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垃圾分类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垃圾分类应急预案

篇1

关键词预案保障应急响应

中图分类号:R12文献标识码:A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淮河中下游南岸,正处于我国南北分界线上。范围界于东经117°09′-117°57′,北纬32°37′-33°03′之间。东临明光市,西接凤阳县、长丰县,南连定远县,北临淮河与蚌埠市为界,县域总面积1949.5平方公里,总人口74.9万人。

一、预案适用范围

凤阳县环境卫生应急处置预案适用于凤阳县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1、自然灾害

影响凤阳县区环境卫生作业正常运作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大风、暴雨、暴雪、高温及地震灾害等,造成生活垃圾、粪便等废弃物清除运输处置受阻,道路保洁无法正常进行,灯光广告、店招、店牌等户外设施安全受到影响。

2、事故灾难

(1)因作业操作失当,引起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损坏造成停产,从而造成垃圾物流梗阻,影响垃圾及时处理。

(2)大面积停电事故及限电等,影响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的正常运作。

(3)机动车辆泄漏,造成路面油污污染。

(4)其他对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凤阳县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市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是疫情控制区域生活垃圾、粪便等废弃物需单独收运处置。

4、社会安全事件

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等,并对市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需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配合处置的社会安全事件。

二、组织机构研究

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要求,设立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县的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在各城区(老城区、中部新区、工业区)设置区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部,受县级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部领导和指挥。

三、应急响应研究

1、分级响应

按照国家规定的“蓝、黄、橙、红”四色预警和四级响应的要求,结合凤阳的实际,当凤阳县相关部门四色预警和四级响应时,市容环境卫生应急系统启动与之相对应的响应级别,当凤阳县发生对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确定响应级别。

(1)市容环境卫生应急IV级响应(蓝色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网络启动IV级响应,由区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负责组织指挥与现场处置,并将处置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指挥分中心:

a当凤阳县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对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轻微影响;

b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确定响应级别为IV级;

c凤阳气象台凤阳县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后;

d凤阳气象台暴雨(雪)蓝色预警信号后。

(2)市容环境卫生应急III级响应(黄色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网络启动III级响应,由区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分中心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将应急处置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

a当凤阳县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对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较大影响;

b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确定响应级别为III级;

c凤阳气象台凤阳县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后;

d凤阳气象台暴雨(雪)黄色预警信号后。

(3)市容环境卫生应急II级响应(橙色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网络启动II级响应,由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应急处置,将应急处置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部:

a当凤阳县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重大影响;

b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确定响应级别为II级;

c凤阳气象台凤阳县大风橙色预警信号后;

d凤阳气象台暴雨(雪)橙色预警信号后。

(4)市容环境卫生应急I级响应(红色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网络启动I级响应,由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部成员全部坐镇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应急处置,调用应急处置网络内所有队伍及装备;组织指挥现场应急处置的各单位行动;协调、协助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做好善后工作:

a当凤阳县发生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对市容环境卫生正常维护造成特大影响;

b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确定响应级别为I级;

c凤阳气象台凤阳县大风红色预警信号后;

d凤阳气象台暴雨(雪)红色预警信号后。

2、应急处置

(1)发生自然灾害的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

如发生大风、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对本区环卫作业可能造成影响时,环卫管理部门应立即报告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报主要领导,并由主要领导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机制。

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对策

a环卫管理部门在接到大风、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天气即将降临凤阳县的通知后,应立即通知生活垃圾收运作业单位。

b生活垃圾收运作业单位应对各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垃圾及中转站临时垃圾进行彻底清除。

c如灾害性天气造成生活垃圾大量堆积各作业单位清运力量不足时,环卫管理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向各区应急处置指挥分中心(或县市容环卫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报告,请求分中心的应急作业队伍协助作业,确保生活垃圾及时得到清除。

d当灾害性天气解除后,作业单位应及时组织力量,并启用生活垃圾收运应急收集队伍,对生活垃圾进行突击清运。

粪便清运对策

a环卫管理部门在接到大风、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天气即将降临凤阳县的通知后,应立即通知粪便收运作业单位。

b粪便收运作业单位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通知后,应及时对区域内容易发生或可能发生粪便满溢的化(蓄)粪池、公共厕所进行抽粪。正常力量不足时,应启用粪便应急收集作业队伍。同时,对全区倒粪站停止用水,保持化(蓄)粪池的空间容量。

c当灾害性天气降临后,粪便清运可暂停作业,但应安排好值班车辆24小时值班。对因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道路污水管(雨水管)排放满负荷,导致化粪池被倒灌而满溢时,粪便清运作业单位要及时安排人员车辆对化粪池进行抽吸。

道路清扫对策

a环卫管理部门在接到大风、暴雨、暴雪等自然灾害天气即将降临凤阳县的通知后,应立即通知道路清扫作业单位。

b道路清扫作业单位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通知后,应及时调整力量,对道路进行普扫,并组织人力对道路两侧排水沟眼进行疏通。大风风力达到8级以上时,对无固定设置的沿街废物箱应移至安全地方保存。

c当灾害性天气降临后,道路清扫可暂停作业,但必须调集力量对道路进行巡查,并对道路沟眼进行疏通,确保道路积水能及时排除。

d当灾害性天气解除后,应及时增加保洁力量,对道路进行突击保洁,清除道路垃圾,恢复废物箱原址。保洁力量不够时,应启动应急保洁小分队。

发生地震灾害处置对策

a当接到发生地震灾害的通知后,县城管局工程科应尽快调集部分流动公厕、简易公厕,并及时将公厕设置到人群聚集的广场和其它人群聚集的地点。

b渣土管理科室,应及时通知渣土应急队伍成员,确保在4小时内组织一支1000吨以上运力的渣土运输应急队伍,随时听从应急指挥中心的调用。

c环卫车队对铲车进行及时检修,保证铲车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听从应急指挥中心的调用。

(2)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生活垃圾、粪便收运系统的应急处置

影响生活垃圾、粪便收运系统

a区域性的生活垃圾、粪便收运队伍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发生非正常停工,正常的生活垃圾、粪便收运停顿,相关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调用本区应急收运力量,维持正常的生活垃圾、粪便收运作业。

b相关区已经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但应急收运力量仍不能满足正常作业要求的,由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调用县应急收运队伍提供应急收运服务。

影响生活垃圾中转

a生活垃圾中转站作业队伍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发生非正常停工,正常的垃圾中转业务停顿的,由各区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调集其它生活垃圾、粪便中转站操作和技术工人进驻并临时接管该中转站;

b外来人员不能进驻的,原进入该中转站的生活垃圾调整到临近的生活垃圾中转站或直接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

e影响生活垃圾运输

从中转站到处置厂(场)的生活垃圾运输队伍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发生非正常停工,由各区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调用应急运输队伍提供应急运输服务。各区应急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要求的,由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调整生活垃圾去向。

(3)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的应急处置

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因故停产或部分停产,各生活垃圾处置厂(场)互相作为应急处置的场所接受相应受影响的生活垃圾。

a影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造成非正常停产,城区生活垃圾去向按照如下方案调整:

城区生活垃圾进入建筑垃圾填埋场,县城管局负责在建筑垃圾填埋场开辟区域进行生活垃圾堆放,并保障设置临时的生活垃圾渗滤液收集或处理措施,同时调配垃圾场所需机械,保证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能力。

b影响建筑垃圾填埋场

建筑垃圾填埋场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造成非正常停产,城区建筑垃圾去向按照如下方案调整:

城区建筑垃圾全部调整进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用于生活垃圾的每日覆盖或中间覆盖。

四、保障措施

1、信息保障

由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会同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信息中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等先进技术,逐步建立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提高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信息化水平,为应急体系提供信息保障。

2、硬件设施保障

(1)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办公室及各指挥分中心应配备专用办公室、指挥作战室和公务专用车,配置专用的电脑及通讯等相关的设施若干。

(2)加强硬件设施日常维护,保证设施随时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资金保障

(1)对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所必需的专项资金,由县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2)应急处置专项资金,指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信息化建设、日常运作和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科研和成果转化、预案维护等工作的资金。

(3)道路保洁、水域保洁、生活垃圾清运处置等应急处置费用,应列入特许经营或政府采购合同,作为备用。当年度未发生应急处置实际支出的,年末核销。

(4)其他应急处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金支付渠道。

(5)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发生的费用,由县或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在应急状态解除以后进行核算。

4、专家保障

设立凤阳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专家组,专家人选从县专家库中选出,专家由县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指挥部每年聘任。专家组需配备必要的能够携带至现场进行有毒有害检测的仪器和装备。专家组主要职责是在发生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突发事件和必要时,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惠州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8-2020)

【2】益阳市城乡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11~2020)

篇2

一、目前开展情况。(一)结合职能,打赢大气攻坚战役。X.餐饮油烟专项治理。X年X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X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历时X个月,至X年X月底,县城区X家餐饮服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

X.坚持扬尘治理。从X年X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

X.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X年X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X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

(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X.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X年,指导全县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制定村、组垃圾池建设参考标准,并指导乡镇规划选址。县政府投入X万元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新建、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池X多个;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X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X辆、箱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X辆。目前,全县X个乡镇生活垃圾全部运往乐山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X年和X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共计X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x村、X镇X村等X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设施进行了再完善。X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X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X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X万元,建成X和研经等X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X年投入运行。

X.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X年X月,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了《X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我县有X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X处,涉及X个乡镇,主要分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X万吨。我局先后邀请上海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四川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用X.X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X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X年X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相关事项的请示》,X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X.X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X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X%;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X%。

(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洁,确保河道整洁。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X.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X.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X.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

