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建筑消防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层建筑消防法

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装;问题;措施

消防工程不能正常投人使用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要求完成其使用功能的现象时有发生,更主要的是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得不到保证。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不同,由于其高程的差异,导致了供水方式的不同,建筑给水分区方式的不同,从而导致了消防安装工程的不同。在普通建筑里安装基本消防设施,不会出问题,但是如果放到高层建筑上用相同的方法安装,也许会出现问题。消防设施施工是高层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层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从日常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与工程验收情况来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常见问题概述高层建筑消防的核心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动喷淋系统,一个是消火栓消防系统。这两方面构成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核心,而且在消防安装上最易出现相关问题。

1.1自动喷淋系统问题

1.1.1高层建筑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火灾时由于喷头与楼板距离太远,感温元件不能及时动作,延误喷水时间而使火势蔓延迅速;或者喷头距周围物体太近,而使消防用水喷洒不到其保护范围的隐患存在。

1.1.2当高层建筑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喷头未布置安装在通风管腹面以下,并且在涂刷、粉饰天花时,将涂料喷洒在喷头上。当发生火灾时,系统不能及时动作或缩小了保护的范围。

1.1.3水力警铃未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当使用场所发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所发生的报警声响不能被值班人员或保护场所内其他人员及时发现,贻误战机,造成不必要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火灾扑灭后不方便关闭水源控制阀和维修检查。

1.1.4高层建筑屋顶消防水箱的安装不符合要求。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施工时经常忽视和未做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设施,无法满足消防水箱应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的规范要求。另外随意改变消防给水管的位置,未设置逆止阀,在给水管道上加设不必要的阀门和本来一备一用的消防给水管只设置一个,导致安装后,无法保证正常消防用水量或发生火灾时水箱不能及时供水。

1.1.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管网安装,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100mm时,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小于1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在实际工程中,为施工方便,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经常采用焊接,部分的工程管道不安装防晃支架。

1.2消火栓问题

1.2.1在高层建筑消防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或业主要求随意改变消火栓箱底预留孔位置,而且用气焊割孔,导致安装后,栓口出水方向不能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者与周围距离过小,造成消防水带不能安装至消火栓上或使水带形成弯折影响出水量。

1.2.2一些根本无法满足高层建筑中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建筑,在设计、施工时按常高压消防给水进行设计、施工,目的是为了节省地下水池、加压消防水泵、屋顶水箱及联动控制装置的投资。

1.2.3高层建筑消防箱及其附件是在二次装修过程中消火栓箱被装饰物遮掩,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未与箱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有时消防水带与接口随意安扎,接口处未安装卡簧,导致试水时接门和水带脱落。

2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2.1全面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和普通建筑消防安装的区别

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在消防系统的安装上的区别相当明显,首先,供水压力的不同。高层消防水箱供水压力远远大于普通建筑,因而,其水箱等配备的其他设备应不同于普通建筑。其次,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在设计上不能等同于普通建筑,因为,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其必须确定分区供水方式。然而普通建筑绝大多数是不用分区的,基本采用单一的供水方式。所以必须了解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的区别,才能从设计上去认识,从施工中找不同,才能从意识上杜绝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安装通病。

2.2从“源头”抓起,杜绝先天火灾隐患的产生

要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安全,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一是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对消防工作的关注程度,营造社会“大消防”氛围;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联系和协作,使建筑工程在审批阶段就开始接受消防部门的监督凡是未经消防部门同意建筑工程,其他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从源头上杜绝建设单位不报审、不验收现象的发生。三是对社会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举办消防知识培训班,重点是《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学习,强化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明确应履行的职责,让他们从内心上真正重视起消防工作。

2.3作好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工作

建立健全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制度,使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工作制度化,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故障和故障隐患,并及时排除,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选择合格专业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机构以及选择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施工、监理和消防监督管理人员水平。目前,各级各地广泛开展的全方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专业人员的消防知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4加强本地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

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明确地说,对有关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建筑安全监督机构不和监督人员职责不明确、建筑施工安装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等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彻底扭转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不严的现象。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行严管重罚,定期检查,对不按图施工、擅自改变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停止施工并处以高额罚款,维护消防法律的严肃l生。对已经消防监督部门验收通过的建筑工程,要做好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发现消防设施、器材损坏的要督促单位抓紧整改,确实使建筑消防设施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作用。

篇2

关键词:消防;高层建筑供水;方法;试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规模、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高层、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复杂、火灾荷载大、人员集中、火灾燃烧猛烈,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了许多困难,特别是能否保证火灾扑救中的及时、不间断供水,直接关系着灭火救援的成败,而其中安全、高效的铺设水带是处置和扑救高层火灾的关键。

1常用高层建筑消防供水方法及技术分析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层建筑,在固定消防设施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根据消防灭火技术标准,除固定消防供水设施外,目前消防部队在高层建筑灭火中,通常使用垂直铺设水带和蜿蜒铺设水带两种供水方法。

1.1垂直铺设水带供水

垂直铺设水带供水,是消防员利用水带从建筑物外墙或楼梯井垂直铺设水带向高层供水的方法。具体技术分析如下:(1)优点:①直观简单。水带铺设时能够迅速连接好水带,简单明了,一目了然;②供水时间快。水带铺设完毕后能够迅速将水供上去,有效地节约供水时间。(2)存在弊端:①安全性低。水带充满水后,水带接口易脱落,下坠力惊人,易造成地面救援人员伤亡;②不易悬挂。目前高层建筑多以玻璃幕墙、折叠窗户,难以寻找有效地固定点,在最高点水带压力巨大,给水带固定带来很大难度;③对水带耐压强度要求高。由于水带垂直距离长,且在重力作用下对水带径向产生较大拉力,易发生水带爆裂,会严重影响灭火战斗进行。

1.2蜿蜒铺设水带供水

蜿蜒铺设水带供水,是消防员利用水带沿楼梯依次进行铺设水带向高层供水的方法(按照消防灭火技术标准,在考虑水头损失情况下,通常沿楼梯铺设水带一般不超过2盘,但从目前城市主战消防车的供水性能,沿楼梯铺设水带,为100m高度的楼层供水是可行的)。具体技术分析如下:(1)优点:①安全性高。蜿蜒铺设水带,无需悬挂,楼梯承受水带重量,非常安全;②机动性强。可随时更换、延长水带,机动灵活,增强灭火战术运用。(2)存在弊端:①铺设水带耗时较长。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20m水带铺设高度大约为2~3层,面对100m高层建筑大约需水带15~17盘,消耗大量准备战斗时间;②消防员要求多、体力消耗大。水带铺设过多后,大量消耗消防员人力,体力,减少灭火战斗力;③铺设水带易打结、水头损失大。蜿蜒铺设时,水带在楼梯间容易发生缠绕,并且难以直观判断,导致出现有水供不上去的情况。

