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盈利模式

篇1

关键词:财产保险盈利模式;可持续盈利

一、我国财产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财产保险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财产保险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财产保险密度和深度明显提高。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544.4亿元,同比增长16.4%,2015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23.26亿元,同比增长11.64%,2016年1-8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30.48亿元,同比增长8.73%。从长期来看,财产保险行业仍会保持高速的增长。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基数相对较小,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二是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规范,产权制度日益明晰,这为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三是个人资产的持续增长为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保障。然而在当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由于诸多原因,正面临经营利润空间变窄的不利处境。因此,加强对其盈利模式的分析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财产保险业可持续盈利所面临的困境

(一)承保业务盈利水平低

首先,保费充足率普遍不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财险公司间进行价格战,随意打折销售,使保险精算出的产品定价失去了原有的盈利能力。其次,高“返还”加大了公司成本。由于市场恶性竞争,财险公司出于规模扩张的压力,在业务拓展过程当中将手续费等费用“返还”作为承保业务的交易筹码,最终加大了公司的成本。再者,保险营销手段单一,从目前财险市场来看,简单粗犷的营销模式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形成了瓶颈。最后,对于赔付风险掌控不严,内部存在成本黑洞,也阻碍了我国财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投资活动收益率不高

财险公司投资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投资证券、房地产、固定资产租赁、参资入股获得收益等等方式,但由于资金规模有限,所以财险公司投资活动相对较为谨慎。也正因投资项目风险相对较小,投资收益率普遍不高,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三)行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严重地制约着可持续盈利能力

行业基础设施状况不仅影响保险公司对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的控制力,也影响整个市场运行成本。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行业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欺诈现象致使交易成本高,削弱了整体盈利能力。其次,后援运营的专业化分工不发达导致经营主体尤其中小保险公司运行成本过高。最后,市场退出和淘汰机制缺失,导致过度竞争,助推了整个行业经营成本的加大。

三、我国财产保险业可持续盈利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产保险公司可持续盈利的主要因素,可从专业技术层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经济层面加于分析。1.专业技术层面第一,可持续盈利取决于正确的增长策略。只有增长可持续,且与自身资源保障、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才可长期盈利。不顾质量、成本的盲目增长会带来巨大潜亏风险,损害可持续盈利能力。2015年产险业务赔款4194.17亿元,同比增长10.72%,赔付成本还是相对居高不下,财产险业内的“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亏损”“三年怪圈”现象就是最好例证,可见在增长的决策上应慎重。第二,可持续盈利须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其他企业是先确定成本,后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实现收入。而产险公司与其正好相反,保险业是先实现收入,后确定经营成本。因此在收入既定前提下,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的关键因素是成本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越强,公司承保盈利能力就越高。例如,平安产险坚持内涵式、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在为客户提升优质服务的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改善经营品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2016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净利润105.07亿,综合成本率94.9%,在风险筛选和成本控制有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了规模和品质的均衡发展。第三,可持续盈利还要具有较高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要想可持续经营,提高投资盈利,就必须保持现金流稳定。在投资收益率既定前提下,可投资现金流越多,投资收益就越高。为此,必须强化应收保费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收付效率,这样才能提升盈利能力。此外,产险公司投资不同于寿险投资,在资金期限相对短,现金流稳定性相对差的基础上,要获取好的投资收益,关键在于强大的投资管理能力。投资管理能力是决定投资收益率高低的核心因素,同样的投资环境和可投资的现金规模,投资管理能力高,投资盈利能力就强。2.自然环境层面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如2010年五省罕见的旱灾、玉树地震,2008年百年难遇的雪灾、汶川特大地震,这些灾害一旦发生,造成损失是巨大、惨重的。2008年,受巨灾影响,财产险赔付上升较快,全年赔付支出1418.3亿元,同比增长39%。可见,巨灾风险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最大。突如其来,造成巨额的损失,这会造成财产保险公司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不足,使保险公司出现亏损,有时是巨额亏损。而财产保险的原理是基于大数法则,即通过大量数据样本可以精算出来的一个概率。因此,考虑保险公司的盈亏,有时要从稳定经营的角度对准备金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有备无患,达到可持续盈利。3.经济社会层面可持续盈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功能越来越强。随着现代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被放到了一个全方位的金融平台上。例如,保险业的竞争和巨灾的增加,使得保险的承保利润越来越薄,投资收益成了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支柱。但投资收益,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决定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投资的空间就大,投资的机会就多,保险公司投资盈利的可能性就大,投资回报就高。同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又创造了新的保险需求,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增加保险业的收入。例如,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截至2015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全行业净资产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净利润2823.6亿元,同比增长38%,可见可持续盈利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财保公司盈利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找准公司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可持续盈利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均来源于从企业价值链中提取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找准公司发展定位就成为确保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产险公司定位不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就不同,持续盈利能力的优势所在也就不同。具体而言,大型产险公司未来将向集团化、综合化发展,中小型公司要么通过兼并收购整合做大,要么走专业化经营道路,所以只有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为公司寻找自身竞争力优势,才能实现公司可持续盈利。(二)规划盈利性业务的发展路径,做好盈利性业务发展的制度安排公司要设计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模式,建设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渠道,组建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团队。公司政策要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培育,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扶持,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激励。(三)强化现金流管理,建立成本管控的长效机制“生存发展,开源节流”是企业经营的,开源是增加业务来源,扩大业务规模,提高人均产能,降低成本费用率。节流是合理降低费用开支的绝对额。两者是成本管控的两个方面。财险市场的激烈竞争、财险费率的市场化、财险行业的高税率已经极度压缩了承保业务的利润空间。要建立财险公司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就有必要合理降低成本。所以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有助于增大公司的盈利空间。(四)重视、加强保险资金的运用,有效利用自有资金,合理进行投资活动随着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我国财产保险的可运用保险资金也随之逐年加大。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不管是从资金使用效率还是从提高和改进盈利模式的角度,都是保险公司必须从事的。但投资活动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切不可盲从。投资应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的有效结合,用稳定持续的收益来对自身主营业务的盈利形成有效的补充。可见加强自有资金的高效运用,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身都是十分有益的。(五)加强行业平台设施建设,完善市场进退机制,改善公司盈利的外部环境好的行业环境有助于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培养,稳定有序的行业大环境有助于先进的经营理念的形成和高超的经营管理水平的发挥。我国财险市场数十年来野蛮经营和粗放管理已使市场交易成本高不可攀。而财险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在此前提下,建立通畅的市场进退机制是维持市场合理竞争秩序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行业盈利能力。(六)挖掘自身潜力,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扩大保险服务领域加大个性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的研发有效地将客户群体细化,将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的诉求进行重新的审视,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特别针对大型跨国公司、高精新产业的企业,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个性化的产品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进而提高盈利水平,是国内保险公司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七)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保险公司卖出的是保单,经营的是风险,实行精细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稳健经营,是争取好的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是财险公司可持续盈利的基石。因此,需认真开展全面业务内控管理,加强再保险工作,重视开展防灾防损措施,加强承保业务的风险动态管理,不断优化险种结构,从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五、结论和建议

