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的主体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监督的主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监督的主体

篇1

建筑业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际过程中,企业会计信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达到完全真实的反映存在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利益

Study on distortion problem on basis of building industry business enterprise accountancy's information system

Xiao Xiao-hong

(Shandong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Building industry business enterprise is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the management the actual process, accountancy's information of the building industry business enterpri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 and can't attain the reflection of complete reliability, business enterprise accountancy's information of the existence building industry distortion problem.

【Key words】Building industry business enterprise;Building industry business enterprise accountancy standard;System;Benefit

我国《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建筑业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即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反映真实性的原则。但实际工作中,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达到完全真实的反映,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作者拟从建筑业企业会计制度影响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探讨。

1. 引起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的原因

1.1 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合约,其制定不是纯施工技术的,而是各种利益相关方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具有不完全性:①在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都想使准则对自己有利,如果在制定机构中代表多方利益的机构或关系人较少,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向性;②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定义和释义的不准确性,如果一项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必然会产生实际操作的不确定性;③建筑业企业会计原则应用的不完全性。如果在建筑业企业会计计量中遵循谨慎性原则,就会只强调预计可能损失而完全不确认利得,特别是这种利得有较大可能实现,将会违背充分披露和可靠性原则。

1.2 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由于各建筑业企业的具体情况不一,准则不可能制定得很完备,只能对建筑业企业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留有一定余地,就会对同一建筑业企业会计事项的处理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这就成为建筑业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象。此外,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和建筑业企业会计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建筑业企业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建筑业企业会计操作的依据,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企业的建筑业企业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为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选择提供了空间。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也给建筑业企业会计的"如实反映"带来难题。

1.3 建筑业企业会计法规之间的存在不协调。会计准则和具体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之间,具体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建筑业企业会计制度之间,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建筑业企业会计法规体系内部不协调,必然会增大经营者、建筑业企业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的"博弈"空间,增加社会的交易成本。

1.4 产权制度不明晰,形成信息不对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筑业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企业建筑业中客观存在的两个控制主体,即建筑业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经营者和所有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契约关系,"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契约中规定的责任,称之为受托经济责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对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信息的不对称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逆向选择,通常指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接受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二是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合同达成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的利益而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

1.5 建筑业企业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建筑业企业会计的不确定性表现为:①不确定的与事实有差异的计量结果,这与建筑业企业会计估计有关;②不确定的计量方法,不确定建筑业企业会计事项的是指一种状况或处境的最终结果是利得或损失,只有在发生或不发生一个或若干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才能确认。

2. 预防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的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建筑业企业会计制度。应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必要修订,加紧具体准则的研究和出台步伐,以尽早形成与国际建筑业企业会计惯例相协调并体现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的企业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2 制定建筑业企业会计法规、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并对建筑业企业会计的不确定事项作出必要规定。首先,最终制定的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应对未来建筑业企业会计环境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建筑业企业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对于准则中的某些释义和定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均作详细的阐述,表明各种理解的适用情况,以免给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再次,由于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准则制定者必须考虑管理者、政府及其他利益

集团的正当利益,制定者应有广泛的代表性。最后,针对建筑业企业会计的不确定性事项处理应作出具体或原则性规定:建设工程主管部门有责任根据目前情况估计未来事项对建筑业企业会计报表的影响或作出未来工程影响无法合理估计的判断,并按建筑业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注明建筑业企业会计师应当收集证据,以评估管理当局的分析和判断是否合理。

2.3 大力贯彻《会计法》。《会计法》将建筑业企业会计事务的每一步,包括从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记账方法的运用到建筑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建筑业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建筑业企业会计报表的产生均纳入了立法范围,保证建筑业企业会计人员运用正确的建筑业企业会计方法,得出真实完整的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大力贯彻《会计法》,可以减少建筑业企业会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难以把握尺度,从而影响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问题。

2.4 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制度对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生成过程规范和界定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产权明晰确定对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1)建筑业企业追求收益的最大化;(2)各种利益相关方与主管部门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合约关系。针对这两个条件,要解决信息不对称:

2.4.1 可通过有效的合约安排使委托人与人的利益一致,或促使人提供信息,以构建有效的委托关系和约束激励机制,使人行为与股东目标一致,并在国有建筑业企业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以解决所有者缺位和所有权虚化问题,使各利益方有动力加强对企业建筑业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使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尽可能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

2.4.2 政府强化建筑市场交易某些重要信息。包括(1)规定从业资格、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建筑业市场的逆向选择;(2)强制建筑业企业披露建筑业企业会计信息并规定其应达到的质量标准;(3)通过会计法规,对违法者予以惩罚,降低的预期建筑业风险收益。

参考文献

篇2

会计监督权利是我国法律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权力和利益,这种权利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强制性。就是说,对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实施会计监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被监督者愿意不愿意、欢迎不欢迎,均不影响会计监督权利的行使。会计监督权利是强制的、不可剥夺的。二是排它性。即会计监督权利应该由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行使,只有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才是合法的、有效的。三是自律性。即会计人员在行使会计监督权利时本身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进行,而且要互相牵制,防止权利滥用。

如支票和印鉴要分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等。

从法学的角度讲,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会计监督权利同会计监督义务同样是对等的。会计监督义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二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履行好会计监督义务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责。但实践证明,没有有效地行使会计监督权利作保证,会计监督义务是无法实现的。

在法律上界定会计监督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而言,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防范经济运行风险,提高会计监督在经济监督中的地位。对会计主体而言,有利于保证微观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奠定依法治国的基础。尤其是对促进会计主体经济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推动财务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各级各类领导而言,有利于促进他们自觉接受会计监督,主动把自己置于会计监督之下,积极支持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权利,形成良好会计监督氛围。对会计人员而言,有利于增强会计人员的监督信心,把会计监督落到实处。

二、会计监督权利是国家赋予会计人员的一种经济管理权势和利益,但这种权势和利益是有限的,是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权势和利益,而且这种权势和利益更多地限制在会计信息质量的保护和会计管理质量的保护上。一般情况下,超出这个范围,则成为权利滥用,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提倡的。

