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范文
时间:2023-04-10 22:5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化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生物化学主要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学变化的规律。生物化学为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医学各有关专业的必修课。本次,本报主要推荐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镜岩教授主编的教材《生物化学》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6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材和教学的经验得失
以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评《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
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的进展,正值腾飞时期,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漫长岁月里,今日正步近一重大的里程碑。本人在大学从事生物化学教学、科研已近半个世纪,1980年主编了《生物化学》教科书(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对学科发展,不得不在1989年,改写第二版,又过了10年,我又主持改写第三版。在这两次改写中,环顾几本国际上著名教科书,它们正不断更新换代,为了写进重大最新成就,又受篇幅限制,就尽量缩小或删除基本的入门内容,但仍都达千页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篇幅,我们写教科书的人,都有点步履艰难之感,何况对我国初习生物化学的学人,更难于适应。
1998年秋天,在国际书展中,我发现了这本Instant Notesin Biochemistry。入手细读,感到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精要,速览”的生物化学教科书。它言简意赅,内容新,编排、写法利于记忆。它十分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简明扼要介绍了最新成就,经过精选,指出重点。对于想了解、记忆和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初学者,无疑是一本好书。书中内容深入扩展,相互参照,相得益彰,必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向科学出版社作了推荐。他们经过了解研究,作出了“速译、出版”的决定。我为青年学子们得到出版者的慧眼感到十分高兴。出自这样的心情,我担起了主译的责任,组织了几位能者,用较短时间共同译出,以飨读者。
当前,分子生物学正值热点中的热点,其中,人类基因组DNA全序列测定无疑是重中之重,这个巨大项目即将完成。为阐明生命活动的真谛,“后基因组”研究,即“蛋白质组”研究(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的整体研究)的时代即将到来,它将是21世纪整体细胞生物学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此时刻,我们必须向前看,否则必将永远落后。
Instants Notes丛书总主编、英国利兹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院教授指出,当我们看到一年级新生辛辛苦苦地啃完大量用小字体印刷的生物化学课本时,我们就相信,肯定有一种更好的方式,那就是以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讲述其核心内容――《生物化学》(Instant Notesin Biochemistry)因此应运而生。本书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然而,我们的初次尝试并没有使各方面的内容都处理到位。例如,学生读者和教员告诉我们,基因表达部分所涉及的内容相对匮乏,还应有许多其他较小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在新版中涉及了所有这些内容。主要扩写了基因转录及其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的调控,以及RNA的加工和蛋白质合成。我们还根据反馈意见增加或重写了许多其他主题,包括酸和碱、pH、氨基酸的离子化、热力学、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结构测定、流式细胞术、以及肽的合成。我们在编撰新版时,还重新考虑了每一幅插图,并作了必要的修改,以便使学生读者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我们还增加了许多新插图。所有这些工作必然导致本书篇幅的增加。然而,无论如何,不管是从正文看还是从插图看,我们都尽力设法使本书仅包括我们认为对理解本门课程来说是重要的那些内容。
因此,新版的特色就是保留了与前一版相同的特征――以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讲述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该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并且在可怕的考试来临时也适于复习!非常希望修订版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生物化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定价:55.00元
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评《生物化学》
王曦
相信王镜岩的《生物化学》一书对生物专业的同学来说已经不存在是否值得推荐的问题了,因为这是很多院校考研的指定教材。
以前上课的时候没认真听过生化学,而且我是想考动物学,对生化不感兴趣,所以学起来特别痛苦。在考研的那段时候每天都在复习,简直是痛不欲生,1300多页的书让我不知从何入手。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尽管我学起来很困难,但这的确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
这本教材吸收了国内外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章节仍按先“静态”后“动态”组织编排,符合我国生物化学的教学习惯,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但是教材中有些概念有待商榷,如酶的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的定义,多酶体系与多酶复合体的定义。另外,它的覆盖知识点全面,内容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和辅酶、抗生素、激素和生物膜等,有一定深度,便于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化学知识。每章都附有提要和习题,但是缺少相关解答。
本书在同类教材中是比较好的一本,能较详细介绍各方面的知识,较系统完善,总体上对于所有生物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参考书。
《生物化学》(第二版),王镜岩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定价:56.00元(上)62.00元(下)
推荐教材
《生物化学》(第6版)
由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第6版)一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教材主编会议的精神,本版教材要能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较好地体现本学科的进展与我国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教材在第5版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第三篇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第三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教材重点阐述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尽可能反映生命科学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药学研究模式的特点,突出了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与现代生物技术的进展及其在现代药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版教材还加强了遗传信息传递和结构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充实了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物质代谢、代谢调控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内容;扩充了生物药物的近代概念,介绍了生物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书末附有生物化学专业名词英语注解等。
