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的康复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盆底肌的康复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19例,所有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康复训练,干预周期为2周。
结果:干预后,19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干预后患者的肌电位明显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较为复杂,电刺激物理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方法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有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锻炼干预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2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91-02
众所周知,分娩可造成盆底肌肉组织部分去神经支配和神经障碍,形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可导致局部肌肉萎缩变薄,张力降低[1]。调查显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多与妊娠分娩和年龄等有关,很过高龄妇女增加了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风险,雌激素低落是压力性尿失禁伴随和相关的因素[2]。当前由于我国女性分娩年龄的增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严重影响产妇妇女的生活质量[3]。在康复干预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电刺激康复训练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影响产后盆底康复的因素与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19例。入选标准:符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年龄20-45岁;无严重身体躯体疾病。其中单纯子宫脱垂6例,单纯阴道前后壁脱垂11例,子宫脱垂并发阴道前后壁脱垂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4.23±2.78岁;平均产次2.34±0.33次。
1.2 康复方法。所有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康复训练。电刺激频率以患者感觉肌肉强力收缩而不疼痛或患者盆底肌肉有跳动感而无疼痛为准,一般为低频(50Hz)到高频(80Hz),从而唤醒患者深层和浅层肌肉收缩的本体感觉。患者填写每周的排尿日记,并应参照上周的排尿日记,预定本周的排尿时间间隔,以遵守预定排尿的时间。训练患者学会Ⅰ类肌纤维收缩,区分会阴与腹部的收缩,训练会阴肌肉控制功能。让患者学习Ⅱ类肌纤维收缩,让患者跟着模块训练,加强患者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干预周期为2周。
1.3 观察指标。疗效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恢复日常生活与工作。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减轻,恢复日常生活与工作。无效:上述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不能单独日常生活与工作。盆底电诊断: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电生理指标的检测,主要包括肌电位等。
1.4 统计方法。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肌电位值对比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经过干预后,19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经过观察,干预后患者的肌电位明显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互相协同起作用从而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维持着女性性生活、排尿、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4]。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指分娩后期间激素水平变化、盆底韧带胶原溶解增加,从而可引起盆底肌收缩力量减弱。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随着产妇分娩年龄的增加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将逐年提高。
在康复方法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尿失禁患者,包括盆底肌肉锻炼治疗、行为治疗等。盆底肌肉锻炼是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其多与生物学反馈治疗一起应用。生物学反馈治疗是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使医生及患者了解盆底肌肉锻炼的情况,以制定有效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案。而盆底电生理特性改变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检测到,盆底电生理检查能及时发现盆底组织损伤情况。以其为基础的盆底康复治疗可以帮助修复和改变盆底组织的损伤,改善并提高尿道及括约肌功能、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5]。本文患者经过干预后,19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
盆底电诊断是指通过探测、记录和分析盆底神经及其肌肉生物电活动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诱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参数和生物反馈等。本文干预后患者的肌电位明显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较为复杂,电刺激物理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方法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有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谢哗玲,施加复,鞠华妹.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7O例分析[J].蚌埠医学学报,2008,33(5):577
[2] 张晓红,梁莉明,苗娅莉,等.盆底重建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盆底肌肌电变化初步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8):12-14
[3] 蒋励,苗娅莉,张立芳,等.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受力后变化特征初步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2):37-40
篇2
[关键词]
分娩方式;盆底筛查;盆底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11.5 [文献标志码]A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根据盆底肌群受损的不同,出现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和分娩双重因素,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进而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不满意等,是妇女常见病。由于疾病不严重,羞于启齿,常被忽视,从而影响广大妇女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通过对产后6至8周妇女进行盆底肌力功能的评估,探讨损伤机制,了解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加强对盆底功能障碍认识,制定盆底康复方案,我们对2200例产后6至8周妇女的盆底筛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按就诊顺序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市上地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2200例。产后6至8周进行盆底筛查。按分娩方式分成两组,其中阴道分娩组1126例,剖宫产组1074例。入选标准:(1)所有病例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均未会阴侧切,未进行阴道助产,足月分娩,胎儿体重2600-4000g;(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有神经肌肉病史,恶露不净,有慢性咳嗽病史,有各种合并症者:(2)不愿配合随访和筛查者。两组在年龄、分娩孕周、妊娠前BMI、新生儿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产科临床医生经培训后对产妇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盆底功能评估。评估前,医生与产妇进行充分沟通,解除产妇思想顾虑,评估时进行阴道检查,同时教会产妇正确收缩盆底肌肉,放松腹部或臀部肌肉,之后利用法国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型号;PHENIX USB2)进行盆底肌力功能评估及指导盆底肌肉功能锻炼。
利用法国盆底功能诊断仪检测盆底肌力分0~Ⅴ级:(1)盆底深部肌层(肛提肌,以Ⅰ类慢纤维为主)肌力测定:振幅达到40%为Ⅰ类肌纤维在收缩。0级:无收缩;Ⅰ级:持续1秒;Ⅱ级:持续2秒;Ⅲ级:持续3秒;Ⅳ级:持续4秒;Ⅴ级:持续5秒。(2)盆底浅肌层(会阴、阴道浅肌层以Ⅱ类快纤维为主)肌力测定:振幅达到60%,100%为Ⅱ类纤维在收缩。0级:无收缩:Ⅰ级:持续1次;Ⅱ级:持续2次:Ⅲ级:持续3次:Ⅳ级:持续4次:Ⅴ级:持续5次。盆底肌力测定小于Ⅲ级以下定义为肌力受损。
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标准:当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或者改变等增加腹压时发生的不自主漏尿。应用POP-Q分度评价盆腔脏器脱垂情况。POP-Q分度法参照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妇产科学》标准。
2 结果
