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研究方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研究方法总结

篇1

关键词:观察法;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意义

一、引言

观察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知心理学作为研究人如何觉知、学习、记忆、思维和决策的一门科学,是继行为主义之后心理学的第。它在承继过往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形成了以反应时测量、口语报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为主的独特研究手段,而作为心理学研究古老方法的观察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何在呢?

二、观察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心理学作为一门中间科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孕育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观察法在两者对心理学的探讨和研究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科学对心理学的探讨以哲学心理学为主,其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和思辨,观察是思辨的前提,也是检验思辨结果的手段。自然科学对心理学的探讨主要以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为代表。其中生理心理学在探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中自然离不开观察,而以韦伯和费希纳为代表的心理物理学在发现感觉阈限和对数定律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观察。

认知心理学是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来探究人的认知过程。其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源远流长。对认知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始于构造主义学派。冯特认为对认知活动的研究就是分析感觉的基本要素。构造主义研究认知的方法是内省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省法乃是观察法的一种变式,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自己,后者的对象是他人,但二者在基本原理上一致。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客观行为。因而,作为研究意识活动主要方法之一的内省法也被拒之门外,但观察法仍然是行为主义研究心理活动的客观方法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探讨主要表现在对知觉的研究上。格式塔心理学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其主要哲学基础,其方法论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

三、观察法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地寻找信息、接收信息并在一定的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自我观察是口语报告法的核心,研究者探究被试认知活动规律的基础是被试出声报告的材料,而出声报告材料的准确性取决于被试自我观察的水平。

反应时测量法同样离不开观察。反应时测量法中,无论是实验的主试还是被试,都需要进行观察。被试需要对特定的刺激进行特定的反应,而主试则需要观察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最后,对于实验得到的数据同样需要主试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脑成像技术得以应用于人脑的认知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当中,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脑成像技术的应用使研究者的视野得以向微观层面延伸,研究者可以通过相关的仪器设备直观地观察到认知活动的生理机制,更深入地研究认知活动的结构与功能。

此外,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学研究取向对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结论持怀疑态度,强调要在自然情景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在自然情景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观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自然情景中的认知研究需要准确地描述认知,这离不开科学细致的观察活动。

四、总结和展望

无论从认知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还是从当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来看, 观察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尽管当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观察无处不在,但是研究者往往将其视为一种辅工具,甚至将之视为维持日常生活的普通观察,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以重视。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迈向生态化,它同人类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相信观察法也会受到更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创新

1前言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重要的工具类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它是在以前设的专业性课程的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的设计与评价、测量理论和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的报告等。事实上,它把心理学专业所学习的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和整体化,促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包括对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影响。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掌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科研创新精神。前两目标相对来说较容易实现,只要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恰当,教学方法合理,加上学生的主观努力,考出好成绩不成问题。然而,要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那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作出了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韶关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必要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

2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开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还存在不足。

2.1课程内容方面

由于心理学研究的复杂性,研究方法至今还是百花齐放,体系复杂庞大,这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十分不利。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材都是以“如何做心理学研究”为中心来组织教材内容的,重点也集中在资料的收集方法的介绍上。从知识技能和掌握上来看,这种安排对学生是不利的。作为一门研究方法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技能。因而,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达到以理论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理论的理解和巩固的效果。

2.2课程教学方法方面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研究的技能和能力是要在进行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和提高的。如果只是依靠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对这些知识死记硬背,“纸上谈兵”,就算考试得高分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研究实践机会。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采取教师讲授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科研技能就无从提高,科研能力也得不到较好的锻炼,科研创新思维更是得不到相应的培养。在面对提问时,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没有更多的思考,更不会进行深入的挖掘。要使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还要有广泛的课外文献阅读,更要给学生机会,让其进行科研实践。

2.3课程考核方法方面

传统的大学课程的考核方法是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模式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如果也采用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势必对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技能和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很好,可是却没有相应研究的能力。这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及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相违背的。在强调创新、强调应用能力的时代,这种考核方法更是学生就业的一个障碍。

