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急性左心衰竭时指左侧心脏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根据心脏功能减退程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以及代偿功能的差别表现为:晕厥、休克、急性肺水肿、心脏骤停。如不及时救治, 将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对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的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急救快速通路, 以争取抢救时间、保持救治的连续性, 避免因为中间环节的繁琐延误救治, 从而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同时更是提高人性化服务的重要举措。就我院从2010年8月~2013年9月2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年8月~2013年9 月收治的5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其中男41例,女14 例,年龄55~78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救治方法。观察组经过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其特点是抢救时间快速、避免浪费时间及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1.2.1院前急救情况 观察组28例中有20例由我院120出诊接回,8例由家属送来医院,院前急救病例中在院前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立即予高流量面罩吸氧。病情严重者立即给予车载呼吸机加压通气。建立静脉通道予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
1.2.2急诊绿色通道具体实施措施 患者来院后由急诊预检分诊护士进行病情评估,根据病情进行分区直接护送入抢救室,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进行救治,立即给予端坐位,高流量氧气吸入,将酒精放入湿化瓶内,面罩吸氧时酒精浓度为30%~40%,鼻导管吸氧者,酒精浓度为70%~80%,病情特别严重患者立即给予呼吸机加压通气,选用PEEP(呼气末正压)或CPAP(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予吗啡3~5mg静脉缓慢注射,速尿20~40mg静脉注射,血管扩张剂的使用静脉滴射硝酸甘油,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抽取血标本,急查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遵循"先抢救后付费"的原则。因为急性左心衰患者病情均较重,患者心理高度紧张 ,医务人员应以热情地态度、和蔼的语气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怖心理,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能保持平稳的心态对待自身疾病。促使患者能很好的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经过急诊紧急救治后若需要住院治疗,立即电话通知心内科医务人员做好收治患者准备,并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通知电梯班做好转运患者准备,急诊科医生开具入院证并在入院证上加盖急诊绿色通道专用章,急诊医护人员护送患者入院,在推床上悬挂急诊绿色通道警示灯,所有医务人员见急诊绿色通道警示灯和专用章,优先救治该患者。遵循"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检查住院"的原则。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且携带急救箱。医护人员安全平稳护送住院,与临床医护人员认真交接患者,待患者安顿好后急诊医护人员才离开。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病至就诊、就诊至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27例(96.42%),对照组满意22例(8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诊绿色通道是医院为危急重患者开辟的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急救快速通路。开辟急诊绿色通道为急性左心衰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供了正确、 及时、 规范、 有序的急救措施,显现了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也体现了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精神。目前各医院非常重视急危重症患者早期抢救的时间观念,建立起符合本院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1]。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救治,我院制定了符合我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和流程,我院急诊科制定了急性左心衰的救治流程,对医务人员组织培训急性左心衰的相关知识,使急诊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救治。强化急性左心衰患者救治的时间观念,以尽量缩短护理时间为目标,尽可能减少患者在检查、交费、转运、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时间的浪费,使患者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护理[2]。 我院急诊科接诊到急性左心衰患者,若院前120接诊患者及时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给予早期的干预,使患者安全、平稳的接入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3]。该患者若为自行来院患者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立即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在60min内完成急诊的所有检查、治疗和护理,如第一时间的吸氧或呼吸机加压通气,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抽取血标本急查血气分析、电解质等,从而使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4]。
经急诊初步救治后,待危重症状缓解,病情稍平稳后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收治住院,在办理住院、医护人员转送、患者交接过程中都根据急诊绿色通道相关规定,先收治入院,后办理入院手续,简化入院程序,缩短急诊科到临床科室转运的时间和做好患者病情的交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专科治疗[5]。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救治简化了部分程序,明显缩短了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和就诊到住院时间,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使患者及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巴金华.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21(5):582.
[2]刘苏征.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畅通的做法[J].中国医院管理,1998,18(12):23.
[3]王鸿香.急救程序化管理对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调查与分[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11-121.