保护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监督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没有符合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会计管理也无从谈起。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在保护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会计监督具有以下权利。一是有权确定会计核算体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根据会计法规的规定和单位经济经营业务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制。对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层次、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工作组织、责任会计核算等进行具体的组织和落实。在行使这项权利时,既要考虑法律的严肃性,又要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便会计核算体制的确定成为保护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和推动单位规范管理的基础。二是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权利。不同的会计政策对单位来讲具有不同的会计意义。尤其是各级各类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涉及企业的盈亏,影响企业的发展,是会计核算中最具科学性和严肃性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有的单位有意无意地剥夺会计人员的会计政策选择权,把会计政策作为企业调节利润、偷漏税金的手段,这是在 《会计法》实施时必须严密注意的现象。依照《会计法》的规定,科学选择会计政策是会计人员的权利。单位会计人员有权按单位经济经营情况和经营发展战略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报单位认可后组织落实。在这里充分考虑单位的发展战略非常重要。以企业为例,会计计价、资产折旧、成本计算、坏账核销、盈利分配等会计政策,无不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相关,选择好会计政策能促进企业稳健持续经营,否则,对企业持续经营将产生负面效应。三是有权取得合法的会计凭证。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对记载不完整、不准确的原始凭证有权要求按规定更正和补充;对有金额等错误的原始凭证,有权要求出证单位重开等。归结到一点,会计人员对单住所有人、所有部门、所有渠道、所有方式取得的会计原始凭证有权审核,"并确定是否受理。四是有权依法设立和管理单位账簿。单位设立什么账簿,如何进行登记,怎样进行管理,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对来自任何右面的,要求会计人员搞账外账、两套账、虚记账、乱调账等违法行为,会计人员有权拒绝。五是有权依法编报会计报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按会计法的规定,按照规定方法、规定期限和规定对象编报会计报表,并向报告对象提供真实可靠的报表附注及说明,对虚假会计报告,随意改变报告时期和报告对象的行为有权拒绝。六是有权披露单位重大会计事项。对于单位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有权如实披露。对来自单位隐瞒事实、歪曲真象的会计报告干扰有权予以抵制。七是有权保管单位的会计资科和保护会计档案的安全。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拆、撕、改会计资料的行为及其它改变、销毁会计资料的行为有权予以抵制。八是有权向单位领导和会计主管部门报告本单位违反会计法的违法行为,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会计人员对任何变造、伪造会计资料,隐匿、销毁会计资料和其它不依法组织会计核算的行为制止无效的,有权白领导直至向主管部门报告,其人身权利还要受到法律保护。

保护会计管理质量是会计监督权利另一重要方面。会计信息质量来源于会计管理质量,单位会计管理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的 "含金量",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基础。保护单位会计管理质量,会计人员有以下权利。一是有权制订单位的财务计划和参与制订单位的经济经营活动计划。把会计管理渗透到单位的计划管理之中,这是会计人员的重要的法律权利。如果会计人员置身于计划管理之外,会计核算就缺乏应有的基础。二是有权参加所有经济合同的制订。以企业为例,。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其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合同形式固定下来,供应、销售、投资、筹资等等均离不开经济合同的谈判和签订。而这些合同的订立过程,就是企业财务经营的过程,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基础,若会计人员置身于外,会计管理就空洞无物,会计核算信息质量就无从保证。三是有权参加重要经济经营会议,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经济经营会议涉及单位的经济运行,对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意义重大。四是有权参加单位经济经营决策的制订。就以企业而言,其生产规划、销售开发、投资分配、资产重组等企业经营决策,无不从根本上影响会计核算。会计人员有权从会计管理的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决策过程。五是有权参加企业分配方案的制订。

会计监督权利具有明显的经济性,以保护经济运行质量,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已任,以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为最高目的。超越经济活动范围,就无会计监督而言,更没有会计监督权利。

三、会计监督权利主体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主体,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正确行使会计监督权利。狭义的会计监督权利主体就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这是会计监督主体的基本部分,是保护会计信息质量的主力军。广义的会计监督主体是指对单位经济活动具有会计监督权利的财政部门、相关综合管理部门和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这就形成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网络。

篇3

关键词:企业;会计作假;博弈论;机理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

在中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建设的进程中,如何防范企业会计作假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尤其是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杜绝会计作假账的现象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企业无视财经纪律,故意违反《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千方百计逃避财政、税务、审计部门的监督,私设账本,偷税逃税,截留和侵占国家、集体资产,已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探讨会计作假账的博弈机理问题,分析企业会计作假的防治措施。

众所周之,造成企业会计作假账的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有会计人员方面的原因,如会计人员或因屈从单位领导的压力,被动作假,或个人自律意识不强,为谋私利铤而走险;也有企业单位方面的原因,如企业或为本身的利益所需,或因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经济增长指标产生的压力所致;还有监督机制和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

有关专家认为,造成会计作假的原因主要是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所致。

一是现行制度安排对会计信息质量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目前,中国主要通过《证券法》、《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刑法》等相关法律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范。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判定机构和统一的判定标准,加之处罚力度与违法收益不相匹配、缺乏公众监督等弊端,削弱了这些法律法规应有的震慑作用。

二是中介机构和执法部门对会计法规执行的力度不够。由于中国中介机构地位不独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其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执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因而不能有效发挥其对会计主体的外部监督和服务功能。另外,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不严,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会计信息作假的蔓延。

三是不合理的行政体制安排是会计作假的深层根源。中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政府或政府官员在会计秩序中的违规行为,这就在制度上为政府和政府官员在会计上的违规操作提供了机会。政府出于地方经济利益的考虑,支持企业会计作假,以达到上市“圈钱”,扶持、培养和壮大本地企业,最终繁荣地方财政与经济的目的,并以此为政绩寻求“官位的升迁”。

上述因素无疑都是造成会计作假的原因,但是,本文认为,在企业主体与政府之间还存在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机制。由于在企业主体与政府之间在企业主体的真实经营状况的信息获取上存在不对称信息,企业主体比政府更多地掌握了相关信息,但企业主体没有积极性向政府提供真实信息的动机,它们反而有动机虚增成本、降低利润,来达到偷逃税收的目的;或通过伪造业绩来骗取上市资格,或虚增利润、少报亏损的方法来获取配股资格或避免被摘牌。而政府也知道这种来自企业主体的信息含有虚假的成分。本文就此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发现这种混同均衡是存在的,由此对观察到的无所不在的会计作假提出防治措施。