2200例产后6至8周妇女进行盆底筛查,其盆底肌力和动态压力正常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见表2和表3。从表中可见,产后6至8周妇女盆底肌力不正常率较高,盆底Ⅰ类肌力不正常率阴道分娩病例中为34.28%,剖宫产组为35.67%;Ⅱ类肌力不正率阴道分娩病例中为19.54%,剖宫产组为21.6%。盆底动态压力不正常率更高,阴道分娩病例中69.98%;剖宫产组41.06%。可见产后6至8周妇女盆底肌松弛较普遍。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在剖宫产27.09%和阴道分娩中28.06%,两组比较P>0.05(P=0.611),差异不显著。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阴道分娩病例中31.34%,明显高于剖宫产组15.64%,两组比较P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孕产妇及高龄妇女常见的疾病,主要为盆底肌力下降,导致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产后经过积极治疗,肌力锻炼能使盆底功能障碍得效改善。本研究分析两组产后病例,检查盆底肌力。盆底类肌力不正常率阴道分娩病例中为34.28%,剖宫产为35.67%:Ⅱ类肌力不正率阴道分娩病例中为19.54%,剖宫为21.6%。两组的两类肌力不正常率比较,均为P>0.05(aP=1.21,bP=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盆底肌力的受损与分娩方式无关。女性盆底由盆底肌肉群、筋膜和韧带共同保持子宫、直肠和膀胱等脏器位于正常的解剖位置,任何一种结构的损害都可导致盆底功能缺陷。盆低肌力受损在妊娠期的主要原因是在整个妊娠过程中,盆底组织长期受激素、重力和增大的子宫压迫等三重因素影响。盆底的神经、肌肉和胶原纤维为适应阴道分娩的需要,在雌、孕激素和重力压迫的影响下,肌肉张力减弱,肌纤维逐渐延伸扩展,致盆底松弛。盆底组织受损也与妊娠期不断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导致组织缺氧、代谢障碍有关。即无论分娩方式,妊娠本身就会对女性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力下降,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分娩是盆底肌力受损另一重要因素之一。分娩可直接引起会阴、肛提肌撕裂和(或)耻骨宫颈筋膜撕裂,对骨盆底支持组织造成直接机械损害。另外分娩时对支配盆底组织神经的压迫、牵拉作用,损伤盆底神经,导致支配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的部分神经作用减弱,甚至神经萎缩,对盆底肌造成间接损害。因此,不管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女性盆底功能均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在阴道分娩的妇女中,较剖宫产盆底受损更甚。本文的统计结果中,阴道分娩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为31.34%,剖宫产组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为15.64%,即与阴道分娩比较,剖宫产可以降低子宫脱垂的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包括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等,系因盆底肌肉松弛引起。这与阴道分娩直接损伤盆腔内筋膜支持结构和神经,导致盆底肌松弛,盆腔器官支撑薄弱有关,进而造成脱垂。
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妊娠过程中胎先露对盆底肌肉过度压迫造成盆底组织松弛,阴道分娩直接间接的损伤盆腔内筋膜支持结构和神经,均可引起尿失禁。阴道分娩似较剖宫产更容易引起尿失禁,然而文中与剖宫产相比无差异。本文统计显示阴道分娩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为28.06%,剖宫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27.09%,结果提示,与阴道分娩比较,剖宫产并不减少产后尿失禁的发生。这种较高的发病率,极大地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有报道称,妊娠晚期妇女尿失禁发生率高于产后6至8周妇女。由此可见,妊娠和分娩是共同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
篇3
【关键词】 分娩 会阴Ⅲ度裂伤
会阴裂伤系经阴道分娩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会阴Ⅲ度裂伤是指会阴体肌层、阴道后壁黏膜、括约肌部分或完全裂伤,甚至部分直肠前壁裂伤。现将本院2000年4月~2007年5月期间10例产妇分娩会阴Ⅲ度裂伤的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产妇的年龄、胎次、孕周 最小23岁,最大34岁,平均27.3岁。第一胎4例,第二胎6例。最短孕周为39+3周,最长为41周,平均孕周为40+2周。
1.2 会阴切开情况 除在家分娩外,其余第一胎及手术助产者均常规行会阴左侧斜切开,第2胎顺产未行会阴切开。
1.3 分娩方式 本院手术助产一般以胎头吸引产为主,钳产较少数,本组中无1例钳产,产时并发症见表1。表1 分娩方式
1.4 新生儿体重 1例体重不详,余在3.0~4.0kg之间。其中巨大儿2例,体重大于4.0kg。
1.5 损伤情况 本组中2例产妇括约肌部分断裂(Ⅰ~Ⅱ度),5例产妇括约肌完全断裂(Ⅲ度),3例产妇并有直肠黏膜损伤。
1.6 治疗方法与结果 10例产妇均立即行修补术,并予复方樟脑酊口服,每日3次,每次2ml,共服3天,控制排便。术后第5天,予石蜡油口服,软化、大便,并均予会阴切口照灯,排便后,约术后6~7天拆除会阴缝线,均痊愈出院。
2 讨论[1~2]
2.1 会阴Ⅲ度裂伤的危害性 患者术后须禁饮食3~5天,不能及时很好补充足够的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妇身体的康复。 同时,会阴Ⅲ度裂伤虽然经及时缝合后一般均能治愈。但据报道,也有少部分病例发生括约肌功能不全,患者术后不能自主排便,正常生理功能受损。
2.2 引起会阴Ⅲ度裂伤的原因
2.2.1 梗阻性难产 如第二产程延长,因其先露部压迫盆底组织过久,引起会阴水肿,肌肉伸展,组织变脆,这样,先露部娩出时,容易使肌纤维断裂而造成会阴深层肌肉裂伤。
2.2.2 手术助产时 可因会阴切口过小或牵引方法不当,牵引速度过快等,使软产道承受压力过大,而使切口向下、向内加深,导致括约肌不同程度的受损。
2.2.3 急产或第二产程时间过短 胎头过快娩出,软产道未能得到充分扩张,容易加深会阴、阴道撕裂。
2.2.4 接产时处理不当 不恰当运用催产素,使宫缩过强,胎儿过快经阴道娩出,或产时保护会阴不当,或胎头娩出后,未继续保护会阴直至胎肩娩出。
2.2.5 其他 产妇会阴体条件差,会阴体较短,肌肉薄弱,或原会阴切口处瘢痕愈合不良等。
2.2.6 胎儿因素 胎儿过大,先露异常,出肩困难等。
2.3 修补会阴Ⅲ度裂伤方法 首先应仔细辨清盆底组织的解剖关系,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有直肠黏膜裂伤的,先用肠线间断缝合直肠黏膜,肠线间断缝合括约肌断端,然后肠线缝合肛提肌,会阴深浅横肌及球海绵体肌等组织,并逐层缝合阴道黏膜,会阴皮肤及皮下组织,使收缩良好。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大便后用消毒液冲洗创面,并给予足量抗生素防感染治疗。
3 预防
(1)定期产前检查,实行住院分娩,杜绝家庭接产,以便及时发现软产道、胎儿各方面的异常,分娩时选择适当方式,避免阴道、会阴严重撕裂伤。
(2)加强接生人员培训,熟悉分娩机制,严密观察产程,正确保护会阴。
(3)会阴手术斜切时,做充分适当的切口,避免切口过小导致向其他方向撕裂。手术助产应注意牵拉方向与速度,与保护会阴者密切配合避免产伤。
【参考文献】
1 赵克忠.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0-142.
篇4
W.Ben Kibler1,Joel Press2,Aaron Sciascia1(著)
(1.Lexington Clinic Sports Medicine Center, Lexington, Kentucky,
USA; 2.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of Chicago, Chicago, Illinois, USA)
摘 要:在体育运动中,核心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身体、是肌肉发力的基础,这一点日益得到公认。从跑步到投掷等各项体育运动中,稳定的核心是有效发挥人体生物力学功能的关键因素,从而使肌肉发力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减小关节负荷。我们将核心肌群的功能理解为中枢神经系统预设的程序,这个程序整合局部的、单关节和多个关节上的肌群活动,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同时完成体育动作。近端的稳定性是远端灵活性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建立从近端向远端的发力模式,并且可以通过肌群的协同作用力在完成远端动作的同时保护远端关节。评估动态核心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包括对躯干特定功能和三维运动能力的评估。运动康复训练计划应该包括核心能力的重建,并且应该将核心视为远端肢体运动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人体运动;运动康复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710-05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
ZHOU Jin(Translate)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W.Ben Kibler1,Joel Press2,Aaron Sciascia1
(1.Lexington Clinic Sports Medicine Center, Lexington, Kentucky, USA; 2.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of Chicago, Chicago, Illinois, USA)
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function of the central core of the body for stabilization and force generation in all sports activities is being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Core stability' is seen as being pivotal for efficient biomechanical function to maximize force generation and minimize joint loads in all types of activities ranging from running to throwing.Core muscle activity is best understood
as the pre-programmed integration of local, single-joint muscles and multi-joint muscles to provide stability and produce motion. This results in proximal stability for distal mobility, a proximal to distal patterning of generation of force, and the creation of interactive moments that move and protect distal joints. Evaluation of the core should be dynamic, and include evaluation of the specific
functions (trunk control over the planted leg) and directions of motions (three-planar activity). Rehabilit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restoring of the core itself, but also include the core as the base for extremity function.
Key words: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athletic function;rehabilitation
1 什么是核心?