2一种高层建筑消防供水新方法及技术分析

笔者根据铺设水带方法、车辆性能、战训、作战人员数量、随车水带数量及现代楼层建筑结构等情况,基于以上两种铺设水带方式的利弊分析,大胆创新探索,提出一种新的高层建筑消防供水方法,即垂直与蜿蜒相结合的铺设水带供水方式(见图1)。垂直与蜿蜒相结合铺设水带方法是利用水带进行垂直铺设蜿蜒铺设再垂直铺设再蜿蜒铺设,一直交替进行,直至达到铺设供水目的的方法。具体技术分析如下:(1)优点:①水带自重承受小。垂直与蜿蜒铺设水带时楼梯承重部分压力,增大安全性能,减少压力损失,使出口压力增大;②铺设方便。无需进行垂直水带固定,节约了消防员铺设水带时间,提高了供水速度。直观明了;③从外观直接可看出供水方式,易于检查水带连接是否完好。(2)存在弊端:消防员需要对楼层高度进行估算,找到垂直于蜿蜒铺设的交汇点,才能有效地进行铺设水带。

3几种消防供水方法试验比较

湖北省黄石市消防支队于2016年12月,利用城市主战车进行供水性能测试,在黄石市美地金城小区1号楼(共33层,每层层高2.8m,总高度92.4m)模拟固定消防设施损坏情况时,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测试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3.1垂直铺设水带

(1)器材人员准备情况。型号为25-80-50水带2盘、分水器2个、楼层固定器2个、型号为40-80-20高压水带2盘、测压水枪2把、消防员7名。(2)实际操作。1名消防员铺设干线连接分水器,2名消防员在15楼处垂直铺设50m水带,2名消防员在33楼处垂直铺设50m水带至15层并连接分水器至水出水。连接好水带喊“好”,同时进行出水供水测试压力。(3)数据分析。沿外墙铺设水带的方法,用50m水带2盘,耗时17min29s,供水时间1min20s,水泵压力1.7MPa,楼顶水枪压力0.2MPa。

3.2蜿蜒铺设水带

(1)器材人员准备情况。型号为25-80-20水带16盘、分水器2个、型号为40-80-20高压水带2盘、测压水枪2把、消防员12名。(2)实际操作。1名消防员铺设干线连接分水器,其余每名消防员携带2盘水带依次沿楼梯进行蜿蜒铺设,直至连接分水器至水进行供水出水测试压力。(3)数据分析。沿楼梯蜿蜒铺设水带的方法,用20m水带16盘,耗时24min59s,供水时间2min15s,水泵压力1.7MPa,楼顶水枪压力0.15MPa。

3.3蜿蜒与垂直结合铺设水带

(1)器材人员准备情况。型号为25-80-20水带8盘,型号为40-80-20高压水带1盘、分水器2个、测压水枪2把、消防员8名。(2)实际操作。1名消防员至7楼垂直铺设一盘水带,继续连接一盘水带至9楼,另外一名消防员至16层垂直铺设一盘水带,继续连接一盘水带至18楼,依次进行4次直至连接分水器至水进行供水出水测试压力。(3)数据分析。总共用水带8盘,耗时13min21s。城市主战消防车在地面加压供水,水泵压力为1.69MPa时,耗时13min21s、供水时间为47s,楼顶水枪压力为0.3MPa。能满足一般火场灭火战斗需要。垂直与蜿蜒相结合的水带铺设方法与沿外墙垂直铺设水带及蜿蜒铺设水带方法的对比见表1.

4分析与总结

篇3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消防设计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s economic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city of gradually appeared more super-tall buildings. Thus,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nd fire fighting design in actual gradu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with example of a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nd fire fighting design method is discussed.

Keywords: high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Fire fight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本文以某个综合公共建筑为例作为说明,该建筑占地面积大约有26万平方米,在这当中地上的建筑占地面积大约有19.4万平方米,地下的建筑占地面积大约在6.7万平方米。该综合公共建筑的北楼地上的建筑层数是54层,高度为203.55米,而南楼地上的建筑层数是36层,高度为180.4米。该建筑的地下建筑层数一共有6层,其中地下的2层到5层均用做车库,地下的6层作为该建筑的人防,地上的1层到7层均作为该建筑的裙房。对于该建筑的塔楼,在北楼当中的7、22、38层都用作该建筑的主要避难层,8层到33层用作办公室办公层,35层到53层用作酒店服务层。

1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具体的设计方法

1.1给水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

(1)水源的设计:在设计该部分的时候需要从市政的给水管网处引入到该建筑当中两根规格为DN250的给水管道,要求该给水管道的供水压力保持在0.35MPa,该管道在通入到红线以内之后需要设置生活用水水表进行日常的记录。(2)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地下室的给水以及地上的1层给水都是由市政直接供给的;北楼的给水系统按照楼层的高低不同大致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其中地上2层到6层划分为第一区域,地上7层到17层划分为第二区域,第18层到33层划分为第三区域,34层到53层划分为第四区域;第一区域的供水方式为变频供水,其他三个区域的供水都是按照低位水箱到水泵再到高位水箱的方式进行生活日常供水的,而且根据相关的规定需要将静压控制在0.35MPa以内,并且需要设置相应的减压阀。(3)冷却塔补水的设计:该部分的补水主要是从地下的4层通过日常生活的消防泵房采用变频泵来进供给,要求Q=50m3/h,而H要保证60m。

1.2生活排水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

(1) 该建筑在生活排水方面主要将污水和废水进行分流制的排放方式。(2)要求将该建筑当中所有的污水和废水在经过室外的污水检查井的检查之后才可以排放到市政的污水管里。(3)该建筑的主要排水方式利用的是专门用于通气的立管,而且需要在立管处安装相应的检查口。(4)要求洗衣房以及锅炉房在排水的过程中安装设计相应的降温池。

1.3雨水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

(1)对于该建筑的裙房屋面雨水,主要采用的排水方式是虹吸系统,该系统需要达到50年重现期雨水的相关排水标准。(2)对于该建筑的主屋面雨水,在排水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到溢流的情况,要求达到50年重现期雨水的相关排水标准。

2消防给排水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

2.1消防给水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

在该建筑当中,北楼的高度大约达到了203.55米,此高度需要按照一类高层建筑的相关标准来设计消防给水系统。要求火灾的持续时间按照三小时来设计。在消防的初期,水量要控制在18m3左右,将初期的水量储存在消防水箱间里面。在地下室的消防水池里面需要按照要求储存室内消防用水,大概在3小时左右,除此之外,还需要储存大约为850m3的喷淋用水,大概在1小时左右。

