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于网络暴力的看法

篇1

1 对当下传媒制造新闻现象的反映与批判

《搜索》中的记者陈若兮认为这条新闻有巨大的价值,因此围绕叶蓝秋事件刻意制造新闻,引起公众舆论,制造网络暴力。但是她这样的做法让我开始担忧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让我开始质疑记者报道新闻的根本出发点。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和新鲜,在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①作为受众,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更新速度不再像以往以天的单位更新,尤其是现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新闻更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他们为获得新闻线索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在努力的寻找和挖掘新闻线索,这让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当今新闻可以忽略客观真实性吗?物极必反,同样道理,我们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果一味的追求新闻线索和新闻的新奇、吸引眼球性,弃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和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于不顾,这种情况下,不仅新闻的真实性值得质疑,记者的个人品性和职业道德也值得我们质疑。就像影片《搜索》中,陈若兮把不让座事件的主人公叶蓝秋很多私人隐私都挖了出来,并且晒到了自家媒体的网上,只是为了换取网民们的点击率,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陈若兮在影片中,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所谓的收视率,把一件“公交不让座”的事情,大肆渲染,利用网民的“愤青”心理,制作新闻热点。原本叶蓝秋的道歉本应该是不让座事件后续真实的报道,记者应播出道歉视频帮助叶蓝秋澄清事实。然而陈若兮对事实的掩盖便是变向的制造新闻。她已经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的记者和网民又一次成为了悲剧事件的最终罪魁祸首,为最后叶蓝秋自杀埋下了伏笔。

2 网络暴力事件中受众的心理分析

《搜索》中的被搜索者叶蓝秋从独自扛着自己身患癌症的事实,到最后结尾的“被自杀”又让很多人震惊。叶蓝秋的死,可以说也是死于我们的网友的口诛笔伐,也可以说死于我们的记者的纠缠和无底线的“人肉搜索”。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大量网络暴力事件,从“虐猫”事件,到“艳照门”事件,再到“范跑跑”事件,先是在网络上引起大众关注,接着继而发起排山倒海的“正义”讨伐,给当事人现实生活带来了困扰,给受众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像这些“人肉搜索”不断在网上爆料别人隐私,实际上就是不断给被搜索者施加压力,也就是一种网络冷暴力。那么产生网络暴力现象原因有哪些呢?

2.1 娱乐时代话语权的改变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后,群众话语权在娱乐时生了重大改变,人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弱化,甚至模糊了身处媒介环境下的我们言论职责。由于网络这样的新媒体出现,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平民增加了话语权。近年来,媒体出现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而且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受众可以充分发泄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隐私的窥视和好奇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在《搜索》中,当叶蓝秋不让座视频被放到网上,引来了网民们互动评论,各种各样的评论铺天盖地。以至于后来网友们把叶蓝秋的工作单位,小学母校等隐私的东西全给暴露出来,甚至网上爆料叶蓝秋是小三,这些都让网上受众满足了自己的娱乐和狂欢诉求,并且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2.2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很严重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具体表现在网络中,网民们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流,人们便往这种偏向的方向移动,最后行成了极端的观点。正如凯斯桑斯坦言所说:“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在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②网民这个群体中易激动,非理性的特征导致了群体认同。《搜索》中网友们对于叶蓝秋不让座这样的行为大加谴责,他们认为让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去给老人让座,在这场网络暴力中,网民们对叶蓝秋的行为已经听不到不同的看法了。从这件已经发生的“不让座”的事件中,大部分网络受众自以为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已经形成一边倒的趋势,对于叶蓝秋进行谴责谩骂,给予叶蓝秋巨大的社会压力。

2.3 大众的从众心理

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也写到“在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新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会转到另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③勒庞还认为,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让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和绝对谬误。”③影片《搜索》网民表现出了从众心理,当媒体信息传播者提供给他们叶蓝秋不让座信息,让网友一边倒的谴责,被媒体给操纵。由此可见,从众心理也是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原因。

搜索,表面上搜索到的是叶蓝秋,实际上搜索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态度,它展现了人性的善与恶,也让从事新闻行业的人能够学会自我反省,应该如何引导社会舆论,如何用新闻工作者客观的平等的视角去对待社会上的人。不容置疑,《搜索》是当代社会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它唤起人们的,是最深刻的思考,最触碰心灵的共鸣。

注释: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

②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

篇2

如何制约网权的滥用,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框架】

网权是种力量巨大且缺乏约束机制的新权力,是信息领域的新“王权”。网民权力的所有者——网民在享受着网络所带给他们的巨大时,势必会对限制网权的做法产生强烈的抵触态度,加上网民群体人数众多且掌握着网络的舆论导向,所以,对网络的规制显得尤为困难且非常必要。

首先,从网权的来源要素入手,即在网权的授予环节,对其正当性及内容进行控制。由于网民权力属于自然形成,其存在的正当性及作用范围尚未得到法律明确授权,因此,可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对其存在及运行的正当性及功效范围进行界定,将这一新型权力置于法律的框架内。

其次,从网权的主体要素入手,应强化对网权运用者——网民的有效管理。由于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且他们在网络上关注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的焦点,因此,对于网民在互联网上的各种活动,只要不构成危害,不应予以限制,而应采取区别对待,重视监督,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方针,在保证社情民意畅通表达的前提下,防止网络暴力和网络侵权事件的发生。

第三,从网权的运行着手,即对网民权力行使过程的各环节进行监督、约束。应当肯定网权在民声汇集表达、舆论监督方面的积极意义。对网权运行环节的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构建网权健康行使的程序机制,保障网权运行更加规范合理,使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管理服务。

篇3

同学们唇枪舌剑的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也荪:“我认为偶尔上网是可以的。一些游戏还能开发我们的智力,增加我们的知识面。”

话音未落,宗子文反驳道:“有些小朋友因为接触了不良的电脑游戏而产生了暴力倾向!”

