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预防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灾害预防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篇1

关键词: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P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0-0107-03

四川省和其邻省市由于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不仅在大范围内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而且还殃及到了全国多数地区甚至是境外地区,这次地震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具破坏性的一次地震。据统计,近7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36万人受伤,1500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累计受灾人数达到4550万人,重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相较于这次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其本身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更为严重,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所以,灾后重建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从汶川地区所特有的地质结构和由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所具有的特征作为出发点。

1 汶川的地质条件

龙门山是汶川大地震的地震发生带,平行于龙门山脉的三条大断裂控制着龙门山的地震活动和地质结构。龙门山因这三条大断裂分为了两个条带,自西向川西平原延展的主要有:茂县-汶川大断裂、后龙门山、北川-映秀大断裂、前龙门山、江油-都江堰大断裂。龙门山的后缘边界即茂县-汶川大断裂,其是邛崃山、岷山和龙门山的分界。高山和中山是后龙门山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山势十分陡峭,海拔最低值为3500m,山体的构成部分主要有岩石、花岗岩类及奥陶系、寒武系和志留系所属的下古生界地层。后龙门山和前龙门山既是北川-映秀大断裂的天然分界,也是其主中央断裂。前龙门山的山体主要构成部分为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包括二叠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中生界包括自垩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其山势十分缓和。龙门山区和四川盆地形成了江油-都江堰大断裂,也可称为龙门山的主前缘断裂或主边界断裂,由于冲积扇其东侧逐渐发育形成了广袤的扇形平原。龙门山主中央断裂是此次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其运动特征为逆冲运动,即下盘岩体做向下的运动和上盘岩体做向上的运动,而且伴随着顺时针方向的水平滑动。由于震中断层破裂引发了地震,导致破裂在龙门山的主中央断裂处迅速扩展,使得其主后缘断裂和主边界断裂的变形和运动加剧,其破裂长度长达约300km,其扩展延伸的速度平均为3.1km/s,导致其破坏范围的扩大和破坏程度的深化。

2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预防措施

此次灾后的重建,其首要举措是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各项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原则为结合综合治理和规避、联合短期和长远的工程措施。

2.1 调查监测泥石流和滑坡

调查监测泥石流和滑坡,对危险区进行圈定,制定相关的防治规划。在灾区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普遍调查,进一步确认可能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区,预测灾害规模和类型,动态监测重点的泥石流和滑坡,规划和制定具体的应急救灾和防治

措施。

2.2 规避居民点和工程建设

次生地质灾害地区应当规避居民点和工程建设,对震区开展工程建设,如城镇、桥梁、铁路和工厂等的修建,应尽量避免在滑坡体上进行施工和建造,选择开阔、平坦的平原和盆地。车站、公路、铁路和桥梁的建造应尽力避开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的易发的危险地带,尽量避免对边坡的开挖;应该科学合理地对矿山进行开采,且在开采过程中应设有相应的排水措施;而对废土和矿渣堆放地区的选择应当为开阔、低洼和少水的地区,避免废矿渣的乱堆、乱采,以维持山体的稳定,防止山体遭到破坏。

2.3 坚持恢复和保护植被

应当坚持恢复和保护植被,对草本植物、乔木以及灌木进行联合种植的原则,在对植被进行恢复的同时对幸存植被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地做好森林防火、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的工作。恢复和保护植被的根本是控制各类泥石流、崩塌体和滑坡体

源头。

2.4 工程治理

如若交通干线、枢纽、村镇和水库堤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建筑物附近有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则要对其实施工程治理。滑坡治理工程分为两大类:抗滑工程和减滑工程。抗滑工程主要是运用抗滑相关的工程建筑对其部分或者全部滑坡进行抵挡,以期免于或者减轻滑坡所造成的灾害;而减滑工程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地形和土质等状态进行改变,进而缓和或停止滑坡运动。其具体措施

如下:

2.4.1 对滑坡体上的地表水进行排除和防渗处理。通过沟排水工程的建设迅速汇集滑坡内的雨水并将其排除至滑坡外。水沟分排水沟和集水沟,排水沟主要是排除汇集的水;集水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横贯斜坡的沟渠,主要用于对地表水和雨水的汇集。两者同时处理防渗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被覆处理边坡的坡面和坡顶,若该地段透水性弱,则对其重要部分及时进行防渗处理;若该地段透水性强,则对其已经发生的裂缝处用水泥浆或粘土进行填充,并加盖薄膜。

2.4.2 地下水的排除过程主要如下:地表以下3m的地下水可利用明沟和暗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排水,其中暗沟又分为排水暗沟和分集水暗沟,通常情况下,每间隔20~30m处修建一个检查井或集水池;地表深度超过3m的地下水运用钻孔的方法进行排水,其中地表深度在3~5m的地下水运用钻孔的方法进行排水,地表深度在5m以下的地下水运用斜孔进行排水,其孔径约为60ram,并设置2~3层钻孔,这样既可以做到深层水的排除,同时也可以对浅层水进行排除。当其他区域的地下水顺着其他通道或含水层大量涌入滑坡区时,需要在区外建造地下水截水墙,截断滑坡区流入的地下水,诱导其排出地表。

2.4.3 削方减重适用于小型滑坡,其主要做法是在准确把握滑坡面的分布情况、滑坡滑动趋向和滑坡规模后,将滑坡后部土体削去,填土镇压前沿,以此达到增强滑坡稳定性的目的。

2.4.4 修建抗滑桩的具体措施:用35~40cm孔径的钻头于滑坡前沿处垂直穿过滑面,然后插入工字钢或钢管,在滑面下1/3处打入桩基;钻孔也可用1.5~2.0m直径的竖井进行替代,钢筋混凝土为其井内主要充填物。抗滑桩不仅有增加预应力的效果,还有抗滑阻挡的作用。

2.4.5 修建档墙的具体措施:首先挖开滑坡前沿,然后通过网架搭建钢筋混凝土墙。档墙作为抵挡工程,主要适用于对滑坡前沿进行填土反压,这样不仅可以稳定上部斜坡处的滑动,也可以稳定单个坡体滑动。

2.4.6 因河岸常年遭受河床下切和河流侵蚀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使其在地震时常常发生滑坡现象。为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应做好加固河床、导流工程和防护堤护岸等工作,以防止河岸遭受侵蚀,从而维持岸坡的稳定。

2.5 避免修建居民建筑和工程设施

在易受泥石流影响的地区,居民建筑和工程设施应避免在此处修建。若无法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则必须加强对泥石流的治理和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泥石流进行综合治理。

2.5.1 关于引水工程和修建蓄水的治理。于水体补给区处修建截流水沟、调洪水库和引水渠等,用于对泥石流上游的水源进行集中切断或

截留。

2.5.2 拦挡工程的修建主要包含有护坡、拦沙坝、挡土墙和谷坊等,在泥石流的流通区进行层层拦截。

2.5.3 排导工程的修建应选在堆积区或流通区,其主要工程包括顺水坝、排导沟渡槽、导流堤和急流槽等,其目的主要在于将地下水和地表水排除出泥石流区域。

2.5.4 停淤工程的修建应选在下游平坦开阔的河床段或低洼平坦的堆积扇上,其主要工程有拦淤库和停淤场。

2.5.5 固结泥石流物源。通过浅井和浅钻用水泥浆对松散物质运用电渗和加压灌注等方法进行固结,矿渣主要使用化学凝固剂进行胶结,用来避免堆积的松散体液造成泥石流。

3 结语

篇2

一、地震对档案造成的危害

(一)对档案室的破坏

此次地震中,档案室所在建筑物受强烈地震影响,晃动剧烈,建筑墙体开裂,门窗变形,需加固后使用。而档案室内300节档案柜也大多倾斜、倒塌,设施、设备被毁坏。

(二)对档案的破坏

地震中,大量纸质档案从柜架上散落,造成档案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损毁,损毁最大的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实物档案。

(三)对档案设备的破坏

1.对档案柜的破坏。单位档案室300个档案柜大多倒塌或倾斜,发生变形、断裂,受损267个,无法正常开启、运用31个。

2.档案室电器设备的损坏

档案室库房空调共计4台,除湿机共计2台,复印机1台,在地震中损坏空调1台,复印机1台。

此外,在地震中供电系统往往会遭到破坏,发生短路,很可能导致火灾。档案室内本身就有易燃物品,所以还可能因为火灾造成档案和建筑被焚毁。

二、受损档案的抢救

(一)影响抢救档案的主要因素

影响抢救档案的主要因素是余震衍生的次灾害。次灾害对及时抢救档案会造成非常大的阻碍。地震后,灾区余震不断,几天内共发生余震几千次。为了保证人员安全,笔者单位对地震中受损的建筑物实行了封闭。

影响抢救档案的第二个主要因素是恶劣的气候。震后灾区阴雨不断,阴湿及雨水对抢救档案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档案受损及抢救

1.雨水对档案的损坏。个别档案在地震中遭受水浸,包括纸质档案及光盘、胶片、磁盘。

2.霉菌对档案的损坏。部分档案受连续阴湿的天气影响引起生霉。

3.档案的损毁。因受地震影响,部分档案柜歪斜、倾倒,造成部分实体档案、光盘和胶片档案损毁。

(三)对受损档案采取的抢救措施

1.对水浸纸质档案的抢救

消毒杀菌处理。重新进入档案室后,工作人员在档案室进行了消毒杀菌处理,喷洒了消毒杀菌药物。

隔离。工作人员在此次地震后抢救档案中,共对27份档案进行了隔离去除菌丝体。

去污。由于部分倒地档案露出档案袋,受到泥土、灰尘或者泥沙、泥浆等的污染,所以根据档案受污情况进行了去污处理。共对121份档案进行了去污处理,包括除尘、去污、水洗处理等。

