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传媒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媒介 大众传播 优势 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达受众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而且越来越个性化。正如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所揭示的,不同传媒的特性带来了人们接触媒介方式的变化。在这样一个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相融合的时代中,传播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信息流动的自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信息社会中的受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具有主动性和参与性,也更富有独立的个性。
今天,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形成了较完整的网络新闻传播体系,已经能够和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样,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并迅速形成社会舆论。《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在加速调查的网民中,有82.6%的网民表示,网络是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其他依次是电视,占总数的64.5%;报纸,占总数的57.9%;杂志,占总数的18.8%;书籍,占总数的18,7%;广播,占总数的14.4%;其他,占总数的6,9%。这样一个排名充分表明,网络媒体在发挥传媒的功能方面已经达到了不输于其他大众传媒途径的程度。可以肯定地说,网络媒体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传媒形态。
这表明,网络媒介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发展迅速,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从网络的崛起、崛起的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部分为结论,即网络媒介的优势。
二、网络媒介的崛起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经历了几个阶段。而其中之一便包括网络发展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并逐渐为受众所广泛接纳。
1.以微博为例看网络媒介发展的迅速性
从1994年博客面世,到2005年的“博客热”,博客使网络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博得了无数用户的青睐。而如今大火的微博,更是真正使网络实现了大众化,迅速占领市场。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随后,微博本身也成为了新闻发生地。2009年11月21日,针对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新浪微博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客“微博云南”,并在第一时间对“螺蛳湾”事件作出了简要说明。目前已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关注了微博云南。“微博云南”开设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11月23日《人民日报》载文,将“微博云南”称为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并评论说,“现场直播”不一定只在电视上 才有,突发事件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应对突发事件要 “边做边说”,才有主动。
根据事件发生当天每秒钟网友的相关微博的数量,网络上评选出了2011年度Twitter微博上的十大热门事件。“碧昂丝在2011MTV音乐录影带颁奖典礼上宣布怀孕”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旗下网站的统计,8月28 日这一天,每秒钟有8868条微博在谈论碧昂丝怀孕。
微博作为“个人信息即时共享综合平台”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社会,其影响力渗透到了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日常生活。尽管微博的规模化成长才仅仅两年,但它已经迅速拥有超过两亿的用户,并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主持的“网络舆情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的监测:在2010年,刚刚成长了不到一年的微博已经在各种传播平台的影响力排位中位列第三。根据相关数据推演,2011年,微博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和信息交换的传播平台,影响力排位极有可能升至第二,甚至有可能成为第一。面对微博数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主流媒体也争先登上微博这辆大彩车,南方人物、凤凰卫视等均开通了官方微博。
由此可见,微博的草根性、即时性、便捷性,是它迅速发展并占领市场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特性也集中体现了网络媒介的优点。
2.网络文化的形成
关于网络文化,中山大学常晋芳下的定义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网络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多样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
在互联网上,人们能够利用各种软件设施进行各种活动,诸如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资料上传或下载服务、各类信息查询、网上聊天室、新闻网、BBS公告栏、免费个人空间主页、网上游戏、网上炒股、网上购物或商务活动、短信服务、网上教育、网络电话、网上支付、视频会议、多媒体娱乐等。几乎过去的各种社会性、日常性的生活与活动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
网络文化以技术为基础,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体现了更多的传播自由和平等。在网络交往中,传播主体可以自由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绪,甚至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身份。网络带给人们更为广阔和自由的交往范围,任何人都能找到一个发言的平台,获得一个发言的机会。
三、原因及分析
网络媒介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网络媒介具有比其他传统媒体更吸引受众的优势,且更好地适应了当前新闻传播发展现状。它能充分满足受众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信息反馈更为便捷。(二)传统媒体意识到其自身的局限性,纷纷登录网络,在网络上开通了自己的传播平台。从最初主流的传统媒体开通博客,到今天的微博,包括报刊电子版,官方网站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传统媒介对网络媒介的利用也大大推动了网络媒介的发展。(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媒介提供了技术支持。科技的支持,是网络媒介崛起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四)人们思想观念上对新媒体的接受度大大提高。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习惯于看报看电视。网络媒介最初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随着90后的成长,对网络的接受和认识逐步提高,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信息便捷,加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网络的优越性。上个世纪末计算机专业热,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意义。也带动了更多人对网络的接受和认可。直至今天,几乎大部分人都接受了从网络媒介获得信息。
由此可见,在如今这个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自身的优势的到发挥格外重要。美国新媒体专家杰夫·杰维斯(Jeff Jarvis)认为新的媒体规则是,首先,让人们支配媒体,受众或用户会使用它,否则这种媒体自然要失败;其次,低成本的媒体制作与发行,必然会导致小众,这样媒体成本越低,如果人们参与制作,信息的供应将是无限量的。
四、结论:网络媒介在大众传媒中的优势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络可以囊括以往传统新闻传媒的一切表现形态和特点,同时具备它们所不具备的特点。”
(一)传播速度迅捷。互联网又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表明了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网络传播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传上网络的瞬间便可以同步地到达用户手中。因此,最近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尤其是随着图文直播、音频直播和视频直播的出现,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日臻完美。研究表明,利用光纤,每秒钟几乎可以传送万亿比特,也就是说,像一根头发丝那样细的光纤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可以传送《华尔街日报》创办以来每期报纸的所有内容。网络传播的这种快速性使传播方式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直接影响了传播信息的实效性。当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之时,正是网络传播走在了传播媒介的最前面,最快捷地向世界进行了报道。
(二)内容的海量性。网络传播凭借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快速传播的优势,使自身的传播容量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传播媒介。一个9G的硬盘可以储存45亿汉字的信息量。同时,网络媒体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以有十年的时间。网络媒体的每日发稿量(包括条数和篇幅)远远大于传统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是一个浩瀚的信息数据库。
(三)良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互联网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平台。除了商业型以及新闻性网站需要进行审核以及注册才能运行外,很多学术性的以及大量的个人网站的注册基本上是放开的,门槛很低。也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平民化,它才真正发展起来,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电视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四)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是对互联网的很好概括。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五)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传播可以进行同步与异步的传播与交流,体现出传播功能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所谓异步性是相对与同步性来说的,信息的同步传播就是指传播的过程需要传播者与受众同时参与。而网络媒体则脱离了这个限制,信息的者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此外,网络同时又可以进行如网上直播或网络会议等多种方式的同步信息传播。这样的特点,使网络信息传播可以满足不同传播形式的要求,使传播双方摆脱了时间的局限性,同时可以即时性的参与其中。BBC的新媒体主管阿斯里·海菲尔德(Ashley Highfield)说,现在媒体的发展正趋向于用户点播和用户制作内容。2008年,BBC用户制作内容占网站内容的2%,但是预计会增长到10%-20%。
(六)自主选择性。对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不管如何增强互动,受众大部分仍只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在接受信息。并且,信息内容都是由传播者决定的,虽然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会考虑受众的需求,但是受众仍然只有接不接受的自由,而没有选择内容的自由。而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有了互联网,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甚至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直接回馈给传播者,这是网络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
(七)具有多媒体特征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匡文波认为:“所谓多媒体,就是使电脑成为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媒体,它集合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来传送信息。”我们知道,网络媒体是基于INTERNET WEB网页技术存在的一种新型媒体。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因此,网络媒体实际上也就是包含了多种媒体形式的综合型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力将大大超过单一媒体形式。这是网络媒体先天优势。美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硅尔认为:“真正的‘传播革命’(communication revolution)所要求的,不只是讯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者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之间分布上的变迁,其最直接的驱动力,一如以往,是技术(technology)。”
(八)网络媒体的信息过程简易,运营成本低廉。传播者在互联网络上消息,只需要在与网络相连的服务器上放置相应的计算机代码。传播者传播信息的过程大大简化。这个过程只需要少数的策划编辑人员及网页制作人员,使用一般的计算机就可以完成,无须大量的播出设备和人员。因此,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很低,小而灵活。
参考文献:
【1】 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 田智辉,新媒体传播,中国传媒大学,2008(6)
【3】 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天津社会科学,2003(2)
【4】 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
篇2
一、大众传媒概述
大众传媒是信息传播的媒介,用来传递信息的一切组织、载体、机构、技术等都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大众传媒主要借助于发起人、传播者以及传播工具或手段等三个方面对信息传播发生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形式也从单一的杂志、报纸等向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共存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数量以及信息空间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现代大众传媒所具有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也越来越多,其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方便性,使得人们对大众传媒所产生的依赖性也日益强烈。同时,由于大众传媒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化、多样化等服务倾向,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信息或知识的不同需求,使得大众传媒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2.知识化倾向。现代的大众传媒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简单地为大众提供信息,而是在向大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提供信息知识服务,向大众传播知识,体现出大众传媒在新时期所具有的知识化倾向性特点。
3.多元化特点。大众传媒的多元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大众传媒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以满足大众需求,获得发展空间。在传播形式上,随着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继报纸、电视之后的又一重要媒体。在传播内容上,许多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内容上一改过去单调、枯燥的信息内容,转为面向不同受众传递不同的信息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受众对信息的特殊需求。
