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从培训效果来看,经过培训的教师,知识技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更新,但这些教师在回到学校后的教学行为表现却往往并没有持久的、明显的改进。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我们设计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在潍坊市寿光北洛初中、稻田实验小学和奎文区胜利东小学三个学校对学科教师进行了调查。共发放150份,收回132份,回收率为88%。
二、结果分析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与信息安全、信息技能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一)信息意识与信息安全
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教师能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获取、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方面的敏感度和自觉程度,它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信息安全是指个人、组织和国家在信息领域的利益保护状态。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对教师“使用计算机或网络实施教学的目的”调查结果表明:90.2%的教师认为是“提高教学效果”,82.4%的认为是“教学的需要”。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认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于“你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调查结果表明:只有47%的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可见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形式认识不够多,还仅仅限于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对于“使用计算机或网络等信息技术后,达到的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82.4%的教师认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为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您平均上网的频度”的调查中显示,“几乎每天上网的”占66.7%,上网“每周两次”的占29.4%;“您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表明,88.2%的教师上网目的是“收集教学资料”,上网进行“专业学习”的教师占52.9%,说明大部分教师具有自觉上网的意识。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但是缺乏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大部分教师制作和应用课件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缺乏把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在教学中的方法。
(二)信息技能
对于“目前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调查中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了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第一轮培训的目标,如熟悉操作系统的占88.2%,熟悉文字处理的占94.1%,熟悉网络应用的占84.3%;但熟悉制作课件及网页用的图形处理软件的人数较少,只占29.4%,这说明应加强photoshop等图形软件的培训。
关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媒体”的调查中显示,“使用演示文稿(PPT)”的占66.7%,使用“校园网”进行备课的占64.7%,说明大多数教师初步掌握了使用演示文稿进行讲课和利用校园网进行备课的能力。
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度”的调查中显示,“经常使用”的占52.3%,“偶尔使用”的占29.4%,这两项共占81.7%,说明大部分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关于“在教学中除了教材之外,使用的主要教学信息资源来自哪里?”的调查中显示,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从网上查找所需资源的能力,占88%;能“自行开发信息资源”的教师占23.5%,说明教师自行开发课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应多组织该项能力的培训。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现代学习理论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在使用多媒体软件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种或几种教学(学习)理论的支持,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你了解哪些学习理论”的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学习理论素养,但还有27.5%的教师从未接触过学习理论,其主要原因是以往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多以基本操作为主,不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缺少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培训,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些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培训,以避免他们盲目地进行教学设计。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数据表明,从未听说过该理论的有7.8%,而“能自觉运用它来指导日常教学或软件制作”的教师占23.5%,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们对当前学习理论的了解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应该适当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培训。
在“当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最需要的培训内容”的调查中,教师需求最多的是“多媒体制作与网页制作技能”,占70.6%,其次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占62.7%。说明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对培训内容有了较高的要求。
在对教师进行“根据您的教学实践,您认为目前上好一堂课最需要掌握的教学技能是什么?”的调查中表明,52.9%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与网页制作技能”是目前上好一堂课最需要掌握的教学技能,说明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信息时代教师应该具备课件制作与应用技能。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发现参训教师最需要的是把技术恰当地、有效地应用于教学的方法,为此我们设定“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培训内容。其重点是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技术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整合,而不仅仅是技术本身,从而帮助教师认识和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建议
(一)培训目标:提高信息素养,构建终生学习体系
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具有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促使其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具备终生学习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更新教育观念,促进课程整合
1、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教与学理论的培训
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石,为了进行有效地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的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知识
目前,大部分教师己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但是教师不知道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整合,因此,在教师的培训中,重点是对教师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进行培训,以便教师能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模仿,开展整合。
(三)培训方式: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1、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充分发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教学骨干的作用,通过能者为师、校本专题受训、行动研究、教学反思、远程教育等形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学校实际的最佳结合,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2、案例教学法
向参训教师展示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案例,并引导他们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分析其整合的方法、整合的思路,反思这种整合给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同时要鼓励受训教师运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结合最具有整合意义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自己的整合案例。
