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应急预案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安全应急预案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1

关键词: 煤矿铁路; 道口栏门; 防倒退;电路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art of mine railway crossing alarm in the automatic level crossing signal train near the gate of protection, has repeatedly appeared attendant operation bar door is fully closed, the train is not through the crossing when the door automatic door bar problem, design a set of the automatic level crossing signal and fence gate control circuit two independent control division circuit formed back circuit barrier door interlocking relationship, eliminate the crossing road accidents caused by bar door automatic door hidden danger,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safe and railway.

Keywords: Coal railway; crossing bar door anti-backing; circui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N10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地方基础设施的飞速建设,造成公路与铁路频繁交叉,道口已成为当前维护铁路运输能力,保证道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道口安全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然而铁路道口是一个涉及多个管理部门(铁路、公路、地方等),由人(驾驶员、交通参与者)、车(机车、汽车等)、设备(道口特性、安全装置、公路几何线形等)、环境(天气、视距、车速等)组成的复杂系统,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道路运输的危险地段。铁路道口事故不仅会造成铁路运输中断、严重影响交通系统的运行,还直接威胁着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只有不断提高道口设备的技术水平,才能有效杜绝道口事故。

1概况

永煤矿区铁路全长120公里,有人看守道口17座,其中栏杆防护道口11座,栏门防护道口6座。在栏门防护道口曾出现在道口自动信号报警列车接近时,值班员操作运行栏门完全关闭后,列车还没有通过道口时栏门又自动开门问题,在道口值班员发现后及时关闭,才避免有人看守道口的事故发生。虽然对看守道口的道口工经常进行教育提醒,但同样的现象还是会发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技术手段来消除道口行车事故隐患,全力保证行车安全。

2解决方案

2.1制定措施

通过对道口栏门误动的原因分析,以及道口自动信号报警栏门关闭的时机及电路原理。研究设计出一套将道口自动信号和防护栏门控制电路两个独立控制分开电路之间形成联锁关系的栏门防倒退电路(见图一)。在列车接近道口时使栏门只能向关门方向运行。该项目实施后可有效防止人为和设备因素对整个道口系统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避免因栏门自动开门而发生的道口路外事故,保证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行车安全。

2.2采用的技术方案

2.2.1平时,封连继电器(FLJ)通过自动信号报警继电器(BJ)第8组前接点(采集的道口自动信号报警继电器空闲接点)保持吸起,此时栏门开、关均可,不受限制。当列车接近道口时,道口自动信号报警继电器(BJ)落下,封连继电器将失磁落下,前接点断开,4个栏门后退限位电路中的干簧管自动封连,切断道口栏门后退启动电路,此时向栏门发出操作(前进或后退)控制指令,栏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2.2.2在道口自动信号或封连电路发生故障时,栏门关闭后,此时需要后退栏门时,道口值班员必须将栏门控制板上的三位旋转开关转换至复位状态,中间继电器吸合,道口值班员再通过下发开门指令,栏门才能开门。

2.2.3在三位旋转开关转换至复位状态时,控制箱内的蜂鸣器将给出声、光报警,栏门开门到位后,栏门将自动停止,道口值班员将三位旋转开关转换至空位状态,蜂鸣器停止报警。蜂鸣器的报警作用主要是提示道口值班员用此按钮在进行非正常操作,注意确认公路车辆及道口接车工作的状态,防止误操作。

2.2.4在道口自动信号或封连电路故障没有修复前,栏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每次栏门后退时都要按上述办法操作,直到故障修复处理好,栏门后退电路才能实现自动控制。

图一

图二

3 实施安全措施

3.1 改造前认真研究制定方案细则,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元器件安装位置,合理规划电线路布线,控制箱配线完成后必须进行无载试验,确认完成正确后方可拿到现场进行施工。(见图二)

3.2 施工时要开好安全会,做好责任分工,材料工具组织到位后方可申请改造。

3.3 做好要点登记工作,实施期间道口栏门停止使用,道口值班员采用人工防护方式。

3.4 改造实施期间关闭栏门总电源开关,防止人员误动送电,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3.5 严格按照流程作业,执行标准化作业,严格禁止改动设计电路以外的信号电路设备。每项作业完毕后都要有专人反复核实确认良好方可进行下一步作业,防止漏项错项。

3.6 改造结束后先做栏门试验,再做接近信号报警试验,最后做综合连锁控制试验。人为条件试验完毕后,必须采用机车通过试验,机车通过试验时道口值班人员做好栏门故障应急处理准备工作;

3.7 试验期间必须采用最恶劣条件(人为误动、电源停电给电、栏门障碍性条件、信号停用条件看栏门、栏门故障条件看信号等),防止条件环境巧合因素造成影响;

3.8改造完成必须进行工电联合试验,确认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时,向申请运输科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严禁无验收就投入使用。

4应用效果评价

对有人看守道口采用了栏门控制与道口自动信号控制联锁防倒退技术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试验观察,发现铁路道口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彻底解决了铁路道口在接车时栏门关闭后自动开门或误操作开门的技术难题,更为铁路道口开启、关闭栏门提供了防护条件,有效消除了铁路道口的安全系数,消除了行车事故隐患。

5 结束语

铁路道口栏门防倒退电路的设计与实施,有效解决了道口在接车时栏门关闭后自动开门或误操作开门技术难题,避免因栏门自动开门而发生的道口路外事故,该技改投入,运用以来防护栏门没有再出现过开门问题,同时电路没有因为施工质量等因素出现过故障,设备使用运行非常稳定可靠,具有极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贾胜峰,宁滨.铁路道口智能控制的研究[J].中国铁路,2005,43(7):51-53.

篇2

1.1目的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上海世博会公路交通和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处置期间交通运输组织及保障工作,以保障上海世博会期间交通运输安全、有序运行,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l)《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7)《*市公路、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8)交通运输部《上海世博会公路交通和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9)《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意见》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境内可能发生的与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相关的突发事件;其主要对象为交通运输企业、车辆(船舶)、驾驶员(船员)以及主要交通基础设施的管控和安全防范:

(l)经营线路有一端在上海辖区的道路运输企业营运车辆、驾驶员以及运行所经的汽车客运站;往来于上海的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员(含押运员)以及运行所经的货运站(场);

(2)由我市内河(长江除外)进入上海内河水域的船舶、人员以及运行所经的港口、码头;

(3)通向上海的主要公路、桥梁、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

1.4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根据我市交通系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实际情况,以及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需要,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发生的需要我市交通行业应急响应的突发事件,原则上分为公路保障类、水路保障类、运输保障类三大类。

突发事件分级及事件预警分级,应按市交通局的现有应急预案规定执行。

2应急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根据我市道路、水路交通现状和分级管理体制的特点,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应急组织体系由市级(市交通局)、县级(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二级应急机构组成。

对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省交通运输厅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应急指挥组负责指挥协调应对处置工作;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交通处置工作原则上以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主实施应急预案,需要省交通运输厅有关部门协助、协调时,及时向省交通运输厅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相关信息,由省交通运输厅有关部门指导实施应急预案。

2.2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责

2.2.1领导机构

成立局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应急指挥组,隶属于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领导、统一指挥交通运输系统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运输组织和保障工作。应急运输组织和保障工作应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组长:刘文荣局长

副组长:王卫东副局长

李建新副局长

王博铭副局长

成员:戴川秋局办公室主任

周旭东局港口处处长

曹建中市公路处处长

马恒市航道处处长

许晓枫市运管处处长

叶军市地方海事局局长

董屺林局安全处处长

应急运输指挥组主要职责:

(1)决定启动与终止全市辖区较大、一般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行动,进行应急处置各阶段的决策;

(2)负责全市辖区内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

(3)根据交通运输厅或上海世博会安全保卫工作协调小组要求,部署和组织各应急处置小组,参与对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关部门按照预案明确的职责开展工作;

(4)其他相关重大工作。

2.2.2应急工作机构

(l)应急办公室

责任部门局应急办,办公室主任由戴川秋和董屺林同志担任。主要职责: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本预案的修订与完善;负责与各成员单位及地方应急领导机构的联络、组织协调;负责收集、汇总、分析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供应急响应行动建议;收集、汇总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后的相关信息;承办应急指挥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公路保障组

责任单位市公路处,组长由曹建中同志担任。负责公路抢修和保通工作;负责国道、市道收费站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应急救援车辆优先通行;协助公安部门实施公路交通管制,确保应急救援车辆顺利通行;承办应急指挥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水路保障组

责任单位市地方海事局,组长由叶军同志担任。负责管辖水域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的水上交通安全和保障工作;负责水路运输信息采集及港口、航道、船闸等通航设施抢修和保通工作;开通绿色通道,实施管辖水域交通管制,确保应急救援船舶优先顺利通行;承办应急指挥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4)运输保障组

责任单位市运管处,组长由许晓枫同志担任。掌握应急运输保障车船运力信息,了解事故车辆信息,为应急运输保障决策提供依据;负责旅客疏运、危险品运输驳载及事故现场的清障等方面的应急运输保障车船组织、调度;承办应急指挥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县组织机构

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交通运输组织及保障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配合做好交通运输组织及保障工作。

3应急响应

3.1分级响应

发生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需要交通应急运输保障的,迅速报厅应急指挥中心,市局应急指挥组在厅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下实施应急运输保障处置工作。

发生较大(III级)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需要交通应急运输保障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接到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后,市局应急指挥组启动并实施本级道路、水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

