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

篇1

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术著作和比较有实体价值的文献,让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学术垃圾,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意,是根本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可言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民主与法制,2010,(1).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孙召路.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青少年研究,2004,(2).

[5]杨奎臣.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助长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侯晓红(2005),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

[3]王椿阳(2007),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4]沈燕清(2007),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新西部第20期.

[5]郑艳(2009),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

[6]兰玉娟(2009),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2期.

[7]谭斌(2009),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8]王兆芬(2011),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79期.

[9]姜方炳(2011),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10]江根源(2012),青少年网络: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新媒体第111期.

[11]刘艳(2013),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浙江师范大学.

[12]陈代波(2013),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2]张慧中.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3]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25.

[4]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06-7-12.

[5]李亚诗.从“网络暴力”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中国商界,2009,(11).

[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思哲.“人肉搜索”并非全是“网络暴力”[N].中国文化报,2008-9-26.

[8]刘亚奇.“网络暴力”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角色[J].新闻窗,2010,(4).

[9]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4).

[10]程少华,傅丁根,孝金波,游海滨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2-3.

[11]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

[12]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1).

[13]易文.“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6-23(Al0).

[14]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J]开封大学学报,2009,(3).

[15]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16]徐源.网络舆论暴力的意识形态解析——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些许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篇2

iResearch艾瑞咨询整理Ipsos 2012年1月的数据发现,澳大利亚87%的网民认为社交网站存在网络暴力,其次有36%的网民认为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存在网络暴力。其余存在网络暴力的平台有在线即时消息,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室等等。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社交网站网络暴力事件越来越多,包括有恐吓,诽谤,威胁他人,甚至宣扬暴力,发动骚乱。许多人通过社交媒体促成大规模集体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政见,其原因在于社交网站覆盖广,传播快,并且事件爆发后能够轻易逃避责任。针对伴随网络而来的犯罪,法律是一个重要的武器。网络虽是虚拟社会,但也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如有危害社会稳定及他人安全的行为,应当通过一些延伸到互联网行业的法律条例来遏止。

(来源:艾瑞网 编选:)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暴力 现状 危害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2016年专项课题(编号:16FYHYB00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科研基金重点课题(编号:YK16-01-04)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是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第四种媒体。网络媒体虽然出现较晚,但其正以迅猛的势头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媒体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暴力现象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的现状

(一)主要表现

1.网络语言暴力

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的语言交际也应遵守相应的行为规则,同样讲究使用文明用语。网络语言暴力就是在网络空间的活动过程中,大学生不遵守应有的网络规定,使用粗暴、诋毁、蔑视、嘲笑或带有过激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对相对方产生的这样和那样的危害行为。

通过总结发现,网络语言暴力主要呈现以下几种再现形态:(1)K话成篇型。这种形态是一上来就毫无顾忌,直接使用网络脏话,如 “他妈的”等词语;也有的稍微注意一点,在骂人时使用的一些字母组合,人们一看十分明了,等等。(2)道德审判型。这种人往往是高高在上的神态,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以绝对心理优势对他人的尊严道德进行任意批判,不管事情真象怎样,先胡乱痛批一阵再说。(3)唯恐不乱型。这种类型就把一些无中生有或者道听途说的信息,经过自己的主观过滤加工,毫不负责地随意散布到网络世界,笑看他人表演。

2.网络游戏暴力

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和侵略性,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实交织的梦幻空间,让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从事探险、交往、竞争、互动、建构认同等社会行为。[1]网络游戏这种复合多元功用,使得很多大学生流连忘返。现有的网络游戏市场当中,含有暴力成份的占了很大一个份额,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销售中约有九成以上的充斥暴力、打斗、拼杀元素。研究发现,网络暴力游戏已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诱因,并引发了一系列现实暴力行为。[2]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因沉迷网游遭退学的例子不在少数,有的学校每年多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3]主要表现为:通过视频媒介向对方做一些带有侮辱性质的动作去对方;在与多人进行网络游戏过程中散播对方的谣言,减少对方的信誉度。研究表明,经常玩网络暴力游戏的学生在虚拟暴力世界的强化下,他们的网络暴力攻击性会显著提高,网络游戏暴力成为导致大学生暴力犯罪最可怕的因素之一。 [4]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大学生玩过网络暴力游戏,会增强网络游戏者的与攻击性相关的自我图式,网络游戏者持有自我攻击性信念和对攻击性的更为积极的内隐态度。这种自我图式对大学生网络暴力的介入有推动意向。[5]根据心理实验结果发现,暴力游戏中的射杀和血腥场面都会大大增加游戏者对他者的攻击性倾向。[6]

3.网络学习暴力

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查询、收集各种学术前沿信息,浏览、阅览各种图书、杂志,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教室、图书馆也只是他们传统的学习场地。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中找到各种学习资源,也可以下载学习资料。《著作权法》规定,任何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的行为,均为网络暴力侵权行为。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存在普遍的网络学习暴力行为,他们著作权观念淡薄,一旦在网上看到对自己学习有用的知识信息,如果技术允许,他们立即把所需信息下载转发。

(二)发展趋势

网络暴力自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以来,在保持传统态势的同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1.渠道多元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网络平台呈现多元并举:QQ、微博、微信、贴吧和论坛等新媒体阵地无一例外地成为网络暴力的传播渠道,这也是网络暴力事件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网络暴力的呈现渠道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2.形式缤纷

网络暴力渠道的多元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网络暴力形式向多样化进程演化,二者在技术层面上有着互动空间。网络暴力事件推动者被人们称之为网络暴民。为了美化网络暴力实施者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他们通过段子或改编歌曲等形式对热点事件进行嘲讽。

3.发醇时间缩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网络暴力事件的发醇成型时间大大缩短。如“南方日报记者实习生”网络暴力事件中,经网友于新浪微博,短短数小时就被网友转发数千次,在短时间内锁定了作案者,暴力发醇时间大大缩短。

三、大学生网络暴力产生的危害

网络暴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事人个人的危害和对现实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对当事人的危害

网络暴力严重侵害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对他们的精神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使他们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都受到了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讲,不利于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

