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的缺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教育的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西方教育的缺点

篇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在他们的眼中,西方教育环境要比中国的环境优越的多。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持有这种观点。因为这个原因,学者应该着眼于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去进行研究和探讨。尽管我们清楚东西方教育差异是巨大的,但是到底它们之间的差异起源于何处和对之后的教育界有何影响仍然是一个盲区。

这篇文章将通过对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去探讨中西方教育差异,并以《绯闻女孩》和《十八岁的天空》为蓝本。

关键词:教育;中西方差异;文化;价值取向

一、中西方教育差异的渊源

中国和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自古以来就有深渊的差异存在于此。自远古时期以来,中国就坚守“我本地大物博,无需迎合与外”。中国自开元以来一直妄自菲薄,认为外来之物无一优等。这是古人给后人留下的永远磨灭不去的观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世人眼光的扩散,国人逐渐开始发现国外的东西渐渐优于国内。但此时已晚,我们已经和世界开始有了差距。这是中国教育的缺点所在,但是中国教育的优势也来自古代。例如孔子的诗书礼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源于古人的传统。而对于西方世界来说,例如美国,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历史传统记载非常短暂。此国是一个欣欣国家,它没有什么传统,历史去追溯和查询。它把创新和发明当做自己国家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开放,创新,不惧权威,不畏惧将来,这些都是这个新国家给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但是它的缺点在于它不在乎历史,不为未来着想成了它们自己的缺点所在。

二、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价值取向对跨文化交际方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是由荷兰学者霍夫斯蒂德研究发表的理论之一。在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范围之内,文化被分成五个维度去研究证明。这五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长期与短期主义观,男性与女性权威。用着五个维度去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一个比较关键和准确的理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文化价值取向的第一个维度,它旨在研究人的态度对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取向。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一个比较核心和重要的点去研究来自于不同国家人们的态度。研究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需要用个人主义值去研究,如果个人主义值较高,证明对自己的利益和权力看的比较重而不太在乎集体权益和他人利益。不确定规避指的是对未来将要发生事情的避免和选择。不确定规避指数越高,证明他们喜欢未雨绸缪,而不确定性指数越低,证明他们越是不太在乎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和所做的决断。权力距离指的是对权威和高层的畏惧感,权力距离指数越高证明对权威的高层的距离感越强,而权力距离指数越低证明对权威和高层的距离感越弱。文化价值取向对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会对中西方教育差异之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文化价值取向在《绯闻女孩》和《十八岁的天空》的表现

《绯闻女孩》是在美国正在风靡流行的美剧之一。剧中的男女主角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女主角Blair是一位富家千金,生活极其奢华.她生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参加各种名流的派对和聚会.由于从小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她从来不在乎他人的感受,总是喜欢别人围着她转。男主角Chuck也是其中的男主角,他本人生性放荡不羁,对生活没有太大的追求与渴望。从这两位男女主角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的身上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较低而且不惧权威,权力距离指数也比较低。而在《十八岁的天空》中,男主角石延枫尽管也是出生于富贵人家,但是他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尽管他喜欢捉弄别人,但是在他的内心里。这些都是他对别人的关心和喜欢。他对班里的女主角疼爱有加。而且专心一致,不喜欢出尔反尔。剧中的女主角蓝菲琳是学校的校花之一,但是她在同学面前从来不会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样子。

这是中西方教育差异在文化价值取向角度下的研究,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没有那个文化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哪个文化是高人一等的。我们在判断文化教育的好坏和利弊的时候应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看问题。观点和决定都不能太过于片面。根据此结果学生以后再决定选择哪种教育的时候,应该谨慎小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即可。不应搞崇洋。(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Bennett, C.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Boston: Allyn & Bacon,1995.

[2]Warwick, P. Academic Skills f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An Attempt to Support Overseas Management Studies Students in the UK Retrieved Oct 26, 2005 from http: / / fellow ships prelim project articles ept 05

[3]Wang G. 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in Canadian Universities: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 [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l 2001(3).

[4]Ngwainmb, E. K.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 EB /OL]. Retrieved Nov 11, 2005

[5]Lee The Cultural Contex t o f Chinese Learners[A] .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in the Conf uncial tradition in Watkins[ C] . 19961

[6]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方莹, 李春光. 浅析中西方教育之差异[ J]理论学习,2007,(8) 46.

[8]黄河清.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J]中国家庭育, 2004, ( 1) : 48- 49.

[9]李亚, 周侠.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J]科教文汇, 2007 , ( 2) : 51- 53.

[10]梅醒斌.珠江三角洲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与实践[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1]刘兆军.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J] . 石油教育, 2001, ( 3) .

[12]张晓生. 关于做好高校系辅导员工作的探讨[ J]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1, ( 3) .

[13]黄希庭, 郑涌等. 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14]朱玉珍. 谈素质教育中的教育者的素质[ J]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4) .

[15]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社[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16]孔德.实证哲学教程[M]巴黎, 1830 ~ 1942.

[17]刘小枫. 拣尽寒枝[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7.

[18]纽曼. 大学的理想[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9]贝克莱. 人类知识原理[M]北京: 商务印务馆,1970.

