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危害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的危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从众心理的危害

篇1

本人在国内外的几个大的数据库进行相关资料的检索,得到的相关的研究的文章和报告数量还是不少的。下载了上百篇文章,研读了一大部分。

国内的文章数量众多,但是精品很少。存在着极大的重复雷同现象。大多是一些小杂志的期刊类文章。真正算得上有价值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教育工作从业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写的。但是对问题阐述不够全面系统,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不过有些经验做法也是很值得借鉴的。

国外的文章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他们对于青少年的从众心理进行的研究也大都放在大的研究之下。几乎没有单独将初中生的从众心理研究来作为一个大课题的。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有一下观点基本上被研究者广泛认可的。

(一)、初中生其身心处于一个人生命当中最为特殊的一段时期,其身体发育迅速,基本上在这段时期身体的机能方面从一个儿童状态发育到了接近成人的水平,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发育和性成熟。身体的发育同时会带来心理的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儿童时期的“我要长大”变成了“我已经长大”。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会让初中生特别向往一种独立性,表现在不想再受家长的约束,想要得到成人世界的承认,能够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

但是其身体的发育非常迅速,但是心理上的成熟是不可能同身体的发育一般齐头并进,故而只能是落后于身体的发育,其个人认识、思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与儿童时期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但是,因为这种状态与他们本身想要像成人那样去独立承担问题,得到成人社会的认可相矛盾,故而,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是非常矛盾和敏感的。

这种矛盾和敏感,以及迫切想要的独立性,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相关的认识的不足,导致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和从众心理特别突出。先不说叛逆心理,但说从众心理。其从众心理大多是由于其认识、经验、思考能力的不足和成人引导的不够,以及同龄人小群体的自发引导而形成。

(二)、初中生的从众心理大多是盲目从众,消极效应比较大

在众多文章当中,都列举了初中生的从众心理的消极效应的各类危害。其中,本人对其做了简单的分类。

日常生活从众心理消极效应的危害。1.小群体现象。初中生的小群体经常伴随着打架斗殴,甚至违反法律,吸毒、犯罪。一般会影响一个班级甚至是整个学校地学习风气。一部分小群体中的人大部分会从此远离校园,走上危害社会的道路。2.攀比吃穿玩乐现象。这类危害是在学校最为普遍的从众心理现象。“别人有了,自己也要有”的心态,不仅会使班中风气不正,更会给学生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3.追星现象。每当一部青春偶像剧热播,或者像“超级女声”等节目的火热,班内的气氛和话题几乎都会围绕着这一中心。这种现象造成不少学生对“偶像”进行模仿。这些模仿一定程度上对早恋以及叛逆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4.网络不文明现象。当前初中生没有不接触电脑的,但是初中生的网络文明和安全情况让人担忧。几乎随处可见这个年龄段的网民在网上留下的不文明痕迹。非主流、人云亦云的批判、不文明网络用语等几乎成了初中生网民的最常见现象。5.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盲从和人云亦云,使得从初中开始,学生的创造力普遍的开始下降。

偶发事件从众心理消极效应的危害。1.校园踩踏事件。几乎是每年都会出现的事件,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经常是很小的事情,造成很严重的后果。2.自杀现象。初中开始,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更多。这有着其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原因,也有着从众心理的缘故。

另外,从众心理具有其积极效应也是普遍承认的。其最多提到的就是可以应用在学习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三)、针对初中生的从众心理,研究者几乎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对策。大的框架上基本类似: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负责,三方面引导;树立榜样,加强对初中生的教育和引导。

但是在具体方法上却存在着对策空洞,方案不详尽,和方案可执行性不够的问题。大多数只是提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问题,却没有提到具体措施。

二、总结与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来说,这一课题的真正研究者并不多,研究并不深入,不系统,但是也得出了大体的成果框架,取得了一些公认的成果。但是可挖掘的东西依然很多。

主要有:

(一)、当前初中生的从众心理的复杂的表现,除了其自身处于一段身心比较特殊的阶段意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当前社会的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不良宣传,家庭成人对孩子的早期成长和初中生阶段的学生身心变化的把握不准和适时的教育不够。特别是家长方面对于刚从童年转入青少年的初中生的教育方式缺乏转变教育内容不相适应等。这一些问题也都是值得挖掘,也是必须要认真挖掘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可以加强。初中生从众心理的表现非常明显,要抓出案例来,做更深入的心理分析研究。案例的选取要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并且依托于案例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策略,这样才能够使方案策略不显空洞,切实可行。

篇2

〔关键词〕校园踩踏;漠然; 参与式动漫模拟安全教育软件演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25-02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发生了危害较大的22起校园踩踏事故,使 60多名花样少年在猝不及防间永远离开了人间,300多名学生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我们作为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以这些生命的代价,换来更多生命的安全。

一、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规律

我们通过对以往的22起事故列表分析的方式,概括出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规律。

第一,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具有共性,非常集中.

时间:集中在课间、升旗仪式、课间操、放学的四个时间段;

地点:集中在楼梯间,多发事故集中在一、二楼。

第二,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三个原因缺一不可.