篇2
摘要目的:探讨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突发群体伤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前患者145例为对照组,建立后急救绿色通道后患者155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急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8%,死亡率4.52%;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8.28%,死亡率1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突发群体伤;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管理
Nursing management of emergent group injury patients in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operation
Luo Suqin,Chen Pinwei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College(Putian City,Fujian),3511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of emergent group injury patients in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operation.Methods:300 cases of emergent group injur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06 to January 2014.They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145 cases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155 case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green channel wer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emergency situ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48%,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4.52%.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8.28%,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1.72%.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Key wordsEmergent group injury;Emergency;Green channel;Nursing management
突发群体伤主要是由大型交通事故、火灾、工矿坍塌、斗殴等引起,具有突发性、伤员多、伤情重及复杂、抢救时间急迫及难度大的特点,常多为多发性复合伤,若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为此,我院建立了一套快速便捷高效急救绿色通道及重大突发事件急救预案,并在临床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从接听电话,快速出车,赶赴现场,实施救治及院内分诊急救、手术及入院等环节,制定出一套快捷高效的急救服务流程,各环节安全、有序、畅通,使伤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实践证明,通过在救治突发群体伤患者中运用急救绿色通道,并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选取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前的145例突发群体伤患者及建立绿色通道后155例群体伤患者,对他们在急诊室救治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及入院至手术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实行急救绿色通道的一体化救治护理管理模式,可充分体现出急救工作的安全、通畅、规范、高效,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突发群体伤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绿色通道建立前收治的145例为对照组,绿色通道建立后收治的15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00例,女45例,年龄23~50岁,平均(40.1±2.1)岁;受伤原因:交通伤45例,工程伤80例,群殴伤20例。观察组中男102例,女48例,年龄22~52岁,平均(40.2±2.3)岁;受伤原因:交通伤48例,工程伤80例,群殴伤27例。两组在年龄、受伤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管理措施:第一,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制定一体化的急诊抢救制度与流程,是决定创伤急救单元高效运转的主要因素。我科依据院部的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抢救预案,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急诊绿色通道工作制度及流程。规定凡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患者,应实行先救治后分科,先抢救后缴费、先救治后检查及后补充医疗文书的“三先三后”原则。第二,院前开放绿色通道:①接到突发群体伤的急救电话后第一时间内汇报院上级相关部门及领导,根据伤员人数、伤情,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充分整合、调配急救医疗资源,统一指挥和协调,确保绿色通道顺利运行。②第一时间赶赴灾害事故现场,快速、有序及高效地开展救治工作。③伤员进入绿色通道后,及时通知手术麻醉、影像、输血、检验及各相关临床科室,随时准备抢救工作。第三,院内绿色通道的开通:①接到突发群体伤急救电话后,及时开通急诊绿色通道,遵循“优先处置”的绿色通道救治原则,确保患者“零通过时间”,让绿色通道成为一道绿色生命安全之通道。②在积极施救的同时,立即通知院相关部门及院领导。③凡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均使用“绿色”专用章及专用卡,免去挂号、缴费等手续,并由医护人员护送,提供全程服务,相关科室应密切配合,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推诿或怠慢。第四,院内急救护理:①突发群体伤事件一来临,依据伤员人数、伤情等,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急救预案。统一指挥和协调。高效、准确地检伤、分类及抢救同时并举,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伤后轻伤原则。按伤员轻重缓急分区救治:A区:以红色心形标识,为危急病情;B区:以黄色心形标识,为紧急病情;C区:以绿色心形标识,为一般病情。D区:以黑色心形标识,为死亡伤员。A区及B区患者,进入绿色通道,优先救治;C区伤员,做好安抚解释工作,可暂缓处置;死亡者及时送太平间。②护理人员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协作,使急救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展开。检伤分类组:安排有经验、素质好的高年资护士;急救组:安排业务素质好的护理骨干,负责配合医生实施一系列生命支持性措施,如吸氧、吸痰、输液、心肺复苏、心电除颤等及全面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协调联络组:由护士长或沟通协调能力强的护士担任,负责通知会诊、物资供给及家属沟通等;治疗巡回组:负责常规性治疗及病情较轻患者的处置工作;③患者出现致命性损伤、出血性休克等情况,直接进入手术室抢救;血流动力学暂时稳定者,则护送行CT等检查,然后进入手术室。④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要安慰、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简要告知患者家属情况,做好签字。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死亡率等情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
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8%,死亡率4.52%;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8.28%,死亡率1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对危、急、重患者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或治疗和优先手术或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在抢救突发群体伤等患者中,实行急诊绿色通道制度,遵循“三先三后”优先处置原则,统一协调和指挥,实施快捷高效的急救服务,减少患者在抢救全程各环节的耗时,使急救绿色通道成为真正急救生命之绿色安全通道。急救绿色通道的启动,充分体现出急救工作的安全、畅通、规范、高效。
由于突发群体伤具有突然发生、伤员多、伤情严重及复杂、抢救时间急迫及难度大的特点。为此,建立起反应灵敏的院前急救通讯指挥系统及一套科学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在获悉重大灾害事故讯息后,快速做出反应,立即开启急救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灾害现场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治。同时,有序高效地进行急救物资、设备及人员的调配工作,确保绿色通道运行。