1.影响主流人生观、价值观形成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他们思想活跃,进取心强,对新鲜事情有着很强的向往性,所以很容易受到网上相异思想的冲击。网络暴力的消极、极端、不理性的显性特征,容易使大学生在缤纷的网络世界中是非观念模糊,分辨不清虚拟与现实。加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国外极端势力把大学生作为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力军,各种社会思潮在网络上交锋趋于白刃化,一不小心,大学生就会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牺牲对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防碍健康性格养成

大学是学生健康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他们在此期间受到了网络暴力不正常的影响,网络暴力中不当的语言、极端的行为方式、让人难以接受的后果,对当事人一次次挑战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的审判和制裁,必定会对心智不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

3.导致社会风气日下

网络世界虽然不是现实世界,但它与现实世界关系紧密,它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延续,网络暴力的客体都是现实中的人和事。在网络暴力实施过程中,他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受害人本人,对他人是否被伤害也不关心,使网络世界变得没有人情味。在此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网络环境的情感伤害,逐渐形成无聊的看客心理和群体的冷漠情绪,导致民风不再纯朴,社会正气受损。

4.弱化法制道德观念

网络科技发展速度迅猛,与此相配套的法制道德建设工作一路滞后。在网络世界,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将网络作为发泄的平台,肆意谩骂其他人,把现实中自己的不满情绪带到网络世界,恣意放纵,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任意妄为的真空,结果造成破坏欲望的极度扩张。网络暴力的出现,加剧了对法制道德观念的冲击,对道德法制规范形成巨大的威胁。

(二)破坏社会和谐环境

网络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平台,对于自制力强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很好地区分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较好地利用网络,而自制力较弱的人则很难克制自己,容易被带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并且完全沉迷在“以暴制暴”“以恶制恶”思想的支配下,很容易在解决问题时诉诸“暴力”手段,滋生出很多社会不安全的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1.侵蚀社会道德标准

网络暴力对当事人的穷追猛打,逐步蔓延到现实世界,这种恶意的制裁也在挑战着现实世界固有的道德标准。网络环境无边无际,各种不同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汇集,网民这一群体越来越庞大,陷入思想误区,造成是非观念模糊,分辨不清虚拟和现实。

2.污染互联网环境

网络世界本应像现实世界一样,环境优美,风清气正。网络暴力的介入,使得网络空间的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出格的言论和不理智的行为势必对普通网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情绪化状态的人往往是不冷静和不理智的,容易做出极端危害社会的举动。

3.引发社会冷漠

网络暴力异化了舆论监督的作用,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网络暴民频现,它在无休止地恶意攻击当事人,许多不明就里的网民加入其中,他们变得麻木从而变成欣赏闹剧的看客,渐渐失去同情心和爱心,逐渐形成无聊的看客心理和冷漠的情绪。

4.暴力从虚拟向现实延伸

纵观现代网络暴力的现状可以发现,网络暴力的当事人刚开始都只是在网上发醇,尖刻的言辞、激烈的争议、毫o顾忌的相互攻击,随着事件的不断被关注,发展为利用广大网民的力量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地址、电话等等涉及隐私的内容全部公布于众。于是网民们在未弄清事情原由的情况下对当事人展开现实攻击,当个人的非理性状态被无限扩大而缺乏正确疏导时,网络暴力就会突破虚拟向现实延伸。

5.舆论影响媒介公正报道

“议程设置”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姆斯和肖于1968年提出,认为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宣传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防止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7]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观点很容易被网络暴力舆论所挟持,往往很难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容易造成失实不公的媒介言论,使得法治走向人治的歧途。

网络暴力从出现到现在也只是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杀伤力却是致命性的,侵蚀社会道德标准、污染互联网环境、引发社会群体冷漠、暴力从虚拟向现实延伸、媒介公正报道受到挟持等等,虽然没有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那样极端化和暴力化,但它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由此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参考文献

[1] 黄少华.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5-122.

[2] 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新华网.大学生沉迷网游引起人大代表关注 [E B/OL ].[ 2011-09-10].http:///internet/2008-01/21/content_7465452_2.htrn.

[4] 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458-460.

[5] 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等.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6(3):570-573.

篇4

【关键词】校园网络暴力;心理状况;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3-0055-02

【作者简介】居艳,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副校长,高级教师。

校园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类比网络暴力,校园网络暴力可以定义为校园中发生的网络暴力现象。与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相比有其共性,如网民的匿名性,网络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等,也有其特殊性,由于学生性格气质的差异,往往性格冲动、胆汁质的学生容易出现网络暴力,同时由于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未成年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如何诚信使用网络方面存在缺失,也是导致校园网络暴力产生的客观原因。根据校园暴力事件中施暴者的心理分析,可以将校园网络暴力事件分为以下三类:

一、玩笑过度型

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开玩笑是难免的事,和性格开朗、大度的人开玩笑可能会调节气氛、增进友谊,还可以使开玩笑者具有幽默感。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当超过这个“度”时,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这里举一个我遇到的例子,学校里有一个女生平时大大咧咧,各方面也很优秀,人缘极好。有一天,她得知班上一位女生可能暗恋一位男生时,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真心走到一起,于是将这个男生和这个女生的照片拼到了一起,在照片上加了一句“我们结婚吧”,并将拼接后的照片发到了班级QQ群里。本是一个玩笑,但是照片中的女生性格十分内向,当她看到了这个照片后,连续几天彻夜难眠,成绩一落千丈。女孩的妈妈知道此事后,十分恼火,来到学校希望学校严肃处理此事,并要求实施网络暴力的女生当面道歉。

当受害女生的母亲找到我时,我感到左右为难。一方面我十分同情孩子的母亲,作为母亲,看到自己性格内向的青春期的女儿受到别人的网络欺凌日渐消瘦,心里一定非常难过;同时我也同情那个拼接照片的女孩,也许她无心伤害这个女生,只是出于好奇,和她开了个“过度”的玩笑。于是,我和这个女孩的母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性格气质的分析,让她了解两个女孩处事方式的差异,并能够理解和宽容对方;同时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有责任和拼接照片的女生进行交流,让其删除照片,了解玩笑该如何开,并要求她真心诚意地向受害女生道歉。

通过这个案例,同学之间开玩笑有几点应注意:

开玩笑要看对象。由于人的性格、秉性各不相同,因而各人的承受力也不尽相同。有人豁达开朗、有人谨小慎微。所以尽量不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同学开玩笑。同时,有些玩笑对男生可以开,对女生则不能开。