(一)模型的假设

第一,参与人是博弈模型中的决策主体,将参与人假设为两方:企业主体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政府作为监管部门,对企业主体进行监管,可将政府视为博弈的甲方,企业主体视为博弈的乙方。

第二,行动,即参与人的策略。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乙方(企业)有两个选择:一是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的规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二是为了谋求自己的短期利益歪曲会计信息。甲方(政府)也有两个选择:一是对经营者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检查;二是对会计信息不进行检查,完全凭经营者的自觉性。为了保证逻辑的一致性,我们假定:甲乙双方不能“串通”以谋取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二)支付矩阵

作为理性经济人,企业正是在考虑了收益和成本(被查处的机会成本)之后才选择作假行动的。假设企业为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会计信息,用A表示企业因会计作假而获得的正效用,-C表示惩罚给作假者带来的负效用;-B是政府(监督者)的监督成本,D是政府的监督收益(假定A、B、C、D >0且A < C,B < D)。表1概括了甲乙双方对应不同纯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

(三)模型的均衡分析

上述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表明,政府监督企业会计作假主要与政府的监督成本收益、企业会计作假的预期收益以及惩罚力度有关。

在现实的会计监督中,监督和查处作假行为是需要费用的,监督作用从一开始就遵循成本递增和收益递减规律,成功监督给监督者带来的收益和损失是不对称的,监督主体的监督成本(就)越大,而监督收益反而越低,这极易导致监督部门的边际努力不足。对于惩罚力度而言,惩罚力度过轻,会使企业主体不重视,起不到约束的作用;而惩罚力度过大,可能又难以执行,反而达不到约束的目的。因此,惩罚力度也存在一个适度问题。

惩处力度和查处概率大,会使企业主体理性认识到作假成本太高而作出不作假的行为选择。作假的充分条件是作假收益大于作假成本,只有当制度安排使得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预期收益为负时,真实会计信息的实现才会成为可能。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通过降低监督成本,加大打假力度(即提高惩处力度和查处概率),提高企业会计作假成本,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制止作假行为的产生和蔓延。

此外,会计作假还与职业道德有关。会计信息质量是建立在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之上的,而良好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教育是根本。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会计道德规范本身,还应包括政治思想、政策与法制、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相关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力量尤其是对作假账等不道德行为的严厉惩处来强化。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以及管理者的诚信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树立诚信观念,努力提高会计诚信度和公信力,将降低博弈机制的执行成本,进一步有效防治会计作假账。

参考文献:

[1]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1,(7).

[2]高璐.英国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建设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2,(5).

[3]姜英冰.会计标准的实施:制度分析[J].管理世界,2003,(11).

[4]洪剑峭.娄贺统.会计准则导向和会计监管的一个经济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4,(1).

[5]陈荣梅.会计制度不完全性的经济学分析[J].会计研究,2005,(1).

篇4

在经济活动中,通过会计监督,可以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使之按照法律的规定来组织经济活动,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不超越法律的红线。对于企业经济活动合理性的监督,是通过会计的专业知识来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对于公司的战略和风险给出一个比较专业的判断,合理组织公司的营业活动。在经济管理中,通过会计监督给予正确的企业方针助一臂之力,推动措施的有效执行,达到预期的规划目标。

会计监督具有双重性

这里所指的会计监督是企业的内部监督,主体为企业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直接地进入经济活动中,进行核算反映、控制和监督,因而他既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又是监督者。这就决定了会计工作者的双重性和艰巨性。

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内部会计机构既是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又是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其存在和发展依赖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只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内部的会计机构才能满足自身的利益。这种双重身份就决定了内部的会计机构缺乏独立性。而且会计证书和职称的评定也受制于多个组织,会计人员的职称考试与认定由财政部、人力资源部两家分管,前者负责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试,后者负责职称英语及计算机能力考试,通过了两家组织的考试后才可以获得参与相应职称的评任资格,而是否被认定为初级、中级或高级会计技术职称,还得由所在单位决定。如此牵制就使得会计从业人员难以具有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同样也不具有很好的独立性,由于我国现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正当竞争,使得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都以获得更多的业务为自己获得利益为追求。这样就不免对于客户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完全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会计审计等监督,就有可能失去一个客服和许多潜在的客服,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工作是,对于一般性的小问题,往往都是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可能地做到既不被财政等部门发现,又能够维护好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监督也很大深度上没有起到应该达到的效果。

我国会计监督体系有企业内部会计机构、社会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的相关机构,从表面上看监督的人群很大,对于会计监督工作也十分重视。但是,这些机构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体系。都是各自解决自己的事情,内部的会计部门只是对于自己的分内事情进行监督,社会监督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没有密切的联系,企业内部的会计部门只是简单地给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凭证等一些基本的会计账目。而没有形成密切的统一战线,对企业的经营行为给予高度一致的监督。国家监督和其他的监督方式也没有很好的配合,国家财政部、审计署、税法机构等相关部门也没有和内部会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形成统一的监督方式,缺乏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配合,必然使得政府监督没有理想中的效果,虽然,相对于其他的几种会计监督方式,政府监督具有更高的独立性,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公正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监督。但是,政府的监督是在宏观角度上的监督,缺乏相对而言了解企业真实情况的内部会计部门微观层面的支持,宏观监督和微观不能很好地结合,即使政府有意愿做好企业的监督,也只是心有余力而不足。

会计监督弱化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会计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具有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和及时性;会计监督的依据是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目前社会上,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人员往往要无条件地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比如说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大部分单位将两者等同,以致淡化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只是决策凭“长官意志”,执行“顺其自然”,事后“审计算账”。再者,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因此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成本管理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内部按照自己的管理标准,对其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监督和督促。成本管理会计监督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三个部分。即,经授权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制定预算和计划前应广泛收集各方面相关的信息,并运用科学的预测手段,制定备选方案,供当局选择;在预算和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通过连续不断的信息反馈,及时发现执行中与原定目标(或标准)的偏差,立即向管理当局反映,并提出建议;在预算和计划完成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根据各种核算资料,分析预算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并向管理当局提出改进意见。