篇2

[关键词]投保;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管理模式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管理现状

1.1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模式主要有支付制度、现付现收、结余筹资、积累制度等,例如支付制度主要是对退休员工的退休金实施相应的保险;现收现付是指对事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采用的形式;积累制度则是将员工个人的养老基金进行完全积累。任何一项保险的实施都需要第三方共同承担,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也是使用这种方式,这一过程中的第三方就是指国家、个人和单位,我国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国家财政补贴、个人或者单位的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并且对于不同项目类型的社会保险费在缴纳的基金上都有一定的不同。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其缴纳的社会保险基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同时可以从中明显地看出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一些偏远地区。

1.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各行各业的部门机构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社会保险基金由多个部门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而现今已经将各个部门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对其实施统一的管理,同时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的行政部门的不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级别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对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案等将交给相关劳动部门负责。为此,我国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全国各地的省市县都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部门、劳动部门,使其能够对该地区的社会保险基金切实地实行有效的监察管理,并且能够承担起对社会保险基金应负的责任。要想有效地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必须要以国家下发的相关文件为基础对其进行监管控制,同时还要对其定期开展相应的审计核实工作,对其中的财务部门、会计部门的相关工作进行审查,以此来确保基金保险管理工作能够健康平稳地运行。为此我国从上至下的各级部门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时,通常采用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的工作方式。除此之外,我国还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的考察研究,希望能够从现实的工作过程中找出更好的监管方案,从而保障基金管理的安全性、高效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基于此种目的,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以当地政府为主导、以人民群众监督为辅助的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例如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劳动保护部门等,希望能够通过设立一系列的监管部门在极大程度上激励相关工作人员切实地保证管理工作的需要。

2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管理模式的不足

2.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支配上存在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中有多个政府部门进行协同工作,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国家率先成立管理部门并且在其管控下对我国各个地区设置相应的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局,同时这些部门下面还有更低一级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在进行汇报工作时将会层层上报,因此其部门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关人员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中还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政府文件政策等行政工作,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使相关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在执行相应的工作任务时,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从而将会致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与支配工作出现分离,因此有关部门不能建立健全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在进行会计、审计工作过程中,也无法对其中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而且由于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工作没有形成集中的监管体制,进而将会致使其监管渠道缺乏一致性,最终会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难度。更有甚者,某些部门深受利益的诱惑,在缺少相应的监管体制下会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挪用、滥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2.2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管理不能有效地统筹规划

一般情况下,我国各地区社会保险机构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主要使用的收款方式是现金结算,同时对不同的保险项目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意味着其采用的是分级化管理模式,例如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通常都是由所属的省级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负责;当地机关事业单位的各项保险项目,通常情况下都是由相应的县级或者地级部门实施管理,从中也可以充分地显现出该类型的层级较低,也就意味着不能够有效地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筹划管理,进一步致使基金的整合效率受到消极影响,从而最终的保险基金运营工作也不能得以安全顺利的实施。我国各地区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部门单位,通常对社会基金采取两种形式的管理,一种是收支分开管理,另一种是收支两条线管理。后一种管理模式将会致使社会保险基金流入地方国库,从而进一步导致相应的基金资源并不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出现基金贬值现象。除了以上所述的情形外,有关部门必须注重社会保险基金的工作人员其自身具备的专业能力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市场投资过程中的各项环节,极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观察指导。目前,虽然部分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但是其入职较晚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应对投资风险以及投资技巧应具备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该类员工并不能够有效地促使社会保险基金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保值,甚至是增值。[1]

2.3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管理模式较为简单

目前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模式还比较简单,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这在极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保险收益带来较强的消极影响,使其不能够在维持现有基金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相应的增值,从而也致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2]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得到较大的进步,公民参与投保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我国的基金规模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但是其在实际的资金运营管理中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其自身的潜力,这主要是由于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是将相应的资金进行股票投资,或者是发放国债,但是如今的情况是大量资金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反而是投资很多收益较低的产品,从而致使基金的价值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因此相关策划人员必须要针对社会保险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变革创新其运行方式,进一步促使投资渠道朝着完善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4社会保险基金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

我国人口众多,基数大,而且与以往相比出生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这些现象致使本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因此将会进一步增加相关部门支付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3]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大量的人员面临失业的威胁,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失业保险的数量,从而致使社会保险基金的总额也在持续降低。针对此类情况,相关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寻求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其能够有效的实现保值、增值。

3促进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管理模式发展的措施分析

3.1统一严加管理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涉及较多的部门机构,并且相应的资金尚未全面的实现集中管理,因此致使有关行政部门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面临较多的困境。同时,大量的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浪费人力、物力的现象,对此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减少市级以下管理机构,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基金的统一管理力度。[5]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依据相应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形式建立可以实现统一管理的网络系统,使工作人员能够便捷化地对其监察管理。减少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将进一步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统一管理,部门内部要定期组织考核以此来督促员工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能筛选出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促使其能够为统一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3.2拓宽投资渠道

通常情况下,人们为了追求稳定的投资方式会选择购买国债,但是这一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实现基金增值,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情况,相关投资人员可以拓宽投资渠道进行多元化的投资,例如直接贷款,也就是指将社保基金直接投入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中,这不仅仅能够规范投资市场环境,还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通过购买相应的基金实现进入投资市场的目的,该种方式是极为保守的一种,但能够大大地降低投资风险,也能获得较为稳定的盈利。[4]

3.3资金运营方式多元化

目前情况下,相关人员若是期望有效地增加社保收益,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资金运营方式,从而促使社保资金的投资领域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扩大,最终实现基金保值的目的。为此,各级地方社保部门应积极践行这种措施,进而充分发挥社保资金的潜力。

3.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社会保险基金是我国实施保障制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相应的增值、减值、保值情况都会对国家计划、人们生活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完善法律法规来推动社会保险基金更好地运营管理,从而有效地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篇3