[20]肖尚军.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2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孟子.孟子卷五・滕文公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3]扈中平,刘朝晖.关于中西教育观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评论,2002,(1):10-13.

篇2

关键词:中外家庭教育;家风;比较;启示

一、中外家庭教育的综合比较

1.培养方式存在重大差异

中国的父母一般喜欢让孩子与自己的意见保持一致,希望子女按自己的意见去行事。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一切条件,只要孩子肯学习,父母可以做更多的牺牲与付出。家长常常忽视孩子实际水平提出过高要求,是一种“望子成龙”的“龙化”教育,其本质是期望子女出人头地的“精英式”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

西方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他们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例如,英国是传统的家长制作风,家长以培养有教养的绅士为家庭教育的目标;日本家长喜欢安静听话的孩子;德国家长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加拿大的孩子们很少有家庭作业,家长注重的是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做游戏、玩玩具,在玩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价值观核心教育差异明显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以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美德为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点。中国家庭教育目标与“光耀门楣”相关联,更多地是强调一种“完人教育”。在中国传统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观念基础上,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长幼关系,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由传统的伦理道德做支撑和联系。

西方家长期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西方家庭道德教育目标是一种大众化的“凡人”教育。一是家长对孩子的各种想法、做法普遍表示理解和支持;二是注重对孩子自信心和勇气的培养;三是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四是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及健全的人格;五是培养孩子的独特个性和自立能力。西方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和平等基础上的关系,注重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中,把孩子培育成身心健康、追求幸福的人。

3.法治观念存在根本差异

我国当代相关教育改革的政策法律文件中,家庭教育常被提及,体现了家庭的义务和配合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参与教育改革体现为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障儿童按时入学等内容,但是家长尚未经常性地参与学校事务,个人的法治观念相对比较淡薄。

西方家长对于家庭培养具有法制观念的公民方面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值,他们十分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家长以身作则,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言传”与“身教”并重,且带头守法守规。家长从家庭日常小事做起,家庭中倡导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特别注重人权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责任感。西方家庭的熏陶着孩子,对其成为有德性、重理性的人有重要作用,其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4.非智力因素教育方式迥异

我国青少年在学业上不亚于西方青少年,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的缺点;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有些人不懂得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有些孩子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家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被重视。还有部分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导向。

西方的儿童、少年,普遍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表现出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 从小就养成不依靠父母、家庭,尽量靠自己的意识。如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德国6岁以上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参加修鞋草坪之类劳动的情况在国外少年儿童中比比皆是,孩子上大学后自己挣学费、生活费的现象也毫不稀奇。即使是那些相当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自食其力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在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西方家庭教育效果显著。

5.功利化与非功利化教育

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是引导家庭教育方向的风向标,在其影响下,家庭教育呈现比较明显的重智育轻德育和功利化的现象。家长想方设法请家教补课,不惜血本地培养子女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家长为子女不惜牺牲一切,无微不至地关心其生活,家务劳动由父母承包的现象比比皆是;子女严重依赖父母,但父母往往得不到感激和尊重,孩子还认为是理所当然。

西方家长重视孩子的日常行为,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意识和品质。家长身先士卒,和孩子一同劳动,一同面对与克服困难;提倡乐于助人和为公众服务;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操和艺术素养,将德育与心育一体化进行;家长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西方孩子普遍性格开朗、自信,且综合素质较高。

二、国外几种家庭教育思想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注重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的构建,良好家庭氛围的创设,必须基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尊重,以及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平等。只有搭建好这个和谐的、平等的教育平台,家长才可能同儿童对话,进而对其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

鲍里斯・塞德兹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其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的本质是发掘潜能;第二,音乐教育应该摆在首要位置;第三,天才是从游戏中产生的;第四,自信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斯托夫人指出,孩子能否成为杰出人物,完全取决于母亲施行了什么样的教育。最早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应该是家里的母亲,而不是学校的老师。家庭教育必须由父母来承担,不能委托给别人去做。她的“伟大始于家庭”的观念深入人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从中获益。

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洛克提到:“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他认为,尽管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缺点,但比学校教育还是好得多,家庭教育就是达到教育上的主要大目标的最好最安全的办法。

被誉为“家庭教育之母”的英国著名教育家夏洛特・梅森的核心观点是,儿童是一个具备所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把儿童置于与自然生活和思想的活生生的接触中,父母应该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的习惯。

三、思考与启示

综合各国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情况,发现国外的“家风”这一概念并不如我国清晰,欧美国家对此研究也很少。我国和西方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对比中西方的家庭教育,可以发现很多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取决于不同的观念,而观念的不同又是由政治、经济、历史、宗教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中西方的这些不同,使得各国的家庭教育能够适应本国国情。

1.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刻不容缓

“立德”即树立德业。树,栽培,“树人”即培养人。从家庭德育与成才关系来看,“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才的前提条件。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正处于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特别需要家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学会做人,重视修养德行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古人认为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做人、立世的根本,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良知、懂孝道、有责任心的人是当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2.实施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导向,在这种环境里,家长仅仅关心孩子学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几门技能,一切跟中高考无关的活动都不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否则孩子就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等等。家长应彻底抛弃“以成绩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将重心从过分关心知识技能,转移到对孩子的全面培养上来。

3.构建优良家庭教育(家风)意义重大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要加强立法、规范制度,努力使家庭教育法制化、规范化;二要家长主动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护、教而不当,切实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培养良好家风。

总之,我国家长必须重视以德为本的家庭教育,这有益于孩子的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家长应大力弘扬自强不息、重义轻利、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减少青少年一代在人生目标上的迷茫和空虚,补救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理性和效率所带来的冷漠无情和利益至上等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 萍.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教育探索,2013(11):10-12.