减湿干燥。在密闭的房间中,首先用吸水纸、海绵将水浸档案的明水慢慢去除,展平放置后开启去湿机除湿,促使档案纸张中的水分迅速蒸发;最后对纸张进行压平处理,将档案存放于临时库房,使用空调、去湿机严格控制温湿度。

2.对霉菌的处理

(1)冷冻处理。采取冷冻处理可以有效避免霉变现象。

(2)检查霉菌。检查纸张上有无明显绒毛状菌丝体,并采取隔离措施。

3.对受污胶片、实体档案的处理

(1)胶片档案去尘方法。用羊毫或其软笔扫下胶片上的尘土,用棉花球蘸酒精轻擦,最后用流动清水将胶片冲洗干净后再晾干。

(2)去污方法。根据受损档案材质特点、字迹的溶解性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使用机械法和溶剂去除档案表面的污斑,使用氧化法去除颜色斑。

二、档案地震灾害的预防

1.档案室按照抗震烈度设计修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规定:“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四川是地震频发地区,档案室所在建筑物修建于1991年,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划定的基本烈度和《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按照7 级抗震设防烈度修建,因此此次地震尽管强度大,建筑物没有出现大的坍塌。

2.保证档案室建筑质量

档案室所在建筑修建于1991年,但是用材、施工工艺好,但因是办公楼设计,档案室窗外没有设计防水设备,导致雨水从窗户外直接飘入房间,浸湿了个别档案。

震后,笔者所在单位接受了市政府统一对受损建筑物进行的安全评估,并按安全评估结果对库房比照《规范》和政府要求进行了改造、加固,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3.加强档案管理,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1)制定档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建立档案防灾减灾应急办公室,制定常规的检查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推进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

(2)档案室建造符合安全要求。档案室一般要独立一层,有符合档案安全条件的库房。为避免地震危害,档案应尽量避免保存在顶层。

4.做好档案室水灾、火灾预防

(1)预防水灾。为了防止库房被水淹没,档案室应该选择较高楼层;为了防止档案潮湿受损,档案室应保证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为了避免爆管、漏水等事故发生,库房内不设置除消防以外的给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库区。四川属于湿度大的省份,为了避免档案受潮,库内存放档案最低处离地面的高度不能少于15厘米。

(2)预防火灾。火灾对于档案室档案属于灭顶灾害,预防火灾火险要以预防为主。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的规定对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降温设备,确保档案的安全;还必须对库房的结构、门、室内电器、设备和消防措施进行严格的防火配置。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消防应急预案,建立安全防火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对电路及电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

5、电子档案采用备份措施

为了保护重要档案的安全,避开同一灾害对档案造成的破坏,一般要采取备份措施,常见的措施是重要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等。电子档案的主要保存方式是存储于计算机、光盘、移动硬盘等数字存储介质中,这些介质比较脆弱,一旦遭受意外损害,介质容易被损坏甚至折断,存储的信息会丢失或损坏。制定备份方案时,必须考虑重要档案备份的内容、方式、介质,备份存放的位置,备份过程的具体执行人、数据恢复的方案等因素。

地震会给档案造成严重的危害。为切实做好档案地震灾害防治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应该制定相关档案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保证档案室建筑质量,保证档案室材质、设施设备的安全,做好火灾、水灾的预防,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防灾宣传与教育,科学防控,责任落实,使防灾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灾后进行科学、正确的抢救,尽最大可能保证档案的安全。(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电业局)

参考文献:

[1]冯子直.档案保护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

[2]荆秀昆,方志华,陶琴.档案馆地震灾害及预防对策[J].中国档案.2006(07)

[3]刘秀娥.图书馆防灾与危机管理[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7

[4]周耀林.档案文学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张艳欣,卞昭玲.从汶川地震谈档案馆突发性灾害的预防[J].兰台世界,2008(22)

[6]马淑桂,陶琴.档案馆灾害防治策略-以汶川地震灾区档案抢救为例[C].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议材料,2009

篇3

关键词:地震灾害、防震减灾、防护工程

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全球地震活动和我国地震灾害特点;二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现状;三是简单地介绍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构想。

(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在地震发生前,作出准确的预报或打个招呼,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震前,地震部门根据观测到的一系列突出异常现象,于2月4日凌晨6时报告省政府,提出24小时内在营口、海城将发生一次强烈地震,省政府及时向各市地及有关部门发出电话通知,指示各地要提高警惕,发动群众,认真做好防震抗震工作。海城、营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如有的电影院贴出了“因地震改为露天放映”的布告,营口县驻军取消了当晚在礼堂的春节慰问演出等。这次预报使绝大多数居民在震前撤离了住宅区,转移了重要的物资设备,对震时易燃、易爆、泄毒等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了紧急预防措施。地震造成1300多人死亡。据估计,成功的预报至少减少了近10万人的伤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作出的具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

我国当前的预报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国务院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对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做出了不同规定。预测意见是由专家作出;而预报意见是要经过一定程序由地震部门提出,报省以上人民政府风险决策,并由人民政府向社会的。

成功预报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具备相当的监测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包括测震、形变、电磁、流体4大学科,共有20余种观测手段的地震监测台网,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地区。目前,首都圈地区可以监测1~1.5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5~10分钟;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可以监测1.5~2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10~15分钟;其他地区可以监测4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20~25分钟。

一是监视地下核爆炸事件。核爆炸产生的地下震动同地震波一样,都能被地震台网监测到,我们可以通过地震台网监视地下核爆炸试验,准确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量。这在国防安全和整体外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用于爆炸监测。2000年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沉入巴伦支海,原因不明,俄罗斯当局将这一事件归罪于一艘不明身份的外国潜艇的碰撞。但挪威波罗的海地震台站的记录说明,这场悲剧是艇上鱼雷的系列爆炸引起的。再如,1999年4月15日,韩国货机在上海坠毁爆炸,上海地震台网确定飞机是在坠毁后发生的爆炸,这在后来对飞机黑匣子和一些目击者的调查中,得到了证实。再如,对“911”事件,离它34公里的美国拉蒙特地震台清晰记录到了两次撞击事件和两次坍塌事件。同时,地震台网还可以对矿山坍塌、煤矿瓦斯爆炸等进行监测,以便事件发生后快速判定事件性质和作出反应。

三是监视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比如三峡地震台网,在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后,库区发生158次小地震,频度增高近10倍。水库诱发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蓄水后,库盆荷载增大,引起区域应力场变化;二是水压增大后,水渗入库区构造裂隙中,孔隙压发生变化。

(二)做好震灾预防工作

搞好震灾预防,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地上搞结实、把地下搞清楚”。

“把地上搞结实”就是采取设防措施,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国内外许多震例表明,设防不设防、设防到位不到位,效果截然不同。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10万多栋建筑物遭破坏,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人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在倒塌的房屋中,90%左右是20世纪50~70年代建造的,未进行抗震设防,或者抗震设防标准不够;而1981年以后按新规范设计的房屋,大多数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2003年美国加州6.5级地震,震中离加州中部海滨城市,圣西米恩市11公里,但仅造成3人死亡,而且这3人还是被一个没有采取抗震措施的古钟楼倒塌砸死的;2004年日本新7级地震,虽然是城市直下型,但只造成800余栋房屋倒塌,死亡14人,创下同级别、同类型地震死亡的最低纪录。成功的例子,与美国、日本经济实力雄厚,设防标准较高密不可分。而我国唐山地震造成巨大灾难,除了震级大外,城市不设防是重要原因。震前,唐山市居民住宅、企业厂房、工业设施和其他建筑物,很少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唐山大地震之后,痛定思痛,我国开始全面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

对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主要是根据全国地震区划图来进行抗震设防。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是第四代地震区划图,也就是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区划图的要求是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的最低标准,是综合考虑地震环境,特别是国家经济实力等因素所确定的,是500年一遇的风险设防。也就是说,突破设防标准,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虽然很小,但还是存在的。所以,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设防标准,把房子盖得更加结实、牢固。

(三)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据统计;唐山地震时,被压埋人数达57万人,动用了近10万官兵,但由于救援手段相当原始,基本上是手扒镐刨(调用大型机械主要在清理阶段),这在当时以平房居多的唐山,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城市地震救援中,将要面对的是钢筋混凝土废墟,灾后破坏情况愈发复杂,简单传统工具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吉拉特邦7.8级地震,造成16000余人死亡。当时各国相继派出救援队赶往灾区。作为印度的重要邻邦,我们按惯例,想派出工作组,提供地震科学考察方面的帮助,结果被印方婉言谢绝。印方的理由是,灾区更需要救援队伍,而当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尚未组建。当时我们深感,中国作为在国际人道主义事务中负责任大国,迫切需要组建这么一支队伍。

(四)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如1994年,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福建漳州一些学校,由于平时重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的地震知识,地震时没有发生慌乱,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而在距离震中更远的广东汕头,由于学生缺乏防震减灾常识,在地震发生时惊慌失措,很多学生拥挤踩踏,甚至跳楼,造成数百人受伤,还死亡3人。

再如1984年,长江口以东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上海强烈有感,近百人跳楼。而1996年11月9日,原地再次发生6.1级地震,虽然也有强烈震感,但由于群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没有产生恐慌,社会生产和工作秩序没有受到影响。

篇4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次生灾害工程预防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汶川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与盆地的结合区,该区内山高谷深,断裂发育,地质环境脆弱,为地震的次生灾害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汶川地震后,在地震极震灾区及重灾区的沟谷及坡面,由大量崩塌,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体,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固体松散物质。由此可知,这些区域成灾条件极为优越。因此需要正确客观地认识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特点,根据这些震害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工程预防措施进行防灾。

