施工工人提供足够的劳防用品,在施工场地给公众提供安全防护知识。项目管理从施工期延伸至营运期,对建成项目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尤其关注。

3结语

篇6

1 衡水湖湿地属性

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湿地分类[1],衡水湖湿地主要为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水体沼泽化湿地、盐沼湿地、河流湿地和渠道湿地等。其中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是湿地的主体,类型与面积占据主要地位。其他类型湿地居次要地位。此外,还有少量人工湿地如沟渠、养鱼池等。各种类型湿地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任一类型湿地的退化都将对衡水湖湿地的生态与环境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2-4]。

1.1 生物多样性保护层次

衡水湖具有非常重要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是北温带野生动植物聚集地和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交汇处,这里有植物370种,鸟类286种,鱼类26种,昆虫194种,两栖爬行类17种,哺乳类17种,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与保护珍稀动植物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许多物种虽然未被列入国内外各种动植物保护名录,但其或为重点保护珍稀鸟类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地,或直接(间接)为这些珍稀鸟类提供食物,共同构成适宜的鸟类生境。所以保护这些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珍稀鸟类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湿地这一天然物种基因库,以利于我们子孙后代对物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人类生存和生活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潜在的意义[5]。

1.2 湿地保护类型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6]。从生态系统特征上看属于以华北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平原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2 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方法

生物多样性的3个主要层次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是组建生物多样性的3个基本层次。基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因此,某些种群具有在另一些种群中没有的基因突变,或者在一个种群中很稀少的等位基因可能在另一个种群中出现很多。在同一个种群之内也有基因多样性,在一个种群中某些个体常常具有基因突变。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内。总之,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每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7-9]。

作为水陆相兼的生态系统,湿地的独特生境使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与水生动物植物资源,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湿地生物多样性是所有湿地生物种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和它们与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12]。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组织化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间接反映群落功能的特征。

在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和实践,将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作为一级指标,下设二级、三级亚指标,建立可操作性较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13],见表1。

人类威胁程度分值

对资源保护部构成威胁5保护区与未开发生境毗邻5

资源的有效保护受到一定的威胁3保护区周边尚有未开发生境3

资源的有效保护受到较大的威胁1保护区被已开发的区域环绕1

篇7

Human activities are damag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under-

mining[削弱] its ability to provide

essential benefits for people. Everyday actions can help like buying

products made with consider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encouraging wildlife in your garden.

Choose products produced with consider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When buying products, from foods to furniture, there is often a greener choice. Look out for labels that show a product has been produced with more consideration for the natural world for example, 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注1

certified fish. Try to find more things with green labels when you are shopping.

Reduce waste

Everything you buy has som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so making sure you don’t waste things can help. For example, you can cut down your food waste, hang on to your mobile phone for longer, avoid excess packaging and plastic, and take your own bag shopping.

Choose products with less potentially harmful chemicals

Many household products contain chemicals that can be damaging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t is often possible to choose effective alternatives produced with fewer harmful chemicals, or make your own cleaning products from everyday ingredients like lemon juice and vinegar.

Dispose of waste carefully

When it’s time to throw something away, make sure you dispose of it carefully and safely. For example, many electronic items contain chemicals that can damage natural systems if not disposed of properly.

Garden with wildlife in mind

Gardens provide important habitats for wildlife. The gardens can help provide refuge for animals whose natural homes in the countryside are being lost. Making spaces for wildlife in your garden, avoiding peat[泥炭]-based compost[堆肥] and using pesticides[杀虫剂] only as a last resort[应急措施] can all help. The National Trust注2, for example, has a policy of not using peat.

Enjoy the natural world where you live and get involved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to get outdoors and spend time somewhere green, even if you live in the middle of a city. Find a local green space or nature reserve. You can also get more actively involved by volunteering to help the

environment, creating a new green space in your community, or even getting involved with recording animals and plants where you live.

Add your voice

Many organisations working to protect wildlife hav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to get involved or show their support. You can also use your civic power and make sure that those who represent you, like your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reflect your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void buying gifts made from endangered animals or plants

Some gifts and foods available in certain countries can be made from endangered plants or animals, like animal skins, ivory, orchids, coral, or ramie[苎麻]. It may be hard to find out when you buy something whether it came from an endangered

source. Check before you go there, but if in doubt, avoid

buying animal and plant gifts.

人类活动正在逐步破坏自然环境,削弱其为人类提供基本福利的能力。日常行为就能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比如购买生产时考虑环境因素的产品,或者欢迎野生动物住在你家花园里等。

选购在生产过程中顾及环境的产品

购买商品的时候,无论是食物还是家具,你总能找到更为环保的选择。留心商品上是否有一些说明产品在生产时更顾及大自然的标签,比如通过海洋管理委员会认证的鱼类产品。购物的时候多找找这些贴有绿色标签的商品。

减少垃圾

你所购买的每一件物品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杜绝铺张浪费也有益于环保。比如你可以减少食物垃圾,一台手机用久一点,避免过多包装和塑料,自备环保袋购物等。

