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仓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仓储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仓储管理制度

篇1

但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现状来看,物流人才的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自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第一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众多高校相继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由于办学历史短、教师队伍相对缺乏、实践平台较少、实践教材不规范、教学手段较为落后等因素,致使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较低,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出职业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符合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和其他文科类专业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相对于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信息管理、旅游管理等同类专业来说,物流管理专业涉及到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运输等方方面面,这也对物流管理专业老师的专业背景、学习经历、研究方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相对较晚,教师的教龄较短,实践教学经验积累不足。一些教师由于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由原来的管理、运输、经济等专业教师岗转岗至物流管理任教,对物流专业的了解也仅停留在理论程度,很难要求做到实践教学的行家;新引进的博士或研究生在校期间大都跟随导师从事理论研究,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指导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实践尤显不足;此外,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占比更显不足。

(二)实践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大部分,在实践课程设置上,无外乎课内实践、企业参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校内实训以实验室教学为主,利用学校现代物流实验室里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设备、AGV小车、装卸设施、重力货架、超市、条形码、RFID等物流设备及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超市MIS管理系统等物流管理软件,增加学生对物流设施、设备及相关控制系统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但由于缺少资金及配套的实践教材、指导人员等,导致对很多软件、设备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操作,如超市的MIS系统仅是老师演示一下,受实验商品种类、品种、规模等因素限制,学生对超市MIS系统的学习和应用与实际大型超市商品管理大相径庭。校外实习亦基本流于形式,老师下达课程实习任务,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大部分学生很少真正深入企业实习,联系实习单位的对口程度、企业规模、实习岗位也很难得到保障,即使有机会去企业顶岗实习也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并不能使学生积累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此外,作者近十年的实践教学发现,缺少有效地监督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是校外实习形式大于内容的重要原因。

(三)实践教学资源方面的问题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操作性、系统性和资源整合性等特点,相对于其它管理类专业而言,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需要大量必备的实践教学资源作为支撑。而且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物流理念、物流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要求更多的配套资源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与此同时,物流设备采购较为昂贵,建设一个现代综合物流实验室,学校需要投入几百万的资金,即使是具备仓储、搬运、分拣等最基本功能的物流实验室也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投入,而且后期软硬件维护成本也比较高。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资金有限、场地较为紧张、资源利用率低等因素导致实践教学资源普遍较为匮乏,这与物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众多环节)所要求的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形成较大矛盾。在校外实践资源方面,实习企业多数不乐意接受大学生实习,因为一旦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就会给企业增加许多额外工作、责任和风险。另一方面,不少企业认为学生对实践学习缺乏理解,实习只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实习基地能够安排的岗位和学习的时间有限,等到学生真正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可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时候则要返校学习,这种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事情企业基本都不愿意做。总之,学校资金的紧张、实践教学资源的昂贵、实习单位的推脱等众多因素造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实践教学资源的普遍匮乏。

(四)实践教学教材方面的问题

我国真正的物流管理教学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发端于21世纪初,标志性事件是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设立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至今仅有14年的时间,起步晚、底子薄、经验缺乏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其中物流专业教材编写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教材版本众多、案例内容陈旧、课程内容重复等,且较为成熟、权威的教材大多适用于理论部分教学,而实践教学部分的教材十分溃乏,权威出版社出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教材几乎没有,尚属空白,如指导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货代、报关管理等实践课程尚未有统一权威的实习教材,均由各学校不同实习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已有的实践教学资源汇编简单的书面材料,这些实践指导材料往往仅能起到穿插佐证作用,覆盖面狭窄、概括性较弱、操作性不强、方法较为简单,造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较好的参考资料和成册的实践培训手册指导,随意性很强,客观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强化教师管理,优化师资结构

针对现有物流管理专业老师指导实践教学能力普遍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一是强化对教师引进管理工作,除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外,尽量引进“双师型”或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二是鼓励物流专业教师到相关物流企业或部门兼职,或让其脱产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参与企业实践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此外,可为已有教师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鼓励参加权威的物流会议,让教师多与社会、企业、专家交流,不断更新知识水平,提升实践教学技能。三是聘请校外物流企业的业务经理、部门经理或企业负责人来校给学生上课,零距离与企业接触,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明确将来就业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四是鼓励教师申报校企合作科研课题,通过与企业合作,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诊断问题,解决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自身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收集案例,将企业真实场景引入课程,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资源建设

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两个方面。校内实验平台方面,学校应规划专门的教学场所、投入专项资金、配备专门实验人员,建设和完善系统演示实验室、模拟操作实验室和配备物流设施的综合实验室。系统演示实验室主要指多媒体教室,向学生提供投影模拟、软件演示等;模拟操作实验室则是通过条形码、RFID、分拣、立体库等仿真模拟,再现一个整体、逼真、先进、实用的现代物流运作流程,以便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运输、仓储、配送、装卸、货代、报关等物流操作;配备物流设施的综合实验室则通过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搬运、运输、仓储、超市等实体物流设施设备的实际操作,强化学生对物流设备的认识。校外实习基地则能够弥补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真正到物流企业现场,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给予学生真实地实践环境,锻炼专业操作技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长期稳定的校外物流实习基地对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尤为重要。但由于学生多、经费缺、宣导少等原因,企业往往不愿意接受大规模的学生实习或仅接受少量学生,导致工作岗位实践质量不高。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通过资金补贴、工作量补贴、聘任企业管理者为兼职教授等措施帮助专业教师与物流企业、零售企业、制造企业、港口、车站、机场等物流组织建立广泛、长期、稳定的联系,为学生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三)构建指标体系,增进教学评价

前述分析表明,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开办较晚,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大多数院校既缺少完整的课程体系设置,又没有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受教师水平、实验安排、实习基地条件、实习经费等因素限制,规范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成为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论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否拥有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企业、企业对待校方安排实习环节的态度、实习企业与物流专业对口匹配程度)、校内实验平台建设(校内是否拥有专业化的物流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在专业实习中的利用率、物流实验室在专业实习中的辅助功能性)、专业实习教学体系(专业实习计划内容的充实性、实践环节占到实习内容40%以上)、专业实习效果反馈(学生的专业实习报告、老师的专业实结、企业对专业实习的意见反馈)、实习师资力量配备(经验丰富的实习教师队伍结构、实习老师激励制度的建立)、专业实习经费保障(物流专业实习经费的充裕程度)等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

(四)配套合理政策,保障实践教学

篇2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garment enterprises; inventory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auses;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3-0053-02

