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从众心理的好处

篇1

卷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有着高额的利润空间,卷烟经营户为了获取不法收入,就铤而走险,从事违法卷烟经营活动。为了维护正常的卷烟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卷烟市场管理,打击违法卷烟经营行为。为了从根本上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做好违法户的违法心理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根本的对策,一般来说,违法户的违法行为受到以下四种心理驱动:一、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人对自己能够逃避法律追究的自信想象或可能逃避法律制裁的赌注心理,侥幸心理是绝大多数违法卷烟经营户共有的心理,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1、过去曾有过违法经营卷烟的经历,但其违法行为未被查处,自信此次违法依旧能不被发现;2、自认为违法活动计划周密,伪装巧妙,事情办得隐蔽和谨慎,不会被查获;3、低估专卖管理部门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

对于抱有侥幸心理的卷烟经营户,烟草专卖部门必须加强专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卷烟经营户的守法经营意识,从思想上杜绝违法的侥幸心理。其次,要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对卷烟经营户的违法行为要早发现、早查处,始终保持卷烟市场打假的高压态势,做好卷烟市场净化工作,让违法户明白没有查不出的烟,没有办不了的案,任何人都不会逃脱法律制裁,只要存在违法行为就会被查处,违法经营卷烟不会有好的下场。防止卷烟经营户抱有侥幸心理,避免违法经营行为的发生。

二、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有些卷烟经营户原本守法经营卷烟,但看到周边的人在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并且能够从中获得违法收益时,得到好处时,这些卷烟经营户可能受其影响,就会产生从众心理,守法经营的意识会动摇,于是加入违法经营户的行列,从事违法经营卷烟的活动。

为了避免守法的卷烟经营户产生从众心理,必须对违法经营卷烟的行为及时查处,让其看到违法经营不会有好的结局和下场,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守法经营户也就不会产生从众的心理,避免产生违法经营的模仿效应。

三、委屈心理

委屈心理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有这种心理的违法户多是中小经营户,由于其供货级别比较低,在畅销卷烟的供应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由于配送服务不到位,卷烟没有及时得到供应,“为什么别人都有卷烟供应,唯独不供应我呢”,特别是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经营户,往往就会产生委屈的心理,做为情感的宣泄,这些卷烟经营户就会对我们的服务就产生不满,对我们的专卖管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为了使委屈的心理得到弥补,就会从事违法卷烟经营活动,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在对这类违法经营户的管理上,应当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避免产生抵触情绪,积极向他讲解专卖法律法规知识,提供个性化服务,做好对其的服务工作,在卷烟的供应上可以适当的予以照顾,促使其要守法经营。

四、仇恨心理

仇恨心理,是指人体受到刺激而引发的对社会或个人的强烈不满和愤怒的一种心理状态。对烟草专卖执法存在仇恨心理的违法户是重点违法户,他们多次被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处罚过,从心理上排斥烟草专卖执法行为,总感觉烟草执法人员有意和他过不去,感觉烟草专卖主管部门对他的处罚不公,处罚太重,是专门针对他的行为,从而抗拒、排斥检查,对烟草专卖执法产生了仇恨心理。

卷烟经营户产生仇恨心理的根源在于,其违法经营行为被查处后,他要么抱怨自己的违法手段不高明,被烟草专卖部门查到了;要么算是自己倒霉,走了“霉运”,要么是怀疑有人在暗地里捣鬼,有意和他过不去,就是不会从根本上考虑自己违法的思想根源,内心上不服输、不认罪,缺乏违法意识,思想上的抵触情绪较大。

篇2

(一)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1.群体的归属感功能

群体归属感就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其实是群体成员的一种社会交往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背后隐藏的是成员希望有一个组织能够接纳自己,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2]大学生处在人际交往的发展时期,尤其对群体的需要情绪激烈,归属于一个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降低大学生离家在外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在一定的群体内部,大学生也可以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与群体成员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某些群体的规范和约束也会自觉地发挥作用,保护好群体内部每一个成员的利益,提升群体成员的心理归属感。

2.群体的认同感功能

大学生参与的各种各样的群体,在群体内部成员都具有欣赏和吸引其他成员的心理需要,这是因为每一个成员参与群体的时候都是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更容易得到群体的认同和肯定。也许正是群体有这样的心理功能,才会用一种几近无形但很强大的力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在自发和主动中,追寻自己的梦想与执着。

3.群体的教育感功能

群体的教育感就是指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出于对群体目标的追求,要求群体成员按照群体的规范行动,使群体成员的心理受到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大学生相互之间的这种沟通与交流,在不自不觉中都会对对方产生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及其行为。

(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大学生源于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个性,当多种需要在正式群体中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很自然地形成某种非正式群体。可见,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生活中是很有必要存在的,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1.积极的作用

(1)控制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控制主要通过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而起作用,而不是借助于奖励和惩罚的手段达到。非正式群体自觉地遵守这种规范,表现出高度的行为标准化和模式化。这种控制作用不是一种客观的压力,而是一种自觉的力量,即自己控制、约束自己。

(2)改造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犯了错误,往往会自发地引起“良心”的责备,感到对不起“兄弟们”,于是产生了忏悔感,自觉改造与群体不一致的行为。而正式群体的成员犯了错误,起初可能会推卸责任,埋怨别人,后来,在群体的压力下,可能勉强承认错误,但要彻底改正错误,还需要一个过程。

(3)激励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和信念,容易受到群体的鞭策。例如,有的成员在正式群体中甘心落后,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则不甘示弱;对于某项工作的动员,有的成员在正式群体中无动于衷,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只要“核心”人物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即行动起来。

2.消极的作用

(1)影响学习的负面作用

大学生如果参与较多的非正式群体,就会对学习有所影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过多地参与群体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由于大学生的学习是以自己学习为主,首先在时间上要有所保证,参与太多的社团活动,势必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影响学业。

(2)扩散和传播小道消息的负面作用

由于在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大部分是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大家所了解的信息或涉及的领域基本相同。当有一些正面的或负面的信息产生时,由于成员对相关信息的浓烈兴趣,就会在群体内部加以传播,有时候容易传播不切实际的小道消息,造成一些误会,不利于群体的团结与发展。

(3)产生对正式群体抵触的负面作用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相对来说心理的发展还不是特别稳定,有时候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绪的波动,总想找一个可以渲泄的地方,这时,他们就会选择在非正式群体中获得成员的同情,得到情感的支持,这样容易产生小团体倾向,似乎是在找寻到一种依靠,久而久之就会对正式群体或其领导形成抵触情绪,影响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群体心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每一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目标,达成目标就是群体的基本任务。在群体目标的指引下,其成员分工协作,相互激励,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群体成员合作的力量大于与该群体人数相同的一些个人单独发挥作用的力量总和。但是,一个群体对群体成员的心理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群体成员希望在群体内部获得个人不会感到孤独和恐惧的安全感;获得友谊、爱情、支持等;获得相互尊重;在群体中能交流思想,协力合作,使个人的工作获得支持;来完成自己难以完成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就。[4]大学所在的群体同样也会对学生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在群体内部也是希望受到重视和尊重,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来说,群体心理会主要有如下影响:

