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方式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教育方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差,与班主任自身形象的树立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班风是班级大多数同学意识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主任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们在班级形成良好风气。
严格要求,强化集体观念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因而良好的班风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按照正确的班风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态度与行为。相反,如果班风不好,不良行为就会由于“从众”而像瘟疫―样在班级里蔓延开来,使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通过军训时的寻找身边的淑女和绅士,校外打架,对自己、对班级、对班主任的期望的文章撰写,校运会报名等等,在班级中不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个人要服从集体的意识;强化做个勇于负责的人,做个有爱心,有包容力的人,做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做个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幸福的人,做个能了解自己潜力而不断学习与努力的人。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良好班风的形成
班会、队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教育》是指导学生行动的准绳。
1.在“做雷锋式好少年”活动中,通过开班会,学生们行动起来了。以班干部为主,全班设七个活动小组,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时间,分别到几个单位及五保户家去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各单位、敬老院的好评,并送来了几十封感谢信。通过这项活动,既进行了集体强化,又教育了学生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等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
2.在“尊敬国旗”班会中,通过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们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记得有一天,天气不好,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游戏,这时,突然下起了小雨,只看,班级的班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教室,急忙问他:“怎么了?”他听到问话,这才喘口气,告诉我:“老师,外面下雨了,国旗会被淋湿的,怎样把国旗降下来呀?”听到这番话,心里想:他是一年级的学生,心里装着这样的事。于是我就带着他去降旗,到外面一看,高年级的女同学已经把旗降下来了,虽然没有亲自降旗,但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针对这一情况,当天我就召开了班会,在班会上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同时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爱国旗教育。
3.在体育活动中,强化集体主义感。记得,学校在举行跳绳比赛中,时间定在周四下午。这天第四节课同学们在操场上认真地进行练习,这时,一名学生喊了一声,“老师,我要吐,头很疼”,我赶紧把她扶到班级,在药盒里找到了正痛片,给她吃下,刚刚把她稳定好。同学们又把另一名同学送回班级。我问她:“你怎么了,哪不舒服?”她说:“我心里紧张,脑袋很疼”,我又给她吃了一片“正痛片”安慰她几句。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找来几名学生,对他俩说;“让同学把你们送回家去,在家好好休息,好了再来上学。”没等我把话说完,一名同学就说:“老师我不回去,现在没什么了,好多了,再说,老师您能带病给我们讲课,我也能坚持。”“老师,我也要坚持比赛,现在好多了”,另一名同学也抢着说。跳绳比赛开始了,轮到我班时,我小声问胡同学、郑同学能行吗?她俩齐声说;“老师你放心吧,没问题。”比赛结束后,在总结会上,我特意表扬了这两名学生。并启发全班同学思考:这俩个同学是什么精神?你们学习她们什么?大家讨论一下。用事实说话具有说服力。只有抓住教育时机,才能提高学生对班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学生班级的向心力。现在,班级形成了:一人有事大家帮,同学病了,大家争着护送,室内卫生差了,自觉打扫,同学缺课的主动补课的多了,等等。班主任要注重点滴事情在学生中善于树立典型,使全班学生形成了积极进步的良好风气。
在竞赛中培养学习兴趣。创立良好学风
树立良好班风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是:一是把学生分成4个学习小组,无论是数学课,还是语文课,都有小组竞赛,进行评比,分阶段进行;二是在学习成绩接近的同学中进行竞赛,每一名学生都在同自己成绩相当的一个小组里,同一水平里进行学习竞赛,谁努力学习,谁的成绩就相对提高的快,学习有劲头,赶超有奔头。由于这种方法很适合学生,在班级里不写作业的没有了,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多了。 有些学生从原来七八十分提高到九十分以上,有些学生由五六十分提高到八十分以上,经过竞赛评比,激发了全班同学努力学习的劲头,在班级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风。因此,在期末考试中,班级以数学平均95分,语文平均91分的成绩获学年组第一名。
从严治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篇2
关键词: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中学教学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科目和试卷内容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到2002年,这项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铺开。中学教学必须正确、深刻地认识这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笔者拟对高中文科考生冲击最大的“文科综合考试”做出分析,探讨新形势下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
一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突出特点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是指在一份试卷中包含了历史、地理、政治三门中学课程的一种考试。其突出特点有三个:
1.始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试以时间最近的、人们尚熟悉的2002年秋季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为例。2002年秋季的高考文科综合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也无论是政治学科的试题还是历史、地理学科的试题,都紧紧地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设问,充分体现了教育部《考试说明》提出的“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或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的要求1。在选择题中,可以看到有这样几个热点问题:一是欧元间世对世界金融格局的影响(1—7题),二是环境问题(13—14题),三是我国对外开放问题(15—19题),四是战争话题(20—22题),五是科学技术问题(23—27题),六是投资问题(28—30题)。在主观题中有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问题(37题),有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社会发展与环境空迁问题(38、39题),有西部开发问题(40题)。
2.学科内和学科间综合程度高。教育部《考试说明》曾明白指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强调考察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2 从2002年秋季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看,文科综合试卷设计严格地遵循了这个原则。选择题的1—7题是以欧元的产生为情景的问题,综合了政治常识、经济常识、时事政治、世界地理等政治、地理两个学科中的内容;第15—19题是历史学科内的单科综合,纵向跨一千二百余年,横向有中国经济史、中国政治史、中国文化史的内容。主观题的37题、38题均属于学科内综合。37题跨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三部分内容;38题跨中学课本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相哲学常识三部分内容。37题虽然属于历史学科内综合,但是理解、掌握了中学政治课政治常识中的“主权国家及权利”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部分内容,也有助于该问题的正确回答。39题和40题均是跨学科综合题。其中39题是历史、地理二科的综合,40题是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的综合。这两个大综合题,以历史学科的知识为主线,分别把历史、地理二科和历史、地理、政治三科串了起来,问题与问题之间设计和谐、得当。
3.能力测试全面。高考综合考试有两个目的:一是为高校选拔优秀的学生,二是引导中学贯彻素质教育。为此高考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各方面、各层面的能力。既有记忆性的知识题,又有考察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仍以2002年秋季高考试题为例,该卷H卷为主观题部分,共4个大题,160分。其中属于基础知识记忆性的试题有36题的(4)、37题的(1)、39题的(1)(2)、40题的(1)(2);其余各题均属于理解问题、分忻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如果以分值比例计算、属于基础知识记亿方面的试题为42分,占Ⅱ卷总分的25%;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分值为118分,占Ⅱ卷总分的75%。
二、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
高考是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这是不争的事实。高考这个指挥棒已经转变了方向,高中教学也必须及时调整方向。那么,如何调整中学教学万向?结合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特点,至少可以清楚以下几点:
(一)纠正偏科现象,语、数、外和政、史、地一视同仁
以升学考试为中心,各地、各级中学都把所学科目区分为主科与副科。语文、数学、外语是主科,政治、历史、地理以及音乐、体育、美术都是副科。在初中,语、效、外每周5课时,而政、史、地、体育每周2课时,音乐和美术每周只有1课时。语、数、外三门课的老师,每人负责2个班级的学生,而政、史、地、音、体、美6科的老师要负责4—8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抑或是家长,主、副科的观念由此深入脑海。高中的情况与初中的情况略同。高一相初中的情况是没有区别的。到了高二,分了文科班和理科班,理科班就不用说了,除了体育外,与政、史、地、音、美5科绝缘了。文科班如何呢?如果下是特色班,音乐和美术已经被砍掉,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地位应该说较以前有所提升,但是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终究还是逊色于语文、数学、外语三科。
