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篇1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

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学习

情况,

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

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

好奇和有趣,

对学校、

环境、

老师、

同学、

课堂、

学习、

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

好动、

易兴奋、

易疲劳,

注意力容易分散。

本班现有学生

X

人,

其中男生

X

人,

女生

X

人。

经过学期为期

X

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

有的同兴趣较浓,

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

能主动学习,

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

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

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

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

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

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

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

进行线上学习,

这就导致拉大了

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教材分析

“我们周围的物质”

单元,

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

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一系列的探索活动,

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

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动物”

单元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一科学核心概念。

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

单元,

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

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

“动物”

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

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

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

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

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

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

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四、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

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

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

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以测试的方式了

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加强指导,

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

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

对学生多一些宽容,

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

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

动脑,

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五)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

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

教材只是提供了

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附疫情防控开学准备方案2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20xx年度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诺如病毒传染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2

基金项目:陕西省省级教改研究项目(13BY5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西安工业大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JGZ05) 《基于制造业校企合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校企协作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西安工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学校特点、专业定位,通过合理构建制造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依靠制造业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导师、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校企资源共享协作人才培养平台。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校企协作 构建

西安工业大学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历史、师资状况等因素确定了面向装备制造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专业培养定位。校企合作是一种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模式。它强调理论知识基础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和实践的适应性,是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载体,运用开放的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和一体化培养方式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

一、构建具有制造业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载体

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体现专业特色面向制造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中都选择具有制造业行业背景特色鲜明的企业家、行业精英与专业教师组成制造业专业委员会,同时在制造业内选择企业导师和实习实训基地。利用来自制造业的专业委员会委员、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确定了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标准及技能需求、制造业培养计划、制造业教学案例及解决方案及相关制造业实习实训教材讲义开发。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机械制造原理与工艺》、《劳动定额》、《劳动安全与卫生》和《生产运作与管理》等制造业相关课群。

二、构建开放式校企资源共享平台

企业的行业精英、业务专家、生产流程工艺、生产场地和设备、管理制度和实践等,高校的专业教师、理论前沿、解决方案、人才提供等资源互相共享融合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合作设置为开放式,主要体现在企业导师与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滚动式管理,设置聘期及退出机制,并从多渠道全方位的资源共享方式。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和企业业务骨干等人员组成的学生实践、课程改革、管理诊断、合理化建议等合作小组在学校教学与企业管理中进行互动,并建立规范的运作制度;聘任业务骨干和企业导师为兼职教师、学生享受带薪实习待遇、校企共同开发实习和培训项目等,明确任务、规范考核,把校企合作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使校企合作运作模式的改革落在实处,真实有效。

三、建立校企一体化培养方式

一体化培养方式主要体现在校内校外一体化、理论、实践和素质一体化、课堂课下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校内与校外一体化即校内理论学习与情景模拟、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理论、实践和素质一体化即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与素质提升课程体系相互结合共同融合实施,提升培养质量。课堂课下一体化即在素质教学过程中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形式提升素质与实践能力。线上线下一体化即在与企业导师沟通过程及教学过程采用互联网、QQ与电脑等多形式沟通与知识传授。通过一体化培养方式合理衔接人力资源实验、实习、实训以及校内校外的关系,充分利用企业导师与实习实训基地,突破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习难的瓶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保障体系

校企合作机制的保障体系分为企业和企业导师两个层面的保障措施,保证在合作过程中的参与性。企业与企业导师在学生教学过程中提供资源及帮助支持,需要有相应的回报,才能保障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针对企业层面的回报除了获得人才外,学校还应在企业员工培训、技能提升、专业解决方案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管理为目的,对企业导师层面回报有经济回报外,如:有偿讲座或讲课、参与教学研讨、编审教材讲义、安排或指导实习实训等,还需要有职业发展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多种回报,如:授予兼职教授或高级研究员称号、提升学历、等。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制造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使学生能清晰地理解制造业对人力资源专业的需求,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了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结合,优化资源配置,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丰富了专业实践的经历,为教学科研积累了案例资料。

参考资料

[1]董倩等.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2]甄国红.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3]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日渐式微的大学语文课堂现状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位,仅凭学校自己的理解来规定课时的多少。由于有些高校学制普遍较短,且教学偏重于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安排之余,才会想到安排大学语文课程,即使安排课程一般一周也不会超过两节,有的高校甚至直接用讲座、选修课、大班授课等方式敷衍了事。在教育目标问题上,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也十分模糊,甚至任课教师自己都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目标不清晰,又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因此,大学语文的教材体系十分混乱,部分高校是直接采用中文学生本科教材稍加删减直接变成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要求。对大多数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偏重经典的教材显得“繁、难、偏、旧”,其中的古典文学知识体系与他们所需要的语言沟通实践技能有不小出入。大学语文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大家普遍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能跟着混两个学分就达到目的了。而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也没有足够的热情,通常一本教案用好几年,对任何专业的学生教法都一样。(二)当前大学语文课堂现状的原因分析一方面是教学方法落后,研究陷入困顿。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依然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手段依旧是围绕课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考虑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忽视学生的感受,缺失课堂互动。而且教学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文本知识的传授,不考虑深层次的文化与审美理解上的要求。此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还由于国内目前针对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充分,关于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偏重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争论并没有解决。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基础薄弱、考评机制单一的问题。目前,大学生语文素养与文学功底普遍不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教育资源逐渐走向公平。但伴随扩招也带来了另一些问题,就是生源质量的下滑,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也出现滑坡。在考评机制方面,按要求本应在教学过程和结果方面进行多项考核,但许多高校与教师都依然延续用一张试卷进行测试,以分数定成绩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模式的教学价值

首先,内容明确、针对性强。“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安排微课视频教学先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每段视频或者说每段微课只针对一个重点、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结构完整的微课程。这既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又具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寻找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反复观看,在短时间内强化记忆、方便理解,这比起传统课堂教学更容易凝聚学生注意力,节约时间成本,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表达生动、吸引力强。一方面从教师的层面来说,由于授课与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结合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高科技的传媒手段,通过视频、图片、动画效果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的视听语言更清晰深刻地将一个知识点抽丝剥茧,解释清楚。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拉近学生与大学语文之间距离的桥梁。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层面来说,合作探究之后需要展示探究成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除课堂发言之外,学生还可以采用报告、演讲、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汇报形式,这种生动的表达同样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灵活多样,自主性强。当前大学生受到社会快餐文化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或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已经很难让他们产生兴趣了,然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一是学习时间上的灵活多样,教师课前将微课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灵活掌握学习时间。二是学习内容上的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内容,把精力集中在自己不懂、不会的内容上,可以反复看、慢慢看,实在不能理解的留在课堂上与教师探讨,这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学习方式上的灵活多样,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学生就可以互动交流,教师同样也可以在线上对这种交流进行指导。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先做一个独立的思考与探索,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课中再对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最后,资源整合、普适性强。“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和互联网联系紧密,具有流通性强、普适性强的特点。这一模式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微课质量。微课如果设计得不好,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对学生产生误导,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为了做好微课,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对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整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自己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搜集整合所有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小视频等,以丰富自己的微课内容。二是整合其他高校教师的微信视频,进行对比分析,优化自己的微课内容,在优化整合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与业务水平,达到教师与学生双赢的效果。这一教学模式一旦确立下来,推广起来也比之前学界广泛讨论的翻转课堂更加适应中国大学语文的教育,翻转课堂毕竟是西方的理论传入中国,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大学语文课程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符合中国学生和学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对学校软硬件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只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在国内大范围地推广。

