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篇1

学生学习心理活动运行程序主要包括:启动阶段、接受阶段、加工阶段、储存阶段、练习应用阶段、检验阶段、反馈阶段。这七个阶段是循环往返,周期性变化,螺旋上升的,在这七个阶段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提高,这样的教学才会获得成功。

1.启动阶段

一堂课确定了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后,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需要,有的教师采取观察、调查、反问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上化学课,讲氧气的性质,教师先准备一集气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是否有颜色,让学生闻一闻是否有气味,从而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让学生观察红热的木炭放在燃烧匙里,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里会立刻燃旺,发出白光,从而得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上第一节课就让学生观察镁带在空气中点燃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提出一些问题,镁带在点燃之前是什么颜色?点燃时有什么现象?燃烧完后是什么颜色?燃烧前与燃烧后比较,物质的颜色发生了变化,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没有呢?

2.接收阶段

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材的感知,对教师演示实验的观察,而获得了信息,学生把这些信息整理加工,形成技能。比如:学生对氧气的观察,并动手将红热的木炭放在燃烧匙里,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旺,从而思考得出氧气是助燃剂,可以帮助燃烧,供给呼吸,从而想到铁匠铺的红炉旁的鼓风机,不断地往炉中鼓吹空气,炉中的炭燃得旺;想到医院里抢救病人的情景。

3.加工阶段

教师上化学课,通过演示制取氧气实验,演示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学生观察思考,从而理解了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教师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看书消化,分析、比较,概括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得出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4.储存阶段

教师讲完一节课内容让学生看书,看教材内容,把这一节课的内容,乃至一个单元的内容记忆在大脑中的过程。比如:教师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程,总是留十分钟或一课时,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一节课的内容或这一单元的内容,然后再教其他的内容。

5.练习应用阶段

教师上完一节课,讲完一个知识点,总要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习,通过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应用。教师上完一个单元课程要出单元练习题,上完一学期课程要出期终复习题,通过这些专题练习,综合练习或创造性的练习,让学生把知识技能转化成能力。

6.检验阶段

教师上完一节课,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就在第二节课前,抽上、中、下三种不同的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验学生动口的能力,检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好再继续教别的内容。如果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技能掌握得不好就要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后,再让学生学习新内容。

7.反馈阶段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变化;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72-01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初中生熟练掌握四种几何变换,即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相似,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自由运用变换思想。本文即立足此要求,以几何变换思想为主线,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深入探究初中数学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从而运用几何变换思想方法解决初中数学问题。

一、几何变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笔者在分析初中数学几何变换教学的调查结果时,发现初中生对此部分学习内容的理解不深刻,感觉学习较为吃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几何变换的本质特征理解模糊

初中生对几何变换的本质特征的理解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当教师在讲解某个例题时,他们接受的更多的是学习某种特点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前面所学的知识对解决这个新问题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联系,更不知此问题考察什么知识点。所以,当学生在处理几何变换的例题时,第一反应往往是硬套公式,生搬定义。这是因为在变换思想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于视变换为方法,而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导致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缺乏更为深刻的理解,往往在题海战术中苦苦挣扎。

2、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平面几何知识学习不自信

在初二学习阶段,由于几何内容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女生的表现更为明显。另外,加上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为明显,当学生在面临学习困难时,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不少教师没有清楚认识到此现象,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仍然继续加强教学难度,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课堂内容,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对几何学习越来越不自信。

3、初中生对变换概念理解困难

首先是因为变换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学生在小学虽有所了解,但也仅仅出于解题的目的,加上学生的认知水平所限,学生对此认识自然不够深刻。初中的几何变换难度加大,题目设置较为灵活,思考角度较多,而学生对此没有充分准备,导致对几何变换的理解出现困难。其次,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学习几何变化,要求学生将文字、符号、图形三者结合起来,并且能自由转化,而初中生的认知结构导致对三种数学语言的理解趋于割裂,自然顺利学会几何变化。

4、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变换思想的机会较少

学生认为数学仅仅是课堂上的数学,在生活中没有多少用处。不少教师也将解题作为数学教学的目的,淡化了数学来自于生活的背景。学生在生活中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数学越抽象,越是深入学习就感觉离生活越远,自然在生活中运用到变换思想的机会也就越少,所谓的变换思维也就无从谈起。当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变换思维,所以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二、完善初中数学几何变换的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心理学和历史教育学,对初中几何变换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几何变换的教学要求,具体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对策:

1、加强对初中几何变化本质的理解

初中几何变换主要包括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四种。要想充分理解几何变换思想,就必须强化对几何变换的本质的理解。比如,在理解图形的平移变化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图形作平移变化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轴对称,二是中心对称,也就是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对称变化。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二者,那么就能清楚掌握平移变换的内容。由此可见,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知识网络逻辑系统,明确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那么,无论学生在今后遇到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还是梯形等都能很好掌握。

2、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变换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知识时往往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如折纸游戏、放风筝、剪纸等等,这些其实都与变换相关。在初中阶段,教师在进行几何变换的教学时,可借助这些手段来引入变换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实与生活紧密相关。如在学习轴对称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借助一些建筑或者手工作品,如故宫,剪纸等等,也可安排学生做一些有关轴对称的手工艺品,学生可形成对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借助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如万花筒等,通过解释其成像原理,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介绍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时,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3、借鉴变换概念发展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变换概念的理解

自古以来,变换概念都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如今已经蔚为大观。我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周易》中的八八六十四卦的形成,如何从八卦演变而来,至今仍然影响今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再如某些的哲学概念如“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甚至“五行”等都是转换思想的体现,代表了我国古人不拘泥于一隅,整体而灵活地看待问题。变换思想的历史体现变换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变换历史的整体理解,正确认识变换思想的意义,自觉将变换思想运用到数学中去。

4、强化学生对变换知识的运用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59-02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从知识层面来讲,积极心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主观层面、个人层面与群体层面,积极心理学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理论研究。在主观层面主要研究人的主观情感体验,例如幸福满足、乐观向上、快乐充实的主观精神享受,其研究重点是强调人的幸福程度,使人能够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状态表示满意,使人在工作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在个人层面主要强调人的个性特点,例如工作技能、审美观、宽容心、爱心、创新力、才能、交际能力、观察力等等。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能够培养这些积极的个性特点,让人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积极应对困难。在群体层面主要强调建立积极的社会系统,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公民的责任心、公益心,让公民在社交活动中遵守礼节,在工作生活中遵循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站在变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的对立角度,对这两类心理学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使用了类似的研究方法与手段。与消极心理学与变态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要素,强调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在研究人的积极因素与优点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挖掘出人性的闪光点,帮助人们积极应对生活中的难题,帮助人们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心态,帮助人们找到幸福生活的方法,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总之,积极心理学对人们的意义非比寻常。

二、积极心理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1.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教授专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对心理案例的分析也只是停留在问题的形成原因、解决问题的措施分析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等方面,这种研究方法还是采用的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已经严重缺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有待发展。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不同,提倡以人为本、提倡人性中的优点,强调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提倡要以积极的心态来解释一些心理现象,充分挖掘出人性的闪光点。心理学家要能够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人们保持幸福的生活状态。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大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信念;强调大学生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感、满足感等等;改善大学生应对社会的态度,比如学会关爱他人,宽容他人的过错,等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这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帮助是极大的,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问题,从而减少消极悲观心理。积极心理学丰富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教学分类时也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的学科教育相区分,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只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讲解一些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很少开设一些咨询课程与讲座。积极心理学认为人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人都有着一定的生活需求,这种理念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变革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其他学科的工作相结合,营造出一个积极轻松的工作环境。在这种工作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保持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应对生活困难时也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应对的乐观心态,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感官能力。

3.促进大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大学生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够健康成长,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够认真学习,才能够积极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大学生涯是一个人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健全的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大学生需要做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在这一时期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性格的缺陷,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大学生纠正一些不良行为,帮助大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一定的社会交际技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地完善自我,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四年的学习生活,以较高的综合素养、较强的心理素质投入到社会工作岗位上。

三、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在积极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消极心理学的教学方式是通过问题的形式进行分析与解决,这一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片面化。积极心理学在此基础上,对消极心理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借鉴与扬弃,提出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上,因为心理问题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是单纯地减少心理问题,还包括提高人的积极心理因素,因此,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两者进行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看待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力,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能够把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健全学生人格作为教育目标,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让学生学会享受生活。积极心理学强调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中体验到生活、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养成关注心理健康发展的习惯,定期做一些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自主研究,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积极心理学不是以解决心理问题来达到心理健康教学的目的,它从学校这一环境出发,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它认为学校生活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一切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才能够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逐步转向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教师开始以积极的心态来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教学方法的改变实现了从消极心理学向积极心理学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为其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不成熟,而且缺乏一定的实践性研究,这就需要心理学家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4

