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主义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咳嗽;布地奈德;异苯托溴胺;驱动雾化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和病毒感染均可引起,多在6个月~5岁发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严重时伴气喘、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改变,可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因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1]。本病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即所谓“混合性感染”。一般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等,由于病原体作用,重症肺炎常伴有毒血症,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状,如高热、嗜睡、惊厥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毒血症不仅影响呼吸功能,同时也使全身代谢与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至今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为达到止咳平喘效果,缩短疗程,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氧驱动雾化吸入佐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75例患儿具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全部经胸部X线片证实并外周血像改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0个月~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轻重、胸片检查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抗感染、抗病毒、平喘、止咳、祛痰、吸氧、镇静、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爱全乐(通用名: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布地奈德用雾化驱动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其用法是:爱全乐<2岁用1 ml,>2岁用2 ml、布地奈德1 ml(0.5 mg),加入生理盐水1~2 ml,配成混合雾化液,采用面罩式的雾化器,将雾化液倒入雾化器内,用雾化驱动器驱动药液吸入呼吸道,1次/6 h,2次/d,5~7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治愈:5~7 d以内,咳嗽、气喘消失,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好转:5~7 d以内,咳嗽减轻,喘憋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明显减少;无效:治疗5~7 d后,仍咳嗽剧烈,喘憋无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啰音无明显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33例(82.5%)、好转6例(15%),无效1例(2.5%);对照组治愈22例(62.85%)、好转9例(25.71%)、无效4例(11.42%)。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86、4.68,P<0.05)。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按病理形态改变,可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因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主要病原为细菌和病毒损伤了呼吸道黏膜,使黏膜下神经末梢暴露,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呼吸道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气道反应性亢进;刺激人体释放特异性IgE介导的组胺和慢反应物质,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气道狭窄、阻力升高[2]。爱全乐(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药,具有较强的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还具有控制黏液腺体的分泌及改善纤毛运动的作用,从而减少了痰液阻塞以改善通气,同时痰液的减少也减轻了对支气管的刺激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布地奈德是一种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减轻平滑肌的收缩反应[3-4]。因此,爱全乐、布地奈德对于治疗由于病原体作用而造成的重症肺炎通常会伴有毒血症,并且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状,如高热、嗜睡、惊厥等。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毒血症不仅影响呼吸功能,同时也使全身代谢与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障碍。支气管肺炎有积极的作用。明显缩短病程,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全身用药,使用方便,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芦爱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165.
[2] 李 淼.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哮喘的机制[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31(2):178.
篇2
关键词:浪漫主义因素;平面设计;视觉传达
浪漫属于一种情感状态,现代平面视觉传达中多用此表现给大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平面设计者可将两者完美融合,给予设计作品浪漫情绪,充分满足大众对浪漫情绪追逐的目的,而这亦为平面设计的本质追求。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而平面视觉传达时采用浪漫主义因素已是人们的期许,更是平面设计者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解读浪漫主义因素在平面视觉传达中的蕴涵,对平面视觉传达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解读浪漫主义与平面视觉传达
1.浪漫主义
浪漫本指现实生活中独特的传奇故事、爱情故事,之后被人们引申为极具感彩、富有诗意与幻想的故事情节及面目。艺术中的浪漫为一种创作或者表现手法,但浪漫亦可代表艺术思潮或者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创作时会自然而然的选择并遵循相应的美学原则及创作方法,而浪漫主义为人类艺术发展过程中极具影响力的创作手段,其强调理想化对象的描写,呈现创作者的激情,更充分渗透了人们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直接并直观的表达人们内心的强烈感受,大都以强烈的言词及瑰丽的想象、离奇夸张的手法创造相应的形象。
2.平面视觉传达中浪漫主义应用的可能
现代人更注重精神追求,艺术设计亦高度重视人性化,而人性化强调设计者及消费者的心灵、情感沟通,更深层的解读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以此种情感呈现并渲染的浪漫主义所创作出的作品非常之多,而极具情趣的广告更能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视觉传达中采用的情感因素可与消费者取得情感共鸣,以此打动、刺激消费者,并留给消费者美好的印象,至此便实现了视觉传达。现代设计时要高度重视感情,特别是极具感彩的主题中,应充分渲染感彩,以使商品给大众美的享受,刺激消费者作出消费行为。可见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更注重亲切、柔和的言词,强调自然流畅风格,并以真诚的诉求打动社会大众,将功利匿后突显产品的情趣化,人们对此种设计的接受程度高。