开玩笑要看时空。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落期或特别专注期时,也许不经意的一个玩笑就会引起其负面情绪的爆发。如当一个人正在安静学习时,你的玩笑可能影响他正常思考,因而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极度不满。

开玩笑要看内容。开玩笑也要讲究健康高雅,富有幽默感。低级庸俗、揭人伤疤的玩笑往往会引起对方的极度厌恶。

二、冲动报复型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冲动报复型的校园网络暴力事件是校园网络暴力最常见的类型,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个人冲动报复型。

由于有些人气质属于胆汁质型,遇事特别容易冲动,往往不计后果只顾一时之快。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学校有个男同学平时活泼好动,特别喜爱踢足球,有一次班会课,他偷偷溜到操场去踢球了,当班主任知道此事后立刻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这个男生在班主任教育时就流露出不满情绪,回家之后立即注册了一个QQ账号,用此账号登录后侮辱谩骂班主任。这种校园网络暴力属于典型的个人冲动报复型。如何杜绝或有效处理此类校园网络暴力事件,主要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平时应该多关注身边人的性格特征,虽然俗语“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贬义的意思,但是有时候为了缓和矛盾,或者说是选择更加恰当的方法解决矛盾,同样的事情的确需要和不同性格的人说不同的话。

(2)当此类网络暴力事件发生后,不能直接交锋。因为这不是针尖对麦芒,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是两败俱伤的事,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冷处理。当网络施暴者冷静思考后,发现自己的言行的确不当,会主动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以得到对方的谅解。

2.群体冲动报复型。

在学校,常常由于两个同学在网络上观点不同发生争执,从而引起众人“围观”,打起网络口水战;或是因为疑似某项评比结果不公而引起多位同学向活动主办方发起网络质疑、造谣甚至谩骂。这些都属于群体冲动报复型的校园网络暴力。过去同学们的争吵和质疑常通过口述或者学生代表向校方提出质疑并进行谈判,而现今由于网络的介入,很多水军加入口水战,使得原本很容易辨别真伪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置活动主办方或者学校于道德的风口浪尖。青年学生富有激情与朝气,也特别容易冲动与受人蛊惑,富有质疑精神,但往往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面对群体冲动报复型的校园网络暴力事件,学校应如何应对?

首先,学校组织活动应事先经过周密的筹划,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其次,当发生群体与校方对立时,学校可以主动邀请学生代表和学校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果学校的出发点都是从学生角度考虑的,相信学生一定能够理解。

最后,利用平时的集体晨会等集会时间,加强民主、自由、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

三、心理失衡型

这种类型的校园网络暴力往往产生的危害性更大。因为施暴者长期处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积蓄了很多负能量,通过蓄谋已久的构思,对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实施校园网络暴力,甚至由最初的校园网络暴力迁移到现实暴力中来。

曾经遇到过一起类似的案例。一位沉默寡言的男同学暗恋班级一位女同学,通过写情书的方式向对方表达爱意,遭到了对方的婉言拒绝。但是心理失衡的他从此对这个女孩怀恨在心,当他看到她和其他男生讲话时就特别恼火,于是编造了各种谣言通过网络匿名的形式对这个女孩的名誉进行诋毁。事发后,班主任了解到这位男同学曾看过心理医生,鉴定为有抑郁症倾向。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在了解到该男生的情况后,对其增加了更多的关注,心理医生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这种类型的校园网络暴力虽然不多见,但是危害性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引导,可能会演化为校园暴力事件,危害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防范此类校园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要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1.通过心理测试、家访、班主任和同学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备案,并高度关注。

篇5

防治校园暴力,这回出招挺细

日前,多部门联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不仅明确要“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也提出了关注学生有无精神恍惚、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多次实施暴力学生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等具体举措。专家指出,任何情境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不允许,必须做好早期发现,惩戒和教育并举,防止受害人受到二次伤害。

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言语和肢体伤害……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日前,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从有效预防、依法处置、形成合力3个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

与以往不同,《意见》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举措,如“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推进校园及周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等。

事前

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担责”的错误认识

《意见》提出,针对欺凌、暴力进行全面教育,强调“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意在坚决对欺凌、暴力说“不”。

“在施暴者的心中,欺凌行为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分析,在这种错误认知的指导下,欺凌和暴力才会屡见不鲜。《意见》明确,任何情境下以任何形式诉诸暴力,都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在中小学生头脑中树立“欺凌害人害己”“违纪违法必究”的观念,才能指导他们正确判断身边的欺凌、暴力现象,从根本上瓦解欺凌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

有效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心防”和“人防、物防、技防”同等重要。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斯辉谈到,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物防与技防已受到相对的重视,人防问题也有相应的责任制度规定。这次多部门出台的防治学生欺凌与暴力的《意见》,将学校安全管理视为预防学生欺凌与暴力发生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心防”的重要性。

《意见》强调,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程斯辉认为,这正是旨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安全。此外,应该对学校的优秀学生、贫困生、心困生、留守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事中

早期发现,监控上下学重要时段与路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范国睿认为,每一起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施暴者、被施暴者双方都是受害者。被施暴者一方,身心受到伤害;施暴者一方,人格也会受到伤害。因此,对待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无论是用教育的方法还是法治的方法,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人格与心灵健康。在应对策略上,应当综合运用积极教育、早期预警、现场干预、依法惩处、心理疏导等方式。其中,现场干预一环,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校园暴力事件正在发生时,应该如何干预呢?

