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持续农业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可持续农业技术

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99

1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特征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征:可持续发展农业是要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统一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必须顾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可持续发展农业要求社会、公民、行政机关的多方支持。可持续农业是一项持久浩大的工程,必须依靠每一位公民的力量,在劳动和生产中都遵循着生态平衡、协调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必须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和重要手段。与过去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不同,现代农业在先进科技的帮助下,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节省了土地等重要的农业资源,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2现代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关系

中国的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农业一直都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产业。不过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建设也受到重重阻碍。在此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坚持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基础。所以笔者通过论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希望能找到解决途径。科学技术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个必要要件,主要体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现代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对于可持续农业的促进作用2个方面。

2.1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农业科技的作用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求必须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保护农业环境不受破坏,进一步开发相关的农业科学技术等等。以上的理念都对于发展农业科技有重要影响。开发农业技术不能只看这项技术的效率和带来的产量,更重要的是在运用技术的同时不会给农业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危害。而且还要关注这项农业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所以说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影响下,农业技术的发展也不同于以往,而更加侧重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2.2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社会发展的历程里,科学技术一直发挥着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能够提高社会历史的发展速度,甚至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样,在农业领域,科学技术一样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它能够极大的增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还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过去有很多不规范的生产现象,导致土壤肥力减弱、水土流失等多种问题出现,而先进的现代科技可以最小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的恶化,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的平衡。科技的进步帮助我国上千上亿的人民解决温饱,同时也能促进中国的良好的生态建设。所以说农业技术在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3利用现代科技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要积极利用现有技术来提高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程度。在制定相关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时,一定要保证科技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根据农村地区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来研发和使用相关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的统一。在研发农业技术时,要保证新成果和新技术的及时产出。由于农业领域的特殊性,受到地理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所以国家对于农业技术的开发研究上一定要给与大力的帮助和扶持,将技术骨干和充足的资金注入到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去。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所以政府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调控角色作用,为农业技术的培训和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提供必要的支持,并监督农业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加强对落后地区的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活动。说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每一位公民的积极参与,所以培养一批有知识文化的农民和农村技术骨干也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并且注意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农民们能够真正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能运用相关技术实现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一旦公众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就能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能够实现社会、政府、公众3方参与的良好局面,对发展可持续的农业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我国的人口结构、地理条件的原因,我国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著。因此笔者认为一定要寻求一个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解决途径。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之间的关系,能够说明这2者的相互作用,并且利用相关条件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建设必须以农业科学的完善为前提,坚持农业生产、经济进步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殿安.以农业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12(12).

篇2

论文摘要 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生产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30 年代初, 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 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 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 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 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 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 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 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 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 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 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 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 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 作物的抗逆性下降, 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 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 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 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 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 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 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 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 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 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 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 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 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 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 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 提高土壤的渗水性, 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 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 增加土壤的蓄水量, 提高水分利用率, 全方位培肥地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 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 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 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转贴于

2.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 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 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 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 降低生产成本, 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 革新地面灌水技术, 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 破坏土壤结构, 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 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 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 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 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 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 不仅便于浇水管理, 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 从而减少了水蚀, 保护了土壤。

2.3.2 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 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 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 2001) 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 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 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 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 适当抑制营养生长; 后期补充灌溉, 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 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 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 水, 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2.4 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篇3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篇5

随着世界农业出现的增长减慢和资源破坏,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们便开始寻找有利于促进农业继续发展的模式。自美国率先提出“持续农业”之后,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概念和战略日益明晰起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枣庄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掠夺性生产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污染严重、水源不足等。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与保护资源,已成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枣庄市农业的客观要求

(一)人口增长与土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生产负荷越来越重。统计资料表明,枣庄市1982~2001年,人口由272万人增长到360万人,年均增长4.4万人,连续多年人口密谋居全国第一位。1949~2001年,人均耕地面积由2.66亩下降到0.76亩,已超过了联合国提出的人均警戒线(0.8亩)。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土地生产负荷日益加重,土地产出将会处于掠夺式经营状态。

(二)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枣庄市自然灾害种类主要包括:旱灾、涝灾、冰雹、冻灾、干热风、龙卷风等。由于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等自然现象的影响,近几年来,枣庄市降水锐减,降水量平均为400多毫米,旱灾频频发生。目前枣庄市的水利工程,有40%左右为70~80年代兴建的应急工程,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并削弱了减灾抗灾能力。