本书作者吴梧桐是我国生物技术与生化药学专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他长期倡导生命科学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药学教育模式,建立了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工业微生物学与现代药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生物制药学科体系,主持创办了生物制药专业和生物制药学院。其权威地位也保证了本教材的高水平呈现。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
由罗纪盛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一书是根据教育部1980年6月在武汉召开的高等学校理科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制订的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第一版和第二版10多年在各级各类学校使用,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本书是一本适用面广,实用性强,内容简明扼要,概念严密准确,科学性强,文字精练,层次清楚的教科书。为适应学科发展,满足基础教学的需要,1996年12月在上海召开本书的修订小组编委会,确定了修订原则和各章修订细则。
第3版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工作:
1.蛋白质一章增加了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功能分类等内容,充实了氨基酸化学反应和生理活性肽等内容;
2.重新编写了核酸一章,增加了核酸变性复性的影响因素、分子杂交、各类RNA的结构和功能、核酸序列测定等内容。改写了核苷酸、DNA构象类型、超螺旋结构等内容;
3.充实了糖类、脂类和生物膜生物学功能方面的内容;
4.酶学一章补充了核酶、抗体酶、酶工程,底物过渡态等新概念;
5.物质代谢部分增写了“代谢总论”一节,与“生物氧化”合为一章,在糖代谢之前增加了代谢研究方法、各条代谢途径的调控、个别氨基酸分解和合成代谢概况、苹果酸穿梭、柠檬酸穿梭等内容;
6.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部分增加了真核生物DNA、RNA、蛋白质生物合成、PCR原理、第二套密码系统、多肽链折叠的辅助蛋白(分子伴侣)等内容,改写了RNA剪接、反转录作用、核糖体结构等内容;
7.代谢调控部分增加了色氨酸操纵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等内容;
篇2
关键词:生物化学 植物单宁 成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37
1 前言
随着对植物单宁研究的加深,植物单宁的作用逐步得到了发掘。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植物单宁是植物中所蕴含的重要物质,其成分主要由多酚物质组成,因此植物单宁又称为植物多酚。考虑到植物单宁成分的特殊性,植物单宁在生物化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生物化学及周边领域取得了重要应用。所以,为了加深对植物单宁的了解,我们应对植物单宁的概念和定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对植物单宁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及其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保证植物单宁成分研究取得积极效果。
2 植物单宁的概念和定义
植物单宁(Vegetable Tannin)又称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皮、根、叶、花和果实等组织中的一类天然多酚类活性物质,也是天然产物中研究得比较早和较多的一类化合物。按其结构和性质可分为水解单宁、缩合单宁以及复杂单宁,化学结构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水解类单宁如没食子酸单宁和鞣花单宁,生物活性较强,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缩合类单宁其最重要的组成单元是黄烷醇和原花青定,如黑荆树皮单宁、落叶松树皮单宁表现出不同于水解类单宁的特征,在化工、材料等领域虽有应用,但应用面较窄。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植物单宁是植物中蕴含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一定的提取价值,正确分析植物单宁成分,不但有助于提高植物单宁的应用效果,还能够积极发挥植物单宁的作用,使植物单宁能够在生物化学中扮演中角色,能够成为重要的原料。为此,我们应根据植物单宁的概念,对其成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植物单宁在生物化学中的主要作用,对其在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应用有足够的了解。
3 植物单宁在生物化学中的主要作用分析
考虑到植物单宁的特性,以及植物单宁成分的组成原理,植物单宁在生物化学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抑菌和抗病毒
从植物单宁的成分来看,其主要成分对微生物的凝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植物单宁成分能够在细菌的抑制和抗病毒方面有重要突破,能够达到抑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这一特性决定了植物单宁成分成为了抑菌和抗病毒药品的重要选择。
3.2 抗过敏
目前对于过敏症状的治疗,主要采取了多酚类药物。而植物单宁中的多酚成分含量较多,适合作为多酚类药物的重要原料制成抗过敏药物。所以,植物单宁成分对抗过敏表现出了突出的优点,能够满足抗过敏要求。
3.3 抗癌变和增强免疫
单宁抑制肿瘤和抗癌作用体现在调节机体细胞生长方面,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实现的。含柿子缩合单宁的突变抑制剂可用于抑制UV诱发的突变。所以,植物单宁成分还具有抗癌变和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3.4 单宁对食品的色与味的影响
植物单宁通常是从色、味两方面影响着食品风味的。天然植物单宁容易被氧化,特别是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红棕色或褐色的醌类产物,成为食品色素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植物单宁成分对食品具有重要影响。
4 植物单宁在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应用
目前来看,考虑到植物单宁的重要作用以及植物单宁成分的特点,植物单宁在生物化学及其周边领域得到了重要应用,其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植物单宁在化妆品中的重要应用
由于植物单宁中富含多酚成分,而多酚成分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因此植物单宁在化妆品中得到了重要应用,成为了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之一,提高了化妆品的整体效果。
4.2 植物单宁在日化产品中的重要应用
植物单宁中除了多酚成分之外,还含有单宁酸等衍生物,能够有效消除空气中的臭气,因此植物单宁被当作日化产品中的重要原料,对提高日化产品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3 植物单宁在水处理中的重要应用
由于植物单宁成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植物单宁在水处理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可以用来消除水中的杂质,达到除垢和清洁水质的目的。同时,植物单宁还能够成为水质稳定剂的重要成分。
4.4 植物单宁在材料中的重要应用
基于植物单宁结构的特殊性,利用植物单宁成分特性研制的改性材料成为了材料发展的新方向,对提高材料性能,满足环保要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植物单宁在材料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5 结论
从植物单宁成分来看,由于其富含多酚类物质,并且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和抗病毒及抗氧化作用,因此植物单宁在生物化学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为了保证其应用效果,我们应对植物单宁成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掌握其抑菌和抗病毒几抗氧化作用,满足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瑞.植物多酚对皮革中Cr(Ⅵ)的防治机理及防治作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1.