直接原因:前面学生摔倒,后面学生停不住脚步,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叠加摔倒或直接踩、踏到摔倒的学生身上。

间接原因:造成第一个学生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雨天湿滑、停电看不清路、学生蹲下身来系鞋带不小心等导致同学摔倒,属于非故意行为;同时,也有由于个别学生推搡玩闹等行为导致的摔倒,当属于故意行为。这两种行为都是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导火索。但如果非故意行为发生在前,故意行为紧随其后时,踩踏事故发生的后果最为严重(如果楼梯过于狭窄,则会加剧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危害性)。

根本原因:同一时间段的学生活动人流量大,上下楼梯时,特别是下楼梯时,人流过于集中,往往造成拥挤,场面混乱。

第三,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结果都是一致的,不是伤,就是亡。

二、从心理的角度调查分析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

为了使“预防校园踩踏教育”更具针对性,我们针对学生身边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精心设计了校园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同时针对此问卷及调查方法请教了相关研究人员,反复研讨后得到认可。

最终选取北京市某完全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四个年级各两个班的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有355名学生参加,其中男生170人,占47.9%;女生185人,占52.1%;调查人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13.1%,占非毕业班人数20.1%。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说,造成校园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忽视、漠然和从众。具体表现为下列四点:

1.鞋带松散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也是最易被学生忽视的非故意行为

如图一所示:45.4%的学生鞋带经常松散,这是踩踏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006年11月20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发生的一起事故,就是因初一年级晚自习下楼一学生弯腰系鞋带时被身后涌来的学生挤倒引发的。

2.课间滑楼梯扶手、追跑打闹取乐玩耍,是故意行为,是忽视校园安全的表现

依然如图一所示:14.7%的学生在课间滑过楼梯扶手,4.8%的学生在上下楼梯时追跑打闹,2.2%的学生在上下楼梯时追跑打闹并且鞋带经常松散。另外,特别要强调的是,2.2%的学生曾经在楼道或者楼梯上被撞倒过。一旦遇上集中的人流,后果不堪设想。

3.面对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漠然置之

如图二所示,看到同学有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时,“不管走开”的学生最多,将近占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甚至超过了“进行劝阻”的学生比例。这反映出半数学生的安全警惕性不高,处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状态。学生将管理不文明行为、不安全行为的责任全都寄托在教师身上,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但是,通常校园事故发生时,老师一般都不在现场,所以对不安全行为的视而不见,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漠然视之。

4.从众心理

如图三所示,“遇到集会或者上下操,在上下楼遇到拥挤,而且有时只开一扇门的情况下”,“随着大家一起走”的有将近2/3的人。从众的集体,夹裹着“边走边与同学打闹”,以及“着急往前赶的学生”,就成为安全的隐患。只有8%的学生能够选择“等待片刻再走”。

三、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预防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1.从忽视到重视,安全融于细微之处

“鞋带松散”看似小事,却是踩踏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一定让学生从心理上首先重视起来。在大型集体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系紧鞋带,并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细微之处保障安全。

2.从漠然到责任,安全在于信念之中

“追跑打闹、拥挤推搡”“对不安全行为的漠然置之”都是造成踩踏事故的故意行为,因此要让学生知道其后果的严重性,让学生树立“我的行为关乎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的信念,不仅杜绝自己的不安全行为,同时要制止他人的不安全行为,牢记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自己,不要把责任推给教师和班干部等其他人。

3.从从众到独立思考,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上操等人流集中时段,大部分学生随行前进,不是从众行为,但在已经十分拥挤的地方,尤其是楼门有时开一扇门的情况下,依然不计后果继续随行就是从众了,我们应引导学生独立判断是否会有危险的发生,是否应该放缓脚步,或寻找其他的安全通道,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把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篇3

一、寄托心理

寄托心理多发生在车辆交会或强行超车过程中。

当你要超车时,须具备3个前提条件:1、良好的视线,宽阔的路面,前方无急弯;2、前方无相向驶来的车辆,避免在超车的同时,发生会车;3、被超车辆的减速让行。如此,方可保证超车的顺利与安全。但在实际行车中,我们却经常看到个别性情急躁的驾驶员,明知不宜超车,却偏偏强行超越!他们把超车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寄托给被超车和对面车。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被超车和对面车让一让,自己加速再快些,即可顺利超越。

这种寄托心理的危险性在于,如果被超车和对面车不让,或无法避让,那岂不后果难料?在历年的事故记录中,因强行超车引发的事故不胜枚举,驾车人应引以为戒。

二、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多发于酒后驾车、开带病车等。酒后禁驾,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酒后驾车却屡禁不止、比比皆是。其实这些酒后驾车者并非不惧处罚和事故,主要是心存侥幸。他认为酒后驾车只要开慢些即可无忧,哪儿就碰巧出事故?当然,10次酒后驾车,不见得就有10次交通事故。但是,只要你赶上一次,也许就死于非命!许许多多的酒后惨剧,就发生在心存侥幸的一念之间。

开病车上路也是侥幸心理的一种,其危害性同样不可小视。个别司机明知车有毛病,为了抢生意多挣钱,将就行车,殊不知危害之大。汽车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各部机件难免发生异变、损坏。这就要求驾驶员在平时要按时保养、留心观察、及时排除隐患。试想,当你快速急行中遇有情况需刹车时,刹车没了,那将如何?侥幸心理,往往把驾车人置于险地。

三、麻痹心理

在众多事故记录中,好路出事的概率,反而高于那些坏路。其实,此乃驾驶员的麻痹心理所致。一般情况下,当驾驶员行驶在弯多路窄的路段时,往往都会集中精神,谨慎驾驶;可一旦驶上宽阔平坦的路面时,就会放松警惕,尽情狂奔,也就难免发生意外了。这也正是一些常年行驶山路的运煤车,山路无恙,平路翻车的根源所在。

此外,麻痹心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多年无事故的老司机身上。有些驾驶员由于安全行驶多年,在思想上难免产生懈怠,从而产生麻痹心理,埋下事故隐患。在第200期《驾驶园》杂志中,笔者曾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有着20年驾龄的司机王根弟,因超载、拒检而触犯法律,被判赔偿30万元巨款,还要坐8年大牢!”事故触目惊心,令人警醒!