篇3

【关键词】门诊;伤口处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只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1]。伤口处理中有多种不易避免的临床风险存在。如何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零缺陷的服务质量是当今临床及全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笔者对本门诊伤口处理中的风险进行评估、管理措施及疗效进行总结,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来本门诊就诊的各类伤口患者964例,男性662例,女性302例,年龄10个月-89岁,平均年龄63.5±16.4岁。初诊为急性伤口530例,其中外伤伤口165例,包括切割伤、撕裂伤及碾轧伤;急性感染伤177例;手术缝合伤口80例;急性烫伤66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22例,咬伤20例。初诊为慢性伤口434例,持续时间2个月-18年,平均23.6±4.4个月,其中外伤性溃疡135例,术后伤口112例,压疮伤77例,烫伤性溃疡46例,下肢静脉溃疡24例,糖尿病足溃疡23例,伴发造口伤17例。所有患者均无治疗时间

1.2方法

1.2.1评估、分析风险对患者存在、潜在感染及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利于伤口诊断与治疗,为相关处理提供有力依据。患者初诊时对其既往疾病史、服药史、对伤口的认识度及反应、受伤原因、伤口持续时间及伤后的诊治与疗效等进行仔细询问;对伤口的大小、深度进行测量,并对其颜色、组织类型、渗液量及味道进行评估;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及各项营养指标检测等诊断性检查,全面评估患者及其伤口愈合相关的局部或全身状况、针对性的伤口处理措施的潜在操作及感染风险等。患者应定期复诊,仔细询问、检查影响其健康的各种因素,并及时记录动态评估。再依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对伤口处理方法可能造成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如出血、感染、意外伤害、过敏反应及疼痛等[3]。分析环境可能造成的风险:空气中细菌附着于伤口表面,可加大感染的风险;老年或行动不便患者独自就诊时跌倒,会增加意外风险[4]。分析治疗难度可能造成的风险:患者伤情多变或长期未治愈,会加大治疗难度与纠纷风险;合并其他脏器或免疫性疾病、营养缺失及近期内进行放化疗等患者伤口不易愈合,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加大了风险的发生率。最后通过评估、分析各项风险,制定、实施风险管理措施。

1.2.2风险的防范措施

1.2.2.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伤口处理前后严格洗手原则、每日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监测、无菌物品的监测、器械先浸泡然后灭菌、医用与生活垃圾进行明确分类等制度,严格遵照制度进行各项处理措施,并及时准确地落到实处。

1.2.2.2制定流程,实施风险教育增加护士的风险意识,制定伤口相关的各项流程,并严格按流程操作,定期对其进行风险教育,做到零差错、零投诉、零纠纷,指导护士正确对待伤口处理过程中的每个细小环节,加强过程管理,如行走不便的老人单独就诊,护士应代其挂号、交费、护送至电梯口等;进行语言技巧方面的培训,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纠纷风险;完善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记录;为了对比伤口治疗前后的每个阶段疗效,应摄取每个治疗阶段的伤口照片;若患者伤口较复杂,应进行组织研讨,并及时反馈给患者与其亲属每个过程的伤口情况、治疗难度、临床疗效等,使患者理解并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2.2.3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伤情等,制定针对性的口入营养食谱、有氧运动及心理护理等。

1.2.2.4建立应急预案配备止血、抗过敏及升压等常用急救药物的应急抢救药箱,同时建立出血、过敏、晕厥及呼吸心跳骤停等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尽可能的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赢取救治机会。

1.2.2.5加强环境管理处理伤口时应在清洁、污染、感染伤口区等进行相应处理,各个区域应有空气消毒装置,定期进行消毒,20-30min/次,每日2次。进行空气培养1次/月,依据培养结果及时调整空气消毒时间[5]。若患者伤口严重感染或脓肿,在处理后及时进行一次消毒。使用专用抹布擦拭物品表面及消毒液拖地,2次/d,通风2-3次/d;分类放置医用与生活垃圾,及时进行清理。

篇4

开发区

 

停车便利工程

1、结合城市“双修”和老旧小区整治,推进老城区和老旧小区停车泊位扩容建设,因地制宜增加停车泊位数量。

2017年改造了迎春小区,丹桂园北区、伯威山庄和曲园小区4个老旧小区。完成小区内雨污管网、化粪池、水稳基层、混凝土面层,摊铺沥青面层、绿化、亮化等工程。2018年,将逐步启动区内所有老小区改造。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将新增停车泊位和公共自行车站点,施划停车泊位,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同时采用石柱、隔离栏等加强人行道停车管理,完善机车隔离。

 

排水防涝工程

1、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水平。统一城市排水防涝指挥调度,健全对城市排水防涝应急处置的投入机制,做好应急物资和抢险设备储备工作,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和演练,提升渍涝灾害应急应对能力。

做好开发区防洪排涝应急预案工作,强化防洪排涝应急指挥体系,积极发挥200余人的城管防洪排涝应急分队及50余人的民兵应急分队的作用,完善开发区防洪排涝应急物资储备及抢险设备仓库,组织日常演练,提升渍涝灾害应急应对能力。

2、加快实施易淹易涝片区整治。全面梳理易淹易涝隐患点,按照“30年一遇”标准,制定和实施易淹易涝片区整治方案,至2020年,基本消除易淹易涝片区。

对建成区及主要工业园区进行了全方位的排查摸底及管网疏浚,并对排查的问题进行整改。对部分低洼易涝片区结合水利规划制定整治方案,力争至2020年,基本消除易淹易涝片区。 

生活垃圾分类工程

1、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程。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体系,实施居民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绿化等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

建成区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全覆盖,大力改善垃圾收集能力,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目前拥有多辆挂桶式垃圾收集汽车和挂桶式垃圾收集电瓶车,垃圾收集效率显著提高。根据需要,将新设分类垃圾桶,改造垃圾桶底座、果壳箱等。

改变垃圾收集模式,减少垃圾二次污染。拆除原有街道两侧不符合要求的垃圾房,改用垃圾桶代替或采取垃圾直运,尽量减少垃圾二次污染。同时根据垃圾收集时间和垃圾收集量的不同,采用垃圾收集拉臂车收集运输。将在垃圾量收集较多的地点考虑设置新型移动式垃圾箱,即收即运,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彻底改变原有固定式垃圾房垃圾外溢、清理不彻底等二次污染现象。

4、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加快推进“三厂(场)、一中心”建设。

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后的流向建设好各种配套设施,确保混合垃圾进入分类体系后,各成分按预定路径走向归宿。

 

环境品质提升工程

1、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整治。加强市政、排水、环卫、屋面、落水管等基础设施立体式管养,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同时建成区范围内开发区管委会每年至少启动2个社区的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至2020年,建成一批示范效果明显,市民满意度高的社区和城中村。

2018年,将逐步启动区内所有老小区改造。

2、推进背街小巷改造。背街小巷责任单位每年至少启动2条背街小巷改造试点项目。从地面、立面、空间整体设计,立体式整治。背街小巷打造要展示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3、推进“小广告”整治。加大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小广告”整治力度和长效管理。

根据市政府户外广告整体规划,结合楼顶广告综合整治实际,制定了开发区户外广告整体规划,将严格按规划实施。

根据户外广告规划要求,结合户外广告整治标准,继续实施户外广告集中整治行动,利用户外小广告专业整治队伍,对全区范围内破旧广告、违规广告进行调查摸底,发放定期整改通知书,全面拆除破旧、违规店招广告和违规设置的电话号码,清除各类小广告,并对褪色、老旧的店招牌整改出新。

4、推进“三线”整治。提升老旧小区、城中村“三线”整治和各镇(区)废弃杆线整治工作。

通过架空线路梳理、杆路合并拆除和线路“上改下”改造等手段,实现弱电、强电线缆规范有序、整洁美观,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弱电线缆违规架设、胡乱附挂和私拉乱接等情况。

 

违法建设整治工程

1、按“违建零增长,存量做减法”和“属地管理”原则,推进违法建设整治行动,建成一批无违建示范社区和城中村。

坚持新违建零容忍、原有违建逐步消化的原则,在加强巡查的同时,对新发生的、历史发生的但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或造成了重大影响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市场环境提升工程

1、整治集贸市场。加快城区集贸市场配置、布点,方便群众、满足需求、符合规划,至2020年完成主城区菜市场提档升级改造工作。对照《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加强市场内部的环境整治,商品划行归市,严禁市场外溢,配套完善公厕、垃圾转运等设施,农贸市场食品经营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设施、消毒到位,环境卫生符合要求。市场内活禽宰杀区独立设置、销售区与人群隔离。

积极做好集贸市场周边的环境卫生工作,定人定岗定责。

2、着力规范“五小店”管理。以证照管理、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小餐饮店、小食品店等“五小店”的日常监管;按照“督查、通报、交办、回访”四个步骤,持续推进、问题整改;建立市区“五小店”电子档案,每月更新数据,每月开展常态化检查;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抓好“五小店”聚集地环境卫生。

积极做好“五小店”周边的环境卫生工作,坚持日常巡查制度。

3、强化校园周边环境。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搬迁或关停市区校园周边200米内网吧、游戏机室、歌舞娱乐场所和性用品商店,清理无证经营的商店和摊贩;严厉打击向学生出售“三无”、过期、变质食品。

强化校园周边市容环境及市容秩序管理,定人定岗定责,并坚持每周一次的校园周边秩序集中整治行动。

 

物业管理提升工程

1、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全市新建住宅小区和出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实现全覆盖,对旧住宅区、保障房小区、安置房小区和城中村,可采取政府托底过渡或以奖代补形式,推动基本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强物业管理服务监管,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履约行为,督促企业依据服务合同切实履责。开展市级示范物业管理项目评价工作,强化对物业管理项目的专项检查和“双随机”抽查。制定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和服务责任清单,并在物业管理区域内进行公示。

(1)做好开发区安置小区物业管理作业指导,健全小区管理考核制度;

(2)做好河阳新城(二期)、嘉荟新城(三期)、公共廉租房交付的物业管理承接查验和接管工作。落实云天花园退管接管工作;

(3)巩固无物管老旧住宅小区“五个有”创建达标成果,提升老小区管理水平,落实老旧住宅长效管理工作;

(4)做好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成立的业务指导工作;

(5)协助做好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工作;

(6)建立和规范安置小区公共维修资金使用制度;

(7)积极与市物管办对接,做好全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

 