(三)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程度有增无减。枣庄市经过长期的煤炭、石膏开采,不少地方成了大面积的塌陷地、塌陷坑。尽管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到22%,但水土流失的情况依然很严重,再加上采石、开矿、挖沙、砍伐等,每年又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农业的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三废”污染,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从各项指标来看,枣庄市在全省属于高污染区,特别是水源污染,对农业灌溉、养殖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农业自身污染。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造成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污染等。

二、枣庄市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原则

(一)资源科学利用与保护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运用法律手段和行为保护资源,实现对永恒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协调发展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出发,对资源、人口、环境、社会事业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防止顾此失彼,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因地制宜的原则。枣庄市各地地理地貌不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有高低。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立足区域区位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枣庄市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措施

(一)要制订科学的规划。制订科学的规划要树立全局的观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破狭隘的行政界限,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的关键是对各类资源的科学利用。特别在水的开发利用上,更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上游下游界限,实现综合利用。

(二)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人均占有量更为贫乏。在这种情况下靠消耗资源,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内涵控潜的路子,才是科学明智的选择。农业技术包括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质量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各种优良农作物、苗木、畜禽、水产等新品种,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依靠科技推动农业生态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开拓与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质量并重型的战略转变。

(三)实施各项工程建设。一是植树造林工程建设。结合封山育林,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大力推行生畜圈舍饲养,增加农业收入。同时要加强平原林网和绿色林带建设,力争“十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

篇6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要求不同,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可持续农业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更加注重农业产业的综合功能和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并且更多地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是一种现代化农业观念。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农业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数量的增长。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起点不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共同点都是要求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丹波宣言》中的“可持续农业”定义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即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的农业”[3]。

2农业可持续性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性概念。由于不同学者所从事研究的学科背景不同,其对农业可持续性的认识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农业可持续性的内容基本都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2.1公平性

在可持续发展中,公平主要有2个方面的含义:①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也就是说,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给全体人民以同等机会,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农业系统发展的公平性,即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及其他地区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从而剥夺他人生存发展权利。农业发展既要消除农村贫困,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4]。

2.2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保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发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持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2.3协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农业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保护和重新培植资源与环境动态过程中来实现,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5]。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农业是一个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复合系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对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

3.1人口因素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说,人口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索。适度的人口规模与优化的人口素质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口现状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过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多,庞大的人口总量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产资料有限,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效率差,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3.2经济因素

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经济系统是作用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与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影响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很多,主要有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业要素生产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信贷以及农村市场发育状况等。这些因素有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有的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

3.3社会因素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农业人口的40%,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难推广和普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不断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3.4自然环境因素

资源是人类衣食之源,是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增长和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的承载量相适应,才能谋求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填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全国耕地的2/3为中低产田;目前“三化”草原面积达1.35亿h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从1950年至1980年,中国的自然湖泊从2800个减少到2500个,减少了10.7%,湖泊的总面积减少了11.5%。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致使大量农业遗传资源损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近50年来约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现在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33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7]。在全国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气超过12亿m3,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341t,约有60%的城市出现过酸雨,每年排放的污水总量有360多t,城市中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以及废气、废水,不断地向农村排放[8-9]。

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 ,我国的农业也随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1】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以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2】

(一)、生态农业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减少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态农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二)、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3】

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三、生态农业建设的要求。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4】

(一)、总体思路。

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区域布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四)、关键措施。

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应由当前的“重经济,轻生态”的社会发展现状,转向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把发展生态农业放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位置。

参考文献:

[1]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篇8

关键词:农作物;农业害虫;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化学农药;害虫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已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消费目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农药残留的标准要求越来越严,特别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农业减灾保产增产技术体系的基层农技部门,如何搞好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保护好植物,促进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环境,利用好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将是我们基层农技部门今后的工作重点。

一、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现状

1.缺乏综合防治的意识

由于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低,对科技兴农的认识有限,防治虫害的专业技术落后,没有积极主动的防病治病的意识,往往是被动的等灾害发生后再采取补救措施,亡羊补牢,治标不治本,给虫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2.对害虫重治轻防