2010年,软通动力成为泰山保险核心业务系统提供商,在泰山保险的大力支持下、在双方项目组的紧密协作下,核心业务系统顺利通过了保监会的验收及成功支持了公司的开业运行。在系统推广过程中,发现合作渠道的终端机器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及浏览器的版本等很多不一致,导致给系统安装配置、用户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有的因为浏览器版本问题,出现系统使用整体性能不佳的情况,影响了一线出单效率及客户满意度。出现这种状况之后,泰山保险高层领导非常重视,要求必须拿出方案给予解决。泰山保险信息技术部与软通动力项目组想办法、找方案,但焦点是如何消除客户端差异带来的问题。在泰山保险信息技术部和软通动力项目的共同钻研下,提议用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搭建“云”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试验果然很有效,即核心系统客户端部署在泰山保险形成“云”端,各终端用户直接连到“云”端使用业务系统,经使用发现出单效率大大提升,基本上在三分钟以内可以完成标准件的出单处理。客户端配置问题得到解决,方案成功推广使用后,得到了泰山保险领导的高度肯定,同时也得到了终端用户的大力赞许。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云其实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计算包括三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从安全架构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泰山保险基于云计算的核心业务系统平台属于SaaS类型的私有云,它是一种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同时提供传输链路安全和云端安全保证系统的安全使用和运行。当然,在建立泰山保险基于云计算的核心业务系统平台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简化用户登录,像操作本机一样登录和使用系统;解决如何调用本地POS机刷卡收费、调用本地打印机打印保单、发票等,在软通动力泰山保险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技术问题均得到了解决,最终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并全面进行了推广。

软通动力和泰山保险携手建立的基于云计算的核心业务系统平台,在中国保险业尚属首创,是云计算技术在保险行业应用的成功落地,该应用不仅能避免因客户端不同带来的问题,还能降低对客户端机器的要求,减少保险公司的维护问题,充分发挥资源集中的优势,实现分布式计算提升系统处理的能力,从而大大提升用户使用感受,提高工作效率及客户服务水平,为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应用模式。

链接:

泰山保险

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山保险”)是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组建,于2010年12月29日获准开业、首家注册地在山东的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由中国重汽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等16家省管国有企业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0.3亿元。公司主要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及上述险种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以及经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篇4

SHELL煤气化工艺是世界先进的煤气化工艺,气化装置总投资规模近30亿元,煤气化车间在党委、厂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指挥部总体进度要求,完成两套装置施工建设、#1、#2煤气化炉相继点火、陆续投煤,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以只争朝夕精神,从建设、知难而进,履行职责,战严寒、斗酷暑,从装置的建设、吹扫、试压、单机调试、联运调试、投料试车、开工过程中,凝聚了车间职工无数的辛勤汗水和日日夜夜艰苦的付出,“五加二、白加黑”、“舍小家、为大家”事迹感人。冬天冒着-20℃左右的低温,在60℃的气化炉内进行流道测试,温差近80℃,气化炉框架高度近100米,冬天站在框架上,进行调试、开工,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就是这样的困难,大家没有怨言,坚定一个信念,要把壳牌煤气化开成世界上最好的煤气化,我们创造了历史,调试、开车周期最短,投煤一次成功,周期运行达到30天、所用时间最短。

车间十分重视系统完善优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劳资管理制度、奖励分配制度。针对难点,项目边建设、边整改、边开工,先后完成了开工烧嘴的创新、渣灰系统改造、S1501分段完善、柴油系统增加蓄能器等技术改造,使我厂的壳牌煤气化开出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做到“稳定住、再提升”。

SHELL工艺点多面广,技术含量高,要想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需通过管理的杠杆将高标准的运行模式渗透到日常操作中去, “精细化管理”是必由之路。车间花大精力制定和实践符合我们模式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强化设备现场管理,保持较高的管理水平,规范检修的组织、计划、准备、现场管理、安全、竣工验收和费用结算等工作,强化操作人员的 “四懂”、“三会”,达到“五定”、“三级过滤”要求,认真进行设备的巡点检。保持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达到节能降耗及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完成制粉系统燃料替代的节能降耗措施。优化煤加压给料系统阀门及控制,实现全自动操作。突出核心设备的特别管理。突出核心设备的特别管理。捞渣机(X1402)、循环气压缩机(K1301)、破渣机、开工氮压机为煤气化装置的特护重点设备,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作为工作重点。 实现煤气化装置主要控制参数达标优化,完成与SHELL公司的性能考核工作。

篇5

关键词:养老金;盈利模式;太平养老,。

自2004年颁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迅速发展。截止2010底[1],全国有3.71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1335万人,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2809亿元。以标准企业年金为代表,伴随近年来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的养老金产品层出不穷,对养老金业务新领域的探索也愈加深入。从2010年开始,各养老金机构开始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在养老金产业链延伸、业务范围选择、产品和服务能力建设、运营效率和盈利模式方面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形成了有益的经验和良好的发展趋势。只要中国经济发展和老龄化的趋势不变,商业化运作的加快推进、市场机构的纵深参与将是我国养保障体制改革破题的必然途径,建立正确且有效的养老金企业盈利模式,养老金行业才能在未来成为最具成长性和盈利性的行业之一。

一、国内养老金管理机构的经营环境和现状。

自2006年第一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走向市场,五年多来我国企业年金预期的“井喷”局面受政策限制和金融危机影响等因素并没有出现。2010年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人社部第11号令)颁布后,对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作了原则规定,托管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已达2809亿元,其中,由投资机构投资运作的基金为2452亿元,投资组合数1504个[2]。

从年金的供给来看,截止2011年底[3],我国年金领域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39家。其中,专业养老保险公司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4家,寿险公司2家,基金公司12家,证券公司2家,信托公司4家,银行10家,累计发放各类资格61个。平均每个资格对应的年金资产管理规模约在25亿元左右,其规模仅相当于一只中型公募基金的首发规模,对机构的生存状况形成了较大压力。通过表1可以看出,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与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占比普遍较低,五年中的比例均未超过6%。 

 

造成当下国内养老金业务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型行业或垄断行业客户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企业年金规模。这部分客户对管理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要求较高,但是受政策、市场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当前的盈利贡献不大;2.作为利基市场的中小企业,其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并不稳定,缴费能力和市场容量整体有限;3.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竞争方式粗放,“僧多粥少”,各家养老金机构竞相逐价,客户和企业获取承办高,当期收入通常较低;4.计划管理中个人选择权普遍未放开、投资品种有限,企业客户对投资短期收益要求迫切,投资管理人面临巨大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排名压力,而投资收益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费获取的能力。