尽量选择包含较少有害物质的产品

很多家用产品含有会破坏自然环境的化学物质。你总是可以找到有害物质含量更低的有效代替品,或者自己动手制作清洁用品,如使用柠檬汁和醋等

日常材料。

谨慎处理废弃物

丢弃物品时,确保小心安全地进行处理。比方说,如果得不到正确处理,很多电子产品内的化学物质会对自然系统造成损害。

为野生动物在花园留一席之地

花园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重要的住所,为失去郊外自然家园的动物提供庇护。以下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它们:在自家花园腾点空间给野生动物,避免使用泥炭堆肥,不到迫不得已不使用杀虫剂。(英国)国民信托组织就有杜绝使用泥炭的相关政策。

在所住地区享受大自然,积极参与

即使你住在市中心,也有很多外出到户外绿野玩乐的机会。找找当地的绿地或自然保护区吧。你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提供环保志愿援助,在自己的社区里创造一片新的绿地,你甚至还可以帮助居住地记录动植物的种类呢。

你也有发言权

许多致力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组织可以让人们参与其中,提供支持。你也可以利用公民权利,确保代表你的那些人(如你的社区代表)能对外表达你对环境的关注。

拒绝购买用濒危动植物制作的礼品

有些国家出售的礼品和食物是用濒危动植物制成的,比如动物的皮毛、象牙、兰花、珊瑚或者苎麻。也许你很难在购买物品时确定它是否来自濒危物种,但你可以在出发前先查明。如果有疑问,避免购买用动植物制作的礼品。

篇8

全球的环境正在因人类的各种干扰活动而改变,如果不采取措施,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必然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环境义务,旅游活动与野生动植物、水资源、大气环境与自然景观等均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风景的破坏与野生动植物的消失会导致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满意度下降,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旅游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研究,认为有如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公众对旅游的兴趣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旅游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人类能够用作旅游用途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因为公众外出旅游的目的是为了畅的体验,增加阅历,旅游的吸引力来源于差异性,但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却正在逐步消灭这种差异。旅游资源是相对短缺的,尤其是优质的旅游资源更是短缺,在公众急需满足的强大的旅游需求压力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有利于维持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作为依附在土地上的各种资源,它的开发利用是有机会成本的。由于土地利用的竞争加剧,从而导致潜在的旅游目的地损失和现实的旅游目的地退化。如何维持这类资源仍然作为旅游资源使用的时候就成了一个问题。即使作为旅游地能够持续地存在,但是由于机会成本过大,也可能导致这类旅游资源的使用功能改变。

三、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二次开发

按照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大部分的旅游地都会面临衰退期的考验。而能否再生,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智慧,同时也取决于该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旅游地进入衰退期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为旅游资源的衰退,导致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第二是游客偏好的改变;第三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第四是同类产品的竞争。

四、有利于衰退后的转型

旅游活动是一种高消费活动,旅游产品是一种在市场中竞争的产品。当今各地都在大力开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很多地方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重要的经济来源,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各种旅游地的资源禀赋是特定的,如果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使该地资源在其它使用用途比较方面失去作为旅游资源的优势,那么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应该留给当地社区足够的转型资源。当到了旅游地生命周期衰退期的时候,并且很难再生时,也能保证该地区有足够的资源维持下去,避免造成社区大的动荡。

五、有利于保护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

以人类中心论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是宝贵的资源;以生物中心论来看,生物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价值。在工业化过程中,人类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留存较好的都是进入性较差的地区,而如今旅游业的触角快速伸入了这一地区,这些地区往往还是生态敏感区域。也就是说,在工业化浪潮中受人类影响较少的区域,目前旅游业作为先锋产业,正在大踏步的进入。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六、加强长期定点监测工作

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得到的结论,科学性不够严谨,说服力不强,从而弱化了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功能及其影响力。目前仅有西南林在云南香格里拉,中南林在湖南张家界等少数几个定点监测工作的开展,相对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加强旅游地生态环境变化的长期监测,科学的解释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真实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预测,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进而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从而强化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影响力是一项急需开展的工作。

七、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方向,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或者是以专门研究工作为己任的人们在做这件事,否则很难形成实质性进展。而专业研究人员,利用已有的研究条件及其对专业问题的敏感性,对于推动该研究方向将产生重要作用。

八、对于公众形成旅游环境伦理观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应该说旅游地所有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都是围绕着旅游者进行的。旅游者的观念影响着旅游行为,旅游行为影响着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建立研究成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使公众了解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真实影响,将有力地支撑起公众形成合理的旅游环境伦理观念,从而给旅游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提供伦理基础与社会氛围。加深了解旅游生态环境影响与游客体验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促使景区管理者关注、配合与支持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加深了解旅游生态环境影响与旅游经济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促使政府提供支持,并在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制订中体现出来。

九、争取获得相关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篇9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宣传官员、野生动物纪录片导演、自然地理撰稿人。自2002年起拍摄中国野生动物,2004年重点关注中国西南山地的生物多样性,参与四川多个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资源野外调查,并负责拍摄宣传图片和视频。在国内自然地理类杂志发表专题文章三十多篇,其中发表于2010年4月的“年保玉则的观鸟喇嘛”获得由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及新浪环保主办的2011年度最佳环境报道奖之最佳人物报道奖。

