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通信系统;移动终端
1前言
现代电力通信系统主要是为电力生产提供电路、宽带、视频、电话、纤芯等全方位通信服务,包括光传输网、调度交换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多个通信子系统,设备多、分布范围广,区域化维护管理难度大[1]。现有的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可对电力通信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2],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能够传输高质量图片及视频图像,这使得在电力生产单位监控中增加移动终端查询功能变得可行。
2研究目标
目前,部分电力企业已搭建完成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3],可实现对各区域的电力通信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管理,但通常采用B/S架构,其客户端仅支持桌面WEB浏览器一种形式,只能通过PC登陆查看通信系统的运行情况,这使得系统使用起来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为了提高现有通信通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电力生产的安全隐患,本文基于此系统做进一步深化研究,将电力通信系统监控信息从PC端安全高效移植至移动端,使得运维人员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在出现故障时快速做出应急判断。
3方法及内容
3.1方法
本文结合“互联网+”主流应用技术,提出微信和APP技术的移动端解决方案,实现了通过手机等移动端进行通信系统设备的运行监控,主要采用网络隔离、数据单向推送、服务器地址映射等技术,将传统的电力生产信息从Ⅲ区数据库服务器采集发送至Ⅱ区应用服务器,再单向推送至企业内网虚拟服务器中,以json文件格式进行存储,最后在企业内网虚拟服务器通过tomcat实现对通信系统数据的安全。方案建立最简单便捷的存储转发系统,不采用数据库。
3.2研究内容
3.2.1软件研发本研究基于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及通信监控需求,研发电力通信监控信息web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程序、Web服务程序和移动客户端三大模块。数据采集程序:周期性地从在III区数据库中采集通信监控信息,发送至II区应用服务器中,穿过防火墙发送到连接企业内网的虚拟服务器中,虚拟服务器接收采集发来的数据,将数据转成json数据文件,文件并保存到相应文件夹下。虚拟服务器接收存储采集客户端发来的数据文件、处理数据访问服务和网页访问服务,并通过Tomcat向外网数据访问和网页访问内容,主要包括:机房环境、告警信息、值班记录和电话簿数据和网页访问。移动客户端程序,通信移动客户端能够查询浏览信息,其中微信客户端通过关注的方式,Android和iOS客户端通过应用商城或扫码链接的方式下载、安装程序。3.2.2程序安装部署数据采集程序安装在III区应用服务器中,负责采集数据推送至虚拟服务器;Web服务端安装在信息中心虚拟服务器中,负责响应外网访问需求;移动客户端程序采用微信客户端关注形式,APP安装在Android和iOS客户端。具体结构布置见图2。3.2.3采用的主要技术数据采集系统客户端采用Java开发,JDBC访问数据库,通过hessian方式将数据发送到Web服务端。Web服务端采用以Spring Framework 3.2为核心、Spring MVC作为模型视图控制器、数据操作层采用自用自定义JSON文件操作、前端界面风格采用MUI作为前端展示框架。移动客户端采用混合开发模式,采用DCloud公司的5+、mui方式开发,5+Runtime-增强版的手机浏览器引擎,让HTML5达到原生水平,MUI是接近原生App体验的前端框架。3.2.4数据格式及内容所有存储的数据均采JSON文件格式存储,根据通信系统日常维护管理需求,数据文件内容包括:机房环境信息、告警数据、值班记录、电话簿、角色信息等。3.2.5接口设计为了提高系统用户界面的友好交互性,用户可根据提示说明进行便捷操作,不需要单独定义任何语法或约定。内部接口采用用户登录模块将设置用户权限,给权限管理模块提供接口,用户登录模块将标记用户为已登录,给机房环境模块、告警模块等提供接口,权限管理模块定义用户的角色和权限,为功能开发模块提供接口;外部接口使用虚拟服务器上Tomcat提供的Web Service。 3.2.6系统安全为了安全有效地对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传送、存储,采用网络隔离、数据单向推送、服务器地址映射等技术,将信息单向推送至企业内网虚拟服务器中,通过tomcat实现对通信系统数据的安全。
3.3应用案例
通过上述步骤,建立了基于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和通信系统监控需求的移动端通信系统,其界面展示如图3。通过该系统,通信维护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查看通信设备的运行情况、详细告警信息、值班记录,能够对于通信设备和业务故障做出更有效的响应,提高了维护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避免或减少发生严重设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如2016年8月某日,某市政光电缆管沟发生火情,通信运维人员通过手机第一时间获取告信息,准确地做出可能发生火情的判断,并立即联系了电网和消防等有关部门,及时进行灭火和光缆抢修,避免了光电缆火情蔓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4结论及展望
4.1结论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应用以及电力通信监控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终端信息监控的解决方案,设计研发了跨平台的电力通信监控信息web软件, 成功地将通信监控信息在微信、APP等移动平台应用方式进行展示,实现了iOS平台APP、Android平台APK及微信公众号几种应用形式,成功探索了一条实现“互联网+电力生产”应用的路。通信运维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看机房动环信息、告警信息、值班信息以及进行电话号码查询,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4.2展望
对 “互联网+”技术[4]与传统电力生产结合的研究,还可继续做进一步研究,深化成果应用。例如二维码巡检、视频监控、远程遥控等研究,可大力推进电力通信系统维护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准确、更高速的信息服务能力,使电力通信系统的维护管理更精细完善。
参考文献:
[1]潘慧叶.基于手机视频监控系统的人员入侵检测[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4.
[2]于楠.基于的跨手机平台的煤矿移动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盛根林,刘丽娜等.华中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构想[J].华中电力,2007,20(01):22-25.