蒋磊补充说:“最好不要上网。如果必须要上网查资料什么的话,我们最好回避玩游戏。也不是说不能玩,最好是少玩,免得玩物丧志。”

周琦人不甘落后:“有个小孩在网上发现了一条来自芬兰的求救信号,及时告诉了大人,最终成功解救了那名万里之外的芬兰人。”

……。

同学们各抒己见,谁也不能说服谁。

对于这个话题我个人认为:我们是可以上网的!但不是一味的玩游戏!更不能无节制的上网,那样对我们的身心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可以让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便捷,也可以更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增强我们对社会的了解。

我建议大家不要上那些不良网站,不玩不良游戏;多收集一些有用的知识,多玩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游戏。

篇4

学校安全事故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一是学生的人生安全,二是学生的财产安全。从细的方面可分为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等。

1.1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的管理安全。教学楼和宿舍是学生在学校最常待得地方,是人群最密集的场所,也是最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场所。容易发生火灾,拥挤踩踏事件,因此要重点整治教学楼和宿舍拥挤,违章用电现象,消除火灾隐患,严格宿舍夜间管理,确保学生宿舍安全。

1.2突发性疾病集体爆发,关注学生的卫生保健安全。经过03年的“非典”和09年的“甲流”两次疫情的考验,开展学生对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成为日常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卫生常识的教育,制定对常规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严防疫情的发生。另外,还需严防病从口入,确保师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

1.3正确对待网络,树立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对学生好比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带给学生大量的科学信息又可以使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荒废学业。尤其是中职生处在向成年人过渡时期,他们在思想上有着幼稚和单纯的一面,又有着成年人独立的一面。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一些不法份子,利用学生的善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要加强对中职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1.4学会关爱身边的同学,抵制校园暴力。学生们正值青春少年,情感丰富,有着对成年生活的向往,叛逆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冲动。人生经验的缺乏和人生目标的模糊使得他们易聚易散,矛盾丛生。一些学生自小家庭离异,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与社会不良青年联系密切,哥(姐)们义气严重,成帮结伙,打架斗殴。我们需要及时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关爱其他人的安全,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路格局与实施

2.1完善安全制度关键在于加强层级综合治理。涉及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校园安全隐患有十几种,比如来自学生间的暴力、欺诈、吸烟、食品卫生、失火、触电、溺水、中毒、运动中的伤害、集体活动间的拥挤等等,这些都时刻威胁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广大教职工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1.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层层抓落实、整改和防范,利用教职工大会宣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纠正少数老师对安全教育的麻痹意识和侥幸心理以及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的错误思想。

2.1.2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明确事故安全责任,做到学校领导亲自抓,学管人员主要抓。无论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或是普通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学校安全工作中,做到人人有责,形成学校的安全工作网络保障体系。比如在领导的统领下①由教务处及科任老师建立教学管理安全网,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安全管理。②由学工处和辅导员(班主任)建立生活安全管理网,加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安全防范能力、自救自护、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教育。③由学校保卫处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范。做好夜间巡逻以及对外来人员入校园的查询登记工作,防止治安案件的发生。

2.1.3明确安全责任,调动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带头作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人人参与的工作。其中,辅导员(班主任)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生力军,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往往也是发现问题及协调问题的第一人。辅导员(班主任)责任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落实程度的好坏。我认为班主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最需要做的①经常宣传学校安全制度和措施,做到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时刻向学生敲响警钟。②要从细处管理,不仅要注意学生上课时间的安全,还需注意学生课余时间以及在寝室内的安全。③善于观察自己的学生,一旦发现什么异常,要及时与同学沟通,从心理解决问题,获得学生的信任,消除隔阂,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时期。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宣传口号不能只挂着口头上,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应脚踏实地完成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宣讲学生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引起每个同学的足够重视,防范于未然。⑤配合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如配合学生安全员和校卫队的队伍建设,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做好学校安全大检查工作等等。

2.2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扎根于学生心中,减少安全事故。对于安全教育问题,虽然学管人员和辅导员(班主任)每时每刻都在强调,但安全事故却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安全教育经常是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今天说的话可能当时记得,可过了两天就忘了。如何把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心中呢?我的看法有下面几点。

2.2.1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学校有关部门利用课外时间、团会、校会、升旗仪式安排师生共同参加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这样不仅增加了老师的责任心,又使学生学会了自身的安全防范。

2.2.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利用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进行。如组织同学收听广播、收看法制节目,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辅导员(班主任)可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辅助点评,引领正确的话题方向。

2.2.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校园内可张贴宣传标语,在涉及到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警示牌。定时定期的集中组织力量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后要及时清除。执行好消防、交通及保卫制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学校集体活动管理等。

2.2.4通过游戏、模拟现场、亲身体验等更贴切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展了死亡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死亡过程的方式来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消除学生对死亡的好奇心,大大减少了校园的自杀率。

篇5

关键词:家庭暴力 危害 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57-02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空间,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和睦温馨,社会才能安定,文明进步。家庭暴力是影响婚姻家庭和导致家庭破裂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家庭暴力不断发生,使妇女、儿童、老人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受到严重危害。正确认识并预防家庭暴力,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特点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造成肉体上、精神上的伤害行为,不仅包括长期暴力行为以及长期虐待行为,也包括造成伤害和严重伤害的违法犯罪行为 [1]。家庭暴力研究的重点是对老人、妇女、儿童等家庭弱势人员的暴力。其有以下几种特点:

1.暴力行为具有家庭性与隐蔽性。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这是家庭暴力和其他暴力的根本区别。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具有血亲和婚姻关系,再加上“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观念影响,使家庭暴力行为又具有隐蔽性。

