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训总结实训目的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电子实训总结实训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电子实训总结实训目的

篇1

关键词:电子电工; 理实一体化;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3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20

一、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现状

理论和实训分离的传统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方法不仅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使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的分工过于明确,在自己的课堂上只讲解和自己教学任务相关的知识,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完全分离,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和实训联系起来,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电子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课和实训课“零界限”,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结合使得教学环节相对集中,这就意味着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需要由同一个教师主讲。完成某个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时,需要把教学场所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一边做,理论和实践合理结合,直观和抽象完美穿插,加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能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企业的实践知识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学生能满足相关岗位的技能需求。

二、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准备

(一)修订教学计划

修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在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将电子电工专业的知识进行分解,划分成不同的小课题,再根据每一个小课题教学知识的不同对其进行细分,分成子课题。教学计划的安排应以子课题为基础,按照相关的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具有目标明确的优点。

(二)教材一体化

目前,很多中等职业教育所有使用的教材都存在对中职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灵活使用现有教材,因材施教。因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选用以能力为本位、适应教学实际的并且与之配套的教材。首先,在以不影响基本概念建立和基本工作原理认知的前提条件下,将企业用人要求融入到综合专业和职业资格要求中去。其次,在确立该行业岗位的必备能力和知识要求时要依据现代电力电工企业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及用工要求等情况,明确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在符合学生认知要求并确保章节内容连贯性的同时,要依据知识目标确定材料理论知识讲授的深度和广度。最后,在进行技能训练项目安排时应以技能目标为基础,需要将技能目标和技能知识相结合。

(三)教室一体化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中职院校应尽量配备一体化教学教室,争取做到每名学生或每两名学生一台实训装置。为保证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同时进行还需要院校配备专业的实习车间,如电子实习车间、电力拖动实习车间等。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训联系能够合理结合的物资前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这样才能使学生成长为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三、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

(一)先实践后理论、边实践边理论的实训成功宝典

一般来说,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较差,这导致他们学习理论的兴趣不大。基于中职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以及活泼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先实践后探究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有动力进行理论学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在一开始就将电路相关知识全部介绍给学生,而是只介绍一些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让学生自己摸索,之后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设置相关的思考问题。学生在实训开始时因为对电路知识不了解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电路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二)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为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教师应尽可能将搜集或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使问题形象化、简单化、通俗化,这样课堂也会变得生动多彩。

(三) 教师应及时总结、考核和评价,肯定成果,分析存在问题,学生交流经验,为实训画上完满句号

这些工作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电子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关键指导环节。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思考。如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基本电参是否会测”“开路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认真总结实训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果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就是采用电子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取得不错成果的一所中职院校。现将学校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简述如下。

1.导入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对触发器的相关基础性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主要是了解RS触发器的基本功能。

2.介绍JK触发器内部结构。这是一个理论部分。对此,教师要利用JK触发器结构图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并一定要将各引脚的含义解释清楚。

3.学生绘制JK触发器功能验证接线图。学生需要从两个JK触发器中选择一个,并画出接线图。

4.学生实训过程。学生根据在第三步自己绘制的接线图领取所需材料,自己动手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搭建完成通电调。这一步骤是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步骤。学生自己设计思路,按照自己的思路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尝试去解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在学生犯严重错误时及时纠正引导。

5.学生总结。这一步需要和第四步同时进行,学生要自己总结JK触发器的四种逻辑功能,即翻转、保持、置0、置1。

6.教师归纳、总结、点评。学生完成实训后,教师应对JK触发器的四种逻辑功能进行详细的讲解,再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应对此次实训中学生的表现做出点评,评出优良小组加以表扬鼓励,评出优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任何表现都可以点评,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影响巨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以培养学生实际岗位技能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理实一体化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1] 王海燕.中职学校电工一体化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电子制作,

2015(4):127.

