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根源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根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暴力根源

篇1

[关键词]校园暴力;社会转型;法社会学

[中国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10月,就在这个月里发生了三起“弑师案”,尤其是10月2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课堂里发生的“弑师案”,更是让国人瞠目,让世人震惊。曾经被视为世外桃源的校园,被视为纯洁无暇的师生伦理,在皇帝的新装被撕裂之后,出与世俗社会毫无差异的残忍与暴力。当案件发生后,无论是官方的反思还是社会的质疑主要聚焦于我们当前的师生关系和教育问题。毋庸置疑,我们确实应当检视早已紧张却被忽视的师生关系和教育问题,但我们却不能停留于此,我们甚至不能停留在如何给受害人一个正义的判决,我们需要追问的是究竟什么因素才是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只有揭示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才能有针对地进行犯罪预防与社会控制。

一、校园暴力原因的一般理论

有关校园暴力的原因论在我国的研究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流派,而是更多借鉴西方犯罪原因论以解释中国的校园暴力问题。在有关西方犯罪原因论的理论中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即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个人原因论又区分为生物人类学的理论和精神动力学的理论。前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天生的生理结构和基因结构,后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而社会原因论把犯罪的根源归因为特定的社会环境,但在社会原因论中又区分为祉会夏常状态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冲突理论、标签理论等。其中,社会反常状态理论把犯罪归因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间的极度紧张;文化传递理论认为犯罪是在社会文化传递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冲突理论注重社会中各个次群体之间的关系,犯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强者与弱者的关系,社会中强大的群体能够把弱小群体的许多价值观和行为定义为违规;标签理论则认为犯罪是相对的,任何行动和有此行动的人只有当被别人标志为犯罪时,才成为违规。在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之外,还有比较典型的二元原因论和三元原因论,前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后者从个人原因、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三个方面分析犯罪。可以说,以上理论是以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为基本模型发展出来的复合理论。

研究犯罪的原因是探寻犯罪规律,制定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的依据和基础,而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对犯罪原因论的不同理解则是各种刑事法律和政策存在本质性的差异所在。尽管西方理论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西方有关犯罪原因论是建立在西方犯罪问题的社会事实之上,而且即使是在西方,有关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论也是建立在一般的犯罪理论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依凭西方理论来解释和应对中国问题,而应该建立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连接中国经验和传统,发展从中国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和理论。因此,在有关中国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也不能局限于用西方理论给犯罪问题盖棺定论,而是从中国社会实践,展示中国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

二、“弑师案”的社会学本质

跳开西方各种犯罪原因论,我们回到案件本身,追问“弑师案”之所以被社会关注的本质所在,这是厘清校园暴力犯罪真正根源的前提。

(一)挑战师生伦理的极限

“弑师案”之痛并不在于其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甚至并不在于处于花季的青少年成为了杀人犯,其刺痛社会神经的是受害者和加害人的独特社会角色。作为受害者的社会角色是教师,而作为加害人的社会角色却是学生,这两个本为一体的社会角色却叠加在不断发生的命案之中,无疑挑战了早已陷入争议的师生伦理极限。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尊师重教业已成为中国文化血脉中的传统,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传统中围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建构了整个社会的秩序伦理,对师生伦理而言,主要体现在“尊”和“严”两个方面。所谓师之“尊”,表达了长幼尊卑的差序伦理,既从师,就要“尊”师,这也意味着要“遵”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很形象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师生伦理关系。所谓师之“严”,表达了中国传统“师道”之基本精神,即为教之严,管之严,罚之严。“尊”与“严”合而为一,相互建构了中国文化的师生伦理。然而,在当今中匡l社会,曾经合为一体的师道“尊”“严”,逐渐被剥离,没有“尊”谈何“严”,缺乏“严”也无从“尊”。当前社会喷涌而出的却是层出不穷的师生冲突,并逐渐演化成具有标志意义的“杨帆门”和“辱师门”,直至不绝于耳的“灭师门”。

(二)挑战社会关系网络的极限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人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同一社会关系网络中,不同社会角色相互依赖,也不断冲突,而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角色冲突程度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紧张程度。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似乎都矛盾重重,关系紧张而微秒,甚至在充满亲情伦理的家庭关系网络中,也已经危机重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转型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当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为主要有劳资关系和干群关系,这是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核心聚集地,也是国家对犯罪现象进行社会控制和法律控制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把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被视为“世外桃源”校园,成为社会精神的避风港。因为他们认为校园里师生没有利益冲突,没有俗世纷争,因为校园是铸造精神的花园。但是“弑师案”把社会震醒,原来连最美好的师生关系所构筑的社会关系网络都岌岌可危。

(三)挑战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极限

青少年犯罪问题在我国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是因为青少年犯罪是主要的犯罪群体,而且青少年犯罪量也再不断攀升。一方面,青少年犯罪率远远高于其它年龄层的犯罪率是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在全国刑事犯罪中的比例始终维持在70%以上。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量也不断攀升,根据200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成员低龄化、犯罪形态团伙化、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方式智能化等特点。更显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和严重。

而“弑师案”的不断发生,表明了青少年犯罪所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即青少年犯罪群体从边缘群体向中心群体的扩展,从局部问题青少年向青少年整体扩散。一般而言,在青少年犯罪群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青少年群体中的边缘群体,即城市和农村中的无业、失业、失学、留守青少年群体,这些人群构成青少年犯罪的核心群体。而深处校园中学子,往往被视为祖国

花朵、国家未来的栋梁,尤其是大学生甚至被视为“天子骄子”,似乎犯罪与这些群体无缘。但是,不被关注的、发生在校园中的青少年犯罪早已显现,而且已经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从职业学校、到正规学校、从中小学到大学,几乎覆盖了整个学生群体,犯罪程度也绝不亚于社会青少年犯罪。而“弑师案”的不断发生,只不过是以最为极端的方式显现了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三、校园暴力的社会根源

既然“弑师案”显现了在中国语境下已经恶化的校园犯罪和颇为严重的暴力问题,那么我们也应该在中国语境中探寻校园暴力的社会根源。尽管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暴力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因素更显得重要。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固然不可忽略,但作为社会问题的暴力犯罪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化的结果。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张力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迁。社会不仅分化为复杂多样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而且这些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逐渐向两极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原来潜在的社会矛盾凸现出来,两极分化所激发的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而难以调和,尤其当法律制度及各种公共政策难以跟进时更是如此。甚至国家的制度不仅不能调适社会矛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得犯罪问题在转型时期就变得更为严重。因此,可以说当代中国的社会犯罪主要缘于社会分化中社会结构方面无以化解的紧张。而暴力的社会深层根源也在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引起的群体性失范。

具体到校园暴力的根源,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结构性的张力也是非常明显。相对社会青少年而言,校园青少年看似被社会影响程度较低,校园可被视为隔绝青少年犯罪的屏障。但事实上,社会分层所带来的结构性压力很容易通过家庭和学校传递到校园青少年群体,而且青少年学生群体本身就是社会分化在个体生活中的投射和缩影。可以说,从校园青少年的心理到行动无疑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尤其重要的是,学校的社会结构也在社会转型中发生了质的变迁,原有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职业伦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从原有传递价值秩序的学校转变为传递职业技术的学校。以此相随的是,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些结构性变化带来了学校教育中的学生与老师、与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的矛盾,构成校园暴力的社会动因。

