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物流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对策 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全球市场化进一步加强,物流行业成为了各国企业关注的焦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比较晚,较之国外发达国家大型物流企业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发展自身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提出并在工商管理中应用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学者和战略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阐释。

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观,该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项能力的整合,从而形成的企业组织内外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协调观则认为各项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是核心竞争力最为本质的特点;知识载体观强调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特性,主张用各种知识载体,如员工、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示器;技术能力观则以专利份额和显在技术优势来描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在本人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我们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这个定义涵盖了这么几层意思: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

(2)它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

(3)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的;

(4)它是长期起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创新能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企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2)应变能力:保持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因时而变;

(3)整合能力:组织协调企业人员、材料、资金、设备、知识和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4)转化能力:将技术和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现实生产力。

简而言之,本人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亦应如此,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期望尽快培育和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和激烈国际竞争的挑战。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的前提,是一项庞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物流行业自身的特点。为了帮助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将非核心竞争力区分开来,科学、准确地分析和识别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诸多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以下六个步骤的识别方法。

(1)第一步:企业现有资源分析。

企业现有资源分析是分析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包括企业拥有的运输资源(如车辆和车队等),仓储资源(如库房等)、地理位置资源、物流网络运作资源和装卸搬运及其流通加工的设备设施等。无形资源包括企业的组织资源(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技术资源(如关键的物流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如企业员工的丰富的经验、知识、洞察力和对企业的忠诚等)、形象资源(如企业在客户及社会中的相关形象)和企业文化(如宗旨、理念和价值观)等。分析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利于企业摸清自己的家底,从而为识别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2)第二步: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识别和评价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有效方法。价值链分析将顾客价值作为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导向,它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支持性作业。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基础性作业包括物流市场营销、物流生产运作(如运输生产、库存管理、流通加工和其他增值服务)、物流的售后服务(如客户回访等)等。支持性作业包括一般的基础管理(如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对外公共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企业必要的外购资源的采购)等。在审查价值链的各项构成中,必须将企业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采用优、中、差三等对每一项作业进行评定。

(3)第三步: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统筹。宏观环境分析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全球化环境等进行分析,宏观环境分析结果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趋势有重要的影响。行业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环境的“五要素”及其关系进行分析。“五要素”是指物流企业的客户、物流企业的资源供应商、物流企业的现有竞争者、物流企业的新加入者和物流服务产品的替代品以及补充品。这“五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行业的竟争性质和程度。

(4)第四步:物流企业SWOT分析。

物流企业SWOT分析技术是通过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一步考察企业的这些业务是否适合企业在其中进行经营,是否能够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优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劣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面临的机会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方面。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利和消极作用的方面。

(5)第五步:找出关键的成功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找出物流企业的成功的因素,分析当前的因素是职能性质的,还是仅仅一个物流服务产品的或者是企业整体性质的。因为,只有横跨整个企业整体的成功因素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2

[关键词]金融企业;文化力;核心竞争力;关系

企业文化力是评价企业在动态竞争中能力的重要因素,它集中地体现了不同企业所表现出的凝聚力、动员力、鼓舞力、推动力的不同特点,并能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总体上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文化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企业文化力是区别不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特征值。

一、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一般性分析

当代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理论揭示了企业知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长期以来,在企业优势根源的研究中存在着各种理论流派,人们通常用这些理论研究的结论作为对企业竞争优势预期和判断的依据。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视作一个“黑箱”,由于完全竞争的假设,无所谓竞争优势,并由此得出经济学关于竞争优势外生论的S-C-P梅森——贝恩范式,将竞争优势的分析放在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要素结合中进行。而以迈克尔·波特占主流地位的战略理论同样把竞争优势归结为外生优势,其核心是分析市场结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转移到企业的层面,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企业动态观、企业能力观、核心能力观等。这些理论为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平台,即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作用,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真正将竞争理论、管理理论更新的是企业能力理论,这是企业文化研究不断演绎和推进的前提。能力理论将知识所固有的性质作为企业的核心刚性,把测度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尺度定为创新能力、难以模仿、可持续性及学习能力。在这里,企业作为知识集合体,企业资源发挥效用程度上的差异、创新能力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所决定的,彼得·德鲁克把知识看作是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理论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的各种流派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企业知识存量和认识结构的研究上,据以得出知识决定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并进而决定竞争能力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说是目前正在热烈讨论的有关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核心竞争优势取得与保持的一般原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有企业无不期望获得制胜市场的长盛不衰的竞争优势,基于此,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的融合,其标志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由此开始将企业核心能力的取得定义到企业内部,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于企业组织内部,其后在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讨论中形成了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和基于能力的战略观,后者更为强调企业的无形知识和能力方面。在我国的管理研究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实践作为过去10来年间我国管理工作中的十大问题之一,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致力于研究本土文化制约下我国企业(当然包括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造与内涵、培育与提升等问题,其中核心竞争力的取得和保持这一命题是讨论的中心内容。随着研究的延伸,人们似乎承认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假若一个企业能够在动荡环境中保持其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认为这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因此,所谓核心竞争优势的取得与保持,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各种环境中怎样形成并保持住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问题。

借鉴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的领导模式连续统的概念,可以类似地用“连续统”的概念来描述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在“连续统”中,企业总是在竞争优势的第一阶段,当其竞争优势尚未出现下降时,就转入其竞争优势的第二阶段…,直至第N阶段,从而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使得每个循环的起点都高于前一个起点,每一循环的终点也高于前一个终点,由此一环推一环,不断往上发展,进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连续统,为企业创造整体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然而,如何才能使循环不致中断,“连续统”的运行能够始终持续下去,从国内外成功企业实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他们将文化力作为一种新型管理力而进行的有益实验。

三、金融文化力的内涵及基本结构

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地改造自然和改造自我活动的产物,它由文化最基本的单位——文化特质聚合形成文化丛,由文化丛的系统联结形成文化模式,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看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文化不仅影响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行业文化的金融企业文化具有亚文化的形态和管理学属性,前者表明它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微观经济的文化,后者主要说明它充满了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按照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一般分析,金融文化力可以这样表述:它是以金融企业的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对企业及企业成员的凝聚力量、动员力量、鼓舞力量、推动力量。其基本结构和包含的要素是:

1.金融企业知识。利用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的分类,金融企业的知识可以分为哲学角度的知识和管理角度的知识。从哲学的角度,企业知识被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管理的角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有关的是企业组织中累积性的常识、协调不同生产技能的有机结构和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尤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性知识。金融企业的技术性知识、管理性知识、制度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是互补性知识,他们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金融企业的互补性知识意味着知识的专用性,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这些知识的特点是:专业性和互补性决定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积累速度的加快;具有递增效益,只能在企业内部渐进积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其具有的路径依赖性使企业知识流量的选择受现有知识存量的约束;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特征,其他企业难以成功模仿;由于包含个人知识及企业共享知识,使得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价值大于市场价值;互补性知识构成企业创新的基础;在互补性知识中决定技术性知识能否很好发挥作用的因素是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因此,制度高于技术。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企业长期竞争行为的基础和利润来源,核心互补性知识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金融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美国管理大师托马斯E·L·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中认为:日本企业的高效,是在企业中培育了一种良好的文化品质,特别是树立了共同遵守的正确价值观,并能够把它保持下去,因而导致了“日本奇迹”的出现,这种良好的文化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塑造了突出群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企业精神上。中国金融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汇通天下、信誉至上、法至精密等充满礼、仪、仁思想,迎合当时的需要、体现自己存在价值的金融企业文化。在建设现代金融文化时,我国金融业已经将其作为合理内核加以吸取。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已为所有企业所共识,将其作为塑造人、培育人、凝聚人的第一要素,这是因为是否拥有忠诚于本企业的比较稳定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群体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植被和动物种群的不同,同样的道理,企业人文环境的优劣也必然决定人才群体的优劣,人才群体的优劣则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培育人、凝聚人、激励人。反之,即使人才也会因环境不适而渐渐退化失去光泽。这是将其作为金融文化力构成要素的意义之所在。

3.金融企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导。管理科学发展到企业文化阶段已经根本不同于泰罗制、行为科学、理性主义管理,也不同于过去的行政型管理。倡导“以文化人”的管理观念,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导。在文化自觉的要求下,金融企业家会用文化的视点去查找企业问题的根源,这不仅是管理科学不断发展的内部动因,也是管理科学发展进步的结果;用文化主导的观点,在所有的管理要素中必须有一项是主导因素,就像泰罗制以经济为主要因素、行为科学以满足每一个体的需要为主要因素一样,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导都将主导因素强调为企业文化的培育。

四、金融文化力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的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3个基本特征:第一,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能;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将核心竞争力比作一株成长中的大树,分为8大根系、7大主干、6大果实。8大根系是基础层,分别是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7大主干是载体层,为企业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果实也被称作转换层,由服务、质量、成本、营销、技术、能力组成。可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多方配合,系统推进。而且,不同的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也不同,如中海油的标杆管理、华为的技术为王、联想的刷新理念、格兰仕的比较优势,等等。那么,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它与金融文化力又是什么关系?

1.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固有特征和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对本企业职工具有极高亲和力和凝聚力,内化于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进而使本企业能够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金融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整合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企业创新理论而得出的管理科学概念。它的特征是:核心竞争力是金融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品质,是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时代服务文化、竞争文化、金融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团队精神。

2.金融文化力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金融文化力是金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讲求综合国力,一个企业讲求企业力,有一个公式把企业力归纳成: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不论这个公式是否全面,但却已经说明了决定企业力大小的所有因素中都包含文化的要素。文化向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渗透是当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特点。文化是一种力量,在企业运作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纽带和辐射6大功能,每个功能都与核心竞争力有关。导向功能的作用在于引导全体员工奋发向上,兢兢业业于本职工作,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化。凝聚功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约束功能形成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单纯依靠制度所无法起到的作用。纽带功能可以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员工个人加工进行反馈,使企业及时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准确信号。辐射功能可以通过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传达给社会。这些功能综合所形成的力量就是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金融文化力是金融企业知识整合的结果,又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组成金融文化的元素至少应该包括金融企业价值观、激励机制、经营理念、服务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而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结果,它体现企业对现有知识存量的运用水平,植根于一个企业的文化,其成长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在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长期作用下形成。企业运用自己的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对各种人文理念进行整合,形成了在本企业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文化,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这种由知识整合所形成的文化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从文化的层面,甚至可以说文化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与此同时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一、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

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在1990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并指出,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标准:(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2.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纵观国内外所有在经营上取得巨大成功并拥有著名品牌的企业,不管是美国的GE和微软,还是我国的海尔和联想,无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企业文化

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但是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公司的实例证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2.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一个人离开企业,可以带走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却不可以轻易地照搬过去。人们可以重新塑造或者变革企业文化,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其它企业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人、财、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因此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起因于先进的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团队精神,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在现实的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创造一种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培养和挽留一些优秀的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资源,团队也可以对团队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与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加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速度。

4.企业文化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更新。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特点相一致的。然而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本身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这就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应调整。但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惰性,这种惰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来自企业文化。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的硬件资源容易更新,而软件资源包括企业文化则很难改变。当内外环境需要核心竞争力做出改变时,企业文化能否顺利转型决定着这种改变能否取得成功。积极向上、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创新,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用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前面我们分析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究竟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1.建立诚信文化,取得企业声誉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所在,是建立规范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便是信用缺失,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合同和广告、虚假信息披露、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诚信经营紧密相联。诚信经营是根基和根本保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一个企业只有有了诚信,企业才能够最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由此看来,诚信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2.树立品牌意识,强化企业个性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信用的标志,也是企业经营活动最为重要的经营手段。品牌对于企业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企业有无品牌是竞争力强弱,以及企业优势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很难说明自己是一个强势企业的。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文化含量在品牌价值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取胜。由此看来,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品牌文化创新,强化企业个性。

3.重视企业家因素,发挥企业家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不仅要在企业领导者更替过程中使企业文化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警于捕捉发展机遇,准确进行决策。企业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也是培育独特的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所在。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影响企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领导力将越来越重要。企业家要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张扬企业个性,并进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要学会用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特别是战略性的思考,并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企业新的“情景”修正企业战略和经营策略,调整自己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引导和影响企业员工进入“有信心、有能力”状态进行创新,迎接挑战。