[2](美)斯托夫人.哈佛教子枕边书[M].亚 北,蓝 黛,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古希腊生活教育化 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世界上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本文探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特点是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而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之名。具体有两点体现:第一,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开设以思想政治教育或相似称呼为名称的课程;第二,这些国家在尽力避免这些名称出现的同时,却又加大力度进行政治宣传。比如在俄罗斯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没有开设明确与思想政治相关的课程,却大量开设历史、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必修课程。可以说他们将本国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宣传融人到这种看似“无关”的课程中来。再如美国是比较注重爱国主义宣传的一个国家,美国的爱国主义宣传始终与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教育、产主义教育、公民权利与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分不开。虽然美国是一个标榜民主与自由的国家,但可以看到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没有一项是不利于本国的政治体制的。而在英国的高校教育系统中有一点很值注意:有志于毕业后在政界有所发展的学生往往会热衷于参加大学学生会的领导工作。学生会的换届竞选通常搞得有声有色,很有一点议会选举的味道,这正是无形的政治宣传最实际的表现。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良好的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不仅仅依托于教育系统,而是发动社会生活中的其他细节,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系统一个方面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能够发动其他部门与机构,如政府、家庭、社区、大众传媒的配合,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很多。另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对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德国教育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还强调个体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于是德国的教学内容很多是涉及家乡的历史、地理等发展的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社会责任”等问题。希望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与本国宣传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再者,媒体的宣传暗示作用力量巨大。以美国大众传媒影视业为例,在文化帝国主义的先锋-一一好莱坞电影产业下生产出来的商业大片《变形金刚》中,美国的军事力量被作品夸大,并且整部影片充斥着美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宣传,甚至不忘提到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名字,比如中国。美国广泛利用大众媒体阵地旗帜鲜明地宣传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的优越性。最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最后一个表现为政党活动。这种政府、教育与社区结合的整体性特点使这些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合力,提高了效果,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政治理念的宣传上起着重要作用。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比较注重实效性。提到实效性首先应当介绍一下灌输的理论。灌输是指:一种理论不会自发地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需要有意识地加以灌输,即一定的主体将特定的思想观念移人客体的教育过程。世界各国都在坚定不移地灌输本国的政治理念,但效果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较注重灌输的实效性。

注重实效性首先表现在正面灌输的同时,注重将课堂灌输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延伸教育宣传的时间和空间,避免生硬说教。其次,在灌输的同时,也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倡导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目前西方国家在开展德育工作方面经常强调人是教育的着眼点,在师生关系、教育方法方面变革巨大。

篇4

【关键词】赏识教育;健全人格;自我意识

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人,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格的健全。而健全的人格特征需要长期的文化浸濡,需要一种真诚、公正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才能养成,为了让学生形成这样的人格特征,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别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和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赏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期许的目光里、赞美的语言中,找到自信,健康成长。

1 进行赏识教育的意义

1.1 理论意义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构成良好素质的核心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健全人格首先应有自尊心。自尊方能自信、自立、自强。《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勤女士认为:当代儿童有求朋友、求平等、求倾诉、求尊重、求赏识、求保护六大渴求。外界对他们的评价和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进程和水平,最终反映在人格特征方面。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小学阶段的儿童尚未形成对自己稳定的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父母和教师对自己评价而得来的。常常受到表扬鼓励的孩子更有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它能激励孩子增强战胜自我、完善自我。而总是受到批评,总是产生不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就越来越低沉,逐步丧失自尊自信和上进心。赏识教育不是坐着等孩子表现优秀时才给予肯定,而是主动地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赞许并适当放大,鼓励孩子发挥优点、克服缺点或弥补不足。

1.2 现实意义

西方一位哲人说:“当一个孩子在十岁的时候,你让他感知了美,那么他将会一辈子追求美。”每个人都应学会赏识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不管孩子取得的进步是多么微小。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发现,孩子在学说话、学走路那个阶段,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最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为什么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越来越需要赏识时,赏识却离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沉重的学习负担应是重要原因。多年来,应试教育使升学考试失败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孩子的头上,学习活动在形成自我评价上起主导作用,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创造潜力和人格特征的正常发展。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形成过低的自我评价,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害怕自己的学习活动。说明这些儿童不相信自己,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弱点上面,集中于困难和失败。但是,这些儿童对称赞他们的话,对于一切能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的做法都非常敏感,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因此赏识教育虽然不是针对那些所谓的“笨学生”、“坏孩子”提出来的,但他们确实需要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认为:“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进行赏识教育的措施