监督弱化原因分析

篇5

在现有的会计组织管理模式下,会计人员的直接服务主体是其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组织(即会计主体,下文以企业为例),受企业管理层的直接管理,而具体的业务管理工作则是行业协会或政府职能部门(如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受雇于企业管理层执行内部监督,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发挥初始把关的作用;按照现行法规,企业最高管理层则对报出的会计报告予以签署确认,以宣告其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外部注册会计师则对会计报告的真实、公允性起到最终把关作用。然而,在这种体制下,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会计人员的委托主体不清,会计信息生成随意会计信息的生成原本是由企业会计人员负责,但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的委托主体不清。尽管在会计理论中,会计活动以所谓“会计主体”为前提,但由于“会计主体”的抽象性,使得真实的会计人根本无从感观“主体”的现实存在。理想化的要求会计人员以“会计主体”的立场开展客观反应与依法监督,本身就具有相当的讽刺意味。具体地讲,“会计主体”究竟最终又代表真实的资源所有者及使用者两个矛盾对立面哪一方的立场?强调理论的“会计主体”立场的结果反而使具有现实理性的会计人无所适从,即无立场。现实中的企业会计人员作为内部员工,究竟受托于所有者还是经营者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含糊不清的问题。而事实是经营管理者对其行使直接管理权,成为事实上的内部人,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会计工作的原始职能(反应、控制)得以发挥的正常前提。因为在直接受制于经营者的管理体制下,反应的真实性其实就表现为经营管理者意愿的真实体现;同时,监督控制也就毫无疑问地变成了纸上谈兵。最终形成会计信息生成随意,源头缺乏真实规范的机制性问题。(二)内部审计监督随意,职责难以划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受雇于企业管理层执行内部监督,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发挥初始把关的作用。而在我国所特有的人文背景下,要求身处同一种工作环境下、身受同一委托主体管理的内审人员与会计人员发挥监督职责与承担被监督责任显然是一种极不现实的奢求。另外,内部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一旦受制于经营管理者,那么这种内部监督就成为一种形式化产物。造成职责难以明确划分,内部监督缺乏制度基础而随意化的问题。(三)企业最高管理者签署随意,缺乏基础保障当前,证券监管部门针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根据“谁编制谁负责”的精神,要求公司高管对对外的财务报告签署承诺。但由于企业高管大多并未对自身产权主体代表的委托主体地位形成科学认知,并且基本身处企业经营管理之外,加之一般都缺乏会计专业知识,而且企业会计人员又事实受管理于经营管理者,即便要求最高管理者发表真实性申明,显然由于缺乏知识基础和事实管理基础而流于形式,造成基础缺乏保障,随意签署的事实。(四)经营管理者逐利考虑,缺乏危机环境在经营管理者基本掌控内部经营管理层聘用权并且在机制上不存在激烈竞争环境的现实下,以逐利为基本出发点的经营者当然会将一切服务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会计信息概莫能外。加之会计信息的特殊性决定了经营管理者会更加关照核算会计人的加工行为。据从业者透露,上市公司事前确定关键指标而倒推整套会计资料的做法比比皆是,何况其他非上市公司。(五)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随意,违规成本过低注册会计师接受主体不清的委托者委托对会计报告的公允性、真实性进行审查。不言而喻,在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客观性程度上,外部注册会计师起着真正的专业鉴证作用,即最终的把关作用。只是在目前体制下这是一种完全乐观的愿景!在缺乏强有力的再监督机制,甚至统一、严格的行业从业规则及竞争规范的前提下,希望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而且现实中真正从事审计的往往绝大多数并非注册会计师本人而是不具备资格的助理人员,注册会计师最终“把关”结果)。舍弃唾手可得的利益而去奉行经济“警察”的信条,显然有违常理。显然,违规成本过低问题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缘由。

二、基于委托理论正确定位会计信息责任人职责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理论界已就此问题的解决进行过长期研究,但现实告诉我们收效甚微。其实,追本溯源不难发现,造成目前会计信息虚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诸多错位的委托关系产生的相关责任人职责混乱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层问题。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基础。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非本文探究主题,在此只做抛砖引玉式提及,重点则放在如何理顺会计信息责任人职责,还原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经济生活。(一)实行会计核算外部化,理顺核算会计人的委托关系,避免受控于内部人,真正发挥会计的反应、监督职能让会计能够真正发挥核算、监督职能,首先应理顺核算会计人的委托关系。即实现会计核算外部化。正如笔者曾论:“会计核算外部化是以两权分离理论为出发点,建立会计运行机制的一种新思路,是指所有者或产权主体将其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契约形式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执行的方式。外部化会计人员则是指基于会计核算外部化思想而形成的间接受托于产权主体的专业会计人员。”(王晓天、高炜2010)笔者曾撰文分析现行企业内部会计人受托于经营者的诸多弊端并提出“外部化会计人员是社会化中间服务人员,因此,其直接管理主体是其依托的会计人员管理公司,即前述会计人员输出组织……外部化会计人员与其管理主体的关系相对单纯,仅需处理好与管理公司雇用关系中的劳动合同;在与财政部门的间接管理关系中则无须赘处”的思想,即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是受雇于社会化会计管理公司,由企业产权主体与会计管理公司签订契约,委托会计管理公司委派其雇佣的会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予以反应、监督。显然,此时会计人员是直接受托于其受雇的会计管理公司,并最终受托于企业产权主体而非经营者,这样就从机制上避免了会计人员受控于经营者而成为事实内部人局面的出现。另一方面,在理顺了核算会计人与企业管理者的委托关系后,内部审计环境才得以真正形成。也就是说,受托于经营管理者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外部化会计人员形成的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当然还包括其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监督)予以审计,发表其受托责任履约申明。(二)最高管理者明确自身委托主体地位,委托监事会发挥再监督作用,夯实监管职能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监事会的成员并非完全是由股东大会(最高管理者、最高权力机构)选聘,其三分之一是由企业职工选出的职工代表。监事会不享有企业控制权,当出现现实中的其不明确对谁负责,主要职责似乎是对董事会(及其下属)行使剩余控制权进行监督现状,其职能肯定无法得以真正发挥。而按照监事会受托于最高管理层(所有者)的形成机理不难看出,其作用应当是发挥强有力的再监督,包括对会计信息形成的客观公允性发表服务于委托者的申明,最高管理者才有了最终签署报告的基础保障,才能据此确定签署意见的可靠度,形成于两权分离基础上的现代企业监管职能才得以真正夯实。(三)积极营造职业经理人市场,淡化委派体制,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从而使经营者对自身受托经营身份合理认知,真正发挥其经营职能这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培育相关市场及竞争机制。此时的政府只能是间接引导者及服务者,绝非指令性的直接确定职业经理人并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委派经理人员,否则一切的改革皆为空谈。那么经营者在对自身受托经营者职责合理认知的基础上,迫于激烈的竞争压力即危机感之下,使其逐利思想得以稀释,才会尽可能全身心发挥其经营管理特长,真正发挥其经营职能。(四)切实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外部监管,并加大对其违规的惩处力度,使其确立受托于产权主体的认识,真正发挥经济警察职能对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机制并非没有建立而是监管不到位,也就是说各方监管机构作为的主动性以及深度不够,从而事实形成了对该行业的监管“真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点在于加大行业协会自律功能的同时大力培育对注册会计师监管机构的再监督氛围,促使其真正履行其监管职责。比如各地可以成立直接受托于当地人大的监督组织,其成员由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专家组成,并且不具有确定性(完全可以借鉴相关人才库的做法),定期向当地人大出具履约报告。各地人大在报告中确定各监管机构职责发挥的优劣并在政府主要媒体予以公示。另外,切实加大对违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从定性、定量角度制定其违规应付出的惨痛代价,比如达到一定程度则数倍赔偿并使成员终身不得从业,使其违规成本真正达到让其胆怯的程度,从而促使其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职能。当然,健全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是各方会计信息责任人职责合理归位的基础。如何完善我国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另一外源设想是创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机制并探索其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三、总结

