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0 17: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1

旅游作为一种古代就有的行为艺术,一直发展至今,是因为其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接受别样的文化。而且随着现在科技的发达,各个地方都有适合的旅游攻略,人们也能很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旅游文化。通过了解旅游文化,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更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并且一个景点通过发展旅游文化能得到推广,促进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通过对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征进行研究,人们能够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文化,也能够开阔更多人的视野,让人们都能够规划自己的生活,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所以希望人们都能享受旅游的过程,享受旅游文化带给人们的乐趣。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体现

(一)社会活动

旅游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们产生好奇并且付诸行动的社会活动,每个人旅游的原因都不同,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为了了解文化,更有的是为了亲眼目睹景色的美丽。但总体来说,旅游都是一种可以让人们放飞自我的方式,人们在旅游中能够放空自己,全身心的融入景色当中。同时,人们选择的旅游景点都是人们以前没有去过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为了感受全新的事物,这种新的旅游文化带来的诱惑程度是很多社会活动都不能满足的,因此,旅游文化是非常吸引人的文化,旅游的本质也是一种能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活动。

(二)审美过程

很多人选择的旅游景点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放松,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众所周知,现在的旅游行业非常发达,各个景点都在发展自己的旅游文化,并且为自己的旅游文化贴上标签,这样才能被人们更好的记住,所以一些名胜古迹的名气非常大,人们也都会慕名前往。旅游文化就其本质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不管是江流山林这类美丽的景色,还是房屋古镇般整齐的景色,都能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因为现在大多数人们生活在都市,很少感受到纯天然的旅游文化,所以说人们接受一些没有接触过的旅游文化,对人们身心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三)行业发展特色

旅游行业作为我国的热门行业,既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又能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因此,国家队旅游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也想要让旅游文化成为我国的一个标签,这样的基础是我国拥有非常浓厚的旅游文化,并且能够将这种旅游文化进行全面推广,所以我国对旅游文化研究的本质是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因此,全方面了解我国的旅游文化,对我国的发展绝对是有利无弊的,我国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并且历史悠久,都是人们旅游必选的景点,不难看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文化的特征研究

旅游文化是非常全面的文化。旅游文化作为我国一种杰出的文化,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在选择旅游景点时,可以适当接触一些旅游文化,人们在了解国家时也可以接触一些旅游文化,所以旅游文化是我国一种发展得比较全面的文化,透过小小的旅游文化,人们就能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发展本质,也能够很好地了解我国的各种特色。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自然就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研究人员在对各个景点的旅游文化进行研究时,一定要重点强调景点的内涵文化,这样才能对景点进行更好的推广。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现象 实践活动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具有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为人的心理活动。人具有丰富的心理活动,任何外部的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将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因此人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那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指向于做人的工作的人类实践活动,就必须敏锐地抓住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善于利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其实主要就是人的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人的认知和意志过程包括有诸多心理现象,比如说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意志等。人的心理特征则可表现为性格、气质、能力、兴趣、动机、注意等。由此可见,其实人的心理过程是相当复杂的。那么我们可想而知,做人的工作,将会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今天,我们就着重从知觉出发,探究知觉规律,浅析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知觉,是人类心理现象之一。它是指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知觉伴随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认识外界事物及其认识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在获得对外界刺激的理解与接受的过程中,总会利用或视觉的,或听觉的,或嗅觉的,触觉的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而在单一地感知外界刺激之后,人会自觉地将感知结果通过人脑形成一个对刺激物完整的认识,从而记忆于人脑皮质层中,以便于日后对同一刺激的再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由知觉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知觉之所以产生,是在于对外界刺激的多种感觉的接受与解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影响知觉质量的环节就主要集中在在外界刺激、知觉器官、知觉接受者的解释这三个主要的地方。通过学习,我们还发现,其实知觉存在着基本的特征,一是它具有整体性,即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二是它具有选择性,它会因为知觉对象的相关特征及知觉主体的个人态度而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三是知觉具有理解性,即人在知觉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仅直接反映它的形象,还能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和说明客观事物;四是知觉具有恒常性,即是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时候,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对知觉的解读,除了从知觉自身的特征出发进行分析,我们还应该从知觉的过程来解读知觉的相关规律。由于知觉具有以上的基本特征,所以知觉的过程将会因为不同的因素而导致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说在知觉产生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外部特征将会对知觉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形色鲜明的物体容易第一时间被人感知到,而相对外表不明显的事物就很容易被忽略。此外,知觉主体也会因为自身的内在状态和客观活动范围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说人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以及活动目的、范围不同容易导致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