2.1 对孩子应具有真诚的爱,科学的爱是赏识教育的前提

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必定能发现其有几个长处。俗话说:是锥子总会出头的。但如果锥子是放在铁盒子里,而不是布袋子,它能脱颖而出吗?人的成长同样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无论父母,还是教师,对儿童都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在满意时将其捧上天,成天夸个不停;不理想时,一见孩子就厌烦,气不打一处来,应自始至终充满爱。但爱不是纵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爱的内容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不断丰富、扩展。科学的爱、真诚的爱应该是包藏着热爱、理解、尊重、信赖、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的情绪体验。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对其具有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才会增强情感。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属人之常情、天性使然,应少一些随意,多一些理智。真正的爱需要学习,需要在实践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

2.2 赏识教育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讲究分寸,把握好度

可能是深受诸如杜威“儿童中心说”等教育理论的影响,现代西方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很重视对孩子的肯定,只要有一点儿进步,就给予表扬鼓励。表扬经常化,双方都很欣然接受,所以西方的儿童往往显得大方自信。但在中国的一些家长、教师看来,被表扬可能是一种潜在危胁,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加剧孩子的不安。因此,表扬必须注意分寸,讲究方式方法:第一,不要虚假的表扬。表扬和鼓励要求发自内心,要让儿童感到他们是值得表扬的。第二,不要笼统表扬。那种不着边际的空泛表扬并不会在孩子心中产生喜悦和激动效应,只会产生疑惑。第三,不要事事表扬。要让孩子逐步体验做事本身的愉快,学会自我肯定,而不是一味希冀得到别人的赏识。第四、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对自己的行动作出正当的评价。

2.3 赏识教育强调正面化,但是必须与批评相结合

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赏识教育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起作用,把“严格”理解为态度生硬,因而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结果犯了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我们强调正面强化,给孩子更多的激励、赏识,并不意味对孩子没有批评,没有处分。恰恰相反,对孩子的批评和处分不仅存在,而且是必要的。但是批评与处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全部目的都在于帮助孩子提高认识,使孩子健康成长。批评与处分是一门艺术,我们倡导“多鼓励,少批评”;“表扬要当众,批评要个别”,特别严禁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在批评中要体现爱心,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有进步应及时肯定和鼓励。心理治疗专家詹姆斯・温德尔指出:“依赖表扬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满足”,但过分的批评更有害;“父母们只晓得指出孩子的不足,但忘了有些缺点会变为实现理想的预兆。”赏罚都是可行的教育手段,但都要恰如其分,运用得当,应始终保持积极负责的态度。对儿童的教育训练要前后一致,常抓不懈,不断教育,督促和鼓励,不能前后矛盾,出尔反尔或自我否定。

总之,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孩子,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和欣赏,是幸福的事情;而作为教师和家长,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用赏识教育打开学生的心灵,看到孩子们的不断进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卢勤.写给年轻妈妈[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

[2]周弘.让赏识回到孩子身边[J].中外书摘,1998(2).

[3]孙云晓.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J].教育研究,1998(10).

[4]张佩珍、刘业雄.爱的心路:儿童心理概说[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10).

篇5

有关“创造教育”的争论,是在教育实践日新月异、教育理论却相当贫乏的背景下出现的,它涉及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如何建构21世纪中国教育理念和理论框架的深层问题。正如俞教授所说,“创造教育”是个大问题,应当从最本质的维度进行研究。

求真务实,全面发展创造教育素质教育是目前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由此可见,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环节。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创造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回顾2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我国创造教育,不仅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其存在也受到了质疑。创造教育队伍和课程一直以“自生自灭”的方式缓慢而艰难地发展,基本上以教师的个人兴趣和执着来维系,在岗位编制、课题立项、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成果评定等方面长期难登教育“正堂”。

伴随着近年的“创新”研讨热,创造教育似乎也“热”起来了。“创新”和“创造”成了教育界最流行的用语之一。但这种“热”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浮躁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炒作。更不容忽视的是,许多管理者和教师自身对创造教育理解也还比较肤浅。显然,我国的创造教育正处于十字路口,在世界范围创新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们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将我国现有的创造教育务实深化绝非易事。它涉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变革、中华精神的重铸、中国文化的创新,是远非就教育论教育所能解决的。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教育关注的中心是伦理道理问题,采用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教学方法,从其中无法找到创造教育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革,教育内容变化了,但教育观念却缺乏深层变化,教育界关注的重心仍是伦理道德教育和分科知识的传授,无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难以找到创造教育的明确位置。目前,许多教育界人士把创造教育理解为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看成是社团活动或科技辅导员分内的事,这是片面的。事实上,创造教育绝不仅止于创造知识和技法的传授,而是直接关系教育观整体变革和新世纪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涉及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创造精神觉醒和创造潜能解放。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育学单学科视野,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从时代特点和改革开放的全局着眼,将民族文化观念变革与教育变革融会贯通,建设以“大创造教育观"为核心的21世纪中国教育新理念和新理论。只有全面深化创造教育,才能为教育改革开拓新的视野、为创新竞争社会提供新型人才。