偏科现象是以往应试教育的结果。其危害如何,已经有不少人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即使立足于中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立场,继续从应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发现主、副科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目前的高考形势了。
首先,从文科考生高考各科的分值看。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考试时间分别为150分钟;而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共300分,考试时间也是150分钟。按照主、副科分类,假设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满分,那么,主科(语、数、外)共450分,需要450分钟考完、考生平均每1分钟的时间只能得1分;而副科(政、历、地)共300分,需要150分钟考完,考生平均每1分钟的时间能得2分。这样计算的话,用同样的时间学习“主科”就不如用同样的时间学习“副科”得到更好的分数。
其次,从考生得分情况看、“主科”中语文的得分率与“副科”得分率关系密切。这是因为无论是语文还是“文科综合能力卷”都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除了一小部分的基本知识外,大部分试题考察学生的能力,即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不是单纯地学习语文或单纯地学习政、史、地就能实现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数、外是一种工具,不掌握好这个工具,就无法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反之,不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语、数、外这个工具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运用,也不利于语、数、外水平的提高。例如,语文课中的语法和写作学不好,其书面表达能力就弱,就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主观题的答案;政、史、地学的好的同学,也一定能够为语文和外语的作文部分提供好的素材,写出内容深刻、丰富的作文。“主科”与“副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得到好的高考分数就下应该有主、副之分。
(二)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正确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割裂了二者的关系、突出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一味进行呆板枯燥的知识灌输和填充,强迫学生死记硬背”3。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原因恐怕有三点:
1.不营学生以前学的好环、只要认真背会老师精心归纳出的问题,就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考试成绩。
2.教学方法简单.教师省力。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全部讲授法,把复杂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讲解,易于教师控制课堂气氛、教学的进度、内容的深浅度。实际上是把对几十人的复杂教学体的控制简化为对教师自己个人的控制。
3.可以掩盖教师水平低的不足。这种模式忽略、限制学生个人的知识需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程度和兴趣,想讲多少就讲多少,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懂的多讲,不懂的不讲。不存在因为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尴尬的局面。其结果可想而知。杨振宁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教育。把学生变成了念死书的人,“学生习惯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怀疑和考证,因而也就不容易培养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敞开拓工作能力的人”。
如果说这种教学模式以前还有它的用武之地(靠死记硬背迅速提高考试成绩),高考改革该把它彻底埋葬了。很多高中教师抱怨:“押不住题”,这是旧模式落伍的证明。看看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的特点,只有识记能力是决不会取得好成绩的。2002年秋季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比2001年的识记题有所增加,但是也不过占主观题的四分之一。更多的题需要考生融会已有的知识,对给定的材料进行理解、分析、阐释、评价,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固然是书本上的,但是所给的材料或者问题却是不曾见过的,这需要考试具有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只有抛弃旧的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彻底贯彻早有定论的正确的教学模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题地位,才能养成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走出课本、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不是为了拥有知识。而是为了运用知识指导实践活动。课本知识是人们为了更好、更便捷地学习他人的经验而对实践经验的油象化祁系统比。课本知识的形成一般经过以下程序:实践活动经验总结(包括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论文或年著教材(课本)。由此可见,课本知识是距离具体实践活动最远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成了培养学生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学生学习时虽然学的是语、数、外、语、政、史、地等各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社会中的问题是复杂的,是不分科的。这就要求学主必须综合所学各门学科的知识只才能正确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在试题设计上始终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始终关注中国及世界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等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中学教堂不读死书。走出课本,学以致用,养顾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文科)[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高校教育 道德教育 比较
高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魅力的公民。实现前者可以通过学校专业传授式教育来完成,实现后者则方法各异,也不是朝夕之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中西方高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各自的方法和经验,通过两者对比,我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中西方高校道德教育比较
通过对中西方高校德育现状差异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呈显性化、单一性和政治化的特点,而西方高校则呈隐性化、多样性和宗教化的特点。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国情,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1.显性化和隐性化。在我国,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表述,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内容基于目标,在我国高校,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教学内容全面,也包括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明确的高校德育体系。完成这些课程的途径主要是以老师讲述为主,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道德观意义和人格内涵。这种带显性化特征的道德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界限分明。
在西方国家,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少有统一明确的表述,一般是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道德教育内容。各国道德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情怀;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美国学者黑渥勒曾在1970年提出“隐形课程”概念,所谓“隐性课程”说的是学生在学校可以无意识地接受某种影响。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西方高校很少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而是把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文教育及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倡导多渠道、全方位渗透,达到隐性教育效果,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完成道德和人格的修养。
2.单一性和多样性。任何国家的道德教育都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但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各阶段皆有所不同。从道德教育各阶段来看,我国的德育内容、形式在各阶段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单向的课堂传授和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主体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学生日趋成熟,主体性、独立性特征在他人身上都有所凸现,对于灌输教育易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德育课就显现出边缘化、弱化、形式化特点。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教育方式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即道德信念,还易造成学生道德行为不稳定。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途径上都力求多样化,综合利用学校、社会、家庭和各种软硬件设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影响。很多国家都极为重视社会文化设施对年轻人的熏陶,如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在手段上,国外高校普遍使用各种先进科技教育方式,如电影、电视、广播、唱片尤其是互联网等来辅助对学生道德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此外,国外高校也非常重视与家庭合作,成立“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