1 引言

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对存货的质量、数量的管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形成的对存货的有效管理控制,以合理安排采购、生产等活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其存货通常占到其流动资产50%左右,特别是中小型服装企业,一方面,其资金紧张情况较为普遍,融资能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型服装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有所欠缺,没有相应的存货管理制度,或者存货管理的执行流于形式,因此由于存货管理不善导致中小型服装企业破产的情况不胜枚举。由此可见,中小型服装企业在注重产能扩大、销售增加的同时,不可忽略存货管理。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可以加快资金和存货的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以中小型服装企业――A企业为例,介绍企业的存货管理现状,对现状中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存货管理提供参考。

2 A企业存货管理现状

A企业是一家中小型的服装制造企业,根据其财务报表显示,存货占流动资产的53.7%,其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原材料又可分为主料和辅料。A企业制定有《资产管理制度》,该制度中包含存货管理制度。设立存货仓储管理部门,部门内设有仓储主管一名,管理员两名;A企业的生产模式为订单式生产,企业基本业务流程与存货流转情况如表1。

销售与收款 业务分为:外销业务和内销业务 产成品出库 三联式产成品出库单

3 A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采购的原材料不符合客户要求导致的原材料积压

A企业生产模式为订单式生产,其特点为批次多、数量少、款式特定。其客户大多为国外客户,而国外客户对原材料的健康环保性和款式的符合性具有较高要求,企业内部无相应的检验仪器,若将原材料寄至客户,与客户沟通多次确认原材料合格后,进行打?樱?再与客户沟通产品样式是否符合客户要求,如此安排,时间成本高,因此A企业在采购原材料后直接打样寄送客户,请客户对产品的环保健康及样式进行检验。大多数是因原材料未达健康环保标准而重新打板,这也就意味着,每一次打板都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采购,而每一次采购都会有起订量的问题,因此A企业因供应商起订量要求及订单式生产模式导致原材料积压情况比较严重。

3.2 积压库清理不及时,且与备用库不分离

A企业的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半成品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直接转入第二道工序,以此类推,直至将此产品完工,即A企业未专门设置半成品仓库;A企业的产成品完工后,进入产成品库,相对较短时间内就会发送给客户,且基本无退货,因此其成品库流动性高,基本无存货积压情况;但对于原材料库,品种多、总体数量大,因此其原材料库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A企业原材料库共分为两处,一处为主料库(面料),另一处为辅料库(零配件、包装物),两处仓库都存在部分材料尘封已久的现象。经询问相关人员和查阅账簿,我们可以确认A企业的积压原材料未及时清理,且未与备用原材料区分开。A企业给出积压原材料未及时清理的原因为,部分订单可能存在返单,因此该批次产品对应的剩余原材料不能立即进行处理。

3.3 存货系统信息化,但可独立操作人员甚少

2017年,企业购入金蝶系统,以期实现存货系统信息化,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12月31日,金蝶系统显示的库存数量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信息系统显示的库存金额与实际库存金额亦不符。仓库人员共3人,仅库存主管能够独立操作金蝶系统,实现输入和输出;各生产小组组长不能在金蝶系统中完成对在产品和待检验产成品的基本数据的输入与移交;检验科在对待检验产成品进行复核后,也尚不能完全正确地操作信息系统。

4 A企业存货管理的优化策略

4.1 筹建企业内部物理实验室,提高原材料的达标率

A企业根据客户来样,向供应商取得原材料样品,在企业内部的物理实验室内即可完成对购入原材料的健康性能、环保性进行检验,经企业内部检验合格后,再行采购、打样、寄送客户确认。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购入原材料的达标率、减少货物不合规的可能性、增加存货的周转率,减少原材料积压情况,而且还能降低双方的沟通成本,缩短来样到产品交付的时间,增强A企业的竞争力。

4.2 设立积压库,有效区分备用原材料和积压原材料

在生产淡季,A企业可以以客户为线索,梳理以前年度每一个客户的订单。第一步,先将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出现返单情况的客户,一类是未出现返单情况的客户,将未出现返单客户的产品对应的原材料列出;第二步,出现返单客户的所有订单中,再区分出现返单的产品和和未出现返单的产品,将未出现返单产品对应的原材料列出;第三步,开辟积压库,将上述列出的原材料转移至积压库;第四步,A企业可根据产品返单率的波动以及人力情况,制定合理的时间间隔对备用库和积压库再次整理;第五步,考虑企业的仓储成本,可对确实不会存在返单产品的原材料进行清理。

4.3 培养员工软件操作能力,实现存货数据传递的正确和及时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纸质数据向电子数据转换,因此,目前依靠手工填制单据来传递的信息都将逐步演变成由电子数据来承载信息的输入与传递。对于A企业来说,仓库管理员、一线生产组组长以及检验组成员都是目前培养软件操作能力的对象。可由技术管理部门牵头,对必要人员进行培训;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定期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并进行纠错。培养相关员工的软件操作能力,实现信息传递的正确和及时,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存货的状态与数量,为企业的存货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持。

篇3

近年来,河南省实施开放带动经济增长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特别是2010年富士康落户郑州,带动了河南省外贸经济的发展,河南进出口总值获得跨越式提升。

但是,与河南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的地位相比,外贸规模偏小、结构不优、方式单一、拉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为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应依托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劳动力优势,以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为增长极,加快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有效推动对外贸易增长。

2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对河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2011年10月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郑州综保区”)封关运行,它是河南省功能最完备、优惠措施最多的特殊监管区,为大型企业入驻河南提供强力政策支持,使迁入的大型企业集团落地生根,成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富士康集团进驻,其他相关产业名企亦纷至沓来。2014年1月13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正式开园,中兴、酷派、天语等一批知名企业签约入驻。郑州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2013年郑州智能手机产量接近1亿部,占全球供货量的1/8。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以郑州航空港为主体,以综合保税区和关联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随着机场二期建设,将形成综保区与空港的“区港联动”新局面,不仅实现功能上的结合,也实现了距离上的无缝对接,以综保区的货物流带动空港货运的发展,将对郑州航空港区打造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国务院正式批复至今,郑州航空港区悄然蜕变成一块正在奋飞的投资热土,郑州综保区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核心增长极,成为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一个重要平台,使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大幅度增加,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有力支撑。

3 探索创新检验检疫管理模式,助推对外贸易发展

2011年到2013年三个年度,综保区局分别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监管7 321、19 595、24 621批,货值66.4、206.4、330.6亿美元(图2),2013年检验监管进出口额占河南省进出口额的55%,为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河南省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仓储物流、保税展示等新的贸易方式不断出现,传统的检验检疫模式已难以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新要求。综保区检验检疫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对检验检疫模式进行了探索创新。

