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从众心理的利弊

篇1

一、心理训练的涵义

广义的心理训练,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发展各种运动项目所需要的心理能力和个性品质,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狭义的心理训练是培养运动员具有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状况的能力,以便在临赛时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包括最佳的身体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由于各种体育比赛的特点不同,它的最佳竞技状态所要求的各种成分的比例也不同。就棋类项目来说,在目前竞赛制度下,时间短、轮次多、强度大、休息少等,身体状态的成分相对增加,这三种因素就显得同等重要。另外,与其他项目相比,棋类比赛的特点总是持续时间更长、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的空间更大。这对棋手在参赛的全过程中是一个重要考验。

二、赛前围棋的心理现象

棋手在赛前会因临战的兴奋感而感到心绪不安。这种矛盾的情绪一方面是自信情绪,是建立在赛前训练和对比赛作了认真准备,对竞争形势、比赛条件、双方能力进行比较、估计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是疑惑,是为争取胜利而引起的。因为这是战场上见,是对平常训练的检验。为了顺利达到参赛的临战兴奋状态,自信和疑虑的相对平衡就有特殊意味,但在赛前或赛中,自信和疑虑的相应关系是很不稳定的,摇摆和偏向都影响比赛任务的完成,自信也会发展成为自负,其结果会造成对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的虚妄观念,轻视对手,忽视对困难的准备。由此可见,临战的兴奋状态是达到目的的强有力的激励因素,但如果破坏了自信和疑虑的均衡就会成为干扰的因素。例如:我队围棋队员廖桂永在一九的比赛中失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廖桂永在当年冬训中坚持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冬训期间实战对局达六十局以上,效果较好。在上半年团体赛中,取得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领先于一流九段曹大元和刘小光。随后,在下半年的个人赛中,首先取得八连胜的领先地位,后三轮只要再胜一局就有可能勇夺冠军。但由于没有冷静下来认真总结后三轮的对手,自信心过足、急于求成反而成为干扰的因素。又例如:围棋队员李华嵩也有同样的教训。在一九九三年的全国少年赛中,赛前他没有被认为是夺标热门,反而拥有“平常心”的心理状态,使良好的竞技状态得到充分发挥。最后三轮他居领先地位,但却开始背上想赢怕输的包袱,占绝对优势的棋也输出去。最后一轮失去冠军希望。结果输了,因小分原因被挤出前六名。由于,李华嵩在当时没有看到对手非胜不可的心理状态,只是片面认为自己要拼,失去心理平衡,反为对手所利用导致失败。正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些都说明最佳的竞技状态取决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说明棋手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三、心理训练的方式方法

1.激发动机。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原因,任何行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进行的,要激发运动员为祖国争光的动机和热情,并和具体的目标结合起来,如参加全国赛、省运动会等,建立必胜的信心,同时客观分析形势、预见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使之有思想准备。

2.加强意志训练。意志是人们为了某种动机控制自己的思想、行动、体验和身体去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既定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由于运动员在一个项目上能一下子表现出自己的意志,而在另一个项目上却表现不出应有的程度,这就产生了意志的一般发展和专门发展。意志的一般发展是全面培养意志品质。而在意志的专门发展方面,首先要发展对棋类项目特别需要的那种意志品质,如自信心、坚韧性、持久性等,使运动员在比赛竞争的激烈关头,能够有意识地,适时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3.情绪的自我设计。就是对棋手比赛场上可能出现的多种情绪进行预测,并据以制定出在某种情况下应具有何种情绪表现的方案。情绪设计一方面要求教练员在平时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分析中进行正确的启发性指导,另一方面要求运动员,根据自己的神经类型、性格特点、以往比赛中的消极情绪加以分析,预测赛场形势中可能对自己的情绪的影响,提前判定防范措施。如在棋类比赛中,形势好时飘飘然,出现失误时沉不住气;劣势时束手无策,紧张时心慌意乱等情绪失控状态,有效的情绪设计可以激发潜力,减少失误,防范于未然。

篇2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清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6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行急诊上肢清创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利多卡因阻滞,观察组采取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阻滞,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6.32±1.05) min,较对照组(11.34±2.08) 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2.77±2.01) h和(14.38±1.72) 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7.41±1.78) h和(8.02±1.49) h,(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8 h和12 h时VAS评分分别为(1.62±0.40)分、(2.72±0.33)分、(3.42±0.38)分和(3.83±0.62)分,均较对照组的(2.82±0.42)分、(4.27±0.57)分、(5.33±0.52)分和(7.23±0.87)分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结论 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地佐辛;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中图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03-03

[作者简介] 朱丽(1978.10-),女,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麻醉专业。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具有生理干扰少、麻醉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常出现阻滞不完全或麻醉失败等,而需加大局麻药物的用量或辅助镇静来增强阻滞效果[1-2]。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混合型激动-拮抗剂,可缓解术后疼痛,其镇痛效应强、呼吸抑制轻且药物依赖性低,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3]。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行上肢清创手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清创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急诊行上肢清创手术的患者共8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为16~60岁,平均为(40.22±3.14)岁,ASA分级为Ⅰ-Ⅱ级。排除具有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禁忌症者;伴有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伴有神经系统疾病者;阿片类药物过敏史者;近期使用镇痛药物者等;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按手术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24例,女19例;年龄16~59岁,平均(40.31±3.12)岁;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17~60岁,平均(40.14±3.21)岁。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均开放静脉通道,监测其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采用健侧仰卧位,常规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两组均采用1.5%的利多卡因(批号:H14023559)30 mL行肌间沟注射;而观察组于阻滞完成后静脉注射地佐辛(批号:H20080329)即地佐辛5.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 mL,3 min滴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其术后镇痛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尿潴留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6.32±1.05)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2.77±2.01)h和(14.38±1.72)h,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2 h、4 h、8 h和12 h时VAS评分分别为(1.62±0.40)分、(2.72±0.33)分、(3.42±0.38)分和(3.83±0.62)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诊上肢清创手术患者多伴有大面积的创伤污染,且因术中创伤部位疼痛等因素增加了其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因此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其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臂丛神经阻滞可为患者提供完善的麻醉、镇痛效果,且手术应激反应小,另外肌间沟法可根据患者手术时间而追加局麻药物剂量,避免麻醉阻滞不完善[4]。

利多卡因是目前临床行臂丛神经阻滞常用的局麻药物,其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短,常发生阻滞不完全,不能满足手术[5]。而复合阿片类药物可明显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延长手术麻醉镇痛时间并减少局麻药物用量,增强阻滞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的运动功能锻炼[6]。阿片类药物可直接与外周神经纤维受体结合而发挥较好的镇痛作用,可增强阻滞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已初步应用于临床[7]。

该研究采取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用于急诊上肢清创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结果显示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仅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的对照组明显缩短,而其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充分表明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快,效果显著、持久,可在手术过程中充分发挥镇痛作用;另外,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复合麻醉持久的阻滞效果,患者术后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快速恢复。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表明地佐辛安全有效,不会引起患者产生药物过敏反应。有研究报道,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混合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发挥K阿片受体激动作用和μ受体部分兴奋拮抗作用,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可缓解术后疼痛,且呼吸抑制作用轻,已广泛应用于麻醉镇痛[8]。这与该研究结论一致,因此,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满足急诊上肢清创手术的需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永明,刘宏磊,刘姗姗.地佐辛复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43-144.

[2] 郭三明,鲁小民,王琳,等.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2,47(6):529-531.

[3] 高贤伟,何焱,陈东升.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491-492.

[4] 李振平,孙建良,肖纯,等.麻醉药复合地佐辛对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23-3524.

[5] 涂文劭,郑晓春,李荣钢.地佐辛复合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清创手术中的应用[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3,1(1):45-47.

[6] 漆升.左布比卡因复合地佐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2):81-83.

[7] 魏智慧,张海清.地佐辛联合局部麻醉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z2);35-36.

篇3

一、与时俱进,借助生活事件导入

政治课本身就具有时政课的特性,这也是政治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中,而应该有所拓展。初中政治课中很多的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知识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只不过是通过专业的政治语言深加工了而已。为此,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与时俱进,通过时政案例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取2013年8月发生在南京的一起消费纠纷事件:市民王先生携家人去一家餐馆就餐,老板加收了每人2元钱的餐具费,并且禁止王先生一家自带酒水,而加收餐具费的餐具还很不卫生,王先生觉得很不公平,就和商家吵了起来,最后大家不欢而散。这样的事件,可能也会发生在学生或学生家长的身上,所以这样的导入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最后也可以询问学生:假如是你的话,你觉得餐馆的做法对吗?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国家法律的制定者,你会制定什么样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课堂,也引出了本课讲授的重点。

二、依据学情,开展问题设疑法导入

初中生好奇心较强,他们总想刨根问底,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设计问题,导入新课。教师一定要研究学情,依据教学内容,整合设计的问题,不能为了设疑而设疑。其实,通过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如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遵纪守法》中“青少年学生如何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场景:假如手无寸铁、年龄尚幼的你遇到高大威猛、手持刀具的歹徒行凶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对于这样的设问,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不断地讨论,最后提出不同的做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给出的做法,选取几种进行剖析讲解,最后总结出面对侵害时,要学会冷静,突出对生命的保护。任何时候生命是第一位的,不可采取无谓的顽强反抗的做法,要先稳住对方,然后记住对方的外貌特征,待安全后迅速报警。

三、巧用视频,实施多媒体直观导入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到一线教学中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初中政治课堂导入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声文图并茂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

如在学习关于从众心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取视频《绳子》和《“不明”飞行物》来进行课堂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从众心理的概念及利弊,这样比教师直接讲授和灌输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往往是浅层次的,如果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关键还在于引导学生对教学手段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寓教于乐,巧用艺术形式导入

以艺术中的音乐为例,众所周知,音乐具有一定的灵性,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歌曲作为课堂的导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揭开新授课的面纱。在选择歌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选择既是学生熟知的,又是紧扣教学内容的曲目,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篇4

关键词:过度社会化 自我意识 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44-01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1]。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郎提出了:“过度社会化”的概念,它认为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对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个人自由(包括个性发展)的发展是极为有限的[2]。过度社会化是指中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社会化标准的社会化现象。

1 教育中过度社会化的年龄特征

儿童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认知方面,表现在儿童的知识水平大大超过其生理、心理年龄和多种知识掌握。例如,当前屡见不鲜的“神童”,神童在较小的年纪完成初、高中甚至更高阶段的教育任务,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班,精通乐器、通宵乐理,有的在外语方面更胜一筹。