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图书馆管理;应用
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各项相关配套的信息技术也改变了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普遍都使用智能型的移动通讯工具,这些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当前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当前很多人都能够采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网络购物、锻炼身体以及金融理财等。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使用者,在最近数年之间已经增加了几亿人,他们不仅仅是年轻的一代,也包括了年纪相对比较大的一代,他们对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接触和使用,也意味着很多传统行业也需要结合这一类的技术。作为蕴藏着各类相关知识和读本的图书馆,实际上也应该结合这些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才能够更加积极地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图书馆服务之间的结合,从而真正意义上让全民进入到一起阅读的时代。
1当前图书馆服务现状
当前图书馆实际上也是文化建设和宣传的主要阵地,很多读者都是依靠图书馆才能够获取到相关的精神食粮,很多城市和地区也都纷纷建立了相关的图书馆服务中心。文献类的资料在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很多图书馆也在引领时代潮流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图书馆实际上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标志,引导更多的读者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意识形态,这些也都是图书馆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当前图书馆虽然在文化传递和资料的调阅方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在提供服务方面实际上是明显不足的。当前很多图书馆在提供座位上都出现了供需矛盾,座位相对比较少,但是希望阅读的读者却非常多,这样就出现占位等不良的现象。作为图书馆所能够提供查阅的资料平台也并不多,在一些图书馆内部的资料查询系统终端上调取一些资料也不方便。这些也都充分表明了,当前的图书馆在服务的过程当中,仍然是需要结合一些相关的互联网资料,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结合更加具备优势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图书馆服务更进一步优质化,对于当前图书馆的发展而言,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
2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2.1电子商务式的移动化管理
从电子商务模式角度推动图书馆的移动互联网式管理。图书馆需要线上与线下的管理相结合,而电子商务实际上也是一种线上和线下互相之间结合的方式。如果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可以真正调动线上和线下两种不同的资源,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上就会更加便捷。如果采用在线的支付方式,也可以在网络上预定一些图书馆的服务。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的。而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互动上看,把线下图书馆当中的新书消息推动到网络上,通过移动互联网上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共享,读者就可以依靠移动互联网来筛选一些服务,有助于图书馆在线进行服务和交流,提高管理上的效率。图书馆可以依靠一些移动互联网的一些APP实现这样一种网络综合管理的方式。因为实体的图书馆服务如果让所有读者到图书馆进行查询或者借阅,也有可能出现一些读者特定来到图书馆之后,图书馆当中没有相关的图书,这样这些读者也就真正白跑了一趟,没有得到需要的资源。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上分析,图书馆依靠在线的移动互联网软件,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了解到图书馆中的馆藏图书情况,并且在移动互联网上就可以进行一种互动和资讯的服务。借助移动互联网,读者可以非常方便地阅读到相关的资讯,并且从深度上整合图书馆的各种相关的资源,以此更加有效地解决了读者在与图书馆进行练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2.2移动互联网与APP管理
移动互联网与图书馆管理互相之间的联系,也主要是体现在移动互联网APP的开发和利用上。移动APP实际上图书馆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管理的关键。在美国等一些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图书馆基本已经开发了相关的APP进行综合服务,很多读者通过APP也能够及时了解到一些相关的图书馆馆藏状况,而且也可以参考资讯以及配套的读者服务都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客户服务端口实现,并且延伸到读者的一些网络游戏以及信息化的素质培养方面。虚拟化的管理和服务,实际上为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节省了非常多的资源,特别是时间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等。读者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并且随时可以查阅到图书馆的具体馆藏状况,和图书馆的一些在线的网络服务人员进行交流,从而依靠移动互联网提高了读者和图书馆互相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图书馆和读者互相之间的互动等。所以从移动互联网的APP开发方面,国内的图书馆也需要学习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让读者在相对比较轻松以及愉快的氛围当中就能够完成对图书馆资讯的了解,也让图书馆在高效率的互联网平台上对读者进行管理和指引,在信息化管理和便捷化的资讯上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当前一部分国内的图书馆也有开发相关的APP,但是在成熟化运营方面还缺乏一些经验。所以,当前图书馆要真正运用好相关的APP软件,就需要将一些新闻资讯和新书的通知等结合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更快速地检索到这些内容,这些完全都可以通过APP上面进行实现。
2.3破解图书馆的管理难题
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日常的图书馆管理,应该重视对图书馆的一些管理难题进行解决。很多读者都愿意去书店里面站着或者坐着看书,这也说明喜爱读书的人群还是非常庞大的,但是他们却选择去书店,而不是去图书馆,这也反映了当前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图书馆当中的书籍数量非常庞大,很多管理者都相对比较惧怕出现问题,比如盗取书籍或者是书籍出现比较严重的损坏等,所以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里面,往往没有让读者感到放松,反而让读者增加了非常多的压力,所以读者不愿意去图书馆读书,这些也导致了图书馆资源的浪费。所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也是可以解决图书馆在管理方面的难题。比如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出现人气不够旺,或者管理运营过程里出现困难,这些实际上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一些宣传方式,比如互动游戏等。当前一些图书馆也非常重视建设一些移动化的公众号等,让读者可以在公众号上面进行互动,并且以公众号推动一些原创的阅读感想等,读者都可以方便地阅读到,这些都有助于拉近读者和图书馆的距离。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读者互动活动,让读者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感想或者最近读书心得等分享给其他人,或者由图书馆举办一些移动互联网上的读书会等,这些都能够帮助读者不断提升自己和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兴趣,从而调动图书馆的阅读活力等。
3结束语
图书馆的移动互联网管理,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动化的管理方式。图书馆的移动化管理实际上需要全面考虑,特别是在移动APP的开发上应该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式调动读者的积极性,鼓励读者和图书馆互相之间进行交流,以此让图书馆真正能够服务于读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应该具备一些新的思维,只有运用新的思维才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要革新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从实际出发,让移动互联网充分地和图书馆管理结合,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煜,吴丹妤.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承:江西卫视陶瓷频道开播的必然[J].当代电视,2017(1):96-97.
[2]石戈.文化复兴,贵在如何取舍[J].时代青年:视点,2017(1):13.