主题公园、广场提升工程

篇5

第一条各科室(部门)应按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一)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应严格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用黑色袋子装,医疗垃圾用黄色袋子装,放射性垃圾用红色袋子装

(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四)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五)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六)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七)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八)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九)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十)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第二条各科室)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第三条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第四条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第五条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医院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第六条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第七条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第八条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第九条医疗废物转运出去焚烧销毁时应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第十条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第十一条禁止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第十二条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三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铜仁华夏医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应急预案》紧急采取处理措施。

第十四条医疗废物管理人要组织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

第十五条为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十六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篇6

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管2020年度自评估报告

 

一、园区概况

湖南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位于衡阳市常宁市区(县),园区代码S437011,园区级别为省级工业园区,主导产业有色金属冶炼与深加工产业(水口山工业园)和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农产业加工(宜阳工业园),核准范围面积8.7958(其中水口山工业园7.0015,宜阳工业园1.7943)km2,园区规划环评批复(含调扩区、跟踪评价)情况已审批,批复文号湘环评函﹝2017﹞29号。

园区经济发展概况: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为湖南省重点开发区、湖南省发展战略重点“一点一线”中心地带、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承载地、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全省唯一的有色金属化工园区  ,1994年3月经省政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湖南首批28个省级开发区之一  ),2006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公告保留为省级开发区。

2020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16.47%;工业总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16.07%;完成税收7.5亿元,同比增长24.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9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5.6亿元。

截止到年底,园区已入园企业数量42个,其中,上一年度末已入园企业数量0个,本年度内新入园企业数量     个,本年度清退企业数量0个。园区内已完成环评批复手续企业数量23个,本年度新增项目环评批复0个,无环评批复的企业有0家。园区内已完成环保竣工验收手续企业数量17个,本年度新增环保竣工验收企业数量0个,未完成验收的有25家。园区内已完成应急预案备案手续企业数量13个,未完成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有29个。园区内已取得排污许可证企业数量13个,是否存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企业的情况,是。

园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化学需氧量 593.47 t/a,氨氮 125.21 t/a,二氧化硫 899.897 t/a,氮氧化物 358.624 t/a,VOCs / t/a,铅及其化合物 4.79 t/a,汞及其化合物 0.01 t/a,颗粒物 163.35 t/a,。

二、环境管理情况

(一)规划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

表1  环评批复要求落实情况

序号

环评批复要求

实际情况

是否落实

1

严格按照经环评优化的功能区划进行开发建设,落实生态隔离带的建设和控规要求,按园区管委会提出的《水口山工业园区区域环境整治方案)》,在园区规划的三类工业用地外围设置1km的规划控制距离,其内不得新增建设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型建构筑物;控规范围内现有居民根据后续引进具体项目环评确定的环境防护距离实施搬迁安置;地方政府应协调相关部门后续进一步落实园区周边农业规划、农田结构、种植结构等调整工作,有色冶炼区规划控制距离内禁止种植食用部位易富集重金属农作物。

水口山工业园内不设生活居住区,依据周边集镇区统一规划配套生活服务区和拆迁安置用地。

严格按照规划环评优化的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严格落实生态隔离带的建设和控规要求,水口山园区规划的三类工业用地外围设置1km的规划控制距离,区域内不设生活居住区;宜阳工业园不建气型污染严重的项目。

已落实

2

严格执行企业准入制度,入园项目选址必须符合总体发展规划、用地规划、环保规划及产业规划要求,不得引进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管委会和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报告书提出的园区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做好项目的招商把关,在入园项目前期和建设期,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其排污浓度、总量必须满足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加强对现有已入园企业的环境监管,对不符合产业定位的常宁市华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实施搬迁。

园区严格按照规划环评批复要求审核入园企业是否符合园区产业定位,是否符合园区各类规划要求,列出园区准入负面清单,严把招商引资关。入园项目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力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使企业排污浓度和总量达到相关要求。

已落实

3

严格执行《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园区不得新增涉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量;按“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原则优化区域排水方案,水口山工业园区生产、生活废水分别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园区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湘江,对其中涉重金属废水按项目环评要求执行;铜铅锌产业基地工业废水必须落实零排放要求,对不能直接回用的工业废水必须经深度处理后在企业内部消纳,严禁进入各类自然水体;宜阳工业园产生废水通过管道收集进入到园区拟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潭水;加快各分园区排水管网、宜阳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在管网及相应污水处理厂建成接管运营前限制水型污染企业引入;园区管理机构应对耗水量大的企业实施新水定额管理,制定有效的调节措施提高企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总量。

园区严把涉重金属水污染排放企业审核关,涉重金属水污染排放的项目一票否决。目前正在开展园区“雨污分流、污污分流”摸底调查,为后期制定优化的区域排水方案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水口山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正在实施技术改造工程,水口山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二期工作正在实施过程中,宜阳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预计年底建成运营。

已落实

4

加强经开区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宜阳工业园禁止引进气型污染大的企业和项目;园区管理机构应加强管理,各分园区新引进企业必须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并对现有企业进行能源结构清洁化改造。加强企业管理,对各企业有工艺废气产出的生产节点,应配置废气收集与处理净化装置,做到达标排放;加强生产工艺研究与技术改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入园企业各生产装置排放的废气须经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合理优化工业布局,并在工业企业之间设置合理的间隔距离,避免不利影响。

通过合理优化企业布局,避免气污染对企业的相互影响。通过建设安装空气小微站,对水口山园区空气质量进行随时监控,针对空气质量随时开展相应环保管理措施。引进天然气站项目,并要求园区各企业必须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强企业监管,应用在线监控,促使企业做到达标排放。

已落实

5

做好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立统一的固废收集、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运营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加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进程,按循环经济要求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规范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对工业企业产生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固废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严防二次污染。规范园区各企业的危废暂存场所建设,确保满足防风、防雨、防渗要求,防止危废流失。

已建成园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规范园区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已建成园区危废处置中心,针对园区产生的危废进行无害化处置。加强园区固废处置场所监管,确保稳定正常运营。

已落实

6

园区应统筹相关规划、社会关系、拆迁、舆情等协调工作;建立专职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加强环境风险预警、防控、应急体系建设,建全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落实防范措施。建立有效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和有效的拦截、降污、导流等设施以及涉重三废的风险应急管理办法,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并定期有针对性地排查环境安全隐患,有计划地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全面提升园区风险防控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严防环境风险事故发生。

园区已统筹相关的协调工作;已建立专职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全面提升园区风险防控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严防环境风险事故发生。

已落实

7

严格落实经开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按照环评预测分析和地方环保局意见,至规划期末(2020年)

已严格落实经开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

已落实

表2  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年度自行监测计划落实情况(环境质量)

环境

要素

监测点位

监测时段或频次

监测因子

落实情况

大气

环境

朱陂村、水口山子弟学校、新华村、千家村

每半年1次

SO2、NO2、PM10、PM2.5、TSP、氟化物、硫酸雾、硫化氢、铅、汞、砷、镉、铬等

已落实

地表水

康家溪、曾家溪、宜水、潭水

每年1-2次

pH、COD、BOD5、SS、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磷、石油类、粪大肠菌群、氟化物、挥发酚、Cu、Zn、Pb、As、Hg、Cd、Cr6+等

已落实

地下水

金铜厂区内、

朱陂塘组等

每半年1次

氨氮、pH、总硬度、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氯化物、硫酸盐、挥发酚、氰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铅、镉、砷、汞、六价铬、铁、锰等

已落实

噪声

环境

各企业厂界、

居民点

每半年1次

连续等效A声级

已落实

土壤

新同村、雷公塘、田州村、千家村

每3年1次

pH、铜、锌、铅、砷、汞、镉、铬、镍等

已落实

生态

环境

由专业调查机构视具体情况而定

每3年1次

动植物资源、植被、土地利用、景观环境、水土流失及农业植被有毒有害物质残余等

已落实

表3  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年度自行监测计划落实情况(污染源)

污染源名称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落实情况

废气

各类炉窑烟气

SO2、烟尘、粉尘、铅、砷、镉

每季度一次

已落实

锅炉

SO2、烟尘、粉尘、氮氧化物

每季度一次

已落实

工艺废气

铅、砷等

每季度一次

已落实

废水污染源

废水处理站排水

废水量、pH 、COD、石油类、氨氮、挥发酚、总磷、重金属

废水量和COD、重金属在线监测;其它项目每天一次

已落实

各企业的废水排放口

废水量、COD、pH 、石油类、氨氮、企业的特征污染因子、各种第一类污染物

废水量在线监测;污染因子每天监测一次或排放前监测

已落实

固定噪声源监测

连续等效A声级

每季度一次

已落实

(二)“三线一单”落地应用情况

表4  园区环境管理与“三线一单”的管控要求落实情况

管控维度

管控要求

落实情况

空间布局约束

(1.1)水口山工业园: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区域内严格控制新、改、扩建水型涉重污染项目。三类工业用地外围设置 1km 的规划控制距离,其内不得新建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性建构筑物;有色冶炼区规划控制距离内禁止种植食用部位易富集重金属农作物。

已落实

(1.2)宜阳工业园:不得建设气型污染严重的项目。

已落实

污染物排放管控

(2.1)废水:园区不得新增涉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量;按“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原则优化区域排水方案。

水口山工业园区:园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分别通过排污管网收集后排入园区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循环利用工程、松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达标后外排湘江,其中涉重金属废水按照项目环评要求执行;铜铅锌产业基地工业废水必须落实零排放要求,对不能直接回用的工业废水必须经深度处理后在企业内部消纳,严禁进入各类自然水体。规划区雨水通过自然排放分别进入湘江、曾家溪和康家溪。

宜阳工业园:废水经园区拟建宜阳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潭水;加快园区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在管网及相应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接管运行前限制水型污染企业引入。园区雨水就近排入潭水,汇入宜水,在柏坊镇汇入湘江。