东西方创造教育的整合与发展所谓“大创造教育观”是针对目前将创造教育视为小发明小制作的“小创造教育观”而言的。后者注重“成物”,前者不仅注重“成物”,而且更注重“成己(人)”。

从创造教育发展历史上看,西方创造教育偏重“成物”,而东方创造教育偏重“知己”。众所周知,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创造教育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的,它以创造技法的传授和普及为重点,着眼发明创造的成果和经济效益,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一些世界着名的创造技法构成了创造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以中、日为代表的东方创造教育有自己特色的思路和方法。1923年日本着名教育家稻毛诅风(1887-1946)出版《创造教育论》一书,系统提出了以人生观变革为核心的创造教育理论体系。他指出:“人生本质为创造,故教育须以此创造为原理。”我国创造教育的先驱着名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早在30年代就提出发展创造教育的思想,并创办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对少年儿童进行创造教育实践,并特别强调创造实践和观念的重要性,“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东方创造教育受东方文化影响,注重对创造人生的觉醒和实践的体验,也即关注“成己”问题。

篇6

一、中国教育学的研究的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学领域一直深受西方教育学及文化的影响,这与中国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存在于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西方侵略者打开国门的那一刻,才开始放眼世界,才开始觉悟,但是这种觉悟却仅限于追求西方先进的教育方式,模仿甚至照抄西方的文化,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态度。20世纪初期,世界各国教育学的涌入,使中国教育学呈现一个虚假繁荣的景象,其实此时的教育学研究,只是简单地对西方教育学的研究,无法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其教育学的研究与中国教育学研究并不相符。

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导致了各个国家在文化的冲撞中,受到对方或者几个文化的集体影响与促进,文化是动态的,因此文化也具有多变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到西方文化的不断冲撞,中西文化在冲突中互相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在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西方文化占有优势,而且此时的文化冲突主要以军事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文化之间的冲突,而中国文化发展的目的只是为了救国,而现代与近代呈现了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呈现主动开放的态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文化的冲突和综合实力的对抗,中国文化也在力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教育界也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路径。

二、中国教育学的研究历程

(一)近代中国教育学研究

中国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很久的历史,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让中国教育界开始放眼看世界,的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国新时代,教育学界开始解放思想,崇尚西方的文化及教学方式,西式课堂在全国开展起来,尤其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奠定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地位,社会动荡,中国教育学受到各国教育学的影响,使其失去了自己的本色,教育学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教育学的特点,后来受苏联教育的影响也较深,中国教育研究可以说根本没有立足于中国本土,此时的中国教育学研究进展比较缓慢。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学研究

1.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所有领域都要从过去的政治背景中摆脱出来,力图实现教育学独立发展并要科学规范。首先,剥离教育学政治化,力求重新构建中国教育学。改革开放,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建国以来中国教育学一直模仿苏联教育学,而这一阶段,是对苏联教育学的反思,例如《建国后教育实行 “以俄为师”的历史教训》、《凯洛夫〈教育学〉的再评价》等研究成果的出现体现了对苏联教育学的反思,这些文章中客观的评价了苏联教育学的优缺点,批判了苏联教育学中教条主义、机械主义。这一时期力图对教育学进行科学探索,教育学者们想以科学的标准来规范教育学,首先对教育学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和确定,对学科性质的研究,要证明教育学学科具有科学性,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学时理是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学具有科学性,并大胆提出了科学教育学的假设;其次,研究逻辑起点问题,不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逻辑起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例如,本质起点论、学习起点论、教学起点论等,还有的学者认为逻辑起点不是固定,而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不仅仅是固定的一个;第三,研究了理论体系,梳理了各种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对可能混淆的概念进行了划分,力图达到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最后,对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指出自然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教育学的研究呈现出极其繁荣的局面,但是这种繁荣所呈现的研究成果量多质少,甚至为构建教育学本土化,使教育学陷入一种疲劳期,到了九十年代,仍然就教育学科学的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开始质疑元教育学,进入了相关问题研究的阶段,将实践提到重要位置。首先,教育学研究提倡专业化及知识化,将各个学科的有利知识及西方教育学先进的部分引进教育学研究中,使其加深反思,确定了研究对象为教育现象、事实、问题及规律等,但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研究对象的确定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其次,对逻辑起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在进行逻辑起点研究时,结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当然,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特点,有的学者认为逻辑起点为复制及传输;有的学者认为逻辑起点为建构理论体系等等;第三,对理论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主要是想结合教学分支学科来使教育学学科不断完善,同时以其他学科来论证教育学问题,甚至以教育学来论证其他学科。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研究与探索

21世纪,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多元化思想观念影响了各个领域,当然教育学也不例外,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学的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呈现整体性及综合性,教育学学者已经不再探索逻辑起点,也很少研究科学教育学体系的构建,有的学者认为理论体系具有多元化、多变性等特点,这一阶段更加关注教育学学科性质研究,有的学者将方法与对象相结合进行研究,指出了教育学的科学性质、哲学性质、文化性质等;有的学者以综合性为出发点,对教育学独特性进行了研究。

