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养结合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养老;体系

现在,我国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不衔接,当老年群体发病后,需要在医院、家庭和养老院等机构来回往返。加上老年人群本身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如此周折增加了老年人的负担,也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何更好的解决老年人群的医疗和养老问题,达到医养结合的资源合理配置和长短互补,使老年人群更好的安度晚年生活,成为当下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实现了居家养老功能的最大化,遵从老年群体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优秀的发展蓝图。现在,本研究就该体系建设中的内容、发展必要性、问题及改进措施等综述如下。

1.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服务体系的内涵

1.1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系

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系中,医是医疗保障服务,医疗保障服务的内容兼具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检查、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医疗知识咨询、医疗设备保障和临终关怀等,帮助老年人远离疾病的侵害,提升生活质量。养是老年患者日常生活的主导,包括日常生活看护、开展趣味文化活动、精神心理照顾等服务,给老年人增添生活的乐趣,帮助老年人开心、舒适的度过每一天。医养结合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将老年患者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医疗、养生、康复等结合为一体。这种老年人的日常康复治疗和生活关照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1.2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论证

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论证是结合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社区老年养老和医疗的基本特征,基于养老服务相关理论和政策背景,结合服务体系涉及各方人士深度访谈,明确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内涵结构及相应责任主体,形成体系中配套制度,论证制度的衔接、运行机制及保障。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及国内历史的纵向比较,并参照地方经济发展现状,阐述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一步论证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老年意外伤害保险以及涉老政府补贴政策间关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经费保障制度建议

1.3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医养结合需要医院的医疗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等级,具备有完善的诊疗项目、健全的科室、足够的硬件设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才。同时,也应该有专业的养老机构。两者统一合作,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等结合,提高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身体孱弱的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医养结合通过社区内医院和养老机构签订合作计划或在养老机构设定内置医院,实现医院和养老机构的资源共享,将医疗、养老和康复全程紧密结合,使老年人群享受到从养老机构到医院治疗的全套服务。

2.我国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必要性

2.1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人医疗养老需求增加

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发展中国家中,是较早的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几个国家之一。据统计,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左右,在65岁以上的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而这一数字将在21世纪中期达到30%。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因此,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老龄化还在不断发展。而与此同时,家庭结构在不断变化、年轻人群同比减少、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等导致家庭养老能力不断削弱,养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老年人群还是多种疾病的高发人群,其慢性病的患病率是其他人群的3倍以上。老年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十分强烈。我国当下急需合理的措施和制度促成医疗卫生和B老服务体系的结合,以适应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2.2我国医疗机构难以提供精致的养老服务

在我国,即使是一些大型的医院也主要以各类疾病的诊治为主,相关的护理服务也多集中在病人治疗后的康复期,无法完成长期的、细致的生活护理。医疗机构本身的基础资源未涉及到老年人群的非疾病期的养护,加上医疗机构本身的资源有限,许多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无法满足。因此,迫切需要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出现,保障老年人的常规合理、治疗和康复的完美衔接。

3.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

随老龄化发展老年人群依赖外界支持及长期照护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加,而长期照护更是养老服务中任务最重、最难解决部分。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应解决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无论从服务的覆盖面,还是养老服务的持续性来看,医养结合的立足点和重心都应在社区、在居家。而从慢性病和老年失能失智的防治特点来看,诸多研究证实尽早预防的积极意义,基于社区的医养结合模式将有利于主动预防策略措施的实施。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家老人最易获得的卫生资源,为建立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医养结合模式提供了有效途径。

3.2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融入问题

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医学专业服务不仅是养老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更因其专业性强,使其成为制约养老服务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养老和医疗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构建医疗卫生资源融入的有效机制和适宜途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部分的养老机构、社区医院等资金条件有限,医疗设备不完善,不能够满足高质量医养结合的老年服务。当老年患者突发疾病需要治疗时,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健康无法得到正常保障。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资金支持,鼓励有能力的养老机构和医院联合起来,举办有一定服务质量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参与合作的各个单位需要明确自身的义务、责任,构建有效的双向转诊体系。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可设立内部医疗机构,保障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

3.3居家养老照护的分级标准问题

目前老年照护分级标准多参照临床护理分级标准制定,多用于养老机构。这需结合地方养老服务和社区可利用资源现状,制定合理、可行的居家养老照护分级标准,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4医疗和护理人员不足问题

篇2

甲方:_________,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单位):_________

甲方等人因购买房屋,资金不足,特向乙方请求借款。经双方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借给甲方人民币___元(大写:______元整),甲方应于年 月 日前归还完毕。

二、甲方同意乙方扣除其在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期间在乙方享有的股份分红______元作为还款。在此期间,若甲方的股份分红总额不足捌万元的,甲方需将 不足部分补齐还给乙方。

三、甲方等人对第一项的借款______元整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四、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

篇3

关键词:医体结合;高校;体育康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49-02

随着我国各类残疾人、伤残者的总数增加,具有康复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保健康复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融体育、健康、营养、医学知识及体育文化于一体,以促进健康为目标,以运动项目练习为手段,使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健康更具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1]。我国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院校大体有体育专业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其他综合类院校,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2]。在针对某些疾病专门性的治疗,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要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充分挖掘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的各自优势,并有效地结合和发挥以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科学的学科之一,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追溯体育保健学的发生、发展要从运动医学开始[3]。运动医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至20世纪20年代初,运动生理、解剖等基础研究与运动伤病的防治等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产生了更精细的不同专业,形成了运动保健学,并逐渐被列入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课程。1982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部分师范类学校体育专业教师,编写了第一本教材《体育保健学》[4]。体育保健学的发展需要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医疗医学和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成就中汲取营养,同时又不断地对它们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医学的全面进步和提高。体育保健学的课程主要在各体育类专业院校,也有部分医学院校也开设了体育保健学课程。运动处方是治疗和预防、康复的核心部分,各种疾病的运动处方等问题均将会研究得更加深入。随着国家全民健身活动和健康事业的发展推进,体育保健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5]。

二、保健康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招生情况。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学校,主要有四类,例如体育类院校、医学类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师范类学校。目前,我国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能够满足一定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方面的需要,由于我国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较晚,又由于自身的原因,面对我国对康复人才的迫切需要,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保健康复人才的需要,还存在着需要和培养人才滞后的情况。我国高校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招生,主要还是体育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在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上,开设了有关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的课程,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相结合资源共享,培养符合当今与将来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才,更好地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事业服务。