篇4

[关键词] 企业诚信企业诚信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诚信文化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一种行为。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本研究将企业文化概括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企业哲学,即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以其为核心所产生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企业风俗和企业行为的统一体。企业的理念和思想只有真正融入到行为中去才称之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创始人的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行为、企业模范人物、企业规范、企业的物质设施建设以及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不仅给现代企业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并且给企业带来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双重效应。具体表现在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还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品牌和企业在社会上的口碑。

企业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一种稀有资源,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企业诚信即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品德在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体现,企业诚信具有经济学价值,是对企业在道德、法律等方面价值的肯定。企业诚信文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以规范和调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信用关系的一种道德理念,它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不损害对方和公众利益。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国内外研究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比较一致的定义是1990年由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拉哈拉德和哈默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文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并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只是产品、服务和价格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看谁拥有难以模仿和学习的竞争力,谁能赢得持久的难以被替代的竞争优势。巴顿(D.L.Barton)将核心竞争力划分为四个维度,即技巧和知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观系统。其中价值观是核心竞争力的源头,位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由这四个维度可以看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有:人力资源、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企业价值观和研究开发能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1)稀缺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企业个性化的产物,具有区别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这个特征使得企业极具竞争力。企业有了稀缺性且极具价值的要素就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并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2)可延展性,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渗透到相关市场中去参与竞争。

(3)价值性,这种能力在给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够给客户带来利益。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使企业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等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企业在满足顾客需要之中实现价值,并从中获得利润,从而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

(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学习的。

(5)动态性,核心竞争力是不断发展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

三、企业诚信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关系

企业诚信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可以用兰德公司对核心竞争力的三层次理论来解释。兰德公司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产品层、制度层和文化层。其中产品层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及控制其质量的能力、企业的服务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运行机制和企业产权制度;核心层则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由此可见,企业诚信文化在培养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处于最基础、最核心的地位。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诚信文化和核心竞争力都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积累形成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行为规范与准则等。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通过组织学习和信息共享而缓慢积累起来的,核心竞争力也不能以加倍投入的形式而得到开发和提升。

其次,企业诚信文化是全体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且这种价值观表现于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中,表现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理念中,表现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独特的文化一旦形成,就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学习,这也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使企业不断地延伸和发展新产品、新市场的能力,是一种能整合各种技能技术的能力,这样一种能力是不易被对手学习和模仿的。

再次,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为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保障。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生存发展有赖于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永远保持其生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然而,无论是技术还是经营管理创新,都要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诚信文化恰恰可以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员工,具有激励员工士气,凝聚全体员工的功能。

最后,从某种意义上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力,它对企业的资本、资源、劳动力、技术、科技知识、文化、管理等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起粘合、膨胀作用,从而使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企业诚信文化则渗透于影响核心竞争力各要素的各个方面或领域,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加强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四、打造企业诚信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企业人,为提升企业核竞争力提供坚实的保障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创新,而企业的创新靠的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因此,企业要通过建设诚信文化,通过各种培训和活动,提高员工素质和业务水平。诚信文化的价值观一旦深入到员工的意识中,员工就会在其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按照诚信观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建设企业诚信文化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技术机制才能创新,企业的研发能力才能增强。由此可见,培养一支稳定的、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员工队伍,形成企业自身的知识积累体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2.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培育诚信的企业价值观

一个企业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把企业各部门团结在一起,才能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从而才能引导企业各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统一行动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如果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就会在企业内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把培育全体员工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当作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才能够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升级发展。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且能够为企业创造无限的经济价值如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等,以及树立企业信誉,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海尔公司就是以“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真诚到永远”为理念,以其无形资产带活其有形资产,以改变人的观念和精神面貌改变整个企业的面貌。海尔的成功进一步地证实了一个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3.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提高企业领导者自身素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领导者由于其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及对企业潜在的影响,企业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同时,企业领导者是企业伦理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伦理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同时也对企业员工的伦理素质的提升产生着深刻持久的影响。显然,企业领导者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因此,企业领导者首先要做到诚信,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建设好企业诚信文化并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4.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要素的整合能力

1994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竞争大未来》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承包为用户提供某种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整合,而不是指单个技能或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不同的竞争力要素有机联系起来的一种综合竞争实力。而这种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靠的是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企业要加大力度建设企业诚信文化,丰富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技能,通过对企业现有资源的识别、利用与更新,挖掘出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稀缺性能力,最后对这些能力进行整合形成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诚然,只有在诚信、和谐、令人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的各种潜力才能被挖掘出来,企业的各种知识技能才能得到整合。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14-02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趋势正在逐渐加强,很多国有企业的市场机遇正在遭受着严重的致命打击,而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诸多企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导致企业的运作和经济运营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却给科技的创新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企业自身拥有的最大技术优势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措施,只有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才能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生存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会被效仿且能带来高额利润的特殊能力:经济全球化的风暴已经导致国内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若想形成自己的竞争力核心,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取胜,要想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已经成为现在最急需探究的课题。

每一个优秀的企业在进行企业规划发展的时期,总是会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措施,建立高效的创新体系以及庞大的信息系统的同时,还要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组织学习,努力为客户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企业实际发展的情况出发,加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而推进企业差异性优势更好的发展,调整企业的经济结构,引导企业在竞争中寻求更大的突破口,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坚持用科技创新这种方法来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开拓新的市场。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1 概念

核心竞争力是在1990年由两位外国人率先提出的,二人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组织中的集体性的学习技能,需要探知如何协调各种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如何将诸多繁杂的信息集合成一体化。国外杂志中将核心竞争力定义成:是企业的一种基础能力,更是企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竞争对手是无法效仿的,更无法实现完全交易。核心竞争力本身具有很多的特点:难超越,不能效仿,具有延展性和关联性,具有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需要长期的学习和不断的积累,知识与技能并不算是核心竞争力,能够起到协调知识,整合技能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时效性、区域性、专用性并且内容与形式不保持一致的基本特征,因为所处的企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也不同,这些是与国际的市场关联度不同有关系的,因为观察的视角不同,企业领导者的水平也不相同,对于不同企业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和看法也会不一样,因为企业的自身条件不一样,商品具有的市场和各自拥有的技术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的能力就不会完全相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竞争力的首要任务就是研发核心技术,树立品牌形象,提升战略能力,市场的销售力、生产力和资金的投入、企业的管理则是出于次要位置的。