二、大众传媒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的机构,其在职能上与大众传媒有很多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都具有提供信息以及教育公众的社会职能。提供信息是大众传媒和图书馆的最基本职能,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媒介,有义务让受众通过传媒载体及时接收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而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其内容都是向大众公开的,其中所包含的经济、政治、科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使图书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满足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因而在信息提供方面两者的职能是相通的。在教育公众方面,随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大众传媒所负有的义务和责任也越来越重,在为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还具有教育公众的责任和职能,向公众传递知识,提高受众的知识水平。而图书馆虽然不是知识的直接创造者和生产者,但其所具有的服务性质已经决定了其对社会公众进行教育的责任,由此大众传媒和图书馆在教育职能上也是相通的。
2.在传播信息过程中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论是在传播优势还是在传播速度上,两者都有各自不同的长处,而彼此的长处又能够进行互补,从而相互推进发展,而这更为深刻地体现出大众传媒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三、大众传媒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具体来说,当前大众传媒环境对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产生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通过大众传媒工具,人们可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内容,这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图书馆所具有的信息服务优势在大众传媒发展环境下正在被逐渐削弱。人们获取信息已经不再需要跑到图书馆去进行查阅,依靠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等便携式工具,大众能够快速地在网络上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或知识,而图书馆自身所具备的信息查阅功能正在逐渐被这些信息化的传媒所取代,因此在服务内容上,图书馆所坚持的提供信息服务正在受到冲击,大众传媒给受众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图书馆原有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受到冲击,图书馆的受众正在大量减少,为了维持图书馆的生存发展,图书馆必须对其服务方式或服务理念进行调整或改变。
2.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结构产生影响。在传统大众传媒环境当中,由于图书馆具备传统传媒所不具有的专业信息服务功能,使得图书馆中各项信息资源的利用结构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而随着大众传媒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日益重要,人们对信息的关注热点也受到其影响。大众传媒中流行或关注的热点问题,往往会引发人们的追捧。例如大众传媒对互联网技术的关注,会使得人们在图书馆中对互联网相关内容的信息需求量大幅上升,而对其他文科类内容的信息需求减少,这会使得图书馆中文科类的信息资源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而为了提高图书馆效益,图书馆管理层势必会对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对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及服务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四、现代图书馆在当前大众传媒环境下的发展策略
面对大众传媒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影响,图书馆自身要积极进行调整,以顺应时代和传媒环境对图书馆发展的要求,以保证图书馆能够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1.图书馆应该注意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改变大众对信息需求的选择习惯。在信息服务方面,虽然大众传媒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手段能够为受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但其信息是未经过选择的,其专业性和真实性没有保障。而在这一点上,图书馆中的信息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与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相比,其思想深度和教育价值更为明显,因而图书馆应该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让人们能够理性对待传媒的信息内容,让其认识到图书馆中信息知识的价值所在。
篇3
一大学生传媒素养的现状
第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来说仍然主要是一种娱乐方式。多数大学生热衷的只是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娱乐体验。各种网络游戏、港台口水剧及搞笑脱口秀节目都在校园内传播甚广,令大学生乐此不疲。
第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弱。很多大学生在接触各类媒介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浏览信息也十分盲目,消耗了大量时间,缺乏基本的传媒自控素养。
第三,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强,对恶性信息没有免疫力。目前大众传媒的环境极为混杂,信息品质良莠不齐,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筛选显得手足无措,往往不分类型,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缺乏深入了解信息背景的传媒素养。
第四,信息道德法规意识较差。很多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十分薄弱,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利用网络的信息共享功能,大量抄袭下载他人的研究论文冒充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信息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第五,社会阅历短浅,欠缺接触传媒的安全规则意识。随着网络传媒的普及,很多大学生容易被网上的各种信息所蒙蔽,导致网络经济欺诈、网络受骗等情况屡屡发生。这种安全意识的匮乏体现了目前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严重失衡。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自身德育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以其传播速度快、涵盖内容多、传递领域广等特点渗透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书刊、报纸、广播、影视、网络等传媒形式具有价廉、信息量大、普及性高等自身优势,被高校大学生广泛接受。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的亲密互动性。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被打破,移动通讯、互联网等交流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传媒与大学生的互动中。
大众传媒的渗透性。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建设出一个模拟真实的虚幻世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实现德育教育的感染化、渗透化。
大众传媒肩负崇高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道德责任。媒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承担其在道德观、价值取向引导中的责任与义务,是高校实现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大众传媒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广阔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借助传媒环境,挖掘丰富的资源,主动快速地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崭新的、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大众传媒的应用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手段。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教授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文体活动等。大众传媒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交往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使其更多地被赋予了符号化内涵。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社交网站等越来越普及,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高校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重要载体。
大众传媒促进了高校德育方式的转变。以往高校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灌输式传授来实现的,基本上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是一种封闭式德育教育。大众传媒的介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
(三)大众传媒对德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低俗化干扰大学生视听。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传媒更愿意去制造低成本文化快餐,传递品位低俗的文化信息,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德育教育功能。切特罗姆曾指出,“如果一本畅销书或是一部电影迎合着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
价值导向偏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急剧变化与融合,大学生需要成熟的大众传媒舆论来引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道德选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众传媒面对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抉择时,往往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无德学术观念的滋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教育的精髓,也一直是高校德育教育追求的理念和目标。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它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为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但同时带来的还有不良学术观念和行为的滋生。
大众传媒的“无屏障性”给高校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校园传媒信息呈现出一种“时空无屏障”“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空前自由。一些腐朽观念、消极思想都在利用大众媒体悄然渗透。
三有效开展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大众传媒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德育工作刻板、老套的模式在灵活多变的传媒前沿抢占教育阵地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媒体多元化的冲击,德育教育的主流地位正被日渐削减。高校德育工作应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对于大众传媒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加以利用,对负面影响要采取相应的有力度的措施加以抵制和改进,增强德育教育的实质效果。
(一)加强对大学生传媒素质的培养
媒体的信息包围和狂轰乱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其中的大多数人对其不良影响和边缘化引导不以为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又大多持无所谓态度,在德育教育方面严重缺失。媒体的错误引导需要及时转舵,德育工作者的因势利导更是责无旁贷。当前,高校传媒素养教育除了专业院校外在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所见甚少。我们亟待提倡德育教育,加强传媒素养的专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使之成为德育应对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的主要力量。
引导大学生明确媒介素养目标。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之前主要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媒介的接触上也是以实用性的内容和方式居多,进入大学以后一旦面对完全放开的信息环境和完全自主的媒介接触权,极容易陷入信息泥潭而不能自拔。制定明确的媒介素养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清醒的媒介行为意识,对德育教育的导向有着重要作用。
掌握传媒接触的技巧。在接触媒介时最难于把握的是媒介表面活动背后隐藏的东西,波兹曼认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在大众传媒活动中,无论哪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都带有大众所没有注意的隐含性信息,发现这些隐喻特征是接触传媒的最高技巧。
(二)构筑传媒新平台,拓展德育教育新空间
德育教育要善于利用传媒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开发德育建设平台,扩充德育工作渠道,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改造良好的高校信息环境,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们不能忽略校园媒体的作用,德育工作有责任让学生重归本位,将枯燥空洞的说教充分利用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再现,强化德育效果。比如大力发展校园电视与校园网络,引导校园舆论和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复旦校园的学生网,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了大学生中各类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是一个大的学生社区性质的平台;复旦日月光华网站成立至今,流量和使用率一直居于国内各大高校前列,成为关注和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物质和精神生活、对外展示校园文化面貌的阵地,对于加强舆论引导、开展德育教育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撑。
(三)借助传媒文化建设,营造高校德育文明
媒体属于大的全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体系构成因素之一,要利用媒体呈现德育内容,把高层次、解决实际思想问题的媒体内容引进德育课堂,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改进德育工作现状。