3、网络自主一协作式学习
要积极开展网上培训,为教师提供便捷、优质的培训资源。鼓励参训教师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交互功能进行自主一协作学习。
(四)运行机制:政策保障,措施得力
篇2
关键词: 家庭教育中西教育差异
一、引言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所有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中西方由于在文化、经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很多不同点,因此造就了中西方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中西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一些中国的家长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孩子只能顺从地接受一切。父母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孩子的自然发展,因此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权。而西方国家的家长注重给孩子自,让孩子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
中国的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做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天才”而扼杀了真正的天才。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集体活动、集体教育,学生在校的时间多以教导性强的课程为主,学生的自由选择相对较少。首先中国教育具有不实际性,所学的东西,费最大的力量才学到的知识,或者说是能力、本领,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其次是不人性化,人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像书呆子,这是在一种环境下、一种状态下被熏陶所造成的结果。在正当青春年少时,他们拥有的是被学习占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由于中国的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养老保险不健全和一些旧有的观念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个人养老或个人荣誉面子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看待,要孩子知恩图报。这往往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因此,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就算是大学,他们也不是自由独立的,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因为从小到大孩子都是在他们的“翅膀”下长大,总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温室”中长大根本就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正因为这样,现在的大学生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差。
三、西方教育的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因此他们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父母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要学习的是生存的办法,是一种谋生的道路,是对人生有用的本领。父母至始至终都是以孩子的独立生存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为主体。美国的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西方国家经济条件好,社会养老保险健全,父母不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他们无后顾之忧。只要孩子年满18周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性和同情心的人,父母就算尽到了义务,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务。到了大学,孩子就勤工俭学,换取生活费,实践使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他们的大学生活非常精彩,他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
四、中西教育差异
1.文化经济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同时所受的旧的约束也比较多,特别是封建意识的影响较深。文化价值观上多是内敛、保守,不敢冒险。顺从与听话是好的教育的象征,这导致了部分孩子的思想扭曲。而且,中国经济落后,生存压力大,是一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的一生都押在工作上。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工作好,就是好出路,也给他们脸上添彩。所以中国父母注重在教育孩子成“才”(就是学习成绩优秀,能考上好的学校,能获得高学历)。
而西方国家,譬如美国,它只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人们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加上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在经济方面,美国生产力先进,商品经济发达,生存压力小。而且美国是一个“能力社会”,用人机制健全,劳动力流通自由,所以美国人择业观开放,职业选择面宽。美国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就是不错的,职业不分贵贱(在合法范围内)。
2.教育方式和教育观的差异
中国家长尤其是独身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到底,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不少家长怕孩子学坏或吃亏,限制孩子的自由,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这是导致孩子变得自私的原因之一。与生活能力相比,在学习上家长反而对孩子要求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苛刻的程度,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家长们的思想,孩子的成绩好和考上好的学校是孩子成材的标准。
在西方家庭中,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手但不放纵的手段。父母的责任是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和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而学习跟游戏的选择权都在于孩子自己。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孩子一旦出现错误或是养成不好的习惯从不袒护,而是教育他们知错能改。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上从不施加压力,他们认为孩子若有兴趣学就肯定会努力学好,而不用父母去逼迫。
五、结语
由于教育方式、家庭环境、文化、经济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反差很大。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好好沟通、交流,认为孩子做得好的要肯定,要加以鼓励;认为不好的要好好指导,而不是打骂,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出现了误区,对这一现状,家庭内外需要共同努力,将“成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确定了“成人”教育的目的之后,父母应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自然就要让原先的片面教育变成全面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子女往往权威大于民主,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应该要平等对待,让孩子自由发挥,这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大脑开发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宽松”教育和“开放”教育也许才是改进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2007,3,(2):51-53.
篇3
关键词:中西方 课堂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16-02
1 研究现状
英语课堂文化指的是教学主体为实现英语语言文化的习得共同创造并相互认可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等的总和,是课堂教学的内核。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英语课堂文化;课堂文化的构建直接影响到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关系到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学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对课堂文化进行了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季云(2008)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文化的和谐建构》一文中,阐述了新课程下课堂文化的特点,提出了构建课堂文化的策略:营造民主开放的心理文化;构建动态生成的学习文化。徐晓媛(2009)在《试论英语课堂文化的构建》一文中,界定了英语课堂文化的内涵,论证了构建英语课堂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指出了通过英语课堂文化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和课程环境等方式构建英语课堂文化。朱雁芳(2011)在《有效教学理论下的英语课堂文化构建》中,分析了英语课堂文化现状,然后根据有效教学理论,提出构建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主体和文化主体的课堂文化氛围。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浅析中西课堂教学的差异。