《意见》特别强调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重点监控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动态研判,对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及动态管控。”

“早发现,是迅速、妥善应对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基础和前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认为,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教师和家长能够从学生的行为、情绪、衣着、用品等方面发现卷入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迹象,及早发现尚处隐秘期的欺凌和暴力现象,并且实施早期干预,将欺凌和暴力遏制于萌芽阶段。

范国睿指出:“《意》要求,在地方和区域层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村)、公安、司法、媒体等各方面沟通协作机制,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此举意在明确多元主体的共同责任,形成合力,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的视线。

事后

惩戒教育结合,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

《意见》指出,“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裴涛分析说:“我们要惩戒和杜绝的是欺凌和暴力的行为现象,而不是要讨伐和清算一个个迷失自己的孩子。《意见》的出发点是我们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教育改正错误,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意见》还提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有专家分析,这提示了作为教育管理者,不是要对施暴学生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面临日益频仍的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世界多国都加强了立法等相关惩戒措施。

2002年,挪威政府总理、全国教师协会、各区反欺凌联盟、全国家长协会和儿童监察员代表共同发表了《反欺凌宣言》,对学生欺凌和暴力实行“零容忍方案”。

2003年,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反欺凌行动》。多数中小学制定了专门针对欺凌的措施。

2013年,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欺凌对策推进基本法案》。

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都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欺凌行为认定标准和严惩欺凌行为,遏制校园暴力。

范国睿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相关条款,增加“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等内容,使中小学生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者,采取非监禁执行,强制其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对监护者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强化其教育、监护之责。

此外,《意见》强调,在报告、宣传及处置等各环节,要“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防止媒体过度渲染报道事件细节,避免学生欺凌和暴力通过网络新媒体扩散演变为网络欺凌”。对此,裴涛认为,中小学生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造成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必须通过反复确保所处环境的安全稳定,才能逐步恢复正常。因此,隐私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虽然传播有警示意义,但我们不能泄露孩子的隐私或揭开孩子的伤疤,使他们受到二次伤害。”裴涛说,“无论如何,要将孩子的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来源:人民网 记者 赵婀娜/文)

记者调查

三问校园暴力

打开网站,输入“校园暴力”几个字,一大拨视频蹦现在眼前:围殴打骂、被逼、狂扇耳光、强吞秽物……每一段视频都触目惊心。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当种种“恶霸”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将施暴视频公之于众有利还是有弊?到底怎样做才能有效地防治欺凌事件?

一问施暴心理:为何暴力行为频频出现,施暴学生不以为意?

前不久,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两名女生在宿舍内遭到多名女同学殴打,导致嘴角撕裂、身体多处受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发后,打人女生竟在微信朋友圈公然警车和警察照片,并配发“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的文字。

在校@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场“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还有些孩子主动录制视频上传网络,将暴力行为当作一场“表演秀”……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大脑的前额叶还不成熟,加之荷尔蒙激增,所以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专家杨芷英认为:“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

“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

“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民主协商意识,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储朝晖解释道:“比如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也就是说,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现实当中。毕竟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

二问网络传播:施暴视频是否应该公之于众,会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与过去相比,发生在网络时代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有着更易传播、更易扩散的新特点。当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候,一起发生在校园角落里的暴力事件,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就会众人皆知。

而施暴视频到公共平台之后,由此带来的传播效果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人们会对受虐者产生同情、对施暴者加以谴责、提高保护自我意识、告诫自己不可施以暴力等等。效果也可能是消极的,施暴者的引以为傲、叫嚣者的更加嚣张、学生们的主动效仿,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网络的双刃剑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说:“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一些视频材料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直接把暴力现场展示在屏幕上,甚至过度渲染细节,这些都是应该严令禁止的。

因为孩子们在观看欺凌暴力视频报道时,往往缺少家长或学校的合理引导,这就很容易让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观看者,成为欺凌暴力的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这些视频也很有可能造成‘观察学习’效应,引起一部分学生的模仿行为,成为校园暴力的反面教材。”

“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视频的,目的在‘警示’,而关键在‘怎么说’。”杨芷英认为:“暴力事件可以报道,典型事件也应当通报,媒体可以做道德上的评价,行为上的指导,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渲染细节,不要出现暴力打斗的具体场面,否则便可能适得其反。”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导致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因此,此时的隐私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裴涛说:“虽然施暴视频的传播具有警示意义,但我们不能期待尚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受害者都敢于暴露自己鲜血淋漓的伤口。对受害者而言,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的保护应该是放在首要位置的,特别是要防止网络传播导致的事态蔓延,避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

三问解决之道:是惩罚不够还是教育不足,防治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何在?

在诸多校园欺凌事件中,“我没成年”似乎成了施暴者有恃无恐的借口。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或已满14周岁故意伤害但没有致人重伤的,不能构成犯罪,这类行为均作为一般民事纠纷,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相对较低,如法国是13岁,荷兰、印度、加拿大、希腊、匈牙利、丹麦是12岁,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州是7岁。

作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或缺的一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相关条款,增加‘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等内容,适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使中小学生明确并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者,采取非监禁执行,强制其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此外,对未成年犯罪者的监护者也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强化其教育、监护之责。”

但是,在我们对施暴者强烈谴责、严肃处理之余,也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施暴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受害者。这些孩子或是迷失在暴力的情境之中、或是得不到正确的情绪疏导、或是本身也是暴力的受害者。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教育应当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

“τ谟泄暴力行为的孩子,不要另眼相看,而应该用爱的教育,让孩子成为积极向上、充满友爱精神的人。”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孙玉柱说:“此外,通过教育引导、事前疏导的方式,将暴力从源头上掐灭格外重要。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让学生懂规则、明事理、主动拒绝不良行为。作为家长,则应以身作则,以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丁雅诵/文)

观点聚焦

终止校园暴力要标本兼治社会学校家庭须齐心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亮点颇多,不仅对预防校园暴力的保护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护人追责等环节也有明确表述。

近年来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谓五花八门。一些施暴者为了炫耀或者其他原因,还将视频传到网络上,花季少年的这等嚣张和无所谓,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次《意见》的出台,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顽疾。

校园暴力的发生,首先体现的就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暴力实施者不懂法,受害者缺乏维权意识,相配套的心理疏导、心理教育要么没有,要么就是摆设。除了对学生的惩处和教育之外,本次《意见》加强了对家长的问责制度。父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第一对象,不少施暴学生就来自于暴力家庭,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要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有几个问题极为突出:一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方往往得不到有效惩处;二是在一些学校,老师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一些所谓的“差生”被边缘化,他们往往消极地看待社会,对周围充满破坏情绪。

篇6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中小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暴力定义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从医学的角度对校园暴力做出了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行为。简而言之,和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都可以界定为校园暴力。由于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叙述的是中小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欺凌行为。

2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2.1家庭原因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上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观念,家长在各种矛盾与利益的选择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秉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念,而长期处于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国内有调查显示,当家庭中出现亲密伴侣暴力时,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攻击等适应方面的问题。而儿童一旦出现适应方面的问题,就可能引发问题行为。国内学者李涛等发现,儿童社会适应的不良通常表现为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主要包括攻击、违纪、多动等违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行为;内化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发生在个体内部的消极情绪问题。