3合理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心理学的研究需要经过以下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做出研究结论。每个研究阶段都有自己适用的方法,它们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根据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以及地方性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情况,在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存在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将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心理学研究活动进行的过程为教学线索,将已有的研究方法加以整合,形成由密切联系的四大教学内容组成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体系。这四大内容分别是: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的设计、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研究结果的分析报告与研究的评价。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主要讲授心理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述、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原则及一般过程、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第二部分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的设计,主要讲授研究课题的选择策略和途径、研究假设的提出及课题论证报告的报告的撰写、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及研究综述的撰写、研究设计的内容(重点讲变量和指标的选择和操作定义的设计、无头变量的控制);第三部分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讲授各种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几种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侧重讲准实验和前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在实验心理学课程中已重点讲授),同时有选择地讲授一些其他研究方法,如语义区别量表法、内容分析法、元分析法等;第四部分研究结果的分析报告与研究的评价,主要讲授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的几种常见分析方法的使用,如描述性统计方法、均值比较、单总体方差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统计图表制作等,最后讲授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研究的评价方法。

4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方法学理论课,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具体研究方法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真实的研究实践当中进行应用。它要求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这就决定它不能和其他课程一样只是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还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因而,教师有必要转变思想,改革以教材知识为本、以课程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研究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那就是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整个学习过程被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教师通过对项目进行分解和示范,让学生分线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最后以共同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2]这种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在开始阶段(学期开始),可采用任务驱动及案例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提出研究问题,并发展为研究课题,为之撰写论证报告,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后面的课题创新提供基础;在深入阶段(学期中间),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成员一起选择并确定本小组的研究课题,收集资料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这个环节可以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且可以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增长;在强化阶段(学期末期),提倡产学研结合,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均有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其有得以展示的平台。这三个阶段都是以项目为中心进行教学,项目由小及大、由浅及深、由简及繁。“你讲我练”的思维定势在这里得以解除,学生以项目为媒介来学习,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其主动性及科研创新能力均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当然,在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完全放手,而是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设计师的角色,认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5改变考核方法

改变考核方法,就要打破以往那种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考查,从而科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考核方法。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机会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借助这些有益的诊断性信息指导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3]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促学评估形式,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等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与在教学程序完成之后对所得效果加以衡量的总结性评价相对比,形成性评价可以使学生根据教师反馈进行学习调整,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追求更理想的评价,从而成为具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4]根据形成性评价的要求,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学生考勤和个人作业成绩、小组合作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整个课程的成绩比例分配为: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提问和讨论、个人作业),书面考试占30%(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小组合作研究占40%(包括研究的选题、设计、实施、报告等)。为了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适当把小组合作学习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提高。小组内每位同学所得成绩没有差异,这可体现小组合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精神,促使小组成员自觉自主出力;同时拉大组间差异,体现竞争与比较,激发小组间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把在不同阶段的考核结果向学生反馈,从而激励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考核评估方法,使得一些靠机械记忆得高分的学生失去优势,而那些爱动脑筋、喜欢钻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有机会获得高分。

作者:谭红秀 单位:韶关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莫雷,王瑞明,陈彩琦,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与体系重构[J].心理科学,2006,29(5):1026-1030.

[2]李湘民.以项目为中心改革PLC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9(7):94-95.

篇3

一、研究体系日臻完善、研究课题不断深化

当代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在总结概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前沿就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努力从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与学的条件等基本方面来建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编写出版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邵瑞珍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学与教的心理学》中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体系。此外,我国教育心理学还在不同领域中展开了一系列纵深研究。如邵瑞珍、皮连生教授等人所组成的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与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试图建立一整套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理论体系。李伯黍教授等人则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品德问题展开了深人的讨论,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二、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个别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当代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还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展开了一系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如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的构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及其对学习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尤其是在个别领域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1993年,卢家楣教授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首创“情感教学心理学”学科,提出了以“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和师生情感交融”三大原则为支柱的情感教学的原则体系及其实施策略;2000年,吴庆麟出版的《认知教学心理学》着眼于当代认知心理学与学科教育实际之结合,以大量研究资料为依据,展现了新的知识观与教学观,探讨了若干学科中传授与获得知识技能的规律性问题;此外,冯忠良教授提出的“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莫雷教授提出的学习双机制理论等也都具有极强的原创性。