(二)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的冲突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主导的社会改革大量吸收以西方为样本的现代制度,但这些制度引入中国后却有一个长期性的本土化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尽管我国社会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我看来,还处于初级的表征阶段。即制度逐步引进,现代化制度框架基本完成,但支撑现代制度的文化和社会基础还没有形成。与此同时,以中国传统为支撑的内在文化始终支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决定中国人的行动逻辑。而两种不同文化所预期的社会行动总是相互矛盾,使得社会行动与社会预期发生了错乱。难以调适社会文化与制度冲突,最终导致了转型时期中国犯罪现象的井喷。

对校园暴力犯罪而言,也是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相互冲突的结果。在建构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语境中,表征文化传递到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社会系统之中。我们建构了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教育制度,建构了师生平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的表征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基本目标来塑造人才,传播以现代社会为基准的知识。但在教育的社会实践中,在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中,内在文化却主导了教育实践的行动逻辑。以家庭伦理秩序为基础建构的师生伦理继续主导了当前的师生关系,学校的管理也充满了“父爱主义”情结,使得制度的表达与社会实践发生了背离。而正是这种背离聚集到学生身上,不断加深了学生对学校教育直至整个社会制度的敌视和叛逆。“弑师案”只不过是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的冲突所引发的青少年学生对抗制度的一种极端表达。

(三)社会关联与社会控制的断裂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推进的社会改革逐渐解构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以此重建具有现代意义的秩序与文明。这就使得原有的社会关系纽带逐渐断裂,而这些社会关系纽带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步消失。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由两个最为基本组织的构成:一个是家庭,另一个就是单位。以家庭为根本的伦理秩序一直是传统社会的基石,而单位则是时代的社会基础。可以说家庭和单位不仅构建了中国社会的关系网络,也是其社会控制的基础。而社会转型却在某种意义上解构了这一社会关联,把处于家庭中的人和处于单位中的人推向了社会,成为了社会人。然而新的社会关联并没有形成,原有社会控制又在不断弱化,甚至消失。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一体化的法律控制机制并不完善,使得社会越轨和犯罪问题更显得突出和严重。

篇2

关键词:互联网;语言暴力;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51-02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其中“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更是引起普遍的关注,而对于“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成为相关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首先涉及到对“语言暴力”的认识。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一种意见比较中性,仅从语言的形式特点作出某些界定,认为“语言暴力”(violence language)是指“激烈的语言或者用语言来表达激烈的、强烈的、有力的语言”。而另一种观点则不仅注意到了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特点,同时对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后果也进行了认定,这种意见认为“语言暴力”就是“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

这种差异也影响到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而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的界定思路,即认为:所谓“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基本载体,以语言霸权的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语言,造成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行为。

关于这一概念还需作两点说明:

首先,有的研究者认为“暴力”是一个中性词,而“语言暴力”也分两种,一种是正义的暴力,一种是非正义的暴力。这种观点笔者不能认同,持这种意见的人把针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与“语言暴力”直接等同,这是错误的,其潜在的逻辑是当目的正义的时候实现它的手段或形式是无关紧要的。但笔者认为,程序的正义与目的的正义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并不必然采用“语言暴力”的方式加以呈现,而且,如果它采用了“暴力”的形式反而会降低其批评的力度和可信性。

其次,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施加于虚拟空间,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也多为虚拟存在,所以这种让人不快的“伤害”依靠自己的修养和漠视等主观因素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和释放,恐怕也谈不上实质性的伤害。

这一看法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网络语言暴力”并不会因为其载体的虚拟性而减少其对被施予者的“伤害”,而网络中广泛流行的“人肉搜索”使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由“虚拟”变为“现实”,再加之网络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强化了这种“伤害”。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一)网络自身特点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原因,有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网络自身的某些技术性特点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对他人肆意的谩骂和攻击不受传统的监督和审查,随之而来的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导致网民道德责任感和约束力减弱,人性中某些弱点暴露无遗。当然有从网络管理、网民素质等方面所作的分析,大都言之成理。

本文认为,除此之外网络群体藉由“集体心理”获得的力量感也是导致网上“语言暴力”泛滥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网络世界中出现了许多形形有着不同心理和利益诉求的网络群体,它们是因持续的上网活动而聚合在一起,并因各类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形成了一定的集体心理的网民集合体。而处在一定“集体心理”状态中网络群体的个体成员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感,法国学者勒庞《乌合之众》一书中即指出:“即使仅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1]”而网络空间的延展性更使这种力量感迅速膨胀,与此相随而至的是对本能的某种放任和不加节制,因为集体是无名的,因此不须为之负责。在此情况下,对他人的语言暴力就自然获得了某种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

与在“集合体”中感受到的力量感同时存在的是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对网民语言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思想或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上与群体所表现出来规范和模式发生冲突时,个体成员为了求得与集体趋同会感受到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一般会迫使个体作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反应。

具体到网络语言暴力中,一旦在讨论中语言暴力的“场域”形成,参与语言暴力未必是全部网民真实语言态度的反映,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出自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动机。这里最为吊诡是,当群体在带给个体以安全感和力量感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个体也为群体所胁迫和绑架从而成为群体语言暴力的牺牲品。

(二)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校园网络暴力;心理状况;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3-0055-02

【作者简介】居艳,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副校长,高级教师。

校园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类比网络暴力,校园网络暴力可以定义为校园中发生的网络暴力现象。与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相比有其共性,如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等,也有其特殊性,由于学生性格气质的差异,往往性格冲动、胆汁质的学生容易出现网络暴力,同时由于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未成年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如何诚信使用网络方面存在缺失,也是导致校园网络暴力产生的客观原因。根据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者的心理分析,可以将校园网络暴力事件分为以下三类:

一、玩笑过度型

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开玩笑是难免的事,和性格开朗、大度的人开玩笑可能会调节气氛、增进友谊,还可以使开玩笑者具有幽默感。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当超过这个“度”时,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这里举一个我遇到的例子,学校里有一个女生平时大大咧咧,各方面也很优秀,人缘极好。有一天,她得知班上一位女生可能暗恋一位男生时,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真心走到一起,于是将这个男生和这个女生的照片拼到了一起,在照片上加了一句“我们结婚吧”,并将拼接后的照片发到了班级QQ群里。本是一个玩笑,但是照片中的女生性格十分内向,当她看到了这个照片后,连续几天彻夜难眠,成绩一落千丈。女孩的妈妈知道此事后,十分恼火,来到学校希望学校严肃处理此事,并要求实施网络暴力的女生当面道歉。

当受害女生的母亲找到我时,我感到左右为难。一方面我十分同情孩子的母亲,作为母亲,看到自己性格内向的青春期的女儿受到别人的网络欺凌日渐消瘦,心里一定非常难过;同时我也同情那个拼接照片的女孩,也许她无心伤害这个女生,只是出于好奇,和她开了个“过度”的玩笑。于是,我和这个女孩的母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性格气质的分析,让她了解两个女孩处事方式的差异,并能够理解和宽容对方;同时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有责任和拼接照片的女生进行交流,让其删除照片,了解玩笑该如何开,并要求她真心诚意地向受害女生道歉。