审视大学生所关注的媒体热点事件,会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国际国内大事均有涉及,他们对当前正在进行和即将发生的热点感兴趣并持续关注。据新民晚报统计,1/4学生关注报刊广播中的新闻与娱乐内容,这说明德育工作完全可以利用媒体新闻内容进行正向宣传,抓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焦点和有利时机进行宣传。大学生的关注焦点是完全可以加以正确引导和指引的,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是德育工作的原则和目标之一。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会更吸引学生,高校德育授课形式多媒体化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引进的媒体内容应该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目标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培育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在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因素阻碍着传媒德育功能的发挥,这种矛盾将在高校未来德育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把德育教育的个体行为转化为集体的共同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形成核心价值体系,让大众传媒更多地履行对高校德育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聂庆璞.媒介嬗变中的文明演进[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自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雪莉·贝尔吉.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岳川.媒介哲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龙雪津.尊重学生需要改善高校德育工作[M].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7]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和理念[M].山东农业教育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大众传媒要素;关系影响;高校教学;体育教育;实证与理论
在信息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传媒形式也进一步丰富,不仅如此,体系化的大众传媒资源也让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尤其是对多数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中所传播和推介的理论观点和问题认知更符合其学习习惯。探究大众传媒与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开展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也将从根本上应用好多种素材,优化教学活动的质量。
1大众传媒的特点内涵及价值功能分
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中,出现了各种借助信息技术而不断发展的产业元素。大众传媒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元素。大众传媒不仅使人们更为便捷地接触和了解相关事物,同时也对人们的性格特征和具体理念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认知大众传媒的特点内涵及其具体的价值功能,对利用这一资源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
1.1大众传媒的特点内涵
大众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使用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一系列广泛分布的传播符号的应用内容。在整个信息传播活动开展过程中,传播媒介是信息体系化传播的载体和基础,也是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系统化交流和沟通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成熟,如今整个大众传播媒介实现了成熟发展,具体而言,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分为2类:其一是以印刷等为基础的媒介形式,如杂志和报纸等;其二则是包含了广播电视或网络平台的电子媒介。大众传播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通过使用各种媒介形式,向人们传输相关信息和知识理念等。在信息化成熟发展的今天,大众媒介的传播便捷性进一步突出,无论是信息传播的规模,还是其传播速度都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代。当然,目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媒介活动也实现了成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大众传媒形式更加便捷。而学生作为整个大众传媒过程中的受众群体,其实际上对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筛选性。大学生会从自身兴趣点出发,通过融入自身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实现大众传媒与学生培养之间的系统化融合。大众传媒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大众传媒活动受众多、传播面复杂,无论是传播规模,还是传播人数均超过其他传播形式。在整个大众传媒活动具体过程中,受众自己会结合自身理解和感知,选择及筛选相关内容。其次,大众传媒活动传播迅速,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优势,其能够在最快时间实现传媒信息的有效传播。此外,部分大众传媒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日益职业化和规模化。
1.2大众传媒的价值功能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其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力,认知大众传媒的价值功能是应用好这一媒介资源的前提,系统地看,当前大众传媒在应用过程中,其价值功能主要有:首先,对大众传媒活动开展来说,信息传播是其首要功能,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传媒攻击的基础上,其能够让传播受众接触到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大众传媒便捷性的有效发挥。其次,通过开展大众传媒活动,其能对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和舆论导向形成全面完善的影响。完善开展大众传媒活动,尤其是通过推广和传播其中极具价值的具体理念内容,从而能够对受众形成全面有效的影响。特别是其中一些积极信息和内容的弘扬,能够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和价值。当然,随着大众传媒的作用价值不断完善,如今其在人们生活中,还起到了娱乐生活的价值作用,对多数人来说,使用大众传媒,能够让其获得和感受到更多不同的元素内容,从而在丰富自身知识素养的同时,提升其生活兴趣,实现自我放松。当然,正是大众传媒活动所具备的影响力使得其传播的内容必须进行合理化筛选,尽可能避免其负面功能的发挥。
2大众传媒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关系及关联影响
2.1大众传媒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关系
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大众传媒实际上是其资源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资源资源,如果能够将大众传媒资源系统化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其将实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完善。而大众传媒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全新资源,同时如果能够对这一资源进行系统化应用,其能够从根本上优化和创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理念。而对大众传媒来说,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是其传播的受众之一,当然其也对大众传媒具体开展提出了内容上的相应要求。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除了课堂上的内容教学外,能够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介要素就是电视和互联网大众媒介,学生通过使用这两种传播方式,具体感受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内涵和魅力。
2.2大众传媒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关联影响
大众传媒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一样都是整个社会传播过程中的社会现象之一,因此两者之间有着重要关联,而且随着体育教学与大众传媒知之间的关系日益密,两者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通过有效利用大众传媒方式,其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现了成熟发展,尤其是推动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为学生了解各项体育运动提供了有效帮助。此外,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大众传媒在应用时,其选择的内容也需要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来选择。当然,学生在接触和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其更会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相应内容。最后,大众传媒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与进步,同样,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大众传媒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正是两者相互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决定了想要应用大众传媒资源,就必须从高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具体特点出发。
3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资源缺乏融入性
尽管当前多个高校针对自身教学需要,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调整,但是从时展要求上看,其在教学理念的确定和教学资源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尤其是当前仍然使用陈旧的教学理念,学生很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在信息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教学资源体系极为丰富,而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将各种教学资源及时融入其中。但是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教学资源较为单一,特别是未能将各种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3.2缺乏教学趣味性,教学方法
及教学考核机制不合理当前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应有的教学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整体参与积极性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活动质量和效果,事实上,对体育教学活动来说,其作为一项整体性活动,想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其需要提升教学趣味性。但是目前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未能将教学趣味性融入其中,从而使得很多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其中。当然,由于未能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性。
4结合大众传媒途径探究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具体开展思路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成熟,体育教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不仅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完善整个高校体育教育机制,而大众传媒资源不仅符合时展的特点,同时也对学生有着较强吸引力。因此,充分利用大众媒介资源,系统化开展高校体育教育活动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其具体实施思路主要有:在利用大众传媒途径开展高校体育教育活动时,必须注重对学生价值理念进行有效融入和合理引导,通过选择正确的素材,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大众传媒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必须结合价值理念的诠释和发挥,进而让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价值作用形成全面理解和成熟认知,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进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随着当前教育理念不断成熟,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全面,如何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就需要对推动和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各项元素进行系统化分析和全面认知,通过具体创新和实质化应用,从而满足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的双重任务。以篮球明星科比为例,很多高校学生通过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介形式,对科比进行关注。学生在认知科比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其精湛的篮球技艺,同时也能对科比的篮球精神进行全面认知,学生在学习认知这一体育精神理念的同时,也能对自身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有效帮助。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用大众传媒过程中,其受众群体是当代大学生,而想要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入,就需要在对大学生学习需求及自身特征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传媒要素,从而使得高校体育教育活动能有效应用这一媒介资源。随着当前学生自身发展理念不断成熟,科学文明的价值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有着重要影响,要充分发挥体育信息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以及其动态性和多样性,从而能够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事实上,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介绍和推广,同时也是文化理念的传播过程。所以,必须注重大众传媒活动的文化内涵融入。从当前大众传媒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上看,其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在利用大众传媒活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还要结合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等各种基础元素,选择合适的大众传媒方式和资源要素,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5结语
随着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理念的成熟,学生的成长学习环境实现了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益完善,如今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对学生教育而言,大众传媒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学生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同时也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环境需随之做出相应调整。在多数学生看来,其更喜欢大众传媒这一便捷、迅速的传播途径。因此,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如果能够将这一媒介方式的优势充分展现和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在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满足其学习需要。
作者:周爱萍 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庄俊涛.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时空,2013(12):123-126.