2.行为具有违法性。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它违反了有关保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虽然中国目前尚未制定《反家庭暴力法》,但宪法、民法、婚姻法、刑法及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等都规定有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禁止家庭暴力的行为。违法性是家庭暴力的本质特征。

3.具有严重性的社会后果。家庭暴力包括轻微的违法暴力行为,也包括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其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会对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4.形式的多样性。家庭暴力形式多样复杂,手段恶劣。既有殴打、伤害等纯暴力行为,又有打骂、冻饿、禁闭、强迫过度劳动、有病不给治疗、限制人身自由、人格等,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对受害人进行摧残的虐待行为。以及威胁、拒绝赡养和抚养等遗弃行为。这些手段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同时使用或交互使用。

5.行为的长期性与反复性。家庭暴力不同于其他暴力行为,家庭暴力的施暴人和受害者具有长期共同生活的关系,它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在多数情况下,不是表现为一次简单的暴力伤害,而是表现为长期的、反复的暴力侵犯。而且家庭暴力的发生一般呈循环性,其过程往往表现为紧张状态阶段、暴力阶段、亲密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反复循环。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和成因

1.家庭暴力的危害。(1)侵犯了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侵害了他们的健康权、自由权、甚至生命权。(2)破坏婚姻家庭。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肉体伤害,更重要的是造成精神上、感情上和心灵上的伤害,使家庭摇摇欲坠,甚至破裂毁灭。(3)影响社会的稳定。暴力打破了家庭的安宁、和谐,容易使受害者走向极端采取杀人等方式进行报复,走上犯罪的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害人者。(4)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据调查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长大后会患有情绪焦虑、恐惧、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碍。有的学会用暴力发泄情感,甚至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暴力的成因。(1)历史原因。中国的家庭暴力直接渊源于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文化传统和宗法等级制度,为了加强封建意识的控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还通过立法直接规定了家庭暴力的合法性。经过长期的封建文化的教化,人们的头脑里逐渐接受了父权和夫权的观念,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成员人权的漠视,对家庭暴力持容忍态度。不久前在全国各地热播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讲述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竟是打断妻子肋骨,打死未出生孩子的家庭暴力实施者。究其原因就是男尊女卑封建夫权思想在一些人头脑中残存。据调查发现,许多家庭还不知什么叫家庭暴力,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制约了人们认识家庭暴力的劣根性。(2)社会法治原因。产生家庭暴力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经济、社会压力、社会交往等多种因素。1)据调查表明,家庭暴力在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更为普遍。2)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非常残忍的家庭暴力行为,往往发生在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封闭、孤独的家庭中。3)法律因素。中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律、法规。(3)个体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婚外恋、包二奶、非法姘居等现象的增多,也使家庭暴力增多。如36岁的冯某的丈夫与他人非法同居,冯怎么劝都无效,在一天深夜为些发生口角后,用铁棍将熟悉睡中的丈夫打死。

三、预防家庭暴力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反家庭暴力的机制

1.建立反家庭暴力的机构 [2]。(1)设立被害人避难和倾诉的场所。多数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被害人和施暴人的经济地位是不平等的,被害人对于施暴人具有经济依附关系,为切实保障家庭中弱者的人身权益,我们应建立物质帮助的机构,为受害人寻求法律的帮助和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2)设立为被害人提供法律咨询,为受害者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3)发挥调解机构的作用。对轻微的家庭暴力,工会、妇联等有关组织要进行调解,防止家庭矛盾的激化,预防家庭暴力犯罪的发生。而对于严重的家庭暴力犯罪,司法机关要及时介入,通过司法机关的惩治,使施暴人认识到暴力行为的严重性。(4)建立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援助机构,对那些因受家庭暴力伤害的人员提供法律帮助,对经济困难的受害者免费提供法律授助,更好地维护家庭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2.改革诉讼制度。(1)由警察机构对虐待等家庭暴力行为先进行处理。中国法律规定虐待罪等家庭暴力犯罪行为告诉才处理,现实生活中受虐待的受害人很少选择诉讼的法律途径解决家庭暴力。而由警察机构对虐待行为进行处理,就能避免这一矛盾的发生,使受害人愿意选择司法救助的手段。(2)警察对于家庭暴力的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或情节极为恶劣的,应该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从重处罚;对于情节轻微的,可以由警察机构直接处罚。(3)设立婚姻家庭法庭。聘请素质高,有经验的妇女工作人员作为陪审员,审理家庭暴力案件。同时加强自诉与强制诉讼的结合,司法机关根据情节及早介入反家庭暴力中,对严重的家庭暴力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对于构成犯罪的及时侦查并提起公诉,追究施暴者的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制定反家庭暴力法

目前,禁止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分散在宪法、刑法、婚姻法、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但内容分散缺乏完整性,不利于司法操作 [3]。因此,应针对家庭暴力的特点及时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以便在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的专项活动中有法可依。笔者认为,反家庭暴力法应包括以下内容:(1)保障性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家庭成员各自在家庭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保障父母、夫妻及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权益。(2)制裁性规定。制裁性规定有选择性制裁规范与强制性制裁规范。对家庭成员轻微的身体伤害或精神虐待,其方法主要由有关执法部门根据受害者的选择,而对施暴者采取的惩罚措施,如警告、责令赔礼道歉、行政拘留、勒令施暴者从家里搬出居住,阻止施暴者与受害者通讯,制止施暴者接近受害者及其住所;强制施暴者接受心理治疗等。强制性制裁规范,主要针对触犯刑律的严重家庭暴力,由执法者强制对施暴者进行制裁,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3)设立家庭暴力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在家庭暴力法中设立婚内损害赔偿制度,从经济上制裁施暴者,使受害者有经济上的保证。(4)社会保障性规定。如设立并提供家庭暴力投诉站、伤情鉴定中心、紧急庇护所、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电话服务专线、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等,为受害者提供庇护、物质资助及法律授助,为施暴人提供心理治疗。(5)规定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救济措施需要强有力的执法处理部门来保障实施,对负有制止和处理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定义务的直接责任人,若对家庭暴力不予制止和处理,而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其责任。