一、运用生活化的数学语言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数学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数学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谈话:“我家里有5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有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

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列方程解决问题”中,我把乘坐出租车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我县出租车收费标准为:起步价(不超过2千米)5元,2千米后每千米2.4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挖掘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先讨论相遇问题的各种情形,然后上台表演。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平面图行的面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算一算自己家的占地面积,家里每间房的面积,墙壁的粉刷面积等,并为家里的装潢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生活中的数学》(朱乐平)

篇5

关键词:学生;生活;材料;习作

一直以来,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关于小学习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是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表达生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更好地习作。

一、从生活中积累语言

鲁迅先生在一封书信中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语言是词作的基础,而语言的形成以及有效运用时靠平时生活中的积累。《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还有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厚积薄发”等等都是同样的道理。生活是一切的源泉,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如: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没人准备一个摘抄本,专门记录一些自己喜欢的段落、好词佳句、生活中的俗语、歇后语等等,诸如“一年四季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双簧”“耳旁风”“闭门羹”“铁公鸡”等生活中常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体验其内涵,并尝试运用。其次笔者还运用教室黑板的一角,设置“生活天地”,每天让学生轮流将一些名言警句、生活俗语等语言的意思、举例运用等信息写在上边,形成语言之间的交流,全方位的促使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为习作奠定基础,也只有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词语的运用后才能在习作过程中得心应手。

二、体验生活,丰富情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蕴含着多元化的内容。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比较爱动,好奇心强。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组织一些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活动,借以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我情感体验。如: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生活小常识竞赛活动、郊游活动等等。此外,生活本身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如:春绿、夏花、秋果、冬雪,这些都是最平常不过的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微地观察生活,让学生能够从平常的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形成一定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表达自我情感的良好习惯。诸如:观察每个季节的风景以及人们的行为活动(春天放风筝;夏天捉鱼、捕蝉;秋天收获、落叶飘落;冬天赏雪、打雪仗、赏梅花等等)每个季节人们的心态等等,对平常生活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语言、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还可以说说自己现在的生活,如:家庭生活富裕、经济水平、高科技发展,新农村建设、学校变化、学校设施等等,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精彩的瞬间并记录下来,从而使得身边最细微的事成为写作的源泉。

三、聚焦生活,与时俱进

现如今社会属于经济知识时代,小学生从出生到现在生活水平都呈上升趋势,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如:电视、报纸、杂志、电脑。而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如:电视动画片、游乐城、网络小游戏等等。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有利点,让学生聚焦现在的生活,聚焦媒体来进行对时代、对生活的感悟,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都一味地抄袭作文书上的文章或者胡改作文书上的内容,致使写作缺乏真实性、情感性。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拓展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限制性,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如:第一,笔者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动画片等进行描述、表达或者自己想要和小动物说的,动画片续集、动画片后传等等,写自己心中所想。第二,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诱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产生一定的情感并促使其表达,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认知社会、改造社会、适应社会等的综合技能。如:举办我爱家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写出来,即:家乡的变化、自己家的变化、生活变化等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集体参加种植、打扫卫生、帮助社区老人等一些劳动性质的活动。总之,教师要为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挖掘写作信息,强化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总之,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准,多途径、全方位地为学生创造发现生活、感悟生活的条件,进而,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学会运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习作,真实地表达自我情感。深化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梦葭.快乐写作:我的小学生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美术学习 积极性 课堂教学

如何上好美术课,充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实的目标并呈现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目标期望时,需要便转变成动机来推动人的积极行动。

一、满足与调节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而又欠缺的事物在头脑中产生反映的一种倾向。它产生于人在生活中受到的各种刺激,通常以愿望、意图、理想等心理状态反映出来。它是人的积极性的动力源泉。人类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需要,人的积极性最终来自人的需要,培养一个人的重点就是培养人的需要。所以重视并解决每个学生的需要问题。