[2]邓力.高校体育文化传播载体研究--以大众传媒为例[J].管理学家,2013(14):75-79.
篇5
[论文摘要]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
媒体批评指发表在大众传媒上的,并且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以当下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中国媒体批评蓬勃兴起。在传媒与大众的共同策划下,中国的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一个个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批评话题进入大众视野,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争鸣之声此伏彼起。如今,不少报刊都开设有媒体批评的栏目,如《文学报》的“新阅读”、“新书坊”,《南方周末》的“每月新作观止”,《中国青年报》的“新书报道”、“新作快说”等等。而互联网更像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广场”,其开放性和民主性使大众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在网络上,我们就经常看到网民对当下的各种文学现象展开热烈的交流。媒体批评借助大众传媒的广泛性、时效性和现代时尚的观念迅速向受众传播,对受众影响极大,几乎占据了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只要有大众传媒存在,就会有媒体批评的存在空间和存在意义。而且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兴盛,媒体批评还有不断拓展的可能。正如本雅明所说的:“随着新闻出版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起初只是偶然为之——加入了写作者的行列……这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不清了……读者随时都可能成为作者……从事文学的基础不再是专业化的培训,而是综合技术的培训,这样,文学就成了公共财富。”对文学批评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媒体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如批评话题的错位、批评方式的二元对立、批评的短期性和短视性、批评的媚俗化倾向等等。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具体说来,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媒体批评自身应加强规范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媒体批评的兴盛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这给文学批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媒体批评要有序、合理地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规范意识。
第一,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权利范围。大众传播是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的内容极为庞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的内容定位使它在面对作家作品时,往往没有传统文学批评的“规范意识”,而是“很自然”地溢出文学批评的正常轨道。如今,“媒体批评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造成了批评的无序,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明确,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尽管在批评主体、批评对象和批评接受等方面都与传统批评有很大的差别,但其本质上还是文学批评,因此应遵循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阿伯拉姆在《简明外国文学词典》中将文学批评界定为是给文学作品下定义、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批评,其批评对象应该是文学,批评话题的选择应有文学意义,应以探求文学自身的规律和文学价值为主要动机和目的。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基本权利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评价,而不是对文学以外的人和事品头论足。当然,在文学研究中,也强调“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家的人格讨论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为研究作家的作品服务,以有益于文学的发展为目的。总之,媒体批评是关于文学的批评,它不仅要将文学视为批评对象,而且要将文学视为批评的根本。
第二,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话语方式。大众传媒的宽松氛围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媒体批评常常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表现出二极对立的批评方式。对其中的“酷评”,曾有学者戏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席狂言天下闻”。这对作家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哈贝马斯在研究沟通理论时曾提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三条原则:(1)真实性,陈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2)真诚性,说话者不想有意欺骗听众;(3)正当性,话语必须适合特定语境定的规范。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关于文学的话语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因此也应当遵循这三条基本的原则。真正的文学批评应做到公正无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而不应以“文学论争”的幌子来掩盖其主观随意性,以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蒂博代曾指出:“‘争论是文学的灵魂’,‘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死亡’。当然,争论可以率真、尖锐、激烈,但不能沦为恶意的诬蔑和恣肆的攻击,而是服从理性原则和批评规范的内在制约。真正的批评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目标感,相信真理是存在的;它为真理而争论。而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批评有大量直感式、印象式的批评文字,但这不能成为主观随意性的理由。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中,不少文论、诗文、词话都是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直感和印象之谈,但它们往往能一语中的,抓住文学现象的要害所在。因此,媒体批评的“直感式”“印象式”的背后也应该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支撑。
第三,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发挥监督功能。在现代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把握和追寻,成为大众传媒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基础。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很自然地也被纳入了大众传媒的运行轨道。这使媒体批评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以“紧跟创作潮流”的姿态对当下的作家作品进行评介,具有捕捉现实的敏锐性和针对性,并侧重于对文学的功效性和传播性的推动,成为文学生产和消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媒体批评具有一定的商品性。但“商品性”不等于“商品化”,批评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失却自身的品格而沦为商业的附庸。鲁迅曾说过:“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的也算作色),而凡颜色并非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套用鲁迅的话,我们也可以说,批评之所以是批评,就因为它有批评自身的独立性和规律性,而不是纯粹的商品广告。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不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信息资源。更是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对它的批评应注重挖掘其内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另外,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应注意发挥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将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必须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才能确保生存的需要。在现代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这使它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监视环境的任务。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媒体批评,也应起到“社会雷达”的作用。因此,批评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捍卫文学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也就是说,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批评精神,以人文性、批判性、超越性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评价。媒体批评作为先进文化构成应自觉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批判和匡正,正确引导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为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媒体批评应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联姻,两者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方面,大众传媒要加强对媒体批评的管理引导。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狂欢化的色彩。巴赫金曾说过,狂欢化打造的是一种“广场文化”——广场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样尖顶直逼云霄,气势咄咄逼人,也不像中国古代庙堂那样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相反,广场广阔平坦,有很强的亲和力,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都可以在这里休憩、聊天、狂欢。但自由、宽松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限制,大众传媒在给大众自由的同时,也有责任对大众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不能任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大行其道。大众传媒贴近大众,但不等于“媚俗”。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真正的艺术,应对欣赏者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自我素质得到提高。大众传媒在强调经济效益的时候,也应考虑社会职责、社会效果、社会价值等问题,更多地发表一些有艺术价值的媒体批评,引导大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大众传媒应有计划地推出优秀的媒体批评专集,这既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能使这些批评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大众传媒应加强媒体批评栏目的策划。现在,不少大众传媒都有媒体批评的专栏,有的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如《羊城晚报》的“花地论坛”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媒体批评栏目的形式和内容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大众传媒应在市场调研和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争取形成“品牌栏目”,以扩大媒体批评的影响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媒体批评的选题策划。所谓选题策划,也就是传播学里的议程设置或议题设置,即事先由编辑人员精心挑选若干问题,邀约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研究论证、发表意见;或事先由编辑部在刊物上抛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议题,呼吁读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争论。《读者文摘》的编辑部在选题时会认真思考如下问题:“它可以被引述吗?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东西吗?它实用吗?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它有永恒的趣味吗?”这可以成为我们媒体批评选题策划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不少媒体批评的选题还处于“哗众取宠”的层次,缺乏对文学的真正关注。今后大众传媒应对媒体批评的选题进行严格把关,严格论证,以使选题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批评的社会效应,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服务。 转贴于