2 中西方课堂文化的差异
2.1对时间的把握
因为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引导者,所以这里对时间的把握主要是指教师对时间的利用情况。它包括不同课程时间的安排、不同部分时间的分配等。每学期开始,中国大学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本学期每周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做了详细的安排,教学进度表人手一份,而且他们会严格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也会不定时检查教学进度,要求实际进度和教学进度表安排上下不差两个课时。教师也养成了按教学进度教学的习惯,同一时间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教授的内容基本一致。并且对于复习时间、考试安排也了然于胸。相比较而言,西方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强,比如有的外教在第一次上课介绍自己,除常规姓名、联系方式外还详尽地介绍自己的生活经历、爱好甚至生活的城市。比如一位来自洛杉矶的外教用色彩丰富的图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具和宠物。并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了洛杉矶的著名景点, 如奥斯卡金像奖典礼会场、.移民局、中国城、小东京、墨西哥城、湖人体育馆、珠宝街、日落大道,比华利山庄等,总用时达30分钟。
2.2对空间的把握
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室桌椅一般都是统一向前,并且是固定的一排接一排,高出地面的讲台是教室的焦点和中心。老师大多时间站在讲台上讲课,教师的角色也是令人敬畏。大学英语基础必修课课堂大多是大班教学,2-5个班混合在一起上课,班容量大,整个教室安排得满满的,老师讲课更像是作报告,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在西方,大学老师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到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教师会有意识地融入到讨论和学习之中。因此西方课堂中桌椅一般是可移动的,根据授课方式和要求的不同可以摆成圆形等不同的形式,更有助于师生互动和学生小组讨论。可见中西方对于教师这个独特的空间利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2.3课堂参与者的对比差异
在授课过程中,中国教师的活动范围大多就在那三尺讲台上,给人以正式,威严的“传道”者形象。而且中国学生也习惯了老师这样的形象,往往也因此肃然起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通常是不苟言笑,显得格外严肃认真。而西方国家的教师则不是这样。他们在上课时习惯坐在课桌上或斜靠着课桌。在课堂上他们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露无遗,他们的面部表情及其丰富,模仿能力也极强。曾有一外教在给学生讲解各种动物的叫声时,由于学生很难理解,他就开始模仿各种声音,真是栩栩如生,如此这般,学生在开心娱乐中也学到了知识。从以上比较可以发现,中国教师对待课堂教学严肃认真,但也比较呆板,会给人一种距离感,而西方教师上课则生动活泼,跟学生“打成一片”,寓教于乐。
2.4学生表现的对比差异
在课堂上听讲过程中,中国学生应坐姿端正,不能想怎么呆着就怎么呆着,否则就会被认作是不尊重教师的行为。在英语国家,学生坐姿比较随便,他们甚至还可将双脚放在前面的椅子上,这一姿势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在中国学校的课堂上的。此外,在整个讲课过程中,安静是中国学生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一直在讲台上教授知识,而学生能做的就是聚精会神的听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比较谦卑,也不习惯与外籍教师争辩问题。在外教眼里,中国学生相对保守的性格会影响外教对他们的评价。难怪有些外教评论 “中国文化深不可测,中国学生也深不可测。”这种师生之间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给“教”与“学”设置很多障碍。
而西方国家的课堂气氛要活跃、自由得多。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提问,老师和学生可以不断地互动交流。在老师提问的情况下,中国的学生如果不会或不想回答问题,就会把头低的不能再低,保持沉默,而中国教师也会明白学生不想答题。甚至即使中国学生想回答问题,有时也不会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会保持沉默或者用渴望的眼神望向老师,等着老师点他们的名字,然后再作答。而西方国家的学生更多会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渴望与别人交流看法,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因而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相对比较被动,而西方学生则是课堂上的主体。
2.5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对比差异
在中国,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他应该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一个行为榜样,一个权威。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就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地位明显高于学生的课堂控制者。而在西方,教师主要有两个角色:一是促进教师内所有参与者的交流过程的进行,二是在教与学这个群体中,扮演一个独立的参与者。因此,在西方的学校,教师更被当作一个与学生地位等同的朋友。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师生之间是无拘无束的,没有师生界限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交换意见,甚至争论,学生也可以当堂对老师的论点提出异议。学生可直呼教师或教授的名字,而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一点,英语专业的学生都颇有体会,每每遇到一个外教,他们都会要求学生直呼其名,因为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
3 中西课堂文化差异探源
以上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讲师道尊严、西方文化倡平等观念。因此中国的桌椅摆放明显能看到教师的地位高学生一等,教师仅仅活动在那三尺讲台上,学生必须仰视;而西方桌椅的布局则体现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教师的活动范围是整个教室,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学生平等交流意见。相反,“教学相长”的道理在实践上被西方普遍接受,这与他们思想文化中平等自由的观点不无联系。西方文化等级观念的淡漠,长辈和小辈之间、师生之间谈话较随便,常直呼其名;意见不同时,相互争论,各持己见,无长幼尊贵之分。《圣经》上说:上帝面前,不论贫富贵贱,人人有罪,因而人人平等。美国《独立宣言》道:“一切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人们某些不可割让的权利。教师只是辅导者或顾问,对学生的成绩好坏不太负责;言谈举止也较中国教师随意。总之,西方教师形象与中国学生心目中传统的教师形象有很大的差异。而对“师道”的不同思想和观点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
篇4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文化差异
在我国,接受了多年学校教育却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毕业后能干些什么、该干些什么,就业时迷茫、无助,盲目择业、不断改行的人比比皆是。还有一些人,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的确与以前所学专业有关,但干得一直不开心。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大学乃至中学、小学十分缺乏或根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如人格特质、学历和价值观等,对个人一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与设计,以达到个人理想目标的实践。人生只有一次,人的精力有限,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极其重要。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人不仅能认识反思自我,拥有生命主控权,而且明确了奋斗目标,提高了效率,为实现职业梦想奠定了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美,并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由于它的理论比较成熟,实用价值也很高,在西方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在我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也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
中西方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不同现状
(一)个人对未来的设计
我国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在学校和家里两点一线地生活。在学校里,要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大量课程,很少做课外活动。在家里,为了保证孩子学习不分心,很多父母从不让孩子插手家务事,铸造出一大批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生活低能儿童。他们没有实践的机会,对自己常抱有怀疑的态度,对外界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据调查显示,仅30%的大学生自主选择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而70%多的大学生按他人期待发展或者处于自我探索、焦虑、迷失之中。我国孩子的自主性比西方国家的孩子要低很多。