通过这个案例,同学之间开玩笑有几点应注意:

开玩笑要看对象。由于人的性格、秉性各不相同,因而各人的承受力也不尽相同。有人豁达开朗、有人谨小慎微。所以尽量不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同学开玩笑。同时,有些玩笑对男生可以开,对女生则不能开。

开玩笑要看时空。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落期或特别专注期时,也许不经意的一个玩笑就会引起其负面情绪的爆发。如当一个人正在安静学习时,你的玩笑可能影响他正常思考,因而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极度不满。

开玩笑要看内容。开玩笑也要讲究健康高雅,富有幽默感。低级庸俗、揭人伤疤的玩笑往往会引起对方的极度厌恶。

二、冲动报复型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冲动报复型的校园网络暴力事件是校园网络暴力最常见的类型,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个人冲动报复型。

由于有些人气质属于胆汁质型,遇事特别容易冲动,往往不计后果只顾一时之快。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学校有个男同学平时活泼好动,特别喜爱踢足球,有一次班会课,他偷偷溜到操场去踢球了,当班主任知道此事后立刻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这个男生在班主任教育时就流露出不满情绪,回家之后立即注册了一个QQ账号,用此账号登录后侮辱谩骂班主任。这种校园网络暴力属于典型的个人冲动报复型。如何杜绝或有效处理此类校园网络暴力事件,主要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平时应该多关注身边人的性格特征,虽然俗语“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贬义的意思,但是有时候为了缓和矛盾,或者说是选择更加恰当的方法解决矛盾,同样的事情的确需要和不同性格的人说不同的话。

(2)当此类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后,不能直接交锋。因为这不是针尖对麦芒,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是两败俱伤的事,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冷处理。当网络施暴者冷静思考后,发现自己的言行的确不当,会主动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以得到对方的谅解。

2.群体冲动报复型。

在学校,常常由于两个同学在网络上观点不同发生争执,从而引起众人“围观”,打起网络口水战;或是因为疑似某项评比结果不公而引起多位同学向活动主办方发起网络质疑、造谣甚至谩骂。这些都属于群体冲动报复型的校园网络暴力。过去同学们的争吵和质疑常通过口述或者学生代表向校方提出质疑并进行谈判,而现今由于网络的介入,很多水军加入口水战,使得原本很容易辨别真伪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置活动主办方或者学校于道德的风口浪尖。青年学生富有激情与朝气,也特别容易冲动与受人蛊惑,富有质疑精神,但往往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面对群体冲动报复型的校园网络暴力事件,学校应如何应对?

首先,学校组织活动应事先经过周密的筹划,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其次,当发生群体与校方对立时,学校可以主动邀请学生代表和学校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果学校的出发点都是从学生角度考虑的,相信学生一定能够理解。

最后,利用平时的集体晨会等集会时间,加强民主、自由、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

三、心理失衡型

这种类型的校园网络暴力往往产生的危害性更大。因为施暴者长期处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积蓄了很多负能量,通过蓄谋已久的构思,对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实施校园网络暴力,甚至由最初的校园网络暴力迁移到现实暴力中来。

曾经遇到过一起类似的案例。一位沉默寡言的男同学暗恋班级一位女同学,通过写情书的方式向对方表达爱意,遭到了对方的婉言拒绝。但是心理失衡的他从此对这个女孩怀恨在心,当他看到她和其他男生讲话时就特别恼火,于是编造了各种谣言通过网络匿名的形式对这个女孩的名誉进行诋毁。事发后,班主任了解到这位男同学曾看过心理医生,鉴定为有抑郁症倾向。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在了解到该男生的情况后,对其增加了更多的关注,心理医生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这种类型的校园网络暴力虽然不多见,但是危害性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引导,可能会演化为校园暴力事件,危害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防范此类校园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要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1.通过心理测试、家访、班主任和同学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备案,并高度关注。

篇4

一、学校教育要全面均衡,主力预防校园暴力

1.营造“书香校园”,减少和消除暴力文化影响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消除校园暴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学校要善于打造自己的书香特色,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来引导全体学生,使他们借助优秀作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在读书中既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又生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经典,隔绝不良书刊、游戏等对学生的精神毒害,把注意力锁定在优秀作品中,一方面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没时间和精力惹是生非。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消除学生的暴力倾向

虽然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消除一些消极思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抗挫折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从而预防与避免学生暴力现象的出现。全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发暴力事件的苗头,并对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暴力事件能够被及时消灭在萌芽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3.强化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校园暴力行为愈演愈烈,且行为手段日益残忍,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不懂得用法律去约束自己,加强法制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首先,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编写完整而系统的有关预防校园暴力及校园犯罪等方面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其次,学校应增开法制课,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以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件说法、释法,教育、告诫、指导与约束学生,减少与避免暴力事件。再次,要将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法制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让他们不仅用头脑记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利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的道理,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更好地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4.健全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监督、管理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学校的大多数暴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防、监督和责任机制。学校应要求全体教师充分认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要性,把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一刻也不能放松。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注意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发现和化解有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矛盾和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打架斗殴的苗头或暴力倾向,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外,还要用法律、纪律、规章等去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的激化或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要实行“一岗双责”,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做到群防群治,及时有效处理各类事件,把预防校园暴力事件作为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5.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

对他人的残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集体关爱。集体是个人消解矛盾的最好容器,在集体活动中,通过同学间的友爱互助,可以把很多小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参加集体活动多的孩子,能够养成一种关注他人的良好品行,能够学会包容,忍受委屈,增强抗挫折能力。学校、班级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从而养成谦恭有礼、关爱他人、敬重生命的品质。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学校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了解青少年身心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例如针对“青少年上网无节制”导致的逃课、骗钱、偷窃等现象,特别是寄宿学校出现的夜间爬墙外出上网、在外拉帮结派进行偷窃、诈取钱财等现象,如果学校能提早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与家长沟通,采用有效手段加以预防,相信会避免许多暴力现象。

二、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校园暴力

社会是大家庭、大学校,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如果不好的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再好也难以有好的教育效果。学校五天的教育,周末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就将它抵消。预防校园暴力的工作是一项重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家庭、学校、教师是其中重要的角色,社区、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也应承担起重任,给校园营造一个祥和、安全、文明的外部环境,防范暴力事件的发生。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中小学校安全事故(特别是暴力事件)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完善校园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机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驾护航。

篇5

关键词:网购平台系统;网购平台治理;信任;风险;利益。

从九十年代第一笔电子商务订单的交易成功至今,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网络购物逐渐的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服务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料,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通过网购平台来进行交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2.95万亿,同比增长31%。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万亿,同比增长26.8%。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3492亿元,同比增长74.6%[1]。随着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抓住战略机遇期。表明了政府对网络购物发展的重视。

1、第三方网购平台的概述及存在的问题

在网购的发展过程中,第三方网购平台功不可没。所谓第三方网购平台,就是指完成业务、联系卖家、买家、供应商、银行和在线商务交易和交流的平台。第三方网购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信息的公共平台,包括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等一系列服务;为交易参加者提供在线交流场所;提供网络公证功能,降低网络购物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随着网购的盛行,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网购本身虚拟性的特点,网购中售假、侵权、诈骗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为了缓解消费者和商家的信任危机,第三方网购平台一直不曾放弃努力。2011年10月,淘宝商城宣布大幅度上调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试图通过资金门槛,驱逐商城中实力较弱的中小卖家,留下优质B2C的生态资源,提高保障消费者的能力。此举受到了中小卖家的强烈抵抗,中小卖家通过围攻商城大卖家,给淘宝施压。最终淘宝决定暂缓执行此规定。此次事件目的是提高平台信任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是对的,但是其方法却欠妥。那么第三方网购平台如何才能良好的发挥其平台的作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优质卖家的利益,进而促进自身平台的发展壮大呢?