有限的客户群、业务范围和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造成我国年金单一业务线盈利周期长得现实情况,也迫使部分养老金管理机构逐渐淡出年金领域,集中精力在传统业务和其他新业务。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自2004年以来受托管管理企业年金基金710亿元,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660亿元,投资管理的企业年金已经占投资管理业务总量的45%。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有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盈利考验和长期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在实现核心能力的建设和运营效率优化的同时,在基础发展方向上是选择横向多元化、还是纵向多元化。两种方式的共同出发点是通过企业年金业务获取客户资源并建立核心能力,但横向多元化更强调以客户和销售队伍为基础,向团体保险等对公金融领域扩展;纵向多元化则强调以养老金业务为基础,以向养老金业务的目标客户、业务范围、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延伸为路径。目前,各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仍处于对可持续盈利模式的探索之中。

二、太平养老对盈利模式的探索及经营情况。

作为第一批获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太平养老经历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初期的跌宕与变革,探索盈利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从“中国最具专业和创新精神的养老金综合服务供应商”到“中国最专业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养老金和员工福利保障计划综合服务提供商”,均体现着太平养老深远的战略定位调整。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支持下,太平养老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中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以企业年金专业化为起步高调切入和抢占新市场;二是结合自身能力和资源横向多元化;三是在多支柱业务支撑下逐步形成可预期的盈利模式。2006年至2010年,尽管企业年金市场并未如业界预期产生爆炸式的增长,太平梯养老凭借先发优势和持续的专业创新,在专业养老金公司中始终保持行业前三甲的位置。实现新增保费按年约40%的复合增长率,累计管理资产实现100倍的增长,管理费收入实现200倍的增长,年金业务2010年的边际贡献率较2009年将近翻上一番。

三、太平养老持续改善盈利模式的主要措施。

太平养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1年年金业务新增缴费保持市场平均发展水平,管理费收入增长50%;2012-2013年,财务目标持续优化,在2012年实现打平盈利,年金业务增长高于市场平均增幅,管理费收入保持明显增长态势,实现1.5-2亿元的管理费收入;2014-2015年,要稳定盈利能力,年金市场保持15%-20%市场份额和市场同期增速,管理费收入随资产增速稳定增长,年金条线基本实现盈利。太平养老在快速发展中调整节奏,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对影响盈利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整和坚持,在不同时期兼顾横向和纵向多元化的重点,力争持续改善盈利模式和盈利趋势。

1.推动养老金制度完善,争取改善经营环境。

在推动企业年金管理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太平养老应继续在职业年金制度、信托型补充养老保障制度等方面,积极参与国家制度层面的建设工作和试点推动工作,为养老金业务条线的纵向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明晰客户群定位,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太平养老大力应开展集团内部综合开拓业务员,并推进以目标客户细分为基础的销售渠道改革,通过多渠道有效获取和维护有价值的客户,实现多业务、多产品的匹配。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争取实现70%以上客户的跨业务条线多次开发和综合渗透,持续提升客户综合经营的价值贡献,真正建立立体多元化的综合经营管理体系。

3.优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太平养老在未来几年中,应根据统一战略目标、不同专业特色协调高效运作的思想进行体系化建设,大幅度提升运营服务和基础管理效率。进一步推动渠道专业化管理、机构差异化管理、销售有效性、固化销售费用、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实现信息的集中与共享。

太平养老置身于国家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的时代,成熟市场养老金管理机构的发展经验和历程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根据市场状况进行微调来实现盈利,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和高质量的保障型产品与服务,发挥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连友。企业年金基金运行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孙建勇。企业年金管理指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保险中介 赢利模式 专业化 融资渠道

伴随着保险行业营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保险中介机构被赋予更多期望。2010年10月保监会颁布《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重点指出“鼓励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积极探索新的保险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逐步实现保险销售体系专业化和职业化;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保险中介机构合作,通过专业保险中介渠道逐步分流销售职能”。自《意见》颁布以来,市场对于探索产销分离的模式表现得十分积极,特别是保险中介机构走在了这种探索的前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利润低下、采用涉嫌传销的模式进行组织扩张、虚开发票、协助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等。

一、我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状况

保险中介是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

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一直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保险中介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对保险业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

2011年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909.82亿元,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业务收入150.65亿元,同比增长26.37%;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4家,同比增加4家;此外,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110.72亿元,同比增长21.94%,总资产170.94亿元,同比增长25.77%。2012年1季度,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38.76亿元,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业务收入39.09亿元,同比增长20.17%;截至2012年1季度末,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册资本113.56亿元,同比增长19.86%;总资产173.25亿元,同比增长22.6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凸显。

1.我国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但保费收入占比提升幅度与新增机构速度不匹配,且保险中介机构分散,企业注册资金较少,企业规模有限。

2.保险中介规模偏小,被淘汰出市的风险剧增。伴随着今年6月底下发的《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中介市场准入的通知》,注册资本不足200万元的小型保险中介的退市规定,将进一步推动中介机构重组兼并的步伐。按照2009年颁布的《保险专业机构监管规定》,保险专业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经营区域不限于注册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保险专业公司,其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因为保险专业公司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保险专业公司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中国保监会申请延续,今年9月30日是此类资本金不合规的中小保险中介公司增资的最后期限。举例,50万元就可以注册一家保险中介公司,如果9月30日还不能满足200万元的资本金,将无法通过年审,也就意味着也将失去中介公司的业务牌照,退市或者重组将是必然结果。

二、保险中介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虚开发票,协助保险公司套利事件频发。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各地保监局开展了对保险公司中介业务的检查工作,查实违法套取资金5600多万元,各地保监局对24个保险机构和47名相关责任人员做出行政处罚意见,5家保险中介机构被吊销营业执照。通报显示,在保险中介业务大检查中,河南保监局查实阳光产险濮阳中支公司通过虚挂业务等手段套取费用共计131.93万元,广西保监局查实大地产险南宁、柳州两家中支公司通过虚挂业务等手段套取费用共计168.2万元(2012年8月1日,保监会网站)。

篇7

【关键词】证劵 盈利 稳定

经济往往是在稳定增长与金融危机之间周而复始,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宏观经济稳定时全行业稳健有序发展,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或实现股东权益最大作为经营目标,并往往容易忽视风险的管理及稳定的重要性;一旦出现金融萧条,前期的盲目扩张和最大限度追求利润的盈利模式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羁绊,导致企业亏损以至于破产,那么这个时候盈利模式的稳定性对于企业来讲就是极为重要的。