发生一般(Ⅳ级)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需要交通应急运输保障的,由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接到县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后,启动并实施本级交通运输应急保障预案。

3.2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行动

接到关于特别重大和重大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需要交通应急运输保障的有关指今、通报或报告后,在局应急指挥组的指挥和领导下,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专家组对事件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并向厅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有关信息。

3.3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行动

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接到较大和一般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需要交通运输保障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立即启动突发事件运输保障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开展现场突发事件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处置情况。

3.4应急响应终止

特别重大(1级)、重大(11级)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完成,突发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厅应急指挥中心宣布运输保障应急响应终止,局应急指挥组做好现场处置并将运输保障应急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厅应急指挥中心。

较大和一般突发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完成,突发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市级、县级应急指挥组宣布运输保障应急响应终止。

3.5应急响应工作流程

4处置措施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应急处置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在地方人民政府统一指挥下,组织实施应急响应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处置期间,各级交通部门要按照上级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做好人员、物资的疏运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选择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1公路保障类突发事件

4.1.1通向上海的主要干线公路出现病害或毁损的处置措施

(1)事发地公路管理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分流,了解道路、桥梁、隧道病害或毁损情况,研究制定加固、抢修方案,同时上报上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调集抢修队伍、机械、物资,组织加固、抢修;

(3)事发地抢修能力不足时,应及时向市级应急指挥组报告。市级应急指挥组根据抢修队伍、机械、物资的需求情况及抢修队伍、机械、物资筹备情况,下达调集抢修队伍、机械、物资的指令,启动应急预案。

4.1.2通向上海的主要干线公路因突发事件致交通堵塞的处置措施

(1)通向上海的主要干线公路出现交通堵塞的,发生地公路管理部门应立即根据预案组织实施路网调度,引导过往车辆分流绕行,同时通过可变情报板、收费站和相应的媒体相关信息。

(2)收费站必须开足收费道口,必要时可考虑开设专用通道,保障车辆快速通过。

4.2水路保障类突发事件

4.2.1由船舶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重大伤亡事件的处置措施

(1)现场抢险人员,应迅速开展救助并配合医疗救护部门和专业人员及时转移救治受伤、落水人员,遇有人员死亡时,海事与相关部门联合处置;

(2)事故现场海巡艇组织船方自救,调动现场附近的船舶、设施参加救援,综合考虑风向、风力、水流、流速等,考虑扩大搜救范围;

(3)实施内河交通管制,控制事发水域船舶进、出,防止事态扩大。

4.2.2船舶火灾爆炸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

(1)根据船舶火灾事故情况,事发地地方海事局在事故水域一定范围内实施内河交通管制,对其他船舶进行必要的隔离;

(2)事发地地方海事部门在弄清火情性质、部位和程度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灭火剂,采用有针对性的扑救方法组织灭火,直至消防部门到来;

(3)现场海巡艇应迅速指挥疏散事故水域的人员,配合相关部门控制闲杂人员进入,将周围人员降到最低限度,同时抢险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防止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4)为防止滋生新的恶性事故,在火情得到初步控制或采取降温等措施后,应尽可能将起火爆炸船舶远离城镇等人口、取水口、财产、物资密集区域或重要设施区域。

4.2.3干线航道堵航重大事件的处置措施

(1)加大现场管控力度,确保航道留有一定宽度的应急处置排档通道;

(2)事发地地方海事部门应通过船舶动态报告、报港制等措施做好对进入内河的船舶控制,加强对船舶进行疏导;

(3)航道部门配合海事做好船舶的调度、运行和管理工作。

4.2.4危化品船舶严重污染水域事件的处置措施

(l)发生船舶污染水域事件时,应迅速实施临时内河交通管制。疏散其他船舶;

(2)事发地地方海事部门应立即疏散事故水域的人员,控制其他船舶和人员进入事故水域;

(3)事发地地方海事部门应及时向当地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汇报,会同环保部门判明污染源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控制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调集设备进行控制和清理危险源;

(4)遇有有毒液体泄漏,并可能对取水造成污染的,事发地地方海事部门应立即通知相关取水部门停止取水和环保部门进行监测,超前采取防控措施;

(5)遇有易燃、易爆品泄漏的,要严禁一切火种;防止因泄漏而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所有附近船舶机器、相关设施、设备必须停止运转,附近岸边、船舶及相关设施禁止一切明火,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关闭通讯工具;

(6)进入现场人员都要佩带针对性的防护用具。如己对人体产生影响时,要根据不同种类状态,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置医疗急救措施。

4.2.5通航设施毁损的处置措施

(1)事发地航道或港口管理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船舶停靠、分流,了解船闸、港口设施病害或毁损情况,研究制定加固、抢修方案,同时上报上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调集抢修队伍、机械、物资,组织加固、抢修;

(3)事发地抢修能力不足时,应及时向市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市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抢修队伍、机械、物资的需求情况及抢修队伍、机械、物资筹备情况,及时下达调集抢修队伍、机械、物资的指令,启动应急预案。

4.3运输保障类突发事件

4.3.1发生针对或利用营运车辆、客运站进行的恐怖活动的处理措施

4.3.1.1营运车辆劫持事件

(1)已安装GPS的营运车辆,驾驶员要及时启动报警按钮,同时尽量分散注意力,拖延时间;

(2)应急指挥组得知恐怖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调查营运车辆、驾乘人员及所属企业信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实时监控被劫持车辆运行情况;

(3)被劫持车辆是客运车辆的,应根据需要调度指挥车辆疏运人员;被劫持车辆为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应根据需要调度指挥车辆驳载危险品;

(4)协助公安、医疗救护、保险等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4.3.1.2客运站爆炸事件

(1)应急指挥组得知恐怖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根据需要调度指挥车辆疏运人员;

(2)协助公安、医疗救护、保险等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4.3.2营运车辆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措施

4.3.2.1营运客车安全生产事故

(1)乘务员应迅速将事故情况报告单位或车主,积极组织疏散旅客,指导旅客开展救援,并向过往的车辆、行人以及附近的住户、单位求救;

(2)客车驾驶员应将客车熄火,切断车辆油电路,防止车辆起火爆炸,向公安交警部门报案,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协助乘务员做好救援和疏散旅客工作;

(3)所有营运车辆和各级运政管理人员如在途中发现营运客车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停车,协助做好救援及报告工作;

(4)事故发生所在地和车属地的应急指挥组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组织车辆技术及保障机构人员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启动应急预案,调度指挥车辆疏运旅客;

(5)协助公安交警、医疗救护、保险等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4.3.2.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事故

(1)事发地的应急指挥机构在接到上级或有关部门指令后,要立即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事发地运管机构组织车辆技术及保障机构人员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调查事故车辆、驾乘人员、装载货物及企业信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提供应急救援支持;事故车辆非事发地车辆时,市局应急指挥组接到请求时及时通知车属地运管机构调查事故车辆、驾乘人员、装载货物及企业信息,并反馈给事发地应急指挥机构;

(2)根据实际情况或按上级要求事发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调度指挥驳载车辆、吊车等车辆赶赴事故现场,实施驳载、事故现场清障;

(3)事发地应急运力紧张或情况紧急时,应及时向市局应急指挥组报告。市局应急指挥组根据应急运力需求情况和应急运力储备及使用情况,查询、筛选、定位事发地附近危险品运输车辆,通知有关市运管机构启动应急运力,赶赴事发地实施驳载。市应急指挥组无法协调解决的将向上级领导机构报告,请求运力支援。

(4)协助安监、公安交警、医疗救护、保险等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4.3.3突发事件致严重性旅客滞留处置措施

(1)发生旅客严重滞留时,发生地运管机构接到上级或有关部门指令后,立即赶赴事发地了解旅客滞留情况、分析事故原因,调度指挥车辆疏运旅客。当地市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2)事发地应急运力紧张时,应及时向市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市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应急运力需求情况和应急运力储备及使用情况,通知有关市运管机构启动应急运力。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无法协调解决的将向上级领导机构报告,请求运力支援.