2、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

根据James F Moore(1996)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描述,结合第三方网购平台自身的特点,得到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模型图,见图1。

图1 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在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结构图中,领导种群是第三方平台,处于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交易平台以及相关服务。关键种群,就是第三方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中的交易主体,包括生产商、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支持种群是物流公司、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电信服务商、软件公司和广告公司等,这些种群为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流通、资金流通和安全保障上的支撑。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主要包括各种群之间的信任关系、风险关系和利益关系。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个种群之间生态关系的正确处理,关系着所有物种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同样的道理,在第三方网购平台生态系统中,生态关系和谐,就会产生"集群效应",达到"1+1>2"的效果。然而,系统中各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再加上资源的有限性,相互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产生"连带负面效应",各方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妥当处理生态系统中各种群的关系,是第三方网购平台治理的关键问题所在。

3、第三方网购平台治理

由于网购的虚拟性,交易双方只能是在线交流、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和时空的分离,大大增加了网络购物方式的风险。比起传统交易模式中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况,网络购物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信任这一机制,则能够弥补这种不确定性和降低复杂性,增强网购成交的可能性。(Grabnner-Krautera, Kaluseha,2003)[2]。 Das and Teng(2004)认为信任是与风险共存的,风险是信任产生的条件,贯穿整个信任过程,只有在不确定和风险环境下人们才需要信任,信任则意味着承担风险[3]。因此,网购中争议的根源是风险和信任问题。

既然网络购物争议产生的根源是风险和信任问题,我们要探究第三方网购平台治理,就需要从这两个根本问题着手。而且作为商业系统,还要考虑到第三方网购平台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基于此,本文认为第三方网购平台治理应主要从信任关系治理、风险治理和利益治理三个方面进行。通过网购平台的治理,增强各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尽量降低交易风险,逐渐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实现彼此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协作,共同创建信任、互惠、共赢的网购平台系统。

3.1信任关系治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表明,认为网上购物最让人不放心的是商品品质(64%)和卖家诚信(34%)[4]。造成网上交易不信任的根源是网络购物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上网购平台的技术安全性弱、平台的信用机制不完善和交易者信誉的缺乏,更加剧了网购平台的信任危机。然而,只有彼此之间有了信任,交易才能顺利地进行直至完成。因此,网购平台各方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是网上交易的基石,解决信任问题是解决网购平台其他问题的基础[5]。

从本质上说,网购平台中各参与方之间的信任是基于利益目标建立的契约信任关系。但是由于契约的一些不完善的规定,交易方容易出现投机行为,并且由于可以顺利逃避违约的惩罚,交易方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选择不诚信的行为。这种信任关系的脆弱性导致了网购中信任危机愈演愈烈。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和完善,为了降低网购平台中契约关系的投机风险,出现了一些权威的监管机构。这样信任关系就相当于多了一层保护膜,有了一定的保证。如一些第三方信用认证机构和第三方监管体制的建立等,对交易参与方进行信任评级,并且制订各项问题的奖惩规则,通过规范化监管,来降低交易成本和费用。权威监管的关键在于对违约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力度足够大,则失信者的违约成本高,失信率就随而降低。但是这种惩罚力度的大小很难把握,执行力也难免有欠缺,导致有些时候达不到监管的目标和作用。

由上述得出,目前的信任机制,一种是完全基于市场自身的调节,一种是借助外部力量来保证,且这两种机制都存在着某些欠缺。哲学辩证法中有这样一条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表明一切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措施都应该是从内部找。由此,网购平台系统中最牢靠的信任关系应该是,由各个参与方建立自组织网络联盟,从"无纪律"走向"他律",从"他律"走向"自律"。

所谓自组织网络联盟就是各参与者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6]。在联盟中,鼓励各成员间深度合作和信息高度共享,且约束成员间的不诚信行为。由于联盟中的网络关系错综,信息高度共享,交易一方一旦违约,可以达到"坏事传千里"的效果,严重影响其信誉,违约成本比"一对一"违约成本大得多。

如在消费者方面,可以建立像eBay评论网(Reviews from Epinions)一样的分享社区,组成消费者联盟,保护消费者权益,合力打击不良信誉的卖家;卖家可以组成独立的卖家联盟,在遇到电商平台提高佣金的时候,可以以合法非暴力的方式,对电商平台进行施压;电商平台之间可以将商户、消费者的信用信息进行分享和整合,建立起"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如此可以大大减少由交易风险而产生的交易成本。

这种自组织网络化的联盟建立起来后,网络信任关系就由"点对点"单一的契约关系转化成为"点对面"和"面对面"的信任关系,这种"多关系信任网络"的形成,夯实了信任关系的基础,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约束性,并会慢慢消除网络平台信任关系的脆弱性,建立起更加完善坚固的网络信任关系网。

3.2风险治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 弗里德曼曾指出:网上交易容易引发争议的根源有两个:一是时间差,二是匿名制。这也是网络购物风险的根源所在。

"时间差"就是指相对于传统交易中钱货同时交易,网上交易是先付钱,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商品,进行评估和甄别。其中的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网上交易中,由于消费者在拿到商品之前,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对商品质量进行判断、评估,这就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吓退了一部分消费者,而且越来越低的质量预期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即消费者的质量预期低,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一些高质量卖家由于利率低而退出平台,而越来越多的低质量卖家入驻平台,反过来再次降低消费者对质量的预期,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如此风险将会愈演愈烈,威胁第三方网购平台的运营。那该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第一,第三方网购平台规定严格的商品准入门槛。在商家申请商品线上销售时,针对商品的规格制定详细严格质量标准,加大审核的力度,规范质量认证机制,保障上线商品的质量,尽可能地消除风险源;第二,营建多样化的信息分享平台和信息沟通渠道。网上交易的信息来源较为单一,单一就容易出现欺骗,而多样化的信息分享平台拥有更多的参与者,多方面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可以给交易方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能使交易者从更多的角度来了解商品,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发生;第三,完善网购权益保障体系。能让消费者或者商家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投诉有门,并且投诉有用。网购权益保障体系的完善,为网上交易提供了违约补救机制,在违约发生后,尽可能地减少交易损失,为交易者提供最后的保护屏障。