2 构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管理与创新能力,人力,还包括政府的干预度和国际化水平等等,任何只着重强调某个方面的要素的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就是片面的,企业若想真正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对当前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对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到自己的长处,不仅要考虑生产管理、规模、质量、和使用的模式,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培养创新人才,最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如果能在恰好的时间里对时间或外部威胁做出及时的反应,以此来保护企业能获得更好的竞争力,这说明企业具有一定的响应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会决定企业的核心配置,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平衡时要能保证核心的发展与积累是相互平衡的,能够准确地预测产业动态变化情况,适当地将企业核心跃迁,可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的竞争和技术环境,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对任何策略要做出决策时,都要避开传统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要避免从个别产品或市场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产生出片面的决策,需要从培养企业核心,利于企业成长和积累的角度看待问题,做出正确的,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决策。

企业的核心能力怎么样还可以从它的产品表现出来,所以制造力也是个关键的构成部分,它将决定着企业是否可以获得技术和成本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市场的营销力也是个值得重视的构成部分,它通过营销过程和渠道进行控制和管理,这将会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变成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各个组织,信息文化,强调了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可以通过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把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技能通过管理融入进企业的核心能力中,组织效率的好与坏会决定企业的技术优势会向市场竞争的好或坏的方向发展。

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状况

1 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工业和服务类企业发展滞后

我国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劳动力的成本也相对较低,部分农产品在国际上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由于受到农业经营体制的辖制,我国农业生产的方式还是相对落后的,并且劳动的生产率也比较低,企业经营的规模一般都不大,但是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的逐渐开放,国有农业的竞争优势将会慢慢下降,但是国有工业确是我国国有企业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同时它也是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主体部分,因为绝大多数的企业非常缺乏核心技术和优秀的产品,在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的各项指标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国有工业类企业的竞争能力总体上说都是不高的,在经济效益方面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国有的服务性行业发展的阶段都还稚嫩,起步比较晚,伴随着服务业的逐渐开放,服务类的国有行业将会遭遇非常巨大的挑战。

2 创新能力低,技术资源匮乏,持续竞争力不足

现在正是时代、知识和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这些因素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中的关键要素,因素含量的高低就会决定产品在竞争中具有的优势的大或小,我国的国有企业往往非常缺乏知识和技术这类型的资源,对知识的创新能力也不是很高,科技的转化技术也有待发展,真正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还不够多,而且在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率还太小,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来自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附加的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是远远低于很多发达国家的,并且整个出口的总额在所有中所占的比重也非常的低,由于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在我国还比较少,再加上研究经费往往不足,导致我国关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近乎停滞不前,受到科研体制的约束,国有企业缺少能进行成果转化的灵活体系,从而严重制约着企业真正的竞争实力和未来发展的动力。

3 管理制度不完善,治理效率低下

因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正是我国的全体人民,对于全体人民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实施产权的,只能通过所有权的代表才能对国有企业行使一些重大决策或做出维护,同时还能行使收益的分配权同时进行监督,因为所有权的代表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具体,所以我国的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呈现“虚化”的情况,只有这样,我国的国有产权一定需要通过一定的层次,最终要委托给政府的相关部门,或者委托给其他的代表进行相关的管理,也就从而形成较长的委托链即链条。在复杂的链条中,就其中谁会成为产权的主体,不一样的主体各自会具有哪种职能,以及各种产权主体之间会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和关系,我们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导致分权制衡的不规范,促使约束机制严重失衡,从而进一步地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

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策略

1 树立创新意识,进行产品创新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市场也发展成为了对外开放的市场,原本存在的“分配主义”和“保护主义”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下也逐渐消失不见了,市场的竞争只会愈演愈烈。作为企业,若想要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以市场作为主体,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对企业的产品技术都要进行创新,经营管理的模式也需要跟着创新,当企业经营成本能够有效控制的时候,企业的产品才能更加符合顾客的需求,这样才更具有竞争力度,从而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企业若想要进行科技创新,那么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率先树立好创新意识,这是发展创新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具备优良的创新精神,才能使企业创新具备更好的发展环境,充分扩大创新的队伍,能使企业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文化,这是能够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能持续发展下去的有效途径。

2 坚持自主创新

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力就要不断推出质量和性能都令顾客满意的自主产品,经济时代,这是企业能够发展的根本途径,如果长期的立足原地,停滞不前,不寻突破和创新,那么这个企业很有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单纯的引进技术,并不具有自己的特色,是无法发展向前的,所以,资金优越,条件较好的企业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坚持自主创新,寻求自我突破,让产品处于潮流的领先地位,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保证。

3 完善创新体制

企业要想科技创新,人才的能力,具有的素质,以及是否具有工作积极性都是创新的关键因素,企业一定要采取有效的积极措施,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做到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有力调动每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个人创造性,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努力提高研发成果,促使员工奋发向上,发挥他们自身的聪明才智,让无形的智慧转变成有形的财富,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加强国际交流

我国要加强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为企业能够发展创新也提供了有效条件,多加强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学习到国外的先进技术,也更加有利于与大型企业的合作,进而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能更加快速的促进企业技术与国际接轨,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创新竞争力,这样可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供应着强有力的保证。

篇6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运用,使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全球性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管理已全面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时代。同企业其他管理一样,战略管理也需要管理会计,而传统的管理会计只是一种注重短期利益的战术性管理会计,不能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就应运而生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和战略管理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管理由传统的仅注重内部管理发展到现代的既重视内部又重视外部的战略管理,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必须加以扩展,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的发展才成为必然。