在作物害虫发生之前,不考虑怎样预防害虫的发生,到害虫发生时才想去防治,往往达不到防治的预期效果。近几年,地下害虫又十分猖獗,特别是金针虫对小麦、春玉米等作物危害较大,减幅达20%~50%。主要原因是害虫隐藏在地下越冬、越夏,使群众造成麻痹心理,不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土壤处理预防害虫,重治轻防,导致出现虫害发生后农产品产量降低质量下降。

3.单一重视杀虫剂

现代杀虫剂绝大多数都属广语性,它不仅能消灭害虫,也能杀死害虫类的天敌和其它益虫,其结果使得漏网的害虫失去天敌而加速繁殖,造成了虫害的再度发生。另外,原来危害不大的次要害虫因失去竞食对象也可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新虫害的流行。其结果是对作物的危害往往比采用杀虫剂前还严重。人们为了加强防治加大剂量,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与日俱增,终于达到难于或无法防害的地步。

二、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对策

所谓综合防治,就是在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农药甚至不使用农药,并结合其他无害化措施控制害虫,使害虫不再对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要搞好新情况新要求新标准下的植保工作,我们必须继续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走持续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补救,协调运用好各种防治措施,使害虫的预防、控制达到无害化。

1.做好害虫预测预报工作

农作物害虫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害虫测报是首要任务。每种虫害的发生与气象因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层农业技术部门要结合气象资料,搞好害虫的中长期预测预报,提高其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消灭虫源,减少害虫越冬越夏基数,从害虫发生的环境、土壤、场所等源头抓起,控制害虫发生为害,是综合防治害虫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也是保证绿色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作物的保护离不开预测预报,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减少作物被病虫危害。

2.种植合适的高产抗性品种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抗虫品种渐渐推广普及,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制定推广适宜本县区生产,且产量、米质、抗性都较好的优良主导品种。以方便农民朋友根据自己的生产条件和习惯,选准好品种。

3.推广利用农业栽培新技术

推广健身栽培控害技术,发挥农作物自身的抗虫作用和补偿效应,把传统的农业防治措施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如地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根、块茎类作物,实行禾本科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或间作套种,结合深耕耙翻、重施有机肥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为害;科学进行肥水管理(N、P、K合理配比),及时清除田边杂草残体,能有效切断越冬(或越夏)成虫滋生蔓延,减少害虫发生为害;果树上的套袋保护及作物生产中的棚膜覆盖,不仅可有效防治害虫为害,还能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还可有效利用地热光能,减少环境污染及用药成本。

4.大力实施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主要措施是利用天敌昆虫、细菌、真菌、病毒等进行防治作物害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如抗蚜威只杀伤蚜虫,不杀伤天敌,赤眼蜂、瓢虫的利用等,可有效防治棉铃虫、蚜虫)。但生物防治的作用速度缓慢,生物技术推广较为困难。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物防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微生物(Bt和杆状病毒)本身基因以提高其对害虫的感染力,或与异源病毒重组以扩大寄主范围,或将外源激素、酶和毒素基因导入杆状病毒或Bt基因组中以增强其致病力、寄主范围和快速寄到能力。或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杀虫剂的抗性基因转移到天敌中去,改良天敌的基因组成,使其产生抗药性,提高其在田间的生物种群竞争能力。利用微生物农药治虫,包括病毒、真菌、细菌,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减轻农药的污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2000年以来本市试验示范并大面积推广了生物制剂添丰代替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1.8%虫螨克防治美洲斑潜蝇,效果较好,对人、畜、环境安全,且经济、有效期长,属于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未来农药的发展中,生物农药将会占据愈来愈大的空间。

5.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作好病虫的防治工作,在病虫防治中不排斥使用化学农药,但反对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更反对滥用化学农药。通过改进施药方法和施药技术,适当放宽化学防治指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菊酯类农药,要与其他防治害虫的有效药剂合理轮换使用,避免长期大面积单一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加强抗性监测治理;开展用药培训和指导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生产规定,推广标准化、无害化植保技术,确保农业生产无污染。

6.积极推广物理防治等其他措施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

低碳经济能够在不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下,运用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有效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温室气体以及各类污染物之排放,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新型农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也是充分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有效缩小城乡差距的具有根本性的措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低碳经济愈来愈受到关注的新趋势下,怎样进一步地进行积极响应,让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面貌均实现向低碳化的转变,这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之中,要从低碳经济背景来考虑,全面彻底地转变目前的农业生产发展形式,切实降低农业生产当中的碳排放量,从而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致力于发展具有清洁、低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等特点的现代低碳农业,从而走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