以上对知觉的相关解释,其实就是对知觉规律的总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理论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知觉理论。既然我们在以上对知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来,看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灵活巧妙地运用知觉理论来实现人的良好教育。由以上对于知觉理论的总结性分析,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将知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如果将其总结出来的话,那就是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我们应该遵照以下几条基本原则来实现结合。

一、尊重知觉的客观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个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程度的规律,要科学地分析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状况,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二、抓住知觉的基本特征,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特征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实效;

三、要善于从感知对象下功夫,对知觉对象进行深入解读与再塑造来开展新一轮的知觉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就应该要善于精心设计、塑造教育内容,以受教育者能够迅速理解并接受的教育内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从知觉主体角度出发,科学分析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进行精细化教育,改变传统的一锅端,一刀切的做法;

五、敏锐把握并科学解读知觉偏差,及时汲取经验教育,利用知觉的理解性和恒常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施行方法。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将知觉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作用巨大的。当然至于如何将其结合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不过其实也并不难,关键在于是否尊重知觉规律,是否善于结合具体情况,将知觉理论正确灵活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当中去。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08.01

[2]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4

[3]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M].高等教育研究,1996

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途径

一、走出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只能把实践引向歧途。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在正确企业文化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才可能取得成功。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与不足均源于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不当。因此走出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基本前提。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逐渐培育、提炼、积淀而成的反映时代要求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文化环境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从归属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渗透并熔铸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其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决策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中间执行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广大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简单化,是没有充分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地位、基本特征,导致的对企业文化的肤浅、生硬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化、形式化,在于没有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主体、各层面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对企业文化的狭隘、孤立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同化,在于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和生命力在于其特色性;而企业文化建设的速成化、静止化则在于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和企业文化塑造的长期性、复杂性。同时创建学习性组织或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和参与主体――中间执行层和广大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

二、将突出重点与系统化的协调运作紧密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关键

突出重点即突出企业精神文化中价值观的塑造。企业的价值观作为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创新的结果,它深深地渗透并熔铸到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方向和指南,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纵观世界500强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他们都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并几乎都使这种价值观成为企业最权威的“代言人”。可见,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关键在于突出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而企业价值观的塑造,根本的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在不断捕捉时代特征及企业文化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在生产经营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提炼、积淀和创新。其中关键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体现时代性。时代性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当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演变的人本化趋势、融合趋势、生态趋势日益明显。因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必须融入人本思想,着眼于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第二,体现民族性。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这是由其民族性特征决定的。像北京同仁堂集团,作为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创建三百多年来,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昌盛不衰。第三,体现特色性,即企业价值观的特色和个性,它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企业价值观的特色必须在研究本企业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竞争与挑战的基础上,找准本企业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个性,才能概括并提炼出来。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根本

篇4

1、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物质性活动);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3、实践的具体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政治实践(调整和处理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的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认识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

(1)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把认识看做是咸鱼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其中,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吱声的,是内心自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7、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篇5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1、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地位+意义)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5、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民族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6、为什么要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必要性:

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特点: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意义:

(1)对内: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7、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利用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等。

8、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习俗、建筑、文艺、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9、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0、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

(1)继承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要“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或剔除。

(2)发展角度: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创新角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1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1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1)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

(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1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融合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主体角度: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文化创新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5)必由之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提高政治成绩的答题技巧1、高中政治选择题的技巧。

选择题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后悔莫及。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察内容,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次,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做题的好的经验习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2、问答题解题技巧。

要注重切入语,观点要明确,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引用材料关键论述。

3、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技巧上,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4、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技巧,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在政治答题时要避免哪些问题1、急于求成。

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错解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