3.1 创新入境维修旧手机卫生检疫监管模式

为了做好入境维修手机疫病疫情风险防控,探索入境维修手机卫生检疫监管模式,对旧手机携带疫情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在比对《国境口岸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名录》的基础上,对入境维修手机可能携带的疫情进行分析,对旧手机维修线进行调研,确立重点监测项目和采样方法,拟定监测方案,开展病毒监测工作,在保障维修手机快速通关的前提下有效防控了疫病疫情的传播风险。

3.2 探索无纸化报检工作模式

无纸化报检是指检验检疫机构通过企业信用管理和货物风险分析,以简化纸质报检随附单证为基础,直接对企业提交的报检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进行审核、受理报检的方式。与普通报检通关手续相比,无纸化报检能够提高货物通关速度、降低企业成本。

3.3 探索实施动植物及其产品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入出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制度

为了助推航空港区生物、医药、医疗等相关行业发展,探索实施入出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制度,在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方面,实施简化事前审批流程,将工作重心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在实施企业考核监管、分批核销、指定地点查验等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调整行政审批手续、放宽审批条件,从逐批审批调整为企业日常监管配合行政审批,以缩短审批流程、提高放行速度,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同时探索实施动植物及其产品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企业减少审批流程,对进境动植检事业乃至国内农牧业产业调整产生积极效应。

3.4 实施进口货物预检验及核销模式

进口货物预检验及核销,是指根据企业申请,检验检疫部门对区内货物实施集中检验,分批核销出区的工作模式。企业在货物入境进区或在区仓储时申请预检验,即可以由检验检疫机构一次完成检验检疫工作,货物一经检验合格,检验检疫机构将登记预检验合格信息,并签发核销凭证,随时分批出区,直接核销放行。预检验及核销制度的实施,可以在综保区“二线”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同时,有效地将刚性的进口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时间前置到货物的在区仓储期间,实现了货物出区时“零等待”,使货物进境到进口通关的整个流程时间至少缩短50%。

3.5 探索实施进口货物保税展示检验监管模式

关于进口货物保税展示检验监管,尤其是反复进出区品质波动不大货物的监管,探索实施登记管理制度。保税展示货物首次出区时实施现场验证放行,并出具信息登记账册。货物出区后需反复进出区的,企业凭相关材料办理反复进出区登记、核销手续,直接放行,免予检验。该制度对企业进行保税展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促进外贸的一个有效手段。

3.6 探索实施跨境电子商务检验监管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对外贸易模式,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这种全新的贸易方式,对检验检疫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一般贸易的报检、检验、放行的监管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建立跨境电子商务货物全申报制度、经营企业及商品备案与准入制度、分类管理与风险管理制度、集中查验制度、第三方检验鉴定结果采信制度、质量溯源制度等一系列便利措施。

4 结语

总理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态势,只有积极探索检验检疫工作理论体系、法律体系、技术体系,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把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建设成政策的洼地和服务的高地,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核心增长极的作用,带动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榜.先思者慧先行者赢――河南检验检疫局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思考之一[N].中国国门时报,2014-10-14.

[2]袁长祥.口岸检验检疫实务[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3]韩星忠.深化检验检疫监管体制改革促进外贸经济稳定发展[J].中国检验检疫,2009.

[4]张明.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思考[J].中国检验检疫,2008.

[5]王涵.我国检验检疫制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9.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立项编号:2013B370。

作者简介:王丽(1963.4-),女,在职研究生,郑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研究方向:检验检疫业务管理。

篇4

摘 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现代应用型人才,高校就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原则介绍入手,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各个方面的方法,最后论述了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在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经济格局下,先进的物流管理作为“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掌握一定物流经营管理方法和物流技能的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高校通过3年或4年的培养,要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而实际多数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投入较少。不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条件较差,校内没有实训室,校外没有实训基地,即使有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也大多流于形式,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因此如何建设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1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原则

1.1 应用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倾向于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学生通过从课堂上获得理论知识,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得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1.2 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围绕专业课程开展,可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安排相关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进行,当然也可以在专业课程基本学完之后,以毕业实习形式进行。

1.3 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从高中跨入大学,课程结构与知识体系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从高中的文化课学习到进入大学的专业课学习,从对专业的懵懂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需要一个过程。通常按照教学大纲,学生大一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大二才真正开始学习专业知识,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应该由易到难,逐渐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因此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应从物流运作流程和有关设施设备认知开始,再到实际的情景模拟或物流软件模拟,最后可以让学生针对实际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找出该企业在物流运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

2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法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为三部分:(1)课堂实践;(2)校内实践;(3)校外实践。

2.1 课堂实践方法

课堂实践教学中可使用的方法有:

(1)小组讲授法。在授课过程中如遇到一些章节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便可采用小组讲授法,其方法为:根据章节内容安排所需小组数量,每组4人,将课堂所需讲授的内容分配到每小组,小组针对指定内容查阅资料,进行总结,写好大纲,选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讲,每个代表讲完后先由学生进行评价,最后老师对所讲内容的不足进行补充说明。此方法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小组讨论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相关论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并安排小组长,由组长安排组员搜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归纳要点后派出每组代表在课堂上讲述,讲述完毕后,小组间互相评价,最后由学生分析优劣,形成对论题的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3)案例教学。根据本节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引出相关案例(案例以真实的经济和企业背景为基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使学生学会如何将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处在物流工作的职位上思考问题,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

2.2 校内实践方法

学生在校内除了课堂实践外,还有些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活动,在此统称为校内实践,每学期根据课程开设一定时间的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有以下几种:

(1)企业参观。在完成相应理论教学后,带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可以安排企业物流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一次座谈会,物流工作人员针对企业的物流运作体系和物流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好的解决方案等等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如有疑问可以直接询问工作人员,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实际的物流知识。如《仓储管理》中讲到仓储设施设备时,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了解相关设施设备以及仓储基本的作业环节。介于物流企业大多采用轮班制,企业参观可安排在周末进行。

(2)调研报告。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根据各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考察调研,自己查找资料,就某一项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先由学生就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撰写提纲,再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提纲。例如讲到配送方面,可以让学生就当地快递行业快递服务做个调研报告。

(3)撰写专业小论文。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毕业后希望从事的工作,学生自己选择论文题目,或者由指导老师帮其选定题目,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科技论文的要求完成小论文,论文一定要突出实践性,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积累经验,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获得获取知识的乐趣。

(4)实验室实训。如果高校有物流管理方面的实验室,可安排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通过操作物流软件形式进行专业模拟实践。实训可以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如《供应链管理》课程,我校有一套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在开课前把学生分组,各组同学分别担当供应链中的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五大角色,并规定流通的产品种类,通过8次左右的实训,让学生体验物资流通的整个过程。