其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个学科相结合的趋势下,如何才能将学科体现出来,是否会模糊了教育学的地位,也成为教育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如果无法分辨清楚,将会影响教育学的发展,也会使其失去专业性和科学性。

第三,将教育学的研究方向定位为教育回归,提倡人性的回归,而且更加重视研究教育史的研究提出教育学即是成人学的观点,将教育学的核心定位为成人,但是这种观点明显具有片面性,同时也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错误解读。

篇7

关键词:现代教育 本质 问题

1950年以后,我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教育改革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折射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足和缺陷,我们不得不面对它们,从而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以此来进一步对教育体制进行创新和改革。

1.我国教育现状

1.1我国现代教育起源

说起现代教育就不得不谈到西方教育,西方教育前后总共相隔了近四百年,从思想的萌芽到最后的发展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的,那么西方对于现代教育虽然只是说停留在方法主义理论阶段,但是从根本上西方已经开始了现代教育思想的本质研究,这就像我国应试教育一样,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出现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流程和系统。虽然应试教育在以前是领先于世界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帮助了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进步,为我国创造了很多的人才。但是世界是发展的,尤其当世界进入到现代化社会以后,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世界的舞台,不得不说在现代教育上我国确实已经落后与其它国家。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追究其本质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缺乏比较系统的本体构造和框架,没有框架建立起来的教育事业肯定有着一些存在的毛病和缺陷。

1.2现代教育应该面对的问题

我们在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教育是为了什么?西方国家的人本主义精神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接受教育者从身体、心理都能够得到洗礼,以此来达到未来在社会生活的准备,从而不至于进入社会以后不至于没有准备。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禁锢人的思想,从而达到巩固统治者地位的目的,所以所谓教育总有一个目标和目的。这也是教育的由来。随着普及教育的实行和实施,而现代教育的主要对象已经由某一些人的特权逐步转变为大众的基本教育,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1.3现代教学教育的目的

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的最终体现是同为一体的,即教育的最终目的已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现代教育教学主要是让被接受教育者最终得到什么而不是在被接受教育过程中某一测试所达到的结果。

只有通过模拟社会相对等的教育学习方法和被接受教育者的被接受学习过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被接受教育者得到社会所需求的技能相关知识和能力。现代社会教育的一般特征就是和社会相结合,实现和社会的不可分化性。

2.我国当前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认知。

2.1初、中等教育中的问题

初中小学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之一。虽然国家在大力下发各种文件以此来减免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和实施。我国的理论知识学习水平无疑比国外的国家要早很多,甚至高中的数学知识已经能达到美国的研究生水平,但是我国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却远远要落后于美国,简单的来说就是造成了我国学生的“高分低能”的现象。那么现代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理论知识家,所以这也就造成了相当大的矛盾。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停滞不前。纵观初中等教育中其实很多的学习类容完全可以在社会其他教育阶段去进行学习和教育,完全没有必要在初中等教育上去学习这些东西。正是由于这些额外的学习类容的存在,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变重,使得学生压力更大。

那么初中等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认识到量化学习目标和清晰的认识阶段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而让学生在小时候就丧失可很多快乐和培养情操的时光,只有量化好学习资源和规划好学习计划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学生减负阶段。我始终认为,强行灌输过于早的知识给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而我国目前教育中很多学习内容都是很难以弄懂的,这些学习类容完全可以放到更高等的教育里面去进行学习。

2.2我国的应试教育

我国的应试教育可以说历史很悠久,应试教育很多人都在批评它的缺点,指出它的不足,这些确实都是很有道理,而且也确实是存在的。那么这么多人去说它的不好,不喜欢它,为什么国家却没有取缔它?结合起来看应试教育就像一碗不好吃的米饭一样。虽然这碗米饭很难吃很难吃,甚至吃的过程中实在让人内心苦涩。但是如果不吃的话你就不能活下去一样。在目前的我国国情来说,至少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取代应试教育。

因为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公司应聘,去考取公务员等等。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应试教育是一个相对来说公平的机会。是一个人从底层能够往上层社会进发的唯一方法。应试教育不看你的背景,只在乎你的学习能力和个人能力。

结束语

我始终认为,强行灌输过于早的知识给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而我国目前教育中很多学习内容都是很难以弄懂的,这些学习类容完全可以放到更高等的教育里面去进行学习。那么现代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理论知识家,所以这也就造成了相当大的矛盾。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停滞不前。纵观初中等教育中其实很多的学习类容完全可以在社会其他教育阶段去进行学习和教育,完全没有必要在初中等教育上去学习这些东西。正是由于这些额外的学习类容的存在,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变重,使得学生压力更大。所以我国教育事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杨银付. 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J] . 教育研究, 1995 ( 12) .

[2] 李正维.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J] . 教育学, 1998 ( 1) .