篇6

一、《会计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法律界定不明确

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是衡量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会计法》总则第一条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作为立法宗旨;第三条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第三十二条规定“财政部门对各单位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实施监督”,充分说明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

新准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8项原则作了理论表述。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必须依靠职业判断来衡量“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只要符合质量特征要求、又遵循会计准则而编制出来的会计信息,不管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是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一致,都认为是真实的会计信息。而非专业人士判断会计信息真实性,只能以与客观事实是否一致作为衡量标准。在《会计法》缺乏“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具体认定标准情况下,财政、税务部门难以判断失信行为过失或恶意,司法部门在司法实践中也判断困难。

(二)会计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履行

会计核算、监督职能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会计法》总则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第四章“会计监督”规定,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并接受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形成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在现实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如一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使做假账,虚假会计信息;私设“小金库”;单位负责人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从事会计工作,干预会计人员正常工作职责的履行等。

在具体工作中三位一体监督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乏力。《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职能,但没有赋予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监督的权限。会计人员利益依附于所在单位,不具备独立地位,无法对所在单位、尤其是单位负责人进行监督。

二是国家监督主体分散化。目前承担会计监督工作的有财政、审计、税务、金融、工商等部门,多头管理,责任不明。同时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平台,信息不共享,难以形成监督合力。

三是社会监督弱化。社会监督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新闻媒体监督以及群众举报等。但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维护客户关系,违反客观公正和独立性原则,失信行为时有发生。《会计法》赋予社会公众监督权利,但并未规定监督义务,也没有设置相关举报奖励政策,社会监督难以实现。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内部控制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企业片面强调组织结构的调整,忽视强化完善控制方式。二是内部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内控只注重对财务会计的控制,忽略对全过程的监督,缺乏考核评价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内控作用。三是内部控制环境不够优化。大多数企业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不明晰,权责不明确,存在大量职业道德风险、监管缺位,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

(四)违反会计法的责任主体难以落实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第二十八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明确了单位负责人责任主体地位,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部分单位负责人指使、授意会计人员做假账,却难以对其进行处罚,纵容了违法行为。

(五)会计责任主体民事责任不明确

《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时将受到的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但未提及民事法律责任赔偿。无法规范、引导、保障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难以制约、追究会计造假者民事赔偿责任。

二、《会计法》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会计活动中,部分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受利益驱使,违反《会计法》规定,采取不下当的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性”的法律界定困难及执法成本较高

《会计法》不可能对会计行为的每个部分都规定的十分详细、具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漏洞;但另一方面,如果对会计的每个行为都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所花费的成本将会很大。

(二)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是当前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乏力,导致会计监督不力,尤其是法律法规尚未配套齐全,导致法律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性,造成会计活动中违规违纪,会计信息失真。如《会计法》规定:未按规定设置会计账簿的处以2000元至2万元的罚款;而《税收征管法》则作出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二是多部门作为会计监督主体,易受职能部门范围分工的制约,造成监督主体分散化。三是企业内部缺乏制衡机制,董事长个人说了算,董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机制缺乏。四是由于缺乏有效制度保障措施,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处于各种利益冲突的中心,但由于其不具备独立性,无法真正承担监督本单位财务核算工作职责。

(三)内控缺乏内生动力

一方面,部分管理者内控重要性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建立内控是控制领导行为,因此缺乏建立内控的动力。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四)缺乏对单位负责人的制约手段

对违反《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由执法部门进行处理;情节不特别严重的,财政、税务部门在检查时,只能对会计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而对负主要责任的单位负责人缺乏制约手段,难以对单位负责人进行有效监督。

(五)会计法律责任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会计法律责任体系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会计法律体系,注重追究行政责任,对特别恶劣的追究刑事责任,却很少关注民事责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推进《会计法》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明确“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含义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最重要的环节是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完整,原始凭证是经济活动的最真实的反映,是会计信息基本的信息源,其真实性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从法律角度,在相关法律和行政规章中,明确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确定标准,明确相关条件、程序、标准。会计人员可依据法律规定,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并为监督部门判断提供唯一的法律依据。

(二)落实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各国司法实践证明,明确单位负责人会计法律责任问题,对减少乃至杜绝会计违法行为至关重要。因此要细化《会计法》具体规范,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主体、职责范围和具体责任形式,明确加大惩罚执行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促使单位负责人更好地贯彻落实各项规定,切实履行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