二、平面视觉传达中浪漫主义因素应用原则
1.消费者内心需求
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平面视觉传达工作亦随之不断改革。目前,已转变为高度重视消费者心灵情感沟通和交流,并强调以作品设计满足消费者内心需求,让消费者获得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的双面满足。将浪漫主义作为情感基础,强调趣味情趣感、人情味设计理念的融入,确保平面视觉传达中作品设计更为人性化。
2.审美诗意
浪漫为人们内心的幻想色彩,其极具审美诗意感,将此用于平面视觉传达作品设计时,则强调设计人员对此情感的呈现。通常平面设计者对浪漫主义因素创作时,其均需借助色调、色彩、形象以及手法等内容来实现,其所用色调应极具语言色彩,而色彩亦需鲜明生动,手法也应适当夸张化,将浪漫情感充分融入设计作品中,使作品展现出设计者内心强烈的情绪感受,并呈现出其理想追求,而这亦是对设计者内心状态的真实反映,赋予设计作品诗意般的灵魂,使其呈现出非比寻常的独特感,并吸引更多社会大众的共鸣。
3.理论本质情感化
浪漫主义应将情感充分突显,并强调自身理论本质属性,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情感性,同时保留其本质特征。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者应高度重视消费者目光的吸引,并依设计作品去潜在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活动,而这均需情感启发及激励,无论是何种作品,为其设计时均应强调理论本质情感化,充分呈现情感,选择不同情感的主题表现作品本质,给作品相应的平面设计结构,使作品具有情感,并充分刺激消费者心理,促使其作出相应的消费活动。
4.现实生活浪漫化
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者作品设计时,应强调作品浪漫主义化,但务必尊重现实生活。艺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浪漫主x亦不例外,其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缺憾,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生存,尽管其所呈现的为超现实倾向,但本质仍旧是要回归现实,并服务于现实生活。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者应高度重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希冀、憧憬挖掘,并据此对作品作浪漫主义创作,让设计作品更具生活化。
5.理性渗透
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者设计使用浪漫主义时要强调理性渗透,赋予设计作品直观层面无功利性,并确保其极具情感性及形象性,而深层次呈现其功利性、理性、认识,要让相关设计工作具有相应的约束,避免作品设计不贴近现实生活,或者更不符合人们的相关需求。
三、平面视觉传达中浪漫主义因素应用表现载体
平面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其浪漫理念已存在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本章对平面视觉传达中浪漫主义因素应用表现载体进行了下述分析:
1.基于爱情的浪漫主义表现
浪漫本源自爱情,现代人对浪漫的定义更倾向于爱情,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人员使用浪漫主义作视觉传递时,应注重爱情载体的应用。基于爱情作浪漫主义作品设计时,要强调主题意念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突显,可以年轻恋人间青涩的恋情与依恋情感作为基础,对作品作相应的视觉设计刻画,确保作品成形后具有明确的情感基调,使作品视觉传达贴合主题思想,比如目前的诸多巧克力商品,其所作的平面设计中充分运用了年轻恋人间的青涩情感,使得巧克力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恰到好处。实际作品设计时,设计者应高度重视与主题意念相关联的素材调动,以此充分烘托作品的中心情感,促使作品更深层的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并潜在性引导消费者与此情感共鸣,使作品与消费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让作品视觉传达延留于消费者心中。
2.基于生活憧憬的浪漫主义表现
浪漫主义历经爱情的界定后,便被用来表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并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与期许。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者应高度重浪漫主义界定的偏移,以浪漫主义手段将人们对生活的憧憬与期许充分呈现,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出更具吸引力的结构。设计作品视觉传达时要充分体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坚持,可经时空变化与情境转变呈现人们对未来憧憬的状态,比如表现家庭幸福的主题时,设计人员可将两个人恋爱到结婚与生儿育女经时空转变呈现给社会大众,每个场景后的景致均应做相应的变化,突显演进过程中的幸福。
3.基于自然环境的浪漫主义表现
无论是平面设计中的艺术作品,亦或是人们的诗词文章,呈现相应的浪漫情感时均需借助自然环境,以自然界中的形态、意蕴、色彩等景致刻画不同的情感,确保平面视觉传达作品设计更具自然感。比如设计者作护肤产品平面设计时,大都喜欢以空旷的大地或者蔚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原等景致作为背景,再选择娇嫩的鲜花或者干净的露珠、洁白的牛乳等物质来呈现护肤产品的内在美,女性消费者极易被此种设计所吸引,可由此产生极强的浪漫感,经视觉审美达到内心认同。
四、结语
浪漫主义因素融于平面视觉传达中,可增强作品的艺术色彩,赋予作品灵魂与生命力,呈现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许,满足其精神层面的情感需求。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者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全方位掌握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并敢于创新的设计独特的作品,使得消费者的物质要求、精神需求均被满足,实现平面视觉传达的应用价值。本文解读了浪漫主义与平面视觉传达,提出了平面视觉传达中浪漫主义因素应用原则,探讨了平面视觉传达中浪漫主义因素应用表现载体,以期为平面视觉传达中浪漫主义因素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倩.广告符号设计与视觉传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2]张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与生态批评[J].外国文学,2012(3).
[3]王美艳.后印象主义色彩理念及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包装学报,2013,1(5).
[4]王文勇.关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反思[J].名作欣赏,2014(7).
[5]董雪萍.议《沉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J].文学界(理论版),2012(9).
篇3
Abstract: Consumerism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long with our country productivity and raise the level of shopping space expansion of consumerism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spread tendenc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consumerist values basic connot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causes, to lead the whole society people establish scientific concept of consumption.