2.用人情况。在对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根据调查可知,有部分用人单位、对刚刚毕业的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学生不能直接上岗工作,而是要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后才能上岗,主要问题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和工作单位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出现了教、学、工作、实践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

学生在工作单位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在进行按摩时保健康复手法生硬,针对性地实行保健、康复推拿技术较差等等。造成的主要原因为,体育保健康复课程在整个学习中,开设学时短,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办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应根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重点地因材进行培养,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能力的需要,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也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实践和实际的操作机会少,也是原因之一。

三、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

1.医体结合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从我国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看,以及主要职业能力和就业等方面看,需要“医体结合”。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仅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掌握运动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和实践,掌握理疗仪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运动疗法的技能和方法,运用各方面的体育、医学、营养等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开具适合的运动处方,并指导人群科学健身。这些目标的培养离不开医学院校的支持。

2.社会发展需要医体结合。到 2020 年,中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全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 亿。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在 2020 年,基本建立较合理的完整体系,为人们服务,国家将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6]。这为我国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带来了生机和广阔的前景,社会对康复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大量增加,这成为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伴随着我国健康服务领域的发展,运动疗法是康复医疗的核心和主要手段,利用\动加医疗康复结合的方法,能很好地为我国的人民健康做出贡献,增强人民的体质,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将成为我国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和人才来源。

3.预防治疗康复需要医体结合。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事业和全民健身的全面发展,各种医疗机构、省县级的康复机构、运动队等等的增多,都需要大量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7]。各种疾病的早期预防,疾病的治疗、控制和康复,残疾人的康复治疗等等,运动疗法都是不可替代的手段,医体结合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医学院校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能够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基地,学生学习了医学知识来做理论支撑,制定运动处方,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医学科学知识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知识,医学院校能很好地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人文与学习环境。医学院校不仅在医学理论上有专家和学者,在实践上也有着现代医学的实践者。医学院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和专业所需的实践,能针对性地对某些疾病进行专门性的治疗,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

四、“t体结合”培养保健康复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医学和传统体育保健康复各自的优势,将二者有利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进行培养[8]。医学院校的先进的医疗器械、优秀的医疗人才、适合的人文环境,能为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服务性实训基地,学生能在医学院校实习和进行实际的操作、手法练习,为将来的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将来在就业的时候,就能很好和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这样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行业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降低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根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将来就业的要求,分层次、分功能、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医体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完善和改进,提高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9]。医校结合,必须创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来能服务社会,这就要求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使他们能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中和自我的融合中统一发展[10],在“医体结合”下,更好地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五、结语

随着我国各类残疾人、伤残者的总数增加,有康复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保健康复专业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专业开展得较晚,在培养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实施医体结合培养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发挥最大的优势,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参考文献:

[1] 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

[2] 王晓曦.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4):98-100.

[3] 钟帮礼.体育保健康复知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2014,(35):99-100.

[4] 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

学报,2008,(1):65-68.

[5] 陈芳,袁建伟.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10-12.

[6] 苟梦雍.山西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D].太原:中北大学,2015.

[7] 肖冰,崔明.高职体育保健专业“系所合一,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9):6-8.

[8] 赵振浩.关“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47-149.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道德环境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6月9日,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时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高校教师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不仅要担当智库角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努力发挥自身人才支撑、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的作用;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引领优良教风学风,爱生亲生,着力以严谨理性的学术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育学校道德环境,拓展学生和谐发展空间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高校教师在这一铸魂工程中首先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把这一能够反映人类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

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和多变,思潮观念多种多样,主张见解交相杂陈,价值取向浑然不同,不同群体阶层复杂的利益之争、观念之争极易使人迷失方向,教师应当以彰显卓越的时代精神来完善自我,强化自身作为社会价值标杆的作用。教师作为知识、精神、文化的引领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能够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形成价值共识,并依靠精神纽带的维系统一意志和行动,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消除各种思想疑虑和困惑,避免可能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坚定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历史传承和时代要求的统一,是先进政党的自觉倡导和人民群众共同愿望的结合。”①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他们的道德修养、思想精神面貌和文化科学素质如何,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有深刻影响。“这样为了众人的福祉献身,他们会令人敬佩。”②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励志修德的过程,是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

作为当前和未来社会精神价值归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幻化为青年学生不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就需要以教师为主,着力培育学校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是学校环境最为重要的一种,它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若干物质和文化的道德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并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这一环境中,教师因素无疑至关重要,其理想、信念、职业操守等无不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为高校道德环境首要营造和引领者的教师群体,必须给学生提供和谐发展所需要的道德知识、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教师的道德引领可以是在有形的课堂之上,更多是在无形的课堂之外,一切严肃的教导,只要能体现无限的师爱,必能透入学生心灵深处。“与他一起从这些伟大而令人欣喜的思考中吸取营养,这会成为这一生的最大享受……”③,乐于沟通,易于接近的亲切感和亲和力,如春风化雨般开启心灵的大门,使得学生在良性互动中体认道德美好,塑造完美人格,进而自觉自主地实现健康和谐发展。“高校是社会良心的总代表,是社会精神的思想库,是社会道德的引导源。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变化,高校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要始终高举立德树人的大旗,为整个社会做示范、做引导。……加强学术的道德教育,建立道德自律机制,营造学风纯正、道德高尚、精神饱满、昂扬向上的育人氛围。”④

在营造学校道德环境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主动消除不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因素。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思想文化碰撞激荡,信息传递快速便捷,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一切正向和负面的事物及现象都不可避免地投射在宁静的教室,教师必须摒除有害噪音,充分利用健康有益的信息资源,让学生真切感受环境信息的时代性、进步性和高尚性,消除人生困惑与迟疑,在正能量的催动中实现和谐发展。同时,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还应具备对道德环境的各种要素,诸如活动、内容、形式和手段,其发挥教育作用如何,以及是否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等作出客观判断和科学评估,并基于结论进行适当调整,力求达到最大教育作用和最佳教育效果。