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主要特点

2.1山地灾害规模大,以崩塌泥石流为主

汶川地震直接造成的滑坡,崩塌总数达4到5万处,巨型滑坡达到30余处。震后造成的次生山地灾害隐患点约5000处,其中滑坡1701处,泥石流304处,崩塌1844处,不稳定斜坡1093处。

2.2形成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堰塞湖

汶川地震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广泛发育,在加上地形上山高谷深的特点,大量崩塌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物进入河流中,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据统计,地震重灾区内分布有257处堰塞湖,其中33个堰塞湖对下游具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地震堰塞湖坝体由松散堆积物构成,强度较低,随着湖内水量的增加,承受的压力增大,直到坝体达到临界状态,发生溃坝。且这些堰塞湖沿河流成条状分布,其中一个发生溃决,下游的堰塞湖也将逐级发生溃决,其产生的洪水会严重威胁下游重要城市的安全。

2.3震后较长时间内泥石流活动活跃

汶川地震强烈的震动力使极震区内的山体大范围内震裂松动,形成大量的岩体破碎物质,约50亿~80亿立方。同时强烈的震动造成的数以万计崩塌、滑坡,这些崩塌滑坡发生之后,在滑源区和堆积区留下众多还可能发生局部变形破坏不稳定斜坡。这些为以后泥石流的产生创造了地质条件。震后灾区的降雨,会使那些地形陡峭,多面环山的地区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雨水,破碎的岩土体在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作用下,夹带大量泥沙与石块突然直泻,形成泥石流。已造成的泥石流事件有:2008年北川9.24泥石流,2009年都江堰汶川7.17泥石流,2010年四川8.13特大山洪泥石流,2011年茂县7.3泥石流。

2.4出现地裂,地面隆起现象

汶川地震中,山体和地面的破坏很严重,有的地方出现了较大的裂缝;还出现了在一般地震灾害调查报告中少见的地面隆起现象,其中某地的隆起量高达4米。

3.汶川地震次生灾害危害

3.1破坏山区公路,阻碍交通。崩塌滑坡这些次生灾害阻断了交通,掩埋了通讯设施,阻碍了救援人员及时进入震中地区实施救援。

3.2破坏山区的河流系统。滑坡泥石流所携带的岩土体进入河道,挤占压缩了河道,同时使河床抬升。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改变了河道的形态。

3.3严重威胁震区及震区河流下游地区的安全。震区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质都较为活跃,为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孕育了条件。

3.4严重破坏震区内的生态环境。震后震区的森林面积减少,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4.工程预防启示

4.1汶川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大多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水是再次形成次生灾害的重要因素。滑坡的产生,泥石流的形成,崩塌的发生等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地震形成的滑坡体,尤其是重要建筑物如水库堤坝、村镇、交通干线附近的滑坡、泥石流应建设水沟等排水工程,把滑坡区内的地表水汇集排除,并进行防渗处理。

4.2地震次生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修建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发生地震后是救援人员、物资进入灾区,伤员运出灾区的生命线,因此这些交通干线为了尽量免受地震次生灾害的影响,应尽可能以隧道的形式修建在岩层稳定的山体中或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不宜采用沿河岸修建交通干线的方法。

4.3对于地震造成的堰塞湖,首先应修筑河流建筑保护物,防护堤岸、加固河床或用导流工程防止河流对河岸的冲刷,保护岸坡的稳定,防止岸坡垮塌阻塞河流;同时也要整理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以防止堰塞湖溃决之后对下游地区造成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徐梦珍 王兆印 漆力健. 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链[J]. 山地学报, 2012年(04期).

[2] 鄢毅 王军 李鸿雁.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特征及成生过程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年(02期).

篇5

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四川省共有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4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损失。此外,四川省馆藏文物损失1800余件,其中,有珍贵文物(国家三级以上文物)151件。重庆市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毁坏。其中合川钓鱼城、湖广会馆、白帝城等9处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受损严重。甘肃省共有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裂缝或部分坍塌,文物收藏单位受损文物6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0余件。陕西省有56处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灾情,其中29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8件可移动文物受损,包括珍贵文物41件。

川渝甘陕128处全国重点文物在此次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毁损,实在令人震惊。想不到我们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竟然如此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无可挽回的地震灾害损失使我们深省,总结地震灾害教训和防震经验刻不容缓,宣传推广文物艺术品的防震专业知识刻不容缓,加强文物艺术品防震抗震保护措施刻不容缓。

任何一次自然灾害对我们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1966年4月1日,总理第二次视察邢台地震重灾区时曾讲,要把这些付出了巨大代价得来的经验好好总结,传给后代。

自然灾害是以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作为巨大代价所换来的刻骨铭心的教训。我们必须明了,通过汶川地震应该学到些什么?怎样防灾?怎样救灾?对文博界、收藏界而言,最主要的是怎样进行科学、有效、可靠的文物艺术品防护?确保防护措施万无一失,确保文物艺术品存放在安全的环境。

有专家认为,现在面对巨大地震灾害损失,我们的第一步应该是学习,第二步才是制订科学的修复规划和改进措施。这个学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内学习,一是国际学习。

国内学习是指现在中国对于灾害后的文物防灾保护有着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后,国家立即着手研究部署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文物古迹、文物艺术品的防震保护工作。北京故宫博物院地震前即采取了一系列的防震举措。还有1996年丽江地震之后的文物景点的保护与重建。

此外,明生在陕西的关中大地震,对文物亦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深刻的历史教训。以地面文物古迹为例,因地震的影响西安大雁塔发生倾斜和小雁塔数度裂开聚合而未倒塌;还有历经千载的四川都江堰、河北赵州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应县木塔等自身抗震性能之强,令世人称奇。北京紫禁城古建筑经历200余次大小地震,宫内大木结构体系均完好无损,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高超智慧。类似这些古建筑在防震设计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样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总结以前的经验,重视和加强防震研究,充分利用我们的历史记忆和以往经验,以使今后的防震工作做得更好。

同样重要的是学习国际经验。我们需要了解像日本这样的多地震的国家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预防地震的经验,借鉴其在东京的重新建设中对新建博物馆采取的防震理念及技术措施,特别是阪神大地震后他们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防震技术标准的。

日本处于地震多发地带,一些博物馆就处在地震频发地带上,但防震性能极高。所有博物馆里的陈列柜也都具有防震功能,地下无论怎样摇动,地面上的柜体可以保持不动。日本整个博物馆建筑都进行了高标准的防震设计,切实做到了预防为主。

另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加州。那里也曾多次地震,但博物馆的防震功能很强。我们应该研究人家是如何重新构建城市文物防护体系的。虽然国情不一样,但是至少国外防震减灾的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借鉴。

以往我们也许认为文物保护工作重点是针对盗窃、走私文物等展开防范,似乎文物只要留在国内,藏在馆内就万事大吉。其实,让珍贵文物不被盗失、走私出境只是文物保护的外延任务,让已被国家、民间收藏的文物艺术品能够安全地保管、陈列,不因像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而被损毁,则是文物保护的核心任务。这是一种历史责任,更是一种专业素养,需要非常敬业的保护意识和非常专业的保护措施。

过去常说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收藏领域同样是收藏文物难,保管文物更难。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古迹和文物艺术品都是躲过无数次的天灾人祸而劫后余生的。如今这些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被收藏国家博物馆并不等于进了保险柜,如果保护措施不到位,文物艺术品仍然存在被损毁的危险,那将是历史的悲哀。

对文物保护而言,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态度同等重要。虽然这是一个老话题,却是我们不得不严肃认真面对的新挑战。

篇6

关键词:房屋; 钢筋混凝土; 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因其具备突发性的特点,目前对于地震的可预测性很低,所以我们根本无法准确的预知地震,故也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损害,不过通过对历次震害的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的损失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而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又存在很大的差异,现代建筑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对稳固建筑物、减轻灾害损失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房屋混凝土抗震方面的知识。一、地震对房屋建筑结构的作用 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地震波到达地面后引起地面运动,使地面上原来处于静止的建筑物受到动力作用,从而产生强迫振动,在振动过程中,作用在建筑物的惯性力就是地震作用,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与一般静载荷的作用不同,它取决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如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等,因此,地震对不同的建筑结构的作用不同。

二、房屋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要求 民用建筑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所谓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根据我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提出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所以对于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可从地基选择、减少地震输入量、消减地震反应、合理的结构布置、选择恰当的结构材料、抗侧力体系的优化等方面来满足抗震要求。

二、钢筋混凝土各种结构体系基本抗震性能分析所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构成的结构,承重各主要构件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规模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其中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等优点,其常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一般是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的,其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这种结构多用于住宅、学校等建筑设施,我们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将框架结构做成延性框架,在大震作用下,通过先出现梁铰、后出现柱铰这样一种耗能机构,可以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这样就能承受一定的侧向变形,使结构的地震力减小,从而保护结构的安全,所以框架结构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抗震结构体系,但是由于纯框架的抗侧刚度较小,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相对位移又较大,因此建造高度不宜太高,对于非结构构件比如填充墙在地震的作用下,可能也会出现裂缝和破坏,框架和填充墙之间的硬性联结造成的刚度增大效应也可能造成设计上未考虑到的增大的侧向力,倘若是半高的填充墙,还会导致形成短柱,造成柱子的剪切破坏等。2、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并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和房间分隔,由于剪力墙的刚度大、强度高、整体性能良好,而且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变形小,抗震性能高,因此相较于框架结构,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高层建筑中更是被大量运用,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剪力墙结构中不论墙肢还是连梁其截面都是短而高的,这类构件对剪切变形特别敏感,所以很容易产生裂缝,出现脆性的剪切破坏,因此对于剪力墙的设计应准确合理,这样才能使剪力墙拥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延性能力。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在建筑中将框架和剪力墙有效的结合起来,以共同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差,水平荷载作用下变形大,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低,但是其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空间;而剪力墙的刚度和强度大、水平位移小、抗震性能高,但是对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又有些限制,所以综合两种结构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就形成了这种受力性能较好的结构体系,采用这种结构体系,在地震的作用下,由剪力墙承担大部分剪力,框架承担小部分,剪力墙先屈服,然后将产生内力重新分配,这样框架分配的剪力会逐渐增大,如果地震作用继续增大,框架结构也会屈服,使之形成曲线分布吻合最好。