三、积极引进西方成果,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小

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积极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密切关注国外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向和理论思潮,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消化吸收,不断推陈出新,为我国教育心理学赶上和超过国外的有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不断消化吸收,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一度存在的概念不清、理论混乱等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使得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在内容、理论和体系上和国外保持一致,有利于与国外交流与合作。

四、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

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问题,向来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有人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于教育实际的心理学,其对象是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也有人认为,不应把教育心理学简单地当作缺乏独立性的应用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这种不确定性显然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极其不利的,这不仅仅是世界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

由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非常复杂,给教育心理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立足本土化研究时间不长和研究者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缺乏一个统一的核心,或者说缺少一个“范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5]: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很少;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教育心理学的内容、领域和研究方法变化无常,缺乏相对的稳定性。

五、研究方法手段创新不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虽有较大进步,但仍存在大量问题。如教育心理学涉及到社会文化、教育背景等诸多因素,往往需要辅以定性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解释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但当前研究方法更偏重于定量研究,缺少定性研究。此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一些高新技术和手段虽已应用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但仅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并未得到充分运用;同时也缺乏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专门、深入的探讨。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作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也可见对实践的指导不够;同时,教育心理学目前更多地只是局限于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而没有推广到社会和家庭教育当中去,限制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广泛性。因此,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仍是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完善的一个问题。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42);阜阳师范学院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2011CXSYQ01);阜阳师范学院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2012KFKC08)。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篇4

【关键词】实验社会心理学;两种取向;新进展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参考文献】

[1]方文.社会心理学百年进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7,(2):240-249.

[2]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沈杰.社会心理学中两种研究取向的历史作用及其综合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96,(3):25-30.

篇5

一是进化心理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1)科学渊源上可以总结为:前人(许波2003;朱新秤2006;张雷2007)均认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内涵适应性革命,威廉斯以及特弗里斯的理论,习性学和社会生物学为进化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生物科学的理论渊源,为进化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在肯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朱新秤(2006)进一步指出高尔顿的研究,特别是双生子天性与教养方面的研究也为进化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理论的支持。张雷(2007)则又提出中国的古代生物学思想也对进化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他提到中国古代的《齐民要术》这一著作可能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影响,因为达尔文声称他在一本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中清晰的看到了选择机制。

(2)心理学渊源概括为:有学者(许波2003,高申春2010)指出进化心理学的兴起亦有着特殊的心理学理论背景,主要指的是对传统标准社会科学模型的反对以及对整合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关注。他们提出进化心理学反对传统标准社会模型的白板说;认为学习它不是一般性的能力,也要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普遍的目的机制不能解释人类的行为。关于理论建构上,心理学分裂的原因在于缺乏一种整合的理论,而进化论则能满足心理学理论整合的需要。因为它能够把大脑神经环路与信息处理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心理机能。除此之外,朱新秤(2006)王继创,薛勇民(2011)还指出认知心理学为进化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学基础,进化心理学在坚持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同时又从认知心理学中吸取了信息加工的基本观点,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和理解人类心理的设计。

二是对其范式内涵进行了相关研究。

(1)心理机制。早期有学者就对心理模块问题的探讨,并指出心理机制就是模块,人脑是由这些独立的模块化的心理机制构成,这些心理机制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的认知(熊哲宏2002)。后期学者均一致认为(许波2004;叶浩生2006;朱新秤2006;张雷2007)心理机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是人类在面临适应性问题的时候产生。心理机制具有多样性,共同组成人类的心理。在承认心理机制具有特殊性的基础上,熊哲宏、朱甜蜜(2012)等人进一步指出心理机制并不具有领域一般性,因为这种一般性的心理机制首先缺乏观察样本,其次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

(2)关于人性内涵的研究。马一波、郭永玉(2005)指出进化心理学以适应性来解释人的本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适应性问题,这种追求生存繁殖需要的动机与动物无多大区别,其实为一种悲观的人性观。