语言表达及行为方面,模仿、认同、内化是儿童社会化方式之一。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场景下,儿童面对着成人侃侃而谈,按照他们的心理发展这些话是不能为自己所理解的。有些儿童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情景,经常说一些比成年人还唠叨的话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了很多小大人。这种早熟现在对儿童以后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人际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社会性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儿童过度社会化在社会性方面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功利性、世故性增强,在对待异性方面,简单的理解和模仿成人的行为,甚至“谈恋爱”,或有亲嘴等行为。在消费中,表现出追名牌、攀比等现象,穿着打扮成人化,追潮流,追明星。

中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中学生过度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人际处理、价值观方面。在普及的网络中加速社会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形成不同的亚文化圈,加上建立在社会规则之上的网络游戏的参与,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沟通和交往,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进行转换和体验。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大学生过度社会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恋爱行为、性态度方面。把异性间的情感交流直接过渡到对爱情婚姻行为的践履。许多大学生游离于学校生活之外,在校外营造工人的“准家庭生活”。提前就体验了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据心理学家黄希庭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爱情特点所做的抽样调查表明:有3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婚前发生性关系只需双方愿意和不造成情感上的创伤及没有孩子,也谈不上什么不道德,可以随时分享;极少数大学生甚至还认为婚前发生性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难以避免的[3]。其二,当代的大学生更“实际”了,他们身上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正渐渐淡化。而我们说,大学生应该是充满激情,敢于冒险和勇于挑战的。其三,在文化底蕴彰显贫乏、语言粗俗网络化。其四,装扮前卫化,性别气质体现模糊。其五,思想行为西方化、道德界限模糊。

2 过度社会化的原因

家庭教育因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的家庭结构模式以“三口之家”居多。家长迫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于子女更加重视,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忙的学生不可开交;家长之间的攀比和从众心理也对学生的社会化创造了负面的模仿对象;有些家长喜欢通过物质奖励刺激学生的学习进步,使得学生的消费观念物质化;家长教育方式的开放化和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无界限化也促使了学生的过度社会化。

学校教育因素:社会人才观对学历的重视造成了现在的很多学校在大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试教育还在悄无声息地进行,学校氛围变得约束性更强;而在学校中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也往往表现在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某些行为的制约上,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成人化,缺乏质疑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社会化造成不利影响。

3 过度社会化的利弊

过度社会化在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新的环境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度社会化对于学生个性、创造性、独特性,自我意识和心理发展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容易使学生失去自我,对生活盲目的追求,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行为。进而对学生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

4 过度社会化背景下关于学生教育的思考

首先,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顺序性,但之间没有明显的阶段,心理的发展应以社会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学生教育中,社会化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主要掌握能力的品质[4]。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应当给创造有利于其能力发展的环境,发掘学生的特长,尊重其的发展,培养其与年龄阶段相符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和盲目跟随社会风气。

其次,建立明显的家庭结构界限。父母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学生之间的结构界限明显,使其的童年期、青春期得到更自然、更完整的发展。

再次,引导学生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恰当信息的熏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向中学生推荐含有大量正向信息的网站(如新闻网页),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明星等社会现象。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正向的个性发展。例如,鼓励中学生多和自己的同辈团体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头脑风暴式讨论。培养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恰当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生活问题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恰当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 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81.

[2]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5.

篇5

许燕在借鉴了相关决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将过程模式归纳为:全面理解面临的问题;确立判断的目标;提出可能的备选方案;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确定适当的标准;分析比较方案;得出结论,形成判断。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几种研究会计人员做出判断的心理活动过程的认知模型,分别为:直感决策模型;信息加工的一般模型;布伦斯维克透镜模型。这里的过程模式是以相关的决策理论为基础,决策过程中的几个步骤相互关联,存在于所有的会计职业判断过程中。考虑到会计职业判断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过程及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计人员实际进行判断时通常是凭借直觉来进行决策,而非有意识地关注所有步骤。作为行为个体,一定会受到特定个体因素的影响,如心理素质、顺势思维、先人为主惯性等。上述会计职业判断的认知模型都是以会计人员为中心,或从系统工程,或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把职业判断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或过程。然而,人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要比电子系统复杂很多,并非简单的输入、加工、输出几个步骤,加工出的信息也并非绝对精确。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会计人员的主观行为心理。

一、现有模式下的行为心理分析

行为学家克特・列文曾提出过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著名公式:B=f(P,E)。式中,B表示行为,P表示人,E表示环境,即人类的行为是由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刺激所决定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具体、微观领域,除了遵循人类行为的共有一般模式之外,又有着其特殊的内容。会计人员的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刺激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进而形成某种动机,该动机支配判断行为以满足一定的需要和判断目标。不管判断目标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实现,都表现为判断结果,或判断质量。而这些判断的影响又会通过不同途径反馈到会计人员的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循环往复的职业判断过程。

(一)判断主体的需求心理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Existence,relatedness,and growth;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中修正了马斯洛的观点,将需求层次进行重组后提出了三种人类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以及成长需求,并称作ERG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越低,对它的追求就越强;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较高层次的需求会加强(满足一上进模式);较高层次需求越是受到挫折,个体对低层次需求满足的追求越强烈(受挫一衰退模式)。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会计人员也存在三种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社交需求和成就需求。从生存需求到社交需求最终到成就需求,需求层次依次提高;但三种需求并不存在严格的等级次序,需求的满足并非一定遵循马斯洛所提出的“阶梯式刚性上升”,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且同时支配会计行业人的行为。然而,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必然会使会计人员加强追求高层次需求的欲望。当最基本、最明显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计人员会追求社交需求,当其置身于社会团体之中时,为了维持原有的协调关系以及建立新的和谐关系,便会产生对自身沟通能力的提高、对社会能够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不至于造成沟通障碍的需求。成就的需求是会计人员最高层次的需求,当其处于这一需求层次时能够明白内在真正的需要,能够诚实守信,忠于自己的原则,这时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价值变得很重要。

(二)职业判断的动机形成在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模式中,动机在整个模式中占有核心地位,是特定行为的直接驱动力量。会计人员在多重需求的引导下会形成某种动机。如有的会计人员对于管理者秉持的意见,即使是违背了业务流程或违反了制度,也会迫于其所处的地位,而在威信、利益、从众、侥幸、投机等心理因素的驱动下,予以采纳进而产生造假动机。而会计人员在收集的相关会计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盲目得出判断结论,就是出于降低收集信息成本、追逐经济利益的动机。如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严厉的检查和惩罚增加会计人员的违规成本,减少违规收益,会计人员会抑制这种自利行为,从而形成有利于公众利益的行为动机。动机也会受到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高尚的价值取向的会计人员是能够排除利益干扰的。

虽然《会计法》对违法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惩治措施,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有关会计人员执业风险的法律体系仍不完善,这很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毫无顾忌,而这样的直接后果便是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低下。因此,不能把会计人员看作是纯粹的“简单自然人”或是“理性经济人”,而要从“人本化”出发认识到会计人员进行判断时的心理源于会计个体、群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激发会计的高效能,必须是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的协同作用。会计人员一方面要面对单位具体环境对其施加的利益诱惑,另一方面接受了利益相关者的委托,并承担职业判断偏误造成个人财产、声誉受损等隐形成本,因此其动机的形成必然要在两者的利弊间进行权衡。

(三)不同判断阶段的行为心理分析Alison Sutcliffe和Paul-Emile Roy在《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the auditor》一书中解释了不同选择程度下判断的需求变化,借用其原理可以说:当职业界已经了非常详细的执业规则时,会计人员很少或者不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而当会计人员完全没有规范可循的时候,则要完全依赖会计人员的个人判断。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多见,更多时候需要会计人员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即在会计准则提供的框架内进行判断。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性行动,都可以看作是围绕会计信息来展开的,包括信息的确定和收集、信息的评估、未来结果的预测、对发生特殊结果概率进行评价和修正、对信息加以衡量和综合以便从可供选择的行动过程中做出选择等。

(1)会计信息确定和收集过程中的行为心理。会计人员在判断伊始,要对相关的事项和环境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问题本身的信息、以及产生的前因后果方面的信息等。然后针对具体判断事项确定目标,即明确是对什么做出判断、判断结果应实现什么目的等。搜集会计信息时,资料的来源首先依赖于选择什么标准来比较,可选择的标准包括既定的标准、该公司过去的情况、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情况以及类似事件的结果等。其次,收集信息还应具有导向性,最后还要注意收集信息“量”的问题,信息不充分和信息过度都会引起判断的偏误。在这几个阶段会计人员主要受到工作记忆和选择性注意的影响,二者是在知觉、思

维和行为问的动态交互作用中两个重要认知系统。工作记忆是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用于信息暂时存储和加工的资源有限系统。会计人员在判断某种会计事项是否可能发生时,往往根据头脑中比较深刻的印象来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大小。然而,很多时候较深刻的记忆并不等同于正确的记忆,因为工作记忆与意识觉察有关.即进入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就是人们自身意识中的内容,这种记忆易被抹去,并随时更换。

选择性注意则是对外界丰富的信息进行筛选以确保有限的认知资源得以高效运行的认知系统。会计人员会依据自己的兴趣、背景、情绪、知识经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态度,根据判断目标而主动地、选择性地解释和接受外界信息。但是选择性知觉的主观倾向是要承担信息失真风险的,如会计人员一开始就认为公司的坏账准备数目准确无误,很可能会有选择地收集公司过去应收款项回收情况的资料,而忽略了相反的信息。

(2)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职业判断行为心理。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识别、评估、选择、分析、综合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判断,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其主要会受到以下一些行为心理影响:

一是从众效应。指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接触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会计人员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会计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会计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在准则和规则的框架内来选择策略,这并无大碍,甚至有时候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但如果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跟随多数,则不可取,是消极的“从众效应”。

二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即会计人员面对每一系列信息时,先获得的信息要比后获得的信息对会计人员的判断产生强烈的影响。而与其相反的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也称“新颖效应”。在判断过程中二者都有可能出现。可见.会计人员的不同行为心理对会计信息的出现、加工、处理顺序有不一样的认知。会计人员对“第一印象”和“新颖信息”都要有正确、全面的认知。

三是定势效应和光环效应。定势效应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活动。会计人员很可能局限于既有的会计信息或已认识的现象.在判断的过程中爱用“老眼光”,即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新出现的问题。在新准则框架内,应克服这样的心理反应倾向,突破定势、灵活处理各类事项。光环效应指以事物的某一突出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征对整个事物做出全面的评价,结果产生错觉。会计人员要克服这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在加工会计信息和资料的过程中不要把某些信息的特性,尤其是与决策相关性较弱的信息看得过重,若以此去推断其他特性,容易造成有失公允的偏误。