(5)参加物流比赛。近几年全国的各种物流比赛较多,有实际操作方面的,也有就企业实际情况调研写调研报告的。资金方面较宽裕的高校可以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一些这种比赛。我校在2010年12至2011年6月组织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参加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专业竞赛,从2010年12月10日举办的知识赛开始,经过知识赛、物流仿真模拟赛到总决赛,从开始的80多位同学参加知识赛,最终有五位同学参加了总决赛,我校以西安顺丰速递为调研对象,撰写调研报告参加了全国总决赛。此次比赛让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获益匪浅,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借鉴了其他高校在学生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

2.3 校外实践方法

校外实践就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物流企业现场实践。形式有:

(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使学生全面感受物流岗位的所有职责,让学生在担当企业员工角色中提升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这种方法按学生就业感兴趣的方向,有选择地进入相关的物流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学校派实习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参与企业正常作业。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以2~3个月为宜,安排在学生毕业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是为了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提前体验实际工作中的艰辛与收获,培养学生物流岗位的动手能力。

(2)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自己联系企业或在学校推荐的企业实习,在最后一学年放寒假前确定好学生的毕业实习企业。通过毕业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为学生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这一阶段表现出色,将有机会被实习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或实习企业可以帮学生推荐工作,因此毕业实习是学生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3.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指导老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高校要制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激励机制,在任职条件、职称评审、工资待遇以及教师引进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一方面鼓励在校老师分期分批地到企业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一些物流企业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发挥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

3.2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应从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两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物流实训室建设应满足学生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的要求。校内物流实训室是为了配合课内实训与综合实训建立的,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校内物流实训室应以仓储管理作业、流通加工作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货物分区、储位分配、验收,货物编码、堆存和养护技术,分拣、配货、配装,叉车操作,包装,集装技术操作,条码、RFID技术设备使用等作业功能的要求。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满足学生认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甚至就业一体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认知,使学生熟悉物流相关工作环节的工作环境、流程,熟悉相关的设施设备;体验,通过专业学习过程中有计划的短期实习,使学生体验到相应的岗位角色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掌握岗位操作的基础技能和操作要点;顶岗,使学生能够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

3.3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高校应在借鉴其他院校成功做法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等方面,建立覆盖实践教学各环节、全过程的教学管理制度。

4 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正是解决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实验基地 建设 提升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4.6 文献标识码:A

The Promotion of Finance Experimental Bas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GAO Yulian

(Gu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 Commer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50)

Abstract Along with a number of well-known enterprises take the action of large projects have been started. The demand for talented in accounting indust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will also further expande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SMEs in the business field , which on the top in Guangdong area, there will be a large number of demand with pioneering consciousness, innovative spirit and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master the modern accoun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basic theory and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skills, and then having strong ability of accounting business proces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accounting and high-end technical. Building simulation laboratory, and make the research tool and data resources are more abundant,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for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it is very urgent.

Key words experimental base; construction; promotion; innovation

1 财经类实验基地建设的目的

1.1 促进科研产出和教学创新,提升整体办学实力

财经类实验基地建设为具备国际标准、专业精准的财会、银行研究数据库,为教师和学生进行银行、财经行业的学术问题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校学术成果的产出,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财经类实验基地凝练了优质实验教学软件、研究资源和先进的硬件仿真环境,打造财会、金融高仿真的实验环境和研究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及教学水平,建立起一支具备高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为教师进行财会、金融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培养本科、专科等多层次人才教学模式提供了实验环境。

1.2 提高培养多层次人才的实力

打造仿真型实验室,并且丰富实验室的研究工具和数据资源,为进行本科、专科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和实验环境。实验室贴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将实验中心各类资源有机地与业界真实业务系统结合,使学生所学更接近于现实和服务于社会,提高适应性和就业能力。并且,学生在对银行、财会各种业务熟练之后,教师可以有一个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为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提供环境。实验室分为四个实验室,分别为模拟银行实验室、会计应用技术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仿真财务服务公司。各个实验室不仅囊括了会计、金融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验资源,而且还涉及到与财会相关的银行、工商、税务等业务。这四个实验室的资源是能够被整合起来实现业务上的流通,建立全面的财会教育资源体系,提高学生财会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素质。财经类实验基地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和市场业界一样的工具和分析思维,不仅能够培养具备实务操作的技能型人才,还能培养具备综合应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建设财经类实验基地的必要性

为主动适应国家和珠三角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立足地方创特色,坚定不移抓内涵建设,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协调发展,为珠三角地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设财经类实验基地力求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充分集成、整合和扩大资源优势,在一个更广阔、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财经实验中心,以拓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对外合作四个方面的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

财经类实验基地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础,也是开展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平台,会计、金融等专业都是对实务操作要求很高的,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会计、金融实务操作,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实验平台,学生对于书本的实务操作缺乏感性认识,将无法很快适应社会就业岗位。而实验室的仿真度越高,功能越完整,就越能帮助学生具备更强的会计、金融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素质,更快地与市场对接。因此,建立一个功能全面、高仿真的实验平台十分必要。

目前,大多实验室只是侧重于部分专业,难以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实验平台。因此,通过建设会计、金融方面的财经类实验基地来带动和促进其他专业实验室功能的发展。财经类实验基地建设为未来能拓展到工商管理、物流、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大范围的链接式ERP留有未来可内嵌的相关新软件、硬件的系统接入口。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功能不断的完善,逐步实现“一个平台,多层应用”,最终实现不但能够服务于会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同时也可以拓展到工商管理、物流、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实践教学,实现资源共通、共享,以及一个平台高效联动所有的资源。让学生在通过ERP熟悉和模拟企业内部的生产、采购、财务、仓储、营销、行政等关键性部门及岗位的实际运作流程的同时,也能进行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与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物流、保险、采购及销售等单位之间的实操训练。

3 财经类实验基地建成后将承担的主要任务

3.1 实战会计、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会计、金融综合实验基地,充分利用先进的仿真或者全真实验软件,结合教学计划开设符合市场需要的各项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培养合作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2 创新教学改革实验基地

整合全校会计、金融等领域的师资力量,在中心框架下利用实验室的平台条件,进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教学结构的改革创新,尤其是教学结构创新,即教师、学生、教材和实验室的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创新。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打破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构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可以帮助学校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性基地,增强学校在区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3.3 科学研究产出基地

秉承学院“注重教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方针,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围绕区域财经、金融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开展研究,并以科研的提高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办学层次与在区域的学术影响力,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对外开放职业培训和活动运作基地

实验室的软件架构直接源于市场需求,保证了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的无缝连接。利用原有的师资力量,在开放性的实验室平台上,对外开设考证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考证课程如会计从业资格课程、银行从业资格课程等,对外培训课程如会计工作技能课程、银行入职人员培训课程、保险工作技能课程等。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的运作,可以实现实验室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还能够以实验室为平台进行一些大赛的举办,让学生把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