关键词:消费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价值观
Keywords: Consumption Consumerism Consumerism values
作者简介:李宝立,女,天津师范大学学院基本原理专业2010级研究生
一、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含
“消费指使用商品和享受服务,以满足需要和渴望。”[1]消费就是消费者通过消费品来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种行为,只具有中性色彩。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消费划分为实用消费、炫耀消费和风格消费。实用消费是以消费品的有用性为前提而进行的消费活动,可以说是解决温饱问题层次上的消费,是生物意义驱动的消费。炫耀消费看重的是商品的昂贵和豪华。风格消费“根据自己的个性以及对自身形象的预期来选择商品,他们首先看重的是商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或风格属性,而不是商品的含金量或华贵程度,其消费也具有了更多的个性化、理性化的色彩,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实现了消费在某种意义上的回归。”[2]而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3]消费主义价值观就是把消费当成人生追求唯一目标的价值观,倡导的是提前消费、炫耀消费,注重的是消费品的含金量和豪华程度。消费主义价值观与实用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尚未发展到风格消费的高度,可以说是一个很漫长的中间过渡状态。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产生的原因
消费主义是20世纪初源自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消费主义价值观作为这种主张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全世界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购物空间的扩展,消费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所以,要尽可能地找到消费主义价值观产生的原因,才能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资本的内在逻辑是消费主义价值观产生的本质原因
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追求经济增长。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消费又促进着生产和再生产。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资本为了增值就必须通过大量的消费活动实现,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就应运而生。消费主义价值观追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它不是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耗殆尽而去更换,只是因为出现了新产品、新型号,人们就去更新换代,使商家获利,扩大生产。在这个循环中,资本的内在逻辑成为消费主义价值观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原因。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消费主义价值观产生的驱动力量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使得人们的消费有了资金和对象。人们手中的金钱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之外还有结余,而且市场上也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经济因素驱动着人们去消费、再消费。同样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进一步显示,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潮流把我国的消费市场也拉入到国际化的轨道上去。我国部分有钱的消费者就努力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面对国外前卫、新奇的商品,自然加大了消费的投入,久而久之,消费主义价值观在经济的快速发展驱动下兴起并迅速发展。
(三)人们的内在需要是消费主义价值观产生的内在要素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同样,人们的消费要求也是有层次的。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之后,人们的内在要求也会逐步提高,由生理需求向发展需求提升,所以人们的消费要求也就逐步提高了,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有部分人沉迷在享受消费品之中,过度追求奢侈品,有时候由于人们的生物性本能,使得消费显得很狭隘,只停留于享受型的消费主义价值观。
(四)媒体广告的宣传和引领是消费主义价值观产生的助推剂
“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手段,不再只是用来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他们的内涵,充当商品的介绍者,而是更为普遍的以各种图形、语言、符号等来‘包装’或者称为‘重塑’他们的商品。”[4]可见,媒体广告的宣传和引领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兴起和发展。
三、树立科学消费价值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要树立科学消费观。一方面,以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价值观,正确处理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在可支配的个人财富能力下,允许人们适当满足消费要求,以促进人更大的生产生活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3] [4]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2] baike.省略/view/1719400.htm
篇4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审美文化 审美价值取向 新动向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篇5
关键词:后现代;消费主义;无深度文化;大众艺术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154-02
以享乐为宗旨的消费主义为社会价值观的发展,是一种畸态的、“不可持续”的逆势发展,表面看来,它虽然暂时创造了富庶的物质并又及时享受着,由此而来却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物质丰裕下的精神贫困与人性匮乏。
一、后现代消费文化思想浸润下传统精神的缺失
西方以消费文化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话语,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及多元化的后现代思想特征。大卫・格里芬指出后现代主义的“所谓的超越现代性,就是要摆脱机械的、科学的、二元的、家长式的、欧洲中心论的、人类中心论的、穷兵黩武式的和还原的世界”。后现代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反本质主义、他们持反中心的论调,意味着对主体中心性的消解和所谓二元对立中的本质维度。由于后现代主义文化强调价值多样的不确性与真理的不断阐释性之思想观,使其在思想与价值观上衍变为一种逆话语理论,迥异于现代的思维逻辑性,并和当代以“无中心”为主旨的社会文化的价值伦理观融汇一体。而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的后现代社会学正是将后现代对群体社会结构的论述作为对西方社会消费文化的群化理论进行阐释。J.哈桑以五种特质概括了后现代主义特征,即不确定性(多元性)、叛逆性、随机性、分化、模糊与破裂,破碎性、反正统性、非我性和内在性。其本质也就是解构、非中心化、消解、扩散、非神秘化、突变、延异等特性。
由西方消费文化导致产生的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个人主义,使社会中的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与无情,并因“获得成功和发财致富,就要求人们具有肆无忌惮、冷酷无情和不断攻击的特征”,使整个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全面异化。
当代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消费文化既造成了精神危机,日益导致人类生存危机。以体现享乐而不是生存为目的的消费主义文化不断地膨胀人的欲求,在他看来,工业社会毁灭的根据就在于追求奢靡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蜕化。享乐式的生活方式最集中地表现在消费主义文化上。18世纪后半期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到19世纪扩展至西欧、美国及日本,产业革命使生产者从属于消费者,消费者从属于市场出售的产品,市场出售的产品从属于为产品创造消费者而不是为消费者创造产品的循环进程,这种消费观念和意识通过产业革命所形成的工业社会,特别是20世纪以来,已渗透到社会价值之中,并已成为其有机组成内容。因此,“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间:‘消费更多的物资是好事’的美学意识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的伦理观念的总和”。
这种以消费形式获取享乐的新的生活方式,产生于美国。二战后开始富裕的美国,通过各种措施培植、助长消费主义文化。工业社会就是要促使人把生产和消费更多的物资视为“合理的行为”而大加赞扬,把相反的行为看作“不合理的、落后的行为”而加以责备。由美国始生的消费主义文化启示着其他工业化国家,并已成为人们追随的生活方式,一个“消费者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在这里,那些消费大量的物质财富的人会受到社会广泛的尊敬和羡慕,人们普遍崇拜那些购买和消费大批物质财富的富翁。由此,渊源于资本主义形成的以消费主义文化为特征的精神,认为多消费物资是好事这样一种美学思想和认为设法为此而做出努力是正确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