引领校园优良学风,着力培养创造性人才

民族与国家创新精神的养成更多依赖于对青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和锻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经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科学家青少年时代智商并无特别优于众人之处,一般为中上等或中等,多不是高智力高智商,其最大不同在于能力和人格方面,即突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卓越的创造性人格。⑤中国在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来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种种严峻挑战,没有大批具备开拓精神和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无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当前,我国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格局中仍处于劣势,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推动作用仍显不足,相较于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和社会飞速发展态势,缓慢的进展只能表现为事实上的落后,或进一步增加发展的困难和成本。科技的数量、技术专利申请的数量和工程师的人数,即使都名列前茅或世界第一,也不足以改变这种状况,因为所有这些和创新能力不是直接相等关系,前者不会直接转化为技术进步和新型及新兴产业。

“超前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与集聚,占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⑥这就期待高校所造就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必须是知识信息丰富,学科视野开阔,学术素养深厚,理论眼光前瞻;面对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以好奇的心态关注,以思考的心态了解,以理性的心态判断,以负责的心态取舍,始终保有科学的好奇与创新的热望。

高校教师要着力培养和引领以严谨、勤奋、求实和创新为内涵,以良好学习习惯为载体的大学学风,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人格特质中的情感智慧,激发学生热爱真理追求真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拓展个性成长的空间,开辟多样性通向成功的道路,真正使大学具备塑造青年学生创造性人格,并最终成为创造性人才的条件和功能。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并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透彻地理解和合理地组织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能够高水平地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水平,能够系统研究学生的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够制定专业发展目标”。⑦

培养创造性人才,必得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入手。如果把读大学仅仅理解为学习知识而忽略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许能够涌现许多高级打工仔,但很难造就高端人才。只有在大学期间得到系统严格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才可在日后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并有所成就,这也是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产业分工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环节。知识的多少不等于能力大小,只灌输知识不注重思考,有悖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当然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基于这种能力主动探索知识,不能把学生当做没有学习自主性的听课机器,使其失去发言、质疑、讨论、交流或辩论的机会,我们应该懂得,思想的激荡比教条的灌输更有意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有价值的书,也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有益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讲,读大学就是读图书馆,没有足够的读书积累就指望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根本没有可能,没有博览群书就难以期待迸发出天才的火花。教师应当根据学科内容、发展趋势和前瞻性研究的需要,为学生开列大量有学术价值的参考书目并提出问题,指导其阅读。只有占有海量信息,并能条分缕析逻辑推演,才能一举完成深厚积淀基础上的创造力爆发。当然,互联网的发展为阅读带来了新的形式和平台,增强了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但网络信息良莠不分,容易使人掉进信息陷阱。信息的阅读、鉴别、取舍和使用等方面,更见阅读能力之高低,对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功效也极为突出。

教师还要保持高度持久的专业专注度,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激发专业热情。如果教师表现得浮躁和功利,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或一味追着市场变化将优势学科资源在不同专业之间随意调配,直至丧失学科优势,或谓创新,其实是破坏创新的平台,削弱创新的能力。专业开设应当随社会需求变化不断进行适当调整,但过于热门或时髦的专业,甚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增设所谓新专业,都会造成学生过早局限于狭窄的知识范围之内,制约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关注,最终使得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极其遥远的事情。学科专业只有在成熟基础上的创新和拓展才有价值和意义。

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们必须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更好激励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造就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团队、工程师群体、创新团队,以及一大批一流的科学家。因此,必须使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将开发人才资源工作放在科技教育事业最优先的位置。只要真正让创新人才在实践中发现和培育,在事业中成长和集聚,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走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列。“创新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科学技术上的一个创新、一个突破,往往能提升一种产品的竞争力,有时甚至能够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形成。”⑧

爱生亲生,躬耕不辍,身体力行诠释大学精神

培育有社会担当勇气和责任的人,从来都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正如党的十报告所指,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师当然是育人使命的直接担当者。教师必得具备人文关怀精神,以莫大的师爱之心诚挚对待学生,从小爱开始,培养大爱精神。此所谓“师贤方能生斐,亦即,只有德才出众的导师,方能培养出具有德才修养的学生⑨。”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永恒的灵魂。师爱之心,可以是对冷暖的关切,疾苦的理解,困难的帮助,更表现为人格的尊重,学业的支持和施教的民主与严谨。试想,如果我们的教师无论有多少诸如院士、教授的专家头衔,为了知识传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和相应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改进,都能够走上讲台执教一线,或亲自批改作业,把学生当朋友,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如果我们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总能为其留出自由思考的时间,或教学相长,平等交流,鼓励争论和思想碰撞。如果我们的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能够有计划地为其设计题目,充当顾问角色,或要求学生参加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主安排相关活动计划,自己决定活动目标和实现研究目标的方法路径。如果我们的教师为了学生的学问博通与知识贯通,成就复合素养,能够为其设计并提供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方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善于发表意见,勇于表达主张。

那么,我们的学生怎能没有爱心,怎能不爱老师,爱父母?怎能不爱学业,爱事业?怎能没有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品格?怎能没有为国家民族担当的政治抱负、责任意识和奉献情怀?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严格要求自己是为了实现理想,以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严谨治学、奋斗不息。⑩教师所具有的人文关怀精神,其价值引导效应是综合的、深层的和久远的,不仅及于学生,更能通过学生及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向社会投放健康的精神产品而丰富和提升全社会的生活内容和品质。

亲近学生,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涵。教师要通过教学科研文体等多种活动,和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一起探讨人生真谛和科学真理。教师和学生是大学里相依相伴的生命共同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大学生命和大学精神的载体。教师应该以天然的亲和力为媒介,以负责的言行举止和良好形象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和学生基本的情感沟通,疏于心灵交流,总给学生冷漠的表情或陌生的背影,何来彼此间深厚情谊?如果我们的教师对学生亲疏不一,远近有别,或违背原则和纪律,宽严无度,何来教师职业的尊严神圣?如果我们的教师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对业余兼职过度投入,言必称利锱铢必较,又如何赢得学生的亲近与爱戴?如果大学成为情感的冰窟,神圣的科学殿堂里就不能盛开精神的花朵。

大学是学生成长的家园,更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乐园,思想的乐园越有内涵,哺育的功能就越突出。大学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科研育人,要成为知识渊博的学问大师,源源不断向社会贡献研究成果,或成为极具学术造诣和社会影响力大家,让自觉创造精神、理性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成为大学之魂。教师也正是以研究中表现出高度自觉的学术精神、严谨理性的批判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创造精神,塑造学生开放的头脑、谨慎的态度、思考的习惯、怀疑的勇气、质疑的能力、哲学的方法、谦恭的心态和创新的能力,并以此实现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更新进步,让他们带着文化的再生能力和社会理想创造能力走出校园,履行推动社会发展的庄严使命。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学院)