人体骨骼肌系统的核心包括脊柱、髋、骨盆、下肢近端和腹部。核心肌群包括躯干和骨盆肌肉,其主要作用是保持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核心肌群的作用是协助肌肉发力、协助动能从躯干近端(大部位)向远端(小部位)的传输[1,2]。附着在髋关节、骨盆和脊柱上的肌肉在躯体中央集合,协同发挥必要的、多样的稳定功能来保证远端各环节发挥特定的功能。因此,近端稳定性是远端灵活性和远端完成功能任务的基础。此外,从核心的局部稳定功能和发力功能来看,核心与几乎所有的肢体远端运动如跑、踢和投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评估核心的位置、核心的运动方式和核心的作用,并且将核心功能评估作为诊断、治疗肢体远端运动损伤的依据。
本文讨论了核心的一般功能和定义,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分析了核心肌群的特点,讨论了核心稳定功能及核心功能紊乱,提出了临床评价核心稳定性的原则,并讨论了使核心功能最大化来提高运动功能的康复和体能训练计划。
2 核心稳定性的定义
核心稳定性是使运动功能最大有效化的重要因素。通常,运动功能是在动态运动链上产生的,人体各运动环节必须协调有序地产生兴奋,才能使肢体远端在最佳位置、以最佳速度、在最佳时机完成体育动作[2]。核心在产生局部力量、保持身体平衡、降低腰背受伤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核心是几乎所有运动链的中心,有效控制核心肌群力量、核心部位的平衡和核心部位的运动可以充分发挥整条运动链、包括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目前学界对核心稳定性的定义尚未取得共识,本文采用的一般性定义是:在经过整合的运动链上,控制腿和髋以上躯干部位的姿势和躯干运动、使肌肉完成最佳做功、使力量在运动链上各个环节直至肢体末端有效传输和控制力量的能力。
3 从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角度看核心
3.1 解剖学
从解剖学上看,核心是肢体远端运动的基础。结合投掷、踢、跑等体育动作也可以理解为“中心稳定于末梢灵活性”[2,3]。大部分起驱动远端作用的大型主动肌(胸大肌、绳肌、四头肌和髂腰肌)与核心的骨盆和脊柱相连,大部分起稳定远端作用的肌肉(上下斜方肌、髋旋转肌、臀肌)也和核心相连。
形成这一复杂整体的肌群被称为核心肌群。一部分肌肉比较短小,以很短的力臂跨越单个脊椎,以“长度的变化”为肌肉兴奋模式。其它肌肉跨越多个脊椎,发挥主动肌的作用整合多个关节并产生力量,以“力量的变化”为兴奋模式[4]。两种肌肉兴奋模式相互协调保证脊柱这种多环节结构的稳定。以多裂肌为例,这些跨越单个脊椎的短小肌肉发挥稳定单个环节的作用,而那些跨越多个关节的长肌肉主要控制脊柱整体[5]。两种不同的肌肉兴奋模式相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脊柱自然中立位置”,当脊柱处于“自然中立位置”时,韧带受到的张力最低[5-6]。
腹部肌肉包括腹横肌、内外斜肌和腹直肌。收紧腹横肌能提高腹内压和胸腰大筋膜的张力。腹横肌力量被视为腰椎稳定性的指标[7,8]。收紧腹肌能够形成一个坚实的圆柱形结构,以提高腰椎的强度[9]。有必要指出,腹直肌和斜肌的兴奋模式与肢体运动方向有关,因此具有方向特异性。这种兴奋模式使身体在肢体运动发生之前能够保持稳定和平衡[3,10]。有研究证明,大幅度上肢动作发生之前,腹肌收缩、腹内压升高[11,12]。机体以这种方式稳定脊柱和身体的核心,为肢体运动和肢体肌肉兴奋奠定了稳固的基础[13]。临床研究证明,提高脊柱紧张度需要小幅度地提高多裂肌和腹肌的兴奋水平(达到最大自主收缩水平的5%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达到最大自主收缩水平的10%可以满足剧烈运动的需要)[14]。
稳定的核心能够在各个平面上控制躯干的运动。因此,肌肉有时候要以一种与其发挥主要功能时不同的模式来运动。例如,腰方肌(QL)的主要功能是在躯干在额状面上向前屈曲和向后伸展时发挥稳定作用。但是腰方肌横向在第十二肋处与髂脊相连,这个结构使腰方肌在涉及到躯干发生前屈、后展和侧弯的身体动作时都发生兴奋,从而在其他平面上也能发挥支持脊柱的作用[15]。
核心结构的顶盖是横膈膜。横膈膜、盆底肌和腹肌同步收缩才能提高腹内压,形成一个坚实的圆柱形结构,减轻脊柱附近肌肉的负荷并提高躯干稳定性[12,14]。在肢体运动发动之前,横膈膜收缩可以提高腹内压以支持脊柱和躯干的稳定性,而横膈膜的这种兴奋看来和呼吸无关[16]。
核心结构的底部是盆底肌群。由于直接评估这部分肌肉的功能比较困难,在骨骼肌康复研究中经常忽略甚至无视它们的作用。实际上盆底肌、腹横肌、腹肌和多裂肌之间存在多种协同兴奋模式,是支持躯干肌群和脊柱肌群的基础[12]。
髋、骨盆及相关结构是支撑整个核心的基础,这一区域的各大肌群是发挥髋和骨盆功能的必要条件。这些肌群的横断面很大,除了发挥稳定作用以外,还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产生很大的力量和动能。臀肌连接躯干和腿,是躯干的稳定器,并且向腿输出向前运动的动能[2,17]。在全部投掷力量中,来自髋/躯干肌群的动能和动力约占50%[18]。
胸腰筋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臀大肌和下肢相连,通过背阔肌和上肢相连。在投掷运动中,胸腰筋膜将核心整合到运动链上[19]。胸腰筋膜覆盖了包括多裂肌在内的位于背部和躯干的深层肌肉,并且和腹内斜肌、腹横肌相连,为腰椎提供三维支持,保障了核心稳定性[19]。胸腰筋膜使腹部前、后肌群和侧面的斜肌围成了一个“腰箍”,起到环形的稳定作用[20]。
3.2 生理学
运动链上的肌肉兴奋是根据任务目标、运动专项特点、按预设的模式产生的。这种肌肉兴奋模式可以在反复训练中得以改善。肌肉兴奋模式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1) “长度型”:通过伽玛传导输入(gamma afferent input)产生的肌肉交互抑制提高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度,提高单关节稳定性。
2) “力量型”:通过高尔基肌腱感受器使多个肌群协同兴奋,以移动多个关节并产生动力[4]。
很多被视为与核心有关的动作体现了“力量型兴奋模式”。研究快速单臂摆动的肌肉兴奋模式时发现,首先兴奋起来的肌肉是摆动臂对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3],兴奋传导自下而上通过躯干达到手臂[21]。踢球时,脚的最大运动速度更多地取决于髋部屈肌的兴奋程度而不是膝关节的伸肌[3]。对棒球投球的研究证实,在不同水平的远投中,肌肉兴奋的共同模式是:从投掷臂的对侧外斜肌开始,向手臂方向发展[21]。
这种兴奋模式可以提高四肢肌肉兴奋水平,改善四肢的支撑或运动能力。腓肠肌最大收缩力来自髋部肌群的启动。近端肌群兴奋可以使踝关节周边肌群的活化水平提高26%[17]。同样,无论是有肩部症状还是健康的个体,当斜方肌和菱形肌能够稳定住肩胛时,肩袖肌群的最大兴奋水平可以提高23%~24%[22]。此外,当近端肌群达到最大兴奋时,远端肌群活动变得更加精确、受控程度更高,这一点比提高远端肌群发力能力更加有意义。上述结论来自一项关于投掷运动中肘关节肌肉功能的研究[21]。
核心肌群兴奋可以环绕脊柱产生更大的旋转力量。大部分对肌肉兴奋的研究证明,各种兴奋模式的强度和时间不同,但是都是从对侧开始,产生旋转和动能[12,19,21]。
最后,核心肌群兴奋提高了人体中心区域的整体紧张度,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圆柱体结构,肌肉收缩保持圆柱体的稳定,因此可以支持在较长力臂上发生的旋转运动[12,19,20]。
3.3 生物力学
生理上的肌肉兴奋会产生一些生物力学作用,使局部和远端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中枢神经系统预设的肌肉兴奋程序对身体姿势进行预调整(APAs),当踢球、跑步和投掷动作产生动力时,经过预调整的身体姿势能够抵抗扰动、保持平衡[3]。预调整(APAs)提高了近端的稳定性,保证了远端的灵活性。
肌肉兴奋也能产生相互作用力,而相互作用力能够产生并控制关节上的动能和负荷。相互作用力作用于关节,来自肢体运动和相邻关节位置变化[2]。来自人体中心运动环节的相互作用力是远端恰当发力的关键,相互作用力调整骨骼和关节的相对位置,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关节承受的内部负荷。大量案例证明,近端肌肉兴奋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是远端有效发挥功能的保证。源自核心的相互作用力甚至可以在远端形成类似挥鞭效应一样的最大动力,或者保证远端动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踢球时,脚上的最大动力来自屈髋产生的相互作用力[2]。旋臂时肩关节最大内旋动力来自转体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抵抗外翻力矩时,保护肘关节的内旋动力来自肩关节内旋产生的相互作用力[2]。最大发球速度和来自肩部的相互作用力相关,这个相互作用力在稳定并保护肩、肘不发生脱臼的同时[23],在肘部产生角速度[24]。肩关节运动在手腕上产生相互作用力,这个力与投球准确性相关[24]。