(1) 在该建筑当中室外的消防给水水量每秒可以达到30L,而且对应的给水管网需要在红线里面的形状呈现为环状,消火栓需要沿着消防车道进行安放,要求消火栓的具体保护半径在150米之内,消防栓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20米之内,并且在室内消防水泵结合器的周围布置消火栓,二者的距离不能超过40米。(2)在该高层建筑当中设置室内消防系统的时候需要按照临时高压制的方式进行,按照建筑的高低主要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中地下的6层一直到地上的21层都划分为低区,而地上的22层一直到顶层都划分为高区,要求在低区和高区分别设置一套消火栓加压水泵,要求一个可以使用一个作为备用,在局部超压的地方需要设置相应的减压消火栓。一般超压部分会在地下的3层到地上的2层,7层到16层,22层到29层以及35层到52层。除此之外,需要在低区的消火栓泵房里面设置相应的消防水池,并且在高区当中38层里面设置相应的消防传输水箱,要求该消防传输水箱的实际容积能够达到110 m3。(3)在室外设计相应的消防水泵接合器,该接合器选用地上式的,并且要求该接合器能够跟室内的给水管网相互连接在一起。

2.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

(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要在该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部分以及主楼部分进行设置,其中主楼部分属于中危险Ⅰ级,这就要求喷水的强度能够达到每分钟6L/m2,而且其作用的面积能够达到160 m2。在建筑当中的1层门厅,需要安装大空间式的自动水灭火,要求该装置的用水量每秒达到10L。在建筑当中的地下车库需要安装泡沫式的喷水灭火装置,要求该装置的喷水强度能够达到每分钟6.5 L/m2,而且喷淋用水量在每秒内能够达到100L。在这过程当中,火灾的延续时间可以按照1小时进行考虑。(2)喷淋系统可以按照楼层的高低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中地下的三层到地上的28层均为低区,从29层开始一直到54层作为高区,要求在高区和低区里面各自设置一套喷淋加压水泵,一个可以使用一个作为备用。水源主要是来自于该建筑地下2层设置的消防蓄水池,要求在高区内设置相应的消防转输水箱作为备用。在遭受火灾的初期水源可以先由水箱进行供给。(3)在该建筑的地下车库里,需要设置相应的泡沫喷淋系统,在地下1层里还要设置相应的自动喷水系统,报警阀间设湿式报警阀,水箱间内的消防、喷淋稳压设备维持平时压力。地下车库一夹层车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设置预作用自动灭火系统,并应按要求设置电动阀和快速排气阀。(4) 在该建筑中的44层到49层中应该在喷淋管上面设置规格大小为60mm的孔板,在29层到34层应该在喷淋管上面设置规格大小为55mm的孔板,在8层到16层应该在喷淋管上面设置规格为50mm的孔板。(5)要求选用喷头的温度能够保持在68 ℃,可以将厨房的部分另外选用温度为93 ℃的喷头。对于有吊顶的房间,需要选择规格为DN15的玻璃球喷头,该喷头是装饰型的;对于没有吊顶的房间需要选择规格为DN15的玻璃球喷头,该喷头是直立型的,并且K=80,安装的时候要求朝上。对于客房,要求选择边墙型的喷头,并且K=115。其中,直立型的喷头要求溅水盘和顶面之间的距离要在75mm以上,在150mm以内。(6)在室外设置水泵接合器,该接合器为地上式的,可以跟出水管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设置能够将各个系统进行区别的主要标志物。

2.3 建筑灭火器的具体配置情况

在该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每一楼层都要设置相应的灭火器系统,该高层建筑可以说是属于严重危险级的,火灾的种类可以达到A类,局部楼层可以达到C类,而地下用于停车的楼层划分为B类,选择的灭火器都是手提式的,而且主要成分为磷酸铵盐干粉,将灭火器都设置在相应的消防箱里面。要求地下室里所有的消防栓箱之间的距离在12米以上,在增加设置灭火器的时候要根据保护距离来设置,控制在12米之内。地上楼层中,消火栓箱之间的距离要求在15米以上,在增加设置灭火器的时候要根据保护距离来设置,控制在15米之内。在每具消防箱里面设置安装两具灭火器,该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铵盐干粉。要求选择的灭火器型号都是MF/ABC5,并且每具灭火器的重量都在5kg左右。在高低压变配电室里面,应该设置推车式的灭火器,要求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铵盐干粉。

4结语

(1) 在设计该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时,采用的供水方式主要是从水池到水泵再到水箱最后到用户,这种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在整个供水过程中水压都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二次污染,在该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利用自洁消毒装置对水箱的水质进行处理。(2)在设计该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时,要求塔楼里面排水的立管高度不小于160m,而污水以及废水等在立管的流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流速过快的现象,造成气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造成水封遭到破坏,所以需要分别在22层和38层设置相应的消能装置。(3)在设计该高层建筑的雨水系统时,主要采用虹吸排水系统,可以有效的利用雨水进行排除工作。(4)在设计该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时,划分高低区需要利用38层当中设置的消防水箱将重力进行适当的稳定。按照该建筑当地市政的相关规定,如果地下停车场的车辆数量超出300,那么就需要设置相应的泡沫喷淋灭火系统确保消防的安全,因此在该高层建筑的车库里设置了该系统。在该工程的高区当中还设置了相应的水泵接合器。由于消防车的供水压力通常在1MPa左右,所以在该工程的22层中又设置了接力泵。

参考文献:

[1]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方法

Abstract: of the pouring belt can only solve during the period of construction since the shrinkage of concrete, it can't solve the temperatur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due to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more can't replace is adjustable seam.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the pouring belt cancel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solve of the pouring belt in practice many of the existing construction problem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Foundation; Of the pouring bel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U2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崛起。高层建筑在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等问题上要比低层建筑突出,而有些建筑结构设计或者给施工带来不便,或者存在影响施工质量因素,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后浇带问题就属于这类问题。

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沉降、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后浇封闭,使建筑形成整体结构。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

2、施工问题

后浇带按作用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称为后浇沉降带;第二类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称为后浇伸缩带;第三类用于解决混凝土温度应力,称为后浇温度带。后浇带一般可同时考虑几种作用,但终究是临时性的措施,一旦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作为临时变形缝的后浇带即不复存在。施工后浇带处的钢筋一般连续不断,即后浇带的配筋连续不断。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后浇带设置构造要求如下:施工时把结构分成30~40m长的区段,各区段之间留出70~100cm宽的带,暂不浇灌混凝土,待大部分混凝土收缩完成后再浇灌这部分混凝土,把结构连成整体,这就是后浇带。后浇带要选择在受力较小的部位上,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一个月,并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候浇灌混凝土。缝内的钢筋要用搭接方式,使缝两边的混凝土自由收缩,必要时可在浇灌混凝土前再加以焊接。