一、稳定性对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必要性分析

(一)经济繁荣时稳定的盈利模式有助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自从20个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关于房屋贷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房贷政策,房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使得房价持续走高。放贷机构的投资热情不断膨胀,并降低了信用等级的评估要求,开始向次级抵押贷款申请者放贷,将次级抵押贷款予以证券化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评级机构也为了获得收益虚假提高证券的评级,这些次级的贷款通过美国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包装被销往整个全球市场,但是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漫长的销售链条,导致投资者看不到贷款质量的高低,投资的风险加大。美联储其后两年内的屡次加息使得房贷成本大大提高,贷款者的利率明显上升,无力偿还高额利率的次级贷款者最终放弃了房产发生了很多违约情况,房地产市场泡沫终于破裂。继而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长时间的低迷,最终使得多家金融机构倒闭:美国最大保险公司被国有化,美国财政部托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的第三大证券公司美林、第五大证券公司贝尔斯登分别被低价收购,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和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分别宣布破产。

(二)经济萧条时稳定的盈利模式有助于控制风险,均衡收入

证券市场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时证券市场的走势常常平稳而乐观。2006 年我国证券市场结束了4年的熊市迎来了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 年底的1161 点, 上升到2007年10月的6124点,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大牛市。但是证券市场常常有牛熊市的交替变换,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也是在周而复始的发生,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股票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历史最高6124点至1800点,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跌了70%,至2009年12月仍在3000点徘徊,大多市场投资者亏损过半,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二,不管是散户还是机构都无法幸免,这给依靠传统经纪业务获取主要收入的我国证券行业以沉重打击,不少证券企业面临倒闭风险。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A 股的暴跌与国际金融危机是有很大联系的。

当漫长的经济萧条时期到来时,如何在全行业低迷危机的时刻实现平稳过度,为下一轮的经济高涨作好准备是我们此刻所要研究的重点。

二、盈利模式稳定性的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明确,在现代金融环境和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的大背景下,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稳定性应作如下理解:

(一) 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的稳定

相对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盈利能力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稳定状态或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即使出现大的偏离,所产生的损失也会限定在预先设定的可容忍幅度内。

(二)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稳定性是着眼于动态的过程,包含着积极进取的内容

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稳定的盈利模式强调的是盈利模式要适应市场环境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其经营策略,改善服务方式和技术,改善业务流程,提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一成不变。如果证券公司消极保守,不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不敢于创新,就会导致市场份额不断收缩,竞争能力不断削弱,甚至破产倒闭,盈利的稳定性就得不到保证。

(三)盈利模式的稳定性强调安全与效率兼顾

安全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协调可以增强盈利的稳定性;如果不能使二者统一,那么盈利的稳定就无法真正实现。

(四)证券公司稳定的盈利模式强调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并且发展不是一味无节制的扩张,而更应是在注重成本控制与收益基础上的战略发展

券商的做大做强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一味地求稳不可能培育出较强的竞争力。不求发展的证券公司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稳而有力的盈利,但证券公司的发展不能以忽略成本与收益配比为代价。即证券公司的成本控制应当贯穿于基于稳定性发展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徐丽梅.我国券商盈利模式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01).

[2] 黎水龙,丙学飞.多元化业务构建券商新盈利模式[N].国际金融报,2005-03-30(05).

[3] 杨彩林.我国券商传统盈利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其重构[J].江苏商论,2006(04).

篇8

[关键词] 微众银行;民营银行;发展模式;战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催化因素

(一)国家鼓励非公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家推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逐渐放开非公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的壁垒,鼓励民营资本入驻金融服务业,全面推进发展金融服务业。而民营资本的入驻,一方面有助于实现金融机构所有权的多元化,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加金融机构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实现金融市场的竞争,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和谐发展和规范了金融市场的秩序。

(二)银监会成立对口部门

由于监管冗杂繁细,我国金融创新缺乏动力,约束实体经济得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2015年1月,我国银监会对其组织架构进行改革,清减下放行政权力,明晰风险监管主体的权责,将人力向前台监管部门倾斜。其中新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成为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银行对口监管部门。另外,为满足当前业务组织和局势需要,银监会还设立了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部。此举肯定了远程网贷平台的金融价值及其合法性,有助于日后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颁布,推进行业经营趋向合规化、权责化,促进行业茁壮成长。

(三)传统银行业变革转型

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ROE处于较高水平,究其原因,我国传统银行实行以利差为导向的盈利模式,外延粗放增长特征明显,过度依赖网点规模扩张和大型企业项目的借贷资金渠道。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存贷利差缩小,利润空间变薄;传统银行业经营模式高度同质化,体现在服务、金融产品、资金渠道等方面;银行业资源分配倾斜现象显著,大型银行起主导作用,中小银行生存艰难;银行商业模式逐渐呈现转型趋势,从利差收入转为费率收入;此外,伴随着消费者对便捷与效率的追求,客户对实体银行的忠诚度大幅下降,“去银行化”的趋势显现。

(四)互联网技术助力成长

面对新兴技术的繁荣,一直处于信息技术应用前沿的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具有先天的敏感性,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成本、优化投资组合和共造有机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实现自身业务和服务模式的变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征信系统是支撑互联网金融的底层平台和根基。云计算技术帮助银行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试错”成本,为其提供智慧型自助式创新。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金融机构不仅能对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进行风险管理,还能实现产品个性化设计和精准投放营销,在减少费用的基础上提高客户需求的适配度。

二、我国微众银行模式布局剖析

(一)轻资产布局经营模式

微众银行秉承普惠金融的理念,服务海量客户群,但注册资本金只有30亿元;且它与传统银行一样要满足《巴塞尔协议Ⅲ》中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必须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另外,该银行是几家民营企业共同注资,在实现银行的社会效益同时,还要达到股东对资本回报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承受更高的资金成本。

高资金成本要求微众银行采取不同于传统银行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比如:轻资产运营布局,大平台定位。轻资产运营布局体现在:(1)在内部组织结构上,以增强管理有效性为出发点,后台产品事业直接管理客户体验、产品研发等接触点的设计。(2)在经营方式上,受限于规模、网点渠道等因素,不设立物理网点,将资金吸收渠道转移向市场化的产品,将盈利重心放置于中间业务经营。(3)在营销渠道上,发挥互联网公司所长,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设计针对性的产品、借助微信等社交媒体引导客户自助式服务。

大平台定位是指微众银行发起企业腾讯自身的生态已经有了庞大客户基础,包含多种应用场景。微众可以依托腾讯这一互联网巨头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建立有效的风控模型。