4 财经类实验基地建成后的运作管理方式

财经类实验基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全方位开放运行”,完善管理制度,完善考评办法,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经费保障,以确保实验室的良性运行。

4.1 实验教学开放运行情况良好

基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实验室制度保障措施得力、全方位多角度地组织实验教学、开放运行。在每学期开始之际,按照培养计划做出详细的实验安排。对计划实验,按指定实践制定的地点进行;对开放性实验,学生可以自拟题目进行,实验室安排教师现场指导;对预约试验,按选课要求,在网上公布实验项目,学生在网上预约登记。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在时间、场地、设备及指导教师的配置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保证实验室教学工作的良好有序运行。

实验室全方位多角度地开放实验教学,对内面向全校师生,对外面向社会和兄弟院校。保障措施落实得力,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情况良好。

4.2 管理制度规范化、人性化,以学生为本

为保证实验室科学有效规范地运行,应在已有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实验教学评价办法科学合理,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和改革创新。实验室教师的考评统一纳入考评机制,但根据实验教学特点,制定了相关考评办法,主要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

其一,教学工作量的考评。根据不同职称确定了不同的最低教学工作量,包括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

其二,其它工作量考评。包括、参与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参与科研工作量、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

其三,教师工作“质”的考评。主要根据教学效果的评价、科研与教学获奖、论文检索等进行奖励。其中,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与理论课程一样,实行学生评教与专家评教综合评价体制,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课时酬金挂钩。

对于实验教学评价,采用了学生评和督导组、专家组综合评价的办法。对于实验教学及其改革工作突出的教师,加大了奖励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和改革创新。

4.3 运行保障

一方面,实验室要加强管理工作,制定一系列实验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各个学期均安排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另一方面,保证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学校每年给予实验室耗材费、维建费等运行经费。

5 拟建实验室的效益预测

该项目建成后,能为会计、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等专业提供实际操作实验授课平台,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容纳和开展的实验教学课程将会明显增加,能够满足实验室教学开展的人数也会增加,这将会提高教学质量;能给予学生全方位、多功能的课后实验环节,这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无风险、无成本地体验真实的财会、金融业的工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实验室开设模拟银行多项服务、提供财务类模拟模块、保险、税务、审计等模拟实验服务,实验室还可为学生提供金融、财会模拟比赛的项目,有利于实现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与与社会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此外,实验室的建成,不但为财会、金融相关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科研提供实验条件和场所,还将为相关学科教师及其他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与(下转第101页)(上接第56页)支撑。有助于学院的教、学、研得到整体实力的提高,扩大学院和学校在区域乃至于全国的影响力。

该项目建成后,在承担实验教学环节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能配合学院相关课外科技活动和普及活动,以贯彻落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实践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改革,如参与“赢在新起点”银行技能大赛赛、财会技能大赛等。

由于实验室的环境仿真,实验室的软件资源与业界相同,为此在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资源和学院在教育方面的优势,联合社会有实力的实务机构、信息技术公司、政府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对外的实验课程、岗前培训、认证考试培训等活动,借此来产生经济收入,实现实验室的经济效益,变“消耗型”为“经营型”实验室。如利用学院师资或者邀请名校名师,运用实验室的软件、数据库等工具和信息资源、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各类专业认证培训。也可以建立以实验室来作为岗前培训基地,邀请实务界专家,通过学费制,以岗位技能培训、现场观摩、实习、职业素质培养等方式,针对不同学员的需求开展新人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 孙昊.高等院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天津: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2).

[2] 赖燕玲.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学科建设水平[J].北京: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

[3] 万长建,姚菊香.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精细化研究[J].北京: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

[4] 刘丽娜,刘向举.浅析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科技信息,2011(35).

[5] 朱娟蓉.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四川: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2).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 物流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随着大学生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通过校企双方在广度和深度上全方位的合作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构建学校和企业无缝衔接、学生成才和成功的桥梁,是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民办高校的重要专业之一,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既可以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为目标制定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又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检验物流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成为民办高校研究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热点问题。

一、民办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意义

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产业,融合了仓储业、运输业、货代业和信息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特点,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企业物流人才是我国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一块。从就业情况看,物流从业人员中70%~80%是具体操作型岗位,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会需要大批物流应用型人才。因此,民办高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企业输送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实践能力的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以社会需求、就业岗位需要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为导向的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既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艰难的问题,又可缓解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民办高校迫切需要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二、民办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物流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较差。相比公办大学,民办高校物流专业的大部分教师只能“单脚走路”,要么高学历低实践能力,要么长期从事物流一线工作,缺乏物流新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物流人才培养软硬件方面,虽然很多实验室都伴随学科专业的建立搭建起来了,但由于经费不足、经验不够等原因,普遍存在模拟实践条件简单,实践课程吸引力不强等问题。

2.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跟不上社会需求。当前,民办高校在物流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学习国内外高等学校,设置了诸多仿制的物流课程,忽视对经济结构和办学条件的综合考虑,培养的人才只是社会的“空中楼阁”,不能在实际岗位上“接地气”;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物流仓储、运输等核心课程没有及时与实际工作接轨,物流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还很不完善。

3.物流人才缺乏一线工作实践能力。民办高校的实践教学已经包含了专业理论学习、校内操作实验、综合性技能实践和顶岗实习等内容。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内的物流教学设备使用效率低且维护成本高,而校外实训基地场所多样,且校企环境存在差异,制度的欠缺导致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不到位。培养环境、管理机构、培训人员及管理制度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学生的成才效果与培养目标发生差异。

三、物流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物流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关键在于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培养学生实战能力,提升教育水平。

1.坚持“请进来”—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民办高校教师聘用应广纳天下贤才,将重点放在物流行业背景或物流从业经历丰富的人身上。塑造双师型优秀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技能训练,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定期邀请企业的物流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进行相关专题报告或讲座,在改善校企合作氛围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在外实习或工作的优秀学生同样是请进来的对象,通过他们传授实践经验,分享工作实习收获。

2.坚持“走出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将走上工作岗位,与其毕业后遭受就业或失业的艰难,不如先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企业是融教学、科研、实训和技能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全可以保障学生岗位操作技能培养的实际需求。尤其是民企自办的高校,这种实践平台就更为便利,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民办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到优秀合作企业参加物流工作,并与物流技术能手联合改编合适的专业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3.深化合作,实现“学生-企业-高校”三赢。校企合作下的民办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不能完全以人才为核心,必须兼顾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对企业而言,与学校的合作除了提供实践技能的训练平台外,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盈利和发展。对民办高校而言,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既可享受优质的教学场地,亦可盘活毕业生就业。因此,学校与企业双方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学生-企业-高校”组成的闭环系统协调有效地运转,保证校企合作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满意的效果。