消费主义文化并没有带来个人幸福,相反却掩盖着精神空虚。由当代工业化社会的这种精神暂时维系着资本主义表面繁华的消费景象,同时也导致了工业社会不可逆转的精神衰落。在消费主义盛行期间,以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以美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典范式导引着人们把占有物质、消费物质看作是个人幸福的标准,但富有和幸福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所显示的相关性比所想象的远远要弱。在人们把消费变成一种对豪华、名牌、美观的疯狂追求的同时,掩盖的是他们内在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心无着落。
随着现代社会背景下技术文明的进步,人类被机械驾驭的生活节奏已毫无诗意可言,他们只崇尚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接受现代科技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新生活质量和新的商品,同时也导致丧失了人类天性中那种对艺术直觉的天生秉赋,而在功利上无穷尽地追逐。将人类社会文艺复兴以来培养起来的具有纯正口味的艺术审美趣味已荡然无存。人们处于消费的时代,一边享受着现代科技给予的恩惠,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追求快餐式的文化,一切都要“即时性”的,人们不肯也没有时间去慢慢品味正统的艺术。现代文明是以机械理性思想让人们丧失了原本美好的一切,后现代和无秩序的混乱的所谓叛逆性又无法将人们重拾对古希腊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造的信心,同样也无法造就出具有纯正口味的大众审美趣味。
二、艺术成为承纳消费文化的镜像映射
那位曾被称为“波普之父”的汉密尔顿道出了以突出消费文化为标竿的波普艺术的真谛:“艺术是通俗的、短暂的、低成本的、可丢弃的、批量生产的、诙谐的、噱头的、刺激的、年轻的、大企业式的等等”。它也是“工业化社会的一种伴生形态,是技术先进的社会强加给落后的、社会的一种视觉语言”,这是以技术为衡量标准的包括对技术认同与否的各种观念与趋附心态的显现,他们以标榜跟随现代工业技术进步为目的给自己贴上了“大众流行”的标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西方国家一度以迎合大众口味、以“媚俗”为审美趣味的艺术为波普艺术的一种变体形式,为流行艺术的范畴,是一种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它的视觉形式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它符合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突出大量的生产、复制与消费,正如沃霍尔通过复制大量大众耳熟能详的政治人物成为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一样。
后现代诗人、画家罗青在谈到对艺术研究的方法论时以台湾为例来阐述后现代状况:“后现代文化是后工业社会的反映,其知识发展的方式获得新的突破,社会的价值观及生活形态朝向更多元化推进,资讯的交流重组与复制再生,便成了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生活及生产方式。强大的复制能力,促使社会走向一种以不断生产消费为主的运作模式之中,所谓的消费社会,便应运而生。”
回顾中国的先锋艺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有谷文达、吕胜中、傅中望、至黄永P的籍传统代码张扬了他们内心的“后东方”灵魂,到了90年代的王广义、刘峥、宋冬、隋建国、艾未未、邱志杰、展望、黄岩等,以及旅居海外的陈箴、蔡国强、阿仙等,运用了“解构”的意念展开了更新一代“视觉分解”,同时从更广阔的思维层面上“追讨”对自我的波普化进行诠释,这时艺术的非理性化解构向美术的结构化进行不断“追问”与清算,达到对“传统”理解的新的层面。特别是1989年现代艺术展王广义的《》画像以及1991年“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和1992年广州的“90年代双年展”拉开了中国波普艺术作为中国“政治图像”的序幕,试图以操作的方式来表达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转型的诸多问题,表达了比西方具有更强烈的人为因素与自觉性而趋向大众精神的意愿,国内新形式的艺术也许想从“后现代”话语中谋求“一线生机”,忽略深层的审美机制导致其结果就是在大削弱了观众原有的思维惯性,“看与被看”的主客体关系倒置造就出极力迎合“时尚”的审美趣味,这种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假相”,必然诱使大众以为“后现代”即是如此,缺乏对西方文化发展背景的了解,应深知后现代其实应是在人被压抑下导致对工具理性畸态的否定与叛逆。
篇6
根据(CNNIC)2015年7月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88.9%。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大学生延长的手臂、延长的大脑,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表达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了更新,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既有消费意向、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西方媒体大肆鼓噪“消费是生活的主要目的”,以至于使社会的全部意识形态都卷入消费市场的轨道。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抵制消费主义思潮负面影响的途径,提升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实效性。
2 移动互联网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消费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享乐主义的盛行
消费主义思潮一味地宣传个人主义,过分地崇尚消费和享乐,与崇尚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很容易养成提前消费、透支消费、攀比消费的不良习惯,再加上大学生普遍由于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对一些消费陷阱的警惕性,国家相关网络金融法律制度不健全,给了很多网贷公司以可乘之机深入校园。这些“校园贷”平台除了收取利息之外,巧立名目收取服务费、罚息、滞纳金,但是学生身为弱势群体无法识别其中的陷阱,最终上当受骗。全国高校近一两年来出现了多起“校园贷”案件最根本的原因是消费主义思潮所催生的享乐主义在大学校园的盛行。
2.2 消费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拜金主义的盛行
大学生一旦形成享乐主义的消费观,就会把消费各种商品当成自己大学生活的主要目标。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赚钱满足自己的购物欲,走出校园做各类兼职。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一些大学生占据大量校园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运营淘宝网店或者做微商来挣钱,虽然在校大学生做兼职开网店有利于锻炼能力,增加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但是,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花费大量精力在做兼职赚钱上,荒废自己的学业,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唯金钱至上,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金钱物质方面的享受,个体的人生价值是用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的,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重利轻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金钱至上,个人利益至上,损人利己,把纯洁、友好、充满梦想的大学校园当成了世俗、充满利益争斗的名利场。
2.3 消费主义思潮造成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异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认为消费主义下消费成为控制人的力量是被异化的消费,现代西方社会可以称作是“现代富裕社会”,但这种物质生活的富裕是以精神生活为代价的。“人的需求遭致歪曲”,“人成了商品的奴隶,消费的机器”。移动互联网购物是在技术的进步下带来的人类消费形式的革新,给我们的消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是一部分大学生沉迷网购,他们没有成为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主人反而成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奴隶。消费主义让人们抛弃了精神生活,人只活在物质中成为“单向度的人”,一部分大学生把大部分大学时光花在移动互联网消费上,对周边同学、老师、亲人的冷漠,对民族、社会和国家的命运缺乏关切,对人生价值缺乏终极思考成了迷恋移动互联网消费的大学生的显著特征。
3 抵制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途径
3.1 对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
探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新机制,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认清消费主义思潮对自身的不利影响,规避消费陷阱,同时养成消费文化自觉意识、建立消费文化的中国身份和构建移动互联网消费文明。通过了解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主义思潮怎样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高校低年级开设如“移动互联网消费主义思潮辨析”的专家讲座等方式让大学生全面认识消费主义的危害,消除其负面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为高校消费观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3.2 加强大学生移动互联网消费观教育