(二)大数据技术创新应用

微众银行的发起企业之一是互联网公司腾讯,具备专业技术员工和信息平台。银行金融业务的拓展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微众银行更是如虎添翼。大数据的应用方面,微众银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平台,有效地将数据转为价值。微众银行依靠其最大控股股东的网络平台连结的海量用户,收集游戏、社交、购物等场景的数据,建立综合客户信息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丰富银行信息数据库资源。同时还可以将各类信息技术运用到产品开发、平台维护、渠道营销和银行管理等方面。

(三)征信风控模式特色

以微众银行为例,其发起企业腾讯采用自建平台征信风控模式。其借助自身数据资源构建信用评定和风控策略,搭建风险前置的客户抉择机制,通过以社交为主的大平台衍生一系列的相关场景,记录客户的社交行为、购物行为以及支付行为等,编制以客户行为记录为依据的征信评估报告。但在现有信息技术条件下,大数据征信的可操作性尚有待提高,其原因有三:(1)腾讯可能难以对巨量用户群精细化分类并精准评估信贷能力;(2)腾讯所连接的支付场景数量类别有限,其行为记录是否真正能够建立一个可度量的征信系统也是有待观瞻;(3)微众银行虽然能很大程度压缩门店、人力成本,但征信成本依然高居不下。

三、我国微众银行的发展战略建议

(一)明晰和创新盈利模式

民营银行背负着民营资本的期望,而同类借助互联网平台展业的金融机构同样翘首瞩目其发展建设。其中关键的一点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盈利模式较不明晰,收费设置没有可参照的章程和标杆。微众银行需在盈利模式上阐明和创新,解决目前互联网金融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的问题,带动行业前进。

微众银行要发挥品牌号召力,着力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开辟民营银行业务发展新模式,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改变业务跟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其途径有:①利用大数据对业务进行分析判断,及时发现并规避业务风险。②拓宽盈利渠道,拓展中间业务促进利润增长,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兼顾公平和效率;③在银行系统对接、同业资金拆借、经济资金头寸安排、国家经济趋势分析等方面应与传统银行无缝合作、资源共享。

(二)防范长尾市场风险

微众银行是互联网公司出身,扩大了交易范围,体现了长尾特征,这也使其具有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风险特征:①微众银行以“普惠金融”为目标,服务普罗大众,这意味着服务对象的金融知识、风险识别和偿债能力相对欠缺;②其选择的是“个存小贷”的经营模式,存在贷款对象广、贷款金额小的特点和远程操作易于滋生伪证的风险,从而监督成本高,还款缺乏保障;③当微众银行涉及的用户和资金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出清在其出问题时无效,导致负外部性外溢。

面对长尾风险,银行自身应该将信用评估与客户行为记录及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对接,形成了基于上下游产业链、信息数据挖掘两个中心的风险控制策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外部机构应该跟进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持续性、强制性的金融监管,主抓银行业内多方金融机构协调合作、关注新生金融机构发展和保护金融消费者。

(三)改良存款保险制度

微众银行的原则之一就是风险自担,仅以其发起企业的资产做偿债保障。这意味着一旦银行破产,其损失将由股东和债权人承担,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避免公众信心危机,对微众银行等民营银行适配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尤为重要。

监管部门在对微众银行设立适配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相关法律,并根据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进行规范和调整;二是设立独立的存款保险机构,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联合,在存款保险机构与央行、银监会之间构建信息共享体制,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体系稳定运行;三是存款保险机构对保险的覆盖范围进行合理的设定,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确定保险的费率,并将费率设定在微众银行可承担的区域内。

微众银行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建立适配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将对存款人的保护规范化和公平化,为金融体系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能通过有效的法律措施强化市场对微众银行和存款人的约束,更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

(四)促进微众银行业务创新

微众银行致力于发展创新型、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银行模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微众银行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微众银行可以展开以消费贷款为主,小微企业贷款为辅的贷款模式,围绕腾讯客户与场景先推出一两个主要产品或者服务,比如消费贷款、第三方支付和理财等,吸引足量客户,形成稳定的客户群。

在中长期,微众银行可以通过自行开发或者与银行、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开拓业务范围,同时利用数据优势开发增值服务。

微众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为我国中小企业和银行业带来新变化和新机遇。对于中小企业,微众银行借助金融手段有效地对汇集的信贷资金进行分配,助力中小企业产出的增长,协调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于银行业,微众银行的建立意味着我国沿着市场化道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我国建立一个符合市场规律运行的银行体制做出贡献,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普惠金融体系。

[参 考 文 献]

[1]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8):3-9

[2]金梦萍,唐果.我国民营银行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4(6):106-107

篇9

关键词:共享单车 无息贷款互联网金融

共享纬凳侵钙笠涤胝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2015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随后,有多家共享单车诞生,其使用范围扩大到了校外,更多的出现在了地铁口,马路旁,小区门口等等。截至2016年底,已经有多家共享单车诞生并且都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市场十分看好它的发展。共享单车的出现对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就共享单车中所隐含的经济问题进行了剖析。

一、盈利模式

我们以ofo为例来分析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每辆单车成本在400元左右,日常维护运输的成本约为车辆成本的10%―20%,使用寿命约为18个月。按这个周期来计算,只要1辆车1天能产生0.9元以上的收益,就能收回车辆成本,而ofo共享单车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平均1元钱。这意味着,对每一辆车来说,如果每天至少有一个人使用共享单车(因为不满一个小时按照一个小时计费,所以一个人只要使用,至少会带来一元的收益),共享单车企业就能维持着基本生存。因此,企业盈利的关键就在于每辆单车的日均订单量和新用户的增加速度。

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我们会发现,在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每个用户需要交纳99-299元不等的押金,而为了下次使用方便,许多客户都会选择暂时先不要求退还押金。这就相当于共享单车企业获得了一大笔的无息贷款。在当今市场中,许多企业缺的不是投资机会而是资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时常困扰着市场上的参与主体。大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来进行融资需要层层严格审批,耗时耗力,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都大。而共享单车仅仅通过用户交纳押金的方式却无形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并且获取这笔资金的成本几乎为零。如果企业留存一部分资金用于用户提走押金,而剩余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或者投资于金融市场,将会产生巨大的远超于共享单车日常运营所获得的收益。从宏观角度来看,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金利用率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与保险行业相互促进