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

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篇6

关键词: 英语词汇 合成词 外借词 类比词 基本特征

从公元1500年到现在,英语都可以被称之为现代英语,现代英语分为两种:早期现代英语和后期现代英语。从公元1500年到公元1700年的英语是早期现代英语,从公元1700年至今的英语是后期现代英语。随着时展,英语词汇不断地丰富和扩展。现代英语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出现大量新的词汇,并且旧词汇淘汰速度加快,导致淘汰加快或者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原因是很多流行词汇出现。

随着英美等国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不断富裕,英语逐渐成为世界性语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英语词汇也在不断更新,与新陈代谢类似,新词汇不断出现,旧词汇不断淘汰。而且词汇更新速度很快,根据研究表明:处于莎士比亚时代时,英语词汇大概有十四万个,1989年出版的牛津字典中包含的英语词汇大约六十二万个。并且据某杂志统计,每年大概有1500~1600个新英语词汇纳入计算机数据库。如今英语词汇量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它成为世界语的原因在于英语词汇随着时展不断更新换代。本文主要研究现代英语词汇的基本特征,从英语新词的语义和构词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合成新词的构词法

英语词汇组合要与英语语法和语言规则相符合,不能随随便便地组合,这样就会限制一些英语新词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鲜事物和新概念不断涌出,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和满足语言交际需要,词不能局限于简单化,应趋向于复杂化,逐渐出现一些合成词。比如:rolling news(24小时联播新闻),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mobile phone(手机),virtual environment(虚拟环境),job market(人才市场)等。在英语合成词当中,主要是双词,但是也存在三个或者四、五个词组成的合成词,比如:time deposit open account(定期不定额存款),distributed shortest path algorithm(分布式最短路径算法)。C.L.Barnhart编撰的字典中大概有6000个新词,其中合成词就有900个。在语言中,合成词相当于一个词的整体存在,在词意的表达上具有完整性。

二、借入外来的新词

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满足文化需求,英语可以从其他语种(比如:汉语)借入一些词,以作为新词。在整个词汇量中,借词大概占据70%左右。借词的目的在于填补英语词汇,使英语词汇的表现力更强。比如:一些借词反应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kungfu(功夫),paper tiger(纸老虎)等。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不断影响和渗透,借入外来的词汇越来越多,如意大利饮食方面的词汇:pizza(意大利式的烘馅饼),spaghetti(实心面条)等;英语从法国借入的词汇包括prairie(草原),depot(仓库)等;英语从德国借入的词汇包括sauerkraut(泡菜)等;从西班牙借入的新词包括bronco(野马),ranch(大牧场)等。印第安的词汇因早期人们的移民逐渐被同化,比如:raccoon(浣熊),hominy(玉米片)等。英语词汇逐渐与各国文化相融合,能体现各国不同时期包含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反映出英美人吐故纳新的文化心态。

三、类比构词

类比构词指的是依据现有词根或者词缀仿造新的词语,具有一定的规律,常见的方法有五种:近似类比法、反义类比法、色彩类比法、人名地名类比法和数量词类比法。

第一,近似类比法。比如:workholic(工作狂),movieholic(电影迷),colaholic(可口可乐狂饮者)等;第二,反义类比法。比如:brain drain(人才外流)与brain gain(人才流入);hardware(硬件)与software(软件)等;第三,色彩类比法。比如:white-collar worker(白领阶层)与blue-collar worker (蓝领阶层)等;第四,人名地名类比法,比如:earthquake(地震)与youthquake(青年动乱)等;第五,数量词类比法。比如:First Lady指的是第一夫人,那么First Mother可以指第一母亲,First Family的含义是第一家庭。

类比新词反映了词的多样性,同时相当于社会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功能。在英语语言中,类比新词占据十分之一以上。

四、旧词增加新的含义

旧词获得一个新的含义,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词汇中增加一个新词,在现代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如“gay”原意是快乐的,但有的报刊上将此意思表述为“同性恋的”,这样,一系列与“gay”相关的词汇就产生了,比如:gay civil rights,gay bar等。再如“brain”,原意是头脑,与一些动词或名词连用,就产生了一些新的含义,比如:brain gain(人才流入),其中brain的含义是人才,brain box(电脑),brainstorm(献计献策)等。在英语发展过程中,原意得到了推广,丰富了英语词汇。但需注意的是在推广新的含义时,不可望文生义。旧词增加新的含义可以分为五种:词汇扬升、词汇扩大和缩小、词汇转移和词汇贬降。