(一)群体规范运用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会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从众行为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带动学生,在班级内部形成一定的优良学风、班风,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用榜样的力量达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因为大学生在群体规范的作用下,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是人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尤其大学生更加善于模仿和追求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人物”,来优化自己的形象和行为。所以,要充分运用群体规范和从众心理达到榜样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群体情感体验运用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相应的社会助长效应

社会助长是个体的一种希望得到周围人们欣赏和支持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感受到一定的温暖,激发学习的热情。大学生在一定的群体中,对于所从事的学习或工作,都会受到相应的社会助长效应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可以采用赞扬和肯定的态度,形成积极的群体情感体验,从而优化群体成员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群体内部不团结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会使大学生出现一些社会惰化的现象

社会惰化是一种负面的社会影响因素,在群体内部存在并发生着影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众的心理,只不过是一种消极意义的从众,这在群体内部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也起到消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尽量规避这种现象,消除群体内部的不团结情绪,和学生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协调,避免大学生出现一些社会惰化现象,树立优秀学生的正面形象,以优质、健康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来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三、运用群体心理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对群体心理的描述,可以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一个更细致的认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运用群体心理的有关知识,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并有能力来处理一些新的问题。

(一)发挥正式群体凝聚力作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人际关系

正式群体有较强的凝聚力,较严格的群体规范,大学辅导员也要关注群体凝聚力作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风和人际关系,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常见的正式群体,例如班级。班级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班级的温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候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友善的眼神,一个开心的微笑都会给学生的心理留下好的印象,顿时感化人的心灵。这就是教育的作用,是无声之处胜有声的力量。为此,大学辅导员要注意发挥班级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从整体上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其次,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又一个重要的群体是学生宿舍,在良好的宿舍氛围中,学生能够感觉得到温暖。当一个人能够感觉到家人般关爱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自己要做到更好来回报他人,可见,能给人带来亲切、温暖的感觉在人际交往有着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优化思想品德的一剂良药。

(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倾向特点,来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心理

大学生心理处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阶段,这种心理的不成熟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种支持,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在心理支配下的行为自然就好不了。可见,教育者要适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在学生群体中控制一时盛行的非理智情绪,避免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了解来避免和修正学生的不良心态,达到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发展也是有积极的作用的,但是,由于现在网络的发展,使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构成也有些复杂,有时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正式群体的作用,积极修正非正式群体的负面作用,达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的目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对群体内部成员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候,“核心”人物的思想和理念对其他成员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所以,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使其成为非正式群体中的领导核心和正确意见的代表者,发挥积极、健康的作用,完成群体的任务目标,并能协助教师保证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5]非正式群体成员合作性更强,在面对任务的完成中,需要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这一特点来安排相应工作,在工作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养成先人后己的素养,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提供给他人,使非正式群体中参与的活动目标的达成与正式群体活动目标基本保持一致,并尽可能多的为正式群体服务。在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中,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很深,有时,教育工作者的一些看法,会伤害学生的情感。所以,当有矛盾和问题时,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从正面加以引导,理清学生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学生的信任。加强正面引导,使大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清晰起来,在理智和从容中使思想得到升华,发挥相关作用,促进其向正式群体转化。

篇3

摘要:矫治不良会计行为,除了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还应分析和研究会计人员的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人员是限于职业而面临特定的人际关系群。各种压力源形成的合力,使得不少会计个体左右为难,由此极易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进而导致人格异化。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也有个丰富多彩的会计心理问题。随着会计实践活动外延的扩大,会计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心理现象日趋频繁、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趋势,有其独特性,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会计现象。

一、不良会计行为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心理特征的总和构成了会计个性。作为会计个体,一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个性即代表了会计人员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还体现了与他人之间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共性方面的综合,又形成了不同心理特征差别。可以说,会计心理特征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会计个性心理对会计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会计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个人价值观是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念、习惯、行为及精神等。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沉淀才能实现。而且,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会成为一种固定的思维和行为定式,并植根于内心深处。个人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强烈的影响,而且能够左右人生的走向。会计人员的价值观能够直接影响到其对会计违规行为的选择,没有正确价值观的会计人员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违背职业道德,加上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使其产生可以容忍某些会计违规行为的心理。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则会使会计人员具有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正义感和勇气,这对会计违规行为的治理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个体需要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人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人类的种种动机大部分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个体需要的动机越强烈,所引起的行为也就越有力。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很自然产生对经济利益的需要,这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一需要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会产生强烈而非正常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愿望。由于某些会计行为具有协调利益分配功能这一诱因,就又可能促使会计人员为满足自己经济利益的需要而采取非正常手段去追求它、得到它。因此,诱因就成为会计人员对经济利益的需要转化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动机的契机,会计人员为了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就会寻找机会做出一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的会计行为。

(三)能力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能力是指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所具有的本领,包括知识和技能。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等原因,人们的能力有很大差异。会计工作具有技术属性,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具备计算、记账、分析、预测、语言表达、文字理解等一般的技能;同时,现代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会计手段的先进性,需要会计行为主体具备计算机操作、外语翻译、合并报表、报表折算、风险控制、成本管理、战略决策、金融投资、人力管理、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和技能。会计行为主体从事基础的会计工作,必须具备一般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会计行为主体要从事较高层次的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这是特殊的个人能力。

(四)气质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实质上它是不同的神经类型在人的心理及其行为中的表现。气质只代表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差异,而不涉及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内容,不代表人的个性的优劣。判断人体的内心活动,只有透过气质的表现形式才能抓住其本质。气质本身都具有两重性,没有一种气质十全十美。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任何气质类型既可以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向消极方面转化。

有的会计人员在意志品质上缺乏耐性和较强自制力,不能严格地恪守会计工作制度和法律法规;有的会计人员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如在存货计价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估计、收益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等方面,对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趋向保守等等;而有的会计人员性情易急躁、情感易冲动,动作敏捷热情但不能持久,常常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的激进性。总之,由于会计人员气质类型不同,即使对相同的会计事项,也会选择有所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会计行为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吻合程度,从而产生不良会计行为。