在肌肉兴奋及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下,根据“速度积累”原则[2],从近端到远端会产生一个动力和力量发展过程。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从一个环节直接到下一个环节的简单的线性过程。例如,网球发球时,肘关节先于肩关节达到最大速度。尽管如此,对网球发球[18,25]、垒球投球[21]和足球射门[2]的研究都证明地面应力通过核心向远端传导是肌肉动力发展的普遍模式。
通过核心可以达到力量控制的最大化。投掷时,躯干是抗衡前冲力的根本[19],制动前冲力的力量中有85%来自躯干肌群和关节囊的兴奋,远大于肩袖肌群兴奋产生的力量。
4 核心稳定性对运动功能的意义
稳定的核心有利于整合近端和远端的动力和力量的控制,对运动功能最佳化具有重要意义。躯干核心部位的大块肌群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圆柱体,能够以巨大的惯性抗衡扰动,同时为远端的灵活动作提供稳定的基础。此外,核心犹如一个动力发动机,围绕核心产生的小幅度旋转可以在末端形成大幅度旋转,形成鞭打效应。由于小肌肉量就可以满足外周运动环节的需要,因此远端区域的惯性也很小,有利于累积形成很高的运动速度。此外,由于关节上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核心肌群兴奋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和中枢神经系统预设的肌肉兴奋模式,因此,关节上获得的动力大小并不取决于局部韧带的大小,也不取决于局部肌群兴奋产生的反馈反应,因此远端关节的韧带都比较短小,而远端小肌群兴奋则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和完成变化多端的动作。
5 核心稳定性低与运动功能紊乱-案例分析
研究发现,髋部肌群软弱和由此而来的髋/躯干姿势改变和膝关节损伤有关。膝关节前侧疼痛和髌骨软化与髋关节外展肌软弱、屈肌紧张有关[26,27]。髋部肌群运动模式的改变会加剧髋关节内翻和髋关节屈曲,在下蹲和跳跃落地时形成膝关节外翻,造成前十字韧带负荷增高。近期一项关于核心力量指标的长期研究发现,髋关节外旋力量不足和膝关节意外受伤有关[28]。基于以上发现,目前大多数膝关节康复计划都强调核心力量和髋部肌群力量训练[26,27]。
膝关节屈曲能力变化和手臂肌肉的紧张度有关。网球运动员的膝关节不灵活会造成运动链断裂,影响髋和躯干发力,使肩关节在水平内收和旋转时承受的负荷提高23%~27%并加剧肘关节外翻[29]。一项对网球发球的数学分析表明,如果来自躯干的动力减少20%,手臂运动速度需要提高34%以上,或肩部肌肉量要提高80%才能把同样大小的动能输送到球上[18]。
髋部肌群软弱或僵硬也可以影响到手臂。经内窥镜检查确诊,发生关节唇后-上缘撕裂的运动员中有49%伴有转体时髋关节灵活性差或外展肌力量不足(特伦德伦伯格试验阳性)[30]。
6 怎样评估核心力量
目前还没有测定核心力量的标准手段。科研人员在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如肌电图[31]和等长动态测力计[32,33]等测定特定肌肉的相对力量。这些数据可以给出一个近似的核心力量估值。但是有大量肌群协同参与的核心肌群活化模式具有任务特异性,因此以任何特定的单块肌肉的评估标准为参考值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可能情况下,使用任何核心评定技术时都要考虑尽量在功能状态中检测肌肉力量。如果某部肌肉主要在闭链运动时做功,最好在闭链运动中检测。如果某部肌肉在不同位面的运动中都会产生兴奋,就应该分别在不同位面的运动中检测。如果肌肉主要以离心方式做功,就要以离心方式测试。或许,在考察所有与核心力量有关的肌群时,对特定运动模式和运动质量的评估更加值得重视[31,32]。当然从这种分析方法中很难找出量化指标,但是对特定运动模式和运动质量的评定能够比较近似地反映核心的三维功能。目前对此类评估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仍旧不足。
单腿支撑平衡站立是一种能够反映多种变量(多肌群)协同作用的核心力量测试手段。测试人员要求受试者单腿站立,此外不给与任何语言提示(图1)。出现特伦德伦伯格(Trendelenburg)姿势或支撑腿内旋或外旋等偏差提示控制身体姿势能力差和近端稳定性降低(图2)。
注意观察身体姿势和手臂位置变化对侧髋下沉
如果单腿平衡测试正常,可以进一步做单腿下蹲测试。起始姿势和平衡测试相同。受试者在没有其他语言提示下,重复做单腿下蹲,动作幅度从四分之一蹲到半蹲。研究人员评估受试者的动作质量。在单腿平衡测试中未出现的特伦德伦伯格(Trendelenburg)姿势在单腿下蹲时可能出现。受试者可能试图摆动手臂保持平衡或摆出一种夸张的屈曲或呈螺旋形的转体姿势,通过提高臀肌或较短的旋髋肌的张力来代偿其他薄弱肌群(图3)。
多位面测试的目标是量化脊柱在不同平面上运动时,核心的控制能力和运动能力。目前研究人员尚未开展对这些专门的测试手段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但是临床经验表明这些测试确实能够为设计提高核心功能的康复方案提供有用的信息。测试时,受试者站在墙壁附近,给定的距离一般为8 cm。在核心矢状面功能测试中,受试者背对墙壁,缓慢后倾,使头部贴向、但不触及墙壁,同时平稳站立(图4)。起初可以让受试者双足站立,然后逐步将身体重心向一侧移动直至完成单足站立。在矢状面功能测试中,受试者的腹肌、股四头肌和髋部屈肌产生离心兴奋,髋和背部伸肌产生向心兴奋。在核心额状面功能测试中,受试者单足侧向墙壁站立,另外一足与墙壁距离8 cm(图5)。受试者用内侧腿支撑,并努力用内侧肩头接近、但不触及墙壁。这个测试可以评估腰方肌、展髋肌和脊柱旁长肌群在额状面上的离心力量。最后是核心水平功能测试,受试者站立在离墙壁8厘米的地方,和矢状面功能测试一样,从双足站立开始逐步过渡到单足站立,不同之处是受试者要交换用两肩接近、但不触及墙壁(图6)。可以通过上述测试评估受试者的动作质量和运动速度。核心力量不足的受试者在单足平衡和与墙壁保持微小距离等方面的能力显著低下。这个测试可以评估腹肌、旋髋肌和背部伸肌在水平面运动时的协同水平。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测试中发现的薄弱肌群和核心在各个平面上的运动能力水平制定具体的康复方案。
7 核心康复的原则
核心康复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灵活性、力量、平衡能力和耐力等基本因素,改善核心与远端的关系,纠正远端功能紊乱。因此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必须彻底检查核心能力和肢体功能。预检的第一个目的是发现薄弱环节。检查包括髋、躯干和肩关节的各种运动模式,发现局部或远端力量薄弱或灵活性不足的肌肉。专门设计的动作测试可以发现局部灵活性不足和力量薄弱问题,但是必须了解包括完整运动链的整体运动模式水平。远端损伤后的康复训练应该从核心开始并以核心为重点。
为建立稳定的基础,康复训练应从提高腹横肌、多裂肌和腰方肌等重要肌群的稳定能力开始。这些肌群直接和脊柱、骨盆连接,对核心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练习方法包括水平侧桥(图7)和等长转体(图8)。这个阶段的康复训练不仅要恢复核心功能,也是肢体康复的第一步。
下一步的下肢康复训练包括与转体、旋髋相结合的前弓步和侧弓步练习,随转体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等。练习的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
肩关节和上肢康复训练从双腿站立、躯干和髋的伸展姿势开始[34]。肌肉运动模式从同侧兴奋开始过渡到对侧兴奋。对角线模式是在一个稳定支撑面上转体并模拟投掷动作(图9、图10、图11)。下肢肌群的兴奋可以驱动肩胛骨、肩部肌群的活化。所有上肢训练动作应以躯干和髋的伸展姿势为结尾。进一步的上肢康复训练动作包括肩胛收缩、臂外展与外旋相结合,或直体、肩胛收缩与伸臂相结合(图12)或旋髋、转体与肩胛收缩相结合等(图13)。
核心稳定性训练必须避免单个平面上的运动,因为单个平面的运动会“隔离”某部位肌肉或某个关节。可以在康复过程中的某些阶段上进行单个平面动作训练,但是康复训练从一开始就要强调功能姿势、运动模式和肌肉活化次序。只有这样才能恢复肌肉正常的生理机能,进而恢复正常的、符合生物力学原则的身体运动模式。训练可以从近端开始,然后拉长力臂向远端过渡,通过调节力臂的长短来调节肌肉发出的动力大小和负荷量。训练的目标则是在整体运动链上实现各个运动环节的协同兴奋。