目前,国内共享单车用户人数已超过数千万,并在高速增长中。除了押金问题,用户更关心的是共享单车的安全保障问题:共享单车一次最多可以骑行多长公里,车在路上坏了怎么办、自己骑车出了事故能不能得到赔偿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用户的利益。而支付宝和国泰财险联合推出的“骑行送保障”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这项保险条款,在通过支付宝扫码开启并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并造成自身伤害的,身故或伤残有50万保障金额,意外医疗报销上限5000元。在使用单车之前,用户可以自行进入支付宝里的保险保障界面浏览了解相关信息,包括哪些情况可以申请理赔以及具体的理赔步骤。用户甚至可以在发生事故后自己点击“一键理赔”等待后续处理,免去了许多繁杂的步骤。目前支持这一保险的有ofo、永安行、小蓝、优拜和funbike单车。由于出现了保险条款,并且这项保险对用户来说是免费的,用户可以减少顾虑、放心地使用共享单车,从而加入了保险条款的共享单车会比那些没有加入保险条款的单车更受到用户的青睐,从而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抢占先机。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加入了保险条款,这势必给保险行业注入了一笔强大的资金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保险意识,也加强了与保险机构的合作,二者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体现了互联网金融思想

腾讯早在2106年10月即参投了魔拜单车的C+轮投资,并于2017年1月领投了魔拜单车的D轮融资。今年3月底,魔拜单车正式入驻微信钱包“九宫格”。这意味着不用专门下载魔拜单车APP,通过微信扫码以及微信支付即可完成一次使用。正是这种方便与简洁性,使得魔拜单车4月份活跃用户量与3月相比环比增速200%,一个月新增2400万注册用户。

今年 4月29日,支付宝线上“扫一扫骑单车”功能首批接入ofo、小蓝、优拜和funbike、永安行、hellobike等6家共享单车,共计600万辆共享单车,覆盖全国50个城市。这些共享单车企业也成为无现金联盟的新成员。与使用微信骑单车类似,支付宝用户可以免掉注册各类共享单车APP流程,并且用户的芝麻信用证600分以上的,可以免交押金。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支付宝而减少开发和维护各种APP的成本,另一方面,免押金的话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从而增加盈利性。更重要的是,共享单车到最后,很少有小企业可以存活下来,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就是合并,单车企业介入支付宝无疑是一种抱团战队的行为,同时介入支付宝,后期更容易被包装成一个共同的品牌,从而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占领一席之地。对于支付宝来说,接入共享单车平台之后可以更有力地同接入魔拜单车平台的腾讯竞争。这可谓是多方获利。

四、促进了其他一些行业的发展

(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钢铁行业以及轮胎、车灯等行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用自行车慢慢退出了人们的交通领域。随之带来某些行业的衰落,而共享单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行车产业的没落。截至今年5月,全国累计投放共享单车1000万辆,这些共享单车的出现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钢铁、轮胎以及车灯等等自行车配件的需求,从而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

(二)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就业岗位

共享单车的运营需要有人在后台为用户解答问题;需要有人定期对单车进行维修;需要有人把车辆摆放整齐;需要有人进行巡逻;需要有人监督用户是否违规使用共享单车……这些间接地为社会创造了一些就业岗位,增加了社会福利感,并且,随着共享单车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所创造出的就业岗位也会更多,层次也会更丰富:有技术型的,有劳动型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失业问题。

参考文献:

篇10

2009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4 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意见中指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旅游业的改革发展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其转型升级势必影响到整个旅游业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散客旅游市场的突飞猛进,传统旅行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以国中青为代表的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集团已经开始转变体制与经营机制的改革,以期更好地把握和引领市场潮流;以凯撒、众信、华远为代表的民营批发商正从量变到质变,从单一到综合过渡;以途牛、悠哉、酷讯、去哪儿等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服务商在资本、技术的支持下,迅速的抢占市场份额;中旅途易、国旅运通、交通公社新纪元等三家外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游,外资旅游集团的跃跃欲试;以宝中旅游、海航乐游、重庆百事通等为代表的新兴旅行社搅动零售领域。其所采用的运营模式,在业界有争议,但已经产生了“鲇鱼效应”。综合来看,传统旅行社面临着资本运营、智慧旅游、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面对挑战,或强大或消失。

一、呼和浩特市旅行社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呼和浩特市作为的首府和旅游集散中心,旅行社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一直走在全区之首。但是在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仍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

(一)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差、经济效益难成规模

我市大部分旅行社经营规模比较小,没有形成网络化经营管理,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目标,又缺乏大旅行社集团引领,不重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品牌管理,难以形成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无法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旅行社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实现,更无法把旅行社做大做强,因此无法适应现代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技术落后和现代化服务水平较差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智慧化经营和管理,已经成为旅行社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调查,我市旅行社已经在经营和管理中开始使用网络自动查询功能、旅游线路设计功能、中介服务功能等智慧化模式。但是旅行社的互联网经营发展暴露出不少问题:第一,旅行社网站信息更新缓慢,服务项目单一。在线交易冷淡,无法吸引顾客,旅行社网站尚处于动态交互信息服务的过度化阶段,还未能为游客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定制化服务。第二,旅行社网站建设重复、效益不高。不少旅行社网站建设往往是照搬国内外网站现成模式,缺乏特色和卖点,因而网上促销、预订的成功率很低,无法形成规模经营。第三,旅行社网站的信誉和网络安全制约了旅行社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黑客的侵袭以及网络的虚拟性加大了购买旅游产品的风险性;网络的预订、交易多数情况下是依靠社会道德感来支撑,法律形式的保障长期缺位。

(三)缺乏自己的旅游产品和产品创新意识

调查发现,出于成本的考虑,我市很多中小旅行社没有或缺乏自己的旅游产品。多数中小旅行社推出的旅游路线大同小异,旅游产品也基本以观光旅游为主,没有依据旅行社自身特色开发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甚至很多旅行社都是靠批发和模仿旅游产品为生,产品同质性强、竞争力弱。即使部分旅行社通过辛苦创新开发出产品,但是因没有品牌的依附,产品极易受到同行的模仿,往往一家旅行社开发出一个比较成功的产品后,其他旅行社就会竞相模仿,这种行为无形中会加重企业的产品开发成本和营销费用,企业创新积极性也会遭受打击。

(四)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观念

在我市旅行社行业中,品牌创新能力差。具有品牌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很小,即使是一些知名旅行社也大多沿用过去的品牌而缺乏创新,目前还没有一家旅行社进入国家百强旅行社行列。表现在旅游产品上,则通过采购传统线路和热点景点的方式组合成简单的旅游产品,不重视产品内涵、特色和文化的打造,只重视“短平快”的经济效益。例如在产品的名称、图案设计、广告传播力度等方面缺乏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在产品的营销环节铺张浪费,既不能科学设计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产品也不能开发出具有本地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形象口号不鲜明、品牌形象定位不准确,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旅游淡旺季反差巨大。