(五)情绪对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

会计情绪是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在财会实际工作中,许多矛盾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通过会计情绪反映出来。会计情绪是会计个体具有的一种心理形式,是对现实体验的潜意识态度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反应了个体内心世界对客观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与财会工作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个体处于良好情绪状态时,其心理是健康、愉快的,与外界关系容易协调,思想容易沟通;反之,当个体处于不良情绪的重负时,伴随出现的心理状态是不安、悔恨、愤怒、痛苦、失落等,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努力培养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情绪,控制和消除不良会计情绪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财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从会计心理层面来分析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而作为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工作、面对生活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工作,或者没有采取正确的生活态度,就会产生不良的会计心理障碍。

二、不良会计行为的会计心理障碍分析

心理学上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有的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会计心理障碍是指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良的工作环境和职业习惯的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

(一)从众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从众行为可使会计人员获得一种安全感,群体会对个体产生或强或弱的心理效应。这种促进效应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力量,它是个体把群体看成是强大的

转贴于 后盾,并能鼓舞个体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个体的内在潜力,使个体单独不敢做的事情,在群体内就敢做敢为。就会计这个群体来讲,由于会计人员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加上群体心理促进效应的影响,对会计造假这类违规事件,每个人大都会服从群体造假行为并感到心安理得,因为大家都在做这类事情。此外会计人员在群体中工作生活,必然会同群体发生着各方面的互动,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希望被群体接纳、承认、信任和尊重,同时还希望从群体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感情的满足。而选择从众是会计人员被群体所认同的最容易的方法。反之,会计人员如果不从众将会付出较高的成本,不从众可能影响或威胁到从众群体内现有的各种利益关系。由于不从众者坚持原则,还会失去选择从众所带来的各种利益,这加剧或驱动着会计人员去选择从众行为,而不是去制止不良的会计行为。对会计造假这类违规事件,会计人员不选择从众行为,大都只会带来成本,不能取得利益。

(二)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对于会计违规行为,在会计人员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心理,即陷入了博弈论所描述的“囚徒困境”之中。假设有两名会计人员A和B分别接受到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在这两名会计人员之间有三种策略选择:第一,一个不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另一个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执行的那个会计人员将获取利益或不招致打击报复,不执行的那个会计人员将会面临打击报复并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第二,两个会计人员都不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一起面临打击报复的风险,但拒绝违规指令有助维护会计人员的声誉并且能提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第三,两个会计人员一起执行领导的会计违规指令,大家都得不到好处的同时也不会招致打击报复,但要承担职业地位的下降、声誉受损等成本。该博弈如图1—1所示:

两名会计人员面临四种可能的策略组合,我们逐一分析这四种策略组合:(1)A抵制,B也抵制。此时两人所获支付相等,但这一策略组合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A若选择“抵制”,B就有了转换策略的诱惑,当B转换策略至“违规”时,其所获得的支付值也将上升;(2)A抵制,B违规。此时B所获支付值大于A所获支付值,这一策略组合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因为A转换策略至违规,其所获支付值也将上升;(3)A违规,B抵制。原理同(2);(4)A与B均违规。此时二人所获支付值相同,A与B都没有转换策略的动机,这种策略组合处于稳定状态,就形成了均衡。由此,我们分析发现,会计人员面临领导的违规指令时,常常背负“别人违规,自己若不违反规则会招致打击报复”的心理压力,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在打击报复的威慑下,常常被会计人员所舍弃,因此,现实中会计人员会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执行会计违规行为。

(三)忠诚心理导致会计心理障碍

任何人都要与他相联系的个人、上司、下属和组织机构等发生业务或工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提倡和强调团队精神及人际关系重要性的今天,变现为一种亲密的忠诚关系。但这种忠诚关系非常容易演变成为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消极力量,其原因是——忠诚关系意味着对忠诚者有一种保护义务。具体表现为:当会计人员发现与自己有忠诚关系的同事、上司、下属和组织机构等出现会计违规行为时,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使他们不要为会计违规行为而感到太难堪;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有责任保护他们不被解雇。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在抵制同事或朋友的不良会计行为时,他们感到自己好像在给别人带来痛苦,这种心理上的反射作用使他们在自己的心理上产生痛苦感、罪过感。因此,由这种忠诚关系所产生的责任感、痛苦感和罪过感减弱了会计人员抵制会计行为的正义感。就群体方面来说,由于会计违规行为可能会毁损所属群体的声誉,进而导致群体内所有成员的声誉受到伤害。与群体有关的这种忠诚关系也会降低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积极性。因此,抵制会计违规行为容易对群体内的各种忠诚关系,包括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和朋友关系等造成裂痕,招致其他人对抵制行为的憎恨,这种心理大大地削弱了人们抵制会计违规行为的动机。会计人员出于对保持忠诚关系的考虑,对会计违规行为,采用的最常用的方法是视而不见;或者即便是抵制,也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违规者的伤害;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为其辩解。

三、不良会计行为的心理学缓解措施

会计行为心理内含了会计行为主体的感情、能力、素质、气质等性格特征和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既决定了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目标,又影响了会计行为主体的需要、动机、行为方式、行为过程,最终形成不同的会计行为结果,即会计行为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检验。从会计行为心理、会计行为方式和过程到会计行为结果这一系列的规范程序来看,会计行为心理的主观性、引导性、渗透性都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优化会计行为,必须首先优化会计行为心理。

(一)树立会计道德信念

会计道德信念是会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会计道德义务和道德理想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会计道德信念表现为坚定地相信会计道德原则及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坚定地相信按照会计道德原则和会计道德规范行为的正义性。一旦当会计人员树立了会计道德信念时,就能自我调动,自我命令,长期、自觉、全面地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会计行为,从事会计工作。可以说,会计道德信念是会计道德品质的核心。

(二)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人一旦遭遇不安而引起攻击欲望等本能冲动时,就会在下意识里出现一种反应,以祛除那种冲动来安定心理平衡。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必须有完全改变心境的活动,在自己沉浸在喜悦与快乐中,或专心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即使在心中有不满或挫折感,也不会失去心理平衡,这是保持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之一。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时常自我反省,认识自我;加强锻炼,挖掘潜能,自我调控;进行必要的自我暗示,转移自身注意力;保持自我个性,避免挫折,经常疏导积累的压力,一切问题向简单和好的方面去思考等。

(三)正确认识自己

如果个体不知自己是处于何种心理状态,那么他就可能时常埋怨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不已,以致陷入极度不安的深渊里。尤其是在部分中老年会计人员中,有些人常常喜欢一切思想观念都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在多次碰钉子后容易诱发神经衰弱。因此,应多作自我分析,正确地认识自身,那么不管遭遇到多么不适应的环境,也能应付自如。