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速公路;智能交通;信息平台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快速建设,全国高速公路主干网已基本建成。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依靠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及时性、准确性、多样性的需求,对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移动互联网+激发了技术的不断创新,为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现方式。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变革,带动出行方式的变革,移动互联网技术因其信息技术优势大,数据通讯传输速度快,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了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发展,提高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于交通信息服务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具有便携性、及时性、定向性、准确性、交互性等特征,因此移动互联网和交通信息传递服务的有效结合对于高速公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准确性影响较大。首先,需要改变信息供求双方的角色定位,在传统交通信息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者信息供应者的角色,而公众则是需求者。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交通信息的供应主体逐渐增加,不仅有政府部门,也有智能交通参与企业,而公众则成为了交通信息的接受者和信息来源。其次,拓展交通信息的服务方式以及手段。传统交通信息均是通过电视、各大门户网站、交通广播以及路边的情报板等提供信息,服务受到较大限制,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拓宽了公众的信息渠道,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有所保证。其次,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了交通信息服务的个性化以及定制化发展。传统交通信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了无差异的均质服务,而移动互联网则可以依据用户的不同进行信息准确推送,可双向交互信息,交通信息服务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日益明显,满足了人们对于交通服务的个性化以及定制化的要求。
3高速公路智能交通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3.1系统框架
高速公路智能交通服务系统主要是由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交通信息系统共同组成,如图1所示。①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由静态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动态信息采集系统组成。静态交通信息是通过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库以及静态信息录入系统中获得,而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固定型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移动型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中的定位系统对位置信息进行确认,并通过爬虫程序采集用户信息。②交通信息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交通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交通信息处理主要有数据库、静态交通信息、动态交通数据处理系统共同组成,可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分析。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了基础信息数据库、业务数据可以及GIS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其中,基础信息数据中的信息为高速公路交通网络、收费站、服务站等信息,GIS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为空间地理信息,基础信息数据库主要为空间地理数据外的路网信息、路线信息等。采集信息数据库主要为车检器信息、气象信息、视频信息等,业务数据库为周边景点信息、客运信息。
3.2逻辑结构
高速公路公众信息服务系统中主要分为用户接入层、应用层、应用支持层以及数据层,如图2所示。①用户接入层。用户接入层是连接系统与用户,为用户和系统交互提供了路径,可将用户的相关信息输入系统中,而系统也可将信息反馈给用户;②应用层。应用层可实现系统功能,获取用户录入的信息,依据输入信息的类型应对功能的不同进行反馈,应用层可以对应用支持层发挥的数据处理与管理要求进行反馈;③应用支持层。应用支持层可以对数据的管理、分析等进行一系列操作,并且对应用层的相关数据进行响应,依据数据信息类型的不同对数据进行合理应用;④数据层。数据层是高速公路智能交通服务系统的基础,主要作用是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就应用支持层发挥的请求进行响应,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对信息进行初步处理。
3.3核心技术
①信息服务技术。信息服务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查询、信息推送以及信息交换。其中,信息查询可以进行跨平台和跨异构数据库检索,可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查询,对交通系统信息进行全面扫描,使得检索功能更加完善,也可以对相关信息按照主次关系等进行排序与筛选。但是为保证信息安全,需要对用户权限进行合理设置,保证信息控制工作的独立运行。信息推送也可以独立于应用终端,可与Android等手机终端、微信终端、微博终端等相连接进行信息推送,建立可靠稳定的信息传输机制,保证信息快速快递。信息交换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中,通过数据库表等可以进行数据的抽选、整合。②工作流技术。采用Petri网调度基础建立流程控制模型,可以满足分布式、异构环境要求建立工作流管理系统,为图形化流程的编制提供工具,满足各业务的开展要求。③LBS服务。LBS服务主要是由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卫星定位系统相融合,为增值业务类型,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地理信息,为用户或者是通信系统提供有关空间位置的服务业务信息。
4高速公路智能交通服务的实现
4.1微信应用
微信应用提供的服务类型多种多样,可进行交通信息,依据用户的具置采集当地的交通信息和天气信息,并将其推送给用户。信息查询,只需要输入用户个人信息或者是车辆信息,就可以对车辆违规事项、是否发生过故障等进行查询,并且可以提供当地的交通部门联系方式。自助服务,用户可打电话进行服务预约,并且通过快速事故处理通道对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等进行完善,处理后可离开事故现场,交警部门和保险公司依据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赔偿处理即可。
4.2APP应用
和微信相较而言,APP提供的服务更加多样,使用安全性更高。用户第一次登陆时需要完善用户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姓名、手机、邮箱以及身份证号等,APP的应用需要与个人账号、密码绑定,当好用户忘记登陆密码,则可以通过手机或者是个人邮箱找回。若用户连续多次输错密码,则可以登录主页面进行解绑。登录后,用户可以相关信息,也可对信息进行校核。查核属实后可将其发送到APP应用平台,供其他用户阅览。若有虚假信息,则可以向用户发出警告信息,并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另外,APP可直接导航,为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利条件。
4.3微博应用
微信、APP和微博可互通,用户在信息时,登陆微博在微博上信息均可。同时也可设置专门的信息平台,点击一个或者是多个选项即可,用户的信息可在信息平台上直接显示,但是用户无需一一登陆。
4.4网页应用
①统一数据管理后台。对系统后台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主要作用如下:对信息接入、汇总、编辑、审核、等进行统一;用户认证与管理、APP数据证书访问控制;对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提供LBS服务;系统管理,日志管理、接口及访问控制、数据交换,以及必要的业务数据查询、统计和导出功能。②身份认证。身份认证为APP的应用提供了支持,对密码设置、用户名功能的找回等进行重新设定;APP密码连续输入错误,密码即可被锁定。通过身份认证,用户可以对密码进行重置,通过微信发送验证码,验证码5min内有效。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网络日益完善,信息更加全面,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为用户提供了更方便、更及时、更准确的信息。为此,需要加强信息平台的研究工作,并大力推广,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服务。
参考文献
[1]于立群.智能交通技术在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2):176.