四、斗气心理

年轻的司机喜欢争强好胜,动辄争道抢行。稍不如意便心浮气燥,试与邻车争高下。于是,便马上会上演一出“你追我赶、你挤我靠”对决比武。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年少,每位驾驶员也都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驾驶工作不同其他,稳则安,躁则险。在行车中我们应该戒骄戒躁,不忘“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古训,克服斗气心理,以求人车平安。

五、从众心理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在未设“电子眼”的红绿灯路口,明明是红灯,只要第一辆车无所顾忌的闯了过去,随后第二辆、第三辆……跟进而行。

在北京大兴区,笔者曾多次目睹“交警守株待兔,司机从众受罚”的事例。沿南五环“饮鹿池”桥下的“黄亦路”西行两百米,有个“西三路”路口,交警隔三差五到此路口“守株待兔”,而每次都能“大获全胜”。由于黄亦路路窄车多,抢行违章和从众违章的现象时有发生。抢行违章,多发生在路况较熟的本地司机身上。这些车不愿排队等候,便从右侧非机动车道往前钻;而一些初来乍到的外地司机见有“捷径”可行,便纷纷效仿。等行至前方路口,却被交警逮个正着。

六、避罚心理

避罚心理多发生在超载货车和一些手续不全的农用车司机身上。这些司机上路行车总是心情忐忑,注意力多集中在“搜寻警察”上,对行车安全反到注意不够。

有一次,笔者驾驶轻卡尾随一辆农用车在县级窄路上鱼贯而行。我正伺机超车时,没想到此时险情发生:农用车突然左打方向猛然调头!事发突然,我赶紧刹车!农用车与我 “擦身而过”,双方都惊出了一身冷汗!事后,经质问农用车司机,才知其中缘由:“前面有查养路费的,我的车没费。”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只为逃避缴费,竟然不顾安全,实在是危险!

七、自傲心理

讲三个小故事,对驾车自傲心理可窥一斑:

1、在京城车流如织的大街上,某影视明星因无视交规,驾车违章抢行,被交警拦下处罚。该明星不但不虚心接受处罚,反而趾高气扬地说:“你不认识我吗?我是XXX。”交警平静的回答:“我在执行公务,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2、前不久,从《北京晚报》获悉,京城某大款驾“宝马”在街头与一人力三轮而发生剐蹭。大款傲气十足,怒气冲天!不仅不对受伤的三轮车夫施救,反而唤来其“家丁”,对三轮儿车夫大打出手,将三轮车夫殴打至重伤,并且不依不饶……众人无不义愤填膺!

3、一日,相声界某著名笑星因醉酒驾车,与一辆公交车发生事故。责任全部在他。可该笑星不仅不承认错误,反而对公交司乘口出狂言,扬言要如何如何……最后惹得全车乘客群起而攻之!

上述几事,把自傲心理暴露得淋漓尽致。在此,笔者想以己愚见,奉劝那些居富、居名、居官自傲的大款、大腕们,财富有多少之分,名气有大小之别,但当我们驾车上路时,应持“人人平等”之心态!小的剐蹭事故,也许可以靠钱、权、名摆平。但当祸及“车毁人亡”时,你的钱、权、名又能如何?

八、趋利心理

趋利心理主要是指一些客、货运车主、司机,为了多挣钱、早发财而疯狂超载、超员的行为。

笔者当年就有这样一个朋友,他视利如命。标载5吨的卡车,他每次都装过10吨,多装就能多挣。终于,在一次他装载14吨多的重物,行驶于盛夏的高速路上时,右侧后的双胎同时爆裂,翻下了高速路……

篇4

关键词:违章;心理;分析;防范

前言

违章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违反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以及反事故措施规定等,可能诱发人身和设备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化工生产中的违章主要指违反工艺规程和安全法规的操作行为和指挥行为,如无监护作业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超量超速蛮干等行为。

1违章行为的表现及心理类型划分

违章按其性质分为三类: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性违章。按照文章的心理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10类,包括习惯心理、应付心理、侥幸心理、抵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从众心理、厌倦心理、破坏心理和纵容心理。

2心理类型分析与防范

(1) 惯性心理。是指人的思维及行为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习惯性违章是惯性心理的外在体现,纠正习惯性违章心理需要反复多次,才能使其变成正确的作业习惯。

(2) 应付心理。是指下属对待安全文件及安全指令等抱有应付态度,执行能力低下。表现为找客观原因辩解、找借口推托、讲条件搪塞。各级管理者对具有应付心理的员工应主动进行面对面沟通,进一步明确其安全职责;出现问题必须追究其责任,对执行偏离事件必须追究其经济责任。

(3) 侥幸心理。是指员工对待自身的行为后果没有预想或认为其后果不可能出现。表现为蛮干和耍小聪明。各级管理者应对具有侥幸心理的员工加大监管力度,对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先告知和提醒 ;对没有按照预先告知和提醒去做的,必须进行严格惩戒,重点控制其萌芽状态。

(4) 抵触心理。是指员工对上级组织的人或事有意进行抵触,以获取心理。表现为思想落后、行动滞后及执行力低下。各级管理者应对此类员工开展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抵触的具体事件严格按安全文件进行惩戒,安全资质不达标时及时进行岗位淘汰。