高层建筑的重量大,倾覆力矩也较大,为了保证结构稳定,在天然地基上,基础埋深不宜小于高层建筑物高度的十二分之一。因此,高层建筑物的基础一般都在5米以上。而且规范规定,后浇带要从基础一直设到结构的顶层,而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施工中,基础面临着诸多问题:

①、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室进水,造成施工困难;

②、后浇带处钢筋锈蚀,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③、地下室侧壁剪力墙不能回填土,雨季泥水等容易侵入地下室;

④、后浇带的施工中,容易造成混凝土接槎处不密实,防水性能不好。

3、施工措施

要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不设置后浇带,高层建筑基础能一次性浇注完毕。这就要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对结构的破坏问题,可以采取下面的几项措施:

3.1 要控制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因为水灰比越大,收缩就越大。

3.1.1 配合比的要求:实验室所出的配合比必须要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的要求,而且是在保证泵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配制较小的坍落度。

3.1.2 泵站的选择:条件允许下,现场设搅拌站或尽可能地选择距离较近的搅拌站。

3.1.3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要求:混凝土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均匀无离析地排出,出料干净、方便,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如与混凝土泵联合输送时,其排料速度能相匹配;从搅拌输送车运卸的混凝土中,分别取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试样进行坍落度试验,两个试样的坍落度之差不得超过3cm。

3.1.4 控制水灰比的措施:为了降低水灰比,减少收缩,可考虑加入减水剂。常用的减水剂有:MF减水剂、JM系列减水剂等。

3.2 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加强养护,最好覆盖贮水养护或塑料薄膜养护。

3.2.1 二次振捣:即第一次振捣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以清除混凝土中的气泡,达到密实的效果。

3.2.2 加强养护:对基础底板,可采用贮水养护;塑料薄膜养护是将塑料溶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塑料与混凝土表面结合一层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混凝土中的水分不再被蒸发,而完成水化作用,这种养护方法一般适用于表面积大的混凝土施工。 塑料薄膜养护施工工艺:①喷洒工具及设备:高压容罐以钢板焊接,喷具用喷漆枪或农药喷枪。②塑料薄膜的喷洒:a、当空压机工作压力0.4~0.5N/mm2,容罐压力0.2~0.3N/mm2时,喷出的塑料溶液呈较好的雾状,喷洒速度较快;b、喷洒时间,应掌握混凝土水分蒸况,在不见浮水,混凝土表面以手指轻按无指印时即可喷洒;c、溶液喷洒厚度以2.5m2/kg为宜,厚度要求均匀一致。

3.3 科学地加入补偿收缩性能的外加剂,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是用膨胀水泥,或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配置而成的一种微膨胀混凝土。

3.3.1 补偿收缩混凝土抗渗原理:补偿收缩混凝土硬化初期,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生成的水化物结晶体体积增大而产生膨胀,以常用的硫铝酸钙类膨胀水泥为例,其水化过程中生成柱状或针状的水化硫铝酸钙,又称“钙矾石”,它的固相体积可增大1.22~1.75倍。在钙钒石晶体生长过程中,将水泥石中的孔隙填充,并堵塞、切断连通的毛细孔道,使混凝土内部的总孔隙率变小,抗渗性提高。补偿收缩混凝土以自身适度膨胀抵消收缩裂缝,使抗渗性较普通混凝土提高,减小因开裂导致渗漏的可能性。

补偿收缩混凝土避免或减少开裂的作用,可从应力和应变两方面解释。应力方面: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最低,相当于抗拉强度的7~11%,混凝土的开裂主要是由于内部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所致。在限制条件下,补偿收缩混凝土自身的膨胀,对限制体(如:钢筋、相临物体、基础等)产生拉应力;与此同时,限制体给混凝土产生压应力,正是这种压应力不同程度地抵消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拉应力,从而避免或减少混凝土裂缝。应变方面:补偿收缩混凝土主要有膨胀和收缩两种变形,它们在自由(非限制)、限制两种条件下,结果不同。自由膨胀是“背向变形”,它使混凝土受拉,质点间距加大,可以导致混凝土开裂;自由收缩是“相向变形”,它使混凝土受压,质点间距缩小,不会引起混凝土开裂。限制收缩是背向变形,它可以抵消一部分自由收缩产生的相向变形,使混凝土质点间距增大,内部组织结构拉伸,导致混凝土开裂。

在工程结构中,实际上几乎不存在自由条件下的变形情况,混凝土的变形总是在限制条件下出现。从上述各种变形情况判明:混凝土的收缩是产生裂缝的因素。然而限制条件下的膨胀,却可避免或减少混凝土开裂。

因此,补偿收缩混凝土是以改善孔隙结构、降低孔隙率,和减少开裂而获得较高抗渗性的。

3.3.2 常用膨胀剂有:明矾石膨胀剂、硫铝酸钙膨胀剂、氧化钙膨胀剂、氧化钙-硫铝酸钙复合膨胀剂。

3.3.3 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注意事项:①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坚固性、稳定性,使模板所有接缝严密,不得漏浆,并宜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先行湿润或保潮,且保持清洁;②严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并依据施工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正确调整;③补偿收缩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如现场施工温度超过30℃,或混凝土运输、停放时间超过30~40min,应在拌合前采取加大混凝土坍落度的措施;混凝土拌合后,不得加水搅拌;④补偿收缩混凝土无泌水现象,使用于泵送工艺。但应注意早期养护,并采取挡风、遮阳、喷雾等措施,以防产生塑性收缩裂缝;⑤若因为客观因素导致停工间歇时间较长,应按规定留置施工缝;⑥浇筑温度不宜大于35℃;也不宜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⑦要加强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常温下,浇筑后8~12h,即可覆盖浇水,并应保持湿润养护至少14d。

3.4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①输送混凝土之前,应先压水洗管,再压送水泥砂浆;②夏季高温施工,应注意输送管道的温度,可以设冷水池冷却输送管,覆盖湿草袋子并及时浇水,或包裹隔热材料,以防止坍落度损失过大,影响泵送。

3.5 按照规范要求留置混凝土基础的测温孔,注水观测,既观测温度变化,又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很好地解决混凝土因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度变化,减少收缩产生的不利影响结构,又能方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高层建筑在大中城市的普及,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取消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也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字】小高层;剪力墙;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1 小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逐渐兴起许多小高层住宅的建设,其中有大量11层、12层的小高层住宅,短肢剪力墙正广泛应用于小高层住宅建筑中。

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是剪力墙体系中的一种,是指肢长和厚度比在5~8之间的剪力墙,通常采用T形、L形、Z形等形式,偶尔也采用十形和一形。短肢剪力墙结构既保留了异形柱不凸出墙面的优点,又克服了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不理想等缺点。