在西方多数国家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在美国,孩子从小就要认识劳动的价值,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在瑞士,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要去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原西德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给全家人擦皮鞋等。通过劳动,孩子不仅锻炼了能力,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二)家长、教师、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
现在的家长和教师都很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却又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素质。家长关心孩子的前途,带着孩子到处学琴、书法、武术,参加各种名目的比赛;教育界广泛讨论什么是素质教育,众说纷纭,却都没有认识到对孩子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职业发展的指导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之一。正确、科学的职业发展指导不仅涵盖了素质教育的所有内容,而且远远超出了“素质教育”的范畴。
在我国,父母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学校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知识殿堂,几乎没有家长、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对孩子进行职业发展的指导,以至于青少年普遍没有职业意识。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高考的巨大压力使很多中国学生在上大学前,对社会上各行各业基本上一无所知。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仍然只习惯于围绕考试掌握知识点,直到毕业前夕才谈论职业。学校也很少引导学生按照职业素质要求进行学习,直到学生快毕业了才安排几个讲座,搞一点咨询和指导。
在英国,家长会配合学校,有意识地让儿童在入托时就观察教师是怎样工作的,注意不同岗位的工作方式,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由此建立儿童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大概方向。入小学的时候主要是教师的教育指导。学校会开设各种兴趣班,按照儿童特长有意识地建立一个长期规范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其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式也越来越具体,包括信心的重新树立、帮助意识自己职业生涯中有哪些机遇、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如何决策、了解自己适合哪些工作等等。使学生的职业生涯从朦胧到逐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遵循“一步步到达”的原则。
(三)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
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中国考试》栏目、新浪网考试频道、北京青年报联合就大众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进行了问卷测试,结果显示约57%的人不知道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33.6%的人认为大学阶段适合开始职业生涯规划,52.7%的人认为是高中阶段,10.28%的人认为是初中阶段。
英国权威的职业生涯教育家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专家Sheila Semple女士介绍,在英国,对3~18岁的孩子有十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帮助他们逐步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英国的学校有专门为3~18岁学生设计的教学大纲,系统地为学生传授职业教育课程。美国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使他们接受职业发展指导、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十二种能力、六七十项“指标”的训练。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文化是在社会中产生的,由人、社会和自然互动的结果。体现在人本身有价值观、科学知识、生产技术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特色的对象。文化是基于地域发展的,不同的地区文化各不相同。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影响了我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
(一)静的文化
我国拥有辽阔的肥沃土地,农耕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可以使中国人长期地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因此,我国的古代社会安于稳定,很多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个地方,极少迁移。这种生存条件铸就了我国社会偏静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形态。
而西方国家的大部分土地比较贫瘠,农耕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在地中海附近环绕的古希腊、罗马、古埃及等国家相对发达,形成了航海的交通圈,促使了商业的兴起。还有一些西方民族,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少数游牧民族,以畜牧为生。这种生存条件导致了一种流动的生活形态,因此西方社会在相当的程度上趋向于流动的生活方式。
(二)家族观念严重
中华民族安居乐业,总是相对久远地住在同一个地方,一代又一代人形成圈,家族就繁衍起来。因为土地可以不断生产出所需要的生存资料,家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其相应的家族纽带也越来越繁复体系化,人际关系网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也越来越重,子女要听父母的话,小辈听长辈的话。由于这种安稳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他们遇到难题要“听”年长者的,而且处事注重经验,习惯沿袭前人的成功经验。
家族式的观念使孩子在家要听父母的,在学校要听教师的。很少有公正开明的家长、教师问孩子想要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大多数人是凭借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事物,并不考虑孩子喜不喜欢,擅不擅长。中国的父母和教育者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也导致孩子对这方面知识的欠缺。
(三)缺乏冒险精神,注重经验
中国人推崇“中庸”,总是以前的人做什么就做什么,周围的人做什么就做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你突然做出了一件大家都没有做的事,你就是“出格”,就破坏了和谐。社会上没有形成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风气,个人也想不到要为自己的未来做计划。
西方人习惯于流动的生活形态,他们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他们崇拜英雄,崇尚自由,推崇冒险精神,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总是主动去寻找问题。而中国的文化偏保守,人总是在遇到问题时才去探究解决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中国人只有在就业或职场上遇到问题时,才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疑问的原因。
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对人的一生的职业成长计划。它覆盖的时间段几乎涵盖了人的一生,因此,它的好处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被证实。对一个从幼年开始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最少要到他成年后才能看出职业生涯规划帮了他多少,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成效至少有十几年的滞后性。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很早就有发展,累计了数以千计的成功案例,形成了“惯例”。而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在九十年代才刚刚开始,人们很难得到前人和周围人的成功经验,很多人对它都不清楚,很少人愿意尝试,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发展。
促进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措施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
社会方面:(1)教育界摆脱应试教育,真正重视职业教育;(2)学校从学生的职业发展角度考虑,真正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家长的认识;(3)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家,在社会上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风气。
家长方面:(1)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全方面的兴趣;(2)树立正确的就职观念,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套用在孩子身上;(3)尊重孩子的选择;(4)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责任心。
个人方面:(1)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2)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发现自身职业兴趣;(4)培养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卢荣远,李凌,唐宁玉.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贺天宝,朱行艳.3岁孩子应接受职业教育[N].新闻晚报,2006-04-05.