五、利用新事物所创造新词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新事物不断涌出,为了更好地描述新事物,为此创造了新词汇。比如:mockingbird(模仿鸟),bottomland(洼地)等。语言相当于社会产物,新词汇随着社会新事物的出现不断产生。例如,在女权运动爆发后,出现了大量新词汇:femi-nism(男女平等主义),malechauvinism(大男子主义)和girlcott(联合抵制)等。不论在社会哪个方面(政治、环境、科技、体育、音乐等),一旦新事物出现,就会出现相应的新词,可以反映生活现状。

语言词汇的变化主要依赖新词的出现。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词汇随着社会发展也在不断发展,涌现出很多英语词汇,使英语词汇量大幅度增加。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现代英语词汇的基本特征:合成新词的构词法;借入外来的新词;类比构词;旧词增加新的含义和利用新事物创造新词语。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语新词的来源及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

篇7

关键词:中原文化;基本特征;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2-01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岁月的洗礼下,积淀下了不少宝贵财富。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于发展会深深的打上本地区的烙印,中原文化特征的形成,既是这个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统一。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党和政府就要积极探索,寻找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产生推动作用。

一、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多样性

在中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原地区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更促进了各种文化在此地的交融。多样性是文化因子富集和活跃的标志,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基础,在交融与发展之中,中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日渐突出,现在的中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十八类别,文化的多样性涵盖了整个文化系统的大部分,充分证明了中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高度。

2.空间广布性

空间的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明均衡的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中原文化的辐射效应十分强大,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中原文化的身影。以史为证,全国古都河南占据四个,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为中心,中原文化辐射到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历史古都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痕迹,在空间上,四大古都形成了一个文化辐射网络,使得中原文化在河南境内的辐射范围基本没有死角。

3.群体覆盖性

群体的覆盖性是指文化的分层界限不明显,即很多文化产品不是垄断性的,中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族群共享性。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中原特色文化,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群体覆盖性,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中原人民的生活之中。中原的戏曲文化来源于生活,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民众在生活劳作中,借助戏曲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势,表达形势多样。中原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体现在饮食、服饰、礼仪等诸多方面,这些民俗文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化的共享性大大增加了中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使得中原文化永远年轻,充满活力,这种文化的共享性增加了民众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和谐中原的建立。

4.精神传承性

精神的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稳定的进化和代际延续下去。中原文化的成熟首先表现在有一个突出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整合各家思想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现当代文化。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夏、商、西周的文化发源于河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的思想,究其根本也是发源于河南,在今天,诸子思想仍在传承,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修身齐家,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得文化的财富可以造福一代代人民。

5.稳定开放性

内在结构的稳定是文化在交融碰撞时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前提。河南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然而中原文化能够在众多文化冲击下保持中原文化特色,靠的就是中原文化的稳定开放性。中原地区几经朝代变迁,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中原文化特有的结构与制度,正是文化的结构稳定性才保证了传播过程的稳定。

二、如何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1.“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河南的地理优势,举办文化交流会,积极申请承办国际知名赛事,积极宣传河南,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走进河南,了解河南;河南政府可以从中原特色文化出发,例如将“梨园春”推向世界舞台,将河南戏曲送上世界知名歌剧院,将少林功夫借助于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2.文化节会与经贸交流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举办多种类型的文化节,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交流,以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节可以分为民间节会、寻根节会、特色节会等,例如:信阳茶文化节、安阳殷商文化节、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开封国际清明文化节等。河南举办文化节时应注意选择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吻合的项目,逐步实现“官办节会”向“民间节会”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文化节的档次与质量。