[2]李芒.肚倍蚜适应单宁环境机理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3]张国伟,易中周,矣辉,郭俊明.蒙自石榴皮中单宁的提取及其物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8).
[4]刘洪,敖波,范淑辉,陶明.四川会理石榴皮中多酚微波提取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6).
[5]朱立才.植物多酚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6]马栋.焦化工业场地土壤的PAHs污染特征及微生物修复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
作者简介:郭宏杰,集宁师范学院生物系,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篇3
由于标本来自于学生自己,学生就很重视,这样要动手操作的兴趣性就很高。可是要想得到自己的检验结果,就必须亲自去做。我们改变由原来的老师准备实验转为学生去准备实验。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自己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从试剂配制、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结果的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让学生去实践。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离心机、刻度吸管、微量移液器、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生物化学检验中常用到的实验器材。经过多次反复的使用,学生对这些常用仪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都非常熟悉。这样,学生在期末实训考试时成绩都很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态度十分认真,培养了学生踏实工作的好作风,为其将来在基层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模拟案例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对检验结果的综合判断能力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生化检验人员不仅要能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而且要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服务,包括对结果的解释和对临床疾病诊断提出新的检测项目和优化组合检测项目,并能从实验室角度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提供临床咨询[5]。因此,这要求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前对所测定的结果有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特别是各实验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此,我们把这门课程通过归类整理后分成五大块:物质代谢检测(血脂代谢、糖代谢、钠、钾、氯和酸碱平衡、微量元素);器官生理、病理检测(肝胆生化、肾脏生化、心脏标志物);疾病代谢检测(内分泌功能、肿瘤标志物);特殊生化检测(妊娠、新生儿生化);创新设计综合实验检测(糖尿病人样本生化综合、急诊病人不同生化检测筛选设计),通过整合后,一次实验给学生一个综合病例,让学生和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分组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初步判断患者可能的患病类型,从而选择检测项目并进行准备和操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多次的案例分析综合实验,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使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对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开放实验室,借助科研平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篇4
1.1案例教学法比如我们在讲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时,先给大专学生讲讲疯牛病,疯牛病的起源,发病机制,让大家对此产生兴趣,开始讲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开阔了大专学生视野,提高了大专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了教学任务。
1.2问题引导教学法比如我们讲糖代谢,军训过后为何会肌肉酸痛?过几天为何症状消失?为何糖尿病会有三多一少症状?