[2]王燕,李永利.物联网下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18(16):84.
篇4
【关键词】TD-LTE技术互联网应用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迅速,全球的移动通信技术在不断的改革创新。我国顺应时势,自主进行研发,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产生了,它就是TD-LTE技术。TD-LTE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我国移动通讯的发展,更是全球移动通信未来的努力和发展方向。它的产生将带来一场非常重要的改革,为人类社会及移动通信的发展带来进步。
一、TD-LTE的概念及特点
TD-LTE是第四代的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社会人们也将它称为4G,它是由多家全球多家通信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其中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移动、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唐电信、华为技术等通信公司。它主要是由我国主导研发的,是我国的专利,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好评与支持。LTE有TDD和FDD两种,而TD-LTE就是TDD版本的LTE技术。TD-LTE可以灵活的辅助支持1到20MHz网速之间的宽带运行。它的最高速率达到100Mbits/s,能够满足任何数据传输的高速率要求。它的网速极快,为我们到来了最快的网速的同时也为我们的信息技术带来了新的革命。综合来讲,TD-LTE具有以下优势:(1)带宽高:TD-LTE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带宽高,以便于开展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高清视频会议、虚拟三维技术、远程视频点播等,都需要进行大数据量的传送,使在传统的移动互联网中无法发展的业务得以拓展。(2)延时少:移动互联网中数据传输时还必须要求延时要少,TD-LTE也具有这个特点,在需要进行大数据量实时传输的应用中,能更方便的实现。(3)频谱不对称:移动互联网中,数据量在传输时上传和下载时不一样,而TD-LTE的TDD制式,即是不对称的频谱模式,很适合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开展。利用TD-LTE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频谱利用率。
二、TD-LTE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对数量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及业务的不断丰富,包括移动视频、数字家庭、WIFI等都是移动互联网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基本的业务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也需要在1Mbps及以上,而针对企业的类似视频会议业务等,则对带宽的要求更高。TD-LTE的诞生由于其峰值速度是现存的通信行业最高的,因此可以有效的解决带宽问题。
其次,低延时也是TD-LTE技术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运动在即时通讯业务当中。例如:以线的网络游戏,医疗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远程服务等场景,可以使资源与服务能够快速地传输到指定的地点。
第三,TD-LTE还具有位置特征,当下一代互联网普及后,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精准的GPS与定位,通过将这个特性和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相结合,建设更丰富的新型应用。例如:ISP通过地理信息与用户数据的整合,实现定位服务,如道路车况、流量,搜索当前所在位置的商场、宾馆、停车场等。
2.1TD-LTE技术中的多天线增强技术
多天线增强技术的功能主要是提升TD-LTE-A平均谱效率与峰值谱效率,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出TDD技术的优势。这种技术采用MIMO,天线的配置是上行发送为4,接受是8,而下等的改善是8,接收也是8。该技术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4)与TD-LTE以前的方式上行是1发天线,因此仅可支持单用户,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扩展上行的天线配置,可以实现码本更多的编码,有效地提高处理效率。
(5)可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并支持多点同时传输,有用信号也可被小区间干扰方式实现,进而提高边缘传输频率的效率。为实现以上功能,需要配置系统用户终端和基站架设天线,且按照标准设计新的信息测量方式与用户专有频率,在此设计中,需要考虑天线的配置与架设数量,并要考虑上下行的峰值。
2.2TD-LTE中的中继技术
TD-LTE的中继(Relay)技术,是通过中继节点对eNB或UE的发射信号进行再生并转发给目的端或下一个中继节点,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可靠性的网络增强技术。
中继节点有如下特征:
(1)中继NODE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单独的eNA,信令交互与LTE是一致的;
(2)中继NODE具有独立的物理区间ID、同步的测试信道与参考符号。
由此可见,中继技术对用户来说UE没有影响的,且适应于各种环境,具有相当的兼容性。系统容量的可扩展性强、终端的功率提高、部署灵活。链路的设计不影响其它接入线路,且系统的设计简单易行,因此部署相对简单。
如图2所示,是中继技术的相关应用场景,包括:
(1)广域网场景:这种场景主要适用于偏远山区,或者需要高速率业务的地区,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中心地带以外的用户也可以使用到无线业务,以便更多的用户接入到移动互联网,另外也可以减少基站建设的数量与成本。
(2)城域网场景:城域网场景,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无法被覆盖的死角,在减少干扰的同时,降低终端用户的发射功率,提升系统的容量,并实现不同区间之间的负载均衡。
(3)室内场景:室内场景下的用户需要高吞吐量,但是由于用户相对于基站来说静止不动的。因此对中继站的要求是要能够具有两个功能,即进行自动开启与自动配置。
(4)快速场景:通过在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上配置中继节点可能有效地进行资源与用户的管理,并进行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便更高速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减少系统开销。
(5)紧急场景:主要用于自然灾害或紧急善下的应急处理和通信。
2.3TD-LTE中的载波聚合技术
为了提高带宽与传输速率,TD-LTE中一项关键的技术就是载波聚合技术。载波聚合的主要特征是:
(1)调试非常的灵活,以此带来相关的增益,例如:频率的选择性与多服务队列联合调试。
(2)可对于FDD和TDD系统频谱进行灵活的使用,可提供FDD和TDD的聚合性。
三、TD-LTE技术在各国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TD-LTE技术作为移动通信的一种新型的技术,它将全球互联网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国都在积极改革,发展TD-LTE技术在互联网的应用,TD-LTE技术发展带入了各国的移动通信的发展中,使全球的移动通信的发展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在日本,日本政府于2011年将TD-LTE技术投入使用,日本的移动运营商计划初步投入4千忆日元建立TD-LTE技术的使用站点,将4G生活带入日本人民的生活,将移动互联网运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在美国,美国已将TD-LTE技术引入互联网,发展手机客户端上网网速,高速度的网速和便利的使用使得美国移动运营商将TD-LTE技术大量的引用,美国的TD-LTE技术的市场是非常的宽广的。
苹果公司也将会把TD-LTE技术引用在iphone中,苹果公司希望有更好的手机客户端网络服务,使自己的产品更优秀,让自己的产品做倒各个功能的最优和最具时代特征。
TD-LTE技术已经在全球发展起来,它将是未来世界的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技术,并且它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客观的。
四、结束语
我国的TD-LTE技术是全球移动通信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它的产生、发展为全球的移动通信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TD-LTE技术使全球手机用户的上网网速更快、使用范围更广,为人类的现代化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TD—LTE;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前言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运营商对数据通信的可靠性、高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应用系统与技术的性能与功能指标也远远满足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求,因此,能够支持更快的网络速度、更大的网络带宽、更高的系统性能的TD—LTE便应运而生。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是相对较快的,到目前为止,移动互联网一方面提供了更丰富的服务类型,如手机游戏、移动网站门户、移动即时通信工具、手机视频等;另一方面也为手机终端软件的开发提供了网络发展基础平台。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大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在移动互联网上,TD—LTE技术相当于这个网络上的加速器,推动网络上的数据传输速度与传输的完整性。