已落实

(2.2)废气:加强经开区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对各企业工艺废气排放节点应配置废气收集与净化处理装置,做到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园区内工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强化末端治理,加快推进有机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沥青搅拌等行业企业 VOCs 治理,确保达标排放。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制造和家具制造行业全面实施油性漆改水性漆,减少 VOCs 产生量。

已落实

(2.3)固废:做好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立统一的固废收集、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运营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加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进程,按循环经济要求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规范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对工业企业产生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固废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严防二次污染。规范园区各企业的危废暂存场所建设,确保满足防风、防雨、防渗要求,防止危废流失。

已落实

(2.4)园区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及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满足《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第一批)的公告》的要求。到 2020 年,全市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 2013 年下降 12%。

已落实

 

环境风险防控

(3.1)水口山工业园区应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常宁市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有色金属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严防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宜阳工业园尽快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严格落实应急预案中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严防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应急演练。

已落实

(3.2)园区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尾矿库企业等应当编制和实施环境应急预案;鼓励其他企业制定单独的环境应急预案,或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专章,并备案。

已落实

(3.3)建设用地土壤风险防控: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及现有重金属污染场地调查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各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已落实

(3.4)农用地风险防控: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加大农用地保护力度,禁止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矿采选、化工、电解     锰、电镀、制革、石油加工、农药生产、危险废物经营等行业企业。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化学阻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风险。

已落实

(3.5)污染地块风险防控:对于园区已确定的污染地块,在修复前,设置标志标识围栏,根据各地块的环境因地制宜采取建设撇洪导流沟渠、地表覆盖等措施减少雨水冲刷等风险管控措施。

已落实

(3.6)园区应推进有毒有害气体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已落实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4.1)能源:水口山工业园禁止燃用中、高硫原煤,燃煤含硫量必须控制在 1.0%以下。各分园区新引进企业必须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并对现有企业进行能源结构清洁化改造。园区应按“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尽快开展节能评估工作。

已落实

(4.2)水资源:强化工业节水,淘汰落后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开展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技术改造, 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效率评估,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 推进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突出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到 2020 年,常宁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 2015 年下降 32.7%,万元 GDP 用水量应比 2015 年下降 30%。

已落实

(4.3)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节约集约程度,园区土地投资强度达到 3000 万元/公顷。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工业项目投资强执行《湖南省建设用地指标》(2020 版)十二等区域控制指标要求。

已落实

(三)水环境管理

园区配套集中污水处理设施2个,园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为100%。其中第一个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名称为常宁市松柏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0000m³/d,实际处理规模为6651.4m³/d,污水处理工艺为AAO工艺,在线监测达标率100%,园区雨水管网覆盖率100%。

第二个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名称为水口山工业污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0000m³/d,实际处理规模为2283.2m³/d,污水处理工艺为(沉砂+调节)+化学沉淀+超滤的组合工艺,在线监测达标率100%,园区雨水管网覆盖率100%。

园区内涉及工业废水外排企业数量4个,工业废水总排放量2283.2m³/d,外排污水纳管企业数量2个,污水集中处理比例100%(按外排水量计),涉一类污染物排放企业车间排口达标情况及在线监测情况。

园区年度水污染物总排放量:化学需氧量40.38t/a,氨氮3.954t/a,其他因子(重金属等) / t/a。

排污口下游最近的地表水水质管控断面名称松柏断面,水功能区划 Ⅲ 类,监测达标率 100%,超标因子 / ,最大超标倍数/ 倍。

“双源”地下水监测建设情况及监测结果自评。

园区内涉及黑臭水体数量0个,已完成整治 / 个,未开工的 0 个,修复中的0个。

(四)大气环境管理

园区内涉及工业废气外排企业数量8个,大气质量监测达标率100%,超标因子 无 ,最大超标倍数 0 倍。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二氧化硫 899.89 t/a,氮氧化物 358.62 t/a,VOCs / t/a,其他 / t/a。

目前,园区内已建成3个网格化监测微型站,分别位于二医院、希望中学、经开区管委会。监测因子为PM2.5、PM10、SO2、NO2、O3、CO及基本气象参数(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根据运营单位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2020年6月-2020年12月运营月报上的监测数据显示,各点位在此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

(五)土壤环境管理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达标率100%,超标因子无,最大超标倍数 0倍。

园区内涉及污染地块数量 0个,已完成修复 / 个,未开工修复的 / 个,修复中的 / 个。

(六)固体废物管理

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企业数量9个,产生量    1062979.25 t/a,其中,自行综合利用687180.89  t/a,自行处置 0 t/a,外委处置 375799.37  t/a。危险废物产生企业数量 10 个,产生量214945.82 t/a,其中,自行综合利用 54110.30  t/a,自行处置 0 t/a,外委处置 160836.52 t/a。

园区集中的工业固废处理设施情况:处理能力 - t/a,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种类 - ,处理工艺 - 。

(七)投诉管理

本年度园区共受理各类(含各级督查、各级环保投诉等)投诉 4件,已完成整改 4件,完成率 100 %。环保督察交办问题 0 件,已完成整改 / 件,完成率 / %。

(八)园区信用评价

表5  园区生态环境管理与信用管理办法和细则的自评情况

序号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分值(分)

园区实际情况

1

环境准入管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产业园区有重大调整和修订未重新开展规划环评

-1

 

2

产业园区规划实施五年以上未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2

 

3

建设项目环评

产业园区内有建设项目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1

 

4

产业园区内有被评为黑名单的企事业单位

-1

 

5

环境基础设施

废水收集处理

产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率未达到100%

-3

 

6

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执法监测不达标

-2

 

7

废气治理与管理

产业园区涉VOCs重点排放企事业单位未进行有效收集、未设置有效的VOCs污染治理措施或未按规定建立管理台账

-1

 

8

产业园区未按规定建成大气环境监控预警系统

-1

 

9

固废处置

产业园区未建成危险废物监管体系

-1

 

10

产业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发生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转移、处置事件

-2

 

11

环境监测监管能力

监测能力

产业园区未开展自行监测或自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2

 

12

产业园区未按规定建立与环境监测要求相匹配的环境监测能力

-1

 

13

监管能力

产业园区建立了污染源在线监控、企事业单位生产工况、电能监控、一企一管水质监控、视频监控及环保设施运行监控、环境质量监控等产业园区数字化在线监控平台(任意一项)

+1

本园区已建立了视频监控及环保设施运行监控。(+1分)

14

信息化建设

产业园区未建立环境信息管理档案

-1

 

15

环保信息公开

产业园区未及时公开年度环境监测报告或园区年度环境监测信息,园区污染物排放状况、企业达标排放情况、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信息公开不完整的

-1

 

16

环境风险防控

环境风险排查

产业园区年度内未开展环境风险隐患和环境问题排查工作

-2

 

17

环境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产业园区设置了风险防控环境应急指挥平台

+1

 

18

产业园区未按要求制定或修编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19

产业园区未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1

园区暂时未定期开展演练。(-1分)

20

产业园区环境应急救援物资配备不符合规定

-1

 

21

风险防控体系

产业园区未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未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1

 

22

产业园区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或存在被省级以上环境主管部门通报的突出环境安全隐患

-4

 

23

产业园区出现区域限批、挂牌督办、约谈、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等情况

-3

 

24

环境综合治理

环境第三方治理服务

采取了第三方治理服务模式

+1

园区已引入第三方检测单位,开启了第三方服务模式。(+1分)

园区最终得分

10分

说明:

一、初始分值为9分,满分12分。

二、产业园区未及时按照要求上报自查报告,直接评定为环保风险园区。若自查报告中未上报某项指标内容的,此项指标按最高分进行扣分。

 

表6  园区信用等级判定表

序号

信用等级

信用分值

1

环保诚信园区

10-12分

2

环保合格园区

6-9分

3

环保风险园区

5分及以下

本园区为“环保诚信园区”

三、园区环保工作成效、主要措施做法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衡阳市和常宁市生态环境局的大力支持下,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环保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园区各废气排放量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工作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环保任务。主要工作如下。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环保意识。为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园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主题活动日等契机,采取多种手段,多措并举,使入园企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2、坚持依法行政,确保达标排放。依法对工业企业加强环境监管工作,对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行为。

四、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和难题

1、园区环保人员不足,环保相关工作开展困难。

2、应急演练等机制还不够完善。

3、需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企业持续达标排放。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建议尽早引入环保管家。

2、不断健全新思路,健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3、严格执法,强力推进水、大气、土壤等三大污染防治工作。

 

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

国家采取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科学技术水平,鼓励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第四条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专项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严禁挪作他用。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治理规划与设施建设

第七条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统筹安排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

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应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第八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用地应当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第九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第十条从事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单位,以及机场、码头、车站、公园、商店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标准,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第十一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十二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依法向当地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项目档案。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四条申请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权属关系证明材料;

(三)丧失使用功能或其使用功能被其他设施替代的证明;

(四)防止环境污染的方案;

(五)拟关闭、闲置或者拆除设施的现状图及拆除方案;

(六)拟新建设施设计图;

(七)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闲置、关闭或者拆除的,还应当提供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三章清扫、收集、运输

第十五条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具体办法,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地区实际制定。

第十六条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地点、时间等要求,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应当按规定时间投放在指定的收集场所。

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装入相应的垃圾袋内,投入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

宾馆、饭店、餐馆以及机关、院校等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单独收集、存放本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并交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运至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所。

禁止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第十七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应当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活动。

第十八条直辖市、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作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直辖市、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中标人签订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经营协议。

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经营协议应当明确约定经营期限、服务标准等内容,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附件。

第十九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从事垃圾清扫、收集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从事垃圾运输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300万元;

(二)机械清扫能力达到总清扫能力的20%以上,机械清扫车辆包括洒水车和清扫保洁车辆。机械清扫车辆应当具有自动洒水、防尘、防遗撒、安全警示功能,安装车辆行驶及清扫过程记录仪;

(三)垃圾收集应当采用全密闭运输工具,并应当具有分类收集功能;

(四)垃圾运输应当采用全密闭自动卸载车辆或船只,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渗沥液滴漏功能,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

(五)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安全和监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具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行驶证;