四是锚定效应。是指决策者过于依赖旧信息,对新信息反应不足.事先确定一个特定的初始值进行估计和调整,并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这种调整通常是不充分的,不同的初始点会产生不同的估计,这就易于偏离其初始价值。不同的决策者依据各自的“初始点”做出不同的“锚定”。会计人员经常根据以往的判断经验对会计事项或行为做出决策,并根据当年的新情况进行调整。其中,新情况可以是会计制度的变化,也可以是行业的竞争,还可以是引进新产品线,或是无数其他情况。而会计人员所做的调整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这些新情况带来的所有定向影响.因为锚定效应中的起点十分重要,以后所做的调整未必能充分反映出新信息的意义。

(3)根据会计信息得出判断方案时的行为心理。SEC认为准则制定过程应以“目标导向”为基础,这一指导思想已经体现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该法避免了使用例外条款与明线测试,同时又在原则的指导下提供了足够的详细指南,以帮助会计人员围绕判断目标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加工进而做出适当的职业判断。如前所述,判断目标是否实现、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实现都要表现为一定的判断结果。.然而在判断过程中,会计人员即使严格遵循公正性的立场,谨慎运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也会由于其固有的认知局限性、思维惯性等原因产生会计职业判断偏误。可见,会计人员总是希望判断结果与自己的估计基本一致,而不同的行为心理却可能造成有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同职业判断结果,其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大小也就不同。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个连续的、反复循环的过程,人们总是从经验中学习.以不断提高认知和判断的能力。对不同的会计事项进行不同的会计判断,之前的判断结果对会计人员具有反馈作用。正面的判断结果被反馈给会计人员后,日后在对同类事项进行判断时,其判断信心和职业敏感度会有所增强;反之,则会提高其警惕性并积累相关的经验教训。反馈的频率越高、越具体、越及时,对判断主体行为心理的影响和调整效果越好。

二、基于行为心理分析的会计职业判断质量提升

会计人员的行为心理复杂且多变,除了上述一些阶段性出现的因素外,有些心理因素如努力程度、情绪、判断倾向、性格等在整个判断过程中都会存在并影响判断质量。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时的行为心理模式进行分析和理解,目的是对其有一定的把握和控制,以期发挥部分行为心理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克服负面作用,尽量减少会计职业判断偏误,提升判断质量。

(一)满足个体合理需要、抑制不良动机心理学认为,需要引发动机。想要激发个体的积极合理的行为动机,首先应满足个体的某些合理的可行的需要。对于会计人员的合理需要,企业管理当局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基本需要的满足,如工资、福利待遇.可以激发会计人员内在的积极性;反之,其有可能违背管理当局的意愿,进行不当甚至是违规违法的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此时,会计人员本身所具有的职业技能就成了会计个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也成了不良动机的诱因。因此,对会计人员合理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和适当的物质、非物质结合的激励会抑制不良动机.在无形中激发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技能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篇6

一、现象的提出

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社会上新生事物的出现,一般说来就会在语言的词汇里产生一个相应的词语去称呼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新的事物层出不穷,词语的新意义、新用法令人眼花缭乱。这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表现出现代汉语构词能力强和兼容性强的特点,而且也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更新和群体意识的变化趋势,记录和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习俗和风气,“顾问”就是其中的一个。

顾问,《说文解字》里是这样解释的,“顾,还视也。问,讯也”。“顾问”在《汉语大字典》里作为名词是这样被解释的,指供帝王咨询的侍从之臣,例如:《汉书•匈奴传赞》:“顾问冯唐,与论将帅”;汉应劭《风俗通•十反》:“旧俗常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晋书•段灼传》:“臣无陆生之才,不在顾问之地”。后指某方面专门知识,供个人或机关团体咨询的人,老舍《茶馆》第三幕:“你要能琢磨出个好名字来,请你做顾问”。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鱼饵•论坛•阵地>》:“它(评书)是读者的顾问,出版界的御史”;作为动词的语义有咨询,询问义。《韩诗外传》卷七:“诛赏制断,无所顾问”。《封神演义》第二十四回:“子牙拜而言曰:‘尚乃老朽非才,不堪顾问,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国’”。另外还有审问义,存问和慰问义,犹顾惜义。从历时的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出“顾问”一词作为名词,其语义范围扩大了,而作为动词,现在几乎很少用,而转用“咨询”一词。本文主要谈的是作为名词形式的“顾问”,现在我们看到“顾问”几乎不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的词语在一起使用。如:

(一)在总统选举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这一安排,他担任萨科奇政治顾问多年,以高水平和忠心著称。(《参考消息》2009-6-10)

(二)伊拉克一家报纸7月31日戏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为“白宫疯女人”。此前,赖斯称美国将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政府动武。(《中国日报》网站消息2001-07-3121:31:55)

(三)阿莱克斯•贺根斯(威尔•史密斯饰)———绰号“全民情敌”———的男人提供各种各样有益的意见,在他的帮助和撮合下,已经有不计其数的男士向他们的梦中情人求爱,而纽约更有上百对新人踏上了婚礼的红地毯,因此人们都称亚历克斯“爱情顾问”……(Ditch剧情中文介绍)

(四)政府在处理涉及公民人身与财产关系的事务时,不能不讲法,更不能乱来。昨日,青山区在全市首家成立政府法律顾问团,为政府的各项决策提供法律参考。(《长江日报》2007-7-3)

(五)恰好下午遇到一个朋友,他在银行工作,又是专门负责投资顾问的,我就顺口说出疑问。由于问到他的专业,朋友显出极大的热情,拉住我的手就往他的单位走,说是要详细为我解答,推脱不过,我就跟着去了。(《新晚报》2005-11-05)

(六)买房子也许是一辈子中费用最大的一次消费行为,买之前绝对有必要多看、多问、多比较,应先多到实地考察,全面了解产品品质,不要听置业顾问的一面之辞,要尽量在交定金签合同之前把缺陷全部找出来,综合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荆楚网2009-05-21)

(七)柯芳,江夏中心百货玉兰油专柜的一名普通的营业员,准确地说是一个专业的“美容顾问”。5年来,柯芳与江夏中心百货和“玉兰油”专柜一同成长,她用自己的片片爱心、一言一行实践着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诺言。(《长江日报》2008-10-10)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顾问”一词与表示社会各种行业的职业名词放在一起,表示一个人在社会的某个行业特别了解,相当于专家或参谋。

二、“顾问”语族的特点

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中,词汇是最快最直接反映社会的变化。词语是记录和反映社会现象的,社会的进步对语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要求语言要准确地表达社会现象。词作为音义结合体,交际时就需要以一定数量的语音形式来表达丰富的意义内容。从词汇的历时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最初的单音节词不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因此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的词语就应运而生。词语的多音节化正是现代汉语新的词语产生和构成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在新时期,四音节及以上的词是滋生最快的。四音节的成语,是中国一种相沿习用,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新词新语中的很多四字词语在意义上十分完整,分开后还可以单独使用。“顾问”,“顾”和“问”都是具有独立的音义结合体,放在一起是一个合成词,联合式。当“顾问”与“法律”、“置业”、“美容”、“投资”等等结合在一起时,是按照汉语的“前偏后正”的惯常构词方式构成的“定中”型偏正式短语。

基本语义都是表示一个人在社会的某个行业或领域可以提出指导意见或是可供人咨询,但是与其他词组合后具体所指却不是相同的。例如:法律顾问,广义而言,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内部设置的法律事务机构中的人员,均为法律顾问;狭义而言,法律顾问指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律师,是传统意义的法律人才。置业顾问是在售楼处通过现场服务引导客户购买,促进楼盘销售,为客户提供投资置业的专业化顾问式服务的综合性人才。色彩顾问是一种职业名称,就是为个人、公司、商品、装潢、环境、景观等打造色彩形象,确定客户的体色、气质与颜色的搭配关系,确定各种颜色的明暗度与身体的适合度,从而找到最适合客户的颜色搭配。形象顾问是对个人形象装扮进行设计与指导的专业顾问,既对女士也对男士。他们针对人与生俱来的肤色、发色、瞳孔色等身体色基本特征和人体身材轮廓、量感、比例的总体风格印象,通过专业诊断工具,测试出人的色彩归属与风格类型,为人找到最合适的服饰颜色、款式、搭配方式和各种场合用色及最佳的妆容用色、染发色等,通过咨询指导方式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个人形象。投资顾问是指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并于证监会注册为投资顾问的人士。安全顾问,又称国家安全顾问(NationalSecurityAdvisor)是美国总统在国家安全相关事项的主要参谋。国家安全顾问隶属总统办公室国安会。军事顾问,也就是军事上传统的参谋,是新时期给予的新的称谓,与“安全顾问”相对应。出现在“安全顾问”之后。#p#分页标题#e#

胡娟:“顾问”语族及其社会文化探析健康顾问,指提供营养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健康、休闲健康、健康咨询及健康管理等顾问服务的人员。营养顾问,是指全面解答每一个人对于营养,健康与疾病的质疑,让我们认识营养,吃出健康。理财顾问,与客户会谈和沟通,掌握客户的信息,分析客户的基本状况,掌握客户的理财目标和需求,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管理顾问是一种知识服务性产业,它以专门的知识、信息、技能、经验为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顾问服务。从事管理顾问工作的人员称为管理顾问师,他们针对管理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经营顾问,为企业或机构提供使之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济顾问,为客户提供宏观经济趋势分析等方面的增值服务。热血顾问,一种辅助三国的游戏软件,可以自动建设,自动攻城,自动掠夺,自动补给资源,自动招募英雄,自动爆兵,自动定时采集,自动拆除从而去完成游戏指定的任务。“顾问”一词使用的大众化,促使了各行各业的“顾问”的产生,包括最后一个例子“热血顾问”,产生于网络,这个并不是同之前的例子一样在语义上表示的对象是人,但是它在职能上指向的也是人,是一种语义上的隐喻式引申。青年语法学派认为,类推机制是语言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词缀化过程中的类推主要是指在现有词语的基础上,推导、衍生出新的词语,常常是仿照一个词,更换其中的某个语素而创造出新词语。被保留语素与可替换语素之间形成一个“词语模”,这种模式经过长时间、高频率、大范围的使用,保留语素最终演变为一种类似词缀的成分。关于这种现象,李宇明指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简称‘词语模’)一样,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语族”。所以,常常是一个新词语的出现便带动产生了一个词族、词群或一批词语,从而使新词语的产生呈现类型化、批量化衍生的趋势。

三、类词缀的构词特征

既然“顾问”可以构成那么多的词组,那么我们可以说“顾问”是类词缀吗?词缀指的是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比如前缀有,“老-,小-,第-,阿-”,后缀有“-子,-头,-儿,-性,-者,-化”。那么类词缀呢?吕叔湘(1979)针对“汉语里地道的语缀不很多”的现象,提出了“类语缀”一说,并列举了“可-、好-、难-、准-、类-、亚-、次-、超-”等18个类前缀和“-员、-家、-人、-民、-界、-物、-品、-度”等23个类后缀。朱亚军(2001)列举了前缀22个,指“阿、半、本、不、超、初、打、单、第、多、反、泛、非、分、副、该、可、见、老、所、总、准”,后缀39个,指“巴、处、达、得、度、儿、法、分子、鬼、汉、化、件、家、匠、角、界、具、率、论、迷、派、品、气、然、热、师、士、式、手、坛、腾、头、性、学、员、者、子、族、主义”。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包含了“分子”和“主义”双音节词缀。根据各位前贤对类词缀构词特征的探讨,现考察从能产性、定位性、意义虚化来看“顾问”是否是类词缀?