[4]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 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价值观差异
一、引言
新时期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双语的(bilingual)人才,而且要培养出双文化的(bicultural)人才;人才不仅要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交际能力,而且应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类文化的共性决定了各民族间的可交际性,但是,各自的个性却无时无刻不在给跨文化交际设置障碍。为跨越这个无形的屏障,使交际顺利、通畅,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掌握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价值观概念
Clyde Kluckhohn 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种显形或隐性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种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作出选择”(转引自Prosser,1998:176)。值得注意的是“观念”、“可取的”和“选择”这三个词。既然是“观念”,就说明价值观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看法;“可取的”隐含着还有“不可取的”,就是说这是一种文化的规范,指导人们的行动;“选择”说明人们的行动存在各种模式、方式和目的,而人是可以作出选择的。
通俗地说,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肉眼无法看见,人们很难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
三、在跨文化交际中研究价值观的意义
从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跨文化交际中研究价值观的意义。这两者的关系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
(一)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
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还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支配。
例如,当一个小孩看见邻居家的果树上结满了苹果,而不去摘,问他为什么不摘别人家的苹果,他会怎么回答呢?如果是信奉基督教的欧美小孩,他会回答说:“我不能去摘,因为上帝在看着我。”如果是中国、日本等东方的孩子,一定会回答说:“那是人家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上帝的监视与庇护。中国人大多数不信上帝,但我们亦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金钱和地位,这是人人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他们,君子不享受;贫穷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们,君子不摆脱。另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的古训,大多数中国的家长都会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显然,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人们怎样去交际。
(二)交际反映人们的价值观
这种反映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例如,从人们言谈中经常强调什么可以大致看出他们的价值观。这是直接的反映。从人们不谈什么和谈话的方式也可以看出人们的价值观,这是间接的反映。
有一项研究可以说明交际是如何反映价值观的。研究者们曾经使用完成未说完的故事的方法研究美国和中国儿童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美国儿童完成的故事比中国儿童完成的故事显示出他们更突出身体的侵犯和经济上的倾向;而中国儿童的故事更强调自然的力量、群体倾向、感情成分、道德―伦理的正确,以及对于权威的重视。
通过这项调查可以看出,儿童在11―13岁这个阶段就已经表现出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所完成的故事是他们的一种交际活动,是他们作为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他们在这一交际活动中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
总之,价值观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其他因素(语言、身势语、对于空间和时间的使用、习俗、社交往来的规范、人际关系等)之间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价值观是纲、其他是目,抓住了价值观这个纲,就抓住了关键。也可以把价值观比喻成一根线,其他犹如许多分散的珠子,用价值观这根线就可以把所有珠子穿起来,把分散的似乎没有关联的东西变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四、在英语教学中怎样研究价值观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研究不同文化下价值观的差异,其目的说到底是为了消除文化差异对交际带来的障碍,使得跨文化交际能顺利进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于价值观差异的认识呢?
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开设课程,举行讲座,举办展览,开展课外活动,等等。最为有效的是结合日常的外语教学进行价值观比较,使得学生不仅在理性上对于目标语国家的价值观特征有所了解,而且能够自觉地在交际中汲取不同价值观的信息,从而消除障碍,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一)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特点
价值观是文化中的深层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首先是家庭教育,之后是学校教育,同时邻居、朋友、兄弟姐妹也会给予各种影响。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以及信息时代的各种网络也时时刻刻潜移默化。所有这些在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都起着很大作用。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价值观形成以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一般说来,一个人学习异国的语言、习俗和社交规则等虽然不易,但并不是不可达到的目标。只要花上足够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条件,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真正了解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却是极为困难的。一个人可以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很长的时间,掌握其语言,了解其习俗,但是,仍然可能不了解其价值观中的某些部分。
当然,价值观虽然相对稳定,但却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
(二)进行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对比
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面对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肩负着价值观对比的重任。
1.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的差异
思维模式差异与语言表达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受到思维的支配,思维活动受制于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又与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模式必然存在着鲜明的差异,这种思维差异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之中,可见思维模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它们各自反映出本民族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形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选择、句式结构、修辞方法、谋篇布局、语体风格和语法规律等方面不同的基本规律。
比如词语选择的差异。生活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历史背景和文化起源各不相同,词汇层面上的内涵意义也不同,因而词语选择也大相径庭。例如:汉语中,“龙、虎”都是吉祥物,“龙”是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光明的象征,故有“望子成龙”、“乘龙快婿”;“虎”是指事业发达,蒸蒸日上,因此有“龙腾虎跃”、“龙盘虎踞”。而在西方文化中,“龙、虎”的内涵意义为“terrifying monsters”。一位中国学生在一位55岁的外国教授的生日晚会说道:You are fifty-five.You know you are a tiger coming out of the mountain.此学生是想用中国习语“五十五,出山虎”来夸耀教授正处于事业发达,力争上游的黄金时期。殊不知,在西方文化中,“虎”是一个内涵贬义的词。该学生的中式“赞扬”显然不能为西方教授所接受。