【注释】

①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传承和时代要求的统一”,《红旗文稿》,2014年第11期。

②③[法]卢梭:《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袁树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页,第57页。

④王柯敏:“当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第11期。

⑤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96页。

⑥赵世奎,范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博士生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7期。

⑦马健生,张驰,孙富强:“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造就卓越教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第10期。

⑧李兴:《中国与当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0页。

⑨隋允康:“师贤方能生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12期。

篇5

一、引导学生明确家具设计的创新目标,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品质

意志的目的性是指一个人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标。目标是意志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一个人的行为目标越明确,行为意志水平也就越高。[2]意志的目的性在学生的设计活动中主要体现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创造出优秀的家具设计作品。世界家具史向我们表明,优秀的家具设计作品都具有创造性,例如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1933年设计的弯曲木悬挑结构椅是对20世纪家具设计的杰出贡献,在此之前只有钢材被认为是唯一能用于悬挑结构的材料;被称为20世纪最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大师维纳·潘东(Verner Panton,1926-1998)一生最大的成就是1960年的“潘东椅”,这是件以单件材料(塑料)一次性模压成形的家具,曾是许多前辈(密斯·凡·德·罗和埃罗·沙里宁)的梦想。创新需要灵感,灵感又从何而来呢?很多优秀家具设计作品的灵感其实来自于设计师的兴趣,如娜娜·迪策尔Nanna Ditzel(1923-2005)对几种几何要素(圆弧、环状构图、有韵律的色彩排列与重复)有天生的趣味,这使得娜娜对蝴蝶极为入迷,她多年精心观察这种美妙的动物,试图从蝴蝶的飞翔中抓住一种漂浮于空中的轻松感觉,并进而运用在她的设计中,由此产生一批非常美妙的家具设计经典——“蝴蝶椅” [3];20世纪获奖最多的设计大师之一约里奥·库卡波罗(Yrio Kokkapuro,生于1933年)对人体构造和人体美很感兴趣,这正是他的首件Karuselli系列家具外形设计的灵感所在。[4]教学中要求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再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创新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品质,如有的学生对建筑感兴趣,有的学生对书法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图案感兴趣,根据学生们各自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将建筑、文字、图案与家具如何创造性地结合作为各自的创新目标。

二、引导学生以家具设计大师为榜样勇于解决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品质

意志的坚持性,也叫意志的坚定性、坚韧性、顽强性等,是指一个人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创新的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创新的成果越大,往往也是越艰难的。“库卡波罗忠告年轻设计师在他们新的设计作品上多下功夫,因为创造一件好的产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以他的成功经验教育学生,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是多下功夫。为了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我不得不做许多模型,而最重要的是细节上的变化。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这种经历是非常乏味和充满挫败感的。”库卡波罗本人是一个具有很强坚持性的人,他自从1958年听了奥利·伯格教授介绍瑞典医生阿克布罗姆(kerblom)为家具设计师所作的“如何设计一个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椅子”的报告,就意识到人体工学对于家具设计的重要,成为把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家具设计的设计师中最杰出的一位,坚持至今达50多年之久。他的代表作之一“卡路赛利椅” (Karuselli Chair)经历了他长达5年的探索,期间他深入地研究人体尺度,反复试验,不断完善椅子模型,从而使卡路赛利418号椅在1974年纽约国际最舒适椅子竞赛中获得首奖,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4]又如20世纪最有创意的家具设计大师之一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毕生追求有机的雕塑式的设计语言,1946年他设计出一件传世之作“子宫椅”,被称为一件真正的有机设计,但他认为这件家具对于他的理想而言只是一种过渡。1957年他终于设计制作出“柱脚椅系列”,这个系列家具设计获得空前成功,然而他对于不能用一种材料完成全部构件并不满意,直到他去世前不久,他都在努力探求能彻底完成他的完善构思的新材料。[3]这样的例子在家具设计大师中可谓不胜枚举。当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以家具设计大师为榜样,迎难而上,勇于探索,乐于尝试,找到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例如对建筑、书法、图案与家具如何创造性结合的问题探索,要求学生收集建筑、书法、图案与家具相结合的案例,并提供学生一些相关案例,再要求学生分析和总结案例中建筑、书法、图案与家具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然后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建筑、书法、图案元素运用设计方法尝试与家具的坐、卧、支承、储存等多种功能相结合或尝试从不同设计风格角度与家具相结合等,至少提交十个构思方案。

三、引导学生对作品和方案进行科学的批判,培养学生的果断性品质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人能够迅速而合理地决断,及时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意志的果断性在学生的设计活动中主要体现为能迅速明辨家具设计方案的优劣,能坚定地在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不断优化和细化直至完成作品。为了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果断性,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接触优秀家具设计作品的机会,使学生开阔眼界,同时引导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科学的批判,从而提高学生明辨家具设计作品和方案优劣的能力。可以说,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创新人才最为显著的思维特征就是他们的批判性。批判式思维突出表现为敢于质疑权威、善于独立思考、勇于理性反思。[5]例如组织学生考察东莞“诺华·中国家具博物馆”中的家具实物,对于经典的但难以见到实物的家具设计作品如具有雕塑之美的郁金香椅(Tulip Chair)、具有浪漫色彩的香皂椅(Pastil Chair)、20世纪最舒适的椅子卡路赛利椅(Karuselli Chair)等则以精美的图片或视频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们结合所学的设计理论和自己的感受对这些经典设计作品进行批判,并通过对库卡波罗的代表作卡路赛利椅(获纽约国际最舒适椅子竞赛首奖)在用餐的时候使用不方便不舒适的批判倡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批判。另一方面除了笔者对每一个学生的构思方案进行科学的批判外,也要求学生对同学的设计方案大胆批判,引导学生明白老师和同学批判自己方案的过程就是帮助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使方案更加完善。有的学生的方案在批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出现不止一个优化方案,要求学生选择其一进入设计细化和制作环节,暂时放弃其余方案;有的学生的方案却始终没有明显改善,允许学生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放弃自己的不成熟方案,从其他同学的优化方案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成立小组,一起进入设计的下一个环节。

四、通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耐心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制性品质