1.3教学做一体化比如我们在讲血浆脂蛋白时,把这次课安排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采血,自己测测血浆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含量,再给大家讲血浆脂蛋白的种类、功能等,让大专学生在做试验中产生思考,在思考中看自己的测定数据。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1.4任务介绍教学法在讲核酸时,先让大家熟悉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在课堂上给大专学生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的过程,其中的有趣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同时知道一些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为科学奉献终身的思想。
1.5多媒体动画比如我们在讲酶的作用机制时,采用多媒体动画,让大专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酶的作用机制。
2学法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习方法是否科学,首先受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制约。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我校大专学生特点:(1)活跃;(2)独立;(3)求知欲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讲课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由讲改为导的教学模式。
2.1复习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的最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在学习相应章节时,要提前复习有机化学的相应章节。
2.2写小论文在重要章节的学习前,给大专学生布置写小论文的作业,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大体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2.3做题给学生发参考习题,学生通过做题掌握重点、难点,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4协作学习每一章节讲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一章得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
2.5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大专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指导方法,爱动手的,给机会在课堂上给大家演示试验;爱演讲的,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一讲医学上的小故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3.结语
篇5
1培养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合适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本校留学生授课为全英语授课,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客观地讲,目前真正能在课堂上流利地使用英语教学的非英语专业教师并不多,因为大多数教师接受的是中国式英语教育,英语读写没有问题,但是缺乏海外学习背景,听力和口语功底不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接触英语的机会(如网络、学术活动、媒体等)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培训、互访、交流的形式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外高校进行学习、交流,以此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的准备
教材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是学生预习、学习知识、复习的基本工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重要的基础课,掌握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为今后的临床各学科学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理论课的教材选用上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以贾弘褆教授编写的《Biochemistry》为基准,结合数本英文原版教材作补充,并且根据教学需要和留学生的知识背景,对内容进行了取舍,学生使用后对《Biochemistry》教材的选择还比较满意。目前,国内还无成熟、统一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供留学生使用。结合本教研室的教学实践,借鉴多所知名院校的相关实验教材,自行编写了《Biochemistryexperiments》一书。这样既符合本校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实验内容,避免操作中的失误,受到了留学生的欢迎。
3教学方法多样化
3.1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容系统性强,蛋白质和核酸结构抽象,多种代谢途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仅靠教师讲解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多媒体课件、彩色挂图、胶片投影、立体模型等形象而直观,这些辅助工具的使用能使学生对各种知识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方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2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留学生思想活跃,不懂的问题会随时打断教师的授课,喜欢即时提问,对教师授课效果要求高。针对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使留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3.2.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生化内容晦涩难懂,如果教师不注重授课技巧,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启发式教学法侧重于引导而不是由教师一味地“满堂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留学生性格活泼,喜欢即时提问,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更容易开展启发式教学。如在讲“DNA复制”一节内容时,可有针对性提出问题“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让学生自由讨论10min,自己寻找答案,然后教师引出DNA复制的半保留特性,留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既掌握了知识点,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常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
3.2.2应用归纳对比法
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具有抽象难懂、系统性、联系性强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难以记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地应用归纳对比教学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对比。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理解知识要点。
3.3提问式教学
留学生课堂纪律比较差,自由散漫,上课爱互相讨论。为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使他们感到压力,本校在教学纪律开始变差时,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刚讲过的问题。因为所有学生都有可能被提问,因此课堂纪律好转,学生又能继续认真听讲,教学效果也显著提高。
3.4复习式教学
在每章课讲完后,给出一定数量的“quiz”,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定时做题,教师纠正错误,用上习题课的形式复习,这种方法加强了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效果。
4改革考勤制度与考核标准
留学生特别看重期末考试成绩,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以前,教师仅仅是以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往往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因此,本校对留学生的教学考核方式和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改革。
篇6
关键词:集体备课;联系临床;趣味引导;多媒体
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专业基础课,而且是发展非常迅速的前沿学科,由于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生物化学的研究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产生,它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整个生物界,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生化的过程,我校所学的是医用生化,它集中了动物生化和微生物生化的知识,生化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是医学课程中很重要的课程,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和生理学中脱离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比较抽象,缩写符号多,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理论点多、面广,因而师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因此,如何将这些深奥难以理解的生物化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是我们每一位生物化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集体备课,激发群体思维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章节采取集体备课,在备课时要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开展以他们为主讲人的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前主讲人要广泛收集教学素材,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成功的集体备课能让所有生化老师群体受益,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互相促进,从而保持教学多元化。
二、授课时多结合临床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是学生感到生物化学枯燥及学习被动的主要原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力求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学内容要侧重于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工作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生物化学课程与后期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的密切配合。如在讲授酶时,把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概念和高烧对人体的危害、冬眠疗法、高温灭菌、低温保存生物制品等医疗工作措施联系起来。在讲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联系一些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癌药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机理,在讲述糖代谢时,可列举糖尿病病例,利用糖代谢知识分析糖尿病“三多一少”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理论不再空洞,加快其领悟,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实施趣味引导式教学