三、“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型构建

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语文课堂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学生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翻转;课堂内安排各种活动实现学生知识建构和内化;课堂内有时间帮助学生掌握更具挑战性的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科技进步为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特别是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理念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教学方式中的主流。(一)课前知识任务输入——创建“微课”视频学习媒介课前的微课通常不会超过十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微课具有针对性强、内容精练、知识点精确等特点,同时微课也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微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课文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介绍,这些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微课了解学习,以节省课堂时间。比如,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教师可以提前通过微课向学生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以及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其次是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生僻字的介绍,可以通过微课展示其典故或易错点,让学生反复学习。比如,在学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典故做成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次是作品赏析,利用微课可以增加音频的特点,教师可以插入画外音、小视频、音乐、Flash等,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魅力。比如,在遇到《红楼梦》节选等经典文本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影视作品,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二)课中内化吸收——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是将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将教师从冗杂的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引者和协助者。学生要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首先要根据之前微课的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时,学生会问到“舒婷为什么要写下这篇《致橡树》”“这其中的树都代表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两棵树的形象的”等问题。教师不应该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应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小组中给出一个意见,再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给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将答案汇总,让学生比较哪些答案更贴合实际,或是把学生的答案综合一下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动脑思考。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反馈,学生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评价,对产生的问题希望在下一次发言中改进提高。(三)课后活动辅助教学——拓展语文教学平台在教学活动进行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拓展课外教学平台。大学与中学不同,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也有更丰富的社团文化生活,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学习完庄子的《逍遥游》之后,学生可以开展一场关于“人生来自由还是不自由”的辩论赛;学习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之后,学生可以开展一场情景剧大赛。这些比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学习《诗经》《楚辞》等经典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背诵这些经典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四)线上线下混合教育——开发多纬度学习空间教育的高度信息化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使学习者置身于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内容”的大环境中,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实现了颠覆性改变。学生的学习范围不再是囿于课堂范围之内,而是随着互联网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范围也可以无限延伸。微课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而且可以多次播放,直到听懂为止。除微课外,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建立其他如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供学生在课下交流讨论,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随时解决。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开通在线直播授课,学生有意见能及时反馈。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也不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的评价模式,可以更灵活多样,教师的调整也可以更加准确及时。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篇4

北京大学陈萍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查达仁博士,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沈富可主任,赛尔网络技术支持部总经理黄友俊,国民认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李俊等围绕会议议题发表了演讲。

北方交通大学信息办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贾卓生介绍,目前尽管中国的高校是有院墙的,但校际之间学生和老师们已经可以随便到各校走动、学习,也有官方的校际课程互选(例如学院路片区、中关村南路片区等)、校际图书互借(例如北京各校)等打破院墙的沟通。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校间的信息化院墙却越垒越高,一些已经在物理上解决的问题,却无法在互联网中实现。无线网络漫游也只是解决上网问题,不能打通和授权漫游高校的各个信息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打破各高校间的数字高墙,我们想通过此次跨校认证架构技术研讨会,寻找一个简洁、高效、安全的认证架构,为校际信息共享、课程互认、跨校二学位学习、科研协作等提供技术支持。

当天会上,沈富可表示,跨域认证能够促进资源共享,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共享面临资源的提供与使用不对等;技术/机制上不被重视等问题。目前就教育资源而言,贡献者少而使用者多,贡献者同时还处在高风险低回报的尴尬处境中。同时就技术上而言,校际之间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对接困难,且缺乏对贡献者的回报和激励机制。故而在建设模式上,应该尊重已有的现实情况即问题导向原则。在结构设计上,对主体现有架构改动要小,降低准入门槛,增加主体参与积极性,避免重起炉灶;尊重各主体的自(学校作为用户管理的主体),主张各主体自行管理,符合cyberspace与现实世界的权责利统一;有可信的认证访问记录,资源访问记录可信、可追溯,其中政府的责任不能缺失。政府或中立的第三方应担起搭建平台、出台激励政策的责任等。

查达仁分析,网络可信身份管理的目标应为,以法定证件为信任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身份管理技术体系,为网络应用提供身份管理、身份联合及身份鉴别能力,为政府提供网络监管手段,推进评估规范与标准建设,为国家网络可信身份管理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与会代表认为,校际联合认证应该是分阶段进行的。首先要解决校与校之间的互通,实现用户权限的互认,也就是通过认证阶段;第二步就是要实现典型应用的互认,例如选课、作业的提交、资料共享、实现校间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国外在资源共享领域尤为重视对于所共享资源中涉及版权内容的控制,这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三步就是实现校际间的无障碍认证,随着大范围开放课程的实现,教育界普遍认为校际联合认证将有效的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

篇5

一、探索实施

(一)建设共享平台,协同维护管理

1.开辟园际共享区,细化共享内容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了网络共享平台,在平台上设置了园际资源共享区,对共享资源进行了分类细化,以方便教师进行有目的指向性的查询,提高共享效率。以下是“园际资源共享区”分类表:

2.明确联盟园所权利义务,明确园际共享流程

为保证共享资源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通过讨论明确规范了各联盟园所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①可在共享平台上免费浏览、搜索、下载相关资源及信息。

②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申请,进行资源预订。

③参加园际共享交流活动。

(2)义务

①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确保共享教育资源及幼儿园其他信息的安全。

②遵循“谁上传,谁审核,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对上传的教育资源信息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资源的准确可靠。

③联盟园所每月按要求上传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学案例和幼儿教育信息,参与专题研讨,对相关活动进行评价,共同推进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④定期对信息交互平台上的共享资源及其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3.共享流程

共享内容提供方向联盟园所发送共享资源,首先要登录共享平台,点击“文件管理”左侧菜单“园际共享”,然后勾选共享园所名称,最后点击“确定”完成内容发送。接受共享内容的一方也要登录信息共享平台,点击“文件管理”左侧菜单“园际共享”接受资源。

园际共享路径图:

第一步:A园共享资源

园内上传、通过审核园际共享选择共享单位

第二步:B园接受共享资源

接受共享文件园内分类,确定阅读使用人或部门查阅使用

(二)网络为主,立体共享

除了网络共享平台,我们还采用传统的园际教育资源共享渠道或方式:(1)联合开展教研活动的现场交流。(2)远距离通讯,包括电话交流、QQ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等。

不可否认,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但传统的方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我们制定并实施了“网络为主,立体分享”的资源共享战略,网络共享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定期组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园际交流共享活动。

1.围绕重点,形式多样

我们根据教研计划与教师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阶段的共享重点。除了联盟园所的特色教育活动与教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外,各联盟园所还可以根据本园需求确定分享主题,进行资源预定。共享形式则主要分为规定内容、预订内容、论坛讨论三种。规定内容指有需要的联盟园所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确定共享内容、资源上传时间,按约定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预订内容指联盟园所根据本园需求提出共享菜单,请求其他联盟园所提供相关教育资源。论坛讨论是指联盟园所围绕共同关注的话题,以论坛讨论的形式开展专题网络教研活动。

2.一园主导,不断拓展

在共享活动中,参与共享的园所根据本园优势或特色,轮流担任共享活动主导园,负责该教研活动共享主题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如2015年第二季度共享主题安排:

在上述共享活动中,主导园不仅在网络共享平台上牵头开展“优秀教学案例”“主题论坛”等共享活动,同时结合共享主题开展内容丰富的现场教学观摩和区角创设等系列活动。

二、初步效果

(一)教师获得了什么

1.树立共享观念,提升教育智慧

教师树立了共享观念,并且努力将在共享中获得的理念用于教学实践,或带着问题参与共享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显著提高,教育智慧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以我园为例,最初教师提交的用以共享的教育资源初审通过率不到50%,现在已上升到近90%。

2.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资源共享有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老师们定期对共享资源进行更新并开展相关主题的讨论,大家互学所长,互补所短。有效快捷的互动,帮助教师实现了专业的快速成长。

3.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

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化技术,从而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管理者获得了什么

1.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共享资源审核过程中,各联盟园所采用分层管理办法,教师将内容上传给资源组组长,组长初审修改后上传至最终审核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资源审核与共享,打破了时空限制,共享的教育资源可被反复利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参与者也由此形成了高效的学习习惯,节约了更多的时间。

2.拉近了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

在课题研究和共享活动中,管理者和教师一起整理教学案例、讨论问题,并通过共享平台实现跨园交流,有效拉近了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

(三)幼儿园获得了什么

1.建设并共享富有特色的园际教育资源

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园所首先必须开发建设本园的教育资源库,同时通过共享其他联盟园所的资源,不断丰富更新自己园所的资源库。就这样,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形成了可供共享的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1+1大于2的整合效应越来越明显。

篇6

关键词: 金融课程 双语教学 内外一体化教学

一、课程教学的“元素配比”问题

金融类课程专业性较强,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涉及的专业名词很多,包括概念、理论或是实务流程。为了使受教学生能听懂并消化吸收,笔者根据本科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信息反馈及调研结果分析,认为应合理“配餐”施教。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金融实践和大量的金融资讯,仅靠具体、有限的课堂时空范围,以及仅有教材单一学习资源,就显得滞后和单薄。为此,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补充、整合,强化课后自修内容的指导。

通过按照典型性、系统性、适用性原则剪裁和设计课堂授课内容,应在课堂内外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课程教学互动,较多增加专业术语、理论及实务流程的通俗化、形象化PPT、WORD与优化板书展示,辅助以精选VCR视频与筛选及有机嵌入相关金融教学案例分析、模仿练习等课程一体化教学材料,着力于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与复习,便于受教者对专业知识的及时下载和保存,并“全天候”具体认知、反复揣摩,由此促使学生既可以利用充分的业余时间提高对教材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拓宽学生的财经知识面,又可以促使学生利用便捷的学习条件对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改善,从而切实把握金融专业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应用分析水平。否则,难免因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堂教法单一导致授课流于空谈。这就客观上要求在课程信息资源设计中有多元化、多渠道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如我院2012年编撰金融保险教学案例集)[1]。这有利于缩短受教学生从学校“校门”到银行“行门”的空间与时间距离,使学生综合业务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今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为社会服务。

针对金融类课程不同的开设对象,应按专业学习目的需要与学时长短,具体设计和建构不同的教学内容(我院一直定期讨论、修订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课堂精选“食材”与课后业余“小灶”元素配比,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内容配比,以及理论知识与实务案例内容配比,教学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执笔板书配比,学术规范用语与时下流行元素配比,等等。

二、课程教学的“贴心构造”问题

课程建设中最为核心的主导者是该课程所有教师及其所属专业教学团队,而具体课程教学与授课中最为关键的元素应该是教师个体[2]。教师如何教学并与学生达到“和谐共处”甚或“教学相长”至关重要。

(一)课程教学过程应予合理设计,起点要适中。

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既要注重课堂教学行为,又需正视课堂外教学互动。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既要重视课堂内容新知教学,又需关注课堂于始于终两端时间的内容安排与方法运用。例如,在金融课程“IPS”(全称International Payments and Settlements,国际支付与结算)双语教学中,笔者在对新课前和新课终阶段把控上创新性利用网络平台资源,通过下载播放的精短专业视频并结合PPT、板书、点评等多样方式,予以扼要回顾上期旧识和总结本期新知,穿插疑难点提示或提问互动,借以提高学习兴趣与厘清内容结构及疑难点。出于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认知,P者采用英文的课程教材和英文课件(PPT)及英文讲稿(主要专业术语加注中文对照),并先后上传至博客空间和QQ课程教学群的文件中。课堂上使用英语案例、英语问答,以及各章使用英文布置作业和测验。在讲解环节,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法,着重使学生能听懂、能理解所讲授的专业内容[3]。试想,如果盲目地“追求时髦”,要求学生过多使用全英语作答,学习目标与要求定得过高,超出了学生的英文水准和专业理解能力,则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势必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追求英语学习(力求听懂单词和句子结构),另一部分追求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力求领会掌握),其结果往往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二)课程教学方法应当多管齐下,要注重师生的互动。

无论是哪一种课程教学模式,都强调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双语教学也不例外[4]。如果是非双语教学,互动技巧还是比较多的,师生沟通起来很容易。但怎样在双语教学中让师生互动起来?因为双语教学借助外国语言来传授学科知识,所以双语教师有必要构思教学过程的互动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构建现代信息条件下“视、听、动”三维立体课堂。