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课的设置呈多样化,即同样课程不同阶段的讲授内容不同。例如,美国将历史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途径,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下来要求各类学校必须开设历史课程。但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历史课的侧重点不同,如:小学主要以讲故事,伟人轶事为主;中学系统历史为主,侧重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则以对历史事实的理论分析为主。这样,使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能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既能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增长爱国热情,又不会因长期重复学习而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
3.政治化和宗教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表述中可看出,我国的道德教育是和政治教育紧密相关的,意识形态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是显性存在的,理论在课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对时事政治的考核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毋庸置疑,高校德育教育的政治化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对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讲授,且知识重复,难以和学生平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在西方高校,尽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西方国家长期对学生进行美化资本主义民主和妖魔化的非亲西方国家政权的思想灌输,但由于这种思想灌输是通过多种途径隐性地进行,表面上并没有呈现出政治色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接受了。另外,他们道德教育也体现出较强的宗教色彩,如在美国,宗教势力每时每刻都在以上帝名义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其中包括许多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虽然在政教分离的思想影响下,法律规定大学课堂上不能进行宗教思想教育,但大多数高校都设有教堂,有神职人员对学生进行宗教方面灌输和影响。因此,高校宗教思想灌输和家庭宗教生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且这种教育方式也较贴近美国人的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中西方德育现状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中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但西方高校德育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
1.消除教育界限,促进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从我国高校的情况来看,专业教育得到了很好地开展,但道德教育却出现了边缘化、形式化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僵化的德育模式所导致的。为了改变这“单足跛行”的现状,在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处理上应进行新的尝试。在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上,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强调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的知识学习整合起来,极力主张学科之间界限的消除及科技融合,认为德育应该不只限于资讯的传播,更应在各种训练中容纳所有能增加个人联系不同学科的能力。这种德育思想对我们探索新的德育模式提供了参考。西方高校注重各科教学对德育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因此,我国高校德育除保持目前旗帜鲜明、高度集中的政治立场外,也应尝试将德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促进两者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健全人格,做到德育过程“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2.改变单一道德教育模式,建立全方位道德教育系统。大学生喜欢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各方面教育也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若仍以单一的讲授灌输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显然不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势必会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观念多元化、冲突化的情况出现。因此,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急需改变单一地、反复地教学模式,建立多样化的德育方式,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课堂中,可多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学生多做独立思考,多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后形成的观点才能成为其外在道德行为的可靠基石。教师在这方面应更多地起引导作用。
课堂外,应充分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努力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在这一点上,可借鉴西方国家教育的先进经验,让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践他们的道德观点,强化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合一,避免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离。
3.加强审美教育,内化学生道德意识。高校道德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认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道德行为成为个人面对外部环境的自觉反应。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培养和内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在这一方面,西方国家往往利用宗教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灌输。
在我国,我们坚持的是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当然不允许宗教参与高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但一条途径可供我们尝试,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正确、积极的审美观来强化道德规范的内在强制力。正如爱因斯坦在《论道德》中谈到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
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应增加审美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观。对内要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外注重对学生的各种礼仪的教育和培训。只有内外道德教育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陈晓芸.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6,(4).
[3]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 1999,(1).
[4]冯益谦.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方法及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5]陈昊.当代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8).
[6]杨清.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7]徐纯.浅谈中外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比较[J].理论月刊, 2007,(7).
[8]马晓璐,宁凝.论中美大学德育之比较[J].现代企业教育, 2007,(8).
篇4
关键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85-02
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经过一定历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的特点。每个国家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即使西方其他国家不像中国将其直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一些国家比如美国称为“公民教育”,但实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工具。针对当前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西方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对比分析,以此借鉴西方一些有效并适合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
当今世界主要是两大社会制度,巨变之后,社会主义遭受一定的挫折,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发生变化,资本主义没有像之前描述的那样会慢慢走向衰败直至灭亡,反而在稳步的发展乃至上升,这对人们的思想造成很大的冲击。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地时代,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不断深入渗透,使一些人动摇了对的信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主义理论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
(二)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大众思想的变化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逐步发展,整个社会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尤其是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不断涌入我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功能,它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甚至瓦解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三)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态度的变化