(四)合理对待自身的需求

由于人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同,个人需求、文化修养、认知能力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目的,人们既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去选择目的,目的总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人的主观需求对目的形成重要的能动作用。目的表明一种对未来的目标追求与价值的取向,它同个体的主观需求是紧密相关的。再次,会计个体自身需求、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也影响目的的形成,会计人员的需要促使其产生目的的活动。因此,目的作为一种未来的价值取向,与人的需要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去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需求,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总之,会计是个心理疾病暴发率较高的职业。会计行为主体经常受到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刺激,道德良心和法律两难选择的困惑,再加上工作内容的单调无味和个人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如果这样的精神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地释放,容易形成不良会计心理,从而导致不良会计行为。会计人员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神经衰弱、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和疑虑等,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必须增强会计行为主体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预防机制。因此,矫治不良会计行为,除了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还应分析和研究会计人员的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参考文献:

[1]陈作华,会计人员心理与会计违规行为[J],财会通讯,2004,(06)

[2j李婉莹,会计犯罪的心理学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北方经贸,2007,(02)

[3]朱峰,会计心理初探,教育财会研究[J],1997,(04)

[4]李琳,会计造假行为的社会心理学透视[J],财会月刊2006,(07)

篇4

一、课堂生活化,践行新课改精神的必然选择

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活,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征,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纵观新教材四个必修模块,无不显示着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散发着生活的气息。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推进新课改,发挥学生主体性,让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怎样在政治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呢?

二、教学生活化的应对策略及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学生的实际

1.知识与技能方面。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也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前提。教师在确定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政治学科的特点及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等因素。还要注意顾及学生的整体水平,重视对学情的调查分析。

2.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生成性,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参与、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建构,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中所蕴含的道理与教材知识融会贯通,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走进学生的生活

陶行知早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而不是信条。随着生活的变迁,有的教材内容也会过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坚持变与不变相结合。把学生的生活融进教材,让生活的光辉照进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重现学生的生活

1.情境导入“生活化”

师:“同学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钱”“人民币”“money”……

师:“你们手中都有吗?拿出来看看。”

此时教室中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师:“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有钱能使——’”

生:“鬼推磨。”

师:“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手中的人民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这是笔者在讲纸币时的情境导入,很简单但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学生生活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符合课改理念。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2.课堂环节“生活化”

(1)教师化文本为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情境展示:

“妈妈,给点钱。”“做什么?要多少?”“过生日请同学吃饭,要500块。”“这么多呀!”听到小明一下子要500元,妈妈不由得停住了手。“上次同学过生日,请我吃‘麦当劳’,这次我过生日,总不能让人家说我小气吧!”妈妈不得不忍痛“随俗”,拿出了500元。

请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①情境中的小明是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

②这些现象在你周围同学中存在吗?怎样看待这种行为?

③根据以上现象,你认为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针对这三个设问,让学生说说对这个情境的认识。这样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教学,易为学生接受。

(2)教师化灌输为引导,引导学生将感悟升华为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谈体验与感受时,要引导学生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教材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由直接经验迁移到对教材知识的感悟,并将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标。针对上述情境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出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指出消费是否应从众要具体分析。我们提倡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可见知识生成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3)教师化说教为实践,引导学生应用知识

通过这个环节整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并将教材中学到的间接经验再转化为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的作用和学习的真谛,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在下课前,布置这样一道作业:调查你周边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并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可以10人为一组共同完成这个任务。这样以生活为切入点,回归生活,实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目标。

3.教学手段“生活化”

教学手段是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现代生活中学生接触较多的飞信、微信、QQ、微博等都可以引入课堂,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学生更易于接受。还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剧、微电影等也可应用。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同时深化对生活的理解。

三、教学生活化的反思及其启示

(一)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生活化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创造精神、实践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然而,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毕竟目前的教育体制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标准。

(二)坚持手段多样与提高效率相结合

生活化的课堂需要更多的手段。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却喧宾夺主,把形式搞得多样化,认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形式所吸引,忽视了学习。因此多媒体教学要适度,要恰到好处。

(三)坚持小组探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篇5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商品的包装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遮盖产品、保护产品的外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具有美感的沟通手段。通过对商品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可以吸引更多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们进行交流。包装设计不仅要体现商品的信息和功能,还要着重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才能使该产品从同类中脱颖而出,达到设计的效果。所以,一定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通过不断对商品包装的更新换代,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1.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分析

对于购买者的消费习惯进行研究,其目的是有效地吸引消费者。消费习惯是在普通消费行为的基础上,习惯性的心理学。消费者关注产品,对其包装产生兴趣,通过直观的包装设计唤起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望,对比不同包装的设计效果,选择自己喜爱的,进行消费,从而达到消费者的满意,所以感兴趣的消费者逐渐形成一种习惯,购买和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假期对于人们来说是休闲娱乐最好的时光,商家针对人们的习惯特征,抓住了商业的促销机会,利用假期对产品进行一定的促销活动,使人们习惯关注假期消费和特殊消费。

2.消费者心理需求分析

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心理需求,所以才会进行购物。而消费动机又与心理需求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需求的体现,是由人的心理需求转化而来的,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是因为他对这种商品有需求了。据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消费者心理方面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生理方面的需求,这就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和行为所起到的重要性因素。

根据消费者购物的习惯和购买商品的动机进行研究,把消费者购物时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求实心理、求新心理、求美心理、求利心理、炫耀心理。所以产品的包装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进行不同的方案设计方法,从而满足消费者心理特征,促进消费者进行购物。

3.消费者心理探究的分类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分类研究,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消费者无限的消费欲望。

(1)0―18岁人群心理分析。此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正处于青春期,是非常感性的消费群体,他们在购买产品中,往往最看重产品包装中较为直观的描述,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有购买欲望,并不关心其内在的使用价值。

(2)19―40岁人群心理分析。此年龄段的消费者是社会中购物群体的主力,往往是新上市产品的最初体验者,对产品的时尚感和独特性非常敏感。他们希望自己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引领最新的流行风尚是这部分人的共同心理。

(3)40岁以上消费者心理分析。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属于理性消费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理智性的购物,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他们会依据自己多年购物的经验进行合理的消费,大部分人会认准一些习惯购买的品牌,所以中规中矩、符合视觉形象的包装设计是他们所喜爱的。一般来说,中老年消费者把产品的实用性作为第一目的,至于产品的包装设计元素,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并没有那么重要。

(4)女性群体消费心理分析。女性消费者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她们的审美取向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潮流。她们不仅关注产品的实用性,还会在意产品的便捷性以及时尚因素。因此,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的时候应该恰到好处地应用现代女性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来诱发女性的情感和消费欲望。产品包装的图案要注重时尚性,能够表现一定的消费趋向,要了解女性的消费特征,才能把握住女性消费市场的潮流走向。

篇6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教育

基金项目:淮海工学院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校内科研课题(项目编号: s2012021)的研究成果。