"匿名制"是由于网络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产生的。匿名制能很好的保护交易者的隐私,并且给网上交易带来大量活跃和自由的信息,但是也产生了造假成本低、惩处难的问题。网上交易的虚拟性和参与者的匿名,使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信任雪上加霜。所以,身份认证问题不容小觑。目前大多数第三方网购平台要求卖家进行身份认证,对买家没有很大的限制,并且第三方网购平台对卖家进行的身份认证,消费者不够信任。如此并没有起到增加信任度减少风险的作用。而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出现,可以很好地消除匿名影响,增加违约成本,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并且可以避免隐私的泄露。通过颁发证书、认证证书和管理己颁发证书,运用加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技术来确认交易双方的身份,且交易者的历史交易信息都被记录和存储下来,使交易信息具有不可抵赖性、不可否认性、不可篡改性等特征。这种严格安全的身份认证,有利于约束交易对象,促其形成诚信意识,进而维护整个网上交易秩序。

解决了"时间差"和"匿名制",就拔除了网上购物中两大风险毒瘤,为第三方网购平台交易地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3.3利益治理

古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第三方网购平台作为一个商业系统,各参与方之间利益关系也是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因此对各方利益关系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根据理性人的观念,各方都是以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那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成员之间利益上的争夺不可避免。在争夺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恶性竞争和资源的浪费,进而对整个网购平台系统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持各方利益平衡是网购平台利益治理的关键所在。

在利益分配中,应该以整个网购平台系统的长远利益为重中之重,并且兼顾各成员的自身利益,根据其在网购平台系统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建立公平平衡的利益分配机制。首先,为了第三方网购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平台的多元化,避免垄断"一支独大"的现象。2011年淘宝网就是凭借其在电商界的垄断地位,才敢提高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幅度达3-15倍。垄断的出现,损害了第三方网购平台系统的社会利益。在利益分配极不平衡的情况下,积极鼓励中小网购平台的发展,规范较大平台的行为,以实现整个网购平台系统的利益最大化。其次,协作让利。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第三方网购平台各参与方应该本着互利互惠、协作共赢的原则。虽然第三方平台在网购平台体系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但是,商户和消费者的作用也不可或缺。第三方平台应该正确处理与商户之间利益的分配,当实际利益的分配明显倾向于第三方平台时,应该适当地让出一部分利益给商户,以退为进,在谋求共同发展的同时,更加壮大了平台自身的发展。这种利益的割舍,对于实现网购平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4、总结

任何新兴经济形态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第三方网购平台的发展也不例外。在问题产生时,寻求治理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方网购平台就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要商业循环链的各个节点,整个系统交易才能顺利地循环进行下去,这里的剂就是增强信任、减少风险和平衡利益。通过自组织网络联盟、提高商品准入门槛、严格身份认证制度和多元化利益分配等治理,第三方网购平台系统,将会逐步走向规范化、高效化的道路,从而促进整个电子商务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诚信网络团购联盟.2011(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杭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1-08. [2]Grabnner-Krautera, Kaluseha. Empirical research in on-line trust:a review and critical assessment [J]. int.J.Human - Computer Studies. 2003.

[3]Das,T.k. and Bing-Sheng Teng. The Risk-Based View of Trus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4.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9-11.

[5]吴洁倩.平台类购物网站信任和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1.

篇6

关键词:“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机制;网络极化效应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4001705

2006年10月17日,《望新闻周刊》刊出了媒体记者钟玉明、郭奔胜关于“我国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调查报告,其中对“无直接利益冲突”这一新现象进行了披露和初步探讨。之后,多家媒体进行了追踪报道,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学术理论界也围绕“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特征、成因、防范与化解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学理分析及理论探讨。然而,理论研究的勃兴并没有遏制“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蔓延势头。近年来,“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较之以往反倒更加突出和频繁,甚至形成一种所谓“涟漪效应”。“贵州瓮安事件”、“陕西府谷事件”、“甘肃陇南事件”、“深圳袭警事件”、“甘肃会宁事件”、“江西南康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福建南平医闹事件”、“四川威远事件”、“云南昆明事件”、“利川冉建新死亡事件”、“广州增城事件”、“潮州古巷事件”等“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此起彼伏,影响越来越大。为此,在反思我们的社会发展政策是否有效实现了社会公平之外,也还需要深入反思一下,我们应对危机的对策措施是不是顺应了形势的变化。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会已然成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意愿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网络表达的兴起,为解决长时间以来底层人士话语权相对缺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为一般民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和充分的公共话语空间,使互联网成为民意涌流的巨大管道,成为网民介入现实政治的利器,相应地,民众的网络表达也成为一种政治和社会常态。但是,民众诉求的网络表达在畅通民意、推动民主的同时也显现出令人忧虑的另一面。人们在网络表达过程中,针砭时弊蔚然成风,释放怨气成为主流,“反权威”、“去精英”成为时尚。向政府拍砖、尖锐批评政府的言论容易得到掌声、人气和跟帖,而理性分析、客观指出解决问题难度的观点或者帖子极易招致谩骂、攻击甚至“人肉”。在这种情况下,网民包括相当多的公共知识分子就会以“公正的旁观者”自居,以犀利的语言和煽动性的标题自诩自己对“正义”的维护。网上与网下的“联动效应”、虚拟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人们通过微博、论坛、QQ、MSN等社会化媒体传播自己的观点和倾向,使保守的更加保守,激进的更加激进,进而形成更加极端的观点,点燃和催化着人们的情绪,大大加剧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规模、烈度和深度。这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情绪的酝酿发酵新形式,是我们研究“无直接利益冲突”过程中需着力关注的。

一、“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机理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冲突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而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感觉到自己是显在或潜在的被权力迫害者,在发生某一具体矛盾冲突事件时,借机表达、发泄不满情绪而出现的大规模群体性冲突事件。相对于一般的利益冲突,“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其特殊性:其一,“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参与者与具体的个案事件无关,但这一具体的个案事件往往会诱导、激发其长期积压的非理性心理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其二,“无直接利益冲突”参与者往往是不确定性的主体,但冲突的指向往往又具有确定性,即矛头往往指向“三公部门”。

篇7

晚,在微博上名气也不是特别大,粉丝也不是太多。

我大概记得立二那次分享的内容,PPT 做得很简单,没有讲什么案例,只是阐述了尔玛公司的一些运营理念,跟这几天秦火火说的那个“三情”(情感、情绪、)营销理念差不多。他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人长得其貌不扬,但还是比较有想法,营销下手比较狠,跟我

先前看到的一些一讲课就像打了鸡血的“微博营销专家”完全是不一样的路数。

在立二的那次分享会中,有一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刻。他说他做的营销,主要针对的网络群体,就是那种所谓的网络暴民。他提到,在网络上网民口味越来越重,网民的情绪暴戾之气也越来越重,只有把这些网络暴民组织起来,才能在网络上掀起波澜。他们还讲了他们的一个案例,是一个微电影,是给一个女子医院拍的。视频很黄很暴力,口味很重,但他说传播效果很好。