(3)研究方法。熊哲宏(2002)朱新秤(2006)均认为进化心理学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追求最终解释的概念工具。进化心理学的方法论追求人类行为的最终解释。进化心理学家从现有的理论中获得假设、检验从假设中得到的预测、根据研究结果证实预测、证实理论并提出范式。Schmitt D P, Pilcher J J.(2004)亦指出进化心理学家向来重视进化假设的可验证性。所用的方法既有心理学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譬如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也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譬如跨物种比较分析法、考古学的方法法、生活史分析法等。然而有些学者并不赞同进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他们(许波2004;叶浩生2006)认为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从过去的角度理解现在,以对过去的猜测来推断如今人类心理机制的成因,这种属于推测性的方法必然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缺乏有效的科学性。Huneman P, Machery E.(2015)又进一步提出进化心理学的范式过分重视对个人的研究上,试图通过对个人内部心理机制的探讨来推测整个人类的心理机制,没有分清个体 与群体之间心理的差别所在。

三是对具体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研究。

(1)朱新秤主要对进化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主题进行了概述和总结。生存机制观上主要阐述人类如何获得安全的居所,食物以及获得食物的方式,譬如狩猎假设以及采集假设等;性心理观上侧重于对男女两性择偶心理机制的研究,并指出男性的偏好与女性的生育能力等方面有关,女性的偏好则与男性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对女性投资意愿大小有关;家庭关系上总结了母亲比父亲更关爱后代,并指出内含适应性理论能够解释亲属之间的互助行为。合作侵犯观,他概括指出不论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友谊行为还是攻击行为甚至战争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满足自己生存和繁殖的需要(朱新秤,2006)。

(2)张雷教授则对进化心理学不同分支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描述。在进化发展心理学中,他描述了人类进化的心理机制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个体发育适应和延迟适应两方面,不仅如此,社会环境也会通过心理机制对个体产生影响。进化认知心理学领域,他指出大脑运算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共同作用。以此为基础,他加深了对知觉进化和语言进化的研究。在知觉进化别研究了贝叶斯模型在知觉进化中的应用,人类在利用视觉的先验概率知识以及图像的特征的基础上,然后依据贝叶斯概率理论对图像成像作为最有可能的解释;语言进化的研究中,他概述了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的产物并指出语言本身就具有一种适应性,因为语言的产生是服务于繁殖这一目的。(张雷,2007)

四是对进化心理学的历史地位进行评价。

(1)贡献,早期高申春(2000)指出进化心理学是一种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它探讨的是全部心理学的根本性的问题——考察在物质的基础上如何突显出非物质的意识现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换而言之,进化心理学是对心理与有机体之间的功用关系的一种进化史逻辑的探究。叶浩生(2005,2006)也指出进化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它并非心理学学科中一个具体领域的分支,相反它能够适用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进化心理学吸收了机能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认识心理与行为,更多的运用生物学的观点,从而避免陷入了机能主义的工具意识观的困境。在认识论上,并不满足与行为近因的探讨,追求的是心理和行为的终极原因,这具有进步意义。朱新秤(2006)认为以进化的视角来研究心理学,心理学就被拉入到生命科学的范畴之内,与其他生命学科相互结合来探究人的心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科学发展的潮流;在拓展的新研究领域内获得了更多的研究成果;加深人了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思索。

(2)局限性。许波(2004)、叶浩生(2006)Dunbar & Barrett(2007)均指出进化心理学具有遗传决定论倾向,把心理学划入到生物学的范畴之内,从人类进化的发展过程中探求当今人类所具有心理机能的生物学根源,夸大了基因遗传对人类心理机能、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许波进一步指出,进化心理学并没有辨别文化进化与自然进化在速度上的差别,文化能够加快自然进化。Confer JC, Easton JA, Fleischman D(2010)亦指出,进化心理学忽视了人类文化具有的解释性以及文化是造成个体之间差异的原因所在。文化进化与自然进化之间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进化的速度之上,更表现在文化的进化过程中充满着变异性,不仅仅具有分化性而且也具有融合性。然而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一旦新的物种出现就会快速的走上全新的一种进化道路,而且具有不可逆转性。高申春(2008)指出进化心理学还犯有哲学逻辑上的错误,认为人类有机体的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进化心理学并没有认识到人类在进入“文化状态”之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其特殊性。Eastwood J.(2012)也指出进化心理学在心理发展的理论犯有过分简化的错误,主要体现一种无理的简化论,直接以有机体进化的逻辑来考察人类心理发展的逻辑,没有考虑到二者各自的发展特征以及二者的区别。