四、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实践证明,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其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其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这样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就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论上是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但因各种原因,要使柱中完全避免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

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的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必须规范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

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以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以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随着工程应用中箍筋强度和混凝土强度不断提高,对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布置的要求是抗震构造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情况将导致高强度混凝土中约束箍筋配筋率的减少而降低结构的设计可靠度,所以建议以配筋特征值代替原体积配筋率,同时鉴于约束配筋对柱端塑性铰区的良好约束作用,建议适当增大配筋量。

3、限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所以对于材料,我们要保证其钢筋强屈比、延伸率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钢筋代换也要加以限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对于其使用寿命和房屋建筑中人员安全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工程设计中应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以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篇7

论文摘要:本文较为全面的介绍了日本政府防灾行政管理的作法,概述了在灾害基本法规定下的都市防灾规划,同时对比了中日在城市灾害管理上的不同作法及启示。

一、日本灾害立法及灾害防御对策

1.防灾法律制度与历史灾害的关系

通过对日本灾害发生状况及防灾减灾相关法成立过程的了解,可以清楚地知道,日本很多灾害对策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大多是以某个时候发生的被害性灾害为契机的。二战后,使日本防灾救灾法律建立的主要灾害很多。如1946年南海地震,该地震灾害暴露出了日本灾害救助、农林水产设施灾后修复等方面的薄弱,所以在此后的1947年,日本颁布了灾害救助法;1950年颁布了农林水产设施灾后修复事业费国库补助的暂定措施的相关法;1951年通过了公共土木设施灾后修复事业费国库负担法。1959年发生的伊势风灾害后,日本于1960年颁布了治山治水紧急措施法;1961年颁布了日本灾害方面的根本大法——灾害对策基本法。1964年新泻地震后,于1965年通过了地震保险相关法等;1995年的阪神大震灾后,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于1995年通过、同年修改了灾害对策基本法中的一部分内容;1999年发生的核事故,促使了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的颁布。

2.防灾法律制度体系

按照法律的内容和性质,可以将日本的灾害对策相关法律按基本法类、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相关法类、灾害紧急对应相关法类、灾后重建和复兴法类、灾害管理组织法类等分成五大类型。其中在灾害基本法方面,主要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石油基地等灾害防止法、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防止的相关法律、建筑标准法等。

灾害预防和救灾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了河流法、海岸法、防砂法、滑坡等防止法、陡壁崩塌等灾害防止等相关法、森林法、特殊土壤地带灾害防止以及振兴临时措施法、地质灾害警戒区地质灾害防止的推进等相关法律、活火山对策特别措施法、大雪地带对策特别措施法、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台风易发地带灾害防止等相关特别措施法、促进建筑物抗震加固等相关法、在密集地区建立防灾街区的促进相关法、气象业务法等。

灾害应急方面则:消防法、防洪法、警察官职务执行法、灾害救助法、传染病预防法、水难救护法、道路法、航空法、电波法、广播电视法、有线电器通信法、国际紧急援助队派遣相关法等法规。

灾后重建和复兴方面主要颁布有如下法律法规:特大灾害时特别财政援助等相关法律、防灾需要集体迁移,并促进事业有关的国家财政上的特别措施等相关法、公共土木设施灾后修复事业费国库负担法、农林水产业设施灾后修复事业费国库补助的暂定措施相关法、公立学校设施灾后修复事业费国库补助的暂定措施相关法、公营住宅法、对受自然灾害被害的农林渔业经营者资金贷款有关的暂定措施法、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区地震对策紧急建设事业相关的国家财政上的特别措施法、铁路轨道建设法、机场建设法、灾区城镇复兴特别措施法、灾区分类建筑物重建等相关的特别措施法、特定非常灾害的灾民的权利的保护等确保的特别措施相关法等。

灾害管理机构和组织方面涉及的法律有以下六种:消防组织法、警察法、海上保安厅法、自卫队法、水害预防组织法、日本红十字会法等。这给建立一个良好的灾害管理组织和机构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依据。

日本根据防灾救灾的不同阶段特征,制定了与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对应、灾后重建等各自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全都包含在灾害对策基本法的法律范围内。

3.灾害对策基本法

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日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遭受各种灾害的打击。正如前节介绍的那样,为了使防灾减灾的各项措施和防灾事业得到落实,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被害,日本政府很早就开始在灾害预防,灾害应急以及灾后修复等与灾害相关的方面制定了许多相关法律和法规,用法律和法规的形式来确保灾害对策的实施。例如,在1880年,因东京银座失火烧毁大量的建筑,日本颁布了炼瓦建筑令。这被认为是日本近代防灾对策方面第一部法令。其后,在1894年大水灾之后,又分别于1896年制定了河流法、1897年颁布了防砂法和森林法。这三法构成日本近现代的治山治水三法,对日本防沙治水事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些法律大多是针对具体的灾害或事物而制定的,其内容也都限定在所涉及具体灾害的领域范围之内,有很大的局限性。如1946年因发生南海地震,在救助等方面遭到很多从前没有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所以于1947年颁布了灾害救助法和消防组织法,1948年颁布了消防法,这主要是针对地震灾害时的救助以及地震火灾的消防问题而颁布的相关法规。由于这些法律没有考虑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是灾前的预防措施的实施,还是在灾害发生时的灾害应急抢险,由于整个防灾措施和活动涉及到受灾地的各个领域,而相应的防灾相关法比较单一,只适用于原有灾害相关部分,不能适用于所有部门,这样就造成各部门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相应的防灾救灾活动,结果各领域所采取的防灾对策也就相当分散,相互之间达不到应有的协调,使得防灾对策的效果在行政上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为了改变防灾体制上这种根本性的缺陷,使国家的整个灾害对策体系化、并达到有规划地综合性防灾的目的,日本政府在遭受伊势风巨大灾害后,吸取灾害对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伊势风灾害为契机,制定了这部灾害对策基本法。

灾害对策基本法既是所有与灾害有关法律法规的根本大法,又保留了原有的灾害对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完整性,并对原来法律的不足部分进行必要的补充,有机地调整各法律法规的相互关系,所以,灾害对策基本法对于别的灾害相关法律又具有一般法的性质。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是以灾害时为了保护日本国土以及国民的生命、财产为目的,通过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及各种公共机关确立必要的防灾体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同时,制定防灾规划,并根据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灾后修复以及防灾相关的财政金融措施等必要的灾害对策的基本规定,推进综合性的有规划性的防灾行政的建立,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维持和公共福利的确保。灾害对策基本法颁布后,日本的防灾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国家、社会、城市等在灾害的防御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强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了很大程度的减轻。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经国会表决通过后于1961年10月31日颁布实施。灾害对策基本法颁布后,中央防灾会议根据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特别是在经历了各种实际灾害对应时获得的宝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多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现在的灾害对策基本法是经过23次的修改,成为这部包括总则、防灾相关组织、防灾规划、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灾后修复、财政金融措施、灾害紧急事态、杂则等10大类117条法律条款和历次修改后用以说明的附则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一部灾害救灾的基本大法。

为了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性灾害造成的损失,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灾害预防、灾害应急、灾后修复等灾害对策体制的建立。为了使防灾政策得到有效的实施,日本于1961年就颁布了国家防灾救灾方面的基本大法——灾害对策基本法,由中央防灾会议统一制定全国的防灾规划和各种防灾制度。按照灾害对策基本法制定防灾基本规划和地区防灾规划、防灾业务规划。除了进行各种与灾害相关的研究、开发以外,日本每年要拨出大量的财政预算来按照防灾规划的内容进行灾害的预防、灾害紧急对应以及灾后修复复兴事业。通过几十年的灾害对策的实施,日本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灾害机理研究、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对灾后修复、复兴的体制。防灾预算在财政预算中始终保持在6%左右。而在阪神大地震的1995年防灾财政支出更高达7兆5千4百亿日元(约合630亿美元),占当年财政预算的9.7%。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在防灾救灾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

日本的防灾事业包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灾害预防事业,水土保护和灾后修复四个方面。在防灾预算中防灾科学技术研究费保持在1.5%左右,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00年已经占防灾预算的1.8%。这显示了防灾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4.灾害预防对策的现状

日本在防灾基础研究方面一直投入大量的财政预算。防灾研究开发主要加强灾害发生机理及灾害预防的基础科学研究,一方面对灾害发生机理进行调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各种灾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库;另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进行防灾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比如,灾害预报的研究,灾害情报传输技术的开发、灾害管理技术的开发研究等。尤其重视高科技在防灾救灾方面的应用研究。日本现在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灾救灾科学技术研究体系,除了国家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对各种灾害机理等研究外,主要大学等都设立了与防灾有关的学科和专业,学校在培养防灾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加强防灾救灾相关技术开发研究。除了基础和综合性防灾科学研究外,日本政府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下列防灾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研究开发项目包含如下九大方面:

其一,异常自然现象的发生机理。对大规模地震、火山爆发;异常的暴雨;异常枯水等自然现象的发生机理研究及预测技术的开发研究。包括地球温暖化的相关研究、成层圈的变动研究、热带林变动的相关研究、海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的开发、地震综合尖端技术研究、地震发生机理的研究、降雨灾害防止的相关研究、火山爆发的预防及防灾相关研究等大型研究项目的开发研究。