2.行为模式的差异
思维模式的不同,使得中西方人的行为模式也有其相应的特色。首先,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的行为。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言语表述观点。
3.家庭观念的差异
由于个人利益至上,家庭观念淡薄。在英美家庭,“家”是高度私人的领地,更享有法律上的保护。各人的卧室其他人必须经过敲门获准才可进入。另外,造访他人时必须提前约定,做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或随意翻动屋内的摆设,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喜欢不分你我,对父母做到百依百顺,兄弟之间要同心协力、情同手足。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隐私,“亲情”氛围尤为浓郁。中国人历来喜欢宾客满堂,对待客人像自己家人,做客时也可较随意。
这种差异更体现出西方人“利己”、中国人“利他”的思想。
4.人际关系的差异
人类的关系的复杂程度有时无法理解,由于地域之间的差异,中西方的人际关系的差异也就显而易见。
一般而言,西方的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西方人认为,社会是按照社会契约组成,个人自由独立。当然,自由和平等从来就是无法根本解决的两个问题,其两者间,任何一方的强势都会一起另一方的矛盾突出,西方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或是其平等同样是不可苟同,因此,人人的自由是建立在保证自由得以进行的保障――繁杂的法律――的基础上,从而西方人的人际基础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平等、独立。
中国的人际关系以社会伦理为基础的,中国人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所构成,但是个人却很难离开社会而生存,个人的自由实际上必须依附在对社会伦理的遵循上的基础上。人与人的互动,法律并不能起着一个根本性的作用。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衡情论理,以伦理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才是我们的人际基础。
五、结语
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与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重点 教学方式
一、我国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跨文化教学现状
张红玲将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定义为:由学校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活动设计,将社会实践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一项教育活动。严明指出在我国学者对大学英语夸跨文化教学的研究中,多集中于交际和语言的关系、中西习俗比较、非语言交际及中西管理模式比较等方面。很多学者认为,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其研究目标和研究成果不足,实证性和具体性研究较少,大学英语的教师的研究能力较弱。在我国目前的跨文化大学英语素质教育中,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偏差,教学内容片面,在教学中,教师着重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学习方法的教育,主要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不是英语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语言教学中着重强调语言的运用;确定英语文化教学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充分开发英语教学的潜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点
跨文化教学重点在于提高教师本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水平和加强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善。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而是应该从既有的教材中挣脱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知识视野等。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体会和经验联系实际案例,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如果在一堂英语课中,教师只是按照书本的内容进行教学,而不具体举出实例,学生就无法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无法将所学到的语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高校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跨国文化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教师在完成海外进修后需要和正在进修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对双方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没有进修条件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从多方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时事热点、风土人情。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
1.丰富教材内容,加入跨文化交际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从教材的内容着手。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在选取和编排教材内容时,要突出教材中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且教材内容中的对话要取材于真实的语境,从真实的生活出发。在现有教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涉及政治、文化、宗教等,呈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在教案中加入相关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等内容,将教学分为多个模块。例如:在国际视野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世界历史等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建立全球视野,整加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兴趣。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语法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2.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习语对比法、关键事件分析法等,配合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口头汇报等,在教学中注入活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对中西方不同种族的思维方式、文化特征进行对比,以此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敏感度,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3.利用F代化的教育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辅以生动的语言,令学生能够客观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的提高,为学生了解跨文化知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英语电影、视频等,令学生直观感受英语的运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4.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对英语教学中的量和度有适当的掌握。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总结
跨文化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在广义角度看来,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道德、社会生活等;在狭义角度看来,则包含了日常用语、民间谚语、专业术语、成语典故等。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培养关注国外时事、阅读外文杂志和期刊的习惯,加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天地.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前沿,2013,(22):127-128.
[2]蒋志娟.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6,(30):180-181.