要抑制消费主义思潮造成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异化现象,必须唤醒大学生消费主体意识。既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可以通过最新的移动互联网这一媒介快速渗入大学生的价值观,改变其消费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消费观的培育同样离不可移动互联网这一新的媒介。借助学院网站,通过QQ群互动、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将一些和西方消费主义理论有关的资料放到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让大学生更深入了解消费主义思潮的本质。同时对近年来某些典型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超前消费”、“炫耀消费”、 “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消费现象进行专项分析和调查研究,从而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构建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3.3 营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培育高质量、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应加强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建设与指导,丰富校园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例如,多组织一些学术讲座、学科竞赛、公寓社区文化节、运动会等,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体,大力宣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主义消费观,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科学、健康和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自觉抵制西方消费主义思潮,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4] 弗洛姆.人的呼唤——弗洛姆人道主义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 尚·布希亚. 物体系[M]. 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M]. 刘成富,全志钢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篇7
关于消费性质的演化与异化这一问题,是与消费对于人自身以及社会来讲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以及作为手段的合理性这一争论相联系的。
消费性质的演化与异化问题的产生要追溯到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上。生产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生产力较低、产品结构与产品品种比较单
一、社会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消费对生产以及社会的影响很小,因此消费的性质主要体现在满足消费者自身的需要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结构与产品品种的复杂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消费对于生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常常被作为企业实现利润目标、政府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消费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手段的成份在其性质中的色彩越来越浓厚,消费也成为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在社会科学领域,消费成为了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内容,历史上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理论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说到底都是主张通过增加需求与消费来达到生产扩大、经济增长的目的。
消费性质的这种演化为生产力的发展所支配,是一种正常的无可厚非的经济现象,它也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资本产生以后,这种演化过程出现了异化的特征。消费的异化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它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消费开始对生产产生重要引导作用的情况下,生产者在其趋利动机的支配下,创造出与消费者实际需求相背离的产品与服务,通过一定措施诱使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这种产品与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盈利的目标。由于这种需求与消费纯粹是为企业产生利润而服务,与人类满足需要的基本目的相背离,对消费者个人来讲往往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消费的异化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在资本主义经济阶段,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消费者要求的使用价值,而是利润。这就导致企业的目的与消费者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一方面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但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又必须获得消费的支持,从这种意义上讲,消费完全成为了一种产生利润的手段。为了调和这种矛盾,一种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企业职能——市场营销产生了。从其产生之日起,市场营销便是为企业盈利服务,它是通过鉴别购买群体,研究其消费特点,借助一定工具来刺激其购买欲望等一系列过程来促使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在资本的主宰与市场营销的直接作用下,消费的性质产生了异化,人们消费某种商品的目的与其自身正常的合理的需要产生了偏离。受此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内容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
二、市场营销在消费异化过程中的影响
首先,在消费思想方面,营销促进了消费主义的大众化。消费主义是资本对消费思想异化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同时也在向不发达国家蔓延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在最表面的意义上,消费主义表现为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大众高消费,它常常是由企业及其附属的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其它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推销给大众。这种文化态度或价值观念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其作为最普遍的文化倾向和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和对国家或社会的道德责任,从而使高消费成为自然的和普遍的。
在消费主义思想中,消费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向他人表明消费者的经济力量、权力地位,从而使消费者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手段。在消费主义产生的早期,追求这种“炫耀性”消费的群体基本上限于资产阶级,但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消费主义开始演变为大众消费。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演变,基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技术革命导致高档产品的廉价出售,为普通消费者消费高档产品奠定了基础。第二是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大大刺激了消费欲望。第三是分期付款购物方式的推广导致超前消费。实际上,第三个因素是银行系统吸收营销思想的产物。因此,营销的产生对消费主义的扩散发挥了主要作用。作为企业控制和引导消费的强有力的工具,营销首先大规模制造出某种消费需求,然后主要通过广告的方式把某种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赋予商品,将商品的物理属性和某种象征意义或文化价值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人为地将对这种商品的消费定义为消费者自我表达和获取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因此,推销产品不是营销的主要任务,营销的根本价值在于对商品象征意义和消费价值观念的创造与推广。这种创造与推广工作使得手段化的商品与消费成为人们追求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之企业巧妙的大众化销售技巧、日益艺术化的广告以及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手段,营销对需求与消费的控制与引导力量将越来越强。