另一方面,媒体批评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汤普森说过,大众传播的技术媒介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互动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扩展了符号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效性,但它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它容许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中介性互动。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传媒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介,已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媒体批评应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运作理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以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使文学批评更顺畅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在现代信息时代,大众传媒不仅延伸了人们的各种感官,而且还控制着社会的话语权,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如今,人们几乎无法不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内心的孤独和焦虑使人们急切地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就像一个个容器一样,忙于接收大众传媒的信息。过去的悠闲自在不见了,代之以对层出不穷的信息的追寻。表面上,大众社会的个人非常有个性,但是作为集合体来说,他们是同质化的大众,非常容易受大众传媒的感染。也就是说,在大众传媒时代,个体往往因为害怕被孤立而被迫或潜移默化地服从多数意见,与群体达成一致。因此,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提升大众传媒的品位,也就意味着引领大众向高品位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媒体批评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活跃分子,应义不容辞地以思想性和文化性提升大众传媒的文化品位,以使其制造出高品位的“时尚潮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媒体批评作为应用批评应与理论批评实现优势互补
文学批评一般分为理论批评和应用批评两大类型。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理论批评,它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具有“阳春白雪”的特性;而媒体批评则主要是应用批评,不强调理论的建构,它具有“下里巴人”的亲和力,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两者的截然不同使人们往往把它们看成是二元对立、“水火不容”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属文学批评的范畴,因此它们具有先天的同质性,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首先,理论批评的创作主体——专业批评家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如今,撰写媒体批评的主要是一般的大众和报刊的记者编辑,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学知识,或受传媒的经济利益所驱使,他们写的媒体批评往往存在一些不足。当然,有的专业批评家也积极进入媒体批评领域,但更多的批评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媒体批评是“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他们一方面不屑参与媒体批评,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现在媒体批评对读者大众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的理论批评,正视这一点,或许对很多学者来说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一是源于传统批评“中心地位”丧失,二是因为媒体批评中存在的“恶俗”。但我们前面说过,在大众传媒兴盛的时代,媒体批评的存在和繁荣是必然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由于艺术韵味的凋零,相应地在艺术的功能上,就由展示价值代替了膜拜价值。本雅明分析了“灵韵”艺术衰落和后“灵韵”艺术兴起的社会基础:群众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增大。他对大众艺术持肯定态度。把以现代机械复制技术为前提的现代大众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对媒体批评,我们明智的做法应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一味地横加指责也于事无补。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毁灭终究不是出路。”媒体批评存在不足,但这不应成为批评家对其进行“封杀”的理由,相反,正因为它的稚嫩和不成熟,它才更需要批评家的关注和参与。批评家应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作大众的“良师益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其次,媒体批评应从理论批评中汲取营养,增强精英意识和人文意识。萨特说过,知识分子有两种功能,一是介入社会,在情感上和大众达成互补关系,做公众知识分子;二是守护灵魂,从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出发,为大众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就文学批评来说,批评的类型不同,它们各自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现在的理论批评主要是起到“守护灵魂”的作用,而媒体批评则属于“介入社会”的类型。但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实际上,媒体批评很需要理论批评的帮扶。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往往有媚俗化的倾向,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美学观与道德。”媒体批评作为大众文化,以通俗性、生动性和形象性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但通俗不等于庸俗,生动和形象也不应流于肤浅。我们应提倡媒体批评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从精英形态的理论批评中吸收营养,使其具有精英意识和高雅品位,以人文理想作为终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批评走出媚俗的误区,自觉地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使大众在媒体批评中既得到娱乐,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专业批评家的积极引导。
再次,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媒体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迅速崛起,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3月18日,《文汇报》登载了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和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这是学术界首次使用“传媒批评”、“媒体批评”的概念,它标志着社会开始了对媒体批评的关注。洪兵认为,要建立健全的媒体批评,必须要有一种审视媒体的目光,而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基础。艾春则更明确地指出。传媒批评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翼,有着自身的运动方式与运动规律,而如何正面发挥它的社会批判能量,取决于知识分子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的工作。此后,陆陆续续有学者、专家对媒体批评发表评论,一些报刊杂志及研究机构也举办了相关的研讨会。如2001年北京文联研究部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2002年《南方文坛》杂志社召开“今日批评家”研讨会,《文艺报》召集中德批评家共同讨论媒体批评等等。但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媒体批评的研究是不够的,专门研究媒体批评的理论性文章很少。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为它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促使它由“自发”状态进入“自觉”状态。
篇6
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传统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开始面临挑战。微博即微博客,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移动客户端访问其平台,将个人最新动态或即时见闻用简短的文字(国内通常为140字左右)广播出来,实现即时分享。凭着迅速即时、交互性强、裂变式传播、使用便捷的优势,微博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公民记者”的聚集地,成为强大的公众舆论场,反过来自下而上地影响传统大众传媒“报什么”,使后者的议程设置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特征
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中,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在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传者、信息流动模式、传播效果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传播主体行业准入要求严格,议程设置权高度集中在少数传播者手中;第二、传播内容受“把关人”过滤,议题选择范围相对狭窄;第三、囿于传播介质,议程设置过程单向性强。
自从2006年全球第一家微博平台推特在美国上线后,微博就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影响力辐射全世界。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50多个微博平台,其中网民使用最多的是新浪微博。
微博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高的人气?首先,媒介使用便捷省力。除了台式电脑,微博使用者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信息。据新浪副总裁王高飞于2012年1月8日在“第十三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披露的数据显示,每位新浪微博用户每天在微博上耗费的时间是60分钟左右,远远高于耗费在新浪网页上的时间(每人每天20分钟左右)。
其次,传播内容简洁省心。每条微博不超过140字,可以是一句话、—张图、也可以是一段音频或视频,用户无需拥有过人才华,也无需深思熟虑,人人都有“麦克风”,想说便说。
再次,网状“弱纽带”提供了平等的互动模式。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点对点、点对面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微博容许陌生用户之间通过“关注”功能结成弱纽带,促使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个体结成网状的、交互性的节点链条。无论用户是政府机关、新闻机构、明星巨富还是草根百姓,都同处在一个平等的虚拟平台里。任何节点之间都可以直接对话交流,进行人际传播。
最后,核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使信息传播速度高、覆盖面广。用户每发一条微博都能在其粉丝的页面上显示出来,粉丝通过层层“转发”、“评论”功能实现“信息流”、“意见流”的快速裂变式漫延,而每条微博的更新时间只需数秒,传播速度之高,覆盖面之广令传统大众传媒难以望其项背。
微博激发民众表达的意愿
微博方便快捷的特征,使之趋近于“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的4A理想情境,激发了民众表达的意愿;其丰富的信息源适应了人们的导向需求;核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带来的“热化效应”能发挥与议程设置的“显著性模式”一样的作用。这一切使微博开始具备议程设置功能,对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微博打破了传统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霸权,微博用户跃升为传播主体。尽管不同微博平台的战略意图不同,为微博赋予的功能和特性也各不相同,但社交网络功能和社会化媒体功能是它们的共性。很多人不但在微博上私人信息,分享个人心情,还去看新闻,甚至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新闻,提出议题,吸引粉丝评论、转发、扩散,形成强大的舆论磁场。
第二,庞大的微博用户群、海量的信息,弱化了“把关人”的功能,使议题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较之传统媒介,微博的议程设置主体身份多样,社会特征迥异,关注角度不同,获得信息的途径不同,因此形成的议题也更多样而新鲜。截至2011年底,新浪微博用户每天共微博近一亿条,几乎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里面就会有一人每天发一条微博。虽然各大微博平台也通过关键词过滤、敏感词屏蔽、专人监看等机制对内容进行把关,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微博用户、如此海量的信息,这些机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把关功能弱化。于是,微博上“人人皆可为记者”,可以随时随地在传统媒体上来不及或无法的即时新闻,获得由于传统传媒渠道狭小导致的补偿性满足。这一特性在“7·23动车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中显得尤为明显。