(一)战略管理会计以战略管理为理论基础。20世纪七十年代,企业的经营活动经常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困扰。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必须更加留心市场和市场变化的动态原因,更加关注竞争对手,企业的管理者也必须以多变的外部环境为基础来考虑自己的决策行为。于是,一种居于新的高度,视野更为广阔的管理――战略管理受到重视。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动态过程。它包括:企业总体战略和产品组合、商场竞争、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人力、财务等战略,基本上涵盖了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八十年代之后,行为学思想、竞争对手分析、制造战略、收购战略、全球化战略、市场战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战略管理的范围,完善了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成为决策者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制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支柱。战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如确定业务范围、建立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进行战略调整等,都需要大量的内部的和外部的、绝对的和相对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管理会计信息,而传统的管理会计是无法提供这些信息的,于是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战略管理催生了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是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从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组织重构、管理体制到内部业务重组、价值链分析、企业绩效评价以及产品市场的优势地位、销售网络的建立、成本核算及优化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决策信息,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作为战略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其理论方法体系是以战略管理有关理论方法为基础的。如,战略管理会计分析方法中的价值链分析法、产品生命周期法、作业成本法、竞争对手分析法等都来源于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又如,战略管理会计中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关于战略成本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

(二)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主要表现在:战略管理会计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将战略性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可以直接协助决策者进行战略决策和战略管理。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特别是有关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非财务信息。战略管理会计还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使企业管理者做到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这种信息对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充分、正确和及时程度决定了企业战略选择和分析的质量;其次,这种信息是企业战略分解和各层次战略衔接的依据,能使战略及相应资源的分配更符合企业内部的能力特征;再次,战略实施过程和环境变化方面的信息,能使企业及时掌握战略实施与战略目标及要求之间的吻合程度,了解战略目标与环境发展和变化的一致性程度,以决定是继续实施原计划的战略,还是对战略进行调整,或是立即停止战略的实施。总之,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直接制约着企业战略管理的水平和实际效果。

(三)战略管理会计是战略管理与现代管理会计的融合。现代经济要求企业站在全球高度,选择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不断根据环境作出适当调整,以求企业与环境的协调与均衡,获取企业整体竞争优势。而战略管理需要管理会计提供信息支持。纵观战略管理的过程,从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与选择到战略实施与控制,无不需要大量超越企业本身的更为广泛、更有用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而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却存在着注重内部、轻视外部;注重短期利益、轻视长期目标;注重成本、忽视质量和及时性等观念;注重财务信息、忽视非财务信息等诸多缺陷,使其难以满足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为此,管理会计学者在如何使管理会计能够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将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方法引入管理会计,发展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弥补了传统管理会计“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这些研究拓展了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促使现代管理会计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二、我国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一)企业所处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1、宏观环境变化

(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概念。这意味着,知识经济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尽管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仍是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已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至关重要,而知识却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表现在国民财富中,人力资本所占比重已大大超出二分之一,而信息产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对象,由主要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向主要对信息技术资产和信息技术活动的管理;企业组织结构由多层次的等级管理结构转向系统网络结构;企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平在不断提升,需要管理会计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信息。这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由内向型的传统管理会计发展为外向型的战略管理会计。

(2)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高级形式。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国界限制已经消失,世界范围内统一的大市场趋于形成,跨国公司立足于全球范围内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在全球范围内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与人类消费需要无限性的矛盾客观上要求从全球着眼来优化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全球化需要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在分析自身及竞争对手的资源情况时,不能再是静态地分析所处时刻、所处狭小地域的资源状况,而要动态地分析资源的未来流动趋势。市场机遇的全球化还要求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关注全球的市场动态,以便更早地进入市场,获取利润。一方面网络交易的推广将使企业更直接地面对客户,获取有关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人类需求层次的提高,造成需求个性化发展趋势加强。战略管理会计就要一方面加强收集此类信息,另一方面注意分析企业产品或服务被消费的全球性变化情况,以尽快调整其全球的战略部署和寻找新的客户需求方向。

2、微观环境变化

(1)组织结构扁平化。在今天高度竞争和技术驱动的环境中,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资源分配、管理层次的设置、决策程序和部门间关系等多个方面对原有组织模式进行构造。在过去十多年中,西方大企业的组织变革呈现出一种共有的趋势,存在了60多年被几乎所有大企业采用的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正在被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所取代,与事业部制相比,这种新的组织结构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关系类似一个网络,所以被称为扁平化网络组织或N型组织。这种扁平化的网状组织结构能够借助于内部结构的变化来适应外部环境的不同要求,表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同时还能为内部组织成员的自我完善提供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人本主义管理的组织要求,顺应了当今企业管理发展大潮的需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同时为提供对管理者有用的决策信息,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成为必然。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条件。战略管理所需求的信息是多维的。从时间上讲,它跨越历史、现在和未来;就会计主体而言,它涉及会计主体及其竞争对手的内外部信息;依会计信息的形式来分,它提供的既有财务信息,也有非财务信息。这些信息的提供如果仅仅靠传统的信息手段,是无法完成的。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上述信息。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电脑化的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收集数据的速度和信息的质量,减少手工系统中的重复劳动,显著地节约人力资源。并且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对数据的分解变得更加容易,查询的速度更加迅速。成本更低、使用更方便的信息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管理会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人员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解决战略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把管理会计推向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新阶段。

(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信息

1、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及特征

(1)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内在能力资源。它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为形成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世界知名企业的成长经历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

(2)核心竞争力的特征。①延展性。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这就是说,一项核心技术能力可使公司在多个核心产品上获得竞争优势。②有用性。核心竞争力能为顾客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公司是否有出色的业绩或者就长远来说稳定的优势,最终还要由企业的上帝――顾客来评判。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使用需求,都必须使产品具有顾客认可的实用价值。③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对竞争对手而言较高的进入壁垒,核心竞争力结构中的智能化成分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便可凭借其核心竞争力获得越长期的竞争优势。④叠加性。即两项或多项核心竞争力一经叠加,可能会派生出一种新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新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不只是原来几种核心竞争力的简单相加,这类似于经济学中的范围经济和物理学中的共振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很多公司组成战略联盟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取得这种叠加优势。⑤智能性和群体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核心竞争力系统由单一化系统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且演变速度呈递增趋势。⑥核心竞争力还有刚性和柔性两个方面。刚性主要指企业自主技术的实力和水平,也包括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技术等;柔性主要是指企业对动态环境的有效反应和适应能力。

2、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支持

(1)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现代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机遇性和投机性,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现代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划或战略,并对企业发展战略随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而战略管理会计运用动态的战略预算对企业现存和未来可获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及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技术与技能,如核心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市场活动能力,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有效要件。