(五)旅行社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经统计,2014年度旅行社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625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5020人,占总人数的80.24%。虽然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到从业人员的八成,但正真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管理水平的人才却相当少,难以形成像酒店、景区等行业那样专业化的管理团队。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懂管理又懂旅游的管理人才,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的技术人才,懂营销又懂新媒体技术的营销人才,将是旅行社最急需最紧缺的人才,也是决定旅行社前途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呼和浩特市旅行社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一)规模发展,创造规模效益

1.同业融合、同业战略联盟或集团化经营。在旅行社门市放开,大的旅游集团或旅行社集团进军我市市场的背景下,中小旅行社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已经没有出路,必须抱团取暖、取长补短、采取联合经营、同业融合或建立同业战略联盟,集众家之力,整合各家旅行社的资源,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进一步细分客源市场,创新旅游产品,开展智慧及网络营销,摒弃价格战,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展开非价格竞争,通过“团购”等模式增强向旅游供应商采购产品的议价能力。此外,我市较大旅行社内部普遍存在着部门承包经营、变相部门承包经营、挂靠经营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大型旅行社实际上变成了一些业务相对独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根本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发挥不了应有的集团优势。因此,对那些规模较大的旅行社来讲,要想实现规模效益,必须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2.加盟、连锁及经营。按照国外旅行社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旅行社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小旅行社将成为大型旅行社的零售商或商,依靠服务获利。我市中小旅行社数量较多,加盟或成为大型旅行社的连锁店,可以把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合力,拥有在产品开发、采购、促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比拟大型旅游社的能力。一些大中旅行社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门市等方式,将一些小旅行社纳入到社范畴,使小旅行社成为大旅行社面向旅游者的窗口,成为旅游商,形成网络化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网点,负责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机票、饭店、线路等产品,以此来获取佣金。

3.资本化经营与众筹融资。纵观世界企业发展史,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大致经历了“自主经营、租赁承包、企业兼并、资本与管理模式运作”等四个发展过程。旅行社业的资本化经营的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润率,实现资本运营的效率和效益。它以并购、重组、风险投资、债券、股权、期权、上市等为主要形式,作为低利润率行业的旅行社来说,靠自有资金扩大再生产,只能加大成本,限制发展速度。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采用“资本运作”方式,拓宽旅行社融资渠道,重新配置旅游资源,能够使旅行社较好地利用社会资源迅速扩张,进而实现规模发展。面对我市实际情况,通过众筹方式实现资本运作最为理想。众筹就是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一种依靠大众力量进行融资的方式。包括债权众筹、股权众筹、回报众筹和捐赠众筹等模式。旅行社属于典型的“熟人”行业,某家旅行社出个新闻,其他家旅行社会立即知晓,目前出现的各种联盟和联合体实际上就是“熟人众筹”的雏形。因此,目前业界认为比较可行的途径是实现“熟人众筹”。“熟人众筹”是旅行社实现“旅行社+金融+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的一种新的创新方式。此外,通过众筹融资,可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权分散化,属于众筹的股东,经营权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利于实现科学管理。

(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1.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总理于2015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互联网+”计划,从而将互联网概念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作为“互联网+旅游”的现实结合体,OTA(在线旅行社)在此后迅速颠覆了传统旅行社业的格局,使传统的旅行社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我市旅行社业同样应该借力互联网,乘势而上,利用互联网交易平台、网站、网店、QQ、电子邮件等网络手段,尤其是微博、微信、APP等新型的社交媒体,形成纯线上或线上线下结合、实现全部或部分的虚拟化经营和网络营销,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开展旅游电子商,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创我市旅行社的互联网发展时代,将我市旅行社业的发展推向现代化。

2.提高核心竞争力,创新旅游产品。优质的品牌产品是旅行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行社想要具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拥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者利用互联网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旅游者自主性越来越强,旅游需求越发多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旅游产品创新升级的紧迫性。首先,在旅游产品类型方面,度假旅游、特种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因此旅行社必须要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其次,旅行社要加速旅游产品升级并不断缩短旅游产品的迭代周期。要具有行业的“敏感性”,善于针对不同的时期、季节,针对不同的特殊情况,面向不同的消费人群,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和旅游者需求的线路产品,甚至可以开展 “定制旅游”。

3.创新盈利模式。劳务收入尤其是导游劳务收入是传统旅行社的主要盈利模式,然而,劳务性收入在旅行社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低,因为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不断的提高,因此盈利模式创新和多元化已经被业界广泛认同,旅行社已经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劳务盈利模式,而是积极开展了多元盈利模式、立体盈利模式、越界盈利模式等。 多元盈利模式,就是同时在不同的产业获得盈利,如营销推广的媒体盈利模式,连锁经营的加盟、许可盈利模式,资本化经营的控股参股盈利模式,品牌输出的管理盈利模式等等。 立体盈利模式,就是同时在分工体系中的多个环节获得盈利,如上下游产品买断经营盈利模式、预订服务盈利模式、集合交易提成盈利模式、经纪佣金盈利模式等等。越界盈利模式,指在互联网经营平台里面,处于主动地位、拥有话语权的平台方占用专线和产品方的资金,同时利用流量、数据进行再开发获利。

4.拓宽市场,延伸业务范围。传统模式下,旅行社以接待服务盈利。而在今天,旅行社必须拓宽市场,拓展衍生的业务,这样才能将业务做大、做成系列。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旅行金融,向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所有的与旅行相关的金融服务;二是旅行保险,提供旅行中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的系列性保险业务;三是旅游传媒,不但要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而且要引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四是对外展开交流和合作,进入外国旅行社市场,对内扩展分社和门市,形成国内国际交织的业务网。 目前,在延伸业务范围上较为成功的经营模式有:(1)旅行社+会展+演艺+免税+旅游院校+电子商务――国旅(2)旅行社+酒店+景区+电子商务――港中旅 (3)旅行社+房地产+高科技+电子商务――中青旅(4)旅行社+航空公司+电子商务――上海春秋(5)旅行社+酒店+旅运+景区+电子商务――福建中旅。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模式,吸取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

(三)重视企业管理,打造管理团队

1.培育职业经理人。因旅行社规模、体制以及行业环境的限制,多年来我区旅行社一直存在着职业经理人匮乏的现象,而且已成为制约我区旅行社发展的一大瓶颈。旅行社的转型和发展急需建立一种职业经理人发展综合推进机制,用制度化、规范化的规则培养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评价机制,逐步形成完整统一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实现人才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