综上所述,前人在关于进化心理学范式是否是一场“范式革命”这一问题上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前人关于进化心理学“范式”研究的相关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拓展,有待于进一步的商榷。本文提出的问题有:

一、范式思想渊源考察不透彻。前人关于社会生物学以及心理学对进化心理学范式所产生的影响方面阐释的不够透彻,前人并没有从心理学范式的角度来考察其产生的根源,例如进化心理学所认为的传统研究范式的缺陷或者困境在哪里?不止于此,前人亦并没有提及近代哲学的世界观以及实证主义方法论对进化心理学范式产生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心理学艺术化;心理套娃;意象投射;心理咨询

1.心理学艺术化

以科学心理学为基础,追求以人为本的思考模式和表现形式;心理学艺术化作品是基于心理学科学原理和事实,因此富含原理和事实的心理学艺术化作品往往很容易引起目标受众的共鸣;心理学艺术化作为一个新生的领域和话语系统,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并为之注入了新的方法论及思维模式。传统心理学研究一方面要求实验的严谨性,而另一方面又要求生态效度,现有的研究机制很难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最终导致追求实验严谨性而放弃了生态效度的要求(李萍,2004)心理学艺术化作为一个新生的领域和话语系统,打破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并为之注入了新的方法论及思维模式。

在心理学艺术化中,心理学是基础,而艺术化则是表现形式和思维模式。对于科学发现,论文和数据的呈现往往无法给人以共鸣,而艺术化的呈现则可以直接触动人们的心弦,使科学发现产生更大的冲击力,打动人心。

2.心理套娃的本土化路径

2.1相关理论与综述

套娃代表着亲情、友情。在俄罗斯,套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套娃也代表着爱情,据说年轻的恋人想表白自己对地方的爱意,常常在套娃的最里面放张求爱的纸条。

俄罗斯套娃作为一个绝佳的人的原型,不光是外在形状,而且嵌套结构也能直接指向内心的层次。由俄罗斯套娃进一步研究发明产生的心理套娃,现已成为一种新的投射测量和咨询工具。心理套娃产生的理论来自于人本心理学的底层观念、生态心理学的具体分析和整合思想、以及社会心理学中对于在情境中人的活动的总结提炼――情境观(程乐华,2012)。

心理套娃目前已成熟并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版本有:成长版、认知版、家庭版。

套娃的结构是心理层和物化层的连接的关键,我们运用不同物理结构的套娃,能使诱发的意象类型和程度不同,而套娃作为有结构的工具,也能产生更好的投射效果,在测量和咨询情境下使用,具有可控性、针对性。咨询师完全可以针对具体问题选用不同的心理套娃,并针对具体情境选用心理套娃的具体物理属性用于投射测量与治疗。

3.心理套娃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机制

心理套娃能够引发相应心理过程的一系列机制有:

1.人形外观――套娃本身的形状,就已经清晰地表达了人的概念,这使得套娃能够有非常大的创造空间。

2.嵌套――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套娃由大到小内里中空的设计。嵌套的概念与成长、核心方面的意象关联度较高。

3.包容――即一个大的套娃可以同时装着几个比它小的套娃。此特点主要适合于两种意象,一是包容、包含,二是并列。

4.摆放――心理套娃不同的摆放位置关系。一般来说,人们对于散乱无序的排列会感觉不适,人们会不自觉地将其进行适当的摆放。

5.图案――套娃的物理结构仍然是处于抽象的概念水平,而图案则是把概念具体化的一种属性。通过图案呈现可以使问题情境客观化。因此,如果改变结构组合,就能有不同的投射结果。进而制定不同的咨询方案。

6.系统

心理套娃除了其自身的一些物理上的结构和属性之外,还包含了其所处的环境。这样,心理套娃就会形成一个系统,即“人一心理套娃―环境”。既然这三者形成了一个互不分割的系统,那么,当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套娃的版本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就会随之变换。

这几种结构或属性有机组合,不可分割,共同构成心理套娃,只要有一个结构或属性发生改变,其意义就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如果改变结构组合,就能够得出各种不同的版本。