意志自制性,又叫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和行动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性在学生的设计活动中主要体现为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解决设计问题,又善于抑制那些影响设计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为了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自制性,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控制设计构思的创新度和方案制作的质量,控制设计的时间进度,给学生一种约束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耐心帮助学生,使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学生的任何一种设计方案,我们都认同这是最简单的做法,然而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都源于从构思阶段到制作阶段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态度,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不要轻易降低对学生构思方案创新度和方案制作的要求。《家具设计》课程只有5周60课时,要在课时内完成设计作品,告诫学生时间是紧张的,要求学生必须安排好每天的时间,按时汇报设计进度,确保设计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有约束就有压力,另外,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或不顺心的事。面对压力和不顺等因素,有的学生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励自己去解决设计问题,在忙碌中淡忘不顺心的事;有的学生则会出现逃避心理和抵触、懈怠等消极情绪。一旦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要理解学生,更要耐心引导学生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和注意力,并告知一些化解消极情绪的方法。总之,明确地对学生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同时发现学生有情绪问题时给予耐心的帮助,是提高学生作品质量和培养学生自制性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结语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某些意志品质,如目的性、自制性等发展水平高些,有的学生某些意志品质,如坚持性、果断性等发展水平高些。教学实践中应该因材施教,如对精神不集中的学生就要培养他的目的性;对怕苦畏难的学生就要培养他的坚持性;对顾虑重重的学生就要培养他的果断性;对心浮气躁的学生就要培养他的自制力。同时,意志品质的培养要与家具设计过程有机结合,比如设计构思阶段重在培养意志的目的性,而每个设计阶段都可以是培养意志坚持性的时机。

本文为惠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再探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项目编号:JG2012036

注释

[1] 林崇德等著.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8.

[2] 邱章乐,鲁峰,汪明编.创造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58.

[3] 方海著.20世纪西方家具设计流变[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94-95,69-71.

篇6

关键词:采暖地区;高层住宅;阳光间为核心;低技术节能策略

Abstract: China's hea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thermal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rmal insulation and heating, the ventilat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assive solar energ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residential in the sun room design as the core, to residential low technological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heating area in our country, as a passive heating design and provide the basic information.

Key words: heating areas; high-rise residential; sun room as the core; low technological energy sav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阳光间的分类

1.1独用型阳光间

独用型阳光间在本文中是指集合住宅单一套型中只与一个使用空间单独相连的阳光间形式。在我国采暖地区的集合住宅中,独用型阳光间主要以封闭阳台的形式出现。在已建成的集合住宅中主要有两种应用形式:一种为旧阳台改造式,即将旧式的非封闭阳台采用铝合金窗封闭,用作厨房、晾衣间等,可适当改善室内环境并有效的利用空间;另一种是新型设计式,即汲取旧式阳台改造经验,在集合住宅中不设开敞式阳台,普遍采用封闭式阳台作为阳光间,用作休闲空间、工作室、绿化空间等'。

1.2合用型阳光间

传统的日式住宅被称为"洒满阳光的走廊",我国的北方传统住宅中也早有南向"暖廊"的设计。这两个传统住宅的例子均是将阳光间作为南向走廊使用的设计方法。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有效地达到冬季被动式采暖的效果,同时将阳光间作为公共交通空间,提高其使用率。集合住宅中将南向阳光间作为公共空间使用的实例在欧洲的节能住宅中也有应用,如巴黎城市住宅。我国学者也曾提出改造集合住宅屮的楼梯I'Hj形成公共阳光间的方案。这样的阳光叫均属于合用型阳光外,在很多被动式太阳房设计中将上下不同功能空问的南设置公共阳光间的形式也属于合用型阳光间。综合以上实例可以给合用型阳光间做以下两种定义:(1)集合住宅中个各套型以外南向,作为公共空间使用(如公共走廊,交流下台等)的阳光问,;(2)在同-套型内为不同功能空间合用的阳光间。

2.阳光间整合结构构件设计

阳光间不仅是节能技术的一种,更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是空间的实体存在。阳光间在聚集太阳能的同时同样需要考虑建筑遮阳、采光以及其他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的结构构件主要包括遮阳构件以及采光构件。前文已经探讨了阳光间不同进深的设计可以有效起到遮阳作用。在进深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阳光间立面的"内凹"设计,创造阳光间自身遮阳功能作用,减少了附加遮阳构件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冬季的结构构件热损失。阳光间在利用热压原理通风设计中,需要在阳光间上下位置各开通风窗洞,鉴于对集合住在遮阳以及导风的考虑,遮阳构件可以直接与阳光间的通风窗洞相结合,在窗窗洞口布置可开闭的遮阳百叶以及导风板,同时导风板选择反光材质是也兼具漫射自然光的作用。

在采光方面,对于不同使用功能和不同居住人群的要求,在室内需要较高光照度和优良光环境的时候,阳光问可以结合采光构件使用。阳光间作为集合住宅主要南立面要整合太阳光反射板、棱镜玻璃面板、全息玻璃、内遮阳反射百叶等技术。这些技术通常是在办公建筑中使用。但是以阳光间为核心的集合住宅设计,尤其是南向廊道式的阳光间集合住宅,其立面大部分为玻璃材质,更容易与这些构件连接,问时起到装饰的效聚。

3.阳光间整合绿化设计

绿化种植一直是建筑有效降温的良好的低技术节能手段,同为室内营造舒、自然的生活环境。阳光间是住宅建筑中阳光充足的区域,气候温暖,并且能够提供多种使用功能的可能性,是种植绿色植物的良好空间。而绿色植物对于阳光间夏季的有效降温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达到节约建筑能耗的目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使用环境。当阳光间作为公共空间存在的时候,南立面为玻璃幕墙,具有开敞的视野。同时,绿色植物的介入能够增加阳光间的亲切感和舒适度,使居住者3!愿意停留在阳光问中。增进了邻―.交往,回归到传统的居住交往模式,减小了居住者对于户内元的依赖性。绿化技术的发展也从水平方向发展到竖直方向,即绿化种植墙,是成为一种建筑表皮,这样的建筑表皮与阳光间的结合使用也^功能和tfr美上的集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法国主题馆的内部建筑立面就才用了垂直绿化与玻璃幕墙结合使用的技术,为整个主题馆营造了了宁静、清凉、舒适的环境,。