二是提高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对单位法定代表人进行法律法规以及财务规章制度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增强对财会业务知识的理解。

三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组织并有效实施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保证经济活动的主要过程、环节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有序进行,保证财务会计报告质量。

(三)形成会计监督监管合力

各监管部门依据《会计法》要求,加强协同配合,形成会计监管合力,减少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

一是建立统一、高效、客观会计信用管理体系。在统一体系下,集中各行业信用信息,各职能部门共享信用信息,发挥“大数据”的功能。

二是明确建立会计报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会计报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各部门统一会计报表报送标准,各单位只需按标准在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一份会计报表,从源头上保证会计报表信息的一致性。

三是建立监督举报机制。通过网站、来信来访、新闻监督等形式,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举报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奖励举报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举报人,提升社会公众举报积极性。

四是加强部门配合协作。财政部门应当与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监察、人力资源、工商、公安等部门建立会计人员诚信行为管理协调机制,形成各监管部门齐抓共管的监督机制,及时通报会计人员失信行为信息,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四)建立科学规范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一是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品德,需进一步加大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使广大会计人员不但懂得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而且更要懂得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积极推进会计人员诚信文化建设。财政部门应结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提升作为会计人员网络继续教育和面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是设置“独立”的通道。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管理,规范会计行为,可根据单位性质采用多元化管理体制,并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单位,先试行后推广,分阶段逐步到位。如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部分企业实行“会计委托制”,从而保证会计人员能独立行使会计监督的职能。

篇7

    会计行为的优化

    优化一般是指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一项事物变得优秀。会计行为的优化则是指会计行为主体在优化会计行为观念的指导下,遵循会计行为规范的要求,采取优化的手段和优化的组织结构,以尽可能小的行为投入与耗费生产出数量尽可能充分、质量尽可能高、让相关利益集团满意的会计信息。美国会计学家米恩茨(Mints)说:“为了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会计人员必须同时具备技术要求和道德要求。”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同不良的现象作斗争,优选会计政策,扬善弃恶做到自律和慎独,即达到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最佳结合。

    1.会计行为的优化标准

    会计行为优化的标准是判断会计行为是否达到优化的准绳。会计行为最终结果是产生会计信息,因此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考虑到信息成本已不再是障碍,会计行为优化的首要标准是会计信息质量最优化,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一般包括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三个方面。二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包括反映真实性、可验证性、中立性三个方面。三是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比性表明了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经济行为应当一致或类似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对企业不同时期相同或相似的项目要运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一般来看,会计行为优化标准应是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优化相统一,即会计行为的优化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要求,同时又体现了会计行为主体的利益愿望。

    2.会计行为优化的途径

    (1)激励机制的优化。激励机制的优化是会计行为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行为学家克特。列文曾经给出一个行为函数B=f(p,e)。其中B表示行为,p为个体的心理和性格,E为个体所处的环境。这个函数表明,行为是心理和环境函数,即行为由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所决定。着名的霍桑实验也表明,激励机制对心理和环境有着显着的影响。首先,对会计行为的优化不仅需要奖励的正面激励,而且需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其次,尊重与信任也是会计行为主体的一种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能激发工作热情,消除畏难和偷懒的心理。最后,会计行为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不仅依靠奖惩,还要依靠公平的待遇,即按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

    (2)会计行为素质的优化。会计行为主体素质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优化。会计行为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一种行为,行为是否优化取决于其知识结构。这种优化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二是思想品质的优化。会计人员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指导思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会计法律规范,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如实反映会计素质。三是心理素质的优化。心理素质主要是意志心理素质和能力心理素质。意志心理素质是在正确目标引导下,为达到这一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的素质。而能力心理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直接影响会计活动的效果,使会计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素质,包括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内容。

    (3)监督、实施机制的优化。优化的会计行为,必须有相应的实施监督机制作保证。优化监督实施机制,第一要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督机制使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相互监督与制约,强化内部审计系统。第二,完善外部会计监督机制。尽管内部会计机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它毕竟寓于企业之中,一但企业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内部监督机制就会弱化,这时就需要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共同构成科学优化的监督实施体制,有力地制约会计行为主体的私欲和偏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上述三个方面的优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会计行为函数B=f(P,E)。会计监督实施机制是会计行为优化的外部制约机制,只有对违规行为不间断地监督制裁,会计行为才能优化。激励机制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激励会计人员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开展优化行为。然而会计行为是以人为主体的,能否优化还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也是会计行为优化的基本措施。

    总之,当会计行为学把会计看作“一个行为过程”时,会计人员作为这个过程的自始至终的参与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就很大。当会计信息作为这个过程的终点时,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即会计信息质量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很大一部分就取决于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化。而这种规范化由于人的行为假设的存在,需要监督实施机制和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投入的,这种投入也是任何的会计环境下都是必须的。因此,对会计行为的研究,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的保证。

    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措施

    虚假会计信息虽然表现在会计报告中,但实际上这些财务违法欺诈行为的主要责任者是会计行为主体即企业法人代表和会计、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用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影响会计系统制度变迁的因素可看到,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不仅是会计信息本身的改进,而且是系统各方面的改进,尤其是对会计行为主体的改进。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改进措施:

    第一,加大教育力度,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职业道德。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产生,会计人员是主要的实施者,若没有会计人员的具体参与,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是杜绝信息失真的保证之一。

    第二,加大会计规范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主体行为的规范力度。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行为执行业务的标准规范。政府作为制定方应使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科学、严谨、系统、协调统一,保证会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体现政府的强制监管作用,让造假者的损失远远大于造假收益,杜绝会计造假的发生。

篇8

一、企业会计职能的定位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马克思曾指出,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会计理论界对这种观点的理解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控制”不仅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督和事后进行定期检查,更重要的是有事先周密的计划和妥善的安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成本(如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的财务成本计划,作为控制生产过程的依据,力求做到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以一定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因此,“过程的控制”可以理解为管理;对于“观念的总结”,不仅是指应用观念上的货币来反映生产过程的一切经济活动,计算它的经济效果,还要总结出经验教训,分析实践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供领导作决策时参考,并随时把会计资料中的经济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用来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因而,“观念的总结”可以理解为反映。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国有企业会计职能应为管理和反映。