生物化学中有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方法,学生必定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若在教学中讲述一些有趣的见闻、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的抑制原理时,可以先讲古代日本渔民打鱼趣闻,他们用生长在海边的一种藤条状的植物在水中浸泡,鱼就会自然死亡,后来研究发现鱼的死亡是由于呼吸链被抑制,细胞缺氧而死亡,就把这种抑制剂称为鱼藤酮。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知识点。又如,在讲解三羧酸循环时,把循环过程比喻为操场,草酰乙酸比喻为运动员,乙酰辅酶A比喻为矿泉水,运动员沿着操场跑步,每跑一圈喝一瓶矿泉水,然后总结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每循环一圈,消耗一分子乙酰辅酶A,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些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化解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主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生化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内容,再现传统教学难以表述的内容,具有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平面板书立体化、信息摄取多元化、教育过程人性化等特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使图片和动画内容生动活泼,直观性强,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先将一些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感性知识,再通过教师的深入讲解,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理性知识。另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表格的应用,图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列举事物,便于记忆。图表格式的系统化、条理化、简明化,是记忆外储的一种良好形式,图表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绘制表格的基本原则是简单明了、避免杂乱繁琐。设计合理、精美的表格能起到一览诸要,便于记忆的作用。并且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应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适当应用提问、讨论和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形体语言的交流,建立“教师―媒体―学生”相互作用的新教学模式。
篇7
摘要:在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笔者结合本院的教学实际,对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从生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对学生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因异而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物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有机体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作为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学、动物科学、兽医专业、兽药专业、饲料专业和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教学中起着联系基础专业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畜牧兽医类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动物生物化学的授课对象绝大多数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二年级大学生[1]。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性强、抽象复杂、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随着学科的迅猛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2]。同时许多新技术也越来越尖端化,远离临床实践,导致学生学习出现畏难情绪,加之对于所学专业又不知道如何应用,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学科发展,开展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是生物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当前本院动物生物化学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
1.1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教研室不乏具有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但是多数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授课技巧;而对于教学经验和授课技巧丰富的老教师而言,由于缺少专业相关交流机会,信息相对闭塞,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触有限。因此,提升老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结构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1.2学生生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
本院生源有两大来源:一类是普高生源,化学基础扎实;另一类是对口生源(职业高中),这类生源的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薄弱。本院在现在的专业分班当中有些班级将两种生源混合编制,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在授课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讲深了对口生听不懂,讲浅了普高生听着又简单,另外在考试中也会面临一些相类似的问题。
1.3课程授课内容与学科当前发展相比有些滞后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其理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这给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实验课开设方面,目前开设的实验多数都是以基础生物化学为主,主要为一些定性、定量分析实验。而且实验课的开设不分专业特点,都是一样的内容,这样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实践的需求。因此,各专业实验设计亟待更新;然而增设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又会面临实验经费不足等问题,实验设计需要改革与新增实验成本较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矛盾。
1.4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师单纯的教授,教学方法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
在综合分析了本院当前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2.1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跟上生物化学发展的节奏,积极争取经费,本院鼓励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使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学科发展动态,补充新技术和新知识。为加强对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养,一方面可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当面讲授教学经验和技巧;另一方面可组织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然后彼此交换意见,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外出继续深造。
2.2依据生源分班授课
以本科生为主,打乱原有班级编制,按照生源的不同分为强化班(普高生源)和普通班(对口生源),分开教学。强化班在授课时针对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仔细讲解,深度剖析,并结合前沿和应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普通班针对其化学基础差的特点,采用由线到点的方法,先给他们讲一个轮廓,让他们了解各大物质代谢的过程;然后根据其掌握程度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兴趣再进行深入讲解。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自由选择在强化班还是普通班上课,这样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使学生学习时能各取所需,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优化教学内容
在理论教学上,课程安排、教学大纲制订及课时设置顺应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进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学时的调整,计划减少经典的生物化学学科内容,例如物质代谢及代谢调控的学时数,增加分子生物学内容的学时数(包括基因工程技术、DNA序列测定、PCR技术等学时数),以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里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就,提高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而对于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这些章节,围绕这些重点和难点,分不同专题开展主题讲座,使教师能在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把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传授给学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在实验教学上,更新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地展开教学;根据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和项目,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实验技术。
2.4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4.1讲授教学法
用讲授法系统地对整门课程进行阐述,使学生熟悉本门课程都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大概轮廓,并知道学习本门课程后将会有哪些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2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例如糖类、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二、三、四级结构)及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等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维彩色图片和三维动画,学生通过这些能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4.3将理论联系实践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
例如讲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的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会引起肌肉的疼痛;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失的人吃了蚕豆后会发生“蚕豆病”;缺乏酪氨酸酶的人会导致黑色素合成障碍,引发皮肤、毛发变白,眼睛怕光的“白化病”;以及为什么减肥药中会有肉碱,磷脂代谢解释了某些毒蛇毒素的作用原理,等等。
2.4.4多运用比喻式教学
例如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二磷酸腺苷(ADP)与无机磷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偶联反应,即氧化还原反应和磷酸化反应偶联在一起。把呼吸链比喻成一条河,把磷酸化偶联的部位比喻成一座座水电站,电子(水)在呼吸链(河中)上传递(流动)的时候,就会产生能量,这个能量推动ADP磷酸化生成ATP。这样讲解学生很快就会理解什么是氧化磷酸化。
2.4.5启发式教学
教师不能一味的讲解代谢的过程,而应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糖代谢一章中,糖异生和磷酸戊糖途径讲授完之后,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把两节内容互联起来。当机体受伤需要大量的核酸而不需要大量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时,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代谢如何发展?反之,当机体不需要核酸而需要大量的NADPH时,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代谢又会如何发展?这时就要分析两个途径的特点及产物,还有两者之间的联系,他们共有的联系就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阶段,当机体需要核酸而不需要NADPH时,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支阶段的代谢会增强;反之,磷酸戊糖途径的氧化性分支代谢会增强,糖酵解代谢速度会减慢。
3结语
动物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这次探索,结合本院的教学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贵吉,刘维全,刘.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现状及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09):51-53.