(七)具有固定的办公及机械、设备、车辆、船只停放场所。

第二十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清扫、收运城市生活垃圾;

(二)将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运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认可的处理场所;

(三)清扫、收运城市生活垃圾后,对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及时保洁、复位,清理作业场地,保持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干净整洁;

(四)用于收集、运输城市生活垃圾的车辆、船舶应当做到密闭、完好和整洁。

第二十一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任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二)擅自停业、歇业;

(三)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

第二十二条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收集、运输,严禁混入城市生活垃圾。

第四章处置

第二十三条城市生活垃圾应当在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理厂(场)处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第二十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标准的要求,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十五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不得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活动。

第二十六条直辖市、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作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直辖市、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中标人签订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经营协议,明确约定经营期限、服务标准等内容,并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的附件。

第二十七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规模小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规模大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焚烧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

(二)卫生填埋场、堆肥厂和焚烧厂的选址符合城乡规划,并取得规划许可文件;

(三)采用的技术、工艺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有至少5名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包括环境工程、机械、环境监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垃圾处理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五)具有完善的工艺运行、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与保护、财务管理、生产安全、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备沼气检测仪器,配备环境监测设施如渗沥液监测井、尾气取样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等监测设备并与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联网;

(七)具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渗沥液、沼气的利用和处理技术方案,卫生填埋场对不同垃圾进行分区填埋方案、生活垃圾处理的渗沥液、沼气、焚烧烟气、残渣等处理残余物达标处理排放方案;

(八)有控制污染和突发事件的预案。

第二十八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的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二)按照规定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粉尘等,防止二次污染;

(三)按照所在地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接收生活垃圾;

(四)按照要求配备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备、设施,保证设施、设备运行良好;

(五)保证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站、场(厂)环境整洁;

(六)按照要求配备合格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七)对每日收运、进出场站、处置的生活垃圾进行计量,按照要求将统计数据和报表报送所在地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

(八)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水、气、土壤等环境影响监测,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性能和环保指标进行检测、评价,向所在地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检测、评价结果。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企业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需要,可以向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企业派驻监督员。

第三十条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阅复制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就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三)进入现场开展检查;

(四)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改正违法行为。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监督检查并提供工作方便,不得妨碍与阻挠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三十一条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格的机构,定期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站的垃圾处置数量、质量和环境影响进行监测。

第三十二条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服务许可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续手续。准予延续的,直辖市、市、县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企业重新订立经营协议。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撤销许可证书:

(一)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作出准予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许可的其他情形。

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的企业应当向原许可机关提出注销许可证的申请,交回许可证书;原许可机关应当办理注销手续,公告其许可证书作废:

(一)许可事项有效期届满,未依法申请延期的;

(二)企业依法终止的;

(三)许可证依法被撤回、撤销或者吊销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注销的情形。

第三十五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的企业需停业、歇业的,应当提前半年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停业或者歇业。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置企业停业或者歇业前,落实保障及时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措施。

第三十六条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应急预案,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应急处理系统,确保紧急或者特殊情况下城市生活垃圾的正常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企业,应当制定突发事件生活垃圾污染防范的应急方案,并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劳动保护的要求和规定,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做好职工的卫生保健和技术培训工作。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处以应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三倍以下且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对个人可处以应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三倍以下且不超过1000元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未按照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环境卫生设施标准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随意倾倒、抛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以上行为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或者处置活动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卫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从事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不履行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义务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企业不履行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义务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歇业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的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歇业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篇8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都给原本趋紧的城市资源、环境供给带来巨大压力。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等建设能力尤显不足。在许多传统的城市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的同时,许多新的城市环境问题又接踵而来。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周边地区更多地承担着来自中心城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工业废气等污染,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为此,本刊记者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系列调查,并约请专家学者、有关领导和市民参与到讨论中来。本期我们关注的话题――城市垃圾污染。

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被生活垃圾包围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区域内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是当前技术条件下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也逐年增加。虽然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年垃圾产生量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其总量却相当高,全国660多座城市人均产固体生活垃圾440公斤,每年总量高达1.6亿多吨,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且以8%~10%的速度增长,少数城市则达15%~20%。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各城市垃圾大多露天存放或简易填埋在城郊附近,历年累积堆存量超过70亿吨,占地约75万亩。现在,全国已有200多个大中城市被生活垃圾包围并逐渐向农村蔓延,1/4的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堆放。专家预计,我国城市垃圾2010年将达到2.64亿吨,2030年达到4.09亿吨,2050年达到5.28亿吨。

仅以北京市为例,目前日产垃圾就达14700吨,全年生产500万吨。据中新社北京二OO六年十二月八日的一则报道称,2006年北京市政府拨付近千万元人民币对位于朝阳区高安屯的“垃圾大坝”进行了专款治理,并取得阶段性成功。建于一九九五年的垃圾场,十年的时间已变为巨型的垃圾大坝,长达二点五公里,宽高均达十多米高。这个曾用空间探测卫星可以观测到距天安门二十多公里处的“垃圾大坝”目前已得到清理。

与这种“兵临城下”情况类似的还有垃圾填埋场加速饱和的问题。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是1999年10月1日正式启用的,当时设计使用寿命是18年,但现在每日的垃圾量远超设计处理能力。据民革海淀区工委调查,2006年海淀区高峰期日产垃圾达到2200吨。该垃圾场处理海淀区垃圾总量的62.8%。按此发展,预计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在2010年左右就会关闭,海淀区可能面临生活垃圾没有设施和场地进行处理的局面。

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堆放在城郊和农村的垃圾,大量占用并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我国耕地面积有20亿亩,如今垃圾堆存侵占的总面积已达5亿平方米,约折合75万亩耕地,相当于每万亩耕地就有3.75亩用来堆放垃圾。垃圾在自然界的衰减时间因质地而异,如烟头、羊毛织物为1~5年,橘子皮为2年,油漆木板为13年,尼龙织物为30~40年,皮革为50年,易拉罐为80~100年,塑料为100~200年,玻璃为1000年。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以其颗粒大,杂质多,可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倘若每600平方米累计使用10吨以上不合理的垃圾肥,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要下降10%以上。有些地方因长期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垃圾肥,土壤中汞的浓度较之本地其它地方超过3倍。不少垃圾中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高,如随意填埋,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都不会降解,加上有毒成份和重金属含在其中,对土地资源和地下水的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唯一办法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迁移。很多过去少见的疾病,竟然与我们今天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城郊和农村,明天可能就是城市,今天将垃圾转移到城郊和农村,明天无疑要付出巨大代价加倍偿还。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每年环境污染给中国大陆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亿美元,几乎抵消了经济增长量。

小城镇垃圾污染浮出水面且基本无任何控制和处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王世汶研究员在一份研究报道中指出,当前中国城市垃圾的污染问题除在极个别城市有所缓解外,绝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相当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小城镇的垃圾污染问题日渐浮出水面,由于基本上没有任何控制和处理过程,随意堆放将对当地土壤和地下水构成严重的污染,其对人身健康的危害形势有重于大中城市的趋向。

垃圾“锁”城

地处辽宁省北部的铁岭,这个“农民”眼中的“较大城市”,就曾经历到一次危机――因为城市垃圾堆放场被农民封锁,导致全市大街小巷垃圾如山,市民郁闷了整整17天,城市的管理者也在危机中整整煎熬了17天。

铁岭市目前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有300多吨,多年来一直采取堆埋处理。早在1992年,环卫处便与距市区10公里的铁岭县镇西堡镇李家屯村签订了合同,占用这里的80亩土地,作为全市的垃圾堆放场,合同期为15年,并支付了土地补偿金。开始几年,这里的农民倒也没说什么,但近些年,当地农民却对这处垃圾场的意见与日俱增。

李家屯村的村民诉苦说:“城里人讲卫生,要干净,但农民也是人,也得讲卫生,讲环境保护呀。这几年的夏天,由于这个垃圾场,村里老百姓太遭罪了,做好饭炒完菜马上得盖严实了,不然苍蝇就落一层,纱窗、杀虫药都不好使。村民们抱怨说,一到夏天垃圾场的腐臭气味几里地外都呛人。除了臭气熏天,无遮盖的垃圾、特别是不爱降解的废旧塑料刮得庄稼地里都是。耕地都垃圾化了,农民们还怎么生活?”

村民的举动一时间使铁岭市环卫处措手不及。无奈之下,铁岭市的垃圾只好往调兵山市(县级)的一个地方送,但往返90公里,运输成本实在太高。

满城的垃圾送不出去,市民也是怨气冲天。他们早已习惯了楼院清洁、道路顺畅的生活,一旦看到早晨送出去的垃圾,傍晚还滞留在垃圾箱里,甚至第二天、第三天、第十六天还是如此这般,聚成小山的垃圾,使空气污浊了,让蚊蝇变多了,甚至走路都无处下脚。

被垃圾危机困扰了17天的铁岭,总算新选定了一处临时垃圾排放场,使得全市的垃圾有了新的安身之地。

垃圾处理难题多

铁岭市这次遭遇的垃圾危机,在全国都带有普遍性,只不过是程度各有不同。仅在那一个时期,媒体就先后披露了多起生活垃圾“危机事件”:

据央视报道,山西运城市每天产生的600吨生活垃圾,不经任何防渗漏防污染处理,就直接堆排到一个大坑内。这个大坑是建高速公路取土后留下来的,距市区仅4公里,附近的居民有十几万。运城市环卫处的同志说,垃圾排放场太难找,也承认目前的堆埋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按标准,光是防渗漏层的工程成本就要50元/平方米,运城的垃圾场有80亩,仅此一项就得一千多万元。而按照目前收的卫生费计算,收10年费用才刚够做这个防渗漏防污染工程。

安徽合肥市为了处理每天产生的800吨生活垃圾,则投资1亿多元建起了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选择了国外先进的焚烧、堆肥同传统的卫生填埋相结合的工艺。但是由于论证决策失误,垃圾热值过低烧不起来,堆肥成本与售价相抵每吨要净亏340元。本想建成此处垃圾处理场后,25年不再操心,结果却事与愿违,马上就得四处找地方堆放垃圾。