5后期处置

5.1调查评估

依据本预案由应急组组成调查组对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的事发原因、处置经过、损失、责任单位奖惩、救援需求等作出综合调查评估,并提出损失赔偿、征用补偿、灾后恢复及重建等方面的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上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5.2总结和改进

参与应急处置和救援的单位应分别提供救援总结,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根据汇总材料和调查报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应急保障

6.1应急队伍组建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平急结合、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分级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运转”的原则,组织一批年富力强、技能娴熟、素质较好的职工,成立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集中,开展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6.2应急物资储备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建立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质、工程机械、应急运力等,强化应急物资储备能力。

6.3工作制度

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实施期间,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交通运输需求组织和保障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单位、部门和相关人员工作职责,确保运输保障有条不紊、要加强日常工作考核,认真排查工作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应急保障过程中的失职行为要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在应急保障中成效明显、作用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相应的奖励。

6.4后勤保障

各单位要对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突发事件运输保障工作的运营经费给子必要的支持,确保人员和物资安全、畅通地运输。

6.5预案制定和培训演练

市交通局负责研究制定《*市交通局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市局预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经常性地组织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7附则

7.1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市交通局上海世博会道路、水路运输安全保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篇3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地震  应急管理

        1 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从汶川地震看(特)大型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据不完全统计,因汶川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2473座,其中溃坝险情水库69座,高危险情水库331座,由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一定规模的堰塞湖35处,受威胁总人口超过200万。由此可见,水库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还会引发次生水灾,其损失往往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因此,对水库工程抗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应上升到新的高度。

        1.2 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 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 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 网络 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 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 交通 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 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 科学 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 应 发展 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 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教育 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 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 经济 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3.4 尽快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升船机系统的改造,恢复水库上下游的水运交通

篇4

为有效预防全乡春运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防止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xx乡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特制定《xx乡春运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各村、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加大整改力度,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二)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紧急情况发生后,各村、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措施,迅速实施抢险,全力控制事态。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乡行政辖区内道路交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应急救援工作。

(一)特殊天气。雾、雪天气,车辆不能正常运行或车辆不能通行。

(二)严重堵车。由一般通事故、人为因素、道路因素造成的交通堵塞,且连续堵塞时间超过2小时。

(三)交通事故。发生一次死亡2人及以上或一次重伤5人及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三、情况报告

(一)发生紧急情况时,现场司机或群众可拨打报警电话110向xx县交警队报告。发生人员伤亡的,可拨打急救电话120。

(二)在发现或得知发生紧急情况后,紧急情况发生地村委会必须立即向乡政府报告。

(三)乡政府党政办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乡长和分管领导报告,并按照乡长或分管领导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关情况向县政府报告,相关部门对口上报。

四、组织领导

(一)乡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由乡长何金昭同志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安全副乡长何晓红同志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各村、安办、卫生院、交管办等部门组成。指挥部主要职责是指导、督促、检查全乡交通道路安全情况;督导职能部门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研究确定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决定启动或终止应急预案;统一领导、指挥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工作,解决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应急处理情况;适时公告,指定报道负责人。

(二)指挥部内设现场处置组、突击抢险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系组、事故调查组和后勤保障组。

(1)现场处置组:

组 长:何xx

副组长:欧xx

成 员:派出所民警

职责: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应急方案,报领导小组审定,并按领导小组的决定,并采取措施,平息事态。

(2)突击抢险组:

组 长:何xx

副组长:安xx

职责:按照领导小组的决定,迅速赶到现场,维护秩序,排除险情,控制事态。

(3)医疗救护组:

组 长:杜xx

副组长:蒲xx

成 员:贾xx

职责:拟定紧急救援方案,确定专人、专车和专用器材,

随时接受领导小组的调遣,随时准备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援。

(4)通信联系组:

组 长:何xx

副组长:何xx

成 员: 何xx

职责:掌握现场情况,及时中转领导小组与各小组工作情况信息,保证信息联络畅通,并通过广播、电视及时作好宣传。

(5)事故调查组:

组 长:冯xx

副组长:何xx

成 员:朱xx

职责:及时赶赴现场展开事故调查、取证,并作好笔录登记。

(6)后勤保障组:

组 长:张xx

副组长:马xx

成 员:马xx

职责:负责应急处理过程中所需车辆,物品的调度和所需费用的筹集、发放。

五、预案启动

启动预案由乡政府乡长或乡长指定的领导决定。预案启动后,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成乡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指挥部综合协调组通知有关成员单位和各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

六、应急措施

(一)乡指挥部到达现场后,现场处置组、突击抢险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系组、事故调查组和后勤保障组按照指挥部指令立即就位并按照预案开展工作,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展开。

(二)警务室、综治办加强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三)乡卫生院立即组织急救,及时提供急救药品、器械,全力抢救伤员,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抢救工作。

(四)各部门和单位必须从全局出发,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做好事故的抢救和处理工作。

七、其他事项

篇5

关键词:围挡警示标志交通导行交通疏导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扬州市第五水厂一期工程自扬州第五水厂沿沿江高等级公路北侧向南,需申请破除沿江高等级路面,具体平面图如下图:

二、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一)、编制依据

扬州市第五水厂工程一期工程(清水输配水管道工程I标段)工程施工设计图及设计院技术交底;

扬州市第五水厂工程一期工程(清水输配水管道工程I标段)工程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我单位组织的施工现场踏勘和调查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各种规范及标准;

扬州市第五水厂工程一期工程(清水输配水管道工程I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二)、施工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坚决服从扬州市交通委员会、道路权属部门、业主、监理等单位的指挥与协调。

施工中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三、主要方案

(一)、沟槽开挖及保护方案

沟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按上口5m宽,下口宽2m,深4.128的尺寸放坡开挖。(如下图):

图(二)

安管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回填,确保道路的运营安全。回填土分层夯实,严禁采用膨胀土回填。

承台施工时加强基坑防护,24小时派专人进行基坑稳定性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施工防护方案

为了确保沿江高等级公路及扬子江路运营的安全,采用分段过路,施工期间封闭半幅路面,在路中设置物理隔离(彩钢瓦),即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护网的高度约为2.2米,防护范围为路中线南北各12米。

针对施工需要吊车配合的特点,为了确保吊车不侵占公路封闭界限造成安全隐患,根据吊车的臂长设置吊车作业红线,确保吊车不侵占公路封闭界限,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既有公路运营的安全。

(三)、沿江高等级公路过路具体施工步骤

第一步,封闭沿江高等级公路北幅,南幅双向通车,安装北幅DN1600钢管。在施工区域外侧设置彩钢板进行安全隔离围闭,确保将施工对行车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施工材料、机具采用汽车直接运输到位,QY50汽车吊配合人工完成约18m长钢管安装。

第二步,拆除北幅隔离围闭,封闭南幅,北幅开通双向通车,安装南幅DN1600钢管。施工方法同第一步。

第三步,设置必要的交通管制标识,过渡到施工期间每幅开通两车道的状态

为保证夜间施工断面安全,施工现场围挡设施上须设置醒目的夜间交通指示灯。

施工期间,现场安排专人负责道路交通行车安全工作。

(四)、通达路过路具体施工方案同沿江路具体施工方案

(五)、道路恢复

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恢复标准参见图(二)。待此段施工全部结束后再对路面进行恢复

对占用道路的使用情况

此段施工对既有沿江高等级公路占快车道长度为20m,占道宽度为24m,通达路占快车道长度为20m,占道宽度为25m,在施工前编制好导行方案,由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市政道路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后,按方案严格执行。

工期计划

对既有公路施工占道影响时间为:申请批准后两天内全部机械设备及材料到场,4日内完成沿江公路过路管道施工,4日内完成通达路过路管道施工。

四、交通疏导方案及应急预案

(一)、交通疏导安全组织机构

组织参与交通组织工作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合同条款、设计文件及交通组织相关管理办法,对全体人员进行项目教育和动员,介绍本工程情况和特点,以及工程施工安排,让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明确自己所担负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并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合同文件的要求,积极办理各种手续,并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交通组织管理规章制度。

配足、配齐用于交通组织的各种标志、标牌、水马、隔离墩、及各类诱导反光设施,并为每一个参与此项工作的职工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及通讯设施。配备专用车辆,用于工程交通组织工作的管理、实施、安全巡视。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书。

统一设置各种交通标志、隔离实施、夜间警示照明标志,必要处搭设便道便桥,由专职交通疏导员人员指挥交通。

主要交通组织所需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锥形路标 个 200

2 水马 个 80

3 彩钢板 米 80

4 安全彩带 米 1100

5 限速60公里标志牌 面 2

6 限速40公里标志牌 面 2

7 限速20公里标志牌 面 2

8 前方1000m施工标志牌 面 2

9 前方300m施工标志牌 面 1

10 前方500m左道封闭标志牌 面 1

11 向右行驶标志牌 面 1

12 向左改道标志牌 面 2

13 左侧变窄标志 面 1

成立项目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24小时监控,并服从交警、路政等部门对现场作业秩序和安全组织措施的监督管理,做好施工路段交通组织保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现场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二)、施工车道组织

根据现场地形及交通条件,为尽可能减少破坏既有道路路面貌,现场所需机械材料和施工废料可直接由施工场地经既有道路进出施工区域,不另行开口。进出施工区域时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以防非施工车辆误入施工区,造成意外。

(三)、占道打围布设要求

由于施工时,将长时间占用部分道路,为保证交通畅通和安全,施工期间需要对既有道路进行打围。

1、打围方案设计

考虑到沿江高等级路车流量较大,施工工序繁杂,为不致对既有沿江高等级公路交通造成太大影响,施工方案采用南北幅分段施工,为此,打围方案设计也配合施工方案分阶段打围,封闭各施工阶段施工区域,同时考虑按要求转换道路、分流行车和人流,协调解决交通转换、车辆绕行等线路布置问题,确保各施工阶段交通安全畅通。

2、围栏构造

采用钢管骨架+彩钢板连接成整体,面板高2..2米,宽6米,骨架高2.5m;柱脚离地面高30cm,埋设深度50cm,骨架斜撑采用普通钢管;围栏顶面布置红色警示灯。

3、打围施工

打围施工在保证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部分地段可能会占用部分道路,钢板钢管支架等材料尽量堆放在道路旁边,在打围施工前,规划临时站道用地,用警示筒圈地,确保交通通畅和施工人员安全。彩钢板采用厂内定制成型后,支架直接安装到锚固立柱上,绑扎牢固。面板与骨架采用铆钉或螺栓连接,栓紧牢固。

4、打围过程安全

①施工每个路段的围栏,必须采用警示筒临时圈地,形成安全岛;

②人员横穿公路必须遵照交通规则;

③所有人员必须穿戴荧光防护背心,尤其在夜间,作为人身安全防护服;