(三)建立健全社会反对家庭暴力的网络

建立以司法机关为中心的全社会反家庭暴力的网络,建立并完善各种机构机制,协调配合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打击家庭暴力,才能根治家庭暴力。

(四)加强反家庭暴力的宣传力度

各级妇联组织应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反家庭暴力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妇女权益保护法的宣传教育,要将一些对妇女施暴的家庭暴力案件曝光,点评家庭暴力案件,谴责家庭暴力行为,加强舆论监督,为受害者伸张正义,讨回公道,优化家庭氛围。

(五)消除家庭暴力应从观念入手标本兼治

惩治家庭暴力犯罪,更新传统观念实现男女平等才是治本,男女要平等首先要提高妇女经济地位,妇女有了经济上的独立,才能摆脱在家庭中依附于男子的状况,提高妇女的经济地位是反家庭暴力最好的物质基础。要在全社会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要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让男女平等与计划生育等国策深入人心。

正是家庭暴力形成原因的根深蒂固,才最终导致了家庭暴力成为了当今严重影响家庭稳定的顽症,也就严重侵害了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才能使更多的家庭真正认识家庭暴力,也才能在根本上杜绝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也才能真真有效地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董云虎.中国的妇女人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8.

篇6

关键词:流行文化;小学教育;研究

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参与,并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它通常借助于这个时代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与消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得不说,流行文化的盛行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对小学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冲击。究竟小学教育该何去何从?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流行文化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一、流行文化对小学生影响的心理机制

(一)从众心理

在心理学上,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流行文化则具备这样的特点,其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甚至有时变成了主流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身体和心理都还没有发育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可塑性较强,易受到主流思想的影响,但他们对接受的思想观念还缺乏正确的判断,容易“人云亦云”。因此,当流行文化盛行于校园之中时,本能的从众心理驱使孩子们向流行文化靠拢,尽管他们并不清楚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但是,他们懂得,这样做能被大部分同学所接受和认同,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从普通的“顺从”到“盲从”,小学生很有可能偏离正确的思想轨道,影响正常的学习,如果此时教师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成长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这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表现

对于中高段的学生而言,开始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他们希望得到认同和肯定,渴望被关注。一部分孩子希望在学习上赶超别人,从而获得师生的关注,而学习不出色的孩子希望找到被关注的出口。于是当流行文化来临时,他们选择用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来获取更多人的关注,与更多的同学结为好友。不可否认,流行文化有极强的号召力,一旦孩子们迷恋上了,其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学生在迷恋流行文化的同时,张扬了自我的个性,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感,也获得了别人的关注。有的学生用炫富的方式博取别人的关注,从而在班级里较易出现攀比之风。有的学生通过在网络游戏里追求更高级别来获取别人的认可,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节制力,也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学习。有的同学申请QQ和微信,开办各种群发起讨论,装扮QQ空间,发表各类追求个性的图片来获得别人的关注。有的同学掀起看恐怖小说、动漫之风,用这样的方式去引领时代的潮流。总之,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满足了孩子们的心理需要,成为他们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三)这与时尚主流观念的引导有关

当今处于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众多,多媒体、网络、电视、手机,各类信息繁杂,偶像、动漫、音乐等流行文化开始进入儿童的视野。本该看动画片的年纪却看起了湖南卫视《奔跑吧,兄弟》,本该捉迷藏的年纪却玩起了“撕名牌”,本该和伙伴玩耍的年纪却在家里对着电脑玩“dota”,本该唱儿童歌曲的年纪却模仿大人唱起了《逆战》,流行文化已作为一种主流文化充斥着孩子们的童年。小学生好奇心重,模仿能力也强。如果电视媒体、手机网络上都是流行文化,再加上小学生是非观念模糊,自制力不强,意志薄弱,那么,小学生很快便会被这些流行文化所吸引,模仿大人,失去他们最本真的童年。

我们不标要问:流行文化究竟对小学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二、流行文化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流行文化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使教学资源多元化

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有吸引青少年的魅力,如动漫、电影,深受学生的欢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是感兴趣的东西,学生自然研究得就多些。在流行文化的引导下,学生懂得了流行的趋势,倾听网络音乐,阅读网络小说,浏览网页、博客,甚至在网上写文章抒发自己的心声。利用微信,学生建立了讨论学习的“复习群”,关注有关学习的公众号,网上信息量很大,流行文化帮助学生打开了视野,了解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喜欢动漫、综艺节目,他们会画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聊自己喜欢的明星,关注娱乐的动态。他们接触的知识比一般的孩子多,爱好也变得广泛了,对事物的看法也比一般的孩子谈得深刻。

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资源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口语交际课,教师开始利用学生喜欢漫画展开想象练习说话,教材建设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材开始更多的关注情感的陶冶,对流行文化也做了正确的引导,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更加紧密,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材里加入了《我的偶像》一课,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里加入了《我和网络》一课,足以可见教材开始有了流行文化的内容,教学设计开始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为的是和学生拉近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学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了。从在课堂上“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成了微信、QQ、微课,随时随地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网络与社交软件随时随地和教师讨论习题,分享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关注,互相点赞,一方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师生的互动联系,让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也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引导和管理学生。