如果说公众对国家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不是很理解,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却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的“去意识形态、去政治化”,甚至有人说取消“两课”的意见。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国内一部分学者去国外留学研究,受西方思想界“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影响,认为西方思想政治的政治色彩不浓,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等观点,所以造成这部分学者归国之后,其学术思想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思想精英的思想变化值得警惕。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1]。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研究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各个国家实施的方法不同,但是其实质和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统治阶级灌输其指导思想的一种手段。下面简单介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力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仅仅依靠学校这一块主要阵地,比如社会媒体、家庭、各种社会组织等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参观博物馆、纪念基地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充分利用课外和校外活动进行教育,这些都会成为美国对其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的教材。但在我国这些地方大部分不是用来当作教育基地来进行系统的实施教育,而是供旅游观光的场所。
美国还十分注重利用大众传媒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媒体的舆论宣传实质上是比学校的正规教育更具有潜移默化、容易让人接受和认可,能达到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我们知道美国每年的大选都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比如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事件,得到了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关注,驻广州的美国商会免费邀请高校大学生、老师及社会商界人士参加美国商会举行的祝贺美国选举总统的酒会,这就是美国在中国隐性地进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事例,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人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这实质上就是利用其社会组织与媒体的力量做了一次成功的美国制度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宗教性
信奉宗教,一直是西方国家的传统,直到现在依然是西方国家对其国民进行西方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当然美国也不例外。采用宗教的教育方法一直是西方国家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除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明显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把宗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去的传统。
西方国家通过宗教方法来培养公民的民族精神,把公民对宗教的虔诚转化为一种民族凝聚力。在美国,“公民宗教”已经和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了,以此来打造体现美国人的民族精神――“美国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培养了美国国民的民族精神,而且也成为美国人的一种精神动力[2]。
美国的宗教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宗教方法来解决公民日常遇到的思想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而西方宗教教育在人们日常思想困惑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它能够解决公民在社会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能给予一些引导与教育的效果,这样就是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存在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隐蔽性、渗透性
从表面看,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但是这些国家却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中国做的大部分只能在课堂。在中国各大高校专门设置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课程,既设置专业课也设置全校选修课程,每个人必须通过这门课程拿到学分,才能顺利毕业。但是在西方国家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即通过比较隐蔽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在无意识、潜移默化的状态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由学校来承担大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和社会或者其他机构组织承担的责任相对来说是少的。同时这也是许多家庭和社会认为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学校,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可以少承担或者不需要承担该项责任的原因。
我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完全忽视了与家庭、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作为教育的社会细胞――家庭,在一些基本的价值观、道德教育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而且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得到社会及家庭的认可,这样也会导致三者之间的联系较少,就很难形成一个共同的教育合力来进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我们应该在以学校为主要教育阵地的同时,也要重视和家庭、社会组织、媒体等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实际的教育效果。
(二)改变单一的“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我国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灌输”,这使得抽象、枯燥、空洞理论“灌输”的结果是:许多受过10多年教育的大学生,在其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上存在知、信、行不一致的倾向,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去上政治理论课,甚至会出现反感的负面情绪,这也就使得课堂上所教授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比如“小月月”事件、诚信问题、道德滑坡等事件时有发生,现在许多人都发出感叹不敢去做“好人”了。
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基本上是采用课堂教学灌输为主,没有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比如进行课外活动教育、参观历史遗址等户外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会收到比课堂灌输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与现实社会紧密地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其时代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总是与社会日常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的说教和单纯的灌输,很少与受教育对象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存在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不能解决社会现实的一些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受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
我们学习美国甚至其他西方国家的思政政治教育方法,并不是说要完全照搬照抄。因为某些历史传统文化不一样,所采用一些教育方法也并非一致,对我国也未必具有同样适用和有效。比如美国使用宗教教育方法,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几千年来影响我们至深的传统儒家优秀文化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其实传统的儒家文化有许多教育方法对我国教育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们可以将现代社会现实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以结合利用,以利用其正能量的作用来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我们却将一些优秀的传统儒家文化丢失了,反之更多的盲目的崇洋,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目前,如何采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好地发挥其效果是关键所在,否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教育,如果其教育效果和教育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对象逐步发展的需要,那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将继续面临许多质疑的声音。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琼.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启示[J].求实,2000,(5).
[3]范俊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2).
[4]李春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基本问题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9).
[5]戴媛媛,颜素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6]冯益谦.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1).