在心理咨询中,对话能使来访者觉察自己理解和叙述故事的方式,从而使来访者从中获得启发。心理套娃的不同结构,能够引起来访者不同心理意象的提取,有助于来访者相关信息的回忆和呈现;来访者探索心理套娃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潜意识和意识进行交流的过程,当来访者通过心理套娃把问题呈现出来的时候,同时也增加了自我认识,因此,心理套娃具有促进自我探索、呈现问题的功能以及帮助治疗的功能。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自然环境 评价 心理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 .Be r l y n e 的对照刺激特征( c o l l a t i v e s t imu l u 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瞭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 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hi138\Com]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日本学者青柳等人在制定森林环境保护机能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以附近居民为对象,对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从4个方面:风景保护;和自然亲密接触场所的提供;文化财产与历史遗迹的保护;生活环境是否安定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学者横张在林地评价上设定了多种环境保护机能,在居民中实施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8种农林地的环境保护机能:生物生态体系保全;水保全;风景保全;保健修养;微气象暖和;居住环境保全;大气保全和土保全。

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概念框架;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54-01

作为心理学的范式转换,积极心理学博得了人们的好评,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文选择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进展做简要述评。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理和通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的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人本大师罗杰斯、马斯洛等都问过相同的问题:“什么是好生活?”“什么时候是个体最好的时间?”等。1958年,嘉合妲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后,卡罗瑞福(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们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辨认出交互的6个点,其中大部分与嘉合妲提出的概念重合。但是他们的贡献在于方法论上,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积极心理学体系中首当其冲的是Diener所引导的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肯定性的评估,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另外一个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导致人们幸福感和社会发展,支持自主、能力与关系的社会能够促进个人发展。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能力和关系)的满足会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被视为人本质的生活目标。积极心理学的其他研究思路有认知方向研究。认知理论包括选择模型、保护水平,目标理论、社会比较和应对方式理论,这些均涉及主观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关的认知研究发现人们对常规和非常规的事件两者的反应导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理解人的认知差异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这种研究途径为实施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态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要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首先,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一个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 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快乐等等,正如Diener (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这方面更有待开拓;第二个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着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第三个方向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其次,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现代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科学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体系,它强调与崇尚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统一。同时,它也强调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而不是全盘否定。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有着很深的历史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消极心理学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类标准,标准化测量工具,严密的实验设计技术,以及卓有成效的心理干预技术,并服务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在过去几十年中,也积累与创造了众多的研究工具与干预技术,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因此,必须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实证的统一,技术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统一,从而建构富有价值和效率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第三,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级关怀。在这里,心理学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领域,而是一个富有激情同时又理性严谨的新型学科,所表达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积极心理学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因此,积极心理学,其理念、其行动,势将会对现代心理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现代心理科学更加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应用,并卓有成效的开辟人类通向光明,造就幸福的阳光大道。

作者单位:江西师大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Johoda M.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M〕.New Yok :Basis Books.1958

篇9

关键词 儿童音乐心理学 特征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儿童音乐心理学。它是研究儿童在学习、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发展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青年初期(15―18岁):即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时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自觉地进行学习。音乐听觉敏锐,能辨别各种音程及和弦,是音乐记忆表现最良好的时代,思维方法逐渐科学化。

上述都是一般的儿童音乐心理特征。儿童之间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的儿童有超常的音乐心理特征,表现出突出的音乐天赋。但有一些儿童对音乐反应较为缓慢,落后于正常的音乐年龄心理特征。这些性特征对研究者来说是需要分别对待和处理的。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下转第97页)(上接第74页)

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

篇10

摘 要:生态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把它称为一种取向比把它称为一种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生态心理学是一种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的取向。本文通过分析概念转变研究中蕴含的生态心理学思想,深化对生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认识的同时,并进一步推动概念转变研究的生态化取向。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概念转变

一、引言

生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十年来,这一运动对当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的最终解释都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点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嬗变有极大地借鉴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心理与教育领域掀起了儿童相异概念研究的热潮。在研究儿童相异概念的状况后,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相异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概念转变研究也从此得以兴起。概念转变研究旨在揭示儿童错误概念及其转变的规律,是科学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研究的热点[2]。因此从新兴的生态心理学视角探讨新兴的概念转变研究必然对两者的发展都有益处。生态心理学可以借此更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学研究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使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更趋成熟。概念转变研究则可以通过生态心理学这一新视角的审视,修正发展已有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理论,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概念研究更多的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3]。