④材料转运过程中,不能乱堆乱放,必须整齐堆码,防止散落在既有公路上,避免交通事故;

⑤钻孔过程中,线路必须设置在公路行车道外,避免汽车碾压、缠绕;

⑥围栏施工完成后,所有材料及时清理干净,不能遗留。

围栏结构安全

①围栏骨架锚固深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局部软土地带挖孔埋设时,需采用砼浇筑锚固;

②围栏斜撑与立柱支架采用扣件或点焊连接,且斜撑与地面锚固牢固,防止风荷载影响其稳定性;

③面板与骨架采用螺栓锚固,防止面板脱落。

5、围栏安全警示

围栏顶面设置警示闪光灯,尤其在夜间,必须确保电路通畅,起到形成导行作用。

6、围栏使用维护

①围栏需要定期检查,防止抖动松落;

②每次大风过程中,派人严密观察围栏,防止倾倒,大风过后,派人仔细排查;

③围栏警示标语和警示灯要派专人维护,随时更换已坏部分。

(四)、安全设施布设要求

交通控制区的划分

①警告区;②上游过渡区;③缓冲区;④作业区;⑤下游过渡区;⑥终止区。

各控制区布置要点

①警告区:警告区长度按1500米设置。警告区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关标志,警告区内须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前方施工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

警告区起点设限高、限宽的标示牌,限高架设置于满堂支架前50米,防止超高超宽车辆撞击支架,发生事故;

②过渡区:本施工区分上游过渡区和下游过渡区。当车辆行至上游过渡区时,车速须小于20km/h,该区段须设置警示灯及提醒标志。

在上游过渡区前须设置禁止驶入标志,下游过渡区的长度须大于30米。

③缓冲区:缓冲区的长度为80米,其与上游过渡区之间须设置路障。

④作业区:作业区是施工作业人员活动和工作的地方,其长度一般根据施工的需要而定。车道与作业区之间须设置隔离装置。

⑤终止区:终止区的长度大于30米。在终止区的末端,设解除限制标志。

7、各种交通标志的设置:

⑴禁令标志

①禁止通行标志:设在上游过渡区的前方。

②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处。

③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终点处。

④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起点,标志牌上标明所限的速度。

⑤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终点处

⑵警告标志

①前方施工标志:设在警告区的起点处。

②前方车道变窄标志:设在车道变窄点前适当距离处。

③指示标志

④各种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标志:设在需要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路段前300m处。

8、渠化装置和路面标线

⑴渠化装置:渠化装置须醒目、稳定、轻便。

①锥形装置:用作分隔车道。锥形路标必须从上游过渡区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间距为10m~20m。作业完成后,必须逆着车流方向拆除。

②交通安全带:用宽度为10cm的塑料带,带上由红白相间色,且有反光功能。与锥形路标组合在一起使用,主要用于分隔车辆与作业区域或双向车流的车道。

③导向标:设在车流方向改变的地方。

④路栏:设在需要隔离车流的方向。

⑵路面标线

施工区作业时的路面标线为临时性标线,应与交通标志配合使用。

⑶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施工时,须在上游过渡区设置闪烁警戒灯;作业区内须设置照明。

(五)、交通疏导应急预案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交通组织事故,有序地组织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结合我部实际,制定本交通组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五、预案适用的范围

本《预案》所称事故,是指在本施工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交通组织及相应安全事故。

(一)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职责

①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②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③事故发生后,做好稳定施工生产秩序、善后处理及安抚工作。

(二)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①发生亡人事故或重大事故后,工区必须以最快的方式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情况报告项目部安质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或里程、工程名称、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抢险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②安质部接警后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及时报告公司安监部、业主和监理公司。

事故发生后,必须会同交通警察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三)事故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会同交通警察立即投入运作,有关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四)其他事项

①项目部各科室应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全员预防事故的意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组织全体人员特别是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②本项目部所有人员都有参加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

③发生安全事故,任何贻误时机的行为都可能造成更为严重或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各有关部室负责人在接到事故发生信息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各自岗位,迅速开展工作。对任何失职、渎职行为都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事故应急电话:120高速公路交警报警电话:110

六、交通组织工作安全保证措施

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交通组织措施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详细说明,并落实交底签字手续。

严格按照交通组织方案和作业规程进行布控,做好临时隔离措施,防止人员或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设置必要的临时防护设施,防止车辆冲入施工区;派人配合做好施工区段高速公路的交通指挥;

施工作业控制区设置警示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各区段临时防护设施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施工作业控制区临时防护设施要充分考虑到雨、雾、夜间等气候条件下的使用功能。

施工作业控制区内作业的人员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桔红色工作服,专职安全员还需外着带反光标志的桔红色背心。

对临时安全设施每日进行巡查维护,遇特殊情况须加密维护次数,增加维护力量。

篇6

据预测,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往返世博园区,平均日客流量为40万人次,高峰日客流量达印万人次,极端高峰日客流量或将有80万人次。对上海的城市交通而言,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2009年底,轨道交通1号线频发事故,个别新建轨道交通线路又出现运力不足人流拥挤等情况,更增加了人们对于世博交通的担忧。

原本就“行路难”的上海,如何确保7000万游客“进得来,游得好,走得出”?

3月中旬,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就世博交通保障方案、2009年一号线轨道交通事故,以及世博安保等热点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9月至10月交通运行压力最大

《望东方周刊》:世博会期间,7000万游客平均每日往返世博园区40万人次,交通是否能够畅通无阻?

孙建平:目前来看,世博期间道路交通总体运行情况仍然比较严峻:轨道交通8号线和6号线等少数断面高峰时段拥挤情况可能会较为严重;此外,根据历年经验,世博期间的9月至10月交通运行压力最大。

不过,世博交通保障工作是我们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确保世博期间交通出行顺畅,力争实现游客通过公交、轨道方式,内环以内30分钟、内外环间45分钟、外环外近郊区60分钟、远郊区90分钟到达世博园的客运服务目标。

《望东方周刊》:为应对世博会的交通出行,交通局专门制定了二个《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这个方案针对游客有什么样的出行指导?孙建平:这个方案突出集约化交通理念,力争让90%以上游客通过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及团体客车等集约化交通方式入园,以减少道路交通压力。比如,世博交通保障组规划了42条世博公交专线,投运了1000多辆公交车。

另外,方案划定了管控区、缓冲区和引导区三个交通管控区域:管控区只

允许持有世博通行证车辆、世博专属出租车和公交车才可以进入。区内居民和企业车辆可按规定申领通行证。园区周边设置大型停车场,专供世博专线巴士和团体客车等持证大巴使用。

缓冲区内设置194公里的世博交通保障通道,重点保障公交、团体客车等集约化车辆快速到达园区。

引导区主要是结合高速公路出入口引导入沪车流,并通过P+R方式,方便长三角自驾车游客停车后换乘专线车或轨道交通入园。在F1赛车场、虹桥枢纽、松江等区域设置P+R停车场,提供10000个换乘泊位。

借鉴了大阪、爱知世博会和奥运经验

《望东方周刊》:这个方案酝酿了多久?是否参考过其他国家的经验?

孙建平:从上海申办世博之时就已经把交通管理作为重点开展研究,具体的实施保障方案则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编制,到今年1月份最终对外公示。

交通方案的研制过程中参考了历届世博会的交通组织经验,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的有史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日本大阪世博会、2005年最近一届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交通保障经验。

比如,本次世博会交通保障采用的集约化公共交通理念,就是借鉴了爱知世博会主办方以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为主的原则,以此减轻道路通行压力。

又比如,为提高交通设施的服务效率、均衡客流,我们借鉴了爱知世博会非常注重交通信息系统应用的经验,重点建设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世博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和世博园区交通信息子平台三个平台,精心设计打造上海世博交通网、世博交通指南等七种交通信息人性化服务方式,为中外宾客全天候、多方位提供世博交通信息服务。

再比如,这次推行的194公里世博专用保障通道,就是借鉴了北京奥运会的奥运专用通道的经验,以此提升地面公交和团体客车的通行效率。

世博园区地处城市中心地区,且持续时间长达半年,最大的挑战就是世博交通保障与日常交通的正常运行二者如何兼顾。

一号线事故后,全员“大检查、大反思”

《望东方周刊》:上海一直推行公交优先的策略,但去年年底地铁一号线接连发生事故,市民抱怨地铁软件服务不够、信息告知不通畅、应急机制欠缺等问题。通过这一事故,上海汲取了什么经验教训?

孙建平:在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当前确实面临着在老设施运行需要调整维修,新设施集中启用需要调试,以及服务质量一时难以满足市民需求的矛盾。

去年底一号线事故发生后,我们开展全员全覆盖的“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努力寻找差距和问题,并采取了以下措施,以确保世博会期间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一是加强设施设备维护保障。每天安排1000余名工作人员,利用夜间停运时段仔细检查轨道、触网、车辆,并将2010年列车大修计划提前至年初进行,力争在世博会前完成缺陷整改。

二是提升抢险保障能力。将全网络的应急抢险点从12个增加到22个,每个抢险点负责一块区域内的应急抢修工作并做到全网覆盖。目前,轨交维修保障部门已提前进入了“一级保障维护”状态的演练。

三是提高轨道交通突发故障应对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大面积客流拥堵或网络性故障,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通过站台广播、地铁电视、志愿者引导等多种方式告知乘客。

四是强大志愿者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已经建立了6支、8000余名志愿者参加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也将成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倡导城市文明、服务世博盛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个应急预案

《望东方周刊》:在世博会期间,交通港航业将有什么样的安保措施?