第三,微博裂变式信息传播和繁殖,缩短了议程设置的周期。微博多点对多点的裂变式信息传播方式,可以轻易提高某个事件的显著性,加速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时效。例如在“7·23动车事故”中,从90后网友“羊圈圈羊”发出第一条求救微博后的12小时内,仅新浪微博一家上的讨论量已经突破200万条。显而易见,微博对议题显著性的凸显速度比传统大众媒体快得多。
此外,由于传统媒体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的渠道狭窄滞后,使之难以即时把握受众“怎么想”,难以洞察议程设置的发展演变。但是微博共时性的特点改善了这一困境。受众在围观的同时也在对议题进行“转发”,表示赞同;抑或发表评论,表明态度。传播者当时就能收到反馈,传播效果自然很快显现出来,大大缩短了议程设置的周期。
在微博社会化媒体功能日益彰显的时代,传统大众传媒已难以独霸议程设置的话语权。微博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和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已走上了穷途末路。只要妥善处理好与微博的合作、竞争关系,传统大众传媒也可以保持在议程设置中的先导作用。
篇7
关键词:大众传媒;教育;影响
大众传媒是指在传播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以及当今兴起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卫星等电子媒介。上个世纪50年代,传播主要以报刊杂志、书籍等文字媒介为主;到了六七十年代,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广播超越报刊书籍而占据主体地位;进入八九十年代,电视异军突起,它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为一体,满足视听同步的要求。而且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光缆、卫星技术的使用,现在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E-mail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正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型媒体。而目前在我国,各类媒体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众传媒已经“铺天盖地”。
一、大众传媒对传统教育属性的继承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思考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时,就明确指出了传媒“使文化代代相传”的功能。从本质上而言,这就是传媒教育功能的一种表现。
口耳相传、言传身教、代代相传是传统社会教育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而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媒充当了新的“故事”讲述者,开始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正如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所说:“真正的教育也离不开新闻(媒介)。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一种扩大器,可以使教育者的作用超越一般传播的对象。”可以说,教育属性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天然的属性。
传播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大众传媒的重要任务。报刊中的知识性内容、广播电视中的教育台、教育频道以及综合频道中的教育节目,就是传媒在以教育者的身份直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但大多数情况下,大众传媒是以传播各种新闻和娱乐信息的方式,潜在地实现“教化”功能。比如传播法制新闻内容的同时实现普法教育。央视《今日说法》通过对具体案件的报道和分析,让普通老百姓理解了枯燥的法律条款与鲜活的实际生活的切实联系,使其懂得了“可为与不可为”,并逐步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又如“生活”类电视节目,向受众提供生活信息的同时也教会人们如何购房,如何签订购买合同,如何健康饮食等等。这时候,传媒无疑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比之于正襟危坐地翻阅教科书更吸引人,大众传媒这种“寓教于事,寓教于乐”的典型特征让受众更觉“实证”和亲切,也更易接受。无论大众传媒是否意识到,它都在通过自己传播的所有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现实观、价值观、世界观及其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着事实上的教育、教化和引导功能。
二、大众传媒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
1.丰富传统教育的传授方式
大众传媒影响力对于传统的传授方式意味着不断上升的挑战。“今天,由于大众媒介到处都有,人们除了工作和睡觉以外,用于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其他任何活动”。传播学鼻祖施拉姆的论述言简意赅地揭示出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社会学家戴维•波谱诺指出,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大众传媒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第四个重要因素。
大众传媒具备快速、高效、大量、跨越时空的信息传播特点,特别是近几年,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容量增大,传播的内容更加复杂,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各种信息,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教育开辟了多种多样的新局面。受众不再是单一的在学校接受老师面对面的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而是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取各方面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获得知识水平和生存能力的提高。这些势必丰富受众受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2.深化传统教育的传授内容
大众传媒是对人们影响最大、程度最深的领域,应该体现在价值观念的更新与改变,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改变等方面。大众传媒提供的“教育”是蕴含在每日海量般的信息中的,受众在接收这些信息的同时也接收了蕴含在这些信息中的观念、态度等。大众传媒的“教育”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体现出来的,它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教育,这种教育与引导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持续一生的。同时,这种大众传媒的“教育”模式也克服了传统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方式枯燥等缺陷。
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无论是纯粹的新闻信息还是其他各类节目,其中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观念,这些观念往往与现实社会和大众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受众也具有特别的影响力。比如,就业、民主、法制、环保等新观念的提倡和普及最早都是从传媒开始的。可以说,时展之后几乎一切全新的观念都首先经由大众传媒传播,然后逐步成为了一个特定时期的时代精神,国外称其为“创新的扩散”。
3.注重教育的反馈作用
大众传媒使受教育者主动,同时实现了与教育者的互动,这无疑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如,利用网络对受众进行教育,将人们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引导,把传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的直接教育方式变成为间接方式。其次,教育实现了实时性、交互性。教育者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把许多无法单纯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情感借助声像、动画等手段形象地表达出来。手机是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通讯工具,利用手机短信也可实现有效教育。教育者是信息接收者,可以选择看与不看,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回复信息源,及时方便地参与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使受教育者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和互相交流,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有复杂的交叉性,两者可能既有相互整合,又存在相互干扰。深入地研究和探知其奥秘,对科学地、合理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正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众传媒存在的问题
人们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生存,需要时刻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就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和社会的变化情况,而大众传媒恰恰就是传播各个领域的新动向、新成果的,大众传媒就是他们最好的求助对象。同时,大众传媒也具备其两面性,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受众带来各方面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1.信息传播者的功利性带来的有害信息的传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在这一市场化的进程中,一些不良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如部分传播媒介为了一己私利、为了争夺更多的受众,大多采取迎合受众的方式“推销”自己。一些广播电视节目中流露出一定程度上的媚俗、猎奇、迎合倾向;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屡禁不止。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电子化带来的离散性和迅疾性,其影响和力量都在不断加大,就使得它作为公众舆论和公众交往的特征被削弱,让大众传媒有可能成为一种权利的形式,被各种集团所窥视和利用。这时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而广大受众出于对媒介的惯性态度,缺乏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导致接受错误信息,甚至引发不良后果。
2.“知沟”的不断扩大导致知识财富贫富差距的加大
大众传媒同样造成不同受众之间“知沟”的不断扩大。按照人们一般的观念,大众传媒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其结果将是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社会平等。1970年,美国著名传播学者P•J•蒂奇诺提出了著名的“知沟”理论假设:在大众传媒传播各种信息的过程中,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产生一种“马太效应”,即信息接受过程中的“贫”、“富”差距并非无条件的消失,相反,一定条件下,在信息知识方面,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知沟”现象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新传播技术带来的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使“老的知沟”尚未填平,“新的知沟”又不断出现,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3.外来文化的肆虐带来的价值危机与把关难度的增大
在国际互联网上,不同意识形态并存,竞争加剧,传统的教育受到严峻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与技术的优势,大肆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尤其是向青年群体兜售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扭曲报导、夸大事实,摧毁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高科技领域占有垄断地位,并借此突破我们党和国家对媒体的控制范围,扩大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自,扩宽了受众信息的能力。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在网上交流信息的情况相当复杂,这就给舆论导向的调控带来了很大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将会给大众传媒教育造成不小的压力。
四、发挥大众媒体正功能所要采取的措施
面对大众传播媒体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目的,不能以为有问题就因噎废食,停滞发展,而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大众传播教育功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1.加强大众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