(一)能产性类词缀的构词能力强,在现代汉语构词和计算机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构词或词组部件,“-性,-学,-化,-品,-者”已经确立为类词缀,是基于它们的能产性,定位性和虚化义来考虑的。类词缀构成词语的意义一般可以通过成分义和类词缀义相加得到。词义具有透明性,因而词典不会全部收录这种方式的构词。构词的规则和词义的简单相加确定了能产性和可接受性,毫无疑问我们可以用以上的例子来说明“顾问”一词具有能产性。

(二)定位性同词缀一样,在某个义项上出现在组合的固定位置上,前缀和类前缀只出现在组合的最前,后缀和类后缀大多出现在组合的最后,如:“半-”,“大-”,“总-”,“代-”,“单-”,“反-”,“非-”,“副-”等式类前缀,“-度”,“-方”,“-感”,“-观”等式类后缀。类词缀的定位性表现在三方面:定位性、定义项、定词中的位置。顾问作为职业名称一般放在职业名词的后面,意义也比较固定。

(三)意义半虚化作为衡量类词缀的一个标准,熙认为“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跟词根成分只在位置上有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认为“第-”,“初-”,“老-”3个前缀,“-子”,“-儿”,“-头”,“-们”,“-着”,“-了”,“-过”,“-的”,“-得”8个后缀,“-性”,“自-”,“-式”不是词缀。类词缀表示某个“范畴”义,表示人物的某个类型或者动作的某个类型,如类词缀构成的词常形成一个语族,如:画家,科学家,化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等,“家”就是表示“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表示某一类型的人,表示共同的语义类属,但是具体是哪一类型的人,得由前面的词语来决定。一般类词缀常概括性地表示人,事物,性质,时间或处所等,表某一类型的人的类词缀较多,“犯,鬼,户,星,家,手,分子,者”。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从其能产性来看,“顾问”有一定的类推作用,可以加在很多名词性成分的后面;从其粘着性上看,“顾问”的粘着性不是很高,一般可以和前面的成分相分离;从其意义的虚化程度来看,并不像典型词缀那样完全没有实在意义,因此,“顾问”还不是一个彻底的类词缀,其类词缀意义还在形成之中。

四、社会文化心理

邢福义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特殊性表现在语言具有文化镜像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但同时,语言又反映其他文化面貌的镜子,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工具”。那么“顾问”语族词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社会文化心理了呢?#p#分页标题#e#

(一)经济原则的社会文化心理。利用类推作用造词,可以在语言单位的形成和使用中取得显著的效果,符合语言学和社会学中的经济原则。“顾问”族新词的快速衍生和繁荣发展如同“门”和“客”一样,被人们所广泛的使用。

(二)追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人们从来都是喜新厌旧的,在语言中亦不例外,总是怀着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这是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心理。因此,在人们这种求新求异心理的驱动下,语言中的新造词语、旧词新用、言语组合中超常规的搭配以及一些高频使用的新词语的衍生与消亡,都是语言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这种求新求异的心理在青年群体尤其是“新新人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语言使用上,他们离不开网络生活,被新的西方文化所沉醉,追求时髦和新鲜感,用夸张的言语宣泄情感,从而容易接受新事物,比如“安全顾问”,“爱情顾问”都是从认为是新鲜的西方文化中接受过来。

(三)从众的社会文化心理。所谓“从众”,人在言语使用上习惯于向大众时尚和优秀社团看齐,主动模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地位和条件比自己优越的人群的语言。从众从优的语言心理,是人们(特别是社会下层弱势群体)唯恐落后时代,力求从语言上比附、模仿乃至认同强势社团,以期在语言上跟上时尚、保持自尊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这种心理驱动下,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优越的社团的言语看齐,放弃本社团的一些词语,模仿“优势”地区或社群的用语,并认为只有使用这样的词语才能算的上赶上了时代。这样就使一大批词语被创造、模仿或者是赋予旧词以新义或用法从而并流行开来成为新词语,同时一批批丧失新颖性的语词也就被废弃不用乃至走向消亡。“健康顾问”,“营养顾问”就是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产生的。

篇7

(一)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的性别特征

在本次调研中,男生有60人,女生有123人,分别占32.8%、67.2%。被调查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过网络消费的经历,比率高达98.4%。而从接触网络消费的时间上看,男生比女生更早,男生5年以上网龄的占13.3%,而女生只有5.7%。这与男女生网络消费的类别也存在较大关系,男生多用于虚拟物品消费,如购买网络游戏中点卡、Q币等,而女生则多以网络实物消费为主。从月平均消费而言,女生的月平均消费却比男生更高,300元以上的占25%,比男生高出7个百分点。

(二)艺术类学生比非艺术类学生网络消费网龄更长,频次更高

调查结果显示:艺术类学生的网络消费比非艺术类学生的网龄更长,在3—5年的选项上高出5个百分比,这与艺术类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求新鲜感有很大的关系。当问及每周上购物网站的频次时,艺术类学生也明显比非艺术类学生高,前者为41.5%,后者仅为17.2%。并且有超过半数的艺术类学生认为网络消费已经是自己目前普通常用的消费模式了。

(三)艺术类学生网络消费内容比非艺术类学生更多元化,更追求时尚性、个性化,更追求品牌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中实物消费占主要消费类别61%,虚拟物品消费占17%,服务消费占22%。但艺术类学生和非艺术类学生相比,具体的实物消费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由于调研对象中有部分是服装专业的学生,因此艺术类学生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服装、配饰和电子产品;而非艺术类学生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子产品、生活用品、书籍。从访谈中笔者还了解到,艺术类学生更加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产品,特别是网上提供的一些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更深受他们的喜爱。因此是否与众不同、是否能充分体现个体自身价值的,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其次他们的品牌意识也比非艺术类学生更强烈一些,他们关注各类时尚信息,对于各大品牌了如指掌。因此可以说艺术类学生更是网络消费追新一组的典型代表。

(四)艺术类学生网络消费比非艺术类学生认同度更高,并且有意向开网店或已经开网店的学生比率较高

从对网络消费的认同度来说,整个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消费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这主要体现在网络消费安全、操作简单、商品丰富、价格便宜这几方面,而相比较之下,艺术类学生在安全性、时尚性、商品丰富性上认同度更高些。也正因为对网络消费有着较高的认同感,所以在问及“是否已开网店或有意向开网店”的问题时,艺术类学生中有5%的学生已开网店,有34.2%的学生有意向开网店,其比率均高出非艺术类学生。

(五)艺术类学生偏向于感性消费,更在乎网络消费的情绪体验

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往往关系到消费的质量。理性消费以性价比为标准,将商品的价格与自己的需求结合起来考虑并作出理性的消费判断,然后决定消费行为;而感性消费则是以商品的“情绪价值”为标准,出于对心理满足感的追求而进行消费,没有明确的消费目的。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近80%的艺术类学生没有网络消费的计划,往往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想买就买。这是很明显的感性消费的倾向,他们更追求网络消费带来的心理愉悦感。从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认为通过网上购买过程获得到大量信息或娱乐情报,结识新的朋友,既节省了体力,也节约了时间。灵活的支付方式和快捷的送货上门服务,让他们体验到传统购物方式无法提供的乐趣。在网上购物可以一个人自由选择而不受到商场销售人员的打扰,还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做产品,从而获得一种自由、被尊重的愉悦感。总之,艺术类学生网络消费具有普适性、超前性、个性化、多元化、情绪性等几大特点,由于这些特点,更加凸显出研究艺术类学生网络消费的现实意义以及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消费良性发展的重要。

二、当前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当前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消费总体上是健康稳定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消费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消费耗费时间长、存在一定的从众消费、消费风险意识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良性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应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网络消费耗费时间长

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即使不购物,也有上网浏览商品的习惯。由此可见,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正在加强,虽然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仍有小部分同学对网络的使用时间过长,必然会占用学习、人际交往等的时间,甚至迷恋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导致身体素质差、学业下降、身心疲惫、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

(二)网络消费存在一定的从众消费

调查显示,虽然多数艺术类大学生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动。但心理不完全成熟,自制力不强,易受情绪和外界的干扰,冲动性和情绪性消费依然存在。在特殊的环境下,易于感情冲动,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社会环境、消费群体成员、权威人物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消费崇拜,跟随明星消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演变为畸形消费。这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网络消费风险意识还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对网络消费的风险性往往认识不足。如有个别学生提交给网站的私人信息被非法利用,被诈骗、银行卡账户和密码被盗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网上交易也会经常发生纠纷。如果所购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网站上宣传不符,但因为网上交易除了上网记录外,几乎没有其他有效的凭证,而目前网上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此时消费者的权益未必能获得足够保障,这使得大学生利益受损后主动放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影响艺术类大学生网络生态消费的因素

生态消费是国际消费发展的大趋势,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分别有77%、82%、94%、67%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生态环境因素,我国生态消费大众化虽已起步,但比例仍不足20%。而当前艺术类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念也很淡薄,其消费行为非生态化现象较为突出,高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以及一次性消费成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显著特点。为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消费的生态观实属必要。那么,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艺术类大学生网络生态消费理念形成呢?综合来说,主要有消费环境、消费心理以及消费教育等各种内在外在因素影响其形成。具体来看:

(一)网络生态消费环境

所谓消费环境,是指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马克思说:“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消费者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当然还包括消费的文化环境和消费的制度环境。网络生态消费环境自然也离不开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以及集体环境。一般来讲,文化因素对网络生态消费行为影响极深,如、价值观念、消费习俗以及道德规范等文化环境因素通过影响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家庭来影响到大学生以及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其次,网络生态消费与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受到周围相关群体的影响。最后,网络生态消费与制度环境有密切联系,如经济制度、政治与法律制度、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等。

(二)网络生态消费心理

所谓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进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大学生是网络消费主体,因此,大学生自身的性别、年龄、学历、家庭背景、专业背景以及生活地域等个人因素是支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最直接因素,由于大学生存在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又较强等心理,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导致个体丧失自我。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智慧消费和绿色消费等消费价值取向被享乐、奢侈腐化、挥霍浪费和非理性的盲目消费以及新潮、变异、个性化等现代消费价值取向所取代。这样的网络生态消费心理就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消费行为。