急诊抢救时护理人员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且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护理任务多且复杂,护士身心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失误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为此,我科在急诊绿色通道的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强化训练和实践积累,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急救应急能力,形成一支具有高超职业素养及稳定心理素质的急救团队。首先,注重优化护理人力资源,严格执行急诊护士岗位准入制度。其次,注重对急救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及考核,如急救物品摆放、使用及保管及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等。此外,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急救演练及重大灾害事故抢救预案演练,提高急救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一些抢救方法和流程。另外,在进行急救预案演练时,重点实施“急救的实效性”演练,即实行限时服务:白天接到急救电话后3分钟内出车,晚上8分钟内出车,院前处理时间最多≤30分钟,为此,我院实行急诊值班人员24小时三线值班制,其中,一线人员在院前调度室待命,三线为随时待命班,并实行抢救室及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制,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及正常医疗秩序得以维护。同时,规定值班护士在院门口接诊患者,引导协助患者做各种检查及治疗等。而且为确保绿色通道顺利运行,我院主管部门也十分重视我科护理人员的配置问题,力求护士数量及结构梯队的合理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及护理管理制度后,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8%,比对照组高7.2%。此外,两组急诊室救治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到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篇3
一、推进制度建设,建立改善医疗服务长效机制
1、建立预约诊疗服务。推进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完善预约诊疗和信息共享功能,整合打通各类服务终端,加快实现号源共享,逐步增加网上预约号源比例。对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解决上级医院“挂号难”问题。
2、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以远程医疗政策试点为契机,加快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联体牵头医院要建立远程医学中心,为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最近颁布的《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广泛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等服务,不断扩大对我院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范围,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到2020年,实现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向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
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实现网上便捷有效签约服务,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转变服务模式,增进医患互动,改善签约服务群众感受。
3、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推进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医疗服务费用调整、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等相结合,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切实保障医疗安全。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有条件的医联体内可以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二、优化服务流程,完善便民措施
1、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将缓解群众看病难作为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在统筹协调、合理计划诊疗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调配人力资源,弹性安排门诊时间,鼓励开展延时门诊、夜诊等医疗服务形式。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要积极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减少患者挂号、排队、候诊次数和时间。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2、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我院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急救中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与上级医院建立急诊急救转诊服务制度。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3、改善入院、出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改进入、出院流程,为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入、出院服务。要提前做好患者出院结算准备工作,做到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即时结算。急诊入院患者实行病人由急诊科诊疗过渡入院或直接进入科室抢救与办理入院同步方式。做好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加强转科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4、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做好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四、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工作责任
篇4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2(a)-0186-03
Comparison the application of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 and routine nursing in rescu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DENG Ying-mei LI Yu-we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Shunde District Longjiang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31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 mode in rescu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96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April 2015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n=47) and optimization group (n=49) by different emergency care nursing mode.Patients in routine group were used routine nursing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patients in optimization group were used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Rescue effects and rescue tim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cue effects rat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optimization group was 48.9%,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was 17.0% in routin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1.0256,P
[Key words] Optimization emergency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scue