大概2012 年下半年,立二拆四开始在微博上发力,杨紫璐、王月楠等微博红人都是这时候炒出来的。他当时在微博上粉丝不算多,可能想是通过炒作红人的方式,让自己在微博上出名,在轰轰烈烈的微博营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他把原来网络推手的手法又用到了微博上,开始一轮又有一轮的炒作。对于立二的炒作,我开始的感觉是立二的思维方式有点落后了,还是在用论坛那一套做营销,这些操作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微博。他开始的几次试水,虽然底线一次比一次低,但也没掀起多少波澜。

但她那次关于王月楠的那次炒作,还是达到了空前的轰动效应,微博对骂、朝阳公园约架、病毒视频,网络炒作的手法几乎用了个遍,连续几天上了热门话题。事后,他又博客解密说是为了某游戏的一次炒作,那个重口味的趾的视频也是拼接的。这个传播谈不上好不

好,从传播效果上来看,的确起到了聚集眼球的效应,但格调的确低俗。我最大的感觉是,立二还挺敬业的,真能把自己豁得出去。

在最近央视的访谈中,立二拆四也谈到,他并不是想通过炒作这些红人挣钱,也挣不到钱,主要还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赚名声。等他们自身有了名气,企业就会找到他们,通过策划为网络事件营销谋取利益。谈到这里,我们似乎找到根源了。立二和秦火火,之所以一次

又一次突破底线去炒作,核心要素还是企业对炒作有需求,企业营销费用才是他们进行网络炒作的原动力。

在立二和秦火火引以为豪的营销案例中,不乏一些大企业、大品牌。这些企业和品牌,都想通过炒作的方式一炮走红、一夜成名,完全不会顾及什么节操,更不会谈什么社会责任。前几天,在南方都市报叫停的那个张太的广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

意识到,现在企业要想火,必须借助一个可以讨论的热点话题。只有话题火了,网友才会谈论,品牌借助话题获得才会获得相应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和品牌越来越依赖网络炒作,越来越迷信热点炒作,此时立二等一些网络营销和包装公司,就变得

非常有市场。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针对企业和品牌,进行一些炒作,这原本无可厚非。错的是,炒作的没有底线,会误导舆论,同时也会透支品牌的信用。但是,对很多企业而言,根本不会讲什么美誉度,想的都是一夜暴富,很少会想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实

用主义哲学,是他们采用恶意炒作这一营销方式的重要原因。

大家不难看出,这些热衷炒作的产品和品牌,大都是一些快消、IT 产品、电商网站等新兴产业。这些企业,快速积累用户、快速打开市场、快速成长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采用“恶意炒作”这种方式无益于是“火中取栗”,很多时候是“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

比如,国内那家曾经以“神器”著称的社交APP,近一年来网络公关的主要任务就是想把这一标签去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国外的企业做不做网络和社交媒体营销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哪个企业也不会放过通过社交网络和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机会。但是,国外品牌很少进行网络炒作,更不会进行恶意炒作。他们的网络营销,基本上是围绕消费者展开,通过建立粉

丝团和粉丝文化,让品牌的粉丝更加忠诚,通过粉丝的分享和口碑,层层递进,进行社会化营销。国外品牌在网络营销的段位上,明显要比中国企业的网络炒作要高的多。

篇8

[论文摘要]网络这把锋利的双刃剑,能帮助人们撷取广博的知识,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网络游戏也使高等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给家庭带来了不幸和悲剧。如何根治网瘾对学生身心产生的严重危害和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网络成瘾 戒瘾措施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繁荣经济、振兴祖国的重要接班人。其中,占据着半壁江山的高职学生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后备力量。然而,由于一部分高职生迷网成瘾,不仅迷失了人生方向、荒废了学业,而且还发生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悲剧。这就给家庭带来了无法愈合的伤痛、给学校教育制造了诸多的麻烦和难题、也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留下了阴影。

一、高职学生迷网和戒网瘾的现状

大学城区域内不仅网吧林立,而且大多数都是违规经营。他们以各种手法诱导学生上网、迷网,到废寝忘食、放弃学业、恋网成疾的地步。于是,一批批应运而生的戒网瘾“学校”乘虚而入,误导家长慷慨解囊,不惜重金给孩子买苦吃。这些都显示当前学生迷网和戒网瘾现状堪忧。

1.高职生染网瘾人数众多。据调查,高职生普遍喜欢上网,触网率几乎是100%。在这其中接触过网络游戏(包括普通简单的游戏)者高达90%左右。这里面有60%的人能够随玩随放,不铭心成瘾。剩余3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网瘾。在这30%有网瘾的人群中,约有25%的人有较强的自我掌控能力,在上网学习、娱乐的同时能理智地处理好自己的主要任务,不影响或不严重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而另外高达5%的人则属于网瘾比较严重的群体。其中,痴迷于网络游戏者约占3%;废寝忘食地迷恋于黄色网站的有1%左右;陶醉于网络聊天、网恋网婚者占1%左右。在网络心瘾比较严重的人群中,又有1.5%左右网瘾极为严重者,长时间处于神魂颠倒而不能自拔的状态。这个总量1%~2%的比例看似平常,但对于一所具有万人以上规模的高职院校来说,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既损害了这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稳定、学校管理和家庭负担都带来了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2.戒网瘾学校在治疗网瘾方面收效甚微。自从2006年1月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成立,开始收治网络成瘾的少年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有各类励志学校、行走学校、走偏矫正学校、网康训练学校、网瘾集中营、吃苦磨炼营等,五花八门的所谓戒网瘾“学校”多达三百多所,“诊疗”和“戒除”手法也是各种各样,悲剧不断,诸如强制性打针吃药治疗法、电击电疗法、军事化管理训练法、关禁闭纠偏法、暴力打骂、强迫行走等,完全违背了建立这类学校的初衷,有的更是对人性的践踏。对这些染上网瘾的青年学生,只能采用“正面教育、亲情感化、心理疏导”并辅之以严格管束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救心治本”的效果。然而,因为在这些戒网瘾学校中所受到的身心伤害,从这些苦难营中出来后的迷网者,不仅未能戒除网瘾,有的还变本加厉地仇视自己的父母、老师和社会,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后遗症。

二、导致网瘾成灾的根源分析

网瘾虽然不是洪水猛兽,却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电子海洛因”,这也确实道出了其危害的深重。只有探析迷网成瘾的根源,才能找到根治网瘾的措施和方法。导致网瘾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游太具诱惑力。当前网络游戏中,有武侠类、刀枪类、奇幻类、卡通类、休闲娱乐类等,数以百计的各种名目的游戏,是品种繁多,花样翻新,一应俱全。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之中,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对未来的规划还不是很明确,在心理上的发育也还不够成熟。因此,在这些学生的心里往往充满着矛盾,自豪与自卑交织、勤奋与懒惰同在、自律与放纵并存,普遍存在着好奇心理、逆反心理、迷恋异性和从众心理等。游戏商正是迎合了学生们的这些心理特点,抓住了青年学生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易于冲动、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弱点,在游戏中设计了各种险象环生、扣人心弦、极富惊险刺激的内容,使入门的学生们迅速成为网游的俘虏,甘愿沦为网络游戏的“奴隶”。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网瘾堪称为“电子海洛因”现象,其对一部分人的危害不亚于毒瘾。