篇8
关键词:生物化学;乳糖操纵子;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185-02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也是医学、生物学、农学等学科科学研究的工具学科。该学科对于培养农林医药院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生物化学学科非常抽象,主要是阐述体内蛋白质、DNA和RNA以及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导致学生很难理解,使得生物化学课程成为农林医药院校最难学、不及格比例最高的学科之一。尽管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以PBL为主导的理学教学方式[1]和以任务驱动型教学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方式[2]对于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但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讲授法授课模式仍然是无法替代的。因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能够深入浅出的将复杂的机制通俗化,一直是生化教学老师不懈的追求。本文以较抽象的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乳糖操纵子为例,从导课、授课、知识拓展、强化训练、小结5个环节阐述如何进行生物化学教学设计。
1 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乳糖操纵子内容非常枯燥,而且比较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讲述一个现象(给出一张细菌生长曲线图):当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细菌的生长曲线不是大家熟悉的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而是出现了2个对数生长期,中间有一个迟缓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接着给出一张细菌培养基中糖消耗曲线图,学生就会分析发现第一个对数生长期主要是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被消耗了,而第二个对数期是乳糖被消耗了。那么为什么葡萄糖和乳糖分别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细菌生长对数期会被消耗呢?学生通过前面代谢部分的学习,一般都明白代谢葡萄糖和乳糖都需要酶,而且需要的酶不同,第一个对数期细菌体内有分解葡萄糖的酶,第二个对数期有分解乳糖的酶。也就是说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最后给出细菌生长过程中lac mRNA、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透性酶,此时学生会发现乳糖代谢的基因――lac mRNA并没有表达,而且对应的基因表达产物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透性酶含量也很低,所以第一对数期不能分解乳糖,只有第二对数期才能分解乳糖。那么细菌体内如何实现这一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呢?通过4次层层设疑,抽丝剥茧,引出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大部分学生会好奇细菌是如何实现这一复杂调控过程的。
2 始终围绕培养基中不含葡萄糖、只含有乳糖时乳糖操纵子才开始表达这一现象进行授课
通过前面3张图片的讲解,学生发现当培养基中只含有乳糖时,乳糖代谢相关的2个酶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透性酶产生了,而且编码这2个酶的lac mRNA也表达了。由此就引入了诱导表达和操纵子这两个概念。诱导表达就是加入代谢物后基因才开始表达;而操纵子就是一个lac mRNA产生2个以上的蛋白质。接着详细讲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操纵子中每个元件的功能。而且指出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的操纵子模型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中具有普遍性,并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后讲述为什么培养基中含有乳糖时该操纵子才开始表达主要是由于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作用被乳糖诱导后解除。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蛋白质和酶的变构效应,讲解阻遏蛋白与乳糖结合后结构改变不能与操纵序列结合,这样学生与前面学习到的知识融汇贯通,方便学生理解。乳糖操纵子阻遏蛋白的负调控机制只解释了只有在乳糖存在是乳糖代谢相关酶才开始表达,因而此时接着抛出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培养基培养基中同时存在葡萄糖和乳糖时,乳糖代谢的酶并没有被诱导呢?是不是还存在其他调控机制呢?由该疑问引出CAP蛋白的正调控机制,同样的CAP蛋白存在与cAMP结合后的变构效应导致功能改变的现象。最后总结过程中强调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蛋白的正调控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过程,也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在培养基中不含葡萄糖、只含有乳糖时乳糖操纵子才开始表达”这一中心问题。
3 侧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应该注重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更加强调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在讲解完乳糖操纵子结构后,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可以从GenBank中查询下载到该序列,如何找到乳糖操纵子结构中的各个调控元件和结构基因。学生一看非常直观,而且会有许多新发现:调控序列实际上很短,只有几十个碱基,而结构基因很长,有几千个碱基;阻遏蛋白结合的操纵序列和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序列实际上是重叠的;lac Z、lac Y和lac A基因之间实际上有间隔序列;阻遏蛋白基因不隶属于乳糖操纵子,是独立转录的。通过教会学生如何使用GenBank查询下载序列,既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又可以“做中学”,有不少新发现,而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就会查找文献,更深入地了解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及机制。同时在知识拓展时还要强调新进展,强调这个领域中目前的创新性的成果。如我们讲述了Bhogale等2014年发现在大肠杆菌中,乳糖操纵子有非诱导状态转化为诱导状态,不仅与阻遏蛋白在操纵序列的解聚相关,同时与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解聚的周期相关。学生会发现这样一个经典的模型,直到今天都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有力于培养学生学无止境的学习品质和创新精神。