第二,在消费模式方面,市场营销加剧了消费与需要的背离程度以及消费结构的倾斜性。以消费主义为动力的消费品生产,其动机不是考虑消费者或社会的利益,而是为了企业的利润。企业不但为利润而制造消费品,而且同时也为利润而创造需求。“需要”的定义不是来自于人们的真正需要和社会的普遍利益,而是为进一步扩大利润的生产需要来确定。在人为地制造消费需求的过程中,营销通过广告宣传不断创造新的“消费时尚”,诱导消费者接受他们自己实际上可能并不需要的消费品,并通过赊购、分期付款等促销手段促使消费者进行超前消费,这种诱导行为形成了大众对消费时尚的普遍需求和对许多基本需求之外“欲求”的需求,从而使消费者的消费活动背离了自己的真正需要,在广告的诱导下按营销设计的消费方式进行消费活动。另一方面,市场营销通过控制消费把消费者引向崇拜物的方向上去,使人陷入了在异化消费中认识不到自己真正需求的境地,从而导致畸形的消费结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严重不对称。营销片面地强调了物质消费对消费者的作用以及物质消费对精神消费的替代性,很容易导致整个社会的畸形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相对低下的精神状态。
三、对市场营销本质的再认识
从对市场营销在消费异化过程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营销对消费异化的产物——消费主义及其支配下的非理性消费模式起到了宣传和强化作用,这种作用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物欲横流、消费者的精神空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的泛滥。虽然这种后果从其根源上看是资本对市场营销的操纵所致,但也与目前对市场营销本质的定位不当有关。营销是个人或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之物的一种过程。从概念中可以看出,营销的本质带有双重性,它既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但目前在实践中我们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一般停留在促进销售的企业职能观的阶段,这种认识无法使市场营销摆脱企业和资本的控制。虽然现代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伦理与道德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是资本的存在决定了伦理与道德永远不能取代利润的核心地位,因此也就无法彻底消除作为企业职能的营销对消费的异化作用。
篇8
其次,作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就将不再是单纯的劳动力的支付者,它具有肩负双重职能的重任。一方面,作为劳动力,它使用着生产资料,从而生产出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作为占有者,它支配着生产资料,使社会生产按照它自己的意志来进行。因此,对它来说,保证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能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就将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见,实现充分就业,是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具体表现,也是公有制社会形态的本质要求。
一旦社会上出现了一部分劳动者无法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使他们成了失业者,那么这一部分失业者就将不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为他们的占有权没有得到兑现。如果说,这些失业者仍然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失业者来说,这种占有将是徒有虚名的。因为此时生产资料已经不再属于它自己支配的物,而是转化为与它自己毫不相干的物,即同它的劳动力相对立的物。
这一点,对于那些头脑清醒的经济学家来说,是不说自明的。因为这些经济学家曾经明确地指出:
“失业者的存在是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不相适应的,因为这相当数量的失业者失去了运用社会生产资料劳动并取得劳动收入的权利。”(2)
在这些经济学家看来,“劳动就业问题,从理论上讲,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整体来讲,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结合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得到劳动就业。”(3)
可见,实现充分就业,这是由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形态的本质决定的。它构成了公有制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之一。
如果劳动者在公有制的社会形态内不能使自身同一定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那么,对它来说,这种占有就将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占有,或者说,它将以名义上的占有者实际上的非占有者的形式存在着。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者就将不能成为生产资料的真正占有者。这就是说,失业者的存在是同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形态不相容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因此,社会不仅必须而且能够保证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4)
然而,正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本身是历史的产物一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其数量的多少本身也将作为一个既定的历史前提而存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建立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还是比较低下的。这一生产力水平制约着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总量,它使这一总量相对来说要比较少一些,此时,随着劳动者数量的多少不同,每个劳动者从中所分得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在个人消费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在量上的规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每个劳动者实际占有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劳动者人数愈多,每个劳动者能够分得的个人消费品数量也就愈少。对此,经济学家曾有过明确的断言:
低收入,高就业,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虽然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多大提高。(5)
反之,当劳动者人数较少时,那么,每一个劳动者能够分得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也就会愈多。可见,在个人消费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同它所能够得到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成反比。
在劳动者就业的问题上,不同经济学家之间也曾展开过激烈地争论。其中一些经济学家站在同劳动者相对立的立场上,即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主张:应该允许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以保证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现实的社会形态中,这种理论实施的典型,我们可以从南斯拉夫的经济制度中寻找到。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立之后,它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就是不保障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就业,从而使经济发展能够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
除南斯拉夫之外,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政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我国在就业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这一点,曾有经济学家评论道:“如果按照就业人数占有劳动能力人数的比例计算就业率,我国就业率之高是世界之冠。而高就业率却带来了低效率。我国劳动生产率之低也是世界罕见的。”(6)
从经济学家的这一论断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很明显,这一结论就是,在就业问题上,无论实行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是实行允许一部分劳动者失业的政策也好,还是实行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政策也好。对于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来说,是没有丝毫影响的。在经济学家看来,充分就业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高就业率与低效率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我国当前的现状就是最好的实例。