其二,灾害时立即对应系统(防灾IT,救急系统等)。灾害或事故发生时,使被害最小化的迅速对应急救系统的开发研究。包括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的开发建设、三维GIS的地理情报解析系统的开发研究等。

其三,过都市圈的巨大灾害的减灾对策。在过密集的大都市圈发生异常自然灾害时,减灾技术、迅速修复复兴对策以及自助公助的支援系统的开发研究。包括大地震火灾时街区火灾蔓延性状的相关研究、住宅火灾综合监视系统的开发研究等。

其四,中枢机能以及文化财产的防护系统。社会和经济活动枢纽的防灾性的提高、文化财产、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等资产的防护系统的开发研究。

其五,超高度防灾支援系统。有关宇宙和上空的高精度观测、通信技术、移动机械、高机动性输送机械、防灾救命机器人等新一代防灾支援系统的开发。包括针对灾害的人造卫星利用技术的相关研究、利用卫星雷达的灾害、地球环境变动的观测研究。

其六,高度化道路交通系统(ITS)。灾害发生以及灾后重建时,效率化的人流和物流的支援系统;交通事故消减的支援系统的开发,包括灾害时道路交通受灾状况评价系统开发研究。

其七,陆海空交通安全对策。对应于陆海空的交通需求、特性的变化和交通量增加的安全对策。

其八,社会基础设施老化对策。因社会基础设施老化而发生事故灾害的防止,努力建成一个防灾性能强的现代化社会体系结构。主要包括社区建设及其防灾性能的评价方法及对策技术的开发研究、社会变化与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关系研究等。

其九,有害危险物、犯罪对应等安全对策。加强危险物的管理对策、减少犯罪等安全对策,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的社会体系等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漏油事故的防止、大型油回收装置的开发研究、爆炸防止的相关研究、危险物的判定试验法的相关研究、危险物灾害等情报支援系统的开发研究、核电站安全的相关研究等。

灾害预防是灾害对策中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经历各种灾害的经验和教训后,非常重视灾害预防工作。在灾害对策基本法中对灾害的预防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灾害预防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日本的灾害预防对策主要从防灾基础设施的建立、水土保护工程、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诸方面展开的。为了快速有效地进行防灾活动,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防灾基础设施。日本目前积极建立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地震计等观测仪器、消防器材、储水槽、发电机等灾害应急对策用的器材;加强了紧急情报联络等通信和放送设施、直升飞机、船舶、车辆等输送设备、避难设施和灾害对策本部设施的建立。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不断强化建筑物的不燃化推进运动,避难场地和避难路径的规划和建设、防灾定点设施等的建设。另外,大城市中为了加强地震灾害的预防,除了上述项目以外,还加强了防灾绿地的建设、已有建筑物的抗震诊断及抗震加固的推广、公共设施的检修、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化等灾害预防对策。

二、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规定的防灾规划与防灾行政

《灾害对策基本法》既是与所有灾害有关法律法规相关的根本大法,又保留了原有灾害对策的完整性,并从综合减灾意义与对原有法律的不足予以必要补充,有机地调整了各法律法规的相互关系。《灾害对策基本法》的建立使得涉及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对应、灾后重复等各种防灾活动都有了法律依据,同时明确了机关团体、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由于,《灾害对策基本法》有统一的体制(法的体系和组织体系),使得防灾活动更有效率和更规范化。细读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会发现其的四大特征:

1.防灾责任的明确化。所谓防灾行政责任,指防灾体制的建立必须依靠国家、社会团体和全体公众的共同努力所体现的五大责任:⑴国家的防灾责任,它是整个防灾法规和防灾对策的制定者和实行者,所以《灾害对策基本法》中明确说明,灾害中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土的完整是国家的使命,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行政措施并进行有效的灾害预防使各种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规定了国家的防灾规划和政策由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制定实施,同时要求组成以内阁总理大臣为会长的中央防灾会议组织、非常灾害对策本部的设置等责任;⑵都道府县政府的责任义务。必须在获得相关机关和其它地方公共团体协助的基础上,根据防灾基本规划的基本内容,制定适合本区域的防灾规划,并负责各种防灾事务的综合调整;⑶市街村的责任义务;⑷公共机关的责任;⑸公民的责任。《灾害对策基本法》还规定了地方公共团体、区域内的公共团体、防灾重要设施的管理者、普通市民在防灾上的责任如防灾功臣的表彰、违反法律的惩罚。

2.综合性防灾行政的推进。各级政府均依据各自的防灾法规法律或单一灾种的预防规划推进防灾事业。《灾害对策基本法》要求各级政府制定能够应对各类灾害的综合性防灾规划,并要通过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系统间的关系,因此只有《灾害对策基本法》的颁布,才能实质性地推进综合性防灾行政体制的建立。

3.规划性防灾行政的建立。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中规定国家要成立中央防灾会议,并由中央防灾会议制定全国的防灾基本规划,同时规定各地方政府和公共事业团体必须制定各自的地区防灾规划和防灾专项规划。现在日本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已纳入各级政府的行政规划之中,从而形成了科学有效的防灾行政体制。

4.建立起巨灾的财政援助体系。《灾害对策基本法》对灾害预防、灾害应急、灾后重建等防灾事业所需费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如何负担,国家的灾害补助方式等都作出了预先的明确规定。对灾害按危害等级的风险性作了具体的经济与保险的保障规定。

根据国家《灾害对策基本法》第14条和《东京都防灾会议条例》,设立东京都防灾会议(常设机构),作为东京都防灾行政的最高决策机构。该机构直属知事,知事任会长,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公共机构、地方公共机构、都以及区市町村等的职员或代表组成的。现在的委员会成员有62人,分别是指定地方行政机构14人,陆上自卫队1人,都教育委员会1人,警视厅1人,知事的各部门21人,消防机构及区市町村5人,指定公共机关和指定地方公共机关19人。委员会的主要目的是制定或修改东京都地区防灾规划和推进规划的实施。根据有关防灾方面的专业调研需要,设立专业委员,邀请学识丰富有经验的人担任。委员会下设干事会和部会。干事会现有61人,主要是个部门的实际业务操作者。部会有地震部会、火山部会、风水灾部会。

日本的市、区、街、村级地方政府是制定灾害预防、紧急救灾对策、灾后修复复兴等防灾规划、防灾政策的最基层行政机关。基层政府针对于地震、海啸、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各种事故性灾害,按照“调查、灾害预防、灾害减轻”等三大轴心进行各种防灾规划、防灾事业,以使灾害的被害最小化,从而最终达到人民生命财产不受灾害的损害的根本目的。日本地方行政机关防灾活动和防灾管理的流程中:

(1) 灾害调查:地方政府为了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免受损失,必须调查行政区内的地质条件、对区内的民用建筑和公共设施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并进行综合的灾害预测预报,以达到有效的把握地区内灾害的薄弱环节。

(2) 灾害预防工程(硬件工程):在对地区的灾害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各种薄弱设施和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河流治理等灾害防御工程。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3) 灾害减轻事业(软件工程):加强防灾的社会工程建设。对居民进行各种防灾教育、防灾训练;开发综合性的防灾情报系统,使民众不仅事先知道自己所在地区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灾害,而且,知道在灾害发生前和灾害发生时,应该如何对应,才能确保自己受害最小。

灾害行政管理支援系统就是为地方行政机关进行日常灾害管理、灾害紧急对应、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援的辅助系统。灾害对策支援系统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对被害状况、避难场所的运营状况、灾害对策本部的通报内容、灾害对策班子的活动状况等情报的迅速收集、传达,达到使政府的灾害对策效率化、情报共有化的目的而开发的灾害对策支援系统。这种灾害对策支援系统是以处在灾害对策第一线的市街村的地方政府为对象,从平常时期、灾害后的初动对应期、到灾后修复复兴的整个对应过程的支援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 从平常时期(通过防灾训练、防灾地图的公开,提高大众的防灾意识)到灾害时期(预见的灾害情报的空白期的政府防灾对策的初期对应到灾后的生活重建、灾后复兴)的过程,灾害相关的管理对应系统;

(2) 为灾害对策方案确定的支援系统,具有对各种情报的综合化、高度化、公有化,能简便地收集和提供情报;

(3) 使用已经建立的情报设施,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运营费用);

(4) 使用ID管理系统,灾害对策本部可以设置任何认为安全的地方。而且,即使在灾害对策本部的设施被损毁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可以确保同样的机能。

三、东京都防灾规划要点及灾变应急体系

1.东京都防灾规划内容要点

东京是世界级的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东京不仅在日本和首都圈,而且在世界经济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适应国际都市建设的城市、都民、行政改革、公共服务多样化以及改善现有防灾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东京于2003年4月建立了知事直管型危机管理体制,设置局长级的“危机管理总监”,改组灾害对策部,成立综合减灾部,建立一个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全政府机构统一应对体制。东京与日本一样,积累了战后50多年的防灾减灾经验,无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和能力,甚至市民的意识,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地铁沙林事件、防止NBC恐怖对策、世界杯足球赛东京都危机管理的对应过程等,充分显示了东京城市危机管理在制度建设、机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成熟与先进程度。

东京都的危机管理规划体系,基本上以原有的防灾规划为基础,有综合防灾规划、健康保健等专项部门规划以及各部门规划中的防灾、安全、应急的规划等。根据国家的《灾害对策基本法》第40条第1项,东京都政府召开“东京都防灾会议”制定地方防灾规划,每年必须讨论规划内容,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修改。规划的目的是:都政府、区市村町、指定地方行政机构、指定公共机关、指定地方公共机关等防灾机构发挥各自拥有的全部功能,通过进行关于都地区发生的震灾、风水灾等灾害的预防、实施应急对策和进行灾后恢复重建,来保护居民的生命、身体和财产。东京都防灾规划在1963年制定,分为《震灾篇》和《火山与风灾水灾篇》。《火山与风灾水灾篇》不断被补充和细化,现在有《风水灾害对策规划》、《火山灾害对策规划》、《大规模事故等对策规划》、《原子能灾害对策规划》等。