核心康复计划由大量不同练习方法组成,首先为稳定和肌肉产生动能奠定基础,进而建立并提高对远端动作的控制能力,使远端运动环节的灵活性最大化[35]。核心是所有训练手段的中心,是稳定的基础,是动力发动机和动力调控器。核心和体育运动关系密切,因此核心能力测评应该成为各种肢体运动损伤评估的重要内容,在各种肢体运动损伤的康复计划中,核心能力应该成为首要的康复内容。
8 结 论
核心稳定性是正确完成体育动作的关键因素。核心是一个整体,由多个运动环节高度整合而成,是肌肉发力、近端稳定性和远端灵活性的基础,是产生相互作用力的保证。企图将核心的各个组成因素单独地加以精密量化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近似地通过人体在三个平面上的运动表现来评价核心的功能是否正常。深入地认识复杂的生物力学机制和肌肉活化机理,有助于细化评估手段,有助于制订出针对性更强的康复方案。
声明:本综述未使用任何来源之经费,作者欢迎大家对本综述有关内容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Baechle TR, Earle RW, Wathen D. Resistance training. In: Baechle TR, Earle RW, editors.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2nd ed.
Champaign(IL): Human Kinetics,2000:395-425.
[2] Putnam CA. Sequential motions of body segments in striking and throwing skills. J Biomech,1993,26:125-35.
[3] Zattara M, Bouisset S. Posturo-kinetic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voluntary limb movement.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88,51:956-65.
[4] Nichols TR. A biomechanical perspective on spinal mechanisms of coordinated muscle activation. Acta Anat (Basel),1994,15:1-13.
[5] Bergmark A. Stability of the lumbar spine: a stud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Acta Orthop Scand Suppl,1989,230:1-54.
[6] Wilke HJ, Wolf S, Claes LE, et al. Stability increase of the lumbar spine
with different muscle groups: a biomechanical in vitro study. Spine,1995,20:192-8.
[7] Cresswell AG, Oddsson L, Thorstensson A. The influence of sudden perturbations on trunk muscle activity an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while standing. Exp Brain Res,1994,98(2):336-41.
[8] Oddsson LI. Control of voluntary trunk movements in man: mechanisms for postural equilibrium during standing. Acta Physiol Scand Suppl,1990,595:1-60.
[9] McGill SM, Norman RW. Re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n spinal compression.Ergonomics,1987,30(11):1565-88.
[10] Hodges PW, Richardson CA. Feedforward contraction of transversus abdominus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arm movement. Exp Brain Res,1997,114:362-70.
[11] Hodges PW, Butler JE, McKenzie DK, et al. Contraction of the human diaphragm during rapid postural adjustments. J Physiol,1997,505(2):539-48.
[12] Hodges PW.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 Orthop Clin N Am,2003,34:245-54.
[13] Jensen BR, Laursen B, Sjogaard G. Aspects of shoulder function in relation to exposure demands and fatigue. Clin Biomech (Bristol, Avon),2000,151:17-20.
[14] Cholewicki J, Juluru K, McGill SM, et al.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mechanism for stabilizing the lumbar spine. J Bi- omech,1999,32(1):13-7.
[15] McGill SM. Low back stability: from formal description to issues for performance and rehabilitation. Exerc Sports Sci Rev,2001,29:26-31.
[16] Ebenbichler GR, Oddsson LI, Kollmiter J, et al. Sensory motor control of
the lower back: implic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Med Sci Sports Exerc,2001,33:1889-98.
[17] Van Ingen Schenau GJ, Bobbert MF, Rozendahl RH. The unique action of bi-articulate muscles in complex movements. J Anat,1987,155:1-5.
[18] Kibler WB.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shoulder during tennis activities. Clin Sports Med,1996,14:79-85.
[19] Young JL, Herring SA, Press J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e spine on the
shoulder in the throwing athlete. J Back Musculoskeletal Rehabil,1996,7:5-17.
[20] McGill SM. The lumbodorsal fascia, in low back disorders: evidence based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2002:79-80.
[21] Hirashima M. Kadota H, Sakouai S, el al. Sequential muscle activity and its functional role in the upper extremity and trunk during overarm throwing. J Sports Sci,2002,20:301-10.
[22] Kebatse M, McClure P, Pratt N. Thoracic position effect on 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strength, and 3-D scapular kinematics. Arch Phys Med Rehabil,1999,80:945-50.
[23] Stodden DF, Fleisig GS, McLean SP, et al. Relationship of biomechanical factors to baseball pitching velocity: within pitcher variation. J Appl Biomech,2005,21:44-56.