篇7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3)

[摘要]随着市场上新药的不断涌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旨在探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现状和其出现的原因,并就其原因提出几点建议,供医疗机构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问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24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该是市场上没有的品种[1]。而随着市场上新药品种的逐渐增多,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局面呈现萎靡的状态,其包装、说明书不规范,原辅料使用不合要求,相应的市场越来越小等问题也慢慢暴露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相关人员着重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高度重视中药制剂的未来发展,积极提倡新药研发的角度来解决当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困境。

1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

1.1包装简单,说明书不规范

由于中药制剂价格低廉,很多医疗机构制剂室采用手工包装的方法,经常见到无严密封口的现象[2]。药液与外界无良好隔绝,影响药效并造成制剂的污染与浪费。很多中药制剂说明书并未具体列出成分与用法用量,偶见“酌情”“适量”等模棱两可的字眼,或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对妊娠、忌口等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说明,这无疑对患者合理用药产生疑惑。

1.2原辅料使用不规范

大多数的制剂室原辅料达几十种,原辅料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制剂的生产成本[3]。因此有些医疗机构采购价格低廉的不符合GPP(《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原辅料以节省生产成本。有的原辅料为大包装,拆封后短时间内不能用完,这无疑增加了原辅料污染的机会[4],也给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增添了安全隐患。

1.3数量减少,市场变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售药品的品种逐渐增多,许多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被市售药品所替代,此外,在《药品管理法》实施以后,监管部门对制剂品种以及生产条件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要求[5],经过2000年和2005年《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两次换证后,很多制剂品种均放弃了换证,合格的制剂数量急剧减少;在市场方面,医疗制剂目前没有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目录,所以有些患者宁愿使用价格稍高些的药品也不愿意使用医疗机构制剂,这也使得医疗机构制剂失去了一部分市场。

2医疗机构制剂室存在的问题

2.1硬件设施不到位

一些小型的医疗机构由于资金缺乏,没有能力购进先进的仪器设备,一些老旧设备仍在超期服役,给生产方面带来了安全隐患,老旧的设备也无法适应现代实验室的要求,药品质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虽然购进了一些先进设备,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困难。有些制剂室与医疗机构的规模不成比例,房屋面积狭小,仓储设施简陋,硬件设施与GPP有一定差距,设备布局有待更新,人流物流分开均难达标,数量也不能达到要求。

2.2监管制度不完善

随着医药管理的规范化和先进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制作和质检虽然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但相对于GMP的标准,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此外,医疗机构计算机管理水平较低,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不完善,一些控制环境不健全,某些药品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对特殊药品的管理还存在缺陷。

2.3专业人才极度匮乏

由于制剂室规模萎缩,岗位编制一再削减,发展趋势受限等原因,一批高层次高水准的专业人才选择了其他岗位,造成制剂室专业人才极度匮乏,科研水平提升很缓慢,难以进行高水准的前瞻性研究。

3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困难的原因

3.1制剂室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了解不透彻

多数制剂室员工忙于日常工作的琐碎事务,加之一些医疗机构的定期轮岗制度,造成制剂室人员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了解和学习《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多数的员工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每日的任务,学着前辈们循规蹈矩地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对基本的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因而中药制剂在说明书、包装、原辅料应用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3.2单位领导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重视

“重医轻药”这种现象在医疗机构并不少见,因为在领导的眼里,中药制剂是麻烦多于成果,付出多于收获。此外,制剂工作想要实现突破式、爆发式的进展,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这一点就决定了中药制剂工作投入时间长,见效缓慢。

3.3新药研发审批过程复杂,创新资金不充足

中药制剂从在实验室研发开始,到非临床试验和临床试验以及最后的审批,过程复杂,手续烦琐,周期很长,需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此外,中药制剂用料多为经过加工的中药饮片,价格较高,其销售方向只有医疗机构本身,无法构成大规模生产,造成其生产成本略高,加之其零售价格是在批发价格上加5%,因此中药制剂的利润极低。

4改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困境的建议

4.1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医疗机构应多聘请专家教授开展关于《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讲座,以提高员工的法律和质量意识,培养高素质的员工。上级监管部门也可多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座谈,一方面是督促与监督各医疗机构基本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提升医药人员的整体水平,从而改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层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4.2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

医疗机构领导对中药制剂的重视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要从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高度出发,同时也需考虑其社会和经济的效益,要让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走出“社会正效益、经济负效益”的怪圈。

4.3积极倡导新药研发

医疗机构制剂室可在传统古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新药。

5结论

在医药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新药研发速度的加快,还是各种政策的逐步更新,无疑不是给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可有压力就有动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还是有它存在的价值以及生存的空间,怎样发展怎样改良就关乎了它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药品管理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2001.

[2]陈丽婷,郝秀娟,王建国.浅谈医院制剂现状及发展方向[J].海峡药学,2013(12).

[3]刘显治,莫云.我院制剂的现状及未来作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1(13).

篇8

强化全程监管,力求做到无缝衔接

1、加强种植养殖业监管。进一步规范种植行为,加强蔬菜农药使用技术指导和检查力度,严防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以“瘦肉精”、“硝基呋喃”等非法添加和违禁药物为重点,加大对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养殖环节的执法监管力度;加快地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宣传培训和标准化生产指导力度,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提高农产品监管能力。(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2、加强食品生产领域监管。继续加强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严准入、抓退出,提升辖区食品生产企业整体结构水平;通过加强监管、示范企业的评比、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丰富监督方法,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加强宣传培训,完善食品安全治理消费者参与机制,树立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责任单位:质监局分所)3、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监管。加强流通领域食品仓储企业、超市、农贸市场,经济小区经营户的监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通过严把准入、登记备案、建立信息平台等方法,破解管理难题。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工作,提高检测针对性,扩大抽检覆盖面,同时强化食品经营者自律自检意识,督促经营者提高自检水平。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落实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监管水平,建立食品安全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责任单位:工商局工商所)4、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监管。继续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严格准入准出,提升辖区餐饮单位整体结构水平;加大对各餐饮单位的监督力度,监督公示及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抽检工作,加大对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落实瘦肉精错时监管制度,确保肉品安全;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市民认知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加强对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体系,增强监管责任意识和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责任单位:食药监分所)