(2)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还时时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把外部信息向管理层反馈,从而为管理层随时调整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信息支持。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其异质性。如果核心竞争力不具备这种最起码的特点,就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从“核心”二字出发,在企业内部资源中最能体现“核心”二字的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而企业今天的“核心技术”不等于也是明天的“核心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全球化的市场。在异质的基础上求“发展”,从“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地发展,企业的“技术”才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管理会计瞄准市场,着眼于“知彼”,即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将本企业战略决策的分析技巧应用到外部竞争对手、供应商和顾客。从而能够使企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为企业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和运营情况做出评价,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竞争环境,从而为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信息支持。如前所述,在竞争环境下,衡量竞争优势的不仅有财务指标,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许多非财务指标尽管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财务指标的运用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企业产品的质量、顾客购买趋势和要求、产供销关系等。

篇7

高成长性与规模性

高成长性是500强的基本特征。500强的企业几乎都有过高成长的辉煌,甚至创造了在一段时期超高速成长的神话。

考察500强的历史与成长,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历史悠久而又享有盛名的百年企业;二是20世纪下半期、尤其80年代以来超高速成长的企业。百年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由爱迪生于1892创建,1996年全球排名第12位,2000年全球排名第8位。韦尔奇执掌通用电气的20年中,业务收入与利润分别从1981年的250亿美元、15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1298亿美元和127亿美元。而在近期快速成长的企业中,可以列出微软、英特尔、苹果电脑、三星等公司。

起码的规模是企业入选500强的必要条件。因为《财富》制定500强的评选标准是以各企业的业务收入大小为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00强的平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例如1990年入选500强的企业规模是25.86亿美元,2000年入选规模已经增加为97.23亿美元。10年内500强的最小规模增长了276%,平均每年递增10.69%。

能够不断地对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具有对战略方向的准确把握与卓越的战略实施能力

企业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性,并且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环境的变化加快,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知识经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等等。面临环境的变化、特别结构性变化时,企业必须做出反应。

一个卓越的经营战略必须是结合公司的核心资源与技术,在公司的长期愿景引导下,所展开的以执行为导向的整合战略。这种整合战略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不像一般技术那样容易被模仿,而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随知识的累积而不断地自我改善与修正,而变成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

500强中的许多企业得以发展,关键之一是能适时把握战略方向,制定正确战略并有效加以实施。例如,IBM对大型计算机的开发、生产,还有沃尔玛的扩展战略,都对奠定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导、支配地位起了决定性作用。

拥有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战略性资产

日本经济学家斋藤优认为,“现代的产业垄断,已经从资本垄断向着技术垄断的时代迈进”。因此,倘若失去了技术垄断,企业在产业竞争的垄断地位就难以保证,垄断性的利润也难以获得。如今世界技术创新71%均由500强所创造拥有,62%的技术转移均在500强内产生。

和强大的技术创新开发能力相一致,500强企业往往拥有创造性资产或战略性资产。创造性资产或战略性资产,是指创造财富的资产和公司竞争能力的关键资源。公司通过整合这些资产获得长期竞争力。创造性资产可以使企业增值,这种增值体现在许多最终产品和劳务中,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无形的创造性资产的费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具有跨地域的控制能力、跨文化的协同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500强企业也就越来越具有明显的多国化经营的特点。跨地域、跨国际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贸易障碍,取得规模经济性,降低成本,进而整合全球资源,进行全球销售,以实现企业全球战略目标。目前跨地域、跨国界的综合协调和控制能力成为全球500强的重要特征。

跨国公司同样具有高度的跨文化的协同管理能力。任何进入一个新的市场的跨国公司,都很重视跨文化差异的影响,往往能通过识别文化差异后,进行有效文化沟通,在共同目标和利益驱动下,发展文化共感,最后实现跨文化的融合。

跨国公司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公司正演化成为全球性公司。研究表明,排名在前面的大型跨国公司有很高的跨国度。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的跨国度指数的平均值由1990年的51%上升到2000年的56%。2001年按跨国度排名的前10位跨国公司跨国度在80%以上,而且它们都是按资产排名处于世界前100的大公司。

具有跨交叉技术的研发能力

500强公司新产品开发正跨越多学科和多种技术领域。近年的发展趋势表明,新产品的开发必须结合多种不同学科的不同技术,大量使用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这样能使企业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类似产品形成明显的差异,从而取得有利的市场地位。例如,彩色电视机的开发技术已远不止限于显示系统领域,其他技术,如材料压缩技术、传送技术、激光微波及电脑绘图、可加速信号处理的电路系统技术都对新一代电视机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跨技术的研发能力是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尔提出的,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500强企业正是通过处理交叉技术而获得核心竞争力的。

多元化业务的管理能力

管理学家钱德勒在论述美国现代企业的形成过程中,重点讨论了纵向一体化过程,纵向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就是无关多元化程度的提高。历史上,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在扩展过程中往往经过纵向、横向以及多元化的扩展及相应的联合与兼并,因此,多元化程度较高。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日本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与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具有高度相关关系。在欧洲,一些大型集团公司的多元化程度也很高。例如,200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覆盖了190个国家,是一个多元化程度、相关多元化与无关多元化程度极高(地域多元化程度也很高)的跨国公司。

具有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

企业是多种资源,如人才,生产要素,管理以及资本。如何以有限的资源谋求迅速扩展,形成更大的能力,往往需要整合外部资源。跨国公司正是通过其优势资源的跨国界转移,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其他资源,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

通用电气的总裁韦尔奇曾对跨国化现象作了最好的描述:“能在全世界这个最大的规模下,集合世界上最佳设计、制造、研究、实施以及行销能力者,就是全球竞争中的赢家,因为这些要素极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或一洲之内”。

敢于冒险并能够承担巨大风险

历史上,500强的许多大公司曾为发展而冒大风险。敢于冒险并能够承担风险是500强的一大特征。这往往体现在投入巨大的费用开发重要产品上。例如,民用喷气式飞机的设计和开发费超过了1亿美元;美国无线电(RCA)公司,曾投入6500万美元用于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彩色电视的研究与开发;IBM在5年中为设计、开发和销售380系列计算机,把自己的未来和50亿美元都作为赌注。