二、TD—LTE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对数量需求的不断增强,以及业务的不断丰富,包括移动视频、数字家庭、WIFI等都是移动互联网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基本的业务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也需要在1Mbps及以上,而针对企业的类似视频会议业务等,则对带宽的要求更高。TD—LTE的诞生由于其峰值速度是现存的通信行业最高的,因此可以有效的解决带宽问题,另外,TD—LET可以采用上下行不同的频谱,这样刚好可以满足移动互联网中上传与下载数量不对称的特征,并可灵活地对不同的带宽进行配置,在降低传输成本的同时,提高传输的速率。
其次,低延时也是TD—LTE技术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运动在即时通讯业务当中。例如:以线的网络游戏,医疗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远程服务等场景,可以使资源与服务能够快速地传输到指定的地点。
第三,TD—LTE还具有位置特征,当下一代互联网普及后,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精准的GPS与定位,通过将这个特性和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相结合,建设更丰富的新型应用。例如:ISP通过地理信息与用户数据的整合,实现定位服务,如道路车况、流量,搜索当前所在位置的商场、宾馆、停车场等。
综合来讲,TD—LTE具有以下优势:
(1)带宽高:TD—LTE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带宽高,以便于开展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高清视频会议、虚拟三维技术、远程视频点播等,都需要进行大数据量的传送,使在传统的移动互联网中无法发展的业务得以拓展。
(2)延时少:移动互联网中数据传输时还必须要求延时要少,TD—LTE也具有这个特点,在需要进行大数据量实时传输的应用中,能更方便的实现。
(3)频谱不对称:移动互联网中,数据量在传输时上传和下载时不一样,而TD—LTE的TDD制式,即是不对称的频谱模式,很适合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开展。利用TD—LTE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频谱利用率。
(一)TD—LTE技术中的多天线增强技术
如图所示,即多天线增强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提升TD—LTE—A平均谱效率与峰值谱效率,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出TDD技术的优势。这种技术采用MIMO,天线的配置是上行发送为4,接受是8,而下等的改善是8,接收也是8。该技术的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主要的实现方式如下:
(1)通过对TD—LTE技术的增加,突破了4发送、4接收配置的限制,扩展了编码方式,码本的设计也进行了改良,能够实现更强的利用性。
(2)TD—LTE—A支持多码波频,其传输模式也提供了新的信道状态测量,可提供高约8阶的MIMO传输,而且进行了特别细化的功能划分。
(3)本技术的实现方式,由于空间可以重复利用,因此在存在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即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时域和频域信息资源,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的性能,更好地发挥出多天线的特征。
(4)与TD—LTE以前的方式上行是1发天线,因此仅可支持单用户,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扩展上行的天线配置,可以实现码本更多的编码,有效地提高处理效率。
(5)可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并支持多点同时传输,有用信号也可被小区间干扰方式实现,进而提高边缘传输频率的效率。
为实现以上功能,需要配置系统用户终端和基站架设天线,且按照标准设计新的信息测量方式与用户专有频率,在此设计中,需要考虑天线的配置与架设数量,并要考虑上下行的峰值。
(二)TD—LTE中的中继技术
TD—LTE的中继(Relay)技术,是通过中继节点对eNB或UE的发射信号进行再生并转发给目的端或下一个中继节点,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可靠性的网络增强技术。
中继节点有如下特征:
中继NODE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单独的eNA,信令交互与LTE是一致的;
中继NODE具有独立的物理区间ID、同步的测试信道与参考符号。
由此可见,中继技术对用户来说UE没有影响的,且适应于各种环境,具有相当的兼容性。系统容量的可扩展性强、终端的功率提高、部署灵活。链路的设计不影响其它接入线路,且系统的设计简单易行,因此部署相对简单。
如图2所示,是中继技术的相关应用场景,包括:
(1)广域网场景:这种场景主要适用于偏远山区,或者需要高速率业务的地区,主要目的是实现中心地带以外的用户也可以使用到无线业务,以便更多的用户接入到移动互联网,另外也可以减少基站建设的数量与成本。
(2)城域网场景:城域网场景,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无法被覆盖的死角,在减少干扰的同时,降低终端用户的发射功率,提升系统的容量,实现不同区间之间的负载均衡。
(3)室内场景:室内场景下的用户需要高吞吐量,但是由于用户相对于基站来说静止不动的。因此对中继站的要求是要能够具有两个功能,即进行自动开启与自动配置。
(4)快速场景:通过在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上配置中继节点,可能有效地进行资源与用户的管理,并进行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便更高速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减少系统开销。
(5)紧急场景:主要用于自然灾害或紧急善下的应急处理和通信。
(三)TD—LTE中的载波聚合技术
为了提高带宽与传输速率,TD—LTE中一项关键的技术就是载波聚合技术(如图3所示)。载波聚合的主要特征是:
(1)调试非常的灵活,以此带来相关的增益,例如:频率的选择性与多服务队列联合调试。
(2)可对于FDD和TDD系统频谱进行灵活的使用,可提供FDD和TDD的聚合性。
三、总结
世界各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速度迅猛,因此在稳定性、高速率、高可靠性等各方面的性能要求,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随着TD—LTE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以满足不同的业务与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迎,龚慧莉.试论TD―LTE技术的未来发展[J].移动通信,2009,22
[2]王令侃,林晓轩,陈炜,梅仪国,孙运明.TD―LTE技术发展及其应用[J].移动通信,2011,6
[3]薛磊,朱朝旭,果实,杨柳倩.TD―LTE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0
[4]李新.TD―LTE无线网络覆盖特性浅析[J].电信科学,2009,1
篇6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单片机应用技术
一、引言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因其充分发挥出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集成优化作用的特点而受到政府、社会以及高校的大力推崇。而且在教育领域中,“互联 网+”的应用正不断激发着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的出现,其中,“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移动性强以及便捷高效而吸引了众多教育学者的目光。因此,为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改善和优化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单调枯燥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以及趣味性,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本文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创新信息化教学理念为目标,对“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微课应用在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1.微课的相关概述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Micro Lecture),它是一种基于微型课程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其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教师David Penrose所提出,他认为微课是以建构主义方法为基础,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一种更为聚焦的学习体验。而在我国,微课的概念首先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山教授引入,他认为微课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为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课程资源,它不仅能够使学生不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能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充分发挥出求知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