狠抓重点工作,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发问题

1、废弃油脂专项整治工作。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企业基本签定废弃油脂回收协议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签约率。做好油水分离器安装的推进工作,确保大、中型餐饮单位、大型食堂、500人以上集体供餐单位和中央厨房油水分离器的安装。加大非法收运企业的打击力度。镇环卫公司要对现有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底数档案;加大对餐厨垃圾的管理,确保80%以上的餐饮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由环卫公司回收处置,从而在源头上杜绝废弃油脂的再流通。城管中队办对餐厨垃圾运输进行严格抽查监管,切断废弃油脂的运输渠道。(责任单位:镇环卫公司、城管中队)2、蔬菜准出准入工作。按照区食安委《关于区做好蔬菜准出准入工作的通知》要求,镇农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和工商局分所要高度重视蔬菜的准入准出工作,指导种植户、检测点、销售户和市场主办方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镇企业服务中心将集贸市场开展农残抽检作为星级市场评定的内容之一。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蔬菜合作社等蔬菜检测点的管理,定期抽检。工商所要加强对集贸市场农残检测的指导和检查,引导每个市场开展检测工作,要求星级市场将抽检结果在菜场电子屏幕上公示;要监督市场主办方查验相关凭证、检验合格证明等,引导其在销售摊位前进行公示;要建立蔬菜台帐和备查制度,确保上市的蔬菜可追溯。(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和工商所)3、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坚决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非食用物质、假冒伪劣食品等不合格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备案和管理。(责任单位:质监局分所、工商所、食药监分所)4、“四小”行业整顿规范和无证照食品单位整治(1)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顿规范。严格执行《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证发放管理办法》,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打击无证小作坊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牵头单位:质监局分所;配合单位:各村、居委)(2)开展食品小摊贩整顿规范。严格执行《市食品摊贩经营暂行管理办法》,加强小摊贩的疏导和规范,将校园周边食品摊贩纳入食品摊贩整治范围;继续推进“早餐工程”建设。(牵头单位:镇食安办;配合单位:食药监分所、镇市容管理办)(3)开展小餐饮整顿规范。全面推进全镇小餐饮整治和规范,通过加强执法检查、大联勤等手段,督促其完善场所设施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制度,提高小餐饮的办证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牵头单位:食药监分所;配合单位:各村、居委)(4)开展无证照食品单位整治。充分发挥“一站三员”的作用,认真排摸,分类查处,形成长效。特别对地下食品加工窝点要坚持“发现一个、取缔一个”的原则,加大取缔力度。对有固定场所、又有消费群体、食品安全危害较小的无证单位,探索实行备案纳管制度,确保有部门管。(牵头单位:镇食安办;配合单位:质监局分所、工商所、食药监分所)5、临保食品及过期食品处理的管理工作。一是检查督促大型超市卖场切实履行临保食品管理制度,确保“临保食品专柜(区)”设置到位,不走过场。二是加强临保食品全程动态监管,重点检查过期食品的退市记录、凭证及相关销毁情况,严防过期食品流入市场。三是试行临保食品分类提示制度。根据经营规模、食品性质等不同条件,指导小型超市、便利店等采取在临保食品包装上粘贴专门提示标识,而对于冷冻冷藏等有特殊存储要求的临保食品,则在其附近放置提示牌。(责任单位:工商所)6、农村自办酒席、工地食堂等高风险单位监管。食药监分所要强化对大中型餐饮企业、工地食堂等的监督抽检力度,落实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监督公示制度;加强农村自办酒席的规范化管理,在全镇15个已备案的自办酒席场所中进一步完善场所硬件、落实场所责任、强化厨师管理培训和自办酒席台帐登记制度,切实保障农村自办酒席的食品安全;全面推行市食安办关于“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在2012年完成60%的基础上,2013年完成全部签约工作。(责任单位:镇食安办、食药监分所)7、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推进规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必要的食品安全投入,购置必备的检测设备,建立自检的检测室或实验室,配备人员,健全制度,开展自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按规定和需要开展抽检,扩大抽检种类和频次,严格抽样要求,确保抽检质量。(责任单位:农业服务中心、质监局分所、工商所、食药监分所)8、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结合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完善信用记录制度为基础,以细化诚信评价准则为保障,以健全许可、监督、处罚信息制度为支撑,全面建设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建立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同时,通过发放行政指导书、约谈企业负责人等形式,督促企业通过公开承诺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觉履行主体责任。(牵头单位:镇食安办;配合单位:质监局分所、工商所、食药监分所)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消费观念的变化,拥有私家车的职工增多,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过去的规划中并没有停放汽车的位置,这就造成了公共道路、场地被严重占用,而且发动机发出的噪音严重影响职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很多单位在做内部环境整治时都一心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多因涉及的问题复杂,修建改造阻力重重,最后都不告而终,主要遇到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机动车辆停放所需场地问题,现在在各科研单位的场地基本上都做了初次分配,各部门、各所等子单位都在各自的场地上独立运转着,任何一下属单位都不愿意自己的场地被无偿占用,哪么停车的场地去哪找呢?重新购买土地来建停车场费用很大,一般情况,改动科研用房成本比改建公共服务用房成本大,加之很多原来的公共服务用房已退出历史的舞台而又未发挥大的价值,故优先选择公共服务性的用地来改建。而公共服务性用房主要由后勤在管理。例如,在这些用地上每月每10m2可以获得100-150元的租金(此价格因各地收入,区位不同而存在差价)。改建成停车场后,假设平均每辆车占地10m2,每月停车费至少要100-150元才刚持平(很多小区的收费还没达到此标准)。以服务为主的后勤,以此来收费是否行的通呢?笔者认为要解决此问题,后勤应该做好这方面实际情况的宣传工作,使职工理解后勤车辆管理的难处,在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作为公益性的农业科研单位,其后勤管理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属性,按经济规律办后勤是后勤发展的根本.同时后勤管理更应做好与整个单位内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共同行动起来,制定合理的方案,将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使车辆停放这个实体更加有效地为科研和职工交通服务。如车辆管理的交通标识及免责告示应充足明显,避免发生法律纠纷。车主首次申请办理停车年卡或月卡时应提交本人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使证原件与复印件,并签订停车位使用协议,建立双方车辆停放服务关系。协议上应对车辆是有偿停放还是无偿停放、是保管关系还是仅仅车位租用关系、停放过程中的安全责任等法律责任问题予以明确,避免在车辆出现刮损或丢失时引起法律纠纷。另外,车辆停放必须符合消防管理要求,切忌堵塞消防通道等。