高校贫困生处于青年阶段,正是认知、情感、意志、个性以及自我意识与世界观形成发展时期,若因贫困而造成的心理负荷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与矫正,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障碍,甚至造成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因此,研究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及其疏导,不仅有助于其心理健康,而且也为其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1 高校贫困生的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做了许多具体的定义,有学者认为高校贫困生,一般指经济上特别困难,无法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水平,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不能维持正常学业的在校学生。还有学者认为家庭人均收入较少,有一定数额债务,只能缴纳部分学杂费,基本生活接近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为贫困生;而家庭经济收入没有任何来源,基本上靠借贷上学,无力缴纳学杂费,在校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为特困生。而国家统计局则认为,现阶段我国的贫困是指经济意义上的绝对贫困,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的一种状态。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和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少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状况差。

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高校贫困生做出了定性描述的定义:高校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这是高校贫困生的官方概念界定。而对贫困生的分类有两种:根据学生生活水平可将高校贫困生划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月消费在200元以下)是一般贫困生,情况突出者(通常月消费在90元以下)为特困生;根据高校贫困生的形成与构成特点又可以划分为自然历史条件型和社会结构变迁型。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评定贫困生上主要依据三个因素:一是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每月消费支出;二是该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三是学生缴纳学费情况。

2 高校贫困生就业消极心理的现实表现

来自发达与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面对贫困,有少部分贫困生会产生心理贫困。

2.1 就业认知上的功利主义心理

功利主义心理在贫困大学生中占有较大比例。在家乡父老乡亲的心目中,能上大学的人就是最有出息的强者。当然,他们自己也有一种光宗耀祖的自豪感和做人上人的优越感。为了保持这份良好的感觉,部分贫困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和实力,毕业后有个好的归宿。在工作选择的内涵上,往往以金钱的多少和物质待遇的好坏作为衡量去留的标准。对条件好、待遇佳的城市和岗位,他们趋之若鹜;而条件艰苦、待遇较差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常常受到他们的冷落。有的宁可待业,也不愿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老少边穷地区就业。一些贫困大学生甚至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只要有钱,就能换来幸福、地位与名誉。金钱主义和功利思想加剧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求,常常会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攀比心理,使其对就业的选择变的盲目和急功近利,极大加重了心理负担和就业压力。

2.2 就业信念上的自卑绝望心理

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生在就业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一些贫困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缺乏信心,形成了一种灰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因此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自卑心理使得他们在择业中过于拘谨,不敢大胆自荐,从而人为地造成了自身择业的困难。

一些贫困生在毕业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评价偏低。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低,单位要求高而自己条件差,表现出严重的择业不自信现象。首先,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市场的需求量少、待遇差或在求职中遭冷眼,就容易悲观失望;其次,一些性格内向

、不善言辞的贫困生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悬河而自己却不善言辞,便产生自惭形秽的自卑感。总之,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

2.3 就业意志上的自卑从众心理

贫困生就业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对报名人数多的热门职位盲目追逐,选择城市时趋向大城市。从众心理反映了贫困生缺乏独立意识,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全然没有考虑自己的气质、性格、特长,没有对自己的综合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至于要从事哪种职业,去哪里就业,则完全随大流。

贫困毕业生中存在从众心理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缺乏对自身的认识,有些人对前途很迷茫。目前越来越多的贫困生盲目挤向三资企业,不顾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是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这样一来,沿海大城市就业市场变得越来越热,却没有认真考虑一下适合自己的岗位究竟在哪里,哪里才有自己最大的发展空间。一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境的贫寒以及自身条件的不足,加上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理解而产生心理偏差,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缺乏信心。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他们感到束手无策,逐渐产生了一种与世无争,得过且过、听天由命的不健康心理。

3 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建立就业自信心

贫困是引起贫困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不少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和个人生活的窘迫,甚至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带来的失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当他们感觉到自卑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努力,放弃与别人交流,封闭自己,甚至自暴自弃。高校应对贫困毕业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对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有针对性地教育和疏导,尤其应注意对贫困生进行日常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要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必须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贫困生不应该只看到贫困给自己带来的磨难,还应该看到贫困给就业带来的帮助,树立就业信心。事实上,有很多就业单位很喜欢招收贫困大学生。在他们看来,贫困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所以一般都比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等。贫困生应把少年时所遭受的挫折当作一笔人生财富,用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对待挫折。贫困毕业生树立了健康的心态,那么在求职过程中,才会更加顺利。  3.2 加大资助力度,为贫困生提高就业素质创造条件

在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学校寄希望于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高校已不能单纯从经济层面关注和帮助贫困生,还应着重在贫困生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的提升方面下功夫,并将其作为贫困生的就业突破口,进行多方面、有系统地加以帮助以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改变偏理论的倾向,相应地增加实验课、讨论课和见习课等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针对贫困生大多个性封闭、不善言辞、缺乏自信的性格现状,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在学校及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相同条件下应当尽量鼓励让一些贫困学生来担任,锻炼其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贫困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树立贫困生的合作观念和团队精神;鼓励贫困学生经常加入到竞争性的比赛中去,以改变自卑胆怯的心理,逐步树立信心,增强其竞争意识;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增加贫困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

3.3 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贫困生就业指导的效能

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增强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统一的就业指导模式会导致以偏概全,针对性不强,指导效果不理想。校院(系)就业指导老师或辅导员应从贫困毕业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综合素质、社交能力、求职观念、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值、性格类型等多个层面建立贫困毕业生个人就业档案,然后梳理分类,进行个别指导。因为每个

毕业生的个性、优势、就业偏好和心理倾向不同,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要细致入微,实施个性化指导,根据每个毕业生的不同特征,确定职业目标。这样针对性强,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顺利的实现就业。此外,高校要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成立院系就业指导领导小组,施行两级管理。首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领导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牵头统筹协调,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方针、政策、思路和对学校层面就业工作人员、运行机制进行管理、考评和监督,对各院系就业指导领导小组进行指导和调控,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意见,提出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建议。其次,院系就业指导领导小组要落实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3.4 根据需要,努力提高贫困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首先,注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知道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剖析、机会评估、自我定位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最终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合理、恰当地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贫困生对个人的身心特点分析、自我优势分析、局限性判断来进行自我职业的判断。并且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设定新的短期可操作的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必须把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掌握社会需求信息,是大学生通过人才市场进行自主择业的关键环节。就业信息指导需要在广泛搜集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处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排列、整理和分析,提取那些具有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的信息提供给相关专业的学生,为贫困生就业架桥铺路。学校不仅依靠就业指导机构收集就业信息,而且要调动内部一切力量,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学校还要积极和各级政府人事主管部门和社会人才中介力量开展合作和交流,多方面全方位为贫困生收集就业信息。

再次,加强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上有许多创业机会和有利条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要给贫困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供创业机会,把就业与创业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把创业作为将来职业生涯中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使大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能够认识到选择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够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和岗位,同时也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成为大学生流向社会的一种新的就业方式。这一就业模式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带来无尽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孙英海.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健康研究,2009(2):67.