篇5
【关键词】文化/比较教育
【正文】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事实,分析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近代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化,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制度、的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和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中开展文化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文学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篇6
Guo Yiqu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 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学方式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in economics maj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bring together imparting knowledge, train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in teaching; emphasize on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establish new quality-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propos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n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式 体育院校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way;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22-02
0引言
现如今,为满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经营人才的需求,许多体育院校设置经济学专业,但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经济学》作为高等财经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结合学校特色,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教学,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针对《西方经济学》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和改进,探讨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与原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于一体,是系统反映和描述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原理、定律和理论,因此这门课程呈现出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抽象,分析工具多样,内容繁多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只有把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体育院校经济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基本特点如下:
1.1 基础知识较差,且参差不齐体育院校开设经济学专业专门培养体育产业经营高级人才是应时之需,但由于社会长期主观认为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方面人才,对体育经济学和体育院校开办经济学专业缺乏足够了解,造成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生源不好,部分为调剂招生,其中部分学生高考分数虽较高,但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特别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进而导致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缺乏探索精神。
1.2 学习缺乏主动性,思维方式过于教条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讲授,而此时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数理逻辑思维较差,对经济学学习中重要的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则明显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1.3 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关注较少,缺乏实践锻炼经济学通过运用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诊断,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应用性较强,而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把学习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书本知识上,对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基本经济政策缺乏了解和关注,理解也相对不深刻;另外经济学专业作为体育院校的新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实习实践基地不完善,也进一步造成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实践的机会较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2提高教学效果的体会
2.1 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体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当从应用的角度教授西方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注重分析经济学理论对体育产业、企业经营的意义。在进行理论讲解中,通过大量与体育经营相关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注重引导学生从体育经营企业的视角出发,思考理性的生产者行为决策,研究和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2 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 文化素质课教学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多下功夫。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全面系统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结合时事介绍前沿领域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研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上来。
2.3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师的舵手地位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的良性互动,在教学中在把基本经济理论讲解清楚的基础下,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分析能力,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轴、练为主线”。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事物,强化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避免“满堂灌”,引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养成学生多看、多思、多想的好习惯。
2.4 在创业理念指导下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西方国家高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下,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是根本。西方经济学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原理和理论都需要实践经济案例来验证。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实践,也将应用于实践,这与在教育中引入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是相符的。
2.5 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注重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评估体系的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为高校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3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重要保障。目前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手段主体化。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入手。
3.1 突破传统讲授法:提倡启发式教学传统的讲授法是指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法,相对教条,学生具有被动接受性,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把经济学理论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通过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问等,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例如在讲解短期成本知识中,可先讲授李宁公司在一周内生产运动鞋的过程,列举一些实际数据,然后提出3个问题:①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联系:李宁公司的生产与其成本有何关系?②利用短期生产规律解释短期成本变化:能否利用李宁公司的生产数据解释其成本变化过程?③利用短期成本曲线变化的规律解释短期生产中劳动投入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能否利用运动鞋平均成本变化来优化李宁公司最佳的工人数量?通过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产与成本的内在联系,掌握生产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应关系。