1.教师教学时首先要选择教材,同样的内容标准,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由自己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需要心理,设计安排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发挥和施展的空间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下基础。比如:在教学环境设计上,可以通过画室的内墙以及教学楼的走廊上挂满学生的各式各样的优秀作品,激发同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上课时让学生在美术教室内按小组团坐,营造一种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力求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2.教学内容要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需要强度,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进行“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时让学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来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以上这些内容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没有固定的模式,不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既重视结果激励,更重视过程激励,以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在课堂教学上,学生的作业练习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把课堂上所表现出有一定质量或有明显的闪光点的作业,遵照学生的心理需要,当众展示给全班同学,抓住学生的这种需要心理,从而大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学生学习的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并维持人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具有指向性、强度性、清晰度、力矩等特点。动机与需要不同,需要的动力作用是潜在的,动机的动力作用是直接的,现实的。

1.动机促进法。为学生创设宽松、多样、活泼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多样化,丰富化,从而产生新颖感、增强趣味感。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一种从事创造性劳动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学习尽量结合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从而大大的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精神鼓励法。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念、情感、思想,给学生以精神回报,激励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上《粘贴画》一课,有一位接受知识比较差的同学,对他的作业进行评价时,运用“精神报酬”的激励法,在他的作业上打了我给她一个“A+”并且添加了一句评语:“你的这次作业完成的很好,是班级里的第二名,如果再稍微认真一点的话会更好。”通过这样的语言和文字的激励,使得这位学生在以后的美术课上倍加专心了,学习美术的动机也加强了。

三、优化学习活动的目标

目标是指人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目标实质是一种期望,是人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目标对人的行为的重要作用包括启动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聚合作用等。实践证明,在美术教学中目标确立适当,目标管理运用恰当,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能。下面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大美术领域为例,说一说学习目标的确立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

1.“造型・表现”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本学期的《粘贴画》教学中,我做了很多范画。其中《采蘑菇的小姑娘》的创意设计来自同名的一首歌曲。我通过“采蘑菇”这一情节入手,从字面上看就让人感到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很多的联想,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儿少时的梦更是让人难忘的。小姑娘和蘑菇的外形都是非常简单易画的形象,通过教师简单形象提示,加上学生平时积累形象,再通过记忆就能很好的来完成课堂作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积极参与产生互动性,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应用”注重创意的同时,又不能忽视实用性。要求学生了解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中等职业试用教材《封面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课中,我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素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心理,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顾问’,是‘引导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将美术课堂假想成“杂志编辑部”,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课内容,使学生人人参与,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现能力、个体动手及合作能力等。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从“需要、动机、目标”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促进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运用各种资源,收到了很好的美术教学效果。今后,我将进一步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趣味化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数学不应该只落在学生的试卷上,更应该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数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

一、在生活中找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小学的数学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

在数学教材中非常明显地将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取景于现实生活,又隐含了数学问题,而且教材中的人物和小动物又都熟悉,他们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出现,并不时地提出个人的意见和想法,使孩子们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的问题就是生活的趣题,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在教一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课前可让孩子们收集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形状的物品,课上交流。孩子回家后自己找寻,甚至发动家长一起参与,上课时孩子带来了各种长方体、正方体的包装盒、茶杯、积木、跳棋、锥形的漏斗等等,品种多样,图形各异。整个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游戏中快乐地获取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主动学的境界。

二、在生活中学数学,让数学充满情趣

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热情会更高。如在教学“编制4的乘法口诀”时,教学时,教师始终围绕一个“趣”字,紧扣教学目标,创设“编顺口溜”情境:一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一张书桌4条腿,2张书桌8条腿……教师在创设情境,提出的数学问题,运用的教具、学具,吻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会,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三、在探究中找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知识源于实践,更应运用于实践,结合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接受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可以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加与减”时,通过玩纸牌的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用纸牌A-K代表数字1-13,同桌带一样多的纸牌,你拿出一个我拿出一个,看谁算的快,纸牌就归谁,看谁赢得多,谁就胜。这样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学的非常开心,从中巩固了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在学习中设情境,让数学趣味化