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逐步扩大,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也是有帮助的,小学校园里流行的《笑猫日记》《查理九世》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些读物教会孩子们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一定意义上看,这些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对写作文会有所帮助。

2.流行文化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小学正是发展思维的好时机。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记忆能力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语言,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在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接触到多元的流行文化,迅速打开了他们的视野,俗话说:“见多识广。”了解得多,自然想得就多,新时代的小学生不再像过去一样只看父母买的几本书,他们会在网上寻找好看的网络小说和动漫杂志,谈你所不知的流行文化;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只看动画片,而开始接触《中国好声音》等综艺节目,文化的品味在改变。他们会用微信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用“美拍”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用“小咖秀”来演绎个性的自我,用K歌软件来记录自己动听的歌声,他们在社交软件上有自己的“朋友圈”,和同伴们进行交流互动,获得大家的认可。新时代的小学生爱好广泛了,表达自己的方式更多了,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更加丰富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对社会现实最真实的看法,他们的作业里也时常会流露出充满个性的表达。流行文化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而因为有了流行文化,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也正因为如此,流行文化在青少年中迅速蔓延,他们为这种文化而骄傲,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二)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流行文化比较繁杂,自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流行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影响。习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习作直接关系着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众所周知,流行文化多半来源于网络和媒体,而在网络上和一些综艺节目里使用了一些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往往会把这些网络用语运用到自己习作的书面语表达中去,长此以往,学生习作容易导致不规范的现象。如网络用语“我去”“天啦噜”“我也是醉了”都被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中充当感叹词,有的习作里还被画上了网络表情,尽管教师每天在课堂上规范地讲解,但流行文化的冲击力实在太强,学生耳濡目染,这对学生的书面表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不仅在习作方面,阅读也受到了流行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喜欢看动漫,读网络小说,渐渐地对中外名著和老师推荐的书目忘怀,而有的读物充斥着一些暴力、恐怖的色彩,小学生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渐渐对这些有害无益的书籍失去抵抗力,对其身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学习。

其次,流行文化对小学德育产生了影响。小学德育主要以积极引导为主,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注意校内外安全,热爱学习,积极进取。

而随着流行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新闻记载,个别小学生因模仿“撕名牌”的游戏在马路上玩耍,险些丧命。有的学生看了充满暴力色彩的漫画在学校殴打同学。还有的学生口里唱的都是流行歌曲,而歌词有关爱情的内容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作用。由此可见,流行文化的“多元性”也给学校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在小学德育中,要逐步渗透流行文化的正确引导,以避免流行文化这把“双刃剑”对孩子产生的危害。

三、流行文化正确引导的策略

我们要怎样把流行文化的危害降到最少,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呢?

首先,要正确看待流行文化,不是所有的流行文化都是有害的,我们要分清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利的?如在网络阅读中要分清有的读物有利,有的读物不利,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把好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其次,要积极利用流行文化的正面导向作用。对有利的流行文化,我们要进行积极引导,如学生喜欢微信等社交软件,就利用网络聊天和公众平台的优势,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利用网络公众平台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推荐适合其年龄段的网站、书籍和平台,用班级博客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博客上撰写练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流行文化在教学中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再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受到流行文化影响而产生认知偏差的同学,要加强心理疏导,教给学生正确利用流行文化的方法,及时进行心理矫正,教育学生积极向上、文明守礼。

篇7

关键词:网络安全 技术 计算机教学

互联网是个无法想象的巨大空间,而网络使用者的言论和行为也就有了较大的自由。除了通过“我来说两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当然也不乏尽情宣泄,甚至也有比较激烈的言论。更有甚者,地域和人身攻击或者散布非法言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就像任何一项科技发明一样,它本身就带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重要的是终究要依靠正义和理智去战胜邪恶。尽管美国中情局的“棱镜”计划或者并未能阻止“911”的发生,但获取情报的初衷终究并非为了主动攻击对方。只能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本身就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互联网诞生以来的发展及应用,已经用不着讨论。我们要做得,只是教育和引导。也正如那位英国首相说的,针对日益增多的网络暴力行为,网站运营商必须开始行动,确保上网者免于遭受网络暴力。而本文要讨论的是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如何适当贯彻关于网络文明的一些重要内容。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平安”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平安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平安的定义包含物理平安和逻辑平安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平安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平安,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平安性的含义是信息平安的引申,即网络平安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目前欧州各国的小型企业每年因计算机病毒导致了巨额经济损失,而这些病毒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据反病毒厂商趋向公司称,像Sobig、Slammer等网络病毒和蠕虫造成的网络大塞车,其危害非常巨大。而包括从身份窃贼到间谍在内的其他网络危险造成的损失则很难量化,网络平安新问题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一斑。

平安是网络赖以生存的保障,只有平安得到保障,网络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网络平安技术随着人们网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面非常广,主要的技术如认证、加密、防火墙及入侵检测是网络平安的重要防线。

对合法用户进行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获得对公司信息系统的访问,使用认证机制还可以防止合法用户访问他们无权查看的信息。现列举几种如下摘要:1.身份认证。当系统的用户要访问系统资源时要求确认是否是合法的用户,这就是身份认证。常采用用户名和口令等最简易方法进行用户身份的认证识别。2. 报文认证。主要是通信双方对通信的内容进行验证,以保证报文由确认的发送方产生、报文传到了要发给的接受方、传送中报文没被修改过。3. 访问授权。主要是确认用户对某资源的访问权限。4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使用加密认证电子信息的方法,其平安性和有用性主要取决于用户私匙的保护和平安的哈希函数。数字签名技术是基于加密技术的,可用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或混合加密算法来实现。