建立媒体监督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建立传媒监督网络,形成多元化的传媒机制。加强国家对大众传媒的监控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大众传媒对教育的消极影响。在大众传媒的管理中,突出主题、明确责任、健全规章,在传播内容、形式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控制监督,坚决取缔传播不健康内容的媒体。同时加强国家对大众传媒的立法监督和技术控制,抵消外来文化对受众形成的不良影响。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坚持正面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引导受众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去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受众养成良好的大众传媒消费习惯。
2.注重媒体的推广
针对“知沟”的扩大,应该继续推进大众传媒的廉价化、大众化和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培养全体社会成员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再加上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受教者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体途径获取信息。最近的家电下乡政策把电脑这一产品列入在内,将更进一步地扩大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3.提高传播者和受教者的媒介素养
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信息素质,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
首先要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传媒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而提高传媒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高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其次,要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要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性。再次,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传播美的使者。
同时要提高受众应对现代社会大众媒体迅速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的能力。对应受教育者来说,日益发达的传播手段使他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但他们的信息分辨、选择、利用和整合能力并没有跃进式的提高,这就会造成教育对象对信息的消化不良,因而我们必须提高教育对象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运用能力,以使他们能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篇8
关键词:传媒;非遗;影响;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
1 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鲁西北剪纸,是流传在山东聊城区域民间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广泛流行,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山东茌平剪纸早已列入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但是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鲁西北剪纸早已跨越茌平县域,流传范围更为宽广,主要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冠县、阳谷县和茌平县等周边乡镇的手工剪纸最为出名。
2 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大众传媒的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ο蠖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主要依赖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以及手机短信等大众媒介来完成社会功能的实现。因此,大众传媒就是以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等以技术或组织特征为标志的传播手段或者向大众的信息传递。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特性、空间和时间优势,在传承社会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众媒介视域下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民族价值观的强化与确认
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认同性,民族文化始终是该民族的“根”与“源”。大众媒介积极推动了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上个世纪,全国只知道山东茌平剪纸有名,现在其他区县的剪纸艺术,通过大众媒介也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展现,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各自所属地域的文化价值认同,弘扬和传播了民族剪纸类精神,丰富了剪纸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对提高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保障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就表现为人类各族群和各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剪纸类非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
2.3 借助传媒数字化保护非遗
新科技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为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展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大众媒体传播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数字化方式,尽可能地客观记录和立体展现鲁西北剪纸各种图案内容,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播出,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调动音、光、色、电、图等多种元素,形声并茂、音画并见、视听结合、有情有境,使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大众耳目一新。在这种媒体信息的传递方面,摆脱了原来空间上的偏狭性,使得未在场的人们也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
2.4 扩大受众和延长传承
大众传播媒介都拥有广大的受众,具备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不能达到的影响面。汤普森曾经指出,由于技术媒体的配置,把社会互动与实际地点分开,从而导致人们即使不在共同的时空背景下也可以互动。因此,大众媒介传播以扩大受众为目标。其所针对的对象分布范围广,散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以及地区。报纸杂志追求扩大购买者的数量,电视追求高收视率,网络谋求高点击率。无论是传播影响的行业跨度还是地区跨度,都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所无可比拟的。
3 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消极冲击作用
在今天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呈现出简单、趋同和变异的趋势。从剪纸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近年传媒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大众传媒影响众多剪纸爱好和学习者,导致剪纸图案同质化倾向
从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风俗、族群、历史、人文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某一地区剪纸的风格,而在风格各异的外形之内,不同地区的不同剪纸符号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象征内涵。同样反映的均是天、地、日、月、动物、植物等对象,但剪纸风格所表现的差异性也相当普遍。
3.2 大众传媒传播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导致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愈显窘迫
大众传媒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这些媒介的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这些大众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巨量信息作用于大量受众,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知识和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日积月累,这些信息就在他们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间接的,却是这代人世界观、人生观生长的基本土壤。
3.3 媒体碎片化传播非遗信息,会导致非遗的不正常消亡
从本质上讲,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稳定的日常性和传承性,并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管是剪的喜鹊图案,还是剪的梅花,总会传达一方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时,往往是那些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夸张的描述、醒目的标题等手段对这些部分予以放大。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被忽略。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大众传媒;互联网;儿童影响
21世纪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日益发达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依赖,人们已生活在一个媒体无处不在和“高度依赖”媒体的社会。
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壮大,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凸显,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学者及家长老师的共识。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我国的儿童频道、儿童报刊等都获得快速发展,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行为、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大众传媒丰富儿童的发展环境
广大儿童由于日常接触面过窄,时常出入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在家人、老师的看护下,直接经验太少,对世界又充满着好奇心,这时他们就会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认识和解释社会现实,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儿童思想的天真,他们对传媒提供的东西常持肯定态度,这样,他们就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形成或改变着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
大众传媒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充斥着各方面的求解与探索,它既可以锻炼儿童运用科技的能力,偶尔的娱乐游戏消遣也能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资料,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更多详细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但也有一些虚假信息的存在,会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不需要运用多少大脑就能接受,这也会影响到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
上世纪90年代后,电视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人们对它的依赖性在逐年增加,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小学生多会关注儿童频道,中学生随着心智的渐渐成熟,接受媒介信息的范围也相对大些。
在电视还没成为主流媒介时,儿童接收信息和学习实践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更多的是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知识的传授。而在现代社会,儿童接受大众媒介的年龄段在逐渐趋于小龄化,当家人使用大众媒介时孩子们或多或少就开始接触并学习使用了。作业完成后,课余时光大多数孩子还是会选择观看电视的。