《震灾篇》在1973年8月从《火山与风灾水灾篇》分离出来的,到2003年5月经过了11次修改。2003年的修改重点主要是:⑴ 作为促进携手合作和都民共同行动的措施,增添了确保志愿者活动基地的内容;⑵ 作为促进区域合作,在临海地区建设“主干防灾基地”以及有效使用方法;⑶ 作为危机管理和强化首次出动的机制,新增了包括设置危机管理总监、强化信息统管部门等在内的综合防灾部的改组内容。

2002年《火山与风灾水灾篇》的修改重点主要是:⑴ 新增地下空间的进水对策和城市型水灾对策的内容;⑵ 关于大规模事故等,修改原油泄漏事故对策和增加NBC恐怖对策;⑶ 增加原子能灾害对策。

《大规模事故等对策规划》有总则、灾害预防规划、灾害应急和灾后恢复三部分构成的。总则有规划的方针、市区等的概况、危险物设施的概况、交通等的现状;灾害预防规划包括火灾预防对策、危险品事故对策、大规模事故对策、训练以及防灾知识的普及、都民等防灾行动能力的提高。灾害应急和灾后恢复包括应急活动体制、信息的收集和传递、灾害救助法的适用、相互协作和派遣的请求救援、消防活动、危险品事故的应急对策、大规模事故的应急对策、警备和交通管制、避难计划、救助和急救计划、救援和救护计划、安定民生的紧急计划、城市设施的恢复计划。

根据地区防灾基本规划,东京都还制定了具体落实行政业务和公共投资项目的计划——“东京都震灾对策事业3年计划”。该计划是2002年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东京构想2000》中明确指出的基本目标“建设使都民能安心居住的城市”,保护都民以及聚集在东京的人们的生命、身体和财产,明确都必须实话的防震抗灾对策的整体布局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具体目标和方向。计划制定的基本方针是:⑴ 吸取阪神大地震那样的城市直下型地震的教训,综合总结至今为止的防灾对策、科技信息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东京构想2000》相整合;⑵ 把危机管理作为重点,在警察、消防、自卫队等防灾机构的携手合作下,加强和完善政府初次出动机制;⑶ 通过八都县市的区域合作促进相互支援体制的建设,把首都圈作为整体努力提高其防灾应对能力;⑷ 根据紧急程度,重要性和实效性,明确项目实施的年度目标,成为一个更富有实践性的计划。

东京都健康医疗计划。在计划中,提出了要加强健康危机管理体制,主要是:⑴ 确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⑵ 对医药品等的监视和指导以及健康食品对策;⑶ 防止乱用药物对策和推进以药品的适当使用;⑷ 结合感染症对策;⑸ 健康危机发生时的应对等。

2.东京都灾变危机应急体系

在东京都,根据国家法律和地方条例等,东京都可以设立灾害对策本部、应急对策本部/地震灾害警戒本部和震灾恢复本部这四种指挥部。地震灾害警戒本部是日本认为唯一可以预测的东海大地震将要发生时和发生后设立的。应急对策本部主要在发出暴风雨、大雨、海啸、、洪水警报等时候设立的。当地都范围内发生大规模灾害或有发生灾害的危险的情况下,根据国家的《灾害对策基本法》第23条和《东京都灾害对策本部条例》以及实施规则,设立“东京都灾害对策本部”(总指挥部),知县为本总长,进行灾害对策活动。灾害时的启动期到应急和恢复活动时间系列安排,以地震为例如下:

① 灾害发生之前主要工作是:灾害预报的和传递、海啸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② 灾害发生时至3小时之内:召集职员、设立灾害对策本部、收集受害损失信息、向都民通报和信息披露、请求播放和报道、请求自卫队救援、消防活动、对危险物设施等采取应急措施、防水、诱导居民避难、警备、实施交通限制和管制、救助和急救、收集和传达医疗信息。

③ 灾后3~6小时之间:设立避难场所、派遣医疗救护班、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材。

④ 灾后6~12小时之间:请求相互救援、清除紧急运输道路上的障碍物,确保运送车辆、运送受伤者、开展保健活动。

⑤ 灾后12~24小时之间:适用《灾害救助法》、对市政生命线设施采取应急和恢复对策、对公共设施采取应急和恢复对策。

⑥ 灾后24~48小时之间:供应储备物品、调配运送回家困难者替代交通工具。

⑦ 灾后48~72小时之间:供应生活必需品、开设受灾者生活咨询窗口。

⑧ 灾后72小时之后:作伙食、处理遗体、处理垃圾、粪尿、废墟、采取应急住宅措施、发放灾害慰问金和灾害救援资金贷款、分配捐款和捐物、指定严重灾害。

⑴ 东京都灾害联络系统

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第8条第2项第4款、《东京都震灾对策条例》第45条、《东京都防灾行政无线基本规划》和《东京都防灾行政无线局的管理和运转纲领》,除了有线系统之外,为了防止在灾害发生后有线通信被中断的问题,东京都建有防灾行政无线通信系统。这套系统包括国家主干的消防防灾无线和东京都防灾行政无线。消防防灾无线是总务省消防厅与都道府县之间为收集大地震等灾害的信息而建设的,1979年开始在电话系统的基础上,装设了传真系统。

东京都灾害联络系统图

⑵ 东京都灾害信息披露系统

比如发生大地震的时候,都必须进行对以下的内容进行披露。关于震害发生后马上进行需要宣传和报道的有:① 地震的规模、海啸和气象情况;② 呼吁要防止混乱;③ 注重防止电、煤气、石油炉等引起的火灾;④ 避难和避难时的联系方式等;⑤ 道路情况、交通管制、交通工具的运行情况;⑥ 学校等的措施;㈦ 都以及区市町村采取的体制和措施情况。对灾民的宣传和报道的有:① 受灾情况;② 避难所开设的情况;③ 食品和生活物资等供应情况;④ 医疗机构的诊疗情况;⑤ 电、煤气、自来水、电话等生命线的受损和恢复的情况;⑥ 道路情况、交通管制、交通工具的受损和恢复情况;⑦ 防疫、保健卫生措施;⑧ 学校的听课和开课等措施;⑨ 都与区市町村采取的措施等情况。

对于与市政等有关的单位,根据防灾规划和与都签订的防灾合作协议,必须进行宣传和信息披露。这些机构有邮政公社东京支社、东京电力、NTT东京日本、NTT信息交流、NTT移动电话公司、东京煤气、日本铁路东日本、日本高速道路公团、首都高速道路公团、日本银行、KDDI。比如,邮政公社东京支社根据规定,当发生大地震等灾害时,通过都内的1514各邮局窗口或门口,进行宣传和告示。其内容有:① 对受灾者免费提供明信片;② 免收对受灾者送出的邮件的邮费;③ 免费送往灾区的救助用的邮件;④ 免收寄给受灾者的捐款汇款手续费;⑤ 紧急处理外汇储蓄业务;⑥ 开设灾害志愿者帐号;⑦ 紧急处理简易保险业务。

⑶ 东京都防灾中心

东京都防灾中心建在东京都政府第一办公大楼的8、9层,同时也位于知事办公室的下面,便于知事直接掌握信息和赶到中心指挥。中心的作用是从地震、风水灾害中保护都民的生命和财产,维持城市功能的中枢设施,确保以都政府为核心的防灾机构之间的信息联络、信息分析以及对灾害对策的审议、决定、指示。里面配有防灾行政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信息系统。中心的具体功能有:① 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传递功能:对灾害信息进行收集、传达和处理、分析;② 审议、决定和协调功能:对灾害对策进行审议、决定和协调;③ 指挥、命令和联络功能:向各防灾机构发生各种的指示和请求。中心有6个室组成,分别是灾害对策本部室、指令信息室、通讯室、夜间防灾联络室、防灾机关室、通信室、警视厅联络室、东京消防厅联络室、还有屋顶直升飞机坪。各室的功能分别是进行灾害对策活动的审议和决策,进行关于灾害对策的信息处理和对策规划等、与区市町村等防灾机构进行信息沟通和联络,在都各局以及防灾机构等各机构之间进行协调和进行信息沟通和联络,与警视厅总部等进行信息联系,与消防厅总部等进行信息联系。

四、日本都市综合减灾管理的启示

今天在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中强化对所有灾害危机状态的应急管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从综合减灾体制与机制上看,现行城市政府管理职能在许多方面尚未做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八个字。无论是从管理体制还是机制上讲,迄今仍制约城市安全管理局面根本好转的问题是:

⑴ 对城市灾害的认识普遍不足,不少人存在侥幸心理,不可能将危机管理纳入工作议程;⑵ 城市综合减灾体制不健全,不仅在地方与中央的配合上有漏洞,更有单一灾种各自为政的缺陷;⑶ 由于缺少综合指挥和决策,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差;⑷ 迄今对城市而言,从中国到北京,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灾情评估体系,从而导致灾后决策上的失当及不科学;⑸ 城市公众的防灾文化意识薄弱,媒体虽对报道事故灾害有了警觉,但没有上升到文化层面上,仅仅是把事故当故事“传颂”;⑹ 应对并处置城市灾害需要法律去明确规定权限及采取措施的范围等,这些都有赖于北京城市防灾减灾条例的界定与说明。在这方面日本国家的灾害基本法就十分有效地为东京都设置了“安全网”。