要“爱邻如己”

广西地处珠江中上游。近年来,这个自治区的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日渐增多的城市垃圾形成了对土地、河流、大气的污染威胁。广西是岩溶地区,四季多雨,地下水与地表水是相通的,如果填埋的垃圾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对珠江流域造成污染。

广西已把珠江中上游支流郁江、邕江、左江、右江沿岸的城市、城镇,列为当前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重点。据悉,广西大部分市、县都已建立了垃圾堆放场,南宁、桂林、柳州、玉林、贵港、钦州、防城港、百色等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已经相继投入运行。根据自治区政府制定的目标,2005年末,“四江”流域新增垃圾日处理能力2890吨,全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南宁市更要达到100%。

水利部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监督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刘晨说:“广西流入广东的西江,是澳门、珠海、佛山、中山、肇庆等沿江城市的唯一饮用水源。广西对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对上述城市的水源保护将起积极作用。”

农村垃圾问题

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广大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过去,农村垃圾以炉灰为主,和人畜粪便一起施于农田。现在许多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上超市、逛商场、大包小包地购物,商品包装废弃物多了,由此产生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容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碎玻璃、破石棉瓦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其中许多东西不可降解。农村垃圾成分变化,使土地失去“自我消化”能力,又无人收集和科学处理,造成了对土壤和自然环境破坏。自2000年以来,全国农村城镇化(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等)进程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集聚到新建的中心村和小城镇,这使昔日分散在广大乡村的垃圾等随人口集聚而日益集中化。而这些地方的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要么根本没有,要么严重不足,因此垃圾处理难题由隐性呈显性,造成当地环境恶化。

我国垃圾处理尚属初步阶段,每天有数以万吨的垃圾不能有效处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城市垃圾以有机垃圾为主,近年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干电池及各种包装材料的大量使用,垃圾组成日趋复杂。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占60%~70%,塑料占8%~9%,玻璃占3%~5%,纸张占2%~3%。因此,垃圾中的可燃物和可回收物明显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迅速发展和消费类型的变化,导致一些城市垃圾产量和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突出表现在:(1)有机物增加;(2)垃圾容重迅速下降,可燃物增多,垃圾的热值呈上升趋势;(3)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物(纸、塑料、玻璃、金属)迅速增多;(4)可利用价值增大;(5)由于城市煤气化率的提高,燃煤减少,导致垃圾中煤渣和灰土成分明显减少,但有毒有害物逐渐增多。

目前世界各国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堆放、填埋、焚烧、堆肥4种:

l 露天堆放是不对垃圾作任何处理,仅从城里集中运到城郊随意堆放,这样日复一日,在一些城市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垃圾堆,蚊蝇成灾,成为病菌、病毒繁殖地。这种方法上污染空气,下污染水源,还浪费土地。因此,许多国家严禁这种堆放。

l 卫生填埋是世界上常用的处理垃圾量最大的4种方法之一。美国用这种处理的垃圾占总量68%,欧洲一般在50%~85%,卫生填埋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但卫生填埋场的渗出液容易污染周围土地和水体,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

l 焚烧即通过高温热化学处理,将垃圾燃烧成灰渣后填埋。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

l 堆肥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发酵转化产生热量和腐殖质,成为农作物的营养,从而达到处理垃圾、净化城市环境的目的。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很多城市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每天都有数以万吨的垃圾不能有效处理。目前约90%的城市垃圾最终以填埋方式处理,其中约有一半的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填埋、露天堆放、自然填沟或填坑,河流沿岸甚至成了天然垃圾堆放场,不能做到及时覆盖,不具备完善的垃圾渗滤液收集、排导和处理设施,也无完善的填埋气体排导和处理设施。城市垃圾处理只有部分实行堆肥处理,而堆肥处理大都为静态露天堆肥,臭气和污水没有得到严格的处理,焚烧处理的烟气排放控制还没有严格落实。

为了应对城市垃圾给城市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北京市及其周边的县区为例,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对垃圾处理的工艺系统进行科学配比,焚烧、堆肥、填埋比例将达4∶3∶3。据市政管委资料显示,北京市年产生生活垃圾536.93万吨,采用单一的填埋处理每年会消耗500亩左右的土地。截至去年底,北京对垃圾的处理中,3.1%进行了焚烧处理;8.4%堆肥,制作成垃圾肥料;88.5%则实现了卫生填埋。

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分别在朝阳、海淀、丰台、昌平、通州、顺义、房山、密云等区县,规划建设9座垃圾综合处理厂。到时,将拥有13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北京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006年7月北京市规委评审通过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对环境影响及规划方向区选址报告》,确定了24处生活垃圾填埋规划方向区。报告将全市划分为禁止填埋区、限制填埋区和可填埋区。报告在可填埋区和限制填埋区内,优选确定出24处规划方向区,其中山区9处、平原区15处,并按其适宜性大小作了排序。

为了防患于未然,北京市政管委已经完成了北京所有13个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应急预案制定,垃圾山遭遇滑坡、火灾、暴雨均有应对措施,而垃圾填埋后的沼气收集、渗沥液处理和消减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也全部在预案之内。

据市政管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本市居民人均的日产生活垃圾量虽仅为0.82公斤,但全市的日产垃圾却达到1.47万吨,年产垃圾500万吨左右,而其中的近90%是无害化卫生填埋,13个填埋场时刻都在“狂吞猛咽”,而如高安屯、阿苏卫、安定、北神树这样每天都“吞进”2000吨以上垃圾的填埋场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将直接影响到北京的卫生环境。

“一个大型垃圾填埋场停止运转,将有至少两个城区的垃圾无处‘安身’,而市民都将生活在垃圾山边,这样的场景想起来都可怕,所以《垃圾填埋场应急预案》有着特殊的意义!”市政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市政管委环卫设施处卫潘明副处长介绍,一个填埋场如遇紧急情况,其他填埋场将伸出援手,垃圾处理将实现全城联合调度,“消化”掉其垃圾量,而不使垃圾滞留城区污染环境。目前,市政管委已经建立了垃圾联合调度的指挥系统,该系统能随时启动。同时,预案中也制定出了垃圾填埋场遇紧急情况后完善的处理措施。

不久前开工建设的北京市最大的垃圾综合处理厂――位于通州区台湖镇的董村分类垃圾综合处理厂,总投资1.8419亿元,占地面积约23459平方米,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有机垃圾厌氧消化技术,可将有机垃圾进行资源化、能源化处理,转化为肥料和生物燃气。光是每吨餐厨垃圾就可生产燃气100立方米左右。同时,通过机械、生物综合处理使最终废弃物填埋量减少,垃圾减量达到60%。该处理厂建成后,可日处理生活垃圾650吨,其中200吨为餐厨垃圾。

走近六里屯――大城市里的大型现代化垃圾填埋场

1月17日上午,天空瓦蓝,阳光明媚,在即将抵达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时,记者被眼前的情形足实地“震撼”了,树上、田里以及水塘边,无处不在的乌鸦让本刊记者联想到了某些恐怖片里的景象。

与此同时,一股让人窒息作呕、味道复杂的浓烈臭味穿过汽车的各个密封部位,缓缓地执著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我们明白――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就在附近。

“我来这里工作了一年多了,对于这种味道已经麻木了,吃饭的时候只能躲在屋里”,与垃圾场一墙之隔的沥青厂一位李姓的小保安一脸的无奈,“工作就被安排在这里,只好这么忍着了”。

事实上,相比附近的居民,小保安还算比较“幸运”。事实上,从2000年以来,随着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启用,就有众多的社区居民和周边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反映这些情况,并引起了政府的关注。环保局、办等部门也向投诉者进行了解答;2005年底,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前往垃圾场进行考察并提出了相关提案;2006年,包括CCTV2在内的多家媒体也就此做了多方面的报道,但由于种种原因,垃圾场臭味扰民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甚至愈来愈严重。

“我就负责垃圾场前面这条马路的卫生,你们现在来得不是时候,夏天从车上流下的汤汤水水那才叫个味儿”,身着环卫黄马甲,脸上戴着略显旧色的大口罩,肩上扛着一把大扫帚,尽管捂得严严实实,记者还是能感到西六里屯村民韩大姐的朴实爽朗,她指着身后的一块宽阔农田说:“你们不会是丈量厂房的吧,这个电厂我看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韩大姐所指的电厂是根据海淀区总体规划,将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南侧,新建一座投资超过8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此规划让所有关注海淀北部新区发展的社区居民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六里屯垃圾场臭味扰民的问题,还会导致周边地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告别韩大姐后,记者继续向东前行,终于在另一处土坡上看到垃圾场全景:这个场地像一个露天矿,运输垃圾的汽车从坡到下道坑底,倾倒完毕后挖掘机、铲车再将垃圾平整处理,远处的缓坡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物质,显然是防止渗漏所作的措施。在整个坑底的正东方,是垃圾场已经完工的一期工程,平整的黄土层上远近有致地树立着透气口。

一个看上去井井有条的现代化垃圾处理厂,如何成为一个“臭气远扬”的空气污染源,这一切似乎不太可能,但弥散的气味和散落在树梢的乌鸦却又在无声地证明着。

“我到厂里工作30多年了,闻到这种味道是近两三年的事情”,为了能够找到受害最严重的居民,记者决定前往位于垃圾场下风头西南方向的砖瓦厂宿舍区。在一处平房宿舍区,王师傅正在跟邻居们晒太阳,“特别是下雾天,味道更重,工作都没法干了,晚上经常臭气熏醒,有时想吐,脑瓜皮子疼,如果处理效果好,我们也不反对垃圾焚烧厂上马”。

记者打车途中,开车的年轻师傅显然见多识广,“将来垃圾场西边的村子要改造,主要是为了利用垃圾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环境肯定会好起来,这得需要时间”。