[2]安悦.浅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5.

[3]王苏来.论高校贫困生就业的消极心理及其教育[d].湖南:中南大学,2010.

[4]张国蓉.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探析[j].教育探索,2010(1):85.

[5]黄发友.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心态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2(7):84.

篇7

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理解传统色彩的思想和内在灵魂,研究先人的审美与创造,总结把握传统色彩观的法则,在传统色彩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流行色彩。

1流行色彩的概念及特点

流行色彩元素就是色彩的流行,意思是时尚的时髦的色彩。色彩的流行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是人们自我表现和从众心理的反应。流行色彩只不过是一种趋势和走向,它是一种与时俱变的颜色。其特点是时尚、新颖、变化快等特点,对消费市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流行色彩在广告中的运用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设计师要表现出广告的主题和创意,充分展现色彩的魅力。广告画面色彩有明确的主色调,在突出商品时,就要强调商品的形象色,通过强化商品的色彩来感染人们。设计师在突出商标时,要考虑企业的个性特征和企业的形象色,通过色彩定位来强化公众对它的辨认。商品包装中,色彩传达的目的在于充分表现商品,以利用色彩设计的创意,加深公众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程度,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目前各个不同地区的交流频繁,流行色的覆盖层面很广阔,对设计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强。以近年为例,潮流追捧银色,新涌现的产品全部都会抹上三分银色。设计师以提高商品的吸引力为前题,顺应潮流采用某些色彩,有不少人可以在几种流行色彩中提出新意,创作出许多精彩的设计作品。但是一些盲目跟从潮流,不假思索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欠缺新意,只求赶上潮流,创作态度极为敷衍。长此下去,整个社会对创作的要求可能会不自觉的降低,令人忧虑。

二、提出意念为设计的主体,色彩为主体服务的新义

一个设计的真正灵魂其实来自设计师的创意。没有意念的色彩设计,是一具空有漂亮外表的躯壳,在最初目睹的那一刻,可能会吸引住人们的目光,但人们能否长期记得这个设计,却成为一个疑问。只有把创作意念融入色彩设计中,这个设计才有灵魂,那些色彩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意义,才能向人们传情达意。所以设计师应该认真从创作意念出发,而不要把心思全花在卖弄色彩运用的技巧方面。

构思色彩时,最起码要让色彩表现出作品的特质,譬如一张宣传某种新食品的海报,应该用鲜明的色彩,去引起人们的食欲,但如果只为吸引注意力,采用极端大胆、反传统的颜色,这种大胆的做法,是否可取?举个例子,或许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色彩和意念的关系了,一张喜帖上面简单地印了一个绿色的喜字。表面看这张喜帖除了颜色上反传统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原来新郎和新娘都是环保分子,所以绿色对他们意义就很重大。不过精彩的在后面,当宾客打开喜帖一看,发现新郎和新娘一个姓黄,一个姓蓝,他们立即意会到“绿”的意义,绿色的喜成为两人结合的见证,绿色在这个设计上的运用很巧妙,意义也很深远。

色彩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大胆创新和标奇立异之间,是需要设计师准确把握,既要考虑作品不能脱离客观环境,还要考虑这个设计是否可行,能否促销商品,它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色彩运用的好坏关键是看这个色彩用在什么环境,使色彩发挥到它的极致。设计中的色彩不是简单的装饰和美化,更不是以所谓艺术手段施加于对象便可以成为完美的设计色彩。色彩完美呈现的实质,在于设计载体与审美的结合。在设计中功能与审美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色彩不仅具有独立的艺术风格,而且在实用价值中体现审美作用。

三、结语

篇8

一、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流行音乐特别赢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是有其原因的。从音乐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流行音乐以或强劲有力、或优美抒情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和多变的风格迎合了青少年的审美趣味,与他们这一时期的心理、生理期等不谋而合。例如,从生理学的角度说,绝大多数的流行歌曲都采用了优美抒情、叙述性的节奏,而这种节奏与人体正常的心跳频率往往最为接近,因而听、唱流行歌曲可以让人愉悦,使人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从众心理

中学生处在情绪情感日益丰富,集体感、友谊感逐步增强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害怕被孤立,渴望能够充分地融合在集体中。所以当某种事物被大多数人接受时,其他人也会跟着接受,对于流行音乐也是如此,有些学生最初的动机就是“大家都听,一定很好听”的从众心理。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充斥着网络、电视和广播,影响着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近几年,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收视率,各家电视台都在全力打造流行音乐电视选秀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快乐男声”“中国最强音”等。这些选秀节目中的歌曲和歌手自然也成为中学生日常谈论的话题,如果不了解相关情况,他们会有“落伍”的感觉。

2.定势心理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大多数中学生认为古典音乐太深奥,听不懂,于是就不给自己去接触和学习的机会;而对于相对容易理解的民族音乐,他们又觉得太土、难听;普遍认为流行音乐新颖活泼、通俗易懂、好听。实际上,学生对于这三种音乐类型都不是十分了解,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很有限,他们只是由于先入为主的思想给这些音乐下了定论。

3.逆反心理

在新课程改革前,流行音乐一直都是被课堂教学排斥的,而现在虽然实行了新课程改革,流行音乐可以进入课堂了,但是部分教师还在潜意识地排斥流行音乐,而偏向于古典音乐。这就导致了流行音乐是音乐课堂上的“稀有物”这种观念在学生心中持久不变。正是在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中学生更加热衷于音乐课堂上的“稀有物”――流行音乐。

二、中学生所喜爱的流行音乐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流行音乐大多以歌曲形式出现,有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都喜欢听关于爱情和励志类的流行歌曲。中学生喜欢以爱情为题材的流行歌曲,一些心理学家做出了解答: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的性意识开始萌动,常常表现为对异性从开始的有意疏远到对异性充满好奇和渴望,进而对朦胧的爱情生活十分向往;而流行音乐绝大部分涉及情感生活,比较能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所以许多中学生喜欢听有关爱情的流行歌曲,他们能通过其来释放自己的情感。

而他们之所以喜爱励志类的流行歌曲,也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关。因为在校学习的他们普遍面临着很大的升学与考试压力,而听一些自己喜欢的励志音乐则可以帮助他们缓解长期高强度学习所造成的紧张与疲劳。例如,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而灰心丧气时,会选择听一些诸如《 海阔天空 》《 青春纪念册 》《 阳光总在风雨后 》等励志类歌曲。这些歌曲能让他们勇于面对挫折,坚强地站起来。可以说,这些励志类歌曲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帮助中学生重拾信心、勇敢克服困难的作用。