3.2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建设西方经济学网络教学体系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多样,一个理论可以用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等多种方法来表述和说明,因此教师在把内容熟记于心的前提下,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清晰的表现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还可以生动描述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降低授课难度。另外,省去板书使授课的信息量和效率也提高。在制作好教学课件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开发网络教学课件,促成学生与教师间互动,在网上进行自由讨论,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快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建设一套以传统的教学管理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档案管理优势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和课程管理体系。
3.3 重视案例教学法:构建案例库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是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结合具体案例,使知识得到深化理解。针对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选取现实经济中与从事体育产品的企业、体育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布置学生课后研究,通过课堂分析讨论、撰写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中强化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并把枯燥的经济学理论与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断“对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 穿插使用讨论法:实施“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仅限于“黑板经济学”,更多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不局限于现有的理论解释,勇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在明确各种解释方案的前提假设、约束条件下,为某一问题提供尽可能多的结论或解释,并等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围绕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创意性的问题,可以再组织课堂讨论或专题研讨,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讲完均衡价格后,讨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从奥运会开幕前到结束后的价格变化。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均衡价格形成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失业或通货膨胀等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
3.5 采用比较教学法:对比知识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繁多,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性质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把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加以化解,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透过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学原理。例如,在讲述微观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时,首先对有关需求理论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对于供给理论,则重点指导让学生对比需求理论,通过比较进行类推,发现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总之,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过程,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文武,张国良,杨丽萍.西方经济学教学基础―经济情景[J].生产力研究,2010,(7):11-12.
[2]曹休宁,王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案例教学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97-198.
[3]张树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属性与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8,(9):129-130.
[4]何苗.西方经济学互动教学五要义[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204-206.
[5]韩利红,薛光武.注重产出效应,强化案例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31-32.
[6]林森.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7,(5):93-96.
篇7
[关键词] 高中汉语教学;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 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理念
合作学习在国外是惯用的教学方式,西方将合作学习理论称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
革",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成绩,锻造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团队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互相之间合作交流、讨论研究以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
2001 年的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引入新课改。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而与此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基础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合作学习在更新教学方式和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被充分的认可。
二 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概述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被接受,就需要相应的教学组织策略来实现,只有通过好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好的教学方式得到正确的运用。我们要找到适应高中汉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就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首先,我们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必须适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高中学生不同于小学或初中学生,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趋于成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承担一些复杂的教学任务。
其次,我们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必须适应高中汉语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再次,我们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必须对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有所帮助,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反思、总结和探索的能力也是高中语文学段需要重点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专门系统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的运用。
三 高中汉语教学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讨
根据高中汉语教学的特点实际,我选取了两种国外教学实践中最受欢迎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进行研究,这两种方式分别为:"T-P-S"策略、"K-W-L"策略。
(1)"T-P-S"策略
"T-P-S"是指思考-组队-共享(Think-Pair-Share),这是使用非常广泛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1981年,著名教育家莱曼提出这种组织策略。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思考-组队-共享"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被充分认可,教育实践证实这种教学组织策略能够让所有学生对需要思考的教学主题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它的基本方式就是,首先提出一个教学主题让学生分别进行思考,然后在自己的小组内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与他人一起分享和反思不同观点。
作为当代西方最常用的课堂组织策略之一,"思考-组队-共享"十分适合于高中汉语重点难点的教学任务的突破,它能帮助学生进入独立深入的思考,并在同伴的交流和学习中,理解和反思不同的观点,锻炼自己深入思考、乐于交流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采用"思考-组队-共享"策略时,我们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A.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成立合作学习小组。B.老师给出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落实"思考(Think)"部分。C.再将每组学生细分为成更小的小队,比如2人小队,然后小队中的两个人就学习任务完成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交换想法。这一步教师需要注指导学生发现两人意见不同的地方;D.将合作小组内小队汇合,"共享"互相观点,并就小队交流中的不同意见和观点,深入交换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在"共享"中争取获得小组内的观点一致;(5)老师再随机让几个小组表达他们小组的观点与问题,与全班交流"共享"观点。(6)教师总结学生观点,明确教学任务中的问题,点评小组合作情况。
"T-P-S"策略是一直使用非常广泛的组织策略,在高中汉语教学中可以经常使用,尤其是那些重点难点,更需要使用。
(2)"K-W-L"策略
"K-W-L "策略同样也是西方最广泛使用的教学组织策略之一,它的特点是简明有效。"K-W-L "策略由教育家奥格非先生提出。"K-W-L"是指"Know(已知的)- Want to learn(想学的)- Learned(学到的)"的缩写,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凭借已知内容思考并试图了解想学的内容,再通过个人思索、小组研讨等教学活动,最终得出共同学习的知识。"K-W-L "策略被证实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习交流,激发学生求知欲并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在高中汉语教学中引入这种教学组织策略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