3.品牌建设与活动推广相结合

中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非常广。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河南政府要充分考虑中原文化的品牌效应,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牢牢树立品牌意识,这样的文化发展更具有长久性。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中原文化的传播更应该借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河南政府可以将“梨园春”打造成中原戏曲文化品牌,抽出专项基金进行扶植与发展,扩大河南戏曲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少林寺”打造成中原功夫品牌,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交流会,开设武馆,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来学习少林寺功夫,扩大功夫文化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原文化具有类型多样性、空间广布性、群体覆盖性、精神传承性与稳定开放性等特征,在新时期,河南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实行多种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定能够不断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电影音乐审美范畴

中图分类号:J64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15-01

电影是一门综合音画艺术,为电影而创作的电影音乐,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电影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诠释手段,给观众带来全面的审美体验。而电影音乐作为一门可以相对独立的现代音乐体裁,其审美的范畴也越来越被创作者和观众所关注。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与这里相关的电影多与革命题材有关,这也相对决定了红的审美范畴。所谓审美范畴,指在美学中用来概括审美对象各种审美属性的基本概念,也是人们对美的现象形态的理解和把握。研究审美范畴是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美和审美的本质。因此研究电影音乐的审美时,对其审美范畴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审美范畴的研究,中西方的文化有不同的分类与侧重,优美是西方美学中最广泛的一个范畴。西方的毕拉哥拉斯学派将优美定义为和谐的统一,而优美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在电影音乐中,和谐是多方面的,歌词内容与影片内容的呼应、旋律对电影氛围的衬托,都属于和谐范畴。如电影《庐山恋》(1980版)中的电影插曲《啊,故乡》(31′50″)是一首配合景色的歌曲。作者运用三拍子,以流畅优美的曲调来配合影片呈现庐山灵动的山水,与画面协调统一,让观众深切感受思乡之情。又如《血沃中华》(77′30″)狱卒张怀志发现就是曾经在轮船上救过自己的恩人一幕,音乐以华彩的形式来渲染两人重逢时的喜悦。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最早的美学并未将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但是从音乐本身的视点来看,壮美却是一个甚为普遍的范畴。优美以和谐、纯净、细腻为特征,而壮美却是以刚劲雄浑为基本特征。如《血沃中华》(32'00″)的老师演奏古琴曲《满江红》,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奏至一半,又接过琴来将其完成,表达自己坚持革命的决心和信念。此处的电影配乐则将主人公的豪言壮语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给观众。

崇高美是音乐美学范畴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崇高美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加伟岸,最重要的是崇高美更加深刻、更富于理想。在江西的红中,主旋律的影片占据了大部分,因此对于崇高美的运用也更加广泛。如《庐山恋》中的插曲《庐山恋歌》,第三遍的演唱用豪迈的风格(43'27″),揭示其深刻的政治内涵与对祖国发展的期待,是一种深刻的崇高美。

在西方的审美中,悲剧美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的美学范畴。尤其在文学与戏剧中运用更加广泛。恩格斯曾把悲剧定义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矛盾。”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以其特殊的艺术感召力,引发出美感。又如《血沃中华》(102'20″)中命令秘密杀害,从牢房坚定地走出,这时的电影音乐用小音量的合唱和声来衬托这悲情的一幕。当看见自己的战友安好,合唱的情绪渐渐高涨,一方面表现出对革命坚贞不屈的信仰,另一方面也有不能和自己的战友再并肩战斗的惋惜和凄凉,强烈地展现给观众一种英雄主义的悲壮美。

在西方的审美范畴中,有悲亦有喜。欢乐美也是音乐审美范畴的一部分。音乐里的欢乐美往往是通过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跳荡的节奏、明亮的调性和较快的速度等手法来加以表现。欢乐美大体可以划分为喜悦和快乐两个层次。如《血沃中华》(19′48″)运用江西的民歌《斑鸠调》作为素材,以欢快的曲调来表现监狱外生活的自由,让人开心喜悦。这个大致属于喜悦层面的欢乐美。

音乐范畴的划分,一般以音乐美的内在性质作为基本依据。但由于电影音乐以影片内容为基本,因此在界定和程度的划分上一定程度依赖于对影片内容的认识。如悲剧美有像《庐山恋》中内在极度的悲痛,也有像《血沃中华》那种具有社会内涵的史诗性的悲剧。总之,音乐美的范畴在基本性质一致的同时,又有程度和层次的不同。在电影音乐审美范畴划分上,不同范畴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彼此隔绝的,而是互相互渗透、彼此关联的。

音乐美的范畴都是通过特定的、具体的音乐形态表现出来的,而音乐本身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电影音乐也要随着文化的发展不断更新技术手段、表达方式以及审美范畴的内涵与层次。

参考文献:

[1] 彼得・拉森.电影音乐[M].聂新兰,王文斌,译.济南:山东

画报出版社,2009.