4 围绕重点、难点进行强化训练
大学的教学课堂要不要进行强化训练,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过去在高中阶段长期深受“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毒害。但是我们认为课堂上适当的强化训练还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校教师赴美国犹他大学访学后发现,国外的医学院考试是非常多的,生物化学部分内容每2周考试一次,学生学习基础医学部分内容一年后就参加类似于国内执业医师的全国性统一考试,2次机会,没考过直接退学了。因此,我们针对乳糖操纵子正负调控机制和历年来考试中学生多选题失分较多,安排两道单选题和两道多选题,先让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在问卷网回答,然后教师现场直接在问卷网查询学生答题结果,查看学生掌握情况,与学生一起分析回答错误的原因。
5 提纲挈领进行小结,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小结是对一堂课内容的简要概述,也是对一堂重难点内容的再次强化,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性掌握。在进行乳糖操纵子讲述过程中可以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概述乳糖操纵子结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和CAP蛋白的正调控作用。这样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个整体性的认识,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然后可以提出一道思考题供学生课后研究性学习:“人体中是否有乳糖代谢相关的酶?该基因在东亚人群和欧美人群中的表达调控特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不少同学喝牛奶后有轻微的腹泻呢?”这个问题既和本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解决学生“为什么学?学后有什么用?”的疑惑。
6 结语
上好一堂生物化学课,授课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查阅大量文献,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传统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S定式,一般课堂教学设计时以教材中的章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往往涵盖3~5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感觉非常凌乱、不系统,无法感受到那些内容是重点内容,往往老师在讲课时常常强调这里是重点啊,但是几分钟就讲完了,学生根本没有听明白。因而我们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一节课作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从导课、授课、知识拓展、强化训练、小结5个环节进行“深雕细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层层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本节内容为例,我们先后设计了5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且问题一环扣一环。此外,要充分利用小结的机会,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整体性的认识。最后,再提出与本教学内容和大家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生物化学和大家的生活其实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抽象的、无用的。
参考文献
篇9
开展案例教学最为关键的是案例的选择。将健康体检作为教学案例,其优势在于:其一,常见。健康体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越来越普及,因此将健康体检作为教学案例,能降低生物化学的神秘感,拉近其与学生的距离。其二,涵盖面广。健康体检项目涵盖生物化学中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三大物质代谢、肝胆生化等重要内容,还可以通过探究体检新项目和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而了解一些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基础。其三,精要。现代生物化学对临床检验医学现状与未来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可以说临床检验医学(尤其是生物化学检验方面)是生物化学理论得以具体应用的学科之一。健康体检是临床检验医学的一部分,将一份简单的健康体检报告作为案例导入,并将生物化学相应知识点融入其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轻松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因此,以健康体检为案例开展生物化学教学,不仅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形象化,便于理解,还可以将繁杂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便于记忆。
二、体检案例应用示例
1在静态生物化学中应用
同一个知识点可能有一个到数个体检指标与之联系,而同一项目的不同方面也可对应不同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在使用案例时有所选择,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就静态生物化学(即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章节而言,重点需要关注的是“检测方法与原理”。应该指出的是:现阶段很多临床检验已被自动化、一体化分析仪器所替代,如血常规和尿常规分别用血细胞分析计数仪和尿液分析检测仪检测分析。仪器检测分析具有快速、精准的优势,但就具体的生物化学教学而言,不应局限于对现有手段的简单陈述,而应关注其检测方法和原理,也可拓展到对多种替代方法的探究。体检项目中很多都涉及蛋白质、酶、核酸等的检测。在实践中总结出两条筛选案例的原则:其一,简要,即检测方法简单典型,若能配合开展学生实验就更佳。静态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学习的开端,唯有遵循简要原则,才能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如:蛋白质化学是生物化学中的开篇章节,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章节,其中蛋白质理化性质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尿蛋白定性实验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中有3种实验方法: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酸法、试带法。