孙建平:我们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和世博安保指挥部有关工作要求,主要做了这样几项工作:

一是签订安保责任书。2009年,我们局与全市18个区县交通港航部门、11个局属单位以及830余家公交、长途、道路危品运输和码头单位签订了二级安保责任书,落实安保责任。

二是编制交通港航安保方案。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世博公交、长途、轨道等12个专项方案。其中与旅客有关的公交、长途、轨道、水路客运等公共交通方面,主要安保措施有:

公交方面,世博周边、世博专线车及在虹桥枢纽、火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始发的4700辆公交车安装应急逃生窗和实施“一车一人”安检要求,内环线内8000辆公交车和公交枢纽站安装视频监控,途经站点落实平安志愿者服务。

长途客运方面:所有进出上海的长途客运班车安装GPS,本市长途班车加装视频监控系统,所有长途客运站点对进站出发和到达旅客实施安检,到达安检区域安装视频监控。

水路客运方面,浦江游览、轮渡、国客、省际、三岛客运码头配置安检设备和人员对旅客(乘客)及其随身物品进行安检。上述客运码头配置彩色监控,监控范围应有效覆盖进出口通道、候船区域、船港界面、限制区域等重要部位。

轨道交通方面,计划设置约650个安检点,对进站乘客大件包裹和行李实施安检。

另外,还组织200余家港口、危险品运输企业进行反控防范专题培训,以及对交通港航相关员工进行安保培训等。

《望东方周刊》:世博会期间交通安全问题,设立了什么样的应急预案?能否举个具体例子,比如园区内如有突发事件发生,人流要紧急疏散,提供怎样的交通保障?

孙建平: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市局层面一个总体预案和19个专项应急预案,其中涉及交通安全方面的主要有轨道交通保障、公交过江、出租车、内河水上、港口客运、道路危品运输和港口危险货物等预案。

篇7

一、组织机构

局成立由党委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局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局属相关单位和局机关相关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森林草原火灾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应急管理科,负责相关应急协调等日常工作。

组长:州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应急指挥部决策部署;决定启动森林草原火灾抢险救灾道路交通保障工作应急响应,组织开展道路抢通保通、客货紧急运输等应急工作;完成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任务分工

为统筹高效推进森林草原火灾抢险救灾道路交通保障工作,按照职能职责及任务分工成立五个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组。牵头科室:局安全科;责任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各县(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职责:负责严格落实《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和《森林草原火灾公路水路交通应急保障工作方案》相关要求,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全州森林草原火灾公路交通应急保障具体工作。

(二)道路抢通保通组。牵头科室:局公路科、建管科;责任单位: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州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州交城投集团、在建公路项目指挥部及参建单位(包括电站还建项目)、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分局。主要职责:负责根据灾害损失情况,指导开展公路保通保畅工作,快速制定道路抢通、保通方案;迅速组织、调集交通专业工程抢险保通队伍和机械设备奔赴受灾沿线开展抢险保通工作。

(三)运输保障组。牵头科室:局运输科;责任单位:州公路运输服务中心、相关运输企业、各县(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职责:负责应急运力的筹集和调度,参与救灾指挥部指定物资运输和抢险人员、灾民转移运送工作;组织开通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确保抢险救灾物资人员的紧急运送。

(四)宣传报道组。牵头科室:局办公室;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局机关有关科室,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分局,各有关运输企业、建设单位。主要职责:负责收集汇总、整理提炼火灾交通保障相关新闻资料,及时准确报道道路交通通行、交通管制、交通运行、紧急物资人员运输等动态新闻,全面总结、深度挖掘交通运输保障过程中先进人物、感人事迹,通过报纸、电视等新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后勤保障组。牵头科室:局办公室,责任科室:局属有关单位,局财务科等,州交城投集团。主要职责:负责协调抢险救灾物资装备筹集、分配,以及抢险救援人员后勤保障、机具装备维护保养和应急抢险救灾经费支持等支撑保障。

三、提升应急能力

(一)加快基础建设。各县(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森林草原火灾道路与航空灭火设施建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涉交要求,加快工程规划项目实施,统筹要素保障,力争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二)提升防灾能力。州公路运输服务中心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指导运输企业储备必要客货应急运力,适时开展运输演练,满足应急运输需求。针对自然灾害较多、风险隐患突出路段,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要指导地方制定专项保通方案,确保火灾发生时通行顺畅。特别是我州12个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县(市)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防大火、救大灾”标准,更新储备油料、装备、机具等物资物质装备,加强实战演练,提升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四、强化响应举措森林草原火灾

Ⅰ、Ⅱ级响应启动时,按照省、州森防指工作部署,迅速成立前线指挥部交通保障组,局相关部门(单位)立即落实专人到位到岗。局应急办及时联系州森防指,及时调度运输及保畅信息。相关县(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即时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全要素运行状态。做好以下工作:

(一)应急运力调配保障。调用州级应急运力时,州公路运输服务中心按指令要求,迅速调动应急储备运力,督促应急运力在规定时间、指定地点集结待命。做好应急运输任务执行过程中与公安局、应急局等部门的衔接协调工作。研究落实好运输路线沿途油料供应、就餐休息点位,确保运输任务圆满完成。

(二)道路抢通保通保障。全力做好公路抢通抢修及保通保畅工作,受森林草原火灾影响区域的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分局,要迅速开展公路通行情况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报告公路受损及保通保畅情况,如遇重大险情,迅速请求州局增派力量支援。配合公安交警部门交通管制公告。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要加强普通公路抢险救灾保畅通技术指导、人员机具支援,指导沿线公路分局全面开展巡查,强化公路路面、桥梁、隧道、高边坡等设施的养护监管,确保通畅。如遇公路受阻、交通不畅,立即启动应急保通畅预案,第一时间部署应急抢通工作,快速抢通,持续保通。州交城投集团要做好在建项目抢险队伍、装备、物资等保障,全力开展公路抢险保通,积极帮助支援其他有抢险困难的单位。受森林草原火灾影响的县(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对接同级森林草原火灾指挥部,做好应急疏散、生活物资、救灾装备运输保障工作。

五、健全运行机制

(一)建立联络员机制工作组建立联络员工作机制,确保联系畅通,各成员单位指定相关业务科室负责森林草原火灾交通应急保障工作,明确联络员,建立联络员微信群、QQ群,加强协作交流与协调联络。

篇8

本文以城市风景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客流智能疏导预案系统的构建方法。将应急文本预案与风景区现有应急资源结合起来,包括应急广播、视频监控等,在某风景区建立了智能疏导系统,在发生突发事故的情况下,通过一键触发的形式,将应急预案以应急广播和视频监控为载体,迅速执行预案、预警信息和疏导信息,实现了应急预案从文本到智能化的转变,提高了预案执行的效率,能够有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维护居民生活秩序,提高风景区应急管理水平。

一、密集人群疏导预案的关键问题

(一)景区客流承载能力和出口疏散能力

景区客流承载能力和出口的疏散能力是建立疏导预案的前提,这主要是指景区各路段的有效宽度、有效面积对客流疏散的影响。进而根据《交通工程手册》中制定的有关服务水平的等级划分,获得景区各路段的客流承载能力。从而为疏导预案的等级制定、相应阈值提供可靠的实践数据。

(二)疏散路径优化

确定最优疏散路径是风景区疏导预案的核心部分,它能直观地引导人员的疏散行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以所有人员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到安全出口为目标,但是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景区的客流呈现不均匀分布,这时将游客撤离到最近出口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因此,需构造一个新的模型来为每条路段选择最优的疏散路径。本文运用了Togawa疏散时间经验公式,通过多次迭代的方法,最终获得最优疏散路径,使得疏散时间最短。

二、智能疏导预案系统的构建

(一)智能疏导预案系统的结构

疏导预案的智能化、系统化是提高风景区突发事件应对效率的有效方法。以文本预案为基础,根据既定的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在事态发展即时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全面、具体、针对性强的直观高效的应急预案,并充分利用风景区的应急资源,快速准确地明确突发事故类型和位置,使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达到规范化的水平。

本文建立的智能疏导预案系统以预案文本为核心,以预案系统界面为主导,以应急资源为媒介,形成集预案管理、事故预警、预案执行、应急资源统计为一体的智能系统。如图1所示。

(二)预案文本的编制

预案文本是智能预案的核心。城市风景区的应急预案需要具备明确、清晰、有针对性的特点,所以情景分析和风险评估是预案编制的前提。充分利用前文第2节的方法,以及对风景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环湖区域容易发生拥堵的关键区域以及突发事故的风险点。

通过对历史客流统计以及风景区的商业特点得到关键区域。关键区普遍商户集中,客流量较大。针对关键区域的特定事故情境分别制定客流疏导预案。其中按照Fruin服务水平,按照客流密度值,将景区客流拥堵事故分为三级,分别通过不同的预案来执行处置;另外针对局部和全局的突发事故,如火灾、群体事故、爆炸、极端天气等,形成了相应预案。

(三)现有应急资源的集成应用

调查城市风景区应急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实现各类应急资源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协助游客进行智能引导疏散,主要包括数字广播、监控探头、应急标识和消防栓四类应急资源。