篇7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如人格特质、学历和价值观等,对个人一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与设计,以达到个人理想目标的实践。人生只有一次,人的精力有限,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极其重要。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人不仅能认识反思自我,拥有生命主控权,而且明确了奋斗目标,提高了效率,为实现职业梦想奠定了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美,并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由于它的理论比较成熟,实用价值也很高,在西方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在我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也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
中西方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不同现状
(一)个人对未来的设计
我国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在学校和家里两点一线地生活。在学校里,要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大量课程,很少做课外活动。在家里,为了保证孩子学习不分心,很多父母从不让孩子插手家务事,铸造出一大批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生活低能儿童。他们没有实践的机会,对自己常抱有怀疑的态度,对外界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据调查显示,仅30%的大学生自主选择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而70%多的大学生按他人期待发展或者处于自我探索、焦虑、迷失之中。我国孩子的自主性比西方国家的孩子要低很多。
在西方多数国家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在美国,孩子从小就要认识劳动的价值,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在瑞士,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要去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原西德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给全家人擦皮鞋等。通过劳动,孩子不仅锻炼了能力,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二)家长、教师、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
现在的家长和教师都很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却又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素质。家长关心孩子的前途,带着孩子到处学琴、书法、武术,参加各种名目的比赛;教育界广泛讨论什么是素质教育,众说纷纭,却都没有认识到对孩子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职业发展的指导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之一。正确、科学的职业发展指导不仅涵盖了素质教育的所有内容,而且远远超出了“素质教育”的范畴。
在我国,父母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学校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知识殿堂,几乎没有家长、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对孩子进行职业发展的指导,以至于青少年普遍没有职业意识。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高考的巨大压力使很多中国学生在上大学前,对社会上各行各业基本上一无所知。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仍然只习惯于围绕考试掌握知识点,直到毕业前夕才谈论职业。学校也很少引导学生按照职业素质要求进行学习,直到学生快毕业了才安排几个讲座,搞一点咨询和指导。
在英国,家长会配合学校,有意识地让儿童在入托时就观察教师是怎样工作的,注意不同岗位的工作方式,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由此建立儿童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大概方向。入小学的时候主要是教师的教育指导。学校会开设各种兴趣班,按照儿童特长有意识地建立一个长期规范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其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式也越来越具体,包括信心的重新树立、帮助意识自己职业生涯中有哪些机遇、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如何决策、了解自己适合哪些工作等等。使学生的职业生涯从朦胧到逐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遵循“一步步到达”的原则。
(三)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
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中国考试》栏目、新浪网考试频道、北京青年报联合就大众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进行了问卷测试,结果显示约57%的人不知道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33.6%的人认为大学阶段适合开始职业生涯规划,52.7%的人认为是高中阶段,10.28%的人认为是初中阶段。
英国权威的职业生涯教育家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专家SheilaSemple女士介绍,在英国,对3~18岁的孩子有十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帮助他们逐步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英国的学校有专门为3~18岁学生设计的教学大纲,系统地为学生传授职业教育课程。美国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使他们接受职业发展指导、开始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十二种能力、六七十项“指标”的训练。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文化是在社会中产生的,由人、社会和自然互动的结果。体现在人本身有价值观、科学知识、生产技术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特色的对象。文化是基于地域发展的,不同的地区文化各不相同。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影响了我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
(一)静的文化
我国拥有辽阔的肥沃土地,农耕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可以使中国人长期地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因此,我国的古代社会安于稳定,很多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个地方,极少迁移。这种生存条件铸就了我国社会偏静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形态。
而西方国家的大部分土地比较贫瘠,农耕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在地中海附近环绕的古希腊、罗马、古埃及等国家相对发达,形成了航海的交通圈,促使了商业的兴起。还有一些西方民族,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少数游牧民族,以畜牧为生。这种生存条件导致了一种流动的生活形态,因此西方社会在相当的程度上趋向于流动的生活方式。
(二)家族观念严重
中华民族安居乐业,总是相对久远地住在同一个地方,一代又一代人形成圈,家族就繁衍起来。因为土地可以不断生产出所需要的生存资料,家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其相应的家族纽带也越来越繁复体系化,人际关系网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也越来越重,子女要听父母的话,小辈听长辈的话。由于这种安稳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他们遇到难题要“听”年长者的,而且处事注重经验,习惯沿袭前人的成功经验。
家族式的观念使孩子在家要听父母的,在学校要听教师的。很少有公正开明的家长、教师问孩子想要什么,对什么有兴趣。大多数人是凭借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事物,并不考虑孩子喜不喜欢,擅不擅长。中国的父母和教育者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也导致孩子对这方面知识的欠缺。
(三)缺乏冒险精神,注重经验
中国人推崇“中庸”,总是以前的人做什么就做什么,周围的人做什么就做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你突然做出了一件大家都没有做的事,你就是“出格”,就破坏了和谐。社会上没有形成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风气,个人也想不到要为自己的未来做计划。
篇8
婴儿学步 中方:家长紧随刚学走路孩子其后,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有时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摔倒后,“宝贝。爸爸(妈妈)抱你起来”。西方: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摔倒后,“孩子,勇敢一点,自己站起来”。
孩子爱好 中方:“孩子,我给你报了钢琴班、美术班、作文班,你可要好好学呀。”西方:“孩子,努力做的想做的事情吧,只要你觉得有意义,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
孩子将来 中方:家长老师说:“你必须好好学习,考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西方:家长老师说:“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
动手能力 中方:孩子若拆了玩具,就算自己能装回,也不敢如实地告诉家长。西方:孩子拆了玩具,若能装回,多数父母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父母会与孩子一道把玩具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再装。
劳动观念 中方:家长代替孩子做了一切杂活,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害怕影响了孩子学习。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送报等活计。
课堂班级 中方:班级规模一般在50-60人左右,桌椅从不随意搬动,学生一直都是面对正前方。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比较安静。西方:班级规模只有15至20名学生,桌椅有时可以随意变换,围圈或分散。学生比较活跃,思维比较主动。
课时作业 中方:小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几十遍上百遍的抄写、运算。中学生每周大概要上33节课,而且很多学生还在周末时忙着补课,一年只有3个月的假期。西方:小学生的课外作业是剪纸、画画、做手工。中学生每周只上23节课,周末从来不补课,1年差不多有5个月假期。
学生答题 中方:“怎么搞的,这个问题讲了几百遍还不清楚。你们几个怎么又不及格?你们几个影响了全班的成绩,知道吗?下次再不及格,你们就不用来上学了。”西方;“跟老师说说是怎么回事?是老师讲课你们听不懂呀,还是试题太难?”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会说:“好的、太优秀了、下次还会更好。”