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极高的一类急症,我国患有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约有2.3亿人,其中AMI患者约有200万[1]。AMI患者的诊断与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尽早接受治疗是决定患者心肌能否再灌注、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AMI救治延迟分为院前延迟与院内延迟,作为急诊救护人员,有效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对缩短AMI患者治疗“时间窗”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通过建立优化急诊护理模式,提高了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6例,按照急诊救治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47)与优化组(n=49)。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ST段抬高AMI(STAMI)的相关诊断[4];②存在心电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改变;③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④排除有慢性心力衰竭、扩心病、瓣膜病等心脏基础疾病者;⑤排除合并肾、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常规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32±8.45)岁,发病自送入院平均时间(2.78±0.46)h,优化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49±9.42)岁,发病自入院平均时间(2.65±0.37)h。两组患者性别比、平均年龄、发病自入院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心肌梗死护理,患者由“120”救护车或自行入院治疗者,护理人员迅速评估患者一般生命体征,要求时间在2 min内,依据医嘱进行相关抢救治疗,指导患者卧床、办理入院、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完善相关检查与检验,同时与上级医院联系,待安排PCI手术,迅速转院。优化组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模式。①优化接诊顺序: 急诊科人员接到“120”中心报有疑似AMI患者后,迅速出车将患者接回医院,在送院途中行相关紧急救治,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根据其生命体征及主诉作出初步诊断,同时与急诊科医务人员联系,准备接诊,并准备急救药物及器械,从而缩短从来诊到接诊时间。②优化病情评估:患者如为自行送院的,具体可通过边看、边问、边分诊的流程进行评估,到诊后开启绿色通道,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2 min内迅速评估患者一般生命体征,迅速连接心电监护,同时做出患者心电图,通知专科会诊。③优化救护流程:待病情评估完毕后,按照美国心脏学会(AHA)中关于急救的程序实施“四定”,即定时、定人、定责、定位,要求患者5 min内完成吸氧、静脉输液、血液标本采集、心电图等,指定专人进行AMI患者救护,并且责任具体到个人,对疼痛剧烈患者实施镇痛处理,考虑到PCI手术操作特点,选择患者左上肢静脉输液,必要时实施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紧急措施。④优化转运流程:指定严格的AMI患者转运流程制度,若患者病情需要行PCI,向患者及其家交代病情,告知其手术的重要性,迅速与上级医院联系,取得家属同意后迅速转院,若患者病情无需要行PCI,及时送行专科治疗,转运前护士应准确交接护理记录单,并转运前再次评估病情,转运途中携带急救器械、药品。⑤优化人员配置:采用责任制,科室定期实施AMI救护知识与技巧培训,同时要求不同班次有专人负责AMI救治,对不同层次人员分层培训,制定明确的救治指南、分诊流程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护后AMI抢救效果与急诊救护时间,急诊救护效果采用分级制[5]。①显效:患者AMI症状或体征完全消失,心肌酶谱等检查显示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②好转:患者AMI症状、体征消失,但实验室检查存在异常;③无效:患者AMI症状或体征无缓解,实验室检查提示病情加重,或患者出现死亡。急诊救护时间包括病情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及急救总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效果的比较
优化组显效24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显效率为48.9%,明显高于常规组显效率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效果的比较[n(%)]
与常规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包括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急救总时间,优化组急诊救护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急诊救护时间的比较(min,x±s)
3 讨论
AMI是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的坏死,快速打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对挽救濒死的心肌有重要意义。资料显示,及时溶栓或PCI可将AMI患者病死率由5%~6%降至1.2%[6-8],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时间对于尽早行PCI手术影响较大,AHA指南提出,患者送至医院至实施球囊扩张或PCI时间应控制在90 min内,同时每增加10 min,患者对PCI的获益就减少0.94%~1.17%[9],故有效缩短患者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时间对患者AMI的治疗与预后赢得了时间,本研究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及时缩短了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及静脉采血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做到优化接诊流程,有效避免了患者在办理挂号、住院的时间,同时优化病情评估模式,对AMI患者病情发展、严重程度有大概的评估,及时缩短了急诊急救护理的时间[10-11]。优化护理流程通过“四定”,通过责任具体到人,使救治程序明确,通过分工合作,医生诊治的同时开展急诊救护护理,避免了救护程序的繁琐,对救护时间实行量化,优化了救治流程,同时优化人员配置,保证了急诊救护实施的规范化[12],本研究规定AMI救护组长为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保证了救护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临床经验丰富,能较快速地判断心电图的异常,同时安排具有临床气管插管、电除颤技能的责任护士,也保证了救护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时可以有效应对,同时优化接诊顺序,严格交接护理记录单,转运过程中携带急救器械与药品,保证了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我国2011年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中提出[13],AMI患者院内急救至手术时间在60 min内为优秀,本研究急救总时间为(38.97±5.64)min,达到了优秀水平,同时提高了PCI手术预后的效果。我国现有医疗体制条件下,要想进一步提高AMI救治效果,在加强医疗技术水平条件下,也应该加强社会整体的健康教育水平。研究表明,院前急救时间也是缩短AMI治疗时间的关键部分,院内急救中开设绿色急救通道在于优化就诊流程,如先进行急诊手术抢救治疗,后缴纳费用或补办入院程序等,优化急诊护理缩短了患者院内急救时间,进一步增加了PCI手术的成功率,研究表明,急诊PCI时间至发病不超过6 h,可以使患者死亡率降低5%~6%,若院前急救加院内急救时间不超过1 h,急诊PCI抢救成功率会提高12%以上,可见优化院内急救时间对于AMI患者至关重要。建立一套优化急诊AMI护理通道与模式,可以有效缩短院内救治中诊断、救护、转运的时间,为受损心肌赢得充分的治疗前时间[14-16]。
综上所述,对疑似AMI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缩短院内急救的时间,为保证患者PCI手术成功及抢救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优化护理模式,提高了急诊救护AMI患者的效率,规范了救治流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璇,许海燕,杨跃进.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35(3):286-290.
[2] 苏懿,王磊,张敏州.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4):467-469.
[3] 李宪凯,徐亚伟.2013ACCF及AHA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更新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 33(4):289-292,295.
[4]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9-24.
[5] 韩雅玲.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3):169-180.
[6] 王曼,李蓉,辜丽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9-11.
[7] 顾晓龙.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8] 梁峰,胡大一,沈珠军.2013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指南[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38-40.
[9] 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13-15.
[10]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11] 李然.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时间影响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
[12] 唐勤熔.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现代养生,2015,10(20):79.
[13] 刘红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155-157.
[14] 苏小妹,贺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130-131.
[15] 刘红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36-237.