二、公共绿化管理问题

科研单位的绿化要求整洁,高雅,比较讲究立体空间的垂直绿化,多作规则式修剪,修剪及清除枯枝黄叶是科研单位绿化管理的重点。目前,科研单位后勤在编在岗工人数少,年龄偏大,技术能力偏低如大面积的绿化仅他们管理,就会造成公共绿化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修剪,最后造成单位的形象受损,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实际的途径主要有:①分配合适的绿化面积给各个一线的负责人管理,其中服务标准不同各负责的面积、要求也不同,具体可参照地方定额。②在绿化收入有限的情况下,突破部门、单位界限,将部分重,难的工作分包给外面具有专业设备和技术的公司。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来管理绿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当条件允许时,购买必要的先进绿化用设施设备,提高绿化养护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如在植株上贴电子标签,里面记录此株树木的信息编码,养护人员用电子枪读取电子信息,然后输入电脑。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树木的生长势,有针对性的采取养护措施,提高养护的效率和质量。④建立单位自己的苗圃园,培育或种植常用或稀少等的植物,以备及时自给之用。⑤当单位在做修建和环境整治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原有的参天树木,尽量避开或不要破坏原有的优良树木,因为那些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所以一定要珍惜它们。⑥加强负责人的绿化职业培训。如: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修剪植株的技能和技巧,各种花木的养护和管理技能等。⑦绿化管理要以人为本,对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梳理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

三、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对于农业科研单位,重点是科研设施,设备的安全,尤其是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设施,设备的消防安全,如,实验室人员进出多、精密设备多、有毒、易爆、易燃物品多、有些材料又属于助燃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等;对于农业科研实验用的有些大棚,温室等消防水源缺乏、防火间距不足、耐火等级低的特点等;用于仓储种子的库房更是管理的薄弱之处,一旦这些地方发生火灾,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做好日常,节假日,重大活动日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①做好实验室的药品管理。②配必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如:头盔,水枪,灭火器等,专人负责定期养护,定时检查消防器材,特别是做好重点部位的消防器材配备。对于失效的消防器材及时更换。③做好处于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周围的相邻单位,企业,个人的消防知会工作,避免火从相邻来。火灾来源于外部的情况在实际中也有发生,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也不能疏漏。④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事故责任制,制定制度和规定应操作性强,宜细不宜粗,同时在实际中要有明确的监督执行机制,避免制度和规定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因此对于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监督落实,及时消除火灾隐患。⑤以预防为主要,做好对职工,负责人,使用人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使之深入人心。⑥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消防管理,定时安排消防人员参与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构筑好抵御火灾的最后一道屏障。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实训室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ogistics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nalysis

TIAN Li

(Wuhan Commercial Profession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ogistics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gistics training room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gistics training room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al management method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ogistics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我国物流专业教育开设时间相对较短, 物流教育没有自己的专长及特色,物流人才的供需缺口大,如何将物流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培育出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专业化人才,已成为现代物流教育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训室是组织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地。合理的实训室建设、高效的实训室管理是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物流人才的基本保证。

1 我国物流实训室建设现状及问题

在当代物流发展的带动下,各高职院校争相开设物流专业并附带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各高职院校的物流实训室建设可谓参差不齐,在教学实验、实训和实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模式选择、环境提供和条件保障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1.1 资金缺乏简陋型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少高职院校在资金利用上捉襟见肘,所谓的实训室仅仅是简单的几台电脑, 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更谈不上先进软件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难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的需要,学生实训动手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1.2 奢侈浪费型

一些学校在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大量购买先进设备、建设规模浩大的实训室。还有一些院校为了与企业合作,企业变相的推销自己的产品,使得有些院校花费高额费用购买并不需要的或者并不实用的设备。这些设施设备都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在用过一两次后被搁置,造成严重的浪费。

1.3 校企合作、产学两用型

部分高校利用当地发达的物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位置优势与企业合作,一方出资一方出地,合作建设实用经济的实训中心,双方各取所需,这样不仅节约了资金,同时也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得到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企业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经济效益。

2 我国物理实训室管理现状

物流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基础平台,其管理水平和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成败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迅猛增加,实训室的规范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职教育发展至今,教育者对实训室管理与探索从未停止,对实训室的管理也是多种多样,其中运用最多最广的主要有以下两种:(1)院系或者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由系或者学校设立专门的实训中心统筹安排各班级的实训课程;(2)资源分配各教研室自主安排,就是把实训室根据实际情况分配给各个教研室,然后由教研室主任合理安排。但是无论是哪种管理形式,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实训室管理都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权责不清,沟通不够,管理混乱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比较混乱,归属不明确,实训室的管理没有明确的隶属到学校、系、教研室或是实训中心等,造成管理混乱。各部系之间在安排实训课时因缺少必要的沟通而出现冲突,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同时由于各系部之间设备运行经费和利益问题往往出现互不配合、相互推诿的现象,这不但影响了部系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造成仪器设备、师资不能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学科之间的科研协作。

2.2 实训室管理不当效益不高

对实训室的建设及管理缺乏较长远的规划,经费使用不当,各部系都各自为政,以自己利益优先而不能够顾全大局,各实训室缺乏沟通,经常出现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造成资金不能够有效利用,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很多设备和仪器除学生实习使用外,大部分时间都闲置,没能充分利用其价值,造成实训室效益低下。

2.3 实训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落后

人在实训室管理系统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搞好实训室建设、充分利用仪器设备的关键。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队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训室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通常,实训室管理员的职位被认为是开门、关门、收发设备的闲职,这直接导致设备无人会用,无人会修的后果,影响了实训室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缺少完善的评估制度和激励机制

虽然学校对实训教学足够重视,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对实训室的管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有要求,但是却不能严格执行,这样就导致没有一个评估管理人员工作好坏的标准。同时,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管理人员失去干劲,认为只要应付了事就行,而缺乏必要的上进心。这些最终都导致实训室的管理不能得到提高。

3 物流实训室管理改进与优化

3.1 明晰责任,加强沟通,完善制度,提高效率

针对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归属不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统一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选拔威望高、经验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担任实训室主任,实行主任责任制,负责实训室的全面工作,根据自身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的实训室运行管理机制。

各部系、专任教师与实训教师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各院校在实训室建设及管理方面都会遇到资金有限这个问题,因此,加强各个部系之间的友好合作既有利于科研协作,同时也能够让资源最大化利用。为了有效发挥设备的价值,应该实行开放的管理路线,让实训室真正的运作起来,减少实训室的闲置和资源浪费。

3.2 加强实训队伍自身建设

良好专业素质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打造一支这样的队伍,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实训室岗位责任制和设备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实训教师和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引进高层次实验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力度。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积极性,使实训室技术与管理人员真正融入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当中,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3.3 完善评估机制和激励措施

完善的评估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定期的评估督促管理人员的同时也能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适时的激励措施能够调动实训室管理员的工作热情和斗志。

物流实训室管理和方法的改革是一条不止的探索路。高职院校在不断加大实训室建设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训室的科学管理,通过进一步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把实验室建设成学生应职应岗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基地,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旭等.我国高职高专物流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4):154-155.

[2]陆恩.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0(4):145.

[3]陈显通.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模式及实训平台的构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