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位于海淀区永丰乡,南距海淀镇12公里,西距京密引水渠3公里,占地面积46.53公顷,是在原西六建材工贸公司取土坑基础上建成。填埋区占地面积为357900平方米。工程设计日处理量为1500吨生活垃圾,总填埋高度50米,其中地下26米,地上24米,填埋容量1245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寿命18年。填埋区分一期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141500平方米,1998年10月开始建设,1999年9月25日竣工,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为解决海淀区的生活垃圾消纳问题,投资并委托海淀区政府建设的环保工程。二期工程2002年6月竣工。2004年11月,一期工程地下部分已经填平,启用二期工程。也是北京市大型现代化垃圾填埋场之一,每年卫生填埋65万吨生活垃圾。

记者通过调研相关记录并从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现场观察,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属卫生填埋,应当说比较严格遵守了国家现行管理标准。垃圾转运车运来垃圾,经过地磅过称,进入指定作业区倾卸垃圾。倾卸后的垃圾经推土机推平为1米厚的平台,由压实机压实为每立方米0.8吨,再进行二次循环。当垃圾单层厚度达2米时,使用黄土和经过破碎后的渣土当日覆盖。覆盖厚度为0.2米。覆盖过程中同步进行喷水降尘、消毒处理。为了防止白色污染,在填埋区下风口方向,安装了简易防飞散网。

为解决生活垃圾挤压渗出的污水问题,记者了解到,二期工程填埋区垃圾防渗层采用先进的防渗膜,好像把一个“塑料盆”放进坑里,确保不污染地下水资源。工程曾在坑底膜上铺满了卵石,并按照工艺的要求,将卵石摆成一定规则的几何图案,形成渗沥液导排层,以便垃圾渗沥液的排出。在填埋场周围,布置了8个地下水检测井。

为有序导出沼气,在填埋体中设置沼气收集导管,其间距30米,行距60米,呈品字形排列。沼气经收集导管导出后,排入大气。

尽管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是北京市现代化垃圾填埋场之一,但是垃圾卫生填埋方式还是带来一些新问题。在海淀区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海淀区委的一份名为“对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的建议”调查报告指出,调查组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周边,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看到了污水横流,也看到大量的麻雀、乌鸦等鸟类在垃圾填埋场内觅食。调查组同时了解到,周边居民对六里屯环境,有不满情绪并对垃圾处理有恐慌心理。九三学社海淀区委调查组认为,周边群众强烈反映的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扰民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现有设施或技术问题造成,另外也有一部分误解。

针对附近小区居民反映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垃圾填埋场消纳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有机成分多,在填埋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沼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每吨生活垃圾可产生200立方沼气,需要用收集导管导出排放。沼气又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40倍。沼气还含有硫醇类、硫化氢、氨等气体,异味严重,对空排放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填埋区表积污水和作业面水分蒸发也给周边环境带来异味影响。污水处理区在停留和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异味。由此产生对周边环境的异味污染和扰民问题。

目前政府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六里屯垃圾填埋场饱和问题。在海淀区政协委员咨询问政会上,海淀区市政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赵利华透露,目前六里屯新封闭式垃圾焚烧厂的地质勘探、环保测评和发改委立项均已完成,正在批复之中。新建的封闭式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规划中,将建设2台日销600吨垃圾的焚烧设备,远期目标则是达到日销1800吨以上的垃圾。

关于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污染扰民的问题,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非常重视。去年七月,区长周良洛就主持召开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专项整治专题会。刘长利副区长牵头组织各单位召开了整治工作会,各单位迅速开展了相关工作。环卫中心出动约1300车次,清运填埋场东北侧垃圾堆约30000吨,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环境,避免了垃圾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水务局和环卫中心积极协作,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扩建工程的规划工作;对垃圾喷洒药剂,减少新鲜垃圾填埋产生的臭味;在填埋场下风向安装喷雾幕墙,阻隔臭味的扩散;在填埋场开展植被种植实验,利用植物吸附提高空气净化能力。

针对异味扰民的短期内的解决办法是,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厂迎风口处建设100多米长的水泥墙,阻挡气味飘散,同时加除臭剂并及时附土。填埋场垃圾在经过5年的发酵后,沼气的密度刚好达到了50%,区里已启动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将来,配套建设的小型发电厂投入运行后,沼气可以直接用来燃烧发电,就可以基本免除异味污染扰民问题。

垃圾,其实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库”

城市垃圾出路何在,已成为全国大中小城市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热点。按照传统做法,我们今天所采取的以清运、中转、堆放、填埋等消纳垃圾的处置方法,的确不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法。如何改变这种垃圾处置现状呢?那就是必须坚持城市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使被人称之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库”的城市垃圾,真正达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目的,不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由此节约了土地,降低了垃圾污染的威胁。为了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综合处理,要政府搭台、居民出费、企业唱戏。在选择垃圾处理方案时,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日产垃圾总量、资金承受能力、城市环境状况、地下水位等等,确定垃圾处理方案。例如,某一县级市仅十几万人口,日产垃圾量只有100多吨,要上焚烧发电项目,为筹措资金跑了几年,耗资数万元,浪费了2~3年时间,结果一无所获。事实上这种规模的垃圾量上发电项目是不合算的。因为,垃圾中可使用的能量相当十几吨标煤,而投资至少要 1亿元以上。日产垃圾在1000吨以下的中小城市可以采用综合处理垃圾方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已经造成土地板结,需要用有机肥来改良土壤。而将垃圾中有机物质白白烧掉,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是不可取的方法。

中小城市垃圾处理采用堆肥的完善与延伸――无害化综合处理,将垃圾中各类物资分类回收循环利用,垃圾中可降解的有机质进行发酵制有机复合肥,可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在制定垃圾处理方案时,社会效益也是一项应当考虑的重要内容,无害化综合处理是适合国情的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优选方案。

(一)源头控制――减量化

首先,必须对垃圾实行源头控制。从生产者、消费者开始,改变生产工艺,减少消耗有用物资,简化包装,从每个生产、经营单位产生垃圾的每家每户做起,使垃圾产量不断减少。要规范产品的包装行为,制定限制过度包装的法规,限制某些一次性包装品和生活用品的使用,对销量大的一次性生活物品应课以环境税。还应进一步推行城市环卫有偿服务,逐步按垃圾数量征收垃圾处置费,运用经济杠杆,激励市民和单位自动减少垃圾产生量。

(二)综合利用――资源化

使一切有用的资源先从垃圾中分出来,那所剩下的、真正属于需要清运的“废物垃圾”就很少了。有人做过试验,从自家开始垃圾分类收集做起,最后只剩下原有垃圾的20%是真正的废弃物,大部分都可以回收利用。在实施垃圾减量化的基础上,还会有垃圾产生,对这些垃圾应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物资源化。要不断扩大垃圾分类收集的范围,在有条件的街道、商店、学校和单位,可以先提倡收集废旧塑料,消除白色污染;进而对碎纸、碎玻璃、废电池、废金属等有用废物,进行分类收集,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的收集率。综合利用,大有作为。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下决心,积极扶持、振兴、发展门类齐全的废品回收业,开展垃圾资源再生利用工作。从法规上、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特殊的倾斜、支持和鼓励,尽快提高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比例,真正做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三)科学处理――无害化

经过减量化和资源化后,所剩有机或无机固体废物,再进行终端的无害化处理,同时仍然可以将部分废物变成有用的资源。当前国内外采取无害化处理的措施有:卫生填埋,采用分层压实填埋,在衬层内防渗漏,并设有渗滤液回收处理装置及导管排沼气,用于发电或供热等防污染及综合利用措施;垃圾堆肥,将垃圾中的有机物经堆存发酵后形成稳定的无臭味有机肥料,投资较大,但有回收效益;焚烧发电,对具有可燃性的垃圾采用在焚烧炉内燃烧产生热能发电,需处理好排气及排渣等污染防治措施,废渣可烧砖或填埋。

篇9

关键词:水库;水源地;保护

Abstract: the North Temple Reservoir water supply to Baoshan city in 1999, the daily water supply capacity of 45000 cubic meters, to assume the Baoshan center city 70% water supply tasks,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drinking water for more than 2/3 of the Baoshan center city population, which undertakes the task of about 200000 people drinking water,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North Temple Reservoir, which is meaningful, it relates to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y in Baoshan, the social stability of Baoshan center city. The main problem of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status of Water North Temple Reservoir and its existing, som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Water North Temple Reservoir made personal humble opinion.

Keywords: reservoir;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V6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0-0000-00

一、北庙水库水源地现状

北庙水库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保山坝北端左所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9º11@58"~99º13@56"",北纬25º14@49"~25º17@47",距离保山中心城市18公里,所在河流为怒江水系二级支流枯柯河上游。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2年蓄水发挥效益。水库主坝高73米,总库容7350万立方米,总径流面积164.4平方公里,其中本区径流面积119平方公里。水库范围内有杭瑞高速公路、320国道、320国道复线3条公路由北向南通过,水源径流区内公路总长35.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公里。径流区范围内共有19个村委会62个自然村,居住着2.07万固定人口,共有耕地9418亩,林地17.37万亩,径流区内农业结构为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包谷、小麦等作物,森林类型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为华山松、云南松、栎、桉树等。

二、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污染突出

北庙水库水质污染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水体内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径流区内农业种植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造成的污染,径流区范围内的农业种植为粗放型,为保证农作物增产增收,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根据农业部门相关资料统计,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率一般在30%左右,30%在短期内分解,剩余30~40%左右将溶解在水里或残留在土壤中,成为水库的重大污染源。径流区内共有耕地9418亩,加上50%左右的复种,每年种植面积为13500亩,以亩用尿素20千克、磷肥25千克、钾肥5千克计算,每亩每年需施用化肥50千克,每年施用化肥总量为675吨,将有225吨左右的化肥流入北庙水库。据不完全统计,水库上游农户每年约使用农药0.7万千克,也是水库水源的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染主要是生活废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污染。水体内源污染主要是生长在水库内银鱼,其只有一年的生命周,每年夏秋季节繁殖后即集体死亡,北庙水库每年大约有10―25吨的银鱼生长,由于未能及时捕捞,对水质造成时段性严重污染。