2.2暴力传媒的影响

如今的社会快速发展,新的传媒方式正在不断滋长。生长于新世纪时期的青少年,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新兴媒介的影响,这些新兴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和网络游戏等。由于电视电影节目良莠不齐,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并没有发展完全,因此观看这些电视暴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到这些节目的替代强化,将自己代入电视节目,容易幻想自己就是电视中的暴力人物,潜移默化地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攻击行为。而相较于电影电视中的角色,电子游戏中游戏者可凭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属于直接强化,即游戏者如果表现出攻击性就会得到奖赏,这种对暴力的直接参与强化了攻击行为,将使攻击行为增加。因此网络暴力游戏是诱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3学校原因

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轻德育重智育,一昧地教书却忽略了育人。缺乏生命教育及法制教育,使学生只注重成绩,忽视自己道德建设。而学校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不作橐彩堑贾滦T氨┝ο窒舐沤不止的原因之一。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有些学校为了维护政绩形象,秉持“家丑不外传”的观念,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低调处理,将欺凌行为简单的定义为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因此不但不为受害学生讨回公道,还积极做受害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不追究到底。有很多受害学生和家长由于不想招惹更多麻烦,往往选择接受道歉或者隐忍转校,对施暴者的追究往往也不了了之,这无疑会纵容和强化施暴者“恃强凌弱”的思维和行为。

2.4政府原因

由于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及相关政策,没有形成有效而又明确的依据来认定“校园欺凌”事件,使得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经常会不了了之。而受《未成年保护法》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基本上都会从轻处理,或是由家长带回去教育。因此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由于没有明确保护暴力受害者的法律,以及由于对未成年犯罪的宽大处理,使得施暴者可以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法律的惩罚。特别是对于处于十四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无责任能力,因此在违法犯罪后不会被判刑,只是让家长领回家教育。这使得很多受害者家长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孩子遭受校园暴力的情况下,会鼓励孩子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待校园暴力,而这种方式无疑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3校园暴力的防治

3.1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却也是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情绪特征及其控制机制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父母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负性养育方式越多,其子女有更高的愤怒情绪,并容易在特定情境中向外表达。因此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耐心引导而不是拳打脚踢。平时要注重于孩子进行交流,关心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对待孩子所遇到的困扰能及时知晓,与孩子保持沟通,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化家庭。而对待家庭内部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问题,可采取系统家庭治疗,系统家庭治疗对改善青少年家庭环境、减少青少年家庭内的暴力行为有协助作用。有利于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2媒介方面

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建立自我认同感、培养社会支持体系和应对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电视媒体和电子游戏诱惑,试图使用虚拟世界作为替代来缓解现实中的社交问题。青少年学生很多是在现实生活中抑郁不得志,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与同学关系紧张淡漠才沉迷网络。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交往中体验乐趣意义,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依赖。而对于一些沉迷网络游戏不能立即抵制诱惑的青少年,应该让他们多接触亲社会视频游戏。通过亲社会这一游戏使其远离暴力游戏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亲社会行为纳入自己的意识,减少暴力行为。已有研究显示,亲社会视频游戏会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青少年的攻击。

3.3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定期督促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欺凌行为的界定与后果,并且可通过小品、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体验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内心感受。定期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热爱生命,敬重生命,同时能够懂法、守法、用法。建立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并将学校心理辅导机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能找到地方去解决。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应与学生多加接触,留心有异常情绪的学生,及时的给他们心理帮助和辅导。同时应防患于未然,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方面的意识,教给学生对遇到暴力事件时,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在真正遇到问题时不至于孤立无援。由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容易卷入暴力事件,因此应该在学校教育时注重对孩子进行自信心及社交能力训练,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产生自信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4政府方面

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校园安全立法工作,完善校园暴力立法行为。健全暴力行为惩治制度,让欺凌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有效地鼓励那些被欺凌的孩子起来反抗。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工读学校,对那些有暴力行为,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但是不至于送入少管所的青少年,送入工读学校就读。在工读学校应该进行常规的学校教育,使处于学习黄金期的青少年不至于荒废学业,同时建立职业教育,让青少年在工x学校里学会一技之长,这样以后进入社会,能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价值,不至于无所事事。更要进行法制教育,让青少年能够真正的懂法、守法、用法,明确法律的界限。

4小结

校园暴力的频发,我们不能集中于哪一方面的过错,也不能忽视每一个方面的原因。对校园暴力的杜绝与预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要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就能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还孩子一个清平世界。

参考文献

[1] 秦秀清,朱双燕.论校园暴力的类型及主体特征[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11,24(1):32-34.

[2] 李涛,徐振兴,等.亲密伴侣暴力中儿童的社会适应及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448-1456.

[3] 邵阳,谢斌.男性暴力型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愤怒情绪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81-483.

篇7

祝传鹏

(陕西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1)

大众传媒越来越具有取代学校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当电影电视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一切的模仿开始转向以这个声画为载体的机器。我开始相信,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学习暴力及其对待暴力的态度固然受到现实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传媒时代,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尤其是影视暴力的内容是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的一大诱因。在一个传媒无孔不入、为追求利益什么都播的时代,传媒对于社会阅历尚浅的青少年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影像解读能力,有效降低影视暴力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以预防校园暴力是当务之急。

一、媒体中宣扬的影视暴力

影视暴力作为媒介暴力的一种形式,始于电视媒体的出现,随着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电影电视、掌上电脑和VCD/DVD等都成为影视暴力展示的重要媒介。在本文的研究中,影视暴力主要指以电影、电视、手机、VCD/DVD及网络等媒体为载体,以影视剧、广告、卡通动漫和MV为表现形式暴力内容,重点强调的是这里的影视暴力包括了作为画面的暴力和作为声音的暴力两种形式,而画面的暴力包含了以现代摄影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复制的画面暴力和以计算机或手工为手段制作的动画的暴力。

二、影视暴力泛滥的原因分析

1.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是影视暴力泛滥的时代背景和物质条件。我们进入到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读图成为一种重要交流信息的方式。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普及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影像的制作和创作中来,这一切都为视觉文化的来临提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相应地,视觉文化时代也是影视产生空前发达的时代,暴力内容的表达手段也相应的视觉化,以便满足人们对于视觉欲望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视暴力泛滥的一个原因。