二、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生态心理学目前更多的还只是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取向,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已经独立的学科名称,主要是因为其发展的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因此将其看成是一种取向比看成是一门学科更为妥当,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4]。

(一)生态心理学的界定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5],但按照不同研究者对环境关注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理论把环境只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考察背景,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或者认为认知因素决定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性质;另一类则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环境和人的认知因素均不能单独起主导决定作用,只有两者交互作用才能决定人的行为或心理。我们可以把包括这两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广义的生态心理学,而把只包括后一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狭义的生态心理学。我们一般所指的生态心理学是指狭义生态心理学,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则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界定为: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向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因此,生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

(二)生态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分离的两个方面的东西,如行为和心理、行为和环境,在本体论上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对子,因而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离地研究和解释。因此从方法论上,生态心理学家把交互作用原则作为首要原则运用于他们的研究中。而为了生态心理学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及进行具体研究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思想,交互作用原则又衍生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则。

1.关于研究本身的原则

由于生态心理学认为动物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脱离动物的生活环境来研究动物和动物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是20世纪初传统心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为,包括研究宏观环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这种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内学者张风琴等人也认为目前“新兴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充分地反映了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6]。

2.关于研究方法选择的原则

第一,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奈瑟将生态效度界定为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这个定义强调一个理论或实验研究的实用价值。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改进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与自然研究结合起来。

第二,多元方法组合原则。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效度的提高或主观经验的评估这个目标不能用单一种方法达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种类的研究中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多元方法,当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能够完成所有的要求时,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组合有助于接近这个目标。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

总之,研究方法的选择尽可能适合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态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组合原则不特别推荐某种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荐将某种研究模式作为一种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术的组合。

3.关于研究的解释原则

生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反射弧假设就忽略了刺激对反应的相依性,切断了刺激与反应的连续性,破坏了刺激与反应的协调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则不仅站在二元论的对立面而且站在单向因果理论的对立面,它主张在解释心理学现象时打破传统行为主义主张的单向因果模式。

三、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三大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概念转变研究中主流理论

1.基于认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Posner等人借鉴了库恩、拉卡托斯等当代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将学习者的概念转变与科学的发展相类比,提出了著名的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概念转变需要的的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dissatisfied)。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概念失去了作用,他才可能改变原有概念,当个体遇到对原来的概念所无法解释的事实时,会引发认知冲突,这可以有效地导致对原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需懂得新概念的真正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他需要把各片段联系起来,建立整体一致的表征。(3)新概念的合理性。个体需要看到新概念是合理的,而这需要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概念、信念相互一致;与自己其他理论知识或知识的一致;与自己的经验一致;与自己的直觉一致。个体看到了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是真实的。(4)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解决其他途径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能向个体展示出新的可能和方向,具有启发意义[7]。

2.基于本体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Chi等人提出了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认识论层面,世界上的实体可归属为三个基本的本体论类别“物质”、“过程”和“心理状态”,每一个基本类别下又有若干的子类别,层层散开,构成三颗“本体论树”;在形而上学层面,许多科学概念属于“过程”类别下“基于条件的相互作用”的子类别;在心理层面,学习者倾向于将这些科学概念归为“物质”类别。正是在不同层面上本体论类别的差异,尤其是形而上学层面与心理层面分类的不一致,导致学习者概念的错误。当学习者将概念正确地归入其所应从属的类别时,概念转变即可实现[8]。

3.基于朴素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理论

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观主张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依赖内容的特殊性发展,儿童早期就对某一领域内的理解发生一致的变化,并对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而这些早期获得的对自己的周围环境和世界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识是理论性的,是可以与科学家的理论相类比的,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儿童能够在这个领域和哪个领域之间做出本体论的区分,例如对动物植物的区分;(2)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例如,儿童在运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进行解释世界时会不自觉地排除“反例”,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3)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可以形成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即在儿童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下,儿童各自的朴素理论会在儿童所在的群体中经过“讨论”以及检验最终会达成一种“共识”,儿童会利用这种“共识”来检验或形成自己的朴素理论[9]。