1.运用一定的体语与口语相结合,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于双语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加大对学生的词汇量掌握及提高听力能力的要求,加之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记笔记和听懂老师的英语授课方面有困难。如果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经常脱节,教师又不加以引导,学生自然会失去兴趣,思维就会脱离课堂。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必须构思一个被学生普遍接受的授课方式。双语教学中的体语是指教师利用非语言行为(肢体语言)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包括教师的眼神、表情、姿态、演示等,目的是帮助学生体会外语的意义。

2.提醒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知识做铺垫,从而激发学生对即将讲授的新知识的获取欲望。在讲新内容之前,给学生一个“引子”,借以回顾相关知识,这对双语教学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学生在接受新内容时,需要较快地进入两种环境:一是语言环境(在此指英语),二是学科知识环境。如果不能很快进入,学生理解速度就会与教师讲解速度脱节。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先提醒学生回忆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使之更快进入环境,这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3.要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单一教学方法,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并督促学生用英语来思考、回答问题,不仅师生能互动起来,而且随着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学生从最初的局促不安,羞于张口,到后来的踊跃参加,积极发言,会逐渐适应这种模式;当学生发言出现犯难或偷懒情绪,企图以母语来取巧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哪怕是用几个关键词或近义词来表达意思。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使之树立信心,逐步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积极适应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课堂教学模式。

4.精挑细选专业优质教学视频片段,既能观摩名家名师课堂讲授内容、授课艺术,又能通过横向比较,利于取长补短,开阔本校师生的视野。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更多的是激励思考。通过分享式或交流式教学,能使学生在开放的比较视角下多方面了解纷繁复杂的经济金融现象,而要保证课程教学的效率,就需将播放内容及其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把英语作为课堂教与学媒介语言的目标。为此,笔者在课堂上特意采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同名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影像进行选择性播放、间歇性引导,由于借鉴性很强,有效补充或延续了课堂讲授内容,多媒体片段播放间歇予以设问和讨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投入均成效明显。

三、课程教学的“延伸拓展”问题

作为金融课程教学“流程预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新环节,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恰当运用到金融课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中,有助于克服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目前高校教学中依然有一种观点认为“授课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讲授。课前准备是基础,授课是关键……想要讲好一堂课,除了课前的精心准备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多媒体课件、衣着打扮等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5]。笔者认为,本轮次课堂授课并不意味着就是下一轮次授课的翻版,而应当在课后需要“两个跟进”:一方面及时跟进课后的教学(网络)交流,另一方面及时跟进课后的教学总结――不仅要在有限的课堂既定学时内精讲传授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在广阔的课外时空中,从开放性、探究性、新颖性等多个维度来延伸良好的导向作用。例如,IPS双语课程新近借助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积极引导和运用以“自学、自测、自评”为主要教学特征的“三自法”来延续和完成课外继续教学活动,以便系统培养和持续性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进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课程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后者直面学生,时空有限,教学信息传达路径简捷、高效,并得以实时观察学生即时反应和易于贴近学生内心世界;前者外延更加宽阔,时空自由,可以对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需要尤其是研究性学习、钻研给予持续性的分层次满足。从传统教学过程及其成效来看,学生的学习收获以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或局限于课堂学习效率,相形之下,如今得益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推行,自主学习的空间被打开,学生们的学习模式得以较大转变,不再止步于课堂45分钟的“聚焦”。故金融双语课程教学不应囿于课堂教学,任课教师讲授完成便一走了之,理当“以学生橹行摹保课程教学主动从时空有限的课堂“延伸拓展”到课外广阔的互联网大平台上。

例如,笔者曾在“国际结算概述”部分的双语教学过程中,自觉注重课堂授课内容与课外辅助材料的协调配合:一是在课上“开宗明义”,先英文展示该部分授课计划、学习要求,继而紧密结合金融学原理讲述国际结算的史实沿革、发展影响及其趋势变化,并适时辅之以实物图片、视频问答与学界动态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来设法寻求“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关注、争鸣,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在脑海里能够留下深刻印记,以免在课堂上“虚掷光阴”;二是在课后“对症下药”,在授课班级的本课程双语教学专用平台上提供相应的课程电子讲义提纲与知识要点、教学精选视频部分与相关讨论问题,以及“文献选读”“同学作品”等扩充性学习与学术研究资料;此外,还积极向学生推荐优秀学术性“网络资源”等。从该课程近年教学体验与受教学生信息反馈两方面调查情况来看,IPS双语课程教学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任森春,黄华继.金融与保险教学案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任康钰.金融类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探讨――基于我院“货币金融学”本科教学及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6):28-30.

[3]忠.金融专业本科课程双语教学探析[J].北方经贸,2007(4):127-129.

[4]孙桂芳.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与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的探讨[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6):87-91.

篇7

临床医学论文4000字(一):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医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众多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了院校(医院与学校)合作机制建设。本文深入总结与分析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医教协同背景下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通过院校合作平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实现了基础—临床、理论—实践、课堂—工作环境的一体化教学,探讨了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深度合作机制,以期为深化与完善临床医学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教协同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院校合作改革

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应强化临床实践教学,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医学院校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使医学人才培养成为医教协同的系统工程[1]。医教协同作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对高职院校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主要对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医教协同,院校合作”背景下实行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总结与探索,以期为深化与完善临床医学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1.现阶段,我国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弊端

一方面,我国为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求正逐步完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鼓励农村基层订单式定向医学教育,这对高职医学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是极大的机遇[2];另一方面,如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医疗工作者,成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目前,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缺乏自身教育教学特点,类似压缩版的本科方案:教学设置上仅有课时与学制长短的区别;教学模式多沿用从基础到临床“2+1”的传统形式职业教育,即两年高职在校理论学习,一年临床实习;理论授课比例高,实践授课比例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不匹配。

2.“1.5+0.5+1”的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改变上述问题,我们实行“1.5+0.5+1”人才培养模式,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学生仅需1.5年的校内公共基础课与医学基础课学习;后续1学期进入医院,进行临床专业课学习;随后再有1年临床实习。校内教学环境还开展了床旁教学、案例分析教学,以便于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临床思维方法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3]。临床学习为学生增加了临床实践的机会,使其更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能深入了解医院机构设置、运行方式,缩短了临床工作适应期,实习效果显著提高。

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在调研高职临床医学专业适应岗位核心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学校整合了医学教育资源与三甲医院进行合作,以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保健机构的实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根本,以典型的临床工作任务为教学重点,以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内容为教学核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養、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致力于医疗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构建校企合作的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与医院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学骨干共同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规范的教学体系,实行临床专业课医院内授课与实践的模式;共同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规范师生管理;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督导制度,以规范教学,保障教学质量,提高了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效果(见图1)。

3.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对行业临床医学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要求进行调研,由行业专家与教学骨干共同参与,研究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按照工作任务中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驱动[4],以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特点为准则,严格遵守基础理论必需(适度)、够用,坚持专业课程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原则,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临床医学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见图2)。