2.微课引入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1)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现如今,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学生更喜欢通过智能手机、iPad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进行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9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6.20亿,大学生中超过98%的人拥有智能手机,且大学生平均每天花费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约为5小时17分钟,占一天时间的22%。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入侵课堂已成为师生不可忽视的现象,而面对这种现象,大多数高校都采取各种手段来推行“无手机”课堂,以限制手机使用对课堂教学所造成的影响。然而,他们往往只是看到了手机使用的“弊”,而忽视了其带来的“利”,强制性的镇压手段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结果得不偿失。其实,与其一味地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拦截围堵,高校还不如在结合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正确合理的引导来开展教学活动。而微课的引入一方面保障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正好满足了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需求。因此,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引入微课进行教学改革是“互联网+”时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要顺应时展的趋势,将课堂与网络相结合,让微课引领教学,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微”变化。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作为一门极具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的“听”和“记”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侧重于汇编语言等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并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育人标准。另外,部分院校的实践设备较为落后,导致学生对单片机系统的整体开发过程往往是一知半解,这与当今社会以及企业对于单片机相关人才需求不一致,而“互联网+”时代的微课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微课内容短小精悍,以5~10分钟的微视频提取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精华所在,以碎片化的教学来为学生减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微课的教学资源并不局限于本校所具备的教学实践设施,教师可以通过搜集网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进行微课制作,使学生不再因为本校设备落后而与其他院校的学生产生差距,可满足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3)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由此可知,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十分有必要。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固定、单一的机械化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兼顾所有学生。而微课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班级课堂教学,它以小视频作为主要载体,教师通过将微视频、微习题等教学资源上传到相关平台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选取符合自身水平能力的视频进行学习。另外,微课的在线交互功能还可以使学生及时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便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更为合理有效地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基于微课的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应用
(1)教师确定合适的选题,进行课前微课制作。微课是以微视频为载体开展的,而微视频时长有限,它不是课堂的实时录像,不能在5~10分钟的视频中将45分钟课堂教学完完整整地呈现出来。因此,若想要在5~10分钟的时间内达到一堂课45分钟所预期的效果,教师在进行单片机应用技术微课选题时要遵循针对性、时效性、启发性、趣味性以及完整性的原则,选择“位微不卑”“效微不薄”的知识点制作微课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初步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微视频学习后教师应布置相应的微习题,使学生能够实时对自身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测验,并通过微信、QQ以及手机短信等平台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给教师,以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2)微课课堂教学实践。在将单片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之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以及探究式教学法等,改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其中,以 AT89C51单片机硬件系统为例,笔者搜集相关资源制作成微课上传至相关网络平台,并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微课教学的教学设计(如下表所示)。由于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以项目为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实践教学的载体,重新架构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考核在内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项目教学法中选择的项目要由易入难、由简入繁,项目之间要有相同的主题,以碎片化的项目构建成系统的整体的理论框架。
(3)实践效果。笔者在2015年下学期结合所在学校学生学习状况,在单片机应用技术的教学中采用了微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微课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相较于平行班,实验班的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对于单片机应用技术这种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微课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实践中拥有更多的操作机会和时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且根据相应的问卷调查,其中认为微课教学效果非常好的占76%,教学效果良好的占17%,教学效果一般的占6%,教学效果差的占1%,教学实践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笔者将微课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实践证明,在操作性、实践性以及理论性强的单片机应用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是可行且有必要的,它改变了传统“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订个性化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但是微课毕竟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高校不断去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倩文.“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0).
[2]胡宏铎,陈兰丽.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1):204.
[3]李 佳,李 艳,屈青青.微课在高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应用[J].智富时代,2015(9).