(5) 逆反心理。是指员工将安全文件及安全指令置之脑后,对安全工作者的工作不配合。表现为明知违章违纪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误认为是对自己有偏见,因而有过激的行为。各级管理者对此类员工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转变其不良的情绪及性格缺陷,按不同类型进行对症下药的惩戒。

(6) 惰性心理。是指人性中存在的 “省事”和“懒惰”心态。表现为图省事、走捷径等。各级管理者针对此类员工应进行现场教育,告知其行为可能引发的不安全后果,并对其执行偏离的行为进行及时警告及惩戒。

(7) 从众心理。是指人的内心都存有效仿的暗示,人在没有肯定自我之前都在效仿他人的思想及行为。表现在别人违章作业没有发生事故自己也去效仿,别人违反安全文件自己也去违反等。各级管理者针对此类员工必须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示范效应,对正面典型进行激励,对反面案例进行惩戒,做好观念引导及思想疏通工作,提高此类人群的安全意识及危险防范技能。

(8) 厌倦心理。是指人对长期重复的作业存有厌倦感,个别时段会爆发不良的情绪。表现为作业时精神不集中、遇事时情绪易失控等。各级管理者应对此类员工每天的表现进行关注,主动与此类员工进行思想沟通,找出其心理症结,采取措施予以化解,以正面疏导为主、反向激励为辅。

(9) 破坏心理。是指问题员工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蓄意挑战制度的威信、有意破坏安全工作的正常秩序、对安全设施及安全工作者进行破坏性攻击。表现为不服从安全指令、不服从管理考核等。各级管理者对此类员工应严格惩戒直到淘汰。

(10) 纵容心理。是指安全管理工作者对 “三违”现象视而不见,当好好先生,怕得罪人,掺杂个人情感因素而不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考核文件。表现为对现场隐患知而不改、对违章行为撒手不管、对安全改进置之不理,缺乏责任心。对此类管理者一经发现应及时进行惩戒及淘汰。

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逞能心理作怪,未停车调机器 手指被绞伤

事故经过:2006年6月15日,某厂车工刘某与郭某谈起零件加工任务,抱怨自己的机床太陈旧,离合器不灵便,停车位稍有偏差主轴便会反转,跟维修工说了几次也没调合适。郭某听了之后说“这有什么呀,我给你调。”刘某半信半疑。郭一只手拿螺丝刀拨压弹簧,另一只手扭可调瓦螺帽。突然主轴飞转,将郭两手多指绞成粉碎性骨折。

事故原因:郭某自恃是老师傅,懂机床结构,违章在不停车(马达工作)情况下冒险在离合器停止位置调整螺帽。

防范措施:检修机床必须在撤掉电源箱刀闸在停机状态下方可进行,严禁开机时调整传动箱机件。

案例二:卸酸不穿戴防护用品 遇险受伤

事故经过:2000年夏,安徽省某铁路货运场,3名装卸工卸危险化学品硫酸。将法兰拆开,用钢管插入出料管进行疏通。当出料管被捣通时管内喷出白色泡沫状液体,高达3米多,溅到站在槽上的3人身上和面部。由于3人均没戴防护面罩,当时3人眼前一片漆黑,眼睛疼痛难忍,经用水清洗后送往医院,检查为碱伤害。经半年多的治疗,3人视力均低于0.2不等,且泪腺受损。

事故原因:一方面原因是槽车清洗不到位,另一方面原因是卸酸工未按规定穿戴防护面罩。遇此险情,得不到防护。

防范措施:事故发生后,货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分析,落实伤员的治疗,分清了责任,并对员工进行教育,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4 结论

“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 尤其是化工行业的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危害性更大。所以化工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事故发生。只有在思想上,在行为上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才能杜绝由违章作业而导致的各类事故。

【参考文献】:

[1] 顾红玲,宋伟. 习惯性违章整治措施浅析[J]大家谈,石油技术监督,2010,6:56-58.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害;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40-02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遇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择业求职不止是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比较,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一定的考验。有关的调查显示,现今有众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职业的择选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类问题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心理问题分别包含了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等,在就业的过程中能不能获得良好的引导及处理,这不止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也会影响到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不足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理智仔细地分析自己、真正地感受自己,这是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健全的基准,是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第一步。因为生活的相关阅历、社会方面的经验、成长的诸多背景太过简单等原因的制约,大学生不能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客观、充分地了解及认知,进而在自我的评价上存在着一定偏差,这对就业过程与适配职业的择选及获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自卑及自负也是自我评价偏差大的常见体现。

(二)情绪困扰

从大学的校园再到职场上,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再加上现今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使得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的情况下,进而产生了焦躁、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差,这些情绪的反应若是过度进展,就会将人的心理平衡破坏,也对人的认知功能有着很大的损害,进而让人们不能对环境及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价及反应,这样还可能会导致身体或心理病症、轻生等危险问题的出现。

(三)行为表现

1.回避。回避就是知道了什么事情会出现,且在事情发生之前开始尽量地避免这样的事情遇到的行动。比如,大学生经常说的“考研考研,缓刑三年”,其实,回避虽然能缓解心理的应激,不过在诸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应对反应,从本质上解决不了问题。

2.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有些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主客观的状况考虑不足及判断不准确,盲目地从众。比如几年前的出国、考研。在盲目从众的环境下所做的结果往往不适合自己,最终却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致使毕业生的求职出现扎堆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就加剧了竞争。

3.攀比。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地与高标准相比。很多的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进程中会互相比较,不能客观、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觉得别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感觉心理不平衡,根本不会去认真考虑这个单位适不适合自己,就盲目地进行攀比。这样不仅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而且还会在攀比时失去了适合自己的机会。