(1)理论课程教学。理论课程采用“前期校内,后期院内”的方式授课,学生前三个学期在校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四学期进入医院,由临床经验丰富、执教能力强的医师与教师共同授课,完成临床专业课学习。院内教学的安排为早上理论课、下午实践课,实现了理论、技能学习与岗位需求零距离。

(2)实践课程教学与临床实习。实践教学及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由一线医师讲解,规范性、可操作性强,学生需掌握临床助理医师要求的常用技能操作,如心电图、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肝脾触诊等内容;典型病例分析、床旁教学为学生建立了立体化的临床思维,使其对疾病的认知更为全面。学生的临床实习不少于40周,包含内、外、妇、儿、急诊等科室,毕业时学生应具备开展融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医疗服务能力。

4.开展基于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教学

学校以满足基层医疗岗位需求为目的,以院内授课为契机,将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向临床实践操作方面进行调整,开展了真实医疗案例结合PBL教学法的专业核心课教学。

5.培养“双师型”教学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临床教学改革和推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学校以专业教研室为核心,跨专业、跨院系、跨单位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基于医教协同,学校和医院共同实施教师成长计划。院内授课教师由三甲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医师可通过校内的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校内专职教师也要进入教学医院顶岗实习,以保障教学紧跟专业发展不脱节,进一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5-7];学校与医院共同指导学生临床技能比赛,密切进行医教合作,规范专业教学与实践,为今后合作开发课程奠定基础。学校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支理念新、能力强,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为引领,以教学骨干为主体,专兼结合、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8]。

6.对教学过程实施全程质量监控

学校成立了以医学院分管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项目的框架下,建立符合临床专业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办法,从制度入手,论证适用于临床专业建设的实施细则,严格把握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对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教务处质量科制定了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课程建设质量评估体系,行业专家与教学骨干组成教学督导评估小组会同教务处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1.立足行业需求,构建“医教协同,医教一体化”教学体系

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医教协同,医教一體化”的教学体系,实现了基础—临床整合、疾病—系统整合、案例—病历整合,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临床课教师将工作中用到的新方法、新药品、新技能渗透于教学过程;专职教师将医学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机制融入临床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革新课程内容。

2.改革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发展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职医学“工学结合”的理念,即院校合作[9],利用医院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10]。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基层医疗及社区保健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工学结合、院校合作、顶岗实习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双元育人,过程共管”的院校合作机制

学校应依托院校合作平台,积极构建双元育人机制,创新医教协同合作方式,探索医教一体化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有质量、有奉献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院校合作使专业建设和临床服务共生发展、螺旋提升;打造了双重身份的教学团队,将“双师”素质落到实处,形成了医教协同育人的核心竞争力[11]。在现有基础上,学校与教学医院共同探索“院中校”,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结语

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久、复杂的工程,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提升医学人才质量,使医学人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对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2]。“医教协同,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医院两种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并兼顾职业能力培养,对学生建立完善的临床素养大有裨益,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院校合作仍需不断完善与深化。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形态学实验考核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探讨了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形态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力图从多个角度提高学生基本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形态学实验考核

医学形态学实验包括解剖學、组胚学、病理学实验等,为医学生进一步学习疾病状态下人体组织器官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打下坚实基础。对学生的识别能力、表述能力培养也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医学形态学实验考核多是简单的识别,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本课题将原组胚学、病理学实验融合为一门课程-形态学实验,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形态学实验考核,力图从多个角度提高学生基本能力。

一、考核方法

(一)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分为平时考勤、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平时考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5%、10%、20%左右。平时考试成绩主要为每单元或章节学习结束后,学生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虚拟切片系统对正常人体组织结构或病理变化进行识别,识别对象主要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图像或虚拟图像。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分为标本识别、标本特点描述及临床应用分析,占总成绩的65%,其中标本识别、标本特点描述为笔试,临床应用分析为笔试加面试。

参照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形态学实验期末考试分三站进行。

第一站,标本识别。识别对象为10个病理大体标本、5张组织学切片、5张病理学切片,标签全部覆盖或撕毁;病理标本为装入透明标本瓶的实物标本,切片放在显微镜下,教师调好观察视野,学生考试时可调粗细螺旋但不得调换视野。每组20名学生,考试开始前分别坐于20个考试标本前,考试开始后考生将标本名称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个标本识别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由监考老师统一组织学生按一定方向轮转对下一个标本进行识别,每组考试时间为20分钟,考试结束后学生携带答题卡进入第二站。

第二站,标本描述。考生自行挑选在上一站识别的标本(答案考生已写在答题卡上)3~5个,对其组织或病变特点进行描述,考试时间限时10分钟,考生答毕上交答题卡后进入第三站。要求学生挑选描述对象时必须同时挑选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且组织切片中须同时包含正常组织切片及病理切片。

第三站,临床应用分析。考生抽取试题,按要求面向3位监考老师口述答案,每位考生考试时间5分钟。试题主要为某一形态组织结构在临床中的应用,如组织学结构在临床中的应用、病理变化引起的临床表现等。

考生进行第二站、第三站考试时,采用半开卷考试。考前1~2周时间,允许学生将其本人认为重要的内容总结、抄写于一张A4纸上并带入考场,A4纸上明确标记班级、姓名与学号等考生信息。学生进入第二站时,学生可以参考且仅能参考自己总结抄写的A4纸内容。

二、讨论

本课题将原有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实验内容整合成形态学实验。学生学习时将正常组织结构与疾病时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相结合,将大体病变现镜下改变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系统性思维训练。课程考核时,考评对象要包括正常组织结构,还要包括病理变化,体现课程内容的融合,提升学生临床系统思维训练效果。

考核形式多种多样,既要平时考勤、平时作业,还要进行期末考核,线上线下相结合,而且试题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这可以从多种方面提升学生培养水平。注重平时考勤与平时考核,也就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纪律的培养;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注重引导教师、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也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显微镜的使用,病理大体标本的观察等;考核过程中,试题库不断更新,考核内容需不停更换,甚至监考过程都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判断,与传统的单一标本识别相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更有利于教学相长。

形态学实验三站式考试,模拟执业助理实践技能考试模式,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熟悉、适应资格考试;其次,三站式考试,既有笔试又有面试,既可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其临场应变能力;第三,既有基础性的标本识别,又有标本特点描述及临床应用分析,使学生尽早将基础与临床关联,提升其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篇8

一、 研修目标

针对我省当前乡村教师发展专家指导不够、骨干教师引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依托“名、特、优”教师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乡村骨干教师成长,引领乡村教师全员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1. 在导师组的引领下,开展针对性强、形式丰富、符合学员实际发展需求的研修活动,为一定数量的乡村教师成长成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县级骨干教师奠定基础。