二、企业会计目标的定位

会计目标,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会计目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社会需要会计干什么和会计能够干什么。这两个因素的内容均取决于会计职能,并随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我国国有企业会计职能为管理和反映,加上搞活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就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目标不能像西方会计那样只是“公正的反映”,它应该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会计管理是会计的本质特征,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目标,首先是基于会计管理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是基于会计反映职能,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相关信息。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生产的无限性,客观地要求人们合理地分配和有效地使用经济资源,同时要求人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真实的计量和反映,会计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现代会计反映和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成本效益最优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并通过对会计方法的变革和发展达到这个目标。所以说我国国有企业的会计目标不仅是公正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更重要的在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对企业会计主体的思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应以企业为主体,而不能以企业所有者(投资者)为主体。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诞生,使企业由负无限责任向负有限责任转化,同时也使企业会计主体发生了变更。

在独资和合伙企业中,投资者称为业主,企业本身不具有法人资格,业主以自然人身份直接行使企业的一切权利和义务,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也就是业主的资产和负债,业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的核算范围显然被扩大了,它不仅限于企业本身的业务,还应包括业主本身的业务。所以,独资和合伙企业的会计实际上是以业主为主体,直接为业主服务。传统的国有企业是由政府独家投资的独资企业,政府大量使用行政手段而非法律手段直接插手企业会计业务,如前几年的“拨改贷”、“贷改投”等等,使得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反映很多不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而是从政府命令出发,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的,企业的资产、负债、资本是企业法人的资产、负债和资本,而不是投资者的资产、负债和资本。投资者仅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这样就将企业的业务同投资者的业务严格区分开来,使得企业成为会计主体,会计直接为企业服务。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把非法人的国有独资企业改造成具备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使会计回归企业,会计主体由政府转变为企业,会计由为政府服务转向为企业服务,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对外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信息。

四、对会计回归企业的思考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缺乏活力。一是企业体制陈旧,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这是窒息国有企业活力的根本因素,这也导致了企业会计主体错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方向,这必然要求会计主体回归企业。二是国有企业管理不善,使得企业不能有效营运。在企业管理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会计人员进行的理财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强化会计管理已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会计回归企业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篇9

一、 政府监督当前存在的问题

以财政部自1999年开展的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例,1999年~2009年十年间,会计监督取得了明显成效。财政部连续了16期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累计检查企事业单位44 580户,查出违规问题金额3 386.9亿元,处理处罚企事业单位13 562户,处理处罚会计师事务所757家,处罚注册会计师1 306人,依法查处了一大批重大会计造假案件①。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监督取得成绩,我们有理由感到欣慰,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政府监督面临的任务的艰巨以及政府监督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目前,我国政府监督主要存在以下几大软肋:

1. 职能分割——多头监管,协同不畅。会计监督作为一种权利安排,其监督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监督权安排是否得当。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会计监督权来源于政府的行政权以及股东和社会的转移监督权。而我国现实的会计监督权力安排,在诸多部门中都有体现,而这一权利安排源自《会计法》的规定。根据《会计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会计法》除了规定财政部门行使会计监督的权利和范围外,同时也赋予了审计、税务、人民银行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各自相应的实施会计监督的职能。《会计法》对会计监督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的划分都源于特定的角度,各自有其侧重点,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对被监督主体起到了监督检查的作用。但在实际行使会计监督权利的各职能部门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监督权利进行层次上的合理划分与安排,这种职能分割的不合理势必造成多头监管。多头监管导致的结果是管理分散,缺乏横向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造成重复检查和资源浪费,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更有甚之,可能导致不同监督主体各自为政、各取所需、滋生部门利益的现象出现。此外,由于缺乏横向信息沟通和协调,也给被监督主体带来了监督空隙,使被监督者在面对不同的监督主体时,有针对性的提供有利于自身的信息。

2. 根基弱化——会计监督监督手段少、违规成本低。监督作为一种权利,常常与利益相伴,即监督与奖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有效的奖惩结构,监督作用和效力就随之削弱。近年来,对于各种监督部门的力度和效力,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财政部的会计监督和检查效力远远落后于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税务局。以下我们就从目前法律法规中对实施监督的手段和处罚的力度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从目前可以在监督过程中可以实施的手段来说,证监会的手段最多、最全面,与在刑事侦查阶段可以使用的手段基本相同;审计监督的手段也相对丰富;只有财政部的会计监督手段最为单一,效力最差,势必影响监督效力的发挥。只有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监督的效力。从另一个角度讲,事前的监督将减少损失,促进公平,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其更体现了监督的本质。此外,如表1所示,当前违法成本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监督效力的发挥。

3. 本末错位——重视监督检查,忽视制度建设。政府监督作为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政府监督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通过其职能作用的发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有效的防范和纠偏保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监督方式比较单一。财政部门对企事业单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仍然以事后检查为主,难以将问题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未能实现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就目前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已经连续公开披露了十六期的检查结果(可以查到七期)来看,我国政府监督的范围还十分有限,而且,每年存在的问题基本相同,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另外,监督部门并未对上期结果作继续跟踪和回访监控,使监督检查的警示作用没有显现出来。

4. 导向误区——利益驱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政府监督面临的被监督对象数量大,经济业务多,任务非常重,但监督力量却十分有限。据统计,我国行使会计监督的人力资源,财政部约2 000人,其中专员办专门从事监督的1 000多人。虽然从2006年起,地方财政的力量逐渐充实到会计监督中来,扩大了监督的范围,加强了监督作用的发挥,但是相对于全国的会计监督工作来说,政府监督的力量仍是相当薄弱。因此,政府监督对象的选择应当主要围绕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然而,各省市等基层监督部门,由于利益驱动等因素,在被监督单位选择上具有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经常表现为选择效益好的企业作为监督检查的对象,而将效益差的企业排除在外。这种选择监督对象的错误导向是与监督的目标相背离。现实中,效益差的企业往往存在更多的问题,更需要对其实施监督检查。