4.依赖。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的行为。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就业的竞争及压力,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将希望置于别人的身上,被动地依赖自己的亲戚、朋友、师长、学校等各界的帮助。导致自己深陷被动的择业处境,这样的心理及习惯会成为以后发展极大的阻碍。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形成因素

(一)个体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也是个体由不成熟过渡到成年期的阶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过渡的特性,这也会经常导致青年处在诸多的矛盾中,会受到环境的诱因影响致使出现心理问题;在求职的阶段,学生直接要面临的是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在社会角色上有着重大的改变,若是个体本来的心理行为跟不上外界的步伐,那么众多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2.自我认知及定位的偏差。大学生的成熟度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其经验跟水平也制约着他们对自我的充分、客观的分析及了解;还有中国的大学生是被称为生活在象牙塔中,也就是学生总是对学校以外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认知与了解。这样就会出现自我认识的不完全、不准确的问题,会导致自我和理想,自我及其他的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

3.认知模式的问题。学生存在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化等非常不合理的信念,也会形成个体本身的另一个应激源,成为导致学生出现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的诱因。

4.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大学生因为缺乏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等,在面对挫折时总是没有合理有效的应对举措及能力,加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导致某些学生对外界的支持体系有着很强的预防心理,并且还不愿意跟身边的人讲或不愿意求助于学校的心理专业机构。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事件,也不能很快地恢复心理的平衡。

(二)外界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地严峻起来,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应激源。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毕业生及社会间的矛盾加大,并且毕业生还跟我国的社会结构性有很大的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都有着非常大的地区性差别,大学生的就业结构非常不平衡。

2.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模式的不足。个体在社会的环境下呈现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社会文化,且参加社会活动并为社会所接受,这种进程叫个体社会化。若是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很好地完成,就会对社会不适应,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及行为阻碍。校园及职场的距离已逐渐地成为了学生知识到工作能力转化的最大阻碍。

3.外界环境的期许。外界环境会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等的发展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时候,社会舆论方面及父母是以精英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觉得大学生就应该要有好工作;并且人们对不一样的社会分工及职业还有很大的偏见存在。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择选就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也会导致更大的就业压力。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良好地定位

从大学生的自主就业制度施行以来,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迎接的毕业生,注重讲就业政策及技巧等就业安置方面的众多内容。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及技巧。应展开专业化、全程化、系统化的全方位职业生涯引导,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以达到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及定位、发展职业性的素质,这对就业进程中学生的众多心理情况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二)强化就业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众多的心理问题及就业问题都是彼此之间交织、相互的结果,这也就要求将心理引导及职业生涯的引导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进行部门工作的互通、互动。在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就业所导致的有关问题,更要将心理引导及进展体现不能缺少的组成模块与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这也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且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程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适应程度也是学生以后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程度

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是学生适应以后职场的基础,也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帮学生架起很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能很好地跟职场的人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职场中的环境,并依据职业的环境要求,对学生进行有关素质的培养。因为职业对人的要求是多类型的,学生除了要有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综合的素质。学校要关注软能力的发展,以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强化辅导人员的团队建设

良好的社会体系能够极大地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学生进行认知的引导。学校也应该发展专门的辅导机构,开展多种类的学生自主活动,对学生就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应强化心理辅导者的综合知识素养及背景,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服务,教师要利用自己专业性的知识进行综合引导,及时地处理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五、结语

现今,基本上只要说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人们就会想到是扩招所带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飞速,让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简单结论。我国的高等教育根本不是总量供过于求,是结构性供过于求的问题,从而导致众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职业生涯的相关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做良好的方向定位,强化就业前的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力,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度。进而发展社会的相关支持体系,构建心理援助的体制等策略,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社会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靳菲,周涛.结合心理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J].科技信息,2013,(27).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3]刘小玲,杨琳.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辅导[J].零陵学院学报,2005,(3).

[4]李玉运,贾治辉.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62-63.

[5]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6]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

篇6

关键词:手机依赖症 大学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手机的功能被彻底地颠覆。手机从传统的通话和短信功能发展到利用手机移动网络实现了解时事、支付购物、聊天、导航、打游戏、观看视频、阅读电子书等,手机已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通讯工具,更成为人们获得及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成为“低头族”、“彩屏手机奴隶”,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了“手机依赖症”,而大学生成为“手机依赖症”族群中的重要部分。[1]

一、手机依赖症的概念及表现

“手机依赖症”是依赖症的一种表现,是个体形成的一种对手机的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具体表现为: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当手机连不上网络或收不到讯号时,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等。

二、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在一项对沈阳某工科高校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问卷调查中,有94.3%的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其中三星、HTC、Sony、中兴、小米等中端平价型手机占了80%,苹果手机代表的高端机型占了15%。智能手机的使用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智能手机成为日常消费的重要项目。

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用于手机话费支出不等,35.8%的学生在50 -100元,21.9%的学生在100元以上,如果一名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为1000元,用于话费的支出比例在10%左右。智能手机的更新速度极快,15%的大学生为了匹配最新的手机应用程序或追求靓丽的手机外观,追风购买高端智能手机,例如苹果、三星note等;还有18%的大学生会每年更换一部手机。32.8%的大学生经常用手机下单购物、支付电话费、买火车票等。

2.智能手机成为打发时间的娱乐品。

大学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在网的时间达5小时以上的有41.4%,这些学生用手机上网聊天、关注微信朋友圈、淘宝购物,偶尔关注最新的时事新闻;除了在课余时间上网,上课时间大学生也会随手掏出手机上网,不管什么课都会玩手机的同学占10%左右;五成学生会在觉得“没有什么用”的课堂上使用手机,而大学生心中的“没有什么用”的课一般是考查课或思政课。