4.阳光间整合可变表皮设计

可变表皮指可以按照使用者对室内气候的调节需要,随时开启与关闭的建筑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以及屋面。可变表皮根据设计师的不同巧思能够变?化出多种形式,兼具遮阳、引入光照、组织通风、加热或降温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提供最少能耗实现最佳舒适度的低技术节能亍-段。我国的传统民居中对于窗扇、门扇的启、闭合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变化就是一种可变表皮的应用。

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可变表皮的设置需要结合大面积的整体立面'才能够达到效果美观、局部易于调节的效果。传统住宅很难提供大面整体幕墙的立面,但是对于前文所提出的南向廊道阳光间的集合住宅立面则可以很好地满足整体立面的要求,因此以南向廊道阳光间为核心的可变表皮设计是可行且具有节能效益的。

如图1为阳光间立面的分隔图,在立面设计中巳经探讨了立面的横向划分,此处继续探讨竖向的划分'将阳光间立面分为室外层、整合层、室内层。室内层布置阳光间作为公共空间时所需要的绿化环境'护栏等。整合层的主体是阳光间的玻璃立面,可变表皮设置在室外层'由玻璃立面通过结构构架的支撑,将可变表皮整合成室外一体'与整合层自己形成一定的空气层'为阳光问提供了一层缓冲空间。在集合住宅中,利用南向通长阳光问廊道并结合可变表皮的敞、关闭可以形成局部的风压.,引导气流运动方向促进自然通风,廊式空间的延续性同时能够对室外气流起汇集和引导的作用。

图1 阳光间立面分隔 图2 可变表皮遮阳形式

鉴于设计以阳光间为核心的可变表皮,表皮材料宜先用轻质,易调控的类型,如木质、竹制、金属等材料。可变表皮的变化形式具有多种样式,在住宅中易操作的主要有推拉式和折叠式,如图2(a)为水平推拉的可变表皮,操作简单,但有部分可变表皮是固定设置,遮挡了阳光问的玻璃采光,一次在材质选用上宜用金属穿孔板,一来能够投射阳光,而来金属材质可以有效家具吸收太阳能辐射。(b)为水平折叠形式的可变表皮,操作简单,需要划轨与阳光问相连,表皮张开是可以有效的遮挡阳光,关闭时没有遮挡,且竖向的挡板与阳光窗开启的窗洞结合使用能有起到有效的导风效果。(c)为竖直方向上的折叠可变表皮,当表皮折叠关闭的情况下,挑出的板材可作为反光板使用,以设在阳光间内部,方便操作。(d)为竖直方向上的推拉可表表皮,在使用上与(c)的功能相似。

参考文献:

[1] 芦潮,唐汝宁.高寒地区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的节能分析[J].节能,2005,(7):28-30.

[2] 刘晓燕,李玉雯,马长明等.大庆地区三种类型被动式太阳房的对比分析[J].节能技术,2007,25(4):334-336,377.

篇7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阴道分泌物; 胎膜早破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064

在产科临床工作中胎膜早破是孕妇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据研究[1]统计显示 , 中国孕妇足月胎膜早破(孕期 >37周)的发生率可达10 %。胎膜早破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及新生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孕妇继发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宫内感染以及产后产褥期感染机率明显增加, 使得孕妇难产率和早产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因此 , 及时正确地诊断, 以及及时正确的处理治疗是防止胎膜早破孕妇和新生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2]。本文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在胎膜早破中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91例胎膜早破孕妇设为A组, 同期8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设为B组。均为单胎, 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6.9±4.5)岁, 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8.4±1.8)周, 孕次1~4次, 平均孕次(2.4±0.6)次。所有孕妇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妊娠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

1. 2 方法

1. 2.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 检测程序如下:首先:先将专用的阴道拭子按照取样要求放入孕妇阴道内5~7 cm处, 20~30 s后将阴道拭子取出后将其放置缓冲液瓶中迅速旋转数次, 待15 s后取出阴道拭子。第2步, 将检测试纸条放置缓冲液瓶中, 等3~5 min后观察, 当仅看到质控区出现一条紫红色的线条而检测区未出现一条紫红色的线条, 将其诊断为阴性, 即暂时不考虑胎膜早破, 而当看到检测试条的质控区及检测区均出现一条紫红色的线条, 即诊断为阳性, 确诊其为胎膜早破 [3]。

1. 2. 2 pH 试纸检测 以窥阴器的暴露阴道后穹窿并放入pH试纸, 5 s后取出, pH >6.5者为阳性 , 可诊断胎膜早破 , pH

1. 3 观察指标 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A组阳性数/A组总数;特异性=B组阴性数/B组总数;阳性预测值 =A组阳性数/ 两组总阳性数, 阴性预测值=B组性数/两组总阴性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 A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阳性率高于pH试纸检测, B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阳性率低于pH试纸检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两种检查方法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比较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阴性预测值为96.30%, 阳性预测值为97.78%, 灵敏度为96.70%, 特异性为97.50%, 明显高于pH试纸的71.74%、82.28%、71.42%、82.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胎膜早破是围生期最常见并发症, 对孕产妇、胎儿以及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它的存在使得孕妇早产率升高, 围生儿病死率增加, 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明显升高, 严重者可以导致新生儿的死亡, 对孕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在临床工作中, 气门通过询问孕妇病史、妇科的检查、阴道pH试纸检查等来判断是否有胎膜早破, 但这些方面的准确率及特异性对于阴道流液较少的孕妇来说非常低, 无法及时准确的判断及诊断, 这主要是由于羊水中的某些蛋白类物质在血清与羊水间的浓度梯度不够明显, 从而限制了对孕妇阴道分泌物中羊水标记物的检测[5-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是孕妇妊娠3个月直至分娩期间羊水中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 主要是由母儿肝脏细胞及羊水脱膜细胞所分泌, 在羊水中的含量极高, 相当于血清中含量的100~1000倍, 而在阴道分泌液、、尿液中的含量很少[9, 10]。当孕妇突然出现胎膜早破的时候, 促使子宫内的理化环境及内部结构及宫腔压力就均发生相应改变, 使得绒毛膜细胞将与脱膜细胞、羊膜出现分离, 导致孕妇阴道分泌物中就会出现大量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11]。此次研究结果表明, A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阳性率高于pH试纸检测, B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阳性率低于pH试纸检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总之, 通过检测孕妇阴道分泌物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可以非常快速、准确地诊断是否是存在胎膜早 破, 此项检测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 而且其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红, 吴海. 阴道分泌物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5):1889-1890.