2、水土流失严重

北庙水库径流区内开采砂、石、土现象严重,各种开采场地达30多个,其中砂石场16个,这些砂石土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屡禁不止,造成植被大量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北庙水库600多万立方米的库内淤积。水土流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径流区内的农户大多以木材为生活燃料,木材的大量砍伐,植被被破坏,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安全隐患大

水库范围内有杭瑞高速公路、320国道、320国道复线3条公路由北向南通过,水源径流区内公路总长35.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公里。公路对水库的影响主要有路面污水对水库水质的污染和运输危险化学物品车辆途经水库径流区时存在的安全隐患,运输危化物品(特别是剧毒物品)的车辆一旦在径流区内失事,如果没有恰当的处理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4、管理机构缺失

北庙水库于1999年开始向保山中心城市供水,但是直到2005年7月下旬水库水出现异味时,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对北庙水库水源地的保护进行关注,虽然北庙水库管理所在对水库水质做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缔了水库水面的一切活动,并结合有关部门对周边的砂石场进行整治。但对水源水质的保护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因为造成北庙水库水质污染的主因是周边的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对于这些问题,它涉及到农业、环保、国土、林业、交通、扶贫和水务等等多部门,多数职能是北庙水库管理所无法行使的,并且就北庙水库管理所来说也没有能力管。2005年7月北庙水库水出现异味后,社会反响很大,引起了保山市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高度重视,在多部门的联动下,搬迁了老营硅厂,有效避免了工厂“三废”对水质的污染,应该说这对北庙水库水质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事件过后并没有建立起对北庙水库水源地管理的长效机制,尽管有很多环保人士在呼吁加强对北庙水库水源地进行保护,但是由谁来管、怎么管、管哪些范围、管理目标是什么、怎样进行长远规划等等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应该说这么多年来北庙水库水源地的保护机构是缺失的。

三、对北庙水库水源地保护的一些构想

1、明确北庙水库水源地保护管理机构

对于保护北庙水库水源地的工作,其工作艰巨而复杂,可以明确单独的管理机构,也可以由北庙水库管理所来一体化管理,但是由于其工作职能已经扩大,其公益性质更加明显突出,首先必须转变北庙水库的单位性质,不能再按企业性质来管理并且要明确管理经费的来源渠道。另外还要明确其工作职责,加大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2、明确各级保护区地理界线

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设置界碑和永久性警示标牌,特别是要在保护区内主要交通道路水库河道周围道路村庄设置永久性警示标牌。

3、彻底整治点污染

清理拆除一级保护区内影响水质安全的违章建筑物、关闭排污口、搬迁规模化养殖场,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养殖、放养畜禽、旅游、餐饮垂钓、排放污水和倾倒堆放、填埋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及其它废物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改造、关闭或者迁出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企业,禁止新建扩、建能对水源产生污染的建设项。

4、综合整治面污染

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禁止废水超标排放,开山采石采矿、施用高残留剧毒农药,毁林开荒和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调整保护区内农业种植结构,着重发展林果业,特别是水库、河道附近农田全部调整为水保林、经果林、坡度250以上坡地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对水体可能造成直接污染的村庄搬迁至社区,并在镇区、社区和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保证生产生活废水无害化排放。同时将保护区内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

5、实施水源生态修复措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在水库周边高地栽植水保林,在自然滩地和湿地种植柳树、芦苇等植物,为两栖类、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地,促进库区生物多样性;在水库内布设生态浮床、放置生物净化装置、除藻曝气装置等,促进水体生态健康,改善水体水质状况,向水库投放花、白鲢鱼净化水质。花、白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能吸收、消化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

6、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警示牌、横幅、宣传栏、传单、宣传车等有效载体,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宣传活动,营造水源地保护良好氛围;利用媒体曝光依法查处破坏水源地行为,规范水源地保护行为。

7、制定北庙水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由于有三条公路穿越北庙水库腹地,为防止运输危化物品车辆在径流区内发生交通事故,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且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恶通事故,必须按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并且果断采取处置措施,确保保山中心城市的饮用水安全,避免发生社会不稳定现象。

篇10

关键词:海洋;船舶污染;船舶管理;海上运输;预防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我国海内外经济交易日益频繁,因此海上运输也随之增长,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造船技术水平的提高,船舶的吨位和尺度也在的增加;然而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是我们生命的摇篮,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比如海洋的污染问题。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将一些物质引入海洋环境直接或间接造成海洋是不可避免,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对船舶对海洋污染问题展开以下论述分析:

1.船舶污染处理现状

1.1主要船舶污染源

船舶污染:是指船舶在停泊港口、装卸货物和航行的过程中,对周围大气和水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其主要污染物包括生活污水、含油污水、船舶垃圾。除此之外也将产生粉尘、化学物品、废气等,但总的说来,对环境影响较小。

1.2处理方法

(1)生活污水的处理:建议在船上直接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达标后直接排入江海;但企业考虑到成本等原因一般是收集到岸上再作处理;

(2)船上的生活垃圾的处理:

a.岸上处理:在船上焚烧、磨碎排放等。收集到岸上处理的方法用的最多,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收集装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实用;但是食品类垃圾会容易腐败,若垃圾量大则需要大容器,而船的重量会随容器体积增大而增大,还会提高转运成本高;

b.船上焚烧:船上垃圾的缺点是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优点是减量比例大,能达到90%以上还能彻底消灭病菌。

c.磨碎法:因为只改变了污染物的物理形态,在内河上,只能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对于海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排放)。

(3)对含油污水污水的处理:其一般是用油污分离器作处理。其关键还是在于源头控制上,一是要加强管理,二是船上的设备要尽量少漏油。至于溢油及化学物品事故,目前,主要建议是建立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

2.船舶管理情况与立法

2.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后,经过总经理批准,将会在公司船岸同步运行。船舶为取得“安全管理证书”(SMC),在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具备必要的条件后,向海事主管机关或其认可的机构(简称审核发证机构)申请初次/临时审核。经审核发证机构批准,船舶审核组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被审核船舶的体系文件和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审核,判断体系文件与《国际/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覆盖性、对强制性规定的符合性;评价船舶的安全管理活动与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其目的就是利用外部强制手段来促进规则的有效实施,为被审核船舶提供改进体系运行的机会。

船舶安全检查是主管机关对到港船舶进行监督检查,确认其船舶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国内法规及规范的要求,船舶、船员是否持有有效证书,船员是否熟悉船上的应急及关键性设备的操作,并就检查中发现的缺陷提出处理意见,要求船方予以纠正,保证船舶状况不低于标准,确保船舶航行安全,防止造成水域污染。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是针对公司管理进行的,而船舶安全检查是通过抽查船舶设备及船员的操作来反映公司的管理是否在船上得到了有效运行。相比之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侧重于公司管理,船舶安全检查侧重于对船舶及设备性能检查和船员适任性检查。因此,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船舶安全检查的方法、周期和侧重点均不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不能替代船舶安全检查

2.2重视以法防治

《宪法》第26条和《环境保护基本法》总则部分对保护我国环境、防治污染(包括船舶污染)都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务院在1974年版布了《防止沿海水污染暂行规定》,1979年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与《环境保护法(试行)》,1999年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其中第八章专章规定:“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1988年国务院还颁布了行政法规以实施该法,《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

在防止船舶污染海域方面,198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起到过重要作用,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作出了修改后更加适应2000年我国重新颁布的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与我国加入的经多次修正案修正的MAR-POL公约,除外我国针对公海发生的重大紧急污染事故,还加入《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8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1990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

我国现在防治船舶污染海域方面已基本形成一个涵括国际公约、行政法规、法律和宪法在内的多层次法律法规框架,该框架对我国船舶污染海域的防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3.污染的防治

3.1加强船员对资源和环保意识

船员的资源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船舶垃圾管理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对垃圾的回收其作用就更大了,在目前的船舶营运过程中,很多船员对船舶垃圾管理的认识不够,即使是进行垃圾的收集、分类和管理也是为了经济利益或为了应付船旗国和港口国的检查,而不是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船舶垃圾管理的重要性,对船舶垃圾的价值和其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对船舶垃圾的收集和管理就不能坚持下去,一旦脱离了监管,船员胡乱处理垃圾的情况就会不自觉地暴露出来。因此,必须对船员进行资源和环保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船舶垃圾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船舶垃圾的价值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2开发“绿色船舶”

“绿色”船舶是指在正常营运期间对环境无害(即不污染空气或海域环境)的船舶;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发生搁浅或碰撞时绿色船舶船具有内在的防止有害物泄漏的能力,它船舶建造、整个营运期限内和最终拆船时都要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开发“绿色”船舶的目的是控制起源于船舶的大气和海域污染。

3.3规范航运企业内部管理

ISM规则认为因素中大约有百分之八十是可以管理控制的,通过强化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船舶的安全管理加以控制;目前导致船舶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数小型企业存在管理的漏洞很多,故整合小公司闺房航运企业内部管理,使其从管理科学合理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防治船舶污染。

3.4船舶污染物处理的系统建设与严格控制船舶和港口污染

一般大型港口都有建立废油、废水和垃圾回收处理系统;一些港口还实行了严格的的防污染设备铅封管理制度实现船舶污染物的集中回收和岸上处理,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因此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因国家大多数的中小型港口以及渔业港口中的防止船舶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建议有关部门加强中小型港口和渔业港口的防污监督检查力度,多渠道组织建立船舶废水、废油、垃圾回收处理系统以尽快实现船舶污染物的集中回收处理,以有效地遏制内船舶违章操作、随意排放现象的发生。

3.5加强法制化建设,提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

目前我国沿海港口的应急能力不足,在应对较大规模的污染事故时,尤其是对于一些危险化学品在海上运输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故,严重缺乏必要的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海上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应急反应体系的完善性建设,督促港口和船舶配备污染应急设备,提高海上污染事故的防御能力;只有不断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制化建设,严格执法,规范管理,才能使船舶和港口的污染治理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