3.智能手机成为工作及社交的重要工具

据调查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软件是:QQ 52.86%;微信 37.62%;游戏6.2% 。大部分学生干部通过QQ或微信群聊软件获得工作信息,使工作速度大大提升;同时大学生喜欢通过人人或微博软件联系高中或初中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最新状态。数据显示,一旦没带手机,19%的学生觉得坐立不安,内心空虚,48.1%的学生觉得无聊。

4.智能手机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杀手锏

一般来说每天23:00之前大学生就会结束一天的学习工作入睡,而高达60%的学生晚上睡觉不关机,78.1%的学生在睡前阅读小说、打游戏、聊天等等。实验证明,睡前使用1小时的彩屏手机会减少人们生成褪黑激素总数大概22%,让人始终处于浅睡眠;手机的辐射会对脑电波造成影响,造成休息不好、多梦、智力下降;长期低头看手机,导致大学生产生颈椎劳损;频繁发送短信息会导致大拇指酸痛、麻木或肿胀等不适症状。

三、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目前大学生有手机依赖症症状的达到了90%,其中多数学生为中度和轻度依赖,严重依赖的占15%左右。“手机依赖症”不仅带给大学生生理的危害,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影响。

1.从众和攀比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心理冲突。大学生因为别人使用智能手机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和丰富资源,也希望自己购买智能手机;甚至不少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也从众购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变成了一种身份和身价的象征。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别喜欢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说自拍照、好吃的、好玩的、新买的衣服,这些信息的传递无形中,又助长了攀比心理。

2.焦虑不安

过度关注手机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息时间,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您出门时没有携带手机,你会有以下哪种感觉?”,19%的大学生觉得坐立不安,内心空虚,48.1%的学生觉得有点无聊;46.7%的学生觉得“别人的手机响起时经常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响”;65.8%的学生“当手机没有信号时,会感觉烦躁甚至愤怒”,62.4%的学生“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哪怕去卫生间也要带着”。这些心理现象显示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加重了大学生日益紧张焦虑的心理状况。

3.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着下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大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大学生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4.社交障碍

QQ、微信、人人等沟通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与人正面交际的紧张感与焦虑感,深受大学生喜欢,但是过多地依赖手机QQ、微信交流,反而产生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会感到紧张、害怕”的社交障碍表现。大学生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心理上的孤独不断增加。还有一些学生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缺乏诚意,影响人际关系。

四、大学生预防及纠正手机依赖症的建议

手机依赖症是人们经常使用手机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纠正手机依赖并不难。首先,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产生手机依赖的危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严格规范的使用手机。其次,学校和家长应当积极地干预,制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使大学生得到足够的关爱,引导大学生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再次,班集体通过组织班级特色活动,增强凝聚力,增加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心理和身体的调节。

参考文献:

[1] 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作者简介:

谷海玲(1975-),女,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7

金融危机又被称为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自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金融危机开始以来,这场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造成股市暴跌,房价下挫,出口放缓,消费滞涨,失业率增加。危机现在依然在持续,其破坏力及影响力是巨大的。在此情况下,国人的消费观念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金融危机对我们的消费观念带来了什么启示?

2、美国金融危机透视

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是美国2008年8月爆发的“次贷危机”。美国人购物尤其是购买住房等高档商品,大多采用抵押贷款方式分期付款。事实上,美国借贷消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借贷消费也曾经受到清教伦理的谴责,经受过社会文化的挑战。但上世纪30年代以后,这一消费方式逐渐为社会所普遍接受,而且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久而久之,美国人崇尚超前消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他们手握信用卡尽情购物、疯狂消费,却似乎忘记了“欠债还钱”这个道理。随着房产泡沫的破裂,美国房产价值逐渐蒸发,现在有近1/6的美国房主背负的房贷要高于其房屋本身的价值,这也增加了拖欠偿还按揭贷款的可能性,从而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3、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

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位中国老太太,含辛茹苦地过了大半辈子,终于在临终前攒够了买房子的钱,搬进去只住了一天,就死了。而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通过贷款买了一套房子,一辈子住得舒舒服服,在她临终的前一天,终于把贷款还清了。这个故事在中国刚刚出现商品房的时候,为推动中国的房地产还有金融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不少的刺激作用。时至今日,贷款买房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一次性付款购买商品房对多数中国人来说还难以做到。而随着金融危机进入中国并在中国蔓延,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负面报道也在不断出现:许多企业倒闭,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企业掀起裁员潮;工作越来越难找,即便对今年大学毕业生乃至研究生来说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媒体最新报道,截止今年7月日,经多方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在许多行业,加薪开始变得遥不可及;随着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正在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企业生产的热情也在不断降低。总理今年1月28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造成较大冲击,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据媒体上报道,仅广东一个省,在2008年10月份就垮掉了8万多家企业,大多是加工制造业,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型企业;另一个事件恐怕就是武钢前期出台的裁员减薪计划了。国有企业率先扛起了裁员减薪的大旗,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恐怕更多的是会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慌。

4、减少与防范金融危机的思考

如果那位“美国老太太”有“中国老太太”一半勤俭持家的态度,贷款消费悠着点,量力而行,美国的金融危机或许就不会爆发了;而如果那位“中国老太太”有“美国老太太”一半提前消费的理念,存一点消费一点,量入而出,生产的东西自己也可以享受一部分,内需也就强起来了,我们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或许就更强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依然在持续,这也为置身其中的我们带来许多启示与思考,为减少金融危机的危害并更好地予以防范与抵御,笔者建议: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作为国人长期传承的一种消费文化,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健康发展。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如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所以,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心血来潮,避免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而后悔不已,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所以,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绿色消费。