通过数字广播系统的接入,获取广播终端的接入状态,控制下辖广播终端的播放,实现疏散广播在风景区大客流常态下的安全引导和应急状态下的安全疏散。

实现客流、车流、水面、夜视等监控探头的接入,实时获取各探头下的图像数据,以及客流探头和车流探头对应的游客和车辆实时统计数据,保证科学有效的智能预警和疏散引导。同时,配置应急标识和消防栓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协助游客进行疏散和应对突发事件。

(四)预案的执行

本文建立的智能预案,在事故发生时,通过一键触发的形式迅速执行,能够提高执行效率。在此,通过风景区XX路段一级拥堵事故案例说明智能预案的执行流程。

1.信息报送

根据客流计数系统统计的实时客流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本预案,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自动报送至应急指挥中心,值守人员通过调用监控探头应急资源进一步核实,并报送至风景区应急疏散现场指挥部。

2.启动应急疏散广播系统

现场指挥部确认发生拥堵后,启动应急疏散广播系统。对应图2中应急广播点位、编号,各点位应播报的内容按预案分流疏散人群。

3.现场疏导

在启动应急疏散广播系统的同时,疏导工作组的引导人应进行现场疏导,并维持现场秩序,各疏散工作组的疏导方案按预案方案执行,引导人按照图2中的线路,对区域的游客进行有序疏导。

4.其他工作组相关工作

通过短信的方式,告知其他工作组的工作内容:

(1) XX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禁止车辆进入;

(2)在主街道设置医疗救助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

5.应急结束

拥堵疏导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篇9

规范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全和谐平安稳定的环境。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赣州市人民政府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的意见》和《*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全县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事件。主要包括:

(1)工矿商贸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包括矿山,建设工程,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尾矿库跨坝,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储运,特种设备等事故;

(2)公路、水路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

(3)工矿企业火灾事故;

(4)供电、供油、供水和供气等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5)公众聚集场所安全事故;

(6)通讯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7)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等。

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国家制定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见附件8.1),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事故灾难类)分级标准,是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1)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Ⅲ级)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乡(镇)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或者跨乡(镇)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需要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4)《*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电网大面积停电、通信保障、突发环境事件等六项分别制定了专项预案,相关救援事项从其预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的报送和续报、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应急管理等相关事项从本预案规定。

1.5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切实加强应急救援的科学指挥和人员的安全防护;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社会力量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应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下,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建立应急机制。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按照属地管理和“就地、就近、快速、有效”的原则,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乡(镇)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驻县企业和省、市属企事业单位发生事故灾难后,应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本企事业单位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并服从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事故灾难处置以当地政府为主,上级政府有关部门予以支持配合,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自救作用。必要时,由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部组成人员直接指挥。

(4)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形成合力;涉及关系全局、跨部门、跨地区或多领域的,预案制定、修订部门要主动协调有关各方,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应急处置工作反应灵敏、快速有效。

(5)平战结合,预防为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事故灾难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开展演练活动,按照“统一组织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专业优势,提高装备水平”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干警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重要作用。建立统一的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平台,确保突发事故灾难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6)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保证预警、响应、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险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加强救援人员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队员的快速反应能力,不断完善预案,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7)依靠科学,依法规范。贯彻依靠科学抢险救灾的方针,实施科学救援。加强各类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研究,规范防控措施和救援流程,实现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专家的作用,实行民主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和应对事故灾难的科技水平。

1.6应急预案体系

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是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是为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而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牵头制定,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框架见附件8.2。

(2)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编制的预案。负有专项安全监管职责的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没有编制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要编制应急预案(编制责任单位以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事故灾难类预案为准),并与本预案相衔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编制矿山事故、危化品事故、烟花爆竹事故应急预案。县政府有关部门应急预案见附件8.3。

(3)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与本预案相衔接并报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企事业单位编制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是本单位应急救援的详细行动和技术方案,尤其是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聘请中介机构对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预案,报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5)针对城市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如经济、文化、体育、民俗、娱乐、集会等活动)和高风险的建设施工活动(如城市人口密度区建筑物的定向爆破、水库大坝合垅、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施工维护等活动)而制定的临时性应急行动方案。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2.1.1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在县应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

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县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指挥机构、专业协调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生产经营单位组成。

2.1.2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领导机构为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县安委会办公室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专业协调指挥机构为县有关部门管理的专业领域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县安全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为:

(1)执行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决定和指示。

(2)承担全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3)负责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组织协调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4)组织编制和管理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综合监督、指导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专业应急救援机构应急管理工作。

(5)组织指导全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习。

(6)协调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类应急救援机构之间的联系,相互配合;协调县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机构的应急救援工作。

(7)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委员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2.1.3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由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经贸委、县*局、县交通局、县卫生局、县总工会负责人任副总指挥,县发改委、县国资委、县矿产局、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民政局、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教育局、县林业局、县广电局、县气象局、县质监局、县供电公司、县*消防大队、电信*分公司等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担任。

2.3工作机构

县政府有关部门(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各自的职责,具体负责相关类别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本预案适用范围内,有关部门(机构)职责如下:

(1)县国资局参与县属企业的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导、检查和监督县属企业的应急工作。

(2)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协调。

(3)道路交通、火灾、民爆器材、公众聚集场所等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县*局负责组织协调。

(4)水上交通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协调。

(5)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机等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

(6)建筑施工、城市供水、供气、燃气等公用事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县建设局组织协调。

(7)特种设备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协调。

(8)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应急处置由县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

(9)通信、信息网络安全等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由县信息中心、电信、移动*分公司、县广电局分别按各自职责负责组织协调。

(10)应急救援的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管制等工作由县*局负责指导,水上交通管制工作由县交通局负责指导。

(11)应急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并由县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15)应急救援所需的交通运输保障由县交通局、县汽车站负责组织协调。

(16)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由县发改委和县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

(17)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善后处置和工伤保险相关事务由县民政局及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指导协调。

(18)应急救援所需的电力保障由县供电公司负责协调。

(19)气象监测和气象预报等由县气象局提供支持。

(20)事故现场环境监测由县环保局负责组织协调。

(21)信息工作由县政府办公室、县安监局会同县委宣传部负责统一协调。

其它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对工作的需要,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下做好相关工作。

2.4乡(镇)机构

乡(镇)人民政府也应在同级应急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作为本行政区域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其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可参照本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2.5现场指挥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以属地为主,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及时向县人民政府与县应急委员会报告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同时抄送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

涉及多个领域、跨乡(镇)行政区域或影响特别重大的事故灾难,根据需要由县应急委员会或者县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现场指挥部依据事故灾难的性质和危及程度,通过整合县政府相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资源,迅速设立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营地,组建人员抢救、医疗救护、工程抢险、治安保障、物资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善后处置、事故调查等若干应急救援工作组,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安全措施,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及时向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负责对事态的监测和评估;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兵把关,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和协同,共同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预警预防机制

3.1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

县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县有关部门、单位、驻县企业和事故灾难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同时抄送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有关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均应及时通报同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及

时分析处理,并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直接越级上报。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有关单位要及时、主动向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县有关部门提供与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资料。事故灾难发生地安全监管机构提供事故前监督检查的有关资料,为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县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救援方案提供参考。

3.2预警行动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4.应急响应

4.1先期处置

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迅速组织人员开展自救;事故发生地各乡(镇)人民政府、当地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及时上报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情况的同时,要对事故进行先期应急处置,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当县应急委员会下达启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令后,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专项预案,迅速下达应急处置命令,组织、协调、指挥各有关部门、单位、专业应急队伍及现场指挥部,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一般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由县级应急委员会启动相关预案,由相应级别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处置,控制事态。

4.2分级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具体标准见附件8.1)由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或县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当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或县有关部门进行Ⅰ级应急响应行动时,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及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县有关部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Ⅱ级及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乡(镇)人民政府决定。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4.2.1县有关部门的响应

Ⅰ级响应时,县有关部门启动并实施本部门相关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及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根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类别,县有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预案进行响应。

4.2.2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的响应

(1)及时向县政府和县应急委员会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2)开通与事故灾难发生地的乡(镇)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3)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随时待命,为乡(镇)或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4)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协调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5)对可能或者已经引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要及时上报县政府,同时负责通报相关领域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6)组织协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7)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

4.2.3指挥和协调

进入Ⅰ级响应后,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立即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配合乡(镇)政府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灾难的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发地毗邻乡(镇)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相关机构按照各自应急预案提供增援或保障。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事故灾难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灾难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驻县企业发生事故灾难时,其上级应全力调动相关资源,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2.3.1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2.3.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响应

(1)在县安全生产应急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指挥所有参与现场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

(3)迅速设立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营地,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安全措施;

(4)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救援队伍施救;全面掌握事故发展态势,及时向县安全生产应急委员会报告事故及救援情况,为县安全生产应急委员会决策提出建议;

(5)负责对事态的监测与评估。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向现场指挥部提供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事故前的监督检查有关资料,为现场指挥部研究救援方案提供基础。

现场指挥部组织调动本辖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需要,向县安全生产应急委员会申请辖区外的社会力量支援,县安全生产应急委员会协调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现场指挥部成立事故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小组,组织专家分析事故原因和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提供支持。分析报告及时上报县安全生产应急委员会。

4.2.3.3特殊情况的处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县政府主要领导到事发地指导、督促应急救援工作:

(1)造成或者可能造成1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的事故灾难。

(2)社会影响严重的重大事故灾难。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到事发地指导、督促应急救援工作。