流行音乐也是音乐的一种,中学生喜爱它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多好处的。我们都知道,音乐的熏陶能培养人的气质和风度,能让人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美丽,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健全的人格。欣赏音乐还能消除大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能使大脑各部分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地出现,从而很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宣泄情感,使心理得到平衡。尤其对于长期处于紧张学习状态的中学生来说,适当地欣赏音乐可以使精神饱满、活力旺盛。从这一点来说,适当地听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

三、流行音乐如何更好地进入中学音乐课堂

《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生活、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虽然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虽然流行音乐已经可以正式进入中学音乐课堂,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单凭学生的兴趣来开展音乐教学,因为这样有可能会将音乐课变为流行歌曲欣赏课和教唱课,就会无视教材中很多优秀的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目前我国中学生在音乐的选择上近乎狂热地偏爱流行音乐。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过分偏爱导致了音乐欣赏内容的单一和欣赏视野的狭隘,不利于欣赏水平的全面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引入流行音乐并利用好流行音乐就成为了考验音乐教师的一大难题。

既然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流行音乐挡在音乐课堂之外,那么作为主导音乐课走向的音乐教师,在流行音乐进课堂中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著名的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依曾经说过:“一个音乐教师要比一个歌剧指挥重要得多,因为一个蹩脚的指挥,只会令听众失望。但是,一个糟糕的音乐教师会在整整30年内将无数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统统扼杀掉。”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明确地知道如何在满足了青少年的兴趣与教授课本内容之间搭一座桥,并能有效地将流行音乐中的各种因素与教材中的传统音乐因素结合,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与流行音乐相对应的是那些传统的高雅音乐和民族音乐,这些音乐通常需要一定程度的音乐素养和文化水平才可以领会作曲家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感情。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出对传统的高雅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兴趣,作为教师,不妨将那些中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的“铺路石”。这样一来既有效地调动了中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又很好地扩充了教材中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笔者曾经在给中学生上的一堂音乐鉴赏课中提到莫扎特,并问是否有人能说出他的作品名称或者哼出其作品的旋律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但是当我问他们是否知道歌手S.H.E的《 不想长大 》这首歌时,全班学生马上就一起唱出了歌曲。当他们兴致勃勃地唱完后,我便播放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中的旋律,而他们发现两者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时我告诉他们《 不想长大 》的旋律正是借鉴了古典乐派大师莫扎特的交响乐作品,学生都惊讶于好听的流行音乐原来是汲取了古典音乐的营养。这种方式迅速拉近了学生与古典音乐的距离,接下来的古典乐派大师及其作品介绍的教学也就变得轻松多了。又如,在讲到传统戏曲这一部分内容时,在教材中已有的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近年非常流行的含有戏曲因素的“中国风”歌曲,像是陶■的《 苏三说 》、李玟的《 刀马旦 》等,它们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戏曲的片段改编整理而来的。

篇9

第一、刺激潜在需求,触动消费的心弦

获得更好的利益与消除现有的痛苦,是人类永远不变的劣根性,但无论是获得利益还是消除痛苦,人们平时因为很忙或者没太重视,所以对这方面的需求并不强烈,只有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界条件的刺激,才会变得强烈起来并积极采取行动,而电视购物则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与习惯,通过利益的设置、主持人的煽情、功能原理的深入对比等一系列情节的表演,极大程度地让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急迫起来,从而形成冲动性消费。

其实,无论是利益引诱式还是痛苦消除式,电视购物说白了还是广告,但消费者为什么对传统的电视广告一扫而过,而对电视购物的广告却能聚精会神的看下去呢?原因就在于电视购物的情节、音调、动作等等所购成的氛围,对消费者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同时,电视购物采用引诱某种实际利益或夸大某种痛苦,从而让那些有着这方面潜在需求的消费者,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不由自主的看下去,从而为后面的说服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形成价值感,引发消费的欲望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东西,别的品牌九百元无人问津,而某个品牌一千五百元消费者还趋之若鹜呢?造成这种价格巨大落差的就是不同品牌产品所给消费者形成的价值感。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价格并不是他最敏感的要素,绝大多数消费者最关心的都是产品的价值问题,即这个产品具有哪些功能,能给他带来哪些好处或能帮他解决哪些问题。

价值感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不同诉求方向的产品有着不同的方法。笔者在“G点营销理论”中曾说过,“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都有着不同的敏感点与兴奋点,这个点就是促成消费者购买的G点”。这句话用在电视购物上也同样没错,像手机、电脑等以时尚功用为主的产品,消费者的敏感点与兴奋点在于产品的功能配置、时尚程度与质量保障。新奇特的功能或者多种功能的叠加容易让消费者感觉你的东西有料,同时再加上外观的诉求以及与同类产品高昂的高外价参照而形成价值感。而保健类的产品则不一样,产品单纯的功能作用还远远不能让消费者信服,对这类产品,消费者的敏感点与兴奋点在于为什么能起到这种功能作用,,他们对这类产品的工效原理、实验数据等方面的要素更为关心,所以这类产品的价值感形成,更需要深层次的一些原理与数据来建立。总之,价值感是决定消费者有没有购买欲望的主导性因素,

第三、打造信任感,增强购买的决心

笔者给在一次公开课培训《终端赢销的十项法宝》时,有一个导购员就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她说:“我那次对产品的功能和深层的原理说得非常到位,顾客也听得十分投入,不断的点头呼应,然而,当我问他‘觉得怎样’的时候,顾客告诉,‘从你的介绍中我觉得很好,但我还是不太相信’”。

你说得很好,但我不相信,消费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因为大部分的消费者在去选购产品的时候,都带着一种防卫心理去的。怕被忽悠、怕受骗上当是消费者自我保护的一种潜意识,在这种防卫心理的作用下,很多消费者不太愿意相信导购员的话语,甚至有一部分消费者根本就不愿听导购员介绍,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找寻证据来得出是否合适的判断,而电视作为媒体,特别是省级卫视,都具有较强公信力,同时,主持人与所谓专家名人等以第三方群体的煽动性语言又避免了消费者对导购员直接防卫的心理,从而大大的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为后面的购买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第四、塑造安全感,利用从众心理增强购买决心

电视购物,由于缺少现实购买的环境,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不安全的心理,“这个东西是不是骗人的、买回来以后能不能用、真的有这么好吗?”等等,消费者在看在电视的同时也会在心理暗暗打一个问号。

什么样的产品最能让消费者感到安全感到放心呢?那当然是社会大众认同的产品!据某书中的社会认同原理指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购物也是如此,多人抢购的产品更容易引来围观者的抢购,而围观者的抢购又会引来更多的围观者,如此这般形成良性循环。而电视购物因为相比店面营销更令人缺乏安全感的问题,所以更需要在节目里形成社会认同的感觉,通过多种人群的体验证明,来建立被社会广泛认同的效果,从而有力的减轻了消费者不迷乱不安的感觉,促进他的购买。谎言重复一千遍都可以成为真理,更何况是电视购物呢?