东京与日本全国一样,积累了战后50多年的防灾减灾的经验,无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和能力,甚至市民的意识,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么,与东京的危机管理机制相比较,北京的危机机制还处于一个发展中的阶段,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机构建设,都需要进行跨越式的改革和发展(参见下表)。

东京与北京的危机管理机制的比较

可以说东京有很多值得北京等中国各大城市进行借鉴的地方。但是,从东京的发展历史、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看,还是有很多事我们做不到的。下面列出三个方面,建议中国大城市在构建危机管理体系时,必须认真考虑:

第一,建立一个以市长负责制的危机管理机制。东京都在2003年4月建立了知事直管型危机管理机制。该机制设置局长级的“危机管理总监”,改组灾害对策部,成立综合防灾部,建立一个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全政府机构统一应对的体制。这是一种在成熟的综合防灾减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机制,也可以说基础很扎实的危机管理机制,这也是一种成熟发展下的资源整合方式。与此相对,对于还处于以单项灾种和部门分割管理为中心的灾害管理和公共应急体制下的北京来说,现在只能在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进行资源整合,是否实行跨越式的以市长负责制直接干预的危机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机制主要是取决于成立市危机管理组织和对信息一体化的管理。东京都提出了“循环型危机管理”方式,强调危机管理的不断反复进行和改善,达到循环发展。这种管理方式,与北京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及行政绩效率相集合,可以提高整个城市管理水平。

篇8

1 消灭蚊蝇

夏季发生地震后,易出现蚊蝇。而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震区人员要特别注意防蚊蝇,晚上睡觉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发现发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情况,要及时找医生诊治。

消灭蚊蝇的方法有:

(1)地面喷药杀灭:对面积较大的居民点、坍塌的建筑物、厕所、粪堆、污水坑、垃圾堆以及挖掘、掩埋尸体现场等处进行喷雾,居民简易防震棚内外都要喷到。对分散的居民点室内和面积较小道路窄狭的地点,以及山坡、滩头等机动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可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静电喷雾器以及小型手提喷雾器。

(2)用烟剂熏杀:对室内、地窖、地下道等空气流动较慢的地方和喷雾器喷洒不到的地方,可用666,敌敌畏、敌百虫、西维因、速灭威等烟剂熏杀蚊蝇。也可用野生植物熏杀。

多种杀虫剂混合使用或交叉使用,以防止蚊蝇产生耐药性,降低杀灭效果。

2 预防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要加强人畜之间疫情监测,及时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信息,以便有效处置首发疫情,严防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1)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和杀虫、灭蚊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

(2)要管好家禽家畜。猪、狗、鸡应圈养。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猪、鸡粪发酵后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

(3)管好粪便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处理;

(4)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做好鼠疫疫苗、出血热疫苗和有关药物的储备,以便应急使用。

3 把好病从口入关

夏秋季节,痢疾、肠炎、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很容易发生和流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好垃圾、粪便。

(1)饮用水源要设专人保护,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饮水时,最好先进行净化、消毒;要创造条件喝开水。

(2)搞好食品卫生很重要。要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储存、运输和分发进行监督;救灾食品、挖掘出的食品应检验合格后再食用。对机关食堂、营业性饮食店要加强检查和监督,督促做好防蝇、餐具消毒等工作。

(3)管好厕所和垃圾。震后因厕所倒塌,人们大小便无固定地点;垃圾与废墟分不清,蚊蝇孳生严重。所以应有计划地修建简易防蝇厕所,固定地点堆放垃圾,并组织清洁队按时清掏,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4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地震灾区的每一位公民,都应力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注意身体健康。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防止肺炎。要吃一些咸菜,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盐分和水分,预防中暑。

5 保证饮用安全的水

使用各种办法烧开水,不要饮用变色、有异味的水和融化的冰块。饮用安全的罐头、果汁、蔬菜汁或其他来自罐装食品的液体。游泳池、温泉的水只能用于洗澡、洗手等,不能饮用。

饮用瓶装水、开水或经过消毒的水。不要使用污染的水洗碗、刷牙、洗菜、洗水果等。如果饮用已经开口的瓶装水,一定要消毒或烧开后饮用。开水1分钟就可以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如果没有条件烧开水。可以使用专业人员提供的消毒片或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后饮用。

6 储存应急食物

至少储备3天以上的食物;不需要购买脱水食物,可以购买一些罐装食品。将食品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最佳保存温度5~16℃。不要将食物乱堆放,以免食物因储存温度较高变质。避免食物与汽油、农药、杀虫剂、颜料等接触。另外,将食物放在密闭的纸箱中,防止鼠类和其他昆虫类叮咬或破坏。还要标注食品的储存时间和有效期,及时更换。

在使用应急食品前,先食用容易变质或需要冷冻的食品;不能食用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物,不要食用任何变质、变味的食物;罐装食品出现漏缝或罐体出现膨胀的食品也不能食用。

尽量找到可用的烹饪用具,食用煮熟的食物。

7 准备应急用品和药品

应急物品包括:水、干粮、急救药品、贵重物品、照明手电、换洗衣服、卫生用品、手套、口哨、防潮湿的雨布和雨伞等,有婴儿的家庭要带奶粉、尿布。这些东西平时应有准备,或接到地震预报后,立即准备好。经验证明,平时有准备的家庭,能安全度过灾害期。平时家人商定好地震时预防措施,联系方式,携带什么东西都应有详细安排,以备灾时之需。

其他急救物品包括:急救手册、剪刀、镊子、温度计、香皂、纸巾、防晒霜、一次性纸杯、水果刀、小塑料袋、安全别针、针线、医用冰袋、夹板等。

篇9

构造地质学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在工程地质中,把地质体内的各种构造变形,如褶皱、断层、节理、劈理,还有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称之为结构面,其基本特征、相互关系及现代活动性决定了该区域内的区域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及地下水渗流条件等,所以,地质构造控制着工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因此,构造地质学在地基稳定性、斜坡稳定性、地下洞室稳定性、区域稳定性等工程地质问题和滑坡、矿井突水、水库渗漏、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问题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下面着重从区域地壳稳定性、大型工程场地选址、斜坡稳定性评价、地下洞室稳定性等方面,阐述构造地质学在工程地质中的具体应用。

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近年来,根据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中的大陆动力学理论和岩石断裂力学理论,一些学者提出了区域稳定性动力学理论。区域稳定性动力学理论在区域稳定性评价过程中,能够使大陆地壳动力学过程、构造和地震活动性与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得到有机统一,最终实现大到区域地壳、小到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合理评价。区域深层地壳的稳定性决定于地壳深部的变异层带的性质特征,按结构和流变性特征,大陆岩石圈分为四套动力学子系统[1]。第一套动力学子系统是在上地幔顶部流变层。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圈和低速高导层之间夹着较硬的层位,在全球构造应力的作用下,软层通过流动作用使硬层发生变形,在这个过程中能产生热效应和力学效应,从而引发地壳各圈层间的拆离、剪切、增温、加厚或减薄,从而导致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发生。第二套动力学子系统是在壳幔过渡流变层。地壳和地幔沿该壳幔过渡流变带容易发生较大尺度的水平位移,从而造成大规模的造山带挤压碰撞和逆冲叠覆及裂陷区的地壳减薄伸展。第三套动力学子系统在地壳软弱层。大陆地壳按流变性、能干性、持力性等可以分为软弱层和持力层两大类,其中软弱层自上而下还可以分为沉积盖层与浅变质层间的拆离面、上地壳浅变质岩层与深变质基底间的拆离面、上地壳10km处的低速高导层、中地壳25~30km处的低速高导层等。这些软弱层面构成了地壳内大尺度的水平滑脱层,常常作为造山带的逆冲推覆、伸展垮塌、拆沉作用、变质核杂岩的拆离出露边界,在拉张区中,也常常作为伸展成盆地迁移和滑动边界。第四套动力学子系统在地壳持力层。地壳持力层在横向上多被断裂所切割,其与软弱层交界处形成脆韧性过渡带,该过渡带地震易发;而孕震条件及机理决定于持力层与软弱层之间形成的动力学作用耦合关系和活动协调性。

在大型工程场地选址中的应用大型工程场地一般都位于造山带、盆地构造、盆岭构造这三类构造区带上,它们是由于近地表上地壳的挤压推覆、扩张伸展和剪切走滑的构造变形作用所形成的[2]。造山带一般都作为重大能源工程场地选址区域,资源开发、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工程的进行决定于造山带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特征。根据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其可以分为逆冲推覆型、伸展型和走滑型三大类。其中,逆冲推覆构造中形成的前锋带、冲起块体和飞来峰等构造,它们的变形最强烈,形成的断裂最密集,节理最发育,岩体最破碎;伸展构造的滑覆体前缘和滑来峰的稳定性较差。在进行工程选址时,应尽量避开这些构造不稳定地区。盆地是人类主要聚居区,故其选址更为的重要,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或者地震灾后重建的居民选址工作中,比如三峡移民工程、汶川大地震中灾后重建工程、以及舟曲重大泥石流灾后的重建工程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盆地中的不稳定区域、隐伏的活动性断裂等。按成因可将盆地分为压陷盆地、走滑盆地、伸展盆地。其中压陷盆地较为稳定,除了邻近造山带一侧活动性较强;受地壳剪切走滑的影响,走滑盆地活动性较强,一般较不稳定;伸展盆地由于盆地中心地壳减薄、浅层破裂较发育,而盆地边缘则受边界活断层的影响大,所以伸展盆地的中心和边缘稳定性最差。还有,盆地的上下不一致常常导致其转换处发生地震;盆地内部的隐伏断裂常常导致地表发生地裂缝,直接威胁工程建筑的安全稳定,比如大同地裂缝的形成,是由于新生代以来,同盆地受来自青藏高原和太平洋方向的侧向挤压,而导致右旋剪切拉张以及地幔上隆,区内地壳减薄,基底地壳断裂发展到上地幔,再伴随着断陷作用而发生地震和地裂缝。盆岭构造是大陆浅层构造中的重要类型,其由正断层形成地堑、地垒、掀斜和犁式断层等组成,其中隆起区为稳定区,沉降区为非稳定区。