(1)造成或者可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的事故灾难。

(2)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灾难。

突发安全生产事故中有港澳台或外国籍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或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有关国家进行通报时,由县侨办、台办按规定渠道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4.3基本响应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启动后,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根据指令,

组织、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专业应急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医疗救护、人员疏散、现场监测、治安警戒、交通管制、工程抢险、安全防护、社会动员、损失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

(1)抢险救援

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迅速组织人员开展自救;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当地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及时上报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情况的同时,要对事故进行先期应急处置,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并根据突发事故类型,及时召集、出动专业应急队伍实施救援。必要时,请求武警部队参与和支援抢险救援工作,全力控制事态扩大。

(2)现场监控

现场指挥部组织技术力量和救援队伍加强对事故现场的监控,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果断控制或切断灾害链,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发生。

*部门应当迅速组织警力进行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加强对重点地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可以调动武警部队予以协助和配合。

(3)医疗卫生救护

事发地卫生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县卫生局或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根据乡(镇)人民政府的请求,及时协调有关专业医疗救护机构和专科医院派出有关专家、提供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

县疾病控制中心根据事故灾难类型,按照专业规程进行现场防疫工作。

(4)交通管制和运输保障

根据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需要,事发地的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决定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限制人员进出交通管制区域。

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时,根据需要,现场指挥部下设交通运输保障组,由县交通局、县交警大队和事故发生地政府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调派运输工具,确保运输道路和航道畅通无阻,将救援物资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目的地。

(5)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需要公众参与时,应当对公众讲解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6)群众的疏散和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企业应当与当地政府、社区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②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③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疏散、转移。

④启用应急避难场所。

⑤开展医疗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

⑥负责实施治安管理。

根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需要,现场指挥部下设工程抢险组,由公路桥梁抢险组、电力抢险组2个专业组组成。公路桥梁抢险组组长由县交通局负责人担任,县公路分局局长,公路、桥梁施工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电力抢险组组长由县供电公司负责人担任,供电企业负责人为成员。

工程抢险组的主要职责:负责被事故毁损的公路、桥梁、电力等工程的抢修。

(7)调集征用

根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需要,县应急委员有权紧急调集人员、资金和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向社会征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8)物资保障

根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需要,现场指挥部下设物资保障组,由县发改委、县经贸委、相关物资供应部门、救援物资生产企业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地政府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保证救援所需物资的供应。

(9)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调动本行政区域内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超出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时,乡(镇)人民政府向县政府申请本行政区域外的社会力量支援,县政府办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过县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时,由县人民政府及时向市人民政府申请本县行政区域外的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10)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现场指挥部成立事故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小组,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抢救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

(11)扩大应急

当事故态势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县应急委员会应迅速报告市应急委员会,按程序向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请求支援。

县应急指挥部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的工作。

(12)现场应急结束

通过应急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情况稳定,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停止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由现场指挥部报县应急委员会决定宣布结束现场应急。

4.4指挥与协调

进入Ⅲ级及Ⅲ级以上响应后,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立即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配合事故发生地政府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县安全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灾难的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和救援队伍、事发地毗邻乡镇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按照各自应急预案提供增援或保障。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事发单位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事故灾难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中央、省、市驻县企业发生事故灾难时,其总部应全力调动相关资源,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发生在一些特殊领域或者涉及多个领域、跨乡(镇)行政区、影响严重的事故灾难时,县应急委员会领导及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组织协调指挥。

4.4.1县政府有关部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1)启动本部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2)掌握现场信息,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3)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4)协调指挥本系统应急力量实施救援行动。

(5)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应急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同时抄送县应急指挥部。

4.4.2县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1)向县应急委员会提出应急救援重大事项决策建议。

(2)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3)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4)协调有关应急力量实施救援行动。

(5)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应急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

(6)指导受威胁的周边危险源的监控工作,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7)必要时通过县政府协调部队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4.5信息

较大和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由县政府办会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牵头处置事故的乡镇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其他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由事发地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有关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新闻舆论工作,迅速拟定新闻报道方案、确定内容,及时采用适当方式信息、组织报道。可能产生重大敏感事件或涉外事件的,由县政府办及时组织对外。各新闻媒体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信息工作。

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通过县级主要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或者有关政府网站信息。

4.6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事故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宣布应急结束。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以下善后处置工作:

(1)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迅速设立受影响人员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依法做好受影响人员安置和救济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受影响人员基本生活,并做好受难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

(2)卫生部门应当做好和指导突发事故灾难现场的消毒与疫病防治的组

织、指导工作。环保、环境卫生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污染物的收集、清理与处理工作。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现场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

(3)及时归还紧急调集、征用的物资,对不能及时归还或者损耗的物资,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

(4)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员参加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工资和奖金照发,原有的福利待遇不变;没有单位的人员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

(5)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中的伤亡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

(6)县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

5.2保险

重视保险在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保险工作。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灾害事故商业保险。

保险监管机构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督促有关保险机构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及时做好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保险机构应根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特点,逐步扩展保险险种,合理确定保险费率,不断完善保险机制。

5.3社会救助

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府救济方案,明确财政、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救济职责和受难人员申请救济的程序,确保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政府救济工作及时到位。

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法律援助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法律援助内容,为受害人向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索赔提供法律援助。

建立健全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发生后,将事故发生单位的风险抵押金转为救援资金。

建立健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社会性救济救助制度,建立救助基金,积极提倡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捐助社会救助资金,积极鼓励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救济救助。

5.4总结备案

应急结束后,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交的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各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及时总结事故灾难抢救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并将情况书面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办公室。

事故抢救工作总结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基本情况,接警和救援过程,救援组织指挥和应急预案执行情况,救援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救援效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经验和教训,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和建议等。

凡本县行政区域内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由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会同现场指挥部、县有关部门对事故抢救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于事故抢救工作结束后15日内将事故抢救工作总结报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市应急委员会。

5.5事故调查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县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事故调查组,负责对有关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

5.5.1事故调查组负有下列职责:

(1)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

(3)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

(5)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5.5.2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事故抢救情况;

(3)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4)事故发生的原因;

(5)事故的性质;

(6)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7)事故教训和应当采取的措施;

(8)事故调查组成员名单;

(9)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完成事故调查工作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遇有特殊情况,经调查组提出并报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国家对事故调查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6保障措施

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本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物资、救援装备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事故发生地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6.1.1依托和充分利用公用通信、信息网,逐步建设突发安全生产应急处置专用通信与信息网络。要加强对重要通信设施、传输线路和技术装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维护,建立备份和应急保障措施。

以县政府政务信息网为依托,建立健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快速应急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常规信息和现场信息采集及快速传送系统。常规信息

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机制、专业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器材、物资、专家库等信息,由县应急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提供,县应急委员会掌握。现场信息主要是事故发生地自然状况、现场秩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程度等信息,由现场指挥部组织采集,县应急委员会掌握。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对常规信息和现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采集的信息应当准确、客观、真实、可靠、信息报送应当快捷、保密。

6.1.2县应急委员会工作平台要与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县级应急指挥机构、县安全生产应急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相联通。

6.1.3县应急指挥部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建立统一的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全市重大危险源和救援力量信息数据库;规范信息获取、分析、、报送格式和程序。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单位事故信息系统应连接到县安委办,确保信息共享,以便随时调用,为应急规划和指挥决策提供文字、音像等形式的基础材料、数据、情况。

6.1.4县应急指挥部办负责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县有关部门应急机构和乡(镇)级应急机构负责本部门、本地区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并按周报、月报、季度报、半年报和年度报的要求,定期向县应急指挥部报送事故信息,重要信息和变更应及时报送。县应急指挥部负责收集、分析和处理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信息。

6.1.5现场指挥部与县应急指挥部之间以移动式卫星通信指挥车为枢纽,实现事故现场与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双向传递。如果通信中断,要在抓紧抢修的同时,由通信保障和通信抢修应急队伍迅速建立卫星或者微波等机动通信方式,确保通信畅通;必要时,可紧急调用或者征用其他部门和社会通信设施。

6.1.6县电信、视局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对本县承担应急通信、广播电视保障任务的相关电信企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有关单位进行业务协调,优先配置资源,并负责实施应急通信的组织指挥,确保通信畅通。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所在地的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现场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

6.1.7县应急指挥部负责建立并维护与应急活动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应急机构、专家的通信数据库,包括手机、传呼机、家庭电话、传真等多种联系方式。

各级、各类专业应急救援机构应当掌握本地或本领域所有应急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系方式,以及备用方案。

6.2救援装备保障

6.2.1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设施、装备建设,以满足对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需要。

6.2.2县应急指挥部建立有关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数据库,并根据情况变化随时更新。各级应急机构应将可供应急救援使用的设备类型、数量、性能、购置或建成时间、使用年限和存放位置,逐级上报,供全市应急救援查询和调用。

6.2.3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设施、装备所在单位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确定责任人,加强对有关设施和装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维护,确保一旦接到指令,能够随时投入救援和抢险工作。

6.2.4乡(镇)指导、协调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特种救援装备数据库和有关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应急状态时调用。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本专业的特种救援装备情况,各专业救援队伍按规定

配备必要的装备。

6.3应急队伍保障

6.3.1按照平战结合、军地结合、专兼结合、社会参与、规模适度、协调配合、指挥灵便、反应快速、应急有效的原则,构建全县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各级、各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负责检查并掌握相关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准备情况。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全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力量统一规划、布局。