[2] Bogavac M , Simin N. T he role of insulin-like grow thfaetot in prediction and preven tion of preterm delivery. Vo-jnosanit Pregl , 2010 , 67(11):883.

[3] 潘汝仙.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3):151-153.

[4] 曾靖燕, 邝小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诊断胎膜早破中的应用.现代医院, 2013, 13(10):44-46.

[5] 张新玲, 李小毛, 郑荣琴, 等. 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2, 18(2):107-108.

[6] 张玉荣, 杨文东.胎膜早破的临床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14):2202-2204.

[7] 郑东明, 崔红, 张志涛, 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胎膜早破及预测早产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2:286-286.

[8] 袁红华.阴道分泌物脱磷酸化IGFBP-1在隐匿性胎膜早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中南大学, 2011.

[9] 刘培艳, 吴莉莉, 肖小敏, 等.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脂质过氧化与凝血状态的相关性探讨.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3, 9(4):391-394.

[10] 祁惠芬.胎膜早破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z2): 109.

[11] 秦利, 李晓侠, 张利侠, 等.胎膜早破阴道分泌物异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陕西医学杂志, 2013, 30(9):1220-1221.

篇8

关键词:风险转移;风险分散;独立法人实体;免受损害协议;子公司

JEL分类号:G22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6-0105-03

一、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是一切保险活动的本质要求

保险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经营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特点。保险公司是通过与大量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来分散风险,并且希望收取的保费和投资收益能够足以支付赔款,同时为自身赢得利润,所以说,保险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通过承保大量风险单位来转移和分散风险是保险活动的本质。

对任何形式的保险公司而言,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都是其保险活动的本质要求,专业自保公司也不例外。

二、专业自保公司相比于传统保险公司的特殊性

专业自保公司相比于传统保险公司有以下特殊性:(1)传统保险承保的风险须具有偶然的,有大量同质风险的存在,可以运用大数法则,大量同质风险不能同时发生等条件,因此对很多风险不承保。但是专业自保公司可以按自己的要求设计相应的险种。(2)传统保险作为风险的转移方式,不能减少或消灭风险,相反还可能产生新的风险,由“风险一动机替换”原则,一个公司购买保险后会疏于防范,使控制风险的积极性降低:此外还会产生故意制造风险以骗赔的道德风险等。相反,专业自保公司属于风险自留的一种形式,会使企业真正做到预防和补偿相结合。(3)传统保险合同中“免赔额”是基本的免责条款。再加上“赔偿最高限额”等其他条款,企业不可能将全部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不能满足很多公司的保险需要。而专业自保公司则可以灵活设计保险条款。(4)商业保险循环周期造成保费的波动性,会造成企业财务的不稳定性。专业自保公司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保费的波动。

我国的企业内部自保主要是自保基金形式,在我国自保基金主要有:中石化安全生产保证基金、铁路保价、邮政保价、车辆安全统筹基金。此外还有铁道部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1999年到2010年间,铁道部“人身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费”收入高达168.75亿元,保费收入已经达到中等保险公司的规模。这些自保基金都是由原来单位指派一个部门进行操作,并按照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实行自保。因为不属于保险,所以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监管,并没有纳入保监会的统一监管,这也造成了监管上的混乱02000年8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香港成立“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专业自保公司,年保费收入约达5亿元港币。2010年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总承保财产价值达到313亿美元。专业自保公司承保的风险通常是传统保险市场不提供保险或者保险条件相当苛刻的风险。所以在寻找国内出单公司时会很困难。因为出单公司在法律上是原保险人,如果被保险人发生损失,不论再保险人(专业自保公司)是否有偿付能力,原保险人都要负责偿付保险赔偿金。因此在国外很多前卫公司出单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专业自保公司从本质上来讲是企业自保的最高级形式,可以称之为企业外部自保。专业自保公司中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关系是特殊的,专业自保公司在承保风险和承保对象上均与传统保险公司不相同,因此在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上也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三、专业自保公司要满足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的特殊要求

美国内税局(Rsl)认为不满足风险转移的专业自保公司不是真正的保险公司。因此,专业自保公司在满足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的条件上要满足以下特殊的要求。

1、专业自保公司要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专业自保公司应当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偿付能力充足率是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是指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保险公司为吸收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有关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而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是指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的差额。

无论一家公司从子公司还是合营公司或联营公司,或其他长期股权投资公司以及金融资产公司处购买保险,要实现风险转移的重要条件是专业自保公司可以支付赔款金额。因此,专业自保公司成立时的资本充足性是非常重要的,要防止有些母公司或发起人成立专业自保公司时并没有按承诺投入足够的资本。

2、专业自保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不能有其他保证协议。

免受损害协议是指一方或双方达成协定,不让另一方受到损失、破害或承担法律责任。实际上这条款是单方补偿或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免受损害协议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在标准的协议上,其中的一方基本上同意由于特定的交易引起的费用、损失、破害不另一方。这种协议在建筑商和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中普通运用。补偿协议是指母公司与前卫公司签订的,当专业自保公司不能偿付损失时,母公司会补偿前卫公司理赔支出。信用证是指专业自保公司签发给前卫公司的不可撤消的信用证,该信用证里事先储存有一定的金额,当专业自保公司不能偿付时,前卫公司可以从该信用证中支取款项。

专业自保公司应该是一家资本充足的公司,这就要求专业自保公司要有独立的承保能力,不存在母公司与专业自保公司之间的资本保证协议,或其他补偿保证协议,或者免受损害协议。这些协议的存在证明了专业自保公司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公司,而是资本不充足的赝品专业自保公司。母公司与前卫公司之间签有免受损害协议或补偿协议,或者专业自保公司与前卫公司之间签有不可撤消信用证,这些都妨碍了专业自保公司的保险局性。

篇9

摘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的设置与比赛内容,反应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只有与技能大赛有效衔接,才能真正实现技能大赛的办赛初衷,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为例,从分析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入手,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构建课程体系与技能大赛的有效衔接进行了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技能大赛;有效街接

基金项目: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研究项目“延安职院‘授人以渔’使命的思想内涵及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ZK201301)