篇8

为促进我院中医药文化发展,我院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及相关文件,根据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

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

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

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诚信为本,仁德为先,人性关怀,科技兴院”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弄虚作假。仁德即是要对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系患者。这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建院方针

年来,我院坚持“科技打造医疗,疗效树立品牌,服务善待患者,关爱铸造人生”方针,不断强化科技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不断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这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四)行为规范

1、诊疗行为规范

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医疗活动中,要遵守卫生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件;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

2、言语仪表规范

我院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语,坚决禁止使用禁语。

医生上岗统一着装男性必须配长裤、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裤、露脚趾凉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装,裙边不能超过隔离衣下摆。冬天不得穿长统靴上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装更换按医院统一时间要求,不得擅自更换。隔离衣保持整洁无皱褶,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随脏随洗。

3、教学传承规范

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4、特定礼仪

我院建立健全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员工手册》。

同时,将《员工手册》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员培训中,定期开展讲座,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办法,落实考核结果。

我院曾多次开展此类竞赛及考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五)环境形象

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进行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

我院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上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黄、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庭院中草木茂盛鸟语花香,碧绿的草坪中还有一弯浅浅的小水塘,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动嬉戏,一派和谐景象,尽情展现了一排和谐文化。

内部装饰

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包括一些国画、毛笔字画等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及装饰,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

还有宣传知识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六)医院标识

标准院名

我院的标准院名为“中医医院”,这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并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吴阶平题写,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外文字母应规范。

医院网站

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建设,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

(四)长远规划,持续发展。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医院对此要有一个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段(书法、绘画等)展现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的氛围,体现中医药古朴典雅、简约大方的特色,体现中医院的与众不同。塑造优秀的医院形象,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使长期规划得到具体落实,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篇9

关键词: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高等学校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科技飞速发展、生产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和科技的竞争,这对高等教育在数量、质量、效益、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将高等学校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范围内,要在这个资源全球配给的世界市场中获得一定数量的优异资源,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而高等学校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能使高等学校在未来人才和科技市场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增强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提高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尔(G.hma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iew)上发表《公司核心能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集成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是来源于知识的。而高等学校正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其基本特征在于:知识是组织运作的核心资源;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是知识;而相应地,组织应将对知识的管理作为其管理活动的焦点。另一方面,衡量高等学校的产出是看其科学研究成果和所培养的人才;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是知识积累、应用、交流、创新的过程,所以,高等学校应将对知识的管理作为其提高产出的工作重点。因此,在知识日新月异、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管理日益成为提高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组织的管理者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知识资源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的过程。知识管理涉及四个运作过程,它们是知识集约过程、知识应用过程、知识交流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知识集约过程是对现有的知识(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知识集约过程通常包含了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这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知识应用过程是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过程。知识交流过程指通过交流来扩展系统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指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其他组织一样,高等学校中的知识集约过程是任何与知识有关活动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快速推进的时代,如何尽快了解与把握世界上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对于我国的科研与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等学校通过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其内部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尽快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快地学到前沿知识;同时能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明确学术发展方向,避免重复研究。

知识应用和交流的过程是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和较难实施的环节,但是这两个过程又恰恰是迄今为止高校管理中最为忽略的方面。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应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现代学科都朝着交叉性和互补性的方向发展,这就对高等学校内部以及高等学校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在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应该认识到学科的多样性和互补性的潜在优势;而且这种潜在的优势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优势,也就不能达到提高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总之,高等学校的目标就是提高知识价值的发掘和应用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高等学校就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毕业生,就能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也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创新对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在高等学校中,知识创新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去,以促使高校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知识创新是高校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广度、深度和方向将最终决定着高等学校的前途和命运。

二、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高等学校中大多数人对知识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不了解知识与信息的本质区别,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混淆在一起。虽然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密不可分,但是知识管理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是信息管理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对知识管理重视不够;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在知识组织中,人力资本居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中,教师和研究人员应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很多高等学校对待这一主体不如对待金融资本或实物资本那样给予重视,这样无疑不利于知识管理的推进。

2.管理水平低下。高等学校普遍缺乏有利于推行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文化等软环境,并且,在学校层面缺乏能够对整个学校的知识管理承担责任的部门。目前高等学校院系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普遍,各个院系之间的联系和优势的整合缺乏统一考虑和安排;教职工之间缺乏交流,没有相互学习的氛围;学校主要依赖于少数人的工作,扼杀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多数人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创新,缺乏师生团队合作猜神。这些都导致知识很难共享,而这与知识管理的目的——促进知识共享是相违背的。

3.缺乏相应的知识管理平台。当今世界,知识增长、创新的速度愈来愈快,致使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具备对复杂多变的知识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而这一切,都要求高等学校的知识管理体系要具备先进的IT系统,包括各种软件、硬件和网络基础环境。但是,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缺乏健全的知识管理IT系统,导致高等学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适应性差,以至于造成高等学校工作的低效率和低效益。

4.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中流程混乱。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的应用过程应该是—个“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环节反复良性循环的过程,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过程没有连贯起来,而且,大多数时候,知识应用和知识交流这两个过程都被忽略了。

三、提高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的对策分析

1.转变观念。高等学校应该加强有关知识管理的知识培训,一方面让大家认识到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在于,知识管理强调的是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知识创新。另一方面要唤起大家对知识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实施知识管理工程的紧迫感。并且,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培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最重要的是为教职员工提供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培训机会——例如,登陆学校的内部网就可以获取学习资源。

2.在高等学校内部营造—个有利于知识管理的良好环境。由于知识创造、应用、交流的过程是一种无形的活动,因此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知识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

(1)建立一个对整个学校的知识管理的推广与应用承担责任的专门部门,这有利于整合优势培养高等学校整体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将高等学校学科多样性和互补性的潜在优势转变成为高等学校真正的优势。

(2)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高等学校中急需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知识交流、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知识管理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人,而不是技术,创新必定是由人来完成的,知识创新也只能发生在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无论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有多强,也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只有人才能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因此,要在高等学校内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相互交流,才能促进知识在高等学校中的顺畅流动,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的氛围。