电视中的多数内容是超出儿童所应接触的知识范围的。例如百科知识、名人逸事、社会要闻、经济娱乐事件等都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内涵、拓宽他们的所见所闻。但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吸收到很多不符合自身年龄段的事物,如反叛的、情爱的…儿童还不能区分媒体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他们比成人更多地相信并接受媒体传播的知识与信息,而在大众传媒中,不少内容是不符合现实生活或不适合儿童的。
历史上每一个传媒的出现和普及都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信息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造就着一个全新的网络受众群。其中儿童也是受众群的一部分。可是网络媒体上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这就很容易成为儿童认识领域的障碍。同时黄色信息也充斥着互联网,这很容易影响儿童的心理生理健康,新的社会问题也就会在此基础上滋生。
大众传媒对儿童正负方面的影响
当今社会,儿童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受教育来实现的,那么学校就承担着儿童教育的重大责任。可是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在日益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积极方面来说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电视、网络正是一种以生动的画面,辅以语言、音乐的视听媒体。其画面、动作与声音同时刺激孩子的感官而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知识、经验,提高了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儿童思考,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它,引导和帮助孩子懂事明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也是同时存在的,如果这种影响长期存在,很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并非是杀人、放火、流血等,任何有明显而具体的语言或行为的使人屈服,无论是否有伤亡的情景均属暴力。口语暴力、武器暴力、物品暴力均为暴力的展示方式。传媒中渲染的暴力或“软暴力”容易给儿童形成先入为主的定性的观念,以为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另外儿童还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容易模仿暴力节目中的情节、手段,因此产生的影响更甚。
根据上述所讲的大众传媒对儿童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们要不断整合多种新媒体资源服务于教育现代化,来指导儿童对大众传媒的选择。
首先,在家庭中应当注重大众传媒的使用。在与孩子共同享用大众传媒时,应选取利于孩子成长的内容进行观看,如科普知识、竞技赛场、新近新闻事件的发生、艺术作品的欣赏等。
其次,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关爱。儿童过分依赖某些媒体可能会引起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状况。如果儿童过分依赖媒介,对问题的思考就会产生懒惰情绪,对网络资料的查询就相应会产生过多的依赖性。这样既耽误了儿童吸收课本知识的时间,又减弱了大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再次,指导孩子对传媒传播信息的鉴别和选择。指导孩子应选取知名网站去找寻新闻、资料。在阅读刊物、观看电视时应选取那些能够拓宽自己知识面的东西去看,而不是一些花边新闻,这些内容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对他们的成长起不到好的作用,切记一定要正确对待媒介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最后,家长对儿童给予恰当的管束,帮助儿童合理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家长可以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些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训班,一方面充实了休闲时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存有溺爱心理,并没有过多约束孩子们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儿童不良的生活状态。因此家长应严格控制他们在家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并对他们接触的媒介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能学会适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可能也就没有沉迷的问题了。所以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网并非不可上,电视并非不可看,孩子和大人一样,同样有娱乐和休闲的需求,同样有享受现代化娱乐工具的权利,关键是父母要引导孩子知道如何自控。这点要以家庭为基础实施保护。
学校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
学校应该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学校可适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以减少和预防儿童不良行为的出现。
首先,应针对儿童的兴趣爱好指定可实施不同体例、不同方法的教材,因材施教。与此同时,一定要以现实生活实践经验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进行说教。儿童进入学校后,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是非常信任的,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一定要对儿童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耐心说教,要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正确的价值观、哪些应当摒弃、哪些应当记忆。所谓伦理道德就是要遵循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生情感和敏锐的思维及处世能力等,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亲身经历的,而不能一味地通过大众传媒对自己进行灌输,这样只能滋长自己的懒惰行为和不良意识。
其次,对于现在网络媒体的覆盖情况,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在学校安排的计算机课上,老师一定要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现在社会由于网络信息冗杂现象严重,黄色信息也在侵蚀着网络,儿童对这些新奇的尚未接触的事物是带有很强好奇心的,所以一定要帮助儿童树立科学的大众传播理念,坚决杜绝网络不良信息侵蚀儿童的意志。
总之,大众传媒虽然存在着劣势,但是对人们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是占主流地位的。它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儿童的成长也起到了开阔视野、丰富童年想象力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能够正确使用大众媒介,正确引导儿童对它的接触,就一定可以发挥其优势,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而大众传媒本身也要拥有社会责任感,以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来约束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走上更加积极健康的信息传播轨道。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彬.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1(1).
篇10
自首届奥运会以来,在整个20世纪中,大众传媒凭借其强大的科技手段与技术优势,将奥林匹克主义及其精神、信仰、理想、价值传遍了全世界,使其成为全人类所普遍承认与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通过大众传媒,奥林匹克运动得以将奥运会为核心的奥林匹克知识、技术、信息在全世界传播普及,有力推动了世界体育的发展。
2.大众传媒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1)电视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第一媒体
在推动体育产业化的进程中,电视媒体的作用举足轻重。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电视媒体不仅带来了大众传播历史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人类文明巾宏伟而壮丽的文化景观,体育节日则是这文化景观中最能吸引观众的节目之一。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实现了全球卫星电视现场直播奥运会,世界体育从此进入了新纪元。随着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体育转播与广告市场。出售电视转播权成为奥运会的主要资金来源。在20世纪70年代,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已占到奥运会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费为228亿美元,而1988年汉城奥运会达到407亿美元,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已高达7亿美元。电视媒体与体育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近几年电视媒体的高速发展,在众多新闻媒体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已日渐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第一媒体。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参与电视转播的国家和地区多达220个,比奥运会参赛国还多20个。电视转播的时间长达3200小时,全球通过电视收看奥运会的观众多达170亿人次,其中我国收看奥运会电视节目的观众占我国总人口的70%。1998年在法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世界各国的电视观众多达370亿人次。我国1998年仅足球甲A联赛的现场观众就高达580多万,电视观众更是数以亿计,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是不难想象的。电视媒体带来的广告效益使厂商们你争我夺,体育转播权的销售使体育部门可以依靠电视获得财政支持,电视媒体又可以通过插播广告收取巨额广告费用。美国广播公司曾以2.75亿美元和9000万美元买下1984年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转播权。通过商业广告,到1984年年底,该公司已盈利3亿美元,广告费每分钟高达50万美元。总之,厂商通过广告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额,追求高额利润,可谓一举三得。
(2)报纸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媒介
报纸所的体育信息在体育传播总体系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其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相当可观。以我国为例,1998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新生代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和英国市场研究局等权威调查机构联合对我国各大城市5万多名15―59岁的居民进行访问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体育报》在国民中阅渎率仅次于《参考消息》和《人民日报》等五家报纸,名列第六位。广州日报属下的《足球》报,每年盈利上千万元,成为广州日报的利税大户。湖南省体委主办的《体坛周报》最高发行量达140万份,广告收入相当可观。各种报纸都无一例外地设有体育专版,并拥有强大的体育记者阵容。精彩纷呈的体育版面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同时也招徕了大量的广告和体育赞助商。
(3)网络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传媒的不断发展,网络正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空间。体育网络传播突破了电视传播区域覆盖的局限,大大拓展了电视体育传播的空间。体育产业要谋求更广阔的传播区域,最经济的手段,就是借助国际互联网,实现传播全球一体化。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运会官方网站首次开通,就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欢迎。奥运会期间网站的点击次数累计高达2000万次。国际奥委会从迅猛发展的网络势头中看到了推动奥林匹克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因特网的不断发展,带给体育经济发展的空间势必也将越来越大。
1996年,中央电视台以ww.的域名正式上网,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站点,并实现了对2000年奥运会的网上直播。事实证明这些网络运作是卓有成效的,同的也充分表明了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大众传媒的发展也离不开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同样,大众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体育,二者唇齿相依,休戚相关。在现代社会传播活动中,大众传媒只有通过受众才能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面对着越来越挑剔的受众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许多栏目的收视率极低,尽管一再改版,其生存与发展仍步履维艰。但是,以“报道体育新闻、传播体育信息、提供体育知识和体育娱乐”为经营宗旨的体育节目,却独领,不可撼动地占领着广大的受众市场,这是由体育本身特有的魅力所决定的。
-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网络暴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