篇8

一、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界定好素质教育与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应试教育不是素质教育的对立面

一提起应试教育,很多人都很自然地把它置于素质教育的对立面。认为应试教育一无是处,是一种完全落后的陈旧的教育观念,认为它自始至终都阻碍了教育的发展。甚至有些人认为它完全摧残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走向了极端。

首先,相对于当前的教育来说,应试教育确实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它为我们的经济发展选拔了许多有用人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应试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它只是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灌输,而忽视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素质教育中也应包含应试能力。社会上很多考试都需要这种应试能力,要衡量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必须进行一定的测试,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其他形式的。在当前还没有找出一种可以取代考试的更好的测试方式。

然后,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也要建立在知识的牢固掌握上,考试不是唯一衡量学生的方法,但也是当前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只有在学生掌握好科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所以素质教育本身已经包括应试教育中的有利成分。

正如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钟启泉教授所指出的:“当我们考虑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要关注传统面向未来。真正的发展必然包含了继承。”这句话告诉我们:素质教育既要继承应试教育的优点和经验,又要在改正其缺点的基础上突破、创新。

2.课堂教学外表形式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

能力培养,关键不在形式,而是在于“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知识、智慧的熏染,上出语文课独有的魅力”(殷建明《语文教学的弊端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在传授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训练培养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赏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些西方教育者提倡要学习中国教育的一些好的经验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纪律性和道德观念,而我们一部分人却在那儿大谈“西化”,要将中国教育的优点全盘抹杀,岂不是叫人笑掉大牙?

所以我们对待西方教育要运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我们已有的好的教育经验,开创我们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素质教育模式。

二、明确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掌握一定的策略方法

21世纪的语文素质教育,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工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创造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空间,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中有利的素材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2.利用教材有“疑”处,让学生敢于说“不”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利用作品的“空白”处,让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放飞

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事物多是一种经过思维加工的具有主观意向的“再现客体”,为了行文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作者将一些内容省略,使文章形成了一些供人想象的空白。这些空白主要表现在语言、句法、形象描写等方面,而更重要的是作者创造的意象、意境给读者留下了填写空白的无限空间。这正是我们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从而训练创新能力的有利空间。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节、人物或有关因素来补充这些空白之处。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9

一、中国雕塑教育的现状

中国雕塑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中,众多精美绝伦的雕塑精品让世人惊叹。但与辉煌的成就相反,雕塑者在中国古代地位却很低,只是作为工匠的身份存在。各种文献中有关于雕塑家的记载极少,对雕塑相应的论著更是没有。到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后,中国的文化艺术也进行着变革。在20世纪20、30年代,李金发、刘开渠、滑田友等一批雕塑家留学欧美,从国外带来了西方古典雕塑传统。随着他们投身中国的雕塑教育当中,以西方学院教育为蓝本的中国的现代雕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形成。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各种艺术思潮不断涌入,西方现代主义的雕塑进入中国雕塑界视野。中国现代雕塑在观念与形式上也开始变革。在雕塑专业的教育也随之在不断调整改革。雕塑教学在材料应用、形式变革、观念体现、交叉学科运用等各个方面都不断在进行尝试。使得如今的雕塑教育既保留了具象写实造型能力的培养,又强调了在雕塑活动中创作能力及观念情感表达的发挥。随着学习雕塑专业的学生日渐增多,雕塑教育形成了很好的态势,但在快速发展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雕塑基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雕塑作为一种艺术类别,空间性是其最为重要的自然属性。所以,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雕塑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生对空间感的认识及把握直接关系着能否在雕塑教学中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往,雕塑专业招生名额较少,学校通过美术基础考试等方式对考生进行选拔。择优录入让有扎实美术功底的学生进入雕塑专业学习后能够快速完成从二维空间能力向三维空间能力的过渡。而如今,大学已经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变。艺术类院校及拥有艺术系的高校众多。学习雕塑专业及一些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空间造型能力的专业(如动画,陶艺等)学生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正因为学生人数形成了一定规模,也导致了在各院校中,学生的自身能力素质形成了较大差异。在学习雕塑的过程中,对“形体”、“空间”等概念的认识不透彻,实践中又无法理解清楚,使得许多学生很难在雕塑造型能力方面达到相应要求,也直接导致他们在高年级课程中因缺乏相应的造型能力而在雕塑创作中陷入困境。这种现象在非美术类学院及三本院校中是十分普遍的。

不可否认,雕塑是一种感性活动。但我们需要认识到,雕塑教育在教育体系当中应当是一种理性活动。许多雕塑专业教师也身兼艺术家的身份。雕塑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失掉科学系统的教育方式。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下依靠“点拨”,让学生自己去“悟”的方式很难适应当下的学生能力差别较大的现象。现在雕塑的教育改革和尝试很多,但多反映在材料应用、形式革新等雕塑创作前沿方面,针对雕塑基础教学的并不太多。