3.建立高质量的知识管理平台。首先,要建立发达的网络系统,鼓励教职员工、学生充分利用Internet与外界交流、更新知识。而建立的学校内部网络资源,也可以为学校内部提供一个畅通的知识共享和交流的途径。在建立这个知识管理平台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强调技术,而因此忽略了知识管理本身。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文档管理、数据库之类的产品被他们的供应商称之为“知识管理解决方案”,我们要认识到这是过分强调了信息工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以知识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信息工具为辅。在建立高质量的知识管理平台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发挥人的活力。

4.理顺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的流程。知识管理是“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环节反复循环的过程。这四个环节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其中,知识集约是其它三个环节的基础,知识集约为知识应用、知识交流提供应用、交流的对象;同时,知识应用、交流的过程又不断检验知识集约的结果,为知识集约的继续进行提供依据。知识集约是知识创新的来源,同时知识创新也为知识集约提供资源。在这四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知识创新这个环节,知识创新是这个循环动力的来源;其它几个环节为知识创新提供依据,没有前三个环节,知识创新如无源之水无从谈起。

整个过程可以这样表述:高等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对其所处外部环境和其内部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管理,将所得到的知识资源整理为有序化的知识,这样可以方便知识使用者很快地找到与自己需求相关的知识,并且从这些知识中,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前沿成果。之后,通过知识应用过程,运用得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科学研究和教学,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检验知识,并从中发现问题,对于有异议的知识直接反馈到知识集约的过程,对于可行的知识,通过知识交流过程在全校范围内交流。在前几个过程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新的发展.创立新的学说,探索新的规律,产生出新的知识。新的知识、新的成果,再经过知识集约这个过程,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这四个过程不断地循环往复,为高等学校不断创造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了保障。通过知识管理引导并约束这四个环节,促进了知识的生产和流动,使知识在应用中实现了增值,从而达到了提高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通过对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高等学校培养核心竞争力、维持核心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管理把人、知识、组织有机地协调起来,对于推动和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加内什·纳塔拉詹,桑德娅·谢卡尔.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2).

[2]郁义鸿.知识管理与高校竞争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

[3]米靖.论知识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9).

[4]张亦学,张洪慧.论学校知识管理与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

[5]张方华,陈劲.知识创造——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0).

篇10

关键词:高职;核心课程;职业能力;任务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23-0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强调要加快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快进行核心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系统研究高职核心课程的概念、核心课程的内涵、核心课程与课程的关系、核心课程的建设思路、核心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标准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课程概念及特征

(一)核心课程基本概念

核心课程是核心的知识体系与经验结构的总称。其基本含义为:围绕某一种职业活动体系作为核心的活动课程,按自然形成的序列—工作过程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获得职业经验的过程,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2]。

(二)核心课程特征

1、从核心课程建设基本目的上看,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与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核心课程主张从社会现实的环境出发,联系学生在校学习和离校后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来设计课程内容以及安排学习的进程与方式。

2、从课程功能上说,核心课程相对于课程的知识与经验,具有迁移性、衍生性,并对学生自学专业知识,获取实践经验具有基础性、发展性。

3、从课程目标上说,通过核心课程的教学,旨在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实现提高人才的素质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说,核心课程建设将涉及这样一些问题:课程体系有谁来调整,课程内容如何调整,教学人员如何调配,实践教学如何实施,课程建设的绩效如何评价等。解决这些问题,意味着课程改革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架构。其中,课程负责人制是核心课程建设制度保障与实践操作的关键环节,它是指通过聘任课程负责人并由其统领课程建设小组的任课教师来实施、优化课程教学与建设的一项新型课程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研究对于推进核心课程的改革,转变课程实施的理念,使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在实处,意义重大。

二、核心课程建设思路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思路

职业活动课程课设计的思路是,首先选择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这一综合性学习任务应尽可能覆盖较多的专业学科,然后将这个任务构建成一个典型的职业活动系统,再按职业活动—工作过程,将综合学习任务所需的技能、知识进行分解成学习单元,然后实施教学。

(二)建设内容

核心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时,不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顺序为逻辑主线。因此凡是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的技能和知识,就成为课程的中心内容。核心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既不是按严格的学科课程体系,也不是无确定目标、内容的活动课程体系,而是按解决问题的逻辑系统来组织的。相关的知识、技术、经验、手段和方法的传授,要伴随着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展开。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的核心,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所以核心课程又称为主题课程[3],其主题可以是项目、任务、试验、问题等。

三、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一)核心课程与课程的关系

从课程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的功能来划分,课程有核心课程与课程之分。核心课程主要是根据人才的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课程则倾向于教育?想之社会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素质。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并不意味忽视人才的知识结构的缺失。除核心课程以外,还应建立以专业基础与人文素养的课程配套体系,它们可以通过限选专业课程与自选人文课程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核心课程上学习的质量,满足学生在专业兴趣与人文素质上的个性发展。基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旨在建立以核心课程为中心,课程为辅助的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及其相应的实施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与将来可能就业的工作方向在其中选择相应的专业课程与课程。

(二)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关系

从核心课程的内部来看,核心课程有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之分。然而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往往用二元论的思维方式把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对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课程资源的优化,容易导致课程资源的浪费,学生学业负担偏重。专业课程所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与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核心竞争力,而通识课程所承担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与人文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它们都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有机的“相乘”关系,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安排通识课程,而不是让学生在所谓的学分制的牵引下漫无目的、兴趣主义的选择。

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建筑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设能反映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需要的课程以及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课程。针对土建施工与钢结构施工技术岗位需求和加快培养建设行业紧缺人才的目标,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以此为依据构建“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根据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工程项目模块,确定工程测量、土方工程施工、砌体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建筑工程预算等5个教学与训练项目,加大课程综合化力度,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加强土建施工与钢结构施工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二)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打破学科体系,跳出传统课程所包含内容的局限,依据建筑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岗位技能和知识培养,把岗位工作任务纳入到教学中,整合课程内容。在关键技能培养的实训环节,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以职业资格证考试例题为蓝本,确定各项目训练内容,编制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按规范设计施工工艺,然后再按行业规范和安全规程进行操作训练。这样,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训练,就把所学的识图与绘图能力、工程材料应用能力、施工工艺能力融会贯通。

(三)取得的成效

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在当前的高职课程改革中,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涵义,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培养方案,积极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