(二)概念转变研究中现有的问题

概念转变理论发展初期,研究者多采用静态封闭的研究方法,对真实情境下的概念转变尚不能进行完满的解释,因此概念转变研究在问题、方法以及视角方面应进一步改进,使概念转变理论更具解释力。在研究问题上,概念转变有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包括:学习者原有的概念像科学概念一样是有结构的,还是基于现象主义的零散知识;学习者原有的概念是被消除、被新概念取代,还是与新概念共存形成多重表征;概念转变过程是剧烈革命的,还是缓慢进化的;概念转变是否与学习者年龄有关;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概念转变研究应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将认知因素与情境因素相结合[2]。

四、生态心理学视角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启示

概念转变研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热点问题,那么在研究视角与基本研究方法上不可避免的继承了近代认知心理学固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最初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反对行为主义的“去心理学化”浪潮之中,但对行为主义所持的科学主义倾向则是全盘继承[10]。因此生态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实现了真正的变革,主要表现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探索“日常生活的认知”的兴趣与日俱增;第二,关注人类认知中的人体特性和个体内部限制性对日常生活认知影响的生态学研究;第三,对人类认知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差异的生态学研究;第四,将认知加工与“真实生活”条件和个体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第五,生态心理学的认知研究采用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二)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

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对纯粹事实(是什么和怎样)的关注转向对事实与事实的价值(功能性的)融合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而具体的实例结合则表现在以下几点:

1.概念转变研究中概念生态因子

在概念转变研究之初,Posner就已经提出了“概念生态”的理论,认为学生个体的经验背景也会形成一个环境,它也是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人们对世界、知识、科学分类及文化和语言的认知与看法[7]。这个生态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各个元素(组成因子)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概念学习的进行,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新概念或者改变原有的概念,且概念生态的组成因子之间通常是相互关联着,概念生态呈现的是概念与个体心智环境间的关系,任何概念本质都是概念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后续的研究者提出许多概念生态组成因子,包括学习者的文化、语言、历史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时的研究已体现出了生态心理学的交互作用原则,只不过强调的是过去现实环境影响的概念生态因子与当下的新概念的交互作用。

2.超于“冷”的概念转变研究

Pintrich等人认为,过于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学习者动机、情感的‘冷’的概念转变理论只能解释来自实验室的研究结论,不足以阐释真实课堂中发生的概念转变。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差别的,科学家的探究以目标为导向,而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盲目的,当学生不具有掌握取向的动机时,很难对原有概念产生不满并看到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和合理性。由此,Pintrich提出要超越“冷”的概念转变,将学习者的动机与课堂情境因素纳入概念转变的研究中,动机因素包含目标、价值、自我效能感和控制信念,在概念转变中是潜在的中介变量,课堂情境因素包含任务结构、课堂权威和评价方式,在动机与概念转变之间起调节作用[2]。由此可以见到生态心理学主张的“真实环境中研究”的体现,有利的推动了概念转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避免了失去实际效用的危险。

3.概念转变研究中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

Treagust等人提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情感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构成三角形的一条边,三个维度相互交叉。它们从不同角度部分地解释了课堂中的概念转变:从本体论的角度,教学前学生倾向于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教学后学生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的比例从70%下降到44%、归入“过程”类别的比例从11%增加到47%;从认识论的角度,教学后不同的学生基因概念达到不同的状态,少部分学生能运用基因概念解决问题达到了有效性状态,另一些学生则只能达到合理性状态;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由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对基因概念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教师布置的认知任务没能促进学生的基因概念达到有效性状态,这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提供了实证依据[2]。可以看出这里生态化的研究又进了一步,不仅探讨真实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概念转变,而且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兼容各个理论。

五、结语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符号加工论和联结主义的竞争,内部效度和生态效度的争论,根本目的只在于希望获得对人类认知的根本把握。但由于时代局限,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在机械论世界观指导下忽视人类认知复杂性,试图在抽取环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人类认知的把握[6]。生态心理学取向出现后,提供了一种整体论世界观,使得掌握人类认知本质重新有了可能。因而可以设想,生态心理学所倡导的交互作用原则必将使得包括概念转变研究在内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带入一条整体多元化的研究途径,并将会取得丰富的成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易芳: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

[2] 张建伟:概念转变研究模型及其发展[J],心理学动态,1998,6(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