(三)网络生态消费教育

消费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消费、怎样满足消费、如何实现可持续消费成为政府和国民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通过网络生态消费教育来促进消费者转变观念、建立文明消费方式,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当前网络生态消费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行的大学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平时的日常管理中,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生态消费观的教育渗透不够,大学生对生态消费知识的了解甚少;二是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深;三是大学生生态消费主题活动频率低、层次浅、面不宽,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其触及的领域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四是考评体系中缺乏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等重要指标的考量,这种片面的评价标准既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四、引导大学生网络生态消费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如前所述,为进一步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生态消费水平,引导大学生网络生态消费良性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正确的网络生态消费观

生态消费观是倡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消费,拥有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的一种全新消费理念。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身消费教育,提高消费技巧,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消费。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注重自身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注重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注重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费性消费。同时要自觉学习一定的商品鉴别知识和消费技巧,积累消费经验,提高自己的财商。

(二)开展系统的网络生态消费教育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生态消费教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辩论赛、社团活动等形式,传授生态消费知识、消费伦理、生态伦理等内容,促进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有效形成,从而加强文明网络消费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不科学的消费方式和不文明的消费行为。第一,端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导向,要用生态文化意识培养良好的机体,从文化的表层深入到深层文化的建设中去,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导向问题;第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消费的社会功能,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消费是一把双刃剑,它作为虚拟交易工具的出现既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一面,也有可能带来困扰的一面,要正确对待;第三,引导大学生树立客观的网络消费观,通过对大学生的消费品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消费品的作用做出理性的判断,并能合理分析自己的支付能力,从而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消费;第四,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法律和法制观念的教育,知法才能守法,并对行为产生约束;第五,开展网络消费风险教育,通过知识讲座,利用校园传媒进行网络消费风险教育。告诫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时务必看清产品的相关信息,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部门,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等形式了解学生消费膨胀心理的原因,并加以正确引导。

(三)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消费环境

篇8

刚才,我阅读了两篇就业指导论文,所以,我也想谈谈我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说得不好,还望大家见谅。

一、自我定位是关键

一般而言,影响毕业生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其一是职业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择业,多自考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我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其二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价自我,自我定位过高工资看外企、职位看白领、单位看名气、环境看气派,所以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我的就业岗位,到最终反而“嫁不出去”。其三是社会因素的干扰。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较大,自我明明已看好某个职位,该职业也较贴合自我的综合潜力,可周围的亲友一有反对之声,自我就开始动摇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职位竞争的不公平、操作的不规范现象,也常常使自考毕业生感到很迷茫,找不准位置,看不清方向。其四是心理素质可是硬。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一些毕业生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革,在职业定位时往往为心理因素左右,所以很准做出理性的选取,在择业中或盲目从众,或消极逆反;不是过于自尊,就是过于自卑,凡此种种,都会对自考毕业生顺利就业构成巨大的障碍。

所以,毕业生在选取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我的实际状况,做好自我的职业定位,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我的专业、技能、综合潜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我的职业定位;另外,毕业生还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如果自我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就应早做决断。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再者,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潜力,勇敢地迎接选取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二、准确把握自身优势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三类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职业的选取上却常常处于劣势。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对其抱有偏见,甚至明确宣布“只要211工程学校”,从而给广大“三流学生”择业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事实上,无论专业知识积累还是动手潜力,我们往往都名校生毫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比其还更胜一筹。所以,我们务必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我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

如果你运用语言词汇的潜力较强,在语法、造句、阅读潜力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从事文字整理、修改、翻译、播音员以及教育、接待洽谈等工作。如果你在形象思维潜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具有优势,能够去做形象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如果你知识较全面,并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又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你能够从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如果你习惯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耐心持久,态度认真,有较强的工作职责心,你能够在资料整理、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等工作中很好地发挥自我的优势。

三、努力克服心理弱点

对于面临职业选取的毕业生来说.能否战胜自身心理弱点,直接影响到其择业的成败。一是自愧不如的心理。应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毕业生容易在“本科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过研究生,名校生吗”“要是碰钉子多丢人!”“万一失败了怎样办”这种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使自考毕业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二是依靠心理。一些毕业生平时养成了对父母亲友的依靠心理,面临职业选取,也容易产生“反正父母会给我想办法”的依靠思想。试想。一个缺乏自立、自主、自强意识的毕业生,怎样能做出贴合自我特点的职业选取呢三是犹豫不决的心理。求职择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应对这一‘转折,毕业生既应做到知己知彼、权衡利弊,又要不失时机,抓住转折机遇,当机立断。而毕业生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心理弱点往往会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与迷茫,以致白白失去择业的良机。四是自视过高心理。些毕业生因自我的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优越,或者因自我的潜力强、具有必须的竞争实力,或者因自我容貌出众、多才多艺等,产生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一种自视过高的心理。在求职时,过高地估计自我,这个单位瞧不上,那个单位也不遂心,而用人单

位对这种缺乏自矢口之明、自视清高毕业生要想使自我在择业竞争中持续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务必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增强心理的承受力,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要明白,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应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潜力的机会,放下思想包袱,认真找寻失败的原因。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我的过程,务必努力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展示自我才华的勇气。作为一名毕业生,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在心理亡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我和名校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

客观分析职业冷热在同一社会时期,不一样的职业有不一样的要求和劳动报酬,劳动者对职业的追求程度也不一样,这就构成所谓热门职业和冷门职业。在定条件下,热门职业会转变为冷门职业,冷门职业也会转变成热门职业。

求职时应客观分析和把握职业冷热,根据就业指导做出自我正确的选取:

一要实事求是地选多种职业组成的,不一样的职业都需要适合的劳动力及人才。在市场经济中,求职者要选取职业,用人单位也要选取求职者,是双向选取。这就要求求职者从自我的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评估自我的文化素质、业务技能、性别特点、身体条件以及各类职业固有的标准、条件、要求,实事求是地选取自我力所能及的适宜职业,并且选取的职业要有利于自我潜能的发挥和事业的发展。不要被一时、一地的热门职业所迷惑,盲日地去追求、高攀或低就热门职业,进而影响自我才能的发挥,影响自我的完美前程。

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冷门职业,不要轻易放下冷门。有的职业,此刻看起来属于冷门,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化,很可能转变为热门。例如,教师职业就是山冷门变为了热门,因为教师这一职业相对较为稳定,工资待遇也较高。又如,由于前些年许多学生都想到企业当白领、搞管理,而轻视技工、技师等蓝领业,造成现如今蓝领职业人才的供不应求,以及其千资待遇的提高,技术蓝领职业也会成为热门职业。所以毕业生对冷门职业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要轻易放下,在许多求职者都在热衷丁追求热门职业的时候,不妨选取有发展前景的暂时处于冷门的职业就业,这样当然也容易获得求职的成功。

三要注意把握职业的冷热变化,适时调整自我从事的职业。职业的冷热变化,决定了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的发展前景。有的旧职业会逐步被社会所淘汰,有些新职位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劳动者选取从事某一职业,不论是热门的还是冷门的,只要是向衰退的甚全会被淘汰的方向发展,就要注意把握其变化,尽可能适时调整自我的职业,不必从一而终、死守到底。例如,专职打字员这一职业,在前些年还属于热门厂作,可如今电脑普及厂,这一职业将会被逐渐淘汰,原先从事专职打字员职业的人就应尽早改行。另外,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变化,毕业生还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更新自我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保证自我不被职业淘汰。

四、精心打造个性品牌

篇9

关键词:分数膨胀;等级膨胀;评教系统

伴随着高校扩招的脚步,学生评教逐步应用到几乎所有的高校,大学生评教的结果也被广泛地运用到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员工作评估、教员改进教学、教员的奖惩、教员试讲与录用、优秀教学奖评选等活动和程序之中。[1]从理论上讲,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员教学的直接感受者,学生评教的反馈对促进教员反思和提高教育质量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反馈的信息是促进教员改进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2]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很少听到赞扬之声,其弊端倒是频频见诸报端:诸如教员混课时,学生混学分,认真负责的教师得到较低的评价,教学质量滑坡等等。这就促使我们思考,一个立意甚佳的管理方式为何会带来如此的后果?其问题根源到底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本文以部属重点A高校为例,分析大学生评价在分数膨胀、等级膨胀方面的作用。

一、等级膨胀与分数膨胀:一个问题两个方面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A高校早在世纪之交就运用期末发放纸质评价表的方式进行学生评教。近年来更是针对前一段工作的问题与不足,在评价标准及方式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为引起广大教员对教学问题的足够重视,A高校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用学生评教的均值给全校教员大排队,排在后30%的教员会“荣登”学校谨慎升职的黑名单,排在后5%的则在升职时被一票否决。教员尤其是尚待升职的教员确实不敢对教学掉以轻心,评教似乎也在一直顺利地运转着,不知不觉中,大家渐渐地感觉到师生关系悄然发生了改变,学生成绩出现膨胀的现象,教员的绩效也有膨胀的趋势。其实,这一切并非偶然。

(一)他山之石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学生评教以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分数膨胀。[3]在评教的压力下,有终身教职的教授还可以特立独行,无终身教职的年轻教员,不得不在学生面前夹着尾巴做人。例如,在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的成绩除了A,就是B,很少得C、D;斯坦福大学只有8%的学生得C、D,无学生获E(不及格);哈佛大学学生的平均成绩为B+,而25年前的平均成绩为B。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布雷曾于2007年8月向800多名教员发出公开信,要他们不要忘记C也是一个分级。他说,全国教育标准都在大滑坡。[4]

其实,从上述状况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分数膨胀的另一面就是等级膨胀。我国高校自实施学生评教以来,类似的批评不绝于耳。

(二)评教中学生的行为反应

教员的命运一方面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并不是认真负责的教员就能得到好的评价,学生认为好的教员通常是与学生关系好的,好说话的教师(详见表1)。换言之,只要教员不跟学生过不去,学生也不会跟教员过不去。

调查结果显示:49.9%的学生认为:“教员与学生关系好,学生评分就高。”在访谈中学生也承认,如果教员太严格,不通融,不好说话,即使教学不错,学生也会打低分。当然,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员通常会得到较低的评价早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就因以严格著称而得到不及格的评价,在我国这种现象可谓比比皆是。[5]对此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是由于对评教有效性抱怀疑态度,认为学校不会据此对教师采取相应的奖惩。