短肢剪力墙可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以调整刚度和刚度中心的位置;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较易处理楼盖的支承;连结各墙的梁,亦随墙肢位置而位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属于隐蔽型;视建筑平面及抗侧力的需要,把中心竖向交通区处理成简体或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的短墙肢虽然同异形柱框经结构体系的异形柱一样截面抗扭不利,但由于其墙肢较长,受力接近剪力墙的墙肢,结构体系趋于合理。

2 小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的优化设计

2.1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和配筋

高规(JGJ3―2010)第7.2.2条第1~3款规定了剪力墙的最小厚度,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剪力墙出平面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对短肢剪力墙结构,高规(JGJ3―2002)规定其抗震等级应比表4.8.2规定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故除6度区外,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至少为二级。对于住宅建筑,填充墙厚一股为200mm,相应剪力墙厚也取为200mm。住宅层高一般为2.8~3.Om,故二层楼面以上墙厚亦取200mm,除底部加强区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外,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对于小高层住宅来说,剪力墙是量大面广的构件形式,因此合理的控制剪力墙的配筋对于结构安全及工程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若剪力墙布置规则合理,墙体配筋多以构造控制,在满足结构整体计算的前提下适当减小墙厚,可以减少用钢量。一般情况下加强区Φ10@200,非加强区西Φ8@200双层向即可,双排钢筋之问采用Φ6@600×600拉筋。但地下部分墙体则另当别论。因为地下部分墙体配筋人多由水压力、土压力产生的侧压力控制,而由于简化计算经常由坚向筋控制,此种情况下为增大计算墙体有效高度,可将地下部分墙体的水平筋放在内侧,竖向筋放存外侧。虽然这样设置施工不很便利,但对节省墙体配筋效果相当明显。当然,如果地下室的外墙开间很小,也可将地下室外墙简化成双向板设计。但是,当开间横墙较短时,在横墙设计时要考虑此种情况外墙给它的附加作用。

2.2 边缘构件的设计

剪力墙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2.17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首先要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类别,即:普通剪力墙(长墙),短肢剪力墙,小墙肢和一个方向长肢墙而另一方向属短肢墙来区别对待配筋。对于普通剪力墙,其暗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建议加强区0.7%,一般部位0.5%。对于短肢剪力墙,应按高规第7.1.2条控制配筋率加强区1.2%,一股部位1.0%;对于小墙肢其受力性能较差,应严格按高规控制其轴压比,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并应控制其纵向钢筋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1.0%;而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方向短肢的墙体,设计中往往就按长肢墙进行暗柱配筋,笔者认为这并不妥当,建议有两种方法。①计算中另一方向短肢不进入刚度,则配筋可不考虑该方向短肢影响;②计算中短肢进入刚度,则配筋中应考虑该方向短肢的不利影响。建议该短肢配筋率加强区1.0%,一股部位0.8%。

2.3 连梁的配筋

剪力墙中的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很大,有时很难进行设计,如果加大连梁高度,配筋值有时反而更大。连梁高度一般是从洞顶算到上一层洞底或从洞顶算到楼面标高。对于门洞,上述所示情况梁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对于窗洞,连梁高度如果从窗洞算到上一层窗底,有时则高度太高,这样高跨比太大,并且与计算图形不符,相应配筋亦较大,不合理。建议连梁高度计算与设计统一规定从洞顶算到楼板面或屋面,对于窗洞楼面至窗台部分可用砖或其他轻质材料砌筑。对于窗台有飘窗时,可再增加一根梁,两根梁之问用砖填充。连梁配筋应对称配置,腰筋同墙体水平筋。

2.4 计算结果分析、判断和调整

一般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软件SATWE进行结构计算,并通过以下指标的控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其可靠性。

2.4.1 振型数和地震力。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振型数应至少取3,由于程序按三个振型一页输出,所以计算时振型数最好为3的倍数。当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振型数应不少于9。振型数的多少与结构层数及结构形式有关。底部总剪力也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S50011―2001(2008年版)第5.2.5条,对于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结构任一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为:7度为O.016;7.5度为0.024;8度为0.032;8.5度为0.048;9度为0.064。

2.4.2 周期比。周期比是限制结构的扭转效应,目的是使结构不至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按照高规(JGJ3―2002)第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周期比不满足要求时,需要增加结构周边构件的刚度,降低结构中间构件的刚度,以增大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

2.4.3 刚度比。刚度比是控制结构竖向不规则的指标,按照高规(JGJ3-2002)第4.4.2条规定,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若不满足此条件,其薄弱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并应对薄弱层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和验算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制不应大于1/120。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高层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结构体系。只要设计者能熟悉相关技术资料,根据其受力特点充分了解其破坏机理,选择适合的计算软件、分析方法、计算模型和相关参数,对计算结果合理性判断,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在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能够得到广泛的运用。随着设计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短肢剪力墙结构也将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消防设施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不断的增加,人们对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在设计和材料设备选择等方面外,很大程度上需要施工安装质量的保证。

1 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常见问题概述

高层建筑消防的核心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动喷淋系统,一个是消火栓消防系统。这两方面构成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核心,而且在消防安装上最易出现相关问题。

1.1 自动喷淋系统问题

1.1.1 高层建筑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火灾时由于喷头与楼板距离太远,感温元件不能及时动作,延误喷水时间而使火势蔓延迅速;或者喷头距周围物体太近,而使消防用水喷洒不到其保护范围的隐患存在。

1.1.2 当高层建筑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喷头未布置安装在通风管腹面以下,并且在涂刷、粉饰天花时,将涂料喷洒在喷头上。当发生火灾时,系统不能及时动作或缩小了保护的范围。

1.1.3 水力警铃未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当使用场所发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所发生的报警声响不能被值班人员或保护场所内其他人员及时发现,贻误战机,造成不必要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火灾扑灭后不方便关闭水源控制阀和维修检查。

1.1.4 高层建筑屋顶消防水箱的安装不符合要求。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施工时经常忽视和未做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设施,无法满足消防水箱应储存10min 的消防用水量的规范要求。另外随意改变消防给水管的位置,未设置逆止阀,在给水管道上加设不必要的阀门和本来一备一用的消防给水管只设置一个,导致安装后,无法保证正常消防用水量或发生火灾时水箱不能及时供水。

1.1.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管网安装,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 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100mm 时,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 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小于1 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在实际工程中,为施工方便,公称直径小于100mm 的管道经常采用焊接,部分的工程管道不安装防晃支架。

1.2 消火栓问题

1.2.1 在高层建筑消防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或业主要求随意改变消火栓箱底预留孔位置,而且用气焊割孔,导致安装后,栓口出水方向不能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者与周围距离过小,造成消防水带不能安装至消火栓上或使水带形成弯折影响出水量。