篇5
【关键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62―02
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多发创伤的发生率迅速增高,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是非常多见的一种病。多发伤指单个致伤因素引起的多系统或多器官的严重损伤( 至少要有两个器官有严重损伤) ,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临床上稍一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进行急救护理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1]。护理工作是急诊急救过程中重要因素关系着抢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提重创伤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现对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153例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情况予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153例,男94例,女59例,均为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接诊的严重创伤患者。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2.3±5.7)岁。所有伤员均在10min~1.5h内接收救治,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12例,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休克。
1.2 损伤部位及原因 交通事故98例,刀刺伤23例,由坠落造成的损伤19例,其他13例。损伤部位:颅脑44例,运动系统42例,胸部37例,腹部23例,其他10例。152例中抢救脱险138例(90.1%),死亡15例,急诊抢救室死亡8例,院前已死亡4例, 3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
1.3 急救护理措施
1.3.1快速评估伤情 多发伤是一种变化迅速,伤情复杂的动态损伤,当多发伤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时,护士应简单询问病史,分秒必争地迅速评估伤情,严格按ABBCS法进行:检查患者(A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B呼吸)动度和频率,(B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循环)脉搏、血压和末梢循环,(S感知觉)患者意识情况、对刺激反应状态[2]。1.3.2 准确执行各项抢救程序 注重抢救黄金时间1h的概念,遵循“先救命后治疗”原则,,争取抢救时间,按急救程序(VICSO)抢救患者,V(Ventilatian)指通气,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和最主要的措施,通气障碍是严重创伤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首先要清除呼吸道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入氧气,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153例患者中,有23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气管切开。I(infusion)指输液抗休克,防止休克的恶化。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休克,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伤后6-8小时(第二个死亡高峰)主要抢救内容[3]。首先建立2~3条静脉通道,要保证静脉通道畅通,采用静脉留置针或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153例患者均建立了静脉通道,并给予了补液治疗。C(control bleeding)指紧急控制活动性出血。有效的控制活动性大出血是早期进行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有明显的外伤出血,给予加压包扎,填塞,钳扎等止血。S(supervise)多功能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心肺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O(operation)手术。需要马上手术治疗者,应直接送手术室治疗对自缢、中毒、各种大出血、电击伤、休克等建立十多种抢救程序,按部就班的执行标准的诊疗程序。
1.3.3 有预见性的协调各科室工作,做好术前准备多发伤一般涉及多个系统器官,需要多个专业处置,为了保证抢救时间,护理人员要有预见性的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相关的工作,使其
他专业人员尽快处理患者。使急诊科真正地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危重创伤患者的手术率79.35%[4],危重创伤患者多需要手术,在抢救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如配血、备皮、皮试、插胃管等,并快速联系手术室,及时开始手术。
1.3.4 做好心理护理
突发事件给患者及家属心理造成了恐惧、紧张、焦虑、孤独、无助、悲伤、内疚和愤怒等创伤后应激反应,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积极主动观察,以娴熟的技术、温和的同情心、关心的语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快而有序的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给患者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5]。
2 讨 论
急诊抢救工作中的体会如下: ①科学规范、合理有序的急救护理是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如我们采取的甲乙丙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即在抢救中甲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乙护士负责循环系统,丙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做术前准备,补充急救物品、药品,通过为采取科学规范的分工制度,使各项工作同时穿行,且有条不紊,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②熟练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的急救水平,主要反映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上,接诊抢救应分秒必争,争取在“黄金 1 h”内使伤员的生命体征平稳,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熟练的各项抢救技术,在接诊后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快速、准确地实施各项技术操作,提高抢救效率。在急诊急救工作中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李学霞,杨春霞. 严重多发性创伤74 例的急救护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 22) : 2040.
[2] 贺欣,李群,童新明.严重多发性创伤74例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91-92
[3] 张建波,马俊勋,何忠杰,等.创伤急救白金十分钟--快速判断伤情启动创伤小组[J].中国急救医学,2006,17(5):85-86.
篇6
急诊医学是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跨各临床专业的学科,既有本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紧密相连。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急诊医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最大可能将急性严重伤病人员从死亡的边缘迅速抢救回来,并降低其并发症和致残率。因此急诊急救工作的及时、妥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急性患者的安危和预后。
急诊医学的发展史和现状