看到这种振振有词的理论,使我们不禁想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鼓吹的一种论调:没有失业就没有高效率。请看,这二种论调是何其相似啊!难道真的如经济学家所断言的那样,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有一定的失业人口存在。否则,要实现充分就业,就一定会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换句话说,只有用一部分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分离,才能换来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同劳动者就业程度之间有没有必然地联系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同劳动者就业程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一结论向人们揭示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并不随着就业率的高低发生变化这一本质联系。
从表面上看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条件的广泛应用,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数量,从而使劳动者的需求超过了劳动者的供给,因此产生了劳动者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就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数量,从而使一部分劳动者退出生产过程,使它们同生产资料分离开来,成为失业者。随着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大,又为失业者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因此使得一部分劳动者又重新得到就业。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假若劳动力的需求仍然小于供给,那么,就会使失业者继续存在下去。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运动过程。
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作为劳动的后备军,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即失业工人始终是存在的。即使在当今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也仍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失业工人,可见,这一事实足以显示出经济学家的上述论断是有历史事实为根据的,它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是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来证明的。因此,这种论调比起那些无根据的抽象的空洞议论来说,要高明得多。
遗憾的是,这些经济学家忘记了马克思的教诲,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之所以存在,并不是由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恰恰相反,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只要生产的社会性质隶属于资本,那么,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就将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铲除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社会根源。
由此可见,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这一矛盾的出现,并不是由社会生产过程本身的发展变化带来的,而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造成的。在这里生产的社会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既可以使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始终存在,又可以使这一矛盾在现实中根本就不能够成立。当社会生产沿着资本主义道路指引的方向发展下去的时候,就必然会使相对过剩人口存在下去并不断地有所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在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时候,才会从根本上铲除掉相对过剩人口这一社会问题,使这一社会现象从此不复存在。
经济学家之所以将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就业程度直接联系在一起,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互对立的。就是说,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不能实现高就业率(即指充分就业),反之,实行了充分就业,必然会带来生产的低效率。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些经济学家的思维中只有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联系。他们把握的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而对于所论及的问题的本质并不清楚。因此,在他们的理论中,这种表面现象中的矛盾就构成了他们的理论观点,就变成了一种本质的联系。
其实呢?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分为二个层次的。既有本质上的联系也有现象上的反映形式。它们二者之间并不是一致的。当我们停留在现象联系中去进行抽象、概括的时候,就会将这些矛盾的现象当作一种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去把握。
当经济学家把握住这种表面的联系之后,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向人们大声宣布:真理被我们抓住了,它就在我们的思维中。其实呢?他所抓住的不过是一些表面的、肤浅的联系,至于那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他却一无所知。
篇9
[关键词]弗洛姆;消费异化;资本增殖;价值缺位;生态文明;生态消费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4
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原籍德国,曾执教于法兰克福大学,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它使人向非人化方向发展,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都被异化,因而是病态的消费异化的社会。学界对弗洛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弗洛姆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关系、弗洛姆的社会心理分析和社会改造理论及人道主义与人学思想等方面,但都没有对弗洛姆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及成因作系统探讨,也较少涉及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问题。本文拟在分析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的批判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现象的批判
总体上,弗洛姆认为,人类有“自我保存的需求”和“生存的需求”,人性是一种潜能、创造性和理性,对自由、幸福的欲求是人的天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模式。如果一个人按照人性的特性和规律去充分发展,他就可以达到精神的健康;如果一个社会以符合人性的、满足真正的个人需要为基准,它就是健全的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个不健全的社会,它以人的病态化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人的异化。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对资本主义造成人的病态化及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弗洛姆认为异化主要是心理学问题,是一种心理体验。所谓“异化”,就是一种认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做一个陌生人”[1](P106)。弗洛姆认为,在现代社会,异化几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人与他们的工作、与他所消费的物品、与他的国家、与他的同胞,以及与他自身的关系中”[1](P109),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在物质上进入了富裕社会,但人被异化的范围也更广泛了,已经由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消费本来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手段,但消费的这一功能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被异化了,消费被赋予了其他意义——一方面,它成为人们在劳动中失去自由的一种补偿,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另一方面,统治者对消费进行操纵和控制,使消费成为一种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消费异化使消费的主体、客体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异化。
1.人所创造的世界成了人的主宰者