加密是通过一种方式使信息变得混乱,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加密类型摘要: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私匙加密又称对称密匙加密,因为用来加密信息的密匙就是解密信息所使用的密匙。私匙加密为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的紧密性,它不提供认证,因为使用该密匙的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加密和平共处送一条有效的消息。这种加密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很快,很轻易在硬件和软件中实现。公匙加密比私匙加密出现得晚,私匙加密使用同一个密匙加密和解密,而公匙加密使用两个密匙,一个用于加密信息,另一个用于解密信息。公匙加密系统的缺点是它们通常是计算密集的,因而比私匙加密系统的速度慢得多,不过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复杂的系统。

防火墙是网络访问控制设备,用于拒绝除了明确答应通过之外的所有通信数据,它不同于只会确定网络信息传输方向的简单路由器,而是在网络传输通过相关的访问站点时对其实施一整套访问策略的一个或一组系统。大多数防火墙都采用几种功能相结合的形式来保护自己的网络不受恶意传输的攻击,其中最流行的技术有静态分组过滤、动态分组过滤、状态过滤和服务器技术,它们的平安级别依次升高,但具体实践中既要考虑体系的性价比,又要考虑平安兼顾网络连接能力。此外,现今良好的防火墙还采用了VPN、检视和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的平安控制主要是基于IP地址的,难以为用户在防火墙内外提供一致的平安策略;而且防火墙只实现了粗粒度的访问控制,也不能和企业内部使用的其他平安机制(如访问控制)集成使用;另外,防火墙难于管理和配置,由多个系统(路由器、过滤器、服务器、网关、保垒主机)组成的防火墙,管理上难免有所疏忽。

篇8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很多高中生对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很认真。同时,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按照课本的条条框框来讲解,既没有突破旧的思路,也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创新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重要要求。创新能力需要培养,需要引导,需要提高。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奠基石

高中计算机课程的考查主要是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水平,综合评估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有很多学生经常接触电子产品,对产品的性能与应用都很熟悉,在课堂上并不认真听取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导致考试时候连最基本的知识也不清楚。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督促学生掌握理解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之上进行创新。

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关键的基础知识提取出来,重点标识,要求学生掌握与理解。重点知识的提取,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图列提纲,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列提纲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模板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结合自身的记忆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相关操作软件。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用关键字词来进行总结,可以做成思维导图的模式;也有的学生喜欢根据章节的排列依序进行总结分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计算机的需求进行分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也可以督促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教师根据各个小组不同的特点,按照教学任务的安排,给小组设置学习任务。而且要建立小组督促机制,帮助学生认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开放性氛围是创新的有利条件

学习环境对于拓展学生发散性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质疑不予理睬,也没有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有的教师经常在教学安排中很少设置学生的发言时间。也有的学生上课并不认真听讲,把计算机课程当做休闲娱乐课。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章节内容的需求,引入一些新颖的话题,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这一课,常见的病毒现象计算机蓝屏、运行速度缓慢、系统语言被更改以及主页被篡改等,跟病毒相关联的就是黑客,可以与学生讨论对黑客的认识与看法,以及对世界黑客大会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的思路理解一些计算机课程。例如,对网络道德规范的理解:现在网络上经常会发生一些网络暴力事件,应该按照哪些要求使网络更加安全与和平,或者对于网络暴力行为的传播,你有没有对相关软件和平台的建议。教师可以提倡学生融入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也可以充分利用讨论小组,针对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还可以利用课下的一些平台与教师和学生或者前辈进行沟通交流。开放性的学习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才能够真正融入计算机课堂中。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才能够提高创新能力。

三、引导与支持是创新前进的动力

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一时兴起偶尔提出一个问题,有的学生缺乏勇气与自信心,不敢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生怕受到教师的责备。同时,有的教师确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与疑问,不是马马虎虎搪塞掉,就是三言两语回答学生。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的鼓励与支持。计算机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很多问题只有专业性的人才能回答出来。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发现问题有的时候比解决问题还要困难。高中生的发散性思维比较广,对待事物的看法往往观点新颖,想法独特。教师可以多举一些创新成功的例子。例如,Creative是业界公认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制造产品的理念就与公司的名字一样,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造,在音频和PDE产品方面屡有创新。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多鼓励支持学生。有的学生有很好的想法,但却不敢做。也有的学生尝试几次之后,就没有勇气继续下去。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端正对失败的态度。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帮助指导。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丰富课堂生活,有利于帮助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热爱。要想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才能够促进创新的发展。其次,应该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最后,应该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9

某小学校园里也设有类似的发泄室,里面有沙袋、塑料垫等供学生们在课间发泄情绪的物品。不少学生经常光顾其中,发泄出不良情绪后便面红耳赤地返回教室。

网络上也有一种叫“发泄工具”的游戏在悄然流行。这个游戏开始时,电脑屏幕上会出现一个人的头像,你可以在这个头像的旁边输入任何人的名字。然后有拳头、脚、木棍,以及冲锋枪、炸药供你选用。你可以运用这些工具对这个人随意发泄。

这些发泄新手段的出现,昭示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精神压力的过重。同时也说明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排解这些不良情绪和压力的重要性。那么,这些发泄新手段是否真正有效,是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

有心理学家这样说:“如果人不能将自己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这些东西将摧毁自己;如果人能将自己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么这些被表现出来的东西将拯救自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可能经常遭遇挫折或烦扰,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以释放。此时,这些不良的甚至是略带侵犯性的心理情绪就会在心中郁积,使人们的心理逐渐失常。于是,人们便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呼声:“用宣泄拯救自己!”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宣泄是消除人的不良情绪与冲动的好方法。健康的宣泄,可以使人们将心中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避免这些情绪影响自身或他人。