1 新农村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引领,运用技术、制度、产业转型等各种不同方式,尽量控制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所产生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之形态。新农村低碳经济则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大力指导之下,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不断加快农民群众生活低碳化的进程,通过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持续降低农村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改善的双赢目标,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新发展。

2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在世界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产生,要求人类的能源消费、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等实施变革,从而适应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且还能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促进社会公平。打造低碳型新农村,事关人类发展以及社会公平。如果还要对已经相当有限的非再生能源实施过度开发,就会侵犯到后代子孙的切身利益。所以,一旦不实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对于高消耗与高污染不进行控制,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会导致能源的枯竭。(3)能够统筹城乡的同步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性的方法,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型新农村,十分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全面处理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关停并转那些耗能比较大、污染极高的具有落后产能的中小型企业,并且不再同意设立不利于建设低碳型新农村,从城市转移而来的高排放与高污染工业企业,从而更加科学地安排农村地区的建设项目,全面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低碳型农村的发展进程,从而有效改变我国当前所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4)能够加快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能够真正地过低碳生活,实施低碳消费。要帮助农村居民提升对于低碳生活之认识,进而转变以往农村地区那些不够文明、不讲求节约的不良生活方式甚至消费的陋习,加快我国农村切实形成文明生活与消费、节约用水及用电、爱护与保护环境,从而创建出文明农村与低碳农村,展现出新农村文明之发展。

3 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健全新农村低碳经济制度建设

低碳经济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定要强化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建设,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体制与机制上的全面保障。笔者建议对新农村低碳经济项目的开发施行免税收以及信贷优惠等政策,从而指导农村地区各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的结构。同时,还要不断加快对于新农村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产业化发展等各相关领域的立法等工作,对于不利于我国新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要视情况分别实施清理、复核或者修订。要健全完善能更好地反映出市场供求、资源稀缺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的产生机制和消耗资源环境的生态补偿体系。唯有在制度上对新农村的低碳经济进行全面保障,这样一来才能具有不断发展之动力、和各类突发事件加以抗衡的力量,才能让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趋向加以发展。

(2)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以提升新农村低碳经济水平

因为低碳经济完全代表了今后实体经济之发展趋向,低碳技术的需求量相当大,而且盈利能力相当可观,这是新投资机会以及投资的新增长点,一部分企业也会增加该部分投资,从而努力追求能够得到比较高的投资上的经济回报。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加大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运用上的投入。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的系统性工程,企业与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也具备了持续性。这一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规模相当大的投入,能够运用乘数效应真正发展为切实带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在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企业与政府的投资放大效应变得更加显著,所以,对于经济所具有的拉动力也变革更加明确。为了更好地应对低碳经济之需求,从而实现政府所提出的节能、减排等相应的目标。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切实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乘数效应,新农村建设中的各行各业均一定要全面淘汰那些过于落后的设备以及技术,积极运用切实符合低碳型经济需求的新型设备以及技术,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广大企业一定要不断加大在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对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经济发展绝大多数均是依靠政府加以帮扶的。当然,新农村低碳经济的极大发展,一样需要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支持。这就应当切实提升政府在农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并且全面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从而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3)积极倡导新农村低碳生活方式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以及村容整洁,这是低碳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为此,不但用发展比较的低碳农业的之产。如此同期,还应积极倡导低碳化的生活形式,所以,十分有必要再从农村生活上来解决低碳经济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努力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低污染是低碳生活方式中的最为鲜明的特点,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从而能够达到当地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全面改变不顾及到当地的能源消耗,不估计到当地的生态成本,不顾及到公共利益的那种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为此,应当积极推广节能型的居住房屋,更好地运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型材料,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以及沼气等设施。同时,要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较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注重于节约,积极推广垃圾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处理手段,真正让低碳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让低碳能够承载我国新农村更加美好的明天。二是要努力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物质。应用运用再利用机制,从而让废弃物能够变废为宝,合理降低各类物质之输入。比如,可以将沼气建设和厨房、厕所改造相互结合起来,运用生活垃圾以及牲畜粪便等来发酵与生产出沼气,运用沼渣来为农作物进行施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变废为宝,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当地的碳排放,还能节约当地农民群众的开支,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能够引领农民群体过上现代低碳化生活,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所存在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从而让低碳生活真正成为推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巨大动力。