世界上急诊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美国人发现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由于战场和途中的及时急救,受伤士兵的存活率大大高于因车祸而送至缺乏专业急诊医师的医院急诊室的患者。于是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s,ACEP),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加强急救工作法案。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成为美国各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必修课程。美国有急诊医师进修学院,各省、州卫生当局下设急诊医疗服务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对危重病、创伤、灾害等突发事故进行急救并提供技术援助,同时负责领导、培训和考核急救工作人员。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目前每年有近3万急诊专科医师在全国6000多个急诊室为约1亿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美国共划分为304个急诊医疗体系行政区,并相互联结成急救网[1]。日本的急救中心可通过电脑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署,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紧密联系,可随时了解急诊患者应诊的科室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的空床情况等,以便使急诊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获得治疗。
英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业医疗机构,英国皇家医学院设置急诊医学专业课程,全国统一呼救电话号码为“999”。急诊室、急救中心实行全科医师制,全面电脑化管理。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全由以麻醉医师为主的医师负责,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5”,接到呼救电话,由中心值班医师判断病情后决定采用何种类型救护工具到现场抢救。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配备有现代化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在现场经医师、护士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护送到合适的医院[2]。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历史。1980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颁发(80)卫医字第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又颁发了(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室),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全国有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准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3]。
急诊医学的范畴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也称初步急救(first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首先给患者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主要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民来完成。因此,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是急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4]。
二、复苏学
复苏学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和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
三、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四、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而交通事故(航空、公路、铁路)造成多发伤等。如何有效、迅速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5]。
五、创伤学
创伤是青年人(<44岁)中的第1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3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达几千亿美元。在我国目前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创伤作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创伤后患者死亡高峰的发现和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创伤急救中心[6]。
六、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在美国,每年各州或城市中毒咨询中心可接到近200万个中毒咨询电话,其中约25%的患者去急诊或住院治疗,5万多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进入ICU。在我国,据估计在城市急诊患者中5%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10多万人死于农药中毒。随着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其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和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7]。
七、急诊医疗管理学
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p#分页标题#e#
八、现代EMSS
如上所述,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配备急救器械的运输工具将其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ICU或专科病房,这种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这三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以更加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目的的系统叫做EMSS[4](见图1)。EMSS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从急救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以及急救中心和各级医院急诊室的电脑化和网络化,到院前多方位、立体(空中)救护,EMSS已发展成为高效、发达的急救医疗系统[8]。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临床专科的特点和不平衡发展
急诊医学专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培训正规专业急救队伍和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急诊医学专业就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诊疗指南而言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需要凭借多系统交叉、多学科交流融合,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独特的专科成长之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急诊医学专业和学科,从时间和专业技术来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急诊医学专科的差距并不如其他专业领域那样显著,这为我国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一定的先决条件。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和人口需求不同,对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有很大差别。例如,在欧美等高福利国家,急诊医学专业以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院前急救效率、建立各临床专科间互助“绿色通道”和普及全民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这些国家凭借经济优势和财力,致力于将高科技和先进装备运用于团队医疗急救和急救体系的建设[1]。以色列等一些长期处在战争或恐怖活动威胁的中东国家的急诊、急救发展模式侧重于重大创伤立体救护和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治。而对于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和国家,急诊医学中的灾害医学分支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代背景的变化也会影响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美国的急救知识和全民急救普及教育因受“911”事件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影响,比原来更强调防恐方面的急救知识内容[9]。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国际水平日趋接近。很多临床专业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到已基本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有些专业已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那么,急诊医学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创新性地努力建设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呢?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急诊医学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如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创伤的增多,新生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的产生,更使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院前急救