常见的宣泄方式大致有三种类型:1.攻击型:采用攻击的手段宣泄,可以较快地将心里的不愉快释放出来。其不足之处是容易产生新的矛盾。2.自虐型:即将宣泄指向自身,包括自责自骂和自我虐待。用自虐方式宣泄的人容易走向极端。他们常常过多地考虑消极的一面,而忽视积极的一面。3.转移型:即采用运动、唱歌、大声朗读、找朋友倾诉等方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达到释放、排遣心中不快的目的。

类似“宣泄吧”里的宣泄手段,都属于转移攻击型,是第一种类型的变异。但很显然,它不如第三种宣泄方法合理恰当。宣泄,要对症而行。“发泄吧”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消极的情绪。但这种宣泄方式,充其量只能暂时缓解人们心中的郁闷。

研究证实,要想真正释放心中的压力,人们必须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找到自己不良情绪的症结所在,要弄清自己的不良情绪是由他人造成的,还是由自己造成的,以及怎么造成的,以便“对症下药”。如果随意地到“发泄吧”宣泄一通,不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强化了自己对他人的不满情绪,同时还可能让自己对这种浅层次的宣泄产生依赖,从而忽视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新事物,“发泄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新鲜感来吸引顾客的。许多人来此仅为尝鲜,而并非真正有不良的情绪需要宣泄。所以,这种没有以人的自我觉悟为前提的运营方式,是难以治疗人们的心理疾病的。

应该强调的是,人们在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千万别让宣泄演变为暴力。因为这种攻击型的宣泄是为已经产生了侵犯心理的人量身定做的。但现在很多人在去“发泄吧”之前可能仅仅是心理上郁积了一些不良情绪,还构不上对他人的极端仇恨。这时如果任他们到“发泄吧”里宣泄一通,实际上是纵容他们去亲身体验侵犯别人的暴力行为,从而增加了他们侵犯别人的危险性。

对于模仿性很强的孩子,酣畅淋漓的宣泄,容易动摇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从而使他们产生暴力倾向。将来当他们步入社会时,可能会因为已经习惯了随意宣泄却找不到合适的宣泄场所而将心中的不满转移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身上。如果是这样,就会使他们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让孩子们宣泄心理情绪,可以采用组织夏令营、倾诉心事等更为健康的方式。这些转移性的宣泄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有利。

篇10

2006年12月18-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主办的“亚洲地区性别与法律比较研究”首届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和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柬埔寨、伊朗、蒙古、泰国、越南和中国等6个国家法律界、妇女界、非政府组织、政府部门等不同领域的3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五个主题: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法律改革、司法保障面临的问题;立法、法学研究和教学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平等权的法律实践:机制和程序保障;《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在国家层面的实施;法律领域中的性别主流化:最佳实践。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者围绕如何将性别纳入决策主流,分别介绍了各国的性别平等现状,总结了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成绩,介绍了各自最新立法动向与司法实践经验;共同分享了各自在法律与性别研究、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加强了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沟通,并希望在发展和完善各国性别与法律研究网络的同时,建立性别与法律研究的亚洲区域网络,从整体上推动亚洲地区两性平等的进程。

一、将社会性别纳入法律决策主流:亚洲国家的实践与经验

在将社会性别纳入法律决策主流的过程中,亚洲各国的非政府组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倡导、推动到实践参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Virada Somswasdi在《反对父系社会:泰国妇女研究的现状与挑战》中谈到,在泰国性别平等问题从1974年开始即成为法学学术中的热点问题,女性和发展项目关注女性的家庭角色,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角色等方面的地位。有两个案例表明了妇女组织在推动司法中的两性平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其一,妇女组织认为女性在婚后必须随夫姓的规定是违宪的,她们要求法院给予审查。经过妇女组织的呼吁,法院最终规定妇女婚后可以随夫姓,也可以保留原有的姓氏。其二,在一起家庭暴力的案件中,身为大学教授的丈夫使用种种残忍手段,将妻子虐待致死,公诉机关却要保释该施暴者,条件是要这名施暴者在社区无偿服务30小时,法院也将不予追究。妇女组织开始游行示威,向媒体曝光,在妇女组织和公众的强烈要求下,施暴者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Duong Thanh Mai的《越南法律体系中的性别主流化》、Tran Thi Mai Huong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在国家层面的实施》、Thuy Anh Nguyen的《越南的性别平等法》谈到,越南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性别平等法》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性别平等法》明确了男女间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差异,提出促进两性实质平等的立法目的。为此,在法律中规定了男女平等、女性基于生理性别差异而产生的特殊需要、根据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中的规定采取临时措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越南《性别平等法》的突出贡献体现在:其一,以促进性别平等取代保护妇女权利。将性别平等作为立法的目标,针对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而非针对特定性别人群制定法律,不仅立足于保护妇女,同时立足于改善两性关系,旨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促进性别平等,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其二,明确规定将妇女在家务中的劳动计人家庭总收入。虽然该规定离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最终实现尚有距离,但其积极意义不可忽视。其三,将参政的性别比例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指标,推动两性平等参政的进程,这是越南女性参政比例较其他亚洲国家要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践活动方面,三百多家非政府组织在两年前开始合作,建立了网络,一些专门的组织如妇女联盟、农民联盟,正在发挥重大的作用。

Rosa Gharachorloo在《伊朗的性别平等法、家庭暴力法、性骚扰立法》中介绍说,在伊朗,由于受到宗教的影响,两性平等状况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尚有差距。虽然该国设有妇女事务与家庭中心,但它是完全依附于政府的组织。家庭暴力是突出的社会问题。伊朗的家庭暴力发生率较高,这一方面是受传统和宗教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刑法、民法、婚姻法中缺乏防止和制裁家庭暴力的条款。近年来,由于国际压力和伊朗律师协会人权委员会、伊斯兰人权委员会等NGO组织的呼吁,伊朗正在采取积极措施。