[2] 李昂,商杰.浅谈《汽车电器设备》理实一体化教学[J].新教育时

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5):251.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in Vocational School

ZHANG Shou-bao

(Minle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al School, Minle Gansu, 734500, China)

篇2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

1.实现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是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充分发挥理论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创新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去。同时,实践教学环节也与之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实验体系工程实践和综合训练等。材料类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实验,对科学技术原理进行验证和体会,也可以通过材料性能及制备实验,对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综合实践,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提供训练。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而发展的。”能力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构建切实可行的工程教育体系。对于材料类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使其基本技能得到训练和强化;通过金工实习和认识实习,使其对工程系统和要素有所实践和了解;通过专业综合训练和毕业设计(论文),使其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此外,还要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构建切实可行的工程教育体系。

3.增设选修课,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高校应该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对于材料类专业学生,可以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经济管理类”“文史哲与艺术类”等两类课程;在学科基础课中开设“材料与环境”;在专业课中开设“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材料科学发展史”。这样可以使学生根据其兴趣面,自主选择相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反映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从而达到拓宽专业知识面的目的。

4.改革重点课程的课堂教学。材料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概论、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固体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重点对“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概论”“金属热处理原理”等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优化与整合。课程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知识模块和例题、习题。在教学手段上,主干课程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方法中,双语教学、互动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应得以使用与推广,变被动学习、传统学习为主动学习、创新学习,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

掌握深厚扎实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要切实抓好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其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材料类专业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强调材料科学的共性基础,注重材料的制备、材料的表征、材料的性能、材料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基础,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跟踪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把材料学科基础知识作为重要的理论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从学科式课程向整合式课程转变,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课程内容从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转变,同时对参与学科科技活动、开展科学研究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三、实验与工程实践体系的改革创新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地展开科研活动的能力和素质。对于材料类专业学生,结合新型的系列化、模块化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在现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实验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实验,主要在材料的组成、制备、性能和结构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此外,选拔部分三年级本科生开展“创新杯”活动,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改变传统的老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精心设计出与课程相关的实验题目、实验步骤、实验工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3.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建设实验室的标准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基础性,从而达到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统一,形成专业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的衔接。所有实验室及其设备对全校师生开放,实验设备不仅要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还要面向科研的需要和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设备的服务内容主要有学生创新课题、自选科研课题、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实验、教师科研实验以及对外分析测试及实验。探索新专业实验室的管理运作模式,对实验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对实验耗材进行科学控制,即对该专业整个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实现实验室本身的高效良性运作。

4.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材料类专业学生的工程教育环境。在抓好本校实习、实训中心建设基础上,加强同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等企业的校企合作,把他们作为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提供良好条件。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

根据行业对材料类人才需求的变化,结合学科发展规律,将教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将最新的工程、技术进展和需求引入教学课堂,强化学生面向社会的能力。大力充实基础知识,更新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精简传统知识,减少基础理论课教学的重复内容;重视实验技能训练,改进实验课教学内容,重点体现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用性,在学时上采取压缩、合并性质实验,增加合成制备实验;淡化专业方向,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本学科课程教学。另外,有针对性的开展各层次的知识讲座,例如:定期举办“材料科学进展”讲座或专题报告,介绍材料科学的最新动态。建立素质教育基地,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较早地介入专业实验室、介入教师的科研活动、接触学科的前沿课题、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

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将基本知识体系讲深讲透,并积极启发思维,增加讨论。积极实行启发式、引导式、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地安排课内外学时比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通过安排部分内容自学、阅读一些必要的参考书、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探索未知。

2.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改革教学手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教学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和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活动个性化法发展,实现开放性教学的需要。现代的可视化和多媒体技术对材料科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直观的手段,教师根据本专业的专业特色,通过收集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这已在材料类专业的教学中使用和推广。

六、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首先,学校应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强化教师在创新教育上的积极表现,加强对教师创新教育理论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各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与其进行经验交流,或邀请专家莅临指导,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其次,对教师的创新教育进行一定的激励,对其创新成果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再次,学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向社会公开招聘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