1.2.2 一些根本无法满足高层建筑中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建筑,在设计、施工时按常高压消防给水进行设计、施工,目的是为了节省地下水池、加压消防水泵、屋顶水箱及联动控制装置的投资。

1.2.3 高层建筑消防箱及其附件是在二次装修过程中消火栓箱被装饰物遮掩,箱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未与箱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有时消防水带与接口随意安扎,接口处未安装卡簧,导致试水时接门和水带脱落。

2 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2.1 全面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装和普通建筑消防安装的区别

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在消防系统的安装上的区别相当明显,首先,供水压力的不同。高层消防水箱供水压力远远大于普通建筑,因而,其水箱等配备的其他设备应不同于普通建筑。其次,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在设计上不能等同于普通建筑,因为,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其必须确定分区供水方式。然而普通建筑绝大多数是不用分区的,基本采用单一的供水方式。所以必须了解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的区别,才能从设计上去认识,从施工中找不同,才能从意识上杜绝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安装通病。

2.2 从“源头”抓起,杜绝先天火灾隐患的产生

要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安全,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一是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对消防工作的关注程度,营造社会“大消防”氛围;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联系和协作,使建筑工程在审批阶段就开始接受消防部门的监督凡是未经消防部门同意建筑工程,其他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从源头上杜绝建设单位不报审、不验收现象的发生。三是对社会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举办消防知识培训班,重点是《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学习,强化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明确应履行的职责,让他们从内心上真正重视起消防工作。

2.3 作好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工作

建立健全的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制度,使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工作制度化,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故障和故障隐患,并及时排除,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选择合格专业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机构以及选择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消防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施工、监理和消防监督管理人员水平。目前,各级各地广泛开展的全方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专业人员的消防知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4 加强本地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

高层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明确地说,对有关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建筑安全监督机构不和监督人员职责不明确、建筑施工安装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等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彻底扭转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不严的现象。

2.5 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行严管重罚,定期检查,对不按图施工、擅自改变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停止施工并处以高额罚款,维护消防法律的严肃l 生。对已经消防监督部门验收通过的建筑工程,要做好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发现消防设施、器材损坏的要督促单位抓紧整改,确实使建筑消防设施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作用。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8.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45-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日益加快,可供使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高层建筑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城市用地,缩短市政管网开发周期,加快共同设施建设,减少市政投资,并极大推动了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因此,在高层建筑建设而成的同时,要提高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1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1.1高层建筑建设标准要求高

现阶段我国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很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住宅建筑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以及各地区消防条例等。除此之外,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因为高层建筑使用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其投入使用之前必须与国家及地区相关标准相符。

1.2高层建筑审批与日常管理

对于消防性质审批来说,我国消防法律明确规定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对高层建筑防火要求进行设计,比如高层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排烟设计、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分区设计、安全疏散童丹设计、建筑材料耐火性能设计以及建筑物耐火等级设计等。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消防审核人员素质、数量上的问题

在审核消防设计图纸时,因为受到编制限制,很多总队级消防部门没有消防审核权,所以缺乏了审核技术人员,而支队级消防部门在审核人员的素质、数量上需要加强[1]。此外,《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大部分必审工程应该由支队级建审人员负责,因此这无疑增加了审核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而在审核过程中也难免有所错误和疏漏,并导致存在火宅隐患。

2.2审核、验收中受到政府部门影响

因此消防部门属于驻地服务的现役部队,政府拨款是其主要工作经费,消防工作无疑会受到驻地政府的影响。但是当地政府在本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作重点是如何更好的招商引资,这也是政府年终考核的一项关键内容,地方政府部门为完成每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消防安全工作。

2.3日常消防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高层住宅楼和高层办公室是我国高层建筑两种主要类型,其中高层办公楼被列为了各级消防部门重点管理单位,并在进行日常监管时,每年都能坚持监督抽查两次。而对于很多高层住宅楼来说,由于消防安全管理力度很弱,相比于高层办公楼,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2.4群众消防意识薄弱,缺乏逃生技能

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消防知识的宣传与培训,也投入了大量时间与金钱,但是最终收效甚微。在很多高层写字楼、办公楼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高层住宅区内的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欠缺,逃生技能不强,未能达到“三懂、三会”要求。

3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3.1明确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第一,明确物理管理公司在高层建设消防管理主体责任,直接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多个单位的高层建筑没有物业管理,就要各单位进行协商,选出负责管理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费用由各单位均摊。第二,高层建筑使用单位要和物理管理公司签定消防安全管理协议,将消防安全职责加以落实,对于建筑消防通道及设施、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应由物理管理公司统一维护管理。第三,使用单位必须负责使用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消防知识培训,制定可行应急方案。

3.2加强固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督促消防安全管理单位、高层建筑使用单位与相关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企业签订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做好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保养与维护工作,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2]。另外,要将远程监控系统接入高层建筑自动消防中,实现远程监控,便于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时间作出反应,提高出警速度,及时灭火。

3.3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减少火灾隐患

消防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辖区内高层建筑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严格检查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以及安全出口等,保证消防个消防安全实施完好无损、尤其是对于设有逃生及灭火救援户外大型广告牌,应采用有效措施,督促广告公司或产权单位尽快将其拆除,从而为灭火救援与逃生提供有利环境。

3.4加强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要加强对各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物业管理公司责任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增强消防安全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消防安全意识,让其掌握到最基本的消防管理常识,对与消防控制室设备能够熟练操作,掌握基本火灾扑救方法。尤其是对于消防操作室操作人员来说,需要接受专业消防机构的培养,并取得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才能上岗[3]。

3.5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要借助新闻媒体及各种宣传手段,深入群众宣传消防相关法律法规,将防火、灭火及救火逃生等知识在社会上进行普及。高层建筑物业管理公司和使用单位要将消防漫画、消防宣传栏设置在建筑内部,或者是开展专题图片展等形式,让群众在楼道进出中,能够随时看到消防安全知识。其内容主要是关于高层建筑火灾救助方法、安全疏散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灭火设备使用方法和常见违法行为等。

4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难度。因此,为减少火灾的发生,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处理各类复杂火灾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火灾防控,为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长军.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J].门窗,2013,05:268.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隐患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06-01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尤其是高级宾馆、综合楼、图书馆、办公楼等高层建筑,一般室内可燃物较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

(二)人员疏散难

由于高层建筑垂直疏散距离远,需要疏散的时间长,同时建筑内人员数量多且较为分散,而疏散设施及通道相对较少,疏散通道往往又与火灾烟气蔓延的方向重叠,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引发慌乱现象,容易发生挤伤、摔死等惨剧,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故。

(三)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有的甚至高达数百米,一般又都位于城市闹市区和繁华地段,灾情发生后极易造成现场拥堵,妨碍消防车通行,影响消防员战斗行动。