2.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对游戏制造商、网络和网吧经营者监管力度不强,平常的检查和管理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监管的内容不细致、不全面,监管不到位,甚至某些职能部门的个别人还同投资人、经营者关系密切,甚至暗中参股,从中牟利。于是,对非法经营者也就听之任之,监而不管,或在严打的关键时刻通风报信,使之躲避检查和处罚。在利益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这一行业,投入很大的热情、财力和智力,倾心竭力地不断开发各种奇具诱惑力的游戏新品,或精心打造网吧服务品牌,扩大经营范围。在这种经营和管理近乎一家的状况下,众多网吧的不规范经营便是可想而知的了。

3.学校管理有盲区,心理疏导有缺失。现在,有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坐落在远离市区的大学城,学生平常外出时交通不便,日常活动范围狭小,业余生活比较空虚、寂寞、枯燥、无聊。高职院校的新生,大多数对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情绪低落,缺乏奋斗目标和动力,又因为是首次离开父母到异地他乡,此时最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学校通常是在新生军训后开一两次会就进入正常的教学,没有全面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不能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全体学生尽早明确专业领域和学习目标,以便拟订详细、科学的学习计划,学好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获取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各类专业资格证书,确定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前进方向。特别是学校方面没有广泛开展各类课外活动,无法使学生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广泛培养学生的业余兴趣和爱好。不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将空闲的课余时间用到提高自身素质上来。加之高职院校教师住在市区居多,课后难以实现周密细致地实施监管。另一方面,又由于高职院校的经费紧张,人员编制有限,很多院系都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有的院校甚至连辅导员都没能按规定的师生比例配齐。所以,对有些已经染上网瘾的学生也不能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和采取有效措施。在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盲区。

4.家庭教育有过失。通过对十余所高职院校的走访调查,发现只有20%的迷网高职学生每个月花费在一千元以内,是靠自己的省吃俭用来满足网瘾;发现有80%以上在网络中迷失方向的高职生,都是出生在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裕的学生。部分家长在孩子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后,很少或基本上没有进行情感交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是一概不知,只是一味地多给钱来弥补对孩子关爱不周的愧疚心理。这种错误的做法,正好给孩子沉湎于网吧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有些沉迷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控的学生,在总结原因时就直言不讳地坦言:“是家里人(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给我的钱太多了,我口袋里有了钱不去上网就特别难以忍受。”

三、根治网瘾的措施

通过对高职生迷网现状和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根治网瘾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认为,需要国家强化管理措施,学校教育到位、疏导及时、措施得当,家长重视、配合有力,绝大部分迷网的高职生是可以逆转的。因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努力,定会取得成效。

1.社会加大管理力度,有效行使管理职权。首先,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对直接或间接从事网吧非法经营活动的相关人员及时严肃查处,杜绝管理者和经营者利益捆绑、经济一体的腐败现象。其次,国家应该建立网络游戏开发监管的标准和制度,以确保网络游戏公司必须开发符合国家标准的健康产品。国家要硬性规定,必须统一在全部游戏中加入一定时间内强制下线的功能,以便有效控制上网时间。对没有设置强制下线功能的游戏软件一律不允许投放市场。再次,政府要下大力整治黑网吧。国家应该明确规定,各类网吧必须定时强制清场,限制营业时间,彻底根除某个学生连续长时间上网的现象。必要时,国家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网络警察,对迷网者实施疏导和劝诫,并及时与学校和家长联系,通报相关情况。此外,政府还应该拨出专款建立各级网瘾预防和救助机构,特别是适当增加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专项经费,以帮助院校在对迷网高职生实施网瘾戒除工作上,提供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的有力保证,完全承担起执政为民和有效实施社会管理职能的责任。

篇9

工作人员说,黑猩猩学习能力很强,它很快就学会了怎么喂养、看护小动物,并时时拥抱小动物给予母爱关怀。当这只小美洲狮跑出自己的怀抱时,黑猩猩会紧跟在它身后保护,、

这只黑猩猩成了园中的“职业保姆”,它不只照顾小美洲狮,还帮助工作人员照顾2只白虎幼兽、1只美洲豹和4只小狮子。

德国司机伸中指罚四千欧元

德国新交规规定,司机骂脏话,做侮辱手势也将受到罚款。

德国媒体列举了下列脏话和肢体侮辱所对应的罚金:

傻母牛:3000欧

你个蠢猪:500欧

你个傻女人没有更好的事做吗:500欧

你要干嘛啊?你个鸟人:500欧

用“你”而不用“您”称呼警察:600欧

脑袋被太阳晒傻了吧:600欧

木头脑袋:750欧

小矮子:1000欧

你个:1900欧

可恶的杂种:2500欧

老母猪:2500欧

伸舌头:150欧

用手指指自己脑袋(意指对方精神有问题):750欧

伸中指:4000欧

印度出现首个“婆婆维权”组织

印度成立了首个“婆婆维权论坛”,专门打击儿媳施暴和社会陈规旧俗,该论坛协调人说:“婆婆通常被认为是邪恶的根源,是欺辱儿媳者,实际上她们常常更多地遭受来自儿媳的暴力,”她说,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关于婆婆对儿媳施暴的指责都失真。

该论坛抱怨,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婆婆们很难在法庭上赢得公平。“甚至连国家妇女事务委员会也拒绝接受婆婆们的申述。”该组织承诺为婆婆们提供援助。

南非宽带比信鸽还慢

Telkom是南非最大的网络运营商,该公司经营不善,使得南非的网速和连接性都很糟糕。

一只名为温斯顿的鸽子从位于彼得马里茨堡的Unhmited IT公司飞到海滨城市德班,把绑在腿上的数据卡带到了目的地。此次飞行距离为80公里,耗时1小时08分。连同下载文件所用的时间,此次“飞鸽传书”总共耗时2小时6分57秒,而如果使用网络传输文件,2小时只能传输大约4%。

在对极慢的网络传输速度彻底失望后,Unlimited IT公司才作出了“飞鸽传书”的决定。

999成世界公认吉利日

对于一些国家的情侣而言,2009年的9月9日绝对是一个好日子。三九相连在中国被赋予“长长久久”的美好寓意,因此许多中国情侣早早就预约在这一天结为夫妻。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地的情侣也同样在这一天扎堆结婚,“999”似乎成了世界公认的吉利日期。

在莫斯科,有3000多对新人于9月9日登记结婚,比平常多出近10倍。

在佛罗里达,一些婚姻登记处将登记手续费定为99.99美元。美联社说:“拉斯维加斯的婚姻登记所如-临大敌,估计9日将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法新社报道,有500多对马来西亚新婚夫妻手佩彩结在佛教寺庙前举行仪式,希望借“999”吉日讨个婚姻吉利。

吉利数字未必能带来稳定的婚姻。婚姻的幸福还是要基于夫妻双方的互相尊重和信任。

新西兰“指环王”大海捞婚戒

篇10

近年来,国际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我国类似事件也逐渐增多。个别施暴手段恶劣,引发社会热议,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校园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校园欺凌使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伤害,学校管理面临诸多挑战。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和蔓延,构建和谐校园,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促进社会治理升级的重要课题。

1.校园欺凌的出现、演变及现状

“欺凌”在《辞海》解释为:“欺负,。”目前,校园欺凌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校外不法人员对在校学生实施欺凌;二是学生间相互实施欺凌;三是师生间实施欺凌。本报告主要探讨的是第二种,即在中小学发生的同学间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行为。欺凌具备以下三个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不均衡性。

校园欺凌由来已久,不仅存于在中国校园,西方国家同样如此。但是,为什么近几年校园欺凌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呢?