在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我国是个多山区的国家,每年都会因为斜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而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做好灾前的斜坡稳定性评价十分的必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是斜坡地质灾害中最常见的三种,它们发生的主要因素都是来自自然方面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性、新构造活动及地下水条件等。其中,地质构造控制着中国山体的总体格局,新构造活动的强弱反映该地区地壳的稳定性,而地貌与构造共同控制着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育程度。所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与断裂构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断裂的性质、破碎带宽度、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组合特征等都是影响斜坡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地质学中,通常根据岩体的结构面发育类型及程度将其分成Ⅰ~Ⅴ5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结构面的性质与组合形式不同,以此来判断岩土体的稳定性与变形破坏方式,从而进行斜坡的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学中的结构面就是构造地质中的构造结构面,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的地质界面(或地质带),例如岩层层面、节理、软弱夹层以及各种成因的断裂、裂隙等,反映了在长期内外动力作用下的地质构造现象。滑坡的形成与发展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滑坡往往沿断裂破碎带成群成带的分布形成;第二,滑动面的空间展布及滑坡的范围受到岩层面、断层面、节理面、片理面及不整合面等各种软弱结构面控制。因此,在斜坡稳定性评价中,必须先根据结构面确定滑动面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展布,从而确定其规模,以此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地质构造对崩塌的控制作用也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断裂构造对崩塌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当陡峭的斜坡走向与区域性断裂平行或大致平行时,沿该斜坡发生的崩塌一般较多;而大型崩塌往往发生在几组断裂交汇的峡谷区;在断层密集分布区,岩层较破碎,坡度较陡的时候,斜坡常发生崩塌或落石。第二,褶皱构造对崩塌的控制作用。褶皱核部岩层变形强烈,大量垂直层面的张节理在核部形成,而且在多次构造作用和风化作用的不断影响下,破碎岩体往往产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形成潜在崩塌岩体,当褶皱轴向与坡面方向垂直时,斜坡一般多产生落石和小型的崩塌;当褶皱轴向与坡面平行时,在高陡边坡上就容易产生规模较大的崩塌。由于构造作用形成的高差大、高坡度及大面积的流域沟谷等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下形成的岩体变形与构造结构面,为泥石流的发生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可以从构造角度分析泥石流的产生条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可以达到杜绝灾害发生或者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p#分页标题#e#

篇10

关键词:公路桥梁防震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根据相关调查和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不合格的项目有将近40%,优良率更是不足为谈。据报道,湖北省的某一座大桥至今已经进行了近30次的翻新和修补。我国地域广阔,人口密集,出行都需要道路或者桥梁,但是如此低的合格率让人们尤为担心,好多大桥突然坍塌的事例也不足为奇。这样的道路桥梁首先质量就不过关,还怎么去进行抗震呢?道路桥梁的抗震设计首先要满足其最基本的质量要求。道路桥梁的抗震设计主要是在主体工程部分进行抗震框架的建设,在对承载量和负重以及不同等级的震动的情况下,综合计算出的框架结构。要求在小等级的地震下不受影响,在较大等级的地震中要能达到最低的使用要求。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抗震设计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路桥结构因地震发生损毁的原因

任何事情想要建立起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必须要对事故发生的原理一个很详细的了解,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并且在以后的使用中做好预防措施。从世界各国的地震灾害统计的资料来看,公路桥梁因地震而产生的损毁现象主要有下面几种。

1.对梁式桥梁地震位移造成上部活动节点处因盖梁宽度设置不足导致落梁或梁体相互磁撞引起的破坏,而对拱式结构则主要表现在拱上建筑和腹拱的破坏,拱圈在拱顶、拱脚产生的破损裂缝,甚至整个隆起变形。

2.由于地震造成的地基土液化,加大了地面位移从而加剧了结构反应,大大增大了落梁的可能性。

3.对支座的抗震要求考虑不足造成支座发生过大的位移和变形从而造成支座本身构造上的破坏等,进而对结构的其他部位产生不利的影响。

4.桥梁下部结构抗力不足导致的地震时下部开裂、变形和失效,进而对全桥的不利影响。

5.地震时使得在松软地基上的桥梁在发生河岸滑移导致全桥长度的缩短而造成的比较严重的震害。

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案审核

钻孔施工时要确保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到充分,根据实地考察,地质报告和规章制度绘制好图纸,然后再一次的审核施工流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措施是否达到了要求,不能有一点的疏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甚至多套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以确保再出现事故后能把危险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对于紧急施工方案的制定,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具有前瞻性,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防止在施工中处于被动的境地。

2.根据制定的方案检查施工准备情况

检查灌注桩的水源使用情况时,要在泥浆的循环系统中加入沉淀池和泥浆地;检查导管时应该看看是否有出厂合格证以及水密性承压试验;灌注使用的料斗的尺寸应该和方案中的初灌量要求一致;在选择原材料时,一定要按照相应的工程要求进行合理选择,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应用到工程施工中;在承包商方面,要积极地督促并监督他们要按照一放二复的测量要求进行放样审核。在进行施工钻探机就位前,要检查防护管的填满高度和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和要求;钻探机就位后,检查钻探机的水平和稳固状况。必须办证钻杆的铅垂直,成孔时应该进行适当的抽样检查,检查它的进出泥浆指标,一旦发现超出标准应当马上停工进行检查。

三.公路桥梁抗震举措的主要目标

由于公路桥梁在现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运输主干道和战备通道,必须加强质量安全建设,达到相对应等级地震要求。必须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大部分的道路桥梁都在不同程度上收到了相应的损毁,以至于后期的救援工作因为道路不通而停滞不前。所以,在现在的公路桥梁建设和其它的工程建设中,抗震要求已经被纳入了主要的检测标准,为的就是在地震等的自然灾害来临时,工程建筑能够不受太大的影响,不影响其正常的使用。所以,公路桥梁的主要抗震举措的目标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四.道路桥梁的抗震设计

1.道路桥梁的选址

由于道路桥梁在建成开始运行后要承受相当程度的负载量,所以,其选址非常重要。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地势平坦以及土质相对比较夯实的地方,虽然这样的条件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这样的土质条件可以有效的防止公路塌陷。对于低洼地和沼泽地,如果施工条件不能避开,那么就要尽可能的对该地区的土层进行硬化处理。对于桥梁的建设一般都是在无法进行公路建设的时候才会选择桥梁的,像河流,山坳以及城市立交等,这时就要对桥梁的选址格外的注意。一般都会选择便于施工,障碍物少的地点。因为地震对道路桥梁的影响主要是其横向力和纵向力对主体结构和内部的损坏,如果根基比较牢固的话,这样的破坏程度就相应的会减少一些。总而言之,道路桥梁的选址要综合路线经过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势环境以及村庄和农田等地进行严格的计算。

2.道路桥梁的前期设计计算

道路桥梁在进行建设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前期的设计计算。在进行建设前期的设计计算时,要控制好结构的位移比,周期比一级侧刚比等等的各项指标,并且要模拟地震演示该结构在地震中会发生的各种破坏情况,保证能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在道路桥梁支柱等主体部分和基础部分的结构布置中,尽量避免使用短柱和超短柱,以此来降低重力载荷值的代表高度,减轻结构的地震作用。

3.道路桥梁的基础建设

任何的工程建筑想要获得很好地稳定性,就必须打好基础,监督杜绝偷工减料。在进行基础桩的建设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设计的预先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要求和数据进行建设。在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基础灌注桩的建设了,在进行基础灌注桩建设时,一定要注意护筒冒水,孔壁坍陷,柱底沉渣量过多,钢筋笼上浮和断桩想象的发生(在基础灌注桩的理论中有具体的介绍)。因为在基础灌注桩的建设中,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故,而这样的事故如果不及时的解决就会导致道路桥梁的基础建设发生“上重下轻”的情况,导致根据不牢,在地震来临时会第一时间发生根基塌陷,进而使得道路桥梁发生倒塌。

4.上部结构的抗震设计

在进行道路桥梁的上部结构抗震设计时一定要按照道路和桥梁跨径的大小,采取相应的上部结构和截面型式。实践证实了加强桥梁上部的抗震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上部的整体性,并且要限制位移。对于梁桥来说,连续梁比简支梁能够更好的降低伸缩缝,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因为位移导致的事故。在同一座桥梁上面不要将拱式和梁式的梁桥结构混合在一快,最好是采用单独的梁桥模式。

5.下部结构的抗震设计

宜采用U形或T形桥台形式,并将桥台布置在地基相对稳定的位置。柱式桥台和埋置式桥台相对于重力式桥台其抗震性要弱很多,并且重力式桥台的施工比较方便,而且价格比较低,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重力式桥台。在进行桥墩的设计选择时,要最先选择空心截面的刚混合桥墩,因为这样的桥墩其延性比较优越,而且自重比较低。高敦桥梁和矮墩桥梁的连接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取决于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高顿桥梁适合刚性连接,矮墩桥梁适合支座连接。

结语

公路桥梁工程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出行安全,在进行公路桥梁的施工时,一定要严格的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操作都能准确无误。国家应该加大对这方面建筑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并且积极创新,改进现有的施工技术,大力的支持公路桥梁工程的发展。对于地震频发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压力非常的大,在进行公路桥梁的工程建设时,一定要把抗震指标作为施工的重点,在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掺杂抗震的设计元素,并且要不断的对公路桥梁的抗震设计进行创新,努力的时所有的道路桥梁都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参考文献

[1].从维熹.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