(4)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农业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可持续方式来合理地运用资源,从而避免对于资源以及环境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形成一种能更加有效地维持土地、水、动植物遗传基因等资源,不会导致当地环境退化,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一种现代农业技术。也就是说,可持续农业技术应当表现出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适宜性等特点。一是要积极发挥基因工程、新型耕作以及资源再生技术等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可以把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之中,从而生产出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蛋白质资源的匮乏状况。要运用遗传育种、克隆等新技术,积极培育农作物、畜禽、水产等新品种。要运用生物固氮技术,从而让农作物能够直接运用空气当中的氮来降低农田中氮肥的使用量。要运用计算机以及卫星定位等技术来积极发展精细农业。要运用我国极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来创设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农作物能够实现早熟与早产。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在生产生活当中运用节电、节油类农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等。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准确认识新农村建设在低碳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究我国新农村低碳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要努力改进自己的生活情境,这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大保障。有鉴于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展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以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具备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新荣.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学解析[J].生态经济,2009(2).

[2]姚洋.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J].绿叶,2009(11).

[3]雷雯.低碳经济:农村发展的新视角[J].乡镇论坛,2010(5).

[4]吕植.低碳中国的希望在农村[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6).

篇10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农业;有机农业;模式特点;生态功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持农业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依然很多,其中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现从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角度阐述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

1环境友好型农业

环境友好型农业将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经济建设中[1-2],其目标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从而找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实现形式和技术措施。

1.1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防治[2-4],主张建立作物、土壤微生物、家畜和人的和谐系统;按照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特点发展多种经营、多种农产品互补、轮作等生产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人为地构建一定的生态链,实现深加工和资源循环再生。另一方面,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标是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能在长期不对其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条件下产生较大的生产力。

1.2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的特点

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的特点是以环境友好为基本前提[1-4],改变某些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科学地规划、组织、管理,实现农业资源的多级分层优化利用;形成循环、共生和废物再生利用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的压力;通过不同的实践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3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生态功能

从生态角度来看,农业环境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目前,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以环境优化、生态协调的经济增长为主的新阶段,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新模式。农业系统作为人工的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和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加上较长时间以来传统经济观念对农业掠夺性的经营,我国农业生产环境面临的问题也十分严峻。构建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和最终出路。

2有机农业

2.1有机农业的涵义

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中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而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的,且获得了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和调料等。因此,有机农业符合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标准。

2.2有机农业的特征

以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为基础;有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系统的生产潜力;维持土壤肥力;最大限度实现植物养分和有机物质的循环[5];不使用自然资源以外的物质;维持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的基因多样性;向畜禽提供适应其行为本性的生活条件等。

2.3有机农业的生产原理

以生物学、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功能完美结合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相对封闭的生物营养循环体系原理、土壤是一种活的生命系统原理、应用生态学防治作物病虫害原理和保持养殖业的适载量及遵循动物自然习性饲养管理原理4个方面[6]。

2.4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依靠传统农业技术(时空多样性和连续性、空间和资源的最佳利用、养分循环、作物系统自我调控和作物保护)和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耕作与自然的结合,培育健康的土壤,保护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生产高品质的食品。

2.5有机农业的理念

有机农业的生产观、价值观、消费观、环保观。是把生产视为人类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保持人类社会健康发展,通过合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有机农业生产注重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有机农业生产不仅规定了生产的实质内容,而且强调污染人类生产环境和破坏资源的活动不是有机农业。

3结语

有机农业的优势充分表现在无污染,保持及促进土壤肥力,营养全面、健康,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丰富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多样性种植、降低作物营养水平、机械除草及有目的地建立天敌栖息地和群落环境等,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内在自然调节机制,建立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

有机农业是保护生态、维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必由之路。有机农业向社会提供无污染、美味、营养丰富的安全食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社会需求,对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有机农业,我国的农业水平必将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

4参考文献

[1] 吕迅,姚云浩,付会洋,等.从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分析[J].生命科学,2010,4(2):61-64.

[2] 王晶.积极建设有机农业,践行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J].经济视角,2010(3):51-53.

[3] 李国森, 敖振浪. 什么是有机农业[J].种业导刊,2010(4):43.

[4] 罗芳,徐丹.资源消耗农业的可持续经营——日本有机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0(5):2613-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