考试测验 中方:每次考试完毕,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分数排名次、排坐次和排考场。西方:学生的考试分数只有老师都清楚,老师从不公布大家的分数,分发试卷时有意将卷子翻过来,避免相互知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思考 中方:如何才能完成教学计划,向学生灌输更多内容,布置更多任务。西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
课程安排 中方:学校比较侧重知识的深度,中学学校的教学一直以高考来导向,授课以单方讲授为主,主要讲解记忆性的基本知识,考试复习以大量的练习为主。西方:学校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为主,课堂上双向交流,知识点的传授也以发展学生的自由想象为主,复习考试以扩大阅读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家长要求 中方: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寄予很高的希望。把考试作为评判的标准,甚至一些家长主动辅导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西方:家长重视学科学习的同时,也很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课程,并很少辅导孩子的学习。他们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篇9
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设计、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制定一样的发展目标,必然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需求。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他们在性格特征、能力状态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根据学生自身的水平,只有制定符合他们自身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才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这种情况之下,分层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是高中的必修课,但是,英语作为高中学习中的一门较难的学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十分明显。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英语学习都获得发展,已经成为了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通过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使得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笔者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进行学生层次的合理划分。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师要顺利完成新的教学目标,就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合理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做到对学生层次的合理划分,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测试以及谈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在对学生有了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把学生分层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优等生,第二个层次为中等生,第三个层次为学困生。每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应该接近。但是,学生的层次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教师要重新对学生进行定位,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对学生重新进行层次的划分。只有根据学生水平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才能够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制定符合实际的分层教学计划。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制定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完成的教学目标。只有制定的教学目标能够实现,学生才能有成功的喜悦感,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一般来说,教师给第一层次的学生要求最高,要让他们做到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放低要求,要让他们掌握好基础知识。
例如:在学习《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制定这样的发展目标。第三层次的学生,要掌握各节日的说法和基本的风俗习惯。第二层次的学生,在第三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能够对中西方的节日进行对比,找出中西方节日之间的异同。第一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前两教学目标之后,还要在感受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总结出中西方文化各自的优势,以及找出西方文化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分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分层教学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
现代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问题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要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采用。及时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也要做到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以问题情境教学法为例。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在进行提问时,教师也要遵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要给成绩一般的学生机会,让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让优等生来回答,让他们有发展和提高的机会。例如:在学习《Wildlife protection》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三个层次的问题:要求学困生对“Why are these animals endangered?”进行回答。要求中等生对“why the Wildlife protection is important to us?”进行探讨。要求优等生对“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wildlife?”进行思考。通过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他们在自己的思考和讨论中得到了答案,获得了成就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
篇10
一、做最好的导师,知识的多元化
1、在英语教学中光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重视文化导入,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在美国,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而被枪杀。“Freeze!”意为“站住”、“不许动”,在美国是尽人皆知的日常用语。想必这位留学生学过“Freeze”的基本含义“冰冻”、“结冰”,但由于不了解该词在美国的文化含义,以至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个惨痛的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如果这位留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得多些,就不会遭受这样的不幸了。
精通英语语法是一名英语老师必备的技能,但了解英美的文化交际也同样重要。
2、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例如:the cat's paw猫爪子。有一则寓言说,猴子怂恿猫从火中取栗,约定分而食之。猫每次捞出一颗,猴子即剥开吃掉,结果猴子受惠,而猫爪在火中灼伤,受人利用而一无所得。英语中常用“猫爪子”来比喻“被人利用而自己并无所得的人”。又如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失败的意思)。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的理解。
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汉语里有“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腿子”等贬义词来表达人们对狗憎恶的情感,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解释:在西方文化中,狗以它的忠实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它在英语国家里身价百倍,人们把它当作宠物,狗被称为“man's best friend”(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的形象是正面的,与狗有关的词语也是褒义的,或是中性的。在英语中,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习语“a lucky dog”意为“幸运儿”。还有其他一些短语和句子,如:top dog(重要的人)、my old dog(我的老朋友)、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时候)等等。在教学中还要教给学生这些词、句经常使用的场合,使学生会正确使用。
二、英语教师做最优秀的组织者
控制者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角色。老师完全控制课堂——不仅控制学生做什么,而且控制学生什么时候说和使用哪些英语这种角色的优势在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老师的讲解,而且所有学生的学习步调一致。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因此,它在介绍新课和句型操练等方面很有效。然而,这个角色控制了所有的课堂,致使学生说英语的时间很少,不利于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要真正控制每一个学生,老师的课必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老师必须在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说英语的时间和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的电脑画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
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促进者和帮助者做学生的学法指导导师
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古人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已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 上一篇: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
- 下一篇:垃圾分类回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