第五、强调性价比,用物超所值的感觉促进购买

当产品的价值感、信任感、安全感全部建立以后,接下来就得强调性价比了。从消费利益的构成来说,经济性利益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利益,谁都希望能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到最好的产品,物美价廉、物超所值等词语所隐藏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到性价比,很多人都会有降价销售才能卖得好的错觉,其实,性价比关键在于“性

”即产品性能功效,价只是一个对比的参考。尽管我们都希望“五星级的酒店,招待所的价格”,但五星级酒店还是有五星级酒店的价格、小旅馆还是有小旅馆的价格,大家不在同一样层次上竞争,价格的重要性是显示不出来的。但是,当一个五星级的酒店600元、隔壁同样五星的酒店300元的时候,价格的重要性就表现出来了。所以,很多电视购物都会用同款产品的国外标价来进行对比,形成强大的价格落差,然后又借助抢购促销再次降低价格等类似的手段,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立即产生物超所值的感觉,加速他们购买的冲动欲望。

第六、设置稀缺感,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错失良机的负担

篇10

众多家长发现孩子早恋时,第一反应便是训斥与制止,对孩子与异性的联系、接触异常敏感,讲出一大堆早恋的坏处的大道理,理所当然受到孩子们的抵抗与反感。父母们对孩子早恋会导致的一系列后果的担忧与恐惧,令他们发现孩子有早恋迹象时苦口婆心讲出一大堆道理,本未出什么差错,但为什么会遭到孩子们如此的抵触呢?当然,这主要是由于父母们有些偏激,过于将异往一刀切化,否认了异往的好处。父母稍微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便会明白广泛的异往有众多好处: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等。因此,作为家长应鼓励男女同学多交往,要破除“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陈腐观念。学生阶段,家长对于异性同学的电话,QQ聊天,微信联系等不必过分紧张,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当然,男女同学间的交往毕竟与同性同学间的交往有所不同,孩子进入青春期,应引导他们注意异往间的问题:不必过分拘谨、随便、冷淡、亲昵、违反习俗等,把握好异往的尺度。

2寻找吸引异性的优点,激励孩子继续完善自己

当孩子出现早恋的迹象时,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承认孩子长大了,开始吸引异性的目光了,其次分析孩子身上吸引异性的优势之处,让孩子发现自身拥有的闪光之处,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引导。让孩子自己分析为什么会受到异性的青睐,自身的魅力是什么呢?男孩子们可能会说:长得帅、身材高大、学习成绩好、会照顾人、能力强、擅长打球、幽默、人品好、性格开朗等等;女孩子们可能会列举出一大堆以下理由:相貌端庄漂亮、身材好、学习成绩好、人品好、性格好、有内涵富有气质等。对于外表的优势,应该继续保持干净、整洁、清爽、帅气的形象,继续锻炼身体,保持好身材;对于学习上的优势,应该再接再厉,在保持中不断进步;鉴于品德好,那以后更要继续发扬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良好作风,保持心地善良,拥有内在心灵美;至于气质好,则应该继续博览群书,提高自身修养;性格、脾气好,富有幽默感等,则需要进一步保持开朗的面貌,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笑容感染身边的人,不要像小孩子似的自私、任性,带给他们更多的正能量,拥有良好人缘。告诫孩子们,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自己是否上心,一旦拥有了以上这些优点,那可谓是魅力四射,以后会吸引更多的异性的目光,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片森林,到时你可以从优中选优,选择一位更加优秀的伴侣,而不是现在的小男孩或小女孩。

3采用自我披露技术,理解和接纳孩子

进入中学阶段后,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身心发展极为不平衡,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不能理性思考问题,易对异性产生肯定的早恋态度。作为家长的我们都经历过青春期,向孩子们分享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在青春期也对身边的同学、同伴产生过好感的事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慢慢明白好感并不是爱情,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理解和接纳孩子,向孩子们肯定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属于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告诉他们好感并不一定是爱情,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可以向孩子分享因为过早将好感认为是爱情,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问题的事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事例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我们的身边尤其是农村地区,不乏这样的事例:由于过早恋爱怀孕,被迫组合家庭,但是婚后几年却发现彼此并不合适,最终离婚,父母双方及子女都受到心灵的伤害。也有众多未成年女孩由于无知与冲动,怀孕后被迫流产,身体心理都遭受到了伤害。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经济尚未独立,思想尚未定型,行为易冲动,一旦发生,产生的后果可能自己也无法面对与承担,造成终身遗憾。

4了解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作为早恋学生的家长,应该深入了解导致该学生早恋的原因。导致中学生早恋的原因众多,只有了解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在从事多年心理咨询的经历中发现,寻求心理援助的早恋学生,大多是由于得不到家庭温暖,而从异性身上可以弥补这一情感的缺失,尤其是单亲家庭或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事业忽略子女教育的孩子表现更为明显。如果是家庭原因导致的,就应该改善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平等沟通交流,成为子女的朋友,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如果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寻求异性的情感寄托,这时父母应该多关注子女的心理需求,多花点时间陪伴子女,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些中学生早恋与父母自身的行为不端有关,父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负面的榜样,这时父母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如果中学生早恋是由于受到从众、炫耀心理的影响,这时父母应该引导子女如何选择好友,远离损友,多关注他人的优点,从内在优势品格上树立信心。如果是由于好奇心理导致,则应该鼓励他们多和异性朋友正常交往,进行相关的性知识教育,打破好奇心理。

5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跳出早恋的漩涡

当父母引导孩子远离早恋时,有的孩子可能会说:“你讲的太晚了,可是我已经早恋了,而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怎么办”。作为家庭教育主要角色的父母首先应该从情感的角度理解、支持孩子,然后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教给他们一些正确合理的处理措施。对于已经陷入早恋中的孩子,不能忽视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禁止双方的一切接触与来往,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助长早恋行为。父母应该引导他们首先冷冻双方的情感,暂时将注意力关注到学习上,双方可以继续联系,但联系不宜过于频繁,且必须有利于双方的学习,待大家都考入理想的高校,时机成熟,你们的感情父母不会过多干涉;其次将彼此隔离开来,多参加学校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等,多和其他同学交往,用正常的同学友谊淡化这种恋爱关系。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广泛地交友,一方面可以拥有良好的人缘,避免情感上的孤独,寻求异性心理上的安慰,另一方面,可以发现众多异性身上都拥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从而淡化对某一个异性的好感,认识到自己的视野的狭窄及情感上的幼稚。

6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