三、3D人体模拟类应用软件在雕塑教学中的运用

人体泥塑在雕塑基础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贯穿于整个雕塑教育当中。学生通过对人体结构关系、骨骼组织结构、肌肉的运动变化等多方面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并通过塑造的方式再现,完成对空间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的训练。所以对人体的塑造训练是培养学生雕塑基础能力的重中之重。在理论知识方面,学生主要依靠雕塑工具书中对人体骨骼、肌肉的正、侧面的展现进行学习及记忆。平面图片的展示方式制约了学生对人体结构内在空间体积的认识,对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影响尤为严重。教具模型也因体积大小问题在讲解过程中较难让所有学生看清,而单独讲解也大大增加了授课时间和负担。而如今,一些例如3dBody、google人体浏览器等优秀软件出现,这些软件能以三维模式模拟再现人体结构,并能对人体主要的肌肉和骨骼等内部结构进行三维空间上的观察。利用好这类软件就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在雕塑基础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将3D人体模拟类应用软件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现,教师对软件的操作通过投影仪实时传送到学生眼前。人体结构通过投影仪在反射屏放大,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对人体结构有清晰的观察,避免了等比人体骨骼、肌肉教具大小不适应班级授课的缺点。

一些优秀的3D人体模拟类应用软件能够将人体骨骼和肌肉上真实还原,甚至达到医用教学级别。软件还能将人体以骨骼、肌肉等方式分别或同时呈现,且能及时转换,更好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骨骼和肌肉在体积与空间上的关系。3D人体模拟类应用软件还可以对所需要的人体骨骼、肌肉进行单独选取,对不需要的人体结构进行隐藏。这使得教师对主要骨骼和肌肉的讲解不受干扰,学生观察更加方面。这解决了学生无法进行人体解剖,对人体内在结构及空间关系理解不透彻的问题。

3D人体模拟应用软件是可以进行三维旋转及缩放的。这一功能对于雕塑基础教学当中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对人体结构或需要讲解的特定骨骼、肌肉选取,通过对其三维旋转并实时讲解可以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去感受到人体结构在体积和空间变化。相比较于雕塑工具书上仅仅用的几个角度来展现人体结构的方式而言,通过三维旋转的方式无疑能让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容易、更快速理解吸收。在这一点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企及的。

3D人体模拟类应用软件无疑在雕塑基础教学中是能降低教师的授课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它们在培养学生空间感及造型能力上能发挥很大作用,也能为后期雕塑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这类软件在雕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拓展性上面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我相信,3D人体模拟类应用软件必定会在雕塑基础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得到认可。

参考文献:

[1] 班守猛.数字技术在雕塑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3.

[2] 孙振华著,《中国雕塑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语言教学 立足思想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学生评价

一、挖掘教学内容,无痕渗透思想教育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能否获得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思想教育不能搞空洞的说教,也不能以思想教育冲谈语言教学。思想教育渗透要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无痕渗透思想教育,这样才不失语言教学的特色。课改后新教材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能借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结合实际,从而渗透思想教育。 例如新教材必修五第四模块就是以carnival为话题来讨论外国的节日及风俗文化,现在的学生从小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这个话题都非常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专门设置了以“介绍一个你所了解的西方节日”为话题的讨论,以此来帮助学生练习对节日、风俗介绍的表达方式,达到我们本课的教学目标;但除了教学目标的完成,我们更不能忽视思想教育的渗透,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同学们对西方很多风俗节日都很了解,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风俗文化又知道多少呢?”引导学生进行中西对比,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事物,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的节日,作为中国人,更应对自己的风俗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以及保护,加强对祖国的热爱。又例如在必修四第三模块中我们碰到了natural disasters的话题,在学习过程中按文章所例举的不同灾难形式,我给学生们展示了很多图片,从而起到震撼的作用,加强学生对各个灾难及其危害的了解,最后引出话题:“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的灾害,和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有无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平时自己的行为,树立环保观念,并号召将此观念能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能一起保护地球、关爱地球。所以教师只要能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思想教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就能将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无痕渗透思想教育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的教学,语言是灵活的,关键在于运用。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让学生在运用语言时也无痕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新教材中每个module前都有一两个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讨论题,这些问题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要求每个组员都要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可采用“设境导学”的模式,“设境”指教师恰当地设置语言教学情境,为学生积极主动地、科学有效地学习创造条件;“导学”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促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学。“设境导学”以情境激趣为先导,以引导探究为主干,以师生互动为纽带,以提高素质为归宿,从而将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从刻苦精神和对社会贡献上衡量一个人,而不应该只从金钱或地位上来评价” 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活动,一方面,学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识为理解文章、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例如在讨论、辩论这样的活动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学会了如何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及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的意识。这样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达成思想观念上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将学科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坚持以发展为本的过程性评价,无痕渗透思想教育

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做到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坚持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以发展为本的过程性评价,及时调动起学生的思想积极性,无痕渗透思想教育。特别是语言教学,更应采取以发展为本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成绩分为笔试成绩、口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笔试和口试在每学期期末进行,而每单元的speaking、quiz和背书等成绩都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等情况,也都要记载下来,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资料,不单一以成绩说话,能够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使其优缺点都能充分展现出来,更看重学生的发展趋势,能真正帮助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起来,能真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将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其与思想教育的整合,创新有效的运用各种方法,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教材中丰富的教育资源为载体,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坚持以发展为本的过程性评价,使语言教学和思想教育能双管齐下,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玉荣.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初探[J].大学英语2006,3(2):42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