6.3.2县应急委员会按行业建立专家小组,在原县全生产专家组的基础上补充部分人员。具体名单由县安全生产应急委员会审定后另行颁布。主要职责:所从事专业发生事故时,受县应急委员会的委派,调阅事故灾难有关资料,参与事故灾难救援的决策,必要时参与事故调查。

6.3.3矿山、危险品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或领域的企业要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安全生产事故,依法组建和完善抢险救援队伍;要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发生在本地、本单位的突发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先期处置,必要时,为其它突发公共事件的抢险救援提供支援。各级、各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应检查和掌握应急救援力量,保证战斗力。

6.3.4各专业救援队伍的主要职责:配备必要的专业救援设备、器材和物资,定期进行救援演练;服从县应急指挥部的调配,积极参与事故灾难救援;保持应急通讯的畅通。

6.3.5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要积极组织引导和借助社会资源,建立各类社会化、群众性的抢险救援队伍。

6.3.6各专业应急救援保障队伍的总体情况、编成要素、装备状况、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的能力等,每年12月底前向县应急指挥部做出报告,重大变更要及时报告。

6.3.7必要时,请求驻县武警消防部队参与和支援事故灾难抢险救援工作。

6.4资金保障

6.4.1县人民政府所需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经县财政局审核后,按规定程序列入年度县财政预算。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由县财政局负担。对受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影响较大的地区,根据事发地实际情况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的请求,县财政适当给予支持。对受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补偿或者救助。

6.4.2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支出渠道以及拨付和使用的管理等,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在紧急情况下,财政部门应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

6.4.3县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确保专款专用。

6.4.4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国际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6.5物资保障

6.5.1县发改委具体负责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工作,并拟订应急物资保障计划;县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基本生活用品的应急供应及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管理工作;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应急药品、医疗器械的储备、供应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和有关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相关物资保障工作。

6.5.2县经贸委会同县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重要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用品的及时供应。

6.5.3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建

立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物资供应。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建立相应的物资储备制度。

6.5.4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与本地有关企业签订协议,指定有关生产、服务企业作为预备转产、扩产和提供应急所需服务的企业。

6.5.5县应急指挥部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有关数据库,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其内容包括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所需物资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更新年限以及被指定作为预备转产、扩产的有关企业的名单、生产能力等。

6.5.6加强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散;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当依法查处并及时予以补充;对过期失效的及时予以更新。

6.5.7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需要而本县紧缺且缺乏生产能力的物资,应当在保证一定数量储备的基础上,与毗邻县(市)建立畅通的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便需要时,能够迅速从其他县调入所需物资。

6.6基本生活保障

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按照县人民政府的安排,具体负责与省、市民政厅(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并会同事发地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6.7医疗卫生保障

6.7.1县卫生局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动态数据库,明确医疗救治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数量、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等,并拟订医疗救护保障计划,明确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准备措施,医疗救护队伍和医疗卫生设备、物资等的调度方案。

6.7.2县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事发地各乡镇人民政府的请求,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字会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6.7.3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原则,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并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救治的不同环节和实际需要组织实施应急救护。医疗急救机构负责院前急救工作;各级医院负责后续专科救治工作;红十字会等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应当积极配合专业医疗救护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

6.8交通运输保障

6.8.1县交通局负责公路、水路运输设施、车辆、船舶以及水路运输秩序的保障工作,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紧急情况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县*局负责道路运输秩序的保障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

6.8.2县应急指挥部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动态数据库,明确用于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数量、分布、功能、使用状态等。

6.8.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对事发现场及相关通道实施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胜利开展;道路设施受损时,有关部门应当迅速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确保能够及时组织和调集应急交通运输工具,紧急输送疏散人员和物资;必要时,可紧急动员和征用社会交通设施、装备。

6.8.4公路运输经营单位必须全力心赴,确保应急指挥、救援人员和物资、器材、装备的优先输送,满足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6.9治安维护

*、武警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县*局应当会同县武警消防大队拟订治安保障计划,明确应急状态下维持社会治安秩序的各项行动方案。

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地的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当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助*部门实施治案保卫工作。

6.10人员防护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指定或者建立与本地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相适应的紧急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可与人防工程、公园、广场、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或者改造相结合。必要时,可以征用机关、团体、学校的场所以及宾馆、招待所、酒店、文化娱乐场所作为临时避险场所。

各乡(镇)人民政府制定人员紧急疏散预案,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公众安全、有序地转移或者疏散至安全场所;对因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紧急疏散的人员应当妥善安置,并确保疏散人员的生活必需品。

6.11公共设施

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煤、电、油、气、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

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需要并与之相适应。

6.12技术储备与保障

县应急委员会下设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专家委员会,并建立信息库,提供2种以上方便、快捷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制定、完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提供咨询、指导意见。

6.13宣传、培训和演习

6.13.1公众宣传教育

县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工作。各种媒体提供相关支持。

各乡镇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负责本地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企业与所在地政府、社区建立互动机制,向周边群众宣传相关应急知识。

县新闻部门要通过媒体将事故灾难应急报警电话、自救互救、防灾减灾常识告知公众;各类教育机构要加强应对事故灾难的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6.13.2培训

有关部门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以及专业救援队伍的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

有关部门、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组织人事部门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内容列入行政干部培训的课程。

6.13.3演习

各专业应急机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习。县应急指挥部每两年至少组织一次联合演习。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

6.14监督检查

县应急指挥部对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县应急指挥部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上报县政府,经审定后送有关部门实施,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履行各自职责,并制定相应预案和行动方案。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7.2.1奖励

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防止或抢救事故灾难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挽救群众生命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奖励的具体实施按有关规定执行。

7.2.2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经济处罚;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2)不按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

(3)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7.3县际沟通与协作

县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积极建立与邻县应急机构的联系,组织参加邻县救援活动,开展邻县间的交流与合作。

7.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8附件

8.1国家制定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事故灾难类)分级标准(试行)》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标准,作为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标准和按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规定进行分级处置的依据。

事故灾难类

(一)安全事故。

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包括: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l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2.国内外民用运输航空器在我国境内发生的,或我民用运输航空器在境外发生的坠机、撞机或紧急迫降等情况导致的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3.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或单船10000吨以上国内外民用运输船舶在我境内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以及港口设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水上突发事件;

4.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遭受破坏,造成行车中断,经抢修48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5.重要港口瘫痪或遭受灾难性损失,长江干线或黑龙江界河航道发生断航24小时以上;

6.造成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30%以上,或造成重要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50%以上;或因重要发电厂、变电站、输变电设备遭受毁灭性破坏或打击,造成区域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的20%以上,对区域电网、跨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7.多省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遭到破坏等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

8.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支付、清算系统国家处理中心发生故障或因人为破坏,造成整个支付清算系统瘫痪的事故;

9.城市5万户以上居民供气或供水连续停止48小时以上的事故;

10.造成特别重大影响或损失的特种设备事故;

11.大型集会和游园等群体性活动中,因拥挤、踩踏等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

重大安全事故包括: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l亿元以下的事故,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事故;

2.国内外民用运输航空器在我国境内,或我民用运输航空器在境外发生重大飞行事故;

3.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水上突发事件或水上保安事件;3000吨以上、10000吨以下的非客船、非危险化学品船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水上突发事件;

4.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遭受破坏,或因灾严重损毁,造成通行中断,经抢修24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5.重要港口遭受严重损坏,长江干线或黑龙江界河等重要航道断航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

6.造成跨区电网或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10%以上、30%以下,或造成重要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50%以下;

7.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通信、信息网络、特种设备事故和城市轨道、道路交通、大中城市供水、燃气设施供应中断,或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停水、停气24小时以上的事故;

8.大型集会和游园等群体性活动中,因拥挤、踩踏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9.其他一些无法量化但性质严重,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特别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包括: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或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

2.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3.因危险化学品(含剧)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4.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市和境外的,或按“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3级以上的核事件;

5.高致病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造成的特大污染事故;

6.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或造成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灾害;

7.台湾省和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

8.盗伐、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5000立方米(幼树25万株)以上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1500亩以上,属其他林地3000亩以上的事件。

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包括: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境受到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或l、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2.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3.盗伐、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1000—5000立方米(幼树5万一25万株)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500一1500亩,属其他林地1000—3000亩的事件;

4.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环境污染事故,或资源开发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能导致主要保护对象或其栖息地遭受毁灭性破坏,或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游客安全的事故;

5.由于自然、生物、人为因素造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或可能造成物种灭绝事件;

篇10

受连日来持续恶劣天气影响,我县境内道路结冰现象严重,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春节将至,人流、物流频繁,为保证交通运输安全有序,现就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到做好近期恶劣天气条件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严阵以待,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完善具体,行动上坚强有力,及早安排,狠抓落实。

二、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要进一步加强对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切实做到人员、器材、设施和应急方案的全面落实。

三、进一步加强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县气象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恶劣天气的监测预警,及时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要进一步扩大预报预警信息的渠道,通过电视、网站、报纸等媒体和手机短信、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准确地预警信息,做好信息服务。

四、进一步加大道路巡查工作力度。高度重视雨雪雾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县公路、交通部门必须加大主要公路特别是桥梁、急弯陡坡路段的巡查力度,增加巡查次数,发现安全设施缺损及时予以修复,在危险路段及时撒布防滑沙砾或者融雪剂,采取铲雪、扫雪等措施,保障道路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