篇8

关键词:大学生作弊 原因 措施

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69-02

目前,大学教育形式繁多,而大多数的高校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评仍以考试为主, 考试作为一种公正、公平的评价方式长久存在。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严重影响了考试结果的真实性,是学校树立良好学风必须根治的一大弊病。所以研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

1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

如今大学生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使考试的衡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1思想认识模糊

根据调查 ,大学生对待考试作弊的认识 ,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是模糊的 ,56%的学生认为作弊“算不上可耻”, 7%的学生认为作弊与否“无所谓 ”,而只有36%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可耻的” 。同时,由于思想认识模糊 ,导致部分学生在行为上容易出现严重偏差。

1.2心态不正

大学生考试心态不正导致产生作弊的心理。一般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 ,但要求考试必须过关 ,这样自然容易发生本不该发生的考试作弊事件。过程是复杂而多变的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作弊心理现象。

1.2.1虚荣心理

“虚荣心”一词,《辞海》释为: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此最早见于柳宗元的诗:“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份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部分大学生过分看中分数,爱慕虚荣,担心考试考不好,被别人瞧不起;担心考得太差影响评优;担心分数太低,出去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不看好。他们冒着违纪违规的风险作弊,以满足个人欲望。由于虚荣心的作用,就必将导致其作弊行为的产生,即便是成绩好的,为了保持自己在同学们中的优越地位,有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作弊者的行列。

1.2.2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人人都会有,只是比较脚踏实地的人不太会在意自己的这种心理,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实干取得的成就;而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大学生,则比较容易相信自己的侥幸心理,相信运气,相信在考试过程中,作弊可以“成功”。考场不严格导致考生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即为了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实现其功利最大化目标,可能铤而走险选择作弊。

1.2.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的出现,是诱发部分学生作弊心理形成的内驱力。有些大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应该具有相应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于是故意违反校纪校规,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时下,“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成了一部分大学生衷心信奉的名言,于是便出现了故意迟到、起哄、顶撞老师、在异性面前逞能等等不良现象。作弊即是这种心理的一种独特外显表现方式。当他们看到别的同学作弊成功时,不是向老师报告或劝阻,而且自己也作弊;还有部分学生明明知道作弊不对还去作弊,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英雄本色”、“勇往直前”……这些都是逆反心理在作怪。

1.2.4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抄袭并拿到奖学金的现象,自己随之产生作弊心理。

1.2.5焦虑心理

所谓考试焦虑,指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因紧张不安而导致复习、应考效率下降,甚至无法应考的现象。一般来说,考试焦虑人人都会发生,越是重大的考试,考试焦虑越明显。一般说来,大学生不存在升学的压力,考试焦虑水平较之高中阶段明显降低了。他们平时轻松自如地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但一到考试,尤其是期末考试,多数大学生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考试焦虑,少数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还相当高,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由于焦虑,考场紧张而产生作弊心理。

1.3社会无序竞争

社会的无序竞争助长大学生考试作弊。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用人单位看中的:一是谁的“本子 ”多 ,二是谁的“关系”硬。一方面,导致大学生无所适从,甚至本末倒置。据了解 ,有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高人一筹,茫然地选择逃课捞证,即放弃正规范考试行为,而选择所谓的“实用证书”结果得不偿失。

1.4考试管理不完善

现在很多大学的考试制度不完善,考场纪律不严,监考人员缺乏责任心,对于作弊现象不闻不问。巡考只走过场,忽视考试的重要性。

2解决措施

2.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高校的强势与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来解决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教师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结合实际督导学生要从平时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实实在在的改变考试观念,把外部控制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并且注意道德活动的实施,使大学生认识到作弊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例如:在学生中开展道德教育的活动,通过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论文征集等活动,把道德教育付诸实践,促进学生诚信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自觉抵制或远离作弊。

2.2严格考风考纪

学校要加大对于考试的监管,从严治考,完善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监考老师也应该树立考试责任心,加强管理,无论从座位的安排、考试程序的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的强调都要有充分的准备;考试过程中,监考人员严格遵守监考职责,严肃认真, 对考试各环节加强监管 ,实施责任追究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违纪和作弊大学生不纵容、包庇;考试后,对出现的作弊行为依据学籍管理规定及时处理。

2.3改革评价体系

各大高校应该改变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综合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因素,而不是单靠考试来评定学生的优劣。如果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这根指挥棒不变,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到实处。人才的概念是多角度、多方位的,我们经常发现,在校期间学习优秀的学生进人社会并末如人所愿都成为人才,而有些成绩平平或传统观念认为“差生”的学生却在行业中、单位里独当一面或成为专家。这说明我们现行的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是不科学的。我们应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培养,因材施教。例如:加大平时学分的比重,减少考试所占大学生成绩的比例,这样,弱化考试就可以达到减少作弊现象的目的。

3总结

综上所述,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与结果来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考试,把考试作为自我检测的手段,通过考试来自觉总结、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绩效以及付出努力的多少。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应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积极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利君.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2008(1).

[2] 邓恢煌.大学生考试作弊十大心理及其矫正[J]. 1994(3).

[3] 刘剑辉,雷庆建.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防治[J].2008(4).