二、高层建筑的主要火灾隐患

(一)技术保障方面

高层建筑的建造,从设计到施工,不但要求高,而且环节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制约,而导致高层建筑在防火分区、分隔措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防火分隔墙不到位,导致在火灾情况下,烟和热气流迅速扩散,并对火场侦察、判断火情、寻找火点、疏散救人和战术运用带来极大的不利,甚至极易导致立体火灾。二是有的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任意改变使用性质,提高装修标准,破坏建筑结构和防火分区,占用屋顶公共疏散平台,搭建违章建筑,更有甚者,擅自改变消防供水、火灾报警的管线敷设位置,增加了火灾隐患。

(二)消防设施方面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种类繁多、功能不一、作用各有千秋,根据消防工作必须立足预防的需要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缺一不可,消防设施方面主要隐患有:一是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故障。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分探测器失效、防排烟系统某个送风口打不开或风量不足、报警系统主机故障、消防水泵不能启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二是消防设施缺少。一种是历史遗留的大问题,如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因此整改难度相当大;另一种是被拆除的表层设施,如防火门、应急灯等。

(三)管理措施方面

一是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高层公共建筑往往为多产权单位,数家单位共同管理、使用一幢建筑,往往导致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致使整幢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责不能正确履行。 二是管理人员素质不到位。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智能化自动消防设施,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未持证上岗,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甚至值班期间撤离职守,导致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致使灭火战机延误,火灾损失扩大。

三、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预防对策

(一)技术保障要跟上

一是严格设置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分隔是控制火灾规模,阻止火灾扩大的基本手段,应严格实施。二是从严控制装修材料。建筑装修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的非燃难燃化,是预防火灾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应高度重视。

(二)消防设施要完善

1.设计--科学设计是基础。早期报警、早期灭火是控制火灾范围的有效技术支撑。因此,在高层建筑除了安装普通的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水喉外,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系统地全方位地设计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烟排烟系统,并根据针对性、实用性原则选用消防设备。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布置必须周密齐全,做到全面保护,不留盲区。

2.施工--施工质量是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设施,涉及到整个大楼的消防安全,施工必须精心组织,按照经过公安消防机构批准的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从设备材料的进货到安装施工调试,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维护--精心维护是根本。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必须落实部门、落实专人,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每次维修保养均应做好记录,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三)消防管理要规范

1.加强自主管理,落实防范措施,做到防患未然。高层建筑的使用单位应成立消防安全组织,多产权单位应共同委托管理单位,明确消防安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健全消防安全机构,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制定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开展防火巡查并做好记录,制作完善的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加强用火、用电管理和建筑防火管理,落实消防设施检测维护等制度。

2.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确保消防安全。把握好建筑的防火设计关。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问题。在楼内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是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的主要措施。高层建筑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考虑到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每层楼应至少设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并宜将楼梯设在大楼的两端。同时还应考虑到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等问题,从源头上断绝不合格消防设计的出现。严格按照 《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等规定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实行量化、细化标准,责任到人。对堵塞消防通道、破坏消防设施等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坚决予以纠正。

3.强化预警机制,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一是制定灭火作战救援预案。为了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消防灭火部门平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灭火作战计划。二是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鉴于高层综合性建筑各楼层人员成份复杂,人员流动性广,消防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因而提高高层建筑入住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并有组织、有计划的举办高层建筑各类从业人员特别是自动消防设施操作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班,实行持证上岗,全面提高和加强高层建筑入住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掌握消防基础常识和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救的能力。 总之,高层建筑火灾方面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思维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技术手段创新,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努力预防高层建筑火灾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6).

[2] 《消防监督教程》公安部消防局.

[3] 《高层民用建筑构造》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设施 管理 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管理的现状

1.目前我国的消防法律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规定不尽完善。《消防法》明确规定,对于消防设施要“定期组织检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同时一些地方法规与部门规章也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除了一些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等与现行法规存在矛盾或冲突外,更重要的是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养护管理方面均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造成高层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养护规程、对消防中介组织的管理等方面欠缺。

2.现代社会电子技术发展迅猛,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有很多消防电子产品,且种类繁多。这样一方面使得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使用功能和效能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则对消防中介服务组织对消防设施的养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消防电子类产品更新换代快,需要高素质的管理和维护人员。但目前的现实是一个消防中介服务组织往往要对数栋、数十栋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养护负责,而同时很多中介组织或人员不足、或技术水平不达标、或管理问题多多,这些矛盾常常使得消防设施的养护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且矛盾短期内还难以解决。

3.基于应对检查机构工作和检测养护企业能力等一些原因,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往往仅签订一年期。这种较短期的合同难以约束维护企业尽心尽力去做好养护工作,既不愿对消防设施的参数性能进行充分了解掌握,也不愿认真解决出现的技术问题,能拖则拖,或者解决不彻底、不全面。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每年都会更换新的养护企业,后来的养护企业“接棒”前面公司积攒的问题,使得每年问题依旧甚至问题越拖越多,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则救灾不力,后果不堪设想。

4.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必须做好维护记录和工作报表,这也是养护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真实反映。然而在具体的养护工作中,工作记录和报表不能详尽体现维护保养的工作过程和技术问题解决的方法流程,或语言概括模糊、或缺少必要的参数说明,使得技术人员对潜在的问题难以进行跟踪分析。

5.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养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首先,消防部门监督人员相对不足,难以对不按规定进行自检的高层建筑使用单位和消防中介机构不按规定时限进行检测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其次,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设计到建筑工程、自动化、强弱电、给排水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对消防监督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的要求,如果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仅仅采用眼观手摸的方式,很难判断消防设施是否功能正常。

二、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常见问题

1.消防设施配备不符合规范要求。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日常监督检查中经常会发现,高屡建筑或多或少存在着消防设施欠缺、质量性能低劣和功能全等违规行为。有些建筑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事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性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不能正常使用。

2.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高层建筑物擅自取消,有的取消了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以及联动控制装置的设置,仅靠市政室内消火拴管网,更有甚至靠生活用水管网供水,根本不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导致消防水源、工作压力无保障。有的管道材质、管径不符合要求。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热镀锌钢管。有的连接方式不规范,自动喷水系统未按规范要求采用丝接或构楷式机构连接,而是大量焊接,未对焊接处进行二次镀锌。更严重的是部分场所出现“假喷淋”现象,将喷头置于吊顶而不与供水管网连接;有的受管道材质和施工质量影响,产生漏水,业主干脆将其关闭。

3.应设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高层建筑改设集中报警系统或区域报警系统,有的根本不设火灾向动报警系统。有的高层建筑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非消防电源的切换等无法实现联动控制。

4.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随意性大。按照规范要求,一些本应设置机构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问、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却不设加压送风系统;有些虽然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防火门未安装或损坏严重,达不到防烟楼梯间压力要求。