在高中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K-W-L" 策略:A.教师准备一个分为"K"、"W"、"L"三栏的表格,发给学生。B.教师给出教学任务,比如需要总结的学习主题与完成要求。C.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K-W-L" 表格;D.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分析,相互讨论,交流意见,修正自己的表格;E.各小组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学习成果,教师详细点评并适当总结。
以上两种策略是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最基本的两种教学组织策略,它们能充分地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特点和优势。此外,还有很多教学组织策略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甚至是创造。我们只有努力推动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新教改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Lyman F. Think-Pair-Share: An expanding teaching technique[J]. MAA-CIE Cooperative News, 1987, (1): 1-2
篇8
(一)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劲渗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书刊、网络等途径像潮水般汹涌而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流行的大型网络游戏中,由西方游戏公司出产和设计的产品占整个网网络游戏的70%。另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展,网路传播呈现出了一种开放性的姿态,互联网逐渐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思想领域,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革。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渗透,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技术系统,而且研究了各种意识形态的传播理论与方法。目前,互联网正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的外衣的掩护下,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往往极力谊染西方政治制度和生活理念的优越性和不可超越性,以“意识形态多元化、意识形态虚假化或隐或现地削弱、贬低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产生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心理”。
(二)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与“纠结”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任务更加艰巨,过程也更加错综复杂,它包括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血缘亲族聚居的乡村社会向城镇社区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型,从单一性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等若干个方面,由此带来了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加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摩擦。特别是对个人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荡。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大概有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时期,种种变化导致人们对过去较为统一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由认同走向迷惑或质疑,由此产生了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高校中来,从而导致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消解。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化,整个社会显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矛盾和冲突逐步凸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无疑是社会不公的加剧和腐败现象的蔓延,这也直接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对于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认识和理解,出现模糊化和离心力不断增加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理论的教育效果。
(三)世俗文化的消极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话语支配了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方向,它被普遍认同的同时,也为大众文化或者称为世俗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具有消费性的大众文化中断了50年之后,它的再次启动是在港台消费文化的“反哺”中实现的。邓丽君的流行歌曲、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琼瑶、席慕容的爱情小说和诗歌以及海外华文电视连续剧等,以另外一种方式占领了中国大陆的文化市场这一文化形态被称为“快餐文化”。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往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取代。在这种充分满足人们欲望的平民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主流思想以及人们的行为都发生着剧烈的改变。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经济发展的“这一条腿”已经长粗长壮了,而文化发展的“这一条腿”却成了残废——经济的发展无法掩盖精神的贫乏和道德的颓废。这种负面影响辐射到大学校园,势必导致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推崇享乐主义、忽视人性的祟高性、神圣性和超越性,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所主导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理想产生拒斥心理。
(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理论课程和日常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是开设理论课程以及形势政策课,而日常教育则主要是学工处和辅导员的日常教育工作。这些课程虽然在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的立场、观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有余,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
二、针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弊端,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加强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吸引力
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加强了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的吸引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加强教育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识
高校直接从事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他们肩负着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教育的高校教师,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会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不能忽视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确保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认同以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9
【关键词】外语教学 渗透 文化教育
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许多英语课往往成为语法解课,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忽视了不同的文化对交际作用的影响。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大大落后于语言能力。随着对外交往,沟通的日益频繁,外语教学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把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是实现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重要环节。
1.中学阶段外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由于文化障碍,学生在运用语言时,常常是“中文+英语形式”来套用所学词汇,从而出现许多不得体的句子,使对方很尴尬,甚至会产生误会。下面就此谈谈中学阶段的外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障碍。
1.1 日常交际的障碍。
a.打招呼与问候。西方人见面常用 Hello! how do you do? 或How are you?而中国人相见时往往会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 ? 等话语打招呼,这种中国式话语在西方人的眼里都不能接受,会被对方认为在干涉他的私事。
b.称呼。学生向老师问好,往往用“Good morning,teacher !”把teacher 当成了一种称呼,可是在英语中teacher 是职业,正确的应用sir,miss, Mr, Mrs. 甚至西方国家老师喜欢学生直呼其名,当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难以想象。
c.有关谦虚。中国人在交际中习惯于“自贬”的措辞,而在英语中西方人一般不用“自贬”的方式,当别人赞扬“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回答时应用“Thank you ”表示感谢。
d.有关委婉的交际语言。当有人向你发出邀请“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 当你拒绝时,应当委婉的回答,并说明理由:“I'd like to ,but I'm too busy .”