[24] Hirashima M, Kudo K, Ohtsuki T. Util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interaction torques during ball throwing movements. J Neurophysiol,2003,89:1784-96.
[25] Marshall RN, Elliott BC. Long axis rotation: the missing link in proximal to distal segmental sequencing. J Sports Sci,2000,18:247-54.
[26] McConnell J. The physical therapist's approach to patellofemoral disorders. Clin Sports Med,2002,21:363-88.
[27] Malone T, Davies G, Walsh WM. Muscular control of the patella. Clin Sports Med,2002,21:349-62.
[28] Leetun DT, Ireland ML, Wilson JD, et al. Core stability measures as risk
factors for lower extremity injury in athletes. Med Sci Sports Exerc,2004,36(6):926-34.
[29] Elliott BC, Fleisig G, Nicholls R, et al. Technique effects on upper limb loading in the tennis serve. J Sci Med Sport,2003,6:76-87.
[30] Burkhart SS, Morgan CD, Kibler WB. Throwing injuries in the shoulder: the dead arm revisited. Clin Sports Med,2000,19:125-58.
[31] McGill S. Low back disorders: evidence-based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2002:239-57.
[32] Nadler SF, Malanga GA, Feinberg JH, et al. Functional performance deficits in athletes with previous lower extremity injury. Clin J Sport Med,2002,12(2):73-8.
[33] Nadler SF, Malanga GA, DePrince M,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r
extremity injury, low back pain, and hip muscle strength in male and female collegiate athletes. Clin J Sport - Med,2000,10(2):89-97.
[34] Kibler WB, Livingston BP. Closed chain rehabilitation for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J Am Acad Orthop Surg,2001,9:412-21.
篇5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脐部护理;管道护理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laparoendo scopie single-sites surgery,LESS)泌尿微创手术是泌尿外科传统腹腔镜技术的突破和发展[1],此类术式的优点主要是聚传统多通道的腹腔镜手术于一通道,经脐部"天然通道",以减少穿刺通道并发症,将手术创伤降至最低。这是传统腹腔镜下手术的改良,能兼顾微创和美观等优点[2]。目前单孔腹腔镜在多个专科广泛开展,尤其在我科开展更为广泛,几乎所有的泌尿传统腹腔镜下术式均可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包括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肾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UPJ成型术、肾盂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癌根治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3]。近2年来我科共完成29例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临床围手术期护理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护理经验,尤其是在脐部护理和术后管道护理方面,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科共开展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29例,年龄59~78岁,平均(68±3.6)岁,术前均通过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低危4例,中危11例,高危14例,平均手术时间3h30min±45min,出血量约50~100ml。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2w,1例留置3w,盆腔引流管留置5~7d。
1.2方法 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取脐部切口,长约3~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肌肉、腹膜,置入Olympus单孔腹腔镜 Single-Port。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12~15KPa。置入单孔腹腔镜设备,清除前列腺及膀胱颈表面脂肪,分离两侧盆底筋膜,结扎尖部血管复合体,离断膀胱颈;于尿道内置入金属探条辅助暴露和牵引,游离精囊、 离断输精管,离断前列腺尖部和尿道;尿道内置入 F21导尿镜外鞘,其内置入吸引器、血管钳、超声刀辅助暴露、牵拉、切割,沿狄氏筋膜完整分离和切除前列腺及双侧精囊;留置 F22巴德两腔导尿管,缝合膀胱颈口和尿道残端;局部放置硅胶管引流,自脐部切口引出并固定;微荞线逐层复合脐部切口,皮肤用可吸收快微荞缝线缝合。术后脐部引流管及导尿管均用思乐扣固定贴固定,并接一次性抗返流引流袋引流尿液。
1.3结果 2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1例发生脐部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裂开、切口脂肪液化)、管道滑脱和与导尿管相关的继发性尿路感染。术后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为5.26%。7例术后有轻度尿失禁,经提肛锻炼3个月后均基本恢复。
2 护理要点
2.1术前准备
2.1.1肠道准备 术前3d 无渣半流饮食 ,口服甲硝唑0.2g tid、左氧氟沙星0.5g qd抑制肠道细菌,术前晚22:00起禁食,术晨禁水。术前1d 9点、21点分别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保证术中肠道清洁、无胀气,以免影响手术视野[4]。
2.1.2脐部清洁消毒 早期注意观察患者脐部有无破溃、渗液情况。脐部消毒需术前3d开始,按照液状石蜡-肥皂水-乙醇-碘伏的清洁程序处理,1次/d,共3d。尤其注意脐部皱褶深处,以确保脐部及周围皮肤的清洁。术前再次予碘伏消毒脐部。另外双乳连线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后线需常规备皮[5]。
21.3心理干预 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告知其手术方式,疏导心理,缓解其压力;术前晚予耳穴埋籽改善失眠,穴位有神门、心、肾等,必要时可给予10mg地西泮口服。
21.4指导有效咳痰 术前指导患者做正确有效的咳嗽练习,以防麻醉清醒后和术后久卧痰阻气道致肺部感染甚至窒息等。采取二部咳痰法:首先进行5~6次深呼吸,再深呼吸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将痰液至喉部再迅速将痰咳出。
2.1.5练习提肛锻炼 指导患者练习收缩运动以便术后用于尿失禁治疗。方法为:患者深吸气后收缩、呼气时放松,锻炼2次/d,每15min为一组,每次收缩8s放松8s。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2.2.1.1饮食指导 术后未通气嘱禁食禁水,可予湿棉球擦拭嘴唇或黄瓜片湿敷缓解干燥。通气后从流质、半流质到普食过渡。术后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术后适量食用蔬菜、香蕉等,必要时可予药物软化大便,避免大便干结难解。
2.2.1.2活动指导 术后第2d辅助翻身、坐起,辅助咳痰,注意不要牵拉导管及压迫各类导管。遵医嘱予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术后发生呛咳、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
2.2.2术后导尿管护理
2.2.2.1牵引固定 术后导尿管用思乐口固定贴固定于大腿外侧中部,并用布胶布于牵引固定2~3d,定期观察皮肤,防止皮肤损伤。有1例患者因固定位置偏高,导致导尿管前端压迫膀胱三角区,患者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自觉会胀满不适,尿频尿急症状明显,导尿管周围有尿液流出,药物控制不佳,明确原因后及时调整导尿管位置,患者症状缓解。其余患者无明显膀胱刺激症状发生。
2.2.2.2清洁消毒 术后加强导尿管清洁和消毒,每日予温水清洗尿道口及周围导尿管2~3次,并予汇函术泰护理消毒液喷洒2次,每3d更换1次性抗返流引流袋。
2.2.3引流管护理
2.2.3.1固定 引流管术中用缝线固定于皮肤,早期术后常因外科结松散、患者不慎牵拉等因素导致引流管滑脱,患者术后引流不畅,导致局部感染灶形成,尽管通过胶布等外固定方法仍不牢靠。后期应用思乐扣固定后较牢靠,滑脱机率大大减小。
2.2.3.2观察 每日观察导管情况,防止导管打折滑脱。思乐扣固定位置不能靠近引流管连接处,防止人为形成打折。随时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及时向管床医生反馈引流信息,医生根据引流色量来判断引流管位置,5~7d后引流量减少后即可拔除。
2.2.4切口护理 嘱患者局部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挤压切口。观察切口是否存在渗血渗液现象,并及时向医生汇报。督促管床医生,及时予切口换药。跟随管床医生换药,查看切口愈合情况。
2.2.5相关并发症护理
2.2.5.1尿漏 尿漏的发生除与膀胱颈和后尿道吻合有关外,还与术后导尿管堵塞、扭曲、受压至膀胱压力增高、盆腔引流管位置不佳、堵塞至局部感染、吻合口愈合不良等因素相关[4]。所以术后导管相关护理非常重要,如发现导管异常要及时处理,如导尿管不通畅,患者诉小腹胀痛、尿道口漏尿要及时汇报医生,及时予以冲洗。
2.2.5.2尿失禁 尿道外括约肌受损是造成术后尿失禁的主要原因。因本科手术均顺利,术中吻合良好,尿道残端长,尿失禁情况相对较少。本组患者有5例出现轻度尿失禁。通过指导进行提肛锻炼加强盆底肌功能恢复。拔除导尿管后根据排尿失禁情况开始锻炼。术后电话随访显示半年提肛锻炼后5例患者尿失禁基本好转。
3 总结
单孔腹腔镜下手术为微创手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它具有较明显的微创和美观双重优势,随着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护理工作也需要及时跟进和完善,术前要进行全面评估和完善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Gettman MT,Box G,et.Consensuss statement on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ninal endoscopic surgery and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Heralding a new era in urology[J].Eur Urol,2008,53(6):1117-1120.