弗洛姆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造世界,然而人却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创造者,反而成为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的奴隶。人所释放出来的力量越强大,人就越感到作为一个人的渺小和无能。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组织越来越庞大的工业社会中,人所创造的世界没有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和确证,人所生产出来的消费品也没有成为人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必需用品,它们反而成为人的偶像和控制人、奴役人的上帝,物欲驱使使得生产者成为消费行为实现自己的必需手段,人不过是消费得以实现和持续的环节,人对物的消费异化为物对人的消费,消费异化成为社会存在的重要特征。“人所创造的世界却成了人的主宰者。在它面前,人俯首帖耳。他竭尽全力地安抚它,巴结它。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成果反过来成了他的上帝。”[2](P159)
2.商品使用价值被遮蔽
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的炫耀价值走向前台,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微不足道。当一个人说到“300万美元的物品”的时候,主要关心的并不是它的用处、外观或具体特征,而是在说它作为一种商品所具有的能用金钱数量形式来表达其交换价值的品质。弗洛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代表了一种抽象形式的劳动和努力,它不必是“我”的劳动和“我”的努力,因为“我”能通过继承或欺诈或运气或其他方式得到它。“如果我有钱,我就能够得到一张精美的油画,即使我可能没有一点艺术鉴赏力;我能买到最好的留声机,即使我毫无音乐感。”[1](P115)在消费社会里,商品的使用价值被遮蔽,商品的价值被异化,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人的需要 人的幸福 消费社会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2JK0194)、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XTS04)的阶段性成果。
认为,幸福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核心展开的实践活动和结果。本文立足于需要理论,对人的幸福进行全方位的阐释,进而分析消费社会中人的需要与人的幸福之间的背离现象,以便正确引导人幸福的合理走向。
人的需要是科学界定幸福的逻辑起点
人的需要表示人与外部世界的依赖和依存关系。从人的需要出发,克服了主义幸福论和禁欲主义幸福论的缺陷,科学界定了幸福的内涵。
1.从需要的内容来看,幸福是物质需要满足与精神需要满足的统一。人除意识到生理或物质需要之外,还认识到心理需要或精神需要并设法满足来感受幸福。西方禁欲主义主张幸福是抛弃一切物质需要而单纯追求的一种精神满足。“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而是对物的意见和幻想”①。主义则把幸福看作是人对尘世物质需要满足的快乐体验。“有着一颗灵魂,就得求助于肉体上的舒适。”②批判使幸福成为纯粹的精神虚幻的禁欲主义幸福论,同时也反对使幸福成为低级的动物本能的主义幸福论,只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满足才称得上幸福。
2.从需要的实现形式来看,幸福是创造性劳动活动与享受性劳动成果的统一。与动物被动的本能的得到需要不同,人能积极主动地通过创造性劳动来满足需要且享有自己的劳动过程和成果。强调幸福本身就包括人们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废除作为人民的幻想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③同时否定主义所主张的享受就是幸福的全部内容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不只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且进一步看作是“感性的活动”,使人的幸福在创造性劳动活动与享受性劳动成果的统一中得以实现。
3.从需要的主体来看,幸福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人的需要以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就是人的利益,利益是人类持续追求幸福的现实动力。禁欲主义幸福论贬低和限制广大劳动人民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而主义幸福论把个人利益置于最高地位,蔑视个人的社会责任。马克思说:“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④。综上所述,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和快乐感。多样的、超越的、持续的需要推动着幸福的内容、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每一代人不懈努力的追求目标。
消费社会中人的需要背离了人的幸福
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已经基本摆脱了物质匮乏年代,人类进入到“消费社会”。可惜的是,人的需要越来越丰富,而幸福却越来越远离人们。
1.一定的物质需要满足只是实现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消费在本质上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活动。一旦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物质消费可以换取很多物质需要的满足,但对于幸福目的来讲,它只是一个条件。除此之外,它还包括许多情感领域、精神方面的必要因素。消费主义将无度的物质需要满足视为生活的意义和幸福,颠倒消费的工具性和幸福的合目的性关系,失去对幸福本真意义的追求。
2.一定的创造性劳动只是实现幸福的主要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着重强调创造性劳动使人们感受到个人的生命本质和无穷的乐趣。但这并不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因为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特别是享受亲情、爱情、友情、亲情,更是一种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消费主义迫使人们沉浸在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之中,成为物和金钱的奴隶。人们倘若一味追求财富的极大化,疲于奔命而牺牲了应有的闲暇,也背离了幸福的初衷。
3.一定的个人利益获得只是实现幸福的一个目标,而不是最终目标。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幸福在个人层面的表现,但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则是幸福的最终目标。消费主义将消费功能由“个人需要”已经升级为“个人欲望”,消费成了满足商品符号的一种手段。一旦把消费看作是身份、财富和幸福的标志时,就使人们投入日益升级的炫耀和攀比之中。在攀比之风越吹越烈的消费主义影响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对社会的不公平感不断增强,使得整个社会幸福感降低。
实现人的幸福的新路径
1.以物质需要为基础提升精神需要。人的幸福来自于人的需要满足。满足一定物质需要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必要条件,但满足精神需要是实现人的幸福更为重要的内容。消费社会使人一味沉溺于低级的物质需要而不能适时迈向更高一层的精神需要,所以,必须开辟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精神活动。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物质性消费远大于文化性消费。对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时,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主导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们自觉地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以创造性劳动为基础拓展享受性活动。人的幸福是创造性劳动和享受性活动的统一。创造性劳动是享受性活动的前提,享受性活动是创造性活动的结果。现代人越来越追求一种人益于身心健康的享受性活动。休闲作为一种享受性活动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之中,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和收入用于旅游、娱乐、运动等。为此,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休闲活动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探索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休闲生活的具体措施和途径,以提高广大人民的幸福感。
3.以个人利益为基础延伸社会整体利益。人的幸福是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中得以实现。个人利益不能离开社会支持,社会也不能远离个人利益。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是满足某个主体需要的绝对数量而是相对数量。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0)警戒线,对此,我们必须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尤其优先考虑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消费权利,鼓励富裕阶层参与抚弱济贫的慈善活动,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国民整体幸福水平的提高。
注释: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3:34.
②世界文库(第10册)[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6:4579.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