在对学生及教员的访谈中,得到这样的信息:评教中主观化与异化的现象较为普遍,最常见的问题是报复、敷衍及评价错位。报复行为的产生可能由于学生平时受到教员不恰当的批评;或因教员不能周全地照顾每一位学生,或者教员在某些可以宽松的情况下过于苛刻。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校没有搭建适合师生双方沟通的渠道与机制,作为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所以既没有胆量也没有勇气(担心遭到报复)当面给教员提意见或者建议,导致很多学生对教员上课的方式、方法、内容和习惯等方面的意见和看法憋在胸中,到学期末评教呈报复性爆发的态势。敷衍与评价错位产生的原因是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培训,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评教的目的及其最终运用情况,只是将其当作一种形式,一种学校不得已而为之的“秀”,难免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评教。加之在现有的评教体系中,学校要测量的与学生所反映的并非同一问题。比如学生给一些不知所云的教员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满分的评价,其意本是表达不满,但是学校却将此信息理解为学生对该教员的认可。再者评价多是主观指标,不可能给教员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导致学生所提建议几乎不可能得到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反馈,大大降低其参与的动力。此外,学生只享有评价的权力而无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滥用、乱用手中权力的现象在所难免。因此评教并不能担负起区分教员绩效优劣之重任,这势必引起教员的等级膨胀。

(三)评教中教员的行为反应

从教员方面说,如果严格要求学生或者因为一些自己甚感莫名的原因增加被学生打低分的可能,从而加大自己在激烈的职称竞争中失去升职机会的风险,那么他们会做一个激烈的心理挣扎与利弊权衡,可能在学生评教过程中消极应付或以种种形式抵触学生评教,甚至采取手段以获得高分,干扰学生评教。[6]一般情况下,教员会选择讨好学生。在笔者的问卷与访谈调查中发现①,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员往往得到较低的评价。74.5%的学生认为“教员会因为学生打分而‘迎合’学生”。笔者就“教员会因为评分而‘迎合’学生”这一问题访谈了部分学生。学生表示:他们有时会感觉到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在考试时,教员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考试的难度;减轻作业的压力;或者有意无意将考试内容告诉学生,学生因此而轻松通过考试,教员由此而赢得学生的好感。这中间还有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如果大家都迎合学生,一些不这么做的教员就会发现自己的评分越来越低,因此不得不“放下身段”。

为了验证学生所反映的情况,笔者以非正式的方式访谈了一些副教授、讲师②,几乎80%的被访者明确地表示学生往往将评教作为要挟教员给其打高分的手段。也有一些被访者以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几乎同样的问题:没有必要跟学生过不去,如果对学生过于严格,自己也不舒服。再说,分数对学生也很重要,他们找工作、出国等样样需要高分。如果我们给自己的学生打低分,会导致他们在与其他倾向于给学生高分的学校的学生竞争中吃亏。

笔者将在访谈中一些教员就如何搞好与学生的关系,保护自己,避免上“学校黑名单”的经验归类列举如下:尽量不批评学生;尽量不为难学生,包括少布置难度较高的作业;在学术方面少提过高的要求;多找些比较有意思的段子增加课堂的欢声笑语;面对上课迟到、睡觉及开小差等现象尽量忍住不予批评,如果实在看不下去,就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轻描淡写地提一下;如果实在忍不住得罪了学生,在今后还需要想方设法予以弥补。谁会傻到与自己的前程过不去啊。总之尽量不要节外生枝,以免自找麻烦。不仅如此,为了减少风险,教员还采取尽量少开新课程的方式,上课多风险就增大,多上一门课就多一份打低分的风险。因为他们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干嘛要甘冒风险?这种评教的结果是,既不鼓励教员认真负责,也不鼓励教员努力工作。

(四)双重膨胀

笔者随机抽取了某学院给大学生上课较多,教龄在三年以上的14位副教授③,提取他们近四年来的网上评教情况,以平均分数的方式展现出来(见表3)。本文抽取样本的平均分数呈现逐学期上升的趋势,并且就各样本的分布看,没有C类,都集中在A与B类。其他高校也有类似的情况。[7]

具体来说,如果有一位教员某门课的学生评价是81分(B等),在全校参评的805门专业必选课中位列781名,在学院参评的62门课中排名60,赫然是最低的3%了。而另一门课学生评价87分(A等),在参评的732门课中排名585,在学院参评的46门课中位列第34名,也属于垫底的20%。

该校学生分数膨胀的实际情况比访谈及调研情况好,但是仍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从某文科专业学生所有学科的平均分数看(见表4),A类的几乎没有,这可能与学科特点有关,文科很难得到90分以上的高分,B类的从2005年以来呈逐渐上升的趋势,C类呈逐渐下降趋势,D类则由于近两年港澳和特长生的增多出现小幅度的上升,F类的没有。从总趋势上看,良好的越来越多,中等的越来越少,不及格几乎没有。而五年以前,F类还是占2%-5%左右的。这说明已经出现膨胀的势头。

从上述对学生分数膨胀的分析中,同样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伴随着学生的分数膨胀,必然有教员绩效的等级膨胀。

分数膨胀和等级膨胀与学生评教有关。但是这一问题并不是评教制度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对之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科学的运用,以至于形成对这一制度简单的、过度依赖,最显著的表现为评教的简单粗放式运用,致使在整个评教过程中鼓励甚至纵容退步学习,鼓励等级膨胀,鼓励分数膨胀,鼓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不仅背离了学生评教的有效边界与根本目的,引发了绩效评价政治的进一步茁壮成长,而且造成组织归罪于外,不反求诸己的惯性思维。

二、双重失效的原因探讨

虽然早有研究显现,评教只是促进教学的手段,但是现实中,很少有组织遵守这一规则,大家更愿意将之用作功利的目的;虽然理论上也有成果显示,评教从来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有效的,但是在实际运用时少有人将限定条件考虑进去。根据管理理论,评教就是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就会有“绩效政治”。同时,绩效评估是一个系统,而非一个事件,系统的设计与所在组织系统本身都会影响评教结果。

(一)混淆了评教的手段与目的

评教的目的究竟为何?虽然很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但是殊途同归,都认为其本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实际上在我国,评教更多时候并不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出现的,其往往成为人事决策的依据。

美国教育家斯塔弗尔比姆说:“我提出的评价定义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8]克龙巴赫(Croabach)认为教育评价“是一个搜集和报告对课程研制有指导意义的信息的过程”。美国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发表的评价定义是:“对某些对象的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以上观点道出了评价的真实含义,用斯塔弗尔比姆的话说就是“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9]。其实,即便是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目的亦非单一的,其顺序依次是战略的,管理的及开发的目的。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尽管有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评教只能作为手段,但是现实中它却总被当成目的。在消费者至上的美国,学生评价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方法,有时还是评价教员教学能力的唯一量度。[10]对大学教员应聘和提升职称所进行的教学工作审查评定必须征集学生的意见。[11]美国存在分数膨胀与等级膨胀的现象便毫不奇怪了。

我们在实际操作时过于单纯地看待评教问题,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态度进行调查,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评教实质上是学生与教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而绩效评估从来都是一个高度情感化的过程[12],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博弈。评估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绩效政治,尤其是当评估与人事决策相关时[13],考核者往往不愿意对被考核者的绩效做出区分,等级膨胀(包括分数膨胀)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评教的目的不同,其客观性也大受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对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均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便是在企业内部的上下级之间,下级绩效评价也是不可以运用于人事决策方面的。[14]

作为教员绩效的评价者――学生是如何看这个问题呢?调查显示:76.4%的学生认为评教结果应该改进教学,44.9%的学生认为评教结果可作为他们选课的参考。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评教结果应作为教员晋升职称、发放奖金、人事决策等的决策条件。作为利害相关者,学生很清楚,如果将之作为人事决策的唯一来源,可能有失公正,引起教员的抵触。评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在运用评价结果时,学校方面应重在改进学校管理策略,从而帮助教员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员应重在对照、完善与提高,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评教结果的不恰当使用不仅会对评教主体、客体均造成伤害,而且还会给学校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不仅背离了组织启用评教方法之目的,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学生评教的正确认识。诚如Bloom所说:“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它或许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和人格发展,或许会危害学生的学习和人格的发展,它对学生、教员、课堂和学校系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运用学生评教的结果。不仅如此,评教奖赏那些在制度内做得好的员工,但却不奖赏那些试图提高制度的人。换言之,作为奖惩手段的评教不鼓励教员的创新与改进,并且作为相对绩效评估的评教也有鼓励教员间相互拆台及不合作的可能。

(二)忽视学生评教的局限性

关于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方面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即便是持肯定态度的研究也认为其有效性是有边界条件的,即其有效性受学生数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对选修课的评分比必修课的评分高)、学生的期望分数、学习态度、教员的职称、表达能力、授课水平、课程领域等控制变量的影响。

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存在明显的分歧。以格林瓦尔德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学生评教是无效的。他对1971年至1995年间美国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971-1980年认为学生评教无效和存在偏差的研究多于认为有效的研究;1981-1985年,认为学生评教有效的研究多于认为无效和存在偏差的研究;1986-1995年认为有效和无效或存在偏差的研究各占一半。[15]以马什(Marsh H・W)等人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学生评教是有效的,但也是在一些限定条件下的有效。

评教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数量。⑤[16]此外,当学生的学科兴趣较浓、期望得到高分、负荷量大、学科难度较高时,教员容易得到较高的评价。[17]卡森认为对评教结果有影响的10个因素为:教员的职称、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对选修课的评分比必修课的评分高)、学生的期望分数;课程水平、课程领域(人文艺术类比社会科学类评价高,而后者又比数学类评价高)、作业难度;评教采取匿名与否、学生评教时教员在场与否及评教目的等。[18]这一结论也为美国教育测量中心(ETS)森特拉博士的研究结果所证实,我国学者宋映泉、田勇强等的实证分析大部分验证了这一研究。[19]

其实,学生态度对评教结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评价是一种认识过程[20],而人在认识过程中受到人心理活动的各种特点制约,因而造成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误差。这种导致学生评分产生误差的心理活动过程称之为误差心理。[21]如戒备心理、应付心理、模式心理、晕轮心理、颠倒心理、报复心理、预设心理、刻板印象与从众心理等都会影响评教的结果。[22]无疑,这种误差心理会影响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学生在评教中所持的态度是评教成败的关键。[23]

正如戴明所言:以测量或观察而定义的任何特性、状态或状况,并没有所谓的真值。只要改变测量或者观察的程序,就会产生新的数字。[24]评教在一定边界条件下有效,即评教结果的好坏并非教员完全可操控,而是受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方面的因素,评教方式及评教目的等等。从绩效管理理论而言,当绩效结果并非教员可完全操控时,管理者在运用这些结果时需要剔除影响因素对结果的干扰,如若不然,不仅会大大挫伤教员的积极性,而且会导致对教员评价和对学生评价的双重失效。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忽视评教的局限性,在反馈时既不考虑课程特征的不同,也不顾及学生个体特征的差异,更没有照顾到大学的多学科特点,以及学习任务的轻重,只是将学生评教分数简单地进行算术平均,并将平均分数反馈给教员或者教务部门,并以此作为生杀予夺教员职称的杀手锏。