这些方法涉及蛋白质酸碱性、两性解离和等电点等内容。可通过问题设置来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实验原理,主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分析“何种情况会致假阴性或假阳性?“”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等问题,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印象。尿蛋白定性实验简单易行,可配合开展实验教学。另外,血清蛋白可用双缩脲法和电泳法两种方法测定,也可同时引入该检测项目进行讲解。其二,所含知识点丰富、可重复使用。如酶学章节是动态生物化学和静态生物化学之间的桥梁,酶促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酶活性测定方法都是本章重点和难点,而大量的临床检验是依托酶促反应来测定的,如何从众多案例中选择出典型案例?就酶学部分而言,我们选择的是ALT的测定。ALT测定方法简单,有比色法和连续监测法两种,通过对其测定方法和原理的探究,可掌握酶学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ALT指标的临床意义涉及肝胆生化、氨基酸代谢,甚至维生素(ALT辅酶是维生素B6,若ALT偏低可能是磷酸吡哆醛缺乏症)章节内容,因此ALT案例可串联多个知识点,方便学生记忆,且该项目可配合实验教学。
2在动态生物化学中应用
动态生物化学即物质代谢,是生物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是学好本部分的两个必要前提。体检案例在此部分应用较广,与静态生物化学联系时,往往对应单个或数个知识点,而到了代谢部分,体检案例可作为主线,整个部分教学可围绕这个主线展开。应用案例教学时,一般分为导入案例、问题驱动、学习应用、拓展延伸4个环节。例如在代谢开篇之前,先让学生看数份血糖血脂偏高的体检报告单;接着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该类疾病死亡率等数据导出“什么是三高?”这一问题;然后从“三高指标是什么、什么是血糖、什么是血脂”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血糖和血脂要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此引出糖代谢是调节血糖平衡、脂代谢是调节血脂平衡的概念,随后循序渐进地进行代谢各章节的学习。以脂类代谢教学为例,让学生阅读血脂偏高报告单中的健康建议项目,并让其带着“为什么提出这些健康建议?”的问题来学习。在讲具体代谢途径时,结合预防高脂血症的措施以及调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来讨论;讲血浆脂蛋白代谢时,结合血脂相关的4项指标来分析;讲脂类代谢紊乱部分时,从高脂血症的预防、疾病分型及特征、症状、治疗措施等方面加以总结,这样学生就能梳理出整个脂类代谢的要点。
3在分子生物学中应用
体检案例不可能涵盖生物化学所有的知识要点,但稍加拓展引申,就可扩大应用范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生物化学中的分子生物学部分主要围绕中心法则来讲遗传信息的流转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相关的一些基本技术。然而体检项目中并没有涉及此部分内容,但如果我们对某些体检项目加以拓展,就可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我们从血常规入手,如果白细胞数偏高,很可能预示细菌感染,那么现代临床检验中就细菌鉴定可引入多种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析等,从而弥补了此部分内容缺失的不足。又如,健康体检备选项目中有癌症标志物的检查,癌症的早期诊断是现今的研究热点,新项目指标、新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展开讨论,学习相关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三、总结
篇10
对于生物化学而言,生物大分子结构这一章节主要是针对蛋白质化学进行详细的分析,蛋白质化学主要包括核算化学及酶维生素等,属于静态生物化学的一部分,很多学生感到大分子化学学习过程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对抽象的结构,特别是对蛋白质的三级和四级结构,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那么讲解时可逐层推进,首先针对简单的肽链结构进行讲解,针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逐渐递增,一方面是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在这样的讲解过程中还具备一定的归纳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得更加深刻。
二、物质代谢绘图讲解
物质代谢是整个生物化学的核心,也是生物化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很多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之所以过了很多年依然记得“三羧酸循环”是糖代谢中一个重要的循环,是因为在大多是课本中都有三羧酸图,让学生很容易记住,另外,糖代谢途径是整个生物化学中比较难的,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因此“三羧酸循环”几乎成为了生物化学在学习过程中的代言词。对教师而言,在讲解代谢过程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条理,这无疑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讲解之前需认真备课,从而明确重点。笔者在进行物质代谢的讲解过程中,经常在进入物质代谢内容的第一次课时就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引导作用。三大代谢,不管是哪一个代谢途径,都需要了解发生大的区域,重点掌握不可逆的步骤及限速酶和伴随的能量代谢,根据途径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同,而磷酸戊糖途径是整个糖代谢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对人体生理最为重要的途径。学生学好物质代谢,最重要的是进行归纳和总结,笔者在讲完了三大代谢途径之后,就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绘制一张代谢图,这张图上包含了三大物质的6条主要代谢途径,以及这几条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需要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限速酶、不可逆反应、ATP生成和消耗的主要特点。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归纳和总结,从而找出每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这样对于学生的基本功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