[2]姜皓,王红.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2(20):3910-3912.
[3]朱清毅,袁琳.经脐单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初步经验总结[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3,1(1):1-2.
篇6
由于切除肝内六个肿物,该患者被切除了一半多的肝组织。由于原有肿物的压迫,或是手术之中的碰触,以及手术创面形成的瘢痕都可能使门脉系统仍然不能完全通畅,因而使肝肠循环不能完全开通,下肢静脉受阻,而形成腹水,下肢水肿,与脾大;由于肝肿物切除之后,肝组织内遗有较大的空腔,加上局部很可能产生炎症,因而使肝内,右肺下渗出物不断。由于较大的创伤,局部的渗出,及腹水造成大量的蛋白质丢失,而形成了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使渗透压下降,腹水越发增加,如不及时纠正,可形成恶性循环;自身蛋白分解,而使体重减轻;体质全面下降,使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情绪低落,便滞失眠,以至闭经。在这种情况下,只等待病人自然的自身恢复,其恢复能力是有限的,恢复速度也是很慢的;如不能尽快恢复,从此进一步的恶化,而形成代谢性酸中毒,继而休克,出现脏器衰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手术就是失败的。就是顾虑到有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以前的专家才不愿意冒风险,为这个患者手术。第一阶段,应用黄芪补血汤与五苓散急救脾气,疏利积水。给予超常剂量的黄芪30g,与人参精口服液扶助正气;当归养血育阴;五苓散之桂枝、茯苓通阳利水,用葶苈子换泽泻取其重驱肺底郁水之功;厚朴、枳实行气通腹,神曲、山楂振奋胃气,炙甘草合胃以调和诸药。服药之后,由于患者的食欲渐好,代谢增快,体质迅速改善,低蛋白血症得以纠正。因而,引流的渗出,腹水,与下肢水肿开始明显减退。第二阶段,改用小柴胡汤与五味消毒饮;因大邪已祛,所以改用小柴胡方以平调表里。用柴胡,川楝子疏肝解郁,理气清热,半夏,黄芩辛开苦降,化淤散结;金银花,蒲公英解毒驱邪,猪苓仍清余留之积液;黄芪(已改常量)辅助脾胃之正气;因而,残余的炎症得以清除,全身体质继续得以增强;该患者是在益气健脾为主,利湿化瘀为辅的第三阶段的治疗下,获得彻底痊愈的。方改香砂六君与五苓散,在香附,砂仁,黄芪,当归,(黄芪当归补血汤以换党参)白术,茯苓,加强了健脾扶正的功用;山楂,炒麦芽和胃醒脾,枳壳行气通腹;桂枝通阳化淤,薏苡仁利湿健脾,炙甘草和胃以调和诸药。由此病例的治愈可以看到,手术后应用中药,可以通过增强体质,而促进病患的自身修复能力,而治愈由于创伤过大,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低而造成的并发症。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仍上腹痛
患者,女,53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右上腹持续性疼痛3个月来诊。该患者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嗳气,胃脘胀闷,经B型超声诊断为胆囊结石。2009年初(就诊前3个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一期愈合,但是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仍在。患者适逢围绝经期,常感潮热、盗汗、眠差、疲惫乏力、便秘,焦虑、压抑、情绪低落。因此上腹疼痛造成的困扰十分突出。全科医生给予复方可待因,但会使便秘更甚,故求诊于余。刻诊:右上腹压痛,质软,无反跳痛,无黄疸,莫非氏征阳性,腹部胀满,轻压痛,肠鸣音弱。舌红苔白,脉弦尺弱。诊断:(1)右上腹痛待查(胆囊窝残留炎症,胃及十二指肠炎不除外?);(2)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肝郁脾滞、腹气不通。治法:疏肝通腹、清热解毒。治疗针药结合。针灸百会、上脘、天枢、足三里、内庭、阳陵泉、足临泣、外关、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合谷。针灸每周1次。中药以大柴胡汤与茵陈蒿汤加减,处方如下:柴胡10g、茵陈10g、栀子10g、大黄后下10g、枳壳10g、川楝子10g、赤芍10g、元胡10g、黄柏10g、知母10g、砂仁10g、甘草5g。以上药水煎服,每天1剂,两次分服。两周以后,腹痛大减,潮热消失,便排规律,睡眠好转。治疗调整如下:针灸每周1次,治法与穴位同前;中药煎剂改为中成药大柴胡汤丸(浓缩水丸,下同)15粒,每天2次。知柏地黄丸15粒,每天2次。再两周之后,腹痛全消,且睡眠好,情绪稳定,更年期症状也得到改善。分析:针对该患者的中医治疗,既关注消除残余炎症治疗又考虑并发症。手术切除之后的残余炎症,是手术之后病痛仍然存在的常见原因,应用中药的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周围组织的炎症。本案用中药大柴胡汤与茵陈蒿汤加减。柴胡疏利肝胆之郁滞;茵陈蒿汤之茵陈、栀子、大黄,加川楝子清解荡涤肝胆湿热;枳壳行气通腹;赤芍、元胡柔肝化瘀;黄柏、知母清下焦湿热;砂仁、甘草调胃和药。用以上方消除胆囊窝的残余炎症,与可能的胃与十二指肠的慢性炎症是成功的。应用中药同时对患者施行针灸,促进整体的自愈功能,也是促其尽快见效的重要因素。针灸的选穴与中药组方为同一原则,重在疏肝利胆、和胃健脾。百会配八脉交汇之外关、足临泣、阳陵泉通调肝胆、腹部及一身之气;上脘、天枢和胃通腹;足三里、内庭穴健脾通肠;阴陵泉、三阴交健脾育阴;太溪祛湿益肾,太冲疏肝利胆,合谷涤肠和胃。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治疗肝胆残余炎症的同时注重围绝经期症状的调治,也是使肝胆病症尽快痊愈的重要因素。该患者适逢更年期,体质状态较差,可能正是促使其产生并发症的个体因素。因此整体治疗,就会产生较好、较快的治疗效果。由此病例的治效可以看到:手术后应用中药对残余炎症、慢性炎症,尤其是多器官并存的炎症,是较好的选择。
2剖腹产术后切口延裂,腹膜炎致下腹痛