2.暴力是人类内心本能和集体无意识的体现。人类对暴力的崇拜和喜爱源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人类能够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残酷自然法则中繁衍下来并成为生物界最强大的生物,首先得益于人类暴力手段的强大使得人类自身能够在猛虎野狼的强悍威胁下生存下来。在工具还不够发达的远古时代,人类依靠集体确保对外暴力的强大,因此,在那个注重以力量衡量个人价值的时代,越是强大的暴力越是被人们所推崇。久而久之,暴力成为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虽然人类已经远离生物界进入到文明时代几千年,但人类血液中的暴力基因并没有得到改变。正如西方现代行为学创始人康纳德·洛伦茨所言人类的暴力行为具有先天性的基因,在《论侵犯性》一书中他写到“人类的好斗性是一种真正的无意识的本能。这种好斗性,也即侵犯性,有其自身的释放机制,同及其他人类本能一样,会引起特殊的、极其强烈的”。

3.影视暴力作为暴力的承载形式,具有美学的价值。影视暴力是暴力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如果追溯人类对于暴力之美的表现和欣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初对力量和强健身体的崇尚和审美需求。这在人类原始记忆中是赢得食物和与异性机会的主要因素,在今天,它仍然是健美的标准。原始人佩戴用兽骨做成的装饰品,画在石洞壁上的狩猎图,都是在炫耀自己的力量,炫耀自己的力量所带来的胜利。暴力之所以美,正在于人们对于力量的崇拜,在于它是生命力的表现,一种生存权利的扩张。古希腊人崇尚力与美的统一,对暴力美的欣赏事实上是对自身走过的历程的回顾,进而对自身力量产生美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自豪与审美意识交织产生。对于暴力的欣赏和追求历史悠久。进入到视觉文化时代的今天,借助于电子和数字影像制作技术,暴力的艺术呈现也相应的由雕塑、绘画进入到了影像表现的时代。

4.电影电视特殊的技术艺术手段造就了暴力美学的诞生。影视暴力的泛滥,很大原因在于影像的“暴力美学”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和审美愉悦,这种视听和审美愉悦一改由传统媒体的静态形式,而由逼真的动态和声画结合的方式出现,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由于摄影摄像手段以及三维动画技术和剪辑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大量应用,由此在电影理论中提出了暴力美学和奇观电影的概念

三、加强影视教育提高影像解读能力的紧迫性

1.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影视暴力充斥媒体。传播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到了读图时代,视觉文化作为读图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方式从以语言为中心转移到了以影像为中心。一方面,视觉符号本身作为一种信息以其直观、鲜明、生动的特性提高了人们信息接受的效率,成为一种人们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但另一方面,据调查,青少年在媒介的使用上,电视、电影和电脑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媒介,接触率都高于70%,喜爱的影视作品主要是喜剧、武侠、科幻、恐怖、警匪和言情片。这些影片中含有大量的影视暴力,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影像对暴力内容的超真实表达深深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行为和思想观念,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增加了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我国的传媒具有中国特色的双重性质:事业性单位和企业化运营。因此,我国的传媒既具有文化的属性,又具有市场的属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全社会都在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衡量取得业绩的大小。传媒的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电视在加工整理相关信息、营造这个模拟的世界时,是以追求利益为根本目的。激烈竞争的压力导致影视节目出现庸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研究影视暴力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其提高影像解读能力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2.影视暴力的频繁接触与较低的影像解读能力之间存在矛盾。电影电视和网络媒体成为影响初中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早在6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林格斯把电视、原子能和宇宙空间技术并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电视是撼动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电影电视自身的优势以及借助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使其成为初中生接触最多最喜欢的媒体,成为影响初中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的“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电视媒体承担着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通过其承载的内容对个体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然而,调查表明现在初中生的影像解读能力不是很高,影像暴力的频繁接触降低了其对暴力的感觉阈限,提升了暴力发生的可能性。

3.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无法取代媒介素养教育。虽然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信息素养不同于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着重的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反思,而媒介素养着重的不仅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反思,还关注信息的来源、传播的途径和效果,以及对媒介自身的属性的研究。即,媒介素养是在信息素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媒介使用者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篇8

【关键词】中学生网瘾;成因;危害;防范

随着电子网络飞速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小孩,都会使用电脑、玩网络游戏,但是过分的不适当使用就会产生网瘾危害正常生活,而其中影响最严重的就是我们青少年,尤其是我们中学生。中学生沉溺于网游甚至脱离了现实生活,厌学、叛逆,成为问题少年,可能残害终身。因此中学生网瘾值得我们中学生去反思,只有及时走出网瘾,回到正常的轨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美好的前程。

一、中学生网瘾成因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上网都是在网吧,在家里上网的中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让我们可控的上网,很多家庭都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了家里上网的条件。但无论是在网吧还是在家里,都有明显的网瘾特征,过度依赖网络,就算是在学校上学心理也会极度想念,认为现实生活索然无味,甚至将网络世界作为自己未来的前途,比如想做游戏开发、游戏竞技手等,但过度使用网络就会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脾气暴躁,拒绝社交,沉浸在网络世界里,最后学习下降、记忆力下降等等。从个人的经验和经历主要有这样几种原因可能导致网瘾。

(一)自控能力差。网络上的新游戏、新信息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游戏的模式,会诱导我们中学生停不下来的要去玩游戏,练级。尽管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但是需要不断晋级的网络游戏却更具有吸引力。我们难以自控的减少上网时间,做到适度的上网。

(二)价值观未完全形成。我们中学生当中大多数缺乏理想和希望,得过且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计划,在现实生活中又往往被忽略被轻视,而网络世界刚好填补了内心的空虚,更多的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面,我们可以找到知己,找到存在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可以通过练级在网络世界里去证明自己。甚至认为依靠网络世界以后也可以生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度不够。