(三)忽视评教是一个系统

评教并非简单的学生对教员的评价,它涉及到整个评价系统。除了上述学者们关注到的控制变量,评价系统还包括对教员绩效的定义,绩效指标与权重、绩效标准、考核方法、评价者的选择,评价的信度,评价信息的来源,评审系统,反馈系统与申诉系统等方面。作为一个系统,既有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的问题,也有该系统与组织整个系统的匹配度问题。

从绩效定义看,教员属于德鲁克所说的知识工作者,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25]。其特点是不可量化、模糊性、专业性、多维性、长期性等。在任何水平上进行公式化(formulation)的、短期的绩效评估和单一信息来源的评估都是不合适的。目前的评教是为了评估而评估,停留在对教员过去的表现考评上,没有关注与组织战略发展相关的胜任力、创新能力。这与组织使命战略背道而驰,错误的导向必然得到错误的结果。

从绩效指标看,一是指标不完整,二是指标缺乏区分度,三是指标没有主次之分。指标的不完整是指目前的评价指标集中于教员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任务绩效方面,这些指标既没有承担传递组织战略与价值观的责任,也很少关注组织公民行为等适合于知识工作者绩效的内容。评教指标多属任务绩效,而任务绩效比较适合于简单劳动,而对于复杂的知识工作,尤其是就大学的使命而言,关系绩效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任务绩效。[26]指标的区分度是指所有教员共用一种调查表,未能反映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新开设课程与成熟课程的区别,承担一门课程与多门课程的差异,教员的工作性质及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的迥异。指标的主次问题主要指不同的教员,不同的任务在重要性方面没有区分,没有体现组织对不同考核对象、不同任务重视程度的差异,以及战略重点的变动。

从评价标准看,大多数评教指标并不是着眼于关键事件或者行为事例,只是用询问的方式征求学生对教员执行某项任务的感觉,说到底是一种主观态度的调查。由于这些评估缺少客观评价标准,一方面使得评价者在评价时多凭主观感觉,另一方面被考核者也无法得到有针对性的反馈,只能看到分数的高低,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因此,对于教员来说,其行为模式很可能还是一如既往;对学生而言,所提出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大大挫伤其提意见的积极性。

考核方法的选择除了需要考虑与评估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外,还需要考虑工作性质与高校战略、使命的匹配。鉴于教员之间工作性质的千差万别,以及高校使命与价值观对团结、独立精神之尊崇,而A高校的这种将全校教员大排队的相对绩效评估方式与之是格格不入的。

评价者的选择是保证评教有效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评教的目的与标准,评价者的能力,评价者的个人特点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学生与教员的关系不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不适合用相互评估的方式,也不适合将学生的评分作为决定教员前程的唯一信息来源,否则会导致其关系的功利化,致使教员丧失“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一方面教员很难避免谄媚讨好,另一方面学生极容易陷入要挟偷懒。

作为特殊的评价者,学生的个体、群体特点均会影响评教结果。学生一方面具有自主性、目的性、有序性与沉稳性等优点,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自制性差、自律性低、随意性大、多变与突发性的特点。[27]具有这些个体特点的大学生最典型的群体特点是从众、盲目、讲义气和感情用事,尤其是经历备受控制的高中生活,到达目的地的之后大学生行为与思想有报复性反弹的趋势,他们既需要教员的严格要求与积极引导,又可能因为教员的严格要求而受到挫伤,或者因为教员得罪了某个非正式组织的“头目”而遭到小群体的报复。在评教之前应该引导并培训他们,否则评教失效在所难免。

从评价者的能力看,作为考核者的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了解教员所从事工作的目的与目标,以便识别完成工作所必需的关键行为;二是有能力判断所观察到的行为是否令人满意,以便对教员在组织内的价值给出正确的评价。鉴于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人性的弱点,没有经过培训的大学生很难正确地掌握学校的战略意图,加之评教系统中完全没有体现责权相当这一最古老的组织原理。因此,学生评教更多时候是学生从自身利益出发与教员间展开的利益博弈,而不是从组织战略目标角度展开的绩效评价。

从评教的信度看,基于评估者个体特征(即成绩的好坏,动机的强弱及期望的高低)对评教的影响,评教结果不能只看平均分数,而要关注评价者的内部信度。因为没有信度的评教不仅不能准确地诊断问题,也无法有的放矢地反馈问题,所以也无从因人而异地采用措施,其结果是教员不知道其绩效的改进点,学生看不到其建议被采纳。

从绩效信息来源看,教员的绩效特点决定了绩效信息来源应该是多方位的,而不能采用单一信息来源。因此,给予评估者恰当的权重是绩效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在评教中所占的权重过大,甚至百分之百,不仅导致信息失真,而且致使教员不敢严格要求学生,而是一味讨好学生。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又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评审系统,反馈系统与申诉系统设置的目的是减少或者防止绩效评估系统出现偏差。评教系统如果具有这些方面,上述绩效问题,如指标与标准,评价者的信度,绩效信息来源等就会迎刃而解。因为,评审系统是通过绩效委员会及员工参与的形式审议绩效评估系统存在的问题;反馈系统在反馈之前需要对影响评教的各类因素做客观的评估,由管理者与被评估者通过面对面畅谈达成共识,管理者与被评估者就绩效改进计划形成一致的意见,并为组织培训提供参考;而申诉系统是保证评估正确,改正评估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如此评教系统才可能达到可信性、有效性、减少偏差和实用性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评教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并不是仅仅对某一事件的单纯反应,它不可避免地受评教系统框架因素的影响,设计不良的评教系统的任何方面均会影响其结果的正确性。可以想见,一个残缺不全的评教体系,一个内部存在着不一致性的评估系统,一个没有考虑到组织战略与系统协调匹配的体系,所有这些方面的问题最终都反映到评教结果上。如果不认真对待评教,建立及维护完善的评教系统,只是一味从教员身上寻找问题的原因,无异于缘木求鱼,不利于组织反思自身问题,不发生分数膨胀与等级膨胀才会令人百思不解。

其实,即便是设计精良的评估系统也难以避免系统本身及组织系统因素对其的影响。本文在下一点将详论之。

(四)忽略了评教是组织系统中的子系统

系统的观点认为,结构模式影响行为。当置身于一个系统中时,人们无论有多大的差别,都倾向于产生相似的行为结果。为了理解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个人失误或者运气不佳,也不能只看到人物和事件,我们必须看到隐藏在事物表面以下的结构模式。[28]评教本身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对结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绩效指标的“因用而废”,评估系统的反作用力,以及组织系统因素对教员行为的影响。

由于缺乏系统的观念,我们对美国的经验简单地拿来是懒政的表现。美国的教育体系与我国不同,虽然存在分数膨胀,但是不至于危及教育的根本。因为美国高校分数膨胀与宽进严出是相辅相成的,高淘汰率的压力是保证学生认真学习的关键,是其大胆将评教结果运用到人事目的的底气。同时,美国高校的行政与教员之间是服务关系,而非管理关系,比较尊重与在乎教员的意见与建议,有问题也比较容易得到解决。我国既没有严格的学生淘汰制,也没有评教的评审制度与良好的反馈制度,加上教学与行政人员之间的隔膜,这些都不利于系统的整体改进,不利于发现与解决评教双重失效的问题。其实,美国式的管理并非总是好的,也并不总是适合我国。诚如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所说:美国什么东西都可以输出,但是就是不能输出管理,但不幸的是,美国管理已经蔓延至全世界。[29]

评估中的“因用而废”现象会导致评教的失效。这一现象与绩效测量标准的自身变化特点有关,即随着时间的流逝,绩效测量标准会由于进步学习、退步学习、选择、抑制及社会共识等原因逐步失效。[30]所谓进步学习是指人们在绩效相互观察和趋同的过程中发生的学习,使得绩效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其变异减弱。退步学习意味着学习了错误的教训,从表面看绩效改善了,实际上真实的绩效并没有改变,甚至更糟。选择的意思是组织在绩效考核时会留下绩效出色的,淘汰差的,以至于绩效标准失去了原先的甄别能力。抑制是指绩效的差异往往受到抑制,尤其当绩效差异持续存在时,即便个体绩效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下,绩效评分会悄悄滑向高分一端,这也使得绩效指标的变异性减弱。社会共识指的是群体对某种标准或者事物看法的一致与否影响到评估者对其绩效的判定。

评教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而控制的特点是,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抗。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系统中的一环。[31]当控制系统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时,并不能像控制任务和机器那样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组织并不是一架精密的机器,而是由人组成的,人会对控制尤其是严密的控制产生反抗或者抵制。组织的管理者发现,作为被考核者都会想方设法影响考核结果。[32]因此,通过严密的管理控制系统以提升组织绩效的方法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抵制与反抗,具体表现为机械的官僚行为、策略性的行为和抵制行为。[33]作为组织,在设计评估系统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到系统的反作用力对之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了解组织成员对组织制度与系统的意见与感受,以抵消或者减弱反控制的力量,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

没有认识到评教系统与其他评估系统的关系及影响。教员的绩效由三个方面构成:教学、科研、项目。虽然教学排在第一位,但实际上真正对教员职称起决定作用的是后两者。而职称对教员来说,既重要又紧急,它决定了稀缺的时间与精力绝大部分分配在科研与项目上,而非教学上。从人力资本属性上看,科研与项目属于流动性资本,可以随着教员的流动而转移,教学更多具有专用人力资本的特点,很难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转移。聘任制下的教员失去安全感,具有增加流动资本,减少或者抵制专用资本对自己时间与精力的侵占的倾向。因此,注重评教系统与组织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而非简单地将评教作为杀手锏,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研究发现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满意感从来是一个综合的对组织整体状况的感受。其受组织情景因素的影响最大(占40%到60%),评价者个人特征因素次之(占10%到30%),两者的相互作用最小(10%到20%)。[34]与个人特征因素相比,组织情景因素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种态度固然受被评价者(即教员)的影响,但是更受其对组织的整体态度,及自身因素的影响。正如戴明所说,员工方面的问题94%是组织的问题。[35]

以事件解决事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去思考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评教问题产生的领导方面的问题。组织因为要以学生为本,便简单地采取控制教员的做法,不考虑这一手段的前因变量,控制变量,系统的设计,以及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制衡与平衡,更没有考虑到在以学生为本的同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以教员为本。正如企业界所流行的,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那么,没有满意的教员何来满意的学生?