篇7
【关键词】 移动终端;商铺;管理
1 引言
目前,中小型网络商铺企业数量正在迅速扩大,它们普遍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中小商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对于寻求差异化经营的中小商铺而言,如何能在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上占得优势,就成为商铺发展的重要挑战。企业是否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进销存商业应用软件,也是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电子商务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从最初简单的文本浏览、图铃下载等业务形式发展到当前的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业务形式,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2 系统架构与设计
在商铺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对货品的进货、销售、库存管理构成了主要的业务体系。销售管理的日常业务有记录和查看销售记录、统计分析销售单、进货单录入、查看和修改库存信息、库存预警、盘点。
移动-商铺进销存管理系统适用于私营、分销、连锁、专柜等任何形式的店铺。本系统将用户角色分为老板、管理人员、店长、销售员四种。
系统具有的特色:
1) 没有IT管理设备,零维护成本,成本低;
2) 基于移动互联网,移动性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店铺销售情况;
3) 基于云平台,没有数据丢失的风险;
4) 协同工作平台,给企业内各种角色的成员提供有效的交互沟通方式。
4 销售类及销售单API创建
本设计的前端页面主要使用html5、jQuery和jQuerymobile来实现的,后端API则使用PHP语言来实现。API主要对一些PHP实现的对象进行操作,来实现对Redis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删除、增加、修改等操作。以下是以销售模块为例的部分代码及代码实现。
(1)销售类的代码实现
5 结论
对现有进销存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包括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基础功能及系统涉及到的概念(如盘点)、今日商铺的现状和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移动开发技术等;整个系统是在PHP和JQuerymobile开发环境下进行开发的。利用Redis建立系统数据库,采用Predis数据库访问技术;使用PHP的强大功能,采用API实现界面和数据库的通信;结合PhoneGap开源框架,实现了移动-商铺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及其之间的联系;系统符合商户的基本要求,具备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销售管理、进货管理、库存管理。系统针对老板、店长、员工等不同的角色,设计了相应的应用。
本系统也考虑到了不同的店铺形式,将店铺分为总店、直营分店、联盟分店,使系统符合大多数商铺的要求;本系统的运行平台是移动设备,具备IOS移动应用的风格。整个系统的开发步骤清晰,界面设计友好且人性化,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低,方便以后对系统的扩展。后一步的研究工作将致力于完成对电话、生日等的输入格式验证;
参考文献
[1] Park Min-Jeong; Kim Hee-Seung. Evaluation of mobile phone and Internet intervention on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lood pressur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abdominal obe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2012.
[2] Wang Hsiao-Fan; Wu Cheng-Ting. A strategy-oriented operation module for recommender systems in E-commerce.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2012,8:1837-1849.
[3] Kang Gaojian; Du Zhengwei. A novel compact dual-frequency monopole antenna for quad-band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 10.1002/mop.26876, JUL 2012.
[4] Whalley Jason; Curwen Peter. Incumbency and market share within Europea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12,3:222-236.
篇8
[关键词]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92-01
一、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含义,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是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一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有四个关键性的应用技术D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智能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物联网被看做“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物联网未来可以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替代人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
(二)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这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三)智能技术就是能够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一种技术,它把人的重复性的脑力劳动被计算机所代替。
(四)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技术。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许多行业都加深对物联网的开发应用,并将物联网积极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总体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物联网技术会被大量应用于社会生产、管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1 云计算应用于互联网
物联网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柱。云计算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物联网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规模庞大的数据计算工作,而且在云端更改数据的处理方式更为方便,可以做到一次更改应用于多个终端;2>物联网设备自身的计算能力往往有限,借助强大的云计算可以处理海量数据。
2.2 移动互联网应用于物联网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以后,将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智能化的家居生活能让物联网的应用更加具有生活化的气息,包括智能厨房,智能农业,控制遥控器,远程控制网络,自动定时和报警器等功能,让普通大众能够安装应用,更换扩展和维护都非常简单。
三、总结与展望
物联网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星火燎原之势。物联网在工
业监控、城市管理、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正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物联网将会惠及更多人。但是,物联网刚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技术标准混乱、产业链条盲目、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可是随着技术的逐渐发展,相信这些问题都将随着技术的成熟发展迎刃而解,物联网将会带领人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不久的未来,智能化物联网的应用将无处不在,当气象感应系统预知台风来袭时,交通感应单元自动通知渔船返港,高速关闭,居民及时转移;当发生车祸时,路面监控系统可以自动通知急救,提供最佳路线,并提示来往该路段的车辆绕行;每个月公共服务系统会自动记录水电费等,然后通知户主后从银行卡中自动扣款。这一切都会为人类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铎.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与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
[3] 张天军.物联网时代的创新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5.