(三)叛逆心理强烈。中学阶段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我们不愿意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管制,追求个体的独立性和成人化倾向,而网络为我们中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在网络世界里,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父母的殷切希望和唠叨,只有新奇和刺激的游戏和信息,让我们中学生“流连忘返”,网络成为了我们中学生所谓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四)社会环境恶劣。一方面,在学校周围,甚至大街小巷,无处不见的网吧,无视政府的规章条例,主动提供成人身份证为我们中学生提供上网的机会,获得占比较大的中学生客户群以谋取利益;另一方面,各种网络游戏和非法网站太多,有害信息和不良网站给我们中学生很大的误导。

二、中学生网瘾的危害

(一)网瘾会影响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染上网瘾以后,长时间的过度使用电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视力下降,造成近视眼,其次,网瘾导致我们作息不规律,“废寝忘食”,黑白颠倒,如果长时间持续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诱发各种疾病,比如颈椎、腰椎病变等。

(二)网瘾会导致中学生心理障碍,行为异常。中学生长期上网沉浸在网络世界里,过分依恋网络,导致与社会隔离,与家人以及同学、朋友沟通减少,逐渐的不能融入现实世界,我们认为人是复杂难以沟通的,而网络世界很简单,最终性格孤僻,人际关系恶化,心理扭曲,甚至导致抑郁。尤其是一些网游是比较暴力的,迷恋这类网游的中学生可能会将游戏世界带进生活,道德观念扭曲,导致脾气暴躁,甚至产生心理和行为。

(三)网瘾会危害中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首先,染上网瘾以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上网,而正常的学习时间被挤掉,无法正常的学习,心思完全在网游上,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影响升学,甚至被迫退学;其次,沉迷网络,父母往往非常着急担心,有的父母甚至采用暴力方式以阻止我们上网,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矛盾严重。另外,部分中学生为了高额的上网费用去偷盗、抢劫、贩毒等,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中学生网瘾防范和纠正

(一)家庭教育是关键。一方面,很多初染上网瘾的中学生能够及时的纠正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的成功。父母用满满的爱去包容和感化我们,给予我们充分的尊重,但又能温和的提醒,帮助树立目标和理想,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毕竟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有的,那些缺乏自控力的中学生需要的是父母善意温和的提醒,而不是暴力教育或者是冷嘲热讽似的激将法,这样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让中学生内心放弃自己,适得其反。另一方面,网瘾的防范更加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和成功的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够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理想有目标。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网络,趋利避害,远离网瘾。

(二)学校的引导很重要。学校首先要尽量和周围的网吧协调,要求他们严格实施国家规定,禁止青少年上网;其次,学校应该做出相关规定,有针对性的约束和规范中学生上网;再次,学校应该开展讲座,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告知网瘾的危害,培养中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健康文明的上网行为。另外,除了防范网瘾之外,学校对已经产生网瘾的中学生应该更加关心,多与家长沟通,对这些学生应该多给与认可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满足感和认同感,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

(三)政府监管要跟上。针对中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以及健康上网的要求,政府明文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但是网吧为了获利,无视政府规章制度,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增强其制度的执行力,从外部因素来防范中学生网瘾。

参考文献

[1] 廖承绶.中学生网瘾问题的心理分析及教育思考[J].师道,2009(2).

篇9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个性;自我异化;逆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83-02

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一个飞速崛起的阶段,互联网本身覆盖的领域已涉及人们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也越来越强,需要依靠互联网完成各项工作,人们要获得高品质的生活,就要尝试去完善相关互联网的各个体系。自从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让中国在世界互联网领域的地位由先前的跟随、参与,逐步走向现在的主导,中国在互联网各方面的力量都已处于世界前列。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让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优的成就,也看到了我国互联网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包括各种文化差异、观念认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问题。作为互联网使用的最主要群体,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的一个群体——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本身,甚至将来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个性研究属于心理学范畴[1],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影响实质上属于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一方面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普遍、典型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一个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时期,对外在环境影响处于一个非理性处理的时期,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各种影响,对于大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从高校校园中开始逐渐接触社会,个性基本成形,但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或多或少给大学生个性的改变起到了催化作用。互联网作为大学生在此阶段接触较多的一种传媒互动客体,对大学生个性的影响有着极其微妙的作用,利则可以成就一个人,弊则亦可毁掉一个人。本文就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的一些负面影响作主要分析。从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影响的体现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就这几种表现类型一一分析:

一、自我封闭型

根据互联网在对大学生个性施加影响的层面来讲,自我封闭型又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大学生本人由于受非网络因素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趋势,而互联网只是其遭遇各种挫折后的一个“庇护所”,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只会真正让大学生变得封闭起来[2],得不到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庇护所”对大学生本人来说是不安全的。例如,一些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家人亡故等一些非正常的家庭突变,还有大学生失恋等一些社会交往中的感情问题。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对情感较为敏感的时期[3],在面对诸多的情感问题上常常会手足无措,不能妥善处理,同时,大学生自信心较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经常会选择独自面对,这样大学生势必会让自己孤立封闭,不去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然而人的情绪是不可能在较长时间积累的,这种情况下“万能”的互联网正是一个孤立的个人最好的情绪发泄口。程序是无情绪的,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围绕自己的当前情感需要接触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只能够被筛选,这样的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大学生深陷其中,只会越来越封闭,长期如此,对其心理乃至生理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二是,互联网本身就是引起大学生个性封闭的一个主要诱因。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之全面、丰富,是任何媒介都不可比拟的。在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中显示[4],10—29岁年龄段网民数量占到整体网民数量的58%,学生网民占到整体网民的30.7%,同比增长了近2个百分点,网民年龄的年轻化,网龄的高龄化,从中学甚至是小学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到大学阶段人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少则三五年,多则可达十年以上,人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经过长期与互联网的接触,一方面,会造成与周围亲友的疏远,另一方面,受互联网各种信息影响很大程度上会形成网络成瘾,大学生一旦网络成瘾,将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这时,互联网看似是大学生的“亲密伙伴”,但实质上互联网只会成为一个封闭着大学生的“牢笼”,成为禁锢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最终诱因。

二、自我中心型

弗洛伊德认为[5],自我的升华会使本能得到一种解脱,而互联网无疑是大学生自我升华的催化剂。互联网本身不具有选择性,它只是无意识地提供给社会成员各种丰富的信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自我满足层次是在不断提高的。大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较强,面对丰富驳杂的互联网世界,大学生本身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浏览自己喜欢的信息,长期如此,把这种自我满足的心理需求应用到以后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需求,甚至将这种心理需求上升至一种本能,这对大学生个人将来的人际交往、工作交流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这种现象还只是一种普遍的自我中心个性的表现,而真正实质上能对大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则是自我中心的异化。网络虚拟世界看似是围绕大学生自身需求提供各种信息,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陶醉并不能让自我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甚者会让大学生丧失自我,对自己的行为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一旦这种不良状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不论是对大学生本人还是对周围的亲人朋友,甚至对于社会,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