如何尽快建立快捷、有效的我国院前急救系统,规范和高质量地运作各地的“120”急救中心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城市院前急救初级服务系统和急救网络,人员、通讯、车辆装备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和改善,一些急救中心的功能已从单纯运输型转变为急救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急救医疗型,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院前急救的资源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各城市院前急救发展也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就我国院前急救可持续发展而言,还存在急救立法、网络建设、培训与科研、管理运作、区域性协作、国际间交流、灾害应急救援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二、医院急诊科(室)医院急诊科(室)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我国目前一般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有固定编制的医师和护士,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
施和急救器材,方便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总的来说,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急救医疗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水平和特色。可喜的是,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对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仪器配备、人员要求和培训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8]。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医院急诊科(室)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急诊医疗需要[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国内不少医院急诊室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新建急诊科(室)又缺乏国家权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急救专业医护队伍不专、不稳等诸多问题。上海某大医院所做的一项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大医院急诊科(室)普遍患者众多(特别是老年患者),疾病谱广,涉及各个系统脏器,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真正的急危重患者所占的比例不高(浪费一定的医疗资源来充当夜门诊的角色),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入院困难,不得不在观察室等待一定时间方可住入各相关专科病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急诊就诊制度(符合急诊的情况才予以就诊),完善社区医师制度,提前分流一部分急诊患者,加强社区一、二级医院力量,帮助三级医院分担一些常见病的患者。要加大对广大普通群众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急诊的真正含义,不要盲目地急诊就医,浪费医疗资源。对于“120”急救系统来说,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送往不同级别的医院,做到既不浪费医疗资源也不耽误患者病情。在医院内部,要理顺各专科与急诊科的关系,对急诊患者的去向必须建立一条“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统筹安排患者,其次,还可以同周围的一、二级医院合作,将一些病情较轻、已经稳定的患者转至那里进一步治疗。充分体现急诊医学“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的医疗实践特点。
三、重视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
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包括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人才资源管理、急诊信息管理、急诊医疗经济学、急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具体如制定急诊范围,急诊医疗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医疗常规、急诊医疗流程和工作程序等),如何保留急诊医师和护士,急诊病例资料管理,急诊患者咨询与投诉管理,急诊医疗事故差错及其防范,急诊科的安全保卫,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急诊医疗成本与效益,等等。另外,还必须积极开展急诊医学的教学和培训,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护士,重视急诊的管理和科研,如进行有关急症病因、发病机制、病程、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研究如何使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更优化合理,如何提高急诊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5]。#p#分页标题#e#
四、加强医院急诊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最近,卫生部专门就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通知,强调必须提高急救中心和医院急诊科对灾情、事故的应急能力和日常急救工作水平。县、区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则上均应成立突发事件抢救组,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医务处(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担任正、副组长,进行组织指挥,抢救治疗和后勤保障等,具体负责院内急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线抢救和分类救治。要认真制订灾害和突发事件院内急诊保障预案,忠实执行“通知及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合理、及时报告”的伤病员急诊处置抢救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启动EMSS,调集医院所有可调动的医疗资源,安全有效、全力以赴地救助伤病员。
五、建立急诊专科医师认证体制,努力培养急诊医学的专业人才和队伍
急诊医学涵盖了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背景和多学科操作技能。急诊服务对象是危、急、重的伤病员。“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师通常需要掌握包括创伤复苏、高级心脏生命支持和呼吸道管理以及综合内科专科诊治能力(内科学各专科),例如治疗心脏病发作(心脏科)、管理困难呼吸道(麻醉学)、放置胸腔引流管(心胸外科)、急诊超声波检查(影像科)、缝合复杂的裂伤(整形外科)以及处理宫外孕(妇产科)等。急诊科医师还需要通晓几乎所有专科领域的常用药物。在美国和加拿大,需要4~5年的时间培养一名急诊专科医师。在美国,目前有近10个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和学术组织,包括ACEP、美国儿科急诊医学(AmericanAcademyofEmergencyMedicine,AAEM)、ACOEP(AmericanCollegeofOsteopathicEmergencyPhysicians)、急诊医师协会(AssociationofEmergencyPhysicians,AEP)、EDPMA(EmergencyDepartmentPracticeManagementAssociation)、ABEM(AmericanBoardofEmergencyMedicine)等,足见急诊医学学科以及急诊专科医师学术生涯在医学界的地位和急诊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有些发达国家,急诊医师还根据社会和地区的差异分为家庭急救医师和临床急救中心医师,这样更便于按需培养人才[4]。因此,对从事急诊工作医护人员素质和岗位职责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应热爱急诊工作,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能冷静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事件。第三,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向全科医护方向发展,实行全科医师、全科护理制。因为急诊服务对象是患急性疾病任何年龄的伤病员,这些急症包括各临床医学学科。通常急诊患者来急诊时首先遇到急诊医护人员,而有些急症,如多脏器功能不全、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常涉及多个专科的问题。因此急症患者先由全科急诊医师作紧急诊断处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心肺复苏,维持患者的生命和主要脏器功能,需要专科医师处理的,再由急诊全科医师请专科医师会诊处理。最后,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应用。同时要完善急诊专业医师的专业晋升机制,尽快实施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准入制,建设和增加急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培养急诊医学的高级人才。