评教结果不仅应该剔除我们前所述的控制变量或者调节与中介变量,还应该考虑到评估系统设计的因素,组织系统的政治因素,系统自身变化的特点,以及反控制因素等组织情景因素对之的影响。评教结果一方面作为诊断评价双方问题的依据,另一方面应该主要作为学校反思自身存在问题的契机,而不应单纯将之作为奖惩教员的依据。即便是公开评教结果,加大对教员的奖惩力度,其能够对组织绩效提升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因为教员作为整个系统中的一份子,其所能够左右的东西有限,组织层面的问题与学生层面的问题不能依靠教员的一己之力予以改变。所以组织需要反思与修正评价系统的问题,完善组织方面的不足。

总之,评教系统双重失效的原因或许是多样的,但是评教目的与手段的混淆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其次是将评教简单化,忽视其有效边界,没有意识到评教是一个系统,评教系统的设计与系统因素之间协调一致对评教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忽略作为组织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评教不可能不受组织系统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评教应该是组织、教师和学生共同改进的契机。

三、建议

(一)明确评教的目的与有效边界

鉴于将评教结果运用人事目的所带来的评价失真的问题,首先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不是监督而是领导,应致力于提高教员的质量理念。高校需要回归学生评教的目的性:即重在反馈而不是奖惩,重在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而不是为了秋后算账。同时,以人事决策为目的的调查不可简单地使用平均数,可考虑使用中位数,必须排除评价者的个体特征因素及课程特征因素对之的影响;采用多信息来源的评价方式,比如督导评教,同事评价,考核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评教作为参考之一,而不是唯一来源。这样不仅可以得到全面真实的信息,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员维护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与热情。

评教结果受很多控制变量的影响,其中有很多属于教员不可控因素,因此不可只是将其简单公布了事。评教系统中应预先设置控制这些变量的程序,在正式反馈前认真分析控制变量,属于组织层面的问题反馈给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属于学生方面的问题,需要组织通过相应的制度与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给教员客观公正的反馈。准确的反馈意见既有利于促进教员有针对性的改进自身问题,而且教员可以做出符合学生及组织预期的改进,从而调动学生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二)完善组织的绩效评估系统

评价失效很大程度上是由评教系统的设计问题引起的。因此,通过评教和奖惩教员不仅不能改变组织的问题,也无法提高组织绩效。这要求组织首先加强过程控制,尤其需要做好前馈控制,建立集体备课制,确保投入正确的“质量要素”,而不是只做事后诸葛亮;其次根据学生与教员关系的微妙性,建立第三方的信息反馈渠道,将学生对教员及课程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员,以便将不良的绩效控制在过程之中。针对评教系统中存在的教员绩效定义、绩效指标与标准的问题,应该建立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的教员绩效定义,将组织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评教指标中。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学校的战略目标,担负传递组织价值观的任务。从关注任务绩效转变到重点关心教员的关系绩效,以减少评价内容狭隘性和误导性,并尽量用行为化或者是描述性的评价标准,减少评价标准的主观色彩,增加评教的客观性及反馈的准确性与针对性。与高校的使命与价值观对应,确立纵向的绩效评估制度,即注重教员未来绩效提高方面,而不是仅仅纠缠于其过去的以及与其他教员相比之下的绩效。针对大学生及其评教的特点,学校必须定期开展学生评教培训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学习有关评教知识,掌握评教技能与素质,使其了解、熟悉评教的方式方法及在评价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自觉运用评教理论指导评教实践,增加评教的信度。针对评估系统在评审反馈申诉方面的欠缺,成立教员绩效评估委员会,由管理者、专家、教员及学生代表共同组成,以保证评教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发放评教结果的同时也发放教员反馈意见表,用以收集教员对评教结果的意见或建议,以不断改进评教系统。建立基于反馈系统的教员绩效改进与培训计划,解决现在只评教,而无教员改进计划和系统培训计划的弊端。

(三)评教结果为组织改进提供反馈信息

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需要动态调整,以适应绩效测量工具逐渐失去变异性的特点。把评教结果仅仅作为反馈的手段,加强对评价者的培训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和削弱评教的政治色彩及反控制效应。此外,利用竞争优势效应与合作优势效应也是很好的解决方法,比如基础课或者专业课用导师组的方式上课,既有利于教员间的相互学习,也有利于其相互比较与提升。组织需要综合协调各评估系统的权重分布,以便合理地引导教员的绩效与行为,减弱评教系统与其他评估系统的矛盾。组织需要用系统的观念,加强师生员工之间的沟通,建立组织信任、尊重的良好氛围,减少师生之间以及组织员工之间的对立与隔膜,注重与培养员工的关系绩效[36],以提升教员的利他行为、利组织行为及利工作或任务行为,从而减少和削弱员工对管理控制系统的抵制与反抗。与此同时,加强成员的满意感调查,了解组织问题之所在,也体现出尊重、信任和体贴组织成员的文化,化解由控制系统带来不满与反抗。这些策略只有在组织层面才有改变的能力与改变的可能。因此,评教结果不应仅是给教员提供反馈,更是学校反思自身存在问题的契机。

(四)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往往无效

领导的目的不只是找出人们过去的失败,而且还要消除失败的原因,让员工花更少的时间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把变异、麻烦、失误、犯错、低产量及大多数意外的“共同原因”去除,是管理阶层的首要责任,但是“共同原因”还会接二连三地不断出现。其次,必须改进整个系统,使每个人能持续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满意。再次,处于系统内的绩效表现愈来愈稳定,让人与人之间的明显差异不断消除。而这些都需假以时日,绝非可以一蹴而就。

对付分数膨胀与等级膨胀最简单的方法是规定学生的分数和教员的绩效等级呈正态分布,这种方法当然有效,但这只是治标之术,不能达到治本之目的。同时,也与高分数的假性缺乏的原则相悖。[37]戴明所说的高分数的假性缺乏是指由评分与排名导致的现象,他认为好的学生和好的员工并不缺乏,为什么不能全班都得最高分,没有人垫底。当然,由于系统问题而产生的分数膨胀和等级膨胀与高分数的假性缺乏表面相同,但是有本质上的差异。

总之,以上建议是相辅相成的,明确评教的本性是解决分数膨胀及等级膨胀的关键;同时,重视评教的控制变量是解决评教问题的第一步;完善评教系统,有助于解决只是从教师身上寻找问题根源的思维定势与路径依赖。当然,最终需要组织整个系统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感谢陈春声教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宝贵意见!)

注释:

??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为部属A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有效问卷365份。男女生与文理科人数大致平衡。没有在教员中大规模发放问卷,只是做了一些访谈。该研究数据主要从学生角度进行的。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李泽华同学在问卷发放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本文认为,在评教结果作为人事决策的政策下,评教压力主要是针对教授以下的教员,因为这类教员的评教分数决定了他们在职称评审中会不会因此被否决,因此不能做到无欲则刚。所以,他们的反应比较能够说明问题。因此,有些副教授升到教授之后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自己可以特立独行了。当然,有些失去升职的希望与可能的教员也有可能做到比较超脱,本文选择访谈对象时也排除了这些人。

??新教员不适宜参加评估,组织应该给新教员三年的适应期。

??某学院随机抽取的14个较多给大学生上课的副教授及少数讲师网上评教的平均得分情况。

??学生评估的数量在20或20以上时,学生评估的可靠性就能通过最好的客观测验。而对班级规模在50-100人之间,分数则较低;人数在30人以下,与超过100人的班级教员易得高分。

参考文献:

[1]陈国海.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1):30-32.

[2]Oliver,R.L.,Sautter,E.P.,“Using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s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80(4):231-234.2005,

[3][30]马歇尔・W・迈耶(Marshall W. Meyer)著.绩效测量反思:超越平衡计分卡[M].姜文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3-60.

[4]佚名.美国高等教育面临新挑战[EB/OL].福建青少年研究,2008(11).省略.cn/Html/11th/20080830150540745.htm,2009-11-15.

[5][7]中国网.高校推学生为教师打分引乱象:建议评教结果公开[EB/OL].省略/news/edu/2010-02/04/content_19365568.htm,2010-02-04. 吴祚来.师生共同“混课堂”不可小觑[EB/OL]. news.省略/opinion/society/detail_2010_11/07/3026420_0.shtml,2010-11-07.

[6]邓菊香.消除教员抵触学生评教心理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4(1):57-58.

[8]瞿宝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01.

[9]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17.

[10]Wilson,R..New Research Casts Doubt on Value of Student Evaluations of Professors [M].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1998.

[11]陈晓端.美国大学学生评价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 2 ):29-32.

[12]理查德・帕斯卡尔,安东尼・阿索斯著.日本企业管理艺术[M].陈今森等译.无正式出版,1983.94;詹姆斯・N・巴伦等著.战略人力资源――总经理的思考框架[M].王垒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76-177.

[13]邓菊香.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0.

[14]London,M.,Wohlers,A.J.Agreement Between

Subordinate and self-Rating in Upward Feedback[J].Personnel Psychology ,44(2):375-390.1991.

[15]Gireenwald,A.G.Validity Concerns and Usefulness of Student Ratings of Instruction [J],American Psychologist, 52(11):1182-1186.1997.

[16]Feldman,K.A.Consistency and Variab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rating their teachers and courses[J].Research in Hither Education, 6:223-274.1977.

[1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M].北京:教育与科学出版社,1990.185-192.

[18]Common Questions on 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Forms[EB/OL].iediis4.ied.edu.hk/celts,2004,4:12

[19]宋映泉,田勇强.评价课程还是评价教师?――关于影响学评教结果若干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3):37-41.

[20]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29.

[21]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2001.149.

[22][35][37]王新凤,杜丽娟.学生评教中评估偏差的心理分析[J].高教评估,1994(1):98-100.

[23]蔡敏,张丽.大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3):69-73.

[24]戴明著.戴明论质量管理[M].钟汉清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3.

[25]彼得・德鲁克等.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

[26]Borman,W.C.,White,L.A.,Dorsey,D.W.“Effects of Rated Task Performance and Interpersonal Factors on Supervisor and Peer Performance Rating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0(1):168-177.,1995,

[27]王志强.论大学生行为特点及行为倾向[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70-71;黄加海.当今大学生心理特征透视[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57-58;周向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0(3):84.

[28]彼得圣吉著.第五行修炼[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47

[29]苏伟伦编.戴明核心管理思想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4.

[31]黄桂.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控制系统关系之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137-141.

[32]爱德华・拉齐尔著.人事管理经济学[M].刘昕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468-470.

[33]Lawler,E.E.,Rhode,J.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n Organizations Pacific Palisades[M],CA: Goodyear.,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