篇8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情境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让学生单一进行脑力劳动,就会带来学生学习上的疲倦”,因此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所要学习的内容。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我让学生自制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模型作为学具,让学生自己组排然后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学生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小学生最富于想象和幻想,他们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澜。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解,就像教材中的“大白菜提问题”、“小辣椒有话要说”、“西红柿、蘑菇、萝卜、茄子”都会有自己的解法,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作为一位好教师,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情境。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如在学习了“米、厘米的认识”以后,我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练习内容,体现学以致用的价值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点之一。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平时授完新课后,我经常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年、月、日》后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整理一家人的生日集,让学生记住家庭成员的生日;学了《平移和旋转》以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条美丽的花边,美化家里的窗台,自己的课桌等;学习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周末边看电视边记录电视节目时间,给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提点播放建议;学了《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城市里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制作街道人流、车流量统计表,绘制相关的统计图……这样联系实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空中月,水中鱼,不可触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篇9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探究;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说教式” “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改革为“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换为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打破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以及大打题海战术的习惯,教师应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这些改革能够把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方位、持续和创造性地发展,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想”探究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最好的激发乃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望旺盛,思维就灵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激发学习内驱力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幼儿注意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在整体设计上,笔者采用多层次的探究活动,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幼儿注意的特点”这一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推动下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其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这样,通过问题,将三个不同层次的探究联系在一起,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求知、探究活动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用好教材,使学生“会”探究

探究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科学结论、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慢慢引导,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初步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使实验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好《幼儿心理学》、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探究“幼儿记忆力的训练和培养时”时,可以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在培养幼儿记忆力时,怎样使幼儿记得又快又牢呢?

【作出猜想】①同记忆材料是否有关?②应当找到适合幼儿的记忆方法。

【查阅资料】①记忆的材料应当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②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记忆;采用适合幼儿的形式,比如游戏、活动等。

【设计实验】实验一:以《龟兔赛跑》故事为例,准备形式不同的材料,一份是纯文字的,另一份是图文结合的,另外还有语音的、视频的和具体事物的等各方面丰富多彩的材料。在一个班里把幼儿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记忆,记录每组的记忆效果;实验二:以《龟兔赛跑》故事为例,把幼儿分为三组,一组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要求学生记忆;一组按照教师一边讲,幼儿一边跟着说的方式进行记忆;一组在教师讲故事时,给幼儿播放《龟兔赛跑》的视频,然后让幼儿扮演里面的龟和兔赛跑。记录每组的记忆效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可以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三、尊重学生,和谐氛围,使学生“敢”探究

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过于严肃和单调、呆板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而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产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认真地思考探究问题。教师要时时注意保护好学生的探究动机,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对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急躁,更不能指责,要肯定其敢于发言的精神,使学生消除“说不好”挨批评的顾虑;再一方面,当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教师的想法不同时,不能武断地予以否定。

例如,在探究“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时,学生在谈到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影响时,有的学生认为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而有的学生则认为知识和经验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由是大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幼儿好,原因就是大人受到知识和经验的束缚。最后在大家的激烈讨论下,得出了结论:知识和经验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的创新,但也能将帮助我们实现心中的想象。

四、让科学探究走进生活,使学生“爱”探究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幼儿心理学知识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并影响到学生以后教学、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单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让它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学到的幼儿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学前教育中去,让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真正目的。

(一)选取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感悟探究的内涵,使学生“爱”探究。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有趣的心理现象,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现象进行探究,培养他们善于思考、敢于猜想、勇于求证的精神,使学生明白“探究”并不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才能完成的。因为有许多重大的心理现象,并非是科研人员埋头于研究室中得出,而是源于生活中的偶然发现和反复的验证。比如3-4岁的幼儿期反抗现象,笔者要求学生去观察和收集这一时期幼儿反抗的特征,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然后找出儿童反抗的内在原因;又如幼儿的侵犯行为,它在不同时期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纠正,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和了解,并进一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探究并解决疑问,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二)选取真实的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究,拉近探究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爱”探究。

书本上的知识始终是固定的,而每一个具体的幼儿身上则充分体现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对身边的幼儿进行长期仔细、深入、全面的探究,从他们感觉、知觉的发展状况,到语言的发展,到行为特点、思维特点,进行细致的探究,这样从现实中得到的知识往往比书本上看到的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地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新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书目:

篇10

【关键词】传播心理学;广播互动;心理特质;融合应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在传播活动中,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与心理活动联系密切,因此,在实践经验中探讨作为应用心理学分支的传播心理学在广播节目中的应用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播与传播心理学关系