[2] 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2004.

[3] 徐莉娅.新时代的山水恋歌――《庐山恋 》电影音乐表

达分析[J].贵阳:电影评介,2011(09).

[4] 涂维民,刘燕平.音乐美学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

社,2003.

作者简介:

篇9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摘要:阐述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就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出建议。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特征,以尊重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教师教育培养理念为基础,寻找合适的载体和科学管理办法,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从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与思政教育、文化素质、德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将学生自我成才的教育理念贯穿全过程,为培养出“德艺双馨”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提供一些“方法与对策”。

高师艺术院校作为未来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文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师艺术生的思想素质,呈现出个别素质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失衡、总体素质偏差等突出问题。说明高师艺术院校在学生管教方面还缺乏一个相对规范且科学的手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特征,从艺术教育和师范教育双重特征出发,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提供一些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对策。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艺术生难管”的问题。

一、当前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

高师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在顾及艺术专业人才的独特性的同时,将其个性发展与所属的社会团体的有机统一性调和起来。

思想特征:艺术生思想前卫,思想中有唯美主义倾向;接受能力强,但缺乏学习目标;可塑性强,但容易受外界干扰;情感丰富,自信积极,但看问题欠客观。

行为特征:艺术生注重个性发展,外表、服饰和言谈举止求新、求异甚至求怪,行为上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特立独行,散漫,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道德观念、理想信念淡薄。

思维特征:艺术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强,思维活跃,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但考虑问题过于感性,易冲动、欠理性,忽视现实基础。

学习特征: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淡漠,“重专轻文”现象严重,这几乎是艺术生身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

心理特征:艺术生情绪容易受外界干扰,对外界刺激敏感,自尊心强,缺乏现实考虑,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群体,不容忽视。

针对高师艺术生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辩证地思考,仔细观察,擅于发现艺术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长处,改变传统的沟通管教模式。完善艺术生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实施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有效的带动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二、开展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条件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大部分高师艺术院校采用以学校宏观管理为核心,设立学工部总负责,各系部主管。学工部是由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负责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学院、系部协作共同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便于学校的宏观管理、把关,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使我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

2.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当前,高师艺术院校大多建立了专、兼职辅导员队伍,主要工作是对学生实施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引导”“学生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为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为培养出一批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立下汗马功劳。来源于/

3.辩证的认识论,是建立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体系模式的哲学依据

辩证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不穷。这就是认识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的全过程。高师艺术院校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去粗取精,吸取精华,上升为理论,大胆探索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模式,以指导和加强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时展需求。

三、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高师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三步曲——“礼、理、情”

高师艺术院校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与对策,争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占主导位置。针对高师艺术生的思想特征,通过“礼、理、情”的思教理念,将思政教育着眼于礼,寄情于理,情理结合。与学生交流应注重以礼相待,疏导为本,创造和谐自然的谈话环境和交流平台。彻底消除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上的不成熟和错误认识,做到耐心细致,切中要害,一针见血,攻其心理防线最薄弱的环节,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情真理切,情理结合。

2.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任重道远。学校应在思政教育中始终坚持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同时,应该将思政教育渗透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情感优势和榜样示范作用。利用艺术类课程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3.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替国造士,为民求知

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对事业成就的追求。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是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基石,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深化艺术类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将诚信责任、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渗透在职业理想教育中,是保证师范生成才的关键。

4.关注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敞开心扉,构建和谐

高师艺术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一支高速发展的队伍,其专业的特殊性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加之艺术生自身敏感、脆弱、多虑的个性特征,是大学里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救助机制,并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减少心理疾病对学生的危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办法是“事”与“器”的关系,而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做好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盾,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全面能力的复合型社会人才为终极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