5. 阳奉阴违——检查结果不透明,披露信息含量低。从目前能够在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情况的公告来看,虽然近年来,监督检查局对检查结果履行了披露义务,但目前披露的公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披露规范,每年的公告内容均有不同,并且仅只是总体上的描述,而未对被检查单位的情况进行公示,导致监督检查的结果透明度低。可见,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形式上的意义更大,由于其信息含量较低,无法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而且,习惯于权利寻租的惯例,对于没有可比性的模糊描述,反而造成引起更大的负面作用,导致社会不公平的产生。

二、 完善政府监督的相关对策

针对前文对我国政府监督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文相应地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明确会计监督体系层级,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我国政府监督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有其各自的分工和侧重点,之所以会出现多头监管等问题,根源还是没有形成会计监督协同监管机制。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就是使当前的多个政府监管主体形成有序、规范的协同合作,并搭建起公共信息平台(即政府监督数据库),形成联动效应。 应该尽快明确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层级,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导的整体监督体系。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和会计规范的制定部门,应处于监督体系的核心位置,由财政部门牵头定期进行各部门联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政部应每年会同金融、审计、税务、证券监督部门等有监督职能部门,根据国家经济运行和保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共同协商制定会计监督计划,确定年度会计监督重点行业与企业名单。在此基础上对名单列示的行业与企业名单,协商确定负主要监督检查责任的监督部门,如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检查,优先考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对于金融机构,优先考虑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保监会等;其他行业和企业,优先考虑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财政部作为统一会计监督主体,从总体负责公用信息平台的搭建,形成政府监督数据库。各专业职能部门检查完毕后,录入数据库,再交由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从会计基础工作和税收角度进行最终检查,从而形成统一完整的检查信息系统。目前关于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以财政部监督检查局为主导,在已经形成的会计信息检查数据库的数据上,结合其他职能部门的自有数据库,探索进一步的优化和处理技术,解决接口技术、数据对接等问题,早日实现数据库的共享。

2. 强化会计监督手段,提高违规成本。手段的不够强硬,配套措施的落后,以及极低的违法成本,使得会计监督的效力日益弱化。而且,由于不同的处罚机关处罚力度不同,势必造成违法主体在违法方面具有选择性,财政部的会计监督是是最基本的保证,而处罚力度较低,势必助长对会计信息的根本性损害,同时也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此外,监督主体处罚力度的不一致,也将使被监督主体向各不同监督主体产生不同的寻租行为不同,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不平稳。直至对整个会计监督体系的重大损害。因此,当务之急是整合各部委的监督职能,统一协调,加大财政部会计监督的检查和处罚力度。这就要求赋予多种手段以扫除工作阻碍,严惩根本性的违法行为,从而在源头上提高违法成本,形成以财政部会计监督为主的多层次协同监督格局,共同构铸会计监督统一体系,提高会计监督效力。

3. 建立和完善惩防结合的会计监督机制,提高会计监督与整改结合度。基于现实的检查资源和能力,我们能够实施监督检查的范围还非常有限。因此,政府监督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入手。除了监督检查,有必要将事前的日常监督监视工作和预警工作深入进行,同时以事后监督检查和结果分析反馈相互结合,从而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会计监督效率和效果。首先,建立和应用预警机制与方法。财政部由于统一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可以就此研究开发会计监督预警系统,在日常税务机关采集的信息基础上,根据行业的不同特点及行业平均水平,设定一些特定价值信息,一旦出现即作为问题预警,引起高度重视,密切跟踪,从而力争从源头解决问题,在问题和损失没有最终形成前,防范于未然。其次,深入开发、加工、利用检查结果和信息,形成信息检查库,建立反馈机制。对问题产生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研究探索解决普通具有的共性问题,作好协调各方面利益相关主体的工作,为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形成有力的支持数据,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使“预警——检查——反馈”成为良性互动,统一为有机的整体,共同发挥监督作用。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规范;问题;对策

一、会计规范的内容

会计工作规范是指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各种法律、法令、条例、规则、制度以及处理会计事务的原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在总结我国会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会计工作的具体事宜,运用法律形式作了规定,任何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办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会计法。《会计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会计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会计人员的任免、调动或离职交接手续等内容。

会计理性规范包括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技术规程。会计理性规范是自律与他律结合的规范,既有他律的因素,又有自律的内容,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活动的行为标准。会计准则规范作为会计规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权威性和公认性。会计准则规范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各项业务的核算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木准则,基本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要求,它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基本准则主要是对会计基本概念的原则性规定,统驭和控制着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与执行;二是指导具体业务核算的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对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的具体规定的会计准则。

二、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民营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很少分离,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与所有者个人及家庭其他事项相互混在一起,造成资产权益混淆,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部分所有者甚至认为企业反正是自己开的,资产随便使用,企业所得利润全归自己,随自己处置;少部分人则故意把企业的资金用于购置个人财产或用于家庭生活开支,企图以此来实现逃税的目的。

(2)会计核算方法简单,会计监督不力,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发挥。会计方法的科学性、完整性是能否全面发挥会计职能的关键。目前,中小企业只重视会计核算、记账、算账和报账,而忽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3)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人员素质低下,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帐,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据有关人士在一次问卷调查研究中得出,中小企业存在两套帐的比率高达78.36%,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专业知识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4)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

三、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化对策

(1)明确会计核算主体。会计主体假设,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所有者就是经营者。在创业初期,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企业资产与个人家庭财产很容易混在一起,造成会计核算的困难。

(2)完善会计核算方法。中小企业完善会计核算方法,要从会计基础工作入手,根据《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及各项具体制度的要求,会计核算要客观、真实、及时、准确、明晰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同时要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完善会计监督和分析。中小企业的会计监督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性环节中进行监督;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考评;对物质利益分配的监督。只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才能评估确定各类资源的分配,达到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3)国家监督中财政部门首先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账簿体系。根据有关法规规定,要求中小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账簿体系。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建帐。其次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

(4)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为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应该走出误区,重视会计工作,更新观念,依据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严格遵守既定的程序和规范,构建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规避面临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和经营风险,使管理出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开田.会计规范要素论[J].财会通讯,2002(04).

[2]于增彪.略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J].会计研究,1996(10).

[3]李传宪.浅析我国会计法规体系[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06).

[4]孙光国.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会计之友,2004(03).

[5]王聪.实证会计与规范会计研究的结合运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