10年前,一个“神秘失踪”多年的朋友突然风尘仆仆地来到我家,展示了他在“失踪”期间拍摄的野生动物影像。当幻灯机的灯光将画面投射在白色的幕布上时,我被惊呆了:奔驰在雪域的藏羚羊、憨态十足的棕熊、飞翔在蓝天白云下的雄鹰、结伴嬉戏的黑颈鹤,想不到以前只是在电视上可以看到的野生动物此刻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那时候,我刚刚辞去银行的工作,选择了10年前就梦想的职业:自由摄影师。当我为了生计整日困在自己小小的摄影工作室里惶惶不可终日时,心里盼望着可以抛下眼前的电眼美女们,去扑向大自然,去拍摄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位“神秘失踪”朋友的到来和灯光闪烁留下的影像,让我顿时豁然开朗,还犹豫什么呢?大自然值得让我抛下眼前的一切!

第一次拍摄野鸟是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的一片树林中,我发现有几只大斑啄木鸟频频光顾一片树林,于是就将刚刚买的400毫米白色大炮稳稳地架在三脚架上,认准了它们常常光顾的树干,开始傻等。它们不但飞回来,而且还不断地在镜头里大摆POSE。我只记得当时自己惊呼着,不停地按动快门,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觉得我这人不正常。此后,在北京的清晨或傍晚时分,车水马龙的北京城里多了一个举着长镜头的寻鸟人。

2003年我离开了北京,来到四川发展自己的野生动物摄影事业,在和当地林业部门的合作下,我有了更多拍摄野生动物的机会,记录下许多珍惜野生动物的原始生活状态。并由此开始关注中国西部野生动植物的拍摄和记录。

野生动物摄影对我的影响,渐渐让我的摄影观有了改变。通过对于环境保护的学习和实践,让我认识了自然摄影和环境保护之间是可以结合的。应该说,是环境保护的理念让我重新定位了我的摄影观,同时也通过摄影这工具,让我可以为环境保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和朋友成立了“西南山地影像工作室”,希望通过这样的个组织让更多的朋友参与其中。在和一些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合作后,我有机会去了印度学习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这样的学习,让我改变了当初对于自己这个“组织”的定义,我认为,“西南山地影像工作室”应该是一个平台,一个连接了爱好西南山地野生动植物摄影的摄影师群体和关注西南地区多样性保护的环境保护机构的平台。

一系列的思考在漫长的野外生活中渐渐成型,我想得最多的是有关“公路”的问题,在西南地区公路到底该不该修,应该怎样修?是一直困惑我的问题。在西部地区,路修得越好,环境破坏得就越快,一些森林、湿地地区为了发展旅游,把道路修在了森林中间,穿越而过,这种森林片断化,给动物造成了潜在影响,让物种断了,在湿地里修路,破坏了湿地的连续性,许多鸟类被公路上的汽车撞死。对于路我希望能绕着修,尽量别修那么宽,能不修的路最好不修。

我对动物的爱来源于一次次与动物的近距离接触。为了拍摄“红腹锦鸡”我在山里整整呆了20天的时间,先是寻找它的巢穴,观察它经常出没的地方,然后搭好隐蔽篷,接着就是蹲在里边漫长的守候,直到最后一天的下午,它终于出现了,并且恰巧落在了我的镜头前,这一瞬间换来了三张照片。

走过了中国西部的山山水水,在拍摄和记录西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中国西部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环境和文化变迁。西部的经济发展更多的还是依靠东部的资金在进行资源消耗型的增长,眼看着西部的大江大河被水电大坝节节地堵断,眼看着魏巍青山被采矿开发一座座地挖空。眼看着绿色草地被过度放牧一片片地变秃,眼看着美丽生灵被旅游开发一群群地远离,眼看着传统文化被现代文明一点点地改变,眼看着当地百姓被经济发展一个个地忽略,眼看着因保护与发展形成的种种矛盾,觉得如果仅靠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去影响,去改变。

抱着寻找一群人一起来做自然保护的想法,我来到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山水作为中国从事自然保护的民间组织,从中国西部开始,为社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服务与解决方案,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鼓励基层社区参与自然保护,示范中国本土优秀保护方法,吸引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工作。

2008年5月在陕西的大熊猫保护区,我遇到了野生大熊猫,在一片极密的竹林里,黑压压的缝隙间,有一只大熊猫在休息,我和大熊猫大约只有二米的距离,我与熊猫对视的瞬间,感受到熊猫的“真实”,它在吃竹笋、它在睡觉,一切都那么真实。在山水工作期间,我策划和拍摄的纪录短片《丛林之眼》获得了广州短片节优秀奖;与同事合作的纪录片《鸟语者》获得了几个奖项;撰写并发表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年保玉则的观鸟喇嘛”获得了由英国卫报,中外对话。新浪环保合办的中国环境报道奖最佳人物报道奖;我在秦岭拍摄的朱鹦照片获得了2011年《外滩画报》与欧洲奇境摄影巡展合办的寻找中国奇境摄影比赛特等奖;

篇10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