1.2 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礼仪与中国大不一样。
a .送礼物与接受礼物。西方人送礼物往往不考虑钱的分量。如被邀请到外国人家里做客,送上一束花或一盒巧克力或一瓶酒,就已经得体。如果买了贵重礼物,主人可能会不高兴,并感到不好意思。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先要推迟一番才接受,而西方人收到礼物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众打开礼物。
b.重要节日的习俗。西方最盛大的节日Christmas期间,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十月三十一日夜晚的Halloween的南瓜灯,“Trick or treat”的小孩子游戏,这些节日的习俗与我国的春节,中秋等节日礼俗存在较大差异。
c.饮食起居,西方人在饮食方面重食物的营养搭配,常见的食物有milk ,chips ,fried chicken 还有他们喜爱的sandwich 和 hamburger.
2.如何开展中学外语教学的文化教育
2.1 立足课堂。依靠课文,渗入文化教学,中学英语使用了新教材是外语教学的一次改革,它的鲜明的特点是重交际,重 文化渗入,其中有不少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真实材料,课文题材多样,有书信,科普,地理概况,名家名言等,教师上课前的备课应包括文化方向的内容,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上。
2.2 利用图片,电影,电视,录音,直观教具的特点是生动形象,让学生过目不忘,起到强化文化教学的作用。
篇10
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在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不同,两种文化的其他不同点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对中西方法律本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农耕文化下的社会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制约着人类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联系密切。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便逐渐占据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以来,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家族,而后是国家,对于个人而言,国家、家族的利益根本上是高于自己的,个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为家族、国家这些集体利益服务。在这种以集团利益为主的价值标准下,个人的的行为及权利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而这种限制却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从而形成家族集团本位观念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中国法律本位在家族集团本位的影响下,忽视个人,让个人变得渺小,也使个人的生存价值只能服从于他所依附的家族国家社会中。所以在家族中,这种本位观最大的体现是“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等这类等级观念。但不同于农耕文化的商业文化,西方社会却因此形成了积极开放的商品经济。在商业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带动下,西方社会从氏族到个人本位则有了巨大的发展。他们更加强调自己是法律上的自然人,有法律人格,有着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不为任何其他集体或个人所依附。个人本位法也在西方社会中被逐渐确立。
二、不同法律本位下的家庭教育差异
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的同时,各种不同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交流也日益增加,多样文化交流的同时,冲突与摩擦也日益明显。就好比中西方因为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差异,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也产生了不少摩擦。因此在以家族集体本位为观念的古代中国,“父尊子卑”“违反父母教令”的等级观念是非常普遍的。家长受到等级观念的影响,自然认为孩子是附属于自己,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会把体罚作为最有效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在中国家长心中,孩子不应该反对父母,否则认为是不孝的体现。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的中国式教育方式。比如传统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父尊子卑”,说的就是父亲的地位高于孩子,孩子要听从父亲教导。在现代社会,“鹰爸式教育”所体现的传统中国教育方式更是如此。在西方社会,孩子不是附属于父母的一件私有物,他是作为个体在法律上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人格的自然人,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利益和权利。父母作为家长,当然享有监护和管教孩子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却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父母超出法律所规定的限度,父母的监护权则会受到影响。西方父母在行使监护和教导孩子的权利时会受到社会及公权力的监督,西方孩子因此比中国孩子在个体发展上得到了更多的保护。所以在中国,家长如果没有履行好自己的监护权使孩子受到伤害,或者打骂孩子时,大部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必定也认为这在中国家庭是极其普遍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家长管教自己的孩子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是属于他们天经地义的权利。但在西方,家长却会被,儿童福利机构也会调查此事。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三、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对比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