六、加强急诊医学的科研建设
篇7
【关键词】 院前急救;创伤急救;护理体会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大量资料后得知全世界有20%的创伤患者由于未能接受及时现场救治而死亡[1]。据统计[2], 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者在事故发生后25 min中有2/3死亡。原因在于患者遭受剧烈创伤后病情快速发展, 特别是创伤性休克患者, 会表现出剧烈疼痛, 收缩微动脉后损伤位置血浆与失血外渗, 减少有效循环血量, 进而致使细胞急性缺氧, 代谢紊乱后诱发各个脏器功能障碍。由于伤情复杂, 致伤外力大且创伤范围广, 因此死亡率高。为此一定要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对病情予以准确观察, 预见病情变化与发展, 进行果断及时处理, 将患者存活率提升, 降低院前急救中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本文为详细探讨院前急救中创伤急救护理体会, 现选取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3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女比例38:25, 年龄10~80岁, 平均年龄(46.2±11.3)岁;致伤原因:32例为交通事故, 10例为高处坠落, 8例为刀枪伤, 7例为挤压伤, 6例为其他原因。
1. 2 院前急救护理方法
1. 2. 1 快速反应 抢救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为院前急救的反应速度。急诊值班医护人员需处于24 h待命状态, 接听急救电话后应快速作出反应, 回拨电话对伤员数量、位置、情况以及联系电话予以询问和给予恰当的指导, 白天出诊时间限制在3 min内, 晚上在5 min内。出诊后护士不但快速联系陪护人员或伤者, 对伤情予以了解并开展电话急救指导, 还要及时通知科室做好相应的急救物资、药品、仪器的准备。经大量研究证实, 伤后60 min为患者生死决定关键阶段, 因此一定要在该阶段内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
1. 2. 2 对伤势予以准确评估 医护人员到达后应快速, 按照检伤分类的原则正确评估患者伤情, 重症患者优先处理, 而后处理轻症患者。对伤势予以评估时需对患者生命体征、瞳孔以及意识状态等予以细致观察, 深入判断患者有无颅脑外伤、脊柱骨折、胸腹部骨折等合并伤以及循环障碍、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状, 若存在呼吸困难现象需开展氧气吸入等辅助通气治疗措施。
1. 2. 3 给予生命支持, 确保呼吸道通畅 评估伤情后应紧急处理危重伤员。若出现心跳与呼吸骤停应快速开展心肺复苏术, 在开展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时护士应同时快速开展气管插管。将呼吸道与口腔中分泌物与呕吐物清除, 若患者舌后坠应用舌钳或口咽导气管拉出舌体, 或给予鼻咽通气道, 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
1. 2. 4 建立静脉通道 应用静脉留置针, 必要时开通两条静脉通路, 除了普通留置针敷贴固定外加弹力绷带适当二次固定, 确保液体输入流畅且快速, 可保障创伤性休克与出血等危重患者可短时间内获得血容量扩充。且即使患者躁动不安、转运或改变时也不会出现血管刺破或脱出血管外等事件。
1. 2. 5 处理伤口并固定伤肢 院前急救外伤患者基本处理原则为为伤口提供保护、有效止血、避免感染以及防止损伤加重等。敷料立即加压包扎伤口表面, 若四肢损伤出血则抬高伤肢减少出血现象, 若有必要可给予止血带。若出血位置为手部或前臂, 止血带需敷于上臂, 结合尺动脉与桡动脉解剖走行, 这样可避免对尺动脉与桡动脉产生直接压迫。此时虽阻断静脉回流, 但仍有动脉回流, 反而加重出血。扎止血带力度应控制为将动脉血阻断与通过静脉血。若患者骨折则应简单有效固定或给予支具固定, 若损伤位置为脊柱需在硬木板上平放;若颈椎损伤需用颈托, 且制动头部。
1. 2. 6 快速止血且补充血容量 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关键为快速控制出血。可用敷料加压包扎, 厚度为0.5~3.0 cm, 若患者为活动性出血则用血管钳结扎止血或将出血点夹住。若止血无效则应用止血带, 每间隔15 min松解1次, 防止肢体坏死, 累积应用止血带时间应在4 h内。由于创伤性休克患者通常并存失血与创伤, 因此在初步止血时需快速对静脉输液通道予以建立, 16号套管针扩容输液输血, 8号套管针穿刺, 便于推注或抢救各类药物。临床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传统方法为尽早快速行液体复苏, 新型复苏观则认为液体复苏开展于活动性出血前会导致出血量增加, 且增加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先补液500 ml, 不可失多少补多少, 入院后再开展补液, 并结合补液总量限制将与实际相符的补液量推算出来, 与延迟复苏理论相符[3]。
1. 2. 7 安全转运 现场开展初步急救护理后应快速转运至医院, 以开展专科治疗。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必须守护患者, 必须对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予以严密观察, 观察受压肢体末梢血液循环与创面出血情况。运送途中患者气管插管或有输液通路应确保其通畅性。若患者颈椎损伤需卧脊柱板担架确保躯干长轴与头部一致, 防止颈椎旋转、过伸过屈等。做好相应护理记录, 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经由绿色通道开展抢救, 如果为群发伤必须及时通知分管领导, 发动全院力量参与急救。
1. 2. 8 心理护理 在精神病学上创伤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的、无法抵抗的。也有学者将创伤定义为“任何一种突然发生的和潜在的生活危险事件”。患者突然遭受暴力损伤等应激反应会有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的出现, 根据轻重级数不同, 其表现的心理状态反应和行为反应也有所不同。患者心理压力巨大, 由此会诱发各种心理应激反应, 不利于开展治疗。因此一定要开展心理超前护理, 将人道主义精神充分发扬, 注重以人为本, 提供人性化服务, 尽量满足患者一切所需。可应用非语言交流, 使患者获得心理抚慰, 比如鼓励的眼神或适当的抚触等, 以增强患者安全感。
2 结果
63例患者中7例由于创伤情况严重, 且伤及胸腹、颅脑等多个器官, 诱发创伤性休克, 病情发展迅速, 抢救无效死亡, 死亡率为11.1%。剩余56例均抢救成功, 成功率为88.9%。
3 讨论
院前急救即现场急救, 即医护人员抵达事发现场后就地开展一系列必要急救措施, 并尽可能短时间内将患者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 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送至医院急诊室的阶段, 为急诊医疗服务首站, 充分反映了一所医院急诊急救的医疗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63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8.9%, 11.1%由于伤情过于严重而死亡, 与多位学者研究结果相近[4, 5]。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医师和护士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前, 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考核合格。医院为提升抢救率, 一定要对护理人员急救意识予以强化, 提升技术水平, 开展严格组织管理, 确保急救成功。护理人员一定要有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随时保持待命状态。到达现场后需注重患者呼吸道管理, 避免窒息致死。同时合理处理创面, 避免感染, 便于后续治疗。还需注重心理护理, 以提升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度。
参考文献
[1] 郜艳丽.院前急救中创伤急救护理的探讨.中国卫生产业, 2012(7):21.
[2] 贾巧叶.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基层医学论坛, 2012(36):4794-4795.
[3] 谭雯, 黄严.严重创伤患者107例的院前急救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1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