篇9

一、中职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如家庭教育的放松与家长的放纵,使部分学生养成了娇气任性、自私刁蛮的习性,一旦违纪受到教师的批评,他们就感觉到万分委屈而予以抵触,发泄心中的不满。有些父母离异家庭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母爱或者父爱,从而形成比较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心理;有些家庭的家长脾气暴躁、诡异,子女在一些事上有过错时,不是先从思想上去教育,而是大打出手,这样势必会导致家长与学生的矛盾,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

2.学校教育因素

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很多时候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问青红皂白,先打几大板。之后也不做思想工作,而采取消极地防范和限制措施。这样,会造成学生讨厌教师,并也觉得自己已无可救药,于是破罐子破摔。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利用“一支笔、一张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因材施教,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必然会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对教师的敌对情绪、逆反心理。

3.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时时刻刻侵蚀着学生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等。再者,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中职生学历低、能力小,在就业方面人为地刁难,也加重了中职生的不良心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敏感而好奇的学生,腐蚀他们稚嫩的心灵,使他们潜移默化地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二、中职生逆反心理的应对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针对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疏导的迫切需要,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辅导、咨询站,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逆反心理,学校应多组织一些专门性讲座,邀请专家或专业教师或典型学生用讲解、报告、以身说法等讲座方式,在学生中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

2.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每个年级组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不仅要求通报学校、班级、学生的情况,更要求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学习指导,达到家校共谋、家校共育的效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庭教育的交流和示范,在家长中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3.教师要更新教育观点

教师要视学生为朋友,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要信任每个学生,对学生要大度、要真诚,遇事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教师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当师生之间有矛盾时,要能沉得住气忍着,绝不能硬碰硬,毕竟学生年龄小不懂事,要多对学生做思想工作,当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有错误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4.开展各种活动,创造 “成功体验”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应多在班上举办各种活动,如篮球赛、歌唱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等。使班级成员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知道自己也能行。也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付出了迟早是有回报的,要相信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发挥出来。教师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为他们进一步养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个性品质奠定基础。对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不要指责,要多鼓舞,只要能参与其中就已经是很棒的。

中职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又是逆反心理表现较为严重的阶段。作为中职教师,要了解引起逆反心理的各种原因及危害,学会利用恰当的方法与学生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做到相互理解与信任,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可以尽快地得以消除,也就能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职 毕业生就业 心理挫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50-01

对高职毕业生而言,工作是学习的最后一站。就业是走向社会,实现经济独立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特点是:就业难、起点低、提升空间小。随着高校的扩张,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使得就业市场饱和,留给高职生的求职空间不断缩小。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倾向于技术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竞争压力较大。从而造成就业难的现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制定薪酬办法时,多是以学历作为主要标准,因为高职毕业生只能选择要求较低的工作,响应的工资起点也较低。进入企业以后,高职毕业生往往在企业边缘岗位,获得升职加薪的概率较小,由于学历等各方面的原因,在职场的竞争力也较大学本科毕业生有一定的劣势。因此,发展空间较小,升职的概率较小。高职毕业生刚出校门,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挫折。高职教师需要及时干预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现象,帮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来人生的新阶段。

一 高职毕业生择业时容易出现的心理受挫现象

1.功利心理

高职毕业生在毕业时,往往被家庭赋予了一定的经济责任。一切以钱为标准。希望能够立刻找到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虽然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浮躁的社会当中,这个目标却成为许多毕业生的求职基本标准。功利心另一个表现是对权力的渴望。很多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为了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2.从众心理

由于对就业市场缺乏全面的认识,部分毕业生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往往跟随众人的动态而选择行为,主要表现为朋友选择什么,他也选择什么;听到别人说哪里好,他就顺势向这个公司投简历,而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缺乏自我分析能力以及决断能力;或者集中报考一家企业,或集体面试一家单位等等。盲目从众只会降低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其失去合适的工作机会。

3.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本能。在就业过程中,每个班的同学自然会有不同的去向,而工作性质和工作收入也会不尽相同。当学生走出学校,不再以学习成绩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时候,工作的好坏、工资的高低则成为判别个人价值的标准。有不良攀比心理的毕业生会频繁与他人进行比较,总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超过他心中的比较对象,多次攀比的结果就使毕业生忽略了自己的客观条件,而盲目追求他人的标准,将会导致其失去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二 高职毕业生应对就业心理受挫的措施

1.分析现状,调整就业期望目标

个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的。因此功利心必须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客观分析。高职毕业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相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缺少文凭的认可,但是也获得职业技术能力的认可。这些职业能力正是不少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可以帮助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应聘。防止海投后反馈所剩无几而造成的溃败感。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高职毕业生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就完全没有目标地盲目海投,而是应该明确目标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撰写简历。

2.加强心理辅助工具的运用

当毕业生遇到心理挫折时,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意识不到心理挫折对职业生涯的负面作用。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教师通过相关职业心理辅助工具,可以科学地了解受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了解到受测者的工作性格。其次,发挥校园宣传文化平台的传播作用,建立就业指导网站,让指导老师能够建立起丰富地资料库,让毕业生就业指导有案例可循。在一定程度上让心理疏导的渠道得到更大的拓展。

3.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新工具,多渠道开拓就业方式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毕业生就业方式除了参加面对面的招聘会以外,还可以选择网络投递简历,以及微博求职的方式。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运用新媒体可以强化自己的特长,弱化自己的缺点,进一步提高就业概率。目前,通过制作网络视频,微博简历“艾特”目标企业找工作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通过网络的方式,将自己的技能、性格特点展示给用人单位。此外,网络技术的发达还方便了毕业生查询资料,对目标企业的了解有助于在面试时应对自如,从而增加被录取的概率。

参考文献

[1]余启利.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及辅导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