作者简介:刘月梅,女,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04-04

截止2014年,教育部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有98个项目,赛项设置面向职业院校已开设的量大面广的主要专业(群),并体现专业核心技能,强调与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同步。[1]三网融合(4G网络)、云安全、智能家居、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等赛项的举办,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结合的办赛理念。[2]赛项内容紧密对接行业标准和技能规范,体现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产业前沿技术,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这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职业院校如何将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效街接,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学”,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我们每一位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石油化生产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如何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构建与技能大赛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以赛促教,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在带领学生参赛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参赛、研读评分标准,教师能了解到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和行业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从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了教师与企业和同行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带动整个专业团队建设,锻炼了教师队伍。

化工类赛项包括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生产设备维修和工业分析检验,其中,化工生产技术属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余4个赛项内容也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赛项的内容和评分标准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导向作用,加速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标准制定的提升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步伐。

(二)以赛促改,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引领指导教师在吃透大赛赛程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以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内容的实用性,提高专业技能训练的完整性和针对性。[3]化工生产技术赛项核心内容是化工工艺实操和仿真操作,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大赛参赛项目,以此为载体创设相关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在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组、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等教学改革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三)以赛促建,引领实训基地建设

技能大赛中所使用的设备以及操作和评价的衡量指标全部以企业为标准,这就要求参赛学校与企业合作,改善原有实训条件,促进实训项目标准化、实训内容企业化,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促进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4]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化工实训基地一般包括基础化学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化工产品分析实训室等。其中,化工单元操作主要设备包括精馏操作、吸收-解析、流化床、流体输送、离心分离、过滤、反应釜、DCS操作等,这与专业技能大赛相对应,并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四)以赛促学,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技能大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而且涵养了学生的意志和品格,更培养了学生团体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技能大赛获奖学生会更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就业质量明显提高。[5]目前,各类化工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尤其是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技能大赛吸引着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其中,并在大赛中不断的学习成长,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效街接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与技能大赛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应借鉴技能大赛中化工类赛项评比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可行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通过分析石油化工职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技能发展的规律,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和生产任务的课程体系,创新“任务引导、能力递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6]

(二)课堂教学改革

1.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改革与创新把学校变成了企业,把课堂变成了车间,真正做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一体化设计,教室、实训室与施工现场的一体化配置,理论、实训、实习的一体化结合,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一体化培养”。[7]在日常教育教学始终与技能大赛相衔接,并建立起长效机制。在日常的课堂和实训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时刻按照技能大赛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把每一堂课当作真实的比赛,当作真正的工作场所。

2.小班化教学。受专业技能实训场地、工具及指导教师等因素的制约,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通常也是采用班级授课制。[8]但在技能大赛中,通常指导教师都是对几名参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化工类课程尤其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化工设备维修、管路拆装、化工工艺实操等也应采用小班化教学,分组学习和实训。

3.强化过程考核。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和相对客观公平的体系。[9]职业学校可以借鉴技能大赛的评比考核标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强化过程评价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并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践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的目的是强化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实践教学中应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贴近生产实际和企业要求。[10]为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应形成“校内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校内专业综合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校内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11],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发出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四)技能大赛与学生成长相结合

让技能大赛应贯彻学生大学三年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深入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12]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和才华,增强学习的信心,增进同学间的合作与友谊,磨练意志品质。

三、结语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13],这是教育部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出的要求,职业院校只有将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效衔接,才能真正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为职业院校专业和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钱金萍,钱大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与技能大赛有效衔接的研究综述[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48-50.

[2]廖春蓝.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玩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6):126-129.

[3]谢海燕.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3-115.

[4]钱金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的内涵、特质比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2-43,60.

[5]钱大庆,钱金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与技能大赛有机街接的价值意义[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5-67,77.

[6]薛新巧.以地方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构建高职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J].职业教育,2013(10·下):60-63.

[7]凌霞.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4(8):132-133.

[8]丁震,邵泽东.职业教育发展与技能大赛制度化——以烹饪专业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的作用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4-66.

[9]凌璟.与技能竞赛相对合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56-57.

[10]张兰.构建与技能大赛及职业标准相街接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J].江苏教育研究,2013(9):26-30.

[11]白术波,王彦伟.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486.

[12]党韶丽.当化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之瓶颈探析[J].科技信息,2012(30):254.

篇10

一、当前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结构性问题突出

一是养老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人员短缺,对老年人急需的医疗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供给不足。二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一些老旧社区,老年人口多,却未配备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养老机构往往独立开展服务运营,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辐射作用不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四是民办养老机构难以与公办养老机构公平竞争,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大量闲置的现象同时并存。

(二)政策落实难,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名义政策多、实际落实难。一是办证难。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养老机构办证门槛高,办理时间长。二是社会力量用地难。一些地方政府执行养老服务业土地优惠政策的动力不强,社会力量用地难。三是融资难。这是民办养老机构在运营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三)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城乡和地区差距较大

中西部地^养老服务发展进程缓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农村空巢老人比例高,失能半失能和病患老人多,养老服务需求大,但养老服务设施普遍落后,专业服务机构少,服务水平不高。

(四)医养结合受到多方面制约,推进难

一是医养结合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相关政策衔接不够,尚未形成政策合力。医养结合服务缺乏制度性资金来源。二是部门协作有待加强。医养结合涉及部门较多,职责界定不明晰,部门责任难落实,监管不足。三是信息互联互通水平相对滞后,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发挥不足。四是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二、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

按照关于做好老龄工作的系列要求,应对人口老龄化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着力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我国要从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角度,统筹兼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一要统筹发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着力推进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尽快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二要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尤其要重视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出台有针对性的、符合农村实际的发展政策,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水平。三要统筹发展低、中、高端养老服务,尤其要加强对困难老年群体养老服务的保障。四是要统筹不同部门的政策规划,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兜住底线,确保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基本养老服务的内容包括“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是全体老年人,而城市的“三无”老人和农村的“五保”老人是政府提供养老服务的重点对象,而重中之重则是“三无”老人、“五保”老人、失能失智老人。

基本养老服务需要资金保障。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现有养老服务补贴制度,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设置长期照护保险并纳入社会保险统一管理。

(三)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

要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面临的问题,修改完善不科学不合理的政策规定。要整合政策及资源,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推动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落实。

要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精简行政审批环节,坚持“非禁即入”,全面放开市场。对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等一视同仁,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拓展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空间,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做到放管结合、放管并举,确保养老市场活而有序,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四)结合试点实践,大力推进医养结合

建议进一步细化地方政府对医养结合的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服务方式。强化专业服务人才使用和培养,制定实施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方式,实现医疗、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

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推进养老智慧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实施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合作试点,提高养老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