2. 发挥培育站学员基于岗位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全体教师的辐射,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进一步完善我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二、 研修流程

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纳入当地教师培训年度规划。各市、县(区)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如大市教师发展学院、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等)要指导导师组科学制定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方案,遴选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机构,提供功能完善的网络研修平台,按照“建站”“研修”“评价”的程序,实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

1. 建立培育站

(1) 确定培育站主题。各市、县根据各学科、学段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统筹做好各年的建站计划。对于教师人数较少的学科,可组建跨学科的培育站,也可依据地理位置相近原则进行协调,跨县区组建同一学科的培育站。

(2) 成立导师组。根据每个培育站的主题,成立导师组。每个培育站由3名导师构成导师组,其中1人为主持人。其中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组原则上由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大市学科教研员和高校(或省级科研机构)专家组成;县级培育站导师组原则上由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大市学科带头人和县级学科教研员组成。鼓励跨地区共享教育资源。导师的遴选实行自主申报,同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推荐,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上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审核。

(3) 选拔学员。所有学员均从乡村教师中推荐选拔。(根据《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乡村教师包括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涉农街道和村庄学校的教师。)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一般为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个培育站25名学员;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一般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个培育站30名学员。学员的遴选程序为自我申报、学校推荐、导师组同意、同级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备案。

(4) 学员分组。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内可设立若干研修小组,选拔优秀学员担任组长,明确研修分工,建立研修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

2. 开展研修活动

(1) 导师组业务能力提升

省、市教师培训管理机构组织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主要包括培育站研修需求诊断分析、研修方案设计、研修课程资源开发、学员学习共同体构建、网络研修指导、线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生成性研修资源开发、教师协同研修等。鼓励导师组创造性开展研修工作。

(2)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采用集中研修与岗位研修相结合的模式,集中研修旨在确保研修针对性,岗位研修旨在确保指导个别性。在研修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两种研修模式的有机融合。

集中研修是指导师组根据培育站学员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预设研修主题,组织培育站全体学员进行主题鲜明的研修活动,可采用诊断示范、课例研修、专题研讨、考察交流、小型讲座、微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呈现等方式进行。集中研修重在现场诊断示范、经验分享以及研修成果的运用和展示。一年内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30天,暑假期间每月不少于2天,平时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天。

岗位研修是指研修活动要结合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可以采取网上诊断、课例点评、问题解答、资料推送等方式,由培育站导师组对学员进行个别化指导。岗位研修主要以网络研修与学员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动学员即学即用。鼓励学员将岗位研修渗透到校本研修活动中,深化学习内容,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同伴共同发展。

(3) 教师培训管理机构保障研修

各市、县(市、区)要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过程管理纳入年度常规工作。通过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建立本地教科研训一体化与网络研修支持服务的协同机制,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提供平台支持、课程资源支持、工具支持与专家指导服务,确保研修工作高效开展。要放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培育站的工作开展要结合区域教研,以产生骨干引领、全员提升的积极效果。

3. 年度评价考核

省、市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工作,建立制度,落实责任,不断改进方法,对培育站研修的关键环节、重点工作和实施绩效进行有效管理和考核。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评价以导师组的引领带动作用、学习共同体组建、研修活动开展、资源生成、学员学习成效等为重点,根据评价结果,对工作突出的导师组要给予奖励支持;对工作不力的培育站,取消其下一年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申报资格。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培育站考核细则。省教师培训中心将组织学员进行优质课堂教学比赛和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网络研修支持服务机构要通过网络手段,有效纪录并反馈导师的指导活动和学员的研修行为与成效,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考核、评价培育站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导师组要根据培育站的研修方案,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激励学员认真参与,乐于展示,积极分享。做好本培育站学员的管理、评价工作,通过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对参与研修、支持同伴、完成任务、生成成果等进行有效评价,并发掘推荐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学员。对学习成效显著的学习小组和优秀学员,要给予专业发展的专门支持。

三、 职责分工

1.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1) 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纳入省级教师培训规划,完善制度,建立机制。

(2) 专门拨付研修经费,保障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顺利进行所必须的经费支持。

(3) 做好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定期调研、交流、研究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运行情况。

(4) 发掘先进做法,总结典型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5) 省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

2.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1) 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纳入本地区教师培训规划,落实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2) 完善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与保障机制。

(3) 加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和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立区域教科研训一体化与网络支持服务的协同机制,提供满足培训需要的功能完善的网络研修平台,做好需要网络技术支撑的各项工作。

(4) 遴选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主持人和指导教师,选拔学员,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5) 根据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研修规划与职责分工,做好省教育厅下拨经费的管理,指导培育站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经费。

(6) 做好对本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监管和评价,及时发掘好培育站、好学员、好成果,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做法、典型经验。

3. 培育站导师组

(1) 制定本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研修方案。

(2) 组建站内学习小组,建立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

(3) 组织集中研修,围绕主题开展研修活动,解决学员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4) 组织常态研修,对学员进行个性化指导。

(5) 指导本站学员形成研修成果,总结、提升、凝练优秀成果。

(6)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做好本站学员的管理、评价工作。

(7) 及时发掘典型,做好典型经验、先进做法的总结宣传推广工作。

4. 培育站学员

(1) 根据培育站研修方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 认真参加集中研修,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3) 积极参加常态研修,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4) 有效利用培育站,养成网络学习的研修习惯。

(5) 树立分享、交流、合作学习意识,有效融入学习共同体。

(6) 学以致用,完成研修实践任务,提交培训成果。

四、 经费使用

1. 省教育厅每年下拨大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经费10万元,下拨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7.5万元。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任务驱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中职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顺应数字化时展的潮流,翻转课堂进入中职学校是中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合理地利用翻转课堂和弥补翻转课堂的不足,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课题。通过大量文献查阅以及实践表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正好满足了翻转课堂的要求。因此,本研究将任务驱动和翻转课堂有效结合,在研究分析中职学生学情以及中职学校课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引入中职学校,意在改善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顺应时代潮流和职业教育改革趋势。

一、中职学校课堂学情分析

中职学校生源多是未能被普通高中录取或厌恶学习但想学得一技之长的“学困生”,这类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强,基础薄弱,自控能力差。课堂上极易出现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玩游戏、看小说、睡觉等现象。而学生们也普遍反映不喜欢“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喜欢直观、有趣的教学方式。

二、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概述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讲解视频等学习资源,教师不再利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等,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翻转课堂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不受老师过多干预。这样不仅兼顾了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更将紧迫感带来的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能更好地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习情境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完成某项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内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效果两极化等缺陷,将两者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中职学校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本研究在国内外翻转课堂相关研究以及中职学校学生学情基础上,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尝试构建适合于中职学校学情的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教学过程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流程以任务贯穿连接。此模型的应用前提是,课程符合应用条件,即线上线下以及能以任务的形式教学等。若适用,教师即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等因素制作翻转课堂学习资源与设计任务;学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四、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数控车床螺纹轴加工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一)课前(知识传递阶段)