患者,女,29岁,剖腹产术后右下腹痛两个月。初次妊娠。因胎儿过大,母亲过瘦,骨盆过窄,至足月而胎头仍未完全入盆,遂行剖腹产。手术顺利,创面一期愈合。胎儿健康,五日之后出院。因自己喂养胎儿,又要操持家务,故术后过早活动。术后1周,渐觉右下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纳差,便常。家庭医生给予强力止痛药,服后使便秘,故求诊于余。就诊所见:腹部平软,右下腹明显压痛,部位固定于手术斑痕右侧下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左下腹少许不适,轻腹胀,肠鸣音存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1)剖腹产术后刀口延裂;(2)轻微局部腹膜炎。中医辨证:腹气不利,脾湿血瘀。治法:祛湿清热,通腹化瘀。针刺百会,天枢,足三里、内庭、阳陵泉、足临泣、外关、阴陵泉、三阴交。针灸每周1次。中药以阑尾清化汤加减:柴胡10g、茵陈10g、川楝子10g、牡丹皮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0g、枳壳10g、厚朴10g、元胡10g、大黄后下10g、赤芍10g、甘草5g。上药水煎服,1天2次。1周以后复诊,大便已通畅,右下腹疼痛明显减轻,眠稍安。以上穴位再针,以上方再服1周,改为中成药大柴胡汤丸15粒,每天2次;五味消毒饮15粒,每天2次。经用针灸每周1次,以及中成药继续服4周,腹痛全消,二便通畅,眠好,气力有增。仍自己喂养婴儿,且返回工作岗位。分析:剖腹产术后,创口尚未完全恢复时,由于过早活动,造成手术的刀口延裂、渗出,形成局部的轻微炎症,而产生腹痛。用中药阑尾清化汤加减:柴胡、茵陈、川楝子疏肝清热、理气通瘀;枳壳、厚朴、大黄通肠涤腹,牡丹皮、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元胡、赤芍化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该方疏肝理气,解毒化瘀,可以达到消炎抗菌,同时调整胃肠道的功能,促进自身的康复过程。针灸选用百会,加八脉交汇之外关,足临泣通调腹部及一身之郁气;天枢行气通腹,足三里、内庭健脾理气,阳陵泉通调阳经之郁气;阴陵泉、三阴交养育阴血之不足。规律性的针灸,以促自体对炎症的吸收,及痊愈。对此类手术之后的小的创伤炎症,针药结合可以迅速取效。尤其对于伴有脏器功能紊乱者,中药的全面综合调理的功能,更为突出。
3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痛,双足感觉运动障碍
患者,女,26岁。手术摘除突出椎间盘后,腰痛仍在,且双足面感觉运动障碍4个月来诊。因为椎间盘突出症造成疼痛难以缓解,且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下肢压迫症,于2009年8月手术去除第四、五腰椎的椎间盘。术后遗腰骶痛,且双足外侧缘麻木、冰冷、无力。同时月经不规律,周期30~90天,行经5~15天,无痛经,就诊时月经已两个月未来潮;颜面痤疮。刻诊所见:跛行明显,双足无力抬起,五趾不能向上背曲,外侧小趾尤甚;双足冰冷,触摸无知觉;腰部可见5公分的手术斑痕,手术部位无痛,压痛主要在手术创面以下的腰骶部;坐骨神经区及下肢无压痛,膝窝以下无痛,但麻木,不温;腹部不温,无明显压痛;颜面多处结节样痤疮;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诊断:(1)腰椎间盘手术后并发症(腰骶神经压迫尚未解除);(2)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待除外?)中医辨证:肾虚血瘀,湿邪阻络。治法:驱湿通络,补肾化瘀。针灸:百会、肝俞、肾俞、上髎、中髎、会阳、秩边、委中、承山、昆仑、申脉、束骨、阴谷、太溪、照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临泣、侠溪。以上相应穴位给予电针;腰骶部艾灸,每周1次。中药以二仙、三妙与桃红四物汤加减:阳藿20g、仙茅10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黄15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30g、桃仁10g、红花10g、桂枝3g、益母草15g。上药水煎服,每天1剂,两次分服,每周服6剂。以上针药联合应用1个月,双下肢自觉明显改善,双腿双足渐温,但双足尤其右足趾仍然上举难,使其跛行;腰骶痛去,月经复至,且颜面日渐清爽,痤疹减消。但稍停药,或改为中成药,则月经复闭,痤疮复生。故以上针药,持续应用3个月,诸症好转。分析:此病例虽经手术切除了压迫神经的椎间盘,但是在手术之前,椎间盘对相应神经、血管及组织的压迫,手术之后尚未能完全解除,或许神经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手术之后尽早接受针灸以及中医治疗是必要的。不论神经受压迫程度如何,用针灸都可以通过改善局部供氧,增加微循环,有效地促进神经的康复或血管的再生,消除或改善局部的压迫症状。该患者出现的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结节性痤疮,在中医来看都属于肾虚血瘀。故对该患者统筹考虑,合而治之。该患者以神经的受损为主症,故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方法:百会和神调气,肝俞、肾俞平肝益肾,上廖、中廖、会阳、秩边通淤行滞,委中、承山、昆仑、申脉、束骨均为疏筋柔肌,阴谷、太溪、照海养肾阴滋筋骨,阴陵泉、三阴交健脾以助后天,足临泣、侠溪疏肝利胆。肝经、胆经,膀胱经诸穴也正是肌肉麻木萎软的部位,对这些穴位的治疗也是对损伤神经的局部治疗。神阙艾灸,局部加用电针都是加强温补肾阳,增加针灸刺激强度的方法。中药阳藿、仙茅补肾温阳,生地黄、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化淤养血、调经通络,苍术、黄柏、薏苡仁清下焦湿热,桂枝温经通络,益母草化淤散结。当患者下肢的麻木,患足的萎软,下垂逐步得到改善之时,月经也恢复了。总之,但凡手术之后尚未完全消除的病症,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中药和针灸继续治疗,让病人获得更多的康复机会。
4中医在英国应用的特点
由于英国的医疗体制与中国不同,在这里中医作为补充医学多在私人的补充医学诊所内开展,因而诊治取效的模式应有一些特点:
4.1中药针灸联合选用,以求中医整体疗效根据在英国的中医针灸治疗的模式,一般是一周或两周针灸一次。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大都如此。由于针灸,中医在这里属于补充医学,病人是需要自费的,因而很难有人能够承付像在中国一样的每日,或隔日一次的针灸频率。就是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承保太多的治疗频率。针灸在这样的治疗频率下,对一些较为严重的病症,显得治效不够,因而用中药与之相合,就形成了既有足够的疗效,病人又可以承付的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案。像这四个成功的案例都是综合应用中药与针灸,而取得良好的功效的。
4.2主病兼症全面诊治,更显中医整体观念病人来诊就希望解决所有不适,而按照中医的整体观念,主病与兼症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是应该有密切的关联的。像例2,胆囊残余炎症的产生与时值围绝经期有关,对围绝经期综合症同时治疗,取得了改善胆囊残余炎症最快的疗效。像例4,联系患者的月经稀发和痤疮,可能提示患者体内雌激素不足。椎间盘摘除术后神经损伤,久而不能自愈也可能和患者雌激素不足有关。因而,中药温补肾阳,调经通络的治法,使月经复至,有可能通过调整患者内分泌水平,也加速了残损神经,麻痹肌肉的恢复。对这些兼症与主病同在的状况,在选穴、选药、组方时都给予了综合考虑。
4.3辨证准确选药择精,避免大方杂方在国外行中医,要求准确辨证,择精用药,要做到既要治病,还不要处方太贵。病人要能够承付,才可以保持就诊,直至痊愈。所以笔者的药方,一般不超过12味;常选用经方,尊其方意,取其最精之味,尽量以精少之方组获取优异的疗效。汤药常短期应用,取其最佳疗效之后,改换相同方义的中成药以维持远期疗效。
精品范文
10盆底肌修复的方法