(1)呈现蔓延趋势

2015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从2007年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只占12.7%。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媒体曝光的内地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海珠区“青年地带”项目2014年对广州1447名初一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5.2%的初一新生表示曾经遭受同学言语上的恶意骚扰,有29.6%的被访者表示在过去一个月遭受过同学故意拳打脚踢或者推撞。

(2)暴力倾向加重

欺凌者的行为性质越发恶劣,并借助网络的传播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从殴打发展到更严重且残酷的施暴行为,并有意拍照录像记录炫耀其过程。如某县级中学8名女生对一名初一女生进行群殴,她们模仿网络中的打人视频,将过程拍摄下来并上传网络。某市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对方用手机拍下殴打和侮辱的过程并发送给其他学生和学生家长。

(3)欺凌方式翻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呈高发态势。日本兵库地方教育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10%的日本高中生曾经收到来自电子邮件、网页、博客的骚扰和威吓。2013年11月,粤港澳相关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73.7%的受访者曾于过去一年间目睹过网络欺凌行为,17%曾欺凌其他人,63.7%则曾被欺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发生过多起因网络欺凌导致儿童自杀的惨剧。

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从涉事群体的角度看,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首先,呈现低龄化趋势。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以2015年1至5月媒体曝光的40起校园欺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发现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42.5%。其次,女生频频成为“主角”。近年来女生参与校园欺凌的案例越来越多。最后,在流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方,欺凌事件往往呈高发态势。

2.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校园欺凌频发,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华中师范大学针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研究显示,90%以上的暴力少年在家庭教育上均存在缺失。从地域和群体上看,在县城、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方,在单亲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校园暴力易发、高发,这表明家庭教育的缺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育人环境单一。一些中学为了升学率不惜减少学生们的休息时间,不开或者少开德、体、美、劳等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用文化成绩给学生排名,致使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出现焦虑、报复、暴力等心理倾向。

三是教师关爱缺位。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往往会在交往需要与是非善恶之间产生迷惘,引起心理冲突;在人生需要与人生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升学压力与学习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再加上教师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那么有些学生将会由惧怕、压抑过渡到暴力对抗,最终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也有消极、落后、腐朽的,这些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更多、更快、更直接。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消极恶劣现象,如黑恶势力欺行霸市、恃强凌弱,某些影视片对欺凌、暴力场面的过度渲染,也强化了一些学生的欺凌意识。

五是干预机制滞后。校园欺凌的干预滞后和低犯罪成本,使得欺凌事件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校园暴力案件虽有警方介入,但依据现行法律,对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不追究刑事责任,此类事件多以批评教育作结。2015年6月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一起三名中国学生欺凌一名同班中国学生的暴力事件,引起了中美关于如何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讨论,在美国,往往通过校园警察、公共安全官员或司法程序处理;而在中国,往往作为违纪处理。

另外,就被欺凌的学生而言,也有在性格方面的明显弱点。如有些学生性格懦弱,逆来顺受,缺乏同学间交往的灵活应对能力;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又对同学的言行过分敏感。

二、政策措施与国际借鉴

1.政策措施

(1)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人身保护、安全教育、预防犯罪等从法律层面予以规定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3年修正本)》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学校、家庭等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的职责、教育、预防、矫治、法律责任以及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2)教育部有关政策

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3号),要求(班主任)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善于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修订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3)各部门联合出台政策

2006年,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指出,(学校)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及时告诫、制止,并与学生监护人沟通。2011年,文化部、教育部等八部委印发《“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文市发〔2011〕6号)提出,养成积极健康的游戏心态,克服攀比、炫耀、仇恨和报复等心理,避免形成欺凌弱小、抢劫他人等不良网络行为习惯。201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3〕12号)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家庭、学校有针对性地对有不良行为学生开展法制教育。

2.国际借鉴

(1)日本

日本校园欺凌现象较为严重,也较早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2013年6月,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防止欺凌对策推进法》,要求文部科学大臣与有关行政机关密切协作,制定出有助于防止校园欺凌的综合且有效果的基本方针。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欺凌防止对策。地方自治体成立由学校、教育委员会、儿童咨询机关、法务局、警察等机关组成的“欺凌对策联络协议会”。

(2)美国

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欺凌行为认定标准和严惩欺凌行为,遏制校园暴力。美国政府规定,对未满18岁的校园欺凌涉案者,法院通常以辅导警告等方式处置。但如果后果严重且施暴者有前科,即便是未成年人涉案,也可以当做成人刑事案件审理,按成人标准定罪量刑。2015年洛杉矶当地时间6月18日,3名中国留学生因校园霸凌被控酷刑折磨罪、绑架罪等6项刑事重罪,已分别被判6年、10年、13年监禁。

(3)德国

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从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德国把网络欺凌和校园欺凌结合起来并案处置,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项实践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校园欺凌及网络欺凌的蔓延。

三、治理对策及建议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与整理后,就校园欺凌当前的发展态势,提出如下治理建议。

一是构建学校有效干预机制。建立起校园欺凌的程序化处理,包括早期预警、及时上报、事中处理以及事后心理干预等全方位机制。学校成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构建应急机制, 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扰乱正常的校园秩序、暴力情节严重的学生,应遵照相关规定严厉惩戒,对校园欺凌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二是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班集体。首先,应加强培育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建设温馨和谐的班集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同学间的交往创造良好的机会,形成团结向上、互助友爱、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正确处理欺凌行为。对学生间发生的轻微欺凌行为,应采用合理方法,切忌当众训斥、武断批评,多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从而减少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应将法制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利用文化长廊,开辟法制教育专栏,开展普法知识讲座、竞赛、模拟法庭等,切实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与能力,逐渐养成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良好习惯,更好地防治校园欺凌事件。

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倡赏识教育。教师要多夸奖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因受挫或缺乏自信心而产生的欺负行为。推进自我教育。中小学生要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对自己的未来要充满信心,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正确面对未来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加强心理辅导。学校要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建好心理辅导室,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早排查学生的心理障碍。

五是开发交际交往的校本课程。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交际、交往、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从建立关系、维持关系、冲突解决三个方面开发系列校本课程,不断增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处事能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学会自我调节,避免激化矛盾,从而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六是探索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探索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给学生特别是处于困境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某些问题,包括对学生个体欺凌行为的修正,对学生群体的预防教育,协调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有效实现教育功能,以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七是加强师资培训。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疏导心理问题,以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包括防治校园欺凌技能在内的师资培训,在职前教师教育标准中要突出教师在纪律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在职教师进行反校园欺凌方面的专业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识别校园欺凌和进行早期干预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八是重视家庭教育方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要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恰当的方式关爱孩子,做到不溺爱、不专制,指导和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设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提高家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