1.教师制作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选定蓝墨云班课为网络教学平台。其次,根据中职数控车床螺纹轴加工的有关资料、教学进度以及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之后,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搜集或制作数控车床对刀、选刀以及螺纹轴加工等有关教学视频,录制螺纹切削指令讲解及如何进行程序编写等教学课件,制作的视频长度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最后,设计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并按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3~5人一组,完成学习资源的准备工作并到蓝墨云上;学生登录蓝墨云班课,读懂自主学习任务单,找到所在小组,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2.教师设计过关任务,学生完成过关任务。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过关任务,如G32、G00、S等概念选择题,程序编写题等,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自主学习完成过关任务。3.教师总结反馈信息,学生交流反馈。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与小组的学习伙伴或老师进行沟通、讨论;教师搜集总结学生学习螺纹加工时常见的问题以及学生完成过关任务后反馈的情况,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开展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二)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1.教师检测、答疑,学生解决自学疑惑。学生将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下来,课堂上各组组长统计总结组员疑问,然后以小组的形式由一名成员提出;教师以提问或试卷的形式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之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课前反馈情况进行答疑解惑。2.教师典型任务,学生完成典型任务。教师根据螺纹轴加工的教学内容典型任务,例如圆柱螺纹零件图等,限定时间,督促学生完成编程以及加工的任务,期间教师巡查各组学习情况,当小组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给予适当帮助、及时引导;学生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学习,完成编程,并按照零件图将螺纹件加工出来。3.教师总结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对各组进行一一点评,并选出课堂上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表彰,以此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学生根据加工出来的成品件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组内评价以及组间评价。

(三)课后(知识提升阶段)

1.教师分析成品件结果,学生进行优秀成品件展示。教师分析学生差品件加工时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将解决办法总结下来,到蓝墨云上,供学生们浏览,避免学生再出现同类问题;学生将每组最优秀成品件照片发到蓝墨云上,进行优秀作品展示。2.教师拓展任务,学生尝试拓展任务。教师拓展任务,如内螺纹加工、名师讲解的相关课程链接、类型任务操作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尝试完成拓展任务,继续深化学习,巩固所学知识。3.教师制作学情档案,学生总结反思。教师结合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以及小组协作等综合情况给出本次课的成绩,并建立学情档案。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中职学校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它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跟紧时代前进的步伐。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仍存在两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保证中职学生都会进行自主学习,二是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裴晓敏,刘英为.微课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6):61-66.

[2]李明.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A].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2018:6.

[3]李萍.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5):71-75.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 实践教学 实景教学 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75-03

实践教学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精髓,在高职电力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强调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的训练。传统的高职电力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来开展教学,但由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和电力设备更新速度太快,而更换教学设备费用又太高,而将学生带到电力生产现场教学,则由于以安全保障为第一要务的电力企业又不愿意接受大批学生实习,另外像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实训基地偏远,且工作场所狭小,也无法满足大批量学生实践学习,限制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实景实践教学平台是一种创新,其将遥远的生产现场搬进教室,实现相隔千里的校企同堂,给学生营造身临职场的职业氛围,了解电力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完成以往只有在工地或现场才能完成的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是一种省时、高效、低成本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就构建融合企业运行参数信息与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建立实景实践教学平台的客观要求和意义

(一)客观要求

我院电力类专业拥有仿真职业氛围的模拟电厂、成套的微机保护室、仿真变电站室以及校企共建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室等46个实验实训场所,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开出率为100%;此外,还有一个220 KV变电站实训基地,长期承担本地区的电力行业的培训工作,与广西电网公司、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先后与广西那板水库管理处、广西西津水力发电厂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电力类专业建设在各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校内实验实训的设施虽较齐备,但生产性实训场地不够,而企业实践基地偏远,制约着教学实践环节的有效开展。构建高职实景实践教学平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实景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正是使企业和学校之间形成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紧密、长久的合作伙伴的一种方式。

(二)意义

本着“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的原则,与电力企业联合共建“电力生产现场直播教室”,建成了远程同步校企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使校企“双主体”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有了可实现途径,打通了长期困扰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为其他相同或相近特质专业的实践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1.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现场无缝接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各电业公司的电力生产现场监控视频和视频会议系统实时传送到实践教学平台,电力企业生产现场教学在课堂中得以实施,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到各个电力生产阶段的实时实地工艺流程,使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身”在校内直播教室,“境”在企业生产现场的效果,学生结合课堂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和观看着实际操作讲解,就不懂的问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向电力现场的专家请教、互动,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实践环节。

2.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学习。实践教学平台以远程互动视频会议系统为内核,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可以随时随地与现场老师“面对面”交流,是互联网教育领域的一大应用创新。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录制和抓取各个生产阶段、生产细节的视频资料,在备课、上课和实验实训等各个环节将这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使用,实现了电力企业工程技术资源和学校教学资源的“零距离”对接,较好地解决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教学周期与电力工程施工周期在时间、空间上难以衔接的难题。

3.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实际工作流程,对电力企业工作实景编辑汇集,建立典型的实践资源库,使用视频编辑在不同实境工艺流程中编辑添加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讲解,对生产现场中出现的电力设备(发电机、电压器、互感器、断路器等)进行D文讲解,讲解这些设备的基本原理、设备选型和使用注意事项,并将这些实践资源应用到相关的课程。

4.解决了企业兼职教师难以离岗的难题。现场专家分布在全国各地难以经常长途奔波到学校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教学平台,把优秀的实践技能专家和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引进到课堂教学,实现教师在学校课堂和专家在工作现场的“双讲师”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专家在真实工作现场的实时操作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全方位地掌握操作技能和学到知识。此外,还可以随时提出问题,与现场技师实时互动交流,大大拓展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空间,解决了企业兼职教师难以离岗的难题,实现“哪里有一流的专家,哪里就是学校的教室;哪里有最新装备,哪里就成为学校的课堂”。

二、实景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内容

实景实践教学平台要紧紧围绕区域重点产业,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利用”互联网+”技术、视频传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教育技术建设,通过视频传输技术在课堂上现场视频连线电力系统运行各个岗位的员工,由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照设备实际操作同步授课,学生有看不懂的还可以现场向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们提问请教。