篇9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与医疗健康事业的融合越来月紧密,移动医疗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体现出深远的发展前景。本文从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入手,介绍了移动医疗在国内的几种应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移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移动医疗 移动互联网 发展前景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在医疗事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移动医疗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移动医疗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移动医疗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迅速,随着移动医疗用户的医疗健康服务业务的快速扩展,移动医疗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从起初的简单的信息展示逐渐向复杂的成熟型业务转型,升级。“‘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更是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医疗事业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跨界融合,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更是深远。
一、移动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移动医疗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当前,移动医疗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医院医生(B2B)和面向用户与患者(B2C)两种。B2B模式是一种医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应用模式,它除了包括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还能为医务人员提供的医学知识库及医学工具等。而B2C模式主要在求医问诊、远程会诊等方面应用较多,也可应用于病情的咨询和病后随访等。近年来,移动医疗在国外的发展非常兴旺,且发展也日趋成熟,渗透的领域不断拓展,在急性中风、皮肤病治疗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优势。随着移动医疗应用的不断深入,移动商业在其带动下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包括求医问诊、预约挂号、健康指导等方面。总的来说,移动医疗在国内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各种应用也在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中不断拓展及深入。
二、移动医疗在国内的主要应用形式
(一)综合服务类
综合服务应用形式主要是指基于各种交流平台发展起来的便捷式就医平台及就医服务。其主要是通过手机应用终端,实现医院及病患之间就医指导与健康咨询平台的搭建,为客户提供预约挂号、预约支付、就诊提醒等在线智能医疗服务项目,便捷及“一站式”服务是其主要特点。综合服务类型应用一般是由医院机构合作开发,由于能够为客气提供“一站式”的移动综合医疗服务,因此在移动医院、医事通方面的应用比较突出。
(二)医患交互类
该应用是相应医疗数据库以及医生资源的整合应用,主要为客户提供远程的医疗咨询,在家庭医生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广,可是实现实时的医疗咨询与随访服务,春雷医生、“好大夫”等都是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应用例子。春雷医生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邀请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进行网上实名坐诊,实现数据库和优秀医疗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移动医疗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好大夫在线平台”,经过7年的运行和发展,患者和医生数量都在不在增加,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一个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转诊、预约加号等服务的医患沟通平台。
(三)信息化服务类
信息化服务类应用主要是指各种为医务人员提供用药查询、医学文献查询等帮助的信息数据库及网站。比如丁香园用药助手,就非常便于人员进行药品说明书、用药指南等查询;而杏树林网站推出的“医学文献”“医口袋”“病历夹”等APP也主要是为医务人员服务,倡导通过手机应用,进行查房方式的变革,实现移动查房方式的转型。
三、移动医疗发展前景探究
(一)移动医疗用领域的拓宽
随着移动医疗在医疗事业中优势的不断凸显,移动医疗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展和深入,其应用不仅包括常见的病情监控、医学咨询、远程问诊等,还涉及电子病例查询、用药指导、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等领域,并且应用的领域还在迅速的扩展中。而随着社会经济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移动医疗的服务重心也在不断变化,逐渐从之前的患者疾病治疗向大众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与预防转变,因此,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定制医疗服务,将是移动医疗发展的一个潮流。
(二)运营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由于移动医疗是基于互联网、信息等技术进行的一场医疗模式的变革,因此,运营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对移动医疗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随着移动医疗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应用技术及模式也逐渐成熟,但是毕竟是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对医疗传感器、采集仪等设备的改进等,以及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技术的提高,对移动医疗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应该不断加强移动医疗相关支撑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促进移动医疗向更深入发展。
总而言之,移动医疗在医疗事业中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其优势也在不断的得到凸显,发展情景非常广阔。因此,应该对移动医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让其在医疗事业中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促进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斌冠,龙玲.“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医疗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西医学,2015(9).
篇10
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方向专业除了要考虑人才需求情况外,还要考虑师资队伍及实训实践条件等因素。笔者所在学校在2009年之初就开始尝试申报开设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专业,2010年申报开设软件技术(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方向)专业,并获得批准。在开设移动互联网软件方向的专业建设上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1.师资条件作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情况。移动互联网发展变化快,开发平台竞争激烈,在2009年3G元年各培训机构热衷于诺基亚Symbian系统平台的软件开发培训,而随着Android和iOS平台快速崛起,Symbian系统已经失去了霸主地位,诺基亚于2011年12月宣布放弃Symbian系统。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建设中可以处于主动,有的放矢。作为专业教师,需要快速掌握新技术。目前国内主流的移动互联开发平台为谷歌公司的Android和苹果公司的iOS。Android应用开发采用Java语言,iOS开发采用Objective-C。2005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开始开设Java相关课程,2006年开始指导学生从事JavaME应用开发,2011年组织教师参加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移动互联网暨3G应用技术开发”师资培训。这些都为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方向)的开设进行了技术储备。2.实验实训条件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中Android创纪录地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其次苹果的iOS占据了12%的市场份额。考虑到苹果iOS开发成本较高,根据自身情况,学校选择Android作为教学平台。Android开发在Windows环境下就可以进行,开发所用的Eclipse、SDK、ADT等均可免费下载使用,学习成本较低,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基本可以满足一般应用开发的需要。201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引进了多套3G及物联网开发教学实验平台,并建设移动互联网开发实训室,为专业的开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有WAP网站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移动商务网站开发、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手机游戏开发、软件测试及移动网络服务等。软件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移动设备应用开发能力、移动网站开发能力、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能力、软件运行维护及测试能力、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包括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几个方面,其中能力结构是专业培养的重点。能力结构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能力,如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协调、公关能力、自学能力、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等。二是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能借助词典阅读专业外语资料,能阅读英文电力设备说明书,掌握日语基本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三是专业能力,熟悉HTML、CSS+Div、JQuery、JSP等Web技术、具备基于B/S的系统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能力、基本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程序编码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具备基于Java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具备软件测试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网络运行与管理能力、及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三、专业课程的设置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围绕移动互联网web开发能力、移动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和软件测试及运行维护能力三个方面来设置,如表1所示。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基础、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库基础、软件开发流程、需求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针对不同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在具备基本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后,安排校内和校外的专业实训对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进行强化,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鼓励学生顶岗实习,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四、立足新技术,办出专业特色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有软件技术专业,但是专业同质化严重,很多软件专业课程杂而全,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毫无特色。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蓬勃发展,二者联系密切,在物联网开发平台中嵌入的就有3G移动开发模块。很多院校陆续开设物联网专业,但是开始移动互联网开发专业的不多。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师资和实验实训条件,以移动互联网开发为重点开设软件技术专业,突出自身的软件优势,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开发新技术的应用,争取办出特色。学校计算机专业成立了创新实践工作室,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新技术,早几年就在教学中引入JavaME手机开发技术,一批学生成为第一代3G开发人才。2011年引入Android技术,很多学生开发了不错的智能手机应用,成为3G移动互联网开发领域的专家。2011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检验了软件技术教学的水平。2012年,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全国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能力培训项目考试点”,为移动互联网开发职业认证的开展提供了条件。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软件技术专业应立足新技术,面向行业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明确专业目标,办出特色。
五、结论
- 上一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 下一篇:地面裂缝修补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移动营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