Ouk Kim Chan Tara在《对妇女的暴力》中谈到,柬埔寨于2005年9月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法律宣称任何人在家庭中都应免受暴力侵害,政府有权及时介入,阻止正在进行的侵害甚至当场控制施暴者而无需逮捕令。柬埔寨妇女组织关注妇女、儿童遭受暴力的各种事件。同时为受害女性提供了一些实质帮助,例如,接到妻子遭受家庭暴力的报告后,妇女组织可以帮助受虐妇女找到庇护所,受虐妇女在庇护所既可以得到人身保护,又可以得到培训,增强个人生存能力。如果受虐妇女希望离婚,妇女组织可以提供由庇护所到法院的交通费,派专人护送,免费离婚案件。此外,柬埔寨妇女组织通过立法起草、培训、宣传、提出建议等积极方式,敦促政府履行法定职责。

Enkhjargal Davaasuren在《蒙古立法中的性别主流化》中介绍到,在蒙古,由于该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男女两性在政治、就业、教育等领域中产生了较大的差距。为了减少两性之间的差距,蒙古政府成立了国家性别平等委员会,蒙古的妇女组织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妇女组织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女性在议会中的比例持续下降,目前只有7%;男女两性就业率差距不大,但在重要部门、从事决策工作的女性比例非常小,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整体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在财产所有权的认定、私有化的过程中也存在性别歧视问题。在促进妇女参政的过程中,在妇女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努力下,各党派有意识地提出了女性人选,将女性占30%的比例作为奋斗目标。但女性候选人仍然面临来自孩子、家庭、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困难,妇女组织的任务不仅包括推动立法,还包括提高整个社会的性别意识。

亚洲国家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法律决策的主流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无疑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从保护妇女权益到推动两性平等:中国的现状与奋斗的目标

’95世妇会对中国社会性别主流化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目前,中国业已形成以《宪法》为依据,由《民法》、《刑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单行法律组成的保护妇女权利的法律体系;中国政府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基础上为保护妇女权利、促进性别平等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立法和司法决策方面,中国的NGO组织做了很多工作,在立法方面,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起草法律建议稿并通过人大代表提交给了人大议案委员会;在司法方面,反家暴网络和各地网络成员培训了大量来自公检法司各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关注和性

别平等有关的案件,并通过从性别角度对案件的分析,使受虐妇女获得较轻的刑事处罚:在各地开展了以促进性别平等为目标的法律援助、性别培训、公共教育等活动。

在如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主流,特别是纳入法律领域主流的问题上,中国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其一,男女两性在地区、城乡、领域之中的差异;其二,缺乏健全的性别平等保障机制,尚没有专门的性别平等法律以及相应的法律执行机构,妇女权利保护执行力度不大;其三,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工作有待深入,如对现有法律文本的全面检审、在执法中的性别分析、对国家各领域的分性别统计、分析和预算等。

中方代表们在如何将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问题上认为,在推动性别主流化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妇女权利保护与性别平等的关系问题和男女平等与性别平等的关系问题。对妇女实施法律援助、对妇女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地位,并非社会文明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性别纳入社会主流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性别平等、和谐与进步。

同时,要注意对保护妇女权利法律条款的性别分析与谨慎运用。《劳动法》规定,妇女享有两个月的带薪产假。这个基于生理性别差异旨在保护妇女权利的条款强调了女性作为照顾者的社会角色,强化传统社会对婴儿抚养的性别角色分工的期待,这个角色分工支持一种观念,即女性(母亲)是家务劳动(抚养孩子、照顾家庭)的主要承担者,男性(父亲)则应当出去工作赚钱,养家糊口。这种规定不利于促进性别平等。再如,在男女退休年龄问题上,到底是对女性的保护还是对女性的限制,表面上的保护条款是否以牺牲妇女更大的利益作为代价?在制定保护妇女权利的法律条文时,必须对条文进行性别分析,谨慎适用,避免违背性别平等的初衷。

中方代表谈到了法律中性别主流化的理论研究问题,认为既要研究概念又不可停留于概念。应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出发,将社会性别纳入到法律的各个领域中。在理论研究中应关注分析法律规范中隐藏的性别观,通过法律的运作进程、运作效果考察性别变量在立法、执法、司法中的作用,通过对法律史、性别史的研究把握法律性别观在法律历史中的演变过程。学者应致力于构建本土基础上性别主流化的理论基础。此外,对性别与法律的研究还应当将法学、人类学、公共政策研究以及妇女学等各种变量相结合,避免研究内容的单一化。

三、通过法律的社会变革:将社会性别纳入决策主流的意义

与会者一致认为,当前,亚洲区域的性别问题主要表现在:性别偏见、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仍在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女性平均工作时间(包括家务劳动时间)多于男性,造成女性负担过重和健康危害;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女性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较少;女性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普遍低于男性;促进两性平等的法律规定与实际状况存在显著差距:女性在政治生活中参与度不够;就业中性别歧视严重,女性平均工资低于男性;虐待妇女、贩卖妇女现象仍然存在;艾滋病传播中女性受侵害现象严重,母婴传播中妇女儿童成为主要受害人群等。

针对上述问题,亚洲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通过立法促进性别平等;培训社会性别专家和一批专门从事性别工作的专业人员;国家财政拨款专门用于促进性别平等;提高女性的参政能力和认识水平;实现在政策、立法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通过社会宣传、公众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性别意识;在各国乃至全亚洲区域内反对家庭暴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禁止贩卖妇女的行为;采取积极措施防治艾滋病,防止艾滋病的蔓延,特别是母婴传播。但是,所有这些努力的核心,应当是将社会性别纳入法律决策的主流。这才有助于实现法律的实质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