5.消防电梯功能不具备。消防电梯的消防电源、消防电源线路敷设、末端自动切换、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防电梯载质量、消防电梯运行速度、井底排水和电梯门挡水设施以及前室内的室内消火栓、应急照明或正压送风系统等不满足规范。消防电梯缺少上述条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会危及消防队员生命安全。

三、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管理

1.规范制度,加强管理:首先制定完善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法规,明确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责任,既要保证高层建筑产权单位、管理单位、使用单位与消防中介组织间的合法权益,又要明确互相之间的法律责任,相互制约。其次,要建立健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养护管理办法与各项 工作制度,加强管理。建立内部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责任落实到人;

2.在选择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单位时,要完善招投标机制,要选择优秀的专业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单位;对高层消防设施进行日检、月检、季检、年检是必须要依据国家标准进行,且每年必须委托专业的消防中介服务机构对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彻底检测。

3..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范围。室内消火栓箱内应设消防卷盘,用于非消防专业人员扑救初起火灾。避难层内设置用于人员自救保护。高层建筑的主体及裙房内。消防电梯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的合用前室内,方便消防队员尽快利用消火栓向火灾发起进攻和开辟通道。屋顶或直升飞机停机坪处,用于检查消火栓压力和防止火灾蔓延至顶层及保护人员的作用。

4.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超高层建筑在上述部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能够达到疏散和扑救通道上无烟的目的,从投资方面又低于机械排烟系统,是可行的。其裙房的楼梯间内可统筹考虑布置。其风压值应为防烟楼梯间50Pa,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25Pa,既能方便疏散安全门的开启,又能保证安全地带的压力,对烟气起到排斥作用。同时,超高层建筑封闭避难层内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除满足避难层内一定的正压值,防止烟气入侵,也为躲避在避难层里的人们提供呼吸用的新鲜空气。

结语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在维护保养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建筑的消防安全。这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既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建筑消防市场秩序,又要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并严格按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严把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保养的质量关,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曹勇兵.建筑防火安全的技术对策与管理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05.

[2]梁雄松.消防机构如何应对消防产品管理机制的改革[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06.

篇10

关键词: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层住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为现代化城市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新的问题。我国今年来高层住宅火灾现象经常发生,例如,去年除夕夜,仅四川攀枝花就发生两起高层建筑火灾,所幸扑救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自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栋28层教师公寓楼火灾之后,全国各地开始纷纷热议高层住宅楼的消防安全,火灾防控等问题。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安全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面对高层住宅防火要求高、火灾扑救难的状况,本文分析了高层住宅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高层住宅小区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1、高层住宅小区内安全消防责任落实不到位。根据我国消防法的规定,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公共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并提供消防安全防范的一系列服务。但是我国的物业公司大都是因为技术或者人力资金等投入的较少,导致一些消防安全设施维护不到位,有的消防设施已经损坏了很长时间,但是得不到及时的保养和维护,这就导致等到真正发生火灾的时候,不能及时保证救火的需要,容易造成大的火灾。

2、一些高层住宅小区内的消防车通道被占用。按照我国的《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消防车道的宽度不能小于4米。消防车道上空4米以下不能存在障碍物。但是在一些住宅小区,消防车道边上停放车辆,杂乱的堆放杂物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的小区物业单位在消防登高面地面划定停车线,对居民随意停车现象漠视不管,导致很多的高层登高作业的场地被汽车占用,给高层居民住宅的扑救火灾和紧急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一些居民擅自改变高层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使用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火灾的危险系数。在当前状况下,一些老式的高层住宅存在一层用于办公或者商业性质,这些公共部分和部分住宅楼存在公用楼梯间或者电梯的现象,因为公共场所的人员流动量较大,防火门的闭门器很容易失效,发生火灾的时候,防火门无法完全闭合,容易造成火灾以及浓烟通过楼梯间向上蔓延的现象,导致住宅内的居民无法向下疏散。还有的业主随便改变住宅楼内的建筑构造,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的防火性能。也有的住户自行改变住宅的使用性质,也可能造成火灾,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小区的物业公司因为管理不严,把一些规划为汽车库或者自行车库的场所擅自出租,改为商铺、仓库或者作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房;二是一部分业主把房屋出租给他人或者公司作为仓库使用等,这些不经过审批就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或者建筑结构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火灾的系数,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就会不可估量。

4、居民的消防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的高层住宅在消防验收的时候都是配备了室内消火栓、烟感探头、防火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但是因为居民的消防意识不高,消防设施被挪用或者被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居民为了自身通风、采光方便,常常会把常闭式防火门打开,封闭楼梯间或者防烟楼道间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给疏散逃生带来了很多的难处。还有的屋顶跃层式住户擅自把消防通道占为己有,搭建为阳光房作为自己永久性建筑,导致屋顶不能联通,消防通道被占用。

二、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建立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建立要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房产局、公安、消防、城建等多部门制定《住宅小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办法》,包括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的《质保合同》、质保金的比例、物业管理费内消防安全防范服务费所占的比例等强制性规定,各个部门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好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

2、加大对高层建筑的消防检查力度。首先是再设计建筑图纸的时候,要有预见性的结合地理位置设计合理的车道、车位、尽最大可能减少居民在入住以后占用消防车道、消防设施的可能性,并且要在这些部位设置明显的标志提醒广大居民遵守《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做到不占用消防车道、不损坏消防设施。其次是在验收期间把好消防安全这一关,加大对建筑工地的检查力度,严格防范一些不法的建筑商或者投资者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无损。再次是在高层住宅投入使用以后,加大对高层住宅的消防常规检查的力度,对消防责任进一步明确消防的主体,落实责任,对那些使用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的业主督促其拆除或者更换;对那些妨碍消防车进出或者堵塞疏散通道的,要责令其拆除或者改正,对那些消防设施不配套的,要限期修改或者更换。

3、加强社区、家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实践证明,加强社会、家庭消防工作,是强化城市消防安全、有效提高城市防范火灾能力的基础,是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要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利用小区消防宣传栏、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广播等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成立社区义务消防队,组织居民参加消防科普教育活动和消防安全自查、互查及灭火、逃生演练。

4、公安消防机构要在“技防”上创新思路,提高住宅小区物业企业的消防管理水平。公安消防机构要继续深入推进防火墙工作建设,按照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加强对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强化保安以及物业管理人员的消防技能培训。同时,公安消防机构应积极探索新的消防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状况。

三、结论

总之,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已经纳入人们的视野,更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消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要联合多部门的力量,共同规划,联合出击,才能有效遏制重大火灾的发生,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文斌. 浅论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1)

[2] 王雷,王芳. 浅谈建筑工程的安全疏散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