(一)“互联网+”的实景教学平台建设

搭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实景实践教学平台的软硬件及网络环境,突破资源配置的有限性和时空的局限性,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推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现校企海量实践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及统一管理,实现教学平台与现有主要学习平台(教学资源中心平台、教学播客平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平台、通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整合贯通,重点解决学习平台的接口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资源的自适应问题。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分四层:基础设施层、系统服务层、应用层和客户端;基础设施层由数据库、存储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组成;系统服务层是系统集成第三方开发应用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由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存储管理、监控管理、数据接口、计费管理、容量管理、部署管理和镜像管理等组成;应用层采用了虚拟化技术,提供在线的软件SaaS服务,由实景教学、点播教学、虚拟实验、虚拟实训、实景录制、资源编码、资源上传、资源下载、互动交流、考试管理等组成;客户端层是为客户提供访问实景实践教学平台的终端设备接口(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通过实景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工具、实践软件、实践教学指导内容等共享,通过交流互动平台,使实践教学环节有续、良性发展。

实景互动教学模块和点播教学模块是是教学平台的核心所在,实景互动教学模块是基于云共享技术和远程音视频编码解码技术,以远程互动视频会议系统为内核,以线下电力生产现场及实体教室为载体,打破空间界限,有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接触到企业一线的岗位技能、管理方法、工艺及环境,实现远程“面对面”的实景课堂体验,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和企业专家难兼课的难题,实现本地教育服务升级和跨区域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在实景点播教学模块中,维护人员将实践资源(实景视频、实景微课、仿真动画、多媒体课件、PDF、DOC、PPT、JPG等)使用编目工具统一进行编目(资源属性),编目之后按照栏目结构,通过导入工具一次性导入到实景点播教学模块内;用户在使用该模块时,只需通过IE浏览器输入相应的域名或IP地址便可进行访问,按需求从专业流媒体服务器向客户端传送多路、并发的音视频节目、课件节目等,终端用户可交互地选择播放音视频节目,并可对音视频节目实现播放、快进、停止、暂停等功能。

(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1.整合区域电力企业优质项目资源。区域电力企业的生产实景视频是用来检查设备状态和现场安全,不能直接照搬教学过程,需要编辑汇集电力生产实景,提炼典型工程的生产过程,利用视频剪辑、视频合并、抓图等工具侧重处理生产工艺和生产质量,教学团队参照专业培养方案,对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将过去单独开展的实践课程进行了全面整合,加强了不同实践课程间的联系,明确知识点和专项能力,进而明确哪些实践场景是需要的,每个实践场景都有简单的描述,使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建立典型生产的视频档案,按照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进行视频划分采集,不同的电力设备,要按照设备分类(如防雷工程、高压设备、低压设备等)进行分类脚本制作,编辑视频对应的文本解读详案,利用屏幕录像专家软件播放教师讲解实验操作的过程,链接到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学习,实现平台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工作岗位的对接。通过点击平台链接入口,可以链接到对应正在运行的实境画面,查看现场实际生产现场过程;通过点击回放电力企业生产的分解图集,了解电力工程的生产要点,特别是容易出现质量事故的生产和隐蔽工程更为清晰易辨,也可以点击平台上的动画仿真,查看复杂工作的细节,通过生产流程方案的文案解读,可以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完成实践教学目标。

与地方企业通力合作,在整合专业建设、核心课程建设、企业实际案例、教学视频、学生考证等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电力专业教学资源库,包含专业教学素材资源、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社会服务资源,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共1250多件,满足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企业职工培训需求,这些资源也是电力系统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为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实践教学。对于知识难点和工艺复杂的实践操作,制作视频仿真动画解疑,并匹配相应的动画模拟生产过程释疑,通过编制图文并茂的生产流程动画,使复杂的生产过程更易解析掌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生产流程的全部过程。采用模拟软件解决电力设备硬件不足及操作连接繁琐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模拟软件完成电力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过程时间较短,如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故障,而继电保护动作时间较短,在监控中难以看清故障的发生,通过制作仿真动画,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故障是如何发生,继电保护是如何进行保护的,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做到“理论讲精、实践到位”。提供实时电力生产现场数据,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将电力企业视频信息传输到学校专门的实践教学平台端口,通过点击视频列表,可以查看到正在监控的变电站或发电厂的实时画面,在课堂中实施实践现场教学,学习者“身”在校内直播教室,“境”在企业生产现场的效果。利用VPN+L2Tp+IpSEC技术,创建了一个远程开放的实训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使用网络实训室的设备,突破了传统实践教学受到实训设备、师资条件、时间和地点等的限制,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3.利用“互联网+”技术协调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创建全功能电力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互联网技术,融合了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外资源协调、功能协调,创建全功能电力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基地具有真设备、真管理、仿真运行的特点,通过互联网技术集合校外多方资源,将企业的真实工作现场、工作过程、班组管理等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使得校内实训基地具有企业生产现场的真实情境,实现多方资源协调。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发生产性实训课程,为企业员工开展实地和远程培训,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校外实习基地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协调。依托“互联网+”技术,为进一步发挥职业院校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创新就业、传承技术技能的作用。根据大数据分析的企业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编制,结合“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搭建远程教学平台,实现校内外资源协调、功能协调,最大化共享实践教育教学资源。校内实训基地具有真设备、真管理、仿真运行的特c,通过互联网技术集合校外多方资源,将企业的真实工作现场、工作过程、班组管理等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使得校内实训基地具有企业生产现场的真实情境,实现多方资源共享。

三、实景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成效

设计的教学平台获得“2015中国―东盟职教联展暨论坛学生技术技能展二等奖”,通过对该平台研究,使电力专业课程内容更加完善、更加符合电力技术行业新时期知识和技能要求,为电力技术类行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该项目的成功应用,推动校企双方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提高学院服务社会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利用该平台,学校和企业实现了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企业更深入地参与专业教学,学院为企业开展更经济方便的员工培训,实现校企教培互惠,人才共育;企业的工作现场可以成为学校的远程教学课堂,学校的实训场所可以成为企业的远程培训基地;企业专家远程参与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在校内接受企业专家的现场指导。利用远程教学平台,模糊了厂中校与校中厂的边界,并实现了两者的深度融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效整合了校内外资源。

实景实践教学是电力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景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引入企业参与,融合企业优质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校企互动、共建共享,使高职电力类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接触到企业一线的环境、工艺、管理方法及岗位技能,为后期进入社会后尽快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解决当前教学资源库缺陷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成冬梅.高职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共享现状与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

[2]杨南粤,李争,戚宇恒.基于“互联网+”的跨平台智能管理系统在实训中心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5)

[3]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5)

[4]吕景泉,汤晓华,周志刚.高职机电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与应用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4(8)

[5]彭长宇,代显华,刘晓琴.基于云平台的公共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4)

[6]刘建华,罗惜静,孙昱.基于云计算的“微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

[7]王庆.云计算环境下的区域性高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9)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高专电力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桂教职成【201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