篇10

【关键词】 突发事件;标题

在新媒介环境中,社会大众对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突发事件在互动与讨论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事实虽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但由于人们对其价值判断比较一致,争议性不大,往往得不到关注。而对一些边缘性的、富含争议性的话题的讨论却愈演愈烈。边缘性问题会涉及到民族分裂、制度不合理等危害国家安定团结的因素,新闻传媒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传播,可以增强社会进步的力度,推进社会管理改革的步伐,反之,报道不利的新闻事件可能成为突发事件再发的诱因。

一、标题分析

针对2011年和2012年在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 “7.18事件”和 “7.30”、 “7.31”, “6.29”劫机事件等三起突发事件,分析研究四家网站在第一时间报道时的新闻标题就至关重要。在“7.18”事件中,天山网以《新疆和田一公安派出所遭暴徒袭击数名暴徒被击毙》为标题了这一信息,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均转载天山网的消息,但是其他三家网站都做了加工修改,人民网的《新疆和田派出所遭袭数名袭击者被击毙》把天山网的原标题中的“暴徒”两字取消,并改换成“袭击者”,新闻是一种客观的、根据事实记录的事情,不能加以主观色彩,天山网在事件发生后还没有官方证实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就给事件的起因下了定论,在标题里说到“Who”、“How”即“暴徒”所为,结果是“暴徒”被击毙,其次,这个“暴徒”本身带有一种贬义和暴力色彩,暴徒的形象是公众无法具体化的,所以这样的词汇让受众会凭借自己的想象理解事件的现场,从而形成自己的意识,造成新闻事件的误读。

同时,凤凰网在转载天山网的消息后也对新闻的标题进行了修改,凤凰网以《新疆和田一派出所遭袭4人遇难数名暴徒被击毙》为题,特别突出强调的是事件的后果,而联合早报网的标题简单明了,也说明了事件造成的后果,但是后果只说了一半,“4人遇难”,对于袭击者的结果没有报道,这样的标题并不存在错误之说,但是会给受众更大的想象空间,受众可以为袭击者仍然在对社会造成危害,这些行为没有被制止,甚至受众会因为这一事件产生恐慌。

在“7.30”“7.31”事件当中,四家网站的新闻标题也是各具风格,侧重点不同。天山网的《喀什市发生汽车冲撞人群的恶性案件》这条新闻中,采用了“发生”“恶性”“案件”等词汇。相比较人民网的《新疆喀什两歹徒杀人劫车后驾车冲撞人群致7人死亡28人受伤》标题,用了27个字将新闻主要要素都容纳在内。天山网的标题抽象性的叙述了一个案件,在没有任何理由的和证据的情况为事件下了定义,而人民网以具体的有行为的动词和结果描写了这一事件,针对是否是恶性的不是媒体来评说,是有社会大众接受了这条新闻之后自己判断。凤凰网的标题则更加客观的叙述这一事件,同样是在第一时间发出的报道,标题是《新疆喀什2人劫持汽车撞人后砍杀致7死28伤》,在这20字的标题中,在人民网的基础上去掉了“两歹徒”改写为“两人”,在“Who”的要素中,没有像人民网的标题中强加身份色彩歹徒”,做到了对事件的客观叙述,“地点”是喀什,“人物”是两人,2人劫持汽车撞人是“发生了什么事”,造成的后果就是“7死28伤”,这些要素成为网民辨识新闻主要内容的标志,浓缩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同时也引起了受众的强烈阅读兴趣,尽可能鲜明、精炼并单句的标题,是网络新闻消息文本与写作的一大特质,也形成网络新闻消息报道直观化、具体化的传播魅力。

在“6.29”劫机事件中,各个网站采用的新闻标题也有不同。例如天山网《新疆和田迅速处置一起劫机事件》,笼统的说明和田发生了一件事情,使用了一个新闻动词“处置”,并且这个动词具有抽象性,没有具体化,对于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或者影响一概不知,是当地媒体对本地社会性突发性事件的潜意识自我保护,不愿意被媒体和公众夸张和扩大化。而凤凰网采用《新疆发生劫机事件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受伤》的标题,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民身上,“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受伤”让受众有了亲近感外,在心理上吸引受众欲知事件的详细信息。联合早报网以《新疆和田6歹徒暴力劫机被制服有机组人员和乘客受伤》为标题,这是对事件做了定性,让受众知道事件的严重性,“歹徒”、“暴力”这些带有强势性的词语出现,还陈述了事件造成的影响“有机组人员和乘客受伤”。人民网选用《新疆劫机事件6名歹徒暴力冲击驾驶舱被制服》为标题,以确定性的答案告知受众,新疆确实发生了这一事件,是不可怀疑的事实,其次陈述了事件的起因是“6名歹徒冲进驾驶舱”,产生的结果是“被制服”,在20个文字里,突出了新闻的4个要素,以权威媒体的姿态让受众不受外界对新疆的恐慌。

二、改进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四家网站对南疆的突发事件的报道标题,总结发现主流媒体在南疆突发事件下应该把握的传播原则。

第一,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当地媒体要注重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同时,减少同质化严重的现象,“7.18”“7.30、7.31”事件中,四家网站第一时间的的消息均来自与新华网和天山网,在新闻标题做了修改后,新闻导语几乎一致,这种同质化的现象使得网络媒体处在了竞争瓶颈。

第二,要权威更要注重多元化,人民网对进行的权威报道,不论从新闻来源还是信息源,都是值得信任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人民网的报道中文字消息占主要比例,而凤凰网不论从原创还是转载其他媒体,体现了一种网站传播多元化的特点。凤凰网在连续报道中还做了网络专题,不仅介绍了南疆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还添加对喀什、和田地区的详细内容,并对类似暴力恐怖事件有同类延伸报道,有最新消息,相关新闻和早前报道,以及延伸2011年10月的报道,这是其他网站所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