(一)广播与传播心理学相融传播心理学主要研究传播者的心理条件、信息接受者心理特点、传播渠道(包括言语传播渠道和非言语传播渠道)的心理作用以及有效传播策略的选择等。广播媒体发展至今,大都是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做受众需求的内容。如何打造受众喜爱的节目,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要选取符合受众心理的内容。可见,传播心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理论科学,广播从业者如果可以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出发,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开展深入细致的相关研究,精准把握受众心理,对传播工作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二)传播心理学对广播发展的作用传播心理学为广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由于私家车的普及,车载收听人群持续增加,成为广播的主要受众。受众构成的变化必然导致广播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传播学之父施拉姆(WilburSchramm)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受众就像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各取所需的受众是主角,媒介是为了受众服务,尽量提供让受众满意的信息。至于受众取什么和取多少,媒介是不能强迫的。因此,为听众服务,需要节目内容为听众所喜闻乐见。福建广播影视集团都市生活广播(下称福建都市生活广播)对受众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后,对节目进行调整优化,注重与受众的交流互动,贴近听众喜好。都市生活中,年轻人是私家车人群的活力群体。福建都市生活广播提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大家帮助大家”等主题鲜明、快乐时尚、简单易记的频率口号,着力打造节目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亲切、热络的传播样态;在节目中,主持人、嘉宾与听众一同分享思想观点、生活感悟,增强听众对节目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二、传播心理学在情感类节目中的应用

情感类节目是在传播心理学影响下表现最为突出的节目类型。福建都市生活广播开播至今,情感类节目以目标受众的收听喜好为参照,不断优化升级,每一次改版都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做审慎考究。

(一)自我表露心理学中的自我表露理论,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表达情感、想法与观点,增进自我认识,促进人际关系发展以及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福建都市生活广播曾推出情感音乐类节目《预约温馨》,主持人在节目中成为听众传情达意的纽带,并为分享者送出歌曲。节目虽然以单向初级互动为主,受到通信技术的限制,但是听众通过节目仍得到了心理上的获得感,通过主持人架构起来的桥梁,听众的自我表露需求得以实现和回应。

(二)成人早期社会心理需求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曾提到,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年轻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从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人人都有对爱的需求和对亲密关系的渴望,福建都市生活广播情感交友类节目《今夜相识》中,主持人通过电话热线、网站论坛等方式,引导参与者敞开心扉,讲述情感故事,分享人生感悟。节目针对性强,交流对象明确,分享内容生动,引起了许多听众的兴趣,节目效果明显。

(三)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是一种社会活动,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和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点等,形成多元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福建都市生活广播情感心理节目《创造小宇宙》将听众在生活、工作、情感中遇到的困扰和痛苦,以小剧场方式演绎,全方位开放互动平台,听众共同参与讨论。这档节目成为一个多对多的人际传播交流的平台,受众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同时,还可以获取他人的观点信息,听众与听众之间、听众与专家之间相互分享、相互慰藉,更能引发起听众的情感共鸣。相比以往只有主持人与单一听众的简单互动,这种多元主体之间的深度交流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三、把握心理特质,助推传播效应

(一)共情能力在传播中的积极意义共情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CarlRogers)提出,大意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能力,换言之即为同理心,指设身处地为受众着想,也只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得到受众的信赖。主持人的表达,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进而对节目产生高度黏性。福建都市生活广播在早高峰时段推出的《私家车早上好》节目,非常强化主持人的共情素养。在某期节目中,听众反映遇到一位交警在罚单上备注“没素质”这样的文字,主持人灵活抛出话题:交警这么写到底合不合适?听众对节目的参与热情高涨,大家各抒己见,不同观点交锋,主持人时时共情各方感受。另外,公益广告常常很受欢迎,但是在节目中也要注重情感因素的运用,是否具有人文关怀,彰显着节目的温度与态度。

(二)节目设置目标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每个需求层次的目标各不相同。在广播节目中,设置不同的节目要定位不同的受众社群,以此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群体的不同需求。福建都市生活广播设置的节目中有为了满足安全需求的健康类节目《i跑团》、满足社交需求的情感类节目《今晚超想聊》,也有为了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互助类节目《速度生活》等。广播节目坚持以